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

时间:2019-05-14 15:40: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

第一篇: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的内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的记录。

二、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

三、《尚书》

《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尚书》是中国最古的皇室文集,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四、《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分“风、雅、颂”三部分。《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五、《国语》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优缺点:(1)首创国别体。(2)与《左传》互相参证补充,史料价值高。(3)缺点:文风、语言不统一。

六、《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七、《左传》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八、《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九、《史记》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一十五字。其中的本纪和列传是主体。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芝川镇)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著有《史记》。《史记》的成就:(1)创立史书纪传体;(2)内容广泛,规模宏大;(3)厚古薄今,思想进步;(4)尊重史实,秉笔直书;(5)文学成就巨大。不足:P107

十、《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成就:P109

缺点:P110

十一、《后汉书》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作),记载了从王莽起至汉献帝的195年历史。本纪和列传的作者是南朝刘宋时的范晔,成就:P112

缺点:114

十二、《三国志》

《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受到后人推崇。《三国志》全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与《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并称前四史。成就:P115 缺点:117

十三、《通鉴纪事本末》

《通鉴纪事本末》是有南宋袁枢(1131—1205)所撰,凡四十二卷。始于〈三家分晋〉,终于〈周世宗之征淮南〉,共1300多年。文字全抄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原文,只是撰写方式改易。取《通鉴》所记之事,区别门目,分类编排。专以记事为主,每一事详书始末,并自为标题,共记239事,另附录66事。开“纪事本末体”之先河。为了方便阅读,分为战国至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四部分。

十四、《华阳国志》 《华阳国志》,又名《华阳国记》,是一部专门记述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地方历史、地理、人物等的地方志著作,由东晋常璩撰写于晋穆帝永和四年至永和十年(348—354年)。全书共12卷,约11万字。记录了从远古到东晋永和三年巴蜀史事,记录了这些地方的出产和历史人物。洪亮吉认为,此书与《越绝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内容结合了历史、地理、人物三方面的内容,较为全方位地反映了这一地区的历史。史料来源:P307

十四、《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是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名著,又称《伽蓝记》,为北魏人杨炫之所撰,成书于东魏孝静帝时。书中历数北魏洛阳城的佛寺,分城内、城东、城西、城南、城北五卷叙述,对寺院的缘起变迁、庙宇的建制规模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奇谈异闻都记载详核。与郦道元《水经注》一起,历来被认为是北朝文学的双璧。成就:P309 缺点:310

十五、《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简称《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大唐西域记》共十二卷,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646年),为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其中,包括玄奘游学五印,大破外道诸论的精彩片段,高潮迭起。

十六、《史通》 《史通》是中国及全世界首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作者是唐朝的刘知几。《史通》包括内篇三十九篇、外篇十三篇。全书内容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以及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大类。成就与缺点:P336

十七、《文史通史》 《文史通义》是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它是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的代表作,与刘知几的《史通》一直被视作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双璧。《文史通义》共8卷,包括内篇和外篇两部分,内篇5卷,外篇3卷。成就:P338

十八、《读通鉴论》

《读通鉴论》是王夫之毕其一生心血,全书约60余万字分为50卷,每卷之中以朝代为别;每代之中以帝王之号为目共30目,目下又分作一个个专题;另在卷末附有叙论四篇。该书文采飞扬议论纵横新见选出论点精到,堪称传统史论中最系统最精彩的杰作,同时也全面地反映了王夫之进步的历史现和政治思想倾向。总结经验引古鉴今探求历史发展进化规律,寻求汉族复兴的大道。

成就:P340 缺点:P341

十九、《日知录》

《日知录》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的代表作品之一。《日知录》是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的著作。”。《日知录》内容宏富,贯通古今。三十二卷本《日知录》有条目1009条,其内容大体划为八类,即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财赋、典礼、舆地、艺文。

二十、《明儒学案》 《明儒学案》,为中国第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学术史专著。《明儒学案》系统记载、总结论述明代学术思想的发展演变和流派,是明代思想史,哲学史,学术史的专著。作者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黄宗羲。价值:P369 二

十一、何谓编年体?有何有优缺点?

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编排史实,是编写历史最早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如《春秋》、《资治通鉴》等就是编年体史书。

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其缺点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二

十二、何谓“春秋笔法” 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曲笔的一面。二

十三、简述《左传》在中国史学上的成就。P59 二

十四、《资治通鉴》的主要成就有哪些?P64 二

十五、何谓实录?,将整个朝代的实录完整地保存至今天地实录书有哪几部?

实录就是按照真实情况,把实际情况记录或录制下来。也是编年体的一种,一般以皇帝的谥号或庙号为书名,也有以王朝命名。在南北朝时期已有。《明实录》、《清实录》、二十六、胡三省对《资治通鉴》作的注有哪些特点?P66 二

十七、为什么纪传体史书会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之“正史”。中国纪传体史书体现它的人文价值,立传撰书是每一个读书人的梦想,而纪传体为士大夫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被士大夫认可。而传记里大人物的行为为天下人做了示范作用,符合封建阶级的统治。再者纪传体史书,有其相当的艺术价值,要求撰写人又较高的文采,是对读书人的一种肯定,传记里的人物不在北一个个历史时间限制而生动活波的展现在读者面前,为读者所接受。

二十八、史书纪传体为什么会在汉代产生?

首先,经济角度。汉朝结束了秦朝的混乱统治,经济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到汉武帝时期,经济高度繁荣。这就为史记这一部史学巨著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其次,政治角度。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儒家重视修史,孔子曾亲自编订《春秋》。儒家思想的成熟,使得统治者重视历史的记录及教育意义,也成为加强封建统治的重要方式,政治制度给予了史记重要的政治基础。

第三,个人角度。司马迁出身史学世家,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史学教育,史记的完成,与司马迁个人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二

十九、班马异同论

“班马”指的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与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两人在史学上、文学上都取得了重要成就,既有类同之处,又有不同特点。

司马迁所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而班固所著《汉书》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在体制上承袭《史记》,只是把“书”改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汉书》前半部照抄《史记》,武帝以后是新作。

司马迁及其《史记》在思想上既吸取了各家学说,又自成一家之言,具有卓越的思想和批判精神。班固及其《汉书》在思想上尊奉儒家,有明显的正统观念。《汉书》从儒家伦理道德出发,肯定了一些正直之士,批判了一些奸佞小人,这与《史记》有类似之处,但不具有《史记》那样强烈的思想锐气和广泛的人民性,有时还表现出与《史记》针锋相对的观点。《史记》与《汉书》在史传文学上都有高度成就。《史记》开创了中国史传文学的先河,成为中国史传文学的千古典范。《汉书》在描写手法上继承了《史记》的一些传统,又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它没有《史记》那样的奇崛多姿,但文章组织严密,语言受到汉辞赋散文影响,繁富绮丽,凝炼整饬,具有一种雍容典雅之美。

第二篇: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

1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它与编年体、纪传体,合称为古代

三大史体。纪事本末体裁,每事一题,为一专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时先後加以集中敍述,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详於记事,方便阅读。其优点是每一历史事件独立成篇,各篇按时间顺序编写,能够完整地反映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可补编年体与纪传体之不足。缺点在于不能表明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春秋》: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按年记载了春秋时鲁国从

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间(前722-----前481或前479)的历

史大事。该书略有残缺,尚保留一万六千多字。其纪年依据鲁国,但记

述范围却遍布当时整个中国。内容包括政治 军事 经济 文化 天文气

象 物质生产 社会生活等诸方面,是当时时有准确时间地点 人物的原

始记录,但其记述事件简约。《今文尚书》:儒家经典《尚书》的一种,我国上古历史文件的汇编。古《尚书》经秦

焚书亡失。汉初秦博士伏胜传二十九篇。后学者递相授受,分大小夏侯及欧阳三家。因其以汉隶书写,区别于古《尚书》,故称今文尚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份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内容涉及原始公社末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的史实。《古文尚书》:西汉武帝时鲁共王从孔壁中发现,因其由古字写成,故称《古文尚书》。

相传有二十九篇,其中包含《尧典》 《禹贡》 《洪范》 《微子》 《金滕》等诸书。今本《古文尚书》总体认为是晋代梅赜伪造,但也存在争议。

8纪传体: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及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纪是帝王本纪,列在全书前面,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始于汉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表和史论的综合。

9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班固也是东汉最著名的辞赋家之一,著有《两都赋》、《答宾戏》、《幽通赋》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投附窦宪,随大军北攻匈奴。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该书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太初四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被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三国志》:全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三国志》位列中国古代二十四史记载时间顺序第四位,与《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并称前四史。

12《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八国的历史,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反映了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周贞定王十六年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简答题(1)《尚书》记事上起于尧,下讫秦穆公,基本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

(2)《尚书》实际上二十八篇,每一篇有一个标题,在一个标题下,记一个完整的人或事。

(3)其次,《尚书》虽是古代历史文献汇编,但它是经孔子编订的。全书编排,按朝代,先《虞夏书》,然后是《商书》、《周书》。在每一个朝代,又按帝王顺序排列文献的先后,使人读后,能大致了解一个朝代的兴衰历史过程。(1)同《春秋》一样,同属于编年体史书。具体来说,也是以鲁君在位的年次为纲,依照周历,按时 月 日用史实说明《春秋》经文上所条举的重要历史事件。而且记事也是起于鲁隐公元年。

(2)用史实疏证《春秋》。如《左传》对隐公元年夏五月《春秋》经文“郑伯克段于鄢”一句的传释,生动详细的叙述了郑庄公家族内部争夺权位的斗争。其在用史实疏证《春秋》时,也兼释义法。《左传》就是这样通过叙事与说义相结合来传释《春秋》。

(3)《左传》叙事,不只详明当时事件原委,还在记载人物对话当中,集录了很多有关春秋以前的史料,这是研究春秋以前历史的重要资料。

(4)《左传》虽然为传释《春秋》而作,但与《春秋》经文并不完全一致。有《经》有而《传》无的地方,也有《经》无而《传》有的地方。只要有可靠材料,即使《经》文所无也不妨记下来。这就是其灵活性。(1)大史据各方面材料看,其职位很高。新王登基,大史参加策命的典礼。有时,王为国家大事,还要访问大史。此外,大史还掌记录时事,保管文书等。

(2)小史秩卑,其职务是佐大史。在古代史籍中一般称之为“史”。

(3)内史其秩最尊。有时,内史还奉王命出使诸侯国。由于内史地位高,故钟鼎铭文中有他们的名字。

(4)外史秩亦卑,在古代史籍中一般称之为“史。”掌管当代和古代的文书档案材料。

(5)御史秩亦卑,御史的职务是掌管图书记录时事。

(6)周王室设左史和右史。(1)从体例上说,它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为国别体史书的发展开创了先例。如后世陈寿的《三国志》等,可以说都是受其影响而产生的。

(2)《国语》记事上起周穆王西征犬戎,下讫韩赵魏三家共灭智伯,共记了约五百多年的史事。与《左传》相比,其下限相同,但上限却提前多了。其中许多材料是《左传》所无的,即使有些史事,《左传》有记载,但详略不同,且往往有出入,这正可以为我们研究春秋时期的历史提供重要的参证。(1)有“本纪”十二篇,记载的主要对象是历代帝王或最高当权者。

(2)“表”十篇,分三类:即世表,年表,月表。

(3)“书”八篇,分专题记载各种典章制度。

(4)“世家”三十篇,主要记载诸侯世系。

(5)“列传”七十篇,记述各时期将相大臣及各阶层代表人物的事迹,以表现各个时期的社会内容。(1)《今文尚书》传自伏生。伏生原有《尚书》,因秦焚书,故将《尚书》壁藏起来。后汉高祖平定天下之后,伏生回乡求其所藏《尚书》,亡数十篇,只得二十九篇。由于伏生所撰《尚书》是用当时通行文字即隶书写成,所以叫《今文尚书.》。但辞多艰涩,诘屈聱牙,与商周以后文辞不同,所以是真《尚书》

(2)《古文尚书》就是得自孔子壁中的《尚书》,以其用古字写成所以称《古文尚书》。其

在武帝时,虽然未列于学官,但在当时就已在私下传授,而且世代相传从未中断。东汉贾逵所授的《古文尚书》就是孔安国所传授的《古文尚书》。《尚书》实际上是二十八篇,每一篇有一个标题,在标题下,记一个完整的人或事件,它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

例如:《尧典》,记尧舜事迹。《禹贡》,记夏禹治水及任土作贡之事。《金滕》,记周公因武王病祈天,求带武王病之事。《顾命》,记成王崩,康王即位之事。《皋陶谟》,记舜、禹、皋陶讨论如何把国家治理好之事。《洪范》,记武王访问箕子,讨论治国安民之事。

例如:《甘誓》、《汤誓》、《牧誓》,是关于战争誓词。《大诰》、《多士》、《多方》,是为国家大事告民书。《微子》、《无逸》、《立政》,记载某人因某事同某人的谈话。《左传》对中国史学最大贡献,是为我们保存大量史料:关于人民起义记载;有关战争记载;有关诸侯争霸记载;有关田制、军制改革记载等其还集录了很多有关春秋以前的史料。其材料丰富,是研究春秋时历史的最重要史书。

(1)《左传》在思想观念上较《春秋》有很大突破。把周王室与一般诸侯国等同看待,与《春秋》尊周思想不同。

(2)《左传》集中反映春秋战国时期“重人事、轻鬼神”的社会思想解放运动,作者试图用无神论观点来解释社会现象。

(3)《左传》描写人物细致生动,特别善于写战争。其不单纯写军事行动,而着眼于政治,注意战争性质,注意战争的政治动员与思想准备。(1)就是按国别叙述史实,它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首列《周语》,反映尊周。次列《鲁语》、《齐语》因二国为周的股肱之国。再次是《晋语》、《郑语》,因二国对周平王东迁有助。最后是《吴语》、《越语》、《楚语》,所谓荆蛮之邦,应在最后。

(2)以记言为主。全书几乎每条都以记言为目的,单纯记事而不记言者极少。

(3)是史料汇编性质的史书,而不是著述体历史著作。全书虽经左丘明编订,但对所收资料加工、润色不多,所以全书语言、文风不统一。(1)《汉书》基本上沿袭《史记》纪传体,但其开创了以纪传体断代为史的先例,成为我国第一部及专题断代史。改“本纪”为“纪”,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归于“列传”。在“纪”部分,于《武帝纪》之前加《惠帝纪》,于其后加昭、宣、元、成、哀、平等六篇帝纪;“表”部分,《汉书》立了八“表”;“志”部分,立了十“志”,其中六“志”取材《史记》;“传”部分,其七十“列传”基本仿照《史记》,还增加了专传、合传、类传、民族转。

