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下列物质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 A.Na2O
B.NH
3C.Ca(OH)
2D.CaBr2
2、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
B.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3、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Cl: C、HCl:
B、OH: D、Na2O2:
—
4、下列各对原子序数的原子能以共价键结合成化合物的是
A、9和11 B、14和17 C、11和1 D、12和17
5、现有如下各说法:
①在水中氢、氧原子间均以化学键相结合。②金属和非金属化合形成离子键。
③离子键是阳离子、阴离子的相互吸引。④根据电离方程式,判断HCl分子里存在离子键。
⑤H2分子和Cl2分子的反应过程是H2、Cl2分子里共价键发生断裂生成H、Cl原子,而后H、Cl原子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上述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⑤正确
B、都不正确
C、④正确,其他不正确
D、仅①不正确
6、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A、氯化氢溶于水
B、加热氯酸钾使其分解
C、碘升华
D、氯化钠溶于水 7.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 D.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
8、下列物质中有离子键存在的是
A、N
2B、HCl
C、H2SO
4D、NH4Cl 9.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属于()。·
A.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 C.既是吸热反应也是放热反应 D.都不是
10. “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该化学物质可能是()。
A.氯化钠 B.固体硝酸铵 C.生石灰 D.蔗糖 11.对于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物H20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D.反应物H2和02具有的能量相等 12.关于吸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凡需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只有分解反应才是吸热反应 C.使用催化剂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D.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形成离子化合物
B、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都是金属离子
C、离子化合物中,一个阴离子可同时与多个阳离子之间有静电作用
D、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14.从能量的角度看,断开化学键要,形成化学键要。化学反应是释放能量还是吸收能量取决于。
15.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时,该反应为 反应;当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时,该反应为
反应。16.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①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03)制生石灰(CaO)②燃烧木炭取暖 ③炸药爆炸 ④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⑤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 ⑥食物因氧化而腐败
17、短周期的三种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变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5。X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Y和Z两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的总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2倍,X和Z可以形成XZ3的化合物。请回答:(1)X元素的名称是
;Y元素的名称是
;Z元素的名称是。
(2)XZ3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电子式是。
(3)分别写出X、Y的含氧酸的分子式。
第二篇: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教学设计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 2-1-1教学设计 2018年2月16日
课题: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问题导学为主)
主备人:高一备课组 毛小红
一、高考考纲要求:
1、从微观化学键的角度来解释化学反应中为什么会有能量变化;
2、利用化学键键能的改变值估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值;
3、用符号(能量变化示意图、“反应过程—能量”曲线图)定性表征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各种物质都储存有化学能,化学能越低物质越稳定; 2.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3.能根据吸热和放热判断反应物和产物总能量的高低。过程与方法:
通过宏观(实验现象)——微观(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图(能量变化示意图、“反应过程——能量”曲线图)三重表征,建立化学键与化学反应过程中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形成能量守恒的观念,建立以化学键为中心的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的微观认识框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物质化学反应与体系能量变化关系的学习,将化学反应的认识层次从初中的“物质变化的角度”上升到“能量转化的视角”,建立认识化学反应的能量转化观,进一步体会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三、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问题串形式呈现——学生自主完成 1.通过宏观实验现象感受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实验视频】氢气与氯气混合,在光照条件下爆炸。提出问题: ①观察到什么现象?
②镁条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来自哪里?
③氢气与氯气混合后可以安静地共存,为什么光照后就反应?光照的作用是什么? 2:从微观角度建立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关系
(1)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的能量来自哪里?你是怎样理解“各种物质都储存有化学能”这句话的?一个化学必修二第二章 2-1-1教学设计 2018年2月16日 确定的化学反应完成后的结果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由什么决定?(2)从化学键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教学环节3:借助图像符号帮助理解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我们可以用图像来形象地说明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关系。请看教材图2—1。
【过渡】上述示意图可以较好地解释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与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的关系。然而我们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如:氢气与氯气混合后可以安静地共存,为什么光照后就反应?光照的作用是什么?我们还可以用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图来更好地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以反应H2 + Cl2==== 2HCl为例,投影并讲解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图各部分所代表的意义】
教学环节4:练习提升,学会利用化学键键能的改变值估算陌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 2-1-1教学设计 2018年2月16日
【学生动手】(计算,上黑板板书)
1.【小组交流】这节课学了什么?
1.断键、成键与能量有什么关系?
2.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由什么决定?
