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放式教学对培养初中生历史创新精神方法的研究
开放式教学对培养初中生历史创新精神方法的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改变目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意识的需要。
受应试教育、社会因素等影响,在农村中学虽然开足了历史课,但是由于在中考考试中占的分值较少。所以不少的学校平时不重视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尤其是在初
一、初二年级。造成了任课教师的的不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化,仍然是灌输式、教条式等,把知识点划划,让学生抄抄记记。当然由于中学历史教学评价方式的单一。在考试方式上,一般只是书面考试,几种常见的题型(选择、识图、材料解析等),几乎没有实践活动的考查;在考试内容上,多以记忆性知识为主,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的考查较少。学生认为历史学习就得“死记硬背”,形成厌烦心理,由此产生了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尤其是学困生厌学情绪更加严重的现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激励,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更无从实现。为此必须改革课堂教学行为。
2、时代需要,素质教育的需求。
1999年党和国家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教育改革要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现在的社会,知识更新以原子裂变的速度呈现,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如同五彩斑斓的万花筒,让学生将来能够坦然地面对、从容地处理;必须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的青少年时期发展多元智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创新勇气。所以课堂教学中就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让学生去展示自己、表现自己。这是开放式教学的基本要求。更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3、身心健康学生发展的需要。
初中阶段,学生14-15岁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他们对知识充满了好奇和渴求,乐于表现自己、展示自己。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教师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仍视自己为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学生的多元智能得不到挖掘,束缚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倡导“培养人文素质”、“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等内容,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它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主要是通过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学习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使得人格、气质和修养的内化。所以开放的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自主形成并内化了历史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适应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课题核心概念的阐释
“开放式教学”是指把教学内容、教学阵地等放手于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而形成历史知识系统,并从中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历史的思维能力。
1、教育内容的开放。现行教材几经修改,从现在教材的内容、形式、要求来看,更趋向于培育学生的能力与创新素质。单靠课本所讲述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现在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很多,学生的知识面也教广,有些方面甚至教师也无法企及,并且学生学习的潜力无限。因此在教学中还可以打破教材内容的封闭,引导学生关注未知。同时要面向实际、自选内容、按需施教、灵活施教。
2、教学形式的开放。在开放的教学中,灌输式、教条式没有市场,而启发、讨论、探究、实验、质疑、争论、搜集信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已是现在教学的基本形式,开放性的思维方式正是从中得到训练与强化的。所以课堂应充分地还于学生。教师既是引导者,也是合作者、学习者;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合作者和知识的传授者。在师生互动合作讨论中得到知识,提高能力。
3、教学阵地的开放。传统的教学阵地局限于书本、课堂、学校。课堂应向社会延伸,向报刊资料延伸,向传媒网络延伸。开放阵地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也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及知识面,更是培育学生创新素质和适应社会的需要。
4、训练形式的开放。通过课堂上学生的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及编排历史剧表演、辩论、演讲、朗诵等培养学生多元智能。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过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3、开放式教育理论
1921年英国人尼尔别出心裁地创办了SummerHillSchool(夏山学校),按照尼尔的教育理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自由、平等、互助、自信的理念,其教学方式则是“在游戏中学习”。开放课堂,首创开放式教学。80多年前的SummerHillSchool已属于历史古迹,已被人们所淡忘或许根本不知曾有过这么一所学校,但它的教学方法被现代中小学校所采纳。
4、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以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学为基础,以开发和利用人的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全员互动合作为基本动力,以班级授课为前导结构,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现象、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以短时、高效、低耗、愉快为基本品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统一。
5、学习的自主性原理
学习的自主性原理强调的是学习者在学习中自主品质的确立与培养。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一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其余的所有因素如教师、教材、设备等是外部条件。二学习者要有高度的自觉性,自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学习。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学习者只有经过自已的主观努力,身体力行,勤学细思,才能真正学好知识,增强智慧。四学习者对学习活动及其结果形成认真负责的态度,既能接受成功的荣耀,也能对自已学业中的胜利或失败承担责任。
