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场地多班级的学校如何开展体育大课间的研究
小场地多班级的学校如何开展体育大课间的研究
2009-09-16 14:45:00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出处:
小场地多班级的学校如何开展体育大课间的研究
摘要: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以学生身心和谐为前提,终身体育为方向,快乐体育为主体,蕴含丰富人文意义的体育活动。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能更有效地达成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大课间体育活动对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丰富小学生学校生活、校园安全稳定和谐的发展和对学生意志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作风形成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小场地多班级的学校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时更应注意:1固定场地,定点活动;2包班到人,专人负责;3因地制宜,创出特色;4 结合场地,创编项目;5分组轮换,提高兴趣;
6、内容安排,丰富多样。7内外结合,双管齐下。关键词:小场地 多班级 大课间体育活动 1研究背景
面对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总体发展走势,面对以民族创新为生命力的素质教育,面对“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确立“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统领体育的发展方向是十分重要的。2001年11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化活动工程”,2002年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推出了中小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教育部2006年也提出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下称7号文件)出台,掀起了重视青少年体质、全面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高潮。全国各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鼓励和带动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全面提升身体素质。2研究目的:
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的课间体育活动仅限于学生做操,并且多年来同做一套广播体操,其内容单
一、乏味,形式机械、呆板,学生早已厌倦,不仅体育锻炼的效益低下,而且还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违背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造成了体育教育的人文性缺失。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内容丰富、组织形式多样。它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在轻松和谐的音乐中进行活动,调整学生的身心疲劳,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陶冶学生的情操,振奋学生的精神,加深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和友谊,增强学生的韵律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给学生创造多彩的锻炼天地,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实现体育与艺术、休闲与锻炼、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完美统一。为此,我们应精心创设适宜的校园体育活动氛围,开展符合本校特色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为学生生命的灵动而贡献其应有的价值。基于以上认识,我以确立《小场地多班级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的研究》为契机和突破口,开创小场地多班级学校大课间体育工作的新局面。3 研究方法: 3.1调查研究法
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对学生体育情感和活动方式的进行调查研究,为课题的开展与进一步深化寻找依据与支撑。3.2文献研究法
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并能运用理论来指导课题的研究与实施,便于更好地按照实施计划进行具体的研究。3.3 行动研究法
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尝试、研究、反思、总结、创新。3.4个案研究法
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跟踪分析,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研究中得到发展。4讨论
4.1大课间体育活动在小学生心中的地位
4.1.1调查中,学生普遍反应体育课太少,学习任务紧张,影响了体育锻炼。要增强体质、保持身心健康,就必需加强体育锻炼,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作保证。学生认为,在保证体育课开足的情况下,应大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来满足小学生生长的需求。
4.1.2有很多学生反应学校的场地器材缺少。很多城市小学体育活动场地小,缺少应有的器材。学生没有地方和器材进行有益的锻炼。
4.1.3很多学生建议学校要多开展一些大型、公共体育活动,以促进班与班,生与生之间的交流。
