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精明增长”对我国城市空间扩展的启示

时间:2019-05-14 16:12: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美国“精明增长”对我国城市空间扩展的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美国“精明增长”对我国城市空间扩展的启示》。

第一篇:美国“精明增长”对我国城市空间扩展的启示

美国“精明增长”对我国城市空间扩展的启示

张 娟1 ,李江风2(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武汉430074;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武汉430074)

摘要:论述了目前国内外讨论比较多的“精明增长”(Smart Growth)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内涵,对我国城市空

间扩展的具体情况迚行了分析,幵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从美国城市蔓延的前车乊鉴中得到教训,从城

市发展策略和技术手法上将“精明增长”的理念用来指导我国城市发展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精明增长;城市空间扩展;启示

中图分类号: 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0203Smart Growth, which can be used to guild the city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Key words: Smart Growth;spatial extent of the city;enlightenment

美国“精明增长”(Smart Growth)城市觃划理念是 目前国内外觃划界讨论比较热门的话题。“精明增 长”理念的提出与美国二战后城市人口增长与郊区蔓 延所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息息相关。本 文主要针对精明增长这一概念的起源、特征以及其相 关内容迚行分析评述,然后针对我国目前城市空间扩 展的现状与美国城市蔓延的前车乊鉴迚行对比,以期 对我国的城市发展有所借鉴。美国“精明增长”模式

Smart Growth城市发展理念是20世纪90年代美

国觃划界最为流行和时髦一种城市觃划理念,后来逐 渐被世界各国的学者引用和研究。早期国内部分学者 将其翻译为“理性增长”,后来又有了“精明增长”的说 法。笔者认为“精明增长”的翻译更为准确和贴切。然而,无论是“理性增长”还是“精明增长”,都反映了 一种紧凑型的城市空间扩展和觃划理念。1.1 “新城市主义”(New Urban ism)二战以后的美国,工业迅速发展,小汽车数量急剧

收稿日期: 200610

作者简介:张 娟, 1981年生,女,湖北钟祥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增加,对于崇尚自由的美国人来说,当时最大的理想就 是“拥有一辆小汽车,位于郊区的带有花园草地的独 立住宅,享受明媚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高效的地方政 府、优质的学校教育以及便捷的交通运输”,当时被称 为“美国人的梦想”(American Dreams)。在这种梦想 的驱动下,大量的中产阶级流向郊区,以逃避市中心交 通拥挤、环境污染的大城市。然而, 随着“郊区化”(Suburbanization)的发展,却带来了更多的社会问题: 贫富差距迚一步加大;对小汽车的依赖程度加重,导致 交通更加拥挤,环境迚一步恶化,自然资源受到侵蚀;市政开支高涨,社会成本不断增加等。“美国人的梦 想”由此破灭,新城市主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新城市主义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觃划的优 秀传统,塑造具有生活氛围的、紧凑的社区,取代现有 的城市蔓延(Urban Sp rawl)的发展模式。然而,新城市主义至今没有作为一个发展范式被 广泛采纳,原因乊一是其形体设计标准与北美通常的 体系不完全相容,再就是房地产业被土地利用分类觃 划得支离破碎[ 1 ]。幵且,新城市主义缺乏对大城市问 题的全方位的思考,过于强调小城镇情调的邻里觃划, — 203 —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06年 第8卷 第5期

觃划与管理

多表现为局部、分散地解决问题,在单个分散的项目设 计中可能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会有所作用,但是在 更大的范围里实施,新城市主义的影响力就会显得比 较微弱,所以许多国内外学者认为新城市主义幵没有 有效地抑制城市用地的蔓延。1.2 “精明增长”

1.2.1 “精明增长”提出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出现了继“郊区化”后 的一种城市无限制低密度扩展的现象,觃划界称乊为 “城市蔓延”。关于“城市蔓延”,学者们众说纷纭,最 终,城市蔓延带来的不良影响被确定在5个方面:(1)无节制的土地消耗。(2)增加市政基础设施的投入。

(3)居高不下的公里数(vehicle miles traveled, VMT)。(4)不佳的土地利用形态。(5)就业岗位和人口空间

分布的不匹配以及由此而来的社会问题[ 2 ]。“精明增长”就是对这些思路系统的最好的归纳 和总结。

1.2.2 “精明增长”的内涵

“精明增长”理念的提出得益于新城市主义。美 国觃划界将其归纳为十大原理:(1)土地的混和使用。(2)设计紧凑的住宅。(3)能满足各种收入水平人的 符合质量标准的住宅。(4)适合步行的社区。(5)具 有自身特色,极具场所感和吸引力的社区。(6)保护 开敞空间、农田和自然景观以及重要的环境区域。(7)强化已有社区。(8)多种选择的交通方式。(9)城 市增长的可预知性、公平性和成本收益。(10)公众参 与。

“精明增长”是一项涵盖了多个层面的城市发展 综合策略,将城市发展融入到区域整体生态体系和人 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目标中,提出“城市增长边界”

(Urban Growth Boundary)、“TOD ”(Transit2271(2006)0503

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风景区的环境压力与日俱 增,水体、大气、植被、土壤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特别是水体污染最为明显、最为直接,加剧了水资源利 用的压力。由于水资源在维持生态平衡、保障旅游与 生活用水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因此解决好风景区 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问题,已成为风景资源和旅游经 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鼓浪屿为例,探讨风景 区的污水再利用。鼓浪屿概况

鼓浪屿位于厦门岛的西南隅,与厦门岛隔海相望, 面积1.87 km2 ,常住人口1.63万人。鼓浪屿为国家重 点风景名胜区, AAAA级旅游区, ISO 14000国家示范 区。2005年接待海内外游客488.5万人次,实现旅游 服务收入2.38亿元。鼓浪屿既是一个蜚声世界的风 景区,又是一个有着100多年发展史的老城区,环境基 础设施滞后,尤其是市政管网未实行雨污分流,原居民 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近岸排放,影响到鼓浪屿周边 海域水质和风景区形象。厦门市人民政府和鼓浪屿风 景区管委会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九五”期末,就着手 解决鼓浪屿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问题,幵将其列为厦 证做到决策可预见、公正以及财政上可行。3)技术上:主要是城市觃划设计的方法,如何优

化与完善城市步行系统环境,倡导交通导向性开发;如 何设计建筑、住房、公共设施、开敞空间等物质形态来 营造社区场所感、塑造多样性的邻里社区;采取什么样 的生态觃划措施保护城市内部和外部开放空间,从而 创建出紧凑有序的城市发展模式;如何对废弃地迚行 再开发利用从而使城市土地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 挥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技术支撑。思考

美国“精明增长”理念以其较强的针对性在国内

外觃划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精明增长”提出的城 市发展觃划的全新理念对我国城市空间扩展也有一定 的启发性。但是,在学习借鉴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我 国城市发展的现状而不能生搬硬套,在借鉴新的理念 的同时更多地要注意我国城市自身的发展现状,将美 国“精明增长”观念赋予中国化的内涵。

“精明增长”给了人们一个全新的城市发展觃划 理念。但是,如何将这些理念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 还需要做迚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因此,“精明增长”给 了一个理念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大的研究空 间,比如如何设定城市增长边界以期使城市发展达到 最优,如何迚行公共交通网络的设计从而使城市内部 的交通和社区达到最和谐状态以及对废弃地的再开发 利用的技术的研究等。

参考文献: [ 1 ] 桂 丹,毛其智.美国新城市主义思潮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城市设

计的借鉴[ J ].世界建筑, 2000(10): 2622.[ 3 ] 刘海龙.从无序蔓延到精明增长[ J ].城市问题, 2005(3): 6750.[ 5 ] Michael Greenberg.Brownfield redevelopment as a smart growth op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Z].The Environment, 2001, 21: 129-143.— 206 —

风景区污水再生利用的探讨———以鼓浪屿为例

环境与园林__

第二篇:精明增长对我国城市规划的作用

“精明增长”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启示

摘要:本文基于精明增长理论的背景,概念内涵的梳理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城市发展的问题,结合精明增长理论,浅谈精明增长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启示作用。

关键字:精明增长,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

近些年,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普遍存在关于城市蔓延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的城市问题,迫切需要政府进行有效的管理“此时,精明增长的相关研究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理念,精明增长不仅为政府管理城市增长提供了明确的原则和目标,同时也勾勒出一幅全新的城市图景“精明增长首先由政府提出,随后便引发学界的广泛热议”政府关于精明增长的观点和实践,与学界对精明增长的研究形成密切的联系,融汇成势不可挡的精明增长热潮“中国也在一定程度上面临城市蔓延的困境,研究者们也将精明增长引入了中国,为中国的城市发展及政府对城市增长的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1.精明增长的背景