(2)全书有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一百二十卷。(1)《汉书》开创我国以纪传断代为史的编纂体例。

(2)在编排方法上远比《史记》整齐、严密。

(3)其十“志”虽来源于《史记》八“书”,但比八“书”内容丰富的多。

(4)《汉书》的一个突出特点,“文赡而事详”

(5)《汉书》增传较多。(1)陈寿

(2)魏、蜀、吴

(3)《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1)十纪、十志、八十列传,三种体例。

(2)十“纪”,共十二卷;八十“列传”,共八十八卷,其中有八列传因太长分上下卷,故增多八卷。

(3)范晔(1)编撰方法。《后汉书》专传较少,合传较多,类传次之。其效法《史记》,不仅在类传方面,以类相从进行编次,而且合传不分时间先后,按其人行事相同以类相从。

(2)思想性。《后汉书》记述社会上敢于和黑暗势力作斗争的崇尚节义的人士在一定历史时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第三篇: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教学教案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教学教案

第一篇:先秦时期史籍介绍及选文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史籍丰富。中国古代史学的发达,在世界上是比较突出的,这和我国古代史官制度的健全、史官设置之早是分不开的。

一、史官的出现:(史官:历代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

因为要有史籍须先有史官,而中国古代的史官,在夏代的奴隶制国家机构中已经出现了。《吕氏春秋.先识篇》“夏桀荒淫无道,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进行劝谏,劝谏无效,即弃而奔商”。这说明,在夏代的国家机构中,是设有史官的。

三代时期的史官,其职能如下:

1、夏之史官:其职能含有劝谏,主要掌管天时星令,或者说是掌管法典的大臣。

2、商之史官:其职能主要是职掌记录时事、起草公文、保管文书的官吏。

3、周之史官:周朝史官规模日渐扩大,并且有了较细的分工:

⑴、大史:职位很高,参加新王册命典礼,王为国家大事,还要访问大事。此外,大史还掌记录时事,保管文书等。

⑵、小史:秩卑(秩是指俸禄,也指官的品级。)“小史”在古代是一种礼官,其职务是“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若有事,则诏王之忌讳。大祭祀,读礼法,史以书叙昭穆之俎篮。大丧、大宾客、大会同、大军旅、佐大史,凡国事之用礼法者,掌其小事。其职务是佐大史。

⑶、内史:其位最尊,西周始置,常奉王命策命臣下。掌策命诸侯及孤卿大夫,凡四方之事书则读之。内史掌册命诸侯及孤卿大夫,掌名王命,并将副本加以保存。有时也奉命出使诸侯国。

⑷、外史:秩亦卑。》:《周礼·春官·大宗伯》: “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泛指古代文献资料)。”即掌管当代和古代的的文书档案材料。

⑸:御史:秩亦卑,是中国古代一种官名。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皆置,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也就是说,御史主要是记录时事。

五史其共同点都有记载时事和掌管文书的职能。总之,从夏代起,在夏、商、周的奴隶制国家机构中,便开始设置了史官。他们当时所记载的时事和掌管的文书,就成了异日极可宝贵的历史资料。这种资料经过一定时期的积累,就可以加工整理,编纂成为史书。这样就产生了我国初期即先秦时期的史籍了。

第一章中国古代史籍的雏形 第一节:《尚书》介绍

一、《尚书》简介:中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原意是“上古的史书”,见P5.是商周两代统治者的讲话记录及东周战国时期根据远古材料加工编成的虞夏事实记载。它又称为《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汉武帝时被列为儒家五经之一。(《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加上《乐》则称之为六经。)唐宋以后更是士子科举进身的必读之书。故又称《书经》。

《尚书》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汇编,它记载了虞夏商周的一些重要的历史事实,保存了上古大量的政治、哲学、天文地理、刑法等方面的资料。因此历代学者都非常重视对它的学习和研究。

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一般认为《今文尚书》中《周书》的《牧誓》到《吕刑》十六篇 1 是西周真实史料,《文侯之命》、《费誓》和《秦誓》为春秋史料,所述内容较早的《尧典》、《皋陶谟》、《禹贡》反而是战国编写的古史资料。今本《古文尚书》总体认为是晋代梅赜伪造,但也存在争议。

二、《尚书》的体例:P8

1、《尚书》体例属于纪事本末体,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

纪事本末体:史书体裁名,以历史事件为主,创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其后有明朝陈帮瞻的《宋史纪事本末》、清朝谷应泰的《明史记事本末》。其有点是每一个历史事件独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的顺序编写,能完整地叙述历史事件的全部过程。可补编年体和纪传体之不足。缺点就在于不能说明同时期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2、《尚书》是我国编年史的开端。

《尚书》虽是古代历史文献汇编,但它是经过孔子编定的。全书编排,是按朝代,先《虞夏书》,然后南宋,《商书》、《周书》。在每一个朝代,又按帝王顺序排列文献的先后,使人读后能大致了解一个王朝的兴衰历史过程。所以《尚书》实际上又是我国编年史的开端。

3、《尚书》里的《禹贡》作为中国最早的一篇地理志,为后世志书体开其先例。《禹贡》一篇,总结了秦朝统一以前的地理知识,记载了九州(“九州”是中国的别称之一。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的地理情况,给中国人民一个中国政治从来就是统一的,疆域从来就是广大的观念,意义极为重大。

三、《尚书》的地位和作用:

《尚书》相传为孔子整理、选编成一百篇,后经秦代焚书,损失很大。该书要旨:

其一,在明仁君治民之道。

春秋之世,圣王不作,暴君迭起,人民困于虐政,备受痛苦。为救危世,感化当世人君,史官作《书经》一书,希人主得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使天下享尧、舜、禹、汤、文、武之治。因此,阐明仁君治民之道是《尚书》的第一要旨。

其二,在明贤臣事君之道。

周室东迁之后,人臣之事君,远不如往古,乱臣杀君之事屡见不鲜。史官作《周书》,记古贤臣事君之道,以使后世取法。

严格地说,《尚书》不是一部成熟的历史著作,只是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是中国古代史籍的雏形。它记事上起于尧(公元前2379—前2318年),下讫秦穆公,(—前621)基本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故司马迁作《史记》,采用了《尚书》的大部分,足见其史料价值很高。

第二章 编年体的产生

第一节

《春秋》介绍

一、名称:

《春秋》是西周、春秋时期编年史书的通称,周王室和一些诸侯国都著有《春秋》。如《周春秋》、《燕春秋》、《宋春秋》、《齐春秋》、《鲁春秋》等。秦汉以后的史书,也有以“春秋”命名的,如西汉陆贾的《楚汉春秋》、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和北魏崔鸿的《十六国春秋》等。

我们所要介绍的《春秋》,是孔子根据《鲁春秋》修改而成的,其体例是编年体。

二、体例:

编年体:史书的体裁名,按年月日顺序记载历史事迹,起源于春秋时代。中国有大量的编年体史书。著名的如《春秋》、《左传》、《汉纪》、《后汉纪》、《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等。

编年体其优点在便于查考历史事迹发生的具体时间,易于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并可以避免叙述重复。其缺点是记事按年月分列杂陈,不能集中叙述每一历史事件的全部过程;难以记载不能按年编排的事迹,以致偏详政治事件而忽略经济和文化情况。

三、内容:P17-19

《春秋》是春秋末期,孔子根据鲁国史官编写的《鲁春秋》并修改周王室及各诸侯国史官的记载编成,是现存最早的编年史。从前722---前481年共242年的历史。内容为周王室及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活动。如朝聘、会盟、战争等。以及一些自然现象如如地震、水灾、旱灾、虫灾等。记事极其简短,每条最多四十余字,最少仅一字。本为史书,自西汉以来被奉为儒家经典,列为五经之一,故又有《春秋经》之称。后人以此书记事所包括的时代,称为春秋时代。

《春秋》全书大约17000字,主要内容记载春秋时期统治阶级的政治活动,包括诸侯国之间的征伐、会盟、朝聘等;也记载一些自然现象,如日蚀、月蚀、地震、山崩、星变、水灾、虫灾等;经济文化方面,记载一些祭祀、婚丧、城筑、宫室、搜狩、土田等。

在对待人与神关系上,孔子的历史观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他认为王道的兴衰取决于“天命”,表现了天命主宰历史的唯心史观;而另一方面,孔子又明确表示“敬鬼神而远之”,这说明他对鬼神是抱怀疑和保留态度的。对于一些灾异现象与人事有什么关系,他没有明确表态。可见,他持保留态度。

四、《春秋》的地位和作用:

1、《春秋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部编年史,对中国史学体例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2、孔子是私人修史的开创者,开后世私人修史的先例,这是中国史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3、孔子不仅是私人修史的开创者,也是私人办学的开始者。

4、孔子的《春秋》记事以明义,垂言以立教。

第二节 《左传》介绍:

一、作者介绍:左丘明,中国春秋时史学家。鲁国人(今山东苍山),双目失明,春秋时有称为瞽(gǔ)的盲史官,记诵、讲述有关古代历史和传说,口耳相传,以补充和丰富文字的记载,左丘明即为瞽之一。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曾任鲁太史,与孔子同时或略早于孔子。双目失明,故后人亦称盲左。相传曾著《左氏春秋》(又 3 称《左传》)和《国语》。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

《左传》多以史实解释《春秋》,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共254年,历代学者对他的时代、籍贯、官职及著作都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很多尚无定论。)以记事为主,兼载言论,叙述详明,文字生动简洁,全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面貌,既是重要的儒家经典,又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又著《国语》,分别记载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约前967--前453)周王室及鲁齐晋郑楚吴越诸国史实,偏重记述君臣言论,为我国最早的国别史。

《左传》近人多认为完成于战国前期,按《春秋》编年体记述春秋史事。多以记事为主,同时集录许多春秋以前的史事和传说,为中国完整的编年史。汉代的贾宜、刘歆等皆为之训诂注释。(所谓“训诂”,也叫“训故”、“故训”、“古训”、“解故”、“解诂”,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训诂”连用,最早见于春秋时期鲁国人毛亨注释《诗经》的书,书名叫《诗故训传》,“故”、“训”、“传”是三种注解古文的方法。训诂合用始见于汉朝的典籍。用浅显的话来说。训诂就是解释的意思,即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的语言,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普通话解释方言。)

西晋的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始于经、文合在一起。唐孔颖达作《春秋左传正义》后列入《十三经注疏》。历代的有关著作很多,近人杨伯俊有《春秋左传注》,日本学者竹添光鸿作《左氏会笺》等。

二、体例:

体例的特点有三:

1、属编年体史书

2、用史实来疏证《春秋》,对史料的保存做出重大贡献。古代注释经籍有三种方式:

①、主要是解释字义,从事字义的训诂。②、主要是说义P24 ③、主要是用史实疏证《春秋》经文。

3、《左传》记事不只详明事件的原委,还在记载任务对话当中,集录很多有关春秋以前的史料。这是研究春秋以前历史的重要资料。

4、《左传》虽然为传释《春秋而作,但与《春秋》经文并不完全一致,有《经》有而《传》无的地方,也有《经》无而《传》有的地方。P26

三、《左传》的成就:

1、《左传》在中国史学史上的最大贡献是为后人保存了大量的史料,是研究春秋时期最重要的史书。

2、《左传》在思想观点上较《春秋》有很大的突破。P27: ①、不专尊周,而将它与诸侯国同等。②、并不遵从古之避讳制度。避讳:a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

b、不愿说出或听到某些会引起不愉快的字眼。

c、自秦至清,凡文字上不得直书当代君主所尊之名,必须用其他方法回避,谓 4 之避讳。

d、修辞学上辞格之一。说话时遇有触犯忌讳的事物,不直说该事该物,而用旁的话来委婉地表述。)

③、倡导思想解放(客观上),重人事而请鬼神,用无神论的观点来解释社会历史现象。

3、《左传》描写人物细致生动,特别善写战争,不是单纯把战争看作军事行动问题,而是首先看做是政治问题,这给当时及后世的教育影响是深刻的。

第四篇:807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考试大纲[最终版]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807)

学院名称(盖章): 文史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 制 时 间: 2011年 3 月 18 日

《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807)

一、考核要求

1.要弄清本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和涉及的基本内容,了解名词和概念,掌握基本理论和问题,理解选文。

2.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类题目要注意全面、系统地加以理解。

3.要熟悉名词解释、简答、字句理解、加标点、翻译及史料分析等各种题型,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4.要做到基本知识和实际运用相结合,融会贯通,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二、考核评价目标

本课程从总体上而言,是测试应考者完整、准确掌握《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具体而言,则是测试应考者的识记、理解、分析与综合等四种基本能力。

识记能力:要求识别、记忆《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中有关名词、概念和知识。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达;

理解能力:要求对《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中有关重要概念、思想和观念能够理解其内涵,并牢固掌握其要点;

分析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史料,并加以辨别; 综合能力: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运用具体史料解决相关问题。

三、考核内容

上篇:先秦历史要籍介绍

第一章 记言体类

《尚书》:《尚书》的编订、特点及价值;选文《牧誓》、《尧典》。《国语》:《国语》的成书经过、断限、内容与特点;选文《越王勾践灭吴》、《文公伐原》。《战国策》:《战国策》的成书经过、内容、特点与历史文学成就;选文《冯媛客孟尝君》、《范睢至秦》、《燕昭王求贤》。

要求:掌握《尚书》《国语》《战国策》的主要内容和史料价值;分析记言体类史书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第二章 记事体类

编年纪体:《春秋》与《竹书纪年》的断限;选文《恃君》。分类记事:《世本》。

要求:掌握《春秋》的断限,区分今、古本《竹书纪年》的 不同点;了解《竹书纪年》、《世本》的史料价值。

第三章 编年体类

《左传》:掌握《左传》的内容与断限;理解《左传》在史学上的重要贡献;识记“君子曰”;《左传》的作者与书名;《左传》的断限与内容;《左传》的编纂特点;选文《郑伯克段于鄢》、《周郑交质》、《城濮之战》、《宴婴叔向论齐晋季世》。第四章 其余上古史籍

《逸周书》;《山海经》:掌握《逸周书》、《山海经》的基本内容及史料价值。

下篇:秦汉以后至清历史要籍介绍

第一章 纪传体类

《史记》:伟大的历史家司马迁的生平;《史记》的得名、断限与内容;《史记》在历史编纂学上的贡献;《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三家注;选文《项羽本纪》、《秦始皇本纪(节选)》、《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陈涉世家》、《货殖列传》、《孟尝君列传》、《郦生陆贾列传》、《太史公自序》、《张骞传》。

