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进口红酒市场如何实现成功招商营销
中国进口红酒市场如何实现成功招商营销?
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 于斐
在当今竞争日趋白炙化的进口红酒市场,随着行业格局的调整、招商成本的加剧、经销商的的理性和挑剔,招商营销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众多企业纷纷使出浑身解术,可招商的结局要么是企业花钱买吆喝,要么是企业沦为媒体的打工崽。费用投入和招商回款的严重不对称,人力、物力的付出和实际回报的巨大悬殊,让众多企业感慨万千:招商,招商,真是越招越伤!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国内市场的红酒的消费增长迅速,但从目前国内消费者的日常生活看来,红酒只是一种可供选购的饮品,只能以一种文化渗透的方式慢慢影响,而不是急于求得购买数字。这对于那些进口红酒代理商而言,如何在当前情况下做好产品的招商工作就是个考验了。
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国红酒市场逐步实现了品牌的高度集中。中国市场上,张裕、王朝等品牌就占到了市场份额的54%。进口红酒要想通过传统渠道在中国市场实现招商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另外一方面,红酒的主要销售渠道是:商超、餐饮、夜场。销售还主要靠推销。在招商过程中,企业更多的是考核经销商的网络以及经销商所经营的产品结构。餐饮终端是红酒销售量最大的渠道,对于高档餐饮终端的强势介入,成为部分实力企业提高赢利率的必然选择。国内红酒企业已经在餐饮终端占据了绝对优势,因此进口红酒要想进入很难。
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在走访近几次的酒博会上发现,很多经销商只熟识红酒生产国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却很少有人能说出这些洋葡萄酒的品牌。
品牌的弱势、昂贵的物流成本、价格上的劣势,进口红酒品牌要突破原有固定的渠道,杀进中国的主流渠道几乎等于痴人说梦。
当前,许多进口红酒代理商都热衷于想通过招商来扩大市场份额,但十有八九都不成功。为什么这样?这与他们不懂得招商真谛有关。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先生为此总结出二大流行病症。
缺乏定位,没有规划
招商策划是招商过程的第一步,那么,招商策划的第一步又是什么呢?策划程序的第一步是确立目标,只有目标确立了,策划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确定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第二,围绕目标进行随后的一切工作;第三,目标是否得到了实现。从以上阐述我们应该明确以下的问题:在多长时间内圈多少银子?在那里圈这些银子?怎么圈这些银子?
招商目标是招商目的确认的第一步,那么确定招商目标的第一步是什么呢?
挖竞争对手的经销商,打击竞争对手,增加市场占有率。继续挖掘和维系与企业保持良好关系的老客户,使之成为企业稳固的产品通路,通过企业文化的认同变为企业不可分割的整体。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CEO于斐先生指出,招商的目标不同,招商的方法就不同。招商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才能保证招商工作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就成了花架子,只能做表面文章,流于形式。没有明确的招商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招商计划,招商工作只会是一团糟。
在确定招商目标之前,进口红酒必须明确自己与国产红酒的区别和优势,只有把自己的优势扩大化,才能占领市场。
首先,红酒文化是外来文化,消费者的潜意识相信进口红酒更正宗;第二,进口葡萄酒品质优于国产葡萄酒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第三,中国消费者有极强的崇洋消费心理,人们更加注重于面子与尊贵地位感;第四,相对国产酒品类的单一,进口酒代理商掌握了几百种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酒,消费者选择空间大,这种优势与定势是国产红酒品牌所无法打破的。单仅靠这些还不行,还需要从消费者的主导需求和情感体验中挖掘出共性偏爱并结合文化背景演绎成故事来推广。简单讲就是九个字:编故事、讲故事、卖故事。但遗憾的是,许多代理商这方面对如何诱导消费、找准定位方面存在模糊认识。
观察红酒市场我们不难发现,长期以来进口红酒依然停留在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没有使进口酒应有的地位和魅力彰显出来,而长城、张裕等国产品牌在高端市场上却大获成功,如“**华夏”“**葡园A区”“**卡斯特”等。形成这种局面,外因在于进口红酒商目前不具备像长城、张裕那样的网络渠道和系统规划,使产品铺货无法达到一定的广度与深度;而内因在于,进口产品未形成品牌效应,消费者对之无认知度,很难作出正确的购买决策。进口酒商代理了几十或上百种红酒,甚至不知该突出哪个品牌,只能囫囵吞枣的卖;大多数代理商的实力比较弱小,无法做到像某些国内红酒企业那样背后的财团支持,这些都导致了进口葡萄酒的营销简单而粗放的格局。进口红酒大的利好趋势背景下,进口红酒商必须找到一套有效的操作策略和赢利模式来整合市场资源才是根本。
缺少模式,难以服众
很多酒商经营意识淡薄,在进口红酒进入中国市场后,很多人都看到了无限的商机和增长趋势,结果一投入到实际的经营中,大部分的酒商只能以价格竞争来开拓市场,造成市场利润降低的恶性竞争局面。不仅自己没有得到销量增长的实惠,还降低了消费者对进口红酒的看法,萌生了对红酒的怀疑态度。销售不是越便宜越好,要首先改变部分进口酒商的经营意识。特别是从国外回国的海归派更要了解中国独特的经营理念。
缺乏盈利模式是进口酒发展中备感困惑的一大问题,要想实现长期的赢利,就必须考虑到进口酒的销售渠道创新,避开与国产酒的正面冲突,对目标人群采取差异化的渠道营销。因此也必须有一套针对渠道的营销模式,以利用自己独特的营销模式来形成盈利。在传统渠道中要想依赖进口葡萄酒实现快速的销量增长和盈利,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鉴于进口红酒的优势与定势,进口红酒在销售模式上应该扬长避短,强化这种优势和定势,做好三个方面工作,第一,空中打击:引导消费者正确的消费观念,建立文化和观念壁垒来打压和堵截对手;第二,地面进逼:在渠道上加大力度,通过自建专卖店网络和强占强势卖场、酒店,步步进逼国产酒,逐渐扩大势力范围。第三,主动出击:要最大限度的挖掘消费者的潜力,使用一些灵活用具有亲和力如品鉴会、会员制等的营销方式笼络消费者。
因为从购买心理的过程看,消费者要经历“认识—认知---认同---认购”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没有体验就认知不到他的价值,更无法将价值传递给亲朋好友,自然很难做购买的决定,否则每一次购买的经历都将是冒险的经历。今天几乎绝大多数进口红酒都是从国外进口后便摆在了货架,消费者在无法做出选择判断的时候宁愿购买相对安全的国产品牌。
可见,进口葡萄酒的营销缺乏一个体验与认知过程,但我们必须运用品牌运作将认知概念化、凝固化,以至于达到一个有效传播的目的。今天广东市场出现的不少进口红酒品牌开始在做这样的一个转换工作。那些代理了众多品牌的代理商,无法将每一款葡萄酒的价值感表现出来,就必须以葡萄酒网络集成商的身份来塑造代理商自身品牌形象,将自身塑造成正统红酒文化的代言人,以专卖店为平台,利用地缘优势,开展诸如特许加盟、会员制、商超、店中店、酒店等形式的开拓。品牌是凝聚了品质、身份、文化、价值的载体,我们很容易通过品牌来建立其对产品的认知并建立安全感。在今天大批红酒涌入中国,品质良莠不齐的时候,品牌则是抗衡与自卫的强大武器,也为代理商今后的特许加盟、会员制、店中店的网络建构预留了空间。
