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司法的境界
司法的境界
——《论法的精神》读后感
贾伟杰 发布时间:2005-01-25 17:16:35
佛教界禅师提出参禅有三种境界: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参禅有所感悟时,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至参禅彻悟时,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就是参禅的最高境界。它的哲理意味在于,认识事物的表象是很容易的,但要真正把握其内在本质,也即精髓,不下一番苦功实难达到。然而,如能达到这种最高境界,便无往而不胜。孟德斯鸠就是这样一个努力探寻法律最高境界的人。
翻开《论法的精神》,我们不难发现孟德斯鸠一生中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悟,并从中领悟到其理论真正的精华。孟德斯鸠(1689—1755)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期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又是法国资产阶级著名的法学家。《论法的精神》是其一生重要的著作,当时的伏尔泰把此书推崇为“理性和自由的法典”。《论法的精神》一书,虽囿于时代的限制,在思想上有其局限性,但在资产阶级的法学著作中,可称之为具有独特风格的百科全书,也是资产阶级法学最早的古典名著。这部著作,对于十八世纪欧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准备和实践,起着思想准备和理论指导作用,从而也为资产阶级建立法律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孟德斯鸠把自己的代表著作称之为《论法的精神》,其含义是什么呢?他回答说:“法律应该和国家的自然状态有关系;和寒、热、温的气候有关系;和土地的质量、形势和面积有关系;和农、猎、牧各种人民的生活方式有关系。法律应该和政制所能容忍的自由程度有关系;和居民的宗教、性癖、财富、人口、贸易、风俗、习惯相适应。最后,法律和法律之间也有关系,法律和它们的渊源,和立法者的目的,以及和作为法律建立的基础的事物的秩序也有关系。应该从所有这些观点去考察法律。这些关系综合起来就构成所谓„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认为,只有从上述法的精神中才能解决自然法与人为法之间的关系,才能进行各种法律分类。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他列举了不同历史时代、不同民族、不同社会政治制度的历史事实和法律文献,论证某一类型法律制度产生的共同原因。同时,他不仅停留在寻找某些共同原因这一层次上,而且还试图建立某些原则。他说:“我建立了一些原则。我看见了:个别的情况是服从这些原则的,仿佛是由原则引伸而出的;所有各国的历史都不过是由这些原则而来的结果;每一个个别法律都和另一个法律联系着,或是依赖于一个更具有一般性的法律。” 从寻找某些共同原因到建立某些原则,在孟德斯鸠法律思想发展中是一个不同的阶段。从他的思想动机和目的来看,所谓建立的某些原则,就是指的一种理性的法则,这种法则能主宰一切,支配一切。凡是根据这些理想法律原则所建立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就是正义的;反之,就是不正义的。他强调“我并没有把政治的法律和民事的法律分开,因为我讨论的不是法律,而是法的精神,而且这个精神是存在于法律和各种事物所可能有的种种关系之中”,并断言法律是代表整个人类的,是人类正义的表现,法律为整个社会利益服务,而不是为某一个阶级利益服务,不是为一部分居民的利益服务。
由此可见,孟德斯鸠与其以前的法律学者主要满足于对法律条文的解释不一样,他力图从法律以外,从历史、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去研究法的精神,从社会的进步去探求这种精神在政治、法律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和一般规律,并从法律与其他事物的普遍联系中探求法律的精神实质,也即探求法律的最高境界。实际上,他所努力寻找的法的精神,首先从宏观上讲,应是一种存在于所有法律当中的价值观念,即人类正义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适用于一切法律当中。简言之,在孟德斯鸠看来,法的主要精神就是正义,法律应是正义的化身。他的这种思想,对资本主义法律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公平、正义作为法律的价值是被普遍接受的。虽然人们对公正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作为价值,公正应在法律之上,而不是相反。
