第一篇:关于推动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有关问题的意见
关于推动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 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有关问题的意见
劳社部发[2006]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6]15号)精神,推动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以下简称院校)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现就有关事项提出如下意见:
一、制定高技能人才院校培养规划,明确培养目标
(一)制定培养规划。要按照我部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将院校培养规划纳入高技能人才工作总体部署,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实际需求以及院校培训资源现状,制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发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作用。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教学督导和评估,定期对院校高技能人才培训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引导其不断提高培养质量。
(二)明确培养目标。院校培养目标主要为:
1.高级技工。主要招收技工学校等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或具有中级职业资格的人员。学制教育期限一般为2-3年。鼓励国
家重点技工学校在培养初中级技术工人的同时,积极开展高级技工培训。
2.预备技师。主要招收已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学习期限不少于2年;部分知识技能型职业,可以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学习期限不少于4年。
3.技师或高级技师。招收对象主要是企业在职职工中已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并在生产服务一线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员。
(三)实施预备技师培养考核制度。预备技师培养考核制度是以培养企业急需新技师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纽带,以分阶段培训和考核为特征的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制度。从2006年9月开始,各地在读和新招收各类技师专业学制学生,原则上实行预备技师培养考核制度(2005年招收的具有高级职业资格的技师专业学生,按规定经过企业综合评审和业绩考核合格后,可发放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对直接发放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部分知识技能型的专业,须由省级劳动保障部门组织专家评审论证后,报我部审核批准。劳动保障部高技能培训联合委员会成员单位应率先开展预备技师培养考核工作。
预备技师考核由各地劳动保障部门依照技师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组织毕业生进行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对考试合格者,颁发预备技师证书。预备技师证书由劳动保障部统一样式和编号并提供查询服务。
预备技师证书自颁发之日起有效期为5年。预备技师在相应
职业岗位工作满2年后(工作业绩突出的可适当缩短),可申报参加技师综合评审和业绩评定。合格者按规定核发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证书。
二、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创新高技能人才院校培养方式
(四)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委员会。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在地(市)级以上城市成立由政府主管领导及劳动保障、国资(经贸)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企业行业和职业院校代表,以及有关方面专家组成的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负责对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制订委员会章程、议事规则等项制度,开展日常协调工作。
委员会的职责:一是根据当地产业发展布局和企业实际需求以及培训资源现状,制定本地区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发展规划,制定激励政策和办法,健全完善鼓励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制度环境;二是选择生产设备先进、技术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的企业,以及高技能人才培养院校,作为参与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成员单位,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搭建高技能人才培养院校与企业对接平台;三是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定期发布高技能人才专业、人数、标准等需求信息,引导院校和企业做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五)健全完善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制定培养计划。院校和企业要依据国家职业标准,按照企业岗位的实际要求,通过设立咨询机构、定期召开咨询会议等形式,联合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培训课程和教材,确定培训考核方法。在合作模式上,可以采取共同培养、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方式。
共享师资资源。企业可以利用院校师资,开展企业在职职工培训。院校可以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专业课教师和生产实习指导教师,也可以选派教师到企业跟班生产实习,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现状。经考核评审合格,企业高技能人才可以转评或转聘为相应的技工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
实行多元培养方式。院校和企业联合培养学制学生,可以采取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弹性学制、学分制,以及导师制、模块式、课题式等多种方式实施培养,允许学员采取工学结合、分阶段完成学业。
强化实训实习。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训实习可以分为技能实训和生产实习两个阶段。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实训主要在院校进行,鼓励企业为院校提供实训设施设备。生产实习主要在企业进行,企业要制定实习场地使用、实习指导教师配备、实习安全管理、联合课题攻关等项规定,并提供较为先进的设备设施,通过在生产岗位上的“传、帮、带”,进一步强化技能操作训练,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安全生产、劳动纪律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三、统筹发展技师学院,明确办学方向