4.1.4 学生反应体育课活动仅仅是做广播操,形式单一而内容枯燥,引不起他们的兴趣。他们强烈要求要经常改变活动的形式,变换活动内容,以激发他们的活动兴趣。4.2小场地多班级的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对策 4.2.1加强对“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再认识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小学体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小学体育目的任务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小学生学习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大课间体育活动在他们生活中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使学生的运动能力得到锻炼,身体素质得到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磨练,身体健康水平得到提高。4.2.2加强对“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组织领导
随着大课间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领导。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健康、安全、有效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同时,注重学生骨干的培养,通过他们写组老师来开展班级、年级的体育活动,形成整齐、安全、快乐、健康的局面,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
4.2.3加强对“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经费投入。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优美舒服,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活动欲望,激发他们的活动兴趣。而我们现在的很多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可以用小、简、旧三个字来概括,这种设施直接影响到大活动的开展和实施,也抑制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和愿望。4.2.4、加强对“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规范管理。
学校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并形成制度。学校要将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排入课表,按时进行。要把大课间体育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结合起来,明确大课间活动流程,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有效组织,积极探索,不断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体育教师要根据学校活动计划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方案应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体育传统、特色等具体情况来制定,并能积极组织、指导和评价大课间活动。4.2.5要优化 “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师资培训。
要把大课间活动指导教师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多渠道的宣传让他们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大课间活动要尽量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员健身的目的。要对教师开展大课间活动指导的评比,将工作纳入业绩考核。要利用各种机会对指导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促进“大课间活动”辅导技能的提高。5结论与建议
小场地多班级的学校因为场地小,人数多,所以人均平均面积小,没有充足的场地来开展体育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者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根据我校活动经验,小场地多班级的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5.1固定场地,定点活动。
不管集体活动还是分散活动,必须划分好活动的场地和区域,规定各班在自己的场地开展适当的活动,严防相互干扰!以便各班的大课间活动有序顺利开展。5.2包班到人,专人负责。
分散活动时,每班除班主任必须到本班活动场地外,再配一位跟班老师。选择、设计分散活动内容,提前准备好活动器材,组织安排本班学生站队和活动。体育老师负责本年级班级的场地安排,并对学生的站队、广播操、分散活动进行指导与监督。5.3因地制宜,创出特色。
大课间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展要强调和培养兴趣,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保持形成的运动兴趣;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活动氛围;挖掘、创造新的活动内容;每次活动鼓励根据本班特点而改进。5.4 结合场地,创编项目
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断优化大课间活动内容,选择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规律的项目。大课间体育活动模式可分为田径类、球类、体操类、游戏类、武术类、民间传统类等。为了拓展活动的领域,学校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对活动内容进行整合和改进,如:开发一些对场地和器材要求不高的项目如跳皮筋、跳房子、跳绳等,一些高雅的时尚的活动和一些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也可以通过改变而引进到体育大课间中来。5.5分组轮换,提高兴趣
