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死刑的文化透视(二).

时间:2019-05-14 16:21: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古代死刑的文化透视(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古代死刑的文化透视(二).》。

第一篇:中国古代死刑的文化透视(二).

中国古代死刑的文化透视

(二)姜晓敏

【学科分类】刑法总则 【出处】中华法律文化网 【写作年份】2011年

【正文】

四 死刑的执行

(一)执行的地点

行刑的地点一般选择在市朝,从春秋时起大都如此。凡处死王公大臣或名士大夫,就在朝门外,如北宋时在汴京(今开封)五朝门,明清时在北京午门;凡处死普通罪囚,就在热闹的街市进行,这即是《礼记·王制》篇所说的“刑人于市,与众弃之”的意思。为了维护贵族官僚的特权,一般对他们的行刑都不公开,而是令其秘密自裁。监刑人奉上一杯毒酒、一柄宝剑、一段白绫,允许其自由选择死亡方式。

我国古代的死刑,不仅处决手段残酷,而且大多数死刑执行的全部过程都是在稠人广众之中、众目睽睽之下公开进行的。这一点从进入阶级社会伊始就形成定制,直至清末依然如此。民族学资料表明,公开罚罪,甚至让部族成员共同参与进行处罚的现象,早在原始时代末期即已存在。推始其本意,主要表示部族全体成员对处罚的认可和执“法”的公正。当部落首领权力膨胀,这一形式很可能被用来威慑部众,巩固首领自己的权势。进入阶级社会后,这一层意义被大大加强,“刑人于市”也就成了古之通法。究其用意,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借此机会继续对犯罪者在人格上进行凌辱,以在伦理上达到“与众共弃之”的社会效应。古代刑人,必先标明犯人的罪名押解示众。其时,死刑犯不论男女,往往要裸形(剥脱衣服)。据说,这是为了施刑决死的方便,但在穿衣蔽体已含有遮耻心理的社会中,当众被他人扒衣露体,无疑是一种耻辱。北魏孝文帝曾想改变这一做法,认为去衣裸体,众人围观,有伤风化。但事实上,晚至元、明、清,仍是去衣裸形。这一点,从《窦娥冤》的木刻插图及清末秋瑾烈士在临刑前提出不准去衣的要求中均能得到印证。此外,犯人处死之后的陈尸示众及戮尸,也含有弃、辱之意在内。古代的斩首之刑就叫“弃市”。其二,是通过残酷的施刑过程,包括让一些罪犯“陪杀场”,以加强刑罚的恫吓作用,使民众不敢犯上作乱,这是公开行刑的主要目的。其三,公开行刑时,为了保证不发生意外,往往要派出一定的武装力量负责警戒刑场、保卫行刑,其中不无显示统治之威严和强盛之意在内。为防止死刑犯借公众聚观处刑之机散布不利于统治者的言论,一般会在其口内塞入木丸、核桃等物。

古代的刑场往往选择在热闹的十字街头,除了威慑民众、“杀鸡给猴看”的目的外,另一个原因也是为了依靠十字街头熙熙攘攘的人群来驱赶鬼魂阴气。

古人认为死刑犯的血具有驱邪、消灾、治病等功用,所以常有人向刽子手购求,刽子手往往将死刑犯的血收集起来,待价而沽。鲁迅的小说《药》就表明了这一点。

(二)执行的时间

我国古代非常注意死刑执行的时间。被判死刑的人,除了重要罪犯(如钦定要犯)或在非常时期(如战争中)应立即处决之外,从古至清都定在秋后处决。《左传》中就有“赏以冬夏,刑以秋冬”的说法。原因是秋季草木凋零,呈现一派肃杀之气,此时行刑,正是顺应天道肃杀之威。所以,《礼记·月令》篇说:“孟秋之月,命有司,修法治,缮囹圄,具桎梏,……戮有罪,严断刑。”历史上,除了秦时一年四季都可以执行死刑外,其他各代处决犯人都在入秋以后,这就是古时常说的“秋决”。行刑的具体月份,各代的规定稍有差别。西汉时规定在十月至腊月之间,一到立春就不能再执行死刑。唐代规定,若不是在秋分至立春之间处决死刑者,要判一年徒刑。明代规定,执行死刑在秋分以后、立春以前,若有在立春以后至秋分以前处决死刑者,杖八十。

除了在选择季节上有“秋决”的习惯外,执行死刑的具体日期也有一定的限制。如唐代规定,在大祭祀日、致斋(举行祭祀或典礼以前清整身心的礼式)日、朔日、望日、上弦日、断屠日月(官府下令禁止宰杀牲畜的日子或月份)、二十四节气、假日以及下雨未晴的日子,即每月初

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日,加上二十四节气日、雨未霁、天未晴及大祭享日和闰月的全月。这样除来除去,一年中能执行死刑的日子是屈指可数的。不仅如此,在可以行刑的日子,行刑的具体时辰也有规定。白天行刑必须等到午时,夜间行刑必须等到天明,这在各代已是通例。

应该指出的是,借助戏曲、小说的传播而为大家所熟知的“午时三刻”这一行刑时间,并非古代法律的明确规定。古代的“时”和“刻”实际是两套计时系统单位,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一百刻。“午时”一般约合今天的上午十一时至下午十三时之间,午时三刻是将近正午十二时,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这在古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中国古代一直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作出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等和他有关连的人员。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压抑鬼魂不敢出现。这应该是习惯上“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

全世界几乎所有古代国家,执行死刑都要求在白天进行。比如20世纪以前,欧洲国家普遍是在“日出之时”处刑。这里的共同考虑因素显然有防范上的理由,也有威慑民众的理由。不过,像中国那样考虑鬼魂阴气因素的却很少。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报应”,得到“福报”是善事积累的结果,得到“恶报”则是恶事积累的结果。如《周易·坤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佛教传入后,因果轮回的说教和传统的“报应”观念相结合,更在民间根深蒂固。

照理说,法官、监斩官、刽子手都是在执行法律,他们合法判人、杀人,不应像一般的杀人行为那样受到报应。不过,考虑到中国古代的法律和“天理”、“人伦”之类的规范体系相比,其神圣色彩要淡薄得多。因此,作为法官、监斩官、刽子手个人来说,总觉得单靠法律护身还不足以避免报应,还必须要靠那“午时三刻”的阳气以及其他的一些手段来匡正祛邪。

按照清代长随的教科书《公门要略》的说法,当时的法官在死刑执行令上签字时,是由刑房书吏将死囚的犯由牌(也称姓名标子)倒呈长官,长官提朱笔,刑房书吏就势往上一拖,让死囚姓名上勾到红笔痕,这就算是那枝朱笔签发的死刑执行令,法官不直接对此负责。那枝朱笔就此抛弃,再也不用。而监斩官为了辟邪,出发监斩时总要穿上全套公服,罩一件大红斗篷来辟邪。行刑结束后,总要绕道去城隍庙烧香,让城隍老爷管住可能跟在身后的鬼魂。回衙门后还要大放爆竹,官轿再进大门。全体衙役出动,在大堂院落排列整齐,挥动棍棒“排衙”,驱赶鬼魂阴气。

古代君王为了极力表明自己的不忍刑杀,在死刑执行之日,往往还要作出不食酒肉、取消歌舞娱乐活动等姿态,以示自己的仁德。如唐太宗就曾言:“人命至重,一死不可再生”,下令“刑人日勿进酒肉。内教坊及太常,并宜停教”,“彻乐减膳”等等。

赵旭在《唐宋死刑制度流变考论》一文中对唐代死刑行刑的具体时间进行了考证。《大唐六典》记载:“仍日末后乃行刑。”五代时有人引用唐代的《狱官令》,可以佐证:(后唐长兴)四年(933)六月,大理寺张仁椽?奏:“……准(唐代)《狱官令》:‘诸大辟罪,官给酒食,听亲故辞决,告犯状,日末后行刑。’另外,《太平广记》记载,刘崇龟镇南海之日,为引诱杀人后逃窜的罪犯,“以他囚之合处死者……侵夜毙之于市”。为了使其信以为真,死刑的执行必然合乎制度。“侵夜”即刚刚入夜,与“日末”语意吻合。正史与野史相印证,证明唐代的死刑的确是在日末执行(“入夜”当与“日末”同意),并非如近代戏文中表现的“午时三刻”,而是黄昏时分。

(三)执行的赦免

中国古代帝王握有大赦之权,而儒家一般赞成赦罪,将其作为“德治”、“仁政”的一种表现。所以,尽管法家坚决反对赦罪,但赦罪不仅在古代历史上绵延不绝,并且从汉朝开始形成经常性发布大赦的惯例。“不但皇帝即位、改年号、册皇后、立太子、生皇孙要赦,平叛乱、遇灾异(包括日月蚀)、帝后有病要赦,郊祀天地、行婚丧寿庆大典要赦,甚至获珍禽异兽也要赦。而且名目繁多,有‘大赦’、‘曲赦’(局部地区)、‘特赦’、‘常赦’、‘恩赦’、‘郊赦’等等。”赦罪的滥用,减少了不少死刑的执行。如唐太宗曾放出390名死罪犯人归家,如期返回后又全部赦免,这一事例在社会上流传甚广。最初的赦宥只是针对因过失或意外事件而触犯刑律的轻罪,对这种轻罪罚以赎金犹嫌太重,所以干脆赦免了事,而且专为一人一事而论。后世曲解其旨,经常滥赦,且定为常制。这一状况曾遭到西汉匡衡、东汉王符、宋代欧阳修、明代丘浚等人的激烈批驳,但是历代依然大赦风行。特别是蒙古人所建立的元朝,以喇嘛教为国教,其僧侣经常以“修佛事”、“作功德”为名,要求释放在押重犯,包括死刑犯。其国师、帝师等宗教领袖同帝王一样,拥有颁发大赦的权力,严重干预了国家司法权。

