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中国法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新中国法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法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民主法治理论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重视和实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逐步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
一是确立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国家基本方略和全社会共识。以依法治国为核心内容、以执法为民为本质要求、以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以服务大局为重要使命、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逐步确立。全社会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普遍增强,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
二是全民接受依法治国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法治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60年法治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从人治到法治”、“从法制到法治”,依法治国的精神理念得到传播和弘扬。依法治国在改变中国社会的同时,也改变着中国人的观念,法治、民主、自由、人权、公平、正义等理念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融入人们的生活方式。
从1985年起,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通过了5个在全民中普及法律知识的决定,并已连续实施了4个五年的普法规划。目前,“五五”普法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普及法律知识的对象是全体公民,重点是国家公务人员。对普通公民,普及法律知识的目的不仅是要让每个公民知法守法,更重要的是让广大公民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国家公务人员,要求他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更加自觉地依法办事;对于全社会,则要求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
中国始终强调普及法律知识与依法治理相结合,广泛开展“依法治省”、“依法治市”等活动,使法治建设融入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日常工作和公民的生产生活之中,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水平,实现学法和用法的结合。当今中国,普及法律知识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行动。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先后组织了20多次有关法治的集体学习,对推动全社会特别是国家公务人员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全国人大会常委会、国务院常务会议、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举行了一系列法治学习,各级党组织和国家机关集体学习法律知识已形成制度。
三是国家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
1982年宪法突出了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从1954年宪法第三章改为第二章,放在更加显著的位置。2004年修宪,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成为宪法原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法律规定县、乡两级人大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全国人大代表和省、自治区、2
直辖市的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各级人大代表、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人民政府副职领导人员,一律由差额选举产生。为了加强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其违法和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人身权是关于人身、人身健康、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等的权利,是享有其他基本人权的前提。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由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公民的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通讯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刑事诉讼法明确禁止刑讯逼供,对于拘留、逮捕、搜查、取证等涉及人身自由和安全的强制方法和手段作了严格规定。1996年和1997年我国先后对刑事诉讼法和刑法进行了修改。有关人权保障的两点重要修改,一是刑法总则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二是刑事诉讼法总则规定了无罪推定原则。为了保证司法公正,宪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国家还通过修改法律,改革司法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公开审判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辩护制度、法律监督制度、死刑复核制度、诉讼代理制度和司法救助制度。
重视人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保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经济权利方面,宪法规定,国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还规定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在社会权利和文化权利方面,宪法规定,国家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合理安排积累和消费,兼顾
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国家建立健全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国家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普及科学和技术知识,奖励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发明创造”。依据宪法,国家制定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以保障劳动就业、生产安全和退休、失业职工以及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国家制定了产品质量法、食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沙治沙法等,以保障人民的生存环境和健康权。国家制定了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科学教育普及法、体育法等,以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知识。
少数民族权利的法律保障。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汉族占全国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占8%。国家一贯重视各民族平等和团结,宪法对少数民族的事务和权利作了更详细的规定。依据宪法制定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标志着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入法治化阶段。依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自治机关既有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自治机关享有较其他地方国家机关大的地方法规和单行条例的制定权和经济管理权。少数民族参加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地方各级权力机关的权利,一直受到特殊照顾,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每届均大大高于占全国总人口8%的比例。
妇女、儿童和残疾人权利的法律保障。宪法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依据宪法规定,国家颁行婚姻法、继承法、选举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母婴保健法等法律,对妇女、儿童的权利保障作了重要规定。
四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民主法治向着“三者有机统一”的方向迈进。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坚持和实行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依法治国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促进生产力发展。第二,依法治国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第三,依法治国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先进文化按照人民的期待和要求进行。第四,依法治国有利于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稳定和谐的社会发展氛围。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与改善党的领导为目标,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三大目标。依法执政是党执政转型的三大目标之一,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依法治国理论的进一步探索和深化,是从依法治国出发对党执政转型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党执政方式的历史性跨越。依法执政是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丰富和发展,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应当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法律,在法治建设过程中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要坚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不能以党代政、以党代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一环。首先,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依法治国要求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全社会形成尊崇法治的氛围;而依法执政则要求执政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使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其次,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前提。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和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长期重视政策而轻视法律,依靠政策而不是法律治理国家,依靠人治而不是法治推动社会变迁,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悲剧的产生。只有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依法治国才可能成为人民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治国理政方略。再次,依法治国为依法执政提供氛围,对依法执政提出新的时代要求。依法执政随着依法治国的发展而形成和不断完善。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化认识,伴随的是从人治到法制再到法治的转型。真正落实依法执政,我们党在执政方式上应当实现三大转变:即从主要依政策执政向主要依法律执政转变;从强调严格遵守法律执政向既严格遵守法律、又主动创制和运用法律执政转变;从加强自身制度建设与领导国家法治建设分头实施向两者同步推进,统一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转变。依法治国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为促进依法执政,促进党的民主法治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不断提出新的时代要求和使命。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在“三者有机统一”原则和思想的指导下,从实践中探索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循序渐进的成功模式,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路径、内容、原则更加清晰了。
五是立法成绩显著。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制定了大量法律法规,目前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截至2008年2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229件现行有效的法律,国务院制定了600多件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近7 000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了6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基本做到有法可依。依照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现行有效法律各部门立法数量的多少来排序,它们所占的百分比分别是:行政法79件,占现行有效法律的34.49%;经济法54件,占现行有效法律的23.58%;宪法及宪法相关法39件,占现行有效法律的17.03%;民商法32件,占现行有效法律的13.97%;6
社会法17件,占现行有效法律总数的7.42%;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7件,占现行有效法律的3.0%;刑法1件,占现行有效法律的0.43%。
坚持制定法律与修改法律并重,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社会关系不断变迁,加之法律观念的转变和立法技术的提高,导致法律修改的任务越来越重,制定法律与修改法律并重,成为60年立法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现行有效的229件法律中,有71件法律被修改,占现行有效法律总数的31%。按照7个法律部门进行统计,其修改多寡的排序是:刑法1件,修改1件,修改率100%;民法商法32件,修改15件,修改率46.8%;经济法54件,修改21件,修改率28.8%;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7件,修改2件,修改率28.5%;行政法79件,修改22件,修改率27.8%;宪法及宪法相关法39件,修改7件,修改率17.9%;社会法17件,修改3件,修改率17.6%。从年份来看,现行有效法律的修改情况是:1978—1982年制定法律22件,没有修改法律,制定与修改之比率为0;1983—1992年制定70件,修改1件,制定与修改之比率为1.42%;1993—2002年制定98件,修改33件,制定与修改之比率为33.67%;2003—2008年32件,修改37件,制定与修改之比率为115.62%。
六是依法行政稳步展开。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2004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了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依法行政从多方面稳步展开并取得了巨大成绩。
从1979年到2008年11月底,国务院共提请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法律议案226件,制定行政法规1 116件;国务院部门和有立法权的地方政府共制定规章26 000多件。
其中,1989年的行政诉讼法规定法院可以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行政诉讼与日俱增,“民告官”作为一项诉讼制度与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并列;1994年的国家赔偿法首次明确行政机关的违法行政行为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为政府责任和人权保障提供了法律依据;1996年的行政处罚法规范了行政处罚的设定权、行政处罚的程序,为行政处罚确立规矩,建章立制;1999年的行政复议法规定当事人可以就具体行政行为向上级部门申请复议;2003年的行政许可法明确了行政许可的创设以及范围,规范了政府的行政许可行为,推动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05年的公务员法规定竞争上岗、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引咎辞职等制度,充分体现了“责任行政”的理念。行政立法在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和行政救济法三个领域都构建了基础性的法律,而且在国防、外交、海关、人事、民政、侨务、公安、安全、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旅游、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医药卫生、食品安全等各个领域都已制定了相应的行政法律法规,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行政法律体系,体现了规范行政权力、制约行政权力的行政法治理念。权力来自人民,应当为人民服务,因此要通过立法加强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障权力为民所用,为民谋利。
1999年,国务院召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将依法行政的各项要求具体化。2004年3月,国务院颁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对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进行整体布局。纲要对严格行政执法提出明确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纲要规定要采取措施,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加快行政程序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主要措施包括: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清理和监督红头文件。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近5年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飞速发展,继续推动廉政高效的政府法治向前发展。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我国为行政行为提供法律救济、矫正行政失误的重要机制。根据纲要的要求,建设法治政府必须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制度建设质量,理顺执法体制,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这也是今后法治政府建设的方向和道路。
在建设法治政府进程中,加强对制定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2008年1月15日,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对截至2006年底现行行政法规共655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对主要内容被新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所代替的49件行政法规予以废止;对适用期已过或者调整对象已经消失,实际上已经失效的43件行政法规,宣布失效。国务院在加强法规、规章备案审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省、市、县、乡“四级政府、三级备案”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体制,促进地方各级政府依法行政。2003年3月至2007年底,国务院对有立法权的地方和国务院部门报送备案的8 402件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地方政府规章和国务院部门规章进行了审查,对存在问题的323件法规、规章依法进行了处理。国务院制定了《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并积极探索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加强各级行政复议工作人员能力建设。自1999年行政复议法实施以来,全国平均每年通过行政复议解决8万多起行政争议。
七是司法改革初见成效。
20世纪90年代中期,司法改革主要是学术界和媒体谈论的话题。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任务。此后,各个部门开始出台系统的改革方案,如1999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推出了《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1999—2003);2000年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推出了《检察 9
改革三年实施意见》(2000—2004);各地方法院、检察院也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改革方案。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按照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要求,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根据党的十六大关于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战略决策,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于2004年底出台了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初步意见》,对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成立了司法改革领导小组,分别推出了《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2004—2008)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检察改革的三年实施意见》(2005—2008)。2006年5月,中央做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的决定》。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目前司法改革已成为中央主导的、各部门紧密配合的、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讨论的国家统一行动。司法改革是改革开放的逻辑结果,是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体制转轨和民主与法治建设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司法改革是中国法治进程的集中体现,是透视中国法治发展状况的一个聚焦点。
中国不断建立和完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司法民主建设,努力通过公正司法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实现公平正义,司法改革初见成效。2007年9月,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认为,十六大以来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了对司法权的监督制约,一些影响司法公正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进一步完善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狱(所)务公开等司法公开制度,人民群众的参
与权、知情权、诉讼权有了更好的保障。法律监督机制逐步健全,司法机关接受监督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全国绝大多数检察机关办理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在讯问嫌疑人时实行了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进一步规范了执法行为,涉及检察人员办案不文明、不规范的投诉明显减少。加强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司法腐败犯罪得到遏制。人民监督员试点工作平稳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进一步完善。
2.通过改革完善刑事司法制度,在尊重和保障人权上取得了新进展。改革死刑核准制度,从2007年1月1日起,死刑案件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人民法院行使,确保死刑只适用于极少数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体现了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结合的原则。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进一步落实,未成年人司法制度进一步完善,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侦查、批捕、起诉和审判方式逐步建立。刑罚执行的法律监督更加规范,超期羁押由2004年的4 947人(次)下降为2006年的210人(次)。监狱体制改革试点稳妥推进,监狱科学文明执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教育改造质量进一步提高,依法维护了在押犯人的合法权益,罪犯脱逃率和狱内发案率大幅度下降。积极推进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仅为0.21%。加强和改进劳动教养审批工作,推出律师代理、全面实行聆询制度、缩短劳教期限、扩大所外执行范围及强化监督等改革措施,有效维护了劳教人员的合法权益。
