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范文)

时间:2019-05-14 15:41: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范文)》。

第一篇:我国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范文)

我国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摘 要】幼儿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奠基,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家庭、政府和社会的关注。那么,目前我过幼儿教育存在哪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的解决途径又是什么呢?这些问题对我国幼儿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教育;问题;解决途径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3-0184-02

随着人们经济基础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幼儿教育。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幼儿教育还有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无论是在幼儿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法上,还是制度设计和政府财政投入上,我国都存在较大的问题。孩子的教育尤其不能输在起跑线上。2001年教育部关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里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美国人杰明斯认为一个人70%的智力获得是在幼儿时期,所以幼儿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一、幼儿教育以及幼儿教育的性质

(一)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主要是指针对3~6岁的儿童的教育。幼儿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幼儿教育是指幼儿在社会环境中,在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下,学会做一些很平常而简单的事,例如学会洗手,学会听人讲话,学会做点简单的家务,学会和同龄小伙伴相处等等。狭义的幼儿教育主要指幼儿园教育和其他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是幼儿在幼儿园里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纪律的教育活动。幼儿教育对幼儿性格的形成,智力的发展,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和情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天赋递减法则,还是幼儿教育多方面收益,都证明了幼儿教育的重要地位。因此,对幼儿教育的投入,不仅仅是家庭的,社会的,还是政府的责任。

(二)幼儿教育的性质

从性质上来说,幼儿教育是准公共物品。具有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同时也具有私人物品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从幼儿园教育机构来说,当幼儿数量一定时,幼儿教育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但是当幼儿人数越来越多时,竞争性就产生了。从接受教育的幼儿来说,当幼儿人数增加时,教育的质量下降,拥挤效应就产生了。所以,幼儿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是准公共产品。

二、我国在幼儿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需求与供给不平衡

当前中国幼儿教育需求大,需要服务的幼儿数量大,但是无论从幼儿教育机构,幼儿教师还是幼儿教育经费的供给都存在不足,难以满足幼儿教育的需求。在公立幼儿园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背景下,私立幼儿园如雨后春笋。相应的,开办幼儿园准入门槛低了,质量参差不齐。

(二)幼儿教育理念缺失

幼儿教育至关重要,教育理念的缺失,无论是对幼儿个人还是国家长远的人才培养上,都存在巨大影响。因为有什么样的理念做指导,人们就会在这些理念、目标的指引下,无论在幼儿教育课程还是幼儿游戏、幼儿班级组织规划等方面做相应的配套规划。国外幼儿教育有很多教育理念,像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法,瑞吉欧教育体系,多元智能理论等较成熟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有比较完善的教育理论体系做支撑,幼儿教育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目前大家热议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家长,社会还是幼教机构对幼儿教育缺乏比较深刻的了解,没有准确的定位和成熟的理念指导。

(三)政府投入不足,监管不到位。

幼儿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存在着市场失灵,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有义务和责任,对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前期的预防以及后期的政策弥补。以保障我国幼儿教育的有序进行。

早期教育成本-效益的研究表明,对幼儿教育的投资,是公共投资中最有价值的,并且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待到幼儿27岁时,投资回报率达到1:7.16。对幼儿的投资无论是对幼儿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有很大的正外部性。所以,作为政府,没有理由不投资幼儿教育。尤其是不能让国人输在起跑线上。

但是目前,我国在幼儿教育的投资存在很大不足。再说投资了,也主要是投资到公立幼儿园。致使私立幼儿园收费不断增加,在没有政府补助的情况下,幼儿教育各种配套设施的投入也相对不足。所以私立幼儿园立足在赢利这一的目标之下,只能不断提高幼儿园教育费用。

(四)幼儿教育教育不公平现象突出

教育公平是指三个方面的公平:(1)学习机会(2)学习条件(3)学习成功。进一步解释来说就是有平等的学习机会;在学习条件,学习资源的获得方面,大家都差不多;最后都能在努力之下,有机会获得成功。

第一,从学习机会上来说,我国在幼儿教育上,城乡差距还是很大。有很多边远的贫困农村的孩子,没有幼儿园可上,有幼儿园上的也是路途遥远,接送困难,成本过高,农村家庭支付不起。所以有很多农村家庭直接放弃了孩子上幼儿园的机会。而且,就目前来说,我国因为各种条件的制约,没有地方幼儿法规,幼儿教育难以得到很好的保障。

第二,从学习条件上来说,(1)农村幼儿教育与城市幼儿教育条件差别很大,农村教学资源差,师资不到位,教学设备落后。(2)公立幼儿园无论在师资还是教学设施设备上,得到政府重视和补助,都要强于私立幼儿园。(3)公立幼儿园师资强,管理规范,需求旺盛,供不应求。所以,在教学资源的抢夺下,有钱的,有权的,政府工作人员的子女就有更大机会上公立幼儿园。而那些家庭各方面条件较差的孩子,就只能被送到私立幼儿园。所以,政府在农村与城市,公立与私立幼儿园投入的差距,导致了教育机会的不均等,教育不公平的加剧。

