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简奥斯丁的《傲慢偏见》中的婚姻观

时间:2019-05-14 14:03: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评析简奥斯丁的《傲慢偏见》中的婚姻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评析简奥斯丁的《傲慢偏见》中的婚姻观》。

第一篇:评析简奥斯丁的《傲慢偏见》中的婚姻观

评析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摘要:简•奥斯丁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通过对几起婚姻的描述,表明了她的婚姻观:建立在爱情基础上婚姻才会幸福,贪图金钱和情欲的婚姻不会幸福;财产和社会地位在婚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不应单纯地为了金钱而结婚;并指出了小说的现实意义所在。

关键词:婚姻;爱情;幸福;财产;社会地位

一、前言

简•奥斯丁是英国小说史上著名的女小说家之一,她的作品再现了18世纪-19世纪之交的社会关系和人情世态。简•奥斯丁英年早逝,在短暂的42年里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的描绘了她周围的小天地,她的作品格调轻松诙谐,富有喜剧性冲突,英国著名作家司格特称她为“英国摄政时期最敏锐的观察家”。简•奥斯丁擅长描写青年男女的感情纠葛及婚姻嫁娶,着力刻画男人和女人感情和理智的冲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傲慢与偏见》。在奥斯丁时代, 未婚女性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嫁个体面富有的丈夫。在十九世纪初,根据英国当时的限定继承权法,财产通常要由最近的男性后代来继承, 这使得做女儿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妇女要想顺利出嫁, 就必须要有一份可观的嫁妆, 由此导致了许多妇女由于经济状况的限制而面临嫁不出去的危险。而结了婚的妇女不但为她日后的生活获得了物质保障 而且她的社会地位也会有所改善。《傲慢与偏见》围绕班纳特先生家五位待嫁女儿的婚姻问题展开,分别通过对伊丽莎白与达西,简与彬格莱,莉迪亚与威克汉姆,夏洛蒂与柯林斯等几桩婚事的描写,深刻反映了作者在婚姻问题上最为典型的几种不同的观点。

二、小说概述

《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反映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这部社会风情画式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简•奥斯丁擅长通过描写生活琐事来刻画人物鲜明的性格《傲慢与偏见》是其代表作,故事围绕爱情和婚姻而展开。在该作品中,作者把爱情、婚姻和财产、社会地位联系起来,着重讲述了班纳特一家五个待嫁女儿及其亲友的爱情、婚姻故事,描写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婚姻的各种不同看法和做法。五种婚姻贯穿全书:老班纳特夫妇情趣不合的婚姻;小女儿莉迪亚与威克汉姆因情欲而结合的婚姻;夏洛蒂为衣食之计而委身于柯林斯的畸形婚姻;简和彬格莱两情相悦终成眷属的美满婚姻;以及故事的主人公Elizabath(伊丽莎白)—小乡绅之女和Darcy(达西)—有钱有势的公子由于对方的傲慢和偏见而产生误会,但最后屏弃前嫌,真诚相爱的幸福婚姻。细致入微地描述了这几起不同的婚姻,通过对比向读者展示出作者心目中理想婚姻观:恋爱婚姻与财产和社会地位相关联,但恋爱婚姻不能仅取决于财产和社会地位,婚姻应建立在相互爱慕与尊重的基础上。她既反对为钱而结婚,也反对轻率结婚,强调感情的重要性。

三、几种不同婚姻的分析

婚姻与爱情是永恒的文学主题,在这部探讨婚姻关系的作品中,男士们如何挑选妻子,年轻的女子以及她们的母亲如何为其挑选未来的夫君,构成了这部小说许多精彩的场景。尽管他们都走进了婚姻的围城,但是婚姻的幸福度却各不相同。

(一)老班纳特夫妇的婚姻是不幸婚姻的典型代表

老班纳特思维敏捷,老谋深算,对家事毫不关心,早年他因为贪图班纳特夫人的美貌而与其结合,但婚后不久就发现建立在美貌基础上的婚姻并不能真正给他带来幸福。除了美貌之外一无是处的班纳特夫人之所以嫁给班纳特完全是因为班纳特每年有固定的几千英镑的收入,可以让她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她肤浅无知,喜怒无常,天下最大的事就是把五个女儿都嫁出去。这些性格、志趣的不同使班纳特先生对婚姻感到深深的失望,夫妻双方几乎没有什么沟通。而班纳特夫人也深切感受到丈夫对她的莫不关心和轻视,她也只有把心思都放在女儿的婚姻上。从这门婚姻中,作者明白的指出只求相貌和财产的婚姻只会导致双方的不合、冷漠和容忍。班纳特有五个待嫁闺中千金,于是无所事事的班纳特太太就整天操心着为女儿物色称心如意的丈夫。

(二)四段婚姻展现四种不同性质的婚姻

1、夏洛蒂与柯林斯只有金钱没有爱情的婚姻

在作者所着重描写的四段婚姻中,柯林斯和夏洛蒂的婚姻是奥斯丁婚姻观中最不看好的其中一种。奥斯丁通过对夏洛蒂和柯林斯婚姻的描写,否定了单纯只为金钱的婚姻观。她讥讽说:“大凡家境不好而又受过相当教育的青年女子,总是把结婚当作仅有的体面退路”。尽管结婚并不一定会幸福,但总算给自己安排了一个可靠的储藏室了。夏洛蒂本是个聪明女子,只因为家里没有什么财产,人长得又不标致,到了二十七岁还是个老姑娘,她所以答应嫁给柯林斯只是为了能有个归宿,有个能确保她不致挨冻受饥的保险箱,有个体面的人生。婚后,她对除了她丈夫以外的一切都感到满意。这种纯粹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婚姻毫无幸福可言,也是作者反对的。

柯林斯是个无聊透顶,道德差劲,依靠有钱人资助的蠢牧师。但是他最吸引当时单身女性的地方是一方面他继承了父亲的产业,同时又继承班纳特先生近二千镑的地产,另一方面又因贵族夫人的提拔获得了教区牧师的职位。有房子,有较好的经济收入,又能进入贵族地主的客厅、牌桌和餐厅,这一切都是当时的单身女人们所向往的。自命不凡的柯林斯自以为伊丽莎白没有理由拒绝他的求婚。然而事实正巧相反,伊丽莎白断然拒绝了柯林斯。理由就是感情上怎么也办不到。小说中塑造了与伊丽莎白形成鲜明对比的单身女性夏洛蒂,奥斯丁从另外一个角度叙述了自己的婚姻观:只有金钱没有爱情的婚姻。

