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著名人物和代表作
1、著名人物和代表作
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王国维《人间词话》亚里士多德《诗学》
2、什么是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三个分支之一,是研究文学的基本规律、基本概念、基本范畴的学科,是从理性上研究文学的基本概念,而不是对文学进行感性的认识,是对于文学的原理、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隶属于“文艺学”
3、文艺学的三个分支
文学理论 文学史 文学批评
三个分支的关系:文学史是归纳,整理文学发展脉络以及发展的前因后果的学科,其中涉及到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思潮等、文学批评是用理性的方式对文学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思潮等做出判断评价进而进行细致的分析。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是具体的详实的文学资料,是文学学科的基本内容,为文艺理论提供切实的材料支持。文学理论对文学发展、创作、阅读进行总结,提出批评性质的意见,以利于文学更好的发展,总之三个学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4、文学四要素
作品 世界 艺术家 欣赏者
5、“文本”(文学文本)“文本”也做“本文”,英文是text,而作品英文则是work,是英美新批评派创造并由于他们而流传开来的概念,其原意是原文、正文的意思,在新批评派那里则是指:由作者写成而尚未或有待读者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我们也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这一术语和概念。它集中的反映了新批评的文学观和作品观,作品与作者无关、与读者无关,其意义和价值只在文本的织体内存在,是封闭的独立自足的,不依赖作者和读者的。后来由于接受美学的发展,文学作品逐渐变成了与文本对应又与之不同的概念,那就是经过读者再创造的文本才叫做文学作品,即work。
6、英伽登的文本层次理论
分为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这属于文学文本的最基本层面;第二个层面,即意义单元,是由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所传达的意义组织,他是文学文本的核心层面;第三层是多重图示化面貌,是由 意义单元所呈现的事物的大略图景,包含着若干“未定点”而有待于读者去具体化;第四个层面是再现的客体,即通过虚拟而生成的“世界”。这四个层次中的前三个层次都以建构再现的客体为目标,而再现的客体本身就不再构成什么了。因此,文学文本一般都具有以上这四个层面。
7、我国古代的文本构成理论
那就是认为文本是由言、意两个层面构成的。而古人对《周易》文本特殊构成的分解则可以为我们吸收以上西方文本构成理论的合理之处提出言简意赅的文本构成理论提供启示。《周易·系辞》曾提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和“圣人立象以尽意”的观点。三国时期的经学家王弼进一步理清了三者的关系: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8、形式美问题是由克莱夫·贝尔
9、语言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语言首先是文学创作的手段与媒介,作家正是通过语言深 情地感受万物和无限的生命,文学语言体现了作家独有的艺术感觉与文体风格,语言是文学的基本存在方式。是一套封闭的独立自足的符号体系,是人们交流的媒介。
10文学语言的特征
(1)、音乐性(音乐美)。音乐性可以独立存在,就是我们说的诗词格律,这是文学语言音乐性的最高表现。它们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中对自己语言的物质方面探索、总结出的最和谐的组配和规律。它们自身就有独立的美感,是一种“有意味形式”。我国的近体诗、词、曲等的固定语音格式就是。它们形成了文学语言最感性的审美方面,也是文学意蕴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如苏轼《江城子》
(2)是修辞性、复义性,即截断字面意义,采用隐喻等方法,尽最大力量创造不同于字面意义的语词、语句的引申、隐喻意义,最大限度的增大语言字面意义和文学意义之间的张力,从而形成文学语言的复义性,也就是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我们感叹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语境方面,文学语言是内指性的,建构自身的内部世界
普通语言,外指,指向现实世界。文学语言,内指,与外界现实的联系被切断了,自己构成一个内部世界。因此文学的一切不必符合现实的逻辑。因此“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如果放在现实中是违背现实的逻辑的,但文学语言是向内指向自己的世界的,只要遵循它自己世界的逻辑就行了。
(4)接触方面,文学语言是表现性的、表情的。
人类语言符号的两种功能:指称功能和表现功能,日常生活侧重指称功能,文学侧重表现功能,文学语言中蕴含了作者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因此比普通的日常语言更具心理蕴含性。杜甫《春望》
(5)语符方面,文学语言是陌生化的,是对语言符号本身的各个层面的扭曲。