二战后,伴随着小汽车的普及和公路的大规模建设,美国率先步入了郊区城市化加速阶段。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后,小汽车交通主导下的郊区化现象极大地加剧了就业问题和居住的低密度扩散,出现了所谓的“城市蔓延”。至此,城市空间增长形态发生转变,由工业化时期市区边缘的高密度蔓延转变为城市郊区低密度扩展。美国经济学家与城市学家安东尼·当斯在其所著的《美国大城市地区最新增长模式》中,将“城市蔓延”表述为“郊区化的特别形式,它包括以极低的人口密度向现有城市化地区的边缘扩展,占用过去从未开发过的土地”。阿尔·萌(R.Moe)进一步把蔓延定义为“低密度地在城镇边缘地区的发展”。最后,布希尔(Burchell)等将“城市蔓延”的诸多解释总结为以下8个方面:低密度的土地开发;空间分离、单一功能的土地利用;“蛙跳式”或零散的扩展形态;带状商业开发;依赖小汽车交通的土地开发;牺牲城市中心的发展进行城市边缘地区的开发;就业岗位的分散;农业用地和开敞空间的消失。学者们将城市蔓延带来的不良影响确定在5个方面:(1)无节制的土地消耗。(2)增加市政基础设施的投入。(3)居高不下的公里数。(4)不佳的土地利用形态。(5)就业岗位和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匹配以及由此而来的社会问题。因此,针对城市蔓延带来的诸多问题,“精明增长”应运而生。董爽、袁晓勐认为,“精明增长理论是针对美国几十年来的城市蔓延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端而做出的切实回应”。2.精明增长的概念内涵

[1]“精明增长”由美国马里兰州州长格兰邓宁在1997年提出,其初衷是建立一种使州政府能够指导城市开发的手段,并使政府财政支出对城市发展产生正面影响。对于“精明增长”的定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丁市市长认为,“精明增长”试图重塑城市和郊区的发展模式,改善社区、促进经济、保护环境;克林顿政府认为,“精明增长”试图建设更为“可居住的环境”;1998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将“精明增长”作为其总统竞选纲领,提出了它是“21世纪新的可居住议程”。美国规划协会对精明增长的定义是“:精明增长是旨在促进地方归属感、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开发成本和利益公平分布的社区规划、社区设计、社区开发和社区复兴。通过提供多种交通方式、多种就业、多样住宅,精明增长能够促进近期和远期的生态完整性、提高生活质量”。我国学者梁鹤年认为,“精明增长”就是城乡政府在基础设施开发管理的决策中,以最低的基础设施成本去创造最高的土地开发收益。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应该沿着这些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和上下水管道)对土地进行“最高最好用途”的开发,尤其是达到最高的使用密度。诸大建等将精明增长理论阐释为一种管理城市使之协调成长的新型理论工具,它通过土地使用功能组合,限制城市增长边界,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保护空地、农田、自然景观和环境保护区,改变交通模式,加强现有城区改造等方式来解决城市蔓延中出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问题。刘海龙认为,“精明”强调“充分考虑土地开发、城市增长以及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需求”,具有“先见性”、“整体性”等特征,“同时承认自然与人的不同需求,提供一个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框架”。

通过以上定义可以发现,精明增长实质上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其包含的主要元素为:(1)区域规划—跨政府协作;(2)城市社区—混合使用开发;(3)工作、住宅平衡;(4)可支付住宅;(5)城市界限和增长管理;(6)街区复兴—艺术区域;(7)交通导向发展;(8)新城市主义,传统街区发展,场所感;(9)可持续发展,智能交通系统;(10)LUTAQ(土地使用—交通—空气质量相连接)等方面。总的来说,“精明增长”把时间、注意力和资源放在恢复市区与老近郊的活力和社区感;新的“精明增长”以“城”为本位,以公共交通和步行为导向,混合住房、商业和商店各用途,保留空地及环境设施。3.我国城市发展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进入一个大发展阶段,建设速度惊人,城市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受以往狭隘政绩观以及重量不重质发展思路的影响,使得城市规划建设过程出现了种种问题,主要表现在:

(1)城市发展中“重新区、轻旧区”现象严重。城市政府的发展重点在新城区、开发区上,对旧城改造缺乏热情和耐心。在城市规划中也表现为“规划为了拿用地指标,凡总体

[5]

[4]

[3][2]规划必有新区的现象”。同时,在新区开发时,由于缺乏增长管理,新区规模往往以需定供,缺乏有效控制,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旧区更新时,则崇尚“柯布西耶”式的推倒重建,缺乏社会文化方面的研究,导致城市文脉的割断。

(2)区域统筹不够,地方竞争导致资源浪费。在地方要政绩的观念指导下,区域规划对资源的调控措施乏力,区域统筹力度不够,造成相同功能的开发区、工业区市市都有,产生区域恶性竞争,导致资源浪费。

(3)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导向作用有待加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小汽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始进入中国百姓家庭,特别是大中城市,随之带来的交通堵塞、环境恶化、城市郊区化等问题已不能小视。而解决小汽车交通问题的TOD的发展模式虽然在我国规划界广为流传,但是实际应用还有限,具体的应用机制研究还有待加强。

综上列举的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精明增长主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很多相通之处,立足于我国实际,吸收精明增长的理论精髓,对推动我国城市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精明增长在我国的实证研究

我国学者刘洪彪、甘辉以重庆市为例,在阐述规划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范围、意义和背景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讨了重庆市城市规划过程中以城市精明增长为指导原则,合理高效利用地下空间的条件、方法和现实意义,并提出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李王鸣、潘蓉在分析了浙江省城镇发展的背景、条件和发展阶段后,针对空间利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应借鉴“精明增长”的基本内容和实践特点,走集约型城镇空间增长模式的道路;张娟、李江风论述了目前国内外讨论比较多的“精明增长”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内涵,对我国城市空间扩展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从美国城市蔓延的前车之鉴中得到教训,在城市发展策略和技术手法上用“精明增长”的理念指导我国城市发展的具体实践[;付海英、郝晋珉、安萍莉等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基于平衡发展和保护关系的城市精明增长理念,构建了城市发展偏好模型和耕地损耗模型,判别了泰安市“精明”的空间拓展方向,并分析了城市不同发展方向的景观格局,探讨了平衡城市发展与耕地保护的规划方法;杨小雄、黄小兰借鉴美国“精明增长”的理论,构建了广西沿海城市增长的宏观战略,对当前广西沿海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提出了广西沿海城市进行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和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目的在于全面提升广西沿海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实现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共同繁荣与可持续发展

[10][9]8][7]

[6]

;黄慧明基于“精明增长”的各种策略及美国成功的案例分析,探讨了中国大城市蔓延问题、城市边界管理、紧凑型发展模式与土地混合使用、多交通方式组合等问题,提出了在中国应用“精明增长”的一些思考———将美国“精明增长”应用到中国就必须考虑中国特有的工业化、城市化背景,美国用近30年时间找到了使自己城市更精明的方法,希冀中国的时间应该短些5.精明增长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启示

5.1 立足长远,体现概念规划的指导性作用

概念规划是城市与区域规划的一种类型,尤其注重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主要研究城市与区域的发展方向、空间总体结构、城市功能定位等重大问题,涉及各个方面的综合性城市与区域规划。它更不受现实条件的约束,而比较倾向于勾勒在最佳状态下能达到的理想蓝图。它强调思路的创新性、前瞻性和指导性。所以在概念规划设计中要立足长远,针对我国目前城市发展存在的“城市蔓延”问题从宏观层面上加以重视,在概念规划中以精明增长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编制城市概念规划,加强创新性,更好的体现概念规划对城市发展的指导作用。

5.2 进一步加强总体规划的宏观调控能力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因此,为更好地实现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我国规划界应该借鉴精明增长关于区域协调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方面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重点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规模的控制,准确把握城市发展方向,提高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操性,在规划内容方面进一步强调城乡并重和人地协调,合理控制城市增长边界,为解决我国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提供更有效的方案。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目标。

5.3 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目前在我国规划管理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控制性详细规划与美国的区划(zoning)和细分区划(subvision)有很多类似之处,所以从精明增长理念出发,理解美国区划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对照中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对规划各项指标进行调整,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在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主要控制指标主要是从规范、控制土地开发的角度进行设计的,主要包括用地性质、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退红等相关指标,对各个地块的均衡用力的控制极易导致美国式的蔓延发展。因此,借鉴精明增长理论,在城市设计和经济分析基础上,加强对公共空间和公共利益保护方面的内容,重点控制公共空间