事实上,也只有在明确差异化诉求以后通过规范招商流程,以及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才能有效的区分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和劣势企业,好的产品及无特质产品,从而把那些混水摸鱼,想“套钱”“圈钱”走人的企业清除出局,只有这样,才能重树行业的形象,再次建立企商之间的信任度,从而坚定经销商共同发展、共同致富的信念,还低成本招商一个清白。
品牌是产品和企业的旗帜,是厂家和经销商长久利益的风向标。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有自己的品牌架构,这是关系企业生存的大事。我们应该确定是单一品牌还是多元品牌,是母体品牌还是副品牌,是企业品牌还是产品品牌。当这些问题弄清楚之后,才能建立企业完整的品牌识别系统,这是一个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石。但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看到几乎所有的招商产品都没有进行品牌规划,只是单一的产品做单一的策划。每个产品品牌都是一个孤立的品牌,和企业品牌之间没有连带关系,不能形成合力,没有考虑企业品牌的长远发展。完全是打一枪换个地方的游击战,这也难怪经销商队伍不断变换大王棋,每年招商,年年招商。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CEO于斐先生认为,要想进口红酒获得快速的销量提升和品牌提升,就要理解透进口红酒的几个问题。不是所有区域都适合做同一种进口红酒的。所以选择一块进口红酒发展氛围好的地区,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首先要区分市场差异化。
其次就是要对产品品质的熟悉,并将产品进行差异化分销。
因为进口酒的品牌概念还不强,很多品牌的定位还局限在品牌国家、品牌产区等大范围上。所以将产品差异化分销后可以提高不同层次的市场占有率,也有助于进行市场培育。例如,大部分酒商都看好团购市场,都在相互的拉关系,而对于酒水品质和销量的后期稳定都没有过多的考虑,卖一笔算一笔。而要是进行差异化的区分,将适合做团购市场的几款产品在流通渠道中故意加价卖高,并且宣传产品的档次和品味,就会赢得团购客户的喜爱。步骤一:明确定位 企划先行
说到定位,通俗的说就是买什么样的产品以及买给什么人的问题,对于产品招商而言,这是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就医药保健品而言,我们应该根据产品的成分配置、作用机理、功效特点、适用人群、产品生产成本等最基本的元素,结合市场环境、竟品情况对产品进行全新明确的定位,总结提炼有区别于同类产品的差异性卖点及核心诉求,同时明确价格定位及细分化的目标人群,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产品品牌定位,在此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设计出与产品定位相匹配的产品包装、宣传物料、广告文案及广告片。
显而易见,经过科学系统的市场定位,产品就显示出了鲜明的个性。在眼球经济的竞争环境中,华丽的外衣和鲜明的个性无疑为产品在日后面对竟品的招商竞争先出一筹。当然,这里面需要补充说明的一点就是产品过硬的质量,它是产品生命力的根本和保证。步骤二:样板市场 探索模式
无庸置疑,好的赢利模式无疑是最吸引代理商的核心卖点。然而,目前许多招商企业在产品招商前连自己都不知道产品究竟采用什么样的市场运做模式可以实现赢利的目的就开始大范围的盲目招商,这种圈钱为目的的短线操作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随着行业同质化竞争手段的加剧及代理商的日益成熟,可赢利的市场运做模式成为代理商抉择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作为企业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招商,在完成产品的市场定位后,首先应该调整心态从长远的大局考虑,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市场进行产品的试销工作。聪明的人其实都知道,这样的做法益处颇多,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样板市场的运做摸索总结一套能拷贝复制的可赢利模式,为产品的招商市场提供有说服力的佐证和支撑;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样板市场的运做为企业培养一支能打硬仗的营销团队,为后期代理市场的操作做好人力资源上的储备;其次通过市场实际操作我们还可以检验并完善前期产品定位体系同时为后期制定合理的招商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最后,样板市场的成功对于那些较有实力的企业而言,在后期可以采取自控直营市场和招商市场并举的营销策略,这样最大化地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而且规避了全盘招商市场的隐性风险。步骤三:招商政策 互利双赢
没有充分的利润空间,再好的产品,也得不到市场认可。所以,招商产品最重要的物质属性就是高利润。很多企业产品口碑好、卖点突出,但出货价却非常高,留给代理商的利润非常低,没有足够的利益诱惑,再好的产品即使你有了可赢利的运做模式,企业最终也只能是自娱自乐。这也是现在招商营销流行超低价包销模式的主要原因。
鉴于此,产品在完成市场定位、可赢利模式摸索后,制定合理的招商政策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包括对代理商的资质要求、首批提货量、退换货机制、合理的代理价格、丰厚的利润空间及适当的返利奖励,当然还有总部所能提供的必要的市场支持等等。所以,在招商营销过程中,企业也应该做适时的换位思考,站在代理商的角度来制定符合市场实际的合理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互利双嬴的长效合作格局。步骤四:招商策略 资源整合
招商营销在具体的战术上,其手段无外乎媒体广告招商、会展招商、数据库招商、捆绑协会组织推广招商、企业自办招商推广会几种,很多企业在招商时将上面的手段都试过了可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相去甚远。究其原因,其实这里面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没有将上述手段进行有效的组合,仅靠单一模式的轮回,自然是无法达到累计倍增的招商效果了;二是由于企业资源不够或者是没将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即使在招商策略上使用的是组合手段,起效果也是大达折扣。
如何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提升招商效果?除了企业自身需要分析总结并善于利用外,借助外脑倒也是一条可以借鉴的途径。比如寻求和一些资源丰富、招商经验丰富的专业招商策划公司的合作,不能说不是一种四两拨千斤的办法。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就是这样一家由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中国十大杰出营销人于斐先生领衔创办的专业策划公司,凭借多年积累的市场操作经验丰富的行业资源和人脉关系,可帮助陷入困境中的招商企业由“红海战略” 向“蓝海战略”的成功转型,有效实现产品成功招商营销。步骤五:售后服务 长效共存
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服务,一流企业卖标准,这是很多企业都认同并努力实现的发展目标。尤其在红酒行业产品高度同质化的当今,招商营销的成功自然也离不开细腻周到的售后服务了。如果不能为代理商提供真正有实效的服务和帮助,代理商不能实现赢利,那么企业发出去的产品严格来讲只是产品仓库的转移,这是谁也不愿见到的局面。
许多企业在招商初期由于产品市场定位明确、招商政策合理、招商措施得利而取得了当相当不错的效果,正当他们为赚的盆满钵溢而满怀窃喜时,由于售后服务环节的疏忽,代理商感觉不到来自总部的任何关注,甚至有的企业在签约发货后就对代理商不闻不问、听之任之、不关死活,引得代理商怨声载道、大呼上当,群起而退货,作为企业前期千心万苦而打下的大好河山顷刻间就土崩瓦解了,可惜乎!