(六)统筹规划技师学院发展。技师学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以培养技师和高级技工为主要目标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同时,承担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师资培训和进修任务。各地要根据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生产需要,以及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实际需求,按照适应市场、突出特色、合理布局的方针,主要通过整合、优化和利用现有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依托高级技工学校或其他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的职业院校,建设技师学院。
(七)明确技师学院办学方向。技师学院在探索学制教育培养预备技师的同时,要调整办学方向,逐步增加企业在职职工高技能人才培养比例。要积极主动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企业在职职工开办高技能人才技能提高班、技师班,扩大企业在职职工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式可采取脱产、半脱产或业余学习。
(八)规范技师学院设立条件。设立技师学院一般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在校生规模达3000人以上,其中,高级技工和预备技师在校生占40%以上(或达到1200人以上);培养技师层次的常设专业一般不少于4个,所设专业具有两届以上高级技工培养实践;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具有高级职业资格达到50%以上,具有技师职业资格达到20%以上;开展企业在职职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提高培训每年至少500人次。各省级劳动保障部门负
责全省技师学院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可根据以上基本条件制定技师学院设置标准,并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要组织专家根据设置标准对现有技师学院进行评估,对达到条件的,应报请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并报我部备案(备案表另行制定下发)。对暂时达不到条件的,可给予一定时间的筹建期后,再进行申报备案。
四、制定激励政策,推动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
(九)制定和完善鼓励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政策措施。各地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技工学校等职业院校密切校企合作,做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要争取财政部门的支持,落实高技能人才相关工作经费。积极协调物价部门,落实职业院校可按照高技能人才实际培养成本收取培训费用的相关规定。要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完成情况、职业资格证书取得率、毕业生就业率等为重点,制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考评奖励办法。实行校企合作的定向培训费用可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对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承担实习见习任务、培训成效显著的企业,各地要给予适当奖励,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按国家规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实行校企合作的定向培训费用可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
我部将把校企合作开展情况,作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和高级技工学校评估、技师学院备案的必要条件。对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成绩突出的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将授予“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称号,优先推荐申报中央财政实训基地建设和
国家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项目,优先推荐申报我部与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实施的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工程项目。
二○○六年八月十四日
第二篇:关于推动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
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冀劳社[2007]5号
关于印发《关于推动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设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
现将《关于推动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贯彻执行中的相关问题,请及时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反馈。
二○○七年二月七日
附件:
关于推动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6〕15号)精神,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推动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有关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发〔2006〕31号)和劳动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规范技师学院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劳社厅发〔2006〕30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就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以下简称院校)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统筹培养规划,充分发挥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作用
(一)统筹培养规划。根据我省劳动保障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确定的目标,“十一五”末全省高级技工将占技能劳动者的23%、技师和高级技师占6%,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规划将统筹纳入到高技能人才规划中。“十一五”期间,我省将重点扶持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的建设,11个设区市应各建成一所以上设备设施优、师资队伍强、教学管理精、培养质量高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院校。到2010年,全省要建成高级技工学校20所,技师学院15所;“十一五”期间,各院校每年招收以高级技工及以上等级为培养目标的学员应不低于20%的增长率,到2010年,全省招生人数达1.7万人,在校生达4万人;“十一五”期间,院校开展技师、高级技师短期资格培训的人数应达5万人次。各设区市要根据以上目标,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实际需求以及院校培训资源现状,将院校建设列入当地劳动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和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制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发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作用。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定期对院校高技能人才培训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加强教学督导,引导其不断提高培养质量。