2、道德沦丧情感迷失的威克汉姆和莉迪亚的婚姻

奥斯丁婚姻观的不幸婚姻中的另一种是把婚姻纯粹建立在情欲和享乐基础上。在傲慢与偏见中代表就是莉迪亚和威克汉姆的婚姻。

奥斯丁的爱情观点有一点不得不说:爱情是要以本人的素质、智慧及品质为基础的。奥斯丁认为在婚姻幸福与否的问题上人的外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的品质。她在致侄女Fanny Knight的信中表明了这一爱情哲理:“他的生活状况、家庭、朋友,最重要的是他的性格......其性格的方方面面充分说明他是否值得你爱”爱情即为性格上的相互尊重与道德上的认可而仅靠美貌吸引的婚姻则很快就会变质。奥斯丁的这一理念在《傲慢与偏见》中得到全面的体现,伊丽莎白的妹妹莉迪亚漂亮、热情、头脑简单、轻浮而又虚荣,单纯追求自己的享乐和兴奋的人,她正是奥斯丁作品中一个反面角色,与奥斯丁本人的婚姻观点背道而驰。她的丈夫威克汉姆是个眉目清秀、风度翩翩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伪君子,他们俩被安排在一起,道德上是完全缺失的,也完全迷失了情感。但是莉迪亚这个思想空虚、头脑简单的女子还认为她得到了世界上最幸福最甜蜜的爱情。他们俩的私奔是件愚蠢荒唐的事,莉迪亚却为此感到骄傲,并自称喜欢这种结婚方式。他们俩私奔引起了她们全家人乃至所有亲戚的惊恐,除了莉迪亚本人外大家都明白,这件丑事假若酿成丑闻,不但会害得莉迪亚身败名裂,还会连累到她的亲朋好友,特别是她的几个姐姐,将因此很难找到体面的归宿。而威克汉姆之所以与莉迪亚在一起,完全是因为他企图勾引达西的妹妹私奔及追求富家女未果,深陷债务。最后由于达西的出手,威克汉姆接受了莉迪亚的一笔陪嫁后才答应与莉迪亚正式结婚,虽顾全了婚后应有的名誉,在作者看来对于这种完全出于外表的吸引和情欲的冲动而建立的婚姻是没有任何幸福可言的。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当他们返回老家时,两人都没有因私奔而存有羞愧之心,她还大言不惭地问她妈妈,是否觉得威克汉姆是个很吸引人的男人,而且她相信她的姐姐们一定会羡慕她。奥斯丁借伊丽莎白的口对莉迪亚的观点予以了否定,说她不会用这样的方式得到丈夫,也折射出了奥斯丁对他们的婚姻是一种不满和批评。由此可见,威克汉姆和莉迪亚婚姻是一场道德沦丧,情感迷失的婚姻。

3、简与彬格莱的婚姻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真诚相爱的基础上

小说在开篇就提出“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有钱的单身汉彬格莱的出现马上使他成为了未婚女士竞相追逐的对象。本来应该是“猎手”的单身汉却成为女人追逐的“猎物”,这一现象颇具讽刺意味的。而班纳特夫人认为凭借她五个出色的待嫁女儿,单身汉彬格莱已经是她家的囊中之物了。

于是在一次班纳特太太精心安排的舞会上,简和彬格莱初次见面,就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对对方产生了真挚的情感。这一情感在接下来的相互拜访和舞会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巩固。他们是真心相爱的,但同时他们又都软弱,单纯,缺乏主见,容易听从别人的摆布。但还是经历了重重磨难后,分别快一年的恋人最终见面了。他们意识到他们仍然深受着对方,决定继续好好地维护这份感情,不再受到外界的干扰。最后,他们美满地走向了婚姻。作者对这门婚姻给与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才是幸福的基础。

4、与简与彬格莱的甜蜜婚姻相比,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经历就要迂回多了

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婚姻,是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中最成功、最完美的一桩婚姻。它吻合了奥斯丁幸福婚姻所有要求的基础条件,即:美貌虽能给人以良好的印象,但唯有独立的个性和美好的品性才能产生永恒的吸引,婚姻中除了有爱情,金钱当然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得到爱情的同时也获得了金钱,这才是美满的婚姻。伊丽莎白和达西正是奥斯丁这一婚姻观的见证。

伊丽莎白是作者的宠儿,也是作者蒙昧女性意识的代言人,她聪明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正是由于这种品质,才使得她在爱情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面对达西这样一个英俊、富有的单身汉,她都不为所动,面对达西的求婚,她断然拒绝。小说一开始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因不满于达西的傲慢态度和言语,尤其是他面对好朋友彬格莱对伊丽莎白进行的评价:she is tolerable;but not handsome enough to tempt me;and I am in no humor at present to give consequence to young ladies who are slighted by other men.”使伊丽莎白对他萌发了偏见。而后,威克汉姆出现在麦里屯,他英俊的外表吸引了伊丽莎白的注意并赢得了伊丽莎白的好感。因此她听信了威克汉姆的无耻谰言,进一步加深了对达西的偏见和憎恶。而当达西的表弟费茨威廉上校向伊丽莎白讲述达西曾劝说彬格莱不要同简结婚的事情时,伊丽莎白被对达西的偏见所蒙蔽,所以在达西第一次求婚时伊丽莎白不但拒绝,还表示天下男人中,她最不愿意结婚的就是他这种人。这也说明了伊丽莎白看重的是感情而不是金钱。当达西向伊丽莎白坦白写信,伊丽莎白通过理智的分析后得出威克汉姆并无实质的优点与他性格的虚伪的结论,意识到了自己只是对他漂亮的外表存在好感。与此同时威克汉姆与莉迪亚私奔的消息传出后,伊丽莎白的一家陷入了困境。达西却处处关注着伊丽莎白和她的家人,并主动帮助寻找威克汉姆和莉迪亚的下落。他所做的这些,都是出自对伊丽莎白的关心,亦是为了减轻一个自己深爱的人的痛苦,达西的这些行为使伊丽莎白真正认清他的为人,因此改变了对达西的态度,接受了他的求婚。但是即使崇高爱情,个性鲜明的伊丽莎白对财产的看法也不例外,当她和舅舅到达西的彭伯里的庄园散步时,这样豪华的大厦,使她一直想着:“我差一点就成它的女主人了”,可见,她并不否定财产,伊丽莎白的这一内心独白正体现了奥斯丁所坚守的婚姻观:金钱是美满婚姻的最根本基础之一,如果一个人在获得婚姻的同时又获得经济上的坚强后盾,这样的婚姻才可能幸福。