俄国形式主义所说的陌生化。我们对日常生活的各种事物感觉已经麻木了,无法引起审美感受,所以文学要故意运用一些新的语言去描写事物,给我们设置一些理解上的困难,阻拒我们的理解,从而使我们去认真品味它的语言,感受到美感。阻拒的过程也就是审美的过程。
(6)对话性
巴赫金说的多语体性或全语体性。
10,亚里士多德《诗学》悲剧的六要素: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和歌曲,11、“修辞”,是用语言和思维的技巧来建构卓有成效的具有独特表达力的话语方式,也可以说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主要手段。在修辞的运用过程中,语言会偏离或改变一般语法规则从而焕发出新的表达张力,促使表达者和接受者产生共同的思维动势来获得生动性和新颖感。、12、什么是典型
典型是文学形态的高形态之一,除了具有一般文学形象的特征之外还比一般文学形象更富于艺术魅力,表现出鲜明的特征性,它在叙述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13,典型的美学特征
具有一般文学形象的特征之外,还比一般文学形象更富于艺术魅力,表现出更鲜明的特征性。因此,我们给文学典型以这样的定义: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一)文学典型的特征性。所谓“特征”,就是“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特征”具有两种属性:其一,它的外在形象极其具体、生动、独特;其二,它 通过外在形象所表现的内在本质又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二)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应当是来自性格的一种生命的魅力。
1、典型性格的丰富多彩
2、典型性格的灵魂深度。14,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关系
一方面典型性格是典型环境中形成的,不充分展示环境,性格的发展就失去了依据;另一方面,典型环境是由典型人物的活动所构成的,不能脱离人物来孤立地描写环境。
15、典型环境
指的是形成典型人物的性格和驱使他们行动的环境,对于它所反映的时代来说,具有典型性。即既能反映该时代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和阶级斗争、社会斗争的总趋势,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点。16,什么是意境
我国诗学、画论、书论的中心范畴,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17,意境的特征
(1)情景交融是表现特征:景中藏情 情中见景 情景并茂(2)虚实相生是结构特征:“实境”与“虚境”《游园不值》(3)韵味无穷是审美特征:《忆秦娥》 18,意境的分类
刘熙载“花鸟缠绵,云雷奋发,弦泉幽咽,雪月空明”
王国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 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19,叙事的文学分类
三分法是西方文学分类的基本模式。西方从古希腊开始便将文学分为叙事类、抒情类与戏剧类三个类别。四分法分为诗歌、散文、戏剧、小说 20、叙事理论
传统叙事理论主要谈论的是叙事文学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所以传统的叙事理论主要以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为中心。
21、叙事的构成
一是所讲述的故事内容;二是讲述故事的语言组织;三是叙述行为。据此,我们可以看到“叙事”本身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叙事”的构成: 叙述内容:被讲述的故事内容,人物、事件、场景等。
叙述话语:讲述故事的语句,讲故事的语句不是被动的,“怎样说”很重。同一件事,说的方式不同,读者接受的效果也很不一样。如“马季下蛋”的相声。“听说”和“亲眼看见”马季下蛋,听者的相信度大不一样。
叙述动作:产生叙述话语的“叙述”行为。叙述话语是由叙述动作所产生的。
22、时间、文本时间和故事时间
讲故事的过程涉及到两种时间——讲的时间、故事内容本身的时间。故事时间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文本时间(叙事时间),指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23,视角(零聚焦,内聚焦,外聚焦)视角
视角是指叙述者讲述故事的角度。根据他的焦点可以分为三种:
零聚焦叙述 指没有固定的焦点的全知叙述。采用第三人称叙述,叙述者是一个局外的旁观者。
内聚焦叙述 叙述者是作品中的一个人物,聚焦点在作品内部。采用第一人称,这个人物参与故事中来,通过他的所见所闻进行叙述。这类叙述有一定限制,叙述者只能够叙述他知道的事情,不是无所不知的,如其他人物的内心就是他不能够彻底透视的。这种叙述可以给人逼真的感觉,引入读者身临其境。
外聚焦叙述 叙述者知道的比人物所知道的要少。与零聚焦相反,叙述者根本不晓得任何人物的意识,只是向读者叙述人物的言语和行为。采用第二人称,最少见。24,什么是抒情
抒情(lyric)由古希腊文中的七弦琴(lyre)一词演变而来。七弦琴原指一种由七弦琴伴唱的抒情短歌,后来指一种偏于表现个人内心感情的文学类型。西方“抒情”这一词的来源点明了抒情的内在特征——抒情和音乐有相似性,基本都是象征性地传达人的内心情感,只是方法不同,音乐用的是音符、旋律,而文学的抒情借用话语的声音和画面的组合来象征性地传达感情。中国的抒情写意:中国古代文论很少用“抒情”这个词来概括某种文学类型,而是用其他的词来表达 ,25,哪些体裁善于抒情?
