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运发展新状况[共五篇]

时间:2019-05-14 16:16: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长江水运发展新状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长江水运发展新状况》。

第一篇:长江水运发展新状况

“两手发力”构建长江经济带:要“黄金珍珠”也要一江清水

2014年06月09日 17:06:26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3

新华网北京6月9日电(记者 张雪花)“保证长江生态安全是建设长江经济带的首要问题!”日前由民进中央等单位主办的“2014•长江保护与发展论坛”发出保护长江的铿锵之声。

今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引发各界广泛关注。

长期秉持“长江情怀”的民进中央,致力长江的保护与发展已有18个年头,此次论坛更立足国家加快发展长江经济带的宏观背景,将目光锁定在“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上。

建设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是首要问题”

资料图片:2014年一季度长江经济带各省市GDP(亿元)制图/陈恒(来源:光明日报)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战略水源地、水电能源基地、黄金水道和生物宝库,以不到全国五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养育了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全国接近一半的经济总量。

从沿海起步先行、溯内河向纵深腹地梯度发展,是世界经济史上一个重要规律,也是许多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经历。依托黄金水道打造长江经济带被确定为国家战略,是中央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的一步精彩“落子”。凭借横贯东中西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长江经济带建设对于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调整区域结构、实现中国经济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长江经济带建设总体考虑和相关规划涉及11省份,GDP占全国4成。如何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特别是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至关重要。

4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

4月27日,李克强总理在考察重庆时提出,要用黄金水道串起长江经济带“珍珠链”。4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重庆召开11省市座谈会,强调长江生态安全关系全局,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避免产业转移带来污染转移„„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永续利用,走出一条绿色生态的新路。

要用黄金水道串起“珍珠链”,也要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成为中国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思维。

“中国梦也包含中华儿女保护长江之梦”,“ 保证长江生态安全是建设长江经济带的首要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在长江保护与发展论坛开幕式上的发言掷地有声。

“水污染加剧、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节水措施推广困难等现实状况,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重安全问题。”严隽琪认为,我们对资源环境的危机意识远远不够,“加拿大的友人曾经对我说,他们的环境和资源是向子孙们借的,他们只能完整无缺地还给子孙。相比而言,我们则更多地说,环境和资源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水危机意识。”

“把脉”母亲河:长江的发展与保护如何统筹

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与保障,增强长江水利支撑与保障能力,是关系建设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在此次长江保护与发展论坛上,与会者结合长江经济带的构建畅所欲言,共同把脉长江的保护与发展。

水利部副部长蔡其华——

实现治水思路的转变,落实节水优先方针,是长江保护与发展的关键。长江流域要加快实现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粗放用水方式向集约用水方式转变,从不合理开发水资源向主动保护水资源转变,从单一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树立节水就是治污、就是保护生态的意识,统筹解决水安全问题,努力构建集约高效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体系、安全可靠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文明健康的水资源保护和河湖管理体系,以及政府管理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刘雅鸣——

必须看到,洪涝灾害频繁、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水利设施薄弱、水生态环境恶化等已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适应生态文明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要求,必须重视长江的几个关键问题:

1、防洪保障能力仍不适应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需要;

2、水资源支撑能力与城镇化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仍有差距;

3、局部河段河势不稳仍制约着长江水运交通的快速发展;

4、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尚不能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5、流域管理的体制、机制还不能适应区域协同发展的需要。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

要坚持系统思维,统一谋划,协同推进长江流域生态建设,要秉持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依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依据不同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的自身规律,相互联系,统筹治山治水治湖田,统筹城乡发展,大尺度规划流域生态建设。

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

任何经济发展都要有资源环境作代价,如果生态建设和保护跟不上,发展会受到制约,越是在加快发展的时候,越应该把生态环境保护好,把长江流域保护好。务必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通过生态建设量的增加、质的提升和速度的加快,减少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有效增强经济发展的环境容量。

民进江苏省委会常委、南京大学环境研究所所长朱晓东——

目前长江江苏段存在开发强度高、人口密度高和环境风险高的特点,导致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因此必须重视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为构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抓住制度创新“牛鼻子” “两手发力”构建生态长江

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开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制,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近期,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更赋予了新时期治水的新内涵、新要求、新任务。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强顶层规划,转变发展理念,也需要技术的支撑,公众的参与等合力推进,但最关键的还是制度建设。抓住制度建设就抓住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牛鼻子”。

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保障。对于长江生态来说,制度建设同样是最关键的。

“制度创新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严隽琪认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从体制建设、机制建设和法治建设三方面入手。在加强区域合作中,政府应发挥全流域统筹协调的作用;要注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考虑利益的分配,激活各种市场主体的内生活力;各项改革要于法有据,要立新法、修旧法,加强监督和执法的力度。

水利部副部长蔡其华提出,要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断强化用水需求和用水过程管理,使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切实成为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坚持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深化水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政绩考核是干部的“指挥棒”。2013年12月,中组部推出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新规,强调政绩考核要突出科学发展导向,“不简单以GDP论英雄”,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消化产能过剩、安全生产等考核指标权重,导向明晰。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将着眼点放在了政绩考核导向上,他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与机制完善,政绩观非常重要,要明确将水生态环境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体系,不断完善考核制度。

治水即治国。纵观古今,治水能力是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表现。谋划新棋局 打造新引擎,依托黄金水道串起长江经济带“珍珠链”,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制度创新,政府与市场“两手发力”,统筹长江保护与发展。我们要“黄金珍珠”,也要一江清水!

第二篇: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新闻宣传方案

附件1:

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新闻宣传方案

一、宣传主题

锁定“长江·回眸五年看巨变”主题,用多种新闻手段反映长江水运发展高层机制自2006年建立以来,交通运输部和沿江七省二市通过召开两次领导小组会议,推进《“十一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实现长江水运大发展;长江水运在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沿江产业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

展望“十二五”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发展美好前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的具体行动和有力举措等,为开好第三次领导小组会议、部省合力谋求长江水运再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宣传方式

利用报刊、网络、电视等新闻宣传媒介,采用会前、会中、会后三阶段集中宣传。会前以中国交通报、中国水运报为主;会议期间邀请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媒体和地方主要媒体进行报道;会后以行业媒体和地方媒体为主进行跟踪报道。

三、宣传组织

(一)会前宣传造势(会前一个月内集中推出)。

1、中国交通报。

报道采取《中国交通报》、《中国交通新闻网》、中交视讯整体联动的方式,以报纸为主,实现立体宣传,营造氛围。会前报纸上刊发的所有文章(专题)前挂统一栏头——“心手相连为长江·××”(栏头特别艺术制作);报纸刊发的所有内容、中交视讯播发的所有视频同时在网站专栏上挂载。

(1)心手相连为长江·数说。

用大量的数据和事实,阐述2006年部与沿江七省二市共签《方案》以来,长江水运货运量、运输效率、航道服务能力以及沿江外向型经济等方面的巨大变化。(2500字)

(2)心手相连为长江·合力。

阐述长江水运发展协调机制建立以来,部与沿江省市充分发挥机制作

用,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研究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推进航道治理、港口建设、船型标准化、沿江物流发展、水运保障及干支联动工作,使长江水运发展逐步从部门抓向政府、社会合力抓的巨大转变。(2500字)

(3)心手相连为长江·高端访谈。

访部领导、部分省(市)领导,请他们谈高层协调机制的建立,对于推动长江水运发展及当地经济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每位1000字)

(4)心手相连为长江·巨变。

内容:反映“十一五”期间,沿江七省二市通过加大协调领导和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完善省际间和本地区水运发展协调机制,着力于水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和配套、注重水运与临港经济协调发展,使长江黄金水道在调整优化沿江产业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促进节能减排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带来的巨大变化。

形式:分省(市)以专题报道的形式出现。报道规模除四川、云南为半版外,其他省(市)均为一个整版。

(5)心手相连为长江·声音。

沿江航运、厂矿企业(如长航集团、民生轮船、武钢集团等)对于“十一五”期长江水运大发展的切身感受,进一步完善的建议。(1500字)

2、中交视讯。

用专栏的形式播放七省二市的视频宣传片。内容为自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以来,长江沿线七省二市、沿江厂矿及航运企业,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精心谋划辖区内水运经济大发展、做大做强水运业务所取得的成绩。

3、中国水运报。

中国水运报刊社“一报一刊三网”联动,结合中国水运报刊社正在开展的“内河水运行”大型采访活动,综合运用访谈、专栏、专题、专(特)刊、画刊等多种形式。

(1)访谈。

依托“内河水运行”主题采访活动推出的“高端访谈”、“专家访谈”、“社会看内河”等子栏目,摘选集纳国家有关部委、长江沿线七省二市政府以及交通运输厅(委)有关领导、与长江有关的大型企业及行业协会有关领导的访谈,作为会议前期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特刊的形式刊出。

(2)专栏——“聚焦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暂定名)。

主要内容:集中反映2009年《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实施方案》出台后,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工作取得的进展与成就。(采取向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沿江七省二市有关部门约稿以及派出记者采访相结合的方式,为此专栏提供一系列文章。)

(3)专刊—— “坚实的脚步”(暂定名)。

主要内容:集中反映“十一五”期间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发展成就。(从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沿江七省二市有关部门几个层面展开采访;形式包括专访、专题、画刊等。)