(二)提升院校基础能力。《河北省职业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通过推进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实训基地建设计划、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等“五项计划”,增强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各地要抓住发展机遇,用足用好各项政策,将技工院校建设切实纳入当地“五项计划”中,积极争取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国债资金等经费支持,用好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加快建设一批示范性院校和实训基地,提高技工院校的综合办学实力。要注重加强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建设,重点抓好师资能力、市场需求分析能力、品牌专业培养能力、教学模式开发能力的提高。要根据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高技能人才相关基础工作的通知》(冀劳社办〔2006〕131号已转发),认真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师资培训项目”、“高技能人才培养教材精品建设项目”、“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创新项目”、“高技能人才远程培训项目”和“高技能人才实训装备标准化建设项目”,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有效的保障。
(三)加强技师学院建设。技师学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以培养技师和高级技工为主要目标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在面向新生劳动力开展后备高技能人才学制教育的同时,承担企业在职职工高技能培训和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师资培训任务。随着技师学院地位的确定,我省技师学院的建立将由原来在高级技工学校基础上加挂牌子的形式,变更为正式审批设立。各设区市要按照适应市场、突出特色、合理布局的方针,把技师学院的建设纳入当地职业教育的总体规划,积极争取政府和财政的支持,主要通过整合、优化和利用现有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依托高级技工学校或其他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的职业院校,建设技师学院。在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同时,积极承担当地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的师资培训工作。
(四)规范技师学院管理。省劳动保障厅负责全省技师学院的统筹规划和综合管理,制定有关政策及设置标准,受理、评估技师学院的申请开办,承担省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办理技师学院学生注册、毕业前职业技能鉴定等事宜。各设区市劳动保障局负责辖区内技师学院的日常管理。
技师学院设立的基本条件为:办学规模达3000人以上,其中,高级技工及以上等级在校生占总在校生的40%以上(或达到1200人以上);培养技师层次的常设专业一般不少于4个,所设专业具有两届以上高级技工学制培养经历;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具有高级职业资格的达到50%以上,具有技师职业资格的达到20%以上;开展企业在职职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资格培训每年至少500人次。根据以上基本条件,由省劳动保障厅将参照《高级技工学校设置标准》制定技师学院的设置标准,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技师学院的规范名称一般为“XX技师学院”。在技师学院前,可根据院校所在地区或行业特点冠以适当的限定词,但一律不得冠以“中华”、“中国”、“国际”、“国家”等字样,非省属院校也不得冠以“河北省”或设区市以外的地域名称。
(五)技师学院的评估认定。对现有技师学院,省劳动保障厅将于2007年4月底前组织专家依据技师学院设置标准进行重新评估认定,符合条件的,报请省政府同意,并填写《技师学院备案表》(见附件),连同省政府批文复印件,一并报劳动保障部备案。对不符合条件的,可给予最长不超过2年时间的筹建期,再进行申报备案。2年后仍未达到相应条件的,将撤销其技师学院牌子。
今后我省行政区域内技师学院的设立(包括行业企业申请开办技师学院),均按照属地原则,由技师学院所在设区市劳动保障局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同意后,于每年2月底或8月底前申报,由省劳动保障厅组织专家,严格按照技师学院设置标准进行考察评估,对符合条件的,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报劳动保障部备案。劳动保障部在收到申请备案材料后一个月内通过劳动保障部网站(www.xiexiebang.com)和中国劳动力市场网(www.xiexiebang.com)等媒体向社会公布。我省也将在河北劳动保障网上公布技师学院名单及开设的专业,为确保信息及时、准确、有效,各技师学院培养专业如有变化,需及时向省劳动保障厅报告。
二、明确培养目标,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六)院校的培养目标。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包括培养高级技工、培养预备技师和培养技师或高级技师。培养目标主要依据招收对象的基础条件而确定。
1、培养高级技工。主要招收技工学校等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或具有中级职业资格的人员,对于电子商务等知识技能型职业(具体职业目录经研究论证后确定)可以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教育期限一般为2~3年。鼓励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在培养初、中级技术工人的同时,经向省劳动保障厅申报、核准后,积极开展高级技工培训。
2、培养预备技师。主要招收已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学制教育期限不少于2年;对于知识技能型职业,可以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学习期限不少于4年,也可以招收相近专业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学习期限为1~2年。
3、培养技师。学制培养技师的招收对象主要是企业在职职工中已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并在生产服务一线具有2年以上实践经验的人员。脱产培训的期限不少于1年,半脱产或业余培训的期限不少于1200学时。