四、几种婚姻的对比

与前面的三起婚姻相比,作者在这部小说中花了不少笔墨着重描写了简和彬格莱,以及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婚姻观,表达了作者对建立在相互理解,真诚相爱基础上的婚姻的肯定和称道。

莉迪亚是个轻狂的女子,在姐姐伊丽莎白的眼中:“her character will be fixed ,and she will ,at sixteen,be the most deterrnined flirt that ever made herself and her family ridiculous.”P(198)她因为贪恋美貌和感情冲动的缘故,跟着威克汉姆私奔,后经达西的帮助,两人才成亲,保住了班纳特一家的名声。与夏洛蒂、莉迪亚相反,伊丽莎白,简的婚事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这也是真正的美满婚姻。诚然,伊丽莎白与达西也好,简与彬格莱也好,他们的结合并不排除经济和相貌方面的考虑,但是他们更注重彼此间深厚的感情基础。尤其是女主人公伊丽莎白是一个很理性的女人,她追求的是有爱情的婚姻。虽然她出身低微,家庭与亲戚都是地位低下的,但她始终坚持着有真实爱情的婚姻观:“没有爱情,千万不要结婚。”可从她拒绝柯林斯和达西的第一次求婚中得到佐证。达西那豪华的庄园和丰润的财产,使伊丽莎白在对他有好感的基础上发展到深爱他。因此伊丽莎白的婚姻观是坚持在有真爱的基础上也注重了财产这一因素。

五、小说的现实意义

奥斯丁的时代已经远去了,但人们追求美好婚姻的共同人生诉求却没有任何改变,而且还愈加强烈。《傲慢与偏见》中诠释的婚姻观念也没有完全脱离我们的实际,还给现代人带来某种启迪,那就是牢固的爱情是婚姻的奠基石。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合的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简•奥斯丁通过小说告诉人们必须行动和自省才有希望,人的尊严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行动和自省中获得,透过理性的行动,把人类的王国建立得具有一个心灵价值的模式,以与物质世俗有别。评论家们称奥斯丁为“理性的的作家”,因为她总是用最真实的语言描述最真实的生活,表达着最真实的情感。她用她独特的眼光观察社会,用她那颗敏感的心体会生活。因此,她的作品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她所倡导的婚姻观,就是在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六、结论 这部小说让我们能够从女性的视角去看有限的世界,但是我们在最高的透明度下了解到当时的社会。在小说中,作者致力于描写生活中的情感和道德问题。她笔下年轻的,有教养的男女主人公的当务之急就是恋爱和婚姻。在这部小说中,婚姻被描写成一场竞赛,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参赛者。小说中倡导男女在这场竞赛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幸福的婚姻应当建立在相互了解,尊重和爱情的基础之上作,任何偏离这个轨道的人都会被作者施以严厉的惩罚。

作者描写了五种婚姻观,批判了因为美貌、情欲和衣食之计而结合的婚姻,赞扬了两情相悦、真诚相爱的婚姻。

参考文献: BIBLIOGRAPHY :

1.Jane Austen, Pride and Prejudice, Penguin Popular Classics,1994 2.Watt Ian(Editor), Jane Austen: 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Macmillan General Reference, 1963 3.常耀信著,《英国文学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9 4.陈明谣,《理性与情感》,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1 5.王科一,《傲慢与偏见》,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6.朱虹,《英国小说的黄金时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第二篇:论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意识和婚姻观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浅析电影字幕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冰河世纪》两个翻译版本的对比分析 2 《天使与魔鬼》中科学与宗教关系的分析 3 《吉姆老爷》中吉姆的性格分析 A Study of Stylistic Features and Translation of Journalistic English 5 论《围城》中的语码转换 从电影《国王的演讲》看平民情结 7 广告标语的语言特色 The Heroine’s Love Tragedy in Wuthering Heights 9 On Symbolism in The Wizard of Oz 10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及其翻译 An Analysis of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the Letter ―A‖ in The Scarlet Letter 12 从叶芝的作品分析其精神世界的转变 13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汉语商标的英译策略 从女主人公蓓基的人物塑造看《名利场》的社会意义 15 儿童英语游戏教学 中西方酒店文化比较与探讨 论纳撒尼尔霍桑《牧师的黑面纱》中的象征 18 从交际翻译视角看企业简介的汉英翻译 19 浅谈高中英语练习课教学 圣经对J.K.罗琳创作《哈利•波特》的影响——对《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的写作手法及其宗主题的研究 A Study of Narrative Strategies in Beloved 22 大学生通过联想记忆词汇的方法 从《红楼梦》两个译本论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 论“迷惘的一代”告别“美国梦”——浅谈《永别了,武器》和《了不起的盖茨比》 25 The Narrative Strategy of Wuthering Heights 26 论西尔维娅•普拉斯诗歌中的死亡意象 暗夜中的精灵——论《寻欢作乐》中的罗西 28 《红字》中的冲突 从社会生物学角度分析《雾都孤儿》中人物性格 30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词汇方面的迁移

《老人与海》中马洛林形象的不可或缺性 32 对《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性格分析 33 文化语境视域下英语习语的汉译研究 34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The Embodiment of Xu Yuanchong’s―Beauty in Three Aspects‖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 36 《厄舍屋之倒塌》中的哥特元素分析 37 从文化视角浅谈旅游英语翻译

论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39 《追风筝的人》翻译中的美学体现 40 论劳伦斯《儿子与情人》中的“爱”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论《永别了,武器》中战争对人物的影响 42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43 《虹》的象征主义及其生态意识

论人文主义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体现 45 为什么穷人会愤怒

An Analysis of Gilmore’s American Existentialism in The Executioner’s Song 47 On Translation of Cultural Factors in News under Skopostheorie 48 解读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商业社会——对《巴比特》的人物性格及讽刺手法的分析 49 自然会话中会话结构的分析 50 从语言功能考察汉语公示语英译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看句式转换在《青铜女像》译本中的应用 52 伍尔夫的《到灯塔去》中的女性主义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谈黑色幽默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实现 54 On Cultural Default and Translation Compensation 55

《喜福会》中隐喻的使用

从《厄舍古屋的倒塌》看爱伦坡写作的哥特式风格 58 英语教育产业化对英语教育的影响

Comparaison entre l’Histoire d’A Q et l’Etranger

绝望而不言败的抗争——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 61 可口可乐产品推销中的中国元素分析 62 浅析国际商务谈判文化因素及其对策 63 英语习语学习策略的探究 64 浅析美国高等教育的创新