产品招商成功后,如何作好配套的售后服务?首先应该保证总部与代理商交流信息链、物流配送链的流畅:其次应该是跟踪式的贴身服务,结合代理商市场的特点,总部应有专人专班的跟踪服务,除了兑现招商时的承诺外还应该给代理商提供适时实用的建议,真正帮助和解决市场存在的问题,只有通过这样真心实意的亲情化售后服务,真正帮助代理商赢利,才能实现代理商与总部长期共存、合作双赢的良好局面。步骤六:招商队伍 强化执行
众所周知,好的产品好的策略如果没有好的执行,其招商结果自然也是难逃失败的厄运,这样的情况在现今的招商营销中,其案例比比皆是。执行不到位成了众多企业深感棘手的问题,强化执行力其实关键在于如何打造一支有协作精神的营销团队。
科学的做法应该将他们放到样板市场的实际运作中,从企业理念、产品知识的掌握、市场运作模式的理解、消费者的沟通、谈判的技巧、商务礼仪、言行举止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实战培训。经过历练后的队伍,应该要求是人人都是产品知识传播专家,人人都是企业的市场实战专家和行家里手,人人都是忠诚于企业的中流砥柱。当然,作为企业而言,如何最大限度的激发招商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内在潜能,在合理规划业务片区的基础上应该设置有刺激性的合理的绩效考核办法。要知道人才永远是企业不可复制的优势资源,互利双赢,共同发展才是企业和员工的合作基础。
当前,在面对庞大而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进口红酒代理商真正有能力组建市场网络的不足5%,绝大部分企业需要通过招商,借助代理商、经销商的的力量完成网络建设、产品销售和持续发展。如何实现成功的招商营销,希望以上的阐述能给众多招商企业以有益的思考。
于斐先生,著名品牌营销专家,美国《福布斯》重点推荐的营销实战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CEO,中国十大杰出营销人,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等8家权威媒体和机构认定的“中国品牌建设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团中央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创业导师,《中国证券报》特约品牌顾问,中国《品牌》杂志首席专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EMBA高级总裁班特聘讲师,中国保健行业十大杰出经理人,中国最具影响力营销策划100人,中国首家省级品牌学会重庆市品牌学会专家委员。
二十年的营销生涯,成功服务过几十个著名品牌,其领衔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是“中国管理咨询行业最具影响力十大品牌”,现专业致力于品牌策划、实战培训、公关传播、新闻营销、招商代理、市场推广等营销服务,出色的企划力、整合力、执行力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是国家商务部向海内外唯一推荐的知名实战型行销顾问机构。
于斐先生根据自身在外企、国企、民企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资深阅历,长期致力于把低成本实战营销理论上升到实践和方法的高度,在行业中率先倡导了几十个在全国深具影响的营销策略和商业模式,创造了可观丰厚的物质和社会效益。受到了《欧洲时报》、《亚洲新闻人物》周刊、新加坡《联合早报》、日本《东方时报》、欧盟-中国经济合作组织(CEEC)、《环球时报》、《香港商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澳门莲花卫视等海内外媒体的重点报道,其营销案例多次入选美国《福布斯》和美国科特勒营销集团《中国营销创新文库》。
第二篇: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如何实现成功招商营销
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如何实现成功招商营销?
糖酒快讯-食品资讯 2011年11月22日
字号: T | T
在当今竞争日趋白炙化的进口葡萄酒市场,随着行业格局的调整、招商成本的加剧、经销商的的理性和挑剔,招商营销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众多企业纷纷使出浑身解术,可招商的结局要么是企业花钱买吆喝,要么是企业沦为媒体的打工崽。费用投入和招商回款的严重不对称,人力、物力的付出和实际回报的巨大悬殊,让众多企业感慨万千:招商,招商,真是越招越伤!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国内市场的葡萄酒的消费增长迅速,但从目前国内消费者的日常生活看来,葡萄酒只是一种可供选购的饮品,只能以一种文化渗透的方式慢慢影响,而不是急于求得购买数字。这对于那些进口葡萄酒代理商而言,如何在当前情况下做好产品的招商工作就是个考验了。
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国葡萄酒市场逐步实现了品牌的高度集中。中国市场上,张裕、王朝等品牌就占到了市场份额的54%。进口葡萄酒要想通过传统渠道在中国市场实现招商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另外一方面,葡萄酒的主要销售渠道是:商超、餐饮、夜场。销售还主要靠推销。在招商过程中,企业更多的是考核经销商的网络以及经销商所经营的产品结构。餐饮终端是葡萄酒销售量最大的渠道,对于高档餐饮终端的强势介入,成为部分实力企业提高赢利率的必然选择。国内葡萄酒企业已经在餐饮终端占据了绝对优势,因此进口葡萄酒要想进入很难。
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在走访近几次的酒博会上发现,很多经销商只熟识葡萄酒生产国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却很少有人能说出这些洋葡萄酒的品牌。
品牌的弱势、昂贵的物流成本、价格上的劣势,进口葡萄酒品牌要突破原有固定的渠道,杀进中国的主流渠道几乎等于痴人说梦。
当前,许多进口葡萄酒代理商都热衷于想通过招商来扩大市场份额,但十有八九都不成功。为什么这样?这与他们不懂得招商真谛有关。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先生为此总结出二大流行病症。
缺乏定位,没有规划
招商策划是招商过程的第一步,那么,招商策划的第一步又是什么呢?策划程序的第一步是确立目标,只有目标确立了,策划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确定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第二,围绕目标进行随后的一切工作;第三,目标是否得到了实现。从以上阐述我们应该明确以下的问题:在多长时间内圈多少银子?在那里圈这些银子?怎么圈这些银子?
招商目标是招商目的确认的第一步,那么确定招商目标的第一步是什么呢?
挖竞争对手的经销商,打击竞争对手,增加市场占有率。继续挖掘和维系与企业保持良好关系的老客户,使之成为企业稳固的产品通路,通过企业文化的认同变为企业不可分割的整体。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CEO于斐先生指出,招商的目标不同,招商的方法就不同。招商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才能保证招商工作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就成了花架子,只能做表面文章,流于形式。
没有明确的招商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招商计划,招商工作只会是一团糟。
在确定招商目标之前,进口葡萄酒必须明确自己与国产葡萄酒的区别和优势,只有把自己的优势扩大化,才能占领市场。
首先,葡萄酒文化是外来文化,消费者的潜意识相信进口葡萄酒更正宗;第二,进口葡萄酒品质优于国产葡萄酒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第三,中国消费者有极强的崇洋消费心理,人们更加注重于面子与尊贵地位感;第四,相对国产酒品类的单一,进口酒代理商掌握了几百种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酒,消费者选择空间大,这种优势与定势是国产葡萄酒品牌所无法打破的。单仅靠这些还不行,还需要从消费者的主导需求和情感体验中挖掘出共性偏爱并结合文化背景演绎成故事来推广。简单讲就是九个字:编故事、讲故事、卖故事。但遗憾的是,许多代理商这方面对如何诱导消费、找准定位方面存在模糊认识。
观察葡萄酒市场我们不难发现,长期以来进口葡萄酒依然停留在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没有使进口酒应有的地位和魅力彰显出来,而长城、张裕等国产品牌在高端市场上却大获成功,如“**华夏”“**葡园A区”“**卡斯特”等。形成这种局面,外因在于进口葡萄酒商目前不具备像长城、张裕那样的网络渠道和系统规划,使产品铺货无法达到一定的广度与深度;而内因在于,进口产品未形成品牌效应,消费者对之无认知度,很难作出正确的购买决策。进口酒商代理了几十或上百种葡萄酒,甚至不知该突出哪个品牌,只能囫囵吞枣的卖;大多数代理商的实力比较弱小,无法做到像某些国内葡萄酒企业那样背后的财团支持,这些都导致了进口葡萄酒的营销简单而粗放的格局。进口葡萄酒大的利好趋势背景下,进口葡萄酒商必须找到一套有效的操作策略和赢利模式来整合市场资源才是根本。