《汉书》:杰出的历史家班固的生平;《汉书》的断限、内容及在历史编纂学上的创新;《汉书》的史料价值与注本;选文《百官公卿表》、《艺文志序》、《董仲舒传(节选)》、《匈奴传(节选)》、《司马迁传赞》。

《后汉书》:范晔与司马彪;依时而进,再创七种新类传;议论风生、以文传意;选文《光武帝纪(节选)》、《班超传》、《班彪传》、《宦者列传序》、《逸民列传》。

《三国志》:陈寿的生平;别具一格,分三国为三书;简要简洁是良著;五志无表,简而至净留遗憾;裴松之与《三国志注》;选文《张鲁传》、《诸葛亮传》、《周瑜鲁肃吕蒙传》。

《晋书》:“十八家晋书”与“御撰”《晋书》;史管成书,集合众家之长;巧与师古——增设“载记”三十卷;选文《刘毅传(节选)》。

《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各书的作者、特点与评论。《隋书》:魏征的生平;《隋书》的特点与评价;长孙无忌与“隋志”;选文《牛弘传(节选)》、《食货志(节选)》。

《南史》、《北史》:李延寿的生平;南、北史的价值;“八史”不可少,“二史不可废”;选文《范缜传(节选)》。

《旧唐书》、《新唐书》:《旧唐书》成于乱世,出于众手,书成迅速,赵走刘秦。《新唐书》北宋重修,宋祁领命,欧阳修删定,十七载成书;新旧唐书比较;选文《魏征传》。

《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官修私修两位作者——薛居正与欧阳修;新旧五代史比较;选文《唐六巨传(节选)》。

《宋史》、《辽史》、《金史》:“三史”的作者及成书经过;“三史”的特点与评价;选文《王安石传(节选)》。

《元史》、《新元史》:《元史》作者宋祁、王伟与成书经过;《元史》的特点与评价;选文《耶律楚材传(节选)》。《新元史》的作者柯劭忞;《新元史》的特点与评价;选文《太祖本纪》。

《明史》:《明史》的作者从万斯同、王鸿绪到张延玉;《明史》九十五年成书;二十四史之末,前四史之侧;选文《食货志一〃户口、田制(节选)》、《郑和传(节选)》。

《清史稿》:《清史稿》的作者及成书经过;史料甚丰、利用不精;志表可取、因全而行;选文《太祖本纪》。

要求:了解司马迁的生平和《史记》的成书经过;分析《史记》为什么被称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掌握二十四史的作者、体例的创新之处及主要的史料价值;区分二十四史、二十五史、二十六史的不同说法。第二章 编年体类

《汉纪》的作者荀悦成书经过;注重史法、史论,文简词约的特点;选文《景帝》。《后汉纪》的作者袁宏及成书经过;重史义、求真实的特点。《资治通鉴》:杰出的历史家司马光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成书;《通鉴》的编纂特点与史料价值;选文《司马光论德与才》、《吐蕃陷长安》、《秦晋淝水之战》。

《通鉴》之继起:《续资治通鉴长编》的作者李焘,断限、特点与评价;《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的作者系年要录李心传,断限、徐梦特点与评价;《三朝北盟会编》的作者徐梦莘,断限与特点;《续资治通鉴纲要》的作者朱熹与纲目体的创造;《续资治通鉴》的作者,断限与成书经过;选文《完颜亮夺帝位》。

《国榷》:谈迁30余年著《国榷》一代明史,史料价值甚高;选文《惠宗建文(节选)》。《明实录》、《清实录》:起居注与实录;明十三朝实录;清十一朝实录与宣统政纪。要求:分析荀悦、司马光对编年体史书发展的贡献;掌握前后汉纪、《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续资治通鉴》、《国榷》诸书的作者、断限及史料价值。第三章 记事本末体类

《通鉴纪事本末》:纪事本末体史书得由来;袁枢与《通鉴纪事本末》成书经过;“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选文《贞观君臣论治》、《安史之乱》。

《宋史纪事本末》:陈邦瞻与成书经过;史料价值;选文《王安石变法》、《澶渊之盟》。《明史纪事本末》:谷应泰与成书经过;史料价值;选文《削夺诸藩》、《唐赛儿起义》。要求:分析纪事本末与编年体、纪事体的各自优缺点;掌握《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的作者与价值。第四章 典制体类

《通典》:杜佑与《通典》的成书——“富国安人”志、“经邦之用”书;《通典》的编纂特点与价值;选文《北魏均田制》、《轻重后论》。

《通志〃二十略》:郑樵与《通志》;《通志〃二十略》的断限与体例创新;选文《通志总序(节选)》。

《文献通考》:马端临二十载著书;《通考》的断限、体例创新与价值;“三通”的评价;选文《屯田》、《田赋考并》。第五章 “会要”类

《唐会要》、《五代会要》、《宋会要辑稿》、《两汉会要》、《三国会要》《元典章》、《明会要》。要求:掌握“三通”的作者、断限、内容;分析“三通”的价值;识记“九通”、“十通”、《唐会要》、《五代会要》、《宋会要辑稿》。第五章 史评体类

《史通》:刘知几的生平及史学理论;《史通》的主要内容;选文《二体》、《直书》。《文史通义》:章学诚在史学理论上的贡献;《文史通义》的主要内容;选文《书教下》、《史德》。《廿二史札记》、《廿二史考异》、《十七史商榷》、《明儒学案》:分析《史通》、《文史通义》对史学发展的影响;识记刘知几、章学诚、赵翼、钱大昕、王鸣盛;选文《万历中矿税之害》、《文正方正学先生孝儒》。

第六章 方志地理书名著类

《华阳国志》、《十六国春秋》、《水经注》、《洛阳珈蓝记》《天下君国利病书》、《元和郡县图志》、《读史方舆纪要》

了解《华阳国志》、《十六国春秋》、《水经注》、《洛阳伽蓝记》、《天下君国利病书》、《元和郡县图志》、《读史方舆纪要》的基本内容;选文《李宓传》、《江水〃三峡》、《晋水》、《永宁寺(节选)》、《顺元府》、《元和郡县图志序》。

第五篇:贵州籍领导介绍

贵州省籍贯政要简历

戴秉国,土家族,1941年3月生,贵州印江人。197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9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1959年9月在四川大学外语系俄语专业学习。1964年9月在北京外交学院学习。1965年8月在湖南省浏阳县参加“四清”。1966年5月任外交部苏欧司科员。1969年5月任中国驻苏联使馆随员。1973年11月在外交部“五七”干校劳动。1974年12月任外交部苏欧司科员、副处长、处长(1980年3月-1982年12月任外交部中苏谈判办公室副组长;1983年12月-1985年1月任中共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派驻安徽联络组成员)。1985年1月任外交部苏欧司副司长。1986年6月任外交部苏欧司司长。1989年10月任中国驻匈牙利大使。1991年12月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党委委员。1993年12月任外交部副部长、党委委员。1995年6月任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1997年8月任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2003年3月任外交部党委书记、副部长。2005年4月任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办公室主任,外交部党委书记、副部长。2007年9月任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办公室主任,外交部副部长。2008年3月—2008年4月任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外交部副部长、党委委员,2008年4月任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共第15-17届中央委员。

王正福,苗族,1947年9月生,贵州凯里人。198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9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1965年9月在贵州农学院林学系林业专业学习。1970年9月为贵州省从江县林业局工作员、助理工程师。1981年11月任从江县林业局副局长。1983年12月任从江县副县长。1987年7月任从江县县长。1988年9月任中共从江县委副书记、从江县县长。1991年4月任中共从江县委书记、从江县县长。1991年11月任中共从江县委书记。1992年12月任中共贵州省凯里市委副书记。1993年2月任中共凯里市委副书记、凯里市副市长。1993年3月任中共凯里市委副书记、凯里市市长。1996年1月任中共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委副书记兼中共凯里市委副书记、凯里市市长。1996年6月任中共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委副书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副州长、代州长。1996年7月任中共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委副书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长。1998年1月任贵州省副省长、中共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委副书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长。1998年2月任中共贵州省委常委、贵州省副省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长。1998年3月任中共贵州省委常委、贵州省副省长(1997年9月-1998年7月在中共中央党校1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2006年11月任中共贵州省委常委、纪委书记。中共第15届中央候补委员、(5中)委员,第16届中央候补委员。

杨长槐,侗族,1938年生,贵州人。1963年毕业于贵州大学艺术系。现为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贵州省文联主席,贵州美协名誉主席和中国文联委员。

胡贤生,男,苗族,1939年7月生,贵州麻江人,196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8月参加工作,贵州省安顺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大专文化。1962年8月一1963年3月为贵州省安顺实验小学教师。1963年3月一1981年11月任贵州省安顺地委宣传部理论教员,地区行署办公室、地委办公室秘书。1981年12月一1983年6月任贵州省关岭县委副书记、县长。1983年7月一1985年7月任贵州省安顺地委副书记、秘书长兼安顺市委书记、安顺市人武部第一政委。1985年8月一1988年8月任贵州省安顺地委副书记、行署副专员。1988年9月一1989年7月任贵州省安顺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1989年7月~1993年9月任贵州省黔东南州委书记、凯里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1993年9月一1993年10月任贵州省副省长。1993年10月一1993年11月任贵州省副省长、党组成员。1993年11月以后任贵州省委常委,副省长、党组成员,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中共十四大、十五大代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

张世德,男,汉族,1936年8月生,贵州遵义人。大专文化。195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0月参加工作。1950年10月至1951年3月为解放军十六军政干校学员。1951年3月至1960年12月任贵州省遵义县人民银行股长、县委组织部办公室副主任,遵义市委办公室秘书。1961年1月至1964年12月任西藏自治区米林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1964年12月至1970年12月任西藏自治区革委政工组副处长。1974年6月至1974年10月调回贵州省工作(待分配)。1974年10月至1983年8月任贵州省遵义地委组织部科长,遵义市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市委副书记。1983年9月至1985年7月在贵州省委党校进修部学习。1985年8月至1985年12月任贵州省遵义地委秘书长。1986年1月至1987年10月任贵州省遵义地委组织部部长(其间:1987年2月至1987年7月在中央党校进修部学习)。1987年11月至1989年6月任贵州省遵义地委副书记。1989年7月至1991年2月任贵州省安顺地委常委副书记。1991年3月至1996年2月任贵州省安顺地委书记兼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省委委员。1996年2月至1996年11月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安顺地委收记兼安顺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省委委员。1996年11月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兼农村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省委委员。中共十四大代表。

夏国华,男,汉族,1936年11月生。贵州贵阳人。中专文化程度。195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毕业于贵阳农业学校。后留校任教师、团总支部书记。1958年后,在贵州省农业厅,中共贵州省委农村工作部、省农林办公室工作。1971年2月后,任贵州塑料厂厂部秘书、车间党支部书记。1980年5月后,任贵州塑料厂副厂长、厂长、厂党委委员。1983年5月后,任中共贵州省遵义地委委员、秘书长。1984年11月任中共遵义市委书记。1985年10月任中共遵义地委副书记兼遵义市委书记。1987年11月任中共贵州省六盘水市委书记、省委委员。1992年11月任中共贵州省纪委书记。1993年11月起任中共贵州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是第14、15届中纪委委员。

凌毓勋,1926年生,贵州省贵阳市,1950年从贵州大学经济学系毕业后参加工作,在东北计委综合局任科员,1952年在国家计委国民经济综合局工作,先后担任副科长、科长职务。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同年任国家建委主任办公室秘书,1961年任国家计委基本建设综合局科长,1962年任国家计委主任办公室秘书,1970年在物资部“五七”干校劳动,1971年任国家计委物资局小组负责人,1978年任国家物资局研究室副主任,1981年任国家计委主任办公室秘书,1982年任国家物资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1985年任国家物资局局长、党组书记,1988年任国家物资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99年退休。是中共第十三大代表。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因病于2006年1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蹇先艾,1906年生,贵州遵义人。笔名罗辉、赵休宁等。作家。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文学研究会。1931年毕业于北平大学经济系。曾任北京松坡图书馆编纂部主任、《贵州日报》副刊《新垒》主编、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贵州分会理事、贵州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中国作协重庆分会副主席、贵州分会主席,贵州省文联主席、省文化局局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三届理事、顾问,贵州省第四至六届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94年逝世。

任泽民,男,汉族,1954年5月生,贵州省贵阳市人,大学学历,经济学学士学位,经济师,197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9月参加工作。参加工作后在贵州省贵阳市装卸公司当工人,后任公司团委书记;1978年入贵州财经学院工业经济系学习;1982年后任劳动人事部计划劳力局干部,劳动力管理局企业劳动力管理处副处长;1988年任劳动部劳动力管理和就业司企业管理处处长;1992年任劳动部劳动力管理和就业司副司长;1993年任劳动部劳动关系与监察司副司长;1994年任劳动部劳动关系与监察司司长;1998年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法制司司长;2001年任中央纪委驻新闻出版总署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2005年任山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2006年10月,在中共山西省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十六大代表,十六大当选为中纪委委员,省十届人大代表。

袁永熙,1917年3月生。贵州省修文人,生于天津。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6月参加革命,先后任云南民族解放先锋队队部组织干事、队长。1938年秋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1939年初任中共西南联大支部书记、总支书记。1940年9月任云南省工委青委委员、宣传部长。1946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曾在昆明、北平等地的教育界从事民主运动的组织领导工作,是昆明“一二·一”学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建国后,历任共青团中央学生部任秘书主任,副部长;1954年任清华大学党委第一书记;1956年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助理。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劳动。后调河北省南宫中学任教。文化大革命期间继续受到残酷迫害。1979年调回北京,在社会科学院经济所任职;不久调入中央办公厅处理上访问题领导小组工作,为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1981年调到原北京经济学院任代理院长﹑院长,1994年改任顾问,同年离职休养。1999年12月13日逝世,享年82岁。

王先琼,女,侗族,1952年12月生,贵州黎平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现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民进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主委,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副州长。1973年任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八舟电站医务室医务员。1975年1977年在黔东南州剑河县卫校学习。1977年至1986年历任黔东南州榕江县防疫站医生、县医院医师。1986年至1993年历任榕江县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主任。1993年任榕江县政府副县长。1998年后任黔东南州副州长,其间,1996年至1999年在贵州省委党校函授专科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2001年任民进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主委。

