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关注什么
当时只道是寻常
——《静悄悄的革命》推荐
近来,特别喜爱安意如、白落梅的才情,上网买来他们至情至性的文字,邂逅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感悟文字之外的深意。同期而至的《静悄悄的革命》,在佛前的一朵青莲、烟雨迷离的四月天前,显得那样的稀松、寻常:封面设计简单素淡,正如书名一般“静悄悄”,毫不张扬。
轻轻打开书本,静静地阅读,更感觉平静、淡定,作者将世间这万千的词语调配在一起,熨帖着我的心境,平实的语言,睿智与思考、信心与执着的文字,静静地讲述自己的教育心得,悄悄地与读者交流着教育理想。细细品来,是那样的甘甜隽永、回味无穷。
润泽的教室
润泽的教室能使每个人的呼吸和节律是那么地柔和,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在教室里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真诚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们的心态是开放无拘的,教室是轻松愉悦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教育也许会变得简单起来。
——摘自《静悄悄的革命》,第26页
“润泽”,是多么让人满怀憧憬的词语,多么让人心生向往的世界。我仿佛来到春雨后盎然的草地,仿佛闻到滴着露珠的玫瑰的芬芳,仿佛触摸到了女子滋润丰盈的手背。教室是润泽的,那一定是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教室是滋润的,那一定是丰富的,有暖阳,有清风,有山泉,有明月,更有鸟语花香。
润泽的教室里,老师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润泽的教室里,孩子如沐春风,似承雨露。如此的教室,令人心安,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得到了人文的关怀和极大的尊重。在这样的教室里呆久了,那无论是肌肤还是心灵,都是水灵灵的,一个个被润泽的老师和学生,都享受着这里的空气,因对方而收获着,都蓬蓬勃勃地成长着。
这也是我一直以来追求的梦中的桃花源。
倾听的课堂
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
——摘自《静悄悄的革命》,第37页 的确,“一颗灵魂可以在倾听中发现、欣赏和拥有另一颗灵魂的快乐。一颗灵魂也可以在倾听中感悟、理解和体会另一颗灵魂的痛苦。”老师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判断发言的对错、语言的精彩,而是要仔细倾听孩子发言中所传递出来的的心情、想法,和孩子心心相印,产生情感的和谐共振。孩子的倾听,是倾听老师的讲解、指导,倾听同学的发言,更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接收到潜藏着的心声。“只要我们稍微给自己内心声音一些注意与尊重,它就会以一种更温柔的方式回应,使我们参与到赋予生命活力的灵魂对话中。”(《教学勇气》)。这里有鲜花、有荆棘、有废渣、有珍珠、有意料或者无法意料的一切„„细心倾听者耳朵是虔诚的,心灵是敏感的。
在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是“开满鲜花的”。不妨“静待一朵花开”,成为“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我们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孩子的发言,去体味对方话语中潜在的复杂想法。俯下身子,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取得教学相长,达到一种灵敏中的寂静状态,让“静中求活”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意境.。倾听,像一面镜子,镜里就有真容。就如佐藤学先生所说的:“在以自然的轻声细语来交往的教室环境里,更能培养自立、合作的学习者”。
保持着倾听者应该具有的一份亲切,一份平和,一份耐心,孩子们就会奉献最善良、最纯真、最清澈的心语,和孩子一起感受最善良的心情。
不屈的信念
坦白的说,在我刚从事这项工作的最初5年里,曾经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心想:“就这样算了吧,放弃吧。”
尽管如此,我还是坚持了20年的行动研究。能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在访问学校和参观教师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摘自《静悄悄的革命》,第58页
我静静地看着作者介绍旁佐藤先生的小像:清瘦儒雅、淡定从容的他是以怎样不屈的信念几十年如一日地深入教学一线开展教学研究,如斯坦诚地剖析并不平坦的发展心路历程。他该是怎样一位朴实、认真、讲究实效的学者啊。
佐藤学先生作为一名“付诸行动的研究者”,每周去各地的学校访问,二十年里走访了全日本及一些国外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养护学校。他与校长、老师们一起研讨改革中的问题,丢开一切抽象的语言,把自己融入到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中,共同尝试从学校内部对教育科研和学校管理进行改革。
我仿佛看到:他流连于无数个学校的校园,站在一个个教室前的窗口边,坐在一间间教室里,将一切收纳于胸,以他敏锐的目光,洞察着发生在教室中的静悄悄的革命,并精辟地论述:静悄悄的革命。他称自己是世界上“最透彻地洞察学校改革之艰难的一个人”。也许正是如此多的风雨和磨难,锻造了他不知疲倦、不厌其烦的学习研究品质。
《静悄悄的革命》,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冷静的思考,是在教学改革轰轰烈烈的年代的冷却剂,让我们躁动不安的心平静下来,胸怀一颗尊重儿童的心,多一点坚定,多一点信心,多一点实践,多一点思考,从小小的个体开始,进行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第二篇:关注课堂 关注新课改
关注课堂 关注新课改
——记宋集镇中小学公开课教学活动
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加强校际交流,促进教师成长,落实区新课改精神。宋集镇中心校于4月2日在宋集一中综合楼三楼大会议室开展了教师公开课活动。全镇各小学校长、主任、教师代表,中学各教研组长、教师代表共计一百多人参加听课。