浅析《恋爱中的女人》的圣经意象原型——从原型批评角度解读 66 从功能对等角度看公示语的翻译

从高校口译教学中看口译思维的重要性 68 对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译的研究 69 《紫色》中黑人男性形象研究

The Road to the Outside World:An Analysis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71 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的比较

浅析《红字》中女性主义的具体体现 73 对于高中生英语学习感知风格的调查研究 74 标记信息结构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Effects of Globalization on Translation–An Analysis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76 A Research on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Employed by Non-English Majors in the CALL Environment 77 A Comparison between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Uncle Tom’s Cabin 78 从《简爱》看夏洛蒂•勃朗特的女性意识 79 斯嘉丽---一朵铿锵的玫瑰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hina's Middle School 81 论《飘》中思嘉丽的性格特征

《尤利西斯》与《春之声》中意识流手法的不同 83 《红字》中霍桑的女性观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试论提高初中英语作业的效果 85 《蝇王》中的象征

关于初中生外语学习焦虑的分析 87 英语习语非稳定性结构特征研究

《女勇士》中美国华裔身份危机的探寻 89 从语言角度看中英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90 《红楼梦》中座次表达的英译比较 91 英汉化妆品说明书对比及汉译策略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分析--以xx学校初一学生为例 93 《格列佛游记》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 94 从接受美学角度分析企业简介汉英翻译 95 《紫颜色》对女性主义概念的延伸及新阐述

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 of Scarlett in Gone With the Wind 97 从荣格心理学角度探析《恋爱中的女人》之主题 98 浅析“翻译文学”的本体认知与功用价值

从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100 中西方关于萨达姆之死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101 中美大学生道歉策略对比研究 102 英语电影的中文名称翻译

双关语在英语广告中的应用与翻译研究

卡森•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福柯式解读

谁能给苔丝提供一段真正的婚姻?—浅析《德伯家的苔丝》的婚姻观 106 英汉动物谚语中动物形象的意义及翻译 107 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现代主义 108 国际商务合同的用词特点及翻译 109 怎样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理解 110 浅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女权主义

On the Differences of Rules for Eye Contact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112 空间介词在英汉时间表达中的隐喻性用法对比研究 113 中美两国家庭文化差异

一个典型的拜伦式英雄——论《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利夫

On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mprehension and Expression in Translation 116 从谚语看中英文化的差异 117 剖析简•爱性格的弱点

旅游翻译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 119 英汉爱情隐喻对比研究

论中学英语教学中各种教学法的融合与运用

反复在格特鲁德•斯泰因的作品《三个女人》中的运用 122 《傲慢与偏见》折射出的奥斯汀的婚姻观

A Study of the Character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Hero of The Catcher in the Rye 124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isparity between 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 Day 125 英汉禁忌语对比分析

论中西方零售业企业文化的对比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从消费文化角度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破灭 128 Discourse, Immigrants and Identity in In the Skin of a Lion 129 《动物农庄》中的象征意义研究

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消除语言歧视的策略

On the Origin of English Idioms from a Cultural Perspective 132 《雾都孤儿》中的反犹主义

葛浩文英译《红高粱家族》的翻译策略研究 134 浅析“Warming-up”在初中英语学习中的功能 135 论基督教教义对美国人慈善观的影响 136 浅议英汉习语翻译中文化语境的制约作用 137 论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母女关系

《傲慢与偏见》和《简爱》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和女权主义 139 学生英译汉翻译中的英式汉语及其改进方式 140 原罪与拯救:《小伙子布朗》与《好人难寻》比较 141 女性社会价值的深情呼唤—小说《到灯塔去》中拉姆齐夫人和莉丽人物形象的对比研究 142 An Interpretation of Initiation Theme in Heart of Darkness 143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人物分析

“It be Adj of sb to do sth”中形容词语义的构式语法研究 145 论《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批评思想 146 中美居民不同储蓄态度对比分析

论《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 148 论中英商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149 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研究 150 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习语翻译中的应用

151 从关联翻译理论看《圣经》汉译过程中的关联缺失 152 语用预设视野下的广告英语分析

153 从电影《吸血鬼日记》分析现代西方人们新的价值取向 154 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与培养——以天河中学学生为例 155 《名利场》和《嘉莉妹妹》女主角形象对比

156 论《一个小时的故事》中马拉德夫人女性意识的觉醒 157 谈英语文学作品名称的汉译

158 从基督教教义分析《红字》中的罪恶与救赎 159 论《喜福会》中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160 英文电影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161 从英汉习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62 Comparisons of Sino-U.S Family Education 163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初探

164 死亡,马丁•伊登的解脱---对伊登自杀必然性的探究 165 从意象理解艾米莉狄金森其人其诗

166 How to Make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Class Activities Actively 167 对张爱玲与简•奥斯汀作品的比较性研究 168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惠特曼的《草叶集》 169 浅析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数

170 超越和世俗——对《月亮和六便士》中Strickland和Stroeve的对比分析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171 论礼貌原则在国际商务信函的应用 172 简爱的独立与反叛性格分析

173 儿童本位主义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应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两种译本的对比分析 174 从华裔女性文学看东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与融合—— 以华裔女作家林湄及其作品《天望》为例

175 嘉莉妹妹三个梦的心理需求分析 176 数字“三”的文化意蕴及其翻译方法

177 The Differences of Beauty Standard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178 Beauty in Sense, Sound and Form-An Analysis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A Red, Red Rose 179 中美时间观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180 从《爱玛》看简•奥斯丁的爱情观

181 An Adaptation-based Approach to Brand Name Translation 182 从语境视角浅析《生活大爆炸》中反语的幽默属性 183 翻译呼啸山庄的感想(英译中)

184 从《简•爱》的多译本看中国两性关系的变化 185 英汉委婉语比较研究

186 试析广告英语中语言的性别差异——从功能分析的角度着手 187 从美狄亚和伊阿宋的故事探究希腊悲剧的复仇情节 188 英语习语的认知分析

189 《傲慢与偏见》中的三种不同婚姻的分析 190 希腊罗马神话典故成语英汉翻译评析

191 福克纳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以《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和《士兵的报酬》为例 192 《时间中的孩子》成长主题分析

193 “黑尔舍姆”教育尝试的失败—析石黑一雄小说《别让我走》(开题报告+论)194 被压抑的堕落的人性——《包法利夫人》女主人公性格分析 195 从英语中性别歧视词看西方女性社会地位之变化

196 On Subtitle Translation in ―The Big Bang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197 英汉习语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198 论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意识和婚姻观 199 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