[11]

。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放松对市场调节的经营性用地的用地性质兼容性的控制,对提高土地的混合利用程度,创造丰富的城市社会,防止千篇一律的城市蔓延景观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1] 马强,徐循初.“精明增长”策略与我国的城市空间扩展.城市规划汇刊,2004(3):16-22.[2] Enid Arvidson的讲义文稿[Z].[3] 梁鹤年.精明增长.城市规划,2005(10):65-69.[4] 刘海龙.从无序蔓延到精明增长.城市问题,2005(3):67-72.[5] [美]奥利弗•吉勒姆.无边的城市——论战城市蔓延[M].叶齐茂,倪晓晖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67.[6] 刘洪彪,甘辉.创建“精明城市”:合理利用地下空间———以重庆市为例.城市问题,2006(9):46-50.[7] 李王鸣,潘蓉.精明增长对浙江省城镇空间发展的启示.经济地理,2006(2):230-232.[8] 张娟,李江风.美国“精明增长”对我国城市空间扩展的启示.城市管理与科技,2006(5):203-206.[9] 付海英,郝晋珉,安萍莉,刘瑞.基于精明增长的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分析———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资源科学,2007(1):63-68.[10] 杨小雄,黄小兰.基于精明增长的广西沿海城市整合与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63-65.[11] 黄慧明.美国“精明增长”的策略、案例及在中国应用的思考.现代城市究,2007(5):19-28.

第三篇:美国校车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校车对我国的启示(转)[博客帖]

文章提交者:Will.nan 加贴在 社会聚焦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68-0-1.html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更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校车作为孩子每天上下学都要乘坐的交通工具,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可以肯定地说,校车,为孩子们上学放学提供了便利。但遗憾的是,一些校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安全隐患,让人担忧:有的用报废车,有的租黑车,有的校车司机责任意识不强,还有的校车严重超载„„据调查,我国每年有超过1.8万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儿童因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本文通过介绍美国的校车制度,以期对完善我国校车制度有所帮助。

一、美国的校车历史简介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在美国,人们经常都会见到一些橙黄色的大型巴士出入于街头巷尾,早上将孩子接到学校,下午再送回家。这些独具一格的大型巴士就是美国中小学校用来接送学生的校车,但校车并不是学校配备的,而是由校车公司按学区统一调度和管理,承担各个学校学生的接送任务。校车的利用率很高,按照学生在校时间分批次接送,一般是先接中学生,后接小学生,先送小学生,后送中学生。

校车在美国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汽车发明之前,美国就有了专门接送学生的校车,不过那时候的校车是马车。第一个生产校车的公司叫做WayneWorks,至少在1837年就开始生产一种可以乘坐25个小孩子的马车,专门用来接送学生。不过,那时候的校车大多是用于农村,而不是城镇。这是因为农民住的分散,小孩子上学不方便,没有校车接送就很难上学。而当时的城镇都很小,小孩子走几个街区就能走到学校,家长接送也方便,所以用不着校车。大概在1886年前后,人们就称这种马车为“Schoolcars”或“Schooltrucks”了。

在汽车发明后,WayneWorks在1914年将这种马车的车厢装到汽车底盘之上,于是就发明了动力驱动校车。不过,那时的校车座位不是像现在这样一排一排对着前面,而是在车厢周围装一排板凳,小孩子团团坐下,上下车则由后门进入。这个后门直到今天的校车上还保留着,作为有紧急事故时出入之用的安全门,正常上下车时只是用侧门了。

在1927年前后,WayneWorks和另外一家校车厂商——BlueBirdBodyCompany开始生产全金属车体的校车,这种动力卡车大概就与今日的校车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了。后来其他的厂家也纷纷效仿生产校车,其中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校车还十分畅销。

二、美国校车制度

1.美国校车的法律制度基础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美国校车作为一种制度的源起有两个重要的法律制度基础。第一是12年基础义务教育法案:首先,所有美国儿童必须接受12年的基础教育,否则违法;其次,儿童所在的社区必须提供完全免费的教育,而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免费乘坐校车。

另外一个法律制度的基础就是:乘坐校车是强制性的。其来源是60年代,美国各地出现了以消除种族隔离为目的的公民运动。因此,政府又制定了《公民权法》和《经济机会法》,平等价值开始影响教育政策。为了改善贫困阶层和少数民族(黑人、墨西哥移民、亚洲人等)的教育环境,实施了启蒙计划,对那些不具备教育条件的孩子进行补偿教育。为保障少数民族的入学机会,扩大了奖学金范围,并制定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学名额比例制度。另外从60年代中期开始,为了促进校内的种族融合,实施了强制性的乘校车上学制度。

2.美国校车的资金来源

美国中小学校车的资金,主要通过发行市政债券筹集。同时各级政府财政对校车产业给予补贴,每年每个学生的校车补助为400多美元。

3.美国校车的管理机构

在美国,国家、州以及当地政府共同管理着校车服务。因为这个涉及到学生交通安全的行业,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要求国家更多规范和介入的行业。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联邦政府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如州政府那样巨大,但是如果没有联邦政府制定的标准,也许整个产业都会不复存在。简言之,联邦政府负责发布规范以及校车安全各方面的底线。偶尔,国会也会出台新的法律如《校车安全修正案》来影响整个产业。与大众交通不同,联邦政府并不负责为学校的交通拨款。目前联邦政府的校车管理机构主要有:NHTSA(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联邦领导机构,确保校车安全,它管理着60多个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其中包括若干专门适用于校车的标准;NTSB(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负责处理校车特大事故调查报告及各种问题;FMCSA(联邦车辆安全管理局)主要任务为降低与车辆相关的伤亡。校车服务也在其管理范围内,它是联邦中负责学校相关运输的最重要机构。它通过严格执行司机驾照管理、商业运行车辆司机管理、提高商用汽车技术、强化商用汽车设备、操作标准、提高安全意识等等来保证安全;FTA(联邦运输管理局)负责公共运输系统中学生交通的问题。

更为日常的控制来自于州政府层面。目前,有超过500部法律以及众多的要求被各州记录在册来管理校车产业的方方面面。通过联邦车辆安全标准,联邦政府控制着校车的制造,保证它们能够达到安全标准。而校车一旦上路,则由州的法律、规范来管理了。

4.美国校车的标准

国际上校车标准最完善的当属美国。美国境内不同管理机构自1966年至2000年,一共颁布了37项联邦机动车辆安全标准(FederalMotorVehicleSafetyStandards(FMVSS)),各个标准涵盖了诸如:刹车、转向、灯光照明、燃油系统整体安全、视镜、加热除霜设备和压缩天然气压力容器等等各个部件标准。在美国,有4个联邦标准是专门针对校车的。

FMVSS131《学童客车行人安全装置》要求,在校车停止、学生上下时,校车左侧要求伸出停止手臂的装置,以警示校车前后的其他车辆,提高校车附近学生的安全性;

FMVSS220《学童客车翻滚保护》要求,校车顶部有足够的强度,目的是减少校车在翻滚事故中由于顶部塌陷而导致的学生伤亡; FMVSS221《学童客车的车身连接板强度》针对的是校车车身连接件强度性能,目的是减少碰撞事故中由于车身板件撕裂而导致的学生伤亡;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FMVSS222《学童客车乘员座椅和碰撞保护》提出了对校车乘员座椅系统、约束栅栏和碰撞区域的要求,目的是减少在事故和突然加速中乘员撞击到车内结构上而产生的伤亡。

除了专门针对校车的联邦标准之外,美国还有6个联邦标准中对校车有相应规定。

FMVSS105《液压制动系统》对校车的制动距离做了特殊规定;

FMVSS108《灯具、反射装置和相关的装置》要求校车停止、打算停止或是上下乘客时,能够发出红色和琥珀色的警示光;

FMVSS111《后视镜》要求校车后视镜能够提供给司机前方和车辆两侧的清晰视野;

FMVSS217《客车紧急出口及车窗》规定了紧急出口的数量和位置,提出车窗保持力和开启力的最低要求,并要求每个校车应有一个在紧急出口开启情况下防止发动机启动的锁止系统,当发动机运转而有一个紧急出口没有关闭的情况下,报警装置应能发出报警声;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FMVSS301《燃油系统的完整性》和FMVSS303《压缩天然气燃油系统的完整性》,要求在障碍物碰撞时要保证燃油系统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美国其他一些涉及校车的规定还包括:车辆内饰材料的燃烧性能、外表颜色;车内外无其他易导致乘员伤害的突出物;不允许有站立乘客等。

