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蒋昌建 人性本恶 结辩(推荐)
93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 正方:台湾大学,人性本善
反方:复旦大学,人性本恶(胜方)结辩词 蒋昌建:
谢谢各位,一个严肃的辩论场需要一个严肃的概念。对方多次问我们人性怎么样?人性怎么样?始终没有问我们人性本怎么样?我想请问对方,人性是什么和人性本是什么是同样的一个概念吗?你们如果连这个概念都没有根本建立基础的话,那你们的立论从何而来呢?我们多次问对方善花里面如何结出恶果,对方说要浇水,要施肥呀。那我就不懂了,大家都承蒙这个阳光雨露的话,为何有那么多罪行横遍这个世界呢?难道这个水,那个肥还情有独钟吗?为何要跟恶(善)的人作一个潇洒的“吻别”呢?(笑声、掌声)
今天我们本着对真理的追求来同对方一起探讨这个千年探讨不完的话题。无论是从性善论的孟子也好还是性恶论的荀子也好,又有哪一家哪一派不要我们抑恶扬善呢?抑恶扬善,这是我方今天确立立场的一个根本出发点。下面我再一次总结我方的观点。
第一,只有认识人性本恶(善),才能正视历史和现实。回顾历史的时候,我的内心总感到痛苦而颤抖。从希波战争到十字军东征,从希特勒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到日寇在华北的细菌试验场,真可谓是“色情与贪婪齐飞,野心共暴力一色。”以往的人类历史,可以说是交织着满足人类无限贪欲(的)而展开的狼烟与铁血啊!可见,本恶的人性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将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呢?
第二,只有认识人性本恶,才能重视道德、法律教化的作用,才能重视人类文明引导的结果,培养健全而又向上的人格。在历史的坎坷之中,人类并没有自取灭亡。尤其是在面对彬彬有礼、亲切友善的新加坡朋友们面前,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人类的明天会更好,这其中我们要感谢新加坡孜孜不倦地建立起他们优良的社会教化系统。人类的文明是在人类智慧之光照耀下不断茁壮成长的。饮水思源,借此,我们要感谢那些在人类教化路途中洒尽他们含辛茹苦汗水的这些中西先哲们。正因为从他们的理论智慧当中,从他们的身体力行当中,人们才有可能从外在的强制走上理性的自约,自约人的本性的恶,从而培养一个健全而又向善的人格。可见,人性本恶,并不意味着人终身成为恶,只要通过社会的教化系统就可以弃恶扬善,化性起伪啊!
第三,只有认识人性本恶,才能调动一切社会教化的手段来扬善避恶。光阴荏苒,逝者如斯,在物质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同时,而人类的精神家园可谓是花果飘零。在这个时候,我们要警惕,人性本恶这个基本的命题。可喜的是,在东方的大地上,我们说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已经从一阳来复开始走向了新的春天。我们也相信,通过传统文化的精华,必将使人类从无节制的欲望中合理地扼制并加以引导,从他律走向自律,从执法走向立法。人类才可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注定要用它来寻找光明!”谢谢各位!(掌声)
第二篇:1993年国辩决赛蒋昌建结辩稿分析
1993年大专辩论赛决赛上,复旦大学四辩蒋昌建的总结陈词已经成为华语辩论赛的一个里程碑。这篇巅峰之作无论从各个层面来看,都堪称是华语辩论中陈词的不世精品。从文字角度,其攻击言简义赅,针针见血;从思想角度,其对于人性本恶这一命题分析入木三分,生花的妙笔写出深邃的哲思;从结构角度,其驳论、立论、升华的比例适当,攻击性与说理性完美结合;从逻辑层面,其论证严明,层层深入;从辩风方面,儒雅大气,举重若轻;而更为后来的辩手一唱三叹,玩味再三的,是其诗意与气魄并重的结尾。通过这些分析,我们看到一个好的结辩陈词所应具备的特点:内容的诱人美、形式的艺术美、论证的逻辑美,论争的和谐美以及辩者的风度美。
【关键词】
结辩陈词 攻击性 思想性 辩风 逻辑 文字美
1993年,复旦大学“为了光荣与梦想”出征“狮城”新加坡,在一场荡气回肠的“人性之辩”后战胜了强大的台湾大学队,开启了国内华语辩论的一个全新篇章,而“舌战狮城”也从此成为华语辩论界的无上荣誉。第一届国际大专辩论赛的最佳辩手——复旦大学四辩蒋昌辩,用三篇酣畅淋漓的总结陈词,证明自己的确是辩论场上的王者。回顾台大与复旦之间的那场关于人性的辩论(台大:人性本善;复旦:人性本恶),也许在辩论技巧上用今天的眼光看有那么一点生涩,但从思想深度着眼,双方都达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而蒋昌建的一篇总结陈词,至今仍为人广为传唱,甚至一唱三叹,为之折服。转眼十五年过去,当年场上的硝烟都已散去,曾经那人风华正茂,而今已届不惑之年,然而如诗人所说“时间你带得走歌者,带不走歌”,曾经的声音已经消逝在虚空当中,但文字却成为不朽的经典。这短短一千字的小文何以有如此的魅力,直至今天仍让无数辩手视为典范?
