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强县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14:59: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型工业强县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型工业强县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

第一篇:新型工业强县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

新型工业强县: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 ——临猗县工业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概述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临猗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在解放思想中树立新的理念,在深化改革中创立新的体制,在市场竞争中实现新的跨跃。2004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着眼未来,提出了“由传统农业大县向新型工业强县转变”的奋斗目标,这是临猗加快科学发展、实现跨越发展的目标定位和战略抉择。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县工业经济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到200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54.4亿元,是1980年的100倍;工业利税达到3.5亿元,是1980年的143倍;上交税收达到1.84亿元,占到全县财政总收入的80%,是1980年的75倍,在创建新型工业强县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可喜的步伐。

改 革 创 新 ——工业体制发生根本变化

三十年来,为克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我们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积极转换机制,创新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工业经济新体制。期间,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转换机制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基本上还是延续计划经济体制的经营管理模式。1984年,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精神,县上研究制定了给企业松绑放权的“十条规定”,扩大了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1985年,根据中央《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三十五条”规定,实行政企分家,在全县企业推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继而又推行了厂长(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1987年至1988年,根据国务院《承包条例》精神,在全县实行了第一轮承包经营责任制,把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引入企业内部,推行全员抵押承包,责权利相统一,有效地调动了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涌现出了以化肥厂、针织厂、变压器厂、食品厂、造纸厂为代表的“五朵金花”。198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达到2.11亿元,绝对数居运城地区第一位。

第二阶段,改革深化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上世纪九十年代。1991年,县政府对县属工业企业顺利地进行了第二轮承包。1992年,结合贯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积极推行了“破三铁”工作,即在企业中破除“铁交椅”、“铁工资”、“铁饭碗”,实行全员合同制管理,做到了“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1993年,在完成第三轮承包工作的基础上,在国营康美食品厂、汽车配件厂、牛杜特变厂等三 个不同所有制企业首次提出了股份制试点设想。1994年,随着全县第一个股份合作制企业——临猗化工总厂水泥分厂的诞生,全县工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了零的突破,当年先后成立了5个股份制企业。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积极实施“工业集团化”战略,实行联合重组、兼并亏损企业等措施,先后组建了针纺、丰喜化工、康美食品、银湖纸业等八大工业集团,使临猗工业经济创造了在运城地区县营工业“一花独放、一枝独秀”的辉煌业绩。1995年,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现场会在我县召开。1996年,全县工业税收实现4500万元,首次超过农业税收。1997年下半年,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处于负债膨胀期的临猗工业立陡滑坡,产权制度改革再次被列入企业改革重点,因企制宜,一厂一策,企业股份制改造、联合、兼并、破产、关闭、出售、租赁、承包、重组等多种形式的改革、改组、改造多头并举,国有集体企业股份制民营化改造全面铺开。1998年6月,丰喜化工集团抢抓机遇,联合省内七家小氮肥企业组建了丰喜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低成本扩张。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临猗工业经济进入了调整恢复时期。

第三阶段,民营扩张阶段。进入新世纪以后,股份制民营化改造和破产重组为主要形式的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2000年,县委、县政府下发了临县发1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企业产权改革的指导意见》,按照“不图所有,只求 所在;不论形式,只求发展;不讲性质,只求增效”的原则,以临猗国营纺织厂2001年5月“靓女先嫁”和丰喜集团2003年5月“彻底民营”为标志,全县国有集体企业新一轮股份制民营化改造阶段基本结束。全县工业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期间,先后对38个国有集体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民营化改造,对28个国有集体企业进行了破产重组,盘活闲置资产1.2亿元。2002年,伴随着学习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经验的热潮,10月8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临猗县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动员会”,随后建立了民营工业园区,促使华晋、青山、兵娟、翔宇、侨兴等一批民营企业大举扩张,加之外来投资的民营企业,在全县形成了原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民营、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和外来投资的三大民营工业经济版块,主导全县工业经济新格局。2007年,全县共有民营企业143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3家,民营工业总量占到全县工业经济的98%以上。

调整结构——支柱产业实现优化升级

三十年来,围绕“工业强县”这一战略,全县工业经济适应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大趋势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加大投资力度、实施项目工程,延伸产业链条、壮大经济支柱,建设工业园区、形成规模经济,依靠科技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加强企业管 理、提高经济效益,使全县工业经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特别是在经济建设大潮中脱颖而出的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和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为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县工业主要是围绕农业开展农产品初加工和农机具的简单生产;九十年代,贯彻“资源导向和市场导向相结合”的方针,围绕“棉变线、粮变面、草变纸、果变汁”的思路,全县形成了化工、食品、针纺、造纸、农机、机电、粉末、药业八大产业;进入新世纪后,通过整合优化聚集,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全县工业经济逐步向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使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强县迈进,形成了化工、机械、食品、针纺、制药五大支柱产业群体。

