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活动2第二课时
《语文活动2》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用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2、能准确地找出汉字对应的音序。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音序查字典的方法。难点:善于找出汉字的音序。教学准备:
字典、生字卡、字母卡。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背诵字母表。
2、指名说“音序查字法” 的方法。
二、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字母超市” 购买商品,看谁能又快又准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
三、教给购物方珐
1、想好要购买的商品。例如:笔。
2、知道商品的音节。例如:笔的音节是bi。
3、找出音节的音序,就能找到超市相应的字母区域选购商品了。例如:“bi” 的音序是“b”,那么购买笔就到“bi” 区选购。
四、说一说
1、根据以上方法,指名说一说是如何购买“书” 的。
2、师生共同评议。
五、演一演
同桌中,一人演顾客,一人演售货员,模拟购买商品。例如: 学生甲:我想买把伞。学生乙:请到s区选购。其他对话形式相同。
六、拓展延伸
请按照以上方珐购买下列商品。浊 面 纸 香 桃 梨
1、点学生分别表演。
2、师生共同评议。
七、小结
这节课我们表演了到“字母超市” 购物的情况,实际上还是帮助我们提高“音序查字法” 的能力。希望同学们能熟练地运用这种方法查字。字典将成为我们无声的好老师,成为大家的好帮手。
第二篇: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练习2第二课时
第 课时 练习二 第二课时
四 年级 上 册 语文 学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八个爱国成语;理解成语意思;会用这写成语;能积累类似的成语;用成语说;学习爱国诗句。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促记,结合所学运用,同类积累拓宽知识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尊敬伟人,增进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学习八个爱国成语;理解成语意思;会用这写成语;能积累类似的成语;用成语说;学习爱国诗句。教学难点:同类积累拓宽知识面。教 法:点拨引导
学 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搜集积累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一个男女生爱国成语赛写赛,时间五分钟,写多者为胜。
【自主学习】
1、出示请学生轻声自读第46页的成语,思考:读了这些成语,你想到了谁?为什么? 举个例子。这些成语为什么会分在一组?
2、朗读读成语。
3、默读成语,思考: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你知道哪些成语的意思?
4、尝试背诵成语。
5、看《虎门销烟》的插图,思考:你能用这些成语描述图画上的景象吗?
6、再读成语。
【合作探究】
1、出示古诗名句,默读,思考:你知道这两句话是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吗?你知 道他们是什么意思?
2、教师补充介绍。
3、交流感受:现在,听了这些故事,你再读这两句诗,你有什么感觉?
4、指导朗读、背诵: 让我们把我们的这种感情用朗读来表达,好吗?
5、你还知道哪些这类的诗句?给我们介绍介绍吧。
【课堂达标】
1、小结: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拓展训练:(1)记住这些慷慨激昂的诗句吧。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夏日绝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作业布置:
1、默写成语和诗句;
2、搜集同类的成语和诗句。板书设计:
以身许国 碧血丹心 嫉恶如仇
大义灭亲 敢怒敢言 忧国忧民
横眉冷对 浩气长存
教学反思:
第三篇:2芦花荡(第二课时)
2、芦花荡
教学目标:
1、揣摩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2、探究文章主旨及写法
教学重点:
探究文章主旨及写法
教学难点:
揣摩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教学准备:
摘抄本文中精彩的环境描写片段。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课前检测
1、默写本文的故事情节:
1-8序幕:交代环境,介绍老头子。9-19开端:夜里护送。20-54发展:大菱受伤。55—63高潮和结局:痛打敌寇。
2、默写老头子的性格特点:过于自信与自尊;爱憎不明,智勇双全„„
二、赏析环境描写及其作用。(合作探究)
1、品读精彩描写片段,探美语言。
⑴同桌相互朗读、听读自己摘抄的精彩描写片段。⑵在全班范围进行赏析环境描写的交流。
要求:先朗读句子;再说说“这一句美在„„”;最后说说这一处环境描写的作用。
补充:环境描写的作用。
——推动情节发展;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形象;加强抒情韵味等。
2、齐读文中公认的精彩环境描写片段,读出感情或韵味。
三、拓展延伸
1、探究文章主旨
小说描写了我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白洋淀人民对敌斗争的生活,通过写主人公夜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大女孩受伤,第二天严惩敌人、报仇雪恨的故事,赞美了老艄公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英勇机智的革命精神,表现了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通篇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体现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2、小结文章写法。
明确:通过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等来刻画人物性格;
通过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增添了小说的诗意。
四、布置作业
1、小说中,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像?请用一段文字描述苇塘里的部队生活。
2、结合课后练习三,仿写小说中景物描写的句子,来写写你家乡的景物。
(二选一,写到课堂作业本上)
第四篇:《孔子》第二课时教案2
《孔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城关四小 田秀萍
一、直接引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1课