据学者研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还形成了大赦的专门仪式。北齐律规定:到了大赦的那一天凌晨,由朝廷的武库令拿出一只“金鸡”,放置在宫殿门前。把京城在押囚徒全部集中到宫殿前广场上,擂鼓千声,宣告赦令,然后一齐给罪犯解开枷锁。这只金鸡的意思有两种说法:一是看天象的官员发现天上的天鸡星移动位置,就应当有赦,所以做一只金鸡;另一说法是金鸡之制起于西凉的吕光,意思是鸡是八卦中巽的神象,巽为号令,所以以鸡为号令的标志。唐朝的大赦仪式也和北齐一样,当天由武库令布置金鸡和鼓,金鸡高四尺,嘴里叼着一幅红色的绢,系在一根七丈高的高竿上,树立在广场。把罪犯押到皇宫前面,擂鼓千声后再宣诏,当场释放。外地的大赦诏书用绢写成传送。宋代大赦的场面更是热闹,简直就像是杂耍表演:金鸡的高竿挂下四根粗绳,先由四人缘绳攀登到竿顶,抢夺金鸡嘴叼的红绢。擂鼓结束后,装扮成仙人的官员再乘木鹤从城楼上缘绳滑下,向宣诏的官员传递赦书,然后宣旨,把一件严肃的事情变成了喜庆的节日。

死刑的废除

自从西汉文、景时期进行了以废除肉刑为主的刑制改革之后,在中国历史上开始不断发生主张恢复和反对恢复肉刑的争论,此起彼伏,形成了好几次高潮。但是,关于死刑是否应当废除的争论,却几乎从来没有发生过。虽然早在中国封建社会处于颠峰阶段的大唐天宝六年,唐玄宗出于“务好生之德”的目的,曾公开下诏废除死刑,但这一举措却没有进入盛唐如此众多的才子、臣子的视野,引起深入而广泛的讨论,该诏令本身也似并未发生实际的效力和影响。尽管在时光静静地流淌了一千多年之后的1893年,浙江人陈虬在其著作《治平通议》中,首次对死刑提出了批判,但仍旧没有发生多大影响,几乎不为后人所知。为今日大众所耳熟能详的是,意大利人贝卡利亚在1764年出版的《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对死刑的愤怒谴责。废除死刑的思想之所以较早产生于欧洲,与基督教宣扬生命是上帝给的,世俗的法律不能剥夺人的生命这一观念有关,亦与启蒙运动时期社会契约论的盛行密切相关。与之相对照,在古代中国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却是“杀人者死,伤人者刑”这一观念。尽管宗教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也有相当的影响,但外来的佛教与本土自生的道教从未占据正统思想的主流。佛教虽讲慈悲,却宣扬“四大皆空”,认为生就是苦,只有死才能真正获得解脱,身躯不过是个臭皮囊;道教也以抛却凡尘、得道成仙、飞升上天为修炼的主要目标,因而都很少关注死刑。加之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很早就建立了相当强大的国家政权,确立了国家刑罚的观念,因而实践中严格贯彻“杀人者死,伤人者刑”的原则,法律不允许被害人家属和仇人私下和解,严厉禁止收受赔偿。而西欧中世纪日耳曼各部族及古代中国周边的一些游牧民族,则将杀人、伤人、抢夺妇女等现在看来明显属于犯罪的行为,视为是一种私人之间可以使用赔偿、当作一项债务来解决的侵权行为。欧洲中世纪长期通行的《撒利克法典》规定,杀死一个自由的法兰克人,赔偿200个金币就可以了事。这在许多中国人看来,简直是匪夷所思。因为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中,“杀人偿命”乃天经地义之举。这无疑不利于废除死刑思想在中国的产生和传扬。即便是1893年的陈虬,其批判死刑仍是以“伤天地之和而致阴阳之乱”的中国传统观念为立论基础,而与西方的天赋人权等思想相去甚远。加之“兵刑合一”、“重典治吏”等传统观念在人们头脑中依然根深蒂固,所以只要世界上的局部战争还在继续,只要贪官污吏还在为非作歹,那么赞同保留死刑的就会大有人在,这是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废除死刑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之,死刑是一个相当古老而又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传统思想文化的方方面面,由于笔者学识有限,本文只是作了一个初步粗浅的梳理,敬请方家指正。

第二篇:中国古代经典文化

《中国古代经典文化•论语十则》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一、教学要点

1.了解儒家、道家两家学说的基本思想,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如“仁”“礼”“义”“孝”“道”“自然”“无为”等,并能有自己的体会;

2.对儒道两家学说的影响及其互补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3.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形成语感。熟读、背诵一些片段。

二、课前预习内容

一文言基础知识 A.语音

盍(hã)诲(huì)裘(qíu)敝(bì)肱(gōng)少(shào)者怀之 智者乐(yaî)山,仁者乐(yaî)水 知者乐(lâ),仁者寿。B.通假字

①可谓好学而已(已:通“矣”)

②知者乐,仁者寿(“知”通“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通“智”)也。C.重点字词

①就有道而正焉(正:使自己的道德行为得到修正,使动用法)

②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动用法,使„„安逸;使„„信任自己,使„„得到关怀和爱护)

③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勤快)回虽不敏(敏:聪敏、聪明)

④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有上天的旨意、自然的秉赋、人生的责任与义务等多层含义)⑤是智也(是:代词,这)⑥盍各言其志(盍:何不)

⑦愿无伐善,无施劳(伐:夸耀,炫耀;施:表白)⑧天下归仁焉(归:称许,赞许)

⑨小人长戚戚(长:总是,常常;戚戚:忧愁,哀伤)⑩一日克己复礼(一日:一旦,表示假设关系)D.本课中所涉及的成语与格言。

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③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⑤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⑥克己复礼

⑦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E.重点虚词:

主要是“于”、“而”、“之”、“且”,请学生针对原文,选择例句自己归纳其用法。

二学生根据注释,依此翻译节选各则,并思考每一则所反映的儒家的思想是什么,体会孔子思想的博大与深邃。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宋代有名的宰相赵普曾经对宋太宗赵匡义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更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这个意思。

(二)检查学生预习内容。

(三)孔子、《论语》简介

孔子(公元前552或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四)文本内容讲析; 1.“学而”篇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读解】:此则讲的是好学的态度、表现与要求。君子可以不求食饱、不求食好,居住环境不追求舒适,居住环境较好的话会有一种依赖性,会对个人修养道德没有帮助,反而使自己变得很懒惰;做事和工作都要勤劳、敏捷、认真,而且要小心说话,俗话说得好“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能让自己像那些有道德的人一样。

孔子认为好学,要学业精通,就必须勤奋。学会居安思危,这样就可以算是孔子所提倡的那样。这句话可谓与我们现代人的追求是反过来的,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给大家的教育,就是要读好书才能有好职业,不断拿学位才能有好的生活、“娶(嫁?)美女(帅哥?)买房买车”。

这也是现实的,能拿在手里的;但这并不是说孔夫子古板、落后,而是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我们的一生,终究是精神生命的一生,物质追求和感官享受终究有限,而精神的升华才是人生的最终之道。外在的追求会导致冲突紧张而又矛盾的一生,精神的升华却会呈现心理的平安与人生的顺遂。我们并不是要把两方面对立起来,而是要把重心放平衡,人生就有无限的宽裕,而物质的追求,实在会让生命总是紧张而烦恼。

2.“为政”篇

原文:“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我童年学习,到了十五岁时立下了求学的志向,三十岁时学问和处事都可以在社会上立身了。四十岁时学问上的问题都能清楚明白,立身处事有坚定的原则,不会被外界左右。五十岁时我知道了天命,知道了天给予我的使命职责和命运。六十岁时我听到顺耳话能够分辨是非,听到逆耳话能够理解他人,对各种人的各种话都能分辨取舍。七十岁时我的心灵和行为都达到了自由王国的境地,行随心至,从不越过仁的规范。”

子曰:“由(子路)!我教诲你的知道了吗?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句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啊!” 【读解】:这一则讲的是人的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分为了几个阶段,真可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勤奋不倦地学习是贯穿孔子一生的主题。正是通过刻苦的学习,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并授徒讲学,成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正是通过学习的积累,在不断的学习中,孔子一步步得到提高,从而达到了“从心所欲”的境界。孔子学习如饥似渴,不断的寻找机会充实自己,“入太庙,每事问”。孔子认为学习要有正确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孔子以学习为乐,并对学习有很深的体会。

后一则强调了要正确的估量自己,不夸耀,不虚伪,人要有自知之明。

3.“公冶长”篇

原文: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孔子说(子: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盍:何不)”子路说:“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衣[轻]裘:泛指衣服。“轻”字为衍文,是因《论语•雍也》中有“衣轻裘”而误衍。“裘”:本指皮衣。共:动词:指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敝之:指把车马、衣裘用破,用坏。敝:使动用法。憾:抱怨)。”颜渊说:“(我)想的不是夸耀自己的好处(伐:夸耀),不夸大自己的功劳(施:表白)。”

