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选修作业——谈谈我对中国南海问题的看法
谈谈我们大学生对中国南海问题的认识
最近,无论是报纸上,网上,还是电视上,最热的无疑就是中国南海问题了,由最近台湾渔民被菲律宾射杀事件变得更加激化和突出的南海问题成为了新一轮的国际政坛话题。那么南海问题到底是有何而来的呢?
“南海问题”是指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围绕南沙群岛的岛屿和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划分而引起的国家间的主权争端。包括领土和海洋划界所有权两个内容。南海是我国五大海区中最大的海区,海洋国土面积约为2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渤海、黄海、东海、台湾东部、南海五个海域海洋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是中国最大的一块海洋国土,相当于中国陆地领土面积的五分之一左右(《中国南海海洋国土》)。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岛屿的地位愈加突出,因而导致某些国家无端挑起对我国一些岛屿主权归属的争端。南海海域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航道资源和油气资源,是世界四大油气资源聚集中心之一,它的石油地质储量大概在230亿~300亿吨之问,单是可开发价值就超过20亿人民币,约占中国总资源的三分之一。除此之外,南海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尤其是从军事战略上而言,控制了南海岛礁.就意味着直接或间接的控制了从马六甲海峡到日本、从新加坡到香港、从我国广东到菲律宾马尼拉,甚至从东亚到西亚、非洲和欧洲的多数海上通道。在近200多年间,南海海域不断遭到周边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的觊觎.企图划分我国南海海域的资源,侵占我们的领海权益。
去年很热门的中日钓鱼岛之争还没有落下帷幕,最新台湾渔民被射杀事件是中国与周边国家又一次不可忽视的冲突。
南海周边资源丰富是遭到周边国家不断窥伺的重要原因。“南 海诸岛”(包括岛屿、沙洲、礁、暗沙和浅滩)270多个,其分布北起海岸附近的北卫滩、南至曾母暗沙;西起万安滩、东至黄岩岛,从北向南,大致可以分为东沙 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四大群岛,已经命名的岛礁有258座。南海海底地形复杂,主要以大陆架、大陆坡和中央海盆三个部分呈环状分布。中央海盆位于南海中部偏东,大体呈扁的菱形,海底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大陆架沿 大陆边缘和岛弧分别以不同的坡度倾向海盆中,其中北部和南部面积最广。在中央海盆和周围大陆架之间是陡峭的大陆坡,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南海海盆
在长期的地壳变化过程中,造成深海海盆,南海诸岛就是在海盆隆起的台阶上形成的。其东沙群岛位于北部陆坡区的东沙台阶上;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则扎根于西 陆坡区的西沙台阶和中沙台阶上;南沙群岛形成于南陆坡区的南沙台阶上
三、南海战略地位 南海资源丰富。南海诸岛有各种热带植物为主的林木;盛产各种海产品,有海洋生物2850多种以上。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质资源,含有锰、铁、铜、钴等 35种金属和稀有金属的锰结核,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海底矿产,是提炼核能的重要原料。石油、天然气是南海最重要的矿产资源。该地区被地质界、石油界 誉为“第二个波斯湾”和“四大海底储油区之一”;主要有曾母盆地、沙巴盆地、万安盆地等。南海战略地位重要。在航道方面,它是连接东北亚——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中东地区的重要航道,占世界海运总量的一半以上,每天过往的船只平均达270多艘,日本、韩国、台湾80%以上的石油是经这里运输的。东盟5国由南海经过的进出口货物占这些国家的外贸总额的一半以上。从这些概况和战略形势看,南海问题已经是现在最严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南海问题已经国际化,在国际政治领域中,任何国家的任何问题一旦沾上国际这两个字 就变得极为复杂了,特别是领土争端。南海问题一直是中国与东南亚部分国家之间的争端和分歧。这一事件本身是属于地区事务范畴内的,只需要地区内相关国家进行解决便可以了。但近几年来,随着 南海地区在石油资源和地缘战略中的价值不断升级,惹的很多地区外如日本、印度和国际上如美国等国家的插手,以图借此分一杯羹。近日来,中国南海问题日趋严峻,南海争端持续升级。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东南亚国家不断通过诸如声明、军演、登岛等行为来证明本国对南海岛屿所拥有的无可争辩的主权。可以说南海诸岛的主权归属问题已经成为目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南海问题即中国与东南亚部分国家围绕南中国海主权归属及海洋资源开发所产生的争议。其实质是东南亚某些国家否认我国在南海“U形断续线”内的主权,从而非法占据岛礁并大肆掠夺资源。究其根本,南海问题无非就是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能源问题,第二是大国间的对弈问题。能源问题是南海问题的核心。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从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以后,拥有丰富油气资源、被称为“第二个波斯湾”的南海开始成为世界热点争议地区。南海蕴藏的石油储量在350亿吨以上,而且品质优良,是世界上尚待开发的大型油藏之一,其中
有一半以上储量分布在中国海域。所以,为了石油资源,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开始疯狂抢占南海岛礁。同时,南海又是从印度洋通向太平洋的必经之路。在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各国对石油的需求呈不断上升趋势的背景下,在南海地区掌握了主权,就相当于扼住了周边国家的经济、国防的命脉。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实力、军事实力的快速增长,使得南海各国对中国的担忧日益增加,单凭南海各国的力量很难与中国进行抗衡。同时,中国的崛起也是有些大国不想看到的。因此,为了遏制中国,限制中国的发展,一些大国以各种方法支持南海周边国家和中国摩擦、对抗。随着东南亚各国在南海海域的动作日益频繁,加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地区外大国所增加的不安定因素,南海问题的前景不容乐观。现阶段,针对南海问题,我认为我们应当采取和平的方式协商和解决。即“继续争议,搁置开发”,在南海采取所谓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逻辑是,既然有争议,在争议有效平息解決之前,各国必须同时停止在有关海域的单方面开发。当然,中国也应当加强自身的发展建设,以自身发展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国家影响力;同时,加强我国军事力量尤其是海上力量的建设,增强海上队伍,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主权问题是不容许他人侵犯的,如果别国非得要挑战底线,进而引发冲突和更严重的后果,我们也将予以回击,捍卫主权。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实力、军事实力的快速增长,使得南海各国对中国的担忧日益增加,单凭南海各国的力量应经很难与中国进行抗衡。出于 各方面的考虑,在南海各国内部近年来也出现的要求南海问题国际化的呼声,个别国家如越南甚至采取了一些行动,如要求西方国家的石油公司到南海开采石油,力图是南海国际化,引来其他国家的插手。国际力量进入南海问题一直是中国最为忌惮的事情,中国也一直在力图避免这样局面的产生。比如西藏问题、**问题 就是因为西方势力的干扰而一直困扰到现在。南海问题的核心问题是能源问题。包括两个层面,第一是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第二的层面是南海是印度洋通向太平洋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和美、日 的能源之路。正因为如此,决定了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各国对能源――石油的需求呈不断上升趋势。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国 防的命脉,没有哪个国家会对石油的来源和运输问题视而不见。南海周边国家对南海提出主权要求,主要是因为南海被相信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而世界大 国美国
和地区大国日本、印度等对南海问题的介入则主要是因为担心一旦中国完全控制南海,就会扼住美日的石油命脉;同时也使得他们遏制中国的战略彻底失败。因此,这些大国不会坐视中国完全控制南海,会变着法的支持南海周边国家和中国对抗。因此近年来,南海地区并非风平浪静,小的摩擦十分频繁,大的冲突也 会时而发生(象近期又出现了印尼军舰炮击我渔船的事件)。总体来说我国在南海问题上实力还是有限的。主要体现在:
一、海空军的远程作战能力比较有限,特别是象南沙群岛,距离最近的海南的基地也有1000多公里,因此存在的问题是即便能够占领南海诸岛,如何守住这些岛屿也是个很大的难题。