4、技师或高级技师资格培训。院校开展非学制教育的技师或高级技师资格培训,招收对象应符合相应职业的《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申报条件,培训期限应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标准学时执行。
(七)深化院校教学改革。要按照适应市场、突出特色的方针,推进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育教学改革。要围绕市场和企业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探索课程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创新办学模式。在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过程中,要不断增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培训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技术革新和解决生产实际难题的能力。技师学院在探索学制教育培养预备技师的同时,要调整办学方向,通过采取脱产、半脱产或业余学习的多种方式,逐步增加招收企业在职职工的比例,扩大企业在职职工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指导企业制定职工培养培训计划,对不具备开展职工培训能力的企业,要协助企业与院校建立对口培养、委托培训等形式的联系,多渠道增加在职职工的培养生源。
(八)启动预备技师培养考核制度。预备技师培养考核制度是以培养企业急需新技师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纽带,以分阶段培训和考核为特征的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制度。从2006年9月开始,各院校新招收各类技师专业学制学生,原则上实行预备技师培养考核制度(2005年及之前招收的具有高级职业资格的技师专业学生,按规定经过企业综合评审和业绩考核合格后,可发放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预备技师毕业前职业技能鉴定的理论知识考试将与学生的学期考试结合进行,技能操作考核由省劳动保障部厅依照国家职业标准组织实施,对考试、考核合格者,颁发预备技师证书,具体办法由省劳动保障厅制定。预备技师证书由劳动保障部统一样式和编号,并提供查询服务。预备技师证书自颁发之日起有效期为5年。预备技师在相应职业岗位工作满2年后(工作业绩突出的可适当缩短),可申报参加技师综合评审和业绩评定。合格者按规定核发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证书。
(九)强化院校教学质量管理。各院校在扩大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的同时,要把提高培养质量放在突出的位置,要按照《国家重点技工学校质量管理标准》,建立严格规范的管理体系,提高院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培养质量。要认真实施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严格执行规定的学习、培训期限,选用优质教材,建立教学督导制度,定期检查、评估教学质量,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强化校企合作培养,创新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模式
(十)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委员会。我省将尽快筹建由省政府主管领导及劳动保障、国资、财政、教育等部门负责人、省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代表,以及有关方面专家组成的河北省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负责对全省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工作的统筹和组织协调。各设区市也要成立相应协调机构,负责当地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工作的统筹和组织协调。委员会的具体职责是:
1、根据当地产业发展布局和企业实际需求以及培训资源现状,制定本地区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发展规划,制定激励政策和办法,健全完善鼓励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制度环境;
2、选择生产设备先进、技术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的企业,以及高技能人才培养院校,作为参与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成员单位,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搭建高技能人才培养院校与企业对接平台;
3、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定期发布高技能人才专业、人数、标准等需求信息,引导院校和企业做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十一)健全完善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院校和企业要依据国家职业标准,按照企业岗位的实际要求,通过设立咨询机构、定期召开咨询会议等形式,联合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培训课程和教材,确定培训考核方法。在继续完善共同培养、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合作方式的基础上,还可采取以下合作模式:
1、共享师资资源。企业可以利用院校师资,开展企业在职职工培训。院校可以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专业课教师和生产实习指导教师,也可以选派教师到企业跟班生产实习,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现状。经考核评审合格,企业高技能人才可以转评或转聘为相应的技工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
2、实行多元培养方式。院校和企业联合培养学制学生,可以采取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弹性学制、学分制,以及导师制、模块式、课题式等多种方式实施培养,允许学员采取工学结合、分阶段完成学业。
3、强化实训实习。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训实习可以分为技能实训和生产实习两个阶段。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实训主要在院校进行,鼓励企业为院校提供实训设施设备。生产实习主要在企业进行,企业要制定实习场地使用、实习指导教师配备、实习安全管理、联合课题攻关等项规定,并提供较为先进的设备设施,通过在生产岗位上的“传、帮、带”,进一步强化技能操作训练,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安全生产、劳动纪律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四、制定激励政策,推动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