镇直小学刘宁生、半楼小学贾艳梅、宋集一中林红允、赵善付、李东明五位老师分别代表小学语数和初中语文组、数学组和英语组作课,每个执教老师在公开课前都作了精心准备,将《新课标》的课程理念渗透到教学环节中,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特点,充分注意到了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课堂探究。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模式新颖,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展示了实际教学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学们对课程的内容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堂表现积极活跃。在执教过程中,他们充分了利用学习小组,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给了学生,把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机会还给了学生。整个课堂师生互动性强,学生回答问题主动积极。课后,首先五位老师从课前设计到课堂生成进行课后反思,其他老师做了积极发言,各位老师开诚布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大家肯定了课堂中的可取之处,同时对不足之处予以客观评价,并对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的自主探究交流等问题如何有效落实进行了深入探讨。然后,宋集镇中心校业务主任杨怀彬对五节课做了精彩点评,从理论到实践两个层面对老师们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宋集镇中心校校长陈贤亮对五位老师的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本次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并对所有老师提出新的要求,为我镇课改工作指明了方向。
这次公开课比赛展示活动为我镇教师搭建了一个实践教学理念、锻炼自己、展示才干、交流学习的平台,使其在教学方面得到了磨炼提升,迅速成长,锻炼和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促进我镇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张家彬
第三篇:关注课堂细节
关注课堂细节,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河南扶沟县高级中学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成为最响亮的口号。为此,教师们动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采用课本剧表演、新闻发布会、法庭审判、辩论会、小老师登台等新颖形式,开展了翻天覆地的课堂变革。这种课堂,学生参与热情高,课堂气氛活跃,但这表面的浮华热闹之后学生究竟收获了什么?这不得不引人深思。如在2011年河南省语文优质课大赛中,有位教师执教的《动物游戏之谜》就是采用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教师把学生分成六组,分别代表文中的四种观点(演习说、自娱说、学习说、锻炼说)和两种新假说(生理说、发泄说),开展新闻发布会,展示科研成果。这节课竞赛热闹,学生参与积极,掌声、笑声不断,然而学生很少与文本对话,何谈品味语言、鉴赏文本?最终得分也可想而知。如此大动干戈而又收效甚微,不如从课堂细节入手,从学情出发,真正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有效地进行新课程改革。
一、教学目标:与学生一起制定
一堂课首先应让学生明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道本节课为什么而学,从而使课堂有针对性地进行。然而,常规做法是教师把事先制定好的教学目标在上课时展示出来,一闪而过。这些目标是从教师的角度制定的,诸如“举一反三,增强语言运用能力”“鉴赏品味语言韵味”“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阅读中的再创造能力”等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大都是教师想当然、大而无当的目标,而不是学生自己愿意实现的、切实可行的目标,况且一闪而过,学生不可能清楚明了。那么学生完成这些目标的积极性将大受影响。
倒不如与学生一起制定目标,如在学习《登高》时,我不急于讲解课文,而是让学生先思考:我们要学习这首诗的什么?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鉴赏”。我进一步引导:我们应具体鉴赏《登高》这首诗的什么?学生回答:“景物描写的特点、作用”“表达了什么情感”。我又进一步引导:除了景物描写和情感,这首诗还有什么值得我们鉴赏?学生认识到“名句赏析”。最后梳理归纳,得出学习本诗要完成的目标是:1、概括本诗描写景物的特点、作用;2、体会作者在本诗中表达的情感;
3、鉴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千古名句。
由于这是学生自己制定(最起码感觉上是)的目标,学生对之清楚明了、印象深刻;由于这样的课堂是为完成自己制定的目标而进行的,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大大增强;由于是在学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需要学的内容,学生上课的积极主动性也大大提高。
二、切入点:从学生的已知出发
一般语文教师上课总是从第一部分、第一句开始讲起,或从事先设计好的几个问题中的第一个开始讲起,这样的课堂预设性太强,学生不得不被动的接受,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尊重,也谈不上是课堂的主角了;这样的开头,太过突兀,一时半会也难以引起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心灵上的共鸣。不妨先了解学情,明了学生知道什么,以此为出发点,步步设问,层层深入文本。就《登幽州台歌》这首诗的学习而言:
我首先问学生:初读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生答:从“独怆然而泣下”看出作者的心情悲伤、低落。
我就以此为突破口,引导:作者为什么悲伤?