诗:抒情诗是抒情性作品的主要体裁。词亦是。
小说: 一般都是叙事性作品,但也有少数的抒情小说、诗化小说 散文:抒情性散文
戏剧:戏剧多以叙事为主,但中国的戏曲(与西方戏剧、现代话剧相比,如莎士比亚的戏剧、曹禺《雷雨》)比较独特,抒情性很强,不少唱词本身就是一首首抒情诗词。如《牡丹亭》的剧本可以被视为是一部抒情性作品。26,抒情性作品的构成
可分为三个构成要素:声音、画面、情感经验。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声与情的关系和景与情的关系。
27、诗歌的特征
语言的凝练性、意识的跳跃性、语言的节奏和韵律 28,戏剧的特点
高度集中反映像是生活,空间有限,必须集中反映矛盾冲突,以台词推进戏剧的发展 29,戏剧文学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最终需靠舞台演出而成立,是通过对话手段来塑造人物,最核心的是戏剧的冲突。30,摹仿说
西方最早的关于艺术的创作观念,柏拉图也从他的哲学角度生发了自己的模仿说。只是对于诗(文学)却是一个例外。“镜子说”在一定意义上是“摹仿说”的变体。“镜子说”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产物,它的明确提出者是达·芬奇。这一本自画论的著名说法,从文艺复兴时代开始甚是风行并渐占主流,后来普泛化为所有艺术理论(包括文论)的基本原理。究其缘由,这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理性精神的滋生和发展密不可分。31,再现说 “现象—本质”
文艺复兴之后,随着西方文学实践和理论的发展。文学“再现’观得以极大的拓展和深化,尤其在19世纪更是如此。兴起于18世纪、完善于19世绍的现实主义思想,就是继承了“摹仿说”本真精神的一种主流文论。与那种简单化的“镜子说”相比较,现实主义强调了对社会现实的能动反映和再现,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反映论”。32,什么是灵感
(1)含义: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2)特征:非预期性、转瞬即逝性和创造性。(3)思维过程:作家在内心长期积累、比较、分析材料、艰苦地思索、无意间获得结果。
33,灵感与直觉的区别:
灵感是长久思索、艰苦劳动之后的成果,直觉是从整体上对事物作出的突兀判断,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直觉却往往发生在第一次碰头之时灵感是获取成熟的答案,直觉则是得到推测性的洞察。34,文学流派 文学流派是指一批作家,因为在思想倾向和文学观念上有相近的见解,在创作实践上有共同的艺术追求,并以他们的创作实绩显示了相似的风格特色而形成的创作群体。也是一种与文学的创造活动密切相关、对文学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学现象。35,文学流派的形成
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关系密切。社会历史条件和地域文化都会影响其形成,重要基础和根本原因:思想相近,有共同关心的文学和社会问题,在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上有共同语言,有两个因素影响其形成,外部原因:社会变革和时代发展。内部原因:文学活动自身的矛盾冲突
36,古典主义
诞生背景:17世纪路易十四君主专制。资本主义发达,为扩大贸易,急需克服封建割据局面,要求政权集中。君主专制制度应运而生。古典主义便是这种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在文学艺术上的反映。古典主义产生于17世纪的法国,而后流行于欧洲各国。以唯理论为指导,代表作家有悲剧大师高乃依、拉辛,喜剧大师莫里哀。37,古典主义的艺术特色
1、崇尚理性
古典主义权威理论家 布瓦洛
古典主义的信条:“首先须爱理性:愿你的一切文章永远只凭着理性获得价值和光芒。” 这种理性是永远存在、万古不变的,在当时具有反对封建的神秘主义的作用,但过分强调,就要排斥感情、脱离生活实际。
2、重视类型
注重人物性格的普遍性,而忽略个性。人物往往是某种美德或恶行的化身。如莫里哀笔下的人物:吝啬鬼阿巴贡、伪君子答尔丢夫 3,强调教化
古典主义十分注意文艺的社会作用,强调选择具有重大意义的题材,表现美好、崇高的理想。古典主义的诗歌,充满着对国家掌权者和爱国英雄的丰功伟绩的歌颂;悲剧,大都描写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而结果总是前者得胜;喜剧则往往是对于吝啬、伪善等恶品德的讽刺。
4,追求高雅与标准化
体裁的高下:高级:悲剧、颂诗和英雄诗,主人公限于帝王将相等上层人物;低级:喜剧、讽刺文、寓言,主人公才能由普通人充当。
戏剧的“三一律”:时间一致、地点一致和行动一致 语言讲究典雅华丽。“狗”——忠诚可敬的帮手,《奥赛罗》的“手帕” 38,浪漫主义
诞生背景:英法德诸国完成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取代了封建贵族的统治地位,对未来充满幻想,精神上无限扩张,要求冲破一切封建束缚。浪漫主义正是这种新的社会关系和新的思想观念的产物。兴起于18世纪末,19世纪风靡英法德各国。代表作家:雨果、乔治·桑、夏多布里昂;司各特、拜伦、雪莱、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歌德、席勒、史雷格尔兄弟等。
39、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
1理想性强,浪漫主义作家在作品中表达各自的人生理想,往往寄托于笔下的理想人物身上: 2感情炽烈:浪漫主义往往通过主观抒情,表现出火一般的热情。雨果《巴黎圣母院》拜伦《哈罗尔德游记》热情歌颂西班牙人的反侵略战斗,歌颂希腊人热爱自由、追求解放的精神,感情至深,引起轰动。
3、赞美自然:浪漫主义作家喜欢描写大自然景色,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4手法夸张:浪漫主义者在艺术手法上往往天马行空,不可羁勒。浪漫主义作品经常写些不寻常的人物、事件,醉心于奇人、奇事、奇境,且充满幻想色彩,具有异国情调。雨果《笑面人》 40、现实主义
广义:模范论。狭义:19史记的现实主义思潮,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化的产物。19世纪30年代兴起并占据主导地位的文艺思潮。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司汤达、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托尔斯泰、契诃夫,美国的马克·吐温、杰克·伦敦。
41、现实主义的艺术特色
1、真实性:现实主义特别强调真实性,要求按照现实本来的样子描写。与浪漫主义相比,现实主义作家也有理想、富有情感,但把这些都隐藏在作品对现实关系的真实而具体的描写中。
2、典型性:现实主义不以表面真实为目的,对于生活进行典型概括,其细节描写也是为了反映生活的本质规律。所以,现实主义在描写对象时,就要舍弃一些缺乏特征性的不必要的细节,而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42、什么是文学风格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语言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43,文学风格的特征
