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9-05-14 14:28: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养老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养老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篇:中国养老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养老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人口的老年化进程日趋加快,特别是由于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致使我国后备人口相对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口的比重也日趋加重,我国从1999年开始进入老年化社会,而2030年到2050年我国将迎来老龄化人口的高峰。与世界人口老龄化相比,我国人口的老龄化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老年人口基数大,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占亚洲的二分之一。

二、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从1980年到1999年我国人口结构迅速完成由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而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三、老龄化趋势明显,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青少年人口比重大大降低。

四、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西方大多是经济发达后出现老龄化现象而我国是未富先老。

五、地区老龄化程度差异大,主要表现在中东部老龄化比较明显,西部不明显。

基于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保险体制的完善也变得日益迫切,但是我国的养老保险体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甚至我在某网站上看到有人直接呼出:中国的养老保险就是骗钱的,具有巨大的欺骗性。下面我将对我国养老保险的政策及遇到的问题来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写有比较明确的了解。

首先,我国实行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而这可能直接引起个人账户出现“空账”及养老金隐性债务等问题。社会统筹的资金远远不足以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经常是政府向个人账户进行透支,而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统计,其透支额依旧不断扩大,如何弥补这部分资金是一个巨大问题。另一方面,养老保险制度转轨是产生隐性债务的直接原因,其间接原因是人口老龄化。

其次,我国养老保险的管理相当混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养老保险管理体制不统一,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管理是按照养老保险的不同对象,分部门分行业进行,既有劳动部门、人事部门、民政部门进行管理,也有煤炭部门、邮电部门以及供电部门等行业进行管理,是养老保险政出多门多头管理,政策不协调现象极为严重,也是养老保险资金分散,调剂性较差,不利于充分发挥养老保险的作用。二是养老保险机构及时行政管理机构,又是经办机构和监督机构,集三权于一体,不利于我国养老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我认为我国的养老保险法制体系还是不够完善,养老保险法制体系纯在着各种缺陷,现有的法律无法涉及到养老保险的方方面面。如养老保险制度尚未统一作出法律规定且立法滞后,养老保险实施机制较弱,法律的强制作用不能很好发挥等,任何事都应有法律规范的准则进行,没有完善的法制体制的保障,养老保险体制也无法顺利完成。

最后,我国的养老金替代率差异显著,养老存在不公平。所谓的养老金替代率是指退休者领取的养老金时期退休前工资收入的百分比。我国的养老保险金替代率的目标值是60%,而实际中,有的行业的替代率相当低,致使有一部分人选择提前退休,有些行业的养老金替代率却相当高。

针对以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养老保险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一采取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而我也将就此提出一些建议。在我国的养老保险体制中城市发展较好而广大的农村地区却被忽视,农村地区大量年轻劳动力涌入城市,使农村的养老保险问题日益严重,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养老问题的关注,扩大养老保险的范围,是农村地区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得以解决,也使农村地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共享社会主义国家带来的巨大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提高养老金的投资回报率。很多情况下由于老龄人口过多,致使政府收取的养老金无法全额支付给老年人,这就要求管理部门规划好利用好收入的养老金。政府收取的养老金可以存入银行或购买国债获得利息的方式来增值保值,甚至可以用于这部分资金进行其他商业投资,已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提高养老金的投资回报率,从而做好老年人的养老工作,以此吸引更多人参与养老保险,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对此,政府应当明确每笔资金的来源和去向,严格监管每笔资金的使用,杜绝贪污私吞款项等违法行为的出现,政府应积极进行养老金的开源与节流,国家也可以从财政收入中划转一部分资金来补助养老。三个代表中就有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目标也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老龄人的养老问题自然涵盖其中。

最后我认为我国应该统一养老金替代率确保养老公平,暨60%的目标比例。在我国各行业各部门的工资差异大,甚至各地区的工资待遇差异悬殊,如何做到养老公平至关重要,所以实行统一养老金制度是一项合理合法合规合情的措施,这也是我们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这种公平只是相对公平,没有绝对公平的存在,目标就是组大程度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也是社会对曾经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们的回报。

总而言之,解决民生问题是国家的重大的宏观政策,而养老问题也是其不可避免的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养老保险体制也将进一步得到完善,使老年人口可以安度晚年,使我们国家平稳度过人口老龄化高峰期,保障经济的持续发展,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让中国走向繁荣昌盛,也是中国人民幸福安康。