生:怀才不遇
师:从哪看出?
生:课下注释
师:那我们一起读读课下注释(生读)
师:课下注释中有一个信息点,幽州台是燕昭王延揽天下才俊之地,在诗中有没有所指?
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师:不见什么样的古人?不见什么样的来者?
生:像燕昭王那样的明君
师:所以此句中作者悲伤的原因是……
生:渴望明主而不得
师:那么“前”“后”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
我接着又从学生的已知点引导:作者悲伤难过还有没有其它原因?
生:可能与“念天地之悠悠”有关
师:有什么关系?(生无语)
我引导:这句写了什么?
生:天地辽阔广袤
我进一步引导:想一想我们刚学过的有没有写天地广袤的诗句?
生:“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师:作者写天地广袤之时个人是什么情感?
生:表现远大的抱负、宽广的胸襟
反衬自己的渺小,人生的短暂
师:那在本诗中作者是……
生:反衬自己的渺小,人生的短暂
李海林教授在《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课》一文中指出:“语文教学的第一环节,是要让学生知道自己什么不懂,即‘将已知转化为未知’,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要在学生没有注意的地方发掘精华,要在学生觉得平凡的地方发掘出深刻。”《登幽州台歌》这样的课堂,从学生出发,从学情出发,学生得到充分的尊重,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课堂,从学生的已知点出发,层层设问,让学生明了这篇课文虽表面懂了,但其中仍有未知点,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热情,自觉地跟着老师的引导思考问题;如此设计,以学生的已知点为主线,贯穿前后,使课堂紧凑精巧。学生会觉得不懂的内容懂了,觉得语文课堂有用,从而喜欢上语文。
三、答案出示:从学生口中说出
课堂是解决一个又有一个问题的过程,若遇到难点学生回答不出时,教师总是习惯将答案公布,条分缕析地讲给学生听,或直接把难点答案印在学案上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也养成了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就等待老师讲解的习惯。如此这般,本篇课文理解了,下一篇下下一篇呢?正像李海林教授所说的“要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让学生喜欢学语文,关键是让学生觉得语文有用”,这样的课堂结束后,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未能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这样的语文课堂又有何用?学生又怎会喜欢上语文?如上文提到的《登幽州台歌》的学习,学生不知“念天地之悠悠”的情感时,我并没有给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联系刚刚学过的诗句,不断引导,最终答案从他们口中说出。又如:
我在讲王维的《终南山》时,问到:最后一句“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历来为人称道,其妙在何处?
学生无语,但我并不急于把答案说出,而是引导:“隔水问樵夫”中有没有声音?
学生立刻认识到:水声、问声、砍柴声。
我进一步引导:这些声音有何妙处?
生:动静结合,给终南山之景带来生机活力
我又引导:“欲投人处宿”表达了什么情感?
生:隐居。
这显然有些不合适,我也不直接否定,而是让学生联想王维的另一首诗《山居秋暝》,我问:“欲投人处宿”和“王孙自可留”一样么?
生:有点不一样,“欲投人处宿”仅是投宿,“王孙自可留”却是留居于此
师:留居于此可称隐居,投宿一夜呢?
生:不是隐居,只是不舍得走
师:那这句就表达了作者对终南山的什么情感?