第三,从教学成功上来说,得到好的培养,好的师资设备,好的教育的学生,在起点上,成功就存在差异。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教育不公平可以看出,我国在幼儿教育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

三、解决途径

(一)政府加大对私立幼儿园的监管

面对私立幼儿园频繁出现的虐童、食物中毒、校车不规格等问题,政府要加大私立幼儿园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二)有步骤、有目的的逐步引进优秀的幼儿教育理念

幼儿教育理念的缺失对幼儿教育来说,影响是巨大的,也是基础性的。幼儿教育理念好比一栋建筑物的基石,没有打好基石的建筑物想要稳固下来,是困难的。所以,我国在加大幼儿教育的同时,要逐步引进成功的幼儿教育理念。在引进理念之后,要先试点。改良不适宜本土的方式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慢慢试行推广。让幼儿教育变成真正的有价值的教育,而不是仅仅是起到“托儿”的作用。

(三)幼儿教育义务化

义务教育是国家推行的强制性、免费性的教育,这样的教育也适合于幼儿教育。在国外,有很多国家像英国、法国、瑞典、以色列等国家,已将五六岁的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而且早期教育成本-效益的研究表明,对幼儿教育的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就我过目前的财力和物力来说,要把3-6岁的幼儿教育一下子义务化存在很大困难。所以,可以先推进5-6岁的幼儿教育的义务化。这个推进是建立在先试点的基础上的。待各方面条件成熟,而且义务化确实可行的基础之下,拿出资金,调整各方配套设施之后,再正式推进幼儿义务化进程。

(四)幼儿教育?坏氖褂?

采用幼儿教育?坏姆椒ǎ?一方面可以解决政府在公立幼儿园与私立幼儿园的投入不公平,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城乡幼儿教育上的差异。

所谓的教育?痪褪钦?府把投入到幼儿教育上的资金,以教育?晃?载体,平均的发放到每一位家长的手中。拥有这些教育?坏募页ぃ?可以自由的为自己的孩子选择幼儿园。(1)在这样的方式下,私立幼儿园,会在争夺生源下,提高自身的教育条件。在公立和私立幼儿园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提高幼儿教育质量。(2)这种教育?坏氖褂茫?还可以减少政府幼儿教育资金投入上的寻租和克扣现象。(3)对贫困弱势家庭的相对多的补助,不但为贫困弱势家庭减轻了负担,而且有效的解决了城乡幼儿教育差距过大的问题。

四、结语

幼儿教育作为一种起点教育,应当受到更高的重视。政府作为教育的主导者,加强对幼教的监管的同时,有步骤有目的的引进对我国适用的幼儿教育理念。利用教育?坏姆椒ǎ?增加投入,逐步实现5-6岁幼儿教育的义务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2001.[2]马燕.浅谈我国幼儿教育之现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46):58-58.[3]周璇.论我国城乡幼儿教育的公平与政府责任[D].中国海洋大学,2012.DOI:10.7666/d.y2157979.[4]蔡迎旗,冯晓霞.政府财政投资幼儿教育的合理性――来自国外的教育经济学分析[J].比较教育研

第二篇: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摘要: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我国水问题的战略选择。首先,介绍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内涵与作用。其次,分析了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结合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需求,进一步指出了我国未来一个时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方向。关键词:节水型社会;问题;发展方向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而且其分布极度不均匀,地域性缺水现象普遍存在,由于水体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使能够利用的水资源量就更加稀少;同时我国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率低,新鲜水资源的使用极度浪费,更加导致了全国范围的缺水。水资源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建设节水型社会,已经成为符合我国国情、水情的必由之路。自1998年成立全国节水用水办公室开始,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已走过十余年。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仍在制约着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发展速度和建设效果,需要进一步的解决。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内涵及作用

节水型社会是一种社会形态,即指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节水型社会建设包括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等各个行业的节水,涉及群众思想观念、价值尺度、生产方式、行为方式转变的各个层面,同时也涉及行政职能、经济政策、法律体系、节水技术、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各个方面的变革完善,是一项实践性、探索性、创造性很强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它要求人们在生活和生产的全过程中具有节水意识和观念,在全社会建立起节水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法律、经济、行政、技术、宣传等措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和保护,逐步杜绝用水的结构型、生产型、消费型浪费,使有限的水资源在保障人民饮水安全的同时,发挥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并创造优良的生态与环境。

当前,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与水生态退化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消耗大、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为解决这些水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从一定意义上讲,节水型社会建设不仅是应对水危机的关键,更是关系国家安全、流域安全和区域安全的重大战略举措。节水型社会旨在通过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和文化等措施,建立水资源取、供、用、排、回用全过程的用水管理制度体系,涉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等诸多方面,最终实现把节水和水资源保护贯穿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中,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节水型社会建设能够带来巨大的收益,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在经济方面,节水型社会建设能够减少能源和水资源费用支出。同时,随着水费和污染治理要求的增加,也促使企业增强竞争力。二是在社会方面,节水型社会建设通过减少水污染和能源污染,可以降低污染所带来的健康风险,缓解缺水、水污染和生态破坏所带来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三是在环境方面,节水型社会建设能够减少现状用水量,缓解干旱的影响,维持未来人可利用的水资源,维护水生环境的健康;并通过降低市政和工业取水保护饮用水水源,通过减少灌溉和景观的冲刷来减少面源污染。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十余年的建设,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与此同时,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发展速度和建设效果。