3.通过改革和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司法效率。目前,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刑事案件已达38.87%,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商事案件达到71.26%。全国绝大多数人民法庭实现了直接立案,设置了11 220个固定巡回审判点,方便了当事人尤其是偏远地区当事人的诉讼。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2006年,全国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民间纠纷400多万件,95%以上的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积极推进司法鉴定体制改革,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了《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正在逐步形成,多头鉴定、重复鉴定的现象得到初步改变。大力开展信息化建设,以科技促效率。
4.进一步加大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力度,有效缓解了打官司难、执行难问题。2007年施行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平均降低诉讼费用60%,全国每年约减收诉讼费80亿元。2006年施行的《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严格收费程序,严惩违法违规收费行为。中央政法机关发布了刑事、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规定,进一步扩大了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的范围,全国法院在降低诉讼费用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仅从2005年5月至2006年9月,就为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393 271人(次),减免缓诉讼费22.6亿元。2006年,司法行政部门的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18 514件,接受法律援助咨询3 193 801人(次),同比分别增加256%、19.9%,其中为125 290名农民工提供了法律援助服务,同比增加65%。采取这些举措,缓解了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打不起官司和打官司难的问题。各地通过改革和完善执行体制,开展清理执行积案专项活动,下大力气解决执行难。
5.改革和完善干部管理体制,政法队伍的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党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领导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的决定》,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地方公安机关领导干部任职条件》,把政治上强、熟悉业务、作风务实、实绩突出的干部及时提拔到各级政法领导岗位。《关于缓解西部及贫困地区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法官、检察官短缺问题的意见》,对初任法官、检察官选拔任用做出具体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进一步完善了司法行政工作与审判、检察业务相分离的管理制度。颁布实施的《公安机关组
织管理条例》,对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实行科学的分类管理。中央政法部门相继制定完善了公开招考、竞争上岗、干部交流等制度,制定实施了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确保政法队伍清正廉洁。
6.改革和完善司法保障机制,为政法机关履行职责提供了更多保障。司法机关所需经费由县级以上财政保证,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为了更好地保障县级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县级政法机关的正常运行,财政部与中央政法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制定县级政法经费基本保障标准,凡地方财政达不到保障标准的,由省级和中央财政予以补助。中央财政进一步完善了专项转移支付方式,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近年来,国家和地方财政对政法机关的投入大幅度增加,为政法机关履行职责提供了更多的物质保障。中央和地方编制部门为各级政法机关增加了编制,有效缓解了警力不足的状况。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司法改革又有新进展。
首先是死刑复核制度的改革。根据中央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部署和法律规定,2007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结束部分死刑案件核准权下放26年的历史,顺利实现死刑复核权的回收。2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复核死刑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死刑复核裁判方式做出重大改革,规定对于报请复核的死刑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原则上只能做出核准死刑或者不核准死刑的裁定;只有在少数特定情况下,可以依法改判。3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严格依法办案确保办理死刑案件质量的意见》,要求切实把好死刑案件的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适用法律关,使办理的每一起死刑案件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规定还要求,执行死刑应当公布,禁止游街 13
示众或者其他有辱被执行人人格的行为,禁止侮辱尸体。死刑复核权收回是中国司法改革的突破性举措,标志着司法改革在朝向公平正义目标上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权的巨大进步。
其次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2004年12月,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提出:“正确适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活动严厉打击,决不手软;同时,要坚持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包括刑事立法政策、司法政策和行刑政策。近年来刑事司法都是围绕宽严相济展开的,而且它是今后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对严打刑事政策的反思,是对刑法机制改革的回应,也是刑事政策合理性的追求。从逻辑和历史发展来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的延续与改革。
八是法律服务日益增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律服务的发展,主要体现了三条主线:一是专业化,即对法律服务人员的学历、专业知识有越来越高的要求。二是正规化,即加强了法律服务的制度化建设,在机构设置、职业准入、执业许可、市场监管、纪律惩戒等方面,都加强了规范化建设。三是市场化,法律服务从国家机关逐步转变为社会服务行业,人事管理、经营机制方面逐步实现市场化。我国的律师制度、基层法律服务、公证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均取得了长足进展。
九是法学教育迅猛发展。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www.xiexiebang.com(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15
第二篇:畅谈新中国60年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
畅谈新中国60年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
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
梁光烈,四川三台人,1940年12月出生,1958年1月入伍,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司令部作训科参谋、武汉军区司令部作战部副部长、师长、集团军军长,北京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员,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等职。上将军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60年来,在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军经过艰苦奋斗,逐步由过去单一军种发展到现在的诸军兵种合成,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不断提高,为祖国安宁、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
梁光烈说,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些成就表现在6个方面:
一是思想政治建设不断加强。我军与西方国家军队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有党的领导、有思想政治工作这个特有优势。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光荣传统,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坚持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确保我军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始终保持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是现代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大幅跃升。我们十分注重适应形势的发展,依据国家安全的需要,加强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近几年,针对战争形态的演变,军委明确提出,要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进一步转到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上来,实现了军事战略指导的与时俱进。我军遵循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要求,大力提高核心军事能力,有力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
三是体制编制不断调整优化。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军总员额550万,后来最多时达600多万。经过多次调整改革,我军朝着精兵、合成、高效的方向不断迈出新的步伐。目前,我军总员额230万,军兵种部队比例趋于合理,部队编成结构得到优化。
四是武器装备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军陆军装备大多是从敌人手中缴获的“ 杂牌”,海、空军装备数量很少,性能也很落后。现在,我们在天上有军事卫星、先进战机,地面有新型主战坦克、各种火炮、导弹,海上有先进舰艇、潜艇,可以说西方发达国家拥有的各类装备,我军基本都有了,而且不少装备的性能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既体现了我军现代化水平,也反映了国家科技实力的巨大变化。
五是军事外交成果丰硕,较好地服务了国家政治外交大局,服务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六是国防动员建设全面推进,国防动员能力显著增强,国防动员体系在平时服务、急时应急中发挥了特殊的优势和作用。
不断丰富和创新的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
梁光烈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归根结底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正确指引。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创新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强大思想武器。
梁光烈说,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指引我们建设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实行人民战争,夺取全国胜利的基础上,又指引我们正确解决了取得全国政权后建立现代国防的重大课题。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指引我们正确解决了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我国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重大课题。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指引我们正确解决了在世界新军事变革蓬勃兴起、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保证人民军队打得赢、不变质的重大课题。胡锦涛主席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主要回答了在世界战略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确保我军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重大课题。实践证明,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一切成就和进步,都是认真学习实践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结果。
我军武器装备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武器装备是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军队的装备发展历来备受瞩目。梁光烈在接受采访时专门介绍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军装备发展的历程。
梁光烈说,60年来,我军装备发展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后到上世纪50年代末,通过引进仿制,基本实现了我军武器装备制式化。二是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坚定不移走自力更生之路,成功研制出歼8、强5飞机和导弹、驱逐舰等大批常规武器装备,创造出“两弹一星”的奇迹。三是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后期,军队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装备建设收缩战线,多研制、少生产。同时有重点地启动一批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为后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四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军由半机械化向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转变,武器装备加快发展,形成了以二代装备为主体、三代装备为骨干的现代武器装备体系。
“目前,三代主战坦克、歼10飞机、预警机、巡航导弹、新型驱逐舰和新型战略核导弹等高新技术装备已在一些部队列装。”梁光烈强调,“我们还将适应国家安全需要,继续发展更先进的武器装备,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坚实的物质技术支撑。”
我军信息化条件下的战略威慑和实战能力显著提升
武器装备与军队的战斗力息息相关。人民解放军的作战能力如何?梁光烈说:“军队建设就是要提高战斗力,这是一个基本要求。我军经过战争年代的千锤百炼及和平时期的长期建设,在衡量战斗力最基本的人和物这两个方面建设上都有很大提高。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我军是有强大战斗力的。特别是近年来,我军围绕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需要,大力提高官兵素质,加快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扎实开展实战化训练,信息化条件下的战略威慑和实战能力显著提升。尤其是战略预警能力、机动能力、中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和信息化对抗能力有了很大提高,陆海空军和第二炮兵的联合作战能力明显增强,确保了有效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
谈到近期举行的“跨越-2009”军事演习时,梁光烈介绍说,演习是和平时期部队的“磨刀石”,通过演习,能够检验部队的训练成果、提高部队战斗力。这次大规模跨区实兵检验性演习,沈阳、兰州、济南、广州4个军区有数万名官兵参加,机动距离远,演练课目多,设置的电磁环境复杂,对抗难度较大,既检验各级指挥员的组织指挥能力,又全面检验部队的远程机动、火力打击、信息对抗和综合保障能力,对部队是一次很大的锻炼和提高。类似的机动检验性演习,近几年各军区、军兵种都组织过,特别是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演练活动开展得比较活跃,标志着我军进一步兴起了大抓军事训练的热潮,正在加速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
国庆60周年首都阅兵将展示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良好形象
即将举行的国庆60周年首都阅兵,国内外十分关注。梁光烈介绍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14次国庆首都阅兵。届时,数十个徒步和装备方队、上百架飞机、数百件新型主战装备,将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
“受阅人员和装备方队训练水平很高,场面壮观,气势雄伟,令人振奋。”已经到阅兵村看过2次合练的梁光烈认为这次阅兵主要有4个特点:
——参阅力量齐全。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和武警、民兵预备役部队都有方队参加,涵盖了我国武装力量体系的各个方面。
——参阅装备先进。全部是中国自主研制,其中大多数是新型主战装备,技术战术性能先进,有的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阅兵准备充分。从5月份受阅人员和装备进驻阅兵村起,阅兵方队至今已进行了4个多月的封闭式训练,经过多次合练。
——官兵精神面貌好。尽管天气炎热,但受阅官兵士气高昂,训练非常严格,在单个动作、方队排面和整体协调等方面始终坚持了最高标准。
“我们相信,这次阅兵,一定能够向党和人民汇报好,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展示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良好形象,壮我国威、军威。”
在参加抢险救灾和支援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60年来,人民子弟兵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哪里有重大险情和灾害,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其中两件亲身经历的事情,梁光烈印象深刻。“一是1998年抗洪,当时我在沈阳军区任司令员,军区参加抗洪的部队,有的已被确定撤编,有的拟由师改为旅,但命令一下,从军师团领导干部到普通士兵,都冲到抗洪第一线,哈尔滨市一些复员退伍的老兵也纷纷赶回连队,参加抢险救灾。在松花江大堤出现管涌的危急时刻,那些十八九岁的战士,背着一两百斤的填塞物堵管涌,谁也不甘落后,一干就是一昼夜,提前完成了堵管涌的任务。”
“二是2008年我到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一线慰问部队,亲眼目睹了广大官兵全力救助群众的感人场面。在德阳受灾群众安置点,一位老大娘拉着我的手,连声感谢解放军,最后泣不成声。这个场景,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军还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在支援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军各大单位积极筹措资金,为西部地区对口支援了105所县级医院,沿长征路援建了112所‘八一爱民学校’等。”
军事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格局
近年来,我军军事外交十分活跃,人们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多看到人民解放军的身影。对此,梁光烈认为,军事外交是国家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坚持军事外交服务于国家外交大局的原则,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军事关系,为国家外交作出了应有贡献。
梁光烈说,服务于国家外交大局,我军军事外交工作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一是广泛开展高层交往和互访,加深友谊,增进军事互信。二是不断深化与外军务实性交流与合作,互派留学人员、专业团组考察,学习借鉴有益经验,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是积极参与多边安全对话,宣示政策,扩大影响。特别是在军事透明问题上,我们做了许多增信释疑的工作,先后发表了6版国防白皮书,建立了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制度,最近又开通了国防部网站,这些都在国际社会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四是认真履行国际义务,坚定支持国际军控、裁军与防扩散努力,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和人道主义救援活动,先后派出官兵1.3万多人次参加了联合国18项维和行动,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之一。从2008年12月开始,我们先后组织3批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为700多艘船舶实施了护航,成功救援了9艘遇袭外国船只。
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展望国防和军队建设,梁光烈说,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锦涛主席高瞻远瞩,准确把握我国安全环境的发展变化,敏锐洞察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及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国防和军队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梁光烈强调,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一支能够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有效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强大人民军队,建设与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强大国防。
“我们要坚持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全面加强、协调推进军队各项建设。尤其要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我军的性质、本色和作风。”
梁光烈说:“国防和军队建设要坚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按照‘三步走’的战略构想,2010年前打下坚实基础,2020年前基本实现机械化并使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根据这一战略构想,陆军要从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海军要具备较强近海防御能力以及一定的远海作战手段,空军要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第二炮兵要真正成为一支精干有效、核常兼备的战略力量。”
“我们要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梁光烈最后强调:“胡主席深刻指出:‘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支持下,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一定能够实现新的跨越,我军现代化水平和防卫作战能力一定能够实现新的跃升,我军一定能够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历史使命。”
第三篇:军事博物馆-新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馆解说词
新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馆解说词
欢迎参观《新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馆》。这里是序厅,中心雕塑和两侧巨幅照片分别反映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光辉历程与崭新风貌。
画外音:
《新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馆》,是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和解放军四总部为纪念建军80周年联合主办的《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展览的基础之上,修改调整并重新开放,目的在于展示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大力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积极参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保卫国家安全所建立的丰功伟绩,旨在激励全军官兵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团结奋斗!