内在根据——创作个性;基本条件——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外部特征——文体和语言组织。
44,文学风格的划分
简分法和繁分法。简分法:刚柔二分,影响最大的二分法。豪放与婉约与此大同小异。姚鼐主张应刚柔相济。
45,文学风格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1)时代文化(2)民族文化(3)地域文化(4)流派文化
46、文学消费
广义:文学欣赏、文学阅读。狭义:近代商品经济与印刷出版媒介充分发展,文学成为特殊商品之后的欣赏与阅读。文学消费是整个文学活动得以实现的重要步骤。
47、文学生产
指以作家内在心理意象形式存在的观念形态的文本创造和出版家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将作家观念形态的文学文本变为文学读物的物态化生产。——作家的生产、出版者的生产。注意:出版者的生产,多样式,书籍、影像、电子书籍、网络等。48,文学接受
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文本的深层意蕴的积极的能力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具有审美,认识,价值诠释、交流等文化属性。49,文学接受的过程
发生阶段:期待视野、隐含的读者;发展阶段:召唤结构、对话、正误与反误;高潮阶段:共鸣、净化、领悟、延留。50,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文学批评是文学接受过程中偏重理论要求的一部分。文学批评兼及各种文学现象,包括对其本身的评价与判断,即“批评的批评” 51,文学批判的模式
分为传统模式和现代模式,传统模式包括伦理道德批判和社会历史批判,审美批评。现代模式社会历史批判:心理学批判、文化学批判、文体学批判、语言学批判、女权主义批判。
52、社会历史批判
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文学是再现生活并为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形成的,因而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社会认识功用和历史意义。分析、理解和评价作品,必须将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活经历等与作品联系起来考察,代表观点:孟子:“知人论世”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不要拘泥于个别文字而误解了词句,不要拘泥于词句而误解了原文的意义,正确的态度应是“以意逆志”。他的主张很明确,就是分析诗的人不能因为个别的词和句曲解整篇的意义,而应该根据作品探索原来的创作意图,分析作品的内容。53,西方文学观念演变
西方整个古典时期直到18、19世纪之交的浪漫主义时代,“诗艺”((poetry)这个词才是像我们今天理解的“文学”一样普遍使用的术语。西方历史上最早并具有持续影响的探讨诗歌本性以及诗艺的哲学论文是柏拉图著作,柏拉图之后,所谓“文学”者才成为思考的对象。那时对“诗”的性质的代表性理解是“模仿”,正是在“模仿”之下,诗有无价值及其价值所在被反复申说。主要有四方面的变化锻造了现代的“文学”概念。审美化、人文化、民族化、学院体制。
54、模仿论
模仿论是最为传统和古老的一种文学观念,尤其在西方。它主要认为文学是对自然和人的社会生活的模仿。古希腊对文学模仿论做了最全面和最成熟、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索和探讨的思想家是亚里士多德。他使这种思考在当时就成为一门知识,并且他为此写了专门的著作:《诗学》。亚里士多德说:诗“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模仿,只是有三点差别,即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的方式不同。”
55、文学的真实
文学中真实的涵义:艺术真实:既非生活真实亦非科学真实,它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感知与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这是一种特殊的真实,是主体把自己的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而创造出来的审美化真实。56,模仿说
是与文艺本质论的模仿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对后代影响很大。但是,正像本质论的模仿说并不全面一样,发生学的模仿说也不能解释全盘。首先在原始艺术里,虽然有一些是模仿现实形象的,如壁画上的牛羊形态和狩猎场面,以及陶器上的鱼形图纹等,但也有些则并不模仿什么,如劳动工具的美化和完全抽象的几何形图案。其次,有些艺术只是直接抒发内心的感情,既不模仿现实的形象,也不模仿动物的声音,如《毛诗序》所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57、巫术说
就是一套约定俗成的有目的和意义的行为方式系统。也可以说是一套前文明的世界观。其特点是总要采用一定仪式,使巫师由人过渡为神或具有神性的人的表征。巫术发生说代表人物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弗雷泽等。
58、巫术说的优点和局限: 巫术说从社会学的角度考察艺术起源,提出了一种比较新鲜的解释。有其合理性,因为巫术思想的确是原始社会的普遍信仰,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艺术也并不例外。局限在于没有材料能说明所有原始艺术都与巫术有关。目前的考古资料也未能证明巫术的发生一定先于艺术的出现。马林诺夫斯基等民族学家则提供了某些原始部族只有艺术并无巫术的资料,使得“巫术说”难以自圆其说。
巫术观念是宗教意识的萌芽,是人类想通过某种自身行为去控制自然界的主观幻想的产物,有着明显的实用目的,并非是一种审美意识。而且有些学者认为,巫术说,特别是弗雷泽的解释,是贬低了原始人的智慧,因而是不可信的。后来的一些人类学者又逐渐抛弃了这种学说。59,游戏说
游戏说影响力比较巨大。起源于康德,代表人物还有席勒、斯宾塞。康德 艺术是“自由的游戏”。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束缚,往往得不到自由,因此,人们总想利用剩余的精力创造一个自由的天地,这就是游戏。人这种游戏的本能,就是艺术创作的动机。康德的说法被席勒加以继承、发挥,正式形成了艺术起源的游戏说。60、游戏说的优点和缺陷:
优点在于游戏的非功利性说出了艺术的某种特性,所以为很多人接受。但它也有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备受诟病。第一,游戏说从生物学的观点考察艺术的起源,而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因而比较强调人乃至动物的本能。但艺术创造并非生理需要,也不是本能的表露,而是一种审美需要。第二,席勒和斯宾塞的精力过剩说也不能解释游戏的本源。谷鲁斯指出,如果游戏完全由于精力过剩,那么当发泄完之后,游戏应该停止。但实际上并不然,喜欢游戏的人和动物,往往玩到筋疲力尽还不肯放手。而且游戏也不仅仅是无目的的活动,目的就是练习了生活技能。小猫玩纸团是练习捕捉老鼠的本领。女孩抱娃娃是练习将来做母亲。(谷鲁斯批评精力过剩说的时候颇有道理,但当他提出练习说时又难以自圆其说,因为小孩热衷游戏,并非练习生活本领,而完全是一种爱好。如小孩做造房子的游戏,经来未必就是要做建筑师。)可见,游戏说内部分析很大,各派都不能自圆其说。61,经济基础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本观念,文学的发展最终取决于经济基础或物质生产。社会结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起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思想上层建筑是指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等。
从整个社会结构来看,文学的发展最终都可以追溯到经济基础的原因,但文学与经济基础之间隔着许多中间环节,所以经济基础对文学的作用并不是直接的,文学的发展还受到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
62,文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是平衡和不平衡的关系
从历史的总体来看,两者是平衡的。文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以经济基础为其发展的最终推动力。在文学的发展进程中,虽然有些结果并非经济在起直接作用,但其根本原因往往可以追溯到经济因素。两者的平衡不是绝对的,存在众多的不平衡现象。, 63,电子文化时期
进入高科技的电子文化时期之后,现实空间与赛博空间(虚拟空间)的兼容,延长了人们的中枢神经,产生了大量共享的信息资源,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现实,使世界带有超现实的色彩。
64,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
网络文学的基本表现:通俗化、速食化,不过分讲究文句的修辞,不大考虑表达方法。而其中最主要的是:语句构成简单、情节曲折动人和贴近网络生活本身。但是其实传统文学的渗透还是存在的。网络文字改写了传统文学样态,但并非彻底颠覆传统文学。传统文学借助网络传播,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网络文学。从网络作为传播媒介来看,网络所载重要内容之一,是此前用传统方式书写并已经历久而成为经典的文学。这标明人们看到了网络具有的巨大的传播力量,从而将这些经典文学输人网络,使之在网络这个巨大而迅速的载体上被更多的读者阅读。既然在同一种媒体中,网络原创文学就势必会在传统经典文学那里吸取资源。在网上进行文学书写的网民,必须具备初步的文学修养,其所写的东西才能够让其他网络文学阅读者体验到文学趣味。
第二篇:2016教育学 人物 代表作
19世纪,英国
《教育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
1、“教育|”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神话起源说”——教会
朱熹
3、“生物起源说”——法国利托尔诺、英国沛西*能
4、“心理起源说”——美国孟禄
5、“劳动起源说”——苏联马克思主义
6、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育、佛教教育
7、古埃及教育——“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宫廷学校(少)职官学校(多),“学为文士”——奴隶目标
8、古代希腊、罗马——雅典教育、斯巴达教育
9、中世纪的西欧——教会教育、骑士教育
10、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人文主义”:意大利维多利诺、尼德兰埃拉斯莫斯、法国拉伯雷和蒙田
11、《终身教育引论》——法国保罗*朗格朗
12、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论语》,五经 孟子——性善论
荀子——性恶论,”化性起伪”闻-见-知-行 墨子——“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 道家——“道法自然”,“上士”“隐君子” 《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在战国末期成文,称为“教育学的皱形”
13、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雄辩、青年智者问答法: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柏拉图(古希腊)——《理想国》:国家主义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古希百科哲)——《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最早提倡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
昆体良(古罗马教法大师)——《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家),他西方第一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14、教育学的独立形态: 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夸美纽斯(捷克)——1632《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A“泛智”教育 B教育适应自然 C班级授课制
D教育原则: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
卢梭(法国)——《爱弥儿》,性善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教育上的哥白尼”
康德(德国)——首次讲授教育学的哲学家,《康德论教育》“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 德》,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赢得“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 洛克(英国)——《教育漫话》,“白板说”,“绅士教育”(体德智育)
15、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然巴特(德国)——1806《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该书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心理学基础上 A在西方教育学史上,他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教育性教学原则)