(1)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编制的思路受限。规划编制的思路不开阔,地方特色不突出。主要原因在于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编制人员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体系理解不深入,并对当地水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到位、不及时。并且规划编制中定量分析手段薄弱。这主要是由于编制者对于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编制的定量技术方法及其体系缺乏认识。同时,规划与其他相关发展规划错位。当前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主要是由水利部门在推动,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管理体制和部门分割状况等现实原因的存在,使得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不能正确协调其与城市总体规划之间的关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与节约型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与当地水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经济发展规划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的出现为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的编制带来相当的难度。

(2)管理体制不顺,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全社会共建的复杂系统工程。当前水务管理体制的不统一,阻碍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在更深层次上的开展。主要体现在:①节水型社会建设需要的基础数据需要水利、环保、城建和经贸等多部门提供,由于统计口径、统计方法、统计范围的差异,导致基础数据存在不完整、不系统和不一致的问题,使得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编制的可靠性较差。②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具体实施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使得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施监督和管理受到相当的限制。例如,一些地区长期以来实行的污水处理分别由水利部门和环保部门管理,地下水又分别由国土资源部门和水利部门管理,这种局面制约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全面开展。

(3)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健全,监督管理薄弱。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一个复杂大系统,需要建设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体系,促进用水效率的提高和效益的改善。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健全、不配套。全社会节水管理还缺少相应的法律依据、缺少严格的用水统计制度、缺乏有力的用水监督管理,这些都对节水型社会建设产生了无形的阻力。

(4)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当前,试点城市都将水资源保护与节约方面的宣传、教育以及社会公众的参与式管理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总体上节水型社会建设宣传的广度和深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目前,公众的水资源忧患意识和节水意识不强烈,节约用水、少排污废水和保护水资源等行为在公众中的比例仍较少,同时,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

3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发展方向

未来15年是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我国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应进一步深化现有试点建设工作,突出特色、不断创新;同时开展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的实践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形成一套相对完整且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

(1)拓宽规划编制思路,增强编制规划方法的科学定量化。充分了解、认识各区域、各流域水资源的自然条件、水资源的开发流域现状、水利建设特点,增强对区域现状水资源管理的总结,提高认识水平,编制适合本地区的节水规划。如丰水地区注重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缺水地区可利用水权交易市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增强规划中的科学、定量化成分,减少主观性色彩,如人类活动干扰下流域二元水循环的模拟技术,初始水权分配技术、水价构成及其定量技术等。

(2)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与用户参与式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水资源的短缺性、流动性,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建立包括城乡地表、地下水资源以及非常规水资源在内的多水源统一分配、管理和调度机制,以降低管理的成本,提高管理的效率;水资源以流域为单元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必须建立水资源的流域管理和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体制。公众作为自身利益的代表,是水资源管理多元化的表现,是水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水资源管理民主原则的具体体现。公众参与的主要途径应包括参与资源环境政策和法令的制定、参与水资源系统评估、参与水资源保护以及水资源管理决策等方面。并通过统一管理与用户参与式的管理体系,使政府、市场和公众“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更加健全。

(3)加强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制定和实施。制度建设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环节,当前需要完善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如尽快制定全国节约用水管理条例、确定各项节水器具、设备的技术标准、各行各业的用水定额、节水产品认证制度和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等,使得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尽快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在标准的制定方面,应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以及社会上可接受,并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

(4)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宣传、教育。节水型社会建设离不开公众的积极参与,它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基础主体,也是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和监管的基础力量。今后要不断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的节水意识,并使其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政策和实施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使节水型社会建设顺利进行。结语

我们正处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节水型社会建设需在深化现有试点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形成一套相对完整且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技术方法体系,并开展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的实践探索。注重规划编制方法的规范化与科学定量化、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与用户参与式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加强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制定和实施、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宣传和教育,是当前及其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整体提升的关键所在。参考文献

[1]刘七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展望[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9,02:43-47.[2]郭晓东,陆大道,刘卫东,白永平,陈明星.节水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区域节水措施及其节水效果分析——以甘肃省河西地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07:1-7.[3]李心远,王海锋.强化节水型社会建设动力,建立全社会参与机制[J].水利经济,2013,04:40-43+75.[4]李清杰,付永锋,李克飞.黄河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探讨[J].人民黄河,2013,10:83-84+87.[5]陈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启示[J].中国水利,2012,15:30-33.[6]靖娟,秦大庸,张占庞.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全方位支撑体系研究[J].人民黄河,2007,01:45-46+52.[7]褚俊英,王建华,秦大庸,王浩,严登华,杨炳.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模式研究[J].中国水利,2006,23:36-39.[8]郭大本.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提出及其含义和背景[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4,02:1-4.[9]郭大本.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实施[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4,03:1-4.[10]祁玉新.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水资源配置研究[J].甘肃农业,2014,09:8-9.[11]朱厚华,曹淑敏,王建华,李海红.基于多元主体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框架构建[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4,03:291-295.