公正也是司法追求的最终目标。英国著名法学家丹宁勋爵说:他作为法官的“基本信念是,法官的作用就是在他面前的当事人之间实现公正。” 司法公正为何如此重要?培根有句名言:“一次不公的(司法)判断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犹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断则把水源败坏了。” 美国大法官卡多佐以著名的里格斯诉帕尔默案说明司法公正的重要性。这个案件是一个衡平法院决定不允许一个遗嘱财产受继人——他谋杀了立遗嘱人——享有遗嘱收益。虽然从法律表面上看,这位谋杀者享有继承权,“但是,在这些原则之上还有一个更为一般的原则,它深深扎根于普遍的正义情感中,这就是,无人应当从他自己的不公中获利或从他自己的错误中占便宜。”
那么司法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对法律表面的、肤浅的理解,并在司法实践中机械套用,这是“未参禅”或“参禅有所悟”时的一般境界;深刻理解法律精神,把握其内涵,并能熟练运用法律于办案中,在当事人之间真正实现公正,这才是司法的最高境界。但凡高水平的法官,追求的就是这种境界。裁判结果是不可能做到让双方当事人都满意的,因为总会有败诉的一方(即使胜诉的一方也会有不满意的地方)。然而,努力做到裁判公正,不使当事人有不公正的感觉(即输得服气),却是法官可以做到的事情。在司法实践中,当法律的规定很明确时,简单地套用法律进行裁判,一般水平的法官都能做到,这时法官只需将案件事实输入法律这部机器里,就可以输出判决书来。瞧!多么省心。这是一般法官所想追求的结果,但这种结果绝不是一个高素质的法官所要追求的司法境界,因为这样做体现不出其应有的司法水平,也不等于就做到了裁判公正。尤其当法律规定不明确甚至存在漏洞时,如何在当事人面前实现司法公正,对法官来讲既是一个难题,也是体现其高超办案水平的时候。凡是一流的法官,这时就像禅师一样,在努力追求一种境界,他要准确把握法律的精神实质,给当事人一个公正的裁判。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实属不易,需要长期的磨砺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需要法官对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需要法官拥有除法律之外的渊博知识,成为知识上的“贵族”;需要法官为追求公正的崇高理想,必须长期坚守自己的信仰,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成为道德上的“贵族”。
在现代民主制度下,司法公正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与严格依法办案的观念的联系十分密切,司法公正就要求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做到严格依法办案,就必须正确处理好法与情的冲突。在孟德斯鸠法律思想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即“法律总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见的。有时候法律走过了头,而只染上了感情和成见的色彩;有时候就停下来,和感情、成见混合在一起。” 可见,孟德斯鸠认识到法律经常会和感情发生联系,有时会产生冲突。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他认为,法律不能走过了头,只从感情出发。司法实践中,当法律与情理相冲突的时候,执法者往往感到困惑和棘手,也最容易使其对具体而明确的法律规定视而不见,“制定”一个例外,以情代法做出裁判。这种自由裁量权的随意行使,实际上否定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根本就不是一种“衡平”或“正当背离法律”的方法。孟德斯鸠认为,如果对法律制定例外的规定,实际上就破坏了法律的原则的规定,其结果后患无穷。他举例说明:“查理七世说,他获悉在以习惯为准则的地区,诉讼当事人违背王国的习惯,在一个案子判决三、四、六个月之后才提起上诉;所以他规定,除非检察官有舞弊或欺诈情事,或是有阻碍当事人起诉的重大明显的原因,当事人应立即起诉。”因为有例外的规定,结果当事人在30年后还在上诉。情理因素要不要考虑?法官在裁判时肯定要考虑,但是坚持严格依法办案是首要前提,不能为了个别案件裁判合乎情理而损害整个法治的尊严。法官在遇到法与情冲突的时候,并非毫无良策,只有舍弃法律规定的唯一办法,在坚持严格依法办案的前提下,是可以找到妥善解决此类问题办法的。
孟德斯鸠还把法律区分为自然法和人为法两部分,人为法又分为国际法、政治法和民法。他认为,人为法富于普遍性;政治法使人类获得自由,民法使人类获得财产,国际法则是自然地建立在上述原则之上的;这几种法律的渊源、目的和性质是不同的。正如他在前面论述法的精神时所指出的那样:“法律和它们的渊源,和立法者的目的,以及和作为法律建立的基础的事物的秩序也有关系。”可见,孟德斯鸠又在微观上寻找法的精神,他认为,每一类型的法律,其立法的目的又是各不相同的。“不应当把法律和它所制定的目的分开来谈”,“不应当把法律和它制定时的情况分开来谈”。尽管他对法律的分类是不科学的,但其观点对当代司法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就是要求执法者在适用法律时,既要从宏观上体现公平、正义的要求,又要从微观上探寻某个部门法律的立法目的和原意,使司法更合乎立法目的和原意,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全面、准确理解法律,正确适用法律。