缺少模式,难以服众
很多酒商经营意识淡薄,在进口葡萄酒进入中国市场后,很多人都看到了无限的商机和增长趋势,结果一投入到实际的经营中,大部分的酒商只能以价格竞争来开拓市场,造成市场利润降低的恶性竞争局面。不仅自己没有得到销量增长的实惠,还降低了消费者对进口葡萄酒的看法,萌生了对葡萄酒的怀疑态度。销售不是越便宜越好,要首先改变部分进口酒商的经营意识。特别是从国外回国的海归派更要了解中国独特的经营理念。
缺乏盈利模式是进口酒发展中备感困惑的一大问题,要想实现长期的赢利,就必须考虑到进口酒的销售渠道创新,避开与国产酒的正面冲突,对目标人群采取差异化的渠道营销。因此也必须有一套针对渠道的营销模式,以利用自己独特的营销模式来形成盈利。在传统渠道中要想依赖进口葡萄酒实现快速的销量增长和盈利,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鉴于进口葡萄酒的优势与定势,进口葡萄酒在销售模式上应该扬长避短,强化这种优势和定势,做好三个方面工作,第一,空中打击:引导消费者正确的消费观念,建立文化和观念壁垒来打压和堵截对手;第二,地面进逼:在渠道上加大力度,通过自建专卖店网络和强占强势卖场、酒店,步步进逼国产酒,逐渐扩大势力范围。第三,主动出击:要最大限度的挖掘消费者的潜力,使用一些灵活用具有亲和力如品鉴会、会员制等的营销方式笼络消费者。
因为从购买心理的过程看,消费者要经历“认识—认知---认同---认购”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没有体验就认知不到他的价值,更无法将价值传递给亲朋好友,自然很难做购买的决定,否则每一次购买的经历都将是冒险的经历。
今天几乎绝大多数进口葡萄酒都是从国外进口后便摆在了货架,消费者在无法做出选择判断的时候宁愿购买相对安全的国产品牌。
可见,进口葡萄酒的营销缺乏一个体验与认知过程,但我们必须运用品牌运作将认知概念化、凝固化,以至于达到一个有效传播的目的。今天广东市场出现的不少进口葡萄酒品牌开始在做这样的一个转换工作。那些代理了众多品牌的代理商,无法将每一款葡萄酒的价值感表现出来,就必须以葡萄酒网络集成商的身份来塑造代理商自身品牌形象,将自身塑造成正统葡萄酒文化的代言人,以专卖店为平台,利用地缘优势,开展诸如特许加盟、会员制、商超、店中店、酒店等形式的开拓。品牌是凝聚了品质、身份、文化、价值的载体,我们很容易通过品牌来建立其对产品的认知并建立安全感。在今天大批葡萄酒涌入中国,品质良莠不齐的时候,品牌则是抗衡与自卫的强大武器,也为代理商今后的特许加盟、会员制、店中店的网络建构预留了空间。
事实上,也只有在明确差异化诉求以后通过规范招商流程,以及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才能有效的区分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和劣势企业,好的产品及无特质产品,从而把那些混水摸鱼,想“套钱”“圈钱”走人的企业清除出局,只有这样,才能重树行业的形象,再次建立企商之间的信任度,从而坚定经销商共同发展、共同致富的信念,还低成本招商一个清白。
品牌是产品和企业的旗帜,是厂家和经销商长久利益的风向标。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有自己的品牌架构,这是关系企业生存的大事。我们应该确定是单一品牌还是多元品牌,是母体品牌还是副品牌,是企业品牌还是产品品牌。当这些问题弄清楚之后,才能建立企业完整的品牌识别系统,这是一个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石。
但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看到几乎所有的招商产品都没有进行品牌规划,只是单一的产品做单一的策划。每个产品品牌都是一个孤立的品牌,和企业品牌之间没有连带关系,不能形成合力,没有考虑企业品牌的长远发展。完全是打一枪换个地方的游击战,这也难怪经销商队伍不断变换大王棋,每年招商,年年招商。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CEO于斐先生认为,要想进口葡萄酒获得快速的销量提升和品牌提升,就要理解透进口葡萄酒的几个问题。不是所有区域都适合做同一种进口葡萄酒的。所以选择一块进口葡萄酒发展氛围好的地区,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首先要区分市场差异化。
其次就是要对产品品质的熟悉,并将产品进行差异化分销。
因为进口酒的品牌概念还不强,很多品牌的定位还局限在品牌国家、品牌产区等大范围上。所以将产品差异化分销后可以提高不同层次的市场占有率,也有助于进行市场培育。例如,大部分酒商都看好团购市场,都在相互的拉关系,而对于酒水品质和销量的后期稳定都没有过多的考虑,卖一笔算一笔。而要是进行差异化的区分,将适合做团购市场的几款产品在流通渠道中故意加价卖高,并且宣传产品的档次和品味,就会赢得团购客户的喜爱。
步骤一:明确定位企划先行
说到定位,通俗的说就是买什么样的产品以及买给什么人的问题,对于产品招商而言,这是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就医药保健品而言,我们应该根据产品的成分配置、作用机理、功效特点、适用人群、产品生产成本等最基本的元素,结合市场环境、竟品情况对产品进行全新明确的定位,总结提炼有区别于同类产品的差异性卖点及核心诉求,同时明确价格定位及细分化的目标人群,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产品品牌定位,在此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设计出与产品定位相匹配的产品包装、宣传物料、广告文案及广告片。
显而易见,经过科学系统的市场定位,产品就显示出了鲜明的个性。在眼球经济的竞争环境中,华丽的外衣和鲜明的个性无疑为产品在日后面对竟品的招商竞争先出一筹。当然,这里面需要补充说明的一点就是产品过硬的质量,它是产品生命力的根本和保证。
步骤二:样板市场探索模式
无庸置疑,好的赢利模式无疑是最吸引代理商的核心卖点。然而,目前许多招商企业在产品招商前连自己都不知道产品究竟采用什么样的市场运做模式可以实现赢利的目的就开始大范围的盲目招商,这种圈钱为目的的短线操作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随着行业同质化竞争手段的加剧及代理商的日益成熟,可赢利的市场运做模式成为代理商抉择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作为企业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招商,在完成产品的市场定位后,首先应该调整心态从长远的大局考虑,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市场进行产品的试销工作。聪明的人其实都知道,这样的做法益处颇多,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样板市场的运做摸索总结一套能拷贝复制的可赢利模式,为产品的招商市场提供有说服力的佐证和支撑;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样板市场的运做为企业培养一支能打硬仗的营销团队,为后期代理市场的操作做好人力资源上的储备;其次通过市场实际操作我们还可以检验并完善前期产品定位体系同时为后期制定合理的招商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最后,样板市场的成功对于那些较有实力的企业而言,在后期可以采取自控直营市场和招商市场并举的营销策略,这样最大化地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而且规避了全盘招商市场的隐性风险。
步骤三:招商政策互利双赢
没有充分的利润空间,再好的产品,也得不到市场认可。所以,招商产品最重要的物质属性就是高利润。很多企业产品口碑好、卖点突出,但出货价却非常高,留给代理商的利润非常低,没有足够的利益诱惑,再好的产品即使你有了可赢利的运做模式,企业最终也只能是自娱自乐。这也是现在招商营销流行超低价包销模式的主要原因。
鉴于此,产品在完成市场定位、可赢利模式摸索后,制定合理的招商政策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包括对代理商的资质要求、首批提货量、退换货机制、合理的代理价格、丰厚的利润空间及适当的返利奖励,当然还有总部所能提供的必要的市场支持等等。所以,在招商营销过程中,企业也应该做适时的换位思考,站在代理商的角度来制定符合市场实际的合理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互利双嬴的长效合作格局。
步骤四:招商策略资源整合
招商营销在具体的战术上,其手段无外乎媒体广告招商、会展招商、数据库招商、捆绑协会组织推广招商、企业自办招商推广会几种,很多企业在招商时将上面的手段都试过了可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相去甚远。究其原因,其实这里面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没有将上述手段进行有效的组合,仅靠单一模式的轮回,自然是无法达到累计倍增的招商效果了;二是由于企业资源不够或者是没将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即使在招商策略上使用的是组合手段,起效果也是大达折扣。
如何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提升招商效果?