子路说:“愿意听听您老人家的志向。”孔子说:“老年人,使他们安逸;平辈的人(朋友),使他们信任我;年轻人,使他们归依我。”(安、信、怀:都作使动词用,宾语“之”分别指代“老者”、“朋友”、“少者”。安:安逸。怀:归依)

解读:本章写的是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以言“志”为题,讨论怎样做人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为具体内容简短的一段对话。

提出对处理“老、中、轻”三代人的人际关系的原则,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时期,尊老敬老、真诚守信、关心青少年成长,已成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4.“雍也”篇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先生说:“知道它不如喜欢它,喜欢它不如以之为乐。” 先生说:“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智者活跃,仁者沉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读解】:这里,孔子强调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有了浓厚的兴趣,我们才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孔子正是这一点的身体力行者,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即为明证。后一段话,充满了辩证法,也是孔子对人的个性的深刻体悟,很能给人启迪。“山的沉稳,水的灵动”,也许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缺少,也许,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智者或者仁者,但是作为目标来追求,人生就会更加有意义。5.“述而”篇

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坦荡,小人经常心绪不宁。”

【读解】: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广坦荡;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6.“颜渊”篇

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视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仁。孔子说:“抑制自己,履行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归向仁。实行仁,全凭自己,难道凭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的条目。”孔子说:“不合礼的现象不看,不合礼的声音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颜回虽然迟钝,也要求实行这些话。”

【读解】:这一则,孔子论述“仁”,强调克制私欲,用礼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侧重强调了个人的修身。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从这则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对老师所学的信服,也可以看出师生关系的和谐。应该说,讲究自我表现约束,用一定的社会规范来调适自己的行为与语言,提高个人修养,使人与人的关系和谐,这种思想是值得提倡的。7.“季氏”篇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依衰,戒之在得。”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需要戒除的事情:少年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要戒除的是女色;等到壮年时,血气正旺盛,要戒除的是争斗;等到老了的时候,血气已经衰落了,要戒除的是贪欲。”

【读解】:这一则,孔子从人生的三个阶段,强调了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少年戒女色,壮年要成熟稳重,做事情要凭借理智,要三思而后行;老年要淡泊,不可以贪婪。应该说,孔子说这些的出发点,还是“礼” 的规范。这则对我们今天加强个人修养,很有启迪意义。

(此环节教学预设说明:翻译可以交给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点拨;然后对于各则语录所反映的思想,让学生自由讨论,教师也参与到其中,形成师生探讨互动的课堂气氛!)

(五)学习《论语》意义。

1.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论语》则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经典。

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及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论语》则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经典。

虽然新文化运动以来,儒家学说成了被打倒的对象,但是儒家某些思想仍然在我们的生活里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尽管西方文化一直在向我们这个东方古老的国家不断渗透,国人中受其影响甚众,但国学作为中国固有的学术和文化,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汉学不断成为世界各国学术界要了解和研究的对象,今年就有许多国家兴办了孔子学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宣扬国学,宣扬儒家文化,有效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文逐渐兴起,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确是靠了边,试问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国学了解多少?如果不在青年人中大力宣扬国学,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不可能得到有效地传承,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象世界其他古老文明一样灭亡,就是因为文化传承起了很大的作用。

现在重提国学教育,宣扬儒家文化,就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代表了孔子的主要思想,虽然今天我们不可能把儒家思想和著作作为教育的主要部分,但至少要了解,相信通过了解,我们一定有所收获。

四、课后作业

1.背诵几则你最喜爱的论语。2.抄写熟记词语并翻译全文。3.预习《老子五章》。下列翻译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附答案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â)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晋灵公不君教案6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高中经典文化研读——晋灵公不君》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识记文中的名句。

2.理解赵盾、晋灵公、董狐以及武士们等形象。

3.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探究“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教学重点:《晋灵公不君》的学习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春秋时的晋国有一个大臣叫赵盾,他明明没有参与谋杀国王晋灵公的叛逆行动,满朝文武都可以证明他的清白,但是晋国的史官董狐却在朝堂之上,在文武朝臣面前,竟理直气壮地告诉大家:“作为史官,我已经写下‘晋赵盾弑其君’。”此言一出,赵盾有冤难言,文武百官也爱莫能助,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要看看这千古奇冤倒底是怎么加回事。本文文学常识简介

1.介绍《春秋》与《左传》。

《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史,内容简约,只是大事年表式记载。(见教材P28)

《左传》(《春秋》三传之一):是我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西汉初称《左氏春秋》。后又称《春秋左氏传》。《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叙事有“详而博”的特点,富有戏剧性的情节,有具体的人物活动,这种叙述风格成为后世楷模。

对“晋灵公不君”在《春秋》只一笔带过,但在《左传》中,同样写这个史事件,就写得有情节,有人物,情节有因有果,人物有血有肉。2.文中所写事件涉及到哪些人?

一君(晋灵公),四臣(谏臣赵盾、士季、叛臣赵穿、史臣董狐),三甲士(xx,提弥明;灵辄)

晋灵公名夷皋,晋襄公之子,文公之孙,晋国第二十六君,在位14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赵盾,晋国的正卿(相当于首相),谥号宣子。

二、初步感知全文1.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请一些学生读相关段落,师板书字词)难认字:

蹯 翳 食之 箪 橐 与为公介 为法受恶 自诒伊 通假字

①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辟-避

②宣子田于首山 田-畋

③子为正卿,亡不越竟 竟-境

④反不讨贼 反-返

⑤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阙-缺

⑥我之怀矣,自诒伊戚 诒-贻 2.齐读全文。

三、结合注释自读课文,重点词语解释1.不君,不行君道。厚敛,加重赋税。以,连词,当译作来。2.'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而:连词,可译作来。

3.'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夫人载以过朝。宰夫,厨子。过朝,经过朝廷。4.'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中'莫之继也'怎样解释?

提示:没有人继续您进谏了。'莫之继也'即'莫继之也'。莫:否定性的无定代词,'没有谁'。之:代词,指赵盾,等于说'您'。'之'在这里做'继'的宾语。

5.'君能补过,衮不废矣。补过,补救过失。衮,衮袍。这里指君位。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提示:善事里没有哪个能比这个更大的了。

7.'公患之,使鉏麑(chú nń)贼之' 患:厌恶。之:代骤谏。贼之:杀赵盾。这里的'之'代赵盾。8.'晋侯饮(yìn)赵盾酒' 饮:给酒喝。意动用法。9.'公嗾夫獒焉'中的'嗾'、'夫'、'獒'的意思各是什么?

提示:嗾(sǒu):呼唤狗的声音。夫:指示代词。那个。獒(áo):猛犬。10.'斗且出'中的'且'的解释?

提示:且,连词,一边„„一边。11.'提弥明死之'中'死之'的解释?

提示:死之:为之死,即为赵盾而死。

12.'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中的'免之'的解释?

提示:免之,使赵盾免于受害。13.'赵盾弑其君'中'弑'的解释?

提示:弑,古代下杀上,如臣杀君,子杀父,都叫弑。14.古今异义词

“宣子骤谏”的“骤”、“鉏麑贼之”的“贼”、“见灵辄饿”的“饿”、“书法不隐”的“书法”,等等。

第二课时 学生书面翻译全文,教师指导检查。

《晋 灵 公 不君》译文

【原文】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清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译文】晋灵公不行国君正道。加重赋税用来彩饰墙壁。他还从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来取乐。有一次厨子炖熊掌没有炖熟,灵公就杀死他,把尸体装在草筐里,命妇女用车装着尸体经过朝廷。赵盾和士季发现了厨子的手,追问厨子被杀的原因,并为这件事忧虑。赵盾准备进谏,土季说:“您进谏,如果国君不接受,那就没有谁能接着进谏了。请让我先去吧,没有采纳,您再继续劝说。”士季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灵公假装没看见。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看了看他,说道:“我知道所犯的错误了,准备改正它。”士季叩头答道:“哪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却能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了。《诗经》上说:‘没有谁没有个好的开头,但很少能坚持到底。’照这样说来,能够纠正错误的人是很少的。您能有始有终,那末国家就巩固了,哪里仅仅是臣子们有所依靠呢。《诗经》又说:天子有没尽职的地方,只有仲山甫来弥补。意思是说过失是能够弥补的,您能弥补自己的过失,君位就丢不了啦。”

【原文】犹不改。宦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癖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齐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译文】晋灵公仍旧不改。赵盾多次进谏。晋灵公很厌恶他,派鉏麑暗杀他。鉏麑清早赶去,看到卧室的门已打开了。赵盾已穿戴整齐准备上朝,由于时间还早,端坐在那里打瞌睡。鉏麑退出来,感叹地说:“不忘记恭敬,真是百姓的主啊。杀害百姓的主,就是不忠;不履行国君的使命,就是不守信用。在这两者之间只要有一种,都不如死了。”便撞死在槐树上。

【原文】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译文】秋九月,晋灵公赐给赵盾酒喝,预先埋伏好身穿铠甲的武士,准备攻杀赵盾。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现了情况,快步走上堂去,说:“臣子侍奉国君饮酒,超过了三杯,不合乎礼仪。”接着扶赵 盾下堂。晋灵公唤出那条猛犬向赵盾扑去。提弥明徒手搏击猛犬,把它打死了。赵盾说:“不用人而使唤狗,即使凶猛,又顶得了什么?”一面搏斗,一面退出宫门。提弥明为赵盾殉难。

【原文】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译文】当初,赵盾在首阳山打猎,在翳桑住了一晚。看见灵辄饿倒在地,问他得了什么病,灵辄回答说:“已经多日没有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灵辄留下一半食物不吃。问其原因,答道:“我在外当奴仆已经多年了,不知道母亲还在不在。现在离家近了,请让我把这些东西送给她。”赵盾要他吃光,并给他预备一筐饭和肉,放在袋子里送给他。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甲士,却把戟掉过头来抵御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免于难。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回答说:“我就是您在翳桑救的饿汉呀。”问名字和住处,他没有告诉就走了。——接着赵盾也逃亡了。

【原文】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译文】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死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逃出国境的山界就回来了。太史(董狐)记载说:“赵盾弑其君。”并且把这条记载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不是这样。”太史回答说:“您是正卿,逃亡没有越过国境,回来后又不声讨叛贼,弑君的不是您又是谁?”赵盾说:“唉!《诗经》说:‘由于我怀念祖国,反而自己找来了忧患。’大概是说我吧!”