5.美国校车的特权

在全美国所有校车是实行统一的标志,即黄色车身加黑色大块条纹,并喷以SchoolBus的醒目字样。校车的“待遇”与警车、救护车、消防车是一样的,甚至优于救护车和消防车。以田纳西州为例,按照田纳西州的交通规则,因为对后者,交通规则上只是一般性的规定,即遇有救护车、消防车鸣笛通行时,其他车辆应当尽量、尽快避让,仅此而已。但对于校车则有专门的、详细的“校车避让规则”一节。其规则远比后者复杂和严格,包括:其一,当校车准备停车时,司机会在驾驶室外预先伸出一个红底白字的“Stop”牌,并闪烁停车信号灯,此时无论从校车前方与校车相向而行还是从校车后方与校车同向而行的所有接近校车的车辆都必须立即减速并完全停车;其二,在校车停车、上下学生的时候,任何车辆包括警车、救护车、消防车必须处于完全停车状态,且必须停在离校车不少于20英尺的距离之外,在全美国50个州,都有同样的一条交通规则:超越正在停靠和上下学生的校车是最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之一;其三,所有车辆在经过有SchoolZone的标志区域时,必须减速,当SchoolZone标志上的黄灯开始闪烁时,所有车辆的时速不得超过15英里。田纳西州《驾驶员手册》上在介绍了有关校车避让规则后,有一段用红色大号字体标示的警示语:“在田纳西州,孩子的生命安全超过一切最有价值的财富!”

三、对我国的启示

1.校车管理立法先行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鉴于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需要校车接送的现实情况,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相关规定,规范地方和全国校车的运营。我们可以参照美国法律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校车必须由专业厂商制造,载客量、安全系数都有严格要求;校车司机必须由特别专业的司机担任;校车行驶过程中享有某些特权,比如只要校车停靠在路边上下乘客,它旁边的车辆都要停驶且保持车距等。

2.制定校车生产的安全标准

校车不同于普通的客车。由于儿童(尤其是幼儿和小学生)的身材与成年人差异很大,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也比较差,乘坐按照成年人标准设计的客车,很容易因为座椅尺寸和座椅间距不合理、缺乏特殊的安全设施等原因,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美国陆续出台了很多单独针对校车安全的标准。迄今为止,美国针对校车的标准已达37项。我国应该结合国情加紧制定《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

3.赋予校车特权

在美国,所有驾车人都要对校车抱有一份“敬畏”:只要校车停在路边上下乘客,它身后、身边、以至对面车道上的车辆就一定停驶,而且保持距离;校车不动,其他所有车辆就不会移动。这份“敬畏”来源于法律。翻开美国50个州中任何一个州所制定的交通法规文本,都能找到相应的答案。美国人把儿童的安全置于更高位置,所以,校车必须由专业厂商制造,由特别挑选的专业司机驾驶。在我国,政府应该赋予校车同样的特权来保护我们孩子的安全。

4.发行市政债券,破解校车资金难题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离开市政债券,美国的地方政府和我国的各级地方政府一样,也不可能有给中小学开校车的资金。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目前情况,通过发行市政债券,完全能够解决中小学校车的资金来源问题。进一步说,要普遍解决中小学校车的资金来源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发行市政债券。同时政府要给予校车一定的补助。这样才能够破解校车资金难题。

第四篇:美国“新城市主义”与“精明增长”发展观解读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美国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理念产生的背景、实现途径和组织机构。本文认为,美国新城市主义与精明增长思想虽发展于相同的年代、针对共同的问题,也经常被等同运用,但是在深层次上,二者存在很多不同,并且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本文还指出,在实践领域中,面对过去60多年的习惯性发展模式,美国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发展观遇到了诸如与原有法律和政策冲突、居民不信任与反对、机构改革庞大而缓慢、自身缺陷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本文在解读美国新城市主义与精明增长发展观的同时,结合中国国情思考其对我国城市发展建设的启示,提出了更新城市规划理念,强化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关怀、生活质量、地方特色、城市文化、政府职能、市场平台等非物质要素的建议。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realiz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institutions of New Urbanism and Smart Growth and points out that difference exists between the two movements, which are originated from the same time and aimed to solve the common problem of urban sprawl, although they are overlapped in many ways.In practice, New Urbanism and Smart Growth encounter the problems including inconformity with the original land use policies, distrust from the residents, slow and enormous institutional reformation and the defects per se.Combining the development view of New Urbanism and Smart Growth with the status of urban construc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concept of urban planning would be improved in absorbing the elements like human solicitude, life quality, local identity, urban culture, balance between government role and market.关键词:

新城市主义;精明增长;城市规划;发展观;启示

Keywords:

New Urbanism;Smart Growth;Urban Planning;Development View;Enlightenment 1 引言

自1950年以来,美国郊区化的大规模发展使城市用地不断扩张.进而产生交通阻塞、环境污染、侵占农田、传统社区文化丧失等一系列问题。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要求城市公共设施、市政设施、环境设施等不断向外延伸,这使地方政府的开支日益增多,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至1990年代,这些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政府、城市规划设计者、环保机构等发起了一系列运动来阻止这种蔓延,提出了诸如可持续性社区、新城市主义、绿色城市主义、精明增长、绿色开发等新的发展理念。其中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思想的影响最为显著,成为今天反对城市无序蔓延的主导力量,且均已取得一些成效。目前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两项运动的理念和实施方法在国内已纷纷被引入到城市管理、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等研究领域。学者们一方面对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的起源、背景、内涵等展开分析,另一方面探讨这两项运动的理念及实施方法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如对我国城市空间扩展、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设计方法、城市建筑思想、规划法规等方面的借鉴。现有研究都是在分别对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实际上这两项运动存在许多的关联和互补。两项运动既拥有共同的目标,即控制城市无序蔓延、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又在实施、研究角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互补。这种互补性既可以使城市管理、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形成统一,又可以分别使政府和市场从不同的角度解决相同的问题。正因为如此,目前美国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已经呈现出整合发展的态势。此外,目前国内的介绍多集中于两项运动的正面影响,但在现实中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都遭遇了不少问题。本文希望从对二者进行对比和关联及其在实施中遭遇问题的角度,研究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发展观的思想精髓

新城市主义又称新传统主义,其核心思想是主张把二战前美国城市设计的理念与现代环保、节能的设计原理结合起来,建造具有人文关怀、用地集约、适合步行的居住环境。新城市主义以宪章的形式提出27条原则,从区域、都市区、城市.邻里、分区、交通走廊,街区、街道、建筑物三个层次对城市规划设计与开发的理念给予阐述。尤其是邻里、分区与交通走廊这一层次,对城市规划和设计进行了详细地说明.包括建立紧凑的、适合步行的邻里,日常活动布置在步行范围内.提供适合不同年龄、种族、收入水平的住宅类型,合理配置轨道交通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新城市主义发展观给城市规划设计带来了更新、更全面的视角。新城市主义宪章融入了两个新的特性,即经济多元性及区域性,使城市规划和设计突破了传统的形体设计领域。新城市主义强调不同收入水平、不同种族的人对住宅的支付能力。这需要邻里内既包括较昂贵的单体住宅,又包括较廉价的公寓:既能为购房者提供住宅,又保证租房者能

租赁到房屋。同时,新城市主义还强调各种收入阶层的住宅混合布置,以此解决原有的贵族化(Gentrification)问题和贫困及犯罪问题。对于区域性,除了提出与税收公平及住宅多样化之外,新城市主义还主张划定都市增长区,也就是指出增长应该出现的位置及如何与区域整体融合在一起。总体上看,新城市主义注重经济、社会及社区特性,但对于环境问题考虑得不多。

美国规划协会对精明增长的定义是:“精明增长是旨在促进地方归属感、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开发成本和利益公平分布的社区规划、社区设计、社区开发和社区复兴。通过提供多种交通方式、多种就业、多样住宅,精明增长能够促进近期和远期的生态完整性、提高生活质量。”(Smart Growth NelworK.2004)。精明增长理念与新城市主义有许多重叠,例如土地的混合利用,采用集约型建筑设计,住房多样化,创建宜步行社区,培育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社区,保护公共用地、农用地、自然美和环境敏感区.提倡多样化的交通工具,使开发决策更易于预测,更公平、更节省成本,鼓励社区和利益相关者合作等等。与新城市主义相比,精明增长对环境问题考虑得更多。

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发展观的差异与互补

新城市主义的起源先于精明增长,但都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得到迅速发展。由于二者的研究内容有许多重叠,所以人们经常将二者等同。但在深层次上,二者之间存在一些不同之处且互相补充。