(4)专刊——“春天的强音”(暂定名)。

主要内容:交通运输部以及沿江七省二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的具体行动和有力举措。(从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沿江七省二市有关部门几个层面展开采访;形式包括专访、专题、画刊、署名文章等。)

(二)会中宣传报道。

1、中国交通报。

(1)会议头版头条消息。

(2)《“十二五”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的解读。

(3)会议发布的有关政策和研究成果报道。

(4)会议侧记。

(5)会议花絮。

2、中交视讯。

中交视讯将派出3-4人现场报道组(2-3个机位,1主持人)进行现场采访和会议录制。录制内容用于制作会议期间的《交通资讯》栏目中的交通要闻(时长1-2分钟,每日滚动播放,连续播放一周)及会后的《新闻会客厅》栏目的素材。

3、中国水运报。

(1)一版:会议主消息,配发会议通栏照片及评论员文章;交通运输部与沿江七省二市签署《“十二五”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配发照片;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工作迎来重大政策机遇

(2)二版:《“十二五”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解析。

(3)三版: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工作相关政策解析;会议期间的其他消息及新闻照片。

(4)四版:沿江七省二市领导会议发言精粹,配发照片。

4、邀请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媒体给予宣传,并配合做好相关工作,争取会议内容上中央一套的《新闻联播》及中央四套的专题节目《今日关注》。

5、地方媒体由地方有关部门负责落实。

6、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由徐副部长发布。

(三)会后宣传报道(会后一个月左右)。

1、中国交通报。

报道采取《中国交通报》、《中国交通新闻网》、中交视讯整体联动的方式,以报纸为主,实现立体宣传,营造氛围。会后报纸上刊发的所有文章(专题)前挂统一栏头——“心手相连为长江·××”(栏头特别艺术制作);报纸刊发的所有内容、中交视讯播发的所有视频同时在网站专栏上挂载。

密切跟踪长江沿线省市落实会议精神的动向,适时予以报道。所有稿件纳入“心手相连为长江·再出发”栏目。

2、中交视讯。

做一期《新闻会客厅》(时长30分钟,每日滚动播放,连续播放一周)。针对本次会议重点内容和与会代表关心的问题,请水运局领导与所谈话题相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共同做客《新闻会客厅》,畅谈会议精神、效果及具体推进的措施和要求等。

中交视讯的所有节目将通过布设在全国各地的大屏幕终端滚动播放及中国交通新闻网上载播1年。

3、中国水运报。

(1)开辟贯彻落实“长江水运协调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精神专栏,对交通运输部部属各单位以及沿江七省二市相关部门,贯彻落实的举措进行报道。

(2)全力做好“内河水运行”大型采访活动,并将采写的全部稿件,汇编成册。

4、地方媒体。

由地方有关省(市)负责组织实施。

附件2:

各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部属单位宣传联系人名单

姓名单位联系电话/手机

1、高妞

2、任舫

3、王榕

4、陈岩

5、顾磊

6、熊昌军

7、石斌

8、张小刚

9、丁德娟

10、冯书明

11、吴诚三长江航务管理局新闻中心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办公室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宣传处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政治处安徽港航管理局人事处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宣传处湖北省交通运输厅记者站湖南省海事局办公室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宣传处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办公室云南省航务管理局党群工作处027-82766037/***021-53857628/***021-23116485/***025-52853219 /***0551-2870384/******027-83460342/******023-89193132/***028-85526213/***0871-5129419/***

第三篇: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

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

见》的实施意见

交水发〔2011〕76号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快建设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节能减排,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高度重视,把思想统一到国家战略部署上来

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加快内河水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战略重点,对于进一步发挥内河水运比较优势、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港航管理部门和海事管理机构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意见》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充分认识加快内河水运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抓住内河水运新一轮重大发展机遇,把加快内河水运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国务院确定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凝聚合力,乘势而上,共同促进内河水运又好又快发展。

在贯彻落实《意见》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要求,正确处理好内河水运发展与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关系,加强内河水运发展规划与相关规划之间的衔接,加强综合枢纽各种运输方式间的衔接,加强水陆联运、江海联运之间的衔接,加强与现代物流重要节点的衔接,加强与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体系的衔接;处理好重点推进与全面推进的关系,通过长江水运加快发展,带动“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的发展,通过“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加快发展,带动全国内河水运发展;处理好项目建设进度与项目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强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提升工程质量和效益,注重环境和水生态保护,严格项目招投标管理,建设廉政工程、阳光工程,工程建设中力争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处理好内河水运与防洪、发电等关系,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促进内河水运快速发展、协调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

二、突出重点,加快推进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建设

(一)加快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

按照“规划指导、项目牵引、加强管理、有序推进”的原则,加快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全面改善通航条件。以中游荆江河段(宜昌至城陵矶段)航道治理、下游12.5米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工程为重点,全面带动长江干线航道发展迈上新台阶,力争“十二五”末基本实现《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的发展目标。

长江上游:实施水富至宜宾段三级航道建设工程,将三级航道延伸至云南水富。结合三峡后续规划,适时推进三峡水库库尾航道整治。实施三峡至葛洲坝两坝间乐天溪、莲沱等航道治理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结合优化水库调度、加强管理等手段,改善两坝间通航条件。

长江中游:结合河势控制和防洪工程,开展沙市、窑监、藕池口等主要碍航水道的整治工程,将荆江河段的航道等级提高到一级,水深由3米提高到3.5米。实施界牌水道二期等航道整治工程,提高城陵矶至武汉河段的通航标准,将航道水深由3.2米提高到3.7米。实施武汉以下河段主要碍航水道的航道治理,将武汉至安庆段航道水深提高到4.5米,安庆至芜湖段水深提高到6米。

长江下游:重点实施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工程,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实施、自下而上、先通后畅”的思路,先期对通州沙、白茆沙水道进行治理,使南通以下航道水深达到12.5米。实施福姜沙、仪征、和畅洲、口岸直等水道关键控制工程或航道治理工程和后续完善工程,加大维护力度,力争开通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

(二)加快其他高等级航道建设。

实施西江航运干线扩能工程,提高主要航段通航标准,建设贵港、桂平二线和长洲三线、四线船闸,扩大船闸通过能力。实施京杭运河苏南段和浙江段三级航道建设工程,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济宁至东平湖段三级航道建设工程,继续实施船闸扩能工程。全面加快苏申外港线、长湖申线、湖嘉申线、杭申线、杭平申线、芜申线、大芦线等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建成并继续完善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积极推进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江汉运河、湘江、沅水、赣江、信江、合裕线、柳江—黔江、淮河、松花江、闽江等高等级航道建设。充分考虑内河水运发展的要求,对有复航价值的枢纽、航道,逐步进行复航建设或改造,同时要防止出现新的碍航、断航情况。加强黑龙江、鸭绿江、澜沧江等国境国际河流的航道建设。力争“十二五”末,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和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全面或基本达到规划标准,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60%达到规划标准。

(三)加快内河主要港口和部分重要港区建设。

以内河主要港口为重点,加快规模化、专业化港区建设,建成一批集装箱、汽车滚装、大宗散货等专业化泊位;坚持新建、改造并举,加快老旧码头的加固改造和港区功能调整,统筹老港区改造和新港区建设。推进港口资源整合,促进港口群的统筹协调发展,形成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竞争有序的港口发展格局。发挥港口枢纽作用,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进重庆长江上游、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加强主要港口的铁路、公路集疏运通道建设,实现高等级公路或高速公路与内河主要集装箱港区的联接。推进主要港口向货物中转基地、大宗货物交易中心发展,逐步建成综合货运枢纽。加强规划实施监督,严格岸线使用审批,鼓励公共码头发展,提高岸线、土地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加快推进内河运输船舶船型标准化。

以“两横一纵两网”为重点,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加快推进长江干线、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积极推进西江航运干线、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的船型标准化,启动其他高等级航道重点船型的标准化。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方式,按照“开前门、关后门、调存量”的工作思路,以经济鼓励政策和提高船舶技术标准为手段,加快现有非标准船型和安全、环保设施达不到规范要求的老旧运输船舶的更新改造,严格实施船舶更新报废制度,积极开发和推广使用标准船型,优化船舶运力结构,发展江海直达、干支直达船型,促进内河船舶的大型化、标准化。出台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船型标准化工作协调机制,积极落实船型标准化地方配套资金和标准船型研发推广经费,形成运政、海事、船检等部门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确保船型标准化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加快推进乡镇渡船标准化改造。力争“十二五”末基本实现内河客船、危险品船等重点船型的标准化、系列化,其他船舶的船型标准化率达到50%以上,其中,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和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率达到70%;内河船舶平均吨位达到800载重吨,其中,长江干线达到1600载重吨。2020年实现内河船型标准化、系列化,淘汰所有非标准船舶;内河船舶平均吨位达到1200载重吨,其中,长江干线超过2000载重吨。

(五)着力提升航道及设施的养护与管理水平。

认真落实《航道养护管理规定》,制定实施《全国航道管理与养护发展纲要(2011—2020年)》,坚持航道分类养护,以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等高等级航道和界河航道为重点,全面提升航道养护水平和应急抢通能力。开展内河航道定级或重新评定工作,提高航道资源利用水平。加大航道养护资金投入,加强航道养护设施、设备建设和更新改造,确保日常维护资金需求。健全航道养护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推动航道养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深化航道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内河航道行政执法,切实保护内河水运资源。