第二篇:论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 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起来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国民生活保障与社会稳定系统,担负着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水平,保持社会稳定,协调公平与效率的使命。文章简要阐述了当前加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对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社会保障体制;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对策

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因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但是,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研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及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于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现状及特点

(一)、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和多种就业形式的出现,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也在逐步扩大,不仅覆盖到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职工,还将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其他企业的职工覆盖进来。2005年底,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

1.75亿人、1.38亿人、1.06亿人、0.85亿人和0.54亿人。社会保障覆盖面的不断扩大,使老年、失业、患病、工伤等低收入社会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并能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促进了社会的公平、稳定与和谐。

(二)、建立了多方共担的筹资机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其资金来源主要由企业、职工个人和政府共同负担,其中,企业和职工各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是社会保障资金的主要来源。1998年以来,中央财政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较大幅度的提高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弥补地方下岗职工生活保障和养老金支付缺口。2000年,国务院设立了全国社会保障基 1

金理事会,通过中央财政拨款、减持国有股及其他方式筹集社会保障的战略性储备资金。多方共担的新机制的建立,拓宽了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渠道,也增强了劳动者的自我保障意识。

(三)、创新了社会保险制度模式

实现了基本养老保险为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模式。社会统筹部分按社会平均工资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依据个人账户累计额计发。基本医疗保险也实行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个人缴费的全部和单位缴费的30%划入个人账户,主要用于个人支付门诊费用;单位缴费的其余部分形成社会统筹基金,主要解决住院医疗等大病费用。

(四)、推进社会化管理服务、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目前,全国95%以上城市街道建立了劳工保障工作机构,为企业退休人员和低保对象提供社会化管理服务。这项工作的开展,减轻了企业的社会事务负担,也为社会保障对象更好的融入社会创造了条件。全国所有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都已经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0多万城市贫困人口被纳入保障范围。

二、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仍然较窄、城乡发展失衡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主要覆盖城镇企业职工,而广大的农民则以自我保障为主,其覆盖面只有2%,占全国人口70%的农民的社会保障费支出也只占总额的11%,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严重滞后,农民缺医少药的状况还很突出。鉴于此,构建一个覆盖面较为广泛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统筹层次低、制度被分割

目前,养老保险仅陕西、吉林等几个省份实行省级统筹,多数地区仍为市、县级统筹,全国有近2000个统筹单位,形成了统筹单位内各自为政、区域自治和统筹单位间无法联接、协调和共济的分割格局。其结果,不仅在不同的人群之间存在制度公平问题,而且地区之间保障水平和筹资责任也失衡,养老保险关系难以转移和携带,无法适应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三)、社会保障基金收缴和管理上存在缺陷

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方法不科学。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办法是现收现付制,即当前的基金收入完全用于当前的给付。这个办法最大的缺陷是存在社会保障负担的代

际转移问题。而且,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缴主要靠行政手段、缺乏规范性。在基金的管理上也存在缺陷,社会保障基金的统筹、来源构成和循环运转等管理较为混乱,也缺乏财政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四)、社会保障的运行机制缺乏有效监督

我国目前对社会保障运行机制的职能监督逐渐弱化。从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上看,应有的财政监控管理也非常乏力。主要表现在:社保资金既未全部纳入财政预算,也未实行财政部的统一管理;对财政部下拨的财政性资金,缺乏全程的跟踪监督;尚未建立一套统一完整的社会保障资金管理财务会计制度,致使各地各部门执行的会计制度各种各样。因此,在社会保障改革的过程中,社保基金被挤占、挪用、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降低了社保基金的使用效益,还造成相当部分基金的流失。为此,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制度,加强社会保障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和管理机构的内部控制非常重要。

(五)、立法滞后

在我国,除1953年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可视为社会保障立法外,还没有第二部社会保障法律。虽制定了规定和条例,但不能代替法律的作用。首先,规定和条例不具备法律的权威性,执行起来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其次,有的规定或条例规定得较早,已不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最后,有的规定和办法具有明确的临时性,即权宜之计。这些都不利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健康发展。

