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导航

时间:2019-05-14 15:27: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导航》,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导航》。

第一篇: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导航

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导航

——浅谈对小学语文考试命题的思考

随着课标的贯彻执行,语文试题内容僵化、形式单一的弊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纠正,出现了一些新的样式。但不可否认,仍然存在命题内容比较单调,题型模式化,要求简单化,千篇一律,不顾学生的需求;或一味追求新颖,试题“难”、“怪”、“泛”,学生无从下手的现象。这种重记忆、轻感悟;重应试、轻应用;重储存、轻整合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本人就遇到过这样的窘境:

单元测试中有这样一道题:“青的草,绿的叶,各种颜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这是 句,写出了。批改试卷时,我毫不犹豫地把“比喻句”作为标准答案。没想到,第二天,一位家长给我打来了电话,就因为她的孩子认为这是拟人句,由此扣了三分,而没拿到第一名,孩子觉得很不服气。而她也认为:这应该是拟人句。于是,我翻阅了参考书,又去请教了其他语文老师,可也是众说纷纭……呵,连老师、专家都有争议的问题,却拿来考学生,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回头想想,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可这种现象真的只是出现在我身上吗?每次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都是成为争议最多的。为什么要拿这样的题目来考学生呢?仔细想想,就因为这样的试卷,有时竟成了刺伤孩子心灵的“匕首”,这远远背离了我们要学生考试的初衷。而为了自己的学生考出比较好的分数,当前很多老师便热衷于试题研究,考试前,各种修辞、缩句、改病句„„总会不厌其烦的一边又一边地练习,搞得学生云里雾里,到头来,一张试卷让学生只是成为了语文知识点的附庸,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的宏伟目标就被试卷牵住了前进的步伐。这种现象真是令人担忧。可这种战术真的有用吗? 又到底有多大的作用?这就象跑步,众所周知,测试不代表过程。假设要提高百米短跑选手的速度,A教练想:不就是要加快速度吗?于是他就天天掐着秒表让选手跑百米;B教练通过测试,了解到他存在着爆发力弱、步幅大但频率小的缺陷,组织了针对性训练。两种训练方式的效果可以想见。而频繁的测试、练习,甚至企望以此为主要手段来提高学生语文水平,被试卷牵制,单纯依赖练习,显然无法全面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以人为本”,试卷的命题也应强调人性化。本人就命题改革作了一番思考与实践。

一、命题应考查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语文学科比起别的学科来说有着独特的优势:

就知识的连贯性来看,语文知识不象理科的知识那样,连贯性较强。无论是形式多样,语言或朴实或华丽的散文,情节曲折动人,人物个性鲜明的小说;还是感情强烈,语言富有音乐美,意境美的诗歌,应用性及实用性比较强的议论文,说明文,都会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螺旋反复出现。因此,语文命题就应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积累、综合、重组能力的考查。

另一方面,就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看,语文学科与生活的关系更近,人们其实在天天学语文,天天用语文。平时的读书看报,说话写信都是在学语文,用语文。

因此,命题所及,应在时间上突破课时、单元、学期的约束,反映语文教育的深度性;在内容上突破课本的束缚,反映语文课程资料的广度,体现广泛性。

1. 从整体入手,关注语文学习的内在联系。

命题不应只停留在单

一、机械、相对独立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考察上,而是要更注重语文学习的内在联系,要注重知识的连贯性,把零星的语文内容、文学知识、情感体验等加以联系,形成前后知识的阶梯状,加深对某一体系的认识、积累。这样的命题才能较为全面的考查学生的学习全过程。

如:(1)根据情境,填上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

人们乘舟荡漾在西湖上,()着如画的美景,心旷神怡。

陈毅的塑像刚落成,来()的人就很多。

这里的书太多了,稍微()一下,就得花半天的时间。

宇航员在天际遨游时,()地球,发出由衷的感叹。

碰到多年不见的好友,我把他细细()了一番,呵,变化真大啊!