200 Discussion on How to Arouse the Students’Interests in English Learning

第三篇:偏见与傲慢读后感

偏见与傲慢读后感

以这样一段话作为本书的开头,让人不由想到这会是一部清喜剧,来讲一个皆大欢喜的爱情故事。可是如果是抱着这样的想法而去读它,那么这部《傲慢与偏见》就不会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偏见与傲慢读后感》,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偏见与傲慢读后感

这是个曲折但却也美丽的爱情故事,主人公伊丽莎白是个勇于追求爱情、漂亮聪明、坚强可爱的中产阶级女子。

故事主要以她对达西先生从一开始的厌恶到尊敬,再到爱慕为线索,也穿插了在几个发生在她身边的幸福或不幸的婚姻,揭示了作者对那个时代女人生活与爱情的理想和期望。故事中女主角伊丽莎白第一眼看到男主角达西就是不顺眼的,加上男主角个性的傲慢,继而对他有了偏见。而男主角达西,是个不受人欢迎的傲慢男子,也不屑于周遭冷淡的人际关系,对他来说,傲慢也许是有理的,偏见却很无情,这两者产生的冲击是免不了的。两个人之间也因此而常有针锋相对的言辞,彼此之间的傲慢和偏见就造成了一开始的不愉快与误解,但是经过种种事件的澄清,彼此又渐渐产生一点点的感情。达西代表着“傲慢”,伊丽莎白代表着“偏见”,他们一开始都被自己的情绪所牵引。接着一连串对达西不利的流言,更让伊丽莎白对达西反感。当达西向伊丽莎白求婚而遭到拒绝时,他说了一句话:“要是我耍一点手段,把我内心的矛盾掩饰起来,一味地恭维你,使你相信我无论在理智方面、思想方面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是对你怀着无条件的纯洁的爱,那么也许你就不会有这些苛刻的责骂了。可惜无论是什么样的伪装,我都痛恨。”达西没有为了讨好伊丽莎白,而改变他的傲慢性情。伊丽莎白也表现了很真实的自己,彼此都不刻意去营造给人的印象,表现出了最真实的一面。而开始的时候,伊丽莎白一直活在自己的偏见之下,而忽略思考事实的真相,经过达西的解释和自己的判断,才最终找到幸福的归宿。傲慢与偏见,是我们很常见的弱点和毛病。每一个人其实都很容易被自己的主观印象所驱使,因而容易对别的人下不正确的注解,进而造成了彼此之间的误会。一个人所给予的第一印象固然可以影响到很多事,但并非一定不会改变,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才能有更客观一点的论点,就好像故事中女主角对达西的看法,就是因为了解才有所改变。生活需要了解和沟通,只有在彼此了解的基础上才能给一个人下定论。

偏见与傲慢读后感

“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以这样一句话作为本书的开头,让人不由想到这会是一部清喜剧,来讲一个皆大欢喜的爱情故事。可是如若只为了消遣而读,那么这部《傲慢与偏见》就不会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往往,伟大出自于平凡,奥斯丁就是将她的哲理通过爱情这一人人司空见惯的事物来表达的。乍一看,她讲的是伊丽莎白。班纳特与达西的爱情,但寻遍全书,确丝毫不见热情澎湃的只言词组。难怪《简爱》的作者夏绿蒂。勃朗特说奥斯丁不知激情为何物,的确,奥斯丁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最多的是理智二字。她以理智诠释爱情,虽然没有《呼啸山庄》的生离死别,没有《巴黎圣母院》的生死相随,没有《红与黑》的浪漫热烈,但其所反应的社会现实确是如此一针见血,她讲的是婚姻,却与爱情无关。

在奥斯丁生活的十八世纪末期大英帝国正处于颠峰时期,而奥斯丁却把视线关注在英国乡间。当时英国乡间的生活在作者看来是惬意悠闲的,纯朴中包含平凡自然,但是整个英国社会的影响力始终波及着乡村,如势利、炫耀、虚荣和对婚姻的看法。当时的婚姻缔结的充要条件是男方有可观的家产,女方有丰厚的嫁妆。于是他们的结合便是幸福,便会为世人所承认接收。诚然,这样的婚姻类似于一种资产合并,以钱作为婚姻的基础,这明智吗?在当时的达官贵人看来这无可非议。于是一切的婚姻要门当户对,此处的门当户对确切地说应是资产相当。于是,一个已婚绅士有一两个情妇,或是贵妇人们有几个消遣的情人也被当时社会所默认。可婚姻仍被冠以“神圣”这一词来修饰。注重实际的人们始终以金钱作为信条,金钱至上方为他们的圣经,为之不惜赌上一生的幸福。这样的做法才算理智、清醒。可悲的是钱成了地位的标志、有钱=有教养=有地位=有高尚品格=具备做丈夫的一切条件。当贵妇人或是待嫁的小姐标榜自己的地位、修养、才华、娴静、优雅等等的诸多美德时,她们决不会想到这一切的美德得以形成的资本是钱,她们谈及金钱时,显现出蔑视和鄙夷,却不知自己的婚姻得以缔结不是因为美德,美德只是一件附属品,作为她们丰厚嫁妆的最让人信服的掩饰物。人们以敷衍、奉承、阿谀来祝贺新人,祝他们有钱人终成眷属。

在本书中有两个人物是此种婚姻的忠实奴隶。一个是夏绿蒂,一个是韦翰。

夏绿蒂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是注重门第、讲究地位。她的父亲威廉。卢卡斯爵士自称与詹姆士宫有莫大联系,这样的吹嘘在乡间邻居间引起的轰动与崇敬已使他的虚荣心十分满足。在这样的熏陶下她与班纳特家的财产继承人柯林斯结了婚。柯林斯不仅为人做作、举止粗俗,唯一可取的便是溜须拍马之功。但他可以继承班纳特家的财产,且自己有一份田地和一份牧师的俸禄。仅仅为了这些,当柯林斯向伊丽莎白求婚失败后的三天中,夏绿蒂一直借看望好友伊丽莎白为由,与柯林斯朝夕相对,终于在第三天使柯林斯向她求婚。她成了柯太太,却不惜失掉伊丽莎白多年的友情。其实她也有不得已的地方,没有丰厚的嫁妆意味着没有幸福的婚姻,年龄颇大的夏绿蒂只有把握住这次对她而言难得的机会。起码,她将来的生活有了着落,可以成为班家大宅未来的女主人。于是,她与认识不到三天的柯林斯结了婚。婚后,她不断忍受着丈夫令人生厌的怪异行为,她唯一的安慰是使她的新家有条不紊,并在世人面前构建一个美满的家庭。生活是残酷的,拥有金钱的代价是失去跟多更为宝贵的东西,比如青春、爱情、幸福、快乐……

