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池塘理论
公共池塘理论及女生寝室公共厕所分析说明
摘要
奥斯特罗姆公共池塘管理理论在摒弃企业理论和国家理论的基础上开发出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理论以解决集体行动逻辑,并提出解决公共池塘资源集体行动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设计原则。公共池塘理论的身边的实际运用及其在国内外的影响与作用。
关键词:奥斯特罗姆;公共池塘资源;集体行动问题;解决方法
公共池塘理论及女生寝室公共厕所分析说明
前言
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公共物品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纯公共物品,即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第二类是俱乐部物品,特点是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是可以轻易地做到排他;第三类是共同资源物品,特点是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却无法有效地排他。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教授运用公共选择与制度分析理论与方法,分析公共事物尤其是公共池塘资源的自主治理问题,在摈弃企业理论和国家理论的基础上开发出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理论以解决集体行动逻辑。本文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试从在公共资源、公共物品上产生的集体行动问题展开思考。第二部分举例论证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池塘资源理论在西南民族大学女生寝室公用厕所的实际运用,并提出一些看法与结论。
公共池塘理论及女生寝室公共厕所分析说明
第一部分 集体行动逻辑及问题
1. 哈丁的“公用地悲剧”
哈丁在《公地的悲剧》中设置了这样一个场景:一群牧民一同在一块公共草场放牧。一个牧民想多养一只羊增加个人收益,虽然他明知草场上羊的数量已经太多了,再增加羊的数目,将使草场的质量下降。牧民将如何取舍?如果每人都从自己私利出发,肯定会选择多养羊获取收益,因为草场退化的代价由大家负担。每一位牧民都如此思考时,“公地悲剧”就上演了--草场持续退化,直至无法养羊,最终导致所有牧民破产。公地悲剧发生的根源在于:“当个人按自己的方式处置公共资源时,真正的公地悲剧才会发生。“公地悲剧”的更准确的提法是:无节制的、开放式的、资源利用的灾难。很早之前亚里士多德提出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在哈丁提出的“公地悲剧”中准确地表现了出来。
2. 囚徒困境与集体行动困境
囚徒困境是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其中所反映出的深刻问题是,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如果将囚徒困境带入日常生活之中,地铁春熙路站是成都一处人流量很大的地铁站,常常出现很多人排队等待,车厢内也有大量市民等待下车的情况,但当车门打开时,人们会不顾先下后上的原则,造成拥挤的危险情况。如果人们有秩序地上下车,情况会对双方有利,但人们做出的选择往往相反,市民们此时的个人理性忽略了集体的理性,造成了公共交通的混乱。而生活中时常可见集体行动的困境现象:人人都能知道某件事情是好事,需要大家共同行动,但人人都不愿意亲自去做,结果人人都无法享受到集体行动的成果。比如某十字路口没有交通信号灯,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周边居民都盼望能尽快安装交通信号灯。但有关部门对此事不太积极。居民们普遍认为“这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情,总会有人出来说话的。”于是,大家都在等待,希望有人能站出来,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又过了一段时间,这里连续发生数起严重交通事故,伤亡惨重。事故之后,信号灯终于修建起来。
公共池塘理论及女生寝室公共厕所分析说明
在治理公共资源开发和利用时,传统的集体行动理论认为“公共地悲剧”、“囚徒困境”、“集体行动困境”是难以避免的,并且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的产生。公共池塘资源理论是埃莉诺·奥斯特罗姆针对“公共事物的治理这个世界性难题”提出的理论模式。她认为,人类虽然存在许多的公地悲剧,但“极少有制度不是私有的就是公共的——或者不是„市场的‟就是„国家的‟。许多成功的公共池塘资源制度,冲破了僵化的分类,成为„有私有特征‟的制度和„有公有特征‟的制度的各种混合,这些制度能成功的在存在着搭便车和逃避责任的诱惑的环境中,使人们能够做出更好的选择。她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把这种制度模式归纳为“公共池塘资源理论”。
由此得出的公共池塘资源理论模型如下:(一)三大机制 1.创新制度供给:
当公共池塘资源面临困境时, 需要选择新的制度,虽然新制度会使所有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但新制度本身就是一个公共物品, 理性人寻求的是免费确保自己的利益, 搭便车的动机依然存在。因此新制度的供给成为自主治理理论关注的首要问题。奥斯特罗姆认为: 在公共池塘资源系统中, 只要人们经常不断的沟通, 相互打交道, 因此他们有可能知道谁是能够信任的, 他们的行为将会对其他人产生什 影响, 对公共池塘资源产生什么影响, 以及如何把他们组织起来趋利避害。当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居住了相当长的时间, 有了共同的行为准则和互惠的处事模式, 他们就拥有了为解决公共池塘资源使用中的困境而建立制度安排的社会资本。也就是奥斯特罗姆教授所总结的, 在促进型政治体制的良好推动下, 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的制度供给是 一个渐进、循序和自主转化的过程。