每次设置的内容要相对集中,如果某项活动不能同时开展可以利用轮换的形式进行,另外每个月或每周都要安排班与班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活动项目的轮换,让活动内容常换常新,使学生“玩不烦、玩不厌”。5.6内容安排,丰富多样。
对于场地设施受到限制的学校要进一步优化方案,必要时可以进行一些器材的自制和改造。首先活动内容安排,在分散活动时以推荐内容为主,各班可根据实际情况操作,尽量做到顾全点面,让每个学生活动起来,并注意安全。其次针对不同的年级,可安排不同的内容。如:
一年级大课间活动的内容: 1)有趣的瓶子。每位学生准备一个空矿泉水瓶子,可用砸、滚、拼、搭等方法,把瓶子当成障碍或目标进行游戏。如:保龄球、砸瓶子、换物接力、搭积木、掷远、套圈、攻打炮台等
2)各种动物的爬、走、跳。如:狗熊爬、鸭子走、螃蟹爬、虾子 退、青蛙跳、兔子跳等,可练习,也可进行小型比赛。
3)素质练习。如:立定跳远、扶膝直腿走、踮脚尖走、高抬腿走等 4)练习体育课所学广播操及其它内容。
二年级大课间活动的内容: 1)神奇的报纸。每位学生准备一张报纸,可用顶、翻、踩、折、掷等方法,用报纸做游戏。如:踏石过河、纸飞机、过障碍、接力跑、翻斗龙、掷准、除四害等
2)各种动物的爬、走、跳。如:狗熊爬、鸭子走、螃蟹走、虾子 走、青蛙跳、兔子跳等可练习,也可进行小型比赛。3)素质练习。如:立定跳远、扶膝直腿走、踮脚尖走、高抬腿走等 4)练习体育课所学内容。
三年级大课间活动的内容: 1)游戏,如:黄河长江、双人合作跑、跳圈接力、跳流星等
2)短绳游戏:踩蛇尾、抓尾巴、拼图、掷准、拉力赛等 跳短绳,如:跳快、跳多、跳花样等
3)素质练习。如:高姿俯卧撑、立定跳远、连续深蹲跳、原地高抬 腿等 4)练习体育课所学内容。
四年级大课间活动的内容: 1)游戏,如:贴烧饼、打鸭子、报号接球、传递小篮球、机器人等
2)跳长绳,如:鱼贯跳长绳,传球跳等
3)素质练习。如:高姿俯卧撑、立定跳远、连续深蹲跳、原地高抬 腿等 4)练习体育课所学内容。
五年级大课间活动的内容:1)游戏,如:迎面接力、截住空中球、虚步对拉、快快跳起、抛球接力等
2)长绳,如:单人 单跳、双人单跳、加减跳、童谣跳、双绳跳等 3)素质练习。如:高姿俯卧撑、立卧撑、连续深蹲跳、原地高抬腿。4)练习体育课所学内容。
六年级大课间活动的内容:1)游戏,如:颠球接力、截住空中球、传递实心球、拉绳角力、钓鱼钩、十字接力等
2)长绳,如:重叠跳、鱼贯跳、口诀跳、跑跳等
3)素质练习。如:高姿俯卧撑、立卧撑、连续深蹲跳、原地高抬腿。4)练习体育课所学内容。
活动内容安排:分散活动时以推荐内容为主,各班可根据实际情况操作,尽量做到顾全点面,让每个学生活动起来,并注意安全。5.7内外结合,双管齐下。
学校可以编排多套室内操,在雨天时可在室内做操或者进行身体素质地训练。对于一些需要较大场的体育项目,可以分散部分年级的学生在室内活动,另一部分在室外活动,这样可以保证一些需要大场地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正常地开展。
生命是教育之本,健康是教育基础,体育是生命质量的体现。健康的身体、强健的体魄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保证,也是学生将来“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重要基础,必须从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对国家、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来做好学校体育工作。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一种认识,有着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体育工作者应该克服小场地多班级的困难,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把“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大课间体育锻炼活动落在了实处。
注:主要参考文献:
1.夏峰《中国学校体育》(2007.1)《深入学习、积极贯彻全国体育人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
2.李小伟《中国学校体育》(2007.5)《积极投身到阳光体育中去》
第二篇:小场地多班级上好体育课有妙招
小场地多班级上好体育课有妙招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 水兆胜
摘要
学生人数多,场地小,器材少是好多学校尤其是城市学校上体育课时常常遇到的尴尬局面,也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低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制约学生的锻炼时间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的最低要求的重要方面。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我校很好地解决了小场地、多班级上好体育课的难题,使器材利用率和器材开出率大大提高,是课堂上的有序高效。
关键词
小场地
多班级
体育课
妙招
据调查,好多学校尤其是城市学校上体育课时常存在学生人数多,场地小,器材少的尴尬局面,学生的锻炼时间常常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的最低要求。其实,我校也是一个标准的只有坐的地方,没有站的地方的“麻雀学校”。建校初,我们也遇到过学生人数多,场地小,器材少的尴尬局面。但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全校师生群策群力,在 “小场地、多班级、大班额”的不利背景下,也保证了国家规定的学生在校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的最低要求,而且各种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我校的具体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学校安排课表时,尽量使每天同一课次的体育课做到七、八、九三个年级错开安排,并将每天体育课的总课时数平均分配到当天的各个课次,避免上课班级多时相邻班级之间相互干扰。同时,课表优先安排体育课,发挥场地器材最大功效,使器材的利用率和开出率显著提高。