第三篇: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既解决途径

新疆财经学院财政系毕业论文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

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导 师:林 素 姓 名:俞 浩

专 业:财务管理 班 级:财政20-1 学 号:20000069

电 话:***

7844528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资金短缺一直束缚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不断改革和完善金融环境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难及其解决困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竞争市场;经济周期;

金融体制;金融支持

写 作 提 纲

一、充分认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3

〈一〉激活市场竞争、增进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3〈二〉创造就业机会,缓解经济周期冲击〈三〉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产生的主要原因 4

〈一〉中小企业制度更新滞后,与市场环境转换不同步 4 〈二〉金融体制改革不深入,银行经营管理与中小企业发展需要不协调 4 〈三〉信息不对称 5 〈四〉政府对银行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缺乏鼓励措施

三、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对策

〈一〉完善中小企业制度,健全治理结构 6 〈二〉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完善金融企业制度 6 〈三〉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 7 〈四〉政府金融支持 71.设立专门服务于中小型企业的机构和信贷担保制度 72.改善法律环境,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 73.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 86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逐步加快,我国中小企业迅猛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迄今为止,资金不足、融资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极不相称,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问题,并探讨其解决的途径。

一、充分认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亚太经合组织21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户数占各自企业总量的97%-99.7%,就业占55%-78%,GDP比重占50%以上,出口总量占40%-60%。德国把中小企业称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日本则认为“没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日本的繁荣”,美国政府更把中小企业称作是“美国经济的脊梁”。从我国情况看,目前在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1000万家,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已分别占全国的60%、57%、40%和60%左右;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还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

再深入看,中小企业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活市场竞争、增进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完全竞争市场是最有效率的市场形态,而完全竞争的条件之一是市场存在众多的企业。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能提高市场效率,促进经济增长。从我国情况看,正是中小企业的长足发展才保证了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1979-2002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9.5%的增长速度,而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非国有经济增长速度达到30%以上。

〈二〉创造就业机会,缓解经济周期冲击。在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在创造就业机会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企业趋向于以资本代替劳动,而中小企业成为新增劳动力的主要吸纳者。据我国劳动部2002年底对全国66个城市劳动力就业状况调查显示,目前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中65.2%在个体、私营企业中实现了再就业。此外,中小企业还以其特有的灵活性,在经济周期冲击中发挥了重要的稳定作用。英国的研究表明,1989-1991年经济衰退时,小企业创造了35万个就业机会,而大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则减少了68.2万个。

〈三〉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直是困扰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民收入上不去,农村市场就难以启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就受到制约。而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主 3 渠道,提供给农民的工资收入由1996年的4380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8200亿元,年均增长9%,农民从乡镇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1996年的29.86%上升到2002年的34.4%,其中2002年从乡镇企业增加的收入约占净增部分的50%。乡镇企业的发展也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渠道。截至2002年末,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33亿人,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26.8%,大大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产生的主要原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是经济金融体制变迁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运行基础不完善所带来的制度摩擦。

〈一〉中小企业制度更新滞后,与市场环境转换不同步。我国中小企业在经过20世纪80、90年代的粗放型快速增长后,仍停留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上,企业制度更新滞后。我国中小企业主要包括四部分:改革开放初期至以后一个阶段形成的集体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目前仍是中小企业的主体,有2000多万户;国有企业根据“抓大放小”的方针通过承包、租赁、售卖、重组等方式释放的一批国有中小企业改制成其它类型企业;《公司法》实施以来各类自然人、法人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外资企业,大约50万户;历史遗留下来的一部分国有控股中小企业,大约150万户左右。目前,很多私营中小企业仍实行家族式管理的企业治理结构;国有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与传统的大型国有企业没有什么本质差别;一部分乡镇集体企业具有老国企的弊端,一部分演变成家族式企业;而所谓的改制企业有许多还不规范,尤其是有一些企业改制的目的就是逃避银行债务,真正具有现代企业特征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外资企业所占比重较低。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表现为市场变化和国家发展战略变化。市场出现结构性过剩,多年的卖方市场的格局转变为买方市场,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更加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由于制度更新滞后,管理方式不科学,一部分中小企业不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经营出现困难,大量产品积压,利润水平下降,内部积累大幅度减少,外源补充资金的要求大幅度增加,于是对银行贷款需求大增。此外,由于许多中小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信用意识淡薄,加大了银行贷款风险。

〈二〉金融体制改革不深入,银行经营管理与中小企业发展需要不协调。在金融体制方面,我国银行业经过多年的改革,基本形成了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银行机构共同发展的局面。为解决城市中小企业贷款难,我国20世纪80年代也曾建立了大量城市信用社,1989年底城市信用社数量达到3330多家,但由于信用社本身制度不完善和企业的逃债现象严重,出现大量不良贷款,1990年、1993年经过两次整顿,仍没有明显起色,1995年开始将地市级信用社组建成城市商业银行。可见,没有制度保障和企业信用意识支撑,组建再多的银 行也不能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而只能加大金融体系的风险。同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还不彻底,与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差距较远,集中表现为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和经营目标短期化,影响了对市场反映的灵敏度,不能适应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特点。