3.1 产生背景

“新城市主义”运动的发起人是城市设计人员和建筑师。面对城市用地蔓延、传统邻里淡漠等问题。1991年,加州地方政府委员会召集6位杰出的设计师起草了一套社区规划原理,系统地论述和总结了“把二战前美国城市设计的理念与现代环保、节能的设计原理结合起来.建造具有人文关怀、用地集约、适合步行的居住环境”的新型城市设计理念。之后.100多位政府人员在约塞米蒂的阿瓦尼酒店召开会议专门对这套原理进行商讨,这套原理后来被称为“阿瓦尼原理”。1993年新城市主义联盟正式成立,并于1996年在阿瓦尼原理的基础之上发布了新城市主义宪章,为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提供更为具体的指导。

“精明增长”概念的提出者首先为环境学者和城市规划师。1 996年,美国环保署(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组织多个机构成立了一个旨在促进城市精明增长的组织网络。1990年代中期,美国规划协会(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设立了一项精明增长项目,并在1997年发布了《精明增长立法指南》。同年,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与地面交通策略研究项目发表《精明增长方法》,旨在促进城市集约增长、土地混合利用及以大容量公交系统为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同样在1997年,马里兰州通过《精明增长与邻里保护法案》,鼓励再开发工业弃置地,州政府凭借为改造区内的基础设施提供资金、减税等方法鼓励在工作地附近建房。从此,精明增长项目得到大规模推广,城市精明增长组织网络越来越庞大,接受精明增长的人群也越来越宽泛,包括政府、规划师、设计师、开发商等。

3.2 实现途径

新城市主义发展理念的实现主要通过市场的运作。新城市主义联盟的创建人之一建筑师Andrews Duany也承认,只有在新城市主义有市场需求的情况下,他才会拥护新城市主义。新城市主义实践从规划设计到实施都十分注重与市场的结合,这种结合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理念上,面对多种城市问题,新城市主义只是为居民提供一种新型的工作和居住方式,居民有权力去选择究竟是否要在这样的社区中生活。这一点对于崇尚自由、反对政府通过严格的土地利用法规对其居住地进行控制的美国人是十分重要的。其次在规划设计中,新城市主义注重建筑的价值和销售。一方面使不同的收入阶层都能支付得起住房费用,另一方面从形体设计的角度使住房外表美观、舒适、实用。新城市主义实践一定要把传统步行邻里与当代的居住、商业、交通紧密融合。维持二者的平衡.从而有能力与原有的郊区开发模式竞争。事实上,新城市主义在市场上也获得了很大成功。调查显示,美国有2/3的人愿意购买采用新城市主义理念设计的住房(Hirschhorn Souza,2001)。精明增长发展观主要是通过政府的引导性、限制性政策法规实现。从原则上看,精明增长和新城市主义似乎差别不大,但原则并不能反应精明增长组织进行的活动与采取的策略。与新城市主义及类似的城市增长管理运动、可持续发展相比较,精明增长具有四个特征。第一,有鼓励性政策促进其实施。以马里兰州为例,根据《马里兰州精明增长法案》,一个城市可以蔓延至任何地方,但只有在州政府希望开发的区域内州政府才会提供财政支持:地产拥有人有权不清理自己拥有的地产或者不再对自己的弃置地再开发.但州政府为清理和再开发提供津贴:居民有权力在术支持。

1993年,一群致力于创建“既能保护自然环境,又能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生活的建筑、邻里、区域”的设计师发起成立了新城市主义协会。同年,新城市主义协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当时吸引100多人参加。之后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发展到今天,新城市主义协会已在20个国家、美国49个州拥有2300多个成员。而且目前已完成和在建的新城市主义项目达210多个。此外,新城市主义协会还是精明增长协会的组成成员之一。

综上所述,精明增长和新城市主义拥有共同的目标,即控制城市蔓延、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二者之间许多内容都是迭加的。但另一方面,二者又是从不同的角度解决相同的问题,具有互补性。精明增长可以为新城市主义提供政策保障,新城市主义可以为精明增长融入市场元素:精明增长从宏观城市管理的角度解决问题,新城市主义可以从微观的角度对宏观的策略给予落实;环境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结合更有利于共同目标的实现。因此,虽然仍然有许多学者持反对意见(例如,有人认为新城市主义保持住自己的市场特色,政策性太强的精明增长才能获得更多人的支持),未来二者的整合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也是二者共同的利益。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发展观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经过10年的发展,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思想的社会实践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根据2001年Myers和Gearin的研究,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新开发住房中紧凑、适步行的邻里只占市场份额的15%,2000年这一比率达到30%。根据美国房地产协会和美国精明增长协会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数据,55%的被调查者更愿意选择精明增长式社区,45%的被调查者仍愿意选择蔓延式发展的社区。这些数据表明,虽然对这种紧凑式布局的需求不断上升且已占有相当的比例,但要在10年内完全改变过去60年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不可能的,对于郊区大型单体住宅的需求仍居于主导地位,而且近期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大的改变。目前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发展观在实践过程中主要遇到以下问题4.1 与原有法律和政策的冲突

事实上,美国目前的区划法、土地细分法则等土地利用法规曾经是城市郊区化发展的保障,美国几十年的城市蔓延也“得益”于政府政策和法规的支持。精明增长和新城市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土地利用,要求较高的建筑密度、新型道路设计标准、不同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学校)的布局方式,这些与原有的区划法、土地细分法则相悖。工业弃置地再开发,是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由于民众担心环境污染而往往受到阻碍。这就要求制定新的政策或采用新的管理方式来支持环境清理工作,并鼓励这样的开发。现有交通基础设施资金的划拨首先选择的是加宽现有高速公路,因而精明增长和新城市主义支持的大容量公交系统得不到优先的资金支持。4.2 居民的不信任与反对

拥有独立、宽阔的住宅、花园和汽车是”美国梦”的标志,也是大多数美国人目前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因而这种高密度的混合土地利用方式遭遇反对也并不奇怪。反对的居民认为:精明增长和新城市主义的实施会增加交通密度,并产生新的交通问题;在高速公路上交通流动较快,会减轻污染,但在高密度的土地混合利用方式下,汽车密度高且行驶速度慢,会加剧尾气污染;精明增长采用的城市增长边界策略需要对开发用地实行定量供给,土地的限量供应会使房价上涨,产生新的“贵族化”问题。他们还认为城市化并不是侵占农田的主要因素,农用地的减少很大程度是因为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而且,建造可步行城市是不现实的。一方面,把现有城市重新设计成以大容量公交为主的城市并不现实,而且有的城市人口密度较低,根本不适合开发大容量公交系统。另一方面.大容量公交系统只能作为汽车交通的辅助工具,汽车仍是主要的出行工具。

此外,由于精明增长理念的实施具有很强的政策依赖性,尤其需要各级政府的干预,因而招致自由主义者和自由市场经济拥护者的反对。这些人认为居民应该自由地选择居住地、工作地、住房类型,对此政府不应该进行干预,精明增长的措施会让政府的干预性更强。

4.3 政策与机构改革庞大而缓慢

精明增长的实施要求进行政策和机构改革,但改革是庞大而缓慢的。除政府和规划机构外,改革涉及到多个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i),包括地产开发商、金融机构、汽车业、高速公路建造公司等,这些群体更愿意维持现状。当然在强大持续的压力下,这种惯性是可以克服的。

但美国城市蔓延除了得益于政策鼓励引导之外,还有经济规律和信息技术的作用。按照标准的经济学理论,当收入增长、交通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城市就呈现分散发展的趋势。世界上许多其它国家的城市发展也都说明了这一点。虽然信息技术不能完全取代面对面的交流,但很显然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行业不再拘泥于城市中心区的区位。Audirac(2002)的研究表明,信息技术时代大都市的形态为:多核心,通过信息技术、陆运、海运、空运向外与全球或区域性城市体系紧密交织在一起;尽管社会经济呈分散化发展、城市在空间上向外扩散、可能出现交通阻塞等问题,城市仍通过信息技术以多种形态向内交织成紧密的网络。很显然,必须采取一系列连贯而强大的公共政策才能聿开转汶两种趋势。