(2)在我们学过的诗词中,关于感叹时光、催人奋进的诗句有很多,请你列举出其中的两首,并写出作者和其中流传千古的名句。

题目: 作者: 诗句:

题目: 作者: 诗句: 以上几题,既巩固了所学的新知识,也通过有目标的集中收索,回忆了旧知,并与新知识进行了区分,使得新旧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这样,在反复中,语文积累越来越丰厚,知识点也能辨析得一清二楚。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深度。

2. 从整体入手,沟通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语文能力的获得必须在大量的、广阔的实践中完成。命题中,也应创造一个多维的大语文环境,注意对沟通课内外,结合生活情境,密切知识与实践,课堂与社会的联系,设计各种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用语文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如:(1)猪年就要来临,你能拟写一则祝福短信送给你的一位亲朋好友吗?

(3)爸爸抽烟很厉害,这天,全家人召开家庭会议,请你分别模拟各家庭成员的不同身份,说服爸爸戒烟。

爸爸又翘着二郎腿在“吞云吐雾”了:

我(小学生):。妈妈(医生)。

奶奶(家庭妇女)。爸爸:“好吧,好吧,我一定痛改前非。”

上述几题,侧重查学生课本之外的习得,了解他们课外的语文学习行为,同时检测表达和运用水平,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广泛的语言积累。同时,将学生置身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不仅考查了学生口语表达及知识活用的能力,而且渗透了有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可谓一举多得。批阅时,所归纳的内容是否准确、简洁,所默写的句子是否忠于原句,这方面的要求不必苛刻;对语言的表达质量(所写句子意思是否明了、通顺,遣词用字、错别字情况等)应有一定的要求。

二、命题应立足语言,关注语文的整体功能。

中国的语言文字有着它独有的特性,这就是它不仅仅是学习、工作的工具,它更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情感的载体。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深邃高远的思想,高洁朴直的气节,无不是通过这一载体来传达、实现的。而语言知识是从具体的言语中归纳出来的,如果不积累有一定数量的语言,就难以理解那些抽象的知识概念;同时,了解了语言知识并不意味真正理解。譬如:“比喻句”,对这一修辞手法的特征和作用,几乎所有学生都能脱口而出,可是,一旦要求他们具体说说某一比喻的好处,恐怕多数只会套用“使句子生动、形象、具体”的话来。显然,过早地灌输知识概念可能不符合小学生语言学习的规律。只有抽象概念而没有对具体语言的感受,要达到运用的程度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命题应当注重学生对具体语言的感知、理解、积累和运用水平的考查。对于一些要了解的语法知识,也要赋予情景性,让学生在操作中体现出他们的领悟状态。

1.命题重在考查对语言的感悟、积累。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语言积累的薄弱成了他们语文能力持续发展的“瓶颈”。由于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奠基”,那些方法和技能就成了“空中楼阁”,学生语文素养的持续发展也就缺乏“后劲”。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其中突出的表现便是在人类交往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以自身的语言储存为基础的。只有不断熟悉语言,感悟语言,积累语言,才能为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命题中,也应加强这方面的检测: 譬如(1)(反问句)

……“ ”大家都很生气,异口同声地责问向导。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把它引入海里。……《自然之道》

选择你认为最能表达当时人物情感的句子填在横线上。

①你不能见死不救。②你可以见死不救。③你怎么能见死不救呢?

为什么选择句子③?不是因为它的形式,也不是因为反问句有“语气强烈”的特点,而是因为它适合句段的环境。这就需要比较准确地把握这一反问句的语气、语调,体会到内在的情绪情感。不因为了解有关“反问”的知识,就能使用“反问句”。

(2)请引用古诗回答

生命就是龚自珍“,”的献身精神; 生命就是文天祥“,”的浩然正气; 生命就是范仲淹“,”的伟大抱负; 生命就是杜甫“,”的无奈与感伤。

该题把散见于教材与课外的、不成体系的古诗进行归类整理,引导学生联想、延伸、拓展,把储存与整合有机统一起来。

(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是的,我们。

该题体现了学生吸收、咀嚼、内化的过程,读出了自己的真切感悟。

2.命题重在考查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体验。

拥有语言感悟,就能从语感上把握词语,离运用词语的距离就更近。这种检测主要借助学生的实践操作将隐性的语感显性化。譬如:

(1)《童年的发现》片段

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 留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林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 清澈)的湖面上盘旋。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 轻巧),可以(随心所欲 忘乎所以),运转自如,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那里。

1、划去括号内运用不恰当的词语。

2、请给这段话取一个小标题。

1. 你曾经做过一个怎样的梦?能把梦境用几句话有条理地写下来吗?

第(1)小题,不仅仅是一个机械的选词填空的联系,而是需要学生在了解人物当时的心境、词语适用的范围以及在不同的环境中和状态下合理来进行判断和筛选;第(2)小题侧重学生的语断的内容整体把握上;第(3)小题则引导学生产生共鸣,加强体验。而这些都是需要建立在学生对语断理解的基础上的。

3.命题重在考查学生对语言的迁移、运用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课标》上说:“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感悟、积累与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从心理学角度说,运用就是学习的迁移,传统的说法叫做“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运用是理解的升华和发展。语言学家将只理解而不能运用的语汇称作“消极语汇”,将既能理解又会运用的语汇称作“积极语汇”。消极语汇对学生形成语文能力是没有多大作用的,因此,加强运用语言的考查,及时地将一部分理解了的词、句转化为积极语汇,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语言得到有效的发展。布鲁纳曾说,记忆的关键不在于贮存,而在于提取。可以这样理解,提取比储存更重要。如果我们将积累仅仅用作储存,而不思提取,那么这种储存有什么价值呢?关键是从中提取,加强运用,储存的语言只有在运用时才能体现其价值,所以我们说积累是手段,运用才是目的。在语文考试命题中,不妨加强语言的运用,为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语文学习指引好方向。例如:

(1)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 野。(《我的“长生果“》)

人们都爱,爱她的,爱她的,爱她的。

(2)本组课文中出现了好几个人物,如桑娜,渔夫、守书摊的残疾青年、音乐教授以及苏珊,这些人都有着一颗善良的心,他们共同谱写着一曲曲心灵之歌。请你用一段话歌颂这美好的心灵。

以上几题,通过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点及文字的运用,使得单纯的语法、中心思想等转为了学生对文字的概括、描写、想象、组织等,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能力的检测。

三、命题应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检测,凸现导向功能

命题除了要关注语文学习的内在联系,沟通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关注语言本体,反映语文的整体功能外,更需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检测。语文的学习除了关注语言本身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语言的过程中积累和运用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形成语文学习的能力,因此命题应凸现这一导向功能,将学习能力的检测渗透在每个命题环节中。

对于命题需要关注的学生应该具备的语文学习能力,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 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它包括独立确定学习任务,制定学习计划,选择

合理的学习方法,掌握小组学习,个人学习的方法和学会自我考核学习效果等四项能力。它反映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认识和交过各种认识运用于组织自己独立学习的实践,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② 阅读书本的能力。包括能自己看书,学会全面阅读、精读、浏览、研读,初步熟悉资料;能从教材及参考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并能对问题进行对照、分析、综合、证明、评价;能抓住课文中主要内容等能力,这是学习能力的核心。

3、听记能力要求学生听完讲述内容后,能根据要求进行概括、记录,并能整理笔记。

4、搜集和使用资料的能力,包括:通过目录、图书、索引、手册选择参考书;使用参考书和参考资料(各种工具书、图表等);根据问题搜集资料,能根据需要对资料进行分类,能用资料论证或阐述自己观点等能力。这是适应终身教育体制的关键性能力,将使他们终身享用不尽。

5、智力技能包括:学会观察;学会合理的记忆;掌握分析、综合、对比、概括具体具体化等思想方法;学会思考和能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等能力。这是保证知识信息能消化、吸收和同化,贯穿着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各种认识能力的因素。