6、愉快教育理论
北京师范大学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老师给愉快教育作了四点说明:(1)愉快教育不仅是学生愉快地学习,而且是教师愉快地教学。(2)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这整个活动当中。(3)要建立一个融洽合作的师生关系。(4)使全体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四、课题的研究现状、实践价值与理论意义
(一)、研究现状
1、关于合作学习,有着几十年开发和研究的历史,合作学习的实践也已遍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美国的合作学习法,斯莱文(Slavin,R.E)教授是代表人物之一,他把合作学习称为“教育中的合作革命”是一种“合作热”。他的定义是:“合作学习指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欧洲的合作学习法和美国的也有所不同。
2、早在50年代,法国的著名教育家蒙田就已经提出“仅仅进行书本学习是贫乏的”。而比利时教育家德可乐利,在60年代就已经强调“学校如能使儿童为现代生活作准备,使学生接触社会生活,那么学校的这种准备即能成功。”而著名教育家杜威则直接提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可见,在当时许多国外教育家就已经提倡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也已认识到了学校与社会那种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3、中国许多省已把开放式教学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作为课题立项进行研究。许多学校已开始推广该课堂教学模式。
(二)、实践意义
实践意义: 通过课题的研究可以促进历史教师新课程理念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可以促使教师参与研究的热情,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这个课题的研究可以促使历史教师投入到新教学理论的研究,主动撰写历史教学论文,大大提高理论水平。
本课题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开展研究的,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课题的研究是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引领,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理论价值
在中学教学中,还有不少的教师的教学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新性,束缚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尤其是一些青年教师的教学受定势思维的影响和教学任务的限制,往往把学生的创新思维扼杀在萌芽状态,这种教学势必将导致教师讲得死,学生学得死,将来走向社会没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该课题以“开放式教学”为措施,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交流、创新、合作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品质。利用该模式实施教学,不仅会促使教师自身学习、不断进取,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使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同时也能使学生的多元智能得到发展。利用开放式模式实施教学,完全符合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及我县教育实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适合在我县大规模推广,应该说,“开放式教学模式”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总目标:通过对开放式教学模式实施,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辩、交流、合作的能力和运用历史的观点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能力,树立更为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建构历史知识系统,提高对历史知识的识记技能。
六、课题研究的思路、过程和方法
1、学习相关理论(开放式教学理论、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理论、杜郎口学校经验),写学习心得。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2、边实践边总结,做好学生的座谈,写好调查分析,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设计,进一步完善该教学模式。
3、制定实施方案,并不断调整,逐步完成相关的研究。
七、研究过程设计
(一)尝试实验阶段(2006、11---2007、3)
1、制订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方案。
2、在初
一、初二两个年级组实验,初三成立兴趣学习小组。
(二)反思调整阶段(2007、3---2008、8)
1、完成对该教学模式中出现问题的纠正,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2、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每组6人,每组设历史小组组长一名。负责收集、整理本组成员搜集的资料、设计的内容和问题,组织讨论。
3、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流程
(1)每堂课结束后,教师出示下节课学习内容
a、写好导学提纲。
b、学生钻研教材,查找资料设计问题及课堂发言内容。教师于课前把各小组搜集整理的内容进行归纳、筛选、整理。以便于组织课堂。
(2)教学课堂导入(8分钟左右)
a、教师简要总结、反馈上次学习内容
b、教师出示经过整顿归纳问题
(3)学生自主探究(12分钟左右)
a、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内容可以再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在双色学习笔记本上进一步完善。
(4)讨论展示(12分钟左右)
(5)小组交流(12分钟左右)
(6)教师总结(2分钟左右)
4、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考试成绩(50分)+发言的次数和质量(30分)+每周对历史问题的思考的札记(20分)
(三)总结推广阶段
(1)完成实验报告
(2)论文汇编
(3)鉴定推广
八、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为研究法(2)文献法(3)调整法、观察法(4)个案研究法(5)实地调查法
九、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我校是“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徐州市第四届模范学校”,“江苏省安全文明校园”,“徐州市文明单位”,“邳州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邳州市教科研先进单位”。校园基础设施雄厚,百兆光纤网络快捷、畅通,校园广播电视系统覆盖各个班级。图书室藏书丰富,阅览室全面开放。邳州又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遗址多,有深厚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实物素材。教师对科研工作有着浓厚的兴趣,研究基础较好。
2、学校提出“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理念,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教师全员参与,学生兴趣浓厚,积极配合。