请看第一部分——战略决策辉煌历程。
随着新中国的诞生(照片),我军的使命由武装夺取政权转变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为了适应这一历史性转变,党中央高瞻远瞩,作出了一系列战略决策。
确定军队建设的总方针总任务,制定积极防御军事战略。1953年12月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明确把“建设一支优良的现代化的革命军队”作为军队建设的总方针、总任务。这是朱德总司令致开幕词(照片)。1956年3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确定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这是国防部长彭德怀在会上作的报告(文献),这是会议签到簿(文物)。
确立党和国家军事领导体制,实现单一陆军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转变。1954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党的军事委员会(文件),作为军队最高领导机构,由毛泽东同志任主席(表)。
“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制字)。从1949年11月起,空军、海军、第二炮兵等军兵种相继成立(滚动片)。这是1950年12月,朱德总司令为工兵组建问题写给周恩来总理的信(文献)。
实行军事整编,编制体制逐步合理化正规化。1950年5月,全军参谋会议确定整编(照片),使陆军初步完成由分散领导向集中统一指挥、从单一步兵体制向诸兵种合成体制的转变(图表)。
1954年12月,中央军委决定实行军衔制、薪金制、义务兵役制(标题)。1955年9月,毛泽东主席为元帅授衔(照片),周恩来总理为大将授衔(照片)。这是毛泽东主席授予罗荣桓、贺龙元帅军衔命令(文物)。
1955年1月,毛泽东主席主持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决定发展原子能事业、研制核武器。这是刘少奇等同志接见国防科技人员(照片)。1962年12月,中共中央成立以周恩来为主任的专门委员会。这是毛泽东主席为此做出的批示(文照)。
1958年3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军事科学院,开展军事理论研究(文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决定实现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1981年9月,邓小平主席(照片)提出为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而奋斗,确立了新时期军队建设总目标(题词)。
1985年5月,中央军委确定军队建设指导思想从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准备状态转到和平时期建设轨道上来。(照片)。
1985年6月,邓小平主席宣布裁军100万(照片)。我军走上精兵合成、质量建军之路(图表)。陆军组建了诸兵种合成的集团军,增强了现代条件下作战能力(照片)。这是新组建的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照片)。
上世纪90年代,世界新军事变革风起云涌,党中央审时度势,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1990年12月,江泽民主席(照片)提出军队建设总要求(题词),后来又确定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文摘)。这是中央政治局常委研究国防和军队建设(照片)。
1995年12月,中央军委提出科技强军方针。这是江泽民主席和军委其他领导观看训练模拟器材(照片)。这是中央军委关于组建总装备部的决定(文件)。
积极推进“两个根本转变”(制字)。空军逐步实现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照片)、海军由近岸防御型向近海防卫型转变(照片)、第二炮兵由单一核力量向核常兼备的战略力量转变(照片)。
进入新世纪,中央军委着眼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以及世界军事发展走向,提出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明确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中央政治局常委研究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问题(照片)。
举办战略问题研究班,探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照片)。
胡锦涛主席强调,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努力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照片)。这是全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高级干部理论研讨班(照片)。
人民解放军大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任务。这是部队官兵在四川汶川抗震救灾现场(照片)。
2008年12月,胡锦涛同志提出“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这是2009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讨论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问题(照片)。
2004年12月,着眼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利益,胡锦涛主席提出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题词)。人民解放军忠实履行新使命,努力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照片)。
请看第二部分——军事过硬钢铁长城
履行使命,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组标)。新中国成立之初,仍有140余万国民党军队占据西南、中南、西北、华东部分地区及东南沿海部分岛屿,另有260万土匪分散在各地。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党中央做出“向全国进军”的战略部署。这是朱德总司令在开国大典上宣读命令(照片)。我军以摧枯拉朽的磅礴气势,实施战略追歼(照片),解放了除台湾等岛屿以外的国土。1955年2月,我陆海空三军首次联合作战,解放一江山岛(油画)。这是插上203高地的红旗(文物)。
同时,我军先后抽调150余万兵力,展开大规模剿匪作战。至1953年末,在全国范围内清除了匪患(组照)。
1950年6月25日,朝鲜爆发内战。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武装干涉,直接威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存亡和我国的安全。应朝鲜领导人请求(文献),党中央为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毅然作出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油画、文献)。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参战部队不畏强敌、浴血奋战,与朝鲜人民军一道,经过五次战略性战役和一系列攻防作战,共毙伤俘敌109.3万人(图表),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彻底粉碎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企图(组照)。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文献)。这是缴获的美军军旗和手枪(文物)。
建国初期至60年代末,我军在人民群众的支持配合下,粉碎了台湾国民党军队一系列窜扰破坏。1965年8月6日,我海军在东山岛海域进行了新中国成立后最大的一次海上歼灭战,一举击沉国民党海军猎潜舰“剑门号”和“章江号”(照片)。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了“八·六”海战有功人员代表(照片)。1958年7月29日,我空军在汕头上空击落敌机2架,击伤1架,取得“三比○”的战绩(示意图),毛泽东主席高兴地对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说:“祝贺你们旗开得胜!”1959年10月7日,空军某营击落国民党军新型高空侦察机一架,在世界防空作战史上首开地空导弹击落飞机的先例(照片)。
在反窜扰斗争中,我军共进行陆地战斗近1400次,歼敌3万余人;海上战斗241次,击沉击伤舰船141艘,缴获207艘;击落飞机150多架(照片)。
根据国际形势和台湾海峡局势,为粉碎敌对势力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1958年8月,党中央决定炮击金门(照片)。这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拟定的关于炮击金门的广播稿(文献)。
“敌人从哪里来,就把他从哪里赶出去”。我军牢记神圣使命,给入侵者以沉重打击。上个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共击落入侵我国领空的美军飞机48架,击伤75架(照片)。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先后进行了多次边境自卫防御作战,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组照)。
近年来,我军大力加强边海空防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战备执勤水平,履行使命任务的能力显著增强(组照)。
我军坚决履行宪法赋予的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职能使命(标题)。1989年,军队参与制止北京政治**后,邓小平主席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照片)。新世纪新阶段,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着眼应对“三股势力”给国家安全稳定带来的现实威胁,积极开展以反恐为重点的演习演练,有效提高了遂行多种任务的能力(组照)。
我军坚决制止分裂国家的武装叛乱(标题)。1959年3月,驻西藏部队平息了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的武装叛乱(照片、文献、文物)。我军进驻香港、澳门,是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象征和标志。1997年7月1日零时,五星红旗在添马舰等营区冉冉升起(照片)。1999年12月20日,进驻澳门部队受到热烈欢迎(照片)。为维护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驻港澳部队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树立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照片)。这是驻香港、澳门部队进驻先导军旗、首次在营区升起的国旗和港澳各界赠送的牌匾、锦旗(文物)。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标题)。新世纪新阶段,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积极应对多种安全威胁,不断提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这是执行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国际维和、奥运安保、反恐维稳任务的情况(照片)。
加强军事训练,提高作战能力(组标)。军事训练是战斗力生成的基本途径。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以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为依据(制字),始终把军事训练摆在战略地位,提高了部队战斗力,促进了军队全面建设。
1964年6月,毛泽东主席视察全军大比武时,站在训练用的沙袋前说,我也来打一打(照片)。半个多世纪以来,全军部队坚持把军事训练作为和平时期经常性的中心工作,党委议训(照片)、主官上阵(照片)、机关合力(照片)、官兵苦练(照片),确保了军事训练的有效落实。军委首长深入一线指导军事训练。这是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参加“砺剑——2005”演习(照片)。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根据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和军事战略方针的调整,我军不断发展和完善军事训练指导方针和训练内容,坚持从难从严苦练精兵,掀起波澜壮阔的练兵热潮。这是叶剑英元帅检查参谋“六会”训练(照片)。
无论是上世纪50年代的正规化训练、60年代的“大比武”(照片)、70年代的“三打三防”训练(组照、实物),、80年代的合同战役战术训练、90年代以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为目标的训练(组照),还是新世纪新阶段打赢信息化战争训练,都紧扣时代脉搏、紧随战争演变、紧贴使命任务,实现了一次又一次历史性的跨越。
这是1981年9月,邓小平主席观看华北大演习时,检阅参演部队(照片)。
战争是流血的训练,训练是战争的预演。我军几十年如一日,在复杂困难环境下摔打磨炼部队,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组照),摆难局、布僵局、设危局,练技术战术、练指挥协同、练谋略战法、练综合保障,全面提高了官兵的整体素质和部队的实战能力。这是1996年7月,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傅全有检查部队训法改革(照片)。
强军必须兴训,治训务必从严。这是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梁光烈检查远程数据传输系统(照片)。我军严格依法治训、按纲施训,完善训练法规体系(实物)、建立训练评估系统(示意图)、健全训练奖惩机制(实物),强化训练全过程全要素精细管理,建立起了战斗力生成的有效机制。这是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和四总部领导接见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的代表(照片)。
“科技大练兵,一切为打赢”。90年代,我军紧盯高技术战争发展趋向,把科技兴训、科技练兵作为军事训练的主旋律。在这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深刻变革中,广大官兵充分发挥创造精神(组照),学科技、用科技、谋打赢、求发展。这是江泽民主席和军委其他领导参观全军高科技模拟训练器材展览(照片)。
我军高技术条件下的作战和训练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以新的作战条令、军事训练条例、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军事训练学为标志的作战训练理论体系(实物)。
沈阳军区某集团军的“以劣胜优三两招”活动(照片),是基层官兵立足现有装备主动适应高技术战争的一个创造,军委总部迅速予以推广。全军兴起了新“三打三防”和参谋新“六会”训练热潮(组照、实物),科技练兵之风吹遍陆海空天。
我军一直把锤炼官兵强健体魄和顽强意志作为军事训练的重要内容,结合作战任务和地域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军事体育训练(组照),官兵个个都像“小老虎”。
在军事体育竞技场上,我军健儿顽强拼搏(组照),夺金牌、创纪录、振军威,捧回了一个又一个耀眼的奖杯(实物),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在五洲高高升起。他们先后夺得431个国际比赛冠军、262个洲际比赛冠军。涌现出了以“英雄军事五项队”为代表的英模群体(组照)。
“治军必先治校”。建国之初,毛泽东主席就作出了创办军事院校、培养建军人才的战略决策,先后选调一批战功卓著的将帅筹建军事院校。几十年来,逐步形成了以初、中、高三级任职教育为主体、以学历教育为基础,军事特色鲜明的院校教育体系。1950年10月,毛泽东主席亲令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创办南京军事学院。这是刘伯承院长和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观摩联合作战演习(照片)。1952年6月,毛泽东主席将志愿军副司令员陈赓从朝鲜战场调回创办军事工程学院,并亲自颁发了训词(照片)
进入80年代,全军院校积极探索各类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现代化教学体系。进行了“指技合训”(照片)、“中高级军官交叉培训”(照片)、开放办学(照片)等改革试点,着力培养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和联合作战指挥人才。
学科建设成效显著,56个学科增列为国家重点学科(图表)。国防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在全国名列前茅(照片)。
全军院校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科研成果,成为军队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照片)和高性能大型程控交换机(照片)。
科技强军,人才为本。几十年来,全军院校不辱使命,励精图治,培养了数十万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成为军队建设的中坚力量(照片)。
着眼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胡锦涛主席在全军军事训练会议上(照片),号召全军“积极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照片)。全军部队迅速展开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报照),把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作为突破口(组照),一场推进军事训练转变的热潮正如火如荼全面铺开。
现代化方法手段成为军事训练转变的“助推器”。基地训练磨砺雄师劲旅(组照),模拟训练创设逼真环境(组照),网络训练演练三军联动。