作为小学生,尤其要重视考查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有关学习方法及策略的形成。学习策略是个性化的,未经实践并获得体验,那么所谓的方法只是一堆知识而已。如果学生有学习的愿望而没有学习的意识,或者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却没有感受,没有转化成为学习策略,要形成自学能力乃至终身学习的行为无异于空中楼阁。譬如:

(1)小明在看书时遇到“鼎盛”这个词,他不认识“鼎”字。于是,采用了 查字法。如果你不会写“秉烛夜游”的“秉”字,最好采用 查字法。(2)读了短文你有什么问题?选一个你认为最有价值的写下来。(3)“老人的家在哪儿?有没有子女?是什么原因使他流落到了这种地步?我对老人的一切充满了关切。”联系上下文,这段话应插在第()自然段和第()自然段之间。(短文略)

以上试题侧重鼓励和引导学生关注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而为自主学习打下基础。同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命题中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查字典、理解词义、句子、修改等)的渗透。在此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也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选择最优化。

任何一种考试,都具有选拔、激励和导向、引领的功能,一次考试是一次学习,也是一次教育,渗透着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小学语文试卷的命题,关键是教师对学生评价观念的改革,把评价的落脚点放在引导学生运用语言上。这样,我们试卷命题改革的尝试,才会有所突破,使语文考试不再是学生的“拦路虎”,而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导好航行的路线,从容地在“语文园地”中驰骋!

第二篇:用爱为学生导航

用爱为学生导航

荆门市东宝区漳河镇周集小学

袁娟

如果说班集体是一条渡船,那么班主任就是这条渡船上的舵手。舵手技术高超,渡船才能够顺利地到达理想的彼岸;否则,渡船就会迷失方向。我的班主任工作,总的说来就一个字——“爱”!我坚持着要用我的爱来感动学生,并且对学生除了倾注一片爱心之外,还必须时时约束他们,严格要求他们,才会收到良好效果。也就是说,班主任老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扮演好不同的角色。

一、倾注真情,亲如朋友

“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到 达心的深处。”作为班主任,如果说哪一点最令我感到欣慰,那就是多年来我一直与我的学生在用心交流。高年级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成熟和幼稚的交界,对很多事物充满好奇心,也有很多不同的想法。不像低年级的小朋友,只要教师摸摸他们的头,哄哄他们,他们就心满意足了。高年级的班主任工作,一个字:“难”。我用爱打开孩子们的心扉,让他们吐露心曲,轻装前进。

我班有一名学生李某,有很强的管理能力,但似乎对班级漠不关心;写作水平不错,但课堂上偶尔被我提问时,要么红着脸回答几句,要么索性站着一言不发„„这么好的苗子我岂能放过?我先从培养他的胆量入手,可这“家伙”居然不领情!一次回家路上,我与他边走边聊我的一些事。他挺爱听的,还会发表一些观点呢!以后他便成了我的“路伴”。每次,我总会说:“谢谢你的建议!”“没想到你的口才也是一流的啊!”这些话语,就好像一股神奇的力量牵引他不断前进!现在的他发言积极了,集体荣誉感增强了,还被评为班级“进步之星”、“最佳辩手”呢!为了对得起大家对他的信任,他为自己制定了更高的目标!

看来,“真情碰撞”的魅力真的不小啊!教师要从平等互信的立场出发,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努力和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友好关系。