【原文】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译文】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据法直书不隐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为了记事的原则而承受恶名。可惜呀!要是逃出了国境就可以免掉罪名了。”

第三课时

一、理解课文(结合练习一、二进行)1.内容梗概

孔子在《春秋》里写道'晋赵盾弑其君夷皋',按《春秋》的义例,凡是被杀的国君称名,是因为国君无道,这里称晋灵公夷皋的名,就是贬斥晋灵公无道。'晋灵公不君'一文,开头就说'晋灵公不君'——晋灵公不行国君正道。定了贬斥晋灵公的调子,预示晋国要发生大乱,国家要失去稳定。

晋灵公厚敛雕墙,违反儒家薄赋敛,轻徭役,藏富于民的思想。以弹子射人以为乐,杀宰夫,不敬大臣。赵盾因晋灵公荒淫无道,苦谏其勤政爱民,触怒灵公,因而险遭灵公谋害。后来,赵盾的弟弟赵穿谋杀了晋灵公,迎回赵盾执掌大权。

晋国的太史董狐写下'赵盾弑其君',让朝中大臣都知道。赵盾对董狐说:'弑君者是赵穿,不是我的罪。'董狐说:'你是相国,君主被害时你没有离开晋国,还是晋国之臣,后来又没有讨伐杀死国君的罪人,弑君的不是你是谁?'赵盾慨叹自己念着祖国,反自找忧患。孔子评论说:董狐是好史官,赵盾是好大臣。赵盾因史官的纪史原则而受到了弑君的恶名。赵盾要是越出了国境,这一罪名就可免了。2.晋灵公之“不君”反映在哪几件事上

(1)“厚敛以雕墙”,即向人民征收了很重的赋税来装饰宫墙。

(2)“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即从高台上射弹,看大臣们如何躲避弹丸,以此取乐。

(3)“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即厨师蒸熊掌没蒸熟,晋灵公就把他给杀了。杀了以后,还让女人拿着畚箕走过朝堂。

(4)“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麑贼之。”“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嗾夫獒焉”。即不听赵盾等大臣的劝谏,反而屡次想杀掉赵盾,甚至不惜动用猛犬。以上这些事,说明晋灵公贪婪、荒唐、残暴,完全不行君道。

3.赵盾作为“古之良大夫”,哪些事情体现?

赵盾作为“古之良大夫”,从以下事情上可以看出来:(1)“盛服将朝”,“坐而假寐”,“不忘恭敬”。

(2)看到晋灵公随意杀人,非常忧心。多次劝谏晋灵公,希望晋灵公有所悔改,成为一个好的君主。(3)体贴下情。看到灵辄饿病了,就给他吃的;听说他要省下食物给家人,就给他家人也准备了一份丰盛的食品。(4)虽然“为法受恶”,但充分尊重史官的记载。4.如何理解赵盾的“为法受恶”?

法即“书法”,也就是记事的原则。晋国太史董狐的记事原则是不隐晦事实真相,评价事实的标准是当时被普遍认可的礼(宗法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孔子认为赵盾是国之良臣,对他寄予同情,却又认为他背负“弑君”的罪名是“为法受恶”,并不算冤枉。

《左传》中对很多事情都是用“礼”和“非礼”来评价的。在董狐和孔子看来,赵盾按臣道,做到了'敬'。他尊敬国君,对国君最忠,这表现在他的直言敢谏。赵盾对晋灵公滥杀宰夫是谏诤了,且由此引起晋灵公谋害。这不能说不是直言敢谏,尽了忠君之职。所谓'敬',还有一个内容,就是敬业,对工作重视认真。赵盾在职守上是做到了宵衣旰食。为了上朝,他起得很早,以至坐而假寐,并且是盛服等待,这是敬业,所以鉏麑这个杀手,也不能不感叹说,赵盾是'不忘恭敬'。在这里赵盾确是做到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了。

赵盾对老百姓是其养民也惠了,当其打猎遇到灵辄饿得很时,就给了他吃的,知道其家中还有老母,舍不得吃时,就叫他吃完,又带上一袋饭和肉回家。这不能不说养民是恩惠的。

从以上种种表现看,赵盾确乎是按臣道而行的一个良臣。

赵盾作为晋国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应对晋灵公之死承担责任,所以记做“赵盾弑其君”是合乎礼法的。

但是,这种“为法受恶”模糊了事实真相,给后世造成了不必要的误解。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没有《左传》为《春秋》所做的解释,那我们所能见到的历史就是“晋赵盾弑其君夷皋”。这显然不是历史的真相。

二、文章主旨

本文从多个角度,以鲜活生动的材料集中突现了晋灵公的残暴和应得的下场,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三个典型事例,把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理做了形象化的说明。

三、讲解“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成语释义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不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据说孔子编写《春秋》,在语言平面上“不露山水”,但在表达平面上,自能见其“微言大义”,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后世作者为了阐述孔子的思想,撰写了专门的著作以解释《春秋》的内在涵义,特别是其中涉及礼的一些细节。

这种作法被称为微言大义,或者春秋笔法,被中国古代的传统所褒扬。

所谓“不露山水”,实指不显露那些不宜明说或不愿直说本意的语句,宜与名家画山水一样,“妙在含糊,方见作乎”,或旁敲侧击,或含义模糊,或闪烁其词,或含蓄委婉,或意在言外,或从旁烘托,或虚掩伪饰,或上下暗示,总之不露本意。当然也有涉及本意的,则往往从轻从宽,或隐隐约约,未见庐山真面日,或扑粉涂脂,顿使恶语变美言。

四、总结春秋笔法在本文的艺术体现 1.情节曲折,跌宕多姿。

紧张动人的情节赋予本文以强烈的故事性和戏剧性。其中士季与赵盾商议进谏所预示的危险,鉏麑行刺一段对鉏麑心理矛盾的刻画,提弥明搏獒场面之惊险,赵盾身背弑君之名的无力辩解等等,这些情节的叙述和描写,有悬念,有虚实,有动感。或令人惊悚,动人心魄;或诱人体味,发人深省。环环相接,此起彼伏,耐人寻味。确有变化莫测,情趣横生之妙。此种曲折踪跌宕,还体现在叙事笔法的灵动上,正如清人文章学家章学诚在《章氏遗书》中所概括的:'盖其为法则有以顺叙者,以逆叙者,以类叙者,以次叙者,以牵连而叙者,断续者,错综叙者,假议论以叙者,夹议论而叙者,先叙后断,先断 后叙,且叙且断,以叙作断。预提于前,补缀于后。两事合一,一事合两,对叙插叙,明叙暗叙,颠叙倒叙,回环叙,离合变化,奇正相生,如孙吴用兵,扁仓用药。神妙不测,几于化工。其法莫备于《左氏》。'细读本文,虽不能一一对号,但也要窥其一斑,领略其叙述的笔走龙蛇,变化万千之一了。2.材料丰富,主旨表现力极强。

唐人刘知己《史通》评《左传》说:'著述罕闻,古今卓绝'。清人章学诚也说《左传》'叙事之文其变无穷„„'如本文写晋灵公的荒淫无道,一是写他厚敛以雕墙极度荒淫,一是写他的残暴,有对宫外百姓的'从台上弹人,而观其避丸也';有对宫内宰夫的'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夫人载以过朝'。这样的材料实属'罕闻',把晋灵公的昏聩、残暴与狰狞彰显而出,表现力极强。3.叙事'详而博',增强了文章内容的丰富性,是非的可判断性

本文所叙之事概括说来仅是《春秋》所述'晋赵盾弑其君夷皋'一句,但此事之来龙去脉,即赵盾为何弑其君,该不该弑其君,晋灵公又怎样被弑,究竟是不是赵盾所弑等等,仅凭此一句很难弄得明白。本文细细道来,讲述得明明白白,让读者知晓了事情的全过程。这是其'详';文中不仅叙述了晋灵公的种种荒淫无道的行径,叙述了赵盾与士季进谏的经过,讲了晋灵公如何遣使鉏麑暗杀赵盾以及借宴请之机谋杀赵盾,还叙述了赵盾因何背负弑君之名等等。这是其'博'。一'详'一'博',不仅大大增强了文章内容的丰富性,是非的可判断性,而且把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具象地表现了出来。

