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

时间:2019-05-13 17:12: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

第一篇:从《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

蔡振磊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福建厦门 361005)

[摘要] 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的核心问题,自古以来就一直困扰着人们。马克思借助唯物史观,在批判性地继承前人合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科学而全面的阐述,实现了人的本质思想的历史性变革。《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解读其中关于人的本质的阐述,无疑是我们当代正确理解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并接下去进行研究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人的本质

作者简介:蔡振磊(1987—),男,福建石狮人,2009级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人的本质是什么,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是我们回答“斯芬克斯之谜”必须面对的。从人类拥有自我意识的那一刻起,对于自身尤其是自己本质是什么的追问和思考就没有停止过。卡西尔曾说“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看来是众所公认的。在各种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一切争论中,这个目标始终未被改变和动摇过:它已被证明是阿基米德点,(P3)是一切思潮的牢固而不可动摇的中心。”[1]马克思批判性地继承了前人合理的研究成果,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科学而全面的阐述。作为马恩唯物史观奠基之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形态》),书中论及人的本质的内容,是我们研究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不可或缺的一环。书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我认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现实的个人是研究人的本质的立足点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2](P66-67)这个前提不但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探寻人的本质的根本立足点。现实的个人,不同于费尔巴哈的“一般人”,那种仅仅只是感性直观的人,只是作为一种感性的对象。以现实的个人为研究的立足点,反映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探讨从抽象的类的存在物转变为在现实之中、在具体的个人身上去真正地触及何为人的本质。在马克思之前的众多学者将理性、自由,抽象劳动等当成人的本质,以及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宗教的本质,实质上是没有认识到这些只是“可以通过经验来确认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对(P73)立性的外观了。”[2]

那么,现实的个人是什么呢?现实的个人,首先必须是感性的存在,是自然万物当中的一份子。“全部人类的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

(P67)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2]但倘若仅限于此,远不能说明人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P71-72)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2]这意味着物质生产才是现实的个人最为重要的特质,是 1 了解在每一个具体的历史时期,人的本质是怎样的,以及如何变化发展的关键。在《形态》中,马克思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概念进一步具体化为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将其看成是造就人的本质的根本途径,而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所在。现实的个人的进行物质生产活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要受到种种条件的制约。而且在受条件所限的同时,人也在影响、改变着条件。此外,现实的个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自然而然地要进行各种交往,进而形成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同生产力一样不断地积累,并由下一代人所继承。现实的个人,是无法脱离也不可能失去社会属性的。因而,在探寻现实的个人的本质的时候,借由社会关系来说明亦是不能绕过的一环。马克思以现实的个人作为研究人的本质的立足点,完成了人的本质由抽象到具体的转变,甚至可以说将对人的本质的研究引入到实证科学的领域。用《形态》中的一句话来说明,即“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P73)[2]

二、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命题的提出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第三个命题——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他们说“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

(P514)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3]需要作为人的一种天性,是人本身的最重要自然属性之一,反映了人类无论怎么发展,归根到底始终还是自然界的一员,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动物界的一员。对此,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将人的自然属性用兽性来指代,说到:“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P442)异。”[4]

需要,是根源于生命有机体对外部环境的依赖关系而产生的一种状态,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有选择的反应能力,不同生物间彼此具有独特的需要和需要对象,从而使它(P199)们互相区别开来。[5]作为自然界生物体最高存在形式的人,研究其需要的特征以及满足需要的方式,是了解人的本质的关键性一环。在马克思看来,人的需要分为两种。其一是为了能够生存,对于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的需要;其二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以及活动中所使用的工具引起的新的需要。特别是“新的需要”,成为了人不断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进而引起社会关系的改变,促使历史不断发展的重要内在原因。“新的需要”成为了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它体现了“人的需要”是能够发展的,而非其他动物那样往往只停留在吃喝繁殖等简单的生理需求上。人之所以会进行生

(P9)产实践,形成社会关系,需要是其内在的动力,即“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6]这一命题侧重于人的自然属性,强调了人自身的内在需求,对于人的本质的形成和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三、偶然的个人和有个性的个人,是人的本质的两种外化结果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说:“有个性的个人与偶然的个人之间的差别,不是概