使命决定任务,任务牵引训练。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围绕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在针对传统威胁加强训练的同时,突出维护国家海洋和太空安全训练、反恐维稳和抢险救灾训练、国际维和和应急救援训练,军事训练正向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拓展(组照)。
一体化联合作战是当今作战方式的最高发展阶段。全军部队大力加强联合作战力量建设,强化联合训练,军事斗争准备扎实有效。陆军精干合成,这是陆军航空兵双机编队对地攻击训练(照片);海军灵敏多能,这是近海攻击训练(照片);空军攻防兼备,这是远程轰炸训练;第二炮兵核常兼备,这是常规导弹发射训练(照片)。
陆地猛虎、海上蛟龙、蓝天雄鹰、空中神箭联为一体;战场感知、指挥控制、信息对抗、火力打击高效聚合——实兵、实弹、实装的诸军兵种联合演习,勾画出一幅陆、海、空、天、电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全景图”(组照)。
坚持依法从严治军,推进军队正规化建设(组标)。正规化是建设现代化军队绝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对军队正规化建设高度重视。1952年,毛泽东主席提出“五统四性”(制字),为我军正规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使我军实现了高度集中统一,走上正规化轨道。
逐步建立和完善的军事法规体系,为正规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毛泽东主席、邓小平主席、江泽民主席、胡锦涛主席先后签发颁布的军事法规文件(文献)和条令条例(实物)。这是不同时期部队学习贯彻条令条例、统一规范内务秩序和军人行为举止的情景(组照)。
建立和保持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是军队正规化建设的经常性工作。在长期的和平环境中,严格执行各项战备制度(组照),保持了正规的战备秩序。这是战备物资“三分四定”(组照),保证了部队随时拉动,齐装满员。
部队依据训练大纲和训练教案、教范的要求,制定训练计划,规范训练实施,严格训练考核,保持了正规的训练秩序(组照)。
从战备需要出发,严格按条令条例,实施规范化的日常管理,保持了正规的工作和生活秩序(组照)。优良的作风和严明的纪律是正规化建设的核心。从一举一动严格军人的日常养成,培养了官兵严守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军人素质(组照)。这是视纪律重于生命的邱少云烈士牺牲时压在身下的冲锋枪(文物)。
把铁的纪律建立在广大官兵高度自觉的基础之上,做到令行禁止、英勇顽强,确保了战斗胜利和重大任务圆满完成(组照)。98抗洪部队堤上严防死守、堤下秋毫无犯,为使群众安睡家中,宁可自己露宿大堤(照片)。
1999年9月,全军实行了新的士官制度。士官已占士兵总数的一半,成为部队建设的重要力量(组照)。全军部队坚持依法从严治军,积极探索科学管理的特点规律,建立民主和谐的内部关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有力地增强了部队的凝聚力、战斗力,推动了军队全面建设的发展(组照)。
坚持人民战争思想,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组标)。国防后备力量是打赢人民战争的坚实基础。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历来重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毛泽东主席强调民兵工作要“三落实”,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制字)。这是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首都民兵在一起(照片)。
民兵、预备役部队,在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国初期,仅华南、华中就有185万民兵参加了剿匪,歼匪36.4万人(图表)。长期以来,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在守卫边海防中发挥了卫士作用(照片)、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了突击作用(照片)、振兴当地经济中发挥了骨干作用(照片)。
这座沙盘显示的是青藏铁路建成后,当地民兵不畏高寒缺氧参加铁路护路的场景。目前,整个青藏线上共有1000多名民兵担负着护路任务。
1978年,邓小平主席指出:“民兵就是要提到战略地位”(制字)。经过几次调整改革,总量800万人的基干民兵队伍,已经发展成为专业种类较全、科技含量较高、能够有效担负配合作战、勤务保障和应急维稳任务的强大群众武装(照片)。这是广东深圳民兵应急分队(照片)、江苏南京民兵导弹分队(照片)。
江泽民主席强调:“建设一支训练有素的预备役部队”(制字)。预备役部队不断加强质量建设,初步形成了陆海空军、第二炮兵诸军兵种齐全的力量格局(照片),已经成为配属和支援现役部队作战的重要力量。
近几年来,征兵制度进一步改革,逐步加大了征集大学生入伍比例,开展了从地方青年直接招收士官的试点,建立了退伍军人专业技术兵员储备区(照片),既源源不断地为军队输送了优质兵员,又储备了大批后备兵员(照片)。全国有1600余所高等学校、2.6万余所高级中学施行军训,每年训练学生近1200万人(照片)。
着眼于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需求,胡锦涛主席强调:要“建立健全快速高效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提高后备力量质量,积极探索和发展人民群众参战支前的新途径。”(制字)。国防动员工作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依托(照片),不断提高平战转换、快速动员、持续保障和综合防护能力,使人民武装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交通战备和国防教育等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照片),步入了全面快速发展的轨道。这是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照片)。
请看第三部分——铸牢军魂,永葆本色
我军所以能够成为真正的新型人民军队,所以能够以劣胜优、打败国内外一切敌人;所以能够克服一切艰难困苦、不断发展壮大,归根结底是因为党在军队中建立了政治工作。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是我军区别于其他一切军队的根本标志。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进入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转变,毛泽东主席在审批第一部政治工作条例时,亲笔加上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照片)。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主席要求:“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制字)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江泽民主席指出:“必须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全军各项建设的首位”(制字)
在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主席强调:“思想政治建设是革命化建设的核心,是军队最根本的建设。”(制字)
我军政治工作在继承创新中发展,“生命线”在创新发展中永续。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军始终不渝地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官兵、指导工作,打牢听党指挥的思想基础(组标)。
在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热潮中,涌现出以雷锋(照片)、“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模范红九连”等为代表的先进典型(文物)。
某部在深圳现地教学,学习邓小平理论(照片)。
济南军区某部在训练现场组织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照片)。空军某部组织开展群众性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照片)。这是军委、总部关于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研究和教学的文件(文献)。
在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中,出现了“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教员”方永刚等一大批积极学习、传播、实践科学理论的先进典型(照片)。
军委领导带头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建军、治军理念。这是军委副主席徐才厚看望基层战士(照片)。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点标题)。1953年,面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任务,全军官兵努力学习党在过渡时期
总路线(实物),在思想上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照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军积极学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保持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照片)。这是邓小平主席在全军政工会上讲话(照片)。
上世纪90年代,全军持续深入地开展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坚定了官兵的社会主义信念(照片)。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到部队检查教育情况(照片)。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军之本、强军之道、制胜之源。党中央、中央军委高度重视军队党的建设,在发挥党委核心领导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制度。这是1999年7月,江泽民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大力推进军队党的建设(照片)。
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是党领导军队的根本制度。这是某部党委会集体议事(照片)。这是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颁发的党委、支部条例(实物)。
军队各级党组织注重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照片)。这是某连党支部在军事训练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照片)。
努力加强军队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要点标题)。总政召开全军加强党的先进性教育座谈会,总结交流教育成果(照片)。航空兵某师党委深入一线进行“三讲”教育(照片)。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深入基层,检查先进性教育(照片)。这是十六大以来获得全国、全军表彰的军队先进党组织、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的统计表(图表)。
我军着眼履行职能使命,大力培育战斗精神(组标)。1950年,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照片)。1987年,又召开了我军历史上第二次英模表彰大会(照片)。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军普遍开展的争当“神枪手”、“神炮手”、“技术能手”活动,对推动军事训练深入开展、培育战斗精神起了很好的作用。这是“神枪手四连”和“硬骨头六连”(照片)。
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军开展了“四有”、“三讲”、“两不怕”等一系列教育(照片)。2002年3月,军委委员、总政治部副主任王瑞林在全国人大解放军代表团小组会议上就抓好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发言(照片)。
2006年,全军深入开展“我军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战斗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促进了部队的全面建设(照片)。
近年来,在“强素质、练打赢、当尖兵”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这是胡锦涛主席题写的“爱军精武标兵”手迹(实物)。这是首届全军十大爱军精武标兵(照片)。
按照中央军委指示要求,全军广泛开展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活动。这是总政印发全军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宣传画(组画照)。
军委、总部制定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实物),有力地促进了基层全面建设。这是成都军区某炮兵团落实纲要、苦练精兵(照片)。前身为“叶挺独立团”的济南军区某师,两次被总部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师(照片)。
战以才胜,军以才兴。人才是我军第一资源。党中央、中央军委一直把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作为军队建设的重中之重。
1950年,中央确定在全军实施文化教育。这是察哈尔军区速成文化学校开学典礼(照片)。上世纪80年代初,中央军委决定干部提拔必须经过院校培训(照片),大规模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照片)。2003年5月,全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加速人才培养(照片)。形成了院校教育与部队训练衔接、军事教育与依托国民教育并举、国内培养与国外培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格局(照片)。2004年至2006年,就有20多万人次的干部接受培训(图表)。至2006年底,作战部队军级领导班子成员,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占81.7%,本级培训率达到74.3%,有出国留学经历的占10%(图表)。这是具有双硕士学位的某师师长率领部队进行新装备实战演练(照片)。
吸引保留高层次人才,为科技强军、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撑。这是胡锦涛主席与军委其他领导亲切接见军队科技人员(照片)。这是空军聘请的地方院士顾问在部队工作(照片)。
从2001年至2006年,全军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3人,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28项。到2007年,全军共有“两院”院士91名,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200余人(图表)。
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我军不断进行调整改革,干部制度日趋完善。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制定、修订政策法规100余部,初步形成了以《现役军官法》等为主干的政策制度体系(实物)。这是1988年恢复军衔制后,中央军委授予上将军官军衔仪式(照片、实物)。全国各地培养国防生的116所普通高校分布图(照片);
我军实行文职干部(照片)、文职人员(照片)制度,保留和吸收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大力弘扬先进文化,积极传播精神文明(组标),是我军建设的一大特色。这是海军某舰队军史馆(照片),某部业余演出小分队深入基层演出(照片),基层连队的腰鼓表演(照片),全军普遍开展军人道德组歌和“八荣八耻”歌曲演唱活动(照片)。
2004年7月,中央军委批准文化装备列编列装。这是配发部队的野战宣传文化车(照片)。
军事宣传影响广泛,军队媒体成为对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平台。这是军队出版的部分报纸、刊物、图书(照片)。这是某部官兵在全军政工网上查询资料(照片)。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展览,引起轰动(照片)。
这里陈列的是建国以来创作出版的军事题材经典图书(书塔)。
军队文艺工作欣欣向荣,先后创作了《万水千山》、《党的女儿》、《红梅赞》等一大批优秀舞台艺术作品(照片)。
这是部分军事影视作品集锦(电视墙)。这是军旅歌曲点播台(点播设备)。军队竞技体育硕果累累。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军队运动员打破世界纪录和获得世界冠军情况一览表(图表)。这是军队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的部分奖杯、奖牌、奖旗等(实物)。这是为祖国赢得荣誉的我军部分优秀运动员(照片)。
人民军队英雄辈出。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建设的光辉历程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图表)。这8位是经中央军委批准在全军基层部队挂像的英模。这24位是建国以来全军部队涌现的著名英模。他们是人民军队的突出代表,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
这里展示的是建国以来我军各个历史时期颁发的各种勋章、奖章、证章。这是胡锦涛主席题写章名的“中国武警忠诚卫士”奖章(实物)。
在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壮丽事业中,我军有数十万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山河永在,浩气长存,共和国永远铭记着烈士的英名!