(六)、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需要完善

政府目前在农村推行的保障项目实质是社区保障,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社会保障的性质。无论是农村医疗保健制度、或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同时农村保障项目的管理混乱,不够科学与规范。管理体制不顺,表现为政出多门,管理多头;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成本高、基金运营不合理,保值增值程度低。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水平不平衡、农村地区各社会保障项目发展不平衡。现行农村保障项目的推行带来了许多副效应。如加重了一些地区的农民负担、加剧了社区之间的不平等与“壁垒性”等。

三、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对策

(一)、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让更多的人享有社会保障

一要适应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就业形式变化的格局,以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二要适时改革政府机关和事业

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形成既适合机关、企业、事业单各自特点,又相互衔接,便于人才流动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三要根据城镇化的进程,研究制定适应农民工就业特点和需求的社会保障政策,适时将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首先解决他们在工伤和大病医疗方面的突出问题,同时探索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并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试点。

(二)、加强基金筹集和基础管理

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是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必须依法强化社会保险费用的征缴,加强缴费基数的审查与稽核,建立社会保险参保缴费的诚信制度,做到应缴尽缴。进一步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特别是加大地方政府对社会保障的财政资金投入,逐步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提高到15%-20%,并建立规范的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制度。同时,采取包括划转部分国有资产等多种形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逐步做大社会保障储备基金。

(三)、财政部门加强对社会保障财务会计的监督管理

财务会计管理是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是管好用好保障资金,实现其保值增值的前提。目前我们还未能建立一套统一的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财务会计制度。因此,各地在社会保障资金的财务管理过程中,执行的制度各不相同,这种状况极大地妨碍了政府和社会对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审计和监督。因此,财政部门应尽快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全面地社会保障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四)、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要抓紧制度社会保险法、养老保险条例、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保障法规体系。同时严格执法监察,加强社会保障宣传,提高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水平,提高用人单位依法参保缴费的自觉性,提高劳动者依法维权的意识,为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

(五)、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和规范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系。要使农村社会保障得以健康发展,必须在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上下功夫。在宏观管理上要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范,消除“多龙制水”、条块分割的状态,由政府组建社会保障委员会领导管理,负责编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规划、收支标准、实施办法,指导地方组织实施具体保障项目,监督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管理、经营和发放等。在具体执行上要依靠基层政权组织及群众性管理组织,分级分类负责各地区的具体社会保障事物的管理、执行、监督,努力建成分工协作的社会

化、法制化的社会保障网络。同时,还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依法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确保基金使用的安全、高效。从法律上确认农村社会保障在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社会转型期农村社会保障的性质、对象、内容标准,规范农村社会保障执行者的职责和参保者的权利和义务。只有这样,才能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总之,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项经济社会制度,直接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宏观调控的加强,牵动着整个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大计,它能够改善居民对改革的心理预期,增加即期消费。同时,对实现劳动力合理流动、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种种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解决当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劳动部课题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M],中国经济出版社

[2]张鸣起,进一步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规范,人民日报.2004.09.18,第六版

[3]石宏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问题与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04(2)

[4] 王国军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初探 2000(2)

[5] 期刊论文 农村老年社会保障立法与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理论月刊

[9]期刊论文 对我国农村小城镇社区化社会保障模式的思考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8(8)

[11]刘芳.欧阳令南 对上海实施小城镇社会保险的思考 [期刊论文]-社会科学战线

2005(06)

[12]石裕东 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 [学位论文]硕士 2005

[13]王元月.马驰骋 贫困农村社会保障环境的特殊性与保障制度创新 [期刊论文]-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4(05)

第三篇: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当前的医疗体制为国人诟病已久,医疗改革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医疗改革亟待破解医疗卫生保障覆盖率低,资源分布不均,基本医疗服务滞后,药费居高不下,看病难,看病贵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针对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对医疗体制改革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医疗体制;医药分离;医疗腐败

生存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人最重要的是生存,是健康,而与生存和健康联系最紧密的是社会医疗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医疗事业,努力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此同时医疗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一些方面取得进展,但是暴露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大众普遍认为看病难,看病贵。当前,医疗改革的一些思路和做法,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卫生的基本需求,因而医疗改革陷入僵局,短期内难以取得大的、突破性的进展。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组建的“中国医疗卫生制度”课题组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医疗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世界性难题。纵观国外的医疗卫生制度,与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采用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相较,我国的医疗卫生的现状已与快速发展的经济