3、学校尽可能满足教育科研所需要的一切经费。
十、预期研究成果。
1、实验报告。
2、教师教研论文集。
3、各种优秀导学提纲集。
4、学生自制话剧、辩论、演讲文稿集。
注:参考书目
《学习革命》《学生学习新策略》周宏主编
《学习方式选择》周宏主编《研究性学习》周宏主编
《心理学导论》黄西庭著《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著
第二篇:浅谈对初中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对初中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
莱阳市大夼中心初级中学 刘永祥 电话:*** 邮箱:dkzxzxlyx@sina.com
摘要:
由于在考试制度的影响下,学生的科学素养展示的机会不多,提升的条件不足。为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从创新科技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为学生提供的创新实践的平台,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受到一定的成效。
正文:
近几年来,学校每次组织科技创新小制作征集活动,交上来的作品多数不是科技小制作,缺少想象力和创造力,顶多是手工制品。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是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应该是新时期教学的重要目标。我们从学生在科技作品征集活动中表现的情况分析,现在学生的状态可以概括为“不教不会,创新不会”。就是说,作品要老师给手把手教会,才能做出来,教师没有教的,学生不会创作。究其原因是我们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意识方面的工作没有落到实处。今后,我们的科技教育应有新的思想和方法。以下就是本人在科技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点体会:
首先,创新科技教育教学模式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日常抓起,对中学生学生来说,课堂教学是教师施教,学生求学的主要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渠道。我们认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主阵地仍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为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教学”为目标。注重从改革课堂教学入手,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促进学生创造力的提高。根据初中生科学素养的基础特点,在初中课堂教学中,主要可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探究性学习教学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是指学生在学科的学习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法。其实质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参与和体验知识、技能由未知到已知或由未掌握到掌握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因此,此教学模式的实施能使学生在学会知识和获得学习技能的同时,去探索获得新知识、新方法,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促进作用。
从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形式上分课内和课外两种。课内的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获得学科知识的途径和学习技巧上的探究,比较不同途径获得知识的方法及效益,包括学习方法的迁移、应用和创新。课外的探究性学习是把学生推向生活和实践之中,以学生自身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核心,通过“资源与环境”、“能源与环境”、“生命与环境”、“人文与环境”等主题背景,立足于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考察调查、实验、文献资料收集等开放性的主体实践,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思考、分析社会、生活的现状和未来,发掘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问题价值的判断。
(二)实验性教学模式
重视实验的教学,并开展了以学生为主体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知识水平、创新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得到了同步的发展。
首先,我们在实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学会观察。例如让学生直接参与“证明大气压存在”、“斜面小车实验”、“氧气的化学性质”等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描述实验的现象,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其次是在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实验的钻研精神,探索其奥秘。从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适当增加学生的探索性实验和学生的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获得新的知识,就会对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实践性教学模式
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继续和延伸,随着考试制度的改革和学科知识面的拓宽,学生的实践活动已越来越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为此,我们除了在课外开设各种科普小组和各种科技讲座外,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2 指导学生怎样确定研究的对象(调查对象);怎样查找相关的资料;怎样制订实践操作步骤和数据的取得、处理的方法等等,充分放手让学生去做,其目的是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于实践活动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内容充实,形式新颖具有吸引力,使学生从狭小的学校校园中走出来,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促进了学生创新心理的形成。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当学生参加了各种创新性的实践活动以后,学生的情感、意志得到体验和磨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加强。当然,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活动过程中对学生不要过分强制、过多指责,尽可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发挥学生的创新才能,否则将不利于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形成。