一、一舞剑器动四方——驳论的攻击性与切中要害
无论是反方的结辩手还是正方的结辩手,都肩负着一个重任,那就是对于对方在整场比赛中犯下的错误进行攻击。因此,在新加坡模式(四位辩手依次陈词)下,结辩手往往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能否剑指东南,力挽狂澜,一剑破敌,也就成为结辩手能力的集中体现。而这篇结辩陈词开篇作出的两次攻击可谓切中要害,一语中的,虽然攻击着墨不多,但寥寥数语尽显最佳辩手本色。
纵观整场辩论赛,台大出现的错误有很多,但真正的致命伤只有两处,一是概念上对于“本”字始终模糊,不断回避,不断摇摆,怯于直面,时而将“本”定为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时而将“本”定义为个体的出生;二是逻辑上,正方立论中存在严重的逻辑问题,不能自圆其说——只说人性善,将各种各样的恶通通归于社会的客观影响显然很难为大众接受,因为很容易就得出一个两难推理:如果社会是客观的,相当于将社会等同于物质环境,物质环境的恶本来就无从说起,那么脱离了人的主观因素,社会如何能对人性产生影响,使本善的人作恶;如果社会不是客观的,则承认了社会是一个人与人的关系的集合,承认社会的恶就相当于承认人的恶,如果社会不是恶的,那么在这样一个非恶的集合的作用下,非恶的人性如何做出恶的行为就成为又一重矛盾。在自由辩论中,这两点成为反方的火力集中点,而逻辑错误更是被反方五次指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蒋昌建的陈词用最简约的笔墨达到了最大的效果,诚可谓,一剑封喉。
一方面,刚言慑服,针锋相对,直言诘问正方的立论基础,面对对手的正面攻击毫不退缩,用直截了当的回应揭露正方在这一系列对反方的攻击中所犯下的概念错误,使正方的一切攻击不但落到空处,反而成为反方攻击的论据。“一个严肃的辩论场需要一个严肃的概念。”有理有节,义正词严。没有任何婉曲的语言,连续的反诘,将正方的概念错误再次暴露在阳光之下。另一方面,巧用幽默,一语双关,又一次委婉地揭露正方的逻辑错误。由于己方已经五次提出“善花是如何结出恶果的”这一问题,因此此时也就无须再紧追不舍,而是轻描淡写的将教化比作阳光雨露,套用当时流行的《吻别》歌名,一语双关,四两拨动千金,利用幽默的力量再次将对方的逻辑错误指出,到此之时,对方结辩必然左支右绌,难以为继。
如此一刚一柔,刚柔相济,有如剑舞,惊动全场,击敌之至痛,攻敌之必救,用最简单的笔墨,收到了最佳的驳论效果。诚可谓,“一舞剑器动四方”。
二、气与理势相低昂——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
对于结辩手来说,通过文字体现出的气势往往是第一位的,这时面对的,是如何用最优美的语言传达最深刻的思想;如何使气势高低起伏,收放自如;如何驾驭一篇气势充沛的陈词,而不是被陈词本身所控制,最终使气势失控。可以说,进入立论阶段,对于结辩手又有了全新的要求,不只要求有敏锐的要求,更要求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既操控陈词,又能同时有效控制场上局势,使气势既不张扬,又不低迷,既吸引观众,又不招致观众的反感。这篇陈词在文字气势与思想的统一,文字气势与场上形势的统一方面,堪称典范。
结束了驳论之后,经过一个短晢的转折,在确定了抑恶扬善这一基调之后,反方完全挽回了辩题带来的情感劣势,将对方无形中置于一种不利的地位——抑恶扬善的反面。可以说,通过简单的转折,简捷的论述,朴素的语言,观众的情感立场就完全转变了,诚可谓大辩若拙,大巧不工。
进入文章主体的论述部分,蒋昌建在说理方面的优势越发显露无遗。而其深厚的学术底蕴与理论素养也发挥得淋漓尽致。而这三段论述优美的语言,精炼的用词,饱满的气势,与深邃的思想浑然天成,可谓文质兼美。
回顾历史的第一段,成为这篇陈词的第一个情感喷发点,更是现场观众与评委的第一个共鸣点。通过古代史上的两次大规模战争,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观众直接感受到人性本恶这一命题。采用战争这一极端的方式,并不能充分证明“人性本恶”,但却在情感上赢得了评委与观众。尤其是日军侵华的例子,对东南亚的观众来说,更是感同身受。此时,尽管并没有进一步展开,但观众刚刚转变的情感立场已经向着反方更近了一步,观众的情绪也随着陈词的气势起伏。