在银行经营管理方面,随着银行商业化、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平等市场交易主体的地位不断增强,银行防范风险机制不断增强,尤其是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金融体系的风险问题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为降低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商业银行改变粗放型的贷款管理方式,普遍上收贷款权限,严格贷款发放程序和条件,重视对企业财务状况和信用状况的考察,并要求提供抵押和担保。但是,一些银行在强化内控制度的同时,缺乏开展信贷营销的技术手段和激励机制,只是简单地采取以抵押担保为主的信贷配给手段,不注重培育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三〉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金融市场上的普遍现象,而中国由于信用制度、会计制度、法律制度等市场经济所需的基础性制度的不完善,加之有关中小企业的信息对于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显得尤其缺乏。从理论上讲,在利率给定的情况下,影响银行信贷决策的根本因素是银行对客户的风险评级或信用评级,如果银行缺乏对企业客户的足够信息,从而不能做出适宜的风险评级,也就不会提供相应的信贷服务。中小企业通常出于各种目的(避税、隐瞒财产)避开正规的会计体系或同时做几本帐,加之中小企业的会计报表一般未经中介机构审计以及中介审计机构的不可信,而且也由于无资信评级机构可资利用,金融中介因此无法以较低的成本获取有关中小企业的信息,较高的信息收集成本和鉴别成本使得银行放弃对中小企业贷款。另外,贷款手续的繁杂以及高额的交易成本往往使一些好的中小企业和拥有好项目的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另谋他途。相比之下,只有那些不好的企业才会不计成本的向国有银行“公关”。另外,由于中小企业对资本和债务需求的规模较小,使得审查监管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较高,银行等中介机构在对中小企业的信息生产不具有规模经济,金融机构为了避免不利选择往往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总之,由于信息不对称,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存在一定的市场失效。

〈四〉政府对银行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缺乏鼓励措施,导致银行缺乏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有些金融部门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自国家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以来,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加强了集中调控力度,贷款重点投向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和大型企业,对基层行处分配的贷款规模较小,尤其是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县级支行,基本上没有贷款权限。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融资活动也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但大多是针对中小高科技企业的,而更多非高科技企业依然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中小高科技企业在得到政府支持的同时,也得到了国内外风险投资的青睐,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里,中小高科技企业面临的融资难将得到有 效缓解,而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将难以改变。

还有缺乏必要的金融中介机构。许多中小企业并没有足够的自由资本进行抵押贷款,担保性放款是解决这些企业资金不足的有效途径。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这种担保服务的担保机构不多,即便有的地区建立了这种机构,也因担保资金来源等方面的问题而难以正常运作。

三、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对策

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加强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应着力采取以下四个方面措施。

〈一〉完善中小企业制度,健全治理结构。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报告真实性与准确性较低,银行利益难以保障的现象,这些往往都是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所致。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自身素质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重要途径。应推动中小企业制度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治理结构合理化。对国有中小企业实行积极的退出战略,走改制重组道路;对私营企业要引导资本社会化方向,改变家族式管理方式,吸收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制度的要素;对于集体企业要推动产权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应规范财务制度,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能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制度,增加企业财务透明度。设立专门服务于中小型企业的机构和信贷担保制度,在政府机构中应给予这些机构较高的地位,明确其职能是负责中小企业政策的制定和统筹协调。中国目前有乡镇企业局、中小企业办公室、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管理协会以及一些地方的生产力促进委员会等机构,分别对中小企业中的某一种所有制类型或企业活动的某些环节进行管理。这些机构一方面重叠较多,职能重复,另一方面力量太弱,缺乏对中小企业的针对性支持。虽然,这些机构大都提供行政管理和一部分信息服务,但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尚未产生。

〈二〉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完善金融企业制度。要改变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中的约束条件,必须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提出了深化金融企业改革的目标,要把商业银行改造成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并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条件上市。当前,商业银行应不断改善内控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技术,在此基础上简化审批环节,开发信贷品种,提高服务水平,以满足中小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银行要增强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各商业银行要真正完成从“存款立行”向“贷款立行”转变,从坐等客户申请到主动上门为客户提供信贷结算服务。在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不熟悉产业发展变化的特点,是不可能培育优质客户的,这是转轨时期我国银行业与国外同行所不同的特点。因此必须培养金融、产业跨专业人才。可通过聘请顾问、人员培训等“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提高银行工作人员对产业发展趋势的判断力,增强对有发展潜力企业的鉴别力,从而避免只重视 报表数字,看似规范化实则简单化的做法。另外,有必要改变现行的信贷机制,简化贷款审批程序,适当下放审批权限,并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开发相应的金融服务品种,在开户、结算等方面提供灵活便捷的服务。