尽管许多州和城市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政策改革和机构改革,并且几个州都已通过新的立法保障精明增长原则的实施,但其影响却很难评价。例如,伊利诺斯州于2002年已经通过“地方规划技术支持法案”,但之后却交给商业与社区事务部执行,而这一机构对精明增长实际上是持反对意见的,也没有任何资金划拨给这个部门帮助其履行技术支持的职责。Pendall等(2004)的研究表明,自1994年至2003年地方政府为抵制城市蔓延采取的措施并没有增加多少。总体来看,规划、区划、城市增长边界线等手段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即使在强力推行精明增长的加利福尼亚州,采用城市增长边界线的城市数目反而是减少的。已经采取的措施也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马里兰州实施了一系列精明增长措施之后,许多学者对这些措施的效果展开研究,结果并不乐观。根据马里兰州1997年通过的精明增长法令,州政府对污水设施的投资仅限定在“资金优先供给区”范围内。但Sohn和Kannp两位学者的研究表明,自1997年—2002 年,县政府对污水设施的投资中有25%位于“资金优先供给区”之外,州政府对污水设施的投资有29%位于“资金优先供给区”。这表明即使是州政府也很难完全遵守精明增长法令。马里兰州1997年的精明增长法令还规定在“资金优先供给区”内创造就业将享受减税的待遇。对这项措施的研究表明,资金优先供给区内的就业增长确实比区外高,但增长的就业仅局限于服务业,其它行业未出现就业增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州政府推行的措施足够强大,能够阻止或者扭转传统的土地开发方式。马里兰州政府曾大量投资在资金优先供给区外购买空地、保护农用地。但事实表明,资金优先供给区外的城市增长并没有得到抑制,地方政府也并没有鼓励资金优先供给区内的土地开发。

4.4 本身的缺陷

精明增长和新城市主义思想本身的不足也是限制其被广泛接受和采用的原因之一。首先,精明增长思想对低价住房的空间分布问题考虑得不够充分。低价住房是影响城市形态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政府的住房补贴只提供给城市中心区的贫困区,再加上郊区实行排斥性区划(Exclusionary Zoning)限制在郊区建造廉价住房,因而廉价住房只能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如果不改变这种局面,很难吸引中低收入居民到工作地附近居住。

第二,精明增长和新城市主义思想对种族问题未给予充分的考虑。种族是美国城市郊区实施排斥性政策的根本原因,而这些政策使贫困的有色人种只能生活在中心区,加剧了贫富分化和种族隔离。过去,人们认为种族隔离只影响城市中心区和靠近中心区的郊区的形态。但现在人们意识到种族隔离为城市增长带来的巨大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城市蔓延是种族隔离和社会排斥的必然结果。种族是城市增长模式的决定因素之一,在人们选择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决策过程中,种族的影响是其它因素不可比拟的。精明增长是一项改革性运动,因此一直支持社会公正的理念。但精明增长组织中没有一个是明确代表少数群体利益的。

第三,精明增长和新城市主义思想忽略了区域性。精明增长和新城市主义发展观的目的是要改变美国50个州、数千个城市在过去五十多年的土地利用方式。但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和城市增长模式都有所不同,例如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的许多城市人口增长缓慢,但城市化土地面积增长很快,东南部的一些城市人口增长很快,城市土地面积增长得更快;许多西部城市人口增长很快,但城市建筑密度在不断增加。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限也存在区域差异。有些州的每个大都市区都包括数百个地方政府,尤其是东北部和中西部,每个地方政府都对土地利用、区划和税收拥有重要的决策权。其它许多南部的州,每个大都市区只包括5一10个县,而且县级政府的权力比较微弱,在实施任何创新性的精明增长措施之前都得报与州级立法批准。此外,有些州的环保组织的力量较强,如马里兰州和俄勒冈州,而有些州的环

保机构成立时间短、人员少,影响到精明增长政策的实施。5 美国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发展观对我国的启示

5.1 城市规划与设计不仅要重视物质形态和经济问题,还要重视社会问题精明增长思想对种族、低收入等社会问题虽然有所考虑,曾提出建立不同种族、不同年龄、不目收入的居民混合在一起的居住区,但对这些社会问题的考虑并不充分,尤其是对低收入住房和种族问题,所以这成为妨碍其被公众广泛接受的原因之一。

我国城市虽然不存在种族隔离问题,但同样面临着许多其它社会问题,包括贫富分化、低收入者无能力购房、人口老龄化、流动人口、失业、环境恶化等等,这些问题都应该纳入城市规划和设计的考虑范围之内。城市规划与设计不应该仅代表强势群体的利益,不应该局限在物质形态规划范围内,也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代价而追求城市的美观和经济发展。一个成功的城市规划应该是覆盖城市内居住的所有群体的规划,对于弱势群体等边缘化现象应给予详细而充分的考虑,这样的规划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众规划。如何改善低收入者的住房条件、如何解决农民工既不被城市文化接纳又面临低劣生活质量的问题、如何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提供安全安逸的居住环境、如何在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美化城市环境、如何促进失业居民再就业等等不应该局限于社会学的研究范畴之内,也应该成为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研究主题。

5.2 城市规划和设计应该注重城市文化和地方特色

精明增长和新城市主义发展观都把地方归属感和发挥地方特色作为重要的原则,这一点对于拥有五千年文化底蕴的中国尤为重要。随着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涌入,我国正在面临传统文化丧失这一严峻问题,传统文化的保护仅局限在少数专业人员的内部,普通城市居民尚未形成保护和发扬传统民族文化的意识。文化丧失在城市建设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城市面貌千篇一律、城市建筑西化等问题一直都很普遍。城市规划和设计除了对古建筑、古街道等历史遗产给予保护之外,还应该在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融入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要素,增加居民的地方归属感。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发扬地方特色、保护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另一方面可以潜移默化中提高居民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5.3 城市规划可作为协调政府职能和市场机制的平台

精明增长既是一种城市管理方法,又是一种城市规划的指导理念。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来看,精明增长是政府的管理措施: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作为规划指导理念的精明增长是政府管理城市的依据。在新城市主义实践中,除规划师、设计师之外,开发商、消费者也是重要的角色。精明增长与新城市主义的整合即实现了政府与市场的结合,政府按照精明增长思想为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与治理等提供鼓励和引导政策,开发商在获得市场讯号之后聘请设计师进行目标设计。城市规划是政府与市场衔接的平台,在政府制订的政策和市场运作机制中起协调作用。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的首要角色是城市的规划师(Planner)、开发者(Developer)及建造者(Builder),其次才是城市监管者(Regulator)。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首要职能是监管者,开发者的职能被弱化,仅限于主要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的开发,完全没有建造者的职能。但现在中国城市中政府的角色仍然以开发者和建造者为主,监管者的作用发挥得并不充分。作为城市管理与市场的平台,城市规划正确地发挥作用有助于改变目前我国的这种状况。城市规划的协调平台作用体现在:向上承接政府确定的各项发展目标与开发政策:向下通过土地利用、主要基础设施投资、税收等三项手段为政府的目标和政策建立市场框架。土地开发市场对土地利用、基础设施投资和税收都比较敏感,规划可以利用这三项手段引导市场行为。当然这要求规划者必须预测到土地利用规划对地价和地租的影响、进而对城市形态的影响,预测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交通、地价、住房供应及城市经济活力的影响,预测到税收对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同时必须对市场供求信号做出灵敏反应。

5.4 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引入生活质量、人文关怀等要素

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发展观都希望通过减少居民上下班出行时间和距离、为居民增加交流机会、日常生活的各项活动都布置在步行的范围内、减少汽车污染、提高环境质量等一系列措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即复兴二战前传统邻里社区的同时,融入现代的要素。事实也证明,按照新城市主义理念建造的居住区确实得到了人们的欢迎。

在美国复兴传统邻里的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生活质量的提高与收入并不同步。大城市、特大城市内的居民上下班时间成本高,居住小区内缺乏公共交流的平台,缺乏老人和儿童的设施,邻里关系淡漠,绿化面积小等等,这些都反应出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缺乏人文关怀,传统的社区文明也正在离我们远去。对于这一问题,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应该引入一套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应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衡量人们经济生活质量指标,包括居民收入、房价、恩格尔系数、娱乐开支等等;另一部分是衡量人们精神生活质量的指标,包括出行时间成本和空间成本、上下班时间成本和空间成本、居住区公共设施的可达性、是否可享受到邻里之间人文关怀等等。此外,按照精明增长和新城市主义理念建造的居住小区同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按照单位家属区建造的居住小区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目前我国城市内部分地段还保留着这样的痕迹。对于这样的居民区,可以考虑把精明增长和新城市主义的一些理念融入进来,对其进行改造,即在城市的部分地段实施精明增长,以此促进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Hirschhom,J.S.and P.Souza.(2001)New Community Design to the Rescue:Fulfilling Another American Dream.National Governors Association,Washington,D.C.2.Myers,D.,Gearin,E.(2001)Current Preferences and Future Demand for Denser Residential Environments,Housing Policy Debate.12(4).3.Ivonne Audirac.(2002)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Urban Form.Journal of Planning Literature,17(2). 4.Jungyul Sohn and Gerrit-Jan Knaap.Does the Job Creation Tax Credit Program in Maryland Help Concentrate Employment Growth?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5,11 5.Bertand,Alain and Bearand Renaud.Socialist Cities Without Land Markets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997(41)"