《晋灵公不君》教案

学习目标 1. 熟读全文

2. 掌握主要名词及重点词语的含义

3. 掌握文章基本内容并全面理解本文所反映的儒家思想观念 4. 掌握文章的写作特色 5.能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内容概要

1.内容梗概及文章主旨

孔子在《春秋》里写道'晋赵盾弑其君夷皋',按《春秋》的义例,凡是被杀的国君称名,是因为国君无道,这里称晋灵公夷皋的名,就是贬斥晋灵公无道。'晋灵公不君'一文,开头就说'晋灵公不君',定了贬斥晋灵公的调子,预示晋国要发生大乱,国家要失去稳定。晋灵公厚敛雕墙,违反儒家薄赋敛,轻徭役,藏富于民的思想。以弹子射人以为乐,杀宰夫,不敬大臣。赵盾因晋灵公荒淫无道,苦谏其勤政爱民,触怒灵公,因而险遭灵公谋害。后来,赵盾的弟弟赵穿谋杀了晋灵公,迎回赵盾执掌大权。晋国的太史董狐写下'赵盾弑其君',让朝中大臣都知道。赵盾对董狐说:'弑君者是赵穿,不是我的罪。'董狐说:'你是相国,君主被害时你没有离开晋国,还是晋国之臣,后来又没有讨伐杀死国君的罪人,弑君的不是你是谁?'赵盾慨叹自己念着祖国,反自找忧患。孔子评论说:董狐是好史官,赵盾是好大臣。赵盾因史官的纪史原则而受到了弑君的恶名。赵盾要是越出了国境,这一罪名就可免了。

本文的主旨:本文从多个角度,以鲜活生动的材料集中突现了晋灵公的残暴和应得的下场,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三个典型事例,把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理做了形象化的说明。

2.重点:

(1)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章叙事的'详而博的特点,(3)材料的富有魅力;情节的曲折,跌宕多姿(4)体会语言的简明,人物的传神。

重难点提示

一、文学常识简介

1.《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西汉初称《左氏春秋》。后又称《春秋左氏传》。《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

2.晋灵公名夷皋,晋襄公之子,文公之孙,晋国第二十六君,在位14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3.赵盾,晋国的正卿(相当于首相),谥号宣子。

二、重点词语解释

1.不君,不行君道。厚敛,加重赋税。以,连词,当译作来。2.'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而:连词,可译作来。

3.'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夫人载以过朝。宰夫,厨子。过朝,经过朝廷。4.'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中'莫之继也'怎样解释?

提示:没有人继续您进谏了。'莫之继也'即'莫继之也'。莫:否定性的无定代词,'没有谁'。之:代词,指赵盾,等于说'您'。'之'在这里做'继'的宾语。5.'君能补过,衮不废矣。补过,补救过失。衮,衮袍。这里指君位。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提示:善事里没有哪个能比这个更大的了。

7.'公患之,使鉏麑(chú nń)贼之' 患:厌恶。之:代骤谏。贼之:杀赵盾。这里的'之'代赵盾。8.'晋侯饮(yìn)赵盾酒' 饮:给酒喝。意动用法。

9.'公嗾夫獒焉'中的'嗾'、'夫'、'獒'的意思各是什么?

提示:嗾(sǒu):呼唤狗的声音。夫:指示代词。那个。獒(áo):猛犬。10.'斗且出'中的'且'的解释? 提示:且,连词,一边„„一边。

11.'提弥明死之'中'死之'的解释? 提示:死之:为之死,即为赵盾而死。

12.'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中的'免之'的解释? 提示:免之,使赵盾免于受害。

13、田:本义是田猎,后转为农业。《五蠹》“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兎走触株,折颈而死。”《孟子》“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左传》“宣子田于首山。”

甲骨文:“王大令众人协田”;“王其田于昼,禽大豚”。《说文》:“田,陈也。树谷曰田。从囗十,千百(阡陌)之制也。”

14、饿:《说文》“饥也,”“饥,饿也。” 《正字通》“饿,饥甚。”《论语》“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本篇“灵辄饿”。《孟子》“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韩非子》“家有常业,虽饥不饿。”李绅《悯农诗》“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仓颉篇》“饥,馁也,腹中空也。”

饥、饑为二字,说文“饑,谷不熟为饑。”“蔬不熟为饥。”

15、宦《说文》士也。当为家奴。

16、介:本义是“夾”。《左传》“天祸郑国,使介居二大国之间。”《汉书》“道里辽远,人物介绝。”《周颂•思文》“无此疆尔介。” 后来写作“界”。《豳风•七月》“以介眉寿。”《礼记•檀弓》“子服景伯为介。”《左传》“楚公子围聘于郑„„伍举为介。”《左传》“以求介于大国”。《汉书》“欲介使者权诛嘉等。”

《礼记•聘义》“介绍而传命。”

《水经注》“又有孤石,介立大湖中。” 《后汉书•朱晖传》“乡党讥其介”。《国语•吴语》:“受而介福。” 《孟子》“不以三公易其介。” 《书经•泰誓》“若有一介臣。” 《礼记•曲礼》“介者不拜”。

《大戴礼记》“介虫三百六十,而龟为之长。”

《战国策》:“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17、“亡”,本义逃亡,逃跑。

《左传》“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

也。”

《史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又: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左传》“亡不越竟(境)。”

《庄子》“无趾曰:‘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

身。吾是以亡足。’” 《左传》“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

亡。”

18、“越”,本义越过。本篇“惜也,越竟乃免”。柳宗元《断刑论》“必使为善者不越月逾时而得其赏。”《齐晋案之战》:“射其左,越于车下。”

19、“讨”,本义声讨。本篇:“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泰始皇本纪》“皇帝哀众,遂发讨师。”《商君书•更法》“讨正法之本。” 20.'赵盾弑其君' 中'弑'的解释?

提示:弑,古代下杀上,如臣杀君,子杀父,都叫弑。

三、关于课文的几个问题(难点)

1.《晋灵公不君》一文从哪几个方面集中写出晋灵公的残暴和应得的下场的? 提示:

本文从多个角度,以鲜活生动的材料集中突现了晋灵公的残暴和应得的下场。第一部分以典型的事例写晋灵公的苛政、奢侈,及虚言接受士季的劝谏。第二部分写晋灵公不但不改正错误,反而对劝谏他的赵盾连续下毒手。第三部分写灵公被赵穿所杀,赵盾身背弑君之名。2.以儒家的观点如何认识《晋灵公不君》中赵盾这个人物? 提示:

赵盾按臣道,做到了'敬'。他尊敬国君,对国君最忠,这表现在他的直言敢谏。赵盾对晋灵公滥杀宰夫是谏诤了,且由此引起晋灵公谋害。这不能说不是直言敢谏,尽了忠君之职。所谓'敬',还有一个内容,就是敬业,对工作重视认真。赵盾在职守上是做到了宵衣旰食。为了上朝,他起得很早,以至坐而假寐,并且是盛服等待,这是敬业,所以鉏麑这个杀手,也不能不感叹说,赵盾是'不忘恭敬'。在这里赵盾确是做到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了。

赵盾对老百姓是其养民也惠了吗?是的!当其打猎遇到灵辄饿得很时,就给了他吃的,知道其家中还有老母,舍不得吃时,就叫他吃完,又带上一袋饭和肉回家。这不能不说养民是恩惠的。从以上种种表现看,赵盾确乎是按臣道而行的一个良臣。3.例说明本文的材料富有魅力。提示:

唐人刘知己《史通》评《左传》说:'著述罕闻,古今卓绝'。清人章学诚也说《左传》'叙事之文其变无穷„„'如本文写晋灵公的荒淫无道,一是写他厚敛以雕墙极度荒淫,一是写他的残暴,有对宫外百姓的'从台上弹人,而观其避丸也';有对宫内宰夫的'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夫人载以过朝'。这样的材料实属'罕闻',把晋灵公的昏聩、残暴与狰狞彰显而出,表现力极强。4.举例说明本文的叙事'详而博'。提示:

本文所叙之事概括说来仅是《春秋》所述'晋赵盾弑其君夷皋

'一句,但此事之来龙去脉,即赵盾为何弑其君,该不该弑其君,晋灵公又怎样被弑,究竟是不是赵盾所弑等等,仅凭此一句很难弄得明白。本文细细道来,讲述得明明白白,让读者知晓了事情的全过程。这是其'详';文中不仅叙述了晋灵公的种种荒淫无道的行径,叙述了赵盾与士季进谏的经过,讲了晋灵公如何遣使鉏麑暗杀赵盾以及借宴请之机谋杀赵盾,还叙述了赵盾因何背负弑君之名等等。这是其'博'。一'详'一'博',不仅大大增强了文章内容的丰富性,是非的可判断性,而且把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具象地表现了出来。

5.举例说明本文情节曲折,跌宕多姿的艺术特色。提示:

紧张动人的情节赋予本文以强烈的故事性和戏剧性。其中士季与赵盾商议进谏所预示的危险,鉏麑行刺一段对鉏麑心理矛盾的刻画,提弥明搏獒场面之惊险,赵盾身背弑君之名的无力辩解等等,这些情节的叙述和描写,有悬念,有虚实,有动感。或令人惊悚,动人心魄;或诱人体味,发人深省。环环相接,此起彼伏,耐人寻味。确有变化莫测,情趣横生之妙。此种曲折踪跌宕,还体现在叙事笔法的灵动上,正如清人文章学家章学诚在《章氏遗书》中所概括的:'盖其为法则有以顺叙者,以逆叙者,以类叙者,以次叙者,以牵连而叙者,断续者,错综叙者,假议论以叙者,夹议论而叙者,先叙后断,先断后叙,且叙且断,以叙作断。预提于前,补缀于后。两事合一,一事合两,对叙插叙,明叙暗叙,颠叙倒叙,回环叙,离合变化,奇正相生,如孙吴用兵,扁仓用药。神妙不测,几于化工。其法莫备于《左氏》。'细读本文,虽不能一一对号,但也要窥其一斑,领略其叙述的笔走龙蛇,变化万千之一了。

四、古文翻译 译文:

晋灵公不行君道,重敛赋税来粉饰宫墙。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以取乐)。(一次),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杀了厨师,(把尸体解了)放在篓中,让宫女抬着经过朝庭送出去。晋国大臣赵盾、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向宫女询问厨师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赵盾和士季)打算进宫规劝晋灵公。士季说:'我俩要是一同进行规劝,他若不肯接受,就没有人再去进谏了。'士季前进三次到了檐下,灵公才理睬了他。灵公抢先说:'我已经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了,今后一定改正。'士季叩头答道:'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了。《诗经》上说'事情不难有个好开头,但很难能有个好结尾。'像《诗经》所说的,能够真正改正错误的人太少了。您若能改正错误贯彻始终,就连整个晋国也可以永远安固了,岂只是群臣能有所依赖。《诗经》上又说:'周宣王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说的就是周宣王能接受大臣规劝改正错误。您能够补救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 晋灵公(虽然说改)还是没改。赵盾又多次进谏。晋灵公对赵盾的劝谏非常反感,于是就派鉏麑去刺杀赵盾。一天早晨,鉏麑潜入(赵府),(见赵盾)卧室的门已经开了。赵盾已经穿戴好朝服准备上朝,时间还早,坐在那里闭目养神。鉏麑退了出去,自言自语地感慨:'(他在家里还)不忘恭敬国君,真是晋国百姓的好官。我杀了百姓的好官,就是不忠;放弃国君的命令,就是不信。在不忠不信中占一,还不如死了好。'于是鉏麑一头撞在槐树上死了。秋季九月,晋灵公请赵盾(进宫)饮酒,暗中埋伏下武士打算在宴席上杀害他。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觉了这件事,快步走上殿堂说:'做臣子的陪侍国君饮宴,酒过三巡(还不告退),就不合礼节了。'于是提弥明扶着赵盾走下殿来。灵公忙唤猛犬追咬赵盾。提弥明徒手同猛犬搏斗了一阵把它打死。赵盾(愤愤地)说:'废弃忠良豢养恶犬,恶犬虽然凶猛有什么用!'(提弥明保护着赵盾,)一边打一边往外走,结果提弥明为伏兵所杀。

当初,赵盾在首阳山打猎,休息在桑树浓密的荫凉处。看见有个叫灵辄的人饿得很,赵盾问他生了什么病,灵辄答道:'我已经三天没有吃饭了。'赵盾送给他东西吃,灵辄却留一半不肯吃。问他这是为了什么,灵辄说:'我在外谋差事已经三年了,还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现在离家很近,请允许我把这一半带给她吃。'赵盾让他把食物全吃了,另外给他准备了一篮饭和一些肉,装在口袋里让灵辄带回去。后来灵辄做了灵公的武士,(在这次事件中,)灵辄把兵器倒过头来挡住其他武士,掩护赵盾脱了险。赵盾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回答说:'我就是饿倒在桑林里的人。'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什么也没告诉就走了,于是逃亡了。宣公二年九月二十七日,赵盾的同族赵穿在桃园地方杀掉了晋灵公。赵盾往外国避难尚未走出晋国的山界,听到灵公被杀就回来了。晋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杀死了他的国君晋灵公。'把这一记载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解释说:'不是这样。'董狐说:'你是晋国的正卿,逃亡而不过国境,回朝以后又不讨伐杀死国君的罪人,那么不是你杀的是谁杀的?'赵盾叹息说:'唉!'我怀念祖国反而自找忧患',这两句诗大概说的是我啊!' 孔子评论说:'董狐,是古代一位好的史官,记事的原则是直书而不隐讳;赵盾,是古代一位好的大夫,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受到了弑君的恶名。太可惜了,赵盾如果走出国境,就会避免弑君的罪名了。'

五、分析

熟读全文,试分析文章如何体现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观念的? 提示(要点):

1.'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思是:君像个君样,要按君道去做,臣像个臣样,要按臣道去做,父子也一样。

2.晋灵公不君,是说晋灵公不行君道。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屠杀宰夫,不但知错不改,还暗杀、谋害忠臣,哪里像个国君呢?

3.赵盾身为臣子,他对晋灵公滥杀宰夫直言敢谏,尽了忠君之职。赵盾在职守上是做到了宵衣旰食。他盛服待朝,'不忘恭敬'。从赵盾对待饿坏了的灵辄来看,又做到了养民也惠了。赵盾的确是按臣道而行的一个良臣。

4.写灵辄虽然着墨不多,却写出了一个才子的形象。灵辄按子道而行,三天没吃饭,都快饿死了,当得到一点吃的,还不忘留下一半带给母亲。这可谓是大孝。

5.董狐认为是赵盾弑君。这看起来不公,但文章结尾为赵盾婉惜说:'为法受恶,惜也。'这里所说的这个'法'就是儒家的君臣之道啊!最后,《春秋》是阐述孔子政治理想的,《左传》号称是解释《春秋》的。《春秋》说赵盾弑君就是要求一个臣子要'忠之至',忠到极致才成。也就是说赵盾忠的还不够,责备他呀!这是名分所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章的确是比较全面深刻地反映出儒家君臣父子的思想观念。译文:

晋灵公不行国君正道。加重赋税用来彩饰墙壁。他还从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来取乐。有一次厨子燉熊掌没有燉熟,灵公就杀死他,把尸体装在草筐里,命妇女用车装着尸体经过朝廷。赵盾和士季发现了厨子的手,追问厨子被杀的原因,并为这件事忧虑。赵盾准备进谏,土季说:“您进谏,如果国君不接受,那就没有谁能接着进谏了。请让我先去吧,没有采纳,您再继续劝说。”士季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灵公假装没看见。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看了看他,说道:“我知道所犯的错误了,准备改正它。”士季叩头答道:“哪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却能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了。《诗经》上说:‘没有谁没有个好的开头,但很少能坚持到底。’照这样说来,能够纠正错误的人是很少的。您能有始有终,那末国家就巩固了,哪里仅仅是臣子们有所依靠呢。《诗经》又说:天子有没尽职的地方,只有仲山甫来弥补。意思是说过失是能够弥补的,您能弥补自己的过失,君位就丢不了啦。”

晋灵公仍旧不改。赵盾多次进谏。晋灵公很厌恶他,派鉏麑暗杀他。鉏麑清早赶去,看到卧室的门已打开了。赵盾已穿戴整齐准备上朝,由于时间还早,端坐在那里打瞌睡。鉏麑退出来,感叹地说:“不忘记恭敬,真是百姓的主啊。杀害百姓的主,就是不忠;不履行国君的使命,就是不守信用。在这两者之间只要有一种,都不如死了。”便撞死在槐树上。

秋九月,晋灵公赐给赵盾酒喝,预先埋伏好身穿铠甲的武士,准备攻杀赵盾。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现了情况,快步走上堂去,说:“臣子侍奉国君饮酒,超过了三杯,不合乎礼仪。”接着扶赵盾下堂。晋灵公唤出那条猛犬向赵盾扑去。提弥明徒手搏击猛犬,把它打死了。赵盾说:“不用人而使唤狗,即使凶猛,又顶得了什么?”一面搏斗,一面退出宫门。提弥明为赵盾殉难。

当初,赵盾在首阳山打猎,在翳桑住了一晚。看见灵辄饿倒在地,问他得了什么病,灵辄回答说:“已经多日没有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灵辄留下一半食物不吃。问其原因,答道:“我在外当奴仆已经多年了,不知道母亲还在不在。现在离家近了,请让我把这些东西送给她。”赵盾要他吃光,并给他预备一筐饭和肉,放在袋子里送给他。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甲士,却把戟掉过头来抵御灵公手 下的人,使赵盾得免于难。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回答说:“我就是您在翳桑救的饿汉呀。”问名字和住处,他没有告诉就走了。──接着赵盾也逃亡了。

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死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逃出国境的山界就回来了。太史(董狐)记载说:“赵盾弑其君。”并且把这条记载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不是这样。”太史回答说:“您是正卿,逃亡没有越过国境,回来后又不声讨叛贼,弑君的不是您又是谁?”赵盾说:“唉!《诗经》说:‘由于我怀念祖国,反而自己找来了忧患。’大概是说我吧!”