刘柏年,1934年5月生,贵州修文人。现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山东省政协副主席。1952年后历任山东省青岛市天主教爱国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青岛市市南区文化学校副校长,青岛市爱国被服厂厂长,青岛市服装一厂办公室干部,青岛市暨山东省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1979年至1992年任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秘书长,中国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副主任兼中国天主教爱国会联络部主任,全国青联常委。1992年至2002年任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山东省天主教爱国会主任。2002年2月至今任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山东省天主教爱国会主任,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是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朱启钤,1871年生,贵州开州(今开阳)人,生于河南信阳。字桂萃,号蠖园。光绪举人。曾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监督、北京外城警察厅厅丞、内城警察总监、蒙古事务督办等职。民国成立后,曾任交通总长、内务总长、代理国务总理。拥袁世凯称帝,任大典筹备处长。1918年被选为安福国会参议院副议长。1919年任南北议和北方总代表。朱启钤在任内务总长期间,对北京城进行了最大规模的改造,为北京市政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1929年创办中国营造学社,是中国研究古代建筑文化遗产最早的学术团体。在日伪时期,朱启钤拒绝同日本合作,托病隐居。建国后,历任全国文物整理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北京市政协委员,全国第二、第三届政协委员等职,1964年病逝于北京,享年93岁。

王培安,男,贵州遵义人,中共党员。1979年毕业于遵义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遵义教育学院任教。历任遵义教育学院团委书记,共青团遵义地委副书记、书记,遵义县委副书记,习水县委书记,遵义市副市长,贵州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2006年12月任贵州省黔南州委书记。2007年2月任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秦天真,1909年生,贵州毕节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秘密工作。任中共贵州省工委组织部部长。1940年入马列学院、中央党校学习。后任中共豫皖苏2地委民运部、第2野战军第5兵团军政治部民运部部长。建国后,历任中共贵阳市委书记,贵阳市市长,贵州省建委主任,贵州工学院院长,贵州省科教办公室副主任,贵州省第4届政协副主席、副省长,中共贵州省顾委副主任。1998年9月逝世。

宦国英,女。1935年12月生,贵州遵义人。中联部原副部长。外交元老宦乡之女。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毕业于德国莱比锡大学德语专业。历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参赞,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五局副处长、处长、副局长,中共山东烟台市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六局局长,1993年2月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秘书长,9月至1997年3月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后任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十三大代表。

杨念一,侗族。1939年11月生,贵州天柱人。又名杨念彝。擅长油画。当代著名画家、文艺理论家。1963年毕业于贵州大学艺术系油画专业,历任教师和美术创作辅导员,黔东南州文艺创作室副主任,艺术馆副馆长,州美协主席,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文联主席。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因病于2006年3月5日逝世,享年67岁。

袁超俊,1912年生,贵州桐梓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贵州共产主义青年同盟领导人,贵州司机工会主席,上海职业界救国联合会常务干事,上海工人救国会主席,上海全国救国会第二次执行委员会代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副官长,湘乡八路军临时办事处负责人,衡阳等地办事处负责人,八路军贵阳交通站站长、党支部书记,重庆中央南方局秘书等职。1943年6月随周恩来同志到达延安,并在杨家岭周恩来同志处工作。1945年在党的“七大”秘书处工作。1946年7月任中共南方局四川省委秘书长。1946年11月后,经周恩来同志的安排,赴上海从事秘密工作和到香港中央贸易系统做贸易工作,先后任党支部书记、副经理、党总支书记,同时承担电台机要工作直至解放。袁超俊1949年12月调京任纺织工业部办公室主任,1955年任纺织工业部机械制造局局长。1957年任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经理,1964年任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和代党组书记。因病医治无效,于1999年6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王宗金,1916年生,贵州省习水县人。1935年1月参加红军,1936年入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王宗金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参加过桐梓、遵义、直罗镇、东渡黄河等历次战斗。他曾任晋西区党委、晋绥分局电台队长、第四野战军炮兵通信科科长等职。1944年被选为晋绥边区特等模范工作者。建国后,任中央军委炮兵通信处副处长。1954年后入高级炮兵学校学习。后历任炮兵基地副司令员,炮兵技术学院副院长,第三机械工业部副局长,第四机械工业部局长、副部长,电子部顾问。因病于1993年5月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7岁。

李仲公,1898年生,贵州贵阳人。名其荃,早年肄业于北京法政专门学堂,1913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研究系,1916年与李大钊等人发起创办《晨钟报》(后改名《晨报》),1924年在上海加入国民党,历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书记长、国民政府交通部次长、立法院立法委员等职务,是国民党要员中有名的诗人、书法家。解放后任民革中央常委、民革中央宣传部长。1950年7月21日第42次政务会议任命为政务院参事。1956年2月8日第24次国务院全体会议任命为国务院参事。1978年5月26日被撤销参事职务。1978年5月26日,李仲公审查小组作出《关于李仲公问题的处理决定》:“关于1968年春李仲公交出两封伪造信陷害贺龙同志问题,审查小组报经中央批准,认为这是李仲公配合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蓄意陷害贺龙同志的一起极其严重的反革命事件,李仲公罪行严重,又不老实交代。根据党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本应从严惩处,逮捕法办,但考虑李已年近九

十、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不再捕办,决定撤销其国务院参事职务。每月发给生活费80元,交国务院参事室监督。”1978年6月20日,李仲公因患肺炎等症,医治无效,在北大医院去世。

刘晓凯,男,苗族。1962年3月出生,贵州台江人。1983年9月参加工作,198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工程师。1978年10月至1983年7月,在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焊接专业学习;1983年7月至1983年9月,留校待分配;1983年9月至1987年6月,先后任贵州锅炉厂设计室技术员、汽包车间副主任、厂办副主任、厂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厂团委书记;1987年6月至1992年12月,先后任贵州省黔东南州经委技改科副主任科员,企业管理科科长、州新技术推广站副站长,州经委副主任(其间:1992年7月至1992年12月,挂职任贵州省雷山县委副书记);1992年12月至1996年1月,任贵州省剑河县委书记(其间:1994年9月至1995年7月,在中央党校中青班学习);1996年1月至1997年6月,任共青团贵州省委副书记、党组成员(1994年9月至1997年1月,在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中共党史专业学习);1997年6月至1998年3月,任贵州省黔东南州委副书记;1998年3月至1998年4月,任贵州省黔东南州委副书记、副州长、代州长;1998年4月至2005年2月,任贵州省黔东南州委副书记、州长;2005年2月至2006年11月,任贵州省黔南州委副书记、副州长、代州长、州长; 2006年11月起,任贵州省毕节地委书记,毕节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2008年1月,当选贵州省副省长。刘晓凯同志是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届贵州省委委员。

黄瑶,男,布依族。1948年4月出生,贵州开阳人。1967年10月参加工作,197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1963年9月至1967年10月,在贵阳师范学校学习;1967年10月至1978年4月,先后任贵州省开阳县高峰小学教员、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县城关区教育办公室干事;1978年4月至1982年2月,在贵阳师范学院历史系历史学专业学习;1982年2月至1983年5月,任贵阳师范学院历史系助教;1983年5月至1985年8月,先后任贵州省开阳县委组织部工作员,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1985年8月至1990年5月,先后任贵州省安顺地区行署副专员,安顺地委副书记;1990年5月至1992年6月,任贵州省黔西南州委副书记、常务副州长(其间:1991年9月至1992年1月,在中央党校学习);1992年6月至1993年2月,任贵州省黔西南州委副书记、州长;1993年2月至1993年10月,任贵州省黔西南州委书记、州长,兴义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1993年10月至1993年11月,任贵州省委宣传部部长;1993年11月至1995年11月,先后任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省社科联主席(兼)(其间:1995年3月至1995年6月,在中央党校学习);1995年11月至1996年12月,任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黔西南州委书记,兴义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省社科联主席(兼);1996年12月至1999年5月,任贵州省委常委,黔西南州委书记,兴义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1999年5月至2006年11月,任贵州省委副书记(其间:2005年11月至2006年1月,在中央党校进修班学习);2006年11月至2007年1月,任贵州省政协党组书记;2007年1月起,任贵州省政协主席。黄瑶同志是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代表,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届贵州省委委员,九届贵州省政协委员。

吴嘉甫,男,布依族,1948年2月生,贵州都匀人,197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9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培训部培训班毕业,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贵州省副省长。1965年9月—1969年9月贵州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畜牧专业学习。1969年9月—1970年8月留校待分配。1970年8月—1981年4月贵州省贵定县城关镇农推站技术员,县委宣传部通讯组组长,岩下公社党委书记,昌明区委秘书,县委办公室秘书。1981年4月—1983年5月贵州省黔南州委办公室秘书,秘书科副科长。1983年5月—1992年7月贵州省黔南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其间:1983年9月—1985年7月在中央党校培训部培训班学习;1986年3月—1987年1月挂职任龙里县委副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1992年7月—1996年7月贵州省黔南州委副书记(其间:1992年7月—1994年6月兼任州委宣传部部长)。1996年7月—1997年7月贵州省黔南州委副书记、州人大常委会主任。1997年7月—1998年1月贵州省黔南州人大常委会主任。1998年1月—2003年1月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兼民族与宗教委员会主任。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贵州省副省长。2008年1月,当选贵州省十届政协副主席。

刘鸿庥,女,汉族,1947年9月生,贵州贵阳人,九三学社成员,1968年12月参加工作,兰州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教授。现任贵州省副省长,九三学社贵州省委主委、九三学社中央常委。1968年12月—1973年8月贵州省湄潭县永兴区德隆公社知青、德隆完小教师。1973年8月—1974年9月贵阳师范学院外语系学习。1974年9月—1977年8月贵州省湄潭县二中教师。1977年8月—1979年8月遵义师范专科学校学习。1979年8月—1980年9月遵义师范专科学校教师。1980年9月—1983年10月兰州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研究生。1983年10月—1994年3月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副主任(1984年4月获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学位)。1994年3月—2001年4月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2001年4月—2002年5月九三学社贵州省委副主委,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2002年5月—2003年1月九三学社贵州省委主委,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九三学社中央常委。2003年1月—2003年4月贵州省副省长,九三学社贵州省委主委、九三学社中央常委,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2003年4月至2008年1月,贵州省副省长,九三学社贵州省委主委、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九届全国政协委员。2008年1月至今,贵州省十届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贵州省委主委、九三学社中央常委。

谌贻琴,1959年12月出生,女,白族,贵州织金人。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3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研究员。1977年3月在贵州省织金县供销知青队当知青,任团支部书记。1978年4月在贵州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学习。1982年1月任贵州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助教、讲师。1989年4月任贵州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副主任(1990年3月-1992年3月挂职任贵州省织金县委副书记)。1993年3月任贵州省委党校人事处处长。1993年8月任贵州省委党校人事处处长、党委委员。1995年8月任贵州省委党校副校长、党委委员(1995年9月-1996年1月在贵州省委党校中青班学习)。1997年10月任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党委委员。1998年8月任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党委副书记。1999年2月任贵州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1998年9月-1999年7月在中央党校培训部中青班学习;1998年9月-2001年7月在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经济学专业学习)。2001年12月任贵州省黔南州委副书记(正厅级)。2003年1月任贵州省铜仁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2007年4月任贵州省委常委,铜仁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2007年5月起,任贵州省委常委,贵州省委宣传部部长。

娄勤俭,男,汉族,1956年12月生,贵州遵义人。197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获华中工学院计算机系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工学硕士学位,1999年中共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2003年获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工学博士学位。研究员级高工,曾获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73年参加工作,曾任中学教师,公社副书记。1982年大学毕业分配到电子工业部第15研究所,曾任工业自动化室副主任、主任,国家863计划自动化领域主题专家。1995年3月任电子工业部第15研究所所长,太极计算机公司总经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计算机及软件技术专业组组长。1998年兼任部信息化工程总体中心主任。1999年兼任信息产业部电科院副院长。1999年5月任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2008年3月起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蒙启良,1957年5月生,男,苗族,贵州都匀人,1982年2月参加工作,198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中央党校理论研究班政治理论专业研究生毕业。1978年4月至1982年2月贵州民族学院政治系政治理论专业学习;1982年2月至1984年11月先后任贵州省黔南州委办公室秘书科秘书、副科长;1984年11月至1989年8月贵州省都匀市副市长(其间:1986年9月至1989年7月中央党校进修部进修班学习);1989年8月至1992年7月贵州省贵定县委常务副书记、书记;1992年7月至1994年5月贵州省黔南州委常委、贵定县委书记、州委秘书长;1994年5月至1999年1月贵州省黔南州委常委、副州长、都匀市委书记(期间:1994年5月至1994年11月挂职任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副局级调研员);1999年1月至1999年6月先后任贵州省都匀市委书记,黔南州委副书记、代州长;1999年6月贵州省黔南州委副书记、州长;2005年1月贵州省副省长。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黄康生,1952年10月生,男,布依族,贵州册亨人,197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10月参加工作,贵州省黔西南州委党校党政管理专业毕业,州委党校在职大专学历。现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黔西南州委副书记、州长。1971年10月-1975年4月贵州省册亨县巴金公社干部、团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巧马区团委副书记。1975年4月-1981年1月贵州省册亨县委常委、县团委副书记,县委常委、双江区委副书记、书记。1981年1月-1992年7月贵州省册亨县委常委、副县长、副书记、代县长、县长,望谟县委书记。(其间:1984年9月-1986年7月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委党校党政管理专业学习;1991年4月-1991年10月挂职任北京市房山区委调研员)。1992年7月-1993年10月贵州省黔西南州副州长。1993年10月-2003年1月贵州省黔西南州委副书记、州长。2003年1月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黔西南州委副书记、州长。2007年4月起,任贵州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07年5月,任贵州省委常委、贵州省副省长。2007年6月,黄康生辞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2007年8月,任贵州省委常委、贵州省副省长,贵州行政学院院长(兼)。

龙超云,1952年8月生,女,侗族,贵州锦屏人。贵州大学中文系汉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大学文化。198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11月参加工作。1968年11月至1971年11月为贵州省安顺县知青。1971年11月至1978年11月为贵州省安顺市电机厂工人。1978年11月至1982年7月在贵州大学中文系学习。1982年8月至1987年7月任贵州省民委工作员、文教处副处长、《贵州民族报》负责人(其间:1986年1月至1987年1月在望谟县扶贫)。1987年7月至1991年8月任贵州省民委办公室主任(其间:1990年1月至1991年8月在玉屏县委挂职任副书记)。1991年8月至1993年10月任贵州省团省委副书记、党组副书记(1992年9月主持工作),省青联主席,省人大大常委。1993年10月至1995年7月任贵州省团委书记、党组书记、省青联主席,省委委员,省人大常委。1995年7月至1997年10月任贵州省遵义地委副书记(正地级)(其间:1995年7至1996年7月在中央党校学习),省委委员,省人大常委。1997年10月至1998年1月任贵州省遵义市委副书记(正地级),省委委员,省人大常委。1998年1月任贵州省副省长。2002年4月任省委常委,副省长。2003年1月任贵州省委常委。2003年2月任贵州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2004年8月任贵州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贵州大学党委书记。