除了企业自身需要分析总结并善于利用外,借助外脑倒也是一条可以借鉴的途径。比如寻求和一些资源丰富、招商经验丰富的专业招商策划公司的合作,不能说不是一种四两拨千斤的办法。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就是这样一家由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中国十大杰出营销人于斐先生领衔创办的专业策划公司,凭借多年积累的市场操作经验丰富的行业资源和人脉关系,可帮助陷入困境中的招商企业由“红海战略”向“蓝海战略”的成功转型,有效实现产品成功招商营销。
步骤五:售后服务长效共存
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服务,一流企业卖标准,这是很多企业都认同并努力实现的发展目标。尤其在葡萄酒行业产品高度同质化的当今,招商营销的成功自然也离不开细腻周到的售后服务了。如果不能为代理商提供真正有实效的服务和帮助,代理商不能实现赢利,那么企业发出去的产品严格来讲只是产品仓库的转移,这是谁也不愿见到的局面。
许多企业在招商初期由于产品市场定位明确、招商政策合理、招商措施得利而取得了当相当不错的效果,正当他们为赚的盆满钵溢而满怀窃喜时,由于售后服务环节的疏忽,代理商感觉不到来自总部的任何关注,甚至有的企业在签约发货后就对代理商不闻不问、听之任之、不关死活,引得代理商怨声载道、大呼上当,群起而退货,作为企业前期千心万苦而打下的大好河山顷刻间就土崩瓦解了,可惜乎!
产品招商成功后,如何作好配套的售后服务?首先应该保证总部与代理商交流信息链、物流配送链的流畅:其次应该是跟踪式的贴身服务,结合代理商市场的特点,总部应有专人专班的跟踪服务,除了兑现招商时的承诺外还应该给代理商提供适时实用的建议,真正帮助和解决市场存在的问题,只有通过这样真心实意的亲情化售后服务,真正帮助代理商赢利,才能实现代理商与总部长期共存、合作双赢的良好局面。
步骤六:招商队伍强化执行
众所周知,好的产品好的策略如果没有好的执行,其招商结果自然也是难逃失败的厄运,这样的情况在现今的招商营销中,其案例比比皆是。执行不到位成了众多企业深感棘手的问题,强化执行力其实关键在于如何打造一支有协作精神的营销团队。
科学的做法应该将他们放到样板市场的实际运作中,从企业理念、产品知识的掌握、市场运作模式的理解、消费者的沟通、谈判的技巧、商务礼仪、言行举止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实战培训。经过历练后的队伍,应该要求是人人都是产品知识传播专家,人人都是企业的市场实战专家和行家里手,人人都是忠诚于企业的中流砥柱。当然,作为企业而言,如何最大限度的激发招商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内在潜能,在合理规划业务片区的基础上应该设置有刺激性的合理的绩效考核办法。要知道人才永远是企业不可复制的优势资源,互利双赢,共同发展才是企业和员工的合作基础。
当前,在面对庞大而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进口葡萄酒代理商真正有能力组建市场网络的不足5%,绝大部分企业需要通过招商,借助代理商、经销商的的力量完成网络建设、产品销售和持续发展。如何实现成功的招商营销,希望以上的阐述能给众多招商企业以有益的思考。
第三篇:进口红酒市场的趋势
谈谈进口红酒市场的趋势、渠道选择、推广方式、操作模式
2013-09-18黄sir爱酒人品酒俱乐部
谈谈进口红酒市场的趋势、渠道选择、推广方式、操作模式
一、目前进口红酒市场状况
近两年来,中国葡萄酒市场保持着快速增长势头,从多样化酒品的极大丰富到多元化推广活动扎堆,更有不断的投资热在推波助澜,最终促成了这场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被繁荣”运动。对于全世界外资葡萄酒生产商和经销商来说:“不在中国,就在去中国的路上。如今在许多场合上,进口葡萄酒已经不能缺席。摇摇酒杯、闻闻香味、谈谈口感、聊聊产国产区已成为一种时尚与风雅。
从先行的ASC、美夏、桃乐丝、富隆、骏德等专业代理商,到现在建发、吉马等国内超级大经销商的多元化参与。更不用说伴随着这股流行浪潮,全国各地雨后春笋般扎堆涌现的大小批发商。
三、五年前,许多酒类经销商都不会想到自己的仓库或酒柜中会摆满来自世界各地的葡萄酒。而今天,现实就是这样。无数的各类酒经销商们都开始把重心在向进口葡萄酒倾斜。
2013年,进口红酒大体说来呈现以下特点:
1、处于快速增长时期,潜力巨大。
2、价格不透明,利润率相对较高。
3、品牌繁多。如果从2001年卡斯特借张裕来到中国算起,进口葡萄酒有九年的历史,然而在短短的九年,包括旧世界和新世界的十余个国家的上万个葡萄酒品牌涌入中国。
4、市场集中度低。除了拉斐等极少数品牌的销售规模上亿之外,绝大多数进口红酒品牌的年销售规模都在100万以下。这和国产红酒动辄十亿的销售额根本不在一个平台上。不客气的说,这点销售额连基本的生存都难以维持,就更谈不上发展了。
5、市场同质化和产品同质化。主要表现在市场细分不足,几乎所有品牌的目标市场都是中高收入人群再加上职业细分。这种同质化造成价格的混乱,前几年200元以上的法国红酒在一些红酒专营店打出了50元的特价,有些团购渠道甚至卖到了30元。
6、战线从前几年的一线城市延伸到了二三线城市,甚至到了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县级市。
7、产品生命力较短。由于很多进口商原来并不是专业做酒,只是到国外去考察或者是海归派,大多入行不到三年,各自独立进货独立开发区域且资金实力不强,经营品种不多,下线区域代理不多,终端渠道不广的中小进口代理商。甚至在经营发展(进口、经销、零售)的定位上也非常模糊和摇摆。
由于从事运营进口葡萄酒的进入门槛越来越低,产品结构与营销模式同质化现象开始严重,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发展也将面临瓶颈。而且无论是否专业、是否有实力的都搅和在进口葡萄酒市场上,太多的涌入者催生了整个产业的泡末,于是在进口葡萄酒企业、行业和消费市场必然会出现洗牌和变革,并在2010年开始进一步地尖锐、深化。
二、进口红酒营销模式
进口红酒的营销不同于国产红酒,更不同于白酒,因为白酒和国产红酒目前主要的渠道集中在传统渠道,如商超、餐饮、夜店、流通等,而进口红酒在这些场所的销售并不占优势,这是因为:
1、在大多数地区,进口红酒的消费者相对集中在中高端收入人群,很多是用来送礼或者宴请重要客人,离日常饮用还有一定距离,所以他们对信用购买比较注重。
2、相对于白酒和国产红酒来说,进口红酒在传统渠道中的销售量要小得多,然而如果没有一个量的保证,很难保证在这些渠道中不被下架。
3、流通渠道中的进口红酒普遍存在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现象,让消费者在购买时胆颤心惊。
4、进口红酒的品牌繁多,消费者购买时很盲目。
于是中国的进口红酒商们在多年探索中苦苦寻找适合进口红酒的营销模式,并不断发展和更新这些模式。经过初步分析,目前进口红酒一般有以下几种营销模式:
1、自建终端,通过专卖店、加盟零售店的方式,树立自我品牌。
以零售为辅,以展示进口葡萄酒产品形象的专业、专家形象面貌出现,期望借助酒会、品鉴会的形式扩大团购为主的消费群,以弥补自设终端的费用亏损部分。他们寻求本地和外埠各行业企事业大客户、政府团体,采取“端到端”直销的模式提升销量,以减少市场费用。属于这类的做得较好的企业有骏德、富隆、ASC、名特等。然而这种方式虽然利润颇丰,但在销量上面却差强人意,甚至上述专做进口葡萄酒的一线运营商,其在中国的生存现状远比媒体描绘的美好前景相差甚远。
2、买断品种,树立单一或单品品牌。
国内这部分经销商,通常已在国产葡萄酒的操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有一支成熟专业的运营团队,渠道多网络广,资金实力雄厚,具备买断性价比占优势的优良产区的优良品种独立操作。广州的龙程酒业,从西班牙买断“金蝴蝶”进行操作,以全方位媒体轰炸的形式,利用分布在广东上千家分销商、终端店的资源优势,高调进入传统商超、夜场、酒店优势渠道,以声势造英雄,以销量搏位次。然而销售与投入比起来,仍然不尽人意。