二、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做研究型的教师,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不局限于教材的教学”是教师工作的一个准则。教师就更要讲究课堂教学策略,如学生能回答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提示;学生能操作的实验教师不要多作指导;学生能发现的问题教师不要多提醒等,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从追求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实现学生知识水平、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校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科学知识渗透”的学术交流活动、经验介绍等,使教师不断了解进而掌握现代科技知识,逐步认识科技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教师自学或集体研讨,探索科技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教师去科技单位进行有目的的参观。勤于收集,善于积累。由于学科教学中会涉及到很多科技知识,还会涉及到很多中外著名科学家。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去翻阅图书、收集有关资料,利用收集的资料拓展课本知识,拓宽知识等。
另外,教师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培训,逐步提高自己的科技能力,如理论培训、教学演示、标本制作、多媒体操作等多种教育手段皆可。
当我们的教师有一定的教科研水平的时候,他们的科技教育能力就会增强,他们的科学思想就会大大提高。而科学思想正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一个具有 科学素养的教师,他必须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就会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智能和创新个性品质。
三、为学生提供的创新实践的平台
学生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理论只有同实践相结合,才更有意义。要进行科技创新就更要参与实践。有计划有目的的让中学生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让其在活动中去发现、思考、探究、判断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目的。这方面我们的方法是:
(一)我们以兴趣小组为载体,营造氛围。通过兴趣小组积极开展各种科技文化活动,营造宽松和平等的环境氛围,把学生从机械地接受知识传授中解放出来,使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积极性在理解、鼓励和支持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发挥特长和优势,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兴趣小组的成员充当了参与者和组织者两种角色,通过组织不间断、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科技创新活动,不同学生在科技活动中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活动。开展科技知识竞赛、论坛、讲座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更多学生进入学术环境,了解当前科技前沿动向,为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开展各类作品大赛、制作和发明比赛,使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在自觉进取中培养自信,在迎接挑战中培养勇气,在战胜挫折中培养意志,在对待利益关系调整中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塑造创造人格力量。
(二)以课外科技活动为平台,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欲望。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然而,目前不少在校学生都缺乏创新欲望。为了克服这一难点,必须用实际内容、具体形式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欲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竞赛的开展全面调动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到了科技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激发了学生科技创新的欲望。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或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三)以学习能力培养为落脚点,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阿尔温·托夫勒的这句名言已经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的层出不穷和知识更新周 期的不断缩短,只靠学校阶段性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求知的需求。因此,除了学校教育之外,人们的学习将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个人的工作和社会活动之中,从而使学习贯穿于整个人生过程和整个社会活动之中,即生活即学习。新世纪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重视奠定人的终身学习所必须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我们要研究大学生怎样学习和应当怎样学习,要教大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适应他们自身特点的自学方法及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促使学生学会用已知的知识获取未知的知识,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养成创新的习惯。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就是需要教师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的素养,转变角色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去设计自己的未来。同时给学生一个创新展示的平台。给学生一个创造的机会,他就能给你一个全新的世界!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不断创新,必定会产生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创新意识》陈敬全,孙柳燕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2-25 作者简介:
刘永祥,1974年9月出生,莱阳市大夼中心初级中学物理教师、科技辅导员、教科室主任
第三篇: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
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汤阴县实验中学 暴玉萍
【摘要】:本文从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培养创新思维精神应该注意的问题、可资借鉴参考的方法等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 创新思维
历史教学的目的旨在为培养有思维,有见解,有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基础。那么,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笔者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首先,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而不是照本宣科地使用教科书。