(P122)念上的差别,而是历史事实。”[2]这里所提到的有个性的个人和偶然的个人,就是现实的个人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表现,进一步地说也就是人的本质的两种外化结果。偶然的个人,是指个人受到外界偶然性的制约,从而无法从事自由自主的活动,其所对应的是马克思人类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是指对人对物的依赖关系阶段,即伴随着人们实践能力的不断 2 提高,商品经济的繁荣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形式由直接交往变成以物为媒介。在这一阶段,各个人之间并不相互依赖,而是通过交换集合在一起,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实际上已经实行了分工,此时的统治必须采取物的形式,通过某种第三者,即货币。在普遍的交换中,个人似乎是非常自由的,因为交换使个人有了摆脱固定的身份的可能,他不是生来就已经确定了的,个人有塑造自身的自由空间。然而实际上,个人的这种交往活动却是以牺牲自己丰富的个性为代价的。[7]偶然性最为突出地表现在分工上。此时,分工对人来说成为了一种异己的、同他相对立的力量,迫使任何人都只能活动于一个被强加的一定的特殊的范围之内,无法从自身的意愿出发去选择和从事工作。这意味着:“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P85)人。”[2]有个性的个人,则是指从事自主活动的个人,其所对应的是人类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阶段,是对偶然的个人的扬弃。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种

(P129)自主活动就是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2]自主活动,不单是不再受到限制,更重要的是建立在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以及对生产力的全面占有,从而达到生活资料的极大富裕,个人不必为失去生活资料而担心,可以自由自觉地选择个人的工作。在这个阶段,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将重新驾驭物的力量,分工将被消灭。因此,“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

(P85)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2]现实的个人,也就从偶然的个人发展到有个性的个人。

从《形态》中关于人的本质的阐述,可以看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探讨与其说是定义,不如看成提供了一种考察、分析方法。他提出要在具体的历史时期和物质生产方式中,以现实的个人为立足点去研究人的本质,认为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的本质也在不断地生成、变化、发展。虽然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由于受到所处时代条件的限制,在某些方面同我们当代的理论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这并不能否认,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所具有的突破时代界限的价值,尤其是他强调的要从现实生活和现实的个人出发的唯物史观的立场,时至今日依旧值得我们去借鉴,对于我们进一步探讨人的本质,解答“斯芬克斯之谜”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 陈志尚主编.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 李志.论马克思的“偶然的个人”概念及其扬弃[J].哲学研究.2005(2).本文已载于《学理论》,2011年第23期,第27-28页。

第二篇:第三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

第三章创建新唯物主义——《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

一、特殊的文本产生特殊的解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详细制定和构建“新唯物主义”理论时期所撰写的最重要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批判以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系统地论证和阐发了他们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它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中所撰写的唯一一部较为详尽和系统阐述其哲学基本原理的著作。特别是该书第1章,集中体现了该书的精华。在马克思经典原著中,《形态》这一文本具有显著的特殊性。依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明和运用的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在解读这一经典哲学著作时如果不注意这种特殊性,那么这些解读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是令人生疑的。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这种文本的特殊性,它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①它是一部至少由两人合作的手稿;

②它是在作者生前没有发表过的手稿;

③它是一份不完整、未完成(非解构主义内涵)的手稿;

④它是一份有许多版本(编排方式)的手稿;

⑤它是一份含有诸多修改痕迹的手稿;

⑥它是一份有所遗失和侵蚀的手稿。

(一)现有的解读方法

我们见到的《形态》现存结构,正如侯才所言:“„„是由后来的出版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理解几经改进加以编排的。这种编排因其固有的合理性与非合理性,既给我们释读文本带来了便利,也给我们释读文本带来了障碍。”这样一来,暂且撇开接受理论、阐释学、文本学意义上的不同解读模式不说,只就《形态》文本本身的上述特殊性而言,不同的人对《形态》的研究和解读必然会持有不同的路径、方法、立场和视角。

从下述两种具有代表性的主张可以管窥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的两种 解读视角。

张一兵教授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经典文本的理解和基本编排方式,不仅仅是文献的结构问题,还涉及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问题。”聂锦芳博士强调对《形态》解读的历史语境、整体马克思立场和文本学视角,其认为:“在当代新的境遇下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不应是一种孤立的学术行为,而应是完整的马克思文本研究中一个方面的工作。”“精深的文本研究绝不能面对一部现成的、经过别人编辑而成的著述就进行解读,而是必须对文本写作的原初背景和写作过程进行考察,对该文本的原始手稿的各种版本进行甄别。”