(十二)制定和完善鼓励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政策措施。各地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技工学校等职业院校密切校企合作,做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要争取财政部门的支持,落实高技能人才相关工作经费。积极协调物价部门,落实职业院校可按照高技能人才实际培养成本收取培训费用的相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冀政〔2005〕14号文件关于“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生在升学、就业方面与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和大学毕业生同等对待”的政策落到实处。我省还将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完成情况、职业资格证书取得率、毕业生就业率等为重点,制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考评奖励办法。各院校实行校企合作的定向培训费用可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对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承担实习见习任务、培训成效显著的企业,各地要给予适当奖励,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按国家规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实行校企合作的定向培训费用可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
劳动保障部将把校企合作开展情况,作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和高级技工学校评估、技师学院备案的必要条件。我省在遴选、确定中央财政实训基地建设和国家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项目,国债资金支持项目、以及劳动保障部与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实施的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工程项目过程中,对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成绩突出的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将优先推荐申报。
第三篇:关于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几点做法
文章标题:关于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几点做法
据市劳动部门调查,我市目前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到2006年上半年,我市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而且多数是初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技术工人的3。根据市规划,到“十一五”期末,要使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5以上,并带动中、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
然而,从目前来看,我市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离达到5还相差很远,特别是在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保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
那么,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如何才能实现从3到5的跨越呢?笔者认为,目前的关键是要切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重点依托行业企业,充分发挥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等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校企合作,加快培养一大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具体来说,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培养高技能人才观念的转变。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担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应该始终把培养高技能人才摆在突出位置,认真实施好劳动保障部等部门推进的《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和《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转换办学思想,转变办学机制,充分挖掘潜力,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步划,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二是要加快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职业教育资源在湖北有优势,政府要统筹全市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加快职业教育资源整合,通过合并、联办、划转等形式,打破部门界限和学校类型界限,使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向具有竞争优势的骨干职业学校集中,培植一两所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有竞争力的技工院校,大力提升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争取成为国家级、省级示范性学校,进入“国家级实训基地”和“省级实训基地”建设的笼子,以基本满足实训需要,并逐步成为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培训中心,实行资源共享。
三是要注重职业教育品牌建设,打造职业教育品牌。进一步发挥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较多和就业市场发达的优势,依托我市经济产业链,结合产业特点和人力资源需求状况,发挥职业教育专业比较优势,部门、行业、企业、职业院校联动,打造面向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职业教育品牌。重点建设几个职业教育国家级、省级重点专业、突出抓好“汽车”、“机械”、“电器”、“旅游”、“厨师”、“IT蓝领”等品牌,为经济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培养更多优秀高技能人才。
四是要加强技工院校学生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技工院校要加强实习训练场所的建设,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加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推进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大力开展订单培养;坚持育人为本,把学做人与学技能结合起来,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五是要强化领导,加大投入,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创造良好环境。政府要把技工教育纳入职业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在发展规划、服务方向、办学规模、经费投入、基本建设等方面加强领导,科学决策,促进技工教育与其他教育协调发展。应设立职业教育专项发展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城市教育费附加应明确用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比例。同时,要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实行优秀技能人才特殊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定期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对优胜者给予表彰奖励。广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贡献,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人员中,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能够在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技能人才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以及相应职级的人员。高技能人才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人才。