——以丰喜集团临猗分公司为龙头,以翔宇化工、青山化工、瑞翔化工为龙身,由28个企业组成的化工产业群。主要产品有尿素、甲醇、甲醛、DSD酸、增白剂、吐氏酸、塑料制品、萘系减水剂等100余种精细化工产品。年产值近20亿元,占到全县工业总量的36.8%。

——以卓里集团为龙头,以华恩机械、东睦华晟、金宇粉末、临猗变压器、机车配件、永恒机械、强力机械、雪云棉机、新星泵业为龙身,由19个企业组成的机械产业群。主要产品有农(矿)用三轮车、商用挂车、汽车配件、粉末冶金、变压器、棉花加工机械、潜水泵等300余种机械加工产品。年产值11.5亿元,占到全县工业总量的21.1%。

——以华晋印染为龙头,以恒晟纺织、兵娟制衣、一洲印染、晋达纺织、康圣纺织、万方制衣为龙身,由69个企业组成的针纺产业群。主要产品有棉纱、棉布、灯芯绒、花布、专业制服、针织服装等1000余种针纺制品。年产值8.5亿元,占全县工业总量的15.6%。

——以湖滨果汁、恒兴果汁为龙头,以新湖滨果汁、特美食品、晋华食品、香汇馍干、迪乐福食品、康奇仕食品、康乐食品为龙身,由250多个果食品加工企业组成的食品产业群。主要产品有浓缩果汁、果干、果丁、果脆、果脯、果圈、馍干、方便面、锅巴等100余种。年产值近8亿元,占全县工业总量的14.7%。

——以绿海农药为龙头,以澳迩药业、卫氏鱼康、银屑病研究所、争跃化工、春蕾药业、康元药业为龙身,由22个企业组成的制药产业群。主要产品有:醚菊脂原药、复配农药、医药、鱼药、兽药等300余种。年产值2亿元,占全县工业总量的3.7%。

招商引资——开放合作成为发展趋势

三十年来,全县工业经济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方 略,广泛交流学习、推广先进经验,扩大对外宣传、注重品牌塑造,营造优良环境、积极招商引资,加强技术合作、多方招才引智,瞄准国际市场、发展外向经济,对外开放合作已成为工业发展的总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经常组织经济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到发达地区或先进县市参观考察,学习取经,不断更新和完善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通过参加各级各类贸易洽谈会、经济博览会、投资招商会、经验交流会,利用各种场合宣传临猗、宣传企业、宣传产品,提高了临猗工业的知名度,促使企业更加注重广告宣传和品牌塑造。“丰喜”商标、卓里“双嶷山”商标荣获国家驰名商标。华晋牌(绒布),兵娟牌(制衣)、晋光牌(荧光增白剂)、洁荧牌(DSD酸、吐氏酸)、宇阳牌(鱼药兽药)、雪云牌(吸尘弹花机)、新星牌(矿用潜水泵)、永恒牌(矿用机械)等12个商标和产品先后荣获山西省著名商标或山西省名牌产品。

加强对外技术合作,多方招才引智,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县工业技术改造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的小改小革上;近二十年来,企业进一步注重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积极开展一厂联一校(院)产学研活动,招聘高级管理、技术人才,增强企业研发能力,推进了全县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丰喜集团与清华大学、翔宇化工与山东化工学院、卓里集团 与复旦大学、绿海农药与沈阳化工学院等开展了技术合作;丰喜集团设立了省级研发中心,永恒公司聘请本行业首席专家在太原设立研发中心;青山公司聘请了4名博士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了3个具有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的专利产品;华恩、华晟、金宇、青山、翔宇等八个企业先后荣获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兵娟公司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瑞典依腾服装吊挂自动生产线,大大提高了技术装备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丰喜临猗分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的灰熔聚气化技术和双甲精炼新工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使吨氨能耗下降200千克标准煤。