在司法过程中,法官遇到法律规定不明确时,就要思考立法者设立该法律或法条的目的和原意是什么,努力探寻法律深层次的含义,从立法目的的角度来正确解释法律,以正确适用法律做出公正裁判。尤其“当采用文义解释或其他解释方法,得出两个不同的解释意见而难以判断哪一个解释意见正确时,应当采纳其中最符合立法目的的解释意见。”“法律的目的,不仅是法院解释法律的标准,也是评价和判断法院判决是否妥当的标准。”
如何寻找立法的目的和原意?一般来说,每一个部门法律都会开宗明义,说明制定本法的目的。如我国《民法通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本法。”但这样的规定,使人尚觉得太原则、太抽象,不能确切把握立法者的目的。因此,有学者提出三种寻找法律目的和原意的具体方法:一是语义原意说,认为解释者应从法律所运用的词语本身去寻找立法原意。二是历史原意说,认为寻找立法原意不能局限于法律词语本身,而必须借助对各种立法史材料的研究,解释者能够了解法律得以通过的一般社会状况,以及立法者欲通过法律予以救济的对象或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把握存在于法律背后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目的。三是理性原意说,认为应诉诸于立法者假设的方法来寻找立法原意,即解释者基于立法者是以合理手段追求合理目的理性立法者的假设,想立法者之所想,以重构立法者意图的方式来解释法律,弥补法律所可能存在的漏洞。笔者认为,从历史原意和理性原意方面更能寻找到立法者的原意和目的。试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立法目的进行分析。该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立法者制定该条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分析一下该法制定的时代背景。在20世纪90年代,制假卖假的行为十分普遍,发生了许多危害消费者生命和财产的案件,严重损害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成为困扰政府的严重社会问题,而地方行政部门由于地方保护等原因存在打击不力的情况。因此,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立法者制定了该法。该法第49条双倍索赔的规定,为消费者提供了有力的自力救助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政府力量的不足。可见,立法者的目的应包括支持消费者“知假买假索赔”行为。
《论法的精神》就像储藏百年的老酒,醇厚甜美,值得细细品味。也许笔者的解读仍是片面、不准确的,请各位同仁一起来欣赏吧。
lunfadedejingshen 法律规制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不可避免的与国家政体性质原则、自然状况、自由程度、气候、宗教、法律等等都有关系,它以法律为中心,以独特方式研究和论述了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国际法学等一系列课题,特别是又遍涉经济、宗教、历史、地理等领域,讨论这些领域与法的关系,这些关系便构成本书的主旨--法的精神。遗憾的是,孟德斯鸠没有向我们明确地揭示出法的真正精神,但是,他提出了法的精神这一伟大而不朽的命题,他探索的思想进路和普遍联系的思想方法已成为人类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
我们首先看看孟德斯鸠关于“法”的认识。自然法学派代表人之一的格老秀斯曾说过,人类的本性就是理性,这理性就是自然法的渊源。自然法的效力,一不*权威,二不*强制,而是*人的理性自觉。法就是这个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存在物彼此之间的关系。孟德斯鸠则认为,“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在这个定义下,所有的事物都离不开法律。法律存在于社会之中,就不能孤立地去看法律,而必须由法律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去看法律。人类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地理、地质、气候、人种、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法律、政府、道德,等等,这些就构成了一个国家的一般精神。他认为,一般的法律是人类理性,各国的法律是人类理性在各个特殊场合的适用。在其对“法”所作的定义当中,虽然与其他启蒙思想家一样关注法律与理性的关系,但又有其独特之处,其独特之处就在于他是通过社会理论的构建,考察法律与理性的关系,以此来揭示“法”之内涵,即法律本质上是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这种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人类可以认识和控制的,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理性认识社会和法律的性质,从而使法律符合正义的要求。