2. 维持可信承诺:
外部强制常常被用来作为解决承诺问题的方案, 但是奥斯特罗姆教授认为: 外部强制有时是一种巧妙的解决方案, 因为理论家们没有探讨外部强制者监督个人的 行为、实行制裁的动机。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的集体行动理论要解决的问题是一个自主组织的群体必须在没有外部强制的情况下解决承诺问题。他们必须激励他们自 己去监督人们的活动、实施制裁, 以保持对规则的遵守。
公共池塘理论及女生寝室公共厕所分析说明 实现相互监督:
奥斯特罗姆认为, 解决监督难题的人们对遵守规则作出了权变的策略承诺, 就产生了监督他人的动机, 为 的是使自己确信大多数人都是遵守规则的。而对自主组 织和自主治理成功案例的研究表明, 许多自主组织自主 设计的治理规则本身既增强了组织成员进行相互监督的 积极性, 又使监督成本变得很低。监督一组规则实施情况的成本和收益, 并不独立于所采用的这组特定的规则本身。监督成了人们实施规则, 进行自主治理的副 产品, 因为不必付出太多额外成本。所以这些都使自主 组织内部的相互监督得到增强, 而相互监督的增强又增 加了人们采取权变承诺的可能, 提高了人们对规则承诺 的可信度, 两者相互补充, 相互加强。
(二)基本准则
奥斯特罗姆在考察了大量反应成功的长期存续的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的公共池塘资源的案例后, 归纳了承购到达自主合约治理制度的八项设计原则:
(1)清晰界定边界。公共池塘资源本身的边界必须予以明确规定, 有权从公共池塘资源中提取一定资源单位的 个人或家庭也必须予以明确规定。(2)使占用和供给规则与当地条件保持一致。规定占用的时间、地点和资源 单位数量的占用规则, 要与当地条件及所需劳动、物资 和资金的供应规则相一致。(3)集体选择的安排。绝大多数受操作规则影响的个人应该能够参与对操作规则的修改。(4)监督。积极检查公共池塘资源状况和占用者行为的监督者, 或是对占用者负责任的人, 或是占用者 本人。(5)分级制裁。违反操作规则的占用者很可能要 受到其他占用者、有关官员或他们两者的分级制裁(制裁的程度按照违规的内容和严重性来规定)。(6)冲突解决机制。占用者和他们的官员能够迅速通过成本低廉的地方公共论坛来解决占用者之间或占用者和官员之间的冲 突。(7)对组织权的最低限度的认可。占用者设计自己 制度的权利不受外部政府权威的挑战。(8)分权制企业。在一个多层次的分权制企业中, 对占用、供应、监督、强制执行、冲突解决和治理活动加以组织。
公共池塘资源理论目前正在被适用于各个领域,如我国分布众多的诸如池塘、草地、树林、山地、灌溉基础设施等中小规模社区公共资源。但是由于传统的集体行动理论依然会阻碍其推行,公共池塘资源理论的应用在我国甚至各国的都将会是
公共池塘理论及女生寝室公共厕所分析说明
漫长的过程。以我国为例,建立自主治理的公共资源管理模式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制度前提。公共资源主要由政府集中进行管理,这种体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公地悲剧所带来的影响,但也存在着因为信息成本和实施成本过高而导致的政策迟滞、政策失误甚至政策缺失和执行困难。而且,政府集中管理也容易产生特殊利益集团的寻租行为和官员腐败。
另外,一些地方政府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和政绩,往往不顾客观规律,不断加大对公共资源的开发,结果导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退化。为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一些地方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引进了私人市场管理体制,但私人体制也存在着外部性较强、垄断投机等市场失灵问题,特别是对公共自然资源而言,表现得就更为明显。
第二部分 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池塘资源理论实际运用
在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池塘理论之中,她对人的属性进行了分析,她认为,首先个人是有限理性的,个人在特定环境下的策略选择取决于其如何考察并权衡个人收益和成本。人所面临的环境是复杂的,因此人只能是有限理性的,这使得个人具有了实施机会主义行为的空间。若将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池塘资源理论实际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西南民族大学女生寝室的公用厕所可以很好地说明。比如女生寝室一楼厕所有三间,女生寝室的厕所作为公共资源无法避免整栋楼甚至整个学校包括外界的所有人使用,但由于资源单位极其有限,却不能由多个人共同享用,所以三间厕所的使用存在一定的竞争性。由于个人的有限理性容易造成集体的非理性,女生寝室公用厕所产生了很多问题,例如小部分人为节省时间用完后不及时清理或不想清理并抱有他人不会发现的想法,或是有人在厕所中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等,都严重阻碍了其他人使用公共厕所资源。针对这一现象,如用公共池塘资源理论来治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清晰一楼公用厕所的使用边界,加强同学个人意识,由于楼层的构造问题,大多数同学不会随意使用其他楼层的厕所,但不能排除少数人的使用,所以应加强同学心中的边界意识,非十分紧急情况不越界使用。