近年来,我县工业系统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先后引进项目34 个,资金12.8亿元。2001年,陕西怡通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整体收购临猗县第二纺织厂,成立一洲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成为我县第一个招商引资企业;2003年,引进湖滨、恒兴、新湖滨三个果汁加工企业,总投资2.1亿元建成了年产9.5万吨能力、世界最大的果汁生产基地,为财政增税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2004年6月,华晟粉末冶金公司与全国最大的粉末冶金龙头企业——宁波东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合资联营,走出了我县工业发展的新路子。以后又引进投资建成了丰隆煤化燃油、康圣纺织、晋达纺织、丰通化工、海源化工、鑫丰天然色素、伟业棉花、杭通燃油、卓里克劳耐、加拿大汉枫缓释肥料等项目; 随着阳煤集团投资控股丰喜集团,为临猗分公司注入了发展活力与 扩张空间,更为全县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2007年底,招商引资外来企业产值达12.5亿元,占到全县工业总量的五分之一,成为临猗工业经济三大版块之一。

近年来,我们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出口创汇产品在我县工业经济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1990年,全县工业出口创汇产品16种,创汇560万美元;2007年,全县直接间接外销产品主要有浓缩果汁、脱水果蔬、果脯、化工产品、印花布、机械配件等100余个品种,市场遍布世界五大洲48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创汇1.2亿美元。

展望未来,临猗县工业经济将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强县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全县经济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OO八年八月三十一日

第二篇:落实工业强市发展战略 加快工业发展创新步伐

落实工业强市发展战略 加快工业发展创新步伐突出工业强市,加快**发展,关键是要按照“实施千亿工程、建设工业**”和“工业强市、民营富民”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加大推行力度,务必在操作层面出实招、求实效。

1、加强领导,关键是要集中精力。调整工作部署,突出工作重点,切实把工业发展摆在整个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各级党政领导一定要更加重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用更多的精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用更大的力度抓好项目建设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实行主职主头主抓,安排精兵强将专抓,拿出1/3以上的时间具体抓,确保各项工作落地生根。

2、加大投入,关键是要突出重点。要痛下决心,加大对工业园区的投入。市本级重点支持德山开发区建设,城建资金、工业发展基金都要向项目倾斜、向产业倾斜、向园区倾斜。确保用两年时间,全面完善德山科技工业园的各项基础设施。各区县(市)也要集中财力,加强园区建设。对招商引资工作,要安排专门的经费,保证必需的开支。尤其是对有合作意向的大项目,更要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确保配套建设到位。要加大对项目开发的投入,组织专门班子,优化项目包装,增加项目储备,切实改变目前有资金无项目、有项目无包装、有包装无档次的状况。

3、改进方法,关键是要建好园区。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导,采用市场化的办法,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园区基础建设,尽快提高园区硬件建设的标准和水平。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园区兴工管理机制,赋予园区更大的自主权;进一步配套落实好园区的优惠政策,增强园区吸引力;进一步健全园区服务体系,为入园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要把推进产业建设作为园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创造工业发展的集群优势。从2006年开始,要将园区建设情况纳入区县(市)目标管理考核和工业发展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园区和个人要给予重奖。

4、狠抓落实,关键是要多上项目。突出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领导主要围绕项目转,工作主要围绕项目干。总的目标任务是,用2—3年时间,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去年的400家发展到600家以上,实现1万人口拥有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3—5年时间,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 1200家以上,实现5000人口拥有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要将这个指标任务分解到各区县(市)和开发区,实行半年一调度、一年一考核。

落实工业强市发展战略 加快工业发展创新步伐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三篇:落实工业强市发展战略 加快工业发展创新步伐工作计划

落实工业强市发展战略 加快工业发展创新步伐突出工业强市,加快**发展,关键是要按照“实施千亿工程、建设工业**”和“工业强市、民营富民”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加大推行力度,务必在操作层面出实招、求实效,落实工业强市发展战略 加快工业发展创新步伐工作计划。

1、加强领导,关键是要集中精力。调整工作部署,突出工作重点,切实把工业发展摆在整个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各级党政领导一定要更加重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用更多的精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用更大的力度抓好项目建设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实行主职主头主抓,安排精兵强将专抓,拿出1/3以上的时间具体抓,确保各项工作落地生根。

2、加大投入,关键是要突出重点。要痛下决心,加大对工业园区的投入。市本级重点支持德山开发区建设,城建资金、工业发展基金都要向项目倾斜、向产业倾斜、向园区倾斜。确保用两年时间,全面完善德山科技工业园的各项基础设施。各区县(市)也要集中财力,加强园区建设。对招商引资工作,要安排专门的经费,保证必需的开支。尤其是对有合作意向的大项目,更要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确保配套建设到位。要加大对项目开发的投入,组织专门班子,优化项目包装,增加项目储备,切实改变目前有资金无项目、有项目无包装、有包装无档次的状况,工作计划范文《落实工业强市发展战略 加快工业发展创新步伐工作计划》。

