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评价管理者业绩中的综合运用(精选)

时间:2019-05-14 14:30: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毕业论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评价管理者业绩中的综合运用(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毕业论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评价管理者业绩中的综合运用(精选)》。

第一篇:毕业论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评价管理者业绩中的综合运用(精选)

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评价管理者业绩中的

综合运用

The Integrated Use of Financial Indicators And Non-financial Indicators in The Evaluation of Managers

摘 要

如何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研究、探索的重点。要增强企业活力,必须建立健全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以适应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本文介绍了公司业绩评价指标的发展,对当前流行的公司业绩评价方法加以分类论述,在提出引进非财务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指出综合业绩评价方法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构建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统筹考虑的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模型,以期更好地激励企业经营者,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业绩评价 财务指标 非财务指标

Abstract

It has long been a keystone in both the academia and the audit profession researches, that how to build up an effective discipline mechanism for enterprise managers.In order to enhance the enterprise vitalit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managers’ incentive and restraint mechanisms whereby the need for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can be adapted.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n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and classifies the currently prevalent evaluation methodologies for the company performance, indicating that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thod is bound to set the trend.Meanwhile, an enterprise operat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is constructed, in which the financial indicators and non-financial indicators are both taken into account.Its goal is to better stimulate the enterprise managers and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Key wor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inancial indicators

Non-financial indicators

目录

引言................................................................................................................1 1.财务指标的评价模式.................................................................................2 1.1传统财务指标体系...............................................................................2 1.2 新型财务指标模型(EVA)................................................................3 1.2.1 EVA的优点..................................................................................4 1.2.2 EVA的缺陷...................................................................................5 2.非财务评价指标的引进.............................................................................6 2.1典型的融入非财务指标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6 2.1.1 德鲁克以改革为核心的观点.......................................................6 2.1.2 霍尔的“四尺度”论...................................................................7 2.2 非财务指标优缺点..............................................................................8 2.2.1 非财务指标业绩评价优点...........................................................8 2.2.2 非财务指标业绩评价缺点...........................................................8 3.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综合运用.............................................................9 3.1 克罗斯和林奇的业绩金字塔..............................................................9 3.2 卡普兰和诺顿的平衡记分卡............................................................10 结 语..........................................................................................................14 参考文献......................................................................................................15 致 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言

在市场经济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已经成为现代公司的一种特征。根据Jensen and Meckling(1976)的代理理论,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典型的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源于信息不对称,当存在信息不对称时,委托人难以对经营者进行监督,所以产生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因此有必要签订激励性契约,促使经营者和股东利益一致化,减少公司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从而减少代理成本,增加股东财富。那么我们如何对企业经营者进行有效的激励与约束呢?

企业管理者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其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他是企业各种经济资源中最有思想、情感、追求和能动性的一项经济资源,也是企业的灵魂。他不仅影响和决定了企业其他生产经营经济资源的价值和使用状况,而且其本身就是企业实力及价值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企业管理者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对管理者的管理,而对其管理的核心是激励与约束问题。要对企业管理者进行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我认为关键在于如何正确评价管理者的工作绩效。

由于企业管理者直接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负责。所以,本文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业绩进行考评时, 是以企业的业绩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业绩进行评价的。

本文首先提出了我国目前企业管理者评价体系基本采用的是财务指标模式,指出单纯采用财务指标评价的弊端。其次,文章引进非财务指标的概念,列举了两种以非财务指标为主的评价体系,指出单纯依靠非财务指标也不能够正确评价管理者业绩。再次,文章分析讨论了世界上已形成完整体系的基于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综合评价模式,未来业绩评价的发展方向正是综合评价模式,但是现有理论体系并不完美,我们应在前人已取得的成果上继续努力完善,而不是止步不前。最后,对我国企业如何构建业绩评价体系提出建议。

1.财务指标的评价模式

当前公司业绩评价主要方法根据评价指标选择的不同,一般可以把公司业绩评价方法分为两类:以财务指标为主的评价方法和以非财务指标为主的评价方法。业绩评价的传统方法是应用财务会计指标体系来衡量,比如每股收益、营业利润、权益报酬等。这些指标和其他的相关指标是传媒、投资者和其他利益关系人评价管理者业绩的主要标准。

1.1传统财务指标体系

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是一种基于会计、财务数据基础的经营者业绩评价方法,从经营者报酬视角分析,一般通常将企业的盈利指标如税后利润、销售净利率等与经营者报酬相挂钩,以此来衡量经营管理业绩。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基本上是采用单一的、由会计核算资料生成的财务指标体系,而忽视了非财务指标以及无形资产和智力资本对企业未来收益的贡献。在对企业财务业绩进行计量和评价时,最重要的是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衡量。传统的企业盈利能力衡量,主要是以财务报表上的净利润以及根据净利润计算出的一系列相关指标对企业经营业绩进行评价,这些指标包括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和每股收益等。按照传统的企业盈利能力衡量方法,税后净利润越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经营业绩也就越好。这些财务指标都是建立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之上,优点是会计资料容易取得,指标容易被量化,可以较好的体现股东利益,并且企业的经营者也容易接受。

但是会计利润是在公认会计原则基础之上,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的结果,以税后净利润作为衡量企业财务业绩的基础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1)仅考虑了借入资本的成本,而没有考虑权益资本的成本。事实上,企业利润的实现除了借入资本外还必须依靠投入的权益资本来创造,这些权益资本是有机会成本的,但是在利润表中,这些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却没有体现出来,由此造成会计净利润作为业绩衡量基础的不全面性。正如彼得.德鲁克在1995年《哈佛商业评论》中所指的那样:

“我们通常所称之为利润的东西,其实根本不是利润,只有当某业务项目获得了超出资金成本的利润,我们才能说‘盈利’二字。”