(六)着力优化内河水运结构。

大力发展航运交易、咨询、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等现代航运服务业。继续推进内河航运的公司化经营,引导中小航运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积极推进危险品运输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动水上客运向旅游化、舒适化、客滚化方向发展,提升客运服务品质。完善江海直达、干支直达、江海转运的运输服务网络,形成直达和中转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加强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积极推进集装箱、大宗货物的水铁联运。鼓励港航企业延伸产业链,拓展仓储、配送、物流等服务功能,向物流经营人转变。推进港口与保税港区、保税区、物流园区和临港工业园区的有效对接和联动发展,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七)着力提高内河水运安全保障和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内河水运安全监管、应急处置及治安防控能力建设,建成长江干线全方位覆盖、全天候监控、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水上安全监管和应急搜救体系。加大对内河危险品运输、滚装运输、客运和渡运的监管力度,完善危险品安全检测手段,重点客滚码头安装使用大型车辆安全检测系统。加快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等重要内河水域的船岸通信、监控系统建设。加强内河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基站建设,对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的运输及工程船舶安装AIS;完善长江、西江等干线甚高频(VHF)通信系统布局,推进主要支流通信系统建设;在重要通航枢纽、港区和桥区等重点水域建设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和中央监控系统(CCTV),并逐步实现区域联网,对“四客一危”等重点船舶和重点水域、重点航段实施有效监控。加强乡镇渡船渡口的安全监管,落实地方乡镇政府安全管理责任。加强区域合作和联合执法,坚决打击河道非法采砂和船舶超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建设跨、拦、临河建筑物的通航论证工作。积极推进航路改革,在重要航段实施分道通航和船舶报告制。合理规划锚地或停泊点,保障船舶停泊需要和通航安全。加快三峡船闸安全运行监控、过闸船舶安全检查等设施设备建设。加强长江航运治安防控能力建设,推进治安防控预警和信息平台建设,完善水上110指挥调度系统和金盾工程建设。

制定内河防污染、水上搜救和航道保畅应急预案,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推进长江干线等重点水域应急处置体制和机制建设。加强港口、航道及通航枢纽的风险源评估和危险源监控与预警预报,强化灾害性天气下水上事故险情的预防预控,基本建成覆盖重点内河水域的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完善应急力量布局,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整合海事、港航、公安等内河水上资源,推进巡航、监管、搜救一体化建设,加强综合监管搜救基地、站点和船艇建设,在库区山体滑坡多发水域及重点水域配置应急救助船,建设三峡库区应急救援冲滩点;建立水上应急指挥平台,推进海事、港口、搜救应急辅助决策系统建设;加强水上搜救、航道抢通、消防和防污染等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库建设。“十二五”末,在长江、珠江和黑龙江水系以及京杭运河的重要航段,监管搜救力量应急反应能力明显提升。

(八)着力构建绿色内河水运体系。

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理念贯穿于内河水运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和运营全过程。优化水运建设工程设计,改善工艺设备,降低施工、生产环节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同步建设环保设施,依法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关键栖息地;推进集装箱码头轮胎式龙门起重机“油改电”技术改造,推广使用高能效港口装卸和传送设备,开展到港船舶接用岸电专项行动。

加强控制船舶流动源污染,对内河新建运输船舶安装油污水处理(或储纳)和生活污水、垃圾收集设施,对重点水域的现有客船(含载货汽车滚装船)进行改造配备相关设施,建设船舶污染监视监测系统。建立内河水运污染事故应急响应机制,配备污染处理设备。建设内河水上服务区,在服务区和港口配备船舶生活垃圾、油污水的岸上接收处理设施。鼓励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提前报废更新,加速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性能船舶。在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等重点地区建设船舶溢油和危险品应急基地,强化应急设施建设,力争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达到一般水域100吨、重点水域200吨的清污能力。严格执行和逐步提高船舶排放标准,2013年1月1日起,禁止生活污水排放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客船、载货汽车滚装船和单壳油船、单壳化学品船进入三峡库区。

三、强化管理,完善内河水运发展的保障体系

(一)科学编制发展规划。

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流域综合规划、城市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充分体现内河水运发展要求。修订完善港口、航道、水运科技和信息化等规划,加强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加快推进水系内河水运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好内河水运“十二五”规划,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加强与《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的衔接,加强中长期规划与计划的有机衔接。实施国家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积极争取将三峡库区主要水运建设项目纳入三峡工程后续规划。

(二)加强项目前期工作。

根据规划,明确轻重缓急,细化水运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实施方案。加大前期工作经费投入,加快开展重点航道、港口和支持保障系统等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特别是要重视基础性研究工作,成立长江干线等前期工作专家顾问组,抓紧开展长河段治理、重点碍航河段的研究分析和前期工作,加大项目储备,合理确定建设项目与建设规模,储备和建设一批较大规模、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重点水运工程。创新前期工作机制,简化程序,进一步开放勘察、试验、研究、设计市场,提高前期工作效率。

(三)加大发展资金投入。

积极争取相关部委支持,加大并落实对内河水运发展的中央资金投入,主要用于航道、支持保障系统、中西部地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引导运力结构调整。地方要出台政策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积极争取增加财政性资金,统筹使用燃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尽快落实船型标准化配套资金。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内河水运投融资机制,研究制定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扶持政策措施,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投入内河水运建设、养护等领域。制定保障资金安全的具体办法,加强建设资金管理。

(四)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抓紧制定行业亟需的法律法规,以《航道法》、《国内水路运输条例》为重点,着力推进水运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出台港口岸线管理、港航安全、航运管理、航道养护、工程建设、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污染等方面的配套规章,为解决行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难题提供法律支撑。各地要结合实际,争取当地政府、人大的支持,出台港口管理、航道管理、水路运输管理等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规范执法行为,积极推进依法行政。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等手段,健全内河水运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港口价格体系,研究并实施扶持内河水运发展的价格政策;加大对界河水运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完善航电枢纽开发与管理的政策措施,探索内河港口岸线资源有偿使用、收费航道的政策措施。

(五)强化水运市场监管。

加强内河水运建设和运输市场监管,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强化企业、从业人员的资格审核,健全水运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研究提高内河水路运输市场准入标准,重点提高客运、液货危险品运输经营主体的市场准入条件。建立并完善动态监控机制,加强企业经营行为监督检查,避免出现恶性竞争和垄断经营行为。加快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依法加强市场监管,规范经营主体和从业人员行为,营造“规范有序、诚实守信”的市场经营环境。

(六)提升科技和信息化水平。

加强内河水运建设科技创新,重点加强内河航道治理及减淤、生态航道建设与维护、河流渠化、港口建设和改造、施工工艺与装备、港口物流、危险品运输安全、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等技术研发,组织开展长江黄金水道通过能力提升、内河航道系统整治技术、船型标准化、三峡通航枢纽建设与运营等重大专项技术攻关。完善水运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体系。研究修订内河通航标准和港口码头、船舶技术标准规范。

落实加快交通电子口岸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地方港航EDI中心和交通电子口岸建设,主要内河港口逐步建成港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制定实施长江等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加快建设长江、珠江和京杭运河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推进数字航道和长江、珠江航运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完善长江干线安全通信专网建设。加强基于AIS、物联网等技术的船岸信息交换、集装箱和危险货物运输监控的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逐步实现全程监控。推进港口、航道、运政、海事等部门间信息和通讯设施的共享共用,实现部省间信息系统的联网,逐步建成全国内河港口、航道、船舶和水运经营者数据库。

(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结合本地实际和机构改革,制定内河水运人才发展规划,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数量匹配、结构合理、业务精专、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逐步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加强业务培训,推进行政执法、安全与应急、内河船员、危险品运输从业人员等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队伍的服务意识、业务知识和管理能力。加强中央与地方、地区之间的挂职交流和轮岗,推进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间的人才对口联系和交流,加大港航与海事、救助等部门间的人员交流力度。

四、加强领导,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研究制定落实的实施方案,细化任务措施,责任落实到部门和人员。加强督促检查,把贯彻落实的情况列入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指标范围,作为工作实绩评定和干部奖惩的重要内容。

(二)完善工作机制。

加强与发展改革、国土、环保、城建、水利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完善工作机制,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出台扶持内河水运发展的政策措施和资金支持。加强与铁路部门的协作,促进水铁联运发展。完善长江水运发展的部省市协调机制,加强珠江、京杭运河水运发展的部省区协调工作,统筹协调上下游航道规划标准、建设序列,保证航道通航的贯通性和等级的连续性。探索主要内河干线航道管理新模式,逐步理顺主要通航枢纽管理体制。

(三)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中央、行业、地方媒体,多层次、全方位、多角度深入开展内河水运发展宣传,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增强加快内河水运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制定内河水运宣传方案,突出重点,宣传报道发展内河水运的政策、经验和做法,特别是重点宣传报道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培育和树立典型,发挥先进模范的带头作用。

交通运输部(章)

二〇一一年三月一日

第四篇:在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合力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

为保持沿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服务

——在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李 盛 霖

(2009年6月25日)

同志们:

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在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开得很成功。这次会议回顾总结了2006年11月南京会议以来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和发展情况;沿江七省二市和全国政协、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等省市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做了很好的发言,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等一会儿还要进行签字仪式。可以说,这次会议时间短,效率高,收效好,大家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明确了重点,落实了相关政策措施,对继续推动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对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与发展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家宝总理在2007年、2009年分别作出“长江航道建设要加强”、“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带动两岸经济社会发展,应该列入议事议程”等重要批示,克强副总理作出 “开发长江水运潜力,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批示,德江副总理也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和指示,为加强黄金水道建设、开发长江水运潜力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结合大家的发言,就进一步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发展,谈三点意见,供参考。