3、改进方法,关键是要建好园区。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导,采用市场化的办法,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园区基础建设,尽快提高园区硬件建设的标准和水平。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园区兴工管理机制,赋予园区更大的自主权;进一步配套落实好园区的优惠政策,增强园区吸引力;进一步健全园区服务体系,为入园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要把推进产业建设作为园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创造工业发展的集群优势。从2006年开始,要将园区建设情况纳入区县(市)目标管理考核和工业发展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园区和个人要给予重奖。

4、狠抓落实,关键是要多上项目。突出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领导主要围绕项目转,工作主要围绕项目干。总的目标任务是,用2—3年时间,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去年的400家发展到600家以上,实现1万人口拥有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3—5年时间,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 1200家以上,实现5000人口拥有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要将这个指标任务分解到各区县(市)和开发区,实行半年一调度、一年一考核。 中国教℃育文摘↓WWw.EdUZhAI.nEt;落实工业强市发展战略 加快工业发展创新步伐

第四篇:实施工业强省战略 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实施工业强省战略 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为全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提供强大支撑

——在全省工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2010年10月26日)

栗 战 书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即将进入“十二五”时期省委、省政府召开的事关全省发展全局和长远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作出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理清思路、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加快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日前省委、省政府已提出了《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和《贵州省工业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提交会议讨论,克志同志还要讲话作具体部署,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下面,我着重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对工业强省战略在全省发展全局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当前我们正在组织力量制定我省“十二五”规划。这个规划应该是省委、省政府关于今后五年全省发展主张的宣告,必须明确发展的主基调是什么,突破性的目标是什么,重点战略是什么。经过前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我们提出“十二五”时期的主基调就是“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突破性的目标就是要力争实现生产总值五年翻番,努力使“十二五”时期成为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要坚持这样的主基调、实现这样的突破性目标,必须有重点战略来支撑。过去我们提出了环境立省、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开放带动和创新发展战略,这些都对,都是符合我省实际的,都要继续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加以实施。但就我省目前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来看,我们感到,必须把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抓好。而这两大战略彼此又是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的。工业化是城镇化重要的产业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基本的空间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只有在加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才能得以实现。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已专题研究了加快城镇化建设的问题,11月下旬省委、省政府将召开推进黔中经济区和加快城镇化建设大会,对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加快城镇化进程作进一步部署。这里,我着重谈谈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认识。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历程充分表明,近现代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工业化为标志,经济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工业化过程,没有工业经济的充分发展,没有工业化,就谈不上实现现代化。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主体,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工业化可以加快,但不可逾越。而就工业化与城市化两者发展关系来看,在工业化的早中期,主要是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在工业化的中后期,主要是城市化推动工业化。由于我省目前还处于工

业化早期阶段,因此,不论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还是推进城镇化进程,都必须把加快工业化进程作为重要突破口。工业上不去,增强综合经济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城镇化、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等都将受到极大的制约,现代化进程必然滞缓。

工业是实现三次产业加快提速、协调发展的关键。工业强省战略实质上就是“强中间、带两端”的战略,工业可以上带一产,下促三产,推动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破解“三农”难题,就农村谈农村、就农业抓农业是没有出路的,必须坚持以工带农、以工促农。工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市场,对于推动农产品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增加农民收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展第三产业,既需要生产工业品为生活型服务业提供物质基础,又需要工业发展为其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支撑,带动金融、运输、商贸、中介、餐饮、房地产等行业发展。一、二、三次产业之间就是这样,相互提供需求,相互提供供给,其中最大的需求创造和产品供给是第二产业。

贵州发展的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通过多年艰苦奋斗,我省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能源、烟酒、优势原材料、装备制造、特色食品、民族制药、军工等方面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工业成为拉动我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工业提供的财税收入占全省的70%以上。但与此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工业发展同全国相比、同西部省份相比,仍显得落后。一是工业总规模排在各省市区后列,2009年,我省工业增加值1252.7亿元,排全国倒数第6位。二是工业人均增加值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9年我省人均3298元,仅高于西藏,排全国倒数第2位。三是工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9年我省的占比32.2%,排全国倒数第4位。而从省内外发展的经验看,工业发展快则经济发展快,工业经济兴则全局经济兴,工业经济强则综合实力强。发达的省区市无一不是因为工业发达。比如,天津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2.6%、山东占52.34%、山西占52.29%、江苏占51.33%、河南占48.27%、广东占47.7%、河北占47.09%、上海占45.05%、陕西占46.29%,这些发达省区市的综合实力强,说到底是因为工业经济强。后进变先进的地区,无一不是因为工业发展快。比如江西,原来是典型的农业省,也是个穷省。这些年来,江西实施了工业强省战略,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40%,现在发展的势头很强劲。从省内看,实力较强的市州地无一不是因为工业强,实力较弱的无一不是因为工业弱。工业越不发展的地方。就是经济实力越弱的地方,省内外的经验都证明了这一点。