禄智明,1952年2月生,男,彝族,贵州威宁人,197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8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法学专业毕业,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1972年8月-1976年4月贵州省威宁县委办公室工作员,羊街区委常委、副书记、区革委会副主任。1976年4月-1986年1月贵州省威宁县委常委、副书记、县革委会副主任、县长。1986年1月-1988年12月贵州省大方县委书记。1988年12月-1992年12月贵州省毕节地委委员、组织部部长,行署常务副专员(其间:1992年4月-1992年11月挂职任农业部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1992年12月-1997年2月贵州省毕节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1997年2月-2000年1月贵州省毕节地委书记,地区人大工委主任(1996年9月-1999年7月在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法学专业学习)。2000年1月-2003年1月贵州省省长助理(正厅级)。2003年1月贵州省副省长。十五大代表,六届、七届、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欧新黔,1949年12月生,女,贵州省贵阳市,大学文化程度,北京大学化学系无机专业毕业。中共党员。1968年参加工作,曾在北京878厂工作,后调国家计划委员会生产组工作。历任国家计划委员会生产组、国家经济委员会重工业局干部,副处长;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务院生产办公室、国务院经济贸易办公室调度局副处长,处长;国家经贸委员会经济政策协调司副司长,司长,产业政策司司长。1998年3月任国家经贸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2003年3月起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2008年3月起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唐世礼,1952年2月生,女,布依族,贵州都匀人。197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9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1968年9月为贵州省都匀县新城区知青、供销社营业员,任团山公社妇联主任、新城区委副书记、区妇联主任。1978年3月在贵州民族学院政治系政治理论专业学习。1982年1月任贵州省都匀县委宣传部秘书。1983年10月任共青团贵州省黔南州委副书记、书记。1985年7月任贵州省黔南州委常委、团州委书记、副州长、州教委主任(1995年5月-1995年11月挂职任财政部综合与改革司副司长)。1995年11月任贵州省妇联党组副书记、省妇联副主席。1998年2月任贵州省计生委主任、党组书记。2000年7月任贵州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省商会)党组书记、副会长(兼)、省政协常委。2003年3月任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省政协常委、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副主任、民族与宗教委员会副主任(2001年3月-2004年1月在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法学理论专业学习)。贵州省政协副主席。2008年1月当选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林明达,1947年10月生,回族,贵州安顺人。197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1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1969年1月在贵州省安顺县龙青公社当知青、任国营143厂设计科绘图员。1972年5月在北京航空学院3系航空液压气压附件专业学习。1975年12月任国营143厂设计科技术员、厂团委副书记、厂办副主任、主任、党办主任、厂党委委员。1983年7月任共青团贵州省委副书记(1984年9月-1986年7月在中央党校培训班学习)。1986年8月任贵州省人事局副局长,省人事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1992年6月-1994年1月挂职任黔西南州委常委、兴义市委副书记)。1996年11月任贵州省总工会副主席、党组书记,省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2001年2月任贵州省六盘水市委书记,省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2003年1月任贵州省黔南州委书记。2006年10月任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2007年1月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许正维,1947年5月生,贵州黔西人。197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9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1965年8月在贵州农学院林学系林学专业学习。1969年9月留校待分配。1970年8月在贵州省金沙县石路公社劳动锻炼,后任县委宣传部干部、安底区副区长。1982年6月任贵州省金沙县委常委、安底区副区长,县委办主任,县委副书记、县长(1982年9月-1983年10月在贵州省委党校中青班学习)。1986年1月任贵州省黔西县委书记,毕节县委书记。1988年12月任毕节地委委员、毕节县委书记,毕节地委副书记(1994年3月-1994年7月在中央党校进修部学习)。1997年2月任贵州省农业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正厅级)、党组书记。1998年3月任贵州省农业厅厅长、党组书记。1999年6月任贵州省黔西南州委书记。2006年10月任贵州省农业办公室(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书记。2007年1月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左定超,男,1955年10月出生,贵州织金人,1979年9月参加工作,民进成员,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主治医师。1976年9月至1979年9月,在贵阳医学院织金分院医专班学习;1979年9月至1987年3月,先后任贵州省织金县官寨乡卫生院、八步区卫生院、县医院、防疫站、中医院医生(其间:1983年5月至1983年11月,借调到县卫生局工作);1987年3月至1989年4月,任贵州省织金县职改办工作员;1989年4月至1993年4月,任贵州省织金县中医院副院长;1993年4月至2000年12月,先后任贵州省织金县政协副主席、副县长(其间:1994年9月至1997年6月,在贵州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学习;1998年5月至1998年11月,挂职任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区长助理);2000年12月至2005年12月,任贵州省六盘水市副市长(其间:2002年5月至2002年11月,挂职任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司副司长;2000年9月至2002年9月,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学习);2005年12月至2007年4月,先后任贵州省六盘水市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贵州省委副主委(兼)(2004年3月至2006年1月,在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法学理论专业学习);2007年4月至2007年12月,任民进贵州省委主委,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07年12月起,任民进十二届中央常委、贵州省委主委,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08年1月,当选贵州省政协副主席。是九届贵州省政协常务委员。

谢晓尧,男,汉族,1952年10月出生,贵州贵阳人,1971年6月参加工作,致公党成员,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1971年6月至1974年10月,先后参加贵阳学生团修建湘黔铁路,在贵州省交通局汽车四场当工人;1974年10月至1977年9月,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一系电子计算机专业学习;1977年9月至1979年1月,任贵州省交通局工作员;1979年1月至1985年9月,任贵州工学院计算机中心教师;1985年9月至1987年7月,在北京软件研究生院计算机网络专业学习;1987年7月至1996年8月,任贵州工学院控制技术研究所专职研究员(其间:1991年11月,获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应用数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理学硕士学位;1994年4月至1994年12月,在美国PC—HOUSE公司学习);1996年8月至2000年12月,先后任贵州工业大学计算机系副主任、计算中心副主任、主任、网络中心主任、校长助理(其间:1999年8月至1999年10月,在美国圣路易斯PC—HOUSE公司学习);2000年12月至2004年8月,任贵州工业大学副校长(其间:2002年3月至2002年5月,在贵州省委党校地厅班学习;2001年9月至2004年6月,在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04年8月至2007年6月,任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致公党贵州省委副主委(2007年1月兼);2007年6月至2007年12月,任致公党贵州省委主委,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2007年12月起,任致公党十三届中央常委、贵州省委主委,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2008年1月,当选贵州省政协副主席。是贵州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顾庆金,1945年2月生,男,汉族,贵州桐梓人,1973年9月入党,1967年9月参加工作。贵州农学院畜牧专业毕业,大学文化,高级经济师。1963年9月-1967年8月在贵州农学院畜牧专业学习。1967年9月-1968年7月毕业,待分配。1968年7月-1970年4月在贵州省安顺双堡部队农场劳动锻炼。1970年4月-1974年11月为贵州省安龙县饮食服务公司会计。1974年11月-1983年12月任贵州省安龙县财贸办公室秘书。1983年12月-1986年11月任安龙县副县长。1986年11月-1988年10月任黔西南州财政局局长、党组书记。1988年10月-1991年8月任贵州省税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1991年8月-1994年12月任贵州省财政厅副厅长、党组成员。1994年12月-1995年5月任贵州省财政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1995年5月任贵州省财政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地方税务局局长、党组书记。1999年5月任贵州省副省长。2005年1月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胡克惠:1944年2月生,女,贵州安顺人。197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毕业。1968年至1970年在贵州省军区7578部队13连劳动,并任副班长。1970年至1973年任福泉县公安机关军管会秘书。1973年至1980年任福泉县法院秘书、副院长、院长。1981年至1983年任中共福泉县委常委、副县长。1983年至1985年任中共贵州省委常委、省纪委副书记(其间:在中共中央党校培训班学习两年)。1985年后任中共贵州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1993年1月起任贵州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1993年11月至1998年4月任第七届中共贵州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1998年4月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

王宁生,男,1946年11月出生,汉族,贵州安顺人。大学学历。博士生导师。1986年12月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1970年7月毕业于南京药学院(现中国药科大学),在贵州威宁制药厂任药师,1976年12月起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系担任讲师、副教授,期间1981年4月至1983年12月赴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作访问学者,1986年9月任临床药理所副所长,1987年4月至1987年12月任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客籍教授,1992年9月任临床药理所所长,1994年4月至1994年12月任德国国家药检所高级访问学者,1999年7月任副校长。1994年1月被评为研究员、2000年11月转评为教授,1990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委员,1997年被我校聘为首席教授,同年任中国农工民主党广东省委员会主任委员,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998年被选为全国政协常委、广东省人大常委,2001年2月被选为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08年1月当选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滕久明,1944年1月生,苗族,贵州松桃人。196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9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高级政工师。1966年9月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曾在解放军0023部队劳动锻炼。历任重庆市第96中学任人保干事,党支部委员,教导主任、团总支书记。1973年5月任共青团大渡口区委书记,大渡口区委、革委会办公室主任。1979年2月任大渡口区革委会副主任;大渡口区委副书记,副区长。1982年8月任大渡口区委代书记,书记(其间:1983年9月至1985年7月在中央党校培训部培训班学习)。1985年8月任北碚区委副书记,书记。1987年4月任重庆市委常委、秘书长。1988年8月兼重庆市级机关工委书记。1988年12月任重庆市委常委、秘书长、宣传部部长。1993年4月任重庆市委副书记。1997年6月任重庆(直辖)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1999年10月任重庆市委常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市直属机关工委书记。2001年6月任重庆市委副书记、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市直属机关工委书记。2002年5月任重庆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06年4月任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企业巡视组组长。中共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中央纪委委员。

马文骏,男,汉族,1941年12月生,贵州遵义人,民革成员,1961年10月参加工作,贵阳医学院中医进修提高班毕业,在职大专学历,副主任医师。现任贵州省政协副主席,民革贵州省委主委、民革中央常委。1961年10月-1987年3月贵州省遵义地区医院中医科学员,余庆县白泥区医院医师,遵义地区医院中医科医师、主任(其间:1978年7月-1981年11月在贵阳医学院中医进修提高班学习;1981年11月-1982年3月在贵阳医学院脱产学习日语)。1987年3月-1990年11月民革贵州省委副主委,遵义市政协副主席,民革遵义市委主委。1990年11月-1996年12月贵州省遵义地区行署副专员,民革贵州省委副主委,遵义市政协副主席,民革遵义市委主委。1996年12月-1998年1月贵州省省长助理(正厅级),民革贵州省委主委,民革中央常委。1998年1月-2003年1月贵州省副省长,民革贵州省委主委、民革中央常委。2003年1月贵州省政协副主席,民革贵州省委主委、民革中央常委。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杨光林,1940年12月生,苗族,贵州榕江人。197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专学历。1958年12月为铁道兵第26团战士,班长,文化教员。1960年7月在石家庄第一铁道兵学校铁路工程专业学习。1962年4月历任铁道兵第24团排长;第69团参谋;第14师教导队副队长,队长(副团职);沈阳军区守备12师侦察科科长;第34团副团长、参谋长,副团长、团直属机关党委书记。1985年3月任贵州省榕江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党校校长。1989年10月任贵州省纪委常委,省监察厅副厅长。1993年5月任贵州省纪委常委,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1993年10月任黔东南自治州委书记、党校校长。1996年2月任贵州省政协秘书长。1998年1月当选贵州省政协副主席、提案委员会主任。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谢庆生,男,汉族,1954年10月出生,贵州贵阳人,1970年11月参加工作,农工党成员,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教授。1970年11月至1974年9月,在成都铁路局贵阳铁路分局车辆段当工人;1974年9月至1977年7月,在西南交通大学机械系铁道车辆专业学习;1977年7月至1979年1月,在成都铁路局贵阳铁路分局车辆段实习;1979年1月至1985年9月,任贵州工学院基础部教师;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在新疆石河子农学院农机系机械学专业攻读研究生(1988年10月获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工学硕士学位);1988年7月至1999年11月,先后任贵州工学院基础部教师、讲师,计算机中心副主任,CAD研究所所长(副处级),贵州工业大学科研处处长兼CAD研究所所长(其间:1998年1月至1998年6月,在美国奥克兰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1999年5月至1999年11月,挂职任南京高速齿箱厂副厂长);1999年11月至2001年7月,任贵州工业大学副校长;2001年7月至2007年4月,先后任贵州工业大学副校长、贵州大学副校长、农工党贵州省委副主委(兼)(其间:2003年2月至2006年5月,在英国利兹城市大学学习);2007年4月至2007年12月,任农工党贵州省委主委,贵州大学副校长;2007年10月至2007年12月,任农工党贵州省委主委,贵州大学副校长(2007年10月担任教育部省部共建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2007年12月起,任农工党十四届中央常委、贵州省委主委,贵州大学副校长,教育部省部共建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2008年1月,当选贵州省副省长。是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傅传耀,男,汉族,1955年3月出生,贵州金沙人,1976年8月参加工作,197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1976年8月至1978年9月,任贵州省金沙县岚头公社党委副书记、公社团委书记;1978年9月至1980年8月,在贵阳师范学院毕节专科班中文专业学习;1980年8月至1983年1月,任共青团贵州省金沙县委工作员;1983年1月至1990年11月,先后任贵州省金沙县委宣传部干事,县委常委、农工部部长,纳雍县委书记;1990年11月至1997年2月,先后任贵州省毕节地委委员,纳雍县委书记、毕节县委书记、毕节市委书记(其间:1992年9月至1993年7月,在中央党校中青班学习;1993年8月至1995年12月,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1997年2月至1997年7月,任贵州省遵义地委委员、行署副专员;1997年7月至1997年10月,任贵州省遵义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1997年10月至2001年9月,任贵州省遵义市委副书记、市长;2001年9月起,任贵州省遵义市委书记,遵义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2000年3月至2003年1月,在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2008年1月,当选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届贵州省委委员。