(2)研究开发费用非资本化。从长远的眼观看,一个成功的研发项目将给企业带来长期效益,因此,勇于进行研究开发的企业,往往是比较具有长期盈利能力的企业。但是,按照稳健性原则,研究开发费用必须在当期一次性计入费用,结果导致企业在研究开发期间的利润大大减少,直接影响了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按照会计利润衡量企业业绩,某种程度上会打击企业进行研究开发的积极性。

(3)会计利润受会计政策可选择性的影响。比如在物价上升阶段,企业采用后进先出法对存货进行计价,可以减少当期利润,有利于减少所得税。但是后进先出法与先进先出法相比,存货的计价和利润的得出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实际上造成了经营业绩的不可比。

(4)忽视非财务指标的评价。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大多是非财务指标,如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等,而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并没有将这些指标纳入指标体系,只重视根据会计报表数据计算而得出的财务指标,缺乏对影响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进行的综合评价,其评价结论不能科学地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

(5)忽视了对未来的评价。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是根据会计报表提供的数据,计算出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等各种比率,或者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比较,或者采用因素分析法等,对企业的经营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会计报表上的数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后,经过记账、算账,然后编报而得到的,是对过去事项纪录的结果,据之进行业绩评价,只能反映过去,不能反映未来。

1.2 新型财务指标模型(EVA)

在企业经营权与管理权分离的条件下,如何有效地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及其向股东提供投资回报,使管理者的报酬与其真实的经营业绩挂钩,以达到有效的激励和约束管理者,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目的,成为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与实践中一个亟待解决的

问题,也是一个极难解决的问题,有很多公司的财务报表及相关的财务分析指标均显示出良好的业绩状况,但公司的价值却在下降,显然,传统的财务指标不能很好地显示企业的真实经营业绩。因此,迫切需要有新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对企业经营业绩进行正确地评价。经济增加值(EVA)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新的评价企业财务经营业绩的指标。

EVA是指公司资本收益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如果这一差额是正数,说明公司创造了价值,创造了财富;反之,则表示公司发生价值损失;如果差额为零,说明公司的利润仅能满足债权人和投资者预期获得的收益。EVA的应用创造了使经营者更接近于股东的环境,经营者甚至公司的一般雇员开始像公司的所有者一样思考,权益资本不再被考虑为“免费资本”,他们不再追求公司的短期利润,而开始注重公司的长期目标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注重资本的有效利用以及现金流量的增加,以此来改善公司的EVA业绩。

1.2.1 EVA的优点

EVA作为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财务指标其优点如下:(1)建立在EVA基础上的激励制度使所有者和管理者的利益取向趋于一致。建立在EVA基础上的激励制度的基本原则是:按照EVA增加值的一个固定比例来计算管理者的货币资金,即把EVA增加值的部分按不同比例回报给管理者、企业员工,而且奖金不封顶。这样,EVA激励制度就把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三者的利益在同一目标下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员工能够分享他们创造的财富,能更好的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主人翁意识。将EVA和薪酬挂钩,使管理者与股东一样持有关注企业成功与失败的心态,可以使经理人员像所有者一样思考和决策,从而在较大程度上缓解因委托代理关系而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2)EVA有利于减少传统会计指标对经济效率的扭曲,真正反映企业的管理者业绩,并鼓励技术进步和创新,克服短期行为。会计准则有一个重要缺陷:坚持将公司的一些长期支出一次性计入当期费用,而不是将这些长期支出予以资本化并在一段适当的期限内摊销。EVA将权益资本成本(机会成本)也计入资本成本,从而能够更准确地评价企业或

企业经营者业绩。另外,EVA指标是在对因财务报告的需要而被公认会计准则曲解的信息做出整后计算得出的,尽量消除权责发生制和谨慎性原则对企业经营业绩造成的扭曲影响。比如,传统的会计准则要求公司把研发和推广产品的费用计入当年损益,这会导致公司经理因为害怕会计利润降低而不希望进行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但EVA把这些投资都先被加到资产负债表上,在内部管理报表中当作资产来处理,然后在适当年限内逐渐抵扣收入。这与传统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但使得经营者在短期内加大此类投入来换取长期的盈利,因此对经营者来说更有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

(3)EVA有利于公司内部财务管理体系的协调和统一,避免财务决策和执行之间的冲突。在许多公司,管理层在进行资本预算时采用贴现现金流量指标(如净现值、内含报酬率等),而在业绩评价时又采用基于利润的另一些指标(如每股收益、会计收益率等)。这显然违背了事前预算和事后评价要采用同一指标的原则,不仅容易引起企业内部管理上的混乱,而且公司的各项经营活动也难以保持一致。而EVA指标不仅可以用于业绩评价,而且也可以用于资本预算、收购定价、激励性补偿计划等几乎公司财务的所有方面。这是EVA更容易改变企业业绩评价观念的一个重要原因。

1.2.2 EVA的缺陷

EVA是一种新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法,自产生以来就产生了强大的生命力,在国外企业界被广泛应用,该指标的创新之处在于全面考虑了企业的资金成本,同时从企业价值增值这一角度出发,对会计利润进行调整,因此可以更为准确地评价企业业绩。但是如果说EVA系统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准确全面地分析了企业资本价值利用效果,那么它的不足之处也在于此。因为它只是单一的反应了财务指标,没有将非财务指标纳入其中,无法对企业财务资本之外的其它方面如无形资产和智力资产进行有效地计量,不仅无法揭示出战略、经营过程与财务业绩之间的关系,而且也不能指出在当今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经营环境中如何制定相关的战略。作为以会计数据为基础的财务指标,EVA本身无法摆脱会计数据滞后性的缺陷。此外,该指标也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其他