3.从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角度如何判断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教师点拨】(环节突出)
1.1、化学反应的本质: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吸收能量)
(释放能量)
2、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判断方法:
(1)从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相对大小(宏观)判断
若E反> E生,放热反应 若E反< E生,吸热反应
(2)从反应物、生成物键能(微观)判断
若Q吸>Q 放,吸热反应 若Q吸 四、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 2-1-1教学设计 2018年2月16日 五、个案补充 个案补充: 1、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有能量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反应(如浓硫酸的稀释是放热过程而不是放热反应)。 2、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断裂其化学键需要的能量越高。 3、化学反应中反应热的计算注意共价化合物共价键的数目。 4、化学反应中反应热的计算注意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尊敬的各位专家上午好。我们知道化学是一门充满神秘色彩的科学,它通过探索人们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粒子的运动,将人们从宏观世界带入到了神秘的微观世界,并指导人们合理创造新物质。 今天我就选取了鲁科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内容《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进行说课。下面我简要的向各位专家介绍一下我的说课内容。 本节课我将从教学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和特色共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知识的冰山模型”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就像冰山露出水面部分,是表象的;“隐性知识”就像冰山藏在水底部分,是潜在的。“显性知识”只是冰山一角,而“隐性知识”则占冰山的绝大部分。它启示我们,化学教学不能只把眼睛盯着显性知识,即知识与技能,而要努力挖掘潜在知识价值,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的真正目的。 所以在此基础上,针对本节课我采用了“知识——知识价值”的教学理念,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获得有关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力求将具体的建构性知识上升为认识知识的多重功能与价值 进而实现认识价值、情意价值、探究价值三重价值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本节课通过挖掘知识潜在价值,将以往单纯的建构性理论知识,上升为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对化学微观世界的认识。体现了本节课的认识价值。 探究价值则体现在通过理论探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和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通过对科学足迹的探索及其在社会生活实际中所产生的巨大贡献的学习,体会化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艰辛,进而激发学生用化学知识来创造新物质的兴趣与热情。由此体现情意价值 要想实现三重价值的有机融合,合理分析教材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我就从地位作用和知识脉络两个方面来分析本节课的教材。 首先从地位作用上来看,在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并从原子和分子的角度认识了化学变化其实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而到了高一,通过上一节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学生对原子的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从核外电子角度预测物质结构和性质,而本节课化学键的学习,则是从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作用力的角度上对之前的知识更深入的学习,并为下一节能量的变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承上启下,作用不可小觑。 本节课的知识脉络为:由最常见的宏观现象入手,引出化学键,进而引申概括出化学反应的实质,通过对化学键的解释得到作用力的两种结合方式——两种类型化学键,进而形成两种类型化合物,知识内容安排合理,层层递进。 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而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初中的物质变化与原子结构,但是并不知道这些物质的微粒是怎样结合的?化学变化的实质到底是什么?这些都是他们所不知道的也是他们想知道的。由于本节课抽象难懂枯燥无味,需要较强的微观世界认知能力和想象力,而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这部分的能力又比较薄弱,所以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了一系列具有认识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和观看动画,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现科学的本质。 本节课我力求通过化学键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构成物质的微粒间存在相互作用是物质稳定存在的原因,而化学变化实质上就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结合方式的改变,这也说明了微粒间作用力有性质之分,而相互作用方式的不同则可形成不同类型的化合物。由此达到挖掘知识的潜在价值的目的。 所以,针对以上内容,我制定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内部微粒间存在相互作用 2、知道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性质之别,即强弱之分 3、理解物质在相互转化时实际上是一种作用代替了另一种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两组对比实验,学会分析物质本质的方法 2、阅读资料,了解化学键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2、观看微观动画,培养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思考具有价值的问题以及观看微观动画,培养逻辑分析推理能力和微观世界想象力。 2、通过认识化学键理论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体会化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艰辛,激发学习化学,并用化学键的原理知识来创造新物质、改造世界的兴趣与热情 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我设置了如下的教学活动 首先由我国科学家拍摄的首张化学键图像,直面分子内部的资料,引出课题,并创设问题情境:为什么看清化学键是分子手术的前提?化学键又是何神奇之物?这样以科学史实引出课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达到对知识的定位。 在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的时候,我将操作两组对比试验:加热一百度的水、以及初中学习的电解水。通过对比实验再次创设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两个实验中产生的气体为何不同,电解水时为什么要通电?以及化学键中的“键”字在字典中的解释?两个实验条件不同:一个加热一个通电,使学生很容易认识微粒间存在相互作用,且非常强烈。而化学键的“键”字在字典中的解释就是关键,这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这种作用力的强弱。 紧接着我会继续引导学生思考电解水过程中,微粒间的作用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的实质其实就是一种作用力取代了另一种作用力,实现了作用方式的转化”的科学事实。 在此基础上,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资料阅读,让学生了解“21世纪的四大化学难题”,而其中之一便是“合成化学难题”,而解决这一难题其中的一个研究课题就是“化学键”。而最近从原子水平检测硅材料的技术出炉,也完全得益于化学键知识的应用。