请看第四部分——勤俭建军保障有力
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主席就强调:“对于现代化的军队,组织良好的后方勤务工作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制字),并做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我军后勤建设由此逐步走上现代化发展道路。这是1955年,毛泽东主席与国防部长彭德怀,在总后勤部部长洪学智的陪同下,审定新军服(照片)。
后勤战线的官兵不负重托、艰苦奋斗,发扬“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光荣传统,立足打赢现代战争,综合保障能力不断跃升(组标)。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形成了与作战力量相匹配、陆海空相衔接、基地与机动相结合、现役与后备相协调的保障体系,形成全时空、全方位的保障能力,圆满完成了党在各个时期赋予的艰巨任务。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毛泽东主席极为重视后勤保障。1951年,他亲笔致电彭德怀司令员:“在最前线修建多数粮弹储备库,为九月战役储备充分的粮弹,使作战时能随缺随补,此点极关重要”(文献)。
“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为夺取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照片)。上甘岭战役中,某部副排长张全合冲破敌人的狂轰滥炸,往返上万里,用这副背架运送弹药1200多斤,后送伤员13名,被誉为“万里运输员”(文物)。抗击“非典”斗争中,仅用7天时间,就从全军抽调1383名“白衣战士”,组建成小汤山医院(照片)。先后收治680名患者,从死神手里夺回了672个宝贵生命,创造了高治愈率和工作人员零感染的奇迹。
总后青藏线官兵50多年如一日,坚守世界屋脊,保卫西藏、建设西藏、繁荣西藏,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的高原精神,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高原兵站部”荣誉称号,成为后勤战线的一面旗帜(照片)。
这是07式军服展台。军服是军队现代化、正规化的标志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10多次调整改革,新配发的07式军服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形成礼服、常服、作训服和标志服饰4个系列、600多个品种,为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增添了新的光彩(景观)。
军港机场功能齐全。多舰种、多机种配套兼容、攻防结合的大中型军港、机场,大大提升了新式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这是能够保障多舰种驻泊、补给、训练的大型军港(照片)。这是可以保障多机种作战的机场(照片)。
阵地设施完善配套,可以有效地保障多弹种导弹作战和通信指控、情报技侦、预警探测、电子对抗等信息作战需要。这是第二炮兵某导弹野战阵地工程(照片),这是海拔5300米的高山雷达观通站(照片)。这是反映南沙礁堡阵地设施更新完善的景观(景观)。
投送手段立体运用。构成了铁路(照片)、公路(照片)、水运(照片)、空运(照片)紧密衔接、指挥调度综合配套的军交运输保障体系,全面提升了我军战略投送和快速反应能力。这是大型运输机实施快速远程投送(照片)。
应急力量快速反应。抽组了一批要素齐全、模块组合、装备精良、机动灵活的后勤应急保障力量,部队打到哪里,就能保障到哪里。
这是部队机动途中实施快速油料补给(照片)、野战装备快速维修(照片)、空运救护队快速救护(照片)、道路紧急抢修(照片)和伴随饮食保障(照片)、防核生化卫勤分队快速检测环境(照片)。这是野战功能全、负荷轻、携行方便的单兵装具,大大提高了单兵作战和防护生存能力(实物)。
保障基地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稳固可靠,具有持续支援能力,构成战略战役保障的可靠依托(要点标题)。这是容量大、收发快的机械化立体仓库(照片)。这是大型导弹洞库(照片)。这是功能先进的直升机机库(照片)。这是现代化的输油管线和泵站(照片),可确保在恶劣环境条件下全天候实施输油保障。
教育训练贴近实战。着眼建设信息化后勤、打赢信息化战争,积极推进教育训练转型,后勤队伍综合素质和保障能力不断跨上新台阶。
全军后勤部队紧紧围绕军事斗争后勤准备,广泛开展实战条件下的战略战役后勤支援保障演练。这是全军高技术条件下作战后勤保障法集训(照片)。这是空中输送演练(照片)。这是战役后勤保障集群演练和后勤装备综合保障演练(照片)。
面对世界新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邓小平主席强调:“过去是小米加步枪,对后勤依赖还不算很大。现在不同了,无论是军需给养、武器弹药、装备器材,都得靠强大的后方供应。”(制字)这是1987年,邓小平主席接见国防和军队科技专家(照片)。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央军委确定大力实施科技兴后勤发展战略,后勤建设逐步走上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道路。后勤装备更新换代,保障效能全面提升。
后勤科研硕果累累。20多年来,全军后勤获国家科技进步奖802项(图表),军队医药科研成果占全国卫生系统的50%。连续4次举办国际军事后勤装备技术大型展览,有力促进了后勤科技装备的创新发展。
这是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院士荣获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奖杯(实物)。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制成功的特种武器伤害防护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实物)。海空军大型引进装备用油全部实现国产化,彻底摆脱了受制于人的局面,被誉为“争气”工程(实物)。
这是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接见后勤新装备演练人员(照片)。
科研平台位居前沿。目前,全军后勤拥有10个系列的创新基础平台,其中国家和军队重点实验室67个。这是国家生物学分析中心(照片),高气压与潜水生理实验室(照片),特种防护服装(照片)、军用油料(照片)、野营装备检测中心(照片)。这些基础平台在后勤科研创新、装备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领军作用。后勤装备更新换代。保障手段从建国初期主要靠人背、肩扛、马驮,发展到今天具有较高机械化水平和一定信息化含量,成系列、成建制的第二代后勤装备。这是1995年10月,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王克观看后勤新装备(照片)。
这是第二代后勤装备8大系列的模型(景观)。
海上补给和海上救治取得重大突破。可同时实施纵横立体伴随补给,大型医疗救治船能同时展开200张床位、8台手术,被誉为“海上医院”(组照)。
拼装栈桥码头、岸滩机动靠泊平台,构成了岸对舰、舰对岸的保障纽带(组照)。
增压式管道加油车,10分钟就能为苏30战机或伊尔76大型运输机加满油料(照片)。空降作战保障装备,1小时内可完成1个空降团的空投物资收集(照片)。这是便携式海水淡化装置和无电源多功能净水车(照片)。
导弹部队机动伴随保障装备,满足了应急机动、隐蔽待机、阵地发射等需要(照片)。
战役支援保障装备实现集装化、方舱化、野战化。卫勤保障装备,能在2小时内迅速展开一个100张床位的野战医院(照片);自动控制面包加工方舱,一昼夜可加工5000人份主食(照片);一套野战输油管线装备,昼夜输送量达2500吨,全线指挥调度基本实现信息化(照片)。一台大吨位集装化物资装载车,一名司机在40秒内可装卸22吨作战物资,效能是普通运输车的40倍(照片)。
新型生物侦察车,可在20分钟内完成8种生物战剂的检测(照片)。
工程抢修装备具有野战防护、排弹清障和修复构建等多种功能(照片)。新型玻璃钢道面板,抢修一个直径8米的跑道弹坑仅需30分钟,达到美军同类装备水平(照片)。
党中央、中央军委时刻把官兵的冷暖放在心上。这是江泽民主席和其他军委领导考察连队生活情况(照片)。
全军后勤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官兵的根本方向,集中财力物力向基层、向边远艰苦地区、向作战部队倾斜,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增强了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组标)。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投入经费上百亿,实施一系列综合治理工程,彻底解决了边远艰苦地区部队吃水、用电、洗澡、取暖、看病难等问题(照片)。
基层连队炊事设备基本实现机械化,被誉为“厨房革命”;野战炊事车的配备,结束了埋锅造饭的历史(照片)。
先进的取暖设备使驻藏部队不再靠烧牛粪取暖,海拔五千多米的营区冬季室温保持20度,官兵的高原病发生率下降了5个百分点,参训率提高20%(照片)。
这是为高原部队配发的制氧设备和吸氧装具(照片)。这是巍然屹立在“生命禁区”的新疆帕米尔高原神仙湾哨所新貌(照片)。
部队饮食营养丰富,战士伙食标准比改革开放前提高了23倍,达到每人每天11元。这是地处荒漠高原某边防团自建的日光温室,连队能常年吃上新鲜蔬菜(照片)。这是直接为连队服务的生活服务中心(照片)。
营区建设逐步走向美观和谐,部队执勤训练和工作生活设施配套齐全(照片)。这是部分作战部队的生态化营区(照片)。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军进入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组标)。胡锦涛主席号召后勤战线,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开创后勤工作新局面,为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提供坚强保障。这是胡锦涛主席接见全军后勤工作会议代表(多媒体)。这是胡锦涛主席和其他军委领导审查07式新军服(照片)。
全军后勤积极谋求科学发展,锐意改革创新,努力推进三军分散保障向一体化保障转变,自我保障向依托社会保障转变,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后勤现代化取得历史性突破。这是部署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报道(实物)。
保障体制向一体化推进。先行改革试点的济南战区大联勤体制(图表),实现了联勤机构三军一体、保障实体统管共用、供应保障统一组织、后勤管理分工协作。减少了保障环节,整合了保障资源,优化了保障力量,提高了保障效能(照片)。在“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中经受了检验。这是大联勤保障体制改革前后对比(图表)。
这是反映三军一体保障的一组照片(组照)。保障方式向社会化拓展。胡锦涛主席要求全军“能利用民用资源的就不自己铺摊子,能纳入国家经济科技发展体系的就不另起炉灶,能依托社会保障资源办的事都要实行社会化保障。”(文献)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必须作好这篇大文章。
这是近年来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的关于推进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几个重要文件(文献)。
后勤保障社会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用兵少了,摊子小了,负担轻了,效益高了。这是反映社会化成果的一组照片(组照)。
这是反映全军和武警部队全面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军队停止一切经商活动战略决策的情况(图表)。
保障手段向信息化迈进。坚持以作战需求为牵引,走复合式发展道路,逐步实现保障需求实时可知、保障资源实时可视、保障活动实时可控。
各项业务管理实现系统集成,信息共享。全军和武警部队的“军财工程”,实现经费供应保障全系统、全过程、全人员的信息管理和监控(照片)。全军汽车运输部队依托卫星和地面网,实现动态监控和精确管理(照片)。军用物资网上招标采购,保证了高效、透明、公正(照片)。700多个远程医疗站点,覆盖了从漠河到西沙的边远艰苦部队,已成功开展远程会诊和手术指导16000多例(图照)。
后勤管理向科学化转变。着眼实现法制化决策、标准化供应、规范化运作和精确化保障,建立起与国家政策制度相衔接、与军队条令条例相配套、覆盖各专业各层次的军事后勤法规框架和集供应、消耗、管理于一体的标准制度体系(图照)。
坚持一保战备、二保生活,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狠抓科学理财,强化审计监督,把有限军费用在刀刃上。
这是反映科学理财的录像(视频)。这是现地审计的情景(照片)。这是反映采购、住房、医疗保障制度和军人保险制度改革成果的一组照片(组照)。
全军部队依靠科技节能降耗,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军营(照片)。这是第二代后勤装备检验性演习的实况(多媒体)。
请看第五部分——自主创新 跨越发展
武器装备是国防和军事实力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主席就指出:“依靠我们过去和较为落后的国内敌人作战的装备和战术是不够的了,我们必须掌握最新的装备和随之而来的最新战术。”“要搞国防工业的建设和军工生产。”
根据中共中央的部署,我国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主创新,在较短时间内,武器装备实现由引进向自行研制的历史跨越(组标)。1949年开国大典时,受阅部队的武器装备都是从敌人手中缴获的,号称“万国牌”(照片)。国防工业一穷二白,只能生产维修一般枪械。
为适应抗美援朝战争和军队建设的需要,我国进口了大量苏联装备(照片)。与此同时,抓紧建立自己的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全面开展三军主战装备的仿制。1954年7月,我国成功造出了第一型飞机初教-5教练机(照片)。1956年7月,第一型喷气式飞机歼-5升上蓝天,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制造喷气式飞机的国家之一。这是毛泽东主席在沈阳飞机制造厂观看歼—5飞机(照片)。
海军装备基本完成了苏联提供的鱼雷快艇、鱼雷潜艇、护卫舰、猎潜舰、扫雷舰等装备的转让制造和半成品装配。这是国产第一型巡逻艇(照片)。
1954年成功仿制第一型大口径火炮,结束了我国不能制造大口径火炮的历史(照片)。毛泽东主席亲笔签署贺信,称赞“这对建立我国的国防工业和增强国防力量上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照片)。1959年,国产第一型中型坦克——59式坦参加了国庆十周年大阅兵(照片)。这是陈云同志、贺龙同志视察国防工业企业(照片)。
广大装备建设者们发扬战争年代“老军工”的光荣传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甘当无名英雄。这是“把一切献给党”的“老军工”杰出代表吴运铎(照片)。
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我国紧紧依托逐步建设起来的工业基础,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实现由仿制为主到自行设计研制的转变,自主建成武器装备基本体系(要点标题)。
陆军装备。成功研制改进了步兵战车(照片)、自行加榴炮(照片)、火箭炮(照片)和反坦克导弹(照片)等。上世纪80年代,第二代主战坦克等开始装备部队(照片)。地地导弹装备。形成了近程、中程(照片)、远程(照片)相衔接的弹道导弹系列。
海军装备。研制出导弹护卫舰(照片)、岸舰导弹、常规潜艇(照片)和水上轰炸机(照片)。上世纪70年代,第一代导弹驱逐舰等开始装备部队(照片)。
空军装备。研制出强击机(照片)、轰炸机(照片)等多型飞机和空空、地空导弹(照片)。上世纪80年代第二代歼击机等开始装备部队(照片)。
上世纪50年代中期,面对国际上的核威胁、核讹诈,毛泽东主席强调指出:“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制字)党中央不失时机,果断决策,开展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尖端武器装备的研制,夺取世界尖端技术领域的战略制高点(要点标题)。
原子弹研制期间,正值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的时期,工作和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建设者们在大漠戈壁风餐露宿,艰苦创业。这是在狂风滚沙中建设试验场的情景(照片)。研制人员凭着这样简陋的计算机(实物)和算盘,进行了天文数字般的运算,破解了一道又一道难题。聂荣臻同志曾斩钉截铁地说:“不搞出两弹来,死不瞑目”。这是他与科技工作者们在导弹试验场(照片)。
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照片)。这一壮举,打破了少数国家的核垄断,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这是周恩来第一时间听到张爱萍(照片)报告后,在人民大会堂宣布这一消息时激动人心的场面(照片)。
1966年10月27日,地地导弹搭载核弹头飞行试验取得成功(照片)。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照片),成为世界上第4个掌握氢弹技术的国家。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我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这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模型(模型)。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照片),遥远的太空传来了《东方红》的乐曲,揭开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序幕。1982年10月,潜射导弹试验取得圆满成功(照片)。
回顾“两弹一星”的光辉历程,邓小平主席说:“如果60年代以来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制字)
伟大的事业造就伟大的精神。在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尖端武器装备研制中,形成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1999年9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两弹一星”功勋人员(照片)。这23位功臣(照片)是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战线的杰出代表,他们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贡献彪炳史册,祖国永远不会忘记!