一、进一步凝聚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共识

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以来,我部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与沿江各省市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协调机制的作用,加强交流合作,加强重大问题的沟通协调,研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的政策措施,为进一步加快长江水运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开好本次会议,部省市深入调查研究,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加快长江水运发展的思路和有关政策措施。

今天,大家围绕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总结和分析了长江黄金水道发展的情况、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增强了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促进沿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共识。这些共识是:

第一,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是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指导方针的客观要求。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仍在继续。为积极应对危机,国家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扩大包括交通运输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加快钢铁、石化、造船、物流等产业发 展,并把长江和京杭运河规划为我国十大物流通道之一。

港航设施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提高长江水运的服务能力,有利于降低沿江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内需,带动钢铁、石化、造船等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改善航运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加快摆脱目前的困境。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是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方针的客观要求。

第二,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环境等要素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制约日益显现,发达国家对内河水运作用和优势的认识又有了新的提高。美国近期明确把加快航道建设纳入经济振兴计划之中,德国也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新一轮的内河水运发展。内河水运作为一种可持续的交通运输方式,正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受土地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交通运输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长江水运具有运能大、污染小、效能高、占地少等比较优势,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属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运输方式。开发长江水运潜力,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体现。

第三,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长江经济带是继沿海经济带发展后,我国经济加快发展的主轴,也是我国对外开放和外向性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布局中,上游有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游有中部崛起战略,下游有东部率先发展战略。近期国家又出台了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政策,批准了重庆、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1+8”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加快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统筹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协调发展,要充分加强各地区之间经济、产业和交通运输的内在联系,实现不同区域之间资源、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等要素的有效互动和优势互补。沿江省市都把加快长江水运发展作为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产业布局的重要依托。加快黄金水道建设对于加快推进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四,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是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内容。

发展综合运输体系是新时期交通运输发展的重大战略和发展方向,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水运作为流域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成了沿江地区85%的煤炭和铁矿石运输任务,2007年沿江七省二市全社会水运货物周转量占全社会货物周转量的70%。2008年长江干线货运量达到12亿吨,是密西西比河货运量的 倍,是莱茵河货运量的3倍。发展长江水运就是要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技术改造和提升港口、航道、渡口等基础设施以及运输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可以优化运输组织结构,实现多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提高组合效率,降低综合运输和物流成本,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适应沿江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是构建流域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内容。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长江黄金水道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大家充分看到了依然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长江干线部分航道尚未得到系统治理;中西部地区水运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部分支流航道等级偏低;运力和运输组织结构不尽合理;黄金水道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优化沿江产业布局,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以长江干线为重点的航道建设,形成干支直达、江海联运的高等级航道网,整合港口资源,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优化运输组织结构,不断提高长江水运服务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进一步明确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重点任务

今明两年是完成《“十一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的关键时期。今天,沿江七省二市在会上都提出了近期的工作重点,也提出了一些需要国家支持的建议。结合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实际,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推进航道建设。

加快长江干线航道建设步伐,结合水利河势控制工程,实施一批航道整治及控导工程,扩大航道通过能力,改善通航条件。合力加强重要支流航道建设,积极促进干支联动发展。

一是下游航道建设。重点组织实施好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加快黑沙州等河段整治工程的建设进度,尽早发挥工程效益;抓紧马当等河段工程开工建设;加快推进“三沙”治理等项目前期工作。

对于12.5米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的问题,各方面都很关注,我部积极支持并加快推进12.5米深水航道上延有关工作。除长江口三期工程外,对影响上延的长江口南北港分汊口河段工程已开工建设,向太仓港区延伸的前期工作也在抓紧进行。这项工程涉及面较广,需要交通、水利等部门和中央与地方政府通力合作。近期,我部就12.5米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的问题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了意见,一是赞同将上延工程纳入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二是从目前河道自然条件和已有研究成果看,上延工程具备技术可能性;三是建议建立由综合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省市参加的协调推进机制,按照整体考虑、自下而上、分段逐 步推进的思路,加快推进前期工作,条件具备时尽早启动项目建设。

二是中游航道建设。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浅滩众多,航槽变化复杂,是长江中游航道治理的难点,也是整个长江水运的瓶颈,制约了长江黄金水道整体优势的发挥。中央高度重视,有关省市十分关注,湖北、湖南、重庆、四川等省市都提出要加快中游航道治理。中央各有关部门一直非常重视中游航道的治理和研究,特别是“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大了中游航道治理力度,对罗湖州、武穴等重点碍航浅滩实施了控导工程,效果初步显现。下一步将加快沙市、窑监等浅滩治理,土桥、枝江~江口等航道治理工程也会尽快开工建设。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埠街至城陵矶河段系统治理的研究工作,重点加快藕池口、武桥等河段整治工程的前期工作研究,做好项目储备,为中游河段系统治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要进一步加强三峡清水下泄对中游航道的影响研究,抓住有利时机,加快中游河段系统治理步伐,逐步解决中游不畅的问题。

加快三峡船闸通航检测维修设施、三峡河段通航指挥系统等三峡坝区航运配套设施建设。加强通航管理和船闸运行维护,确保三峡通航安全畅通有序。继续推进三峡翻坝公路建设,用好管好建设资金,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尽快建成投入使用。建议加快三峡升船机建设进程,我部将积极配合做好有关工作。

三是上游航道建设。加快宜宾到水富1000吨级航道建设工程前期工作。对于提高重庆到水富的航道规划标准问题,《长江干线航道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已经明确,根据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该区段水电梯级建设的情况,可以提高到一级标准。所以,在长江上建枢纽,特别是通航建筑物的建设一定要着眼长远,充分考虑长江航运未来发展的需要。

我部将继续支持干支联动工程建设,合力推进大芦线、苏申外港线、京杭运河扩能改造,芜申运河、赣江、汉江、引江济汉通航工程、湘江、嘉陵江、乌江、岷江、金沙江等支流航道和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加快推进嘉陵江、湘江、赣江、汉江梯级建设。嘉陵江梯级利泽枢纽建设问题,建议四川省、重庆市做好沟通协商工作。

(二)推进港口建设。

按照国家战略部署,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积极推进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完善现代航运发展配套政策。推进南通、苏州、镇江、南京、马鞍山、芜湖、安庆、九江、黄石、武汉、岳阳、荆州、宜昌、泸州、水富等港口建设,重点是加快专业化、规模化码头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网络,加强老港区技术改造,实现港口结构升级,促进港航协调发展,提升港口服务能力和水平。逐步完善集装箱运输体系,铁矿石江海转运体系,煤炭专业化运输体系,汽车滚装运输体系和石 油及液体化工品江海运输体系。推进长江沿江港口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之间的江海直达运输。

长江中上游港口由于历史欠账较多,港口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社会融资比较困难,我部将按照“两个倾斜”的原则,继续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

(三)推进船型标准化。

推进船型标准化,促进运力结构调整是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快推进这项工作,对落实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调整运力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具体实施步骤上,对于川江及三峡库区的船舶,要按照“关后门、开前门、调存量”的方式推进船型标准化工作。禁止新建非标准船进入三峡库区,禁止小吨位船舶通过三峡船闸,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方式加快标准船型的研发。对于长江中下游非限制性航段,采用引导的方式推广标准船型。依托骨干航运企业,开发主流船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其示范作用,引导市场船型逐步向标准化方向发展。通过技术手段,研究提高中下游船舶的技术规范,促进环保、安全性能等指标的提升。

关于船型标准化资金问题。财政部会同我部已安排了10亿元的船型标准化中央引导资金,各省市政府也已同意按照1:1的比例配套安排引导资金。今年中央将安排1.5亿元启动这项工作。船型标准化中央引导资金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鼓励通过三峡船闸的小吨位船舶提前退出航运市场的补贴;二是鼓励长江干线老旧船舶提前退出市场的补贴;三是三峡库区现有客船、液货危险品船改造或拆解的补贴。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推进这项工作,届时,川江及三峡库区船型标准化率将达到75%以上,三峡船闸通过能力提高10%以上,库区实现船舶生活污水100%达标排放,长江干线货运船舶的平均吨位达到1000载重吨以上,船舶安全技术性能明显提高。

(四)推进物流发展。

依托长江物流大通道的优势,加快长江沿线物流节点和港口物流园区、港口保税区的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建设,促进港口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衔接与协调。加强与海关、检验检疫等口岸部门的沟通协调,提高口岸综合服务效率。推动传统港航企业升级改造,横向拓展、上下延伸服务链,引导有条件的企业由单一运输承运人向现代物流经营人转变。大力推进和支持长江干线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集装箱运输市场。

以需求为导向,以整合现有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统一数据交换和传输标准为关键,加强长江航运信息的共建共享和业务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加快建立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 统,逐步实现长江航运信息共享。研究制定扶持港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培育物流市场,以长江为纽带加快长江物流通道建设,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优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港口物流园区发展。

(五)加强安全管理。

今后一个时期,是长江黄金水道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强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握长江水运安全发展规律和安全监管规律,将专项整治、综合治理与建立长效安全管理机制相结合,完善安全监管模式,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隐患排查和整改力度,全方位提升长江水运安全发展水平。