《
关于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几点做法》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关于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几点做法。
第四篇:关于加快引进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施细则
昆人社技〔2012〕10号
关于加快引进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施细则
昆山开发区、昆山高新区、花桥经济开发区、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
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快引进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意见》的精神,现制定实施细则如下:
一、对为我市输送高技能毕业生的技职院校实施奖励
1.奖励条件:需同时满足下列两项。
(1)技职院校采用校企合作形式为我市企业输送高技能毕业生。
(2)毕业生在合作企业就业(缴纳社会保险)满六个月。
2.奖励对象和标准:按符合奖励条件的毕业生人数,分别给予技职院校、毕业生个人每人1000元的奖励。
3.申报材料:
(1)引进和培养高技能人才奖补申报表
(一)(附件1);1
(2)昆山市引进和培养高技能人才奖补花名册(附件2);
(3)身份证复印件、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和社保缴费证明材料。
二、对开展内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企业实施补贴
1.补贴条件:利用企业自身资源,对员工进行岗位技能提升培养工作,且使员工取得高级工、技师或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2.补贴对象和标准:按经企业培养取得高级工、技师或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员工人数,给予企业每人2000元培训补贴。
3.申报材料:
(1)引进和培养高技能人才奖补申报表
(二)(附件3);
(2)昆山市引进和培养高技能人才奖补花名册(附件2);
(3)身份证复印件、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和社保缴费证明材料。
三、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实施资助
1.资助条件:满足其中一项即可。
(1)参加我市定点培训机构培训,取得高级工、技师或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后在我市企业就业(缴纳社会保险)满六个月。
(2)产业发展急需,且我市定点培训机构无法满足需求,我市企业员工(就业满一年)经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科备案
同意后,赴其他培训机构培训,同时,需在取得高级工、技师或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后在我市企业就业(缴纳社会保险)满六个月。
2.资助对象和标准:按照取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分别给予员工个人2000元、3000元、4000元培养资助。
3.资助方式:学员缴费参加培训,获证就业满六个月后,由定点培训机构代为办理资助申领手续。赴外培训的,由工作单位汇总申报。
4.申报材料:
(1)引进和培养高技能人才奖补申报表
(三)(附件4);
(2)昆山市引进和培养高技能人才奖补花名册(附件2);
(3)身份证复印件、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社保缴费证明材料和缴费票据复印件。
四、对来我市就业的高技能人才实施奖励
1.奖励条件:需同时满足下列两项。
(1)持有高级工、技师或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技能人才。
(2)初次来我市就业(缴纳社会保险),且满六个月。
2.奖励对象和标准:给予高技能人才个人1000元的奖励。
3.申报材料:
(1)引进和培养高技能人才奖补申报表
(四)(附件5);
(2)昆山市引进和培养高技能人才奖补花名册(附件2);
(3)身份证复印件、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和社保缴费证明材料。
五、对高技能人才鉴定实施补贴
1.补贴条件:满足其中一项即可。
(1)本实施细则中二、三条中实行补贴、资助人员(不含赴外培训)。
(2)我市技职院校在校生参加由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或其委托上级鉴定机构组织的技能鉴定,并取得高级工、技师或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2.补贴对象和标准:给予符合补贴条件的个人全额鉴定费补贴,标准以物价部门核定为准。
3.申报材料:
(1)引进和培养高技能人才奖补申报表
(五)(附件6);
(2)昆山市引进和培养高技能人才奖补花名册(附件2);
(3)身份证复印件和缴费票据复印件。
六、对昆山市级及以上技能竞赛获奖人员实施奖励
获得全市综合性职业技能竞赛名次的给予表彰奖励,代表我市参加苏州市级及以上综合性技能竞赛获得名次的,按相同额度给予配套奖励。
七、其它
1.以上奖励、资助和补贴需在符合条件后六个月内申报,逾期视同放弃。
2.本细则一、四条人员奖励不重复享受,培养资助和鉴定补贴一人一年内享受一次。
3.本细则自2012年5月10日起实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附件:1.引进和培养高技能人才奖补申报表
(一)2.昆山市引进和培养高技能人才奖补花名册
3.引进和培养高技能人才奖补申报表
(二)4.引进和培养高技能人才奖补申报表
(三)5.引进和培养高技能人才奖补申报表
(四)6.引进和培养高技能人才奖补申报表
(五)二○一二年六月四日
主题词:人才高技能引进培养实施细则
抄送: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共昆山市委人才工
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昆山市财政局。
昆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2年6月4日印发
第五篇:江苏省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预备技师考核实施办法
江苏省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预备技师考核实施办法
来源:人社局 发布时间:2012-01-11 09:40:55
为贯彻落实中发15 号文件精神,加快我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为后备高技能人才成长创造条件,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推动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有关问题的意见》和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规范技师学院管理和做好预备技师考核试点工作的通知》等要求,特制定本实施办法,请遵照执行。
一、考核对象和范围