第四篇: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

综述

养老保险是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是指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制度是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30年代世界性经济大危机及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重建经济,保证人民的生活稳定,西方各国纷纷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50年代初建立起来的,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促使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已经经历了几次重整,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她属于半基金制。在取得成就的同时,我多养老保险制度在运行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本文试图分析这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1、立法强制力不够,导致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低,基本养老保险费征收困难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国家和各省有关部门都对各项社会保险的参保范围和对象作了具体与明确的要求,即所有企业均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但实际上,参保率低一直是困扰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和发展的难题,尽管各地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效果仍不够理想。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在规范这种关系时除《劳动法》部分条款外,主体依靠《国务院关于统一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和《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等行政规章来调整和规范,由于行政规章约束力不如法律,用它来规范养老保险关系显得极为脆弱

2、个人账户“空壳化”

社会统筹基金的基本功能是进行收入再分配,而个人账户基金的基本功能是储蓄。从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在实际运行中的结果来看,由于体制转轨期间,既要为退休热晕啊支付养老金缴费,又要为个人账户缴费,存在着“双重负担”,其结果是要么企业缴费率大幅上升,要么个人账户的资金为退休人员和即将退休人员的养老融资,致使再分配挤压储蓄功能,从而造成资金积累不足,个人账户“空壳化”。这种制度安排导致不缴费的“老人”和部分缴费的“中人”的逆选择,该原有制度的“中人”和“新人”带来退出制度的逆向激励,甚至在社会中产生信任危机。我国保费收缴率日趋降低即是证明。

3、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混乱。

一方面非国有经济尚未建立职工养老保险,政府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政策收效甚微。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职工养老保险是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建立的,但对非国有经济而言,政府没有承担其应该承担的责任,企业承担了建立职工养老保险的全部成本,养老保险金只能靠企业和职工个人来积累。在这种条件下,非国有经济企业建立职工养老保险的成本远远高于通过奖金或红利的方式对职工进行补偿所带来的成本,其建立养老保险体制的动机严重弱化,养老保险覆盖面窄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二、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策

(一)多渠道筹集养老保险资金,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

根据国际上养老保险改革的成功经验,支付养老保险的转制成本有三条主要的融资渠道:第一、国有资产的转移。对于我国而言,完全依赖国有资产转移来满足养老保险改革的转制成本是不恰当的。因为国有资产转移收入受到国有资产的规模和质量、资本市场吸收能力以及资本市场发达程度的限制。

继续维护家庭养老这一传统。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养老的功能有所弱化,但是无论是几千年文明古国的优良传统还是我国现行的法律的规定,子女赡养老人都是一种美德,一份义务。其次,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按照城镇人口的模式给农民建立个人账户,让农民为自己投一份养老保险,资金来源可由集体、个人和国家三方负担。

(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资金分开管理

个人账户的储蓄性质需要实行市场化经营,由私营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其管理绩效已被许多国家证明优于公共管理体制。而社会统筹部分可继续由公共管理机构运营,即“老人”、“中人”的养老金与“新人”养老金彻底脱钩。

我国当前虽名为半基金制,但实为现收现付制。一个完全基金制的养老金计划无论是对代际的再分配还是对内来说都具有再分配的功能,它始终不会是在分配中性的。我国的统账结合模式就体现了收入在分配的非中性特征,使“新人”承担了几乎全部转轨成本,损害了“新人”的福利。在目前我国个人账户“空壳化”严重的情况下,应采取果断措施防止这种情况的继续恶化。实行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想分离,由社会统筹和征服各分担一部分。征服负担部分的资金来源课通过发行特别国债、国有资产变现、收取土地地租等。而且分开管理可提高经营效率,尖山腐败,促进经济增长。

(三)加强养老基金的监管。

养老金发展的经验表明,监管是促进发展的最有力手段和根本保证。养老金体系监管的目的在于保护被保险人和养老金持有人的利益,确保养老金的保值增值,促进经营机构稳健经营。