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认真贯彻国务院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年”活动,切实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的安全监管责任。抓好重点水域、重点船舶、重点时段和特殊天气状况下的安全监管,狠抓安全薄弱环节整治。继续进行渡口渡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强化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的责任,防止群死群伤恶性责任事故的发生。推进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将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基站建设自江苏以上不断向上游延伸;在重点水域继续推进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和电视监控系统(CCTV)建设。强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逐步建立信用体系,狠抓各项制度落实,促进工程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交通运输部将商有关省市政府,进一步理顺长江上游的安全监管体制。

进一步加强三峡库区航运安全监管,重点加强客船、渡船、川江载货汽车滚装船和危险品船的监督管理,防止发生群死群伤恶性责任事故,杜绝发生危险品运输泄露事故,减少船舶污染,加强库区地质灾害对航运安全影响的评估、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库区航运安全。

进一步改善长江通航环境。近期交通运输部与水利部签署了“加强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合作备忘录”,长江沿线各单位要通力合作,打击非法采砂,优化通航环境。自长江江苏段实施船舶分道通航制以后,安全效果显著,通航效率大幅增加。要继续在长江安徽段和三峡库区推进和延伸分道通航制。

建立快速高效的应急反应体系,完善应急预案、应急保障、应急管理机制,规范应急响应程序,提高事故预防预控、应急救助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加大应急管理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建立应急储备库,提高装备的快速反应和应急保障能力。加强长江水上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消防工作。

(六)加大资金投入。

充分利用好现有融资渠道,建立多渠道、宽领域的融资机制,积极筹集地方建设资金,增加地方财政资金投入,鼓励通过与企业、银行等部门的合作,积极吸引银行贷款、社会资本、境外资本等投资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开发船舶融资、航运保险等高端产品,共同探索为长江航运业和航运制造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新途径,为内河水运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

长期以来,内河水运设施建设资金不足是制约内河水运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务院对此一直高度重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相关部门也给予大力支持,积极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意见,通过调整投资结构,逐步加大了内河水运建设专项资金投入。按照《“十一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十一五”中央安排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投资计划为150亿元,为“十五”(52亿元)的近3倍。“十一五”前4年,用于支持沿江七省二市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为61.2亿元,用于长江口深水航道建设和长江干线航道及支持保障系统建设的投资为106亿,加上今年国家扩大内需增加的11.5亿元,共计完成中央投资179亿元,为“十一五”投资计划的1.2倍,超额完成了“十一五”投资目标。预计明年的投资规模比“十一五”前4年的平均水平还要高。沿江七省二市近年来长江水运建设投资也明显增加。

但应该看到,内河水运建设资金仍然存在较大的缺口,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共同努力。建议各省市在稳定现有资金渠道和资金规模基础上,根据经济和水运发展需要,不断增加水运建设资金投入,加快长江水运发展,力争“十二五”期黄金水道建设投入较“十一五”期有新的增长。

三、继续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政策措施建议

总结近年来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和发展的实践,结合这次会议达成的共识,就进一步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提出如下政策措施建议:

(一)加强协调领导,抓好工作落实。

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协调量大,需要加强组织领导。我部把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将进一步加强与七省二市和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根据会议确定的重点任务和即将签署的《关于合力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若干意见》、《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实施意见》,积极推进,落实好各项工作。建议各省市把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分解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统筹协调,明确责任,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二)加强前期工作,加大项目储备。

根据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 利部编制了《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并获得国务院同意。下一步,我部将积极组织有关部门,继续做好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中的航运规划修编工作,并做好规划的监督实施;在研究和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时,将充分考虑长江流域的综合运输问题。建议各省市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港口布局规划、航道建设规划等,加强相关规划之间的衔接和协调。要加大前期工作经费投入,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提高前期工作质量,加大项目储备,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三)加大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环境。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十分支持黄金水道建设,我部也将继续争取政策加大对长江干线的投资力度,支持主要支流水运建设,推进运力结构调整。建议各省市政府在现有资金投入规模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安排成品油消费税返还资金等,用于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和老旧船舶淘汰。对航道、港口及港口物流园区建设用地给予政策优惠,优先保证建设用地,合理确定征地补偿标准。加快土地、环保、防洪等审批,加快工程征地、拆迁进度,规范工程建设监管行为,营造良好的长江水运工程建设环境。要进一步加强长江水运宣传工作,希望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继续给予关心和支持,为长江黄金水道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四)加强法制工作,保护水运资源。

航道、港口岸线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应切实加强保护,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我部正积极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抓紧开展《国内水路运输条例》修订工作,加快推进《航道法》立法进程。建议各省市结合本地区实际,加快促进港口、航道、航运等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立法和修订工作,加强不同层次法律法规间的衔接、配套和有效互补,为水运发展提供法律保障。要加强对影响通航和安全的采砂活动的管理,加强航道及通航设施保护,确保航运安全。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切实加强跨河、拦河、临河建筑物的通航论证工作,实施全过程监管,确保为水运发展留有空间。

(五)完善协调机制,加大合作力度。

长江黄金水道发展协调机制建立两年来,在研究出台促进水运发展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建设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加快水运设施建设、促进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长江水运已经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今后,我们要继续发挥好协调机制的作用,加强合作,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建议各省市进一步加强水运发展研究,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和完善省际间和本地区水运发展协调机制和工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促进信息共享、人才交流,发挥各方面优势,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为黄金水道建设创 造良好的发展条件。

同志们,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是一项关系全局的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需要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合力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为沿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服务。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推动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与发展再上新台阶!

谢谢大家。

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 第一次会议以来的工作总结 徐祖远

(2009年6月25日)各位领导,同志们: 上午好!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指导方针,回顾两年多来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和发展的情况,交流经验,分析当前形势和任务,研究解决黄金水道建设和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出台合力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若干意见。

下面,我就第一次会议以来,加快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与发展的工作情况,做一个回顾和总结。

一、主要成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与发展,明确提出把推进黄金水道建设与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也十分关心黄金水道的发展,每年“两会”期间都有大量提案,为黄金水道发展建言献策。国务院有关部门积极支持,社会各界十分关注。部省市充分发挥协调机制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发展合力,加大投入力度。近年来,长江水运服务沿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输效率显著提高。长江干线货运船舶平均吨位由2006年的643吨提高到2008年的800吨,水系从事省际运输船舶平均吨位由408吨提高到451吨,三峡库区船舶平均吨位由974吨提高到1160吨,库区船舶平均单位能耗由2002年的7.6千克/千吨·公里下降到2008年的3.1千克/千吨·公里,1马力拖带能力由成库前的1.5吨提高到目前的4-5吨。船舶运输效率的提高,也促进了航行安全水平的提升。

(二)货物运量大幅增加。2008年,长江干线货运量突破12亿吨,较2006年年均增长10.1%;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外贸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10.15亿吨、1.18亿吨、696万TEU,与2006年相比,年均递增分别为14.1%、12%、35.3%。

(三)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港口吞吐能力增长较快,2007、2008两年新增港口吞吐能力超过1.2亿吨;长江干线实现全线夜航;提高了5万吨级海船直达南京、5000吨级海船到 达武汉、3000吨级海船到达湖南城陵矶的通航期,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主城港区,1000吨级船舶可达宜宾;安全监管、治安防控、应急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抗震救灾、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和奥运安保工作中,长江干线航运保持安全畅通,开辟救灾物资运输“绿色通道”,保障了煤炭、油品等重点物资、人民生活必需品和旅客安全优质运输。

(四)促进了产业向沿江聚集。长江干线水运完成了沿江地区近85%的煤炭和铁矿石运输任务。长江沿岸聚集了全国500强企业的近200家。沿江省市钢铁、化工品和汽车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3%、46%和40%。临港工业区和港口物流园区加快发展,产业沿江集聚程度明显增强。

(五)加快了外向型经济发展。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通江达海的优势,沿江省市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外开放水平逐年提高,外贸进出口额由2006年的5718亿美元提高到2008年的8229亿美元,年均递增20%,其中,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省年均递增34%,重庆、四川、云南三省市年均递增35%,长江黄金水道正成为沿江省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大通道。

(六)推动了流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长江黄金水道是横跨东中西部地区的运输大通道,具有占地少、能耗低、运能大、污染小等比较优势,有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初步测算,2007年长江水运对沿江省市GDP的直接贡献为772亿元,间接贡献为1.1万亿元,间接带动社会总就业人数近千万人。

二、主要经验做法

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部省市高度重视,出台一系列扶持水运发展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些做法是地方水运发展史上的重大创新,在长江水运发展史上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值得我们相互学习和借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社会支持,凝聚建设黄金水道的强大合力。

2007年,长江流域13个省市政府参事对长江黄金水道进行了近一年的调研,向国务院领导提交了《关于突破区域开发建设瓶颈,进一步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的报告。去年,全国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国家有关部门联合赴苏、浙、沪、皖四省市调研水运发展情况,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

沿江省市领导深入调研、加强指导。通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现场调研等方式,及时了解水运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水运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安徽省领导多次召开推进芜申运河和合裕线航道建设专题会议,亲赴颍上船闸等重点工程建设一线指导检查;湖北省委、省政府领导亲临武汉新港调研指导新港规划和建设工作;江西省领导 就九江港建设问题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要进一步加快港口建设;四川省领导亲临宜宾等港口调研,提出打造长江上游港口群,建设西部经济高地;湖南省领导亲自带队与国家有关部门沟通、协调。