2.增加资源单位数量,由于一部分女生寝室由男寝改成,资源单位与楼层人数
公共池塘理论及女生寝室公共厕所分析说明
比例不符,所以应保持占用和供应规则与楼层条件保持一致。
3.集体选择的安排。绝大多数受操作规则影响的个人应该能够参与对操作规则的修改,这一点在资源上已经有所体现,我所居住的楼层女生在公用厕所大门外贴上了极富表现色彩的提示漫画,提醒少数不清理厕所之人注意操作规则。
4.互相监督与分级制裁。这两点在女寝公用厕所中的实现较为困难,由于公用厕所为大家使用后就很少注意的公共资源,但也可实施意识上的自我监督和监督他人。但分级制裁的实行是困难,我认为可以楼层人制定制裁内容以公示,即可实行不同情况下的分级惩罚。
5.冲突解决机制。楼层人可通过廉价的通讯讨论组解决冲突。
结论
通过西南民大女生寝室公用厕所的解决办法,到我国众多公共资源的治理,以及国际上的阿尔卑斯草地,西班牙韦尔塔等成功案例,公共池塘资源理论已经逐渐适用于国际之间的各种公共资源的治理之上。尤其随着公民意识与素质的逐渐提高,公共池塘资源理论的可行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所以我认为强化公民意识是实施自主治理的重要基础。
自主组织理论里所描述的是一群有着强烈个人主体意识和自治愿望的理性人通过自主合作治理的制度安排实现了集体利益的优化。
在我国,人们的这种公民意识还有待增强,如果我们能有效地利用公民的道德意识和组织行为特点,引导和加强他们相互合作和互相信任,就可以有效解决可信承诺和互相监督问题,降低制度成本和失败的可能性。信任,就可以有效解决可信承诺和互相监督问题,降低制度成本和失败的可能性。在很少有人认为违背诺言是不合适的、拒绝承担自己的义务、规避责任或采取其他机会主义行为的环境中,每一个占用者必须有这样的预期,即只要有机会,所有其他占用者都会以机会主义方式行事。在这种环境中,建立长期、稳定的承诺是困难的,而在具有反对机会主义行为的强烈共识的环境中,每一个占用者都会较少地关注机会主义的危险。
这些减少监督和制裁活动成本的共享规范就是我们可用于解决这一系列公共池塘资源问题的社会资本。公共物品得到大多数人的使用,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公共池塘理论及女生寝室公共厕所分析说明
可以为大多数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造成集体非理性的困难局面,如果公共池塘理论能脱离理想化在中国各个偏远的受到集体行动困难地区切实运行,会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中国资源的有效利用带来极大的促进。
参
考
文
献
[1] 张克中,鲁元平,奥斯特罗姆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理论评介———潜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学术贡献评介系列
[2] 汪小兵,奥斯特罗姆公共池塘资源理论及其现实意义。[3] 张克中,社会资本与公共池塘资源管理 新巴塞尔协议风险管理理念与我国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新巴塞尔协议风险管理理念与我国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301 新巴塞尔协议风险管理理念与我国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新巴塞尔协议风险管理理念与我国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303
第二篇:《公共组织理论》读书笔记
《公共组织理论》Report
一、作者简介
登哈特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大学教授,政治顾问; 是公共行政领域中的宪政主义者;是2004年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德怀特·沃尔多奖的获得者。他一贯的学术价值取向是重视宪政主义在公共行政领域的传承,重视公共行政理论与政府实务运作的结合与协调;反对将公共行政理论“纯学术化”,对管理主义特征明显地过分强调效率的“新公共管理”基本持批评态度。代表性著作有《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公共组织理论》、《公共行政:一种行动取向》、《意义之寻求》等。
二、本书主要内容
《公共组织理论》该书的主旨就是促进人们对公组织的理解,从而使我们能将理论融于实践、思想寓于行动。本书主要批评新公共管理的钟摆可能过分地摆向了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不仅应采用企业管理的技术,而且也应该采用某些企业的价值观。下面将对本书各章节进行详细评述。
第一章,认识公共组织。书中认为公共行政理论有三个取向:第一,公共行政被看作是政府过程的一部分,因而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第二,公共组织被看作与私人组织差不多;第三,公共组织被认为是一个专业领域,它吸收了不同的理论观点以解决实际问题。而公共行政是指为谋求实现公众的社会价值而对社会变革进程的管理。这个定义表明,公共行政理论不仅仅是几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实践方式的结合,它包含着一个根本的、一以贯之的鲜明主题。从该章中两个案可以看出,一方面,政府机构要以最大的效率提供服务;另一方面政府机构又必须对顾客的需求和愿望作出回应。