养老金体系监管的重点是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加强市场行为监管,通过运用多种监管手段,严格执法,严肃查处恶性价格竞争、夸大投资收益和违规承诺保底收益等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二是加强资金运用监管,确保养老金的安全。三是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进一步增强透明度,增强市场和社会对养老金经营和管理的约束力,让被保险人和养老金持有人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四是加强协同监管。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险由劳动保障部门监管,团体年金和个人年金由保监会监管,企业年金由劳动保障部、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共同监管。为促进我国养老金的快速发展和稳健经营,应该进一步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结语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既含有历史遗留下的包袱,又是现

行统账结合制度设计的缺陷造成的,其改革思路也在以上进行了具体阐述。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应付21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养老金支付危机,使养老保险制度平稳过渡到完全基金制,并促进经济发展。

第五篇:农村养老事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我县农村养老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口老龄化在我县将成加速之势。据统计,2010年末我县60周岁以上老年人已达8.17万人,占总人口的19%,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16.18%和12.5%)。面对全县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农村养老事业发展,对养老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列入2011年县政府办实事项目,全县农村养老事业得到较快发展。为进一步推动我县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促进和谐德清建设,县政协组成调研组,通过走访、座谈、广泛征求意见等形式,对我县农村养老事业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县农村养老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县农村的养老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还处在起步阶段,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难免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

1、农村养老事业发展的氛围不浓。由于缺乏足够的宣传力度,农村养老事业发展氛围不浓,有些领导和群众对人口老龄化现状和发展情况知之甚少,对老有所养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够,很多人以为“养老”就是进敬老院,认为把老人送养老院就是不孝顺,少数家庭还存在不尊重老人、虐待老人等

1现象。政府也没有真正把养老事业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对养老对策的预见性和前瞻性还不够,养老机构建设作为慈善公益事业和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项目没有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目前政府对养老福利机构的扶持政策还处于较低水平,投入严重不足,缺乏像教育经费一样随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增加而保持同步增长的法律和政策层面的保障机制。

2、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滞后。公办养老机构由于财政投入不足,设施设备简陋,除社会福利院、武康、乾元、钟管、洛舍相对好一点外,其它乡镇敬老院都比较简陋,多数房屋破旧、室内阴暗、无室内活动室和室外活动场所。公办养老机构服务功能单一,在承担五保老人、孤寡老人供养任务的基础上,仅试点接收极少部分社会老人的寄养服务。民办养老机构大多数为个人出资兴办,其出资人大多数为小投者,还有部分下岗职工,存在规模小、运营弱、安全差、不规范等问题。大多数民办养老机构只能在低收费标准、低工资标准、低服务条件的“三低”状态下维持度日,靠自身积累无力再改善条件,扩大规模。经调查发现,全县4家民办机构仅1家有营业执照,其他存在无证执业的现象;民间资本愿意投资上规模上档次的养老机构,但由于土地因素的制约,只能望而兴叹。

3、农村养老机构养老护理人员素质不高。专业养老护理人员严重缺乏,无法达到专业护理水平。目前,全县养老机构护理员125人,有护理证的不足10人,远远不能满足我县老

人的需求。大多数乡镇敬老院的护理人员都是50岁以上的农村家庭妇女,仅限于供应三餐,根本谈不上护理,对老人入住也没有吸引力。社区养老护理员缺乏老年心理咨询知识,无法提供社区老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的精神慰籍要求。另外,由于多数养老服务机构收益低,无法支付较高工资聘请专业护理员,现护理人员的待遇偏低,平均工资仅为730元/月左右。加之受传统世俗观念影响,很多人认为服侍老人又脏又累,是低人一等的工作,不愿意从事护理老人的行当,导致护理员不足,专业护理人员难招,现有护理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稳定性差,服务质量不高。

4、农村居家养老工作刚刚起步。2009年起,我县开始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2010年,在武康部分社区、钟管镇等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经过1年多的实践也初见成效。但是从其运行机制看还存在诸多问题:县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所吸收的加盟企业质量还不高;乡镇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虽然在敬老院挂了一块牌子,但形同虚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还不够规范,目前仅限于提供活动场所,缺少专职人员和养老服务场所等等。

三、对策及建议

1、统一规划,科学制定农村养老事业发展规划。要按照统筹考虑,超前规划的原则,在科学分析老年人口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全县农村养