二、我国周边存在争议的问题还很多,中日的钓鱼岛问题以及最重要的台湾问 题,都使得我国在南海问题操作时有了很多的顾虑,外交回旋的余地也少了很多。因此我国提出了“搁置主权、共同开发”的国策,这其实也是很无奈的,谁愿意搁 置主权啊?只是不这么说的话,别人把石油都采光了,我们还在和他争论这是谁的领土。南海问题和其他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参与的国家已经太多了,已经是属于国际问题。
那么,南海问题有什么前景,他的未来又在哪里呢?中国政府对于南海问题又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呢?中新网4月12日电: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2日表示,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立场没有变化,中方一贯致力于当事国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解决争议,这也是中方与东盟国家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达成的共识。南海问题不是中国与东盟之间的问题。
在12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据报道,中国要求与东盟外长举行特别会议,讨论制定“南海行为准则”,请证实。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有所改变?
洪磊在回答时做出上述表示。他说,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双方正在商议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旨在总结既往,规划未来,进一步提升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有关安排仍在讨论之中。
洪磊指出,关于“南海行为准则”,在不久前举行的第19次中国-东盟高官磋商中,各方同意继续致力于全面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加强《宣言》框架下的合作,继续保持对话与协商,增进互信,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朝着最终达成“南海行为准则”而努力。各方愿就此继续交换意见。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于国家问题虽然我们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关注它,支持国家政策方针也是一种力量。
第二篇:谈谈我对中国模式的看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谈谈我对中国模式的看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可以称作“中国道路”“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是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系列战略策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既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过程。它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丰富了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和道路的认识,是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
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有人开始将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称为“北京共识”或“中国模式”。自2004年5月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乔舒亚·库珀·拉莫题为《北京共识》的研究报告以来,中国模式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这种讨论随着美国2003年发动的对伊战争受挫、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以及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先后出现了几个高潮,延续至今,他们就中国模式对世界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国内的学者也有很多不同的分析讨论,同时他们也提出了很多不同观点和看法。
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和理解,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我自己对中国模式的看法。
一、“中国模式”产生的背景和条件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旧的经济模式基本上是“斯大林模式”,其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是:国营经济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国有企业实行国有国营的企业制度,收入分配存在平均主义倾向,政府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追求高速度的赶超战略,依靠高投入和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重工业(含军事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农业落后的畸形产业结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较先进的工业和城市与极为落后的农业和农村并存的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这种模式存在严重的缺陷,带来的是消耗高浪费大质量差效益低,形成的是短缺经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再加上文化大革命的政治**,使得中国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消费品严重短缺,连火柴肥皂都要凭票供应,农村2.5亿人吃不饱穿不暖,连温饱的问题都没有解决中国旧模式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城乡居民强烈要求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旧模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78年在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的主要政治障碍基本清除后,中国走上了探索新的经济模式的道路。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自己纠正了政治上的偏差、经济上的失误,尊重民意,坚定地推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这是中国改变旧模式形成新模式的基本保证。中国人民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望子成龙注重教育穷则思变的优良传统,再加上大量的海外华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是中国模式转变的重要因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产业转移和结构变动,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周边关系的改善,也为中国经济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中国模式”的内涵
第一,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的现代化是在中国的土地上由中国人自己来实现的外国的经验和教训都要吸取,外国的模式也应参考和借鉴,但决不能照搬。普世的理念是有的,如民主、自由、人权,但如何落实为一国的实践,要根据这个国家的经济、历史、文化、习俗和现实情况来采取行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第二,稳定压倒一切。
社会上总有各种阶层和利益集团,如果让它们以任意无序的、激烈妄动的方式来诉求,社会便永无宁日,好的政策也无从落实老百姓希望过安宁生活,复杂的国际环境更需我们头脑清楚中国从改革开放一开始,就强调稳定,摆正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十分明智的决策。
第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不搞多党制和议会政治,不搞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在意识形态上,中国已经允许不同思想流派的存在,但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治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这些都是与西方发展模式的基本区别。但这并不是说在社会发展战略方面,中国与其他国家没有任何共同之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处,恰恰就在于它是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充分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份的结果。