经过了第一段的情感喷薄,蒋昌建进一步论述也就更易为观众所接受,此时,采取相对平和的语气可能更利于思想的传达。而此时,陈词的基调也适时的调整,整体基调趋于平缓,而陈词中特别讨巧的一点是,利用新加坡的事迹做为论据,“良言一句三冬暖”,台下的新加坡的观众听到这些褒奖,恐怕心里不转向反方也难。同时,关于社会教化体系的论述无论是在可行性上,还是合理性上,都远远地超过正方的立论。这种立论的高屋建瓴使得整个陈词在格调上都高出正方一筹。
经过了上一段平实的说理,积蓄起来的情感再一次喷发,但两次情感高潮实际上是不一样的。因为第一次的基调是激昂,而第二次可谓是高华。在抑恶扬善的基础上,辩手跳出此次辩题之囿,从更宏观的层面看待人类的长远发展,从人类进步角度来思考此次的辩题。这种立论层次已经决定这最后的升华气势基调的不凡。而华丽的文字,整齐的句式为情感的迸发提供了一个最佳的渠道,而观众与评委顺着前面的几次气势起伏听下来,必然为这样的优美文字所折伏,而此时陈词的最大效用也就达到了。同时,第三段的论述继承了之前的一系列论述,继续阐述己方关于如何抑恶扬善的构想。此时的反方,“只缘身在最高层”,自然“不畏浮云遮望眼”。
这三段的论述,文字与思想达到了高度的统一,相应的思想自然有与之相配的文字利于其表达。而气势的高低起伏更是顺应了思想的起伏。“词丰旨蓄,流畅朴茂。雄辩美辞采美兼有。”诚可谓,“气与理势相低昂”。
三、肌理细腻骨肉匀——攻击性与说理性的完美结合
作为一个结辩手,永远要面对这样的困境,你所给予的时间与你的内容永远不成比例。因为既要总结一场变幻莫测的辩论赛,又要对己方论点进行论证与升华。因此,如何处理驳论与立论的关系,如何处理攻击性与说理性的主次,如何使攻击性与说理性为共同的论题服务,就成为考验一位结辩手是否出色的第三道门槛。
前文已经说过,这篇陈词的驳论与立论均堪称上乘,而值得借鉴的是蒋昌建在驳论与立论的时间分配上体现了最佳辩手的气魄:
经过审时夺势,蒋昌建准确地判断出正方的症结在于前文提到的两点错误,而且对于此时的场上形势也有清晰的判断——评委已经意识到正方的错误,因此此时,驳只需驳两点,只需点到即止;另一方面,己方立论除了抑恶扬善一点不断为对方扭曲外,已经阐述清楚。此时,只要再点出这一立论基础即可。
基于以上判断,就有了这样一篇这样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陈词。驳论不求将对方粉身碎骨,只需让其不能翻身;立论不求己方滴水不漏,只需没有硬伤。而将重点放在升华上的直接效果是,使己方的立论基调远远超出对方。于是这篇陈词在评委与观众那里就可以取得最大的效果。
这样,驳论一分不多,立论一分不少,升华恰到好处,恰似一位淡扫蛾眉的美人,诚所谓,“肌肉细腻骨肉匀”。
四、庭院深深深几许——逐层深入的严明论证
结辩手常常有这样的误解,那就是逻辑的工作我的队友已经作得很好了,我只要将气势推上去,只要将我写好的结辩陈词朗诵出来就完成任务了。但实际上,结辩更要进一步明确己方的逻辑基础。
在前文已经分析过了正方立论的逻辑困境,而事实上,反方同样面临相似的问题“恶花是如何结出善果的”,这时就要求结辩将己方的逻辑体系阐明给评委和观众,因为这已经是最后 的机会。如果这时仍然没有让观众和评委接受自己的逻辑基础,则无论如何不能说这样一篇结案陈词是成功的。
而蒋昌建显然比上述所说的做得更好:
反方跳出逻辑困境的基础实际是,人与人相互交往要求抑恶扬善,而在驳论之后,蒋昌建立刻摆明了己方的立论逻辑基础。在这之后,他进一步从四个历史事例证明如果不抑恶扬善人类会怎样,从反面再次证明己方逻辑基础。这是第一次深化,第一步推理,得出结论是人类经由历史教训认识到要抑恶扬善。人类认识到抑恶扬善,是在社会生活中实现的,目的是为了社会生活顺利进行,而抑恶扬善要实现,就要通过教化,因此,我们需要社会教化。而另一方面,新加坡的社会教化系统确实实现了这一目的,这是第二次深化,第二次推理,得出结论是通过社会教化,人类愿意并且可以抑恶扬善。基于这一结论,新加坡的社会教化系统是传统东方文化的体现,因此东方传统文化可以抑恶扬善。这是第三次深化,第三次推理,我们不但有具体的制度可以抑恶扬善,而且有文化基础可以抑恶扬善。这就证明,我们的恶花不仅可以结出善果,而且只有承认人性本恶,人类才能实现抑恶扬善。
通过三次深化,三次推理,反方的论点不断深化,不断扩大,不断升华,最终得到评委青眼,诚可谓,“庭院深深深几许”,善恶飞入评委心。
五、风流儒雅是吾师——儒雅大气的辩风