魏小萍研究员总结说:“这部珍贵的手稿历经自然天敌的侵蚀和人类战争的威胁,并且在辗转保存过程中存在着部分遗失和残缺,但是主要手稿基本保存完好。手稿的未完成状态主要是针对第一部分而言,而手稿的缺损和遗失则存在于整部手稿的不同部位。这两种情况的存在为后来各种版本的编辑和研究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由此引起诸多纷争。与此相应,形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的两个方向——为文本编辑工作作准备的文献学、版本学研究和立足于文本、文献的思想研究。”

魏小萍研究员所说的文本编辑大致说来,根据其编辑思路、要求的不同来界定,迄今存在着两种《德意志意识形态》版本——普通著作版与历史考证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1、MEGA2)以这样一种精神彰显自己,在历史考证的基础上尽可能不加修饰地展现作者的原意、创作过程,忠实于作者的思路发展。但是历史考证版第一版(MEGAl)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完全贯彻历史考证版的精神。由于历史的原因被迫中断,近50年后重起炉灶的MEGA2比起MEGA1来,在这一编辑原则基础上更加追求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历史考证版第二版(MEGA2)为了编辑更加忠实于原作者、具有更高可信度的新版《德意志意识形态》,不仅要对手稿进行大量的必不可少的编辑、整理和识别工作,而且要对不同版本的差异进行比较、借鉴,由此产生的工作应该属于文献学、版本学研究范畴。不过,对于历史考证版的编辑工作来说,它还与一般版本的编辑工作有所不同。它集文献学、版本学与文本的思想研究于一体,例如《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编辑者粱赞诺夫、阿多拉茨基、广松涉和目前参与编辑工作的研究人员往往本身是学者,他们绝大部分本人就是专业性的研究人员。同样,历史考证版的读者对象一般来说也不是普通读者,而是专业研究者。

虽然《德意志意识形态》仍然是一部没有完成、未成熟的手稿,但是它的思想价值,它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及重要性并没有因此而受损。在对19世纪的德国意识形态进行清理、批判并将自己与之区别开采的同时,马克思和思格斯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社会历史观,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唯物史观。对这样一种思想形成过程的总体把握和认识,对于大部分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研究者来说,是通过翻译版本进行的,在一般情况下也投有必要直接立足于原文本、文献。从这一意义上或许我们可以说,立足于翻译版本进行的思想研究,与立足于宣传资料、教科书资料、二手研究资料进行的思想研究比较起来,也可以称之为文本研究。严格说来.对任何哲学家、思想家的研究都应该以他们的文本为基础,在很多情况下这是以翻译版本为基础的。

对这两种研究方向和路径的发展现状,王学东的观点很中肯。他认为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占据着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但是,从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状来看,现实问题研究、比较研究和以现实问题为指向的文本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而文献学、版本学研究则相对受冷落。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文献学、版本学研究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它对于全面准确地理解经典作家的写作意图和思维逻辑,把握其著作的整体结构和丰富内涵,从而精确地再现经典作家的思想原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这项工作无疑也有助于我们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近期提出的“四个分清”的要求,即“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因为这“四个分清”是以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原典”为前提的。

聂锦芳博士简要论述了两种研究方向和路径的关系:“版本研究与文本解读、思想阐释和体系建构之间是基础与目的的关系,它们之间既是递进的,同时也是相互依存的。缺乏版本研究的支撑,只是凭借由后人编辑而成的现成的文本而把一部未完成的著述俨然视为完整的作品去进行解读,甚至单纯根据其中的只言片语就对文本思想意旨和总体构架的了解,必然会造成误读和歧解;而离开对文本思想意旨和总体构架的了解,版本考证实际上也不能顺利进行下去,那些散乱的片断、中断了的叙述、失佚稿的内容和逻辑,只有靠文本思想的整体把握,才能得到接续、联系和复原。”

(二)三元一体的视角主义解读模式

《形态》文本具有的这种特殊性,内在地包含了并召唤解读模式的特殊---三元一体的视角主义解读模式。所谓三元一体的视角主义解读模式基本是表示在解读马克思文本时坚持多元视角主义:

①面向文献学的文本学视角解读;

②面向理论的一般原理(道统)视角解读;

③面向现实的实践视角解读。

面对在文本上具有如此明显独特性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要想对其真正作出科学的解读,必须是在这多种视角的综合运用下做出的:立足于文本编辑的文献学、版本学研究有助于我们返回到马克思的原始语境;立足于文本、文献的一般原理研究有助于我们掌握马克思理论的观点、立场、方法;立足于现实的实践视角有助于我们解决现实问题,发展马克思理论,并将马克思理论中国化。1.面向文献学的文本学视角解读

面向文献学的文本学视角解读,一般来说就是,“以文本本身为本位、从文本出发,先对其产生背景、写作过程、版本源流、文体结构、思想内容、理论体系、研究历史与最新动态等多个方面一一进行详实的梳理、考证、分析和阐发,在此基础上从文本中抽象、提炼出重要思想与问题;然后再把这些思想和问题放在思想史的演进过程和当代社会的变迁中,理性而客观地为其现实价值定位。精深的文本研究绝不能面对一部现成的。经过别人编辑而成的著述就进行解读,而是必须对文本写作的原初背景和写作过程进行考察,对该文本的原始手稿的各种版本进行甄别,因为我们虽然把文本看成是作者思想的表达,然而同时又必须保持警觉,即文本与原始思想之间其实不可能是完全对应的关系,就是说作者的思想未必已经完全通过文本表达净尽了。而文本研究必须尽可能根据文本及其相关文献把文本与作者思想之间的一致或差池作出分析。这样,从文本本身出发虽然最初提炼和抽象的只是文本中的问题和思想,但上述各项细致的工作已经廊清了它们产生的文本语境、原初含义,以及相同问题的内涵演变与当代体征,这就使我们既看到历史延续和累积,也可以把握创新与重构.使文本中原始思想的当代价值真实地得以呈现出来。”

它具体包括:

①创作前史、实际过程和版本源流的甄别和梳理。

②文本具体章节的解读和作者逻辑思路的厘清。即文本内容的具体解读要力求做到:解析疑难词句、准确概括思想、探索思考逻辑。应尽量避免先人为主的判断,着重从文本的真实情形出发把握作者的思维逻辑和真实意图。这一阅读历程将使我们理解马克思等人透过观念世界和意识形态的层层迷雾,“从现实出发”来观照和理解人、社会和历史的致思路向。

③重要观点的提炼、阐述。即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需要对全书的思想进行贯通梳理和总体把握,辑录出书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对其原始含义及其关涉到的重要思想一一进行讨论。

④思想史视野的历史文本解读与作者视野的互文本解读、自文本解读的辩证统一。即研究者不能仅仅囿于文本领域内思考问题,必须在比较的视野内,即将此前所获得的作者及其文本中的思想置于人类思想史的进程和图景中,通过与其他流派、人物、文本的比较,凸现其内涵与特点。例如,科学解读马克思的“实践”思想,就应该熟知西方古典实践哲学相关的范畴,因为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和实践思想原是从西方实践哲学的传统中发展出来的。而西方古典实践哲学有两个传统:一个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中经康德最后到现代实践哲学的传统;另一个是从近代开始的以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实践”的论述也是理解《形态》实践思想的极有价值的交互文本。

2.面向理论的一般原理视角解读

面向理论的一般原理视角解读,一般来说,是指从总体上、整体式抽象、概括出原创者的各种基本思想、一般原理、逻辑架构(各种基本思想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路径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例如在《形态》中马克思等人通过诸如“意识形态”、“实践”、“经验”、“哲学观”和“历史编纂学”等范畴把意识形态批判与理解世界的方式,通过“社会结构”、“物质生产”、“市民社会”、“国家”等范畴把其对社会结构的整体构架的理解,通过“交往”、“分工”、“劳动”、“世界历史”和“共产主义”等范畴把交往关系与“世界历史”的演变,通过“现实的人”、“现实化”、“理性”、“异化”和“自由”等范畴把“现实的人”及其发展前景等问题的思考都展现了出来,构成他们的“新哲学”对世界图景和社会发展的独特理解——也就是我们人人熟知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3.面向现实的实践视角解读