通过阅读两个资料,使学生认识到本节课的重要性,并体会化学键在科学发展中的应用价值和重要地位,激励学生在不久的将来也能为科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之后我将播放最常见的物质——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微观动画,结合动画引导学生运用原子结构的知识,从原子趋于形成稳定的结构方面结合化学键思考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从而认识微粒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方式——离子键。 播放氯化氢的微观动画,在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基础上,对比思考氯化氢的形成过程,认识另一种不同的微粒间相互作用——共价键,通过对比,使学生形成“物质微粒间的作用有性质之别,即强弱之分”的观念。 此时学生对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趁热打铁,通过一组简单的练习,让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小组讨论指出哪些只含有共价键,哪些只含离子键,而哪些物质既含有离子键也含有共价键。并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不同的作用力形成的化合物是否相同?从而认识两种类型化合物,并通过对比分析领会难点,使学生认识到不同性质的作用力形成不同的化合物,并具备从本质上区分两类化合物的能力! 在本节课的最后进行总结,并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化学,激励他们用化学知识为人类发展做贡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科学之路上也会有学生们留下的足迹。由此本节课也就结束。 本节课的特色所在是:抛开了传统的只讲“知识是什么,怎么用”的模式,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找出冰山模型中的潜在知识,使理念上升为知识的价值。并且为此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并结合活动设计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自然而然的认识到知识的价值所在,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知识表层。培养了学生学会思考问题,以及分析推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并引领学生向科学发展的领域观望,并激励学生用化学的思想改变生活,创造奇迹!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化学说课稿:《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一、说教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作为主要线索贯穿在整个高中化学教学中,这是教材体系的总体安排,新教材除了以物质结构知识统帅整个化学教材外,还以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来组织教材。其原因是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对人类十分重要。能源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人们目前使用的能源大多是化学反应产生的,又通过化学反应来利用能量,因此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充分利用能源的方法,更可促使学生找到新能源以及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本节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即放热反应、吸热反应;二为燃料的充分燃烧的条件。教材内容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反映了化学的发展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如把一些问题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经济效益观念,以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和学以致用。如放热反应中的热量的利用,煤的燃烧,如何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减少污染,开发新能源等。 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了解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学习资料的查找,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自学能力。又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学生进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辨证唯物主义思想,通过化学实验的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通过设置家庭小实验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4、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难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观点的建立 二、说方法 因为大纲对本节的要求都是A层次要求,我们可尝试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情境和实验情境,使具有不同思维优势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自由表达各自观点来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又使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必要与快乐,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改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方式,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教材改革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说程序 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已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且内容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当今家喻 用心 爱心 专心 户晓的话题,学生很易于发挥,是学生把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有机结合,同时培养自学能力的较好内容。 首先提前1~2天要求学生预习好本节内容并设计好问题上报教师,教师提前把问题按思维发展的过程提炼出几个核心问题,通过问题串连课堂,通过问题鼓动学生踊跃小组合作讨论,发表各组见解,不断完整问题的答案。主要问题如下: 1)化学反应有用吗?化学反应都有用吗?举例说明。有些有用、有些有害。 2)化学反应都伴有能量变化吗?这里所指的能量你有何认识的吗? 一定。能量可能热能、光能、化学能。3)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热量的变化,你有体会吗?为什么化学反应中会有吸热和放热现象?学生猜想,教师总结。强调“常常”,并非一定。做好实验是建立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概念的关键。①新旧物质组成结构不同,本身具有能量不同。②反应中能量守恒。 ③反应物生成物若以热量形式表现为放热或吸热。(反应物)>(生成物)——放热反应(能量释放)(反应物) ④反应的吸放热与反应本身是否需要加热无关。媒体演示非常形象直观,便于理解。 4)人类现阶段是如何利用能源?利用这些能源有何利弊?举例说明。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电力、水力、太阳能等等。5)你认为如何来提高煤等燃料的燃烧? 从燃烧的条件上分析,充分燃烧放热多:足量空气(适量);增大接触面(固、液,气)。 6)人类很多时候在利用反应放热,是否有利用反应吸热? 充分利用"家庭小实验"进行探究性实验。7)阅读课后"资料",你有何认识? 为何要发生伊拉克战争?我国为何要实施西气东送?西电东输? 媒体演示"能源的储量"、"可开采年限" 8)人类利用能源可分为哪几个时代? 利用课后"阅读",体会到人类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未来充满信心。本节作业:调查家庭所用燃料的性能、价格、燃烧产物对环境的影响及提高燃烧效率的措施。通过作业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用心 爱心 专心 2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4(选修)》,该内容属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范畴。