相关利益者。正如德鲁克所说“一味强调利润,会严重误导管理者,甚至可能危害到企业的生存,以至于为了今天的获利而破坏了企业的未来。”最后,剩余收益计算公式中含有净利润,因此它同样具有净利润指标的失真性。当前许多对我国上市公司利润质量的研究结果显示,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达到上市、配股要求,经常通过非营业活动、增加投资收益以及采用与关联单位进行交易等手段,来操纵利润,以满足现行的评价指标。如果剔除这些手段获得的利润,许多公司可能根本达不到上市、配股的资格,甚至利润出现负值。由于EVA指标中既包含企业创造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绝对价值,又包括相对价值,因此,即使采用EVA评价指标,可能仍然解决不了利润操纵的问题。

2.非财务评价指标的引进

在过去近一个世纪的时期内,传统的以财务为核心的业绩衡量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扩大利润等方面为企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企业的决策者逐渐认识到传统的业绩衡量忽视了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持续发展、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一个好的业绩衡量体系应该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仅从财务角度对企业的业绩进行衡量,还要从非财务的角度对企业的业绩进行衡量,引导人们去关注关键性的成功因素。

2.1典型的融入非财务指标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

2.1.1 德鲁克以改革为核心的观点

在1995年前后德鲁克Peter Drucker写了大量文章,说明企业组织搜集其主要竞争对手信息的重要性。他强调“每一个企业组织,都需要一个核心能力——改革”。根据他的观点,评价一个企业改革的出发点不能仅从其自身业绩出发,而应仔细评估其所处行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改革,以及企业在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他还强调业绩评价系统必须首先突出管理部门的思想意识,这是因为,在德鲁克看来,一个企业的目标能否达到,取决于企业管理者管理 的好坏,也取决于如何管理企业管理者。而且,企业对其员工的管理如何,对其工作的管理如何,主要也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及如何管理管理者,因为企业员工的态度所反映的,首先是其管理层的态度。企业员工的态度,正是管理层的能力与结构的一面镜子。员工的工作是否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被管理的方式。

德鲁克的观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模型, 但他对竞争与改革的理解为非财务指标进人业绩评价系统提供了基础。

2.1.2 霍尔的“四尺度”论

Robert Hall认为评价企业的业绩需以四个尺度为标准,即质量、作业时间、资源利用和人力资源的开发。

(1)质量尺度。霍尔把质量分为外部质量、内部质量和质量改进程序三种。外部质量是指顾客或企业组织外部的其他人对其产品和服务的评价, 它是产品和服务的精髓。内部质量代表企业组织的运营质量。质量改进程序是企业组织采用的确保高水平的内在和外在质量的程序或一系列的公式化的步骤。

(2)作业时间尺度。霍尔认为作业时间是把原材料变为完工产品的时间段。

(3)资源使用尺度。该尺度用以计量特定资源的消耗和与此相关的成本。如直接人工、原材料消耗。时间利用和机器利用情况。

(4)人力资源尺度。霍尔提出企业需要有一定的人力资源贮备和能恰当评价和奖励雇员的管理系统。

霍尔把质量、时间和人力资源等非财务指标导入企业的业绩评价系统, 并认为企业组织可以通过对上述四个尺度的改进, 减少竞争风险。霍尔认为, 要求企业作出全方位的改变是困难的,企业通常只能在一段时间内取得四个方面的逐渐改进。

需要注意的是, 任何指标的改进不应以牺牲其他指标为代价, 同样, 在质量方面的改进也不应以牺牲资源为代价。但霍尔的 “四尺度”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没有提出更具体的建议, 这四个尺度都是过程尺度, 是滞后指标, 没有反映企业的当期业绩。

2.2 非财务指标优缺点

2.2.1 非财务指标业绩评价优点

根据现有的非财务指标我们可以总结出非财务指标具有很多财务指标所不具备的优点:

(1)非财务评价是过程评价而非事后评价。管理人员能够及时、连续地对所控制的项目进行跟踪监视,使产生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2)非财务评价是整体评价。一些非财务评价方法都是基于企业整体角度的,强调企业的整体利益。虽然某些指标对企业各部门也有意义,但部门利益应服从整体利益。

(3)非财务评价是未来评价。非财务评价是对企业经营全过程的评价,尤其把革新过程引入到评价中,包括了未来的价值创造,而不仅仅是现有价值创造。

(4)非财务评价是战略评价。非财务评价主要反映的是那些关系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因而与企业的战略规划密切相关,非财务评价指标的进步可以直接导致企业战略上的成功。

(5)非财务评价是责任评价。非财务评价一般较为具体,可直接划分责任归属,以进行有效控制。研究表明,当业绩指标能够提供有关代理人努力程度方面的额外信息时,那么将该业绩指标包含在激励合约之中更能提高对代理人努力程度估计的准确性,进而提高激励合约的有效性。非财务指标一般能揭示经理人努力程度上的额外信息,它能有效地引导经理人努力的方向,使经理人目标和股东的目标趋于一致。

2.2.2 非财务指标业绩评价缺点

非财务绩效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单一的财务绩效评价重内部因素轻外部因素、重事后轻过程、重短期轻长期、重财务层面轻非财务层面等弊端,从而使企业绩效评价更加科学合理。但是它也存在以下一些弊端:

(1)非财务评价方法难以用货币来衡量,这也许是非财务评价最致命的缺点。非财务计量指标上的改进与利润增长的关系较为模糊,很难辨认出非财务指标上的改进到底引起了利润多大的变化。这样,企业管理

人员在非财务因素方面的努力就很难立刻显示出成果来,如果用它来衡量报酬,更不易刺激管理人员关注非财务指标的改进。

(2)非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不易分别确定其重要程度;有些则可能是相互矛盾的,一个指标需要其他指标作出牺牲方能得以改善,容易引起各部门之间的冲突。

