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首
页 学校概况 电大动态 教学教务 电子学报 教学平台 网上图书 电子公务 继续教育 ENGLISH 2011年3月13日12:51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0期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问题探讨
魏瑞盈 马 雪
(鲁东大学,山东 烟台264025)
摘 要: 马克思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理论探索,阐发了关于人的本 质的科学结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观三个方面:人的劳动即人的类本质,“一切社会关系的 总和”即人的个体本质(现实本质)以及人的需要。人的需要又是将人的类本质与人的个体 本质联结起来的桥梁。
关键词:人的本质;类本质;个体本质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08(2010)09-0109-02
一、“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是人的类本质
马克思指出:“人是类存在物”,“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自身的类以及 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马克思接着指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 本身对人说来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而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 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 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①人的“类生活”和“类特性”的提出,进一步表 明 马克思是把人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与自然界其它生物做了类间区别的。这里说的“自由的自 觉的活动”即劳动。所谓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就是指人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活动,是主 体按照自身的需要、价值取向以及对于客体属性和规律性认识而进行的物质活动。这种 物质活动,就是人的对象化活动,也就是劳动。劳动导致人与自然共同体的分离,使 人突破生物学意义上的物种限定,创造了一个属人的新世界。劳动是人类生活的主要内容,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依据,它的直接目的是进行物质生产,它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因此,“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就是人的类本质。
马克思从以下几方面说明了劳动是人的本质:
第一、劳动实践是人类最终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推动力。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说“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 的时候 ,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 ,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直 立行走、手脚分工、人脑的形成以至制造工具、抽象思维和语言,这些人类特有的标志都是 人类祖先的动物本能活动向人类劳动转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也是在劳动的发展中进一步完 善的。因此,恩格斯指出“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实践是人 与动物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人与动物有很多区别 ,如人有自我意识 ,动物没自我意识;人 有宗教信仰 ,动物没宗教信仰;人用文字符号 ,动物不会用文字符号等 ,但这都不是人区别 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能制造并使用生产工具。马克思、恩格斯说 :“当人们开始生产他们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使 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并不在于它们的思想,而是在于他们生产自己所必须 的生活资料。”人与动物的区别说到底是根源于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不同:动物只能直 接用它的自然生理器官 ,如牙齿、舌头、肢体等获取自然界提供的现成的食物或其他物质资 料 ,动物适应自然环境主要靠它们的自然器官即生理结构的变化。人则不同 ,人是生产劳动 者 ,能够凭借自己制造的工具改变自然界物质的形态和生存的自然环境 ,以满足自己的生活 需要 ,适合自己的生存。人为了适应自然环境 ,主要不是靠自身生理结构的变化 ,而是靠生 产工具的变化。
第二、劳动实践是人的全部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一切历史的前提和基础。劳动 不只意味着人类同自然界的关系,而且也因为劳动而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此,劳动 不仅不断生产人们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也同时不断生产人们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指出:“整个 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 ”,“黑格尔 《现象学 》的伟大之处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 ,把对象化看作失去对象,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 ,因而 ,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他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 , 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 ”。马克思充分肯定了黑格尔关于劳动创造人和人类历史以及劳 动是人的本质的思想 ,同时又指出“黑格尔唯一知道并承认的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 ”。马 克思则把物质生产劳动作为人类及其历史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说:劳动是“一 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一个很明显而以前完全被忽略的事实, ,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马克思、恩格斯正是从劳动实践出发,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与阶级斗争、国家和革命、社会形态的演变、共产主义和全 人类解放的完整学说。也就是说,他们“在劳动的发展史找到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整 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乎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正因为社会实践是使人从动物上升到 人类的最重要的活动,人的语言、思维等其他社会属性也是在生产劳动中产生、发展,无论过 去、现在或将来,社会实践总是人类与动物生存活动方式的最根本性区别。随着人类社会发 展,无论社会关系如何复杂多样,生产关系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因此,社会实践便成为人 之所以为人的最重要的内在根据和本质属性。
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的个体本质
指出劳动是人的类本质仅仅揭示了人作为类存在物和动物的不同。马克思没有停留在这 个层次上,他所关心的不只是人和动物的不同,还有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的不同。在《关 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中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界定讲的人是“单个人”,也就是个人,讲的是人与人之 间的区别,即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对每一个人而言,他所处的社会关系总是独一无二 的,对于不同时代的人而言是这样的,对于同一历史时期的人而言亦是如此。即使是同一历 史时期、同一地区、同一家庭的不同个体,他们所处的社会关系也是有差异的。
所谓从“现实性上”去理解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应当从社会关系的具 体表现,即从社会实践活动方面,去理解人的本质规定;其实社会关系,就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 与人与人结成的关系。②这就是说,人性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另外社会关系是纷纭复杂、多种多样的,生产关系、政治关系伦理关系、阶级关系、亲属关系、民族关系……都是社会 关于人的本质决不归结于其中某一具体形式,尽管它可能从形式中表现出来;人的本质只能从 它们 的“总和”中去寻找开某一具体社会关系,或者说,从这一切关系的“总和”看,社会关系,就 是人和人的关系,是人和人的内在联系。
把人当作社会的人,把人性归结为人的社会性,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对旧人性论的巨大 变革。马克思主张从人的社会属性中去找人的本质。反对把社会意识当作人的本质。马克思 从社会关系的角度考察人,既同把人性归结为自然属性的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又同把人性 归结为某种社会意识的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社会关系就是一种社会存在,以社会关系为其 本性的人,就是一种最基本、最单纯的社会存在。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一论述并非是给人的本 质下定义,而是说明人的本质存在的客观基础和研究人的本质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即必须 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去考察。因为它并不直接指出人“是什么”,而是指出人“怎样”、“如 何”才成其为人和我们“怎样”才能把握人。