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据法直书不隐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为了记事的原则而承受恶名。可惜呀!要是逃出了国境就可以免掉罪名了。”

第三篇:中国古代礼仪文化

摘 要: 礼起源于原始社会的习惯风俗,礼制是礼的制度化,古礼的内容包括典章制度和人们日常的行为、仪节和举止规范, 礼又可分为古代政治礼仪和古代生活礼仪,礼具有文治和教化的功能。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在古代,礼主要是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它主要包括这样几个含义:

(1)礼是天地、自然、人类社会的基本法则(2)礼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规范(3)礼是国家制度,治国的工具。

礼仪起源众说不一,其中礼起源于祀神之说被广为接受。中国的礼仪习俗形成最早,大约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期和后期,兴盛于整个新石器时代,而文字只是新石器时代末期的产物。而且礼仪最早产生于祭祀活动,礼仪形式一出现就受到神权的保护而迅速扩展,几乎充斥在原始人的所有活动中。礼仪规则的推行不仅靠舆论的力量,而且依靠神权的后盾。因此 ,礼仪在中国出现后很快即走向成熟。在文字出现以前,人们就是靠成熟的礼仪系统来传承文化,通过集体的舞蹈、歌唱、祈祷等各种礼仪活动,把生产的操作、知识的传递、信仰的感应融汇进去。人们就是在这种礼仪的活动中,一代一代地传递经验、知识、信仰。文化的积累,就是这样一代一代通过礼仪的传承达到的。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既需要革命变革,又需要有稳定的社会和正常的秩序。建立这种稳定和正常的社会秩序,就必须要用各种社会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实行社会控制。任何社会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秩序,因此,任何社会都有一定的社会控制,没有控制就没有秩序。礼是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它不仅表现为政治制度、法律规范,而且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遵循的伦理规范。它以伦理道德的形式对人们的思想意识进行指导,使人从内心接受礼的精神、遵循礼的要求、符合礼的规范。它既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渊源之一,也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古就是礼仪大国,古代礼仪与现代礼仪的分类都有很多种,小到穿衣吃饭,庭血缘关系是最基本也是最亲密的关系。古代刑律中规定的“十恶”当中,跟家庭,尤其老人有关的就有两项:一个是叫做恶逆,一个是叫不孝。可见古人对家庭礼仪的重视和维护。孝顺的种子其实深藏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家庭礼仪中,除了对父母的孝,还有对兄弟的情,正所谓“兄良弟悌”。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夫妻、婆媳、妯娌之间如何融洽相处一直困扰着我们。“礼”在这之间起了很大作用。现代人可以从“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典故中了解古代家庭礼仪的一些常识。这些我们现在苦苦追求的答案,古人早在千年以前就告诉了我们。古人说“天、地、君、亲、师”,除了血缘至亲,老师在我们中国人眼中是有特殊地位的。有道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一贯传统。现在的很多学生已经忘记了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导,只知道自我为大,我行我素,其实他们已经开始一点点抛弃了我们承袭了千百年的精华,这一点应该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如何使得当代的学生重新燃起对“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种尊师重教的观念,是我们的教育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良师应该尊敬,益友也应该珍惜,这就是所谓的良师益友,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中国古代对待良师益友的例子数不胜数。

现在的中国,礼与礼仪已经被区分开来了,礼是只概括的笼统的说法,是所有礼仪,文化,意义的总称,而礼仪则是我们生活,工作,学习中应当注意的各项准则,当今社会的礼仪的分类很多,比如商务礼仪,社交礼仪,用餐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家庭聚会礼仪,校园礼仪,会议礼仪,涉外礼仪,婚丧礼仪,礼品礼仪,办公室礼仪等等等等,我们再拿其中的一项礼仪来举例,比如,用餐礼仪中就有,坐姿,手势,吃相,座位的顺序,谁先吃,应该吃哪到菜等等又有繁复的规则。其实工作生活中,每一个场合都有相应的礼仪,我们只能不停地学习,然后在相应的场合做好应该做的。

当代的社会交际礼仪大多都用于了人际关系的交往,商场上的沟通和人的发展,并没有很好的像以前一样的将礼仪完全的融入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很多人还是觉得在外面需要遵守礼仪,而在家里和熟人面前就不用摆出一本正经的样子了,所以我们看到了很多表里不一,言行举止的差别大的人物,这就是当将礼仪只是狭隘的理解成为了社会交际礼仪的缘故。其实礼仪并不仅仅是社交,更是我们深化自身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是我们在生活中处处应该注意到的,与生

中国古代礼仪文化论文

院系:生态环境工程学院

班级:12级环境科学

姓名:马佩云

学号:1200602015

日期:2014年4月22日

第四篇:浅谈中国古代礼仪文化

浅谈中国古代礼仪文化

礼起源于原始社会的习惯风俗, 礼制是礼的制度化, 古礼的内容包括典章制度和人们日常的行为、仪节和举止规范, 礼又可分为古代政治礼仪和古代生活礼仪,礼具有文治和教化的功能。在礼形成的过程中孔子的礼仪理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 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

在古代,礼主要是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它主要包括这样几个含义:

(1)礼是天地、自然、人类社会的基本法则

(2)礼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规范

(3)礼是国家制度,治国的工具

礼仪起源众说不一,其中礼起源于祀神之说被广为接受。中国的礼仪习俗形成最早 ,大约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期和后期 ,兴盛于整个新石器时代 ,而文字只是新石器时代末期的产物。而且礼仪最早产生于祭祀活动 ,礼仪形式一出现就受到神权的保护而迅速扩展 ,几乎充斥在原始人的所有活动中。礼仪规则的推行不仅靠舆论的力量 ,而且依靠神权的后盾。因此 ,礼仪在中国出现后很快即走向成熟。在文字出现以前 ,人们就是靠成熟的礼仪系统来传承文化 ,通过集体的舞蹈、歌唱、祈祷等各种礼仪活动 ,把生产的操作、知识的传递、信仰的感应融汇进去。人们就是在这种礼仪的活动中 ,一代一代地传递经验、知识、信仰。文化的积累 ,就是这样一代一代通过礼仪的传承达到的。

儒家的礼仪观。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称“圣人”。孔子一生提倡“礼”,他所提倡的“礼”在继承周礼的基础上有很大变化,在他的弟子整理而成的《论语》中,孔子讲“礼”有72处之多,其中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

(1)礼是判定社会成员一切言行的道德规范。

(2)礼是治国安邦的基本法度。

(3)礼是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

(4)礼是个人践行的自觉要求。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既需要革命变革,又需要有稳定的社会和正常的秩序。建立这种稳定和正常的社会秩序,就必须要用各种社会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实行社会控制。任何社会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秩序,因此,任何社会都有一定的社会控制,没有控制就没有秩序。礼是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它不仅表现为政治制度、法律规范,而且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遵循的伦理规范。它以伦理道德的形式对人们的思想意识进行指导,使人从内心接受礼的精神、遵循礼的要求、符合礼的规范。它既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渊源之一,也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篇: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点

1.了解儒家、道家两家学说的基本思想,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如“仁”“礼”“义”“孝”“道”“自然”“无为”等,并能有自己的体会。2.对儒道两家学说的影响及其互补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3.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形成语感。熟读、背诵一些片段。

二、课前预习内容

1、文言基础知识 A.语音

盍(hé)诲(huì)裘(qíu)敝(bì)肱(gōng)知者乐(lè)少(shào)者怀之 智者乐(yaî)山,仁者乐(yaî)水 B.通假字

①可谓好学而已(已:通“矣”)②知者乐,仁者寿(“知”通“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通“智”)也。

C.重点字词

①就有道而正焉(正:使自己的道德行为得到修正,使动用法)

②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动用法,使„„安逸;使„„信任自己,使„„得到关怀和爱护)

③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勤快)回虽不敏(敏:聪敏、聪明)

④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有上天的旨意、自然的秉赋、人生的责任与义务等多层含义)

⑤是智也(是:代词,这)⑥盍各言其志(盍:何不)

⑦愿无伐善,无施劳(伐:夸耀,炫耀;施:表白)⑧天下归仁焉(归:称许,赞许)

⑨小人长戚戚(长:总是,常常;戚戚:忧愁,哀伤)⑩一日克己复礼(一日:一旦,表示假设关系)

D.本课中所涉及的成语与格言

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③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⑤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⑥克己复礼

⑦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E.重点虚词

主要是“于”、“而”、“之”、“且”,请学生针对原文,选择例句自己归纳其用法。

2、学生根据注释,依此翻译节选各则,并思考每一则所反映的儒家的思想是什么,体会孔子思想的博大与深邃。

3、其它自学内容:

学生自学教材第19页“阅读指南”之“《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了解孔子以及儒家的主导思想。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宋代有名的宰相赵普曾经对宋太宗赵匡义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更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这个意思。

二、检查学生预习内容

三、孔子、《论语》简介

孔子(公元前552或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四、文本内容讲析 1.“学而”篇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解读:

此则讲的是好学的态度、表现与要求。君子可以不求食饱、不求食好,居住环境不追求舒适,居住环境较好的话会有一种依赖性,会对个人修养道德没有帮助,反而使自己变得很懒惰;做事和工作都要勤劳、敏捷、认真,而且要小心说话,俗话说得好“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能让自己像那些有道德的人一样。

孔子认为好学,要学业精通,就必须勤奋。学会居安思危,这样就可以算是孔子所提倡的那样。这句话可谓与我们现代人的追求是反过来的,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给大家的教育,就是要读好书才能有好职业,不断拿学位才能有好的生活、“娶(嫁?)美女(帅哥?)买房买车”。