(3)非财务指标衡量指标繁多,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非财务评价指标,这容易导致关键的评价指标变化频繁,前后缺乏可比性。

3.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综合运用

在经营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今天,单纯的财务指标或者非财务指标都已不能全面反映公司的经营业绩,有效的业绩评价方法应当是将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综合业绩评价方法,这是今后公司业绩评价的趋势。

目前世界上较为成型的综合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克罗斯和林奇的等级制度、卡普兰和诺顿的平衡计分卡等。其中,平衡计分卡这种综合评价体系较为常用,它是一套能使高层经理快速而全面地考察企业的测评指标,测评指标体系主要有财务层面、顾客层面、内部业务层面、学习与成长层面四方面指标组成。

3.1 克罗斯和林奇的业绩金字塔

凯文·克罗斯(Kelvin Cross)和理查德·林奇(Richard Lynch)提出了一个把公司总体战略与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结合起来的业绩评价系统。为了强调总体战略与业绩指标的重要联系,他们列出了一个业绩金字塔。

在业绩金字塔中,公司总体战略位于最高层———由此产生公司的具体战略目标,并向企业组织逐级传递,直到最基层的作业中心。有了合理的战略目标,作业中心就可以开始建立合理的经营效率指标,以满足战略目标的要求。然后,将这些指标再反馈给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作为制

订公司未来战略目标的基础。

在业绩金字塔中,战略目标传递的过程是多级瀑布式的,它首先传递给单位水平指标,由此产生了市场满意度和财务业绩指标。战略目标再继续向下传给公司的业务经营系统,产生的指标有顾客的满意程度、灵活性、生产效率等。前两者共同构成企业组织的市场目标,生产效率则构成财务目标。最后,战略目标传递到作业中心层面。作业中心由质量、运输、周转时间和耗费构成:质量和运输共同构成顾客的满意度,运输和周转时间共同构成灵活性,周转时间和耗费共同构成生产效率。由此,业绩信息渗透到整个公司的各个层面。

当这个信息向组织的上层运动时,目的是逐级汇总,其最终目的是使高层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该信息为公司制订未来的战略目标。

克罗斯和林奇的业绩金字塔着重强调了组织战略在确定业绩指标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反映了业绩目标和业绩指标的互赢性,揭示了战略目标自上而下和经营指标自下而上逐级重复运动的等级制度。这个逐级的循环过程揭示了公司持续发展的能力,为正确评价公司业绩作出了意义深远的重要贡献。

业绩金字塔的主要缺点是在确认组织学习的重要性上是失败的。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对组织学习能力的正确评价尤为重要,因此,虽然这个模型在理论上比较成型,但实际工作中采用率较低。

3.2 卡普兰和诺顿的平衡记分卡

哈弗商学院的教授Robert Kaplan和复兴方案咨询公司总裁David Norton于1990年对美国12家知名企业进行了历时一年多的实地调研和总结后于1992年提出了平衡记分卡(BalaneedSeoreeardBSC)这一新的战略绩效管理理念,并成为很多企业应用的一个重要绩效管理工具。平衡记分卡是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制订的对企业各个部门的综合考核体系, 它把企业的战略转化为具体的目标,不仅对业务、业务单元、业务流程,而且对员工个人均可设计相应的均衡记分卡。平衡记分卡对经营业绩的评价是基于企业战略的制订实施的评价过程。平衡记分卡既考核了企业过去的绩效, 又评估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实力。

自平衡记分卡出现以来,平衡记分卡在理论方面有了极大的发展,在实践领域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公司的认可。

平衡记分卡包括四个维度:财务顾客、内部业务、创新和学习。(1)财务指标用来反映企业组织如何满足股东的需要,即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典型的指标有经营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现金流量和经济附加值等。

(2)客户指标用来反映企业组织如何满足客户的需要,衡量指标主要有顾客满意度、客户保持程度、新顾客的获得、客户的获利能力、市场占有率等。

(3)内部业务角度指标指企业内部营运与技术指标用来反映企业组织是否较好的完成了其核心工作,同时使股东获得预期的财务收益。典型指标有:产品制造周期、单位成本、收益率、废品率、机器利用率、生产准备时间、生产能力利用率等。

(4)学习和创新角度指标用来反映企业改进与创新能力。具体指标有:开发新型产品所需时间、产品成熟过程所需时间、新产品上市时间、员工满意程度、员工流动性、员工培训次数、员工建议数量等。

平衡积分卡四个维度各项指标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只有把四部分的信息综合起来,他们才能够得到准确结论。平衡计分卡保存有财务方面的指标, 因为财务性业绩指标直接和公司的长期目标相衔接, 而公司的长期目标几乎总是纯财务性的, 而且恰当的财务性业绩评价指标能够综合反映公司业绩。

平衡计分卡通过建立一整套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体系,将抽象的远景战略具体化为一系列可操作的评价指标、目标值和具体行动,在实现各个指标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员工潜能,最大限度地改进其自身业绩,从而实现整个企业的长远战略目标。

同何一理论一样,平衡记分卡也有其不完善的方面:

(1)平衡计分卡中一些非财务指标难以量化, 如在学习和成长方面, 业绩指标体系常常前后矛盾缺乏明确的分界线,应用难度较大。事实上, 学习、成长与创新都是很宽泛的概念, 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 单独界定一个方面似乎比较困难。

(2)平衡计分卡偏护的股东的利益而没有考虑到雇员和供应商的贡献。

(3)平衡计分卡没有清晰的阐述如何选择特殊业绩指标和战略目标的作用。

(4)平衡计分卡没有明确人力资源问题。

(5)平衡计分卡没有考虑到战略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将导致管理者进行对企业不利的分析考核。