三、人的本质是类本质和个体本质的辩证统一 ,并统一于人的需要
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 ‟,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 不是唯一的 ,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 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简单地说 ,就是人的需要即人的 本质(本性)。需要是人的一种“内在必然性 ”,人的生命活动总是从需要开始。人通过意 识的作用 ,对需要形成一定的欲求、动机和目的 ,引导自己去从事一定的实践活动。人的实 践活动一方面不断地满足人的基本需要 ,保证人的生命活动的持续存在;另一方面又使人不 断地产生新的需要 ,丰富和深化人的生命活动的内容 ,所以说 ,需要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内在 根据和存在方式。
人的类本质和个体本质是统一于人的需要。马克思曾指出:“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惟 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 ,是需要和私人利益”。③人在自然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命的维持和 再 生产的需要,必须不断地从事生产劳动,也即马克思所说的“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人们的生产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进行的物质资料生产。正是由于 人的各种需要才推动人类积极主动地进行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在这个生产实践 的过程中,形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他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 ,人们的社会关 系一经形成 ,又反过来使人的需要具有了社会性 ,并促进了社会需要的发展。可见 ,人的需 要是人的劳动和人的社会关系形成的内在动因 ,是把人的类本质和个体本质贯穿并统一起来 的纽带。
综上所述 ,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论是以人的需要为逻辑起点 ,综合考察了与人的两种存在 形态 ,即类存在和个体存在相应的人的类本质和个体本质 ,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是以人的 需要为基础的人的类本质 ——“自由自觉的劳动”和个体本质 ——“社会关系的总和”的 辩证统一。
注释: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刘轶飚,潘科.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再认识[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6). [5]付俊亚.对马克思关于人本质问题的再认[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 08,(7).收稿日期:2010-04-06
作者简介: 魏瑞盈(1985~),女,山东青州人,山东烟台鲁东大学政法学院08级硕士研究 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马雪(1985~),女,山 西长治人,山东烟台鲁东大学08级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 育理论与实践。
------------------2 [吉ICP备 05002017]
第二篇: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 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第一次对人的本质作出科学界定。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主要有三个命题:一是“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二是“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关于第一个命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一思想,提出人的生命活动具有特有的方式,即实践或劳动。实践活动是人和动物的最本质的区别,也是产生和决定人的其他所有特性的根据。在马克思看来,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物质生产,和作为动物的生命活动的生产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把自己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将自然界和自身当作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并能够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工具,既改造自然界,也改造自身。关于第二个命题,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认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人类社会存在两种关系,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人的本质离不开同自然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一切现实的人都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一切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主要的社会关系,是“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人们进一步形成了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宗教的以及行业间的等复杂的社会交往,并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映现着人的本质。关于第三个命题,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这里,马克思不仅赋予需要以前提性,而且赋予它以普遍性、永恒性和能动性。马克思还特别强调指出,“需要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的不断改变和发展的历史。离开了人的需要,人的一切实践活动和一切社会关系都将不复存在。可见,这一命题不仅涵盖了前两个界定的内容,而且揭示了前两个界定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这一界定,是对前两个界定的综合。
马克思的这三个命题是相互统一的有机整体。把握人的本质应当贯彻三者统一的原则。一方面,一定的社会关系是人的活动的具体的历史形式,它的性质和变化都是由实践活动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的;离开实践活动,就不可能产生人的社会关系,也不可能满足人的需要,人就失去了人之为人的具体本质,剩下的只是空洞的“类”的抽象。另一方面,社会关系作为人们活动的组织方式,又是人得以存在和人的活动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离开一定的社会关系,人和人类活动都是不存在的。在现实的人身上,实践活动是内容,社会关系是形式,人的需要是动力。只有正确地理解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三者相统一的基础上进行考察,才能全面把握人的本质。如何在马克思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人的本质作出更明晰的界定?这需要澄清对马克思三个命题的误读。
第一,有一种观点认为“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的命题,带有人本主义色彩,是不科学的。马克思冲破人本主义的桎梏,明确提出实践性是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本质特性。他说,人能够“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是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可见,把“实践”看作人的本质,是马克思的成熟观点。人的本质离不开“劳动”,但“劳动”本身并不就是人的本质,只有透过劳动现象才能把握人的本质。
第二,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命题,一些学者认为这个命题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规定和经典表述。我们认为,人的本质离不开“社会关系”,但“社会关系”本身并不就是人的本质。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不能忽视马克思关于在其“现实性上”、“总和”的规定。马克思指出,只有从人的一切社会关系入手,系统整体地考察人的本质的复杂结构即社会关系的总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个命题与其说是马克思在对人的本质下的定义,不如说是马克思提出了探究人的本质的科学方法。
第三,关于“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的命题,有学者认为,人的需要与人的本质之间有严格的区别,不能把人的需要理解为人的本质。这里,忽视了马克思提出这一命题的背景和前提,马克思所谈的需要是与人的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的需要本质上是自然物质长期进化的产物,是历史地形成的,被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人的需要从根本上同人的社会存在相联系,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的客观必然性。还有学者把“需要”本身理解为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离不开“人的需要”,但“需要”本身并不就是人的本质。譬如,任何人都有衣食住行的需要,这些“需要”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区别。正如我们无法通过一个人所吃的食物、所穿的衣服、所住的房子、所开的汽车来判定一个人的本质,他们的区别仅仅在于消费水平上的差异。但是,如果进一步分析这些需要内容的占有途径、取得方式和消费态度等,便不难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别。