B明了、联合(联想)系统、方法(教学四阶段论)&席勒: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
C形成了传统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A教育即生活、生长、社会
B“从做中学”、思维五步说,五步探究教学法 16、20世纪教育学的多元化的发展:
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纲要》,德国梅伊曼和拉伊、法国比纳、美国霍尔和桑代克
文化教育学(精神科学教育学)德国——《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教育与文化》,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
实用主义教育学(美国)——《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设计教学法》,杜威、克伯屈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社会主义教育学)——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凯洛夫(苏联)1939《教育学》该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杨贤江(中国)1930《新教育大纲》该书是中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批判教育学——《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教育与权力》,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法国的布厄迪尔(两斯两尔)
17、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赞可夫(苏联)——《教学与发展》
布鲁纳(美国)——《教育过程》,“结构教学论”、发现法 瓦*根舍因(德国)——范列方式教学
皮亚杰(瑞士)——《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保罗*朗格朗(法国1970)——《终身教育引论》
苏霍姆林斯基(苏联)——《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18、内发论(遗传决定论)孟子——“万物皆有备于我” 弗洛伊德——
威尔逊(美国)——“基因复制”
格赛尔(美国)——成熟机制,双兄弟爬楼梯 高尔顿——优生学的创始人,鼻祖 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马斯洛 卢梭
19、外铄论(环境决定论)——荀子、洛克、华生 维果斯基(苏联)——最近发展区
20、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孟子、卢梭、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马利坦、赫钦斯、奈勒、马斯洛、萨特
21、社会本位论:荀子、赫尔巴特、涂尔干、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巴格莱
22、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23、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 1902年壬寅学制——未实行
1903年癸卯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资产主义 1922年壬戌学制——新学制、六三三
24、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六艺
25、我国私学发展、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
2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27、科举制度开始——隋唐
28、科举考试的依据——四书
29、孔子的话: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 “有教无类”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来源)“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因材施教 ”性相近,习相远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力行近乎仁
30、“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墨家
31、“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道家
32、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礼记》中的《学记》
33、《学记》中的话: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师严然后道尊” “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学不躐等” ”教学相长 “循序渐进
34、当代《教育学》——凯洛夫(苏联)
35、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
36、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
37、“课程”——中国最早见于唐宋期间。
唐朝孔颖达《诗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以法制.宋朝朱熹《朱子全书*论学》:宽着期限,紧着课程。
38、斯宾塞(英国)——《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把“课程”一词用于教育科学、教育科学倡导者
39、博比特(美国)——1918《课程》,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40、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和目标:
博比特、泰勒、塔巴、惠勒、凯尔、奥利瓦、莱顿索通
41、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麦克唐纳、斯腾豪斯、布拉特
42、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劳顿(英国)、弗雷尔(巴西)——《被压迫者的教育学》 643、课程理论: 结构主义——布鲁纳 要素主义——巴格莱 永恒主义——赫钦斯
44、课程设计模式: 目标——泰勒 过程——斯腾豪斯
45、课程评价模式: 目标评价——泰勒 目的游离评价——斯克里文
CIPP评价——斯塔弗尔比姆(美国)CSE评价——斯太克提出,古巴、林肯发展
46、教学方法:
愉快教学法——倪谷音(上海)情境教学法——李吉林(江苏)尝试教学法——邱学华(江苏常州)成功教学法——刘京海(上海)发现法——布鲁姆(美国)目标教学法——布卢姆(美国)程序教学法——斯金纳(美国)纲要信号——沙塔洛夫——(苏联)
47、教学组织形式:
贝尔—兰卡斯特制(导生制)——贝尔、兰卡斯特制(英国)19世纪,道尔顿制——柏克赫斯特(美国)设计教学法——杜威(美国)特朗普制——劳伊德*特朗普(美国)
48、德育原则:
“平行影响”教育思想——马卡连柯,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49、德育模式:
认知模式——皮亚杰(瑞士)、科尔伯格(美国)体谅模式——彼得*麦克费尔(英国)社会澄清模式——班杜拉(美国)
价值澄清模式——拉斯、哈明、西蒙(美国)50、班级管理模式:
班级平行管理——马卡连柯“平行影响” 目标管理——德鲁克(美国管理学家
51、“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夸美纽斯
52、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说明教学过程——赫尔巴特
53、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凯洛夫
54、率先明确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赫尔巴特
55、“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
56、“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57、“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个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夸美纽斯
58、“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因材施教”来源)——朱熹
59、最早从理论上阐述班级授课制——《大教学论》 60、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1862,北京京师同文馆
61、“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马卡连柯(苏联)
62、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埃拉斯莫斯
63、论证班级组织,奠定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第三篇:中国著名导演及其代表作-18(模版)
中国著名导演及其代表作-18.txt昨天是作废的支票;明天是尚未兑现的期票;只有今天才是现金,才能随时兑现一切。人总爱欺骗自己,因为那比欺骗别人更容易。中国著名导演及其代表作:
1、郑正秋——《难夫难妻》、《孤儿救祖记》、《上海一妇人》、《姊妹花》
2、张石川——《歌女红牡丹》、《黑籍冤魂》、《火烧红莲寺》
3、沈浮——《老兵新传》,《万家灯火》
4、郑君里——《乌鸦与麻雀》、与蔡楚生合导《一江春水向东流》,代表作《枯木逢春》、《林则徐》、《聂耳》
5、费穆——《小城之春》
6、谢晋——《牧马人》、《天云山传奇》《女篮5号》、《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啊!摇篮》、《芙蓉镇》
7、张暖忻——《沙鸥》、《青春祭》、8、郑洞天——《邻居》、《鸳鸯楼》、9、吴贻弓——《巴山夜雨》、《城南旧事》、10、黄蜀芹——《人鬼情》,《青春万岁》
11、谢飞——《本命年》、《香魂女》、《黑骏马》
12、吴天明——《人生》、《老井》
13、李安——《卧虎藏龙》、《断背山》、《推手》、《喜宴》、14、徐克——《七剑》、《倩女幽魂》、《黄飞鸿》、《新蜀山剑侠》、《英雄本色》、《新龙门客栈》。
15、吴宇森——《英雄本色》、《英雄本色II》、《喋血双雄》、《断箭》、《变脸》等。
16、侯孝贤——《童年往事》、《悲情城市》、《风柜来的人》、《冬冬的假期》
17、杨德昌——《青梅竹马》、《一一》、《麻将》、《枯岭街青少年杀人事件》
18、蔡明亮——《青少年哪吒》、《爱情万岁》、《河流》、《洞》《你那边几点》、《天边一朵云》
第四篇:著名人物访谈作业
职 业 生 涯 人 物 访 谈 报 告
俞敏洪,新东方英语学校创始人,著名的英语教学管理专家,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他曾说过,人生可以用六个词来表达,第一个叫经历,第二个叫体验,第三个叫升华。人一辈子有很多不同的活法,可以懒散地过一辈子,什么也不做,也可以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来,心走到哪里,人就可以走到哪里。俞敏洪老师正是一步步走向了自己心中的梦想,走向成功。
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情况
问题一:您在大学时期的学习和积累对以后的事业的发展有什么帮助? 答:一个来自农村、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在周围来自大城市的同学的对照和压力下,深感自卑,有更有奋斗的动力。北大求学五年,我读了800多本书,在大学读了很多书对我未来的事业是很有帮助的,让我养成了用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的习惯。另外读书多了潜意识地使你的气度和境界得到上升。我读了很多文学、哲学、社会学等很多方面的书。
问题二:如果一名毕业生到新东方去应聘的话,您会最看重他哪方面的素质? 答:他的综合素质。比如说个性是不是开朗,是不是对生活比较乐观,读过的书是不是足够多,我认为大学生如果读书不够,即使专业知识再好都不太好用,因为他的厚度不够,未来发展的潜力不够,他只是一个单向型人才,没法变成一个真正有用的综合型人才。第一要多读书,第二才会根据他所应聘的岗位去看看相关专业能力是不是强。是什么大学毕业的通常不在我们考虑范围之中,什么大学毕业的我们都要,但在学历上原则上就要求本科了,高中生再聪明来了之后你会发现他的发展潜力受限制了。
问题三:是什么力量促使您放弃安稳的工作而投身创业?
答:当时有一种想尽快地创立一份自己的事业的冲动,因为你给别人干,干到一定程度时你的能力会受到制度的制约,很多精力会消耗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间,你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实践。比如说我之前在一家培训机构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我认为如果学生不满意就应该给学生退费,或者是应该提供一定的试听期,那对方老板就不同意,他们觉得收了钱怎么还能退呢?那我就想既然实现不了自己这种想法那就自己去做呗。问题四:对于创业的人来说,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大,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而且还不知道辛苦的付出到底能否得到回报,这时候您觉得该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呢?