对于一位结辩手来说,注定了他要时刻保持清醒,不能过于激动,同时,由于要求其掌握场上走向,因此,更要求其对于整个场上局势有着清醒的认识。这就对一个结辩手的辩风有着特殊的要因。
国际大专辩论会的结辩手历来有着良好的辩风传统,2001年的胡渐彪就被认为在辩论场上,有着帝王一样的气度,而这一传统,视为始于蒋昌建也未尝不可。
整场辩论赛,蒋昌建一直保持着儒雅的风度,进攻时有礼有节,防守时不慌不乱,归谬时幽默潇洒,驳斥时义正辞严。既没有过于激动的手势,更没有过高的声调,但却将正方台大的喧嚣与激昂统统盖过。雄辩而不凌人,机智而不诡诈。为后来的结辩手树立了一个风流儒雅的典范,因此1999年有路一鸣,2001年有胡渐彪、周玄毅。而我作为一个正在不断学习的结辩手,也深受其影响。诚所谓,“风流儒雅是吾师”。
六、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妙用诗句作结,意味深长。
对于结辩手来说,最希望的莫过于陈词结束,全场沸腾。而这就要求,结尾必须格外有力,格外意味深长。而这篇总结陈词历来最为人称道的,正是它令人回味,诗意盎然的结尾。
严格说来,整个第三段都属于这篇陈词的结尾部分,但真正的高潮却是在最后一句到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要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的一首《一代人》被用在这篇陈词的结尾,给人带来的是一种震撼。人性本恶,所以我有黑色的眼睛,但是我向善,因此尽管我的眼睛是黑色的,我依然用它寻找善的光明,就这样,顾城的诗与本次辩论的主题浑然一体,天然契合,不仅带给这首诗一层新的含义,更将整个辩论推向一个新的高潮。而人性善
恶与光明黑暗的巧妙相连,使本来抽象的论题一时具象化,因此也更易为评委与观众接受。诗意与哲理,使得这样一篇结辩陈词获得了绝无仅有的魅力。而蒋昌建用他那略带口音,略显沙哑的嗓音吟出这句诗的时候,这篇陈词就注定成为华语辩论届的不老传说。诚可谓“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结语】
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使华语辩论一时风靡中国,而这其中广为人传诵的就有蒋昌建的这样一篇结辩陈词。作为一名结辩手,蒋昌建有着出色的理论能力,逻辑思维。这篇陈词充分体现出了辩论的魅力,当蒋昌建的辩风与辩词的文学性相结合,当辩词的攻击性与说理性浑然一体,当辩词的逻辑性与思辨性交相辉映,当诗意与哲思相互交融,这篇陈词不得不成为华语辩论的经典,而后来的结辩手,也必然会从学习这篇陈词的过程中收获颇丰。
【参考书目】
李元授 李鹏:《辩论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附】
蒋昌建总结陈词原文
谢谢各位,一个严肃的辩论场需要一个严肃的概念。对方多次问我们人性怎么样?人性怎么样?始终没有问我们人性本怎么样?我想请问对方,人性是什么和人性本是什么是同样的一个概念吗?你们如果连这个概念都没有根本建立基础的话,那你们的立论从何而来呢?我们多次问对方的善花里面如何结出恶果,对方说要浇水,要施肥呀。那我就不懂了,大家都承蒙这个阳光雨露的话,为何有那么多罪行横遍这个世界呢?难道这个水,那个肥还情有独钟吗?为何要跟恶的人作一个潇洒的“吻别”呢?(笑声、掌声)
今天我们本着对真理的追求来同对方一起探讨这个千年探讨不完的话题。无论是从性善论的孟子也好还是性恶论的荀子也好,又有哪一家哪一派不要我们抑恶扬善呢?抑恶扬善是我方今天确立立场的一个根本出发点。下面我再一次总结我方的观点。
第一,只有认识人性本恶,才能正视历史和现实。回顾历史的时候,我的内心总感到痛苦而颤抖。从希波战争到十字军东征,从希特勒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到日寇在华北的细菌试验场,真可谓是“色情与贪婪齐飞,野心共暴力一色。”以往的人类历史,可以说是交织着满足人类无限贪欲而展开的狼烟与铁血啊!可见,本恶的人性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将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呢?