我们认为,人的本质可以界定为:人基于某种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在所从事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生成的历史存在物,即为我的、自觉的、社会性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生成物。人正是由于在某种动力(需要)的驱使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里所从事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才获得人之为人的真正本质,成为具体的、历史的人。根据这一界定,可以这样理解:人之所以为人,而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的特征是实践;群体之所以成为群体,而能够相互区别开来的最根本的特征,是实践中形成的不同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之所以为每个人,而能够彼此区别开来的最根本的特征,是基于一定的需要在不同社会关系和不同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个性。总之,人的本质只能在实践活动中得到生成、体现和确证。这种实践,是基于某种需要所进行的实践,而离开人的需要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第三篇:试论马克思的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试论马克思的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摘 要:马克思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经历了由《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到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实践是马克思引入人的本质的关键点和生长点,文章具体阐述了实践思想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思想中的发展以及他的关于“人的本质”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扬弃。
在《181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人的实际存在出发去考察人的本质,引入劳动实践,对人的分析的出发点转移到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认为劳动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用人的感性活动的性质来确定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本质,并把劳动看作人的自由自觉社会生活的展开和实现。到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就上升为人的需要本性社会关系的总和,即从现实性的人的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本质即实践去理解、把握和界定人的本质。他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著名论断。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两部著作,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关于人的本质学说经历了一个人黑格尔的关于“人”的观点到费尔巴哈的关于“人”的观点,再到自己的关于“人”的观点的过程,即从研究人的“自我意识”到人的“类本质”再到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过程。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的本质的分析
《1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从费尔巴哈出发全面批判黑格尔哲学的总结。马克思在克服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过程中,又吸取了黑格尔把劳动看成人的本质的合理思想,黑格尔虽然把人的本质看作有意识的劳动,但他只把劳动当作是绝对观念自我运动的一个环节,他的劳动概念指的是自我意识的纯粹活动,它所表现的能动 1 性不过是思辨行为的抽象能动性。而费尔巴哈只是简单地用作为自然界的产物的人的感性活动来代替自我意识。马克思用费尔巴哈的自然人同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相对立。他分析了物质生产活动的各种主客观条件,认为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在此基础上通过劳动使自然界成为自己的改造对象,从而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所具有的能动地改造自然的能力即人的实践能力,人的本质就在于运用这一能力所进行的实践活动。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具有实践性的自然本质,这里的实践是指从人的劳动特性中归结出来的人对外部世界的一种改造活动,它是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的活动的一切形式的总和。他说“一个种的全部特征、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里的人的本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劳动,是指人的活动相对于动物活动的类本质,即指认识活动,又指实践活动。正是劳动实践这个对象化活动把人与自然区分开,同时也是劳动把分化后的人与自然统一起来。
在《手稿》中,马克思从人的生命活动——自由的有意识(自由自觉的对象化)的活动——实践本质开始,区别人和动物,并揭示这种活动所表现的生产,劳动或实践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由此将实践确定人的本质。他提出并区分了两种劳动,一种是作为人的“类生活”的普遍的生产劳动,这种劳动实际上凸显了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另一种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即私有制的异化劳动。马克思对私有财产、异化劳动的分析,就是对人们现实的实践活动的分析。他认为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产物,而异化劳动又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表现,所以从私有财产主体本质来看,实际上就是人的自我异化。“物质的、直接感性的私有财产,是异化的、人的生命的物质的感情的表现。”这样,他把私有财产的起源问题,转变为异化劳动和人的发展问题。他以人的本质为依据,把私有财产归之于人的自我异化,即人的本质与人相对立。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将社会实践确定为人的本质,这一人的本质的理论的提出,不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也是马克思全部哲学的基础或轴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手稿》中马克思批判地总结、分析了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他立足于生产、实践,揭示出人的本质及其特点。他把劳动生产同实践结合在一起,突破了把实践仅限于理论批判的范围,赋予实践以感性的物质的内容。黑格尔把人归结为“自我意识”,实际上也就是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绝对精神”,把人看作“抽象的”精神性的存在。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的本质,人,在黑格尔看来是和自我意识等同的。因此,人的本质的一切异化都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异化。”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但由于他把人归于自然存在物,不理解劳动的意义,因而把人和自然界理解为直观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看不到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思辨,吸取了黑格尔关于劳动是能动的创造活动,劳动过程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过程的辩证思想,他从生产活动中引出人的社会性,他指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创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他认为,他和自然界、人和人相统一的社会前提在于生产,社会生产构成了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的发展取决于物质生产的进步,他把人的本质界定为主客体相统一的、能动的与手动相统一的劳动实践活动。
第二,《手稿》中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为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全面具体地把握了人的两重性本质。人的诞生,是以自然为基础的,但又是以超越自然为条件的。人一方面依靠自然界生活,另一方面在实践活动中也表现着人控制和利用自然的力量。马克思称这种力量为“人的本质力量”。实践的发展,就标志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此外,人不仅能把自己的类本质作为意识的对象,在主观领 3 域发生关系,而且能把自己的类本质对象化,即把自己的类本质外投到客观对象中去,也就是说人可以在自己的活动中能动的、现实地复现自己,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