孟德斯鸠的“法”精神可以概括为:法是对自由的界定,法无禁止就是自由活动的范围;自由的保证在于对权力的约束,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是节制权力的唯一可行之方案;认识法律现象必须结合一定的社会现象相互之间的关系来考察;社会现象的变化源于社会内部结构中某个因素的变化,所以,法律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法律也可以带动社会的变化。
既然在孟德斯鸠看来,法是理性的产物,那么,法的精神中必然包含着人类对理性的终极理解。阐明法的精神对于我们是极为重要的问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只是依赖于法的工具作用,寄希望于法律能够解决我们现在面临的所有问题,忽视了法律精神所带来的对于法律坚定的信仰。
“法律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它与我们同在,从摇篮到坟墓,它是指引着我们通往目的地的途径,即使在我们已与绝大多数灵魂汇合之后,也是由法律决定着,对所留遗产可以作怎样的处置”,美国律师赞恩对此这样出色地进行了描绘。这充分反映了人类文明的现代形态对社会公共生活规范和秩序理念的特殊理解,也极大地表现了现代文明的基本内涵:法律的文明。它表明: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一个最基本的经验性成果在于:文明必须依赖于法律观念的威力。一方面,人类文明的创生、维系都必须依*法律的普遍而有效的作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定纷止争、冲突解决,以确保社会控制和良好的社会生活秩序。在现代社会里,应当说这业已成为了普遍的观念:法律是有其重要的一席之地的,人们寄望于也习惯于法律下的生活,因为它是“达到美好生活的唯一可行的手段”。但是,可惜的是人们却仅仅把法律看作是“神化”的造物,一切依*法律,一味信奉法律,表现出一种严重地过分法规化的倾向,从而最终也沦为了完全工具主义法律(治)观的俘虏,大肆立法,试图以法律涵盖、控制整个社会生活。所以有学者惊呼,在今天,法的统治已变成了法的倾盆大雨了。法律若仅仅被看作是现世主义的工具性的产物,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法律万能论、法律饥渴症等会让人窒息的法律景观。于是,我们总是不无惊心地看到,怀着善良的法治愿望的人们总承受着“法治”(制)的煎熬和肆虐,预期中的法治社会并没如愿地呈现,取而代之却常常是法治工具观支配下的暴政与独裁.因而这样一种焦虑或困惑与其说是关于法律的焦虑或困惑,不如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功效上---“法律本身是一回事,法律的真正功效又是一回事”---以及随之而来的法律精神家园的焦虑与迷失,一种无根意识的反思与自我意识:什么是人的幸福生活?人的可能幸福生活与成功生活有怎样的秘密?法律能给人的合理承诺应当是什么?„,借用哲学界的一句话,就是“没有标准的选择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存在主义的焦虑”。
我忽然想到上次读书会我们读到的汪劲老师的书,该书主要是对于环境立法所追求的立法价值的研究。我们之所以要进行这种研究正是要探讨我们立法的主旨,只有拥有本质上强而有力的根据和精神依托,我们的环境立法才能源源不断地迸发出火花。现在有很多的立法者过于功利,将法律作为没有血肉的冰冷工具,立法就是为了解决燃眉之急,动辄为了保护某个水域进行一个专门的立法,各种法律法规层出不穷,根本不考虑法律间的层次性和条理性,更不会考虑与真正的法律精神是否一致,实用的后果很可能是更大的混乱。且不说那种充满功利性的立法能否真正的发挥作用,即使能够遏制眼前的某些问题,如果没有长远的眼光和思维,这种有效性也必定只是昙花一现。但是现在我们却太依赖于法律,在我们将要进行立法之前我们是否应该考虑下还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去解决某个问题,因为立法和守法的成本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得多。我们的立法不仅要适应现在社会状况的需要,更是通过法律的有效运作使我们相信法的内在精神能够引领我们走向幸福和美好。尽管现在中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极为严重,但是这并不是我们任意立法的理由,慌乱无秩序的立法只会造成将来无法收拾的混乱局面。条条大路通罗马,法律并不是唯一的路,当你以为只能求助于法律的时候,这种对于法律能否产生实效的恐惧和慌乱将会吞噬你的信仰。一旦信仰发生了动摇,一切的法律活动都将是无根之木,不会焕发真正的光彩。法律必须回归人的生活世界或者说生存方式、生存样式,以人的幸福生活为旨归而展开研究。这也等于说,它必须超拔于经验世界或现世主义的有限性和暂时性,力求在人的生命存在与某种永恒存在的精神性世界之间建立联系,承载人文的意蕴,追问生命的意义,由此而求觉悟与永恒。这种永恒的原动力就来源于法的精神。失去了信仰,我们还有什么?