二、学习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三、先学环节(细读课文,品读感悟)自学提示一:
快速默读3——8自然段,思考:文中讲述了关于孔子的那几个故事?并试着给每个故事加小标题。(3分钟后比谁会概括。)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2、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板书: 推己及人 安守节操 识人不易 学而不厌
自学指示二:
默读四个故事,画出孔子言行的句子,并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5分钟后,比谁阅读理解能力强。)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第一个故事
1、思考:孔子提出什么主张?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出示句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这是一种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处世原则。概括成:推己及人。)
2、3、结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分角色朗读。
第二个故事
1)为什么孔子口渴的厉害,却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
[盗,即盗窃,由此可看出孔子对偷盗行为的厌恶,认为“盗”不是君子之举,人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取,“盗”是可耻的,因此对“盗泉里的水反感,不喝盗泉里的水。] 赞扬了他什么精神?(厌恶偷盗)第三个故事
1、思考:孔子是怎样谈论“君子”与“小人”的? 出示句子:“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你怎么理解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可结合生活实际谈。
(君子由于有修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小人心中无德,穷困时自然不择手段,获取利益)
引导学生感悟: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穷困不要紧,重要的是有节操,有乐观的生活态度。2)孔子为什么说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
出示句子:“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
[眼见不一定为实,内心的想法太主观,要从多种角度,不同方面,全面地去了解一个人]孔子知道错怪颜回,才有此感叹,从他的感叹中,你觉这是一位怎样的圣人?
[肯于反思,肯于自省,才能不断拥有智慧] 想像着孔子当时的心情,读读他对弟子们说的话,再分角色读,带着理解。
3)第四个小故事
1、孔子是怎样读《周易》的?你体会出孔子的什么精神? 出示句子:《周易》文字难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来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两千五百多年来,孔子的好学精神和不断追求的精神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特色。
2、齐读。
四、整体回顾,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以几个小故事的形式,让我们品味感悟二千多年前孔子这位圣人的思想,能否结合你学习生活中,谈几点感受。总结:简单的真理穿越千古,深入人心,让我们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也让我们的心灵被唤醒,我们今天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孔子的思想博大深厚,让我们试着沉下来潜心读读关于孔子的书,试着读读《论语》。
五、当堂训练
1. 照样子,把句子写完整。
例: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在穷困的时候就为所欲为。
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今天的话说,意思是————。
3、说一句孔子说过的其他名言:———————。4.读“阅读连接”
六、作业:
1、找找有关孔子的书来读一读。如:《孔子的故事》等。
2、摘抄幷背孔子的名言。
板书: 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推己及人
孔子不喝盗泉 水安守节操
君子与小人 识人不易
晚年读《周易》 学而不厌
第五篇:萧山杨梅第二课时2
《萧山杨梅》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教材分析
《萧山杨梅》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作家袁鹰回忆他小学时代的一位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关心、爱护学生的事,表达了他对老师的怀念、感激之情。全文共有八个自然段。作者由萧山杨梅引起对小学时代一位语文老师——金老师的回忆。首先回忆金老师的外貌,再回忆金老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事——他很注重鼓励我们课外阅读和他请“我们”吃萧山杨梅,感谢“我们”帮他整理图书这两件事。课文字里行间流露着师生之情,通过对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深入探究课文内涵,体会作者情感,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体会师生之情。
2.总结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培养自学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金老师的感激怀念之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作家袁鹰在写这篇回忆文章时,已经离开金老师四十多年了,但他依然记着金老师。作者对金老师的想念常常因为什么而想起呢?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通过自读,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2、学生读文后汇报,教师点拨。出示句子:“我常常想起萧山杨梅。” “常常”可以换成什么词?
作者为什么常常想到杨梅?看到杨梅,就想起一位老师。对老师的想念)
三、学习二自然段。
让我们一起走近金老师,看看作者念念不忘的金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到了就告诉老师。
(学生读句子)——瘦瘦的脸和深咖啡色的中山服。几十年了,至今记得,印象很深。这就是金老师!
金老师给你怎么样的感觉?(感觉金老师会比较严肃;朴素、严谨)指导朗读。
四、学习三四自然段。
我至今还记得他的长相,却总想不起他的名字,也记不清楚他是怎样教课文了,但是金老师做的什么事让作者记忆如此深刻呢?