生:恋恋不舍,流连忘返
其实,想知道答案很容易,难就难在如何把学生从不知道引导到知道,这也正是一个教师的功力所在。如果课堂仅仅是简单地揭晓一个又一个答案的过程,将会索然无味。其实,当学生发现自己有未知点想知
道答案时,是最投入、最积极思索之时,若能抓住这样的教学契机,领着学生的思维去“爬山”去探索,学生一定会积极主动、兴趣盎然,最终答案从他们自己口中说出,那种攻克难关的成就感和喜悦是无可替代的。同时,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有效提高。
这样的语文课堂没有大的变革,没有哗众取宠的形式,但它是为学生自己的目标上的,从学生的已知点出发、让学生弄懂未知点的,让学生有成就感的课堂,这不仅是本色的富有韵味的语文课堂,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高效课堂,也是学生得到充分尊重、真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是新课程改革下的优秀课堂。
第四篇:关注课堂 关注教师 关注学生
关注课堂 关注教师 关注学生
全面开创教育科研工作新局面
南岸区教委(2009年12月18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教育科研工作总结表彰会,我谨代表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向长期关心指导我区教育科研工作的各级领导、各位专家,致以衷心的感谢,向长期潜心教育科研工作的广大教师、校长和主任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对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教育科研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智力支持,是科学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多年来,我区坚持“以人为本,科研兴教”的指导思想,以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为轴心,广泛吸纳借鉴他山之石,深入挖掘提炼推广区域、校本经验,充分发挥“管理、研究、指导、服务”的科研职能,以教师进修学院为主体,以基层学校教科室为依托,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题研究为平台,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方向,以加强两支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统筹兼顾、扎实有效、科学优质地推进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过去工作的回顾
一直以来我们始终遵循“以教育科研促教育改革,向教育科研要教育质量”的指导方针。在政策上倾斜,经费上保障,人力上支撑,认识上到位,措施上得力,使我区基础教育系统上下形成了四个新观念:一是教育科研是第一生产力;二是教育科研投入是收益大、后劲足的投入;三是教育科研是教师成长的捷径,是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的必由之路;四是教育科研是课程改革的牵引器,观念的转变促进了我区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
(一)保障有力,使科研稳中求进
为使我区教育科研工作有序、扎实、有效地开展,区教师进修学院设臵了研修部,由一名副院长与3名专职教研员一起组成区教育科研业务管理核心。区内各中小学校多数都设臵了教科室,成立了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教科室主任、专兼职人员组成的学校科研工作管理队伍。在科研经费投入上,采取“项目制”管理的模式,根据课题的级别和类型分级管理、分级投入,在此基础上,区政府、区科协,每年均安排20万元的教育科研专项资金投入到教育科研中,保证了教育科研经费的逐年增长。
为强化管理,几年来我区制定并逐渐完善了《南岸区教育科研领导小组职责》,《南岸区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修订稿)》,《南岸区教育科研成果评价办法》,《南岸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评价指标》,《南岸区教育科研评奖制度》,《南岸区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办法》等相关制度,编制了《课题管理手册》,加强对教改科研工作 的过程管理力度。各中小学相应出台了切合学校实际的教育科研发展计划、《教科室主任职责》、《校本课题管理办法》等。正是由于人员到位,机构健全;资金保障,逐年增长;制度健全,管理落实,全区106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带动了全区三分之一的教师参与,积极地推动了教育科研工作大发展。
(二)理论培训,使教师技能提高
教改科研工作的基础和服务对象是广大中小学教师。近年来,我们采取了以“研”带“培”、以“培”促“研”、“研培结合”的新方式,在科研骨干队伍的建设上,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探讨,典型引路等方式,吸引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让“科研兴校”内化为教师自觉的追求,从而把提高教育科研水平、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机结合起来。
近年来,我们先后举办四期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班,组织了近600名教师参加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实地观摩、实践参与等活动,科研骨干教师队伍迅速成长起来,成为了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
除此以外,我们还在丰都、秀山支教活动中,为两县专门举办教科室主任培训班,共约350名教研员和教科室主任接受了培训,培训务实,针对性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课题引领,使研究各具特色
2006年以来,我区有区教委、区科委立项课题57项,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和市教育学会立项课题36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央电教馆立项课题13项,共有在研课题106项,其中区教师进修学院和珊瑚小学在全国教育规划办各有一项课题立项,这是南岸区教育科研拥有国家级课题的开创之举。这些课题中观、微观兼有,分布在示范和一般学校、城市和农村学校,渗透到学校课程改革、学校文化、“留守儿童”教育、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等方方面面,课题层次丰富,针对性强。
有耕耘就有收获。近年来,在教育科研工作中,一系列物化成果不断出现,如编写、出版了《儿童水彩画》等“走进新课程系列校本教材”24本,《教师创新与实践案例研究》、《春华秋实》、《规划•教学•评价》等数十本专著,还有大量的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由教委主管,区教师进修学院主办的《南岸教育》给教师搭建了一个张扬个性,展示风采,开拓创新的教育平台,每年刊登各类文章100多篇。