沿江各省市注重建立和完善内部协调机制。一些省市为解决水运发展中的问题,专门成立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协调解决本地区水运建设与发展中的问题,营造良好的水运发展环境。如重庆市、江苏省均成立了由分管交通的省市领导担任组长的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江苏省还建立了几个地市级的协调领导机制。安徽省建立了由分管交通的省领导负责的水运发展联系会议制度,研究制订水运发展政策,协调解决水运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江西省成立了由省领导为组长的江西省九江港口建设协调领导小组,湖北省成立了由省市主要领导和长江委、长航局、长航集团等单位领导组织的武汉新港规划建设筹备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港口规划与产业布局、经济发展规划的衔接与协调,重点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加快项目建设步伐。云南省成立了由省长担任组长的金沙江航运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研究金沙江航运发展问题。

(二)完善规划,加强协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沿江省市不断完善水运发展规划,完成了沿江港口总体布局规划、岸线利用规划等,将长江水运优势和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将水运发展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中,引导水运、经济、产业的良性互动;积极争取产业、口岸、海关等优惠政策,做到港口、物流、快速通关、保税等优惠政策的有机融合,形成产业集聚、政策优惠的经济发展区域。

上海市把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作为率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率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湖北省把武汉新港建设作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举措、重要抓手、重要突破口,努力把武汉新港建设成集先进技术为一体的现代港,中西部地区走向海外的国际港,水水、水陆中转的枢纽港,港口与产业相互促进的先导区。湖南省充分发挥湘江水运优势,全面推进长株潭经济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四川省充分发挥长江、嘉陵江、岷江等水运优势,努力打造西部经济高地。重庆市发挥水运优势,推动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和重庆保税港区的建设。

各省市十分重视区域合作。2008年,沿江29个中心城市市长联合签署了《关于加快黄金水道开发,进一步促进产业合作的多边协议》。上海港与长江主要港口加强合作,以资产为纽带,加快集装箱码头建设,增强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辐射能力。四川、重庆签订了两省市交通合作框架协议,切实推进川渝经济圈建设。上海、重庆、四川三省市签订了《沪渝川内支线运输合作备忘录》、《成都至上海集装箱“五定”班列合作协议》等。今年5月,重 庆市与湖北省签署了《关于推进渝鄂航运业交流与合作备忘录》。上海、湖北两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签订了关于加强沪鄂航运业交流与合作的框架协议。安徽、湖北两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前刚刚签订了《皖鄂两省港航海事工作交流与合作协议》。

(三)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加快水运重大项目建设。

高等级航道建设力度加大。京杭运河扩能改造全面启动,安徽阜阳船闸改建、沙颍河航道整治等工程相继开工建设;上海大芦线一期、赵家沟和安徽芜申运河等航道整治项目扎实推进,湖北汉江上、下游航道整治、浙江杭甬运河建设、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贵州段航运扩建等工程进展顺利;苏南运河常州市区段改线、江西赣江樟树至南昌三级航道整治、江苏皂河三线船闸、安徽沙颍河颍上船闸、耿楼船闸等一批航道整治和船闸改扩建工程相继完成;湖北引江济汉通航工程、山东梁济运河等项目前期工作抓紧推进。大规模的航道建设,使通航条件逐步改善,通过能力不断提高。

航电枢纽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江西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开工建设;湖北汉江崔家营、重庆嘉陵江草街和四川嘉陵江小龙门、沙溪、凤仪场、苍溪等航电枢纽工程进展顺利;四川嘉陵江新政、青居、金溪等航电枢纽工程相继建成;湖南湘江株洲航电枢纽工程通过竣工验收;湖南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预计年内开工。航电枢纽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了航道条件,实现了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走出了一条内河航运可持续发展之路。

主要港口建设步伐加快。湖北武汉阳逻港区集装箱二期4个5000吨级泊位、江西九江城西集装箱港区2个5000吨级泊位等工程开工建设,四川宜宾和泸州港、云南水富港、重庆港、南京港、洋山港区集装箱码头三期工程等也在加快建设。港口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吞吐能力明显扩大,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三峡办和相关省市的共同努力下,三峡船闸完建期间通航保障有力,组织翻坝转运,实施应急联动,确保了船闸单线运行期的重点物资运输和船闸完建工程按期完成。三峡翻坝公路、三峡升船机相继开工建设。三峡通航配套设施及待泊锚地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满足了三峡蓄水需要,加强船闸运营管理,保障了船舶过闸的安全、高效、畅通。

(四)政府支持,市场引导,不断提升水运生产力水平。

制订相应的船舶发展规划及编制船舶系列标准,进一步细化标准船型参数,为船舶企业提供了实用、可操作的技术规范。江西省发布了《江西省内河船舶发展规划》,并制订了长江-赣江普通货船、化学品船、集装箱船、油品船等船型主尺度系列标准;重庆市正在加快 制定《重庆市船舶标准化实施方案》。

通过政府资金引导,加快推进船型标准化,船舶的安全性、环保性提升,航道通过能力也明显提高。重庆市累计投入客渡船标准化改造资金约1.3亿元,共完成标准化客渡船改造908艘,淘汰老旧客渡船800余艘,全市客渡船标准化率达到了88%;还投入400万元,开发并建造了80艘适合库区航道条件的渡船免费投放到相关区县渡口使用。湖北省交通厅投入了173.44万元船舶发展政策引导资金,对符合条件的新建船舶给予一定补贴。

重庆市政府每年担保贷款2.3亿元,引导水运企业重点发展载重吨为3000-5000吨的主力船型,发展300TEU以上的集装箱船、500车位以上的商品汽车滚装船和3000吨以上的油品及化危品等专业化标准船舶,有效提高了船舶技术、经济、环保、安全等性能。

(五)加强立法,出台政策,为水运发展创造良好政策法制环境。

沿江省市根据现有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地方法规和规章制度建设,制定了一些港口、航道和运输管理等方面的法规。江苏、湖南、重庆相继出台港口条例、航道条例和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等地方法规4件。江西、湖北出台有关岸线、港口管理办法等地方政府规章2件。

各省市进一步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江苏、湖北、云南、重庆、四川、安徽六省市政府出台了加快水运发展的意见或决定,提出一系列加快水运建设的土地、税收、资金等支持政策。江苏省从2006年起每年从财政资金中拿出5亿元用于内河航道建设,重庆市从2007年起每年拿出2.3亿元,湖北省每年拿出1亿元,安徽省也明确从今年开始每年拿出不少于1亿元,四川省从2008年起每年拿出6000万元,用于水运建设。有的省市直接在土地、拆迁、税费等方面给予减免或优惠政策。安徽省以资产为纽带,采取公路、水路捆绑式贷款担保,搭建多渠道融资平台。交通运输部门和港航企业也进一步加强了与商业银行的合作。

同志们!

我部一直把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作为全国内河水运建设的重点,全力推进黄金水道的建设与发展。一是加强规划和立法。国务院批准实施了《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印发了《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出台了《港口规划管理办法》、《航道建设管理规定》、《港口建设管理规定》等规章。为抵御金融危机对交通运输业的冲击,我部于今年5月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二是加大投资力度。“十一五”前三年,中央通过专项资金和其他资金渠道用于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投资105.6亿元,是“十五”期52亿元的两倍。2008年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投资166亿元,是2006年123亿元的1.35倍。同时加大了水运科研投入,我部每年约1/4水上西部项目经费用于长江黄金水道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研究,培养和锻炼了一批科研技术人才。三是全面推进长江航道 整治工程。长江上游实施了宜宾至泸州、泸州至重庆段整治工程,三级航道由重庆上延至宜宾,川江实现全河段夜航。中游完成了一批重要碍航浅滩的整治工程,航道条件得到改善,通过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长江下游10米深水航道完成上延,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正在实施。三峡库区丰都至宜昌、长江下游芜湖至长江口实现了船舶各自靠右分道航行。航道系统整治研究正在进行。四是强化水上安全管理。安全监管、巡航救助一体化、应急体系、治安防控、船舶防污等建设初现成效,长江干线水上安全形势继续保持稳定,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建成了内河首段369.5公里数字航道,航标实现遥测监控,电子航道图得到开发应用。五是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开展了内河水运建设项目管理绩效考核工作和内河水运示范工程活动。

各位领导,同志们!

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履行职责,多次召开办公室会议,加大长江水运发展相关政策、措施和重大问题的研究,完成了《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与发展对沿江经济与社会的贡献研究》和《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总体构想》两个专题研究。加大《“十一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工程建设进度。为全面、及时了解黄金水道建设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推广沿江省市发展长江水运好的经验和做法,截至目前共印发了7期 “合力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工作动态”专刊。为开好这次会议,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去年4月份就正式开始筹备,做了大量前期调研、沟通协调、会议材料准备等工作。在此,我代表协调领导小组向办公室的所有成员表示感谢!

以上是我代表协调领导小组对第一次会议以来有关情况的回顾与总结,不足和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第五篇:长江航运发展

长江航运发展 文字实录

【主持人】

2016-01-15 09:30 唐局长您好!欢迎您!

【唐冠军】

2016-01-15 09:31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

2016-01-15 09:32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实施的第一年。那么在这样关键的一年里,长江航运发展取得了哪些成绩呢?