第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句话既讲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又讲出了人民的心声。凡是经济搞不好的国家,社会也不能安定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实施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第三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第五,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确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国的经验是: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改革是手段、是动力,稳定是前提、是必备条件,三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改革和稳定应该为发展服务,发展能够促进改革和稳定,改革必须带来发展,使尽可能多的人受益,不能为改革而改革,也不能造成剧烈的社会动荡,更不能因为害怕不稳定而不改革,要尽量使三者协调统一、互相促进。
四、中国模式的不足和完善
中国现行的模式,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还不成熟不完善。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创新动力不足,技术进步还不快,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压力加大,表明经济增长方式在总体上还没有由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转变为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型,还没有形成推动技术进步的有效机制,真正做到以自主创新为主,还不能更有效地克服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制约。
贸易摩擦不断、出口受阻、国际竞争激烈、外贸条件恶化、外贸顺差过大、外贸依存度太高,表明以数量扩张、外延扩大、粗放增长、靠劳动力充足价廉、低资源环境成本、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低价格和增大规模取胜、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工度、附加值都低、质量不高、缺乏自主品牌、国际市场竞争力弱的外贸增长方式还没有转变成一种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市场多元化、主要依靠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科技兴贸、以质取胜、产业结构合理、加工度高、附加值大、高效益、可持续的方式。
工业、城市、东部地区发展快,农业、农村、中西部发展滞后,三农问题严重,城乡地区发展差距扩大,表明重工轻农、重城市轻农村、重东南沿海轻中西部的偏差还没有完全纠正,还没有找到切实实现工农、城乡、地区协调平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收入差距扩大,发展成果分享不均;公共品供给不足,看病难、买房难、上学难、就业难,生产安全和社会治安问题比较严重;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法制不健全,诚信等弱势群体问题比较突出;民主、法制不健全,诚信缺失、道德失范明显,政府有些不该管的事仍然还在管,有些该管的事又没有管好,腐败现象也比较严重。这些表明现在社会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的偏差也没有完全纠正过来,也没有找到切实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平衡发展的有效机制。
正是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中国现在提出一系列新的理念、方针和措施,主要包括,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和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外贸增长方式,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
第三篇:浅谈中国南海问题
浅谈中国南海问题
我们知道,当今世界是一个“海洋时代”,南海是我国五大海区中最大的海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和自然资源,在近200多年间,不断遭到周边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的觊觎,企图划分我国南海海域的资源,侵占我们的领海权益,可谓是争端不断。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南海主权争端问题呢?
在海洋主权面临的严峻形势下,我们不断的探索如何维护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的战略。维护南海权益是一个长期并且复杂的过程,因此,采取正确恰当的方式显得非常重要。
第一,我们应该强调海洋文化观的建设,意识是文化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如何在世界性海洋发展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首先要解决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即适宜于海洋发展的文化观的问题。一个民族的文化观念不同,其在海洋发展、海洋竞争的世界舞台和地区舞台上所确定的国家发展模式与道路选择就不同。因此,要努力建设和弘扬海洋文化观念,坚持正确的导向,运用各种积极的、健康的形式,传播海洋文化,提高海洋意识,使海洋文化成为人民群众普遍的关注点,使其与海洋开发战略、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相适应,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
第二,我们应该扩展军事力量,加强友好合作,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增强我国海军和海上巡逻队的实力,加快海军转型建设,抓住当今国际安全关系的连动性、依存性等特征。以全局的、历史的、前瞻的眼光,在和平解决争端的前提下,时刻准备以武力解决根本问题,捍卫国家安全,国土完整。南海问题不仅仅是单一的海洋权益的争夺,更重要的是整个地区性的发展问题。中国应该坚持地区间合作,保证地区内和平、繁荣、稳定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护领土及领海主权和沿海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维护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管辖海域,保护对外海上通商,维护公海自由,更好地解决争议。
总之,南海作为我国国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在各个方面的重要性不允许我们随意忽略,对于南海的主权的维护和管理是当务之急。
第四篇:谈谈我对美术教育的一些看法
谈谈我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一些看法
姓名:李晨阳学号:2011210841
美术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对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完美理想的人性,使人有能力创造美好的人生,事实上每一种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如此,只不过美育是最直接的途径和最有效的办法。
不同于德、智、体等教育,美术教育是通过艺术等美感活动来提高人的素质和修养,从而达到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目的,也就是使儿童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使之成为具有崇高情操与富有实践能力的人。美育的任务在于鼓舞儿童去爱美、欣赏美、追求美,使儿童能够发现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美好,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通过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儿童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能美化人自身,即帮助儿童树立美的理想,形成美的人格,当儿童有了美好的人格与心灵,在生活中他们就能够用正确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同时,也能用正确的审美标准约束自己的言行。此外,由于有了正确的审美观,才会不断发现生活的美好,从而热爱生活并不断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因为这种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他们也必将把与人的和谐交往作为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美术教育对幼儿的人际关系交往和社会生活也是很有帮助的。