顾久,男,汉族,1951年9月出生,贵州贵阳人,1968年12月参加工作,民盟成员,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教授。1968年12月至1972年12月,在贵州省凯里县格冲公社当知青;1972年12月至1978年2月,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农机厂当工人;1978年2月至1982年2月,在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1982年2月至1984年12月,在山东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1984年12月至1995年7月,任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助教、讲师、副教授;1995年7月至1996年5月,任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1996年5月至2000年12月,任民盟贵州省委副主委(兼),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2000年12月至2001年3月,任贵州省毕节地区行署副专员,民盟贵州省委副主委(兼),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2001年3月至2005年4月,任贵州省毕节地区行署副专员,民盟贵州省委副主委(兼);2005年4月至2007年6月,任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民盟贵州省委副主委(兼);2007年6月至2007年12月,任民盟贵州省委主委,省文史研究馆馆长;2007年12月起,任民盟十届中央常委、贵州省委主委,省文史研究馆馆长。2008年1月,当选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王若飞(1896-1946)贵州安顺人。原名萌生,又名大伦,别号继仁,字若飞。贵阳达德学校毕业。早年随舅父黄齐生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讨袁运动。1917年冬考取官费留日生。1918年春入东京明治大学读书。1919年夏回国。同年10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参加少年共产党,任少共执行委员会委员。同年秋参加法国共产党,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3年3月赴莫斯科,入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4月回到上海,在中共中央工作。五卅运动后,任中共北方区委巡视员,豫陕区委书记。1926年3月调上海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参与领导了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起义胜利后,曾任中共南市区委代理书记。1927年4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被分配到江浙区委工作。6月江浙区委撤销,先后担任中共江苏省委农民运动部长和宣传部长,根据中共八七会议精神,组织领导了无锡北乡和江阴、青浦的农民暴动。1928年6月赴莫斯科出席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中国农民协会驻农民国际代表。不久入列宁学院学习。1931年夏被中共代表团指派为中共西北工委特派员,负责领导西北地区的农民土地革命和组织回民暴动,建立革命根据地。同年9月到达包头,因叛徒出卖于11月被捕。1932年1月被押解到归绥第一模范监狱。1936年7月转解到太原陆军监狱。经党组织营救于1937年5月获释。同年秋赴延安,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并兼任陕北公学教授。1938年秋,任中共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不久,兼任八路军副参谋长。1941年冬,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和党务研究室主任。1944年4月,同林伯渠等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并负责对国民党上层人士进行统战工作。11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重庆工作委员会,任命他为工委书记,负责主持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日常工作。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8月与毛泽东、周恩来一起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1946年1月,代表中共方面出席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4月8日,携带着中共代表团就宪法、国民政府组成等问题同国民党谈判的最后方案,乘飞机由重庆返回延安,准备向中共中央请示汇报,途经山西黑茶山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周素园:(1879—1958),名培艺。贵州毕节人。他是近代贵州第一报人,参与创办了《黔报》和《西南日报》,志在唤醒民众,救亡图存。他是辛亥革命时期贵州革命党人反清起义的主要策划者与领导人之一,清贵州巡抚将他列为秘密诛杀的革命党要人。辛亥革命失败后,他组织“黔人冤愤团”,奔走呼号,冀挽狂澜于既倒,大总统袁世凯曾把他当作“双重罚人”下令通缉。为向反动势力复仇和求真理、求生存,他在军阀的黑暗统治下苦苦求索。军阀头目们利用他崇隆的人望、横溢的才华和纵横捭阖的韬略,纷纷延揽他为“入幕之宾”。在贫病交加、颠沛流离中,他阅读到一批马列主义的著作,模糊地看到了光明。红军长征经过毕节时,他认定自己找到了光明,成了党所领导的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中国工农红军中特殊的老兵。他历尽艰险,跟随红军胜利到达陕北,积极参与做国民党军政要员的统战工作并担任红军大学的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被任命为八路军高级参谋;后根据本人意愿并经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同意,返乡为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长期从事对国民党上层和社会各界的统战工作。国民党特务曾企图将他杀害或劫持出逃。贵州解放后,他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贵州省人民政府第一位民主人士副主席(后改副省长)直至逝世。他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王秉鋆,布依族。1919年生,贵州南笼(今安龙)人。1938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兴安工委委员。建国后,历任安龙县副县长,中共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委书记处书记,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副省长,贵州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

梁旺贵:1930年5月生,贵州省从江县人。1951年后任从江县巩安乡乡长,从江县西山区副区长。195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从江县副县长、县长,都匀专署

副专员,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委书记、副州长,锦屏农场第一场长,炉山铁厂副厂长,从江县副县长。贵州省民委副主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齐奇,男,汉族,1952年4月生,贵州安顺人,出生于上海。1968年12月参加工作,198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华东政法学院经济法专业大学毕业,法律硕士。曾任共青团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秘书长,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分院副检察长,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党组成员,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代院长、党组书记等职。2008年1月当选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陈国舜,男,1953年9月生,汉族,贵州织金人,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学位,1970年11月参加工作,198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11

973.04 贵州省织金县知青1973.041978.10

贵州省赤水天然气化肥厂工人1978.101987.07 中央党校理论部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研究生学习

1987.071991.12 海南省政府办公厅综合信息处主任科员1991.121994.04 海南省政府办公厅二处副处长

1994.042003.05

海南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 2003.05-2004.07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党组书记 2004.07

-海南省政府副秘书长(正厅级)、办公厅党组成员2008.1当选为海南省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秘书长。

丁廷模,1936年5月生,贵州普定人。195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11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1952年11月任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贵州省贵阳市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团市委委员。1958年1月任贵州省贵阳市三江农场生产大队副队长、生产队队长。1962年8月-1968年2月在贵州大学中文系学习。1968年2月在贵州省绥阳县温泉区劳动锻练,任县文化馆工作员、中学教研组组长。1980年1月任贵州省贵阳晚报社编辑、编辑组组长、编委。1982年2月任中共贵州省贵阳市委办公厅综合处处长。1983年10月任中共贵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1984年11月任中共贵阳市委副书记。1985年4月任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1990年8月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副书记。1998年1月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副主任。第9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第12、13届中央候补委员,14、15大代表。

王安泽,布依族,1934年生,贵州安龙人。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安龙县民政科副科长,中共安龙县委办公室主任,安龙县委副书记、书记,中共兴义地委副书记,兴义行署专员,中共兴义地委书记,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委书记兼州长,贵州省副省长。中共12、13大代表。

王伯勋,1900年9月生,贵州安龙人。民革党员。先后毕业于贵州省讲武堂及重庆陆军大学。在国民党军队中曾担任过重要职务。参加过北伐和抗日战争。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南时,他顺应历史潮流,毅然响应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号召,于1949年12月在贵州省兴义地区通电起义,率国民党19兵团两万多人归向人民。历任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省交通厅厅长、省1、2、3、5届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务委员、省政府参事室主任、省民革副主任委员、政协贵州省第5届委员会副主席。1983年11月逝世。

王思明,布依族,1932年6月生,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人。195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3月参加工作。中央西南党校毕业,相当大专文化。1955年为贵阳革命干校学员,惠水县委工作员、组织部干事,县人事科副科长,县委办公室秘书。1957年任惠水县委副书记、书记处书记、第2书记,惠水首届政协主席。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受批判,劳动。1972年任三都县委副书记、县革委副主任。1975年任黔南州水电局局长,州革委副主任兼秘书长,副州长,州委常委。1982年任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整党办公室主任。1985年任省委统战部部长,省政协常委兼秘书长、党组成员、党组副书记。1990年任省政协副主席、秘书长、党组副书记。全国政协第7届委员,第9届常委。第9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13大代表。

王朝文,苗族,1930年10月生,贵州黄平人。195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2月参加工作。初中文化。1949年在贵州省镇远专区干校学习,任中共贵州省黄平县四屏区委干事,青年团镇远地工委干事、副部长、部长、副书记。1956年任中共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委书记处书记兼青年团州委第1书记,兼施秉县委第1书记。1960年任共青团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青联主席,省政协常委,团中央委员。1966年-1969年“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1970年任贵州省革委会“一打三反”办公室副主任,省革委会政治部群工组负责人。1973年任共青团贵州省委书记。1974年任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委第2书记。1977年任中共贵州省委常委、省革委副主任兼省科委主任。1980年1月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1书记)、副省长。1983年4月任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1993年1月-11月任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1994年1月-1998年1月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全国人大第6、7届代表,第8、9届常委、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共第11届(3中)中纪委委员,第12-14届中央委员。

王惠业,女,1939年12月生,贵州省兴义市人。197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8月参加工作。贵阳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1961年8月为贵州省安顺师专教师。1962年10月为贵州省镇宁县民族中学教师。1973年6月为贵州省安顺师专讲师、数学科主任,1980年7月任数学科主任和校党委委员。1983年6月任贵州省安顺地区行署副专员、党组成员、党组副书记。1990年8月任贵州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92年3月任贵州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书记,省委委员、省人大代表。1995年8月任贵州省计生委主任、党组书记,省委委员、省人大代表。1998年1月任政协贵州省第八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

王景渊,1910年11月生,贵州省贵阳市人。民革党员。大学文化。1926年后任国民党25军排长、连长、营长,103师副官主任、副团长、团长;1942年任国民党82师副师长,后任85师师长;1947年在重庆经营汽车运输任董事长,后任国民党49军副军长、军长。1949年12月在贵州水城率领49军起义,1950年任西南军区司令部高级参议;1956年后任贵州省政府参事室参事,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革中央委员,民革贵州省委副主委;1983年后任全国政协委员,历任政协贵州省第5、6届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委员,民革贵州省委副主委、主委。1989年6月逝世。

王德懋,1921年11月生,贵州省贵阳市人。1951年7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9年11月参加工作。1944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1944年被征调为国民党军委会外事局3级译员。1945为贵州大学数理系助教、讲师。1952年后历任贵阳师范学院(现贵州师范大学)物理系讲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贵州省物理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民盟贵州省委主委、名誉主席、民盟中央委员,省政协第4、6届常委。1993年1月任政协贵州省第7届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6、7届代表。

王耀伦,苗族,1917年生,贵州台江人。任炉山县督学,台江县教育科科长。建国后,任台江县人民法院院长,贵州省人民法院镇远分院副院长,黔东南州副州长。1988年-1998年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政协第5届委员,第6届常委。全国人大第2、3届代表,第7届常委。2005年5月9日22时15分在贵阳逝世。

双清,1890年9月生,贵州贵阳人。又名双止澄。贵阳优级师范学堂毕业。早年加入同盟会。曾任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秘书、黔军总司令部秘书长、福建省漳州财务处长、福建省政府财政厅厅长、浙江省政府秘书长、国民政府交通部主任参事、上海欧亚航空公司总经理。1946年4月在重庆参加中国民主同盟。建国后,历任贵州省第1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主席、贵州省第1、2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人民政府委员,政协贵州省第1-3届副主席,民盟第2、3届中央委员,民盟贵州省第1-3届主任委员。第3、4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70年12月逝世。

龙贤昭,侗族,1903年10月生,贵州天柱人。又名宪昭。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加入王天培第10军,任团部副官,参加北伐。1938年3月抵达延安,在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后在新四军游击支队工作,任新四军第4师参谋。1944年参加淮北区党委整风轮训班学习。1945年任淮北区武委会训练部长。10月任7分区独立团参谋长。后任华东野战军9纵队81团参谋长、蚌埠市警备司令部参谋处处长。1949年4月随军南下,任西南服务团重庆分团行政处长。1957年任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副校长。1958年任中共黔东南州委书记处书记。1961年任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副部长。1980年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3年任中共贵州省顾委常委。1986年离休后回天柱定居、造林,85岁高龄时任林场场长。第3届全国人大代表。1998年9月17日在贵阳逝世,享年95岁。

田君亮,1894年7月生,贵州水城人。1919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次年回国。曾任贵州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教授、教务长,大夏大学讲师,国民革命军川东后备军总司令部秘书长,石柱、大塘、务川县县长。后任中学教师、贵州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贵州大学教授兼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人民委员会委员兼教育厅副厅长,贵州省教育厅厅长、文史研究馆馆长,贵州大学校长,贵州省副省长、贵州省第1-4届政协副主席,贵州省第5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1-3届全国人大代表。1987年2月逝世。

朱厚泽,1931年1月生,贵州织金人。194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贵阳师范学院肄业。1949年任中共地下党“新联”贵州省领导小组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贵州省青年工作干训班学员,青年团贵州省委文艺工作队队长,青年团贵州省贵阳市委少年工作部部长,青年团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青年团贵阳市委第1书记,贵阳烟草公司经理、党委书记,贵阳市经委副主任,中共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中共贵阳市委常委。1965年“四清”中受错误处理,下放农村劳动。1973年待分配。1978年任贵阳市革委会秘书长,中共贵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书记、贵阳市革委会副主任。1983年8月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1书记)。1985年3月-7月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1985年7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1987年2月-1988年12月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1988年10月-1989年12月任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1书记、党组副书记。中共第12届中央候补委员、委员(1985年9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增选)。

伍嘉谟,贵州遵义人。1956年6月-1958年12月任中共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贵阳市市长。1958年12月任中共贵州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1962年6月-1964年1月任中共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第1书记。被不公平对待。

刘雪苇,1912年生,贵州省人。193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1年参加革命工作。曾任共青团上海周家桥区区委组织部长、书记,共青团中央支部巡视员,共青团江苏省委青工部负责人。1935年任中共贵州省工委常务委员。1937年到延安,任中央研究院研究员和特别研究员。1946年任山东省文协副会长、党总支书记,华东大学教务主任,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教务处长。建国以后,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华东行政委员会文化局副局长、党组书记,文化部社会文化管理局副局长。1955年5月被牵涉到“胡风反革命集团”错案中,被错定为“反革命分子”,受到不公正待遇长达20多年。1980年得到平反,到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任副总编辑。1982年离休(副部级)。1998年11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严希纯,土家族,1897年生,贵州印江县人。原名严俦,又名严绍彭。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少时就读于成都第1小学。辛亥革命后,随父到贵阳。1914年考取贵州省立模范中学。1922年9月进入南京河海工科大学水利工程系,结识共产党人恽代英、肖楚女,开始从事革命活动。1923年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以致公党的身份继续进行革命活动,同年担任中共河南支部委员。1925年成为“上海惨案后援会”骨干。1926年4月获河海工科大学学士学位,受党派遣赴广州参加国民革命。北代战争中,先后在上海、南京等地以上海中法大学医学专修科讲师、上海科学社编辑、上海工务局技佐、山西民族大学教授、桂林科学印刷厂秘书、昆明煤铁公司工程师等公职从事工人运动。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期间,担任中央军委的交通联系。此后在上海坚持党的地下斗争。曾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后获释。1937年抗战爆发,进入上海市公安局防护团任教官。1940年开始在周恩来和中共南方局的领导下,以重庆工业合作协会专员、工程师名义,从事党的经济工作,进行抗日活动。1945年抗战胜利后转赴香港,先后任大千印刷厂经理、达德学院教授、《文汇报》科学生活周刊编辑。全国解放后,出席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参加接管和创立中国科学院,历任中科院秘书处长、办公厅主任,并筹建中国科学出版社,任副社长。1952年出席亚洲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1953年受中央派遣赴苏联学习。回国后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常委,并任致公党中央副秘书长。还先后担任国家计量局副局长、全国侨务委员会主任和全国科协、《光明日报》的名誉职务。1965年9月29日在北京逝世。