进入新时期,面对世界科技革命的汹涌浪潮,邓小平主席强调,要在现有国力下加速改进部队武器装备。针对世界高技术战争发展的新局面,江泽民主席提出要千方百计把武器装备搞上去。为履行我军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胡锦涛主席要求,武器装备建设“要自觉地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服务,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服务,为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服务”。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基本建成了新型主战装备、电子信息装备和保障装备协调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武器装备体系(组标题)。
这是江泽民主席检阅装备新式坦克的部队(照片)。这是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张震、张万年、迟浩田视察装备(照片)。
陆军装备。着眼进一步增强火力压制、装甲突击、野战防空、立体机动和特种作战能力,重点发展了以99式主战坦克、8×8轮式步兵战车、新型履带步战车为骨干的装甲突击装备(照片);发展了以远程多管火箭炮、大口径自行火炮、重型反坦克导弹为骨干的压制武器装备(照片),发展了以新型防空导弹红旗-713、便携式防空导弹和自行高炮为骨干的野战防空装备(照片),发展了以新型武装直升机、运输直升机为骨干的陆军航空兵装备(照片);形成了快速机动、立体突击的陆军装备体系。
这是胡锦涛主席视察海军装备(照片)。这是中央军委委员乔清晨、张定发、靖志远视察武器装备(照片)。
海军装备。着眼建设海空一体、适应近海防卫作战的装备体系(要点标题),重点发展新型导弹驱逐舰(照片)、导弹护卫舰(照片)、大型船坞登陆舰、导弹快艇、新型对海攻击飞机、歼7轰(照片)、海上电子巡逻机、新型核动力潜艇、常规动力潜艇(照片)、新型两栖装甲突击车、两栖步战车(照片),实现了舰载、机载精确打击兵器的升级换代和水下、水面、空中装备的协调发展。夺取制空权对于现代战争至关重要。空军装备着眼进一步增强制空防空和对地攻击能力,重点发展第三代战斗机(照片)、防空武器和各类精确制导弹药,形成了作战飞机和支援保障飞机相配套,空地结合、攻防兼备的装备体系(要点标题)。这是第三代轻型歼击机歼
10、第三代重型歼击机歼
11、第二代改进型歼击机歼8-F(照片)。这是空警2000和空警-200两型预警机,这是战术运输机、新型轰炸机、加油机、空降作战装备(照片)。这是新一代近程、中程、中远程地空导弹(照片)。
地地导弹装备。着眼建设精干有效的战略威慑力量,重点发展新型中远程地地常规导弹东风21丙(照片)、新型地地常规导弹东风11甲和东风15乙、新型远程战略核导弹东风31甲和长剑-10陆基巡航导弹(照片),基本形成了核常兼备、射程衔接的地地导弹装备体系(要点标题),快速反应、突防攻击和远程火力打击能力得到增强。
构建适应外置突发事件、反恐任务需要的武警装备体系。这是防爆装甲车、水炮车、攀登突击车、综合指挥车(照片),这是在奥运安保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信息化士兵作战系统。
这里展示的是陆军、海军、空军和二炮部分新型装备的模型(展台、视频)。太空是国家安全新的战略制高点。1992年,党中央果断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广大工程建设者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谱写了共和国航天事业的壮丽史诗。
1999年11月,首次无人航天试验取得成功。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向太空(照片),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飞行取得成功(照片),实现了“多人多天”的太空飞行(照片)。这是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常万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检查“飞天”舱外航天服研制情况(照片);这是航天员在太空飞行中使用过的部分用品(实物)。2008年9月25日,神州七号发射成功,圆满完成太空行走和释放伴星等任务。这里是神舟六号轨道舱、工作舱、返回舱的模型(模型)和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模型(模型)。
为满足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的需要,我国相继建成了信息化程度较高,门类齐全、手段先进的装备科研试验体系(要点标题)。这是信息装备试验室(照片)、舰艇装备试验场(照片)、常规兵器试验场(照片)、航空装备试验场。这是亚洲最大的,为我国科技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特殊贡献的风洞试验基地(照片)。这是航天试验测控网(照片)。
坚持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方针,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武器装备发展需要,加快实施转型升级战略,基本形成了结构优化、技术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要点标题)。这是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曹刚川在视察地空导弹生产(照片)。这是现代化的飞机总装车间(照片)、坦克制造厂(照片)、现代化造船厂(照片)。这是1998年以来改组成立的十个集团公司(图表)。
着眼打赢信息化战争,坚持一手抓新装备发展,一手抓现有装备管理,把现有装备成建制、成系统形成作战能力和保障能力建设,摆在部队装备工作的中心位置(组标)。
从战时需要出发,全面推进装备战备工作(要点标题)。建立起与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相适应的装备保障指挥体制(照片)。形成了纵深梯次配置、横向调剂支持的弹药和器材储备供应网络(照片)。大力加强保障力量建设,构成以建制保障力量为主、预备役力量为辅、后备力量为补充的装备保障力量体系(照片)。
新装备配套建设成效明显(要点标题)。成套设计、成套研制、成套定型、成套生产、成套交付,实现主战装备和保障装备协调发展,增强了部队装备自主保障能力(照片)。“宁肯让人才等装备,不能让装备等人才”,装备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了由单一型向复合型、常规型向科技型的转变(照片)。建立了结构合理、科学完整的装备法规体系(实物)。
装备维修保障能力建设稳步推进(要点标题),通用装备维修实现了“不出疆”、“不出藏”、“不出岛”(照片)。维修保障技术和手段由基本适应一、二代装备,逐步向适应二、三代装备转变(照片)。新装备修理能力大幅提升,“十五”以前配发的主要装备已形成大修和应急支援保障能力。这是一批新建的装备修理线(照片)。利用现代技术使一大批老旧装备恢复和提高了战技性能。这是强击机升级改造(照片)。
“爱装就是爱生命,管装就是保胜利。”科学管装、科学用装、科学保装成为广大官兵的自觉行动。这是部队进行管装爱装教育(照片)。深化装备科学化、制度化、经常化管理,推行装备管理责任制,部队装备管理正规有序(要点标题),管理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是一组反映部队装备管理的照片(照片)。我军装备战线和国防科技工业,全面落实胡锦涛主席关于武器装备建设“三个服务”的要求,发扬爱国奉献、顽强拚搏、团结协作、集智攻关、科学求实、创新超越的时代精神,正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武器装备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照片)。
请看第六部分——牢记宗旨建设祖国
人民军队既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也是建设祖国的重要力量。广大官兵以无私的奉献和牺牲,为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宁做出了重要贡献(导语)。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大批部队迅速转变为国家建设的生力军。这是毛泽东主席同军民一起在十三陵水库参加劳动(照片)。
1950年到1959年,我军有35个建制师、100多万官兵屯垦边疆(图表)。新疆部队18个师穴地而居,化雪为炊,使荒原变良田,戈壁起工厂(照片)。这是驻疆某部官兵拉起军垦第一犁(照片)。10万官兵艰苦创业,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照片)。这是驻藏官兵帮助群众发展生产(照片)。
修建川藏、青藏公路(照片),贯通陇海、成渝铁路(照片),治理长江、黄河、海河(照片),扩建开发大庆、玉门油田(照片),恢复和建设鞍钢、包钢(照片)等等,部队在一系列重点工程建设中做出了杰出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蜿蜒千里的成昆铁路平均每推进一公里牺牲一名军人。
1984年,邓小平主席要求部队在国家建设大局下行动,积极参加和支援国家建设(照片),掀起了新一轮参建重点工程的热潮。这是邓小平主席和杨尚昆、余秋里同志在军委座谈会上(照片)。驻湖北10万官兵参加荆江分洪工程。这是时任湖北军区司令员的李先念为工程剪彩(照片)。
这是武警水电部队参与三峡大坝永久船闸工程(照片)。南京军区某部开凿福马公路鼓山隧道(照片)。海军某部援建秦山核电站(照片)。这是武警黄金部队开采的金矿石和金块(实物)。这是部队参与重点工程建设的数字统计(图表)。
为支持国家经济建设,部队开放了一批军港码头(照片)、军用机场(照片)、铁路专线(照片)、输油管道(照片)等设施。
青年官兵积极参加保护母亲河行动(照片)。部队植树造林(照片)。空军飞播造林(照片)。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积极投身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图表);参与西气东输(照片);援建沈阳工业新区(照片);承建小流域治理工程(照片);100所医院对口支援西部105所县、乡医院(照片)。
踊跃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援建农村基础设施(照片);为干旱地区找水打井(照片);指导农民科学种植(照片);集团扶贫(照片);沿长征路援建112所“八一爱民学校”(地图)。这是云南苦聪族移民新村赠送的锦旗(实物)。
每当灾情发生,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总是抢险救灾的突击队。官兵们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谱写了无数催人泪下的爱国爱民之歌。
98抗洪中,江泽民主席冒雨视察长江大堤(照片)。这组照片反映的是建国后,解放军官兵积极参加湖北、河南、河北、华东等地抗洪抢险的情景(照片)。这是98抗洪中的共产党员突击队队旗、烈士遗物(实物)。请看大型景观《惊天动地战汶川》。
1976年7月,唐山发生7.8级地震,10万大军徒手挖掘废墟,使16400余人绝处逢生,救治伤员百万人次(照片)。
1987年5月,大兴安岭发生森林火灾,当地驻军、武警部队与当地群众一起,奋战28天,扑灭了烈火(照片)。
空军出动飞机在黄河炸凌排险(照片)。这是1980年以来救灾情况统计(图表)。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和胡锦涛主席十分关心军政军民团结。维吾尔族老人卡德尔·巴克40年如一日,写下1000余篇日记(实物),记录了驻军的爱民行动。胡锦涛主席两次亲切接见他(照片)。
广大官兵视人民如亲人、把驻地当故乡。2005年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接见“国防连着千万家”广播宣传活动会议代表(照片)。行军部队婉拒群众的慰问品(照片)。机械化部队行军途中避让羊群(照片)。这些是爱民模范谢臣、王杰、欧阳海、张华等烈士获得的奖状和他们的遗物(实物)。1991年1月,邓小平主席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亲笔题名(照片)。这是历次命名的双拥模范城(县)统计(图表)。
各地党委、政府为部队排忧解难,送科技文化进军营,免费培训转业干部和退伍士兵,设法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和子女入学,大力支持驻军部队全面建设。这是上海拥军服务车进军营(照片)。这是山东省开办的转业干部培训中心(照片)。
1983年1月,全国兴起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这是率先开展这一活动的河北省保定市召开共建活动座谈会(照片)。这是边疆军民的“千里文明边防线”(照片)。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军民共建千里文化长廊”(照片)。这是武警部队与铁道部的“千里文明铁路线”(照片)。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东南沿海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广东、浙江、福建、上海等省市给予了有力支持(照片)。山东渔民主动为中俄联合军演让出黄金养殖海域(照片)。吉林省长春市科技人员为装甲部队野战抢险进行技术指导(照片)。
国家12部委联合转发浙江、福建两省《关于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若干规定的通知》。
请看第七部分——面向世界维护和平
军事外交是党和国家外事工作、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全方位拓展对外军事关系,为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导语)。
目前,我国与150多个国家建立军事交往,设立武官处109个,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军事外交格局。(视频播放、地球仪显示)
毛泽东主席(照片)、邓小平主席(照片)、江泽民主席(照片)、胡锦涛主席(照片)时刻关注国家安全,站在时代的高度,以战略家的胆识、智慧和谋略,从打破封锁、开创局面,到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谱写了军事外交的壮丽史诗。
这是1991年至2001年期间,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张震、张万年、迟浩田分别会见外国防务部门和军队领导人(照片)。这是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照片)、曹刚川(照片)、徐才厚(照片)分别会见外国国防部长。
改革开放的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家对外关系全面发展,军事外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组照)。从新中国派驻莫斯科的第一位驻外武官(照片)到今天,我驻外武官忠于职守,为拓展对外关系做出积极贡献(照片)。这是驻在国授予武官的勋章(实物)。这是总参谋部授予驻南联盟大使馆武官处的锦旗(实物)。
我军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积极推进区域安全合作(要点标题)。我国发起建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上海合作组织首次国防部长会议”(照片)。这是我国倡导发起的首届“东盟地区论坛安全政策会议”(照片)。
我国军事外交积极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拓展部队教育训练新途径(组标)。
2005年8月,中俄两军成功举行“和平使命-2005”联合军事演习(照片)。一系列联合演习(图表),提高了我军在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能力。
2004年11月,我军首次组织师旅主官出国考察外军训练(照片)。在我军“北剑-2005”演习中,中外军官实地开展学术研讨。这是24国军事观察员在观摩演习(照片)。
从1985年开始,中国海军走出国门,驶向世界(地图)。2005年,我海军舰艇编队首次环球航行(照片)。
我军广泛开展各个专业技术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要点标题),密切跟踪世界军事变革新动向,努力站在科学技术和军事发展的最前沿(照片)。
我军先后为100多个国家培训了数万名军事人才(组照)。
注重展示我军良好形象,加强国际互信协作,有效地维护了国家安全(组标)。这是外军领导人赠送的军徽(军徽柱)。
防务与安全磋商是我国实施安全战略的重要领域和途径(要点标题),在营造我国安全环境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图表)。这是与德国、日本、越南、俄罗斯等国进行防务战略磋商、安全会晤和边境测量(照片)。1996年,我国首次发表《中国的军控与裁军》白皮书。随后每两年一次发表《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实物),全面阐述我国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为增进军事互信发挥了积极作用。这是国防白皮书情况介绍会现场(照片)。
几十年来,开放部队充分地展现了我军文明之师、正义之师、威武之师的形象。这是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梁光烈检查开放部队(照片)。这是驻华武官和外国军事代表团观看开放部队表演(照片)。
大力传播和弘扬中国优秀军事文化,加深了外军对中华文明的了解,拉近了双方的感情距离。这是第七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照片)。我军文化艺术团体赴国外交流数百次。这是解放军军乐团赴加勒比五国访问演出(照片)。
我军积极履行历史使命,参与维和、军控和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等行动,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做出贡献(组标)。
新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黎巴嫩视察中国维和部队(照片)。中国维和部队在当地义诊、排除炸弹(照片)。10名中国军事观察员、维和官兵和军控专家,为世界和平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是军事观察员杜照宇烈士、军控专家郁建兴烈士生前执行任务(照片)。
中国政府和军队积极参与国际军控进程,切实履行承担的条约义务。这是中国代表团在联合国总部参加《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照片)。这是中国军事专家在泰国进行扫雷教学(照片)。这是按照《地雷议定书》销毁的地雷(照片)。
为了维护地区与世界的和平稳定,共同应对新挑战新威胁,我军积极参加中国政府组织的对外援助和国际灾难救援。这是我飞行专家在坦桑尼亚指导部队训练(照片)。中国救灾援助物资抵达肯尼亚(照片)。
历史昭示未来。我军将继续坚定不移地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永远做党和人民利益的忠实捍卫者,永远做社会主义祖国的坚强保卫者和积极建设者,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不断创造新的业绩、铸造新的辉煌!
第四篇:论新中国的法治建设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法学80801吴彪080001130