二、巧用惩罚,管如严父

严父对待子女,舍得打,舍得骂,敢于针对他们之中的那些毛病 和不顺心、不顺眼的地方,下死手。教师则应以严肃的态度,严厉的手段,营造一个严肃的氛围对学生进行教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晓云谈到这样的观点:“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其中说到“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通过惩罚“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我也非常赞同这一个观点,即“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这里所说的“惩罚”不是指的“体罚”,而是通过一种教育方式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学生当中的一些人,他们有缺点,有毛病。老师也看见了,也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为什么会屡教不改呢?有些人是可以靠爱,靠理解,靠谈心来达到帮助学生纠正偏差和错误的目的的。有的就不行,教育不是万能的,有时就需要对那些一错再错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惩罚。这样的惩罚有时是会得罪学生的,有时甚至会得到学生的强烈反抗,作为老师谁愿意背着狠毒的骂名来对学生呢?但有时,又有必要这样做。我有一个学生,他属于没有人敢要没有人愿留,而通过别的老师的介绍进入我们班级的。三天的适应期一过,本性暴露无疑。打架,迟到,旷课,在学校里出了名,在班级里也成了为所欲为的刺头儿。我一次次的教育,一回回的谈心,从理想到事业,到人生,到尊严,到孝敬父母,好话说了一火车,前面刚说完,后面就又犯错误了。为了挽救他,我让他自己做出保证,他说:”老师,我知道我自己的错误,就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以后我再犯错误,你就惩罚我。”我依照他的说法,每次他犯错误,就叫他练习做俯卧撑,从一开始的做十个就气喘吁吁,到后来地做四十个面不改色,期间间隔的时间越来越久,最后,基本上是改正了缺点。我的这种办法,也许是不足取,会受到大家的质疑,可在有些时候,对于有些学生,还是比较适用的。军队上有关禁闭之说,教师为什么就不可以对个别的学生适当加以惩戒呢。

当然,惩罚是个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我们要善于甄别,弄不好会伤害人。

三、奉上真心,爱如慈母

慈母对子女的 “真”爱,不讲代价,不计得失,不图回报,含辛茹苦,辛苦一生,只求孩子成材,将来过得比自己更好。这种爱是天地之间至纯至美的爱,是最崇高和伟大的爱。作为一个班主任,有了对待学生如同对待自己子女一样神圣的情感,就会平添一种责任,平添一份压力,就会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学生教育成人,培养成材。学生进步了,我会发自内心的高兴,学生有缺点,我会善意地指出。教师对待学生,不是为了贪图将来学生对自己的报答,这无私的情感会净化师生之间的关系,叫师生关系在平凡之中得到升华。可以说,我们每个老师在内心之中都存有这种美丽的高尚的情感,越是德高望重者,越是对学生宽容,越会在小事情上表现出仁爱的博大的光彩。

我刚接班时,了解到班中有一杜姓学生从来不做作业,被同学称为“低能儿”。做第一次课堂作业,我意外地发现他正一笔一划地抄写,我轻轻抚摸一下他的头,当堂表扬了他的字写得不错。他满脸通红,抄得更认真了。当我把他的作业本展示给全班学生看时,他满脸的喜悦代替了平时迟钝、冷漠的表情。也许这一次的认真,只是他一时的心血来潮,他并没有想到会受到老师的重视。一次简单的表扬竟在孩子心里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此后,虽然,他的作文文句不通,练习常有错误,但每次作业都不落下,他已在原有基础上迈出了可贵的一步。春风化雨,这种慈母般的爱,是激励学生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班主任老师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时,把握好这几个角色之间的转变,区分好使用的时机和对象,是治理好班级的关键。

第三篇:用古诗文为学生做人导航

用古诗文为学生做人导航

摘要:青少年可塑性强,渴望在对社会的认识中完成自我的世界观。因此,这一时期教师的引导和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旦具备了良好的道德素质,不仅有助于人类文明的延续,也将使青少年本人受益匪浅。无数的事业成功者和伟人的人生履历都昭示了这一朴素真理。

关健词:语文德育英雄

社会进步,科技发展需要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不仅要让孩子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和才干,而且要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修德行、学做人。做为社会生活中的人,道德素质是人的重要内涵,决定着人的尊严价值的成就。良好的道德素养的培养,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青少年可塑性强,渴望在对社会的认识中完成自我的世界观。这一时期教师的引导和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旦具备了良好的道德素质,不仅有助于人类文明的延续,也将使青少年本人受益匪浅。无数的事业成功者和伟人的人生履历都昭示了这一朴素真理。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指出:“智力教育、学习各门科学的基础知识,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尤其是语文学科更是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汉语不仅博大精深,而且历史悠久。古诗文是汉语的精髓,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对学生会大有裨益。因此,我抓住古诗文教学为学生做人导航,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读爱国诗映爱国情