无论是从事进口葡萄酒的单一品牌还是多品牌运营体系,无论是以贸易输入还是发展加盟代理商,以及自建专业终端的运营方式,面临的问题仍是“市场”和“渠道”。迄今为止,由于多数进口葡萄酒缺乏大规模的市场推广空间和相关市场支持,而且无数丰富的进口葡萄酒品之间的可替代性太强。从某种意义来说,目前进口葡萄酒市场停留在低层次的产品“条码战”,还未能进入“品牌战”。况且近两年进口葡萄酒数量的增长,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代理商数量爆发性的增加导致葡萄酒在渠道上的囤积,虽然一定程度上丰富和造就了消费者的购买增长,但在比较浮躁的局面下,过多的催生了这个行业非理性的增长的泡末。
3、把进口红酒作为一个辅助的产品来做,以增加利润点为主要目的。这类经销商在全国占有相当大比重,他们在酒水行业拼打多年,有着一定规模的资金、丰富的行业经验、庞大的客户资源、训练有素的营销团队和某个区域的良好的政府资源。
他们做市场的方式往往是以传统渠道为主,加以高额的利润,利用自身和下属分销商的渠道,在自己主要产品中增加一个品种,在渠道中往往靠自然的流量,一旦销售形势不好便迅速撤退。
三、关于进口葡萄酒电子商务
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企业的运营模式。
进口葡萄酒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应势而生,为不断成长的中国消费们和丰富多样的进口葡萄酒之间提供了一个快捷对流通道。面对竞争愈加激烈的市场,精明前瞻的进口葡萄酒商和投资者纷纷试水电子商务。这种新商业模式的创立和发展,打破了传统的葡萄酒流通和销售模式,也将改变整个中国葡萄酒行业的游戏规则,更进一步有效地推动葡萄酒在中国的普及和消费。
这年头,电子商务便无处不在。连比尔·盖茨和马云曾说过,“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虽然进口葡萄酒的电子商务开创了商业模式的新格局,但在国内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而出现的一些大大小小关于进口葡萄酒的电子商务网站,仍存在着盘子较小,规范不够,良莠不齐等问题,这也使得这种新兴的商业有很大空间去探询和发展。
纵观目前电子商务模式,主要以B2B、B2C、C2C三种系统为主。而国内进口葡萄酒在B2C(企业与个人交易)运营模式上的发展比较突出。近两年,一些知名的如富隆、ASC等“传统进口葡萄酒企业/酒商”都基本上已开设B2C(批发零售)服务。而一些如也买酒网、红酒客、酒圈网为代表的新进的IT投资者,也推出以兼顾批发零售为主的电子商务销售模式,已经颇有斩获。至于纯粹的B2B(最具代表的阿里巴巴)、C2C(最具代表的“淘宝网”)电子商务由于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本身还不成熟,用户杂散而非主流。
由于B2C更适合进口红酒的运营,所以目前有很多小的公司如品客网,一群原来在IT行业出来的人,利用自己在IT的优势,选择几款进口红酒用电子商务进行销售。当然也有手笔比较大的如Mywine365.com,一上来就是几千款产品,并且用红酒社区来做为休闲的平台来吸引会员。
对于传统渠道成熟企业利用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可以大大降低运营成本;而相对中小酒商施行电子商务可以以相近成本获得与大型酒商同等信息资源机会,提高其竞争能力。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进口葡萄酒在电子商务实践中出现一些值得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葡萄酒作为一种快速消费体验品,有其特性约束。首当其冲的就是配送问题。除了对物流温度的要求,交货延迟、配送费用高,等毫无疑问地影响了人们的购物热情。
其次是“信用消费”,如今人们到商场还怕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更何况是在不知道离自己多远的网上消费,所以商誉需要提升和沉淀。至于一些电子商务的细节问题,如搜索功能不够完善,前后端不一致、管理不够规范、网上酒品价格参差不齐、知识产权问题、电子合同的法律问题、电子证据的认定、在线购物发票问题等等,就不一一陈述。
电子商务有着传统销售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如运作成本低、效率高、速度快等,进入新世纪的十年来,逐渐呈现以下特点:
1、网民增长速度之快十分惊人。据统计,09年底全国的网民为3.8亿人,到了2010年的五月份,已经突破了四亿人,比美国的全国人口还要多。
2、年龄结构更加优化,其中30以上的人口占38%,消费能力较强。
3、上网时间继续增加,2009年比2009年相比,每周上网的时间增加了2.1小时。
4、商务应用增长加快,从娱乐逐渐向消费、商务转型。
四、威尼斯堡的操作模式
(一)传统渠道的弊病
传统的经销、分销渠道一般分层级代理,如下面的模型:
厂家→代理商→渠道分销商→终端→消费者
这个模型其实是条利益链,链条上的每个环节的利益都是相关的,也是一个均衡的博弈,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均衡有其合理性:代理商承担压货风险,相当于产品方的物流仓库,需要很大资金的底盘,各分销商从代理商的拿货价一般较固定,可根据情况享受不同的帐期;代理商通过在厂方的备案,如销售到一定量,可以从厂方拿到返点,而增强他们成为代理商的积极性;终端一般是指卖场、餐饮店、夜店和各种形式的专营店,在一个区域市场里,渠道分销商一般通过关系掌握一定量的终端,当然代理商或厂家也可以直做终端,不过要和渠道分销商做好利益平衡。
在这个利益链里,厂家为了把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就要让代理商和自己分担风险,代理商和分销商为了取得一个区域市场的独家经销权,就必须承担压货风险。代理商和分销商的压力就开始了:从厂家现金进货,向终端交纳进场费、管理费等名目繁多的各种费用,还得承担终端账期付款的压制,所以代理商的日子也并不怎么好过:应付销售团队管理过程日益复杂的问题、选择适合本地市场的产品、为产品压货而准备充足的资金、随时应付各种形式的死帐呆帐、进终端越来越庞大的费用、人力资源管理中精英难留,等等。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厂家在区域市场的代理商选择和市场管理中也越来越谨慎,大体说来他们有几怕:一怕代理商代理商不审视自己的操控能力完不成任务;二怕他们窜货,破坏全国其它区域市场;三怕促销政策变相执行,促销品被变卖;等等。
(二)进口红酒电子商务发展的的制约因素
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已经达到1.86万亿元,排在前五名的是服装、化妆品、家居日用品、饰品装饰品、食品特产,其中酒类占的比例是相当小的,进口红酒就更小了,这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因素制约:
一是信用消费。现在假烟假酒充斥市场,在商场和超市还有可能买到假货,更何况是在虚拟的网络上,这是制约消费者网上购买进口红酒最大的制约因素。
二是配送。因为进口红酒运输条件要求近乎苛刻,所以会在运输时间、温度等条件达不到要求而影响整个销售流程。
第四篇:中国进口红酒代理加盟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进口红酒代理加盟市场现状分析
来源:金誉酒酷官网 http://
导读:随着红酒市场的壮大,不少人也纷纷进入这个行业中来,通过代理、加盟等等渠道进入到红酒行业,但如何做大、做火红酒呢?这的确是个问题,中国进口葡萄酒供应商中的佼佼者广州金誉酒酷贸易有限公司表示,某些红酒代理商或加盟商没做好的原因在于一下这些问题。
一、诉求不明
众所周知,进口红酒启动市场要有差异化的诉求,对消费者进行独特的利益许诺。但从行业兴起开始,市场上出现的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红酒概念令人着实搞不清楚,例如陈酿、窖藏、窖酿、年份酒、庄园酒、酒庄酒、橡木桶干红、产区酒、小产区酒等等。一次次的用这些消费者并不了解的概念在市场上鼓噪,又怎么吸引消费者的兴趣呢?