二、体育组统筹安排,组内教师协同配合。由于学校场地的限制,为了更好的合理利用场地,利用每周的教研组会,分管领导和教研组长要对每个教师一周所上的课进行详细了解,并对场地器材进行统筹安排,使有限的场地和仅有的器材得到合理的利用,同学们觉得场地大了,活动器材多了,同时减少了由于场地器材不足带来的伤害和打架斗殴事件。
三、利用校园周边资源。
1、我校四周环境优雅,除东面马路车辆多,不宜活动外,其他三条马路行人少,安全,我们常常在早操和课间操将学生带到马路上跑步、做操,缓解了学校将近3000人同时涌向操场的压力。
2、我们利用学校位于西岩山下的有利契机,常常在体育课或课外活动时间带学生跑台阶、爬山,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缓解了场地器材不足带来的压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身体。
3、我校校园西面有一块闲置地,上投掷课时,我们将学生领到那里,既安全,又增加了练习密度,提高了练习效果,增加了安全系数。
四、利用好学生身边的资源和自身资源。
1、学生身边的资源。笔者发现,学生身边的资源比较丰富,报纸、饮料瓶、绳子等,都是可用器材。只要把这些用于体育课,体育课的乐趣是无穷无尽的。例如,报纸可以一物多用.整张报纸可以顶风跑.可以折飞机进行投掷,团起来可以作垒球用。还有,废弃的拖把改制一下可做体操棍。
2、自身资源。例如跳山羊时,山羊少,练习效果总是不如意。体前屈双手抱腿就可以充当山羊让其他同学跳,既节约资源,高度又能灵活掌握,还减少了摆放器材的繁琐,提高了练习效果。
五、利用好现有的场地、器材。合理布置现有的场地、器材是上好体育课的基础,场地的充分利用、器材的恰当安放,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能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还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六、将场地包干画片。上课或课外活动时,将篮球场、排球场每半场分一个班级,乒乓球台每台分一个班级,尽可能避免学生因争场地发生打架斗殴事件。
七、因地制宜改进教学方法。针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短缺的实际情况,体育教师在教学上可采用分组轮换教学法。教学内容一般是新授内容与复习内容搭配。如新授排球垫球时,在学校只有一个排球场、四五个排球的情况下,按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只留一个小组进行新教材的教学。其他小组安排他们已掌握的教材,在体育骨干的带领下进行练习。这样轮换教学,既充分利用了学校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材,又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
八、实事求是选择教学内容。教科书上的内容,有时不符合当地的实际。体育教师要因地制宜,选择那些适合当地、容易操作教学内容。
九、发动学生制作简易体育器材。由于我校学生人数多.场地器材极为有限.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上好每一堂课,我们常常启发学生自制体育器材,一方面解决了体育课上器材的不足矛盾,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
十、发挥场地器材一物多用的功效。利用半个篮球场,使学生踢小足球比赛; 利用栏架让学生练跨栏,练习跳,还可以让学生钻栏架练灵敏、柔韧和协调。
十一、“软硬兼施”,极力改善上课条件。“软”就是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设施,在下雨天或场地高峰期组织一些班级看一些体育赛事或讲一些体育理论知识。“硬”就是要加大对学校体育场地、健身器材的投入。
十二、同年级合班上。这样既能解决场地器材的不足难题,又能使体育教师的优势能够充分发挥出来,既能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和竞争意识,又能克服学生对体育的冷漠症。
十三、增加课间操(或大课间)和课外活动时间,使学生有较充足的时间锻炼。总之,只要我们开动脑筋想办法,“小场地、多班级、大班额”的难题就会解决,学生在校锻炼时间达到一小时以上的问题也会引刃而解。
第三篇:对我校“小场地、多班级、大班额”体育教学的思考
对我校体育教学现状的思考
作者:陈瑜
工作单位:贵州省毕节地区实验学校 邮编:551700 联系电话:***
摘要 目前我校的体育教学,由于场地、器材、人数、班级等原因的影响,造成了我校“小场地、大班额、多班级”这样一种教学现状。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前言 体育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研究表明,实践性课程教学人数最好控制在二十五人左右,以便于教师及时关注每个学生的练习情况并进行指导。教育部于2002年颁布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说明中指出“以中学48人、小学40人作为标准班,超出或不足这一标准,应按照比例酌情增减配备数量”。关键字:小场地、大班额、多班级
我校现有体育教师4人,学生1400多人,其中每班50人。学校拥有标准200米跑道一条,四个标准篮球场,沙坑一个,以及四个乒乓球台。在全区的中小学校中,硬件条件是很好的,但由于我校与实验高中共用一个场地,有时在操场上上课的班级多达7、8个,人数在400人以上,于是在我校造成了“小场地、多班级、大班额”这样一种教学现状。这种现状显然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但是这样的客观条件在短期内又得不到改善,在现有条件下如何搞好我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完成教学目标,我在工作中一方面主动请教了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领导,另一方面查阅有关资料、文献,吸取了他人的成功做法,再加上在实际工作中的不断思索、实践,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1“小场地、大班额、多班级”对我校体育教学的影响 1.1教学中不安全的因素明显增加