这也是现实的,能拿在手里的;但这并不是说孔夫子古板、落后,而是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我们的一生,终究是精神生命的一生,物质追求和感官享受终究有限,而精神的升华才是人生的最终之道。外在的追求会导致冲突紧张而又矛盾的一生,精神的升华却会呈现心理的平安与人生的顺遂。我们并不是要把两方面对立起来,而是要把重心放平衡,人生就有无限的宽裕,而物质的追求,实在会让生命总是紧张而烦恼。

2.“为政”篇 原文:

“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我童年学习,到了十五岁时立下了求学的志向,三十岁时学问和处事都可以在社会上立身了。四十岁时学问上的问题都能清楚明白,立身处事有坚定的原则,不会被外界左右。五十岁时我知道了天命,知道了天给予我的使命职责和命运。六十岁时我听到顺耳话能够分辨是非,听到逆耳话能够理解他人,对各种人的各种话都能分辨取舍。七十岁时我的心灵和行为都达到了自由王国的境地,行随心至,从不越过仁的规范。”

子曰:“由(子路)!我教诲你的知道了吗?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句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啊!” 解读:

这一则讲的是人的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分为了几个阶段,真可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勤奋不倦地学习是贯穿孔子一生的主题。正是通过刻苦的学习,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并授徒讲学,成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正是通过学习的积累,在不断的学习中,孔子一步步得到提高,从而达到了“从心所欲”的境界。孔子学习如饥似渴,不断的寻找机会充实自己,“入太庙,每事问”。孔子认为学习要有正确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孔子以学习为乐,并对学习有很深的体会。

后一则强调了要正确的估量自己,不夸耀,不虚伪,人要有自知之明。

3.“公冶长”篇 原文: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 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孔子说(子: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盍:何不)”子路说:“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衣[轻]裘:泛指衣服。“轻”字为衍文,是因《论语•雍也》中有“衣轻裘”而误衍。“裘”:本指皮衣。共:动词:指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敝之:指把车马、衣裘用破,用坏。敝:使动用法。憾:抱怨)。”颜渊说:“(我)想的不是夸耀自己的好处(伐:夸耀),不夸大自己的功劳(施:表白)。”

子路说:“愿意听听您老人家的志向。”孔子说:“老年人,使他们安逸;平辈的人(朋友),使他们信任我;年轻人,使他们得到我的关怀爱护。”(安、信、怀:都作使动词用,宾语“之”分别指代“老者”、“朋友”、“少者”。安:安逸。怀:关怀爱护)

解读:

这则语录中,写的是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以言“志”为题,讨论怎样做人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为具体内容简短的一段对话。

提出对处理“老、中、轻”三代人的人际关系的原则,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时期,尊老敬老、真诚守信、关心青少年成长,已成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谈人的立志。

4..“雍也”篇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

先生说:“知道它不如喜欢它,喜欢它不如以它作为快乐。” 先生说:“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智者活跃,仁者沉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解读:

这里,孔子强调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有了浓厚的兴趣,我们才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孔子正是这一点的身体力行者,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即为明证。后一段话,充满了辩证法,也是孔子对人的个性的深刻体悟,很能给人启迪。“山的沉稳,水的灵动”,也许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缺少,也许,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智者或者仁者,但是作为目标来追求,人生就会更加有意义。

5.“述而”篇 原文: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快乐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使自己富有、尊贵,这对我如同浮云一般(指根本看不上眼)。”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坦荡,小人经常心绪不宁。” 解读:

追求吃穿享受很容易导致不义的行为。自己私欲的极度膨胀,必然要与他人争夺有限的物质资源,必然要想方设法的为了满足自己私欲而大行不义之事。但是通过不义的行为而获得的富贵是很不稳定的。你怎么得到的,最终也会怎么失去。

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广坦荡;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6.“颜渊”篇 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应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言行都回复到周礼上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赞你是个仁人了。实行仁,全凭自己,难道凭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的条目。”孔子说:“不合礼的现象不看,不合礼的声音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颜回虽然迟钝,也要求实行这些话。” 解读:

这一则,孔子论述“仁”,强调克制私欲,用礼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侧重强调了个人的修身。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从这则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对老师所学的信服,也可以看出师生关系的和谐。应该说,讲究自我表现约束,用一定的社会规范来调适自己的行为与语言,提高个人修养,使人与人的关系和谐,这种思想是值得提倡的。

7.“季氏”篇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依衰,戒之在得。”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需要戒除的事情:少年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要戒除的是女色;等到壮年时,血气正旺盛,要戒除的是争斗;等到老了的时候,血气已经衰落了,要戒除的是贪欲。” 解读:

这一则,孔子从人生的三个阶段,强调了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少年戒女色,壮年要成熟稳重,做事情要凭借理智,要三思而后行;老年要淡泊,不可以贪婪。应该说,孔子说这些的出发点,还是“礼”的规范。这则对我们今天加强个人修养,很有启迪意义。

五、学习孔子有何意义。

1.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论语》则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经典。

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及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论语》则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经典。

虽然新文化运动以来,儒家学说成了被打倒的对象,但是儒家某些思想仍然在我们的生活里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尽管西方文化一直在向我们这个东方古老的国家不断渗透,国人中受其影响甚众,但国学作为中国固有的学术和文化,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汉学不断成为世界各国学术界要了解和研究的对象,今年就有许多国家兴办了孔子学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宣扬国学,宣扬儒家文化,有效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文逐渐兴起,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确是靠了边,试问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国学了解多少?如果不在青年人中大力宣扬国学,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不可能得到有效地传承,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象世界其他古老文明一样灭亡,就是因为文化传承起了很大的作用。

现在重提国学教育,宣扬儒家文化,就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代表了孔子的主要思想,虽然今天我们不可能把儒家思想和著作作为教育的主要部分,但至少要了解,相信通过了解,我们一定有所收获。

推荐阅读:①于丹《<论语>心得》;②钱穆《<论语>新解》。

六、课后作业

1.背诵《<论语>十则》,尝试全文翻译。2.预习《<老子>五章》。

七、课外拓展 关于君子

孔子所处的时代,社会上出现了“礼崩乐坏”“春秋无义战”的混乱局面。为了建设理想的社会,孔子提出了具有完美人格的知识分子形象——君子,希望通过这种最理想的人去改造现实社会。孔子把人格分为小人、士、善人、成人、贤人、君子、圣人等不同层次,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孔子认为一般人都可以修养为君子,他以君子人格为标准,认为君子中居于高位。为治国安民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就是圣人;而与君子相对,只关心一己之利,心胸狭窄,不明事理,只知道随声附和,当官时骄傲凌人,喜欢吹牛拍马,穷困时便胡作非为的人就是小人。而君子人格通过历史的演绎,对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与精神影响是极其深刻与广泛的。

《论语》中有关“君子”语录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泰然自若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泰然自若)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君子固穷。(有教养、有德行的人安守贫穷。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责己多能,而责人专能。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君子不以人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以言论为举人标准,不以状貌为取人依据)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做一个君子,要老想着这九个方面:看到一个现象时,要想一下,是否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是否真正理解、明白所看见和看到的东西;听到什么的时候,要考虑一下,偏听了没有,轻信了没有;说话处事时,要老想着 自己的脸色不要冰冷地板着,任何时候脸色都要温和才是;要到考虑自己的态度是否恭谨,不论贵贱,自己的态度都得恭敬;说话时,要想一下,自己是否在撒谎。是否说了实在话;做事时,要想一下自己是否在敬业、认真;有问题或疑问时,是否马上问人了,以求得正解。人非圣贤,孰能无惑?惑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自己要发脾气时,要想一下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想一下你自己也反感别人发怒;若是可以不劳而获时,要想一下是否取之有道、得之有义,是否自己应该得到。)

下载中国古代死刑的文化透视(二).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古代死刑的文化透视(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古代孝文化

    中国古代孝文化 孝,千百年来是中国社会维系着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一直信仰:百善孝为先。孝文化也影响着我们整个华夏民族数千年。 孝随着古代时......

    中国古代丧葬文化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一、中国古代丧葬礼俗的分类与内容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丧礼是一种“凶礼”,丧礼历来都是中国礼制中的重要成份,官方或民间都十分重视。传统丧葬仪礼的一......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一、科举教育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1.《与元九书》 解答:白居易作。《与元九书》的思想观点比较复杂。首先,他创作讽谕诗的目的是"上以广宸聪,副忧勤;次以酬恩奖;塞言责;下以复吾平生之志"。这就......

    大学生流行语与其透视的的文化

    人文学院09对外汉语陈晓容2009034146 大学生流行语与其所透视的文化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流行语在大学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大学生流行语因其自......

    《西游记》文化自觉载体透视

    《西游记》文化自觉载体透视——李安纲教授《西游记》研究述评高华平杨方岗山西运城高专青年学者李安纲教授对《西游记》十载潜心精研并且进行破译,继《西游记新评新校》等......

    从《阿甘正传》透视美国文化

    从《阿甘正传》透视美国文化文化作为一国实力的象征,开始越来越受到更多国家的关注,尤其是像我国这样正处于发展上升起的崛起大国,于是软实力开始进入我国公众的视野。但是令人......

    谈中国古代诗词文化

    谈中国古代诗词文化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诗词向来是以其阳春白雪式的唯美典雅,吸引了无数虔诚的追随者,尤其是那些集作者思想、感情、智慧、创造力于一身的千古名句,虽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