二、卖点不集中
新的红酒产品在上市运作中总要从中寻求新的卖点,但由于立足点不同,一些代理商不是从市场感觉动身,而是从自我认同自我欣赏角度来创意产品的卖点,停留在市场高端的意识中,停留在少数精英、红酒喜好者苛刻的红酒消费方式中。哪怕现在很多进口红酒品牌把价格降到每瓶百元以下,许多人还是对红酒敬而远之。这是一个问题:到底是坚守原汁原味的红酒文化还是解脱其束缚。
三、品牌张力欠缺
说进口红酒连品牌都没有一点都不夸张,从何而谈品牌效应?首先进口红酒很多连品牌都没有。消费者看到这么多进口葡萄酒品牌,根本记不住,也分不清,而且都差不多,怎么记住?人们买东西都有一种心里:买自己熟悉的东西,也就是买保险。因此,不知不了解的一般不会选择。而且,中国消费者根本不知道怎么来区分红酒的质量等级、年份、产区等。很多人都没有去过国外,谁知道那个产区怎么好与不好?年份好与不好也只不过是他人说而已,自己根本不知道。
四、渠道控制单薄
中国葡萄酒市场存在着渠道多样性和相对垄断性(进场费)使得市场条块分割。
目前,中国葡萄酒市场极其复杂,这要求酒商不只需要相对雄厚的资金做为市场投入,更需要正确的战略和灵活多变的战术组合。而国内的进口葡萄酒代理商绝大多数在资金实力上处于劣势,即使国外葡萄酒商资金雄厚,但是纵横交错的中国葡萄酒市场面前,也需慎之又慎。
五、重视广告数量,忽略推广质量
广告宣传对进口红酒的启动是有作用的,但并非“自古华山一条路”。君不见许多著名品牌广告与我天天见,可销售业绩并不尽如人意,其关键在于市场推广质量没有迅速跟进广告传达效应,最终形不成组合宣传叠加优势,对市场很难有冲击力。相信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电视上看到一款进口酒的广告,便问身边的朋友:这酒
你见过没有?哪里能买到?得到答案是一致的不知道。于是大家都开始为这个企业的广告费心疼。显然,目前不少进口红酒都存在这样尴尬的情况,广告质量低下导致红酒的识别度更低。
六、市场推广错位
很多的红酒代理商是没有酒业运营经验的,也就是所谓的外行资本。大多是和国外进行贸易的过程中发现了当地的好产品。首先,受老外的葡萄酒文化影响,以为酒香不怕巷子深,以为老外认可的好产品中国人也认可,以国际化的眼光评判中国葡萄酒市场;但是往往远没有真正理解中国酒业市场及中国的酒文化特点。此外,资本的耐久力更是另一个方面的深层而又客观实际的问题。
其次,脱离产品的文化背景,缺乏渠道的规划,陷入保守的中国酒式的市场推广及招商模式。如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样,一旦进入了酒类市场的生产和销售流通的实战环节,很多的商家都难以掌握市场战略而迷茫,以传统的中国酒类产品进行市场推广,往往却收效甚微。因为红酒现在虽然倾向于大众消费,但是红酒消费文化热潮依然没有形成主流消费文化,所以,保守的招商模式难以体现产品的价值,可以说,上万人参观的展销会的效果还不如一场只有几十人参加的品鉴会效果好。
七、管理粗放
进口红酒营销是精耕细做,红酒市场的复杂性决定了营销管理上的需要更加严密。人力密集型的管理上即要科学性更要有效执行,例如对营销团队的管理,对经销商、各类型终端的管理与客情维护。
即要严格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必需扎扎实实,来不得半点含糊。这一点必需要向中国的企业尤其是白酒企业学习,如洋河蓝色经典等。
八、不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
进口红酒营销的外乡化,必需起用外乡化的人才。由于红酒属于未成熟的行业,因此人才相对匮乏,尤其是经营性的人才。这需要企业做好人才的招聘与管理,既要有合理的待遇也要制订相应奖励机制,培养出一支稳定而能征善战的队伍。
经常花高薪请了一些能力一般的人。由于进口酒商对国情和市场不熟悉,要么夸夸奇谈,要么只有经验没有理论高度,坐在重要的领导岗位上,令企业走了很多的弯路。因此进口酒商在选拔人才时要非常谨慎。
九、市场操作能力差
众多的红酒营销人员,喜欢凭经验与体力办事。没有进一步学习、完善自身的愿望,这个产品市场萎缩就跑到另一个产品,总之跳来跳去,心态浮躁冒进,乐此不疲。试想在当今产品过剩时代,假如缺乏新的思想战略,迷恋于老一套,又怎能玩得转呢?