刘胡兰、黄继光、雷锋、赖宁等英雄人物的事迹感染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和模范事迹对学生具有很大说服力和感染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少年儿童年龄小,生活经验有限,那么生活中鲜明的形象对他们的思想影响就越强烈。”古诗文的作者这样的英雄人物很多,如陆游在68岁高龄时,还日夜不忘恢复国土,报效国家,写下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明心志,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道出了诗人的爱国热忱,以“夜澜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极言自己做梦都想驰骋疆场,杀敌立功。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是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饱含爱国主义感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中深深地倾吐着为国捐躯的心愿,体现了他为国、为民视死如归的大义凛然的精神。这样的爱国诗很多很多,如夏完淳的《别云间》、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陆游的《示儿》、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学习这些爱国诗,用他们的爱国情操感染、激励学生,可引导学生做一名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人。

二、学故事明白事理

古诗文有很多教育性很强的故事,可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提高认识事物、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和巩固道德观念有很直观的效果。如《乐羊子妻》通过乐羊子妻规劝丈夫学习前贤、洁身自爱,不贪图私利,改过从善的记叙,说明拾金应不昧,学习要持之以恒的道理。《滥竽充数》教育学生要有真才实学才会经得起考验。《黔之驴》告诉孩子们不要被外强中干的事物所吓倒,敢于克服,就会战而胜之。《扁鹊见蔡桓公》这个故事教育孩子们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指正,做到知错就改。通过学习古诗文中的故事,孩子们辨别是非、区分善恶、美丑的能力提高了,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三、记格言规范行为

这种方法是我国道德教育的传统经验,背三字经、记格言都是规范学生行为的好方法,格言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也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告诉学生要珍惜粮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告诉学生要珍惜时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教育学生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告诉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会收益很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强调我们在学习中应谦虚,多向别人学习,取长补短,修正自身。

四、品诗美珍爱生命

一首诗就是一幅优美的画卷,一首诗就是一曲悠扬的旋律,诗中蕴含着的美是深刻的、广泛的。学生通过学习品味诗文的美可以领略到生活的美好和惬意,从而珍爱生命,从中懂得生命的真谛。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渡荆门送别》……这些千古传诵的送别诗让学生感受到友情的珍贵,从而自己做到与同学、朋友和睦相处,珍爱友谊。又如,《静夜思》《次北固山下》《夜雨寄北》《醉花阴》《游子吟》等这些诗表达了作者远客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学生从中可以受到爱家乡、爱亲人的熏陶。再如,《咏柳》《钱塘湖春行》《观潮》《满井游记》这类写景抒情散文,将写景抒情水乳交融,细腻地描绘出大自然的秀美、壮观、雄浑,从而激发学生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珍爱来之不易的生命。

中国是诗的国度,从先秦的原始歌谣、诗三百、楚辞到汉魏六朝的乐府、古诗,到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诗词散文,犹如一条灿烂的银河,横贯中国文学的广袤星空。学习它不但能受到美的熏陶,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在不断的学习中认识世界,完善自我,学会做人。

第四篇:为学生成长铺路 为教师发展导航

为学生成长铺路 为教师发展导航

——劳店中学教育发展纪实

在阳信鸭梨之乡的东北部,有一所54年历史的学校—劳店中学,这里景色宜人,人杰地灵,弥漫着浓浓的书香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阳信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劳店中学,始建于1958年,原名阳信第七中学,2008年更名为劳店中学。2011年被确定为山东省“1751”项目学校。如今的劳店中学,占地面积67333.67平方米,拥有一栋教学楼,一栋宿舍楼,22个教学班,1200余名师生,其中高级教师13人,市县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骨干教师17人,教学学历合格率100%。