答:这个事情是这样的,如果你一旦决定创业,你前提条件是想好了的,第一就是你打算牺牲自己,牺牲自己的时间,牺牲自己的精力,因为你创业是为自己干,如果你没有一个牺牲自己的精神那是干不好的,所以你没办法去计较说我在8小时内干8小时以外不干;也许你要面临到最后是光光汉,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也有可能你立刻就会富甲一方成为中国的著名企业家;就和刘邦一样;所以你在做事情的时候这样一想心理就平衡了,因为这是你自己的选择,永远是没有后悔的余地的。第二个呢,不管你多么的难,多么的累,你都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要给自己空白的时间,让自己生理上心理上都得到休息,以保持自己长久的战斗力,在我看到的例子中凡是身体不好的,身体拖垮的都是不可能把企业做好的,就算企业做大了,身体垮掉了那就白做了。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就算你23岁开始创业,一直到50岁才能成功也没事;你活到80岁,你还有30年可以享受呢;所以说呢,一步一步来,不要把命搭进去了,也是一个很糟糕的事情。问题五:为以后就业做准备,您觉得我们最最应该积累的东西是什么? 答:我觉得在就业路上要积累的就是整体的成熟度,处理问题的能力,眼光,方法,技巧,因为这些都是帮助你在就业路上不断解决你所发生的问题、危机,往前推进的东西。就业最忌讳的就是心情急躁,心胸狭窄,心理容不下别人,不能吃亏,这些都是需要自己人品人格的重新锻造和提升才能完成的,只有有了这些东西以后才能走得更远,更好。所以就业也不仅仅是就业的问题,就业也体现了一个人全面的问题,只有个人全面发展了整个的事业才会随着你发展,否则一般创业比较偏激,比较极端,没有耐心的话就业很容易失败。
问题六:作为新东方的英语创始人,你认为学习英语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答:英语的本质和所有语言的本质一样,就是流利的表达思想,高手的境界就是不需要思考,本能反应脱口而出。学习英语的基本法则就是重复,所有大事的基础就是小事的积累。中国学生之所以学不好英语,主要原因之一是有羞耻心理,害怕丢脸。其实羞耻心理是人的一种美德,但是我们要想快速学好英语,就要不怕丢脸,调整心理,甚至我们可以这样想:如果我英语说的不好,痛苦的又不是我是老外,呵呵,好幽默的说法,真的为了说一口漂亮地道的英语,暂时丢脸算不了什么。问题七:你为什么会选择考研呢?
答:考研的原因无非以下几点:改变自己的出身,即想通过考研进入一个更好的大学;逃避就业压力;对所考专业感兴趣,希望继续深造;我认为我考研是基于对这个的专业的喜爱,希望自己能有更深入的学习。并且我认为学历在当今的中国还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以后的晋升,高学历也还是很有优势的。问题八:对于考研,你有什么建议呢?
答:我认为考研的学习可以归纳为:计划+执行+韧劲+心态。首先,计划不要定的过死,要有一点的缓冲,有一定的弹性,但制定了计划就一定要坚定地执行。其次,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研友对于考研的学习也是有很大帮助的。第三,心态。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你肯定会有动摇,这个时候就需要好好调整自己的心态,想想自己当初为什么做这个决定。
职业定位启示
此次的大学生生涯人物访谈活动是我们对未来拟定职业生涯的一次探索性活动,更是对自我的设计,自我规划,自我成就的探索性活动。自古男儿当自强。四年的大学时光转眼即逝,其中的快乐欢笑、悲伤泪水,交织成了俞敏洪的青春年华。今日的回首,让记者感受到他乐观的心境、笃定的信念、执着的努力。通往成功的路途还很遥远,但是每一段路,俞敏洪都有信心走过。这是奋斗之后的从容,是积累之后的自信。用理想和信念来支撑自己的精神;用平和与宽容来看待周围的人事; 用知识和技能来改善自己的生活;用理性和判断来避免人生的危机;用激情和毅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用严厉和坚决来改正自己的缺点。生命是一条河流,要保持永远的流动,河流有两种成分,一种是泥沙,一种是水,我们不能把自己变成泥沙,变成泥沙,生命就会沉淀下去,就会进入河底,最后生命就会永远停滞。如果是水,就会必然流向大海,黄河九曲十八弯,就是要流向大海,尽管他们的曲线不同,他们的运行方式不同,但是最后都流向大海,当你流向大海以后,就会变得更加丰富、清澈、透明,而且生命本身会变成最美丽的颜色,大海的蔚蓝色,奋斗的过程就是用这理念和精神支持我的过程。
第五篇:外国著名导演及代表作--死记硬背
卢米埃尔——《工厂大门》、《火车到站》;
爱迪生:举世闻名的电学家和发明家,1889年在实验室里成功进行电影试验,电影摄影机即产生于此。
弗拉哈迪——《北方的纳努克》《亚兰岛人》和《路易斯安那州的故事》、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
卓别林——《淘金记》、《城市之光》、《寻子遇仙记》、《摩登时代》、《大独裁者》
爱森斯坦——:《战舰波斯金号》、希区柯克——《蝴蝶梦》、《眩晕》、《精神病患者》、《电话谋杀案》、《西北偏北》、《惊魂记》、《群鸟》
奇士基耶夫斯基——《人员》、《生命的烙印》《红》《白》《蓝》、《双生花》
波兰斯基——《水中刀》、《唐人街》、《苔丝姑娘》、《钢琴师》
小津安二郎——《东京物语》、《晚春》、《秋刀鱼之味》等。
黑泽明——《姿三四郎》、《罗生门》、《七武士》、《影子武士》等
塔可夫斯基——《乡愁》、《镜子》《牺牲》、《索里亚里斯星球》、《安德烈?鲁勃廖夫》、《压路机与小提琴》
米哈尔科夫——《西伯利亚理发师》、《毒太阳》
斯皮尔伯格——《ET外星人》、《侏罗纪公园》、《大白鲨》、《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
阿巴斯——《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生生长流》《橄榄树下的情人》、《樱桃的滋味》
陈英雄——《夏天的滋味》、《三轮车夫》《青木瓜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