2008年,我区在重庆市首届市政府教学成果总结表彰会上,珊瑚实验小学和龙职中教育科研成果均获得市政府一等奖(全市共11项),11中、珊瑚中学和南坪中学科研成果均获得市政府三等奖;在重庆市第四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表彰活动中,南坪实验小学、市盲校、龙职中的科研成果均获得市教委一等奖(全市共有15项),天台岗小学、弹子石小学科研成果获市教委二等奖,区教师进修学院、辅仁中学和光彩小学三所学校的科研成果获市教委三等奖,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11中、南坪实验小学和珊瑚实验小学获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南坪中学赵屏、天台岗小学余长华、110中学张传书获得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另外,有多项著作和论文获得市教委二、三等奖,获奖无论是数量还是等次,在全市 均属于领先地位。
(四)“水、乳”交融,使研究彰显实效
教育科研的生命,始终根植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土壤里。近年来,我区通过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结合、与教师发展结合、与办学效益结合,通过加强教育科研的三结合,实现了教育科研的三个转变:在研究内容上,由重理论研究转变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在服务对象上,由闭门研究转变到为教育教学服务;在成果运用上,由研究结束即束之高阁转变到成果的运用推广实践。如南坪小学的责任教育,由模式研究延伸到责任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市盲校由单纯研究校本教材到构建适合学生需要的校本课程等,都是通过科研工作的三个结合,实现三个转变取得的成绩,都是深化、推广和实际应用的典型范例。
(五)教师成长,使研究充满激情
近年来,通过“科研搭台,教师唱戏”,鼓励吸引大量一线教师参与科研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专业视界得以拓展,专业水平得到提高,专业能力获得增强,从而培养锻炼了一大批实践反思型、行动研究型教师。教育科研工作为我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质量提升,学校持续发展,优质均衡教育强区的打造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应当更加清醒的看到,我区教育科研工作在实效性、方向性、关注度、影响力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的 问题与不足,主要体现在:
1.教育科研的实效性应进一步增强 全区的教育科研,虽然已经与教育实践有了可喜的契合,但还有待进一步下沉,尤其要沉到教育教学、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学生高效学习等过程中去,引领实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教育科研的方向性应更加明确
目前而言,科研课题众多,但还比较散乱,尤其是针对教育热点和难点的课题应进一步深化。
3.教育科研的关注度应进一步提高
虽然全区而言,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热情高,人数多,但部分学校领导没有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依然把科研当作摆设,对科研的投入不够,部分教师对教育科研认识不到位,参与不积极。
4.教育科研的影响力应进一步扩大
我区教育科研工作虽大有进步,但真正影响面宽而深远的课题成果还十分鲜见,有待今后的努力。
二、下一步工作的思考
明年,是全区的素质教育发展年,全区教育科研工作,要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这一主题,前瞻、主动、深度地思考,进一步发挥“管理、研究、指导、服务”的教育科研职能,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完善科研规划
根据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尤其是区域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需要,制定南岸区3至5年的教育科研发展规划,明确我区教育科研的方向、目标和任务,提出推进措施,规范研 究工作。
(二)加大管理力度
修改、完善各项科研制度,继续加大对各项课题的过程管理和业务指导力度,既要做好课题的开题和结题工作,更要重视课题的过程研究、档案资料收集和研究成果提炼、推广和运用,要制定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来评估课题成果的质量。
(三)增强研究实效
要进一步强化教育科研的先导性、探索性和创新性,契合“五个校园”建设,以解决教育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主方向,以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为重点,以课题研究为核心,着力于发现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要继续转变观念,消除科研和教育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增强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使教育科研真正成为教师专业进步、学生全面成长和学校持续发展的助推器,成为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积极推动力量。
(四)重视研究成果
按照课题级别,对不同课题提出不同的研究要求;对重点课题、核心课题和对教育政策等影响面大的课题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行重点扶持;要注重理论素养和科研品位的提升,加强学风建设,强化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和富有实效的培训活动,培养国家级、市级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构建研究型教师团队,力争产生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特色研究成果和精品力作。
各位领导,同志们,科研兴教育兴,教育兴人才兴。区教委 希望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在研究中提升并取得进步,在研究中奉献并享受快乐,在研究中演绎更加精彩的教育故事,诠释更加丰富的教育生命。
再一次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教育科研工作者!新年将至,祝愿大家新年快乐,健康顺意,阖家幸福!