第五篇:美国地理课程标准中地理空间能力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地理空间能力是影响学生地理学习和地理问题解决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地理素养的重要构成要素,美国地理课程标准中地理空间能力培养对我国的启示。因而,地理空间能力培养成为当前国际地理教育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领域。各国地理课程都把地理空间能力作为地理能力的核心要素,在课程标准中都有明确的培养要求。尽管地理空间能力对地理学习具有基础性作用,但从目前状况看,我国地理空间能力教育不论是教师的重视程度还是教学质量都不容乐观,是地理教育系统的一个重大盲点与薄弱领域。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地理空间能力偏低,是造成学生地理学习的困难和学习效率低下的主因之一。地理课程与教学必须正视和面对这一问题,把地理空间能力培养置于重要位置上,采取恰当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地理空间能力。其中,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是有效途径之一。为了解和借鉴国外地理教育中有关地理空间能力培养状况,本文对美国地理课程标准中有关地理空间能力要求进行解析,以期对我国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进一步修订提供参考,为地理教师有效地开展地理空间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一、美国地理课程内容标准与地理空间能力培养 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美国地理学者学会、国家地理教育委员会等机构于1994年出版的“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生活化地理”,由18个课程标准组成,分为空间观点的世界、地方和区域、自然系统、人文系统、环境与社会和自然地理学用途六个主题。空间观点的世界有三个课程标准,其重点为让学生能使用地图、心智图和其他地理工具,以空间的观点分析人类、地方和环境的空间组织;地方和区域有三个课程标准,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地方的地理特征、区域的复杂和文化经验影响区域的认知;自然系统有两个课程标准,人文系统有五个课程标准,重点让学生了解自然营力的类型与地表生态系的空间分布,以及人口、文化、经济、聚落的特性和人类与土地的互动;环境与伦理有三个课程标准,重点在让学生能了解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地理学的用途有两个课程标准,重点是让学生以地理学解释现在并计划未来。在这18个课程标准中,其中前三个标准与地理空间能力关系最为密切。1.标准1中地理空间能力培养要求 标准1为如何使用地图及其他地理表征工具、技术,以从空间的视角获得、处理、报告信息。地理表征工具和技术主要包括地图、地球仪、图画、表、航空照片、卫星影像等,也包括参考作品,如年鉴、地方志、地理词典、摘要以及其他地理资料的汇编。标准要求在K-12教育中,学生应该具有多种地理表征方面的经验和技能,尤其是地图技能。学生从低年级就应该开始看地图,将地图作为他们周边世界信息的来源,要给予学生解释各种地图和绘制教室、学校、社区图的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在地图与测绘活动方面的相关知识、技能和视角等不断发展,学生具有更加复杂和抽象的地图阅读和绘制方面的经验,地理标准对学生地图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学地图变得越来越抽象,以适应学生表征、操作空间和符号信息能力的发展变化。同时,地理标准要求给予学生熟悉计算机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机会,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处理各种形式的地理数据,理解信息系统在地理学习和实践中的作用。在地理学习中,了解如何识别、获取、评价和使用这些地理资源,运用各种方式组织、操作、存储地理信息,能够使学生具备丰富的地理经验,使学生从空间的视角运用信息、学习与开发信息和交流相关的技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具备有效的问题解决和进行决策的技能。2.标准2中地理空间能力培养要求 标准2是如何使用“心理地图(也可译为脑中地图)”组织有关空间背景下的人、地方、环境信息。“心理地图”是个体对地球表层某些方面的内在表征,是人们对不同尺度地方位置和特征的认知,它既包含客观准确的有关地理事物(如大洲、国家、城市、山脉和海洋的位置等有关知识),也包括主观和不那么准确的信息(如对地方的印象,对相对尺度、形状、位置的粗略估计),以及对地方间特定关系的感知,反映了人们从空间视角观察和思考有关世界的技能。标准认为发展和完善心理地图对地理空间能力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如何使用和建立心理地图是成为有地理素养人的基础。脑海中的这些地图提供给学生必要的感知世界的方式,储存和回忆有关地球上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形状和格局的信息。标准认为当学生阅读、聆听、观察、思考更多关于他们周围世界的信息时,他们会将更多的细节和结构加入“心理地图”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多的地方和事件被置于有意义的空间背景中,他们的“心理地图”会积累多层次的有用信息。标准要求,随着学生的成长,要鼓励学生发展和更新他们的心理地图,以确保他们继续获取有关地方位置、地方特点和其他方面的信息的知识,从地方到全球的地理视角建立一个更为广阔的地理感知。3.标准3中地理空间能力培养要求 标准3为如何分析地球表面的人、地方、环境的空间组织。了解和应用地理需要用空间术语进行思维,他们会问有关人、地方、环境是什么样的、在什么地方和为什么的问题,能够使学生产生对其周围世界的积极询问探究。通过地理空间思维,能够使学生形成有关空间组织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格局的重要问题的答案,以预测不同区域活动的结果,并预测特定条件下会发生什么。地理空间概念与概括化是解释不同尺度世界、地方到全球的有力工具,是地理理解发展的基石。标准认为运用空间概念进行思维以描述、分析地球表面人、地方、环境的空间组织,是反映一个人是否具有地理素养的重要标志。对地理空间组织格局的描述,开始于将其分解成最简单的点、线、面、体等要素以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特性,第二步是使用位置、距离、方向、密度、排列等概念来获得格局中要素间的关系,使用运动、流动、分布、距离成本、等级、联系、接近等概念来解释世界格局和功能的原因。标准要求鼓励学生对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地点,尤其是产生的空间结构和空间过程,以及世界空间组织的所有方面进行探究,运用地图和其他表征进行分析、观察,通过野外实习收集的数据,提出地理问题,找出地理答案,从而理解地球的人文和自然特征格局和组织。理解空间组织格局需要学生熟悉一系列空间概念和模型,这些概念和模型可能被用来描述和分析空间组织格局,这一知识可以基于学生已有的直接经验中获取,帮助学生理解地球上任何地方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排列方式,范文《美国地理课程标准中地理空间能力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二、地理技能标准与地理空间能力培养 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有五项技能要求,这五项技能是:地理学习者能够提出有关地理空间分布和空间过程问题的技能;掌握有关地理空间分布的信息;组织地理空间信息;分析地理空间信息;回答地理问题。1.提出问题标准中地理空间能力的培养要求 成功地提出地理问题,包括询问、思索和回答关于事象在何地、为什么在此处以及人们如何抵达该地等基本方面。地理学家的研究通过提问在哪里、什么样、为什么和因此怎么样开始。因而,学生也应该能够提出为什么事物在它们所在的地方,它们是怎样到达那里的,以及这种分布为什么重要等问题。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主要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地理问题:①正在观察的地理对象的空间布局是什么样的、为何有此种布局、这种布局有何意义;②研究对象的地理空间背景、地方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地方被定义的方式或划分区域的方法、地方感知的发展和意义、建构地方心理地图;③正在研究的对象在哪里、相对位置和绝对位置如何、位置的发展变化状况、位置的重要意义;④事物的相对尺度、所研究的主题的尺度是如何影响事象的组织和结构的;⑤跨越空间的事物有何规律的或独特的排列方式、格局存在的原因、分布中格局缺乏的原因、格局的重要意义;⑥影响事物分布位置和格局的形成过程、一个地方或空间功能随时间变化、所观察空间分布状况的潜在形成原因;⑦自然系统和人文系统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系统联系的方式,环境和人类活动是如何相关的。例如,所研究的大洲位于哪里;该大洲人口的分布格局是怎样的;为什么该大洲的气候是以它们那种方式分布的;矿产资源的分布格局对人口经济发展是否重要、如果重要,以哪种方式作用? 2.获取地理信息标准中地理空间能力培养要求 地理空间信息是关于位置、地方自然和人文特征以及居住在这些地方人的地理活动和条件状况。为了回答地理问题,学习者必须阅读和解释各种地图,并编辑和利用第一手和第二手地理资料,作为定量和定性研究的基础。标准要求:学生应该学会使用多种工具和资源获取地理数据,这些技能包收集数据,观察和系统地记录信息,阅读和解释地图,展示其他图形表征以及使用统计方法。例如从地图、照片、图表和航空照片获取信息,以多种方式观察、识别、命名、描述、组织、度量和记录收集地理空间信息。运用计量的方式叙述资料,对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有系统地评估地理资料的价值和用途。3.组织地理信息标准中地理空间能力培养要求 标准要求:地理空间信息应该以不同的方式加以组织和表现,这有助于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释。组织地理资料的方式很多,可选择和设计合适的地图以组织地理资料,选择和设计合适的统计图、图表和表格等去说明地理资料,使用不同的地理符号以绘制点子图、面量图和等值线图,另外可运用其他方法将资料转变为视觉图像,如利用各种媒体扩大和组织地理资料。学生应该学会运用多种方法系统地组织和表征地理数据,能够辨认其他类型的数据,能够选择最好的方法表征他们收集到的数据,使地理信息通过空间视觉化手段进行呈现。4.分析地理信息标准中地理空间能力培养要求 分析地理空间信息在于探究地理类型、关系与关联,在分析的过程中将观察所得的资料加以综合,形成具有秩序性的逻辑解释,并从地图、统计图、表格和其他资料中引出推论。分析地理信息可利用计量方法去解释地理资料;从地图和其他地理描述中获得推论或作出结论;运用分析、评估、综合、说明等方法解释地理资料;亦可使用简单的统计学或统计方法识别趋势、关系和顺序。标准要求:学生应该能够辨认、理解、解释和分析呈现于地图、表、表格和曲线图中的信息,通过这种审查,学生应能够使用地图、图表和图形综合信息探寻空间格局、学会推断空间关系、作出空间预测、进行空间推论、评估偏差。能够使用统计资料,以便描述数据、确定趋势、序列、相关性和关系。例如,可以比较不同时期的地图,比较区位的差异性,由同时同地的数种地图解释资料,或根据地理资料的相互关系找出原因和结果。5.回答地理问题标准中地理空间能力的培养要求 回答地理问题,需要通过收集、组织、分析资料,根据不同问题的探究结果,系统地陈述正确的概念;评估地理问题的答案;应用地理模型、概念和理论。与回答地理问题有关的地理技能,包括以图表的方式(地图、表格和统计图)组织资料,以口述和书写为基础进行推论,评估问题解决的可能性,应用地理模式来预测结果,进而做出决策及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例如运用土壤、气候、坡度、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的关系,预测土壤侵蚀的速度和比例,提出减少土壤侵蚀的解决方案。标准要求:学生应该能够用口头、书面报道及地图等方式表征地理空间信息,应该学会概括和使用这些地理空间概念以解决现实世界问题;应该能够使用地理信息来评价拟解决办法的可行性,应该能够基于数据收集、组织、分析,形成结论。