综合所述,马克思在《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论述表明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已经逐渐开始形成,他在《手稿》中是用生产劳动来说明和规定人的类生活、类本质的,说明人类是不同于它类的社会存在物。在他看来,人的社会实践通过自己的生产活动,创造着社会,并使人的活动及其成果都具有社会性质。这种实践主体的现实性本质要通过劳动得以确认和实现。但是,这时候的马克思只是把理想的生产作为人类社会的基础,从抽象一般的劳动和社会出发仍然引出的只是抽象的个人,只有对现实的劳动和社会作出具体的历史分析,才能把握生活在其中的现实的个人。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在1840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本质做了经典阐述,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在《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本质的分析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在其中马克思从考察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入手,提出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不能单纯地看作是人的本质的定义,而应看到其中所蕴含的通过社会关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去研究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从实践出发去理解人,环境和人都随实践的发展而改变,那么人就是作为一定社会中特殊的一员而存在,就不是抽象的,也不是理想化的人。其次,“现实性”是指任何人都是生活于一定时代,处于一定社会中的人; 而每个人又都是处于一定社会的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最基本的又是生产关系,因而,人的本质具有社会性、历史性、丰富性。这正如马克思所指出:“这里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现实中的个人,4 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这个论断的提出,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认识的质的飞跃,实现了人的本质问题上的革命性变革。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人的本质的意义:
第一,马克思在《提纲》中以实践的观点考察社会,提示了各种社会形式的共同本质。他认为,由于人是社会存在物,因而探讨人的本质的方面要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去探讨。他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真正现实的实践与社会关系是融为一体的,因此要以实践为契机去理解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生成的,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人的需要总是和满足需要的方式即生产方式相联系的。人的劳动生产,一方面生产出物质产品,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则生产出人的社会关系,这样的社会关系包含着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所以人不仅是具有一定需要本性的个人,同时又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因此马克思强调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社会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第二,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指明了科学地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和方法论。首先,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表现人的现实本质的是人的社会属性。人的实践活动是社会性的活动,社会是人的独特的存在形式,人的本质就只能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本质。人的自然属性以扬弃了的形式蕴含在社会属性之中。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即人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本质,完全是由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决定的。其次,人的本质不在于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而在于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在社会活动和相互交往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要了解人的本质,必须从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进行 5 全面考察和综合的分析,而不能只从其中的一种方面或一种关系出发。因为正是这些物质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才是“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马克思把人当作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来研究,从而把对人和社会的研究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至此,马克思确立了自己的关系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论和方法。
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的逻辑联系
在《手稿》中,马克思从人的感性活动的性质来确定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本质,把着眼点落到了人的“活动”上,进而把“自由自觉的活动”具体化为“劳动”,即把劳动看作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展开和实现。到了《提纲》,他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把人的本质问题研究深入到人和社会关系中。
第一,从一般劳动进入到具体的物质生产劳动。在《手稿》中,由于马克思着眼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把生产劳动看成是人的本质,指出人能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劳动,而一般劳动则是本能的活动;人是社会存在物,而一般动物则是自然存在物。但是,马克思撇开了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具体形式,把劳动设定为人的固有特性。而到了《提纲》,马克思摒弃了类本质的看法,把人与社会的关系从个体和类转变为人和社会的关系。用现实的生产劳动代替了一般劳动,对劳动的理解从抽象进入具体。如果说劳动形成的人的“类”本质强调的是个体的自然同一性,那么社会关系总和,则进一步提示出现实的人的具体本质。以积极活动的个人之间的全部联系和关系构成的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综合地揭示了人的全面的本质。
第二,不再用人的本质去解释历史,而是用社会关系来解释人的本质。《手稿》以承认人有完美的本质为前提,从这种理想的本质出发,衡量社会历史的发展,把历史理解为人的本质的自我实现的历史。6 这种方法不是从实现现实出发,而是从抽象的公式出发去剪裁历史。而从《提纲》开始,马克思用现实的人代替理想的人,强调现实的人是由物质生产及其所造成的社会关系决定的。
综上所述,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上的理解经历了由“自由自觉地活动”到“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样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这种的思想发展过程中,在“人的本质”的问题上,马克思的观点同黑格尔、费尔巴哈的观点的区别在于,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是指在存在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和社会形式中的个人的现实本质、黑格尔的“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抽象环节,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则是想象中的孤立个体的抽象本质。马克思把人的本质看作是人的实践的历史发展的物,黑格尔则是绝对精神发展的产物,费尔巴哈则把人的本质的了解看作是对人类个体洞察的结果。“实践”这一概念的引入使得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目的在于回答人的本质属性是什么样,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则是从实践的角度来回答:对于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沿着劳动作为人的本质的方向的深化,表现了对人的思维的认识是从思维的抽象到思维的具体的过程,它进一步深入到劳动过程内部,从社会关系中找到人的现实本质。所以,前者是在后者基础上的发展和具体化。这一过程也是不断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最终达到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渐用科学的方法代替人本主义方法的过程。
第四篇:评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评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摘 要:马克思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提出了他的著名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初学者往往认为,该论断真正揭示了人的本质,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最完整、最深刻的表述。本文则不以为然,而是试图从纵向梳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过程,来透视这一论断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从横向梳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认识的三个层面:劳动、社会关系和需要的关系,来揭示人的本质丰富而完整的内涵,以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关键词:人的本质;自我意识;自由;理性;人;劳动;社会关系;需要
人的本质问题是马克思在创建科学理论的活动中所一直关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马克思经历了一个复杂、艰辛的过程,揭示出多层面的丰富内涵。
一、纵向梳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过程——方法论的转变 以《博士论文》为始,以《提纲》为终,这一过程又可分为三个阶段:
1、从《博士论文》到《德法年鉴》: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自由”、“人” 1841年马克思写了《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博士论文,这主要是出于当时反封建专制的政治需要。这时,他是青年黑格尔派的积极分子,深受自我意识哲学的影响,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具有最高的神性。不应该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识相并列。”《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开始直接投身现实的思想斗争和政治斗争。在1842年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他针对普鲁士书报检查制度的反动本质,提出:自由是人类的精神特权,只有自由的出版物才能真正代表人民的精神;这一制度不是理性国家给人民颁布的法律,而是取消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马克思仍然把国家和法看作正义、理性的代表,应当代表全社会的共同利益,而把林木占有者的“利益占了法的上风”斥责为“下流的唯物主义”。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把市民社会、国家等社会形式视为“人的本质的实现”或“人的本质的客观化”,把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政治国家视为人的本质的异化。《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开始批判布·鲍威尔的宗教观,探索实现“人类解放”的道路,但他对人的基本观点是“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还明显受到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
总之,从《博士论文》到《德法年鉴》,马克思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到
②
①直接投身现实斗争,并在斗争中逐渐磨砺自己的思想。虽然在这一阶段马克思接触到大量社会现实问题,将等级、国家、法、宗教、市民社会等都纳入自己的议题中来,并且沿着唯物主义的方向逐渐深化;况且从“自我意识”到“人”也反映出马克思认识上的进步,但从抽象的理性、自由原则出发来界定人的本质却是马克思这一时期的基本方法。换言之,马克思虽然从以上一些现实问题中认识到人的重要性,但一论及人的本质又往往悬浮在这些现实问题的对立面上,结果陷入玄想与空谈。
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
受恩格斯《政治经济学大纲》的启发,马克思从针对“副本”的批判转向针对“原本”的批判,到从对宗教、国家、法的批判转向市民社会(即社会物质生活关系)的批判,从哲学进到政治经济学。在《手稿》中,针对异化劳动这一事实,马克思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③即生产劳动,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由于工人与资本家的对立,劳动异化了。因此要消除异化,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也是通向共产主义的必要前提。在这里,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劳动,把社会历史归结为劳动异化和扬弃这种异化的历史,因而也就很自然地把生产劳动看作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他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可见,把劳动引入人的本质,拉近了人的本质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有利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但是《手稿》中作为出发点的人的本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仍带有抽象化、理想化的性质,往往成为脱离现实社会关系而孤立存在的东西;而马克思所表述的人的异化和复归的人本主义模式,离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来说明社会历史的唯物史观显然还有一定距离。所以说,这时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具有过渡性,既与劳动联系而具有现实性,又保留了原有人本主义的色彩而具有抽象性,显示出马克思思想方法的不成熟。
(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虽没有直接谈到人的本质问题,但他猛烈批判了布·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哲学,同时也直截了当地把现实的物质生产看作历史的发源地,这两项成果都使得马克思进一步消除自己思想中抽象化、理想化的成分,开始把劳动融入到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来。到了1845年《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至此,马克思终于否定了从单个人的抽象物(诸如自我意识、自由、人、理性、正义等)出发来界定人的本质的研究方法,正式确定了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诠释视角,因而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这一提法,从根本上改变了历史上关于人的本质的思考方式。按传统思维,本质和关系相比是属于个人的,人的本质是人自身固有的东西,而人类、社会、历史都是由个人的这种内在本质所决定的。由于这种本质规定是人先天具有的,从而是僵化不变的,因此在说明现实变化着的社会关系时往往陷入捉襟见肘的困境。但马克思在这里恰恰是根据关系来说明“本质”,认为个体不是人们关系的起源和构成的基础,而是这些关系的“承受者”,是社会关系使个体变成社会的人,形成独特的社会品质,亦即人的本质是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不断生成、不断发展的,这样就把人的本质和社会关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因而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性。
第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提法,使得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更具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提纲》讲的社会关系不是某一种社会关系,而是“一切”社会关系,它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方面。其中,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最基本的关系,政治的、思想的社会关系都是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发生的。在阶级社会中,以上各种关系都表现出一定的阶级性。这样社会关系本身就构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人的本质体现在社会关系体系之中,要正确地认识人的本质只有在分析社会关系的历史体系过程中才有可能。在此后不久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正是进一步发挥这一系统考察的方法,制定出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但是,马克思论断的方法论义并不意味着它能涵盖人的本质的全部内容。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三个认识阶段的划分只具有相对意义,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突出各阶段认识的侧重点和特色,但绝不是泾渭分明。就说社会关系这一视角吧,也并非到《提纲》中才提到。《在博士论文》时,马克思已经通过两位古代哲人关于原子运动的思想,开始从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出发来理解人的本质。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他从人的“国家特质”、“社会本质”来说明人。在《德法年鉴》时期,他主张将人的解放同人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认为人的“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1844年马克思又在《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明确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当然,这里“真正的社会联系”还只是应该意义上的理想化的社会关系。1844年《手稿》更是通过劳动实践这一中介把人的本质与社会生产、发展联系起来。在《提纲》中,马克思深刻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对实践的直观理解,终于将实践与“现实性上”的社会关系联系起来,较好解释了人的本质。这些都说明:一方面,马克思从社会关系视角来考察人的本质是由来已久、不断完善、最终定型的,并非最后一个阶段时才突发奇想;另一方面,既然这种考察视角由来已久,那么使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不断完善的动力从何而来?社会关系自身似乎不能实现上述认识完善,显然是劳动这一概念的确立在其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3 这一点《提纲》本身就可以证明。《提纲》明确提出“社会关系”的看法,但它的理论前提和思想基础则是社会劳动实践。因为《提纲》一开始就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而它所包含的十一条可以说都是从不同角度论述实践的。所以与其说《提纲》是以社会关系的角度来规定人的本质,毋宁说它是从社会关系和劳动实践的结合上来谈论人的本质,《提纲》的这一写作特点表明,劳动作为对人的本质的规定既如第二阶段所述有过渡性质,但也具有恒久的意义。只有将劳动和社会关系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揭示人的本质的内涵。
二、横向梳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内涵——劳动、社会关系、需要 通过纵向梳理,我们看到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从“自我意识”、“自由”、“人”到“劳动”再到“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样一个过程,认识到马克思在这问题上的方法论变革。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无论从“劳动”或是“社会关系”单方面地概括人的本质的内涵都是不正确的,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另外,马克思在《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说过:“我的劳动满足了人的需要,从而物化了人的本质,又创造了与另一个人的本质的需要相符合的物品”。这里,马克思直接把人的需要与人的本质作为同一观念来使用,即人的本质是需要。这样在横向结构上,人的本质就有三个层面的涵义:需要、劳动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它们如何构成人的本质的呢?