【唐冠军】

2016-01-15 09:33 2015年长江航运发展态势良好,为“十二五”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主要取得了十个方面的成绩:一是规划建设稳步推进,共落实中央投资约34亿元,安排建设项目101个(新开工24个),全面加快了长江干线航道治理、支持保障系统和信息化建设步伐;二是安全形势稳中趋好,辖区全年共发生运输船舶一般以上等级事故12件,死亡失踪15人,沉船9艘,直接经济损失1111.5万元,事故四项指标同比“两降两升”,即等级事故件数、死亡失踪人数分别下降4%、37.5%,沉船艘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上升12.5%、57%。;三是航道船闸畅通有序,长江干线航道维护水深保证率达到100%;三峡船闸货运通过量1.2亿吨;四是运政管理继续强化,长江干线完成货物通过量21.8亿吨,同比增长6%;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99亿吨,同比增长13.8%;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13万TEU,同比增长9.1%。五是科技创新深入推进,圆满完成了交通运输重大科技专项“黄金水道通过能力提升技术”研究任务,在通航条件、船型标准、航道整治、枢纽通航、信息服务与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关键技术上均取得突破,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提升长江黄金水道通过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与保障;六是深化改革成效明显,机制建设不断深化,内部改革稳步推进;七是队伍建设逐步加强,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八是内部管理规范有效,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加强了财务管理,深入开展了专项治理,加强了基础管理;九是党建、廉政建设与行业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同时深入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并大力推进文明创建和文化建设;十是群众民生进一步改善,继续推进“春晖工程”,积极解决职工切身利益问题,定期开展职工体检,关心职工身心健康。

【主持人】

2016-01-15 09:38 您对长江航运整个“十二五”建设发展有什么评价?

【唐冠军】

2016-01-15 09:39 经过五年的建设发展,长江航运“四个长江三步构建”第二阶段发展目标全面实现,长江航运发生了八个方面的显著变化:战略地位显著提升、基础面貌显著改善、航运能力显著提升、发展质量显著改善、发展动力显著增强、行业民生显著改善、党建和作风建设显著增强、行业形象显著提升。

【唐冠军】

2016-01-15 09:40 之所以能取得这样辉煌的成绩,我认为是我们做到了八个始终坚持:一是始终坚持战略引领;二是始终坚持“三个服务”宗旨;三是始终坚持安全发展;四是始终坚持速效兼顾;五是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六是始终坚持统筹协调;七是始终坚持民生至上;八是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唐冠军】

2016-01-15 09:41

总的来说,刚刚过去的五年,是长江航运全面落实中央精神和交通运输部党组的部署,深化改革,加快建设,加快发展,开创了长江航运发展的崭新局面,长江航运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的五年;是我们抢抓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机遇,推动两大国家战略形成的五年;是我们坚持创新驱动,实现发展理念、发展战略与发展实践取得重大突破的五年;是我们坚持发展是硬道理,长江航运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并向更高水平迈进的五年;是我们发挥优势与作用,全面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的五年;是必将载入发展史册、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五年。

【主持人】

2016-01-15 09:43 “十三五”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期,党和国家在各个方面都有一系列新部署和新要求。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也明确“十三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要聚焦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加快推进“四个交通”建设,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这么一个及其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您有什么看法?

【唐冠军】

2016-01-15 09:45 只有科学研判形势,才能准确把握发展趋势,明确发展任务。总体来看,“十三五”时期将是长江航运发展重要的钻石机遇期、综合优势转化期、积蓄能量释放期、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推进期,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

【唐冠军】

2016-01-15 09:46 从发展机遇来看,一是全面实施国家战略是长江航运发展最重要的战略机遇。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进入落地实施期,长江黄金水道作为基本依托,与国家战略的实施紧密相连,我们一定抓住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当好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二是在新常态下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是长江航运发展最有利的现实机遇。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要求我们必须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工作的重头戏,从解决市场“有没有”转移到解决供给“好不好”,更加注重补齐长江航运基础设施短板,更加注重提升长江航运运输服务品质,更加注重长江航运运输装备提档升级,更加注重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创造企业良性发展的有利环境,特别是要在调整结构、转型发展、提高发展的质量与效率上下功夫,增强航道、港口、船舶等航运要素有效供给能力,实现长江航运供给与经济发展需求在新条件下的对接与平衡。三是交通运输部对长江航运发展的关怀支持是长江航运发展最宝贵的直接机遇。最近,交通运输部先后出台了《长航系统“十三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长江航运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长江等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正在研究制定《长航系统体制改革方案》(以下简称“一个规划两个意见一个方案”),“一个规划两个意见一个方案”,充分体现了部党组对长江航运改革发展的高度重视,这是前所未有的直接支持,我们一定要把“一个规划两个意见一个方案”贯彻落实好。

【唐冠军】

2016-01-15 09:50 从面临的挑战来看,长江航运的现状,与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要求相比、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航运需求相比、与国际内河先进发展水平相比,仍然相对滞后。一是长江航运通过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长江航道还存在下游“卡脖子”、中游“瓶颈”、上游“梗阻”、支流“不畅”的问题,三峡船闸通过能力已基本饱和,船舶待闸已成常态;与此同时,沿江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地方政府的强烈要求,对提高长江航运通过能力的需求十分迫切。二是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需要进一步提升。长江港航企业“弱、小、散、软”的局面仍未根本扭转,企业粗放型发展、同质化竞争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普货运力过剩、运力结构不合理,行业集中度不高,整体竞争能力不强,总体经济效益不佳。三是行业发展的环境和动力需要进一步改善。长江航运发展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但配套支持政策仍需进一步完善,安全发展基础仍然薄弱,建设工程中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等刚性约束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四是行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理顺。长江航运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与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及长江航运发展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距离。五是治理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要加快提升治理能力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主持人】

2016-01-15 09:53 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这是我们党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再深化和新飞跃,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攸关“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着力点,您认为长江航运发展应该如何贯彻这五大发展理念?

【唐冠军】

2016-01-15 09:55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五个发展”的理念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新思想在发展理念上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推进“一条主线四个长江”发展战略,是贯彻“五个发展”理念的本质要求和具体实践。

为此,我们一是要坚持创新发展,培育发展新动力。把创新发展作为长江航运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涵,以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以创新厚植发展优势,着力推进理论政策、法规制度、体制机制、科技信息、人才管理、精神文化等各方面创新,努力把长江航运建设成为创新型行业。

二是要坚持协调发展,开创发展新格局。长江航运要与沿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尽快实现在结构优化、提档升级基础上的适度超前;要与沿江其他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发展相协调,促进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运输走廊加快形成;要促进航道、船舶、港口等航运要素发展相协调,推动长江航运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要坚持建设、管理、养护等相协调,努力实现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效率最高;要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让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步提升。总之,长江航运要搞好统筹协调,在协调发展中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三是坚持绿色发展,增强发展新优势。我们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通过结构调整,拓展绿色发展空间,发挥成本小、运能大、能耗低的优势;加快技术进步,切实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动长江航运低碳循环节能环保;“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要强化制度落实,健全政策、法规、标准、监测、评价制度体系;要推进实施“美丽长江”工程,坚持“法规推动、市场带动、技术驱动”,加强船舶、港口污染防治、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推动形成航运绿色发展方式,更好服务于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把一条环境优美、绿色清洁的“美丽长江”留给子孙后代。

四是坚持开放发展,拓展发展新空间。通过改革开放,长江黄金水道已经成为国内运输主通道和世界上最繁忙的国际运输大通道。要服务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国家对外开放新格局,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实行开放,建立新的开放机制,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以长江航运通江达海、辐射内陆的优势,推动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要积极推动长江航运“走出去”、“引进来”,内外联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长江航运大企业和国际码头运营商;要加强长江与国内其他内河水运的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内河水运的交流合作,大力培养国际化的专家型人才,扩大长江航运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

五是坚持共享发展,营造发展新环境。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让长江航运发展的成果最大范围惠及流域百姓。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长江航运,把践行“服务长江航运、服务沿江经济、服务流域百姓”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办顺民意、体民情、暖民心的实事好事;要聚力沿江城镇化建设和扶贫脱贫攻坚,提高长江航运基本服务均等化水平;要大力改进长江航运服务方式,提升长江航运服务品质,更加方便人民群众安全便捷舒适出行,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主持人】

2016-01-15 10:02 那么,长江航运“十三五”的具体谋划是什么?