美术教育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有助于培养儿童好的性格,美术中的形、色、质等都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观形象与符号,容易唤起人的情感体验,人们也喜欢通过美术作品来传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情感性是美术课程的重要性质,这也是激发儿童学习美术的动力。不仅如此,美术课程本身就直接影响着儿童的情感和态度。美术课程不仅使儿童的不良情绪得以适当的释放和宣泄,恢复他们心理的平衡,而且有益于情感的不断升华。所以在对儿童的教育中,美术教育用其无形的力量所产生的影响是其他教育无法做到的。美育由于冲破了狭隘的功利主义,是一种形态相对比较自由的教育,它可以没有固定的形式和内容,所以比较容易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并且能够轻松渗透到其他形式和种类的教育中去。不仅如此,美育还具有全方位的作用,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这种作用,要能够在美术教育中渗透其他科目的知识。人类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分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是艺术活动,尤其是美术活动中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所以美术课程不仅能帮助儿童有效地丰富形象储存,而且能训练形象思维的能力,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密切相关,形象思维是基础,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逻辑思维。美育的社会功能在于全面培养人,它是从塑造美的心灵着手,因此,美育着眼的是整个的人,是人身心的全方面健全发展,所以,美育能从更高的角度体现人的本质要求和理想。
学前儿童对一切事物都有独特的好奇心和发现力,他们会用一双好奇的眼睛去认识和观察这个世界,也喜欢并善于去发现一些美好的事物,而在他们的绘画作品中所透露出来的则是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他们内心的情感,所以幼儿作品中往往包含了丰富想象、大胆构思以及奇特的造型,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去赞赏并加以适当引导的。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会习惯于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儿童的作品,去判断画的像不像,过于强调方法技巧,但是儿童的能力有限无法达到这样的要求,所以在这样的绘画教学中幼儿可能会表现出为难和无从下笔;还有一种则是让孩子过分自由发挥结果孩子过于天马行空最后自己都不知道在画什么。这两种思想都没有使儿童的个性和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促进儿童美术方面能力的发展应该要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儿童一般在四岁左右已经结束了无意识涂鸦时期,开始有意识的表现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但是因为儿童的年龄尚小,思维较简单,绘画技能也有所欠缺,所以在绘画中表现出来的形象通常是较为单一和幼稚的,对于自己喜欢的部分,他们往往会加以夸张强调,其他部分则会比较淡化,所以在儿童绘画作品中经常能够看到主题夸张、人物比例失调的现象,但这也正是儿童最纯真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要想正确的引导儿童绘画,必须要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和约束儿童,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欣赏作品的含义,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正确引导,否则就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和天性。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当通过观察幼儿和与幼儿的交流,找出幼儿的兴趣之所在。同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从幼儿感兴趣的方面入手,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亲身体验和感受现实世界的运动感、力度感、节奏感以及和谐感等,形成幼儿对这些特征的敏锐的选择能力,防止幼儿对生活中的一些东西视而不见或者走马观花,使幼儿不断地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最终达到提高观察能力的目的。此外,教师还应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感受美术创作表现出来的多样性,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融入对幼儿审美方面能力的熏陶,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实践活动中,应该给幼儿提供相对宽松愉快的创作环境。美术活动环境的创设应当加强游戏性,以此来培养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兴趣,减少绘画过程中的枯燥感和挫败感,让绘画真正成为一种幼儿喜爱的游戏,让幼儿在自己亲身的实践和体验中去学习和感受绘画所带来的乐趣。幼儿只有在愉快的游戏环境中才能放松身心,更加投入的充分感受美、表现美,并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虽然幼儿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不是美术教育的目的,但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却是幼儿顺利进行美术创作的基础。所以我们应该将传授知识和技能与培养能力整合在一起,不应该单一的过分强调技巧,而是让幼儿通过探索和尝试来主动学习和掌握技能。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涂色、粘贴、泥塑、折纸、雕刻、编织等加强幼儿的兴趣,不断地提高幼儿的作画能力和在色彩形状上的分辨能力,同时还能够提高幼儿的动手和协调能力。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孩子根据自己的画编成小故事将给其他的小朋友听,将语言教育和美术教育相结合,使美术活动更能够吸引幼儿的兴趣同时又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不仅如此,美术教育还可以结合其他各学科的教育活动来开展,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灵活的运用在不同学科中获得的知识,提高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中为了充分鼓励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可以对幼儿进行一些奖励,可以是口头的表扬或者是在其他的幼儿面前展示他的作品,在教育活动结束后将大家的作品展示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中。通过这些强化创造行为的方法,并与适当的技能练习有效结合会使幼儿对绘画活动产生更为强烈的兴趣,并在这个过程中确立起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能够更乐于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绘画是一种表现创作活动,有着很多的想象创作空间。幼儿园的绘画和其他艺术类作品虽然没有什么特殊的艺术价值,但艺术作品的本身却对儿童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用幼儿的眼光去欣赏孩子的作品,每个孩子表现在作品中的想象都是很丰富的,其中都有着天真活泼、生动稚拙的美。教师应当欣赏这种美并鼓励孩子们创造出更多的好的绘画作品,让孩子们真正的在美术教育的活动中爱上绘画、爱上美术。这种热爱不仅仅是在现阶段幼儿的成长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更在幼儿以后的人生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美术教育具有形象生动,鲜明直观的特点,在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着特有的优势,但是如何才能够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作用却需要教师的能力,教师要把握儿童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努力为儿童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使他们感到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压力和负担,把美术学习当成是一种享受和娱乐。使他们感到轻松愉快,这样让幼儿在有趣味的活动中吸收知识和掌握技能,才能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从而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在对幼儿成长教育中的优势作用。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以便于更好地进行绘画创作,充分表现出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学习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儿童成长和教育的相关知识,对美术教育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希望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来将这些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真正的运用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去,通