第二,只有认识人性本恶,才能重视道德、法律教化的作用,才能重视人类文明引导的结果,培养健全而又向上的人格。在历史的坎坷当中,人类并没有自取灭亡。尤其是在面对彬彬有礼、亲切友善的新加坡朋友面前,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人类明天会更好,这其中我们要感谢新加坡孜孜不倦地建立起他们优良的社会教化系统。人类文明是在人类智慧之光照耀下不断茁壮成长的。饮水思源,借我们要感谢那些在人类教化路途中洒进他们含辛茹苦汗水的这些中西先哲们。正因为从他们的理论智慧当中,从他们的身体力行当中,人们才有可能从外在 的强制走上理性的自约,自约人的本性的恶,从而培养一个健全而又向善的人格。可见,人性本恶,并不意味着人终身成为恶,只要通过社会的教化系统就可以弃恶扬善,化性起伪啊!
第三,只有认识人性本恶,才能调动一切社会教化的手段来扬善避恶。光阴荏苒,逝者如斯,在物质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同时,而人类的精神家园可谓是花果飘零。在这个时候,我们要警惕,人性本恶这个基本的命题。可喜的是,在东方的大地上,我们说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已经从一阳来复开始走向了新的春天。我们也相信,通过传统文化的精华,必将使人类从无节制的欲望中合理地扼制并加以引导,从他律走向自律,从执法走向立法。人类才可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要用它来寻找光明!”谢谢各位!(掌声)
第三篇:辩论赛:人性本恶 四辩结辩词
结辩陈词
谢谢主席,谢谢对方辩友,感谢各位观众。虽然对方辩友的论述特别努力,但是在立论和论据上都有悖逻辑,有违情理,有失偏颇。我方发自内心地指出你们的问题所在,以此共勉。
首先,对方辩友试图论证,人性本善,善花结恶果是因为后天环境的影响。好,那让我们假设,如果后天环境是客观的,客观的物质世界,何恶之有,怎么影响本善的人去行恶呢?好,那如果我们假设后天环境是主观的,主观世界因人而生,那么后天环境中恶的也是由人而来的,那么对方辩友人性本善的观点又怎么能站得住脚呢?反而恶根更容易结出恶果吧?对方辩友从另一个侧面,论证了我方观点。非常感谢。
其次,对方辩友所举出的一系列的例子,孟子也好,康德也罢,企图以这些例子来论证人性本来就是善良的。但是你们忽略了一点,这些具有远见卓识的思想家他们这么做正是在教化人们人心向善啊。我们感谢他们,正是因为人性本恶,人的恶根如果不接受良好的教化和节制就会爆发,就会膨胀。感谢对方辩友再次论证我方观点。最后,对方辩友又在攻辩或自由辩论中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对方辩友的论述仅仅是看到人性善,却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根本,那就是人性本来是什么。因此对方辩友由人心善推到人性本善,对方辩友的这个观点有失偏颇啊。
人性本善,大家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每个人主观上都愿意相信人性本善。这恐怕只是一厢情愿罢了。冷眼红尘,一片蝇营狗苟;身前身后,皆是金钱名利。当你看到日本侵略者沾染鲜血的刺刀刺向幼小的婴儿,当你看到东突恐怖分子一刀一刀砍杀无辜路人,你还会相信人性本善吗?这个正是因为后天教化的缺失而导致人性本恶的爆发啊!