第二章,思想传承:马克斯.韦伯和弗洛伊德。本章将研究三位理论家(马克思、韦伯、佛洛伊德)的著作。他们的著作勾画了本世纪西方世界思想发展的方向,并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特征作了最清晰、最有影响力的阐述。马克思的一个特别贡献在于它将黑格尔对辩证发展过程的理解与经济组织方式的历史分析结合起来。韦伯认为社会学是人的客观思考和对人的行动意义的结合的产物,当然这种结合是极难是现的。弗洛伊德指出:“本我,是精神动力的源泉,它旨在通过快乐原则来减缓内心的紧张;自我,旨在协调个体和客观世界,他的活动奉行现实原则;超我,是社会价值和理想的概括,是对和错判断的内在体现。在本我、自我、超我的竞争中,自我发挥着协调中介作用,它不仅抑制本我原初的内在冲动倾向,也防止人格存在受到过分的道德压制。”三位理论家的真知灼见有助于更全面的理解公共组织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他们都认为现代人的首要任务就是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发现一种有效地互动关系。
第三章,政治传承,从威尔逊到沃尔。威尔逊最早提出“政治行政分离”的理论原则。古诺提出国家的根本职能是国家意志的表述,必要职能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克利夫兰阐明了“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之间的区别,不在于行政组织本身,而在于政府之外是否存在拥有控制力的选民及其代议机构,这些选民及其代议机构有权决定政府成员的意志,并要求他们在行政活动中贯彻这些意志。”泰勒提出科学管理,他认为最好的管理就是一种真正的科学,它建立在明确的法规、规章和原理上。沃尔多指出“政府与道德毫不相关,适当的制度和专业人才可以决定一切。”该章主要有两个主题:第一,政治与行政之间的张力;第二,寻求行政管理的科学原理以增进政府的组织效率,只有通过政府机构有效的运作,民主才能得到最好的保持,而高效率最有可能在合理的企业中产生。
第四章,组织的理性模型。本章首先提到西蒙的贡献,首先,紧扣逻辑实主义的观点,主张在行政行为研究中事实和价值的分离,接着进行严谨的实验研究计划,以构建一种综合性的行政理论。其次,非常快的摆脱了与政治学和公共行政学的紧密联系,而倾向构建一个一般的方法。在本章中还提到两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即:封闭系统研究方法和开放系统研究方法。开放系统研究方法认为我们不可能完全认识到所有影响组织变量的因素,也不可能预见和控制这些量的影响。封闭系统视图以使用的方式利用组织资源、使组织的每一部分符合系统的生成 “逻辑”,并通过控制机制来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
第五章,组织的人本主义和新公共行政。组织人本主义来源,一方面,对工人行为和非正式组织的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一种更加开放和参与性的管理方式不仅会提高工人的满意程度,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变革的观察,很多人发现让组织的底层工作者参与管理,将推动组织的重建与复兴。该书在新公共行政着中论述了“政治与行政”、“事实与价值”、“效率与公平”、“层级体制与参与制”。作者认为,虽然新公共行政对于公共行政领域已经产生了并且还将继续展现其重要意义,但这种意义更多的体现在发掘了传统理论框架下的“异类”,而不是提出什么真正的替代传统的理论。
第六章,政策和新公共管理。本章讲述公共改革的发展的两大方面,其一,是公共政策的回应性,即:指体系促进官僚的决定与社区或者声称代表民众的官员的偏好相一致的程度。其二,公共行政的有效性,即:政策所导致的决定“比其他的备选方案更有可能产生所追求的结果”。该书主要从更大政治背景中的公共政策以及当前对公共政策进行分析的方法进行论述,作者通过案例作出选择的结论:一个似乎很简单的计划最后变得非常复杂,它牵涉到了许多参与者,牵涉到了一大堆不同的观点以及必须加以澄清的一条见长而且扭曲的布满决策的路径。
第七章,公共行政与公共服务。行政研究就是研究如何更有效地运作一个组织,换句话说,就是研究怎样用最小的成本达到既定的目标。“公共组织的成员对于追求生命、自由、追求和快乐。对所有公民的自我成长提供帮助,以及为公民提供教育等反面的承诺,只能通过个人而非物质的互动才能发生。”书总提到,“新公共服务,来自两个灵感:(1)民主政治理轮尤其当它涉及公民之间以及公民和他们的政府之间的关系时;(2)公共行政理论中更具人文主义传统的方法对管理和组织设计的研究。”
第八章,公共行政的理论者及实践者。这是该书的最后一章,也是书的一个总结,在书的开始,该书已经表明,主旨就是促进人们对公共组织的理解,从而是我们能够将理论融于时间,思想寓于行动。纵观全书,该书以研究者者理论观点介绍为主,通过该书的阅读,发现“人们需要一种可以看到事情真实一面的环境,一种可以根据更广泛的情景来观察事物,因而也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去观察环境。”为了所有人能认识到他们对民主价值的最充分、最好的表达具有共同的责任,实务者和理论者都必须不断地学习。
三、对本书的评价
《公共组织理论》是登哈特教授的一部经典力作,在这本书中,登哈特教授继承了他的一贯学术价值取向,即重视宪政主义在公共行政领域的的传承,同时重视行政理论与政府实务之间的协调。本书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作者针对目前行政管理界热烈推捧的“新公共管理”提出了“新公共服务”,指出了效率主义思想将公共组织理论带入的误区,他强调公共利益,为改革政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
1)、行政理论的界定
登哈特对公共行政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公共行政是指为谋求实现公众的社会价值而对社会变革进程的管理”。登哈特认为,把公共行政定位为对实现社会价值的管理,就是为了让人们避免以工具性的眼光看待世界,能够学会用批判性的知识来诠释、揭示现实,努力与大型复杂的官僚组织机构相抗争,以实现个性自由的张扬和发展。