1、预备技师的考核对象为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及经省批准纳入招生计划招收预备技师学制班的学员。2、2007年、2008年经省厅批准,各地已招收具有高级职业资格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开展技师学制教育(不包括2008年9 月底前未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六年半或四年一贯制技师班学生),毕业时可直接参加技师国家职业资格(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鉴定。对于按规定经过考核合格的学生,发放技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并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备案。从2008年10月开始,除省厅同意并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审核批准的部分知识技能型专业可开展直接培养技师试点外,省厅将选择部分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及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经省劳动保障培训部门和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专家对相关学校资质条件和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鉴定考核方案等进行评估论证后,进行预备技师试点,实行预备技师培养考核制度。
二、实施程序和办法
1、教学评估。申请开展预备技师培养考核的学校,须将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师资队伍、设备设施及实训条件等材料报省、市劳动保障部门,由省厅或委托有条件的市劳动保障局组织技工教育及技能鉴定方面的专家对其教学计划与职业标准相符合程度、设备设施、师资等软硬件条件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具备开展预备技师培养考核的资质条件,以及专业设置所对应的职业名称,经省厅批准后方可列入预备技师招生计划。学校在招生结束后应将省厅批准的招生计划、省厅同意备案的新生花名册,抄送省、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备案。开展预备技师培养考核的学校应具备的条件:
(1)具有与所培养、鉴定技师职业相适应的教学培养计划,教学内容应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相符合;
(2)具有与所培训、鉴定技师职业相适应的培训考核场地和设备、设施条件;
(3)具有与所培训、鉴定技师职业操作技能考核相适应的、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仪器;(4)具有与所培训、鉴定技师职业相适应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对于部分已经省厅同意招收预备技师学员的学校,在本 实施办法下发后,要对照上述条件抓紧完善,不完善的在一年内整改,到时省厅将进行评估,不符合条件的将取消试点。
2、考核内容和方式。经认定开展预备技师培养考核的学校和专业,按照我省确定的《首批预备技师专业设置目录(暂行)》(见附件1)所对应的职业名称,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中技师等级要求组织预备技师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重点考核相应职业的理论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重点考核实际操作技能以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生产过程不能进行现场实际操作的,可采用仿真模拟等方式进行考核。技师综合评审部分不列入预备技师考核内容。
3、做好预备技师考核与日常教学的衔接工作。经教学评估后,省厅将选择若干所管理规范、教学质量高、培训内容符合技师标准要求的技师学院进行理论免考试点,试点院校学生每学期各科考试成绩合格,可视同预备技师理论考核成绩合格,按照职业技能鉴定有关规定组织其参加操作技能考核。
4、劳动保障部高技能培训联合委员会成员中的我省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可开发与预备技师考核要求相适应的职业功能模块教学体系,由省厅组织专家评估论证,报经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审核认定后,开展课程认证考核试点 工作。对通过全部职业功能模块考核,成绩合格的学生,可 认定其预备技师考核合格,发放预备技师证书。
5、预备技师考核由省、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按照技师社 会化考评的程序和方法组织实施。学校在完成技师专业规定 的教学计划后,将申请预备技师考核的学员名册及考核方案 报各省辖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审核,各省辖市职业技能鉴定 中心负责按照省厅批准的招生计划和报备的新生花名册对 考生资格进行初审,同时按规定将审定的考核方案及考生取 得高级工证书信.息在考核前10 天报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复 审备案,按规定组织命题和考务管理,严把考核质量关。
三、组织分工和质量管理
全省预备技师考核工作由省、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分工 负责。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负责对全省技工院校预备技师专 业考核工作的组织、指导与考核过程的督导,核发预备技师 证书。省辖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负责制定预备技师考核方案 并报省中心审核备案,负责本地预备技师考核的组织实施和 考核过程的质量管理。
预备技师考核按照职业技能鉴定有关规定,实行“考培 分离”,以保证考核的公正公平性。要按照职业技能鉴定考 务管理的有关要求,加强对考评人员的管理,严格实行考评 人员回避制度。各市劳动保障部门要派遣质量督导员,做好 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的监督检查。
有关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要按照相关规定,建立学 籍专门档案,记录在校学生完成预备技师课程学习成绩情 况、企业实习情况。在学生毕业时,各技师学院、高级技工 学校应将预备技师学籍档案报劳动保障部门备案。
四、证书核发和考核收费
对预备技师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合格的,由各市职业技 能鉴定中心通过考务管理系统向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上报 成绩,由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审核、省劳动保障厅批准核发 预备技师证书。预备技师证书自颁发之日起有效期5 年。预 备技师在相应职业岗位工作满2 年后(工作业绩突出的可适 当缩短,但最短不少于1 年),应撰写个人技术工作总结,并由所在企业对其工作业绩进行考核评定,工作业绩考核通过后可申报参加技师综合评审。合格者由省劳动保障厅核发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证书。预备技师证书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省统一向部申领,免收证书工本费。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按部规定统一编码,并提供证书查询服务。预备技师考核按照《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苏价费[2004]465号苏财综[2004]160 号)收取鉴定考核费,对符合收费减免政策的,按苏价费[2004]465号第五条规定给予减免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