体育运动本身就存在着某些不安全的因素。体育教师在大量的学生的面前常常匆忙应付,甚至顾此失彼。安全措施不能得到充分落实。面对小学生更是得加倍小心。目前,在我校体育课上不安全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上课时经常发生学生在跑步过程中和高中生相撞的事情,因为我们的学生都是按照正常的方向在跑,可是高中的学生却经常反向奔跑,且速度很快,极易造成碰撞;其次,两校学生常常争抢篮球场地,明明是我们的学生先到达场地,可是高中学生一来,就要占用场地,我们的学生因为年龄太小不得不让给他们,为此还曾经发生过一例为了争场地,高中学生和我们学生打架的事情;第三,有时高中生上的是铅球课,在这样不封闭的环境中上铅球课,也给我们的学生安全造成了威胁。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很多。学生的运动安全不能有效控制,体育教学怎么开展?
1.2运动场地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
体育课堂教学不同与其他学科,其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的手段是学生的身体练习,而完成相应的练习需要与之相配套的场地、器材。我校的体育教学环境、设施在同级的学校中是最好的,但没有体育器材保管室,器材的管理和使用不到位,过多的班级和学生造成了场地的拥挤和器材的短缺,学生的正常练习和活动都得不到保证,享受运动、激发兴趣又何从谈起?
1.3体育课的管理难度加大
体育教学的课堂在室外,在学生活动和练习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的教学目标、学生特点、环境条件、气候等情况合理地组织教学工作,不仅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且能合理利用场地器材,防止外来干扰或伤害事故,确保体育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的效果与质量。然而,操场上过多的学生使得教师不能把精力集中在教学上,一开始上课就是提心吊胆,先带着学生到处躲,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角落,周围也是人来人往,嘲杂不堪,教师的讲解学生听不清楚,教师的示范学生也看不到,学习效果难以保证。最让人头疼的是,在上50米跑时,如果是最后一节课,遇到学前班放学,学生和家长在跑道中间穿行,对学生的练习来说更是危险万分,于是就只有停止练习,教学目标无法完成。
2因地制宜,制定对策与措施
相信“小场地、多班级、大班额”的体育课在我校是暂时现象,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学校将会加大对体育的投入,那么这种现象将得到明显的改观。但在一段时期内“小场地、多班级、大班额”体育教学仍是我校面临的一大问题。我们必须在现有的条件下,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对体育教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全面推进我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2.1根据场地选择教学内容 新课程的改革,体育老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有了一定的创造空间,有些教材对场地、器材的要求较高,如足球、投掷等。但有些内容对体育场地、器材、人数等无太多的要求,如舞蹈、武术、跆拳道、健美操、跑、游戏等。结合我校的实际,科学地选择那些有利于本校开展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本校场地、器材的使用,让有限的体育资源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例如在冬季进行耐久跑的训练,在场地受限制时,我就让学生在我规定的范围内紧贴着学校操场的四周进行跑动,从旗杆后,从肋木后,紧贴着教学楼的墙进行长跑。这样的安排,使操场的面积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另外,不规则的跑动路线也增加了学生的乐趣,使他们更加乐于参加枯燥的长跑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得到了乐趣,可谓一举两得。在跳高教学中,根据场地小,器材少的情况,可用皮筋代替杠杆进行练习等等。2.2对体育场地进行合理划分
根据上课年级、班级和体育教学内容的要求,对学校的场地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请两校领导对场地进行合理的分配。如球类区、游戏区、投掷区等;另外对四个篮球场的使用做出一个明确的划分。避免小学生和高中学生去争场地,学生的场地器材也能得到相对的保证。如有需要其它场地,则只需事先与我校教师协商解决。2.3组织形式多样化
组织教法运用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质量,特别在“小场地、多班级、大班额”的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在课堂教学中,要严格遵守课堂常规,严密组织教学,充分利用场地器材,提高使用率,合理地安排和调动各种练习队形,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资源优势。如在教学生某一技术动作时,可采用室内讲解,室外活动法,把动作的讲解和示范放在室内,练习放在室外,这样就能有效地错开对场地的使用。在给学生介绍运动知识技能时,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老师的指导下,给学生自主练习的时间。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实行临时分组进行教学,发挥体育骨干作用,通过互帮互学的形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也有效地缓解了难组织、难教学、难管理的问题。
总之,采取以上的方法,我相信一定能够缓解我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实现我校体育教学局部有序的管理,把我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再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参考文献
[1]体育管理学/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版
[2]学校体育学/高等学校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体育教学/阮建中.《对“小场地、多班级、大班额”体育教学的对策研究》一文.北京:《体育教学编辑部》,2006第6期.