第五篇:关注常态课堂
“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观摩活动有感
关键词:有效教学课时目标文本解读学生解读
提要:常态课堂的有效教学源自于准确的课时目标定位,源自于对文本的深层解读,源自于对学生的深入解读。
4月17日—4月18日,“2008年全市小学语文‘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我有幸聆听了十几位老师的语文课,收益匪浅。以往听课无论是名师名家的、还是赛课,展现在面前的大多是精彩纷呈的第二课时的教学。而第一课时教学相对冷清了许多。(一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篇课文的教学都要分成二到三课时,人们习惯将学生接触新的课文,初读文本的教学称为第一课时。)因此对于第一课时的教学研究相对欠缺,教学实践中,第一课时存在着很多问题,不是过“胖”,就是过于简单。而第一课时在整篇课文的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广大的一线的语文老师如何饶有趣味地、富有成效地上好第一课时?此次活动如一缕春风,吹开心中“千千结”;如一抹阳光,照亮“常态课堂,有效教学”之路!
有效教学源于准确的课时目标定位
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老师提出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八字方针;朱作仁教授提出课堂教学要三实:真实、朴实、扎实。这些观念给我们以启迪,扎实、有效读通读顺课文并进行有效地识字,帮助学生在扫清阅读障碍的同时,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要向我们传达的心声、文意。这就是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此次参与展示的老师大部分能紧紧围绕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进行教案设计,将明确的目标层层细化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去。教者抓住文中的生字、新词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朗读与识记练习,抓住文中难读的长句子、重点的段落进行阅读指导,在此基础上逐段读准读通读顺全文。最后感知课文大意,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文章的开头),指导写字。执教《鸟岛》的盐城市一小缪老师,上出了原汁原味的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后,让学生看课件演示的动画,听教师配乐的课文朗读,再让他们充分、自由阅读课文。教师积极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舌等感官进行充分地初读。接着是检查读。读词,从注音读、去音读到倒着读、加快速度读;读课文,从短语、长句子到小节、整篇课文。老师创设了具体的情境进行了层次分明地练读,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表现出色!不知不觉,学生就在读准读通课文的过程中整体感知了课文:青海西部有个叫海西皮的小岛,岛上有很多鸟,鸟儿很可爱,人们非常喜欢。一切水到渠成,天衣无缝。写字指导扎实有趣!因课堂有明确的目标指引,有以读为主线的理念的支撑,所以这是一节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的有效课堂!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常常认为读书、写字,老师不教学生也能在课前课后去自行解决,因此在第一课时的课堂上往往置学会生字和读通课文的“底线”于不顾,热衷于课文重点片段的梳理与讲解!热衷于为读厚文本而进行大量的材料堆积!严重偏离了课时目标。实际上,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小学生,自控力较弱,在缺乏监管的课前课后他们会完成读书写字任务?况且这些任务也需要老师的精心指导的呀!学生字写不好,课文读不畅,还能对文本进行感悟?更谈不上生成!基于如此情形之上的拓展岂不是空中楼阁?扎扎实实地学习生字,认认真真地读通课文,本本分分地整体悟文,这才是第一课时的本质所在!有效教学源于教材的深度解读
关于教材的解读感受颇深的是2007年第三期《小学语文教学》钱正权关于教师备课的三种“角色”观:首先是一般读者的阅读,其表现应当是深入其中,披文得意;第二便是教师的阅读,这是关于教什么怎么教的阅读,这需要相应的学科理论与课程视野支持;第三是学生的阅读,教师钻研文本还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来阅读,“我(孩子)是什么,我需要什么”该是题中之意。
这段话的意思是解读文本时,教师应集读者、教师、学生的三种角色于一身。作为读者,披
文入境,深入把握文本内涵;作为教师更多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将自己的“深入”合理地“浅出”给学生;作为学生方面则是考虑如何“浅出”得更有趣味性,更易于接受。
笔者认为教师果真如此深入地去解读文本,课堂教学定能事半功倍!否则,事倍功半!阜宁师范附属小学许建华老师执教的《鸟岛》一课给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字词教学片段。师:(课件出示词语)这些词宝宝你们还认识他们吗?和他们打一打招呼吧。
西部(bù)筑巢(zhùcháo)安家人类拾(shí)到
养育(yù)密密麻麻朋(péng)友玉(yù)白色
学生充分读后指名读。
师:(去掉生字上拼音)词宝宝们拿掉帽子,小朋友们还记得他们吗?