第二篇:无冤是司法的至高境界
断狱与军队杀敌有关系吗?这似乎是个伪问题,因为二者的联系仿佛真的是风马牛不相干的。且慢,先请看《曹刿论战》,其中言道:庄公十年,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
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意思是说,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军队攻打鲁国,庄公准备迎战。曹刿为庄公出谋划策。曹问:“凭什么迎战?”庄公说:“所拥有的衣食,不敢独享,一定与大家分享。”曹回答说:“小的恩惠不可能普及大众,民众不会随从效力的。”庄公说:“祭祀的牲畜玉石锦帛,不敢多报,必定诚实有信。”曹回答说:“小诚实不是信用,神不会降福的。”庄公说:“不管大小的犯罪案件,虽不能彻察,但必定判得合乎情理。”曹回答说:“这是国王忠于职守的表现,凭此可以召集民众开战。”
中学时习读古文,偏重咬文嚼字,却对其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文字背后隐藏的深意不甚了了,对曹公将断狱与打仗直接关联颇为疑惑。后来研修律典又从事司法实务,渐渐领悟其中所蕴涵的精深道理,也明白曹刿在应答鲁庄公讨伐齐师策略时,为什么不把君王与大家分享衣食和诚实守信看作决战胜敌之关键,而却把公正断狱解读为军队能够克敌制胜的法宝。公正的法律给人生活以希望,公平的狱讼给社会以信心。万众一心,当然是胜利的真切原由。
然而,何以公正断狱?电视剧《大宋提刑官》,对这个问题有大致的解答。剧情由一系列命案狱讼串联,通过提刑官宋慈对一个个疑难命案的查处,诠释法医术是勘验、检查、断狱的最佳通途,而无冤乃是司法公正的至高境界。命案往往错综复杂、疑团重重,宋家父子审案断狱,悉心翼翼,探知真相,以不冤枉无辜为要旨。两代推官不懈追踪蛛丝马迹,使一个个疑案水落石出,真相显现。真凶落入法网,无罪开枷释放,无辜洗冤得雪。
显而易见,断狱达至无冤其实并非易事。宋慈的父亲宋老推官一生断案数百起,三十年不曾出现过一件冤案,谁知年过花甲时马失前蹄,因检验勘察有错,误入歧途,铸成一起误判错杀命案。依常理,有昔日屡破奇案所形成的亮丽光芒的映照,人们或许会宽宥他仅有的这次差失。但是,让蒙冤者赴死,悖离天职,违背良知。老推官不肯原谅自己,哪怕是仅仅一次的错误,而甘愿以死谢罪。谁能想到,名噪一时的老推官会吞下自己造就的苦果,悬梁自尽?
这件事,留给宋慈的不仅仅是悲恸,而且使得他心里深深地刻下了“司法绝不能有冤”的烙印。是的,这是父亲用生命给儿子打下的心灵印记。多年以来,宋慈审案慎之又慎,每每遇到人命关天的案件,都仿佛觉得宋父站立身后,时刻警醒:人命关天,切莫疏意。宋慈所处的是凡胎肉身所组成的世俗世界,而非真空的洁净环境。宋慈不能畅意地游走于盘根错节的官场,终因查案得罪权势身陷囹圄。面对对其有知遇之恩的老岳父的软硬兼施,他虽不能超然置身世外,却依然怀有一颗滚烫的纯正良知,以及永远直直挺起的脊梁,由此也坚守了“无冤”的信念。最终,弄权者身败名裂,削职为民,法律胜利了。
宋慈查案,向来认案不认人,以洗冤涤屈、伸张正义为己任。他任职提刑官十几载,对每起命案皆能够说明前因后果,弄清来龙去脉,做到证据环环相套,丝丝入扣。他辗转各省经手几百起案件,都能激浊扬清,从未有冤假错案,即使被诬身陷监狱,仍以办案无冤来宽慰自己。在宋慈看来,如果让无辜蒙冤,让凶手逍遥法外,那跟亲手铸成冤案没有任何区别。诚然,宋慈清楚,纵凭他一人之力,实难澄清玉宇,平尽天下冤狱。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荡涤所处环境中的污泥浊水,保证所行至的一方天地间天朗水清。
法律应惩恶扬善,断狱当洗冤禁暴。宋慈做到了,而且,根据办案经验所撰写的法医检验专著《洗冤集录》,成为流芳千秋的不朽经典,也传承为现代刑侦法医坊间的必读之书。同时被翻译成英、法、日等语言广传欧美诸国,惠及世人。“美景并不总是那边独好”。洗冤录仅为代表,历朝典籍中不乏有可以与现代文明相媲美的文字性记载,亦闪烁着璀璨的法制之光,这是我国法制走向现代化所应仰赖的重要内容。
一言以蔽之,现代刑事诉讼理念中,保障无辜的价值居于首要地位,无罪推定原则为无冤提供了基础性保障。无冤止于至公,乃断狱之大道。“无冤”,有时被描述为现代司法应当追求的目标,但同时亦必须知道,这个标准是一副如同乌托邦一样的理想图景,它的意义就在于我们永远不能至却不弃的求索。
第三篇:爱岗敬业境界
爱岗敬业境界
我,很幸运地出生在了天下之中——定陶这块风水宝地,怀着恋土情节以及欣喜之情,特教学校毕业后的我回到了定陶,经过“过五关斩六将”的筛选,进入了特殊教育学校,成为了一名我自认为普通至极的特教教师,上学时导师那句常挂耳边的“教书是良心活”此时在我耳边萦绕,对!既然我选择了把教师作为我终身的职业,选择了做一名普通的人类灵魂工程师,那么我就要把自己的理想、信念、青春、才智毫不保留地奉献给这庄严的选择,让我们把对祖国的热爱,对社会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家庭的热爱化为一种动力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尊重自己的工作,忠诚自己的工作。