3.3 综合评价体系评述

相比于业绩金字塔在理论上取得成功,而在实践中却得不到广泛运用,我们看到平衡计分卡的先进性,因此,在这里我仅根据平衡计分卡来讨论综合业绩评价体系。

平衡记分卡从产生至今随已地日趋发展成熟,在西方广泛应用到各种行业,并得到了实证性检验,但企业在进行选择时,不能盲目奉行“拿来主义”,各个公司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在借鉴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公司自身条件的业绩评价体系,建立适合自身需要的行之有效的综合业绩评价方法。好比,在使用平衡计分卡时,不同企业的平衡记分卡的四个层面的目标及其考核指标应当是不相同,即使存在相同的目标也需要采取不同的指标来衡量。如果盲目地照抄照搬其他企业的模式,不但无法充分发挥平衡记分卡的长处,反而会影响到对企业业绩的正确评价。国外许多公司的实践表明, 采用平衡记分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企业从上到下都要对其有充分的了解和认同。

此外,我国相对于欧美国家,企业信息的精细度和质量要求平均起来普遍较低。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平衡记分卡的推行成功与否。因为信息的精细与质量的要求度不够会影响企业平衡记分卡的实施效果,会影响企业领导人的参与程度。同时对信息的精细度和质量要求不够,在设计与推行的考核指标量就会粗糙,对各项指标定义的口径不同,就无法有效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所以我国企业在推行平衡记分卡时应多加留意才能有效运用。必要时可以设立信息收集部门,以提高信息质量。否则,就会在支付了高额的管理咨询费用,花了几年的时间,建立起一

套平衡记分卡指标体系,运用以后却发现平衡记分卡对于提升企业绩效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结 语

从单纯的以财务指标为主的评价方法到引入非财务指标,直到现在最新的综合的公司业绩评价方法,公司业绩评价一直是会计界和企业界的关注焦点,也是一个研究热点。未来业绩评价的趋势是综合评价体系。这不仅要求我们继续沿用传统的财务指标体系,而且需要企业重视非财务指标的作用。两种指标并不产生冲突,事实上,二者是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指标反映的是股东权益的最大化的要求,而非财务指标反映了企业长远发展和综合发展的要求。两者的有益结合才是现代企业业绩评价的正确取向。

而目前,对于非财务评价系统,我国都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业绩评价模式,我们应该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平衡计分卡是一个良好的典范,再结合其他一些非财务指标理论,我国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以及所处经济环境构建一个多层面的综合评价系统,拓宽企业业绩评价的视野和角度,在完善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对此,在查阅了大量相关研究资料后,我认为我国企业在设计业绩评价系统时,注意以下几点:

(1)全面性原则。就是说企业所选取的评价指标要足够全面,能够顾及到企业资源配置的广泛性。

(2)可操作性原则。就是指指标收集起来比较方便,最好可以通过各种大众媒体便可以得到。

(3)简便原则。评价指标的设置和评价要尽量简便,简化。(4)可比性原则。企业间的指标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以保证企业业绩评价的可比性。

(5)难操纵原则。企业应该尽量选取那些难以被人操纵的指标,或者从不同角度来进行评价的指标。这样有利于保证业绩评价的客观、公正。

参考文献

[1] 林钟高,章铁生席彦群等.财务分析与业绩评价[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5月.[2] 邱伟年,李超佐.非财务指标评价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6,(06).[3] 雄萍.我国企业绩效管理的模式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03,(12).[4] 孟建民.企业经营业绩评估问题研究—中国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7月.[5] 张凌燕.业绩评价指标的比较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06).[6] 池国华,迟旭升.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系统研究[J].会计研究,2003年第8期.[7] 孙伟龙.论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历史演进[J].财会研究,2004年第6期.[8] 刘丽.EVA的优点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管理天地,2004年第3期.[9] 赵立三,康爱民.平衡记分卡制度与企业绩效评价[J].管理方略 [10] 毕意文,孙永玲.平衡记分卡中国战略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9月.[11] Marshall,Jeffrey,The Strategy-Focused Organization:How Balanced Scorecard Companies Thrive in the New Business Environment,Financial Executive,Nov/Dec 2000, pp.181,182.[12] H.Robinson,P.M.Carrillo,Performane emanagement models in eonstruetion Innovation.2005 [13] RobertL.Engle,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 Seoreeard: A Tale of Two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Problems and Perspeetives in Management,3/2005

engineering organizations.Construetion

第二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管理者业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文献综述

徐岩(2011)认为,非财务指标的使用如果与企业的环境特征相符合有助于抑制管理者的盈余管理行为。他利用了62家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JONES模型计量盈余管理,分析环境不确定程度、总体非财务指标使用情况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以及环境不确定程度分层面的非财务指标使用程度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王华兵(2013)重点梳理了非财务指标融入管理层激励契约设计的兴起历程、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和未来的研究趋势,为管理层薪酬契约设计研究提供了参考。李玉倩(2013)认为企业不能单单以财务指标作为对企业业绩的客观评价手段和衡量指标,而要把非财务指标也纳入到评估体系中去。李世明(2011)认为,非财务指标的应用不仅与企业当年业绩显著正相关,与企业未来两年的业绩也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