过自己的努力来帮助儿童培养美术方面的能力和知识,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让美术在儿童的未来成长和生活中发挥到更多积极的作用,要能够通过美术教育这个工具,使美术成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手段,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幼儿发现和感受美的能力,使他们将来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乐趣。
第五篇:谈谈我对“三农问题”的一点看法
谈谈我对“三农问题”的一点看法
所谓“三农问题”,即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的总称。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参与国际竞争,使的三农的矛盾更加突出。“三农”问题不解决,长期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从短期来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当然,国家也花大力气致力于此问题的解决。如加快结构调整,改革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等。但都无法回避由于农业人口过多而导致的生产能力过剩、商品化需求不足、人均占有资源过少限制收入增长,以及转移支付由于人口基数太大形成的财政压力等。因此,关键在于减少农民,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以此带动农产品的商品需求,促进结构调整,从增加非农就业和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两个方面,提高农民收入,降低中国加入世贸后对农业带来的风险。
当然,减少农民数目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国家经济实力的支持,而在当今我国的情况下,做到此是还是相当困难的。至少存在于农村与城镇之间的两级分化,贫富差距以及农业落后等问题也是相当难解决的,而农民素质的提高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本来完成和支持的。就目前的现状而言,中国有九亿多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减少农民,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确是任重而道远。但是任重道远并不代表没有成功之日,毕竟国家社会等各方面都在努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的发展最终要靠科技的进步,要形成工业与农业互相支持互相促进良性循环的局面,工业反哺农业,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支持,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并致力于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使农民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同时,花大力气解决农民的素质问题,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法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与文化素质,转变农民落后的乡土意识,这才是根本出路。当然这些都需要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最后,为了国家经济的平衡健康发展,为了入世后中国经济及农业有更大的市场竞争力,“三农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关于三农问题的一点思考
“三农”问题可以说是我国社会的一个顽症,政府和各界纷纷对这个困挠了中国几十年的经济和社会难题把脉开方,以期能够有所突破,从而推动新时期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得到质的飞跃和发展。我作为一个在农业大学就读的学生,也对这个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思考,在这里提出来,希望不要见笑于大方之家。第一、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问题。
上个世纪九十年有文件说我们找到了一条“让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转化,与西方城市化进程完全不同的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之路”。就是用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办法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现在看来,这种想法有些简单,因为它违反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首先,那种让支撑小城镇经济基础的乡镇企业和地方小工业遍地开花的设想与现代产业资源的聚集效应是背道而驰的。可以看到的,曾经“盛极一时”的乡镇企业在内地正日益萎缩或消失,而沿海一带制造业的规模却日趋扩大,产业链日趋完善,已经成为世界上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其次,小城镇的规模小不利于综合利用城市的公共资源,也不利于发挥城市的综合效应,从而使得中国城市化的成本变得极其昂贵。如果小城镇在全国遍地开发,互相弧立,功能雷同则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不是目前我们的国力所能承受的。
据新闻报道南京郊县一些地方,因政府集中征地搞开发,20多万农民陷入了无地、无业又无保障的“三无”境地,导致民怨沸腾,严重伤害了农民的利益。当前有一些地方领导人为了什么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在任内捞点“政绩”,竟不顾现实,硬是让农民搬出祖祖辈辈居住的乡村,集中住到沿公路建筑的一排排千篇一律毫无生气的钢筋水泥房子里,结果是既掏空了地方财政,榨干了农民仅剩的一点油水,还欠下了一屁股让其后任和百姓苦不堪言的债务,而最后农民因在“城里”无生活来源,种地也不方便,又通通搬回了原来的住所,真是劳民又伤财。由此看来,我们的城市化进程是要另谋良策了。什么良策呢?其实还是应该遵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办事,顺其自然,做好服务和引导的工作,半点也取巧不得,任何人若想在这一进程中充当“高明”的设计师和指挥家,必将遭到可耻的失败和现实无情的报复。从目前实际的情况来看,农村富余劳动力主要是往大城市及其周边卫星城市以及制造业中心地带转移,而我们的政府只要在这一过程中做好以下几件事就够了:
一、做好送工入城的工作。这主要是征对农村基层政府而言的,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首先是要政府加强引导,根据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尽量做好总量控制,避免盲目流动;其次就是要做好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从而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和待遇。在这方面,自从中央在农村工作会议上做出指示后,各地正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探索,其中浙江省衢洲市的“培训券”制度我认为很有新意,做法是由需要进城务工的农民提出申请,政府免费发给“培训券”,然后由社会办学力量凭券对农民进行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最后由政府买单。接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由财政反哺农民”。
二、做好接受农民工的工作。城市管理者应该在政策、法律、工作条件、就业指导、创业环境以及城管、维权、人文关怀等方面为进城务工者提供方便和服务,务必使他们当中尽量多的精英份子能够站住脚,融入城市,即便那些最终返乡的人,也要让他们多一些兴喜少一些失落,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痛苦。当然,要做到这些,仅仅依靠政府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城市各阶层要作为一个整体多一点同情心,多一点包容,胸怀更宽阔一点,微笑再多一点。时下,正在各城市如火如荼地开展的为农民工讨工钱的运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三、农业发展要产业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不要一门心思地尽想着往城里送,还应该立足农业和农村,尽量将农业做大做强,让更多的农民不需要进城,在农村就可以发家致富,所谓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应该是一个相对的、变化的概念。相对现在农业还很落后萧条的情况,九亿农民当然是太多了,但假如我们把农业的本职工作做好了,这个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富余”是不是会少余一些呢?