李万禄,1937年8月生,贵州清镇人。195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1月参加工作。大专文化。1956年1月为贵州省贵阳市机械公司党委秘书,市委工交部工作员。1959年1月任贵州省贵阳市委办公室政策研究室秘书(1960年9月-1962年7月在贵阳业余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学习)。1967年1月为贵州省贵阳市委机关批改学习班、市三江“五七”干校学员。1969年12月任贵州省贵阳市革委办公室秘书。1976年1月任贵州省贵阳市革委办公室负责人。1977年10月任贵州省贵阳市委副秘书长。1980年2月任贵州省贵阳市委副秘书长兼经济调整改革办公室主任。1982年2月任贵州省贵阳市委书记助理。1982年9月为中央党校培训部培训班学员。1983年10月任贵州省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1985年10月任贵州省贵阳市委书记,贵阳军分区党委第1书记。1993年2月任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军分区党委第1书记。1995年9月任贵州省委常委。1998年1月任贵州省人大副主任。中共14大代表。

李元栋,1937年2月生,贵州省安顺市人。195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11月参加工作。大专文化。1952年11月为贵州省安顺团地委工作员。1956年8月为中央团校学员,贵州省团校辅导员,团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常委。1964年2月任贵州省委组织部县级秘书。1966年6月为贵州省“五七”干校学员,贵阳棉纺厂团委书记,省革委政治部组织部工作员。1973年5月任共青团贵州省委书记、党组书记,省政协常委,省委候补委员,团中央常委,团省委书记兼遵义县委第1书记(1981年9月-1982年8月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1983年5月任贵州省体委主任、党委书记,省委委员。1988年3月任中共贵州省委秘书长,省委委员。1991年3月任中共贵州省黔西南州委书记,兴义军分区党委第1书记,省委委员。1993年任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部长,省委委员,政协贵州省第7、8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党组副书记。第8届全国政协委员。

中共12、14大代表。

李仁山,苗族,1933年10月生,贵州榕江县人。中共党员。初中文化。1950年为榕江186师军训大队学员。1951年任黎平县孟彦乡工作员、村土改工作组副组长,孟彦区团工委副书记,团县委组织部长、副书记。1954年任榕江县乐里区委副书记、书记,县委副书记,黔东南州委候补委员、委员。1964年任锦屏县委书记、州委委员。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劳动。1970年任锦屏县革委第1副主任、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1970年8月任黔东南州革委副主任、党的核心小组成员、州委副书记。1977年任中共黔东南州委书记,州革委副主任,州委第1书记,中共贵州省委委员。1983年任中共黔东南州委书记,省委委员。1989年任贵州省民委主任、党组书记,中共贵州省委委员。1993年任政协贵州省第6届委员会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01年8月逝世。

李侠公,1899年12月生,贵州省贵阳市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革党员。大学文化。1920年日本明治大学毕业,回国后在上海任《贵州青年旬刊》编辑。1924年任国民革命军第1师政治部主任、两广区委军委技术书记。1927年任中共旅莫斯科支部宣传部部长,列宁格勒军政大学学员。1930年在上海被捕入狱,出狱后与党失去联系而脱党。1932年在日本东京商务书馆编写《政治经济学史》,在苏州译著书。1938年任国民党政治部设计委员,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陆军大学政治部主任。1945年在苏州译著书。1949年作为待解放区候补代表出席全国首届政协会议,任中央政务院参事。1950年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贵州省民政厅厅长。1951年任民革贵州省委召集人。1956年后任民革贵州省委主委,民革第3、4届中央委员,民革中央监委常委,民革贵州省委主委、名誉主委。1980年后任政协贵州省第4-6届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第1-3届代表。1994年2月逝世。

杨汉先,苗族,1913年10月出生,贵州省威宁自治县人。1950年6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38年成都华西协和大学毕业。1934年初历任贵州威宁石门坎光华小学校长,贵阳青岩方言讲习所苗族教师,贵阳大夏大学社会研究部工作员,成都华西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助理工作研究员,四川省博物馆工作员,云南昭通县明威中学及女子师范学校历史、英语教师、总务主任,贵州大学文科研究所教师。1950年5任贵阳师范学院讲师。1950年7月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委员,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参加筹建贵州民族学院并任院长。1959年-1966年4月任贵州大学副校长兼贵州省民族研究所所长。1963年起连任政协贵州省第3-5届委员会副主席。第1-3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1998年10月逝世。

杨伯箴,1919年生,贵州省镇远县人。193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2月在北平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6年12月任该校党支部书记。1937年底奔赴延安,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和马列学院学习。1939年9月任中共晋察冀边区华北联合大学党委委员、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1942年底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分局机关总支部副书记。1946年2月任中共北平学生工作委员会委员、代理书记,中学工作委员会书记等职。1949年1月任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北平市筹备委员会副主任、书记。1952年任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教育部副部长、中共西城区委第1书记、北京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1963年底任中国驻瑞典大使。1980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委员。1981年任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副主任。1983年当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副主席。1989年7月15日在北京逝世。

杨序顺,侗族,1944年12月生,贵州天柱人。196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9月参加工作。大学文化。工程师。贵州工学院机化专业毕业。1968年9月任贵州省毕节地区化肥厂采购员、班长、调度员。1974年1月为毕节地区工交办公室业务科工作员。1975年5月任毕节地区化肥厂化工四间党支部副书记、书记、车间主任。1978年12月任毕节地区化肥厂生产科负责人。1979年9月任毕节地区化肥厂党委委员、副厂长。1982年3月任毕节地委副书记。1986年1月任毕节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1987年9月-1988年7月在中央党校培训部学习)。1988年7月任贵州省民政厅厅长、党组书记。1998年1月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民族宗教侨务委员会主任委员。2003年1月-2008年1月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15大代表。

杨初桂,女,侗族,1932年生,贵州天柱人。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雷山县妇联副主任,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妇联、贵州省妇联主任,全国妇联第5届执委。第6、7届全国人大常委。

吴玉英,女,苗族,1945年生,贵州都匀人。都匀麻纺厂织布车间工人。曾任贵州省总工会副主任。第4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吴向必,苗族,1926年12月生,贵州松桃人。195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1月参加工作。初中文化。1952年任贵州省松桃县牛郎区牛郎乡民政干事,松桃县牛郎区副区长、中共松桃县牛郎区委副书记、书记。1956年任中共贵州省铜仁县委副书记,中共松桃苗族自治县委副书记、第2书记、书记。1967年任松桃苗族自治县革委会副主任、第1副主任、中共松桃苗族自治县委书记、第1书记,中共贵州省委委员。1973年9月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1书记)。1978年12月-1982年7月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党委常委。1982年11月、1983年6月分别增选、当选为第5届、6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中国统战理论研究会理事,中华民族理论研究会、中华民族理论研究团体联合会副理事长。第5-8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第10-12届中央候补委员。1997年4月3日在北京逝世。

吴若秋,1927年9月生,贵州省清镇市人。1956年6月加入九三学社。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7月参加工作。贵阳医学院医学系毕业。1944年12月-1946年6月西南电训班学习后,在国民党重庆军委会办公厅无线电器材修理所及汪山无线电侦测总台实习。1946年9月-1952年7月在贵阳医学院医疗系学习。1952年7月任贵阳医学院附院外科讲师、主治医师、副教授、教授、脑外科主任、医教处副主任、附院院长、名誉院长。贵阳市云岩区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常委,九三学社贵州省委副主任委员(1984年6月-1985年5月在日本东京都大学做访问学者)。1992年10月任九三学社贵州省委主任。1993年1月后任政协贵州省第7、8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九三学社8、9届中央常委。

吴通明,苗族,1916年11月生,贵州黄平人。1949年11月参加工作,历任人民政府乡长、区长、县政府委员、贵州镇远专员公署副专员,贵州省司法厅副厅长、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贵州省政协第4届委员会副秘书长、副主席、贵州省第6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1-5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1985年4月25日去世。

邱耀国,1934年1月生,贵州省福泉市人。195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10月参加工作。大专文化。1951年为都匀专区干校学员、班长,独山下司土改工作队副组长。1953年任独山县委秘书、农工部干事。1960年任黔南州委农工部、研究室、农办干事。1966年任龙里县麻芝公社党委书记。1972年任龙里县羊场区委书记、区革委主任。1975年任惠水县委第2书记、第1书记、县革委主任。1978年任黔南州委副书记兼惠水县委书记,州委副书记。1983年任黔南州委书记。1992年起任政协贵州省第6、7届委员会副主席。中共13大代表。2000年7月逝世。

犹凤岐,1910年9月26日生,贵州省桐梓县人。193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革命工作,曾在上海做党的地下工作,当过码头工人、教员,任过支部书记。1938年任中共四川万县中心县委委员、中共四川梁山县委书记、贵州地下党南方局特派员、延安中央宣传部科员。1946年任华东局组织部科长、行政处副处长,西南军政委员会秘书处处长、办公厅副主任、办公厅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办公厅主任、贵州省轻工业厅厅长。1997年2月23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7岁。

张毕来,1914年生,贵州炉山(今凯里)人。194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文学家。浙江大学肄业。曾任浙江遂昌县民众教育馆馆长,金华台湾义勇队秘书,桂林师范学院讲师、副教授。曾主编《台湾先锋》月刊。建国后,历任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主任,民盟第3届中央委员、第4-6届中央常委兼宣传部部长、学习委员会主任,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全国政协第4、5届委员,第6届常委,第7届常委、学习委员会副主任。1991年11月5日逝世。

陈世炬,1960年生,贵州人。贵州大学毕业。贵州大学教师。1986年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秘书。1988年12月任中共西藏区委书记办公室秘书。1992年10月任胡锦涛办公室秘书。2003年任胡锦涛总书记办公室主任、胡锦涛主席办公室主任。

罗尚才,布依族,1929年2月生,贵州镇宁人。195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任贵州省关岭县盘北游击第7支队八德独立大队4中队队长,贵州省镇宁县烈山乡烈山村农会主席。1950年任镇宁县募役区公所民政助理、土改工作组组长、募役区副区长。1954年任镇宁县副县长、县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贵州省安顺地区行署农办副主任。1966年-1972年“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下放“五七”干校劳动。1972年任安顺地区革委会农办副主任,中共镇宁县委第1书记、镇宁县革委会主任。1978年任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副部长。1980年任中共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委第1书记。1982年11月任贵州省副省长。1988年1月-1993年1月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法制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第6届代表,第8、9届常委、民族委员会委员。中共第12、13届中央候补委员。

罗登义,1906年4月生,贵州省贵阳市人。1923年考入北京京师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先后在成都大学和北平大学任教。1935年留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获农业生物化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北平大学农业化学系副教授,西北农学院、浙江大学农化系教授、系主任。1942年起先后任中华农学会会报编辑委员、中国营养学会监事、中国科学社《科学》杂志编辑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会理事。1947年任贵州大学农学院教授兼院长。建国后,历任贵州农学院院长兼贵州省农林厅副厅长,中国科普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贵州省科普科联主委,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央卫生部营养专门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全国委员会委员、贵阳分社主委,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贵州省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贵州分院院长,贵州省科委副主席,贵州省政协副主席。1977年起任贵州省政协副主席,贵州农学院院长,贵州省科协主席,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贵州省科协名誉主席,贵州农学院名誉院长,九三学社贵州省委员会主委。第1-

3、5-7届全国人大代表。2000年8月逝世。

罗锡康,1931年5月生,贵州贵阳人。曾用名罗文甫。196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开除党籍)。1952年11月参加工作。初小文化。1943年为贵州省贵阳大星海鞋庄、复兴新生鞋厂学徒、工人。1952年11月为贵阳发电厂锅炉运行工。1967年2月任贵州省革委会常委。1968年1月任贵州省革命职工代表大会常设委员会勤务组组长。1969年6月任贵州省革委会副主任、贵州省革命职工代表大会常设委员会勤务组组长。1969年12月任贵州省革委会副主任。1973年12月任贵州省革委会副主任、贵州省总工会主任。1974年10月兼省总工会党组书记。1976年11月被隔离审查。1982年4月取保候审。1982年被开除党籍。1983年5月前为贵阳发电厂工人。中共第9届中央候补委员、第10届中央委员。2002年3月27日在贵阳逝世。

周林,1912年5月17日生,贵州仁怀人。193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1年秋北平宏达学院学习。入反帝大同盟。任共青团北平市东区委书记,共青团天津市委书记,共青团上海沪西区委书记。1938年8月参加新4军。任苏中区军政党委会委员,新4军江南指挥部军法处处长,1师军政委员会委员,政治部锄奸部部长,苏中行署保安处处长,苏中区党委社会部部长,区党校党委书记,苏浙区3地委书记,苏南区党委城工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军区直属政治部主任,山东渤海区3地委书记。1948年12月任徐州市委书记兼市长。1949年5月任上海政务接管委员会主任。1950年任上海市人民政府秘书长。1950年6月任贵州省委常委。1951年11月兼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2年11月任省委第2副书记,省府副主席。1954年12月任省委书记,省府副主席。1955年2月任省委书记,省长。1956年7月任省委第1书记兼省长。1960年9月兼西南局书记处书记。“文革”受迫害。1975年恢复工作,任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1977年9月任教育部副部长兼北京大学党委书记。1979年2月任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1983年6月任顾问。第1-3、5、7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12、13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7年6月10日20时36分北京逝世。

宦乡,1909年生,贵州遵义人。194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曾赴日本、英国短期留学,回国后在武汉、宜昌、上海等地海关任职。1938年任江西《前线日报》副社长兼总编辑。1946年任上海《文汇报》副总主笔。1949年任天津《进步日报》社长兼主笔,并被推选为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同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任筹备会议副秘书长兼新闻处长,会后在外交部工作,任欧非司司长,中国驻英国常任代办,外交部部长助理兼研究室主任,中国驻比利时、卢森堡、西欧共同体大使。197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1982年任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总干事,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曾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摩洛哥皇家学院院士、联合国发展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世界关系协会“著名研究员”、世界各国议会联盟中国执行委员。1986年被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1987年被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授予名誉院士学位。1989年12月28日在北京逝世。