学生练读后又开火车读。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读得这么准确,如果能读懂他们的意思,那才更了不起呢!(课件突出“朋友”一词)谁来读?
学生读得硬梆梆的。
师:你的朋友是谁?他能成为你的朋友是因为——?
生:我喜欢跟他一起玩。
师:读出你的喜欢。找找课文里“朋友”躲藏在哪儿?读一读。
生读句子。
师:小朋友,还知道谁是人类的朋友?(指导学生用“朋友”说话)
学生发言积极。
师:(课件出示图片)看看这些图片,能读懂这个词吗?(课件突出显示“筑巢安家”)生:就是鸟儿做窝,并在这里睡觉,这就是他的家。
生:鸟妈妈生了这么多小鸟,看它们正在窝旁自由自在地散步呢,这儿就是他们的家。……
师:美美地读读词语。
《鸟岛》一文描绘了鸟儿们自由自在生活的美丽风光,反映了人与鸟和谐相处所营造出的美好境界,以此来培养和增强孩子们的环保意识。许老师把握住文意,并巧妙地渗透在字词教学的片段中。八个词语浓缩了课文内容,学生在反复的读词练习后,不仅要求正确认读、识记生字词,还要求读出词中意,读出词中情。如读“朋友”“筑巢安家”,这一教学点看似平常却“别有用心”。教师指导学生把“朋友”一词放到句子中去读,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指导看图片理解“筑巢安家”。然后再美美地读出来。一是体现授之以渔的思想,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结合语境解词,联系实际解词,图文结合解词。二是老师能针对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巧妙地“浅出”词语的意思。二年级孩子的思维以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随意性强,教者用具体的情境(语文情境、生活情境、图画情境)激发了学生兴趣,架设了已知与未知的桥梁,降低了理解的坡度,水到渠成地读懂了词意。三是渗透文意。学生在读懂这两个词语的过程中已充分感知鸟儿生活得自由自在,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和鸟儿友好相处。纵观整个教学片段,教者设身处地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用儿童的心灵去设计学法,从拼音词、去音词到词意、词情,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既正确认读、识记了词语,也理解了词意、受到了感情的熏陶。用童化的语言去串联教学过程。“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老师亲切的笑容,儿童化的语言(词宝宝,“拿掉帽子”„„),极具亲和力,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轻松地学习,效果显著。
建湖实小王芳老师执教的《剪枝的学问》这节课相当精彩!笔者辗转找来教学案,反复阅读,感叹于教者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教者紧紧扣住题目中“学问”二字设计教学预案,分三大板
块,识字读词写字的学问,读书的学问,质疑的学问。识字读词采用同桌互读形式练习,集体交流指正,识记、书写方法灵活,趣味横生,词意通过表情朗读进行感悟。本文虽然生字词较多,但因学得扎实、灵动,有层次,实效明显。读文这一环节,依照“倾听、练读、展示”进行充分初读;再利用插图找对应小节,看图归纳小节意思,联接图意进行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最后采用分角色读、轮读等不同的形式再现插图(课文的重点段)。第三块是读出疑问。学生再浏览课文进行质疑: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除了桃树,还有哪些树需要剪枝?等等.这些问题为下节课的学习设下了悬念,学生有意犹未尽余音绕梁之感!
平时的教学中,由于众多的原因,对教材解读的深度不够(尤其是第二课时教学),有时偏离了文本的内涵,影响了教学质量。
前些天,我上了《天鹅的故事》(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对于教材中斯杰潘老人“把枪挂到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从此以后,这支枪就一直挂在墙上,再也没有用过。”当时的处理是这样的:
师:为什么他永远把猎枪挂在墙上?