对于这一点,我也非常认同登哈特教授的观点,纵观国内很多行政管理方面的学者和学者对公共行政的定义无非就是政府组织或者行政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要不然就是认为就是强调管理过程采取的一些手段,其根本价值观就是效率主义。特别在我们这样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管理过程不仅要强调效率更要强调公共利益的实现,个人认为政府对效率的追求是建立在对公共利益的追求基础上。
2)、行政与二分法
登哈特指出:“两分法从未像后来的一些评论者认为的那样进行过明确的划分”。很多人都很片面的理解了古德洛的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认为古德洛和威尔逊只是一味的强调两者的分离,但是通过本书才认识到古德洛在很大程度并不是追求两者的区别,而是强调两者的协调。这种两分法的象征意义不久就超越了其现实意义,对后来的公共行政研究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力。
从登哈特教授的书中,我明白了为什么政治—行政二分法尽管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行政环境,但是还是受到了很多学者的提倡,因为正是两分法才是他们追求效率的行政理论的根基,他们认为政治是用来实现公共价值和平等的,而行政与政治分离,从而保证了行政的独立性,也就是意味着行政可以向私营企业一样去追去效率。
3)、新公共服务的提出
为了拯救公共行政的“合法性的危机”,登哈特以行动理论、批评理论以及后现代理论为哲学基础,借鉴和综合了民主政治理论与公共行政理论中的人文主义研究,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的行政模式。在登哈特看来,“新公共服务”是一种基于公民权、民主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民主治理模式。它高度重视公民的权利和人的价值,表达了一种对民主价值的全新关注,实现了从专注效率和业绩到专注公民参与性与回应性。
4)、本书的一些局限
一是过于强调公共行政的民主价值追求。登哈特在书中对于传统的主流公共行政理论进行了批判,认为它们过于强调提供公共服务的技术和效率,结果忽视了公平、回应性等其他观念。这些批评同然言之有理,不过登哈特自己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二是理论不具有现实性,流于空泛。登哈特对官僚制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强调要实行民主管理,要用新公共服务取代传统的管理模式,但是他并没有提出取代官僚制的具体组织体制。失去具体组织体制和管理技术的支撑,民主管理只能是一种对公共行政的美好逻辑演绎,根本不可能实现。官僚制作为工业社会的一种相对来说最有效的组织体制,在没有被一种新的组织体制取代之前,它还会存在。因此,在还无法用一个全新的体制来取代官僚制的今天,人们所能做到的只能是对官僚制加以改进,使之适合薪的时代需要
四、对我国的启示
1)、对我国公共组织学研究的方法论改进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具有深刻的借鉴和启示意义。探寻多样性的研究方法,促进公共组织理论知识的积累,公共组织研究的完整性要求我们关注所有范围内对我们而言可行的方法。
2)、研究缺乏对我国公共组织实践行为进行描述与解释的“局部叙事”,对真实的行政过程探讨不多,实证研究尤其匮乏。当务之急是应该在公共组织理论研究中要强调方法论的规范性,并探寻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在加强实证研究的同时,重视诠释研究与批判研究,促进公共组织理论知识的积累。第二,更新公共服务理念,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进程。新公共服务理念将”与公民对话 协商”和”追求公共利益”作为未来的公共服务的基础,是公共组织理论领域的一个新精神。在我国,党和政府正致力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新公共服务”理念体现了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成为服务型政府的一个有用的理论参考。
3)、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与服务型政府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如何借鉴”新公共服务”理念来推进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呢?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树立新的责任行政理念。政府需要重新廓清企业责任与政府责任的区别,冲破企业家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惯性,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落实人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二是倡导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在我国,人民的利益就是公共利益。在转型期,利益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各种利益关系处于竞争与非整合状态,这就更要求政府公正地平衡各种利益关系,维持公共秩序。三是创新”需求方”导向的管理手段。“需求方“导向的管理手段可以通过政务公开,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来实现,政府应健全公民的利益需求表达机制;同时,还需要建立起一种系统的,以公民为导向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使公众能够客观,全面地评价政府行为,这也是公民参与到公共组织实践、监督政府行为的一个有效途径。