论新中国的法治建设
【内容提要】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法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民主法治理论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重视和实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逐步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
【关 键 词】中国法治发展阶段
健全的法制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已经充分证明,法治建设的完善、法学的昌隆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100多年来,中国人民一直在追求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现代法治国家,无数仁人志士为此付出了心力。但是,在内忧外患不断的情况下,我们追求依法治国的理想一再破灭,包括法学研究、法学教育等重要内容在内的法治建设事业也与整个国家一起走过了漫长、曲折和艰辛的历程。直到本世纪70年代末,中国人民从政治动荡的阴影中走出来,开始用更深邃的目光审视我们周围的世界,用更理性的态度思考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包括立法、司法、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也由此进入一个全新的、充满希望的境界。在此,对新中国法治60年作一总体回顾,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新中国法治的创立时期(1949年10月至1957年5月)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最初几年,全国人民以饱满的政治激情投身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建设中,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法治,也在蓬勃兴旺的建设浪潮中逐渐成型。这种开创性的建设,其意义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在创立时期的种种创造,往往最让人难以忘怀。
1954年9月20日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为新中国的法治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还颁布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将国家机构和司法机关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随着国家各项工作逐渐走上正常轨道,新中国的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工作也次第展开。1950年,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正规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正式招生。自1954年,一些政法院系经过重新组合以后也陆续开展工作。但由于受国家政治生活中存在的“左倾”思想和“法律虚无主义”的影响,当时的法治建设与法学研究、法学教育也存在不少欠缺。例如在法学研究方面,不仅受前苏联的法学体系、观念的影响较大,泛政治化乃至“左倾”的痕迹也比较明显。在法学教育方面,不仅规模小,在人才培养体系方面也受苏联模式的影响至深。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成为当时有代表性的高等法学教育单位。
二、新中国法治的曲折发展时期(1957年6月至1966年4月)
由于种种原因,从1957年反右扩大化开始,党内左倾错误和个人崇拜等不良因素逐渐膨胀,开始给包括法治建设在内的各项社会主义事业带来巨大的损害。在党内,从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到基层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的不良倾向日益发展起来。这些不良因素对当时法治建设也产生严重的侵蚀。主要表现在:
(一)党的“政策”取代国家法律
党的政策是制定国家法律的依据,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并领导人民执行法律。由于我党历史上习惯于用政策来指导革命,而这段时间进行的接二连三的群众运动又使政策比法律显出更多的优越性。领袖个人与党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使人们更容易产生“政策至上”的观念。政策从背后直接走到前台便是理所当然的,政策向法律转化的程序性规定便是多余的了。
(二)法治建设的停滞不前
对法治建设的忽视首先是因为党的指导思想发生了严重的失误。反右斗争开始后,毛泽东同志不断修正党的“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将社会的主要矛盾归结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以及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并把阶级矛盾扩大化和绝对化。
关于法治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毛泽东在1958年曾说过:不能靠法律治多数人,多数人要靠养成习惯,一搞大跃进就没时间犯法了。对于人民内部的矛盾,一般都应采取整风的办法来解决。在当时党内高层,认为法治的功能仅仅限于对敌专政、惩罚犯罪分子。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即使在对敌专政领域,《宪法》和《法院组织法》中规定的一些民主原则和法治原则,也被当作“右派错误”而加以批判。
在司法制度方面,则表现为初步正规化的,比较合理的司法组织机构被不正常的合并、精简或取代。继1957年8 月铁路与水上运输法院被撤销之后,1959年4月,司法部、监察部也被撤销。1960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务院公安部合署办公,由公安部党组统一领导,从而在最高层次上进一步削弱了司法体制,1954年《宪法》规定的“人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以及其他法律和法规共同确立的司法独立原则,被批判为“右派分子借口审判独立,反对党的领导,以法抗党”。检察机关的“垂直领导”制度也被改为“双重领导”。伴随“忽视法治的群众性”的声讨,一度形成国家司法机关和人民群众共同“办司法”的超常格局。1957年7月,中央规定地方司法机关向地方党委负责。辩护制度、律师制度被批判为“替坏人说话,敌我不分,为阶级敌人开脱、掩护”。“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被指责为“抹杀法律的阶级性,同反革命讲平等”。强调依法办事和司法独立被批判为“法律至上”的资产阶级观点,是“不要党的政策,搞法律孤立主义”。
(三)法律理论与现实的矛盾
从1957年反右派斗争开始,对基本的法律理论和原则,先是理论上作为“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论加以批判,继而在实践上放弃乃至公开违反,使现实与法律理论产生了严重的矛盾。如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之一便是“监督宪法的实施”(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而实际上,宪法理论与现实的矛盾首先便表现在这一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上。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的任期都超过了法定期限,在1957年至1965年这段时间,全国人大共召开了六次会议,包括一届第五次会议,二届第一、二、三、四次会议和三届第一次会议。六次会议都没有严格地完成听取和审议有关工作报告和决定重大事项的职责。其中二届第三、四次会议还被严重推延。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作用被严重削弱。
总之,在这段时期里,宪法及其规定的一些基本制度及公民的基本权利都还在,但部分由于左倾思想的错误和群众运动的事实,部分由于现实物质条件的欠缺,许多宪法规定在现实中得不到实现。宪法在现实中的状况,使人们对宪法由崇拜、满怀希望而变为失望乃至不信任。同时,对宪法态度的改变又助长了“法律虚无主义”的思想。无法可依和有法不依的实际情况,再加上对一系列正确的法治原则的错误批判,使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过程中断,并开始了对民主法治的严重破坏,而且愈演愈烈,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10年中社会的动荡和混乱。
三、新中国法治的全面破坏时期(1966年5月至1976 年10月)
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中国的法治建设和法学事业很快被**的狂涛所淹没。中国人民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取得的各项政治成果,包括尚未成熟的法治事业,在长达10年的**中被破坏殆尽。
(一)立法工作陷于停顿,司法依据混乱
“文化大革命”10 年中,作为唯一享有国家立法权的全国人大除1975年1月通过了一部充满浓厚“左倾”色彩的《宪法》外,未制定任何法律。1966年7月,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3 次会议决议无限期地延期召开全国人大三届二次会议。从1967年初开始,随着各地革命委员会的成立,地方人大的法定地位和权力也被取代。“文化大革命”中作为司法依据使用的,除个别从“文化大革命”前沿用下来的法规外,主要是“文化大革命”中制定的政策性“文件”。如1967年1月13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公安六条》等,这些“文件”数量多、内容杂,大多是随着运动的进展,按照各个时期的需要制定的,因而时间性十分明
显,同类内容的文件往往集中在同一时期。由于“文化大革命”期间整个国家处于波动状态,各方面情况容易发生变化,而这类文件又大多是针对特定情况下的特定事项而发的,所以有效期一般较短,且常有昨是今非、彼此抵触的情况。严格地讲,这些文件都不具备作为法律所必须具备的要素,其中多数也不是由有立法权的机关制定或授权制定的。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它们确实具有类似法律,甚至超越法律的效力。公安司法机关处理案件,所依据的首先是这些文件的规定,其次才是国家常规法律,这些文件实际上成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特别法”。
(二)司法系统遭到破坏,工作质量降低
由于公、检、法系统曾因被否定而受到冲击批判,再加上大环境的影响,司法系统受到很大破坏。不仅在机构和人员方面元气大伤,本来就不十分健全的制度也被冲得零落不堪,办案效率和质量都比“文化大革命”前下降,不能正常发挥其应有的职能。社会秩序的混乱,也给司法工作造成种种困难,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即便是有完备的法律,也很难正常实施。民事司法进一步萎缩,刑事司法因上述原因,造成了大量的冤假错案。
从1967年开始,全国出现了一股“砸烂公、检、法”的潮流。有些省报还专为此发表社论。一时间,司法系统的许多人员被戴上了“特务”、“反革命”等反动分子的帽子。如北京市公安局有1693人被戴上“特务”和“反革命”的帽子,其中72人被隔离审查;而广东省有22%的法院人员被隔离审查;陕西省281个公安部门、111个检察机关、61个法院受到冲击。直到1971年才相对有所恢复。
四、新中国法治的恢复和发展时期(1976年10月至1999年)
1976年,给国家和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基本结束。中国人民开始用清醒的头脑思考国家民族的未来。一场极为深刻的社会变革的时机开始到来。1978年5月1日
《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标志着一场深刻的、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始。这种思想解放,为新时期法治建设的蓬勃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进一步强调了社会主义法治问题。他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厂法、人民公社法、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外国人投资法等等,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邓小平同志的讲话,为此后20 年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建设,为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指明了道路。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中国法治建设20年的新发展
1、确立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国家基本方略和全社会共识。以依法治国为核心内容、以执法为民为本质要求、以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以服务大局为重要使命、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逐步确立。全社会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普遍增强,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
2、全民接受依法治国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法治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60年法治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从人治到法治”、“从法制到法治”,依法治国的精神理念得到传播和弘扬。依法治国在改变中国社会的同时,也改变着中国人的观念,法治、民主、自由、人权、公平、正义等理念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融入人们的生活方式。
3、国家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
1982年宪法突出了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从1954年宪法
第三章改为第二章,放在更加显著的位置。2004年修宪,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成为宪法原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4、坚持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民主法治向着“三者有机统一”的方向迈进。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坚持和实行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依法治国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促进生产力发展。第二,依法治国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第三,依法治国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先进文化按照人民的期待和要求进行。第四,依法治国有利于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稳定和谐的社会发展氛围。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与改善党的领导为目标,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三大目标。依法执政是党执政转型的三大目标之一,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依法治国理论的进一步探索和深化,是从依法治国出发对党执政转型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党执政方式的历史性跨越。依法执政是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丰富和发展,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应当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法律,在法治建设过程中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要坚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不能以党代政、以党代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一环[1]。首先,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依法治国要求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全社会形成尊崇法治的氛围;而依法执政则要求执政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使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其次,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前提。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和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长期重视政策而轻视法律,依靠政策而不是法律治理国家,依靠人治而不是法治推动社会变迁,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悲剧的产生。只有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依法治国才可能成为人民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治国理政方略。再次,依法治国为依法执政提供氛围,对依法执政提出新的时代要求。依法执政随着依法治国的发展而形成和不断完善。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化认识,伴随的是从人治到法制再到法治的转型。真正落实依法执政,我们党在执政方式上应当实现三大转变:即从主要依政策执政向主要依法律执政转变;从强调严格遵守法律执政向既严格遵守法律、又主动创制和运用法律执政转变;从加强自身制度建设与领导国家法治建设分头实施向两者同步推进,统一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转变[2]。依法治国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为促进依法执政,促进党的民主法治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不断提出新的时代要求和使命。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在“三者有机统一”原则和思想的指导下,从实践中探索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循序渐进的成功模式,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路径、内容、原则更加清晰了。