生1:他是被天鹅的精神所感动。
生2:不仅天鹅有这样的举动,其他动物也有。
师:他用自己的行动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1:人要和动物和谐相处;
生2:人有不如动物的地方;
生3:保护环境,动物就不会消失;
生4:爱惜动物,人和动物才能和谐相处。
建议学生写一份保护动物的倡议书。
后来,我觉得偏离了文本的意图。我查看了教师参考书,上面也强调了环保意识。我回过头来再认真推敲课文,并从整个单元设计来思考,我认为:从环保的视角来考虑,偏离了教材本身的内涵;仅仅强调环保意识,没有真正深入挖掘出教材的深刻内涵。
首先,教材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天鹅破冰的故事写天鹅的勇敢、团结、齐心,以血肉之躯破冰,从而换来了集体的生存。而斯杰潘老人正是被这种精神所感动,才放下了猎枪。为什么连别的动物也不猎杀了?因为可能这些动物也有和天鹅一样的精神。学生的回答接触到了文本的实质内涵,但我按照教参提示,没有强调精神感召的力量,而强调了时髦的环保意识,没有顺学而导,浪费了可贵的课程资源。因此,仅强调环保,而不强调精神感召,不强调团结协作是偏离文本内涵的。
第二,教材本单元另外两篇课文是《鸟语》、《生命的壮歌》,如果说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还可以说和环保意识有关,那么“蚁国英雄”们“致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也是写环保意识吗?课后有一道思考题:“你在生活中,或在电影、电视中,看见过齐心合力完成一项任务的场面吗?先说一说,再写下来。”这不是作了很明确的提示了吗?在单元练习中读读背背:“人心齐,泰山移”,全部都是有关团结、齐心、合作的古语经典,这难道提示还不够明白吗?
因此,这一环节这样预设更能揭示文本的内涵。
师:他为什么永远把猎枪挂在墙上?
生:他被天鹅的精神感动。
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感人的场面!(出示第5节)
生读书。
师:你能用学过的成语赞美下老天鹅吗?
生:身先士卒、舍生忘死、奋不顾身、无私奉献„„
师:再读一读第6节。
生读。
师:看着眼前这一可爱的群天鹅,你能用学过的成语或名言或语来赞美赞美它们? 生:众志成城、万众一心„„
生: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众人拾柴火焰高。„„
„„
师:出示填空:因为他被老天鹅()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被这一群天鹅()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所以他永远地把枪挂在了墙上。
生完成填空并齐读。
师:你在生活中、电影中、电视中、还看过齐心合力完成一项任务的场面吗?
生回忆并交流。
有效教学源于对学生的深度解读
平时我们总遇到这样的情形:我们常常将名师、优质课的教案拿来用在自己的教学中,结果总以失败而告终。因教案设计的无可挑剔,此时我们会抱怨学生的不行,却少有人去反思执教者的差距!很少有人去反思自己在执行这些教案时,是否深入地去了解过地自己的学生!课时目标的准确定位也好,教学设计的无可挑剔也罢,最后的落脚点都是学生,这一切都应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服务。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度也决定于教师对学生解读的深浅度。笔者认为解读学生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年龄、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了解,把握孩子在不同的年龄、身心发展阶段的性格爱好,认知规律、思维特点等。
二是了解学生的学养,即已具备的学识与学力。
充分了解学生后,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学生的眼光,用学生的语言,用学生的智慧去审视自己的教材解读,审视自己的教学预案是否将文本的内涵浅出,是否具有趣味,是否易于接受。
在本次研讨活动中,执教《鸟岛》的一位老师设计教学预案时忽略了对学生的解读,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词语、课文读不起来,教学实效性差。乍一听,似乎是学生素质问题(学校领导也这么抱怨),其实完完全全是教师对学生不了解所致!我们不妨看一看教学中的一个片段。学生读了一遍课文后,检查读生字。教师手举着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学生读得吃力且不准确。学生在课前未接触文本的情况下,只读了一遍课文就读生字,孩子根本就没有这种能耐。接着出示了无注音的九个词语,让学生练读,因没有充分地识记生字,学生练读词语也困难重重!结果词语阅读既不流利也达不到完全准确。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海无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