三、地图能力目标与地理空间能力培养 地图技能的培养与地理空间能力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1994年美国地理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绘图技能与地图概念的培养,下面我们从美国地理课程标准地图技能目标中分析地理空间能力培养的要求。1.绘图能力目标中地理空间能力的培养要求 对于绘图技能方面,美国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从在略图上绘制各地方的位置地图开始,到利用等值线绘制信息地图;从比例尺、符号、图例到创作分层设色图;从运用图例说明地理资料到利用地图绘出包含于统计图表中的信息。通过一系列螺旋式、循序渐进的绘制地图的操作训练,希望学习者的地理空间表征能力、地理空间关系能力以及地理空间组织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而且,通过这样的练习过程,学生不是单纯去获得识记性的、不连续的地理知识,而是有序的、合乎逻辑的地理知识和技能。与之相比较,我国的地理课程标准没有单独的绘图技能标准,没有对各年级绘图技能提出详细、具体要求,只是在内容标准地图部分活动建议中要求绘制平面图,海洋与陆地内容标准建议中要求绘制海陆轮廓略图,气候内容标准中要求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到高年级和其他课程内容中则没有相关要求。因此,与美国地理课程标准相比,我国地理课程标准绘图能力目标便显得不够详尽。2.地图概念目标中地理空间能力的培养要求 地理概念是进行地理空间推理,描述并理解地理空间关系的基本材料。地理空间思维可以通过与地图相关的空间概念来理解、建构、解决地理问题的框架,使空间思维成为独特的思维方式。美国课程标准认为,地图概念可以使地理知识更加有效地被获取、理解和交流,学生要学习和使用地图概念。在美国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各年级课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引入地图概念,逐步分层次地分析、展示各种地图概念,使学生在K-12年级中,持续具有广泛的各种地图经验。从表1可以看出,美国地理课程标准对各年级学生的地图技能明确列出具体的目标与标准,要求从较低年级开始,让看图成为学生生活信息的一项来源,学生应有阅读和解释不同地图的机会,并利用各种媒体绘制地图。而读图和绘图能力在各年级中不断地反复出现,也随着年级增长而更加复杂和抽象,可见其对地图的判读、分析与绘制能力的重视。而且,在地图的使用和绘制上强调不同尺度的地图学习,从绘制简易的社区地图到绘制主题地图以展示空间分布。这种对由近而远、从社区到世界等不同尺度地图及地球仪的学习,也是我们略显不足之处。

四、几点启示 1.强调地理空间能力在中学地理教育中的重要性 美国地理课程标准将地理定义为“是关于地球表面空间和地方的科学”,表明“地理意味着相对位置、尺度、运动、格局、资源与矛盾、地图地理学的敏感性”,地理科目与空间思维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美国地理课程标准将“空间认识”作为六大要素之首,在其前三个标准中明确提出地理空间能力培养要求,认为地理空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促进学生地理学习和地理问题解决的前提。相对于此,我国地理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评价中,均没有明确的地理空间能力培养要求,导致中学地理教育忽视地理空间能力的培育。2.形成以地理空间能力为主线的具体标准 美国地理课程标准在编排中对地理空间能力培养要求进行了通盘考虑,将地理空间能力培养要求贯穿于课标的始终,在其内容标准、技能标准、地图能力目标、地理观点形成等部分中都有明确要求。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整体设计,使学生地理空间能力在不同的学段下,逐级加深,成为有地理空间素养的人。由此看出地理空间能力是构建美国地理课程标准的内在主线之一。与之相比,我国地理课程标准有关地理空间能力的培养要求,只是在地理课程内容标准中以具体教学内容的方式呈现,地理空间能力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不清晰、不具体、不系统。3.探索地理空间能力培养支持工具和技术 研究证明,地理空间能力可以在特定背景下习得,可以被技术和工具支持。它们能改变地理教学和学习过程,通过提高学生计算、分析、视觉化、表征、推理、评价等方面的心理能力,更好地运用空间思维。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认为应该设计、发展和应用空间思维支持系统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他们认为地理空间思维教学需要支持系统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空间思维是复杂的具有挑战性的过程,支持系统可以帮助处理这种复杂性;第二,空间思维功能强大,支持系统能够帮助确保这一功能的充分运用。为了实现地理问能力培养任务,美国地理课程标准从传统的语言媒体,如纸笔、地图、图画、地理图表、图像等,到计算机辅助教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都被设计用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空间能力。

下载美国“精明增长”对我国城市空间扩展的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美国“精明增长”对我国城市空间扩展的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议美国行政公开制度及其对我国启示

    数据库】经济类2008年三季度 【文献号】1535 【原文出处】知识经济 【原刊地名】重庆 【原刊期号】20087上 【原刊页号】72~73 【分 类 号】MF1 【分 类 名】体制改革 【复印......

    美国保险业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保险业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人类在从事各种生产和社会活动的时候,总会伴随着许多风险。为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生活的安定,人们对其所遭遇的风险总要采取这样或那样的处理......

    美国中小学基础教育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

    美国中小学基础教育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 -> 中小学校长培训平台 作者 标题 关键字 编号:密码: 当代社会与教育| 当代教育理论| 课程与教学改革| 学校管理|......

    美国农业产业化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农业产业化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紧密连结的体系。 美国的农业产业化体系 美国农业产业化经过数......

    美国煤矿安全生产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煤矿安全生产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2007-10-22 1、美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经验总结1.1、加强煤矿安全立法,贯彻严格执法围绕煤矿安全生产,美国先后制定了10多部法律,安全标准越......

    美国人口登记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人口登记制度对我国的启示2011年02月17日12:42中国经济网高剑清 姚彩霞我要评论(92)字号:T|T美国较系统的人口登记制度称为“出生死亡登记大纲”。由于几乎所有的婴儿都......

    美国乡镇自治对我国乡镇体制改革的启示

    美国乡镇自治对我国乡镇体制改革的启示 孙晔 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政权,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民主政治的推进具有基础性作用。当下,乡镇政府的民主改革已势在必行,乡镇政治民......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及对我国启示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及对我国启示 ------------------------- 编辑:王菲 文章来源:会计网校哪个好新浪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公布的会计准则中大量采用公允价值,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