[4]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编写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第四篇: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研究
浅谈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研究
“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启动,是在发挥体育课开展和落实阳光体育活动这一主渠道、主阵地的基础上,进而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重要途经来落实和保障在校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任务。大课间体育活动以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全员参与的特点,吸引广大师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不仅对师生紧张的工作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还能有效提高师生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师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使其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为此提出了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结合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子女多、学校体育器材不很充裕的实际,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教师群策群力,学生献计献策,制定出我校大课间活动方案。随着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不断实践和蓬勃开展,我校大课间越来越受师生的喜爱,真正体现“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现将我校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调查研究,制定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长期以来,学校的课间体育活动仅限于做操、自由活动。其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学生早已厌倦,锻炼效益低下。随着电视、广播、媒体对要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的宣传、报道,学生终于盼来了我校阳光大课间活动的实施,它就像春雨一样浇灌在孩子们渴望活动、天性好玩的心田。根据素质教育和贯彻“健康第一,以人为本”教
育指导思想的要求,为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保证学生“每天活动一小时”,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根据我校的场地设施、师资情况,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身心特点,向师生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本着小型多样、快乐健康、寓教于乐、强身健体、促德辅智、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科学合理地设置每天1小时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将大课间体育活动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健康体育”即广播操、集体舞、自编操为主,体现活动的整体化、规范化,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第二部分“快乐体育”即开展各种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如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绳、踢毽子、丢沙包、呼啦圈、跳皮筋、跳方格、协力走、滚球、铁环、游戏等。以校本课程为依托,将“游戏”作为本校特色。
第三部分“竞技体育”即运动会、以年级为单位的单项体育竞赛活动,这是我校多年体育活动的传统,很受师生们的欢迎,即丰富课余生活,又锻炼身体、愉悦身心,还培养同学团结协作、集体主义思想、竞争意识、集体荣誉感以及健康向上的竞技思想。
二、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大课间”活动的组织管理 为将大课间活动落到实处,不走形式,不虚设,不搞一阵风,为此:(1)加强了对“大课间”活动的组织领导,建立了“学校统一领导、班主任积极配合、体育教师具体实施,学生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层层落实,齐抓共管。并且统一调整作息时间,把课间活动时间由
原来的二十分钟增加到六十分钟,有力地保证了“每天锻炼1小时”活动的顺利开展。
(2)规范并完善了“大课间”活动的制度,强化管理。为使大课间活动高质量地进行,学校除了在时间和课程计划给予保障以外,还要求活动做到“五落实”即器材、场地、项目、时间、人员五落实。“五到位”即领导监督、班主任组织、体育教师指导、安全检查、学生人人参与五到位。任课老师要组织本班学生及时、有序参加活动,严格安全管理;体育教师全面负责大课间活动的组织、指导。
三、将“大课间”活动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使大课间焕发生命活力 首先大课间活动与德育相结合。在大课间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竞争意识。如在练习接力跑中,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规定失败一组的同学做仰卧起坐,启发同学们认识到每个同学的速度、技能、以及遵守纪律、团结协作是小组取胜的保障,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竞争能力和团队精神。