第三篇:游泳公共理论(南京)
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公共理论考核试题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写在横线上。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的定义是
A.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和健身指导人员
B.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
C.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
D.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 2.广义的体育包括
A.竞技体育和体育教育
B.竞技运动、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
C.竞技运动、体育教育、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
D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
3.下面哪种练习方法属于重复练习法 A.以同一动作方式跳绳100次 B.连续爬山1小时 C.在公园里时跑时走
D用蛙泳姿势和仰泳姿势连续慢游20分钟 4.下面的动作练习结构图示意的是
一次练习间歇 下一次练习……..A.重复练习法
B.循环练习法
C.持续练习法
D.间歇练习法
5.一般而言,老年人持续练习的时间不宜过长。初次参加练习时,可以从每次
分钟左右开始
A.5——10
B.15——20
C.25——40
D.50——60 6.认知、情绪、行为和生理对心理压力有着“放大”或“缩小”的作用,其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素是
A.认知
B.情绪
C.行为
D.生理 7.下列行为中,违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仪表仪态要求的是
A.武术指导员穿灯笼裤B.健美操指导员浓妆艳抹C.游泳指导员着泳装泳帽D.健美操指导员着健美服装
8.构成社会指导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有
A.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其自身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实践活动 B.社会指导员的道德原则和规范
C.社会指导员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实践活动
D.社会指导员的道德规范、道德品质和道德实践活动 9.指导员对练习者实施保护时,正确的做法是
A.助力越大越好B.助力越小越好C.初学阶段助力应大些D.助力的时机应符合练习者的身体素质
10.按照体育运动要达到的主要目的,下面哪个手段属于娱乐类手段 A.蹦极B.高尔夫球C.太极拳D.滑冰 11.安静时普通正常成年人的脉搏范围是 A.110/50B.100/60C.100/70D.100/80
(次每分)12.提高ATP-CP系统供能能力的训练持续时间,一般为
A.1~5秒B.5~15秒C.15~20秒D.20~30秒
13.为排除代谢性疾病,可对中老年锻炼者进行血脂和()检查
A.血糖B.血压C.血尿素D.血红蛋白 14.组成细胞的最主要成分是
A.糖B.脂肪C.蛋白质D.核酸 15.“认识你真高兴”的英文是
A.Nice to see youBI am glad to know youCIt is good to know youD.To know you I am very glad
二、是非题(正确打 “V”,错误打 “X”。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一般而言,确定器械练习组次时,大肌肉群练习的组次可少些,小肌肉群的练习组次可多些。()
2.社会体育以业余自愿为原则,国家鼓励参加社会体育活动,但不强迫。()
3.器械练习的过程就是练习次数和练习重量不断交替增加的训练过程。()
4.血压可以反应心脏、血管的功能状态,是评定心血管机能的基本指标。()5.腰臀比指数可以反映人体体型的特点,也可以用于对肥胖的评价。()
6.我国社会主义体育道德,既包括了竞技体育道德规范要求,又包括了群众体育道德规范的要求。()
7.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对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知识、技术、能力的认可。是求职,任职,独立开业和单位录取的主要依据。()
8.体育的本质功能是教育功能。()
9.流感期间应暂停体育运动,并积极治疗,症状明显减轻后可循序渐进的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运动。()10.小脑的机能是协调随意运动。()
11.心理健康是指没有失败、没有痛苦、没有烦恼,每天都是非常快乐的活着。()
12.重复次数少而阻力大的力量练习,能够提高肌肉力量,也能提高肌肉耐力。()
13.灵敏素质只有在动作技能的数量掌握得越多、越熟练时才能表现出来。()
14.一般而言,指导员对练习者进行保护的主要助力作用点,应在人体总重心附近部位上。()
15.“这是刘涛”英文是“This Liu Tao.”()
三、问答题(每题20分,共2题,共40分)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哪些情况下不得随意解除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2.简述运动减体重的注意事项?