目前我省经济发展是全国最落后的省份之一,导致我省落后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从经济方面分析,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业化、城镇化落后。2009年我省城镇化水平29.9%,全国是46.6 %,相当于全国90年代中期水平;2009年我省工业化程度系数为0.8,也相当于全国90年代中期的水平,大体上也落后全国15年左右。正因为我省的工业化、城镇化大大落后于全国水平,导致了经济的全面落后。我省最大的优势是资源优势,资源优势又主要集中在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方面。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毫无疑问,唯一的途径就是推进工业化。客观地讲,贵州农业基础是十分脆弱的,农民的生存条件是十分有限的,全省70%以上的人口集聚在农村,集中在贫瘠的土地上,是难于从根本上脱贫的。

贵州的贫穷,表现在农村,根子在城市,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实践反复证明,就农业抓农业是没有出路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仍是工业经济,工业在贵州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其他任何产业代替不了的。

“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国际、国内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内产业从东向西加快转移已成趋势,给我省工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2008年我省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2009年达到1502美元,预计今年将超过1700美元。按照国际经济发展规律,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就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期”,特别是工业化的加速期。现在,我们就站在了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起始线上,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果断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助推全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实现跨越。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从我省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具有贵州特点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我们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也必须坚持这一主题,突出这条主线。这里的关键是从贵州的实际出发,针对我省的突出矛盾、关键问题,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促进发展。

近些日子,我看了大量的有关我省工业方面的研究成果,我和克志同志也到市州地县及企业做了一些调研。大家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对我省工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有的说,我省工业是“小、短、重、高、低”,即规模小、链条短、结构重、耗能高、附加值低;有的说我省工业是“八偏”,即行业偏重、布局偏散、国有偏高、企业偏少、就业偏低、创新偏弱、总量偏小、增长偏慢,等等。综合这些分析,比较集中和突出的问题是四个:一是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上表现为支柱产业单一,缺少“四梁八柱”,同时也缺少配套产业和相关联的辅助产业。多年来我省工业主要依赖能源原材料工业,呈现出“一柱擎天”,几乎没有结构的状态,近10多年来,以能源原材料为代表的重工业比重不断上升,“九五”后三年为40%,“十五”末的2005年提高到77.5%,“十一五”前三年分别为77.8%、79.5%、71.2%,2009年略有下降,为69.9%。产品上表现为原料产品多、终端消费品少;低端产品多、高端产品少;初加工粗加工产品多、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少。既没有拉长产业链,更没有延伸产品链。二是布局不合理。工业布局分散,区域之间缺少分工,尚未形成有效的区域结构。我省工业曾因“三线”建设而兴,但“三线”企业的布局基本原则是“山、散、洞”,由此奠定了工业布局分散的基础。这些年我们建立了3个国家级的开发区和12个省级开发区(主要是工业园),力图完善工业布局,实现工业集聚,但由于种种原因,效果不太明显,散、乱、小的问题基本没有解决。三是创新能力极弱。我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偏少,高层次科技研发机构、研发人才更少,绝大部分企业没有专门的技术开发机构和团队,企业技术改造投入严重不足,许多行业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少企业设备陈旧、老化,造成产品消耗高、浪费大、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四是工业总量太小。这个前面已经说到,不再重述。

总之,我省工业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与东部沿海地区存在非常大的差距,我省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与全国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完全不同,解决矛盾的思路、解决问题的重点也完全不同。我省工业虽然也存在结构问题,但主要是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经济总量严重不足。我们当然有调整结构的任务,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要把做大总量放在重要位置,作为重要任务,坚持在做大总量中完善结构,通过完善结构实现结构优化。即使调整现有结构,也是要集中做大做强几个而不是一个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同时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和非支柱产业,也是要坚持在做大总量中调整、优化结构,在调整优化结构的同时,发展壮大总量。