其次大课间活动与音乐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选择适合青少年特点的音乐,努力实现艺术与大课间活动有机结合。如教师根据歌曲《喜洋洋与灰太狼》编成一套完整的自编操,让学生一边轻声唱歌,一边轻松舞动,训练了协调能力,表达了愉快的校园课间生活。
四、根据实际,逐步完善大课间活动评价体系
在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认真地执行课程设置计划,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的同时,将大课间操活动工作纳入学校整体教
育工作中,作为评价班级管理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大课间操活动检查标准,严格按照标准坚持督导检查,建立激励机制。总之,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对师生身心健康已取得明显的作用。我坚信:因为“阳光”,所以快乐;因为“运动”,所以健康。阳光体育锻炼,贵在于坚持,贵在于创新。这是学校体育工作的责任,也是学校教育永恒的追求。
第五篇:关于开展小学体育大课间的探究
关于开展小学体育大课间的探究
姓名:操杨
内容摘要:学生整体体质下降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从根本上改变就需要增加锻炼的时间和锻炼的质量,而在学校的锻炼时间有限,因此每天的大课间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应用经验总结法,并结合实践效果,总结了小学大课间活动的作用和意义、活动设计的注意的事项、开展的有效途径和实践效果分析。希望能在小学大课间实际操作时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设计
一、前言
(一)大课间作为一种学校的一门课程,肩负着以体育活动为载体全面育人,调节学生身心健康的重任,自身的使命要求他必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学生喜欢。首先,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其次,大课间体育活动水平还能反映学校的校风、学风甚至班风,体现良好的精神面貌。再次,选择恰当的音乐,创编孩子们喜欢的操,可以让孩子们在愉悦的同时锻炼身体,让他们感受到大课间活动不是为了做操而做操,大大提高他们主动融入大课间的积极性。
(二)大课间是一种体育生活,是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一个起点。学生到学校来,不仅是来学习的,也是来生活的,大课间活动是学生的一种体育生活,是他们整个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终身体育一个不可忽视的起点。既然是一种生活,大课间活动就应绚丽多彩,人情味十足,为学生们诗一般的生活增光添彩,既然是学生终身体育的一个起点,大课间活动就应以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建构。
(三)大课间活动既是一种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文化活动,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在欢快的节拍中,舒展着身姿,不仅是力的显现,也是美的表达和心的交流。大课间活动不仅是对紧张的以室内文化学习为主的智力活动的一种调节,它还能满足对体育活动的需要,促使学生在操场上、在阳光下陶冶身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通过各种器械的学习使用,加强了学生对正确身体姿态的感知,也极大地丰富了孩子对美的感知,这也是孩子们在日后生活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四)随着我校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我们充分认识到这项活动有助于学生获得体育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终身体育的兴趣、习惯和品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健康心态和文化素养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创造能力。对于大课间活动,我们也在不断的加强改进,细心思考,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地改进提高,让我们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能够进一步展现我们自己的特色。
二、开展小学大课间活动注意的事项
(一)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变化规律
长期以来,课间体育活动仅限于做操,且内容单
一、乏味,形式机械、呆板,因此学校大课间活动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少年儿童的性别、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符合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还要科学地安排好活动内容的顺序和活动量,符合人体运动的变化规律。经过一学年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践表明: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时间最好安排在20-30分钟,学生的脉搏最好控制在145次/分,这样的运动量利于消除疲劳和体力恢复。
(二)要符合季节、气候的变化
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使得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的安排也应符合季节、气候的变化规律,学生对常年活动一套内容,不仅会厌烦,也会失去兴趣,而其锻炼价值也会降低,所以,只有不断翻新,不断发展,大课间活动才更加有生命力。