反观我方观点,我方始终认为人性本恶,人类与生俱来的恶根包括了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和色欲等等等等。我们大家都是财大的研究生,都学过经济学。正如看不见的手一样,人人自私,因相互制约而无法自私,人性本恶,因相互制约而无法作恶,于是这个社会就产生一个均衡点,产生了道德,产生了法律。在后天的教化,法律和道德的制约下,傲慢变为谦虚,贪婪化作勤奋,色欲升华为爱情。所以是制约权衡产生了这个世界上善的一切。方才,对方辩友认为人性本恶,等同于人
性恶,因此就是承认人类社会实在是恶得无可救药。我上文已经提到,人性本恶但是并不意味着人人做恶。只有我们认识到人性本恶,才能正视历史和现实,才能坚持道德和法律,才能尊重礼仪和教化。纵有千古,横有八荒,人类的恶根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给我们带来来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必须正视人性本恶这个重要的观点,防患于未然,大力提倡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对人类无节制的欲望作出合理的遏制并加以引导,让我们可以放心地喝牛奶,放心地扶老奶奶过马路。
最后,我想告诉对方辩友和在场的观众,人性本恶啊。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是善良的人,那是因为我们大家知道德,明理义,守法律,纠正了本恶的人性,压制了本原的邪欲。对方辩友所坚信的,人性本善的世界,仅仅是一个美丽的童话罢了,有首歌唱得好,童话里都是骗人的,但是大家不要伤心不要失望不要自暴自弃不要郁郁寡欢,我们所有人都能通过后天的礼仪教化,成为童话里的你爱的那个天使。谢谢。
第四篇:蒋昌建开讲啦演讲稿
蒋昌建开讲啦演讲稿
蒋昌建开讲啦演讲稿,他有着最佳辩论员的称号,同时还是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的节目主持人,下面是管理资料网整理央视开讲啦节目开学季期间的精彩励志演讲《在悲情中认识自己》
蒋昌建开讲啦演讲稿
刚才撒贝宁讲,我们马上要开学了。其实面对着开学,我还是有蛮深的情结的。这个情结是我进校园的门并不是那么容易,我们那个时候高二就参加高考,大家都知道我名落孙山,那么言下之意,我是一个高考的落榜生,我就要去复读。
其实复读本身来讲,如果按部就班的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复读的过程
当中,你会遇到各种各样个性非常强的老师。你们知道白天的复读班最不喜欢上的课是上午的课还是下午的课,你们说?下午。对,下午的第一节课,那个睡意朦胧啊,那个倦怠啊。而恰恰上这个课的时候,我们的个性很强的地理老师,张口就提问,蒋昌建站起来,你回答看看。我站起来了,我说老师,你能把问题再重复一遍吗?他问,你刚才干什么事去了,我说刚才没听清楚。好,他又把问题重复了一遍,然后你的答案呢?我说老师那你说呢?他让我坐下去,那我就坐下去了,接下来的那句话,让我一辈子都记得:“我看你是没有希望了。”
你们知道吗?对于一个高考生来讲,这句话有多重。注意,话没有讲完,第二句话更让你绝望——“根据我多年辅导班的经验,你真的没有希望了。”你知道吗?那种自尊心和虚荣心被彻底地打击。但是我到现在为止,一直还是很感激这个老师的,就是他这一棒砸下去把我砸清醒了。
到现在为止,有很多的高考落榜生问我,说你怎么重振旗鼓的时候,我还津津乐道地给他谈这个经验。你知道我的经验是什么吗,我把初中的书和高中的书,把它加起来,我看页码是多少,然后除上三百六十五天。然后我告诉自己发现还可以,每一天其实你只要看那么几页书,或者十几页书就看完了。对我来讲,好像不是一个很难的事情嘛,对不对。所以从那天开始,我就每一天按照那样的一个计划,我就把从初中到高中的书,按部就班地把它消化过去,我就是这样度过了我高考的复习阶段。
还是套一句老话,叫作“功夫不负有心人”。高考完以后,我已经把高考完全忘记了,我觉得我今年还是考不取。我跟很多年轻的朋友一样,我想考艺术,所以考完高考之后,我觉得没有希望,我就去学画画。有一天我正穿着背心大裤衩画素描,我接到了一通我姐姐来的电话,”昌建,你考取了!“ 啊,真的假的?真的,我说哦,那你告诉我芜湖师专什
么时候报到。我姐姐听了很奇怪,你怎么知道是芜湖师专呢?芜湖师专是个大专学校,我说考取的不就是这所学校吗?她说不对,是你的第一志愿,安徽师范大学,是本科学校,你考取了,你知道吗!