根据我省工业目前所处的阶段性特征,根据以上的研究分析,我省“十二五”时期发展工业的总体思路应是:千方百计扩大总量、实现膨胀;在扩大总量中调整优化结构、实现转型升级;完善区域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强化创新能力,提升整体竞争力。通过解决总量问题、结构问题、布局问题、动力问题,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确立了这样一个大的思路,接下来就要研究具体的措施,解决具体的问题。例如:发展什么样的产业问题、加大投入上项目问题、建设产业园区问题、培育发展大企业大集团问题、培养企业家队伍问题、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问题、扩大开放招商引资问题、改善优化发展环境问题,等等。这里我重点强调一下确定什么样的工业发展理念问题。

在贵州,一说发展工业,不少人担心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我们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也确实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为此,我们要坚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来引领工业发展。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引领工业经济的发展,就是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良性发展,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延长产业链条、降低资源消耗、优化生态环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有的人把工业等同污染,我认为,这个观点是片面的。现在世界上环境最好的国家恰恰是工业最发达的国家,越富的地方环境越好,越穷的地方环境越差。现代科技的进步,解决工业排污已不成问题。有的人把工业同生态文明对立起来,我认为,这是认识上的绝对化。实际上,生态文明不光是青山绿水,也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等。新型工业的发展将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要发展生态主导型的工业,所谓生态主导,就是我们的产业、我们的生产方式,都要有利于生态保护而不是损害生态。只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走安全发展、清洁发展、持续发展的路子,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就能给后人留下赞叹,而不是给后人造成遗憾。

三、强化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领导

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我省工业化进程,涉及到方方面面,要在各级党委、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加以推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快工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地位,党政一把手必须亲自抓。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和分管工业的领导同志,要学习工业、钻研工业、熟悉工业,围绕工业发展,学习经济、科技、金融

和管理等方面知识,真正成为抓工业的行家里手。要把熟悉工业、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优秀干部放到抓工业的第一线。要改进领导班子考核工作,制订具体的考核办法,把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工业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为地方党政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建设,在企业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新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二是进一步坚定信心。我省发展工业确实困难重重,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式的挑战、产能过剩的挑战、自主创新的挑战、争夺产业转移的挑战等,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争论甚至非议,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我们必须敢闯、敢试、敢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有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化解矛盾,克服困难,推进发展。这问题,那问题,不发展、慢发展是最大的问题;这风险,那风险,不发展、慢发展是最大的风险。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在解决交通、水利、信息、环保等贵州工业发展瓶颈问题上积极向国家争取有利政策,为贵州工业发展打好基础。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支持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的政策很多,比如在特色优势产业、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我们要认真研究政策、吃透政策、用好政策,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支持。各级各部门要强化保障和服务意识,要舍得给好政策,从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企业发展、市场开拓、人才培养等各方面提供细致服务,帮助解决企业生产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为工业发展“保驾护航”。这次会议后,省里将出台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相关配套政策,各地各部门要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各个部门都有一个改进对企业服务的问题,想问题、办事情要设身处地为企业和基层着想,出台政策措施要以有利于企业发展为出发点,决不能打着加强管理的旗号,变相设立各种条条框框。必须明确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是依法纳税、吸纳就业。企业利润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创造更多的财富,凡是对企业乱摊派、乱收费、乱检查、乱罚款,增加企业负担,干扰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

四是加强要素支撑。从我省工业项目的建设情况看,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已经成为制约我省工业加快发展的突出问题。必须要从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加强要素支撑,为工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要解决工业用地问题。全省要统筹考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统筹安排好用地指标,有效增加工业用地供给,为全省工业战略发展预留空间。将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向工业用地倾斜,重大工业项目优先列入计划。二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各级各部门要用好用足国家财政资金支持政策,最大限度地增加地方财政对工业的支持。改善企业尤其是非公和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增加金融供给,扩大市场融资,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各个层次企业的资金需求。三要强化工业运行保障措施。要加强煤电油运气等的协调和调度,抓好电网、气网、路网、信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确保运输快捷便利,保障工业企业生产资料物畅其流。

五是积极营造良好氛围。要广泛宣传工业在富民、强省、兴黔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宣传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重大意义和重大举措,让全省人民真正关心、理解和支持工业的发展,让工业强省的理念深入人心。要大力宣传各地抓工业发

展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表彰和树立一批促进工业发展的先进典型,在全省营造出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的浓厚氛围。要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精神,培育企业家精神,坚决破除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小绩就守、小搓就收等思想的束缚,以干大事、创大业的气魄,永不满足、永不懈怠,务实求新、开拓奋进。