韦翰是个十足的流氓,他自恃外表轶丽,一心想通过婚姻来发家致富,可是,他忘了婚姻是相互的,金钱的交易也是相互的。他是个一穷二白的人,自是富家小姐不会光顾。但最终他还是通过不与丽迪亚结婚为要挟,向达西敲诈到了一笔可观的收益。于是又一个婚姻,又一个为了金钱的婚姻铸就了,这次不单出卖了幸福,还有灵魂,韦翰的灵魂被他自己彻底出卖了!婚姻既已变成手段,那幸福也是奢望了。

在本书中伊丽莎白一直是以一个正面人物来写的,她理智、活泼、爱打趣,善于对人冷眼旁观并直看穿其心思。书中常有她发表的见解和看法,作者通过她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和观点,但表面上看来她是爱情的忠实追随者,直到最终获得真爱。但仔细想想也不难发现伊丽莎白或许说作者本身都难以逃出金钱性婚姻的怪圈。首先,作者在安排角色上让达西拥有俊朗的外表、高尚的品格,最重要的是,无论他与伊丽莎白的情节发展多么跌宕起伏,有一点是事实,他是一位年薪一万英镑的绅士,与皇家有密切联系,有自己的庄园、家产、田地,总而言之,达西非常非常富有。所以,伊丽莎白当初拒绝柯林斯求婚的原因很简单--有更好更富有的在后面。同时,伊丽莎白之所以对达西改变态度的转折点是在她看见了达西硕大的庄园之后,彭伯里女主人的称号无可避免的是一种诱惑。正如伊丽莎白所说,她是绅士的女儿,达西是绅士,他们是处在同一阶层的。地位相差并非非常悬殊,更何况,她出自乡绅之家,也算是半个富家小姐,小型的资产合并在所难免。她和达西的婚姻不被达西亲友所接受,只因为达西原可以找一个比她富有得多的妻子罢了。

这样的婚姻是一种悲剧,婚后所要面对的残酷现实是免不了的。夏绿蒂在尽力扮演好一位主妇的同时却一直怀念着深爱的昔日情人,她后悔当初因为那人的贫穷而未与之步入教堂,正如她所说:“没有爱情的婚姻,不管因为受到尊重或者拥有殷实的家产而显得多么荣耀,都比不幸强不了多少。”韦翰与丽迪亚的夫妻关系名存实亡,伊丽莎白与达西相处和睦,但不断来自邻居、亲友和珈苔琳。德。包尔夫人的冷言冷语,让她心烦意乱。

如此的婚姻悲剧在那一时代是很普遍的。究其根本原因,很简单--妇女地位低下。妇女没有工作、没有得以维持生计的能力,只有依靠婚姻这条路来为将来的生活来源做打算。这是解决将来生计的最普遍,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本书中,女性的社会角色是很明显的,即便是有钱的太太、小姐们,充当的角色也只是家庭主妇而已。社会中男尊女卑的现象十分严重。如班纳特家中有6个小姐,可是没有男嗣,因而,班纳特家的财产不得不由班纳特先生的侄子继承。这样致使6位班家小姐的嫁妆只有从其母亲当年的嫁妆中分得,嫁妆的卑微常常使的年轻的小姐们不得不选择一条像夏绿蒂那样的路,通过婚姻来为自己将来的温饱作打算,自然会将婚姻视为金钱至上的买卖。如书中所描写的,每一位太太在后半生最大的愿望便是嫁女儿,让她们未来在丈夫的资产庇护下得以生存。因而难怪郡里一旦来了一位有钱的绅士,母亲们便认定他为自己的准女婿。所以当班纳特太太得知伊丽莎白拒绝柯林斯的求婚后十分气愤,责怪女儿不明智。以柯林斯在金钱方面的条件而言,可以保证伊丽莎白将来有安定、温饱的生活,在其母亲看来,放弃这样一棵“摇钱树”是一种无理取闹。在她年轻的时候,也是通过婚姻来衣食无忧,现在她更有义务要求女儿们以此获得“幸福”,没有原因,这只是一种规律,是英国社会当时的婚姻法则。

没有经济能力的女性在当时的金钱社会中得以舒适生存的唯一办法是,出生前就挑个名门旺族,但这仅凭机缘,更多不幸出生于普通家庭的,便只能向生活屈服。可悲的是,她们从不发现这是社会的弊端,而一直认为是自己出身贫寒。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就像是花瓶,等着有一天被一位出手阔绰的人买走,仅凭运气,与爱情无关。

这便是那一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婚姻怪圈只是她金钱至上的一个体现。社会的不平等性在成了那一时代的婚姻典型,享受爱情是一种奢侈,“现实、生存、理智……”这些词汇在每个人的头脑中如电影般不断地重复放映,每时每刻提醒你:钱、钱、钱……

《傲慢与偏见》通篇是伊丽莎白幽默的俏皮话,可是这种强颜欢笑下,隐藏的却是那一时代人们无尽的苦恼、不满、遗恨。或许不幸太多了,变成了麻木。可是令人羡慕、认可的“幸福”背后,堆砌着的又是什么呢?是金钱、麻木、泪水、悔恨、遗憾,或许更多更多,但唯一没有的便是真爱,弥足的真爱……

偏见与傲慢读后感

不知为何,“纯情小说”之类的东西已经不能勾起我丝毫的兴趣,也许我会在某个花好月圆之夜,触景生情而冲动地去翻开一本“纯情小说”的第一页,然而,我很难保证我会读到第三页。何为“纯情小说”?在个人看来,就是那些为写爱情而写爱情的矫情之作,通篇下来,只是看到男女主人公尽做些无聊至极之事,而这些情节又常常让人发笑,笑过后只是会让人断定作者和主人公们一样低智商、低趣味。所以,怀着对爱情的美好憧憬,我会在一大堆小说中留意着描写爱情故事的小说,但有怀着它不要让我失望的强烈希冀。毕竟,我一向相信爱情,超过婚姻的相信。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的作品,当我还是17岁时我就大概了解了它,而仅仅限于了解,这就是说我只知道它是描写爱情的。想想看,现在我20岁了,直到昨天我才把这部作品看完,不过我也难以断定我从此就读懂了它,和它交上了朋友。这样说来,我仰慕它确实有这么长的时间了。

好比一个景点,入口处能引人入胜的话,那确实能给游客带来无限的遐想和憧憬。“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样的单身汉,每逢新搬到一个地方,四邻八舍虽然完全不了解他的性情如何,见解如何,可是,既然这样的一条真理早已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人们总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就这样开了个头,一个有着五个单身女儿的家族是如何将女儿们嫁出去的故事就接连着展开了。讽刺而幽默的笔触,营造了整篇的轻松氛围,我想挺适合在这个鸟叫蝉鸣的暑假里来消遣时光,更何况再过几天就是七夕了呢!