面向现实的实践视角解读,一般来说,是指作为研究出发点的问题,并不自文本中来,一般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当代社会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二是目前流行的社会思潮或哲学观念;三是研究者个人感兴趣的问题或者白己创设的观点。解读者研究文本的目的,不是为了或者不仅仅是为了弄清文本及其思想的原始状况,而首先在于寻找对现有问题的说明、解释、论证和解决。解读者研究文本时将其放在历史变迁与当代社会的格局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比照,阐发其现实价值与意义。虽然《形态》写作的时间距今已160年了,社会发生了极其巨大的变迁,在社会结构要素增多、社会现象空前复杂等程度和层次差异而外,尚有诸多相似性和同构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仍能诠释当代的部分现实。例如党的十七大在对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进行全面阐述的基础上,深刻地揭示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凸现了人民群众在马克思历史辩证法中的主体地位,科学发展观在深化对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认识的同时灵活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

二、文献学视角下的文本研究

《德意志意识形态》(两卷本)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舍著的一部未完成著作,在他们生前未能以整书的样式出版,只刊印了部分章节。在马克思、恩格斯生前,《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二卷第四章曾发表在《威斯特伐利亚汽船》杂志1847年8-9月号上;第一卷第二章的部分内容曾发表在《社会明镜》杂志第7期(1846年1月)上;第二卷第五章的部分内容曾发表在《社会明镜》杂志第5期上。

(一)手稿的书名、篇名、标题和篇目遗失情况

《形态》一书的手稿总共约有50印张。原书手稿没有写明书名和第一、第二卷的总标题。现有书名和标题是根据马克思的《驳卡尔·格律恩》(1847年4月6日)一文后加上去的,全称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第一卷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哲学,主要分为三篇:

(一)《I费尔巴哈》;

(二)《Ⅱ圣布鲁诺》;

(三)《Ⅲ圣麦克斯》(序号是马克思用罗马数字标注的)。此外,还有《莱比锡宗教会议》和《莱比锡宗教会议闭幕》等内容。现存手稿中缺少第一卷第三章的“B.我的交往”I。中的1、2、3、4节以及“c我的自我享乐”中的l、2、3、4、5节。第二卷批判德国社会主义,也分为三篇:

(一)《“莱茵年鉴”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哲学》;

(四)《卡尔·格律恩:“法兰西和比利时的社会运动”(1845年达姆斯塔德版)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历史编纂学》;

(五)《“荷尔斯坦的格奥尔格·库尔曼博士”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预言》。第二卷缺少的第二篇《“真正的社会主义”的诗歌》、第三篇《“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散文》手稿大多佚失了。

现在,除了“序言”的几页纸以外,手稿都保存在阿姆斯特丹的“社会史国际研究所”([nternationaI Institute voor Sociale Geschiedenis],简称为IISG)里。

(二)手稿的基本构成和页码序号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整部手稿由两卷七章组成。除了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啥》以外,其他手稿都已经是可以拿去付梓的誊清稿。《费尔巴哈》章的手稿不仅没有完成,而且手稿状况错综复杂,既包括修改多次的基本手稿,也包括一部分基本手稿的誊清稿、写作的备忘录等,还需要整理、编辑排列后才能正式出版。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一个《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编辑问题。《费尔巴哈》章的手稿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作为手稿主体部分的基本手稿,日本学者广松涉称之为“大束手稿”;二是在基本手稿写完后撰写的修订稿和誊清稿,广松称之为“小束手稿”。手稿除了“序言”以外,都写在“纸张”(Bogen)上。所谓纸张是沿中心线对折为两页(Blatt)的、包含正反四面的大开纸,这四面纸习惯上分别以a、b、c、d称呼。恩格斯在每张“纸张”的首页上标注了纸张序号(广松版用“{ }”来表示),除了空白页和全文删除的页以外,马克思还在每页纸上加上了页码序号。大束手稿共包含17个纸张,小束手稿包含7个纸张。大束手稿又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6}一{ll}张(第8-29页),笫二部分为第{20}-{21}张(第30-35页),第三部分为第{84}-{92}张(第40-72页),三个部分之间在纸张序号上不连续,但在页码序号上基本上是连续的。小束手稿中有5个纸张上标有从{1}到(5}的纸张序号(据考证是由恩格斯和伯恩施坦加上去的)。