学校有一支忠诚教育事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创新精神和执行力强的教职工队伍,并逐步形成了“立业、专业、敬业、乐业”的良好教风。老师们积极开展课题研究20余项,发表论文、作品70余篇,指导学生获奖100余人次。并不断探索“自主、互助、开放型” 课堂模式,进行观课议课磨课活动,积极打造优质课堂,共获省市县优质课30余节。

学校重视为学生发展铺路。劳店中学构建了“一体两翼”德育管理模式,重点抓好两条管理线,努力彰显书香校园和文明礼仪两大特色。并通过升旗仪式、校园广播、网络电视、法制报告会、班会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为同学们营造广阔的智慧生成空间,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得以张扬,逐步形成了“乐学、善思、自主、超越”的良好学风。

“要想火车跑得快,全凭火车头来带”,劳店中学有一支高瞻远瞩,团结务实,善抓机遇的领导班子队伍,他们紧紧抓住了县“课堂教学改革”试点学校,省“1751”项目学校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规划了学校三年发展蓝图,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积极为教师发展导航。先后派出30余老师历时2周,到青岛实验初级中学“拜师学艺”,积极派骨干教师11人次参加平度、临淄召开的省“1751”第二片区研讨会,转变了老师们的教学观念,提升了教师素质,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在蓄势,在积淀,在酝酿。

不懈地努力,收获了丰硕成果。劳店中学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获得了“阳信县教育教学先进工作单位”等20余个县级称号,“滨州市规范化学校”、“滨州市教学示范学校”等10余个市级称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劳店中学人正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精神,为光辉灿烂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903字)

第五篇:用爱为每个学生导航

用爱为每个学生导航

在一本书上,我看到这样一段话:“世界上,有一些地方,以前我们人类无法到达,比如说珠峰峰顶,遨游太空。面对困难,我们想尽一切办法,经过努力,最终成功。然而有一个地方,千百年来,我们总想进去,却很难到达——那就是人们的心灵”。有人说过:“教育的真谛源于老师热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所以,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以良好的品德、情操和对学生深切的期望态度来感染他们,带着自己的爱心和真诚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一同发展。

(一)关爱学生,缩短心与心的距离。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要用爱心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与学生用心相处,教师应当用母亲般的关爱、手足般的情、朋友般的理解来关爱尊重发展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到与学生们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同时也要善于和他们交往,关心学生的快乐和悲伤,了解他们的心灵,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时刻不忘自己曾经也是一名学生。我们班有一名学生,父亲去世多年,但是他在开学统计家庭情况时,并没有告诉我,平时他很要强,不让别的同学帮他,也不愿和大家交往,心理问题较多,发现这些情况后,我及时找他谈心,和他谈论学习生活,帮他改变人生的观点,让他勇于去面对生活,勇于去面对人生的苦难。所以,学生需要的不仅是尊重,而且还需要老师的爱护,教师的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细微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都会给他们带来一份喜悦,一份温暖,我相信,我们可以用我们的

温暖和爱心,缩短我们和学生心灵之间的距离。

(二)诚心相待,开启学生的心灵。

信任学生,诚心对待,才能成功的促进教育。渴望取得成功是每一个孩子内在的愿望,教师也希望自己的教育和教学取得成功,抓住这种相互促进的因素必然形成教育走向成功,因此,老师一定要信任学生,以诚相待,来促进学生的期待,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也是激发学生自信、奋发向上的精神原动力,用心灵去体会学生的内心世界,用信任与宽容去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怀着一颗真挚的心,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也只有如此,师生才能成为朋友,学校才能成为乐园。正如我们班一名来自外地的学生,他因离家较远,只有放假回家,非常想家。看到其他同学都回家,他心情非常低落,到了周末我就提前找他谈心,说到父母,他的眼泪很快流了下来,我便开导他,让他明白一个人总要长大,总要离开父母,要学会坚强,学校便是他成长的家园,并且利用周末时间,给他安排一些班级的事情,让他去做,使他不感到孤独,并能使他为班级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三)用爱培育爱,促进学生的成长。