老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并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要优先保障养老机构用地,对各类投资主体新建、改建、扩建的养老服务设施,优先立项,优先审批。要积极做好养老服务机构的资源整合,将闲置的医院、学校、幼儿园、企业以及各类公办培训中心、活动中心等设施资源改造用于养老服务。要改变一乡一镇必须建一个敬老院的传统做法,按照老年人口分布情况,对乡镇进行划片区,按片区对养老机构进行统筹规划,实现敬老院向区域性社会养老服务中心转型。

2、增加投入,加大对农村养老事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社会养老事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高度重视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将发展社会养老事业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调整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参照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建立养老事业公共财政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建议县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的养老事业发展经费,按时足额拨付,并随着财政增长而逐步增加,重点对养老服务机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等实行扶持,特别是加大对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的资助。要进一步细化和落实民办养老机构在用地、税收、能源资源、电视收视费等方面的具体优惠政策和措施,尤其在土地供应方面,要适当给予地价优惠,可按公益设施用地作价,或适当降低土地出让金收取标准,或由政府划拨土地,社会资本修建和经营。要继续实施并扩大对民办养老机构建设的补贴政策,对

补贴政策可作适当调整。如在床位补助资金方面,可结合本县的实际,适时提高养老床位建设资助标准和增设运营补贴。

3、多方协作,努力提高农村养老工作队伍素质。要开展专业化培训,建议在县职业教育院校设置养老护理专业,培养面向老年人的家政、护理康复等服务专业人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将养老护理确定为一个技术工种,加强老年护理、营养、心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要逐步提高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待遇,定编定岗,吸引高素质的人到养老机构来工作。要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倡导社会各界志愿者与养老服务机构开展结对活动,建立起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社会福利服务群体,努力解决空巢、高龄、失能等老年群体在养老方面的困难。

4、创新服务,加快推进农村居家养老工作步伐。要进一步扩大居家养老服务范围,真正建立面向所有老年人的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在原有13个社区试点的基础上,不断向农村社区推进。要完善老年人救助服务系统功能,逐步建立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建立包括老年人健康档案、子女联系方式、居家呼叫服务等功能的信息系统,为老年人提供有效的求助和服务信息沟通。要加快建设规范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尽快出台有关养老服务用房、人员配备等方面的政策,继续组织开展“银龄互助”活动,为确实需要照顾的老年人提供无偿、低偿或有偿服务。要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在原武康的基础上扩展到乾元、新市、钟管等乡镇,并委托村老年协会落实人员进行一对一帮扶服务。要对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制定相关制度,规范服务项目和内容,逐步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5、强化宣传,大力营造农村尊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要紧密结合和谐德清建设,在全县上下深入开展老有所养工作的宣传教育活动,使社会各界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并形成共识,进一步提升为老服务的社会荣誉感和责任感,努力营造社会关心支持、个人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要做好向居家老人的宣传教育,逐步改变老年人传统的生活观念和消极的消费理念,增进老年人对社会的认同感和信任感,消除顾虑和偏见,鼓励更多的老年人主动融入社区大家庭,乐于接受服务。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和会议,广泛开展尊老、敬老、养老、助老的道德教育,强化赡养老人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的意识,着力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为老服务意识,在全县逐步形成尊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气。

下载中国养老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养老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养老机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养老机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2014年5月25日,忆百孝心网携手深圳市罗湖义工协会走进了罗湖区社会福利中心老人颐养院,在那里我们贴身体验了颐养院老人们的生活以及居住环境;......

    中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引言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近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据着基础性地位,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中国创业板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中国创业板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自2009年10月第一批创业板公司上市以来,我国创业板市场已经取得了一很大的发展。但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既包括创业板市场的通病,也......

    浅谈中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大全)

    浅谈中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总体水平的提高对单个独立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很大影响,而且也关系到某地区、某行业发展目标的实现以及......

    中国旅游业存在问题及对策[推荐五篇]

    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的分析 我国旅游业总收入不断增长,旅游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但总的说来我国旅游业仍然处于一......

    中国旅游业存在问题及对策 2范文合集

    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 为世界三大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

    中国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

    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姓 名: 学 号: 班级: 指导老师: 职 称: 完成时间: 谢淑谦 20097530110005 2009春行管专科班 汪 燕 讲 师 2011年6月目 录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