第二、关于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上面说发展农业产业化,留住农村富余劳动力,以目前的现状来看,农业产业化也是振兴农业,发展农村,让农民摆脱贫困的必由之路。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产业化模式呢?不同的国家因国情不同其农业产业化的模式是很不一样的。像美国,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产出、规模化运作的产业化之路。而日本则因为地少人多,3/4国土为山地的事实,多采取小规模的家庭经营模式,注重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环保理念,走绿色农业之路。我们国家与日本也有类似的情形,不同的是我们还没有市场化所必需的外部环境。我认为,走小规模的家庭式经营之路将是我们大部分农民的选择,那种将土地私有化集中起来搞规模化经营的办法在符合条件的地方搞,诸如内蒙、东北等少数地广人稀的地方偿试,不适合在全国推广。现在,很多地方政府领导一提起农业产业化,马上想到的就是办一个什么农产品加工企业,然后让农民与它签订合同,叫:公司+农户或者订单农业。但农业产业化的路子何其之多,怎么可能只有这一种模式呢?这说明,很多领导没有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知识。目前急需要做的就是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所必需的外部环境,诸如建立顺畅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培育统一的农产品流通市场;由国家投资,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农产品供求和价格变动的信息网络,让我们的农民少一些因为信息不灵而盲目进行低水平重复性投资所造成的损失(我对这个太有感性认识了);同时,也可按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一个贴近农民、服务及时、不断更新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总之,市场经济体体制下的政府应该是一个服务性的政府,而不是直接去参与市场运作。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农业是一个社会效益远大于其经济效益的行业,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非弹性商品,一旦全部产业化后,农业将很难获得社会平均利润,这种情形在我国由于农业从业者太多,竞争激烈,将显得更为突出;现在加入了WTO,将逐步参与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无疑又严峻了我国农业的生存环境。农业产业的上游可以通过减少流通环节,优化物流配置来压缩运营成本,同时也因为其属于服务业的性质,获利应该是没问题的;下游问题大点,但也可以从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科技含量,注重环保,走绿色农业的路子上下功夫,利用我们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无非是少投点钱,多投点力,因为我们中国的农民是最勤劳,最舍得花力气的。最主要的是政府要加大农业补贴,要直接补贴,要将农业补贴作为国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一个经济杠杆来用。美国农场主财大气粗,政府尚要对其补贴,我们中国的农民穷得叮当响,政府还舍不得那几个钱吗?
第三、要加强基层政府部门在经济建设中的引导作用。
要想提高自己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教育水平,最主要的还是靠自己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在改革基层政治体制后,政府也要起到引导作用,主要是为农民提供相关的经济信息,组织工农群众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村生产经营技术水平,大力开展第二、三产业等多种经营,有条件的也可以组织劳务输出,也可以组建集体所有制或股份制的公司企业,但要加强民主监督,防止贪污腐败。这种发展工商业,加速城市化进程,是提高人均收入,提高就业率的唯一途径。另外,政府还有义务有责任组织人民群众进行其他方面的公益基础设施建设,如修筑公路,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治理沙漠等等.这里面我们要清楚的一点是,我们现在的农产品及其再加工产品没有实现规模经营,缺乏市场竞争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而比较分散的民间资本对这方面的投资热情不高,这就要求国家在宏观调控上给与支持,并由基层政府扶持、引导相关企业的发展。另外企业还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尤其是人文环境,使人才能充分发挥其才能(这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尤为重要,不能提供好的生活条件,至少要提供好的人文环境吧)。如果家乡的这些经济建设有了成效,人们不会盲目涌向大城市的,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很多反对取消户籍管制的想法也就多余了。
解决“三农”问题,既要用老办法,更要有新思路。要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要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根据条件依法、自愿、有偿进行适当的土地流转;要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则,采取新的思路改进对农业和农民的保护,努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减轻农民的负担,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我对三农问题的几点看法
1、三农问题实际上是农民和土地问题
所谓的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虽然说,这三个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根本点还只是一个问题,就是农民太穷的问题。
农民贫穷的最根本的原因,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就是农民和土地的问题。农民太多和土地太少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任何情况下,一个方面的存在都是可以用另一个方面的变化去化解的。在我国,土地面积已经没有大量增加的可能,况且,在农业生产现在所使用的生产力下,假定有可能的话,如果无限扩大耕地面积,农产品就会过剩,仍然是对农民和国民经济不利的。因为有其它方面条件的制约,所以,土地和农民问题就只能是农民问题。土地太少与农民太多的问题就只有用减少农民的办法来化解。
2、农民太多所产生的影响