1、人的本质是类本质(劳动)和现实本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辩证统一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是劳动和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并不矛盾,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马克思把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内在本质),作为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这就是说尽管社会关系视角具有开创性的方法论意义,但这并不能抹煞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的重要意义。因为马克思这里所理解的劳动是“一般劳动”,是一个科学的抽象,一个包含着丰富内容的合理的抽象。其中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类其精神的关系,并且促生出人的三重属性,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劳动使人从自然界提升出来,使动物水平的自然属性提升为人的自然属性;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劳动使人们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使动物的群体特性提升为人的社会属性;在人与其精神的关系上,劳动还使得语言、符号、文化产生,使动物处于萌芽水平的智能跃升为人的意识、思维、理性等精神属性。可见,劳动对人的意义非常重大,就人的产生而言,正如后来恩格斯所说,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就人的存在和发展而言,劳动使人成为自然属性、社会④ 4 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体,使人成为人。总之,劳动是形成人的特性客观基础和理解人的本质的主要依据,我们正是“在劳动发展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
另一方面,马克思的社会关系视角在一定程度上又决定了他不能仅限于对人的本质作抽象的一般规定性研究,还应在此基础上回答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的具体规定性或现实本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抛开劳动实践来考察人的本质。我们知道,人人都有劳动本质,这是人所共有的性质,但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其现实的存在样态各有不同。人也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把类本质内化到自身,才能获得现实的本质,成为现实的个体主体。
由此可见,马克思说明人的社会关系这一现实本质的过程,同时是将劳动与社会关系辩证统一起来共同说明人的本质的过程。
第一,从理论自身发展要求来看,把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其目的是要把人和动物分开,在这个层次上,只要指出能否制造、使用工具从事现实劳动,就足以达到目的了。社会关系作为人的现实本质,其目的是把人和人分开,在这个层次上,就必须具体指出人到底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关系之中,从事什么样的劳动和怎样从事劳动,因为“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可以说,马克思从劳动到社会关系是“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
第二,从理论的宗旨和目标来看,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解放的学说,它不仅要解释世界,更重要地是要改变世界。所以,马克思所关注的主要不是人和动物有何不同,而是这个或那个社会经济形态的人的不同,是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群众的命运。在阶级社会中,如果只是认识到农民和地主、工人和资本家都是人,都和动物不同,这没有任何现实意义。只有从他们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来认识农民和地主、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和斗争,才能有力地指导现实的革命活动。
总之,马克思正是在承认人们共有的劳动本质前提下,具体到这个或那个经济形态中去考察从事现实活动的人,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标志着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实现了由科学抽象到科学具体的认知飞跃,马克思也正是在这一飞跃中实现人的类本质和现实本质的辩证统一的。
2、人的类本质和现实本质辩证统一于人的需要 那么人的需要则正好把二者贯穿起来。因为:
第一,人的需要引发出人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关系。首先,需要是生产的动力和目的,“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⑤例如西方国家二战以来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凯恩斯经济学,就是力图通过刺激人们的有效需求以达到充分就业、振兴经济的目
如果“劳动”揭示人的类本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揭示人的现实本质,5 的。其次,正是需要和满足需要的生产活动,把人们必然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各种社会关系。正如马克思指出:“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⑥换言之,人们的社会关系是由人们的需要决定的。可见,人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都受到了人的需要的引导,而且在此引导下发生相互作用,从而相互联结起来。
第二,人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关系又会对人的需要产生反作用。首先,生产力水平又是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基础,需要的满足程度是与生产力和发展状况相适应的。而且人的需要不是凭空臆造的,只有随着生产的发展,在生产劳动和其它社会实践中,人们才会产生新的需要。其次,人们的社会关系一经形成,又会反过来决定需要的性质,使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任何社会关系产生之后都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人们就是满足自己最基本的需要也必然受到已有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制约;而且这种影响还表现在,每个人都会产生新的需要,这些个人的新需要的满足日益取决于整个社会的需要,这种社会需要是现实的社会关系对每个人的需要整合的结果,但它反过来又促成了社会关系的不断发展。例如网络,个人也是在日益密切的社会联系中产生远距离直接沟通这一新需要的,开始这些需要是零散的,后来社会关系对此加以整合,即把个人的需要和所能提供的信息融汇到互联网上,形成一种强大的媒体存在,使得网络成为一种社会需要,而网络的发展必然促进社会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总之,变化的社会关系也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的需要,不断塑造出新型的多样化的需要。可见,在制约和影响人的需要这一点上,生产劳动和社会关系有着共通之处,二者通过对人的需要的反作用相互联结起来,共同警示我们不能撇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撇开社会发展具体情况来抽象地说“人的需要”。