5、立法成绩显著。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制定了大量法律法规,目前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式形成。
坚持制定法律与修改法律并重,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社会关系不断变迁,加之法律观念的转变和立法技术的提高,导致法律修改的任务越来越重,制定法律与修改法律并重,成为60年立法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
6、依法行政稳步展开。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2004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了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依法行政从多方面稳步展开并取得了巨大成绩。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近5年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飞速发展,继续推动廉政高效的政府法治向前发展。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我国为行政行为提供法律救济、矫正行政失误的重要机制。根据纲要的要求,建设法治政府必须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制度建设质量,理顺执法体制,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3]。这也是今后法治政府建设的方向和道路。
7、司法改革初见成效。
中国不断建立和完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司法民主建设,努力通过公正司法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实现公平正义,司法改革初见成效。2007年9月,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认为,十六大以来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司法改革又有新进展。
首先是死刑复核制度的改革。根据中央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部署和法律规定,2007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结束部分死刑案件核准权下放26年的历史,顺利实现死刑复核权的回收。2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复核死刑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死刑复核裁判方式做出重大改革,规定对于报请复核的死刑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原则上只能做出核准死刑或者不核准死刑的裁定;只有在少数特定情况下,可以依法改判。3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严格依法办案确保办理死刑案件质量的意见》,要求切实把好死刑案件的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适用法律关,使办理的每一起死刑案件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规定还要求,执行死刑应当公布,禁止游街示众或者其他有辱被执行人人格的行为,禁止侮辱尸体。死刑复核权收回是中国司法改革的突破性举措,标志着司法改革在朝向公平正义目标上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权的巨大进步。
其次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2004年12月,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提出:“正确适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活动严厉打击,决不手软;同时,要坚持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包括刑事立法政策、司法政策和行刑政策[4]。近年来刑事司法都是围绕宽严相济展开的,而且它是今后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对严打刑事政策的反思,是对刑法机制改革的回应,也是刑事政策合理性的追求。从逻辑和历史发展来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的延续与改革
[5]。
8、法律服务日益增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律服务的发展,主要体现了三条主线:一是专业化,即对法律服务人员的学历、专业知识有越来越高的要求。二是正规化,即加强了法律服务的制度化建设,在机构设置、职业准入、执业许可、市场监管、纪律惩戒等方面,都加强了规范化建设。三是市场化,法律服务从国家机关逐步转变为社会服务行业,人事管理、经营机制方面逐步实现市场化。我国的律师制度、基层法律服务、公证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均取得了长足进展。
9、法学教育迅猛发展。
在1977年恢复高考前,全国只有北京大学法律系和吉林大学法律系尚在培养法学专业学生,1978—1987年,中国法学教育进入全面恢复和快速发展时期,招收法学本科专业学生的院校从1978年的6所迅速增加到1988年的106所,10年间增长了17.67倍;到1998年,法学院系增加到214所,较10年前增长了2.02倍;截止2008年10月,法学院系达634所,较10年前增长了2.96倍,改革开放30年增长了105.67倍。
(二)社会主义法学体系的建立
30年改革开放,造就了开放且充满生机的中国法学,法学工作者一直以极大的责任心服务于现代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30年中,在国家和社会每一个重大转折点上,法学工作者的前瞻性研究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最初关于人治和法治、法的阶段性和社会性、中外合资企业和经济特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强经济法治的讨论,到呼吁公民、企事业组织尤其是国有企业的独立民事主体地位及其财产权保护;从以人权保护为契机而强调无罪推定、法无明文不为罪,到依法行政、致力于司法公正,把依法治国作为党和国家的基本方略,乃至最终实现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宪政”。在这些国家和社会的历史性进步之中,都留下了法学家们的足迹。法学在中国新时期的改革和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
1.法学学科体系逐渐完备
法学学科体系完善与否,是衡量一个国家法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经过30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国法学学科体系在不断调整和适应中走向完善和成熟,1997年国家教委根据法学学科发展情况,对原有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适当调整,使法学各学科的布局更加合理和科学。同时,国家教委经过充分论证,已经确定了法学专业本科教学的14门核心课程,包括法理学,中国法制史,中国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等。加上其他必修、选修课程的配合,形成了一个传统与革新并重,既吸收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又具有中国特色,能够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完整的学科体系。在法学研究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法学研究的队伍也在不断地壮大,研究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许多领域,我国的研究者已经完全具备了与世界接轨的水平和实力。
2.法学教育事业空前发展
法治建设的基础在于法律人才的培养。作为国民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学教育,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良好社会环境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一个以培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需人才为宗旨,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时代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法学教育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3.中国法学面临的挑战和前景
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所发生的变化是巨大而深刻的。这些变化必将对中国的未来走向,包括中国法学的未来产生重要影响。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法学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我们完全有理由感到自豪和振奋。因为我们仅用了30年的时间,就走过了别的时代、别的国家需要百来年时间才走过的道路。这些成就的取得,无疑应该首先归功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确立的正确方针和邓小平理论,归功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但是,如果从更长远的眼光看,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过去30年的努力,仅仅是为国家的发展打下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近年来国家、社会的进步已经清楚地说明,更艰巨、更复杂的任务正在等待着我们。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总结了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审时度势,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绘制了更宏伟的蓝图。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把“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基本的治国方略。这将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宏伟社会工程,中国的法学将面临更繁重的任务。
回顾中国百年来的强国之路,回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30年中国法学所走过的辉煌历程,我们有理由为中国法学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欣慰和自豪。伴随着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吴邦国同志宣布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正式形成,我们完全有理由对中国法学的未来充满信心。
注释:
[1] 李步云:中国法治历史进程的回顾与展望[J].法学,2007,(9):34.[2] 杨绍华:十六大以来我国依法治国的新发展——访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袁曙宏[J].求是,2007,(14):41.[3] 汪永清:坚持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学习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J].求是,2005,(2):30~31.[4] 马克昌: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定位[J].中国法学,2007,(4):120.[5] 蒋熙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事法治改革[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3):69.
第五篇:城市化建设成就
浓墨重彩绘新城
——永丰县城市化建设成就纪略
一条条通衢大道纵横交错,一座座标准化厂房高大宽敞,一幢幢高端住宅区拔地而起,一个个休闲广场热闹非凡……这是近年来永丰城市化建设给居民带来的最大感受。
“回家的路越来越宽了,休闲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了,居住的小区卫生也越来越好了,这几年我们的城市发展变化实在会是太快了”,家住芙蓉苑的王女士感慨到。
其实,王女士的感慨反映出许多居民的心声。近五年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构建和谐永丰的现代化城市奋斗目标,城市化建设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五年来,我县累计完成建设总投资近29亿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7.8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近8.6亿元,小城镇建设投入11.8亿元。现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0.7平方公里,城市化率提高到34.6%,一个和谐文明、山水相拥的生态宜居城市正向我们大步走来。
道路网络不断延伸,拉开城市框架
路网是一个城市的大动脉,是一个城市腾飞的助推器。五年来,我县建成了迎宾大道、工业大道,发展大道,以及永丰大道、恩江大道、佐龙大道、跃进西路的“白改黑”等一批城市主干道,拉开了城市西延北接和南扩东进的新框架。
五年来,随着新老城区路网的不断完善,城市人均道路面积由2007年的671平方米提高到目前的701平方米,五年新增道路总里程20.13公里。随着抚吉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我县将彻底结束无高速县的历史。同时加大县区二级干道新建、改建和扩建,投资6.3亿元共修建农村公路2300余公里,新修(改建)桥梁500多座。实现乡(镇)、村100%通水泥路,大大改善了城乡居民的出行条件。
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改善住房条件
“楼下有菜市场,上班就在旁边的工业园区制衣厂,儿子就在桥南小学读书,比起以前一家人挤在租房里简直是天囊之别”,刚搬进桥南廉租房的李女士兴奋地告诉笔者。
让人民群众有房住,住好房,这是历届县领导班子的一贯举措。根据县住房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县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42.35平方米,比2007年末增加了3.48平方米,城市居民居住水平居全市前列。五年来,我县不断加大房地产开发投入,五年累计房
地产开发竣工面积达82.28万平方米,一批高水平设计、规模化投入的成片住宅小区相继落成。
与此同时,我县每年投入大量财力实施“安居工程”,全力构建城镇居民“无缝”住房保障体系,确保困难群众居有定所。五年来累计建设廉租房、经适房、公共租赁房等保障性住房9.46万平方米,累计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250.74万元,先后解决10965户中低收入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另计划在2013-2015年建设1200套6万平方米的廉租住房。
公用事业建设加速,增强承载力度
小区建在花园中,花草围着小区长。走进绿海星城住宅区,干净整洁,绿意盎然,“公园多了,出门就能见到绿色,到了晚上,往左走上几步就是贸易广场,往右就是欧阳修广场,都是休闲的好去处,住在这里,每天都神清气爽”,张先生满脸笑容的向我们讲到。
近年来,我县以引资促改制、以改制促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公用事业改革,实现了城市公用事业投资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管理规范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先后建成了欧阳修广场、市民广场、北晖园和葛溪河湿地公园等基础设施工程,使全县城区建成各类绿地面积达6834亩,绿化覆盖率达42.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65平方米,一个“爱绿、建绿、护绿”的良好氛围已逐渐形成。
随着县城市生活污水一期及垃圾处理填埋提升工程的完成,污水处理率达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近期与华润达成总投资8000万元的一期城区管道天然气项目,铺设中压管道3.5万米,铺盖1万户居民,二期工程铺设中压管道2万米,将覆盖整个城区管网,项目建成后居民家用燃气费用降低一半左右,届时将大大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竞争力。
五年来,我县着力营造“城在园中、园在林中、山水环绕、碧水蓝天”的生态园林城市格局。年初,我县投资1000多万元,浓墨重彩绘就新城,编制完成了《永丰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定位为全国碳酸钙生产基地、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山水相拥生态宜居和“西扩南延、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城市发展格局,县城规划控制区面积由25平方公里扩大到75平方公里,县城规划建成区面积由15平方公里扩大到25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