(三)手稿的写作时闻顺序

另一个需要说明的是手稿的写作时间顺序,因为这关系到手稿的排序。关于手稿的写作时间顺序的说法有很多,目前尚无定论,比较可靠的是巴加图利亚的意见。根据巴加图利亚的考证,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开始是想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三人同时进行批判,但是在写作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又改变了计划,决定另辟专篇批判鲍威尔和施蒂纳,开始撰写批判二者的第二章《圣布鲁诺》和第三章《圣麦克斯》,后来又回到第一章《费尔巴哈》的写作上来,最后写的是具有修订和誊清意味的小束手稿。由此看来,整个第一章的写作是和第二章、第三章交叉进行的。仅就《费尔巴哈》章而言,其写作是按照第部分(第1、2页,第8-29页)、第二部分(第30-35页).第三部分(第40-72页),然后是接{l?}{2?}和{1}{2}{3}{4}{5}的时间顺序进行的。

新MEGA的先行版基本上沿用了巴加图利亚的考证成果,只是对誊清稿的顺序进行了微调,按照{2}{1?}{2?}{1}{3}(4}{5)进行了排列。

(四)手稿的记载状况

接下来需要说明的是手稿的记载状况。手稿的每页纸几乎都分为左右两栏,左栏是底稿,右栏是作者对底稿的修改、增补和旁注。左栏底稿的笔迹绝大部分来自恩格斯,马克思的笔迹很少,仅限于一些对底稿的修改、增补和旁注等。手稿的状况对于出版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令人头疼的事,但对于文献研究者来说,却是一个令人兴奋的第一手资料。我们知道,青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进行过两次合作。第一次合作是在写作《神圣家族》中,但是在这本合著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各自所担当的部分做了明确的分工,而且整部手稿几乎都出自马克思之手。第二次合作是在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与《神圣家族》不同,在这本合著中两人没有做具体的章节分工,而且手稿是未定稿,其中包含了大量删除、修改和增补的写作状况信息;包含了基本手稿和誊清稿、修改稿等可分时间先后的写作过程信息;还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不同笔迹、不同的用词法等作者个性信息,等等,一部手稿中能包含这么多原始信息,这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遗留下来的手稿中是独一无二的。从文献学的角度来看,未完成的这部手稿要比完成了的《神圣家族》更具有史料价值,因为我们正好从写作状况、写作过程以及作者个性信息中去直观他们思想的异同,分析考察他们创立唯物史观的思想过程以及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该感谢马克思和恩格斯以未定稿的形式把这一如此重要的文献留给我们,尽管这可能跟他们的初衷完全相反。

(五)《费尔巴哈》章不同版本与内客编排

《德意志意识形态》从它公开发表以来,在内容的编排上经过了几次大的改动,特别是第一章《费尔巴哈》的命运更为坎坷,下面就让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费尔巴哈》章的德文版及其在日本的出版史,并穿插介绍一些苏联和日本学者对《费尔巴哈》章所进行的文献学研究的状况

1.梁赞诺夫版(D.Rjazanov,Marx-Engels Archiv,Bd.I,1926)《费尔巴哈》章的德文手稿第一次出版是在1926年,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文库》第-卷中。这一版本是由当时苏联的“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粱赞诺夫主持出版的,因此也称作粱赞诺夫版或简称粱版。这一版本是编者们在拿到手稿的影印件后仓促排版、印刷的,不仅对文本的判读很不充分,而且有很多错误、遗漏。但是,它采取的是将手稿的修改过程如实地排成铅字的方针,即把恩格斯和马克思几次修改、删除的内容也直接印在正文中,这一方针对后来的《费尔巴啥》章的编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的编辑方针后来被广松版、涩谷版、小林版所继承。

2.阿多拉茨基版(V.Adoratskij,Marx-Engels historisch-kritische Gesa—mtausgabe,Bd.V,1932)这一版本是由粱赞诺夫的后任阿多拉茨基主持编辑出版的,因此也称作阿多拉茨基版或阿版。阿版第一次把《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两卷手稿一起发表,二战后被世界各国翻译,成为对世界影响最大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选集》和《马克思和思格斯