十、过分迷信创意
进口红酒的市场运作关键是要具体执行认真落实,实战更要实效。而某些厂家往往迷信于创意大师,如果他经过市场汗与泪的洗礼那还好说,遗憾的中国真正从实战中走出的谋划人有几个?实战是硬道理,实效来源于筹划,但更是从实战中干出来的。
广州金誉酒酷贸易有限公司公司与广东省酒类检测中心和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共同监制的广东省放心酒工程,所有酒品都经过严格的正品检测,防伪认证,保证酒品原装进口、安全可靠。并且,金誉酒酷目前正面向全国招商加盟中,诚邀您的加入。
第五篇:中国红酒市场发展现状
中国红酒市场发展现状
中国红酒市场发展现状
在中国人越来越崇洋的现在,葡萄酒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自然,进口葡萄酒也越来越多,中国红酒市场的发展状况怎么样呢?葡萄酒业的规模化和大发展是近百年来的事情,现在葡萄酒业已遍布全球五大洲,葡萄酒的生产大国也不再局限于西欧国家,在美洲、大洋洲、非洲和亚洲也崛起了一些葡萄酒生产大国。
伴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中产阶层的发展壮大,中国葡萄酒的消费量也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在酒类消费中的比例已不断的提高。随着国内消费者对进口葡萄酒认识的增加,葡萄酒专卖店、连锁酒行等新兴销售渠道日益崛起,开始冲击以商业超市、酒楼等传统终端为主体的旧有格局。对于中国红酒行业来讲,2009是一个特别的年份。一方面受制于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高端葡萄酒市场受到牵连;另一方面,在金融危机下,行业还是出现了一些让人振奋的转型迹象。2009年1-11月我国葡萄酒制造行业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22,169,698,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9.06%;实现累计利润总额2,768,819,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9.89%。
进口葡萄酒近些年在中国展现出了惊人的爆发力,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将吸引越来越多的进口葡萄酒进入。但目前进口葡萄酒仍没有在中国落地生根,在进口葡萄酒当中,除了拉菲、卡斯特等少数几个品牌外,为消费者普遍熟悉的品牌并不多,中国消费者对进口葡萄酒的认知度总体而言并不高。由于目前进口葡萄酒仍没出现一个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领导性品牌,这将使得未来进口葡萄酒行业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葡萄酒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近几年内,中国红酒产业将迎来的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同时发展潜力巨大。
一、葡萄酒的概念、分类及营养功效
葡萄酒是用新鲜的葡萄或葡萄汁经发酵酿成的酒精饮料。通常分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两种。前者是红葡萄带皮浸渍发酵而成;后者是葡萄汁发酵而成的。一般按酒的颜色深浅、含糖量多少、含不含二氧化碳及采用的酿造方法来分类。按酒的颜色深浅可以分为白葡萄酒,红葡萄酒,桃红葡萄酒等,按酿造方法可以分为天然葡萄酒,加强葡萄酒,加香葡萄酒,葡萄蒸馏酒等。
营养功效:葡萄酒是具有多种营养成分的高级饮料。适度饮用葡萄酒能直接对人体的神经系统产生作用,提高肌肉的张度。除此之外,葡萄酒中含有的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因此葡萄酒能对维持和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尤其对身体虚弱、患有睡眠障碍者及老年人的效果更好。可以说葡萄酒是一个良好的滋补品。
二、市场分析
数据显示,中国红酒市场近几年一直以15%-20%的速度增长,而北京、上海等高消费城市进口中高端葡萄酒市场销售量每年都维持30%至45%的增长,中国红酒消费群体正以令人惊叹的速度扩张。据调查,2009年中国有1900万名葡萄酒爱好者,而其中有1400万是进口葡萄酒的消费者,预计到2025年,这个数字将攀升至2100万人,增幅50%。2009年,瓶装进口葡萄酒总量比2008年增长近60%,从今年上半年增
长势头看,2010年进口量也将大大超过去年。对此,在2009年至今全球葡萄总产量下降,葡萄酒消费持续下滑的态势下,中国市场一枝独秀,使得世界著名葡萄酒厂商将目光投向了中国。
以往进口葡萄酒的消费者以中高端人群为主,比如老板、企业高管等,年龄阶段偏于中老年,但目前消费者主力,已扩张到具备一定消费能力,讲究生活品质的公司职员、普通大众阶层等,年龄阶段也下降到青年领域,特别是正步入中年的80后群体,已逐渐成为葡萄酒消费的主力军;从前进口葡萄酒的消费场所,主要为酒店、KTV等经营性娱乐场所,而目前葡萄酒作为节假日礼品、家庭朋友聚会及婚宴等个人消费情况日益增多;从前人们购买进口葡萄酒,更多地是关注泊来品牌的时尚及面子需求,而随着近几年葡萄酒市场的发展,中国消费者对进口葡萄酒知识了解越来越多,消费也日趋理性,品牌、产地及产品种类、价格等成为人们选择进口葡萄酒的标准。
由此可见,当今中国市场以消费中高端葡萄酒为主,主要消费群体为企业高管以及中产阶层,但有一点不得忽略,随着普通民众的消费能力的提高,中低端产品有着非常巨大的市场潜力,总而言之,中国葡萄酒市场巨大。
三、产品销售
首先葡萄酒文化为背景,以葡萄酒浓厚的品味感为本源,以独特的酿造过程为吸引力,让中国消费者接受葡萄酒的异国魅力,使其成为一种高尚的消费,一种身份的代表。
1)品牌推广;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广告宣传,以其优雅的高贵感和醇美的口感为主要内容,辅之葡萄酒的文化背景,在市场上形成让消费者值得信赖的优势品牌。
2)价格定位:中高端产品可以跟随市场保持原有价格,在低端产品上,为了开拓更大的消费市场,尤其是普通民众市场,可以适量降低价格,通过小瓶装,外包装略做简化等途径来降低成本。
3)营销方式:在产品的来源上要保证其质量。对于大的代理商,完全可以通过“直接签约酒庄,拿下总代理”的新商业模式,在大的中心城市可以直接采取经营葡萄酒专卖店,公司直接与客户接触,形成连锁店的一体化效应。
对于小型经营者,可以进行直接让消费者现场品味,观摩简化的酿造过程,节假日大力宣传,价格优惠等手段把葡萄酒推广给普通消费者。例如,婚庆葡萄酒在厦门市场的推广发展较好。据厦门的批发商介绍,葡萄酒婚宴市场存在着巨大的空间,婚宴市场是葡萄酒细分市场之一。
4)本国品牌:基于中国本土的葡萄酒品牌有待发展,完全可以自主开发中国自己的葡萄酒品牌,只要质量上纯正,服务优异,价格合理,加上国人对民族企业的认同感和自身酿酒工艺的改进,相信开发葡萄酒民族品牌有相当大潜力和市场前景。
5)售后服务以新产品开发:及时调查市场动态,反馈市场信息,了解哪种口味最适合消费者,根据不同的年龄段、性别、地域等特点开发适合不同口感的产品,推出小瓶装以适应低端市场。以葡萄酒文化包装产品,在企业高管到普通员工层中形成优质的服务态度,以高质量的服务回报消费者。
四、市场亟需解决的问题
经调查,近几年我国的葡萄酒市场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是葡萄酒经销商市场更多的是处于一种点状和碎片化的状态,根本没有形成有序的市场环境;
2、受资金、市场操作能力的局限,目前大多数经销商仍然停留在招商阶段或者苦守自家一亩三分地,以赚取眼前利润为第一目的,葡萄酒的销售缺乏统一的规范及制度制约,价格虚高、葡萄酒炒作的情况时有发生;
3、大多葡萄酒经销商的市场策略,更多还是停留在产地品牌宣传阶段,尚未形成产品品牌,使消费者无法形成品牌忠诚,葡萄酒消费者对葡萄酒的了解程度不高。
4、对于普通消费者,葡萄酒的高端产品价格过高,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有待开发出适合中低产阶层的产品。
五、总体分析
对于中国市场,随着中产阶层的日益壮大,普通民众的消费能力的提高,葡萄酒市场潜力巨大,也急需开发。引导经销商形成有序的市场环境,保证产品的质量,合理的价格,通过媒体广告来推广品牌以及介绍葡萄酒文化,以运营葡萄酒专卖店等新型的商业模式进行的产品销售,以“小瓶装,低价格”开拓低端市场,以优质服务回报消费者,在消费者心中建立忠实可信的品牌。
当然在整个市场中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要及时地了解市场动态走向,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必要时要调整市场策略,尽量开发一些高质量的适用群体大的新产品,在优势品牌的效应下进行推广,同时也可以尝试开发民族品牌。中国的葡萄酒市场必将迎来一个新的消费时代。
本文来源:中国酒博会门户(中国红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