袁家玑,1913年7月生,贵州贵阳人。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12月参加工作。大学文化。教授。1935年7月北平华北国医学院毕业,在贵阳市开业行医,为中山东路联合诊所中医师。1954年12月任贵阳市医院门诊部中医科主任,贵阳市卫生局副局长。1966年任贵阳中医学院副院长、教师、医师、教授,贵阳中医学院院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贵州分会理事长,省科协常委。1977年任政协贵州省第4-6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贵阳中医学院名誉院长。第3届全国人大代表。1991年5月逝世。

莫时仁,布依族,1945年12月生,贵州独山人。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12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1964年9月在贵州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畜牧专业学习。1968年12月任贵州省黔南州坝固种畜场技术员,党支部副书记、场长。1983年11月任贵州省独山县委副书记、县长。1985年7月任贵州省黔南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1991年3月任黔南州委副书记、州长。1993年9月任贵州省副省长。2003年1月贵州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第8、9届全国人大代表。

梁明德,贵州赤水人。任县委副书记。1982年任桐梓县委书记。遵义地委副书记、书记,贵州省委副书记,贵州省人大副主任。第9届全国人大代表。

韩念龙,1910年生,贵州仁怀县茅台镇人。原名蔡连,曾用名蔡仁元,蔡廉。母韩氏。1927年遵义省立第3中学读书。1930年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政治经济系学习。1934年毕业,上海学运。1935年春革命,工运。1936年3月入党。1939年秋任江苏崇明县工委委员兼游击队政治部主任,崇启海3旅政治部主任。1941年任新4军1师3旅9团政治部主任,南通警卫团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南通县副县长。1945年1月任新4军苏浙军区3纵队8支队政委,3纵队政治部主任。1945年夏任华中野战军8纵队政治部主任。1946年1月任军调部驻淮阴执行小组代表,华东野战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4纵队10师政委,4纵队政治部主任,3野33军政委,淞沪警备司令部副政委。1949年12月调外交部。1950年底任志愿军俘管团团长。1951年8月任驻巴基斯坦大使。1956年5月任驻瑞典大使。1958年11月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兼办公厅主任。1964年4月任外交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82年5月任外交部顾问,1983年9月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党组书记,1994年10月离休。中共12、13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2000年6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禄文斌,彝族,1933年生,贵州威宁人。历任威宁县县长、县委书记,毕节地委书记。1992年任贵州省人大副主任、党组成员兼教育科学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共11-13大代表。第9届全国人大代表。

蒙素芬,女,布依族,1932年10月生,贵州贞丰人。195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2月参加工作。1950年为贵州省兴仁专署干校学员,贞丰县1区土改工作队员、副组长、1区干部,县妇联主任,贵州省妇联工作员(1953年在贵州省委党校理论文化部学习)。1956年任贵州省妇联主任(1956年-1958年在省干部中等文化学校学习)。1959年2月任贵州长顺县长寨区委委员、福利部长。1966年在贵州省“五七”干校学习、劳动,之后任贵州省革委政治部群工组副组长,贵州省妇联筹备组组长。1973年贵州任省妇联主任、党组书记。1977年任政协贵州省第4届委员会副主席兼省妇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83年任第5届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第1-3届全国人大代表。第9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14大代表。

雍文涛,1912年生,贵州遵义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革命工作。1934年在上海参加中国左翼教育工作者联盟,任上海临时职工委委员。1937年任中共湖北省委特派员,中共鄂西特委书记,中共鄂中特委常委,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政治部代理主任,延安中央党务研究室研究员。1939年任中共天门、汉川地委书记,新四军挺进支队4团政委,支队政治部代理主任。1940年在延安马列学院学习。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吉林省工委县委书记,中共延边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中共东满省委吉东分省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中共吉林省委民运部副部长。建国后,任东北人民政府计委秘书长,物资分配局局长,林业部部长,东北财委副主任。1953年9月任国家林业部副部长。1956年5月任森林工业部副部长。1959年8月任林业部副部长。1960年12月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常委兼秘书长。1965年2月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兼广州市委第1书记、市政协主席。1965年任国务院文教办公室副主任。1966年6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12月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1972年12月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1975年10月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1977年1月任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79年2月任林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80年9月任林业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央绿化委员会副主任。1982年4月任林业部顾问。1995年离休。第5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12、13大中顾委委员,15大列席人员。1997年9月7日在广州逝世,享年85岁。

王家烈:(1893-1966),贵州桐梓人。曾任国民党贵州省政府主席,是贵州地方势力的主要代表。一九三五年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进入贵州后,他被调离贵州。一九四九年七月被委任为国民党政府贵州绥靖公署副主任(未到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州省委员会副主席。

段敦厚,白族,1952年生,男,贵州大方县人。曾任中共贵州省安顺市委书记,2002年4月任中共贵州省委常委、安顺市委书记。2002年7月任中共贵州省委常委、企业工委书记。2004年1月任中共贵州省委常委、省国资委党委书记。2005年1月任中共安徽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

川,1919年生,贵州赤水人,193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47年3月任西北野战军前委宣传委员会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西北农学院党委书记、中宣部宣传处处长等职。1964年后,任中共中央工交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副秘书长。1973年后,任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1977年11月至1982年3月,任人民日报社核心小组副组长、副总编辑。1982年4月任人民日报社总编辑。1983年11月至1985年12月任人民日报社社长。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曾任全国记协第一副主席。2003年1月2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铁,1889年生,字志坚,遵义团溪西坪镇人。黄埔军校一期生。参加过东征、北伐,追随卫立煌以战功累升至中将师长.解放前夕,陈铁在遵义起义,脱离国民党反动政权。解放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农林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委员。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政协副主席、贵州省林业厅厅长。1982年2月19日,在贵阳逝世,享年84岁。

欧百川,1894年生,贵州松桃县人。名学海。苗族。8岁入私塾,1912年考进贵阳模范中学,毕业后回乡教私塾。1918年保送贵阳警察传习所学习。1920年结业被分回松桃担任县保安警察队长。半年后任黔东北游击司令部军需长、大队长。该部编入黔军第一师第二旅江文华第二梯团,任第一营营长。1924年江文华依附彭汉章,时任黔军第九支队长、团长。1925年11月,率团加入贺龙领导的第九军第一师,1926年至1927年,先后参加北代战争和八一南昌起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第二团团长、独立第十五师第二团团长、暂编第二十军第一师副师长兼团长等职,南昌起义后南征时任前敌司令。1928年夏,到河南信阳罗启疆部任中校参谋主任。1929年随罗回贵州召部,开赴鄂西恩施,被任命为独立三十四旅参谋长。该部奉调湖北枣阳进剿红军,毅然回乡。一年后返部续职。1934年随部移驻湖南常德,嗣后进入南京国民党中央军校高教班学习。毕业后罗部驻军贵州镇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部开赴上海抗战,任七0二团团长。参加浏河口、大场罗甸、福山镇、无锡诸战役。先后任预备十三师副师长、八十二师副师长、师长。1946年进“陆大”学习结束后隐居四川秀山。解放后,出任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主任。1951年当选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同年参加了世界和平保卫委员会,赴华沙出席世界和平会议。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参加了大会主席团。历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贵州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指导委员会委员、贵州省副省长等职。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70年贵阳病逝。终年76岁。1978年得到平反昭雪。

徐健生,1921年生,贵州省毕节人,曾任贵州省副省长、省政协第一任主席、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省五届人大主任、省顾问委员会主任。1993年病逝。

陈曾固,1907年生,贵州省安顺县人。曾用名陈文光、陈镜明、曾一峰、曾固。1926年-1931年在北平朝阳大学经济系读书。1931年11月在北平入党。1930年10月任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北平分盟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书记兼党组书记,北方文化总同盟书记兼党组书记。1932年下半年-1933年任北平东区区委书记、河北省北平巡视员、北平市委组织部长兼代理书记。1933年7月在北平被捕,押往南京。1937年9月出狱。1937年冬在延安任中央组织部干训班主任、中央财经部秘书长、中央机关直属党委书记。1945年任辽西省委(后改为辽吉省委、辽北省委)组织部长兼秘书长、社会部长、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副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贵州省委副书记,贵州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央教育部副部长兼党组副书记、甘肃省委书记处书记、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顾问。6届全国政协委员。1988年2月29日在北京逝世。

白小松,1893年生,贵州贵阳人。爱国民主人士。1950年2月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云南省监察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政协副主席。1959年逝世。

李儒云,1916年生,贵州台拱(今台江)人。苗族。1938,年毕业于贵阳师范学校。曾任贵阳实验小学、贵定中学教员,台江县中学教导主任、县政府指导员,贵州省政府助理秘书。建国后,历任贵阳市人民政府委员、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市民政局副局长,贵阳市第五、六届政协副主席,民革贵州省第六届委员会顾问。是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1997年逝世。

杨春兴,1957年9月生,贵州人。贵州省民政厅副厅长。全国政协常委。

江浩然,1919年生,贵州赤水人。1937年加入重庆各界救国会。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四川北碚特区区委书记、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大后方组副组长、中共中央南方局职工组成员、中共武汉市委组织部部长。是中共七大代表。建国后,历任武汉市总工会副主席,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党委书记,化学工业部调研室主任,中国重工业工会、冶金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第八、九届执委。1954年当选为化学、石油及有关工人工会国际副主席。

张超伦,苗族。1918年生,贵州威宁人。1943年毕业于华西协合大学医科,获美国纽约州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曾任医师、贵州省卫生处卫生专员。1949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后历任贵州省卫生厅厅长,贵州省第四至六届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委员、贵州省委主任委员。是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傅肖先,1890年生,贵州镇远人。1920年毕业于云南讲武堂韶关分校。1948年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军部参议、国民党政府江西省公安局代局长、淞沪警备司令部科长。后在家闲居。建国后,历任江西省交通厅厅长,江西省第一、二届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委员、江西省委主任委员。?年?月逝世。

陆镇藩,布依族。1919年生,贵州平塘人。曾任乡长、县参议员。建国

后,历任都匀专署副专员、贵州省林业厅副厅长。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常委。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10月4日18时在贵阳逝世,享年86岁。

朱文榘,男,汉族,1930年12月生,贵州开阳人。大学文化,副教授、高级经济师。无党派。1954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中国进口公司天津分公司科员,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天津分公司科员,天津财经学院教师、讲师、副教授、对外贸易系主任,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方案组组长。1984年任天津市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1988年5月任天津市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市工商联副主席,市工商联(商会)会长、市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1998年5月任天津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市工商联(商会)会长、市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是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

陈景秋,男,汉族,1944年9月生,贵州贵阳人,研究生,工学博士,教授,1968年12月参加工作,1995年10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1963.09—1968.12

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数学专业学习,1968.12—1972.11 天津港务局第一作业区实习,1972.11—1978.10

重庆长安机器厂政治部干部,技校及职工大学教师,1978.10—1981.03

重庆大学机械系固体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1981.03—1983.12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一系教师,1983.03讲师,1983.12—1988.01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机械系力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1988.01—1990.09

重庆大学讲师,1988.06副教授,1989.04教授,1990.09—1992.06

重庆大学科研处处长,1992.01重庆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1992.06—1993.08

重庆大学校长助理、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其间:1992.09—1992.12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高校党政干部第三期培训班学习),1993.08—1996.01

重庆大学副校长兼校科技总公司总裁、成人教育学院院长、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1996.01—1997.01

民进四川省重庆市委副主委,重庆大学副校长兼校科技总公司总裁、成人教育学院院长、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1995.10—1996.03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客座教授),1997.01—1997.04

民进四川省重庆市委副主委,重庆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1997.01博士生导师,1997.04—2001.09

民进重庆市委副主委,重庆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1997.12民进中央委员(其间:1997.06—1997.11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客座教授),2001.09—2005.01

民进中央委员、重庆市委副主委,市统计局副局长,重庆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其间:2001.10—2002.03日本东北大学材料研究所客座教授),2005.01—2006.08

民进中央委员、重庆市委副主委,重庆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2006.08—2006.12

民进中央委员、重庆市委主委,重庆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2006.12—2008.01

民进中央常委、重庆市委主委,重庆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2008.01—民进中央常委、重庆市委主委,重庆市政协副主席。是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市第一届、第二届政协常委、第三届政协委员。

林兴富,男,布依族,1952年6月生,贵州大方人,1970年12月参加工作,1973年9月入党,大专文化。

历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1986年12月任江西省委组织部一处主任科员,1988年12月至1990年7月任江西省委组织部副处级组织员,1991年4月至1995年12月任江西省委组织部一处副处长、处长,1999年12月任萍乡市委常委、组织部长,2002年1月任九江市委常委、组织部长,2002年4月任中共九江市委副书记,2006年11月23日被被任命为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2008年4月任江西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

下载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要籍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1、《礼经》在汉代“五经”中指的是《仪礼》,而同时还有两部讲“礼”的书《周礼 》和《礼记 》。 2、“春秋三传”是指《春秋左氏传》、《公羊传》、《 谷梁传》。 3、唐太宗......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一门选修课 程。 本课程作为一门中国古代文学的提高课,它是在学生已学过《中国古......

    中国历史故事 主要人物介绍(范文大全)

    中国历史故事主要人物介绍 墨子: 名翟,墨家学派创始人。他反对铺张浪费,主张节约,并且以参加劳动和吃苦为高尚的事。他反对使百姓遭受灾难的战争,曾经为了阻止楚国用云梯侵略宋......

    训诂学要籍名家序选注

    ●张岱年最喜爱的书: 《周易大传》、《孟子》、《庄子》、《史记》、《通鉴》、《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自然辩证法》、《哲学笔记》、《西方哲学史》(罗素)、《......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简介1(大全)

    1、《西京杂记》 历史琐闻轶事类笔记,称汉代刘歆撰,实为晋代葛洪托名之作。葛洪(284—364) ,字稚川,号抱朴子,东晋丹阳句容人,道教理论家,其著作还有《抱朴子》、《神仙 传》等西汉......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教学辅导(二)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教学辅导(二) (八至十五章) 第八章 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第—节 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前1457一前867),字子长,夏阳龙门(今陕西韩城)人,西汉著名史......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教学辅导3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教学辅导(三) 2003年10月24日第十三章 丁晏《曹集诠评》 第一节 曹植及其作品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是三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

    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考试范围) 1:土地管理的任务和原则是什么?2:我国土地使用权可以分为哪三种,且土地使用权的性质?3:土地利用规划的特性和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4:土地的四个作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