爱岗敬业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对教师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就是要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尽心尽职,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求得不断的进步。一个人一旦领悟了工作需要全力以赴这一秘诀,他就掌握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能处处以尽职尽责的态度工作,即使从事最平凡的职业也能创造骄人的业绩。
然而,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职业特征做过这样的分析: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没有尊荣的事,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现代的教师为适应当前社会的迅速变化,面临许多挑战,如知识结构的更新,教学技术的改进,新型教学手段的尝试,日益难以应付的杂事……为应付这些变化,教师必须付出代价,而付出的代价往往无法获得可见的收益。正因为如此,教师与其他许多职业有诸多不同的地方,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将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职业资源的,并不以实际的可被清点的收益来取胜。教师爱岗敬业不是外在的一种要求、态度,更是一种境界。
当我们将爱岗敬业当作人生追求的一种境界时,我们就会倍加珍惜自己的工作,怀着感恩的态度,把工作做到更细、更深、更实、更快,更好,服务学生,造福社会!爱岗敬业,决不是随口说出的一句空话,也不是标榜自己的一个词语,它更应该是一种日常的习惯,一种默默的奉献,一种坚持的信念,一种强劲的力量!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保持心里的宁静和淡泊,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堂堂堂正正的育人,勤勤恳恳地教书。爱岗敬业,追求卓越,做到最好,追求更好!
第四篇:做人境界
欣赏别人是一种境界,善待别人是一种胸怀,关心别人是一种品质,理解别人是一种涵养,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学习别人是一种智慧,团结别人是一种能力,借鉴别人是一种收获。
第五篇:2013司法
关于2013届毕业生资料上交的通知
函授学员:
为了保证2013届学员毕业证书能够准确无误、迅速下发,现需要2012届毕业生上交毕业资料,具体事宜如下:
一、上交材料
2013届毕业生包括:2011级专升本、专科的全部学员。
上交资料包括:1.照片;2.毕业生登记表;3.思想鉴定表。
二、上交资料说明
1.照片:四张二寸纸质的近期免冠照片,照片背面必须写明学号、姓名(要用圆珠笔写,以免照片玷污)。同时上交照片的电子文件,电子文件以学号命名。
照片标准:
A.像片为彩色图像,背景为蓝色,被摄人服装要求为白色。
B.成像区要求:全部面积48mm×33mm;头部宽度为图片宽度 2/3 ;像长为图片长度的88%。
C.拍摄时亮度控制:输入值145,输出值110。
D.图片电子尺寸:宽150像素,高210像素。
E.图片电子文件大小为9-10K
2.毕业生登记表:表中所有内容必须填写,上交身份证复印件上的姓名、出生日期必须和录取时信息一致,否则不能办理毕业证书,请各班主任严格把关。
3.思想品德鉴定表:“企业人事部门意见”必须经过单位盖章,若本人无单位可不盖章。
4.2012年6月20日后,可上网(http://202.119.236.90)核对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专业名称、入学年份、工作单位、照片)。
请各班主任将本班学员的登记表和鉴定表分开,分别按学号顺序排列整齐,并登记出缺材料的学员名单。
三、上交时间要求
学员上交班主任截止日期:2012年3月20日。未及时上报材料,影响毕业证书发放的,后果由学员自负。
南京邮电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安徽函授站
2011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