国外对EVA的研究较早。Anil K.Sharma和Satish Kumar(2011)回顾了112篇研究EVA的文章,发现EVA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得到发达国家的普遍支持,而且,大多侧重于研究对公司绩效报告以及经理人绩效的评价。在发展中国家,对EVA的研究仅限于将其作为一种公司绩效评价的工具,指出EVA能够有效度量公司的价值增加。我国国内对EVA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理论界和学术界也逐渐开始关注EVA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赵坤和王娟(2011)从EVA的绝对值、分解值和相关的非财务因素出发,对每个部分的驱动指标、判断标准以及分类问题作了具体分析,在参考国有资本金绩效体系的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业绩评价体系框架。高晨和汤谷良(2011)根据2009年底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针对设定的会计利润与EVA这一双重考核目标,对EVA考核体系中的目标设定、指标分解进行研究,以有效地引导中央企业完成新老考核体系的平稳交替。赵治纲(2011)全面系统研究了EVA的概念框架,在新会计准则下我国企业要用EVA,必须要重点选择和确定合适的调整事项和调整方法。

第三篇:浅议客户经理在贷款调查报告中如何分析贷款企业财务指标

浅议客户经理在贷款调查报告中如何分析贷款企业财务指标

2010-07-13 10:03

贷款调查报告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贷款审查委员会对贷款是否发放的准确判断,一份分析透彻的调查报告不仅要全面反映借款人的基本情况、经营效果、领导者素质更重要的是分析借款人财务指标,而且通过企业财务指标分析能够看出公司资产的分布状态、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情况,据以评价公司资金营运、财务结构是否正常、合理,分析公司的流动性或变现能力,以及长、短期债务数量及偿债能力,综合评价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从而确保贷款的安全性。但在一些贷款调查报告中往往只测算了几个财务指标,而未对指标进行具体的分析。在一份信用等级的调查报告我发现一个流通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只有0.99%, 净资产增长率-1%, 但是综合评价得分一项却给予满分。鉴于上述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我认为如何降低农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应从源头上抓起,从客户经理的调查报告抓起。

那么如何分析财务指标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分析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就是企业以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它反映企业偿付日常到期债务的实力。反映企业短期偿还债能力的财务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表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证,反映企业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计算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越有保证.流动比率高,不仅反映企业拥有的营运资金多,可用以抵偿债务,而且表明企业可以变现的资产数额大,债权人遭受损失的风险小。但是,流动比率也不能过高,过高则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获利能力。流动比率过高还可能是由于应收账款占用过多,在产品、产成品呆滞、积压的结果。因此,在分析流动比率时还需注意流动资产的结构、流动资产的周转情况、流动负债的数量与结构等情况。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速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项等到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等则不应计入。因为存货是流动资产中变现较慢的部分,它通常要经过产品的售出和账款的收回两个过程才以变为现金,存货中还可能包括不适销对路从而难以变现的产品。至于待摊费用和预付账款等,它们只能减少企业未来时期的现金付出,却不能转变为现金,因此,不应计入速动资产。这一比率用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偿付流动负债的财力。速动比率的计算公式: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速动比率可用作流动比率的辅助指标。有时企业流动比率虽然较高,但流动资产中易于变现、可用于立即支付的资产很少,短期偿债能力仍然较差。因此,速动比率能更准确的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根据经验,一般在速动比率0.5-1较为合适。它表明企业的每一元

短期负债,都有一元易于变现的资产作为抵偿,如果速动比率过低,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存在问题。

3、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是指来自经营的现金流量与期间内平均流动负债之间的比率。这个比率在反映企业短期变现能力方面,可以弥补上两个指标的不足。来自经营的现金流量可在企业现金流量表上找到,由于它是一个期间数,因此对应的流动负债也须是该期间的平均数。计算公式:现金比率=来自经营的现金流量/流动负债,该比率可以反映的是企业的即刻变现能力,以它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更为稳健。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在于预测企业有无足够的能力偿还长期负债的本金和利息。在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时,必须同时考虑短期偿债能力。因为,一个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出现问题时,对长期债务的清偿也必然受到影响。因此,在计算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比率时,也把短期负债包括在负债总额之内,以评估企业的整个偿债能力。反映企业长期偿还债能力的财务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所有者权益比率、产权比率、利息保障倍数。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之比,其计算公式: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反映了在企业总资产中由债权人提供的资金比重。这个比率越小,说明资产对债权人的保障程度就越高;反之,资产负债率越高,债权的保障程度越低,债权人面临的风险也越高。

2、所有者权益比率

所有者权益比率是指所有者权益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计算公式: 所有者权益比率=所有者权益/资产总额

所有者权益比率与资产负债率之和按同口径计算应等于1。所有者权益比率越大,负债比率就越小,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小。所有者权益比率是从另一个侧面来反映企业长期财务状况和长期偿债能力的。

3、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是指负债总额外负担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是企业财务结构稳健与否的重要标志。计算公式: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它反映企业所有者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这一比率越低,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越高,承担的风险越小。该比率与资产负债率的区别是:资产负债率侧重于分析债务偿付安全性的物质保障程度,产权比率侧重于揭示财务结构的稳健程度以及自有资金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

4、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偿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对于利息费用的倍数越多,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其计算公式:利息保障倍数=(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二、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是指通过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速度的有关指标所反映出来的企业资金利用的效率,表明企业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运用资金的能力。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的速度越快,表明企业资金利用的效果越好、效率越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经营能力越强。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财务指标主要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周转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赊销收入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之比。其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应收帐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的高低。该比率高表明:收账迅速,账龄较短;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用一定时期企业的销货成本与存货平均占用额之比来计算,可分别计算一定时期存货周转率以及周转天数。计算公式如下:存货周转率(次数)=一定时期销货成本/该时期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

一般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高,相应的周转天数越少,说明存货资金周转快,相应的利润率也就越高。存货周转快慢,不仅和生产有关,而且与采购、销售都有一定联系。所以它综合反映了企业供、产、销的管理水平。