中国有9.3亿农业人口(不是9.3亿农民,农民是指进行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农业人口包括不能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民的家属),人均只有1.5亩左右耕地。如果不算妇女,每个农民也只有6亩耕地可以耕种。因为现在农业生产基本上是拖拉机耕种、收割机收割,一般农民不可能有拖拉机和收割机,所以,他们只有付出费用请他人为自己进行。为了完成请他人为自己进行耕种收割,他们付出了数百倍的劳动。收入呢?只有百分之一,其中还是包括了粮食价格虚高的因素,所以,农民不但劳累而且非常贫穷。三农问题的农业真危险和农村真苦都只不过是农民收入太少的结果。农民的劳动极大地浪费使粮食价格虚高,粮食价格虚高使农民很难得到粮食价格高的利益,而且,使小农吃尽了苦头(愈小愈如此),农业生产现代化受到极大地限制。为了应付生活和生产,农民不能不群起追逐多种经营,在不稳定的农副产品市场中沉浮,不能不背井离乡当农民工,如候鸟一般奔跑在城市和乡村之间,荒芜了土地,挣到了辛苦钱或者花光了路费而流落街头,拉低了城市的劳动力价值或者成为城市安全的隐患。农村的变化在城乡的差距中化为泡影,在新农村的实现中重新呼唤新农村的梦想。农村不能形成有效的市场,使资源匮乏,经济发展受到巨大地挑战。
3、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减少农民
在提出解决三农问题以来,我们采取了许多措施,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由于没有抓住根本,常常是“按住葫芦浮起瓢”,甚至是葫芦没有按住瓢也浮了起来。比如搞多种种植。在不提倡的时候,少数农民种植,有了赢利,但是,一旦变成了政府行为,号召或者命令农民种植,没有市场,不只是农民收入大大减少,而且影响了粮食安全。再比如粮食涨价,粮食价格上涨了,危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紧接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上涨了,农民在粮食涨价中的利益被抵消了,就又会有新一轮的粮食涨价。在2002年粮食涨价以前,学界就担心入世后中国农业的生存问题,可是,今年粮食又一次上涨。在一次又一次的粮食价格上涨中,中国农业的竞争力将向什么方向发展呢?在实际上,粮食涨价后,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物资就都相应的上涨了价格,甚至比粮食上涨的幅度要大得多。农民在粮食价格中所可以得到的利益被农业生产物资的价格上涨抵消了。还由于农民可以出售的粮食不多,绝大部分粮食是农民自己消费了,因而,增加了农民生产自己维持日常基本生活(生活水平愈低,则基本生活的开支所占的比重则愈大)即吃饭的生活资料的投资。这样,粮食价格上涨实际上受害最大的就是农民自己,土地愈少的农民就受害愈大。粮食价格上涨能够得到利益的实际是有许多粮食要出售的农民。当出售的粮食数倍於农民自己生活所消费的粮食的数量之后,粮食价格上涨引起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副作用才能够寻找回来。因此,粮食价格上涨只对大农有利。所以,解决农民也即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减少农民:一是农民少了,农民的耕地就可以大幅度增加,摘悼“小农”的帽子,劳动效益成百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提高,价格下降,农民收入成百倍增加;一是已经不是农民的农民已经在二、三产业中就业,可以取得高收入,问题理顺了,通畅了,就不会有“按下葫芦浮起瓢”的事情出现了。
4、留下多少农民最好?
这个问题由生产力决定。所以会发生“三个和尚没水吃”的问题,是因为可以干的事情太少了。如果要做的事情非常多,就不可能会发生那样的事情。当前使用的是拖拉机、收割机进行农业生产,一个农民在一个月的农忙中,可以收割耕种500亩以上。收割、耕种之后,再用2-4个月的时间,可以完成田间管理。一年两季,用8-10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完成500亩土地的农业生产任务。收获后在扣除全部生产投入之后,可以有24万元以上的收入。现在,人均土地1.5亩土地,一个农民之家4口人,有6亩土地,这样算起来,一个农民家庭(我们只算男壮年农民,按一个农民算)要有500亩土地可以耕种,就得把83-84个农户集中到一个农户中来,一个农户占83-84户的1.2%。如果一个农户耕种600亩土地,就是1%。其实,我们在计算这个问题的时候,完全可以不去求计算的准确,可以求取一个粗略的数字。实际上,由于许多原因,在我国一个农民耕种500亩土地的时候,农业人口会保持在3%左右。但是,在估计在人们心中的分量的时候,1%和3%甚至4%也同样吓人。所以,我在这里只按1%算。也就是说,在现在,中国农业生产只留下1%的农业人口是最好的,最能够发挥农业生产力的效力。
5、我们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吗?
先和发达国家比较。美国现在的农业人口是2%。他们的面积和我国差不多,人口却只有我国的1/5-1/4。也就是说,在相同的土地面积上,美国有1口人,我国就会有4-5口人。这样,在相同的生产力下,美国有4-5%的农业人口,我国就只应该有1%的农业人口。因此,由于我国的农业生产力落后于美国,所以,在美国是2%的时候,我国应该是1%左右(在上面,我估计应该在3%左右。问题不在于此,在于剩下的农民去干什么。既然美国其他人都有工作可干,甚至在2100年之后,有消息说,美国要实现农业人口2%和工业人口2%,为什么我国的人非农业没有什么可干了呢?现在来看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农村,只有3-5亩地的农民,除去实在没有办法使用拖拉机、收割机的极少数深山区之外,包括少数有拖拉机、收割机的农民在内,都必须请有拖拉机、收割机的农民为自己进行农业生产劳动。实际上,几乎是有拖拉机、收割机的少数农民(大概占总数的2%左右。由于如此,所以,拖拉机、收割机的效率极大地降低了)完成了全部的农业生产的实际操作。剩下的农民中,有一亿多农民已经是农民工(前几天,在中央二套的一个专家的谈话中,说现在已经有两亿农民工。农民工是实际上的工人,只是我们没有使他们变成工人的机制而只把他们作农民看的灵活制度而已)来回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奔波,其他农民在用3-6个月的劳动完成请他人为自己进行3-6个小时的实际的农业生产劳动之外,余下的时间就是在乡村进行手工业或者商业、服务业等劳动挣钱。其实,98%的农民实际上已经不进行实际的农业生产劳动了。只是由于缺乏有效地梳理机制,把土地归实际进行农业生产劳动的农民占有,使没有实际进行农业生产劳动的农民专心致志的去进行二、三产业的劳动。就好象大禹治水时代黄河水聚中原,向东流向大海,是势所必然,只是需要有效疏导耳!
6、国家经营土地的效益
我们不说一个农民耕种500亩土地的收益,因为,在我们眼前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把99户的土地收归一户农民耕种,去计算那种收益无疑于痴人说梦,正因为如此,也使许多人的头脑转不过弯来,而没有办法解开把只能耕种3-5亩土地的小农转变为耕种500亩土地的大型农民的这个疙瘩。其实,如果打通一个关节,事情就能够变得非常简单。我们在上面说,现在,土地基本上是被2%有拖拉机、收割机的农民收割、耕种了,如果我们还是这样把土地这种间接由1-2%的农民耕种、收割的方式变成直接由1-2%的农民耕种、收割的方式,还是由1-2%的农民实际耕种,收割,是没有多么大的变化的。或者有人说,这样,余下的98-99%的农民不是没有活干了吗?其实,在以前,那98-99%的农民是有活干,但是1-2%的农民并没有少干活,现在,98-99%的农民不干活了,1-2%的农民仍然没有多干活,为什么不可以呢?如果把土地收归国家所有,由国家招雇或者承包给一个农民,在收成之后不伤害98-99%农民的原有利益,为什么不可以呢?按现在的收益看,有农业机器的农民一季收割、耕种500亩土地就可以收入3万元以上,两季6万元,是高收入,为什么国家不能用这种办法把人民生活的安全保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呢?