综上所述,人的需要是人的劳动,也是人的社会关系形成的内动因和推动力,同时人的需要也受到生产劳动和社会关系的影响与制约。正是这种相互作用使得生产劳动和社会关系在人的需要的基础上相互联结,彼此统一起来,正如马克思所说:“把人与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⑦总之,在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论中,劳动、社会关系、需要三个层面的涵义缺一不可。马克思以人的需要为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点,遵循“类——劳动——内在规定”和“个体——社会关系——现实规定”两个思维向度,综合考察了与之相应的人的两种存在形态即类存在和个体存在,科学说明了二者在人的需要基础上的辩证统一,揭示出人的本质多层面的内涵。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60页。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版,第40卷,189-190页。
③ 同上,1版,第42卷,96页。④ 同上,1版,第42卷,37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2卷,9页。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版,第3卷,514页。⑦ 同上,1版,第1卷,439页。
第五篇:对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再认识
关于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再认识
吴亚旗 201310810 何为人的本质?何为人的生存价值?尽管哲学史上许多大家都对此类问题有过卓越贡献,但到目前为止,该问题依然是哲学领域中的“老大难”问题。马克思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理论探索,阐发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结论,伴随着哲学变革的曲折历程,他先后提出了“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社会关系本质”。人的本质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尤为凸显。
一、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是自然存在物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尤其是宗教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中,不乏有关于人的本质的各种表述,黑格尔推崇理性,认为人是绝对精神的产物,将人的本质外在化,在超人的绝对理性中去寻求人的本质。激发马克思破开理论死结的人是费尔巴哈。马克思告别青年黑格尔派后,曾做了一阵费尔巴哈派。费尔巴哈正确的看到,虽然理性主义怀疑论有效廓清了基督教神学的迷雾,但它割裂人的意识与人的现实存在,又钻入了经院哲学的死胡同。自我意识在理论上仿佛孤悬在虚无之中,现实的人却与万事万物打成一片。然而,尽管费尔巴哈人本学的真正贡献在于“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撑了理论的基本原则”,但他本人却并未充分重视这一点,其结论只是停留于对人的自然存在和本性的解释上,未能进一步达到对人的社会存在与本性的深入把握。因此,费尔巴哈所谓的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其实并不现实,最终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抽象的人,但是费尔巴哈指出了人的本质就是人本身,这就吧宗教批判变成尘世批判,把对天国的批判变成现实的批判,把对神学的批判变为政治批判。
马克思充分肯定并发展了费尔巴哈关于“人是人的本质”的命题,由于早期马克思还处在费尔巴哈光环的笼罩之下,因此他就不可避免的要用费尔巴哈的论断来表述自己对人的本质的见解。“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的这句话不仅重述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而且还进一步明确表达了对德国宗教批判的人学意义。当时马克思内心的真实写照恰恰对应了费尔巴哈宗教批判所展示的唯物主义内核与内蕴的“人的高度”。
虽然“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表述不甚精准,但在当时的历史时代背景下是非常有意义的,不仅对当时德国宗教批判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而且也成为一切刚刚接触到人的本质问题所不能绕过的门槛。人的本质要素可以有很多,但是人的最高本质不可能存在于这些要素中,因为这些要素并非人类独有。人的最高本质只能是潜藏着丰富内涵的总体性的人本身。
二、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人是实践存在物
费尔巴哈关于“人是人的本质”和马克思关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论断,迈出了科学理解人的本质的第一步,虽然它只是确定了人的本质的居所和出处,并未回答人的本质是什么。后来,费尔巴哈在不断地对人的本质的具体研究中,把人的本质首先定位于“类”。费尔巴哈所说的类本质就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共同特性。费尔巴哈把类本质定位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正确的,但是他仅仅把类理解为单个人的相加,他把意识、理性、意志和爱当做类本质,无疑缺乏严格的根据和论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对其类本质做出了新的回应。在通过人的活动即存在方式来把握人的“类特性”的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提升了对人的本质思考的境界。
人的存在体现于人的生命活动,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成果的基础上,马克思从揭示人的自觉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差异入手,首先肯定了“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如说:“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者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然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民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的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正是人自己生产的物质生活这一点,至少从两个方面,证实了人类特有而不同于动物的生命存在形式:一方面,就活动的内在根据来说,人与动物有着根本不同的尺度。人类活动中内在地具有的两个尺度,实际上客观的决定了人类活动所特有的自由自觉的性质,奠定了它的基础,同时也规定了自由自觉的内涵与范围。另一方面,物质生产劳动显示出人类活动具有高度的意识和自我意识特征。由于人可以在意识中将自己与自己的活动相互区别,使他的生活成为他可认识、可改造的对象,就使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具有了完整的现实形态,成为一个不断变动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并未满足于用人的“类特性”来说明人的本质,更未把由此得出的任何直接结论宣布为人的本质的“定义”。事实上,马克思一向只是否定人们对人的本质所下的各种武断的定义,他自己并未对人的本质下过简单抽象的定义。总之,人是实践存在物。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界定之所以区别前人的界定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认为人不但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实践特性。马克思认为存在决定意识,人们在从事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生产着自己的观念、思想等,但同时他们也受着自己现实生产力及生产关系的制约。为此,个人是什么样的,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物质生产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的存在过程。由此意义上,马克思认为人是实践存在物。
三、人的社会关系与人的价值——人是社会存在物