1、默读3、4自然段,思考:你又感觉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
2、同桌交流,小结:金老师注重阅读,教学有方。
3、小组内自学: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金老师注重阅读、教学有方呢?
4、全班交流汇报,师引导、点拨:
(1)“第一次”是什么意思?“直到如今”呢?你明白了什么?
(2)金老师是怎么指导我们课外阅读的?你觉得他的教学方法有什么独到之处?(因人施教,个别辅导)
(3)这种方法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理解句子:
《理解词语:一个新奇的天地;遨游天涯海角;领略人间的喜怒哀乐。
——金老师引导我们进入书籍的宝库,去探索世界,探索人生。》
“新奇”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感到新奇呢?
仅仅只有这些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省略号)你能说说这个新奇的天地里还有什么吗?
(4)看第一幅插图,指导朗读。
5、齐读第二段,体会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深深的感激之情)
指导朗读。看第一幅插图,想象我们读书时的心情读读这句话。
自读;指名读;评读。
从鼓励课外阅读这件事中,你感受到金老师是怎样一个人?——关心学生。[板书:关心] 6.金老师教学有方,让作者记忆深刻;我们学习得法,才能学得更好!我们共同回忆一下三四自然段是怎么学的。
五、学习第五 六七段
1、总结第二部分的学习方法:提出问题——初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再读,加深理解。
2、自学提示:(在作者回忆整理图书吃杨梅这件事中,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最好,想想体会到什么?
3、全班汇报交流,师点拨:
(1)金老师望着那一大包深红色的杨梅,笑着说:“吃吧,尽量吃吧,我们萧山杨梅最好吃!”
理解词语:“尽量”“最”这两个词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什么?(金老师善于赞赏学生付出的劳动,说明他尊重、爱护学生。)指导朗读。读出金老师尊重、爱护学生的情感。
同桌互读;指名读。
(2)校园十分安静,只有窗外的蝉鸣陪伴着我们默默地忙着。
理解词语:“十分”“只有”结合上下文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你能用上这两个词说一句话吗?
指导朗读。试着读一读体会在只有蝉鸣十分安静的校园中边整理图书边读书的感受。
⑶萧山杨梅,我们在杭州时年年都吃,惟有这一次吃得最开心,最惬意。颗颗杨梅,又甜又有点酸,一直甜到心里,把嘴唇和舌头都染红了。
理解词语:“又„„又”“一直”“都”这些词语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 ——表面是说杨梅的好吃,更深的含义是金老师请我们吃杨梅这件事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看着第二幅插图,说说他们吃得怎么样?(理解“惬意”)和老师一起吃东西应该很紧张才对。为什么吃的那么开心、满足呢?
这杨梅它怎么会“甜到心里”?(原来是金老师的关心让我甜到心里,杨梅染红的不光是嘴唇和舌头,更染红了我的记忆写得多好呀,能背吗? 指导朗读。看第二幅插图,想象我们吃杨梅时的那种惬意的心情读读这句话。
自读;指名读;齐读。
从整理图书吃杨梅这件事中,你感受到金老师是怎样一个人? ——爱护学生。[板书:爱护] 《理解“尽钱买”是怎么买?(强调“尽”字音)
出示句子:“金老师望着那一大包??我们萧山杨梅最好吃。” 理解“尽量吃”是怎么吃?(强调“尽”字音)谁来读金老师说的话?》
4、此时此刻,金老师多么像(亲如父母)。
六、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这年暑假过后,四十多年过去了,袁鹰再也没见过金老师,四十多年,能让一个少年从懵懂走向成熟,四十多年,同样可以让一个曾经充满活力的中年人失去年轮的光华,漫长的四十多年呀,他还记得金老师吗?全班齐读。
金老师在哪里呀?在作家(袁鹰的心里),在(我们的心里),在(所有人的心里)!。
2、你体会到“我”对金老师有着怎样的情感?(深深的感激,无限的思念。)让我们也饱含着对金老师深深的感激,无限的思念的情感再读这一段。让我们轻轻道一句:老师,谢谢您!
七、通读全文,体会写法
1、作者写了一位关心、爱护、尊重学生老师,那为什么以“萧山杨梅”为题呢?
2、对比前面学过的《莲叶青青》 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八、拓展延伸
1、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有哪位老师给你不可磨灭的印象?能说说他的故事吗?请用一段话把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写下来。
2.推荐文中提出的两种课外读物《爱的教育》和《寄小读者》 板书设计: 18萧山杨梅 金老师 课外阅读 关心
感激 怀念
请吃杨梅 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