〈三〉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中小企业融资时刻离不开“信用”二字,没有良好的信用文化和健康的信用环境,中小企业融资很难顺利开展,并导致信贷市场的低效配置,中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大大高于大企业不良贷款比率。企业逃债、银行“惜贷”这种银企矛盾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一些效益较好的中小企业得不到银行的信贷支持。同样,银行被动防守并不能优化信贷结构。消除这种矛盾,需要银行、企业和社会三方面的努力。银行要在充分考察论证的前提下,针对企业的不同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类,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各类企业的支持;企业也应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信用观念,恢复和建立新型的银企关系。建立资信评估、产权交易等信用中介服务机构,设立由财政、企业等共同出资组成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用担保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创业基金及科技发展基金。针对目前社会信用淡薄的问题,应尽快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应培育企业家的信用意识,提倡和宣扬信用观念,在“有借有还”的良好信用环境下改善银企之间的关系。应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监督社会化。还应加大对企业违约的惩罚力度。要减少违约的发生,必须加大对违约的惩罚力度,增加违约人的违约成本,严肃惩处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及其负责人。

〈四〉政府金融支持。政府作为一个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克服市场失灵的公共政策提供者,应将自身职能定位于优化市场环境和弥补市场缺陷上,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设立专门服务于中小型企业的机构和信贷担保制度,在政府机构中应给予这些机构较高的地位,明确其职能是负责中小企业政策的制定和统筹协调。我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财政出资设立政策性的贷款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申请贷款提供担保,并可考虑由政府和商业性保险机构共同出资设立再保险机构,为担保贷款提供再保险。由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风险较大,若全部由信贷担保机构承当,则难以承受,因此发展风险相对较小,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及其必要。

2.改善法律环境,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美国的《中小企业法》、《中小企业投资法》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有具体的规定;日本的《中小企业基本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中小企业金融公库法》明确了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规则。而我国1988年颁布的《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已经执行了十几年,且是按所有制划分企业,尚未从规模、人数上划分企业。《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发行人认购部分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而企业发行债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对于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来说,这无疑是天文数字。还有如正在筹建的二板市场,风 险投资业、融资租赁业等。加强这方面的立法,规范对中小企业的管理、支持已是当务之急。而且,对那些素质低下、非法经营、信誉较差、有钱不还的中小企业,除耐心细致的做好思想工作外,要辅以严厉的法律法规制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信用氛围,减少金融风险。

3.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宏观优惠政策近期一直倾斜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往往是在政策与法律的夹缝中求得发展。给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支持,首先就要真正顺应十五大精神,给以民营为主体的中小企业以正常待遇,为其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竞争环境。我国的市场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各种市场关系、市场体系还不完善,市场作为第一推动力的地位尚未成熟,因而我国政府有效的政策措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任重道远。为促进中小企业的长足发展,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从立法、税收、投资政策等方面予以扶持。向银行贷款也并非中小企业唯一的融资渠道。在建立信用担保体系的同时,改革以银行为主体的单一的投融资格局,加快资本市场的建设,各种融资方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建多元化的资本市场。那时,我们的中小企业融资或许将不再说“难”。中小企业融资,绝非朝夕之间就能达到人们的理想目标,它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刘曼红主编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中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符戈著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10 《经济问题探索》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社 2004年第2期(总第259期)

第四篇:浅谈职校生生存能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浅谈职校生生存能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寿县职业教育中心徐为进

摘要:缺乏自信心,缺乏自控力,不能吃苦,人际关系紧张是职校生生存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通过培养学习能力,培养合作精神,提高职业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来增强职校生的生存能力。

关键词:职校生生存能力培养

在我国,青少年的生存能力正面临着退化的危险,尤其是职校生的状况更令人担忧,他们的生活自理和适应能力下降,有心里问题的比例较大,且有上升趋势,道德建设也出现了新的危机,严酷的现实使我们认识到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已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育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的职校生,决大部分在初中属于差生。他们不仅学习差,而且思想品德,个人修养,为人处事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缺陷,这些方面的缺陷导致了他们的生存能力地下,具体表现为:

一、自信心缺乏。

自信心是一个人自己相信自己的心里,是一种积极的心里品质,是人们开拓进去,向上奋进的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里素质。自信心在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就中具有显著作用,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它能使人燃起智慧的火花,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不断给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而许多职校生对自己缺乏自信心,对许多事不敢尝试,缩手缩脚。他们常说,我不行,我太苯了,我学不会的,我做不好的,这件事我不行,反正我比不上别人。特别是一些成绩差的学生,更是自暴自弃。没有自信心,便丧失了上进心,甘于落后,在极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进步。

二、不能吃苦。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习惯于父母为他们安排好的一切,他们不会铺床叠被,不会洗衣,不会打扫卫生,不会料理事务,甚至不会买东西。他们遇到一点困难就束手无策,不肯吃一点苦,做事没有一点毅力,一点点挫折在他们眼里都如高山挡路一般。如在军训中,不少人因吃不了苦而整天哭哭啼啼、甚至想退学回家;在大扫除中,有的人嫌胀怕累而不肯干,或者让别人替他干;在生活中,只想吃好、穿好、玩好;在学习中不肯下力气,遇到难题就打退堂鼓,老师布置的作业稍微多一点就叫苦连天,总想轻轻松松取得好成绩。因此许多人把心思花在作弊上,却不肯下点工夫认真学习,这样的学生不仅学不到知识,而且将来也会一事无成。