7、国家经营500亩土地的效果
国家经营500亩土地,招收一个农业工人(农民转变为工人或者也是市民),不说在收割、耕种500亩土地上的收入,只说便于规模经营所带来收益。由于规模经营有利于使用科学技术,粮食增产,还有农业生产物资的购买量大,在交易时转手少,就又取得了许多的经济效益。这些收入,是看得见的,但是,它的具体效果又是难以具体计算出来的。实际上,微型小农如果不能够彻底得到改造,就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陷阱。在中国现在的特殊条件下,国家用这种统一经营的办法使农业经济的隐蔽的分羹经济变成为公开的分羹经济,是微型小农转变为大农的最好的方式,也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最快和最有效的途径。最值得注意的是,它为国民经济打开了一条广阔的大道。
8、98-99%农民的眼前与未来
当然,首先富裕起来的是1-2%的农民,虽然在国家、社会与各方面的有效帮助下,98-99%的农民也在其它产业的就业中走向了富裕,甚至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抓住了机遇,成为大老板或者大企业家,成为巨富,但是,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从整体上说,在初开始的时候,他们刚刚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还没有农业生产之外的就业技能和创业经验,所以,国家或者社会要在这方面给以帮助。我们常常说,城市要反哺农村,工业要反哺农业。说到反哺,我们不能把它理解为简单的物质给予,而能力和条件的给予是最主要的。只有这样,这些农民才能够成为在向现代化进程中可以自由翱翔的人,赶上现代化的步伐。农民因为都得到了在他们有土地时的收益,他们就保持了以前的生活水平,因为现在已经不需要他们对土地的劳动投入,他们就有了足够的时间来专心致志的去做其它方面的工作。在这时,要注意做好对一时还不能找到就业门路的人的生活的最低保障工作。
9、国家为中心的启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这样的做法是一条土地国有化的路子,但是,国家的力量或者是有一定限制的,一时不能完全作到,所以,一方面要根据国家经济力量安排分期分批的去搞,先易后难,另一方面,可以制定合适的政策适当的利用社会力量,甚至包括使用外资。但是,一定要把最终的制约权掌握在国家手中来。在当前,我们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使用的是控股的方式。但是,我认为,那只是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方式,如果把它作为最后的方式使用,恰恰国家容易处于被动的局面,会在强有力的资本面前左右为难,还会产生不良后果。土地矿山是国家资源,是国家所有的,所有权、支配权、控制权、经营权、受益权都是国家的,还要控股干什么?这不是放弃了自己对它的所有权、支配权、控制权、经营权、受益权,而和资本站在同一水平了吗?在这里,允许社会资本和国外资本进入,是一种经营方式,是所有权、支配权、控制权、受益权和经营权及与经营权相适应的部分支配权、控制权、受益权分开,归资本支配,是一种通过合同方式的经营让渡行为,不存在与资本的风险同担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在理论上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在土地问题上也是如此,把所有权把握在国家手中来,打好土地国有的基础。
10、土地国有化的意义
土地是人民日常生活的最基本的保证。如果没有粮食,那么,人民的生命就无从谈起,还能够说什么国家?在工业生产还不发达的时候,绝大部分人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产门路,没有多少粮食可卖,但是,都有粮食可以生活。每个家庭存储足够供自己生活的粮食,也不存在什么粮食安全问题。在现在,现代化生产使粮食生产越来越掌握在少数生产者的手里,否则,将会阻碍经济的发展,这个时候,粮食安全问题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成为社会的一个大事,就像水成为社会统一管理的资源一样,土地就成为社会必须统一管理的资源。在有国家存在的时候,这个任务就落在了国家的身上。如果说,中国历代的“重农抑商”只是把民众固定在土地上而实现把最有赢利的工商业抓在国家手中而在实质上是国家重视工商业生产的话,而今天则是实实在在的国家重视农业并亲自进行农业生产了。这样,不但能够使农业尽快实现生产现代化,而且也使农产品生产变得有序了。最后,中国革命是以消灭阶级、消灭三大差别为目的的,在社会主义社会里,阶级已经基本上被消灭了,剩下的是阶级存在时留下的最后痕迹,是没有利益冲突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表现为三大差别。土地国有化是消灭三大差别的最好途径。
11、土地国有化与土地集体化的比较
土地国有化和土地集体化是两种不同的做法。土地集体化是当前的现状,在这样的状况上解决农民问题就是要在农民的现状上保持不变,来增加农民的收入,这样做由于农民太多,土地分成许多学小块,不只是农民的收入得不到多大改变,而且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鸿沟和陷阱。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的状况,使“三农”永远作为问题存在。土地国有化是一场革命,土地由小块变成大块,小农变成大农,利于农业现代化生产,使农业生产的效率提高,其余农民变成二、三产业的劳动者,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的现状,使“三农”问题不复存在。即使得分批分期解决,但是,每解决一点,就是一劳永逸的解决。况且,现在,存在着农业革命的机会,农民已经有大部分在非农生产的行业劳动,只是需要我们作政策的调整,为什么我们放弃一劳永逸和长期的不选,而要选取短期和效果小的做法呢?比较起来,实现土地国有化,彻底铲除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才是万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