同志们,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事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置身这样一个大舞台,我们每一位同志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满怀忧患重工业;进一步理清思路,满怀信心谋工业;进一步振奋精神,满怀激情抓工业;进一步增强耐力,满怀执著兴工业,全力推进工业强省战略,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强工业 优农业

强工业

优农业

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

——上墅乡上墅村创建“中国美丽乡村”提升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上墅村位于安吉县南部,上墅乡中心位臵,是乡政府所在地。宽12米的刘彭线县道贯穿全村,是上墅村连接安吉县的主要干道。2007年11月原上墅村与程家村合并为上墅村,合并后区域面积9.6平方公里,辖15个自然村,2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24户,人口2676人。全村有山林面积4475亩,其中毛竹林2400亩,耕地1490余亩。2010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4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8亿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83.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5272元。

近年来,上墅村在全村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下,团结一心,发扬创业精神,发挥当地产业优势,坚持统筹规划,做强工业,做优农业,做亮环境,因村制宜搞创建,因地制宜搞整治,抢抓机遇,创新破难,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实效。特别是经过了2009年中国美丽乡村重点村创建的经验积累,使我村先后荣获了市级民主法治村、市级信息化示范村、市级绿化示范村、县级文化示范村、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业创新先锋工程”“五好”党组织等称,为2010年创建提升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彩色道板,种植上墅特色绿化树种—香樟树,安设六角木质花坛。对沿街店面进行铝塑板装饰,涉及40余户1000多平方米,并配套装璜了广告宣传;对下四房、后山、和尚泊、沿街、上墅等集镇中心进行围墙改造4300余米,立面白化、彩化改造58400余平方米;74农户的杂色瓦片进行更新统一;累计投入资金350余万元。使集镇中心靓丽一新,提升服务产业档次。

2、对重点自然村进行提升建新。在09年集镇整治建设的基础上,今年着重对上墅中心村老街、文昌阁自然村、程家道自然村重点实施整治。依托刘彭线二期工程竣工基础,新征土地5亩开展人行道建设,铺设彩色道板4000多平方米,种植桂花130余棵、香樟树50余棵,红叶石楠、毛卷等2000多平方米。新增路灯50余盏,实现了道路绿化、亮化。立面改造:将沿线173户农户31100余平方米外墙重新维护,实现白化;围墙整治:将沿线涉及农户围墙进行整治,做到有特色不破坏,有破损要修改,有危墙要整改,共修改破损围墙2000多米,盖新瓦3000余米,实现有秩序有变化从而凸显特色;沟渠、水池清理:对1200余米沟渠、2个水池进行清淤、除草;石埂整理:去除杂草、柴草,整理石块,修葺石埂500米,硬化田间过道200多平方米。环境提升整治累计投入320余万元,使田间与农房相互连接、相互映衬,面貌焕然一新,群众个个笑逐颜开。

3、完善村庄“三化”建设。为有力的改善集镇综合水平,使村庄环境得到硬化、亮化、美化。2010年对香樟树、长龙山、吴家等村内干道进行道路建设、拓宽、修复共1.86公里,使香樟树、长龙山两条主干道在原有道路4米的基础上拓宽到5.8米,并实行浇筑、完善安保设施,进行种植桂花、红枫、银杏、云南黄馨、女贞等物种

勇、陈鑫锋、张青毅、卞卫刚等一大批青年创业人才。全村79家工业企业中有85%以上的业主是在35岁以前开始创业,全村企业主的平均年龄只有39岁。目前,上墅村的工业经济产值已占据了上墅乡的半壁江山。通过发挥商会的纽带作用,青年创业人才辈出,先后有万德医疗、恒峰纸业、吉利达纸业、仟力神机械、溢源竹制品、利达家具、兴源竹制品公司等多家企业落户上墅,促进上墅村工业经济的发展。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创业氛围吸引了众多外出打拼的老板回乡发展,任飞、曹刚等有志青年在外创业后重返家乡进一步壮大发展。上墅村已获县级“现代家庭工业先进村”二等奖称号并在今年继续开展创建活动。

2、着力打造优势农业

1)发展高效优质特色科技型农业。结合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大专院校的技术支持优势,致力走出一条产业创新、规模适度、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经营的路子,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由村党总支书记沈长明牵头,村农业能手出力,建立金手指果蔬和硒谷水稻两个科技型、高效性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工厂化育苗基地,大力发展瓜果蔬菜嫁接种苗、花卉种苗和珍稀树种苗木穴盘化、容器化繁育,推动蔬菜、瓜果、优质珍稀树种等新型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形成立足本乡本县、辐射周边地区的果蔬、珍稀树种等特色优势产业的现代化科学种苗繁育体系。