三、自控力缺乏,生活习惯不良。

一个人应当有良好的自控力,即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有时要迫使自己去完成应当完成的任务,有时要抑制自己不当行为的发生。现在的职校生相当一部分缺乏这种控制自我情绪和行为的能力。如在上课时不能集中精力,爱开小差,打瞌睡,自己想改变这种状况却做不到;当与同学发生矛盾、争吵时,会无法克制地破口大骂,甚至拳脚相加;家庭经济困难,可是看到别的同学买衣服、买零食,便也忍不住去买,虽然心理有负罪感受,但仍控制不住自己;在生活上表现为生活态度消极,懒散自由,缺乏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能力,生活情调低下甚至放荡,生活方式低级庸俗。自控力缺乏,生活习惯不良的人,很难适应环境,不能令人喜欢,也不会取得成就。

四、从际关系紧张。

当今时代要成就一番事业靠一个人单枪匹马是不可能的,必须靠一个十分团结的团队共同努力,只有善于与人沟通的人才能有效的融入一个团队,人不能脱离集体,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因此要学会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要具有团结友爱的精神,要善于感觉别人的感受,要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要善于分析判断他人的情绪,这样才能与他人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有更多的交流。现在的职校生从小被父母矫生惯养,做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从不考虑别人;他们不懂得忍让;不能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他们斤斤计较,处处要占上风;他们缺乏同情心与爱心,缺乏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导致同学关系紧张,班级缺乏凝聚力。可想而知他们以后走向社会也很难处理好人际关系。

培养学生生存能力是一项十分艰巨和复杂的任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生存能力低下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生存能力,除了家庭、社会的教育影

响外,关键是利用学校环境,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得到锻炼培养。从以上分析来看,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习能力,增强自信心。

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决定了21世纪将是学习的世纪,创新的世纪。在这样的年代里,人们的学习能力不仅决定着整个民族的素质,也是每个人从业和生存的重要资本和先决条件。要教育学生珍惜在校的学习生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扎扎实实地完成在校阶段的学习任务,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引导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终生学习将是人的立身之本,只有不断补充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才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自信心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职校生是“升学”的受挫者,不少学生已经失去学习的自信心,求知欲衰退,要根据这样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如实行分层次编班,分层次司教,学分制管理都是一些有效方法。职校生学习成绩差,大部分是非智力因素所致,其中最主要因素是学习习惯不良,增强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逐步形成勤学、乐学、认真,执着的良好学风和品质。

二、培养吃苦精神,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职业学校面临择业和就业,但目前的就业形势会对他们产生压力,使其对前途忐忑不安,教师要利用这种矛盾心里,引导学生形成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提高职业能力以适应未来

工作的需要。针对职校生的特点,培养职业素质的重点应放在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上。要通过德育课教学,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把职业当成事业,自觉修养和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实践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同时,要使学生懂得将来所要从事的岗位即是自己的献身之地,也是自己的立身之地,做不好本职工作,就会失去生存之本。专业技能素质是从业者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一个人的专业技能越熟练在职业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就越显著,就越容易在职业活动中取得成功。从一定角度上讲专业技能素质是一个人社会生存和竞争的重要条件,要教育学生珍惜在校的学习生活、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技能训练和专业实习,以不怕苦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苦练基本功,掌握真本领。

三、培养合作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理性教育,让其认识到合作的具体意义。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渠道的增加,昭示着未来社会不能仅仅靠个人奋斗,更要靠人与人,团体与团体,国与国之间的协作才会发展进步。要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精神是21世纪建设者的必备品质,并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一是要通过班集体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这是培养合作精神的前提。要使学生懂得自己所生活的班集体是个人健康成长的摇篮,一个人思想的进步,学习的提高都离不开集体的帮助,应自觉地从思想和行动上维护和热爱这个集体,逐步形成集体主义意识。二是要培养学生的互助互爱之情,这是培养合作精神的基础,要使学生懂得同学这间建立互助友爱之情,互相帮

助,互相关心有利于共同发展。团结友爱是集体中必不可少的,只有关心、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相应回报。在社会上也是如此,只有真诚友善待人,才能被社会所接纳。三是要促使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友好合作。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参与集体活动之机,培养合作精神,如在文体活动中提倡“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在集体劳动中明确分工,积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在学习上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等等。

四、提高自控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文明的生活方式,不仅是个人适应文明社会,寻求自我发展的需要,而且有利于个人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学校要通过多种多样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引导和教育学生提高自控力,树立起健康向上的生活理想。同时,要通过严格、科学和规范化管理,约束和规范学生行为,帮助学生克服和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使其健康成长,适应未来社会

第五篇:我国服务业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我国服务业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班级:经1109 学号:20111246 姓名:邢艳春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愈加汹涌的背景下,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以金融及信息革命全球化发展为特征的科学技术革新浪潮正在推动世界服务的加速发展。如今服务业占各国经济比重越来越大。当然中国也在此行列之中,接下来我们将分析中国的服务业,以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决策。