3、资产周转率

资产周转率是企业销售收入净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金额/资产平均占用额

公式中资产平均占用额应按分析期的不同分别加以确定,并应当与分子的销售收入净额在时间上保持一致。在一年中,一般以年初加年未除以2来计算。这一比率用来分析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如果该比率较低,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较差,最终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利润是投资者取得投资收益、债权人收取本息资金来源,是经营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主要有: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利润率、所有者权益报酬率、资本利润率、资本保值增值率。

1、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是企业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净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净额

上式中利润总额改为税后净利润,该比率则为销售净利润率。该比率用以反映和衡量企业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比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成果越好。

2、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利润与成本费用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

该比率反映的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耗费与获得的收益之间关系的指标。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耗费所取得的收益越高。这是一个能直接反映增收节支、增产节约效益的指标。

3、资产利润率

资产利润率是企业利润总额与企业资产平均占用额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果的指标,也是衡量企业利用权债总额所取得盈利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资产平均占用额

这一指标可进一步扩展为:

资产利润率=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

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整个企业盈利能力越强,经营管理水平越高。

4、所有者权益报酬率

所有者权益报酬率是税后利润与平均所有者权益的比率,是反映自有资金投资收益水平的指标。其计算公式:所有者权益报酬率=税后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总额

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从静态角度来讲,首先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自有资金利润率。因此,该比率是企业盈利能力比率的核心,而且也是整个财务指挥体系的核心。

5、资本利润率

资本利润率是指税后利润与实收资本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资本利润率=税后利润/平均实收资本

该指标主要揭示企业所有者投入资本的获利水平。由于所有者的获利只能来自税后利润,所以,这里的获利水平是税后利润的获利水平。该比率越大越好,反映企业从投入资本金上取得利润的获得能力也越大。

通过上述财务指标分析能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偿债能力,从而确定贷款的安全性,将潜在风险降到最低。

第四篇:非语言交际在教学中的运用

非语言交际在教学中的运用

江永一中

杨梅珠

摘要:非语言交际作为人类交际的一个重要部分,能够传递语言难以表述的意念和情感,促进了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够恰当地运用体态语﹑手势语﹑眼神和空间语等等这些非语言,对改善教学效果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 教学

一 概念

非语言交际指除了语言之外的所有交际手段,包括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服饰,化妆,空间利用等等。非语言交际是语言交际的补充和完善,在许多语言无法准确表达的时候,适当利用非语言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 非语言交际在教学中的作用

萨莫瓦表明“: 绝大多数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由此看来非言语交际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教学是一种艺术,但如何表现才能打动人心,却有很多学问。为了让课堂教学表述思想,传授知识信息畅通,除了用“语言”这个最常用的方式外,教师还应努力掌握手势、表情、动作、眼神等非语言。非语言也是知识信息传递重要的、不可忽视的方式和手段,它可以加强表达的效果,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在教学上有很大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非言语行为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使课堂气氛轻松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自信,降低他们的学习焦虑,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总之,作为教师,我们要尽一切可能运用自己的非语言交际使课堂变得更活跃,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容易的接受我们所传递的信息。

三 非语言交际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非语言交际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具体谈一下非语言交际在教学中的运用。非语言信号主要包括仪表语、眼语、表情语言、肢体语言和体距处理。仪表语

仪表是一个人外在形象,是别人见到你的第一感觉,所以非常的关键和重要。教师在“亮相”之前,应首先作好“形象亮相”的准备工作,这就是服饰。服饰指人们的穿着打扮,是重要的非语言手段之一。服饰包括服装、鞋帽、发型、化妆、饰物、随身携带物品等等。因为服饰是附着于人体而显示其意义的,所以说服饰是人体语言之一。教师应按审美规律办事,依据自己职业特点以及自己的性别、年龄、体型、肤色选择服饰的颜色、款式等,力求庄重、朴素、大方和文雅。切不可奇装异服,过分打扮;也不能邋里邋遢,不能不考虑自己的身份。女教师上课时不宜穿戴过分艳丽暴露,即使化妆也应以淡雅为宜,否则会引起学生的议论而影响上课效果。

教师的服饰仪表,作为教学艺术的一部分,能直接反映教师的精神面貌, 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否收到良好的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整洁适体的服饰能增强教师对学生的感染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如果教师的服饰仪表不得体,则会失去学生的尊重,教学效果自然不会令人满意。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应随时注意自己的服饰与仪表,给学生以为人师表的形象。眼语

教师无时无刻不在通过眼神向学生传递信息,眼睛是沟通师生感情的重要桥梁。教师在课堂上授课,教师应该具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随时对学生投以关注的目光,显示友爱与关心;当学生心不在焉时,应投以注视的眼神;指导学生讨论时,关注同学的发言,使其感受老师的重视;当学生专心致志听讲时,应投以亲切的眼光;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应投以信任的眼光,予鼓励;当学生回答问题圆满时,应许之以欣慰的眼光;„„眼光运用得当,就会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盯着天花板或死盯教材照本宣科,而应有意识地用眼神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将课堂上每时每刻全体学生的心理活动反映和每一个学生上课过程中的情绪变化“尽收眼底”,了如指掌,这样才能有助于教师获得及时全面的课堂教学信息反馈,有助于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的掌控,同时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面部表情

人的面部表情十分丰富,具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它可以准确而生动地表露微妙、复杂、深刻的思想感情。学生特别注意教师的面部表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随着教材内容的变化,面部表情时悲时喜、时怒时乐。教师丰富多彩的面部表情具有重要的模拟性和象征性,它能直接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喜怒哀乐的情感共鸣,激起学生对课堂教学中涉及的有关事物展开丰富的联想,具有启发思维、促进理解的作用。教师的或质询、或赞许、或赏识、或嘉奖等不断变化的面部表情,还具有激励作用,它不但有助于课堂教学张弛有致,纪律严明,而且还能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良好氛围。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情绪饱满、心情舒畅地进行学习,当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肢体语言