化学课程标准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内容在初中化学、高中化学2和选修4均有安排,体现了知识生长与学习的层次性,本节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深入学习“化学与能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学反应中释放能量的形式。 2.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3.掌握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获取信息、理解信息。通过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分析,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自然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列举生活实例和能源发展里程碑,让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 2.通过实验探究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学生知道化学反应能提供能量,知道一些具体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同时能够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但是缺少用定量的思想去分析问题。学生渴望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用暖宝宝探讨学习。 学情及年龄特征:学生对生活中的实例有浓厚的探究兴趣,对未知知识和应用有强烈的探究欲。 【教学重点】分析化学反应中热效应与焓变的关系。【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微观理论解释宏观现象的原因。 【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方法中重视知识形成过程,所以出现了情景教学、探究教学等,对于焓变这样高度抽象的知识教学中,采用单一的实验探究不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在本节的教学方法中采用实验探究、层层引进、多媒体演示等辅助教学。【教学资源】电脑多媒体投影、实物暖宝宝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化学史 引入 【引入】介绍能源的发展史:原始社会→18世纪→19世纪→20世纪 观看并了解能源史 【过渡】能量来自能源 【讲解】观看这两组火焰图,我们知道:发生了能量变化 【板书】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观察并思考能量变化的原因 进入课题,让学生初步建立能量与化学反应的思想 实例 【实物展示】暖宝宝、透气袋 【讲解】暖宝宝有一个透气袋,撕开包装后氧气进入透气袋反应而产生热量 仔细观看,初步了解暖宝宝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与思考 【讲解】同学们已经学过: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板书】 化学反应: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设问和引导】依据什么划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回忆以前做的 Ba(OH)2.8H2O和NH4Cl及燃烧反应的实验现象,知道是根据热效应划分的 【板书】热效应 【引出情景】暖宝宝的热效应是什么? 放热反应 回忆实验现象,探究、总结出:暖宝宝的热效应是放热反应 引导学生探讨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划分依据,并判断了实物暖宝宝的热效应 情景创设 【讲解】目前使用的暖宝宝放热原理 化学能→热能 【情景设问】所有的放热反应都能做暖宝宝吗?可以用Mg、Al等原料吗? 【拓展知识讲解】Mg、Al等热效应效果更好,但是价格比较高,暖宝宝作为一种商品,必须满足市场需要和顾客的接受程度 知道暖宝宝的放热原理,思考、了解是否能用其它材料 情景探究,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提出概念 【过渡】Fe、Mg、Al等都可以做暖宝宝,为何热效应会有差异? 【讲解】不同的物质能量不同,这就是今天将学习的重点知识:焓变与热效应。焓是与物质内能相关的物理量,焓变是等压下的热效应 【板书】 焓变与热效应 理解并掌握焓变的概念 形成正确的概念 【讲解】焓变是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热效应的物理量 【引导讲解】同学们在必修2中已经学习过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形 回忆以前的知识,归纳出焓变与热效应的关系 进行知识的梳理、归纳,让学生养成新、旧知识的联系 放热反应:ΔH<0 吸热反应: ΔH>0 【设问】回忆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如何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讲解】氢气与氯气反应的微观过程…….对比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与新键形成释放的能量,判断热效应。 观看反应的微观过程,倾听老师的讲解 呈现微观反应过程,弥补讲授法的不足 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吸热反应:反应物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生成物新键形成释放的能量 ΔH= E反–E生>0 放热反应:反应物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生成物新键形成释放的能量 ΔH= E反–E生<0 【板书】 吸热反应:ΔH>0 放热反应:ΔH<0 【回顾】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有哪些? 归纳整理,记笔记,化学反应与热效应的关系: 吸热反应: ΔH>0 放热反应: ΔH<0 对所讲的知识进行提炼,让学生明白重点 实验探究 知识应用 【情景设问】同学们是否有疑问:哪些因素影响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探究实验】 选择NaOH和HCl中和实验,用控制变量法探测最高温度,第一组探究用量是否影响,第二组探究温度的影响,第三组探究状态的影响 【总结】用量、温度、状态影响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板书】 影响焓变的因素:用量、温度、状态等 【过渡】理论的角度认识了热效应后,同学们能够能够举出热效应的应用吗? 【板书】 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应用 【讲解】无论是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还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热米饭、暖宝宝,都说明了化学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猜想,并跟随老师思路思考理解影响焓变的因素 思考、了解热效应的应用 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实验,探究影响焓变的因素,为下节课写热化学方程式奠定基础 应用化学知识能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化学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好好学化学 知识梳理 【情景回顾】暖宝宝的热效应是什么?是否所有的放热反应都能做暖宝宝?哪些因素影响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探究作业】同学们:如果是你,如何制作暖宝宝? 回顾学习的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暖宝宝的制作 理论应用到实践,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概念是要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暖宝宝图片的展示为同学提供了感性认识,接着引导学生进入深入的理性思考。从生活实例去研究热效应的原因,使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本节课是在原有的化学能、热能基础上继续探究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热效应与焓变的关系、热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提出影响焓变的因素,为下节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奠定基础。第三篇: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说课稿
第四篇: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说课稿
第五篇: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