服务业是指利用设备、工具、场所、信息或技能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业务。作为市场经济的产业基础,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包括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味浓服务业、社区服务业、旅游服务业、中介服务业、房地产服务业、文化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公共服务业、教育服务业、餐饮服务业等等。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与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反应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优势。现代服务业是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而发展起来的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具有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依赖度低、污染排放低等特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我国产业向价值链高端的转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是技术含量有待提高。我国服务业总体技术含量不高,劳动生产率较低,科技对服务业的贡献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创新能力有待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制约着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我国所提供的产品和信息服务基本处于产业链低端,经济效益很低,而且我国在服务业领域研发投入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三是人才短缺问题凸显。我国虽然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服务人才的短缺、尤其是结构性短缺一直制约着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四是融资困难亟待改善。大多数服务企业由于规模小、信用低以及缺乏足够的抵押品等原因,很难从银行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贷款。在需要大量资金的现代服务行业如节能服务业,融资困难一直是制约行业发展的最大难题。五是规模品牌有待提升。规模偏小、品牌效应差也是制约着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在服务外包领域,企业规模越大、品牌效应越高,越容易获得订单。我国大多数服务外包企业虽然发展迅速,但由于规模偏小、品牌效应不大,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难以获得较大的订单。

对于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的解决对策:

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抓手,努力提高现代服务业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水平。当前,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主体,生产性服务业由于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不仅科技含量高,而且在技术、管理、经营等方面的创新也引领世界潮流。金融危机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速了我国东部到中西部的产业转移,既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又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提高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提出了要求。要充分利用金融危机提供的有利时机,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抓手,在东部沿海地区围绕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需求,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研发、文化创意、供应链管理等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生产性服务业;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对服务于产业转移的生产性服务业如物流、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进行支持,以提高现代服务业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

以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业为契机,加快建立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现代服务业人才的缺乏,既有总量上的,也有结构上的;总体看来,我国外包服务业人才的缺乏更多是总量上的不足。据介绍,金融危机中大量软件服务企业所需要的是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中级软件人员,对高、中、低人才的需求结构呈现出“橄榄型”的特征,而目前我国院校培养模式却无法适用这种需求。因此,应以此次金融危机所形成的强大的市场需求为契机,首先在软件和服务外包相关专业,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并逐步扩展到其它现代服务业领域,最终形成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契机,加快形成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融资模式。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反经济周期和逆势而上的特点,并能够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为加快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通过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基金解决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如北京市通过设立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对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担保的公司进行政策扶持,很好地解决了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难的问题。二是抓紧时间研究解决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所存在的问题,尽快形成较为成熟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模式。三是积极发展针对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化担保公司,以减少银行的风险和放贷的积极性,以此为基础逐步形成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融资模式。

以优化服务和政策环境为推手,提升我国现代服务业的规模和品牌。当前,为充分利用金融危机提供的有利时机,扩大我国现代服务业的规模和品牌。一要鼓励并支持现代服务企业,尤其是服务外包企业、文化创意企业、软件服务业等之间开展以市场为中心、以产权为基础的多种多样的并购,特别是鼓励开展国际并购,较快地形成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超过万人以上的现代服务企业。二要积极鼓励现代服务企业开拓国际客户资源。三要进一步完善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软硬件环境,包括国内服务业务外国企业禁入、外汇管制过于严格等问题。四要尽快出台鼓励国内政府、机构、公司外包非核心业务的税收、收费、信息保密和资格认定等政策,为现代服务企业提供更多的业务资源。

综上所诉:虽然我国的服务业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是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我国的服务业市场已经被视为经济发展中的最后一块蛋糕。我国强有力的政策扶持是我国服务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相信在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的过程中,我国的服务业将会发展的越来越好,逐步迈入到发达国家的行列。

下载我国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农村基层干部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主要贯彻者和直接实施者,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他们的整体素质和......

    我国教育和医疗改革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一、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在医疗改革中的角色定位不准确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市场化的经济运行方式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途径大全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途径 【摘 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给国有企业带来了蓬勃生机,国企正逐步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化,在社......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途径分析(精选5篇)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途径分析摘要: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中小企业获得的金融资源相对匮乏,这就需要我们从直接与间接融资渠道着手,同时要发挥政府与......

    新形势下农村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新形势下农村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同志们: 当前正值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热潮中,确保社会稳定是十七大的要求所在。今天,能有机会与大家面对面地......

    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的探讨

    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的探讨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本质要求。共产党员作为党基层组织建设的中坚力量,在不同岗位上自觉实践着“三个......

    论文:网络文化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刍议

    目录摘要„„„„„„„„„„„„„„„„„„„„„„„„„„„„„„„„„„„1 关键词„„„„„„„„„„„„„„„„„„„„„„„„„„„„„„„„„„1 引言......

    机关股室工作作风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机关股室工作作风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一、机关股室工作作风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 当前,我局机关股室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以各种形式夹杂在工作的各个环节,制约着各项工作进一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