肢体动作贵在精练、传神。它能加强信息力度,最能传情达意的就是手势了。手势语是教师表情达意的一种有效方式,它有助于描绘复杂事物的状貌,表达潜在的情感,有助于有声语言的陈述、说明和强调,有助于组织教学秩序,调控课堂气氛,有助于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作为教师,讲课时,都需要配以适度的手势来强化授课效果。手势要得体、自然、恰如其分。比如当你请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可以用手掌心向上向他表示“有请”的意思,这不仅表达了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也是给学生的一种自信。在比如当学生回答完问题的时候老师可以竖起大拇指表示称赞,可以给学生带来自信,甚至可以影响学生对你这门课的兴趣。运用手势辅助教育教学应该成为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教师的手势没有统一的样式,很难说哪种手势是最为恰当的。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教学风格等不断探索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手势语,同时要在具体课堂场景中,运用不同手势。

体距处理

体距这一术语是由美国着名的人类学家霍尔(Hall)提出的。它指的是交际者用空间距离传递信息,即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处理相互之间空间距离的方式。人们的关系越亲密,其间的距离越短,反之,则距离越长。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有责任针对课堂环境状况,积极设法摆脱师生间的隔离状况。授课时应适时走动,不断地调节自己与学生的空间位置关系,深入到学生中去,形成师生经常融为一体的局面。这样不仅有利于营造一种自由轻松的气氛、减轻师生角色不同所导致的心理压力和教师呆板的空间形象所造成的神经抑制,缩小师生情感空间,也有利于某些性情内向、怯场的学生有机会近距离、小范围地同教师交流,消除其紧张心理。为此,教师上课要注意克服个人空间固定化的习惯定势,根据课堂具体情况,适时适当调节与学生的空间距离。

四 结论

综上所观,在课堂教学中,非语言可以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准确性,是课堂教学中有声语言的必要配合和重要补充,非语言有着语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教学中准确合理、适时适度地使用非语言行为,有利于提高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杰群.非言语交际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杨全良.非言语交际简述[M]

[3]武力宏.对非语言交际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6.

第五篇:捆绑式评价在教学中的运用

捆绑式评价在教学中的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二十四字模式的实施还是导学案的推广使用,小组合作学习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自主学习尝试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效率,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如何运用小组捆绑式评价学生成了我们本学期课堂教学中落实的重点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运用,有了一定的效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体会:

为了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竞争中发挥每位学生的优势所以我们实施小组“捆绑”评价。今年学期初,我和其他代课老师积极配合,根据全班学生学习、性格、能力和特长优势,划分评价小组,选出小组长,并安排好学困生,保证了小组之间竞争的公平性。分组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竞争,而是让学生学会竞争,让学生懂得竞争规则。对于各小组的评价采取加分制,而不是扣分制。具体到我的数学课堂上,我制定了细则:作业全对的可以给小组加一分,主动做思考题,每做对一题加一分。这两条是为优秀生考虑的,对于中等生通常这两条得分的几率很小。为此,我增加一条这样的规定:可以根据进步的幅度给小组奖励。可依据对题率依次奖励3分、2分、1分。这样每个成员都有机会为小组加分,每个人都是小组获胜的主力军。数学课上经常要订正作业,为了改掉个别学生拖拉的毛病,我又加了这样一条规定:订正作业最快的小组可以依次加3分、2分、1分,这样小组成员之间就会互帮互助,可以激发每个成员的责任感。哪个小组进步最大,这个小组的积分就可能最高。而进步最大的可能性就在于那些平时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身上,因为他们最有可能也最有机会成为进步最大的学生,只有他们才可以为本组赢得更多的积分。为了激发小组之间的竞争力,可以找机会有意表扬某些小组,这种带有目的性的表扬会成为激发其他小组前进的动力。这些办法可以让小组之间良性竞争,享受竞争的乐趣,并促进和增强了组员之间的合作与团结意识。

但在运用的过程中要适当调整方法,讲求一些评价艺术,并结合课堂上使用一些激励性评价语言,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这样的评价中发展、成长,这样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载毕业论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评价管理者业绩中的综合运用(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毕业论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评价管理者业绩中的综合运用(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教学中综合素质评价的运用

    语文教学中综合素质评价的运用为了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一直广泛地学习,不停地进行着教学改革。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等多方面的素质,培养能力......

    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法在投资项目决策中的运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法在投资项目决策中的运用 作者:冯 伟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2期 [摘 要]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投资往往是企业形成新的利润......

    《非诚勿扰》在HR管理中的运用

    近期看了江苏卫视的新派交友节目《非诚勿扰》,感触颇深,各界人事对此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非诚勿扰》在HR管理中的运用。结合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际,笔者认为,《非诚勿扰......

    课堂评价机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课堂评价机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金屏学校喻追 课堂评价是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教学手段,是一种学生成长的记录。课堂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目的在于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激......

    在写字教学中运用星级合作评价

    在写字教学中运用星级合作评价 在写字教学中运用星级合作评价诸城市实验小学黄宗红 【问题提出】培养汉字书写能力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课标要求低年级学生能按笔顺......

    创新评价方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创新评价方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先介绍了体育教学评价对体育教学的重要,传统评价方法和现有评价体系的不足,然后介绍了体育教学的创新评价方法:运用多媒体设备、......

    多元评价在小班化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范文

    多元评价在小班化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Brief: A decisive link of the education reform is the reformation of evaluation,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is the most import......

    赏识性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赏识性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提高对学生评价的有效性,依然是当今教育界颇受关注的话题。评价要及时、要有针对性、更要具有创新意义。赏识性的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