费尔巴哈由于不理解人在生命需求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活动,所以他找不到人的本质的科学源头,因此不能在人的实践和进化中进一步揭示人的深层本质,至此费尔巴哈的资源已经枯竭了。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用自己的类本质概念与费尔巴哈分道扬镳的同时,开始转向对人自身的本质研究,向具体的人的现实性靠拢。人是社会存在物,在马克思视野中,现实的人是复杂的、多层次的,既是自然存在物、实践存在物,还是社会存在物。在马克思看来,不论是关于“自我意识”的人,还是具有“宗教感情”的人,都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个人在进行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过程中,也必然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人和自然界发生关系之外,人们为了能够进行生产,必须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和产品交换活动。马克思追溯历史发现,个人越是处于生产活动中,就越是不独立,就越是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全面发展的人,他们的社会关系作为他们自己的共同的关系,是服从于他们的共同的控制的,这种个人是历史的产物。由此可知,现实的人本质上是社会存在物,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
人的存在与本质的社会现实性,不仅是理解一切价值的主体性和尺度的根据,也是深入理解人的价值的现实形态的关键。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出发,则持有一种价值的“关系说”或“实践说”。在它看来,价值不是外在于人类生存发展活动的某种先验的神秘的现象,它产生于人按照自己的尺度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可以将价值理解和规定为主客体相互关系的一种特定的质态——以主体尺度为尺度的主客体统一质态。总之,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离开社会关系抽象地谈论人的价值其实是一个假问题。
所谓人的价值,应该是指人的存在和行为在社会关系中对于人的意义,也就是人对于人的意义。“人对人的意义”具有无限多样化的内涵。在现实中,无论作为客体还是主体的人,都是多样化、多层次的。总之,具体的探讨人的价值问题,必须立足于人的本质和根本存在方式,从人对人的关系入手,明确价值的主客体,分辨人对人的多样化的价值。
四、“以人为本”的存在论和价值论的意义
马克思关于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类本质规定,对于今天以人为本大背景下的中国人也颇多启示和激励。关于“以人为本”,从存在论方面说,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必然性的“实然”因为社会生活及其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存在和发展,人的世界就是以人为本的世界。历来人类以非人的神物为本,发展到以人间的强势群体为本,再发展到以全体人民群众为本;从已实现人的某些片面需求为目的,到逐渐走向以社会和自然相互协调、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都一再揭示了“以人为本”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实然和必然的事实。
从价值论方面说,“以人为本”意味着“一切价值都是人的价值”,也就是说,人是一切价值的主体,是一切价值产生的根据、标准和归宿,是价值的实现着和享有者,任何事物的任何价值归根到底都是对于人的价值。人以自身的发展为目的,又以自身的创造为手段。无论是为我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还是为他的社会价值的实现,其实质都是人通过创造包括自身在内的“产品”对不同层次主体人的现实需要的满足。因此,马克思所谓以人为本,不是实体思维下哲学家们的美好愿望或神秘体验,而是关系思维下主体为满足其现实需要,对自身权利和义务的自觉。
马克思的自由的有意识活动的类本质规定告诉我们,人之为人要有一个不枉一遭人生,不负人间一世的高尚活法。把马克思的类本质思想带给我们的启示当作理应激发的感悟,应当说也是马克思当年的真诚祈望。
五、实现人的本质方面的努力方向
(一)提升自我。人作为一个“类”的人,必须具备的品格就是要勤于实践活动,勇于不断探索,不能怠惰成性,无所事事,随波逐流,得过且过,人的实践探索必须是放开手脚,增强自由度和选择读度,为此必须不断学习,把握必然,真正体现人的生命活动区别于动物生命活动的自由特点。人的实践活动时刻要有意识和追求,拒绝盲目,远离本能,确立起远大的生活目标和正确的生活态度。
(二)不断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从历史观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人的全面发展,对于人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于对各种具体发展方案的制定上,而是应该重点考虑如何顺利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即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如何促进生产关系的发展、交往关系的发展。需要指出的是,不能将这些关系的发展只看作是外在于人的发展的东西,或者只看作人的发展的前提,离开这些关系的发展,事实上无从谈及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要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来寻求人的全面发展。
(三)从实际出发。要顺利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认真面对现实,从中发现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以具体落实阶段性目标,并向新的目标靠近。为此,应当正确对待和处理不同阶段上的不同发展要求,这就是要从实际出发,既不能在目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提出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才能实现的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过高要求,也不能因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轻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放弃对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总的方向、目标的现实追求。在当代中国,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来说,最为重要的是要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四)有赖于普遍交往。为什么人的发展有赖于普遍交往?从马克思的分析来看,主要原因在于,其一,只有普遍交往,才能扩大人的自由度和发展程度。其二,只有普遍交往,才能克服“狭隘地域性”个人的局限。其三,只有普遍交往,才能利用人类文明成果来发展自己。其四,只有普遍交往,才能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全面依存关系,从而达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可以说,普遍交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重视人的发展,就必须重视普遍交往。
总之,马克思的卓越贡献在于他将人的本质研究与自己的哲学革命变革的步伐相协调,走出一条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到“人的自由有意识活动的类本质”再到“人的社会关系的现实本质”的科学演绎之路。许多人在马克思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研究人的本质问题,提出的见解也层出不穷,但比较起来,都未超出马克思的视野,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的强大穿透力。在当今以人为本的时代,要为实现人的本质而不断努力,更要为履行人的使命而充分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