哇!那一瞬间同志们,掌声可以有了,我就是这样进了这个学校的大门。我一入学的时候,我就开始酝酿转系,因为你们都知道,我学过画画,所以我想转艺术系。然后去拼命地折磨我当时的系主任。有一天系主任说,根据我对你的绘画作品的了解,你经过刻苦的努力,你是能成功的。但是你最多是一个”匠“——画匠。根据我对你政治学的成绩的了解,如果你继续努力奋斗的话,你有可能成为“家”。我不知道是因为我们这个系主任很懂得心理学还是因为什么,一下子激发了我那个驿动的心。我想成为“家”,我不想成为“匠”。好,就开始认真地去学我的专业课。
在大学里面,除了学习之外,其实
还有很多社会交往的活动。后来学校里面举办歌星大赛,那个时候我就开始每天晚上,别人在旁边刷牙的时候,听到我在唱歌。“怎么停了?接着唱呀!”再刷牙,“怎么停了?再来再来。”我是蛮受欢迎的。后来通过盥洗室的检验,我觉得我可以走到学校的舞台了,所以我就参加了学校的歌唱比赛。你们知道我拿第几名吗?(观众:第一名),你对我那么有信心啊?我的确是拿了第一名。我在这个校园里的活动还是有我自己的价值的。
那我这里就会讲到,一九九三年我参加的那一次大专辩论会,说实在的,我并不是主动地积极地要参加这次的比赛。我就抱着随时有可能被淘汰的这样一个心情,走上了所谓辩论队员的选拔竞赛场。当你淘汰到最后的,第二关第三关的时候,你看到身边的国政系的学生没有了,只剩下你一个的时候。我告诉你们,那种集体荣誉感不用教育就油然而生。为谁而战?不是为我而战,为国政系而战,所以当时就告诉自己,死也
要死到最后的决赛当中。所以那种集体的荣誉感上来了,就支撑着我一直到了最后。在校园里面选拔到最后还好办,要走上国际舞台上的比赛却很难办,因为你不知道命运掌握在谁的手上。
到比赛上飞机的那一瞬间,整个的队伍都很沉默,走上飞机舷梯的时候,你会发现每一个人的脚步都是很沉重的。等到新加坡国际大专辩论会,我们拿到冠军以后的那天晚上,当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老师说:“昌建,你知道吗?你走上飞机舷梯的时候,你回过头对我说了一句什么话?”我说我不知道,他说:“你回过头来看了我一眼说,‘老师你放心吧,我会表现得很好的’。”
回过头我真的不知道我那个时候,哪里来的勇气和信心,对他说的这句话。我只是觉得大家都很沉重。那么到了比赛结束以后,我们的老师又说了另一句话——成功后各种各样的诱惑就会接踵而至,你们一定要学会夹着尾巴做人。不管我在前面做过什么样的成就,取得
了什么样的成绩,我不能把这个作为我特殊的任何的一个借口。我没有参加新加坡大专辩论会比赛之前,我的经济上面是非常困窘和让人尴尬的,所以每次到食堂的时候我就是倍受打击的时候,我们那个食堂呢,是有窗户是分开的,素菜,半荤半素菜和纯荤的菜是分开的。我永远会站在那个素菜的位置,但是我的眼睛永远是盯在荤菜的那个档口。有时候我就想说,人生过到这份田地也很失败对不对?
那种悲情啊,油然而生。但是我很享受这种悲情,为什么呢?你知道吗?高尔基在《我的大学》里面,曾经有一句话,他说苦难的生活的最好的救济办法就是幻想。我个人觉得尴尬困窘,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陷入一种悲情。因为你会觉得,生活再没有比这个更苦,更让自己尴尬的事情了吧。好,到了博士阶段以后,我开始慢慢地宽裕一点了,生活也开始变得游刃有余一点了。而这个时候,就要开始想另外一件事情了,什么事情?(观众:谈恋爱),你太了解我了,我们那时靠写信,我自己信写得不怎么样,但是我经常帮助我身边的难兄难弟们写信。到才思枯竭的时候,我有一个好主意,就建议他们看五四时期的,那些现在看起来是很伟大人物的情书,我告诉他,如果你自己不能够创造的话就照抄。这是一个秘诀,第二个秘诀,写信的时候要有真情实感。但是那个真情实感,又到不到那个峰值的时候怎么办,我说借助一些道具,拿一个吸管,自来水吸一点,然后那种儿女情长的段落,滴上去,知道吧。不要滴太多,就滴一点,那种欲滴又止的感觉,这个还蛮奏效的,对方很快就会回信。这个回信主要是以安慰为主,我们那个时候对待感情的态度,说实在的,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参考的。
我用一首诗最能够表达我们那个时候思考这个问题的方法:“我希望她和我一样胸中有血,心头有伤;不要什么花好月圆,不要什么笛短箫长;要穷,穷得
像茶,苦中一缕清香;要傲,傲得像兰,高挂一脸秋霜。我希望她和我一样,就敢暗夜里徘徊在白色的坟场,去倾听鸱鸮的长鸣。去追逐飘逸的荧光。”我们都是在这样的一个诗的感染之下去相信爱情的。
博士毕业以后我就留校,留校成为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我自己认为我上课还是蛮好的,但是几年前有一件事情,让我对自己教师的生涯和职业开始怀疑了。为什么?有一天晚上我在备课,我感觉到我没有办法用我的脑子进行思维,我感觉到我的身体没有办法我自己来驾驭控制,而那个时候我就发现我的心脏完全要跳出我的胸腔,我甚至觉得我下一秒下一分钟,就有可能死亡。后来医生给我的诊断,他们认为我是焦虑,有严重的焦虑症。