2)构建现代设施农业园区。2010年,我村开展了新农村科技示范点创建,主要项目有:主导产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蔬菜瓜果)、天然富硒特色农业精品园、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根据省科技厅下发的文件《第二批省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的通知》,“十二

督小组健全有关制度,每月对本村卫生进行监督检查,做到检查有重点、有内容、有点评。保障长效管理资金到位,召开筹资筹劳会议,确定《长效管理资金筹措及使用办法》,积极落实长效管理资金筹措标准并于2010年12月16日全额筹集资金32112元,筹资率达100%。

3)建立宣传舆论推动机制。继续保持宣传工作强势,大力宣传提升美丽乡村创建中的新做法、新典型、新经验,加强对农民普遍关注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的引导和监督。

4)建立农民参与机制。广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以“美丽家庭”、“绿色家庭”、“平安家庭”、“文化家庭”活动为总揽,以“美丽乡村”系列活动为抓手,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创建活动。

2、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1)创先争优,加大廉政建设。通过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每个劳动力党员结对帮扶1至3名困难群众。切实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认真执行党务公开、党员发展、困难党员帮扶、民主评议等公开制度,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开展了评选晋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建立健全村级管理的各项制度,保证了决策机制能够有效实行,保证村级事务管理科学规范。

2)与省科技厅结对共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根据上墅村的总体规划和山区村自然环境与实际,省科技厅高新处党支部以农业高新科技推广为核心和活动载体,达成结对共建意向,力争在3年内为上墅农业发展添翼,争取直接或间接资金300余万元。

3)推进了“党组织+合作社+农户”产业致富链新模式。积极发挥大学生村官“小能人”作用,牵头落实成立合作社党支部,进一步解决农民群众想致富、盼技术、要服务的需求,不断创新党建工作理念,4)加强关爱帮扶,扶助弱势群体。我村以帮扶弱势群体为重点,不断完善管理服务体系,切实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定期开展敬老助残活动,切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在每年年末为本村困难残疾人送上慰问金(礼品)等。积极联系农村信用社,为家庭困难大学生争取助学贷款,助推他们成长成才。积极为本村就业困难人员提供社区公益性岗位,促进就业。

三、今后工作思路

继续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入,在农田水利设施、道路建设、集镇提升、整体环境上进一步完善。强工业,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加大传统产业技改力度,做好现有产业服务工作;优农业,积极发展科技型现代农业,建立结合原始与现代农耕文化展示厅,使上墅村真正成为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美丽乡村。

上墅乡上墅村党总支、村民委员会

2010年12月25日

下载新型工业强县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型工业强县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实现工业跨越发展战略调研建议

    一、实现**工业跨越式发展具备的基础条件(一)较好的工业基础。**是国家的老工业基地,有着深厚的工业文化底蕴。工业门类比较齐全,有一批企业的装备水平在全省、全国领先,有的甚至......

    上海工业发展战略2005-8[五篇范例]

    上海国企勾画战略新蓝图 “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 2005-8-25本报讯(宁波日报记者 冯春鸣 记者 陈江)上海国企发展新一轮战略目标浮出水面:“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将保持年均10%-......

    在加快新型工业强市步伐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市委、市政府确定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的工业经济工作,表彰先进,安排部署新一年的任务。市委、市政府对工业经济发展非......

    新型农业现代化强基固本

    加快领导方式转变 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新十八谈 农业篇新型农业现代化强基固本 原 丰 (一)人类从茹毛饮血、刀耕火种到文明之光、农牧分工,都离不开‚民以食为天‛这个永恒主题......

    忻府区工业新型化建设情况汇报

    忻府区工业新型化建设情况汇报 忻府区委、区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企业坚持发展循环经济,“十一五”期间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在后三年以来,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指导,通......

    新型城镇化要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

    新型城镇化要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 人民网北京2月4日电 (记者贾玥 罗旭) 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教......

    做强工业的几点思考

    推进新邵新型工业化的几点思考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在加速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以其增强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产业化,进而促进财政增收、就业增加......

    积极实施工业强区战略

    积极实施工业强区战略 马在学 2008年第9期 ——经济建设近年来,鄂州市鄂城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机遇,以实施工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