加强历史科研意识,培养历史科研能力,应该说,对于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来说,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尽管如此,中学历史教师也应该知难而上,为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
质量而努力。中学历史教师所具有的综合素质中,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是第一位的,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很难想象,历史综合素质差,创新能力低的教师能培养出创新思维意识强的学生来。
其次,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所固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历史教学观念。从本质上说,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发展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是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的。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不要把自己当作权威的化身,应该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而不是压制学生的见解。即使学生的想法非常的离奇,教师也不能简单粗暴地否定,而是要大量引导的工作。历史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发表的见解,即使其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成份,也应该看到其中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观点和看法,然后以耐心认真的姿态予以回应,创造出民主平等的活跃气氛。
二、具体到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从本质上说,即培养学生形成自己在接近客观历史原貌的前提下对历史现象的一点认识,而不是去死记模式化的固定结论,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僵化定势,展开思维飞跃的翅膀,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寓论于史,史论结合。
(1)历史教师先对长期流行的结论进行分析,探究此
结论是从哪个“角度”、或“视角”得出的,并启发学生,分析历史现象不应该拘束于某一个固定的角度或视角,而应该是多角度多视角。从不同的角度或视角看待历史现象,自然会得到不同的历史结论,然后帮助学生自己去评价、完善结论。
(2)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质疑的精神的培养是培养创新思维精神的前提。一般来说,创新型人才的人格特征有三个:即思维不被已有的结论所束缚;不相信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不屈服专家学者的权威。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对传统固定的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探究,看其是根据何种原理或理论推理出来的,这个理论是否严谨,是否完善,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
(3)历史创新思维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坚实的基础,它可以这样来理解:一是生理基础,主要是开发学生的右脑思维潜力;另一个则是知识基础。长期以来,史学界有一种“史学危机”的声音,这是因为我们把历史知识看成已经穷尽了的,固定不变的东西。其实历史知识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作为人们对客观历史的一种主观认识而已,历史研究不可能再现历史原貌,而是尽可能的使二者趋于接近。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新的史学材料的出现,知识更新是必然的。
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的方式可以分为采取课堂内的方式和采取课堂外的方式。这两种方式互为补充,相得
益彰.由于种种原因,在一个时期以来,中学教学界把创新思维意识训练过多的放在了课堂内,而轻视了课堂外这一重要的方式,这影响到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培养。由于课堂外这一方式在时间的掌握安排,具体的实践操作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灵活性强的特点。因此,课堂外丰富的空间资源为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1)学术专题讲座:学术色彩浓厚是举办专题讲座这一形式的主要特点,考虑到这一点,教师在举办专题讲座时应注意三个问题①精心安排,全面搜集史学界近年来的研究新成果,并加以筛选分类汇总,使之有条理而不紊乱;②专题讲座围绕一个研究中心为宜,而且选题宜小不宜大;③专题讲座的内容最好与历史课程的进度同步。
(2)专题辩论:专题辩论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参与教师主导性参与的最佳契合的一种方式。同专题讲座一样,专题辩论亦离不开历史教师精心准备这一环节,只不过这一环节的实施者既包括历史教师,也包括学生。教师也并不是一个神手旁观者,教师的作用表现在对学生的辩论准备工作的指导作用上。在广泛征询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教师然后确定一个在学生中能引发矛盾和争鸣的辩论题目。教师应帮助学生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资源,搜集相关的史料和论文,指导学生撰写辩论词以及辩论应注意的事项。辩论双方谁赢谁负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通过史学辩论前的准备工作和整个辩论过
程,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精神的提高。
(3)撰写小论文:长期以来,历史教师给学生课外布置的作业往往是以应试为目的的试卷作业。其实在学业相对轻松的高一或高二年级,根据所学的内容,教师可以指定一个题目,或让学生自拟题目,要求学生在一个学期内写一篇字数不长的小论文,作为一门开卷考试的内容。这样在学期末进行闭卷考试时,就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和学生考试的压力。
强调课堂外的重要作用,决不是说课堂内的作用不重要。实际上,课堂教学仍是创新思维精神培养的“主战场”,但是它不是唯一的“战场”,需要课堂外这一战场的有利配合补充。
无论是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教师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精神的训练,笔者认为,应坚持以下二个原则:
(1)选择性原则:可以说教材上,没有一个历史问题现在已经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这一问题上,在考虑到中学生不同的思维发展状况特点前提下,对于史学研究上的学术分歧应该有所取舍,即选择性原则。选择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选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学术之争。目前的中学教育制度中,对中学生聚合式思维的关注和培养要远远高于对发散式思维和关注和培养,其结果是聚合式思维
能力的发展是以阻碍或压抑发散式思维能力为代价的。
二是选符合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坚持的原则。历史是一门政治性十分强的科学,中学历史教学不同于历史研究的一个地方在于它强烈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因而中学历史教学应顾及一定的适用性。