第四篇: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分析
● 李洋 柴中达
新公共管理的出现被称为行政管理范式的转换。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它涉及到以往的公共行政领域所未涉及的大量专题,如公共物品、外部性、公共服务供给、理性人、交换范式、制度选择、政府失败、自给型公共组织等,成为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主导理论。
第一,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倡通过“政府公共政策化”将政府从管理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从根本上解决机构臃肿、预算超支、效率低下、官僚主义与腐败盛行的顽症。“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策组织与规制组织的职能是负责“掌舵”,而服务提供组织与服从型组织的职能是“划桨”。这样做可以自然而然地达到消肿减肥的目的,减少开支、提高效率。
第二,将企业化的管理方式引入公共部门。“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企业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服务理念都可以为公共部门所用。应该打破政府部门的垄断,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将公共服务承包出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目标管理;对产出和结果高度重视,而不是只管投入,不重产出;人事管理上实现灵活的合同雇佣机制和绩效工资制,而不是终身任职。
第三,营造“顾客导向”的行政文化。“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的社会职责是根据顾客的需求向顾客提供服务,政府服务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只有顾客驱动的政府才能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并促进政府服务质量的提高。于是,“新公共管理”理论改变了传统公共行政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封闭的官僚机构,而是负责任的企业家,公民则是其“顾客”。
第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倡以授权、分权的办法来对外界变化迅速做出反应。与集权的机构相比,授权或分权的机构有更多优点,比集权的机构有多得多的灵活性;对于新情况和顾客需求的变化能迅速作出反应;比集权的机构更有效率;比集权的机构更具创新精神;能够比集权的机构产生更强的责任感、更高的生产率。
第五,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实行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即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与之签定绩效合同,并根据绩效目标对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这是组织由过去的“规则驱动型”向“任务驱动型”转变。
第六,考虑外部性问题。“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由于公共产品消费的非排他性,政府可以将一些公共产品实行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实行公共产品消费低收费制,从而减少人们对公共产品消费,增加私人产品消费,同时也改变公共服务者激励机制,减少公共产品带来外部性。
第七,强调人力资源管理。“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了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管理环节上的灵活性,如以短期合同制替代常任制,实行不以固定职位而以工作实绩为依据的绩效工资制等。
“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进行公共管理信息化改革,主要目标是建立电子化政府。随着知识爆炸性的增长,政府原有的管理模式和运转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为改革这种状况,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和实现社会信息化,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
新公共管理理论在西方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首先,自20世纪70年代由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衰弱、西方各国高额的财政赤字、福利国家的不堪负重以及一系列新的政治、经济问题的浮出水面,成为引发政府改革的直接原因;其次,经济全球化对政府的公共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是西方政府改革的重要推动力;再次,自二战以后,由于政府职能的不断扩张,政府规模的无限膨胀,使得西方各国政府普遍臃肿,效率低下;最后,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要求西方各国对政府组织作出适应信息时代的变革与调整。这些因素共同促成西方各国公共行政管理的改革浪潮,西方国家普遍进入新公共管理时代。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
第五篇:公共产品理论概述
关于公共产品理论的概述
公共产品理论是当代西方财政理论的核心,其发展源头,最早可追溯到古典学派,以大卫·休谟关于“草地排水”的分析和亚当斯密关于政府执行的三项国家职能等相关理论为代表。20世纪50年代,萨缪尔森完成了对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确定了现代公共产品理论的正式形成。
所谓公共产品,是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的,指一个人的消费不影响其他人的消费的产品,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不可分割性,比如国防、公安等。
公共产品的分类。依据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征,可以将不同的物品分为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及私人产品。同时具备两个特征的是纯公共产品,比如国防、不拥挤也不收费的公路;两个都不具备的是私人产品,比如食品、衣服、拥挤且收费的公路;只具备一个的是准公共产品,比如有线电视、不拥挤但收费的公路。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纯公共产品很少,大多数物品都是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的提供。由于免费搭车问题的存在,市场不能以有效的数量水平提供公共产品,使得公共产品一般由政府来提供。从范围上来讲,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范围就是那些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的产品或者服务,一般来讲,像国防、环境保护、法律等;从提供的规模上来讲,最优规模是要符合资源的有效配置要求;从资金来源上来讲,提供公共产品的资金来自于政府拨款和向消费者收费等方面。
公共产品问题。公共产品的基本问题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第一,将多少资源配置到公共产品上是合适的;第二,如何分担政府的成本;第三,如何分配公共产品的利益;第四,以何种方式实施公共产品的供给;第五,以上问题谁来进行决策;第六,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或扮演何种角色。