这种焦虑症的表现是什么呢?我没有办法跟家人在一起吃饭,我吃饭是在我自己的卧室里头,就着电视机柜旁边的一个小角落吃饭,我没有办法迈出我
家门一步,更不要谈上在院子里面散步。我心里想这种状态,我怎么能够去上课呢?有一天我接到电话,说蒋老师我们请你去开会,我必须要去开这个会。我就问医生,我能去吗?那个医生说,我给你开一个比你平时服用的更厉害的药,这样子你吃下去的话,你就可以去开会了。我吃完那个药以后,我就发现我好像能走出去了,而且走的距离还蛮长的,我发现我的身体其实没有问题,而是我的什么心理会有问题,因为药物帮助我克服了心理的问题。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跟药物之间要进行搏斗。一般来讲缓解焦虑症的药,是必须服用半年以上的,但是我那个医生告诉我,在他所有治疗的病人当中,没有一个人敢在半年之前停用这个药。我说我是一个很讲究悲情的人,我就想我试试看,我要不要成为你手下病人的唯一一个特例。他说我不相信,我停下来。我停下来那个药的时候,我发现我不能走出去。但是有一天我接到银行的
电话,说你的账户有些问题需要调整,同志们那纠结啊,我一辈子的心血全在银行里面,你知道吗?而此时此刻,我又不能够迈出家门一步,怎么办?后来我告诉自己倒也倒在银行的柜台面前,后来我不但走出去了,我还是开车出去的。我开车出去,把户头上的一些异动把它处理好以后,我又开车回来。
当我走完了这一次的时候,我顿时觉得我*我自己的能力,是能克服焦虑的。所以我问我的心理医生的时候,心理医生说我今天不会给你开任何的药,我只是给你讲焦虑症形成的道理。他说:“昌建,你别爱惜你的羽毛好不好,你以为这个世界上很多人在乎你吗?”我说难道不是吗?他或大:“真的不是。昌建,你能够让自己的性格,舒展一点吗?你以为让自己变得有棱有角,这个世界就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吗?”我曾经以为我是,他说:“不是,所以小伙子,伸展一点,展开一点。不要为自己所做的一些小的瑕疵,用各种各样的努力企图去掩
盖它,太累,这不是生活的本意。”我理解了,其实科学和药物会给你帮很大的忙,在靠你自己的能力没有办法战胜心理问题的时候,但是有一点不要忘了,真正能够战胜心理的,最终还是靠自己。
我借用高尔基的那句表达,我还是认为排遣尴尬和困窘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设定在悲情的境地,如果你能做到的话,不妨试一试,谢谢大家。
以上这篇蒋昌建开讲啦演讲稿 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更多演讲 尽在:精彩演讲
望大家多支持本网站,谢谢
第五篇:人性本恶_辩论赛反方二辩
1.我感觉人性是本恶的,因为有好吃的其实我第一是先想到自己,但是因为社会道德约束等问题,我就先给了父母,还有如果看到有人掉了钱,我第一想的是自己先捡了花(绝对的本能想法),可因为社会上的宣传。所以我才特别不情愿的还给那人。在关系到自己的利益时,人的本性就会显露出来.所以说,人性本恶。如果人性是善的这样就会先人后已,如果侵犯到自己利益了还会这样么?大家凭良心讲讲
2.在人性本恶之下,我们为什么要法律,为什么要惩治的制度呢?
就是由于性本恶了,所以才要外再的环境去熏陶和改变他
3.我亲眼看见一个小孩子拿着玩具枪对着一个小伙伴面目狰狞的说我要毙了你!!人说白了他也是一中动物,他有动物所拥有的血性和欲望,为了种种原因,他所表现出的就是在外人看来就是恶了,所以说人性本恶
4.人性本恶;我不是基督徒,但上帝说的没错,人是带着罪来的,这种罪不是谁给的,不是社会给的,是人本身就有的.嫉妒,阴险,欲望这些都是人的原罪,因此人性本恶,因为人本身就是带着邪恶而来到这世界的,没有争斗;杀戮的地方只能是没有人的地方.非善非恶的只能是石头,而不是人,人都是带有原罪的,在某种条件下,人更趋向于自己的欲望发展,恶的5.看看圣经。说说原罪
2、自私不等于恶,但偏向于恶。人生性自私,是向恶。人性本来是中性的,但因为有自私所以偏向于恶。
3、所有的善都以人的标准,人认为自的善其实也未必就是善。我们认为加激素使一朵开的鲜艳夺目就是美的是善的,但花想这样吗?我们认为加化肥果实又红又大就是善的,果实想这样吗?人类并不知道植物的意愿,但在以自己的观点改变着植物。人认为沙漠应该变成绿洲就是善的,沙漠如果变成绿洲,你让仙人掌乍活?人认为海洋里应该有大量的鱼类又肥又大,如果海里全是大鱼,小鱼得死多少?
4、善恶本一家,是事物的双面性,以人自身所定的善恶标准来衡善恶本就不公平。但是人的本性中的确是恶的,所以人类是向往善的,所有后天的学习都在让人向善,我们也在不断追求善。与自然的和谐才是大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