(2)监控性原则: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都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教师应起到十分重要作用。鼓励学生发表历史见解和心得体会,绝不等同于鼓励学生海阔天空纵横乱谈,或者鼓励学生追求标新立异式的“一家之言”,归根结底,教师不但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活动中闪亮的火花,并给于表扬,而且还要剖析学生头脑中不正确或片面的见解,并帮助学生发现错误,最终找到正确的解答;不但对学生的发言做一个细致的总结,而且使学生认识到,总结并不意味着思维活动的终结,而是学生继续深入思考的开始。通过一系列的思维训练活动,使学生意识到,创新在本质上说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或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研究向前推进,或者对前人不正确的认识加以纠正。教师对此列举一些报刊杂志中的非常“引人论目”的引起争议的新观点,使学生加深对史学创新真谛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新观点不等于科学的观点,大胆思考,阐发独立见解,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指导,以雄厚的事实作为立论的基础。这一切都与教师的监控作用是分不开 的。
培养中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精神,尊重学生主体性参与的地位,让中学历史教学气氛活跃起来,对于改变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窘境,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良方。然而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智慧潜力过程,则是一个浩大的长期的工程,它需要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中学历史教材编写者以及具有创新思维精神主体的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对此我们是有信心和决心的。参考书目
①:《教育——财富蕴涵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②:何成刚《我的教育观——李晓风老师的实践与探索》,《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0年第2期;
③:马卫东《浅析历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的一个误区——兼论历史基础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历史教学》,2000年第3期;
第四篇:初中生自主体育锻炼能力培养方法研究论文
摘要:健康的体质是学生高效学习和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但是很多初中生因为课业压力较大,平时缺乏体育锻炼。还有些学生在课余时间醉心于网络和游戏,种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缺乏体育锻炼意识。为了使学生有健康的体质来应对繁重的学习,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体育锻炼意识和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进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自我锻炼能力;缺乏;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主体育锻炼能力是指让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完成一定量的体育活动或训练任务,这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体现,是对学生体育锻炼目标、内容、方法、习惯,以及他们独立处理锻炼过程中的突发情况或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和衡量。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体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近年来,教育部也推行了“阳光体育运动”“每天锻炼1小时”等活动,这些都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体育锻炼能力。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缺乏自主体育锻炼意识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培养学生自主体育锻炼能力的有效方法,使他们通过持续的体育锻炼,身体和心理都能得到健康发展。
一、初中生缺乏自主体育锻炼意识的原因
(一)学生对体育课不重视
很多学生认为体育是一门副科,体育课上不是跑步,就是跟着教师的示范练习运动项目,在课堂上基本上是处于应付状态。尤其是初三学生,面对升学的压力,他们的文化学习负担更重,时间基本都花在了文化科目的学习上,无暇进行体育锻炼。还有一些学生甚至认为“体育课就是浪费时间”。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和兴趣,对体育锻炼的作用、意义的认识和理解有很多不足,因此,对体育课不够重视。如果学生一直对体育学习不重视,教师再努力,体育教学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体育教学模式单调机械
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受体育达标、中考体育项目的影响较深,在初
二、初三阶段,体育课的训练内容基本围绕中考项目来进行,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固定化,教师仍然沿袭传统体育课堂中命令、模仿、检查的教学模式,片面追求体育考试的成绩,导致体育教学呈现出竞技化的趋势,忽视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学生长期处于这种单调、机械的训练中,自然提不起进行体育锻炼的热情,甚至会对体育课产生厌烦情绪。另外,为了避免体育课出现伤害事故,很多体育教师不敢开展有一定难度的教学活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也因此导致了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比较低下。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实施多年,但是当前的教育教学活动仍然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的课程安排绝大部分都是文化课为主,每周只有一到两节体育课。除了体育课和每天的课间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另外,学校把体育课当成学生训练中考体育项目的主阵地,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机械性的训练过多,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运动项目和内容。因此,课时量的不足、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也是导致学生缺乏自主体育锻炼意识的一个原因。
(四)体育运动场地和器材设施不完善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体育锻炼需要相应的空间、场地和器材,如果这些基本的硬件设施无法保证,无论教师设计了多么丰富、精彩的体育活动项目,都无济于事。当前,很多学校存在着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不完善的问题,因而使学生无法得到充分的体育锻炼。还有的学校虽然有了一些运动场馆,但是为了延长场馆的使用寿命,在课余时间甚至不允许学生利用它们进行体育锻炼。学生得不到充分的锻炼,久而久之,他们也就对自己喜欢的项目失去了兴趣,进而影响了他们体育锻炼习惯和自主体育锻炼能力的形成。
二、培养初中生自主体育锻炼能力的方法