公共产品理论的现实意义。公共产品理论建立在边际效用价值论和社会契约论基础上,以市场失灵为研究的起点,将纠正市场失灵提供公共产品作为公共部门发挥作用的范围,为解决市场失灵、缓解本国社会矛盾、减轻社会摩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等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结合我国实际,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建设时期,首先,政府是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但是仅靠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根本无法充分满足全体社会民众对公共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其次,政府对公共产品的垄断经营,会导致管理效率低下,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所以,从现实出发,应该引进市场机制来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从我国具体情况来看,应树立公共产品的市场化经营理念,破除公共产品“福利型”、“供给型”的观念,同时引进多个市场主体,在公共竞争的条件下,实现公共产品的高效配置。
四、产权理论的概述
产权的界定。关于产权的定义,到目前为止,理论界还未形成一致的看法,如德姆塞茨认为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 可以界定人们如何受益及如何受损, 帮助人们形成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合理预期;诺斯认为,产权本质上是一种排他性权利;阿尔钦认为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用途进行多重选择的权利。归纳一下各学者的观点,关于产权,它首先是所有权,即法律意义上的归属问题;其次它是一种经济权利和行为规范;再次它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是一个权力束,其中有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转让权等;最后它的作用是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且只有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发挥作用。
产权的内容。产权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比如所有权、所有权的分割、非物质权利或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人权等;又如张五常教授的观点,认为产权包括资源的使用权、收入权和转让权。
产权的种类。人类社会经历的产权制度可以分为四类:私有产权、国有产权、社区产权、共有产权。其中,私有产权是将资源或财产的权利界定给个人,其他人不得侵犯;国有产权是将资源或财产的权利界定给国家;社区产权是由某个社区拥有财产的权利,排除外人使用,并调控内部人使用;共有产权是资源或权利属于所有人共同所有,实际上就是没有人拥有产权,如空气、太空等。
产权的重要性。首先,在现代市场经济中, 合理界定产权,有利于克服资源稀缺对于经济发展的制约,鼓励个人以最有利于他人的形式开发并利用资源,使各种资源要素在国家法律、政策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自由流动,使私有者具有强烈的提高财产的成本效用的动机,能够监督并防止经济权力过分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使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增进公众的福利,克服“搭便车”行为和产权拥挤现象;其次,一个准确界定的、稳定的财产所有权制度, 不但保护了自由, 而
且为更高级的经济活动提供了空间, 并且最终促进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最后,产权理论的提出,是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一个挑战,其强调了产权制度的重要性,强调了权利体系演变的重要性,使得西方经济些的分析具有了更多的现实意义。产权理论的一些新观点、新方法丰富了经济分析的思路,无论是对环保问题,还是对公共物品的供给等的分析,都拓展了经济学分析的视野,使得现代西方经济学不断向纵深发展。
在我国,同样重视产权制度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五、交易费用理论的概述
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科斯首次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思想,认为“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后经新制度经济学家阿罗、阿尔钦、巴泽尔、威廉姆森、张五常等的研究和努力,最终使交易费用理论形成了比较完善系统的体系。
关于交易费用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交易费用仅指市场交易的费用,包括进行交易所需的搜寻费用、谈判费用以及履行合约的费用等;广义的交易费用不仅包括市场交易费用,还包括社会交易和政治交易的费用。如阿罗吧交易费用看成是“经济体系运行的成本”,张五常把交易费用看成制度运作的费用。
交易费用的分类。交易费用包括市场交易费用,经理交易费用,政治交易费用。具体来讲,市场交易费用,是在市场交易过程中谈判、签约和履行合约的成本;经理交易费用,是交易由企业来组织时所涉及的费用,典型的是在企业和雇员之间执行劳动合同的费用,以及经理决策失误的费用;政治交易费用,是通过集体行动来供给公共物品的成本,如设立、维持和改变一个体系的正式与非正式政治组织的成本、营运一个国家的成本等。经理交易费用和政治交易费用都可以看成是委托-代理费用。
交易费用存在的原因。威廉姆森概括了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与交易有关的人的因素,因为个人都是有限理性的和机会主义的,使得交易双方既不可能估计到所有的情况也不可能防止他人投机取巧,所以必须采取一些预防性的办法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由此导致了交易费用的产生,比如婚介所、职介所的存在。另一个因素是与特定交易有关,包括资产的专用性(如打印机,除打印外没其他什么用途)、未来的不确定性的程度、交易的频率(次数越多,费用越高)三方面,为了降低由资产的专用性所造成的交易障碍和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及交易频率过多造成的高成本等问题,需要建立某种一般性的治理结构或中介组织来降低费用。
对交易费用理论的认识。交易费用理论引发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同时也为现实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解释,并在国家理论、产权理论和企业理论中均得到了广泛运用。和实际情况相联系,可以发现,交易费用处处存在,比如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由原来的国家-企业养老保险模式向统帐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转变所造成的转制成本,就属于张五常定义的制度运作所造成交易的费用;又如随着自然
资源的日益稀缺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基于产权界定的市场手段配置这些资源是完全可能的,关键是交易费用的高低。只要交易费用低廉,市场配置就有可能。故交易费用理论像产权理论一样对解决环境问题的研究意义重大。同时也应该意识到交易费用理论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对于交易费用的概念缺乏统一的认识,这样可能会导致交易费用理论被滥用等问题;又如,交易费用在实际生活中难以量化;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行为假设很难找到心理学基础或者决策模型等,还是需要新制度经济学家们继续探讨这些问题,以促进交易费用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