有这样一句话“学生接触老师一阵子,老师影响学生一辈子”,虽然现在的教育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发展,可让学生变成一个有爱心,有孝心,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是我们永恒的追求。“爱心”“诚心”只是教育的一半,另一半则是“严格的爱”,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促进学生的发展,用自己信任与宽容的爱,给学生一点时间,给学生一点反思与选择的机会,维护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同时老师一定要严格的去爱,没有严厉的爱,就是对学生无形的放纵,也是对自己教育教学的不负责任,因此,爱不一定要

和风细雨,严格也不一定要横眉怒目,关键是本着对学生负责,为学生发展的目的,让学生能够知道责任与规范,明白正义与道德,体验挫折与失败,承受批评与打击。因为我们要塑造的是具有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社会创造者,爱学生就不要舍弃这些原则。我们一定要明白“爱”与“严格”并不对立,他们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爱就不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没有严格就谈不上真正的爱,对学生的“严”,首先是“做人”上的严格要求,强调理想信念,强调艰苦奋斗、厚德载物的传统美德,做一个好人。其次,加强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关心学生进步。另一个“严”是做学问上的严格要求。有句经典名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要深知,老师对学生影响非常大,严格要求学生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教师本身应当首先成为高尚师德的实践者,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

我相信,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有让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明亮,富有爱心,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才是教育的追求,才能促进教育的发展,记得我们班有一名学生在QQ上给我的留言中写道:“老师,我们喜欢你带着微笑走进教室,我们喜欢你和蔼的与我们交谈,我们也不想犯错误,更不想惹你生气,我们更喜欢你每天高兴的进出教室,看到你笑着说话”是的,我们要贴近学生的心灵感受学生的心声,倾听的学生的心声,那样会使我们不断的进步,也会使我们更加的理解,体会学生的心灵,用心去换心,用我们真诚的爱心去促进学生的成长,让他们心中燃起一盏明亮的灯,来指引学生的前行,让我们一同努力吧,点亮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让他们自由的成长在祖国的蓝天下。

下载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导航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导航.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用爱为学生导航(共5篇)

    用爱为学生导航 【人物简介】 吴天娥 1979年10月生,大学本科学历,二级教师,任教于高密市苓芝小学。一直担任班主任及英语教学工作。先后荣获潍坊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高密市“......

    为教师发展服务 为学生成长导航

    为教师发展服务 为学生成长导航随着新学年的到来,老师们又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工作中。为了使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有计划、按步骤地推进,9月26日下午,册亨县威旁乡中心学校利用学......

    有效利用假期,为孩子新学期学习导航(范文模版)

    有效利用假期,为孩子新学期学习导航大家都知道四年级是非常关键的一年,所以在这个暑假中,我也花了些功夫,做好了语文的复习和预习的工作。首先是复习,我先帮扬扬默写了三年级上半......

    让信仰为我们导航

    与时代同行,让信仰为我们导航 ——观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心得体会 XXXX支部:XXX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

    让榜样为青春导航

    让榜样为青春导航 和着世纪的鼓点 迈着时代的跫音 我们走过08年的震天之痛 不是我们天生勇敢 只是生命的起伏告诉我们 希望是不抛弃,明天在继续久未触碰的镜片上泛了颓唐的黄......

    我为青春导航---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同事们,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信息系辅导员宋xx,今天演讲主题是导航青春。 最近,我读了一篇张晓风的散文《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我被此文深深震撼,现在我想把......

    为梦想导航 瓦小

    为梦想导航 ----读《百年追梦全面小康》有感 寿县三觉镇瓦房小学三年级(2)班 方旭 人因梦想而追求,我们因梦想而奋斗,如今梦想一再被人们提及,并且成为我们身边每每谈及的话题,这......

    互联网,为书香少年导航

    互联网,为书香少年导航 ——2012“科学家与科学发明”主题阅读指导案例分析 广州市越秀区农林下路小学 六年级 王婉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已经全面进入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