(一)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使他们掌握各项体育运动技能,通过持续锻炼,加深对体育运动的了解和认识,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要达到以上要求,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理论知识教学,比如,为学生讲解体育与生活、健康、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的紧密联系,使他们认识到体育对自己成长、成才有着重要作用。学生认识到了体育锻炼的功能,就会对体育课产生足够的重视,就会有明确的目标,他们就会把单调的学习和锻炼转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和意义。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培养初中生的自主体育锻炼能力,教师应当敢于放手,多给学生提供自主体育锻炼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讨论来理解技术动作,并自主选择训练形式和程序,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锻炼。当然,教师放手并不是对学生不管不顾,而是要发挥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通过适时点拨、及时鼓励或纠正,来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使他们掌握自主体育锻炼方法。比如,游戏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一些体育游戏,而游戏活动的组织和开展都交给学生去完成。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创编更新颖、有趣的体育游戏活动,当然游戏要围绕一定的教学内容来设置,这样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游戏中自主进行体育锻炼,也能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体育锻炼能力。
(三)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
目前,大部分中学的体育教学仍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虽然不少学校为了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在评选“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以及奖学金发放评定等方面,除了要求学习成绩、道德品行方面表现优秀外,还要求学生的体育成绩达标,否则就没有参选资格。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进行自主体育锻炼,但是他们的锻炼内容比较单一,基本上以学校体育考核的项目为主。此外,受中考体育的影响,现在初中体育教学基本按照固定的课时计划、形式、结构和教学程序进行,由教师教授、学生学习动作,以实现和达到统一规定的标准。这种僵化的模式严重影响学生自主体育锻炼能力的提高。因此,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应根据时代需要和学生爱好、兴趣,给学生更大的选择权,可以开设多种形式的体育选修课和选项课。教师在教学中也必须科学地安排教材内容,在教法上要采用竞争性、趣味性的组织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完善体育基础设施
有些学生缺乏自主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喜欢体育运动,相反,有的学生很喜欢篮球、乒乓球、足球等运动项目,但是由于缺乏运动场地或设施而放弃了。作为学生学习和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学校应该承担起为学生营造一个锻炼身体的有利环境的责任,尽一切努力加大对体育运动设施的投入,为学生进行自主体育锻炼提供必要的场地和器材。总而言之,不管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每天锻炼1小时”等活动,还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都离不开学校体育,而且要让学生具备自主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这样他们才能体会到体育锻炼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体育锻炼能力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坚持下去,要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自主体育锻炼兴趣,帮助他们掌握运动技能,使他们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并积极参与到课内外的各项体育活动中,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增强自我锻炼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明杰.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1).
第五篇: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感悟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感悟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然而,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由于受传统的观念、体制、模式等的制约,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不断泯灭学生创造性的教育。我们的学校,正逐步成为一种“模具”,不管你有多少棱、角,都将一天天被磨去,成为一种统一的模型。我们的教师,正像辛勤的“园丁”,不管你多绿、多艳,为了整齐划一,都将在“园丁”修枝剪的咔嚓声中被无情地剪掉。一个个满想象力的孩子,随着年级的增高,就逐渐变成“听话”的“解题机器”。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而我作为我国教育战线中的一员,如果不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也将会成为“园丁”中的一员。在第五单元的学习当中,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
其中讲到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外国教育家来到中国考察。他到幼儿园里去,用粉笔在黑板上点一个小点,他问这些还未进小学校门的孩子:“这是什么?”孩子们活跃极了;这是星星、这是小虫、是树上的甜果、„„各种各样的答案,丰富多彩的想象,然后他到中学做了同样的事情,学生们的回答整齐划一:“这是粉笔点”,没有一点杂音。专家感叹地说:“通过几年的小学教育,学生的思维都被训练成单向和固定的,缺乏想象力。”
一个没有想象力的孩子会有什么创造性?那一个没有想象力的国家又谈什么发展?这个例子让我深深的震撼,我国的教育对孩子思
维的破坏性竟然到了如此的地步。从这些孩子的身上让我看到了我们“明天”的苍白、单调。
我国的教育一个“统”字了得。统一的体制、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命题、统一的考试、统一的答案,仿佛一切为了制造标准件。这是计划经济那一套。市场经济不需要全国统一模式。人是最千差万别的,教育又怎能搞大一统、标准化呢?一个模式只能束缚教师及学生的创造力。
我国的教育模式使得教师的组织教学必须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走,不能也不容许出现其它不“协调”的思维。有这样一个笑话。在一节作文课上,老师要学生描述一场想象中的精彩球赛。绝大多数同学都把电视中看到的球赛,加上多种多样的形容词,绘声绘色地写在练习本上。然后,有个懒学生写的只是一句话:“很抱歉,由于突然下雨,人们盼望已久的这场球赛只得改期。”这自然就被老师惩罚了。然而,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美国,教师却把最高分给了这位“最偷懒”的学生。这个例子不难看出美国教育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式。他们的教育理念是喜欢能够突破常规思维的学生。
张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