【唐冠军】

2016-01-15 10:03 “十三五”长江航运发展总得目标是到2020年,长航系统基本达到“能力适应、保障有力、服务优质、监管到位、反应及时”的总体要求,服务长江航运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作用更加明显,保障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长江航运体系率先实现。具体来说包含七个方面:

一是航道建设与养护。改善干线航道里程1200公里,全面实现《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及《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确定的长江干线航道规划建设目标,上游航道等级进一步提升,中游瓶颈有效缓解,下游深水航道建成,三峡枢纽通航挖潜工作稳步推进,航道养护保障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基本适应沿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是安全保障。基本建成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的安全监管体系,反应快速、应急高效的人命救助、治安防控和消防监督体系,实施海事巡航救助一体化,初步形成以专业力量与社会力量互为补充的救助打捞体系。重要港口(区)监管救助应急达到时间不超过30分钟,重要航段监管救助、治安防控应急达到时间不超过45分钟,一般性自然灾害和事故灾害造成的航道破坏、堵塞修复抢通时间不超过48小时,沉船整体打捞吨位达到3000吨,三峡库区等深水救援打捞能力明显增强。

三是运输市场。运输市场信用体系初步建立,市场监测手段逐步完善,推动运输市场趋于规范有序。市场主体和运力结构进一步优化,港航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取得明显效果,港口资源整合取得突破,有效支持长江经济带产业布局、城市群发展和对外开放。船舶安全性、环保性显著提升,标准化、专业化成效突出,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率达到85%,货运船舶平均载重吨超过2000吨。四是公共服务。社会公众满意程度明显提高,船东满意度指数在90分以上。海事政务服务实现“一站式”,95%以上行政审批实现电子申报,口岸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航标维护正常率达到99.9%,重点航段航道信息实现按周发布。引航员准点到船率、到港准点率、夜航计划实施率不低于99%。用户可通过两种以上方式获取重要航运公共服务信息。

五是智能航运。行业科技研发能力明显增强,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得到推广,航运重大装备的科技含量明显提升,船舶智能导航、航道与通航建筑物精细养护等技术集成应用取得突破。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业务协同管理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数字航道、运输市场监测、辅助决策及岸线资源管理等信息系统功能进一步完善。

六是绿色发展。部分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具备一定行业环境监测能力,环保施工技术、工艺和材料广泛应用,生态航道、绿色港口建设效果显著。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6%和7%。溢油综合清除能力不低于200吨,船舶违规排放总体得到有效遏制。

七是体制机制改革。集中统一、运转高效、协调有序的长江航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长江航务管理局在长江航运发展中的统筹作用更加突出,长江航运现代管理能力明显提高。

【主持人】

2016-01-15 10:11 听了您的介绍,很受鼓舞。实现长江航运现代化是几代交通人,特别是长航人翘首以盼的宏伟目标,而现在这个目标已经不再遥远。那么长航局将如何确保这个目标能够如期实现呢?

【唐冠军】

2016-01-15 10:12 首先我们要贯彻四个原则:夯实基础,协同推进;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改革引领,创新驱动;安全第一,服务民生。同时,我们将重点要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面落实发展规划。强化规划引导,努力形成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专项规划、相关省市规划相互衔接、有机统一的规划体系。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落实好《长航系统“十三五”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长江航道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深入推进航道畅通、枢纽互通、江海联通和关检直通。把控制和治理长江水污染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长江水环境联防联控机制,大力构建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完善项目推进机制,确保重大项目及时开工建设。

二是全面加强安全管理。深入推进实施“平安长江”建设,督促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完善安全标准规范,积极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共治的安全管理格局。坚决逐船、逐企业抓好客船、危化品船特别是三峡过闸危化品船的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防范重大事故险情出现。

三是全面提升通过能力。继续坚持“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通支流”的总体思路,推进实施长江水系“联通、联网、联运”工程,突出“主干、节点、网络”三大重点与维护疏浚能力建设,解决好长江下游“卡脖子”、中游“瓶颈”、上游“梗阻”、支流“不畅”以及三峡船闸通航能力不足的问题,加快构建长江水系干支联通、四通八达的航道网络;以依法加强航道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长江电子航道图数字航道建设为重点,提高航道维护质量、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四是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坚持创新驱动,推动航运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推进港口“整合、联合、融合”工程,推进“船型标准化、企业规模化、船员专业化”建设,完善长江船员培训、考试、发证体系,促进船员队伍健康发展。坚持智慧发展,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实现智慧运输服务“一点通”、公众出行“一卡通”、信息服务“一网通”、运输管理“一站通”与服务监督“一号通”;加快构建长江航运统计体系,整合信息资源,积极推进各类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大力推动航运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鼓励港航企业运用数据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五是全面深化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部省合作机制,改革完善长航局系统管理体制,强化长航局对长江航运事务的统筹管理,推进形成符合长江经济带建设要求的长江航运管理体制机制。完善三峡通航综合管理体制,推进长江航道局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实现政事企分开。深化与拓展“2+N”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与沿江省市的发展合作,服务沿江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简政放权,减轻企业负担,为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六是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切实把“两个责任”担起来,把纪律规矩立起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抓好《长航局党委落实<部党组关于中央第十二巡视组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方案>的工作方案》和《长航局党委落实部党组党风廉政建设约谈整改方案》的实施,继续查找和解决“不严不实”问题,实行“销号式”管理,建立专项教育长效机制。

七是全面推进法治建设。推动涉及长江航运发展的重点领域立法,促进立法与改革实践相衔接;推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推进“三基三化”建设,推动并加快形成法治保障体系。

八是全面提升决策力执行力。提升人才支撑能力,培养造就一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从业人员队伍;提升行业软实力,做好全媒体时代舆论引导及行业文化建设;提升信用管理能力,构建广泛覆盖、深度融合的统一信用信息平台;提升责任担当意识,强化教育引领,贯彻“三严三实”,坚决反对“四风”。

【主持人】

2016-01-15 10:22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这一年,长江航运发展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唐冠军】

2016-01-15 10:23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实现“四个长江三步构建”第三阶段发展目标的起步之年,也是《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启动之年,长江经济带建设的相关政策将由顶层设计的专项规划转向具体实施,一大批交通运输、生态环保、产业发展以及重大合作项目将陆续启动实施;同时,涉及长江航运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体制改革等方面重大举措将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推进,长江航运将掀起新一轮大改革、大建设、大发展的高潮。

2016年长江航务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城市)工作会议及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以及部党组关于长江航运“一个规划两个意见一个方案”,通过强安全、抓转型、促发展、深改革、优服务,努力适应沿江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需要,切实提升长江航运现代治理和服务能力,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为此,我们将切实抓好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着力加快规划建设,围绕“前期工作抓落地、已批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质量进度、完工项目抓收尾”的总要求,加快推进规划建设,确保建设项目预算执行率达到95%以上;力争落实固定资产投资计划30亿元;

二是着力强化安全管理,贯彻“平安交通”建设要求,继续开展“平安长江”建设,深入开展专项治理行动,确保辖区不发生负有管理责任的一次性死亡10人以上的水上交通事故或重大船舶污染事故,运输船舶发生水上交通事故死亡失踪人数控制在30人以内;安全通信保证率100%; 三是着力深化各项改革,扎实推进长江航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推进长江水上综合执法改革,深化“2+N”合作模式,扩展合作的广度与深度;

四是着力强化通航保障,确保航道维护水深保证率不低于98%,航标维护正常率不低于99.9%;确保船闸运行安全,船闸通航保证率100%;

五是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继续推进船型标准化相关工作,严控新增客船、危化品船运力,研究制定长航局2016年促进港航企业转型升级的措施等;

六是着力推进科技创新,抓好重大科技研发,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加快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推进信息资源整合,稳步推进长江干线数字航道建设工程;

七是着力加强内部管理,加强法治建设,加强财务管理,强化审计监督;

八是着力加强党建和文明建设,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整改落实,继续深化“万里长江党旗红”党建创新工程,抓好“红旗党支部”创建活动,深入推进“三抓一促”活动,深入落实从严管理干部各项规定,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六大工程”,深入开展“爱岗敬业、明礼诚信”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九是着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与局直属各单位、局机关各处室签订党风廉政目标责任书,对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坚持“一案双查”制度,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针对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组织开展专项治理,加强对基层单位的监督,继续开展专项巡视,切实重视巡视成果的落实与运用。十是着力办好十件实事,继续开展“春暖行动”,加大长江电子航道图推广应用力度,正式实施长江干线省际水路运输旅客乘船实名制,开展长江干线重点区域公共锚地建设试点等,落实船型标准化中央补贴政策,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继续提高长江干线荆江河段等航道维护尺度,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深化“春晖工程”,深化“春雨计划”。

【主持人】

2016-01-15 10:33 感谢唐局长为我们介绍长航工作,感谢网友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下载长江水运发展新状况[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长江水运发展新状况[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立足岗位 促进水运发展

    中国梦学习体会—— 立足岗位 促进水运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对 “中国梦” 作了最全面的阐述,为全国人民指明了奋斗目标。今年的“两会”,因为主题之一的“中国梦”而变得飞扬热......

    水运发展资金管理办法b

    某某区水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某某区水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区政府关于加快水运发展的实施意见》(某政发(2008)128号)提出,自2012年起,区财政每年在......

    民办学校发展状况

    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民办中小学发展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现状与特点据有关部门统计,1996~1997学年度我国有民办普通中小学校2920所,占全国中小学......

    烟草行业状况及发展

    中国烟草行业现状及发展关键词 行业特点 体改发展趋势 信息化摘要:烟草行业在我国是为了提高烟草制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对烟草制品实行专卖管理的较特殊行......

    复合材料发展状况

    复合材料状况 0.前言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能力增......

    妇女儿童发展状况

    2001-2010年彰武县妇女及儿童事业发展状况 县统计局、县妇联 (2011年10月13日) 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彰武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

    南京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共5篇)

    南京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现代农业是继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其内涵是以统筹城乡社会发展为基本前提,以科技进步为驱动力,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实现农业......

    中山市证券业发展状况(共5篇)

    中山市证券业发展状况 中山市为珠三角西岸的重要城市,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处于持续增长,最初的可支配收入是到了银行,但是随着资本市场发展,资本市场产品不断丰富,金融资产结构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