(三)要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健康第一”是素质教育的新课程理念的指导思想,为使学生健康成长,大课间活动的实践要充分体现群体性,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使每一位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显示学生其自身的价值。
(四)要有实效性,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能否满足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能否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是开展大课间活动的关键。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搞的不是形式,也不是看搞的如何热闹,而是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满足感,逐步培养其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同时促使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不是求形,而是要讲究实效,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五)要符合标准,形成学校特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只有不断的创新,大课间活动才有生命力。因此在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时,我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双语学校),因地制宜,创编出具有我校特色的“英语操”大课间活动。经过实践证明:“英语操”——创新活动的同时,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英语的喜爱,还使我校的双语特色更加突出。
(六)要具有安全性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面向全体学生,安全便成了教育管理的首要问题,因此要制定出必要的安全制度,组织指导好,以免事故的发生。
(七)大课间活动内容的安排要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的体育需求及兴趣倾向。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喜好有着很大的差异,身体素质也不都在一个水平上,因此在内容的安排上,要做到新颖、合理、有针对性。要符合青少年的运动承受能力与运动规律。不仅在内容上做到激发不同年龄层学生的兴趣,还要最大发挥他们的运动潜力。
三、开展小学大课间活动的有效途径
学校“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措施一是在体育课堂,二是在体育活动课,三是大课间操。我校开展大课间操活动中也在不断的总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做好宣传工作,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其次合理安排活动项目,采取三段式的活动流程(跑步热身、国编操+自主操、自主活动),保证学生运动量的同时丰富活动形式;再者加强学校制度的完善,建立大课间操责任制,提出有效的发展思路;最后加强大课间操的质量,注重课间操的实效性。
四、实践效果分析
我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已进行两年了,我们学校从学校特色、生活体育等角度对大课间活动进行优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获得体育持续发展的能力,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更浓了,锻炼的方法更多了,也养成了逐渐锻炼的习惯,在2014年的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99%以上的学生合格。
(二)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学校创编的英语操、乒乓球操,营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也将更多的体育技能潜移默化的融入,活动中有一部分同学还参与到了学校的业余乒乓球训练和其他体育项目训练中,他们的训练成绩也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三)充分发挥三段式大课间形式的能动性,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运动能力的差异,在自主项目中实现有针对性的训练。低年级在自主项目中可选择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中年级在自主项目中可选择篮球、羽毛球、板球等项目;高年级在自主项目中可选择板球、足球、篮球等项目。并且自主项目每天都将做出调整,保证学生的新鲜感与积极性。
(四)实施大课间活动方案中,开放而又灵活的大课间对我们的组织和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怎样做到既管理有序,又灵活多变,学生在活动中既充分自主自创,又能自律自控,仍是我们要探索的一个话题。总之,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需要不断的改进与完善,需要体育教师和学校领导全面参与和管理,这样,我校的大课间活动才能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新形式下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种打破传统的体育课间形式。它采用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们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同时把学习带来的压力与紧张的气氛及时的宣泄出去。安排合理的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能给学生们带来了运动的快乐,思想的放松,更能把体育锻炼有效的融入到一天的校园生活中,对学生的身体与心理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