就爱情主题来说,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小姐和男主人公达西先生的结合是比较富有故事性的,“首因效应”(人们交往时往往第一印象会给人带来先入为主的效果)使伊丽莎白小姐认为达西先生是个自高自大、傲慢无礼的家伙,而这个评价就当时舞会上达西先生的表现来说,也并没有冤枉他。“她还可以,但还没有漂亮到打动我的心,眼前我可没有兴趣去抬举那些受到别人冷眼看待的小姐。”换做是任何一个单身小姐,听到一个陌生男人这样含沙射影般地评价,都会生厌,何况伊丽莎白小姐是个有着明亮眼睛的聪明善良而聪明的女人。自此,“傲慢”便成为达西先生的代名词,当然,至少在伊丽莎白小姐前期的心中是这样认为的。而这个标签是否就是合情合理的呢?当然,随着故事的发展,“偏见”也越发冒头了,当伊丽莎白小姐拜访了达西先生的庄园起,她就意识到自己对达西先生确实缺乏公正了。可以说,是“偏见”的消解促成了他们的幸福。伊丽莎白小姐存在偏见,而达西先生又何尝没有偏见呢?他看不惯她父母亲的行为举止,也看不上她家的地位和财势,尤其是她家还有几个穷亲戚,而除了她和她姐姐吉英外,她的三个妹妹他都有或多或少的不满意。于是,他就越发傲慢了,更做出了妨碍她姐姐吉英和彬格莱先生的爱情的事情。

就社会性来说,小说的讽刺之剑透过几对眷侣的终成击中了社会的某些风尚和流弊,而这也正增加了小说的社会意义,不至于与我先前所说的“纯情小说”同流。虽说伊丽莎白小姐和达西先生的爱情婚姻是以美满幸福结束,但他们在交往过程中的傲慢和偏见的形成正反应出社会的一些问题。当班纳特太太一心一意只为财产地位着想而不顾女儿们的真正幸福时的丑态,在让人捧腹之余,又生发出许多心酸。当婚姻成为攀附权贵的阶梯时,爱情的影子在哪里?柯斯牧师和卢卡斯小姐的婚姻,想想就不可思议,他们两个都是“聪明人”,在婚姻的路上考虑得“面面俱到”,结果就干成了如此蠢事。如果说他们俩是有思想有见地的成年人,那韦翰先生和莉迪雅小姐的婚姻简直就是一场骗局、一场寻欢作乐的游戏。

小说在人物塑造方面采取的是单性描写,并不是多重矛盾性格的复杂描写,“一就永远是一”.吉英小姐单纯善良,一个贤良淑德形象,永远不会认为想到某人某事的阴暗面;伊丽莎白聪明活泼又独立,一个智慧女人形象,永远有自己的想法和原则;曼丽虽说描写不多,但其学术才女的形象跃然纸上,一切都是从书上得来的东西来解释生活;吉蒂和莉迪雅小姐是未成年,自有一种幼稚的疯狂女生特质。这五个女儿的形象如此,而其他人也是描写得极为成功的,虽然免不了有种单调的感觉,甚至于就整个故事情节来说,也比较直接,没有九曲回肠的曲折美,但这也或许就是奥斯汀本小说的特色吧。

第四篇:成为简·奥斯丁观后感

《成为简 奥斯汀》观后感

前两天看了您推荐的《BECOMING JANE》,电影很好,看后随性的写下了这些。另外想必您对本片会有更多的感触和领悟,记得写给我哦~~~ 这部电影的主线是简和汤姆的爱情故事。

初次见面时,汤姆的傲慢,带来了简对他很大的偏见。后来简和汤姆的在森林、舞会和图书室三个场景中的言语、肢体以及思想的碰撞中慢慢产生了爱情的火花。在汤姆离开汉普郡的前一夜,两个主人公再也不能压力自己的感情,在森林中忘情相吻。有意思的是,当简问汤姆自己的初吻表现怎么样时,少女的那种纯情,给原本深沉的影片增添了些浪漫成分。

简的第一次私奔毁于沃伦的诽谤信,在汤姆舅舅的极力反对下,汤姆在爱情和金钱之间选择了后者。

其实,简也完全可以通过婚姻改变自己的家庭困境,因为和卫斯理的婚姻可以给她带来每年两千万磅的收入和他姑姑给他的一大笔遗产。但简在爱情和金钱之间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爱情。伊丽莎白说,爱和理智是最大的敌人,故事发展到此,简选择了爱,而汤姆选择了理智,因此,两人的第一次私奔注定不能成功。

后来,又是在森林中,汤姆将已经订婚的简带走,简开始了第二次私奔。简为此抛弃了亲人,名誉以及婚姻,但她还是那样的义无反顾。也许就像她自己说过的:情感是荒谬的,你一旦对某人付出了情感,将会是愚蠢之极。简的第二次私奔也是毁于一封信:简终于明白 汤姆为什么可以忍受他那个自认为铁面无私,却又势力爱财的古怪的舅舅——为了他的家庭。简考虑到他们的婚姻会给汤姆带来的是最高法院的敌人,是赤贫的妻子等这些冰冷的现实,简选择了离开。很难想象回到家乡后,她需要多大的勇气来面对那些闲言碎语,或许这也是简伟大个性的一个体现吧。

在两次私奔中,简都是在汤姆的不舍的注视下离开,这样的场景有点虐心。

多年后,当年老的简和汤姆再次见面时,两人不可言表的一个对望,透露出了两人之间那种不思量,自难忘的刻骨爱情。而当汤姆给自己的长女取名简时,最终也令我释怀。可能有的爱情,时间和金钱真的是打不倒的!

简在影片的最后读到:“女方从容大方,可以将男方的性情陶冶的心境柔和,作风优雅;男方精明通达,阅历颇深,也可以将也会使女方大受裨益。可就是这样一桩爱情,也没能走进婚姻。”这也许是为什么世人要发出“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样的祝愿的原因吧。

当卡珊德拉和卫斯理问简的小说里的角色是否会有圆满的结局,简说她的角色都得到了圆满的结局,就像小说里写的那样。

亨利和伊丽莎白结婚了。汤姆成了最高法院的大法官。

而简呢?她终身未嫁。简还是做了一个可怜的“老处女”,可是并未像他母亲说的那样受人鄙视,成为乡下粗人的谈资,而是成为拥有《傲慢与偏见》、《爱情与理智》等六部著作的伟大的女作家简 奥斯汀。也许要是没有她的那些经历,她还只是一个喂猪、割草的村姑。这也正应了电影开头时汤姆所说的阅历对人的重要性吧~~ 本片的主题是爱情,却又不止于爱情,它引发了人们在工业大发展背景下对爱情观的思考,向人们展示了一位勇敢、聪慧、坚强的伟大女性。就像人们所说的,所有的女人都难以拒绝成为简 奥斯汀,而我相信,所有的男人也都难以拒绝这样一个简 奥斯汀~

最后祝元宵节快乐!额,差点忘了,也记得情人节快乐吆!

第五篇:成为简奥斯丁观后感

成为简·奥斯汀

看到和简奥斯丁有关的电影都会下意识地有会有幸福美满的结局的错觉,闷住了。才真感觉到毕竟小说和现实是不一样的.。《傲慢与偏见》的结局是简深深向往,却又永远无法得到的生活。。而生活是残缺的,在残缺的缝隙中才会散落着一些支离破碎的美好,如同破碎的镜子,如同简和汤姆的爱情,所以她成为了简 奥斯汀。“所有的故事都有美好的结局。我的故事里的人都得到了他们应得的。”

而这个时代却欠了简一个美好的结局。终身未嫁的简捍卫的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爱情。我总以为坐上那辆私奔去伦敦的火车才是壮举,抛弃名利远离纷争就在什么都不想的那一刻永远自由,而谁又能理解,只有离开,才更需要勇气。就在她转身的那一瞬间,时间变成永恒。这个决定很伟大,很顾全大局,也很残忍。时隔多年再遇到那个人的时候,发现彼此还相爱着,但是时间流走得这么彻底,一切都是沧海桑田,再相见是一种多么大的残酷,当心的伤口已经在被慢慢的遗忘,时间却又重新回来提醒他们,永世的遗憾,就近在眼前。Jane: Could I really have this? Lefroy: What, precisely? Jane: You.Lefroy: Me, how?

Jane: This life with you.今生,与你共度。

再看一遍的时候我还是会想,即便一生任性一次,只一次,既然已经放弃一切了,再自私一点的离开不是更好?每次每次简转身离开的时候,我仿佛看见所有依赖lefroy的人都得救了,除了简。简的终身未嫁在这个所谓爱情泛滥的时代是值得尊敬的。神圣的婚姻沦为社交与工具,伟大的爱情则被英勇牺牲了。就算是简的六部名著也给不了她幸福一生。

才华,独立的认知,果敢的决断,顾全大局的牺牲精神,对于一个陷入爱情的女性是幸运还是诅咒。电影的结尾,简问及汤姆女儿的名字,汤姆答道:Jane。直到这里,我才忽然觉得心口有微弱疼痛飘过。电影有两种,一种是用来逃避现实的,一种是用来正视现实的。这个电影就现实的残忍,没有钱再伟大的爱情也无果而终。面包和爱情,这个话题永远围绕着我们。纠结的立场与坚持,无数次的失望,怀疑,和动摇.。没有汤姆舅舅金钱的枷锁,简的幸福也不会荡然无存,可没有汤姆舅舅金钱的支持,依赖那份金钱生存的人的幸福就无从保障。现实中的种种羁绊,太过吝啬,就会终结美好。在简和汤姆的心里终究是责任重于爱情。

我不喜欢这样的结局,比起来,更喜欢《傲慢与偏见》的结局,可是现在才知道,《Becaming jane》才是事实,不能什么都是小说一样的happy endding,一部悲伤版的《傲慢与偏见》,有童话般的开始,却没有王子与公主的幸福结局。。片中的爱情故事带着淡淡的忧伤的气息。简的爱情没有最美好的结局,却是刻骨铭心。而最让我感到遗憾的也真是如此,她每本书中的主人公最后都拥有了完美的爱的结局,然而她的爱情却只能令人唏嘘。

简,让我看到游离于爱情之外的责任,强大的现实,还有深埋在心中的珍惜。和爱人平常生活的日子对于简来说是多不可及的梦,以至于她所有小说都是那么幸福的结局,可现在拥有这些小幸福的人们却不知珍惜。所有关系都是双方维系才能长久,后来看的《分手男女》里夫妇的无理

取闹看起来是那么荒谬,就算是家庭也需要经营。就像简看到了汤姆的正义,善良,而不仅仅是时髦的绿色外衣。没有什么情感、什么关系、什么付出、是应该的理所应当的,即便是善良,即便是勤劳,即便是温柔,这些本质上微不足道的东西也同样需要赞美和珍惜。。。。

下载评析简奥斯丁的《傲慢偏见》中的婚姻观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评析简奥斯丁的《傲慢偏见》中的婚姻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的女性意识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德伯家的苔丝》简写本与原著的语篇比较——基于倒装句的分......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傲慢招致偏见 真爱击退傲慢5篇

    傲慢招致偏见,真爱击退傲慢 ——浅谈《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发表于1813年,是简奥斯汀的最早的作品。这部小说最早的标题是《第一印象》。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是她最成熟和......

    钱钟书中国式才子的傲慢与非偏见

    钱钟书:中国式才子的“傲慢与非偏见”学者钱钟书生于诗书世家,聪慧过人,被称为“民国第一才子”。青年时期的钱钟书颇有些自负自许,恃才傲物。1929年,钱钟书以英文满分的成绩,考入......

    英语毕业论文--文学类--简奥斯汀的婚姻观

    解放军理工大学理学院毕业论文Abstract Pride and prejudice is Jane Austin’s great work, discussing the different marriages and love. In Pride and Prejudice, Jane......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在世俗与偏见中笑对人生

    在世俗与偏见中笑对人生--记开平市殡仪馆馆长张振华核心提示:14年前,他在一片反对声中顶着巨大压力来到了开平市殡仪馆,选择了这份特殊的、让人“敬”而远之的职业。此后,他一直......

    《爱玛》中奥斯丁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从《爱玛》中看奥斯丁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摘要:《爱玛》是奥斯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奥斯丁通过小说中女性人物的塑造展现了她对女性自身命运的关注。本文主要对《爱玛》中......

    论文 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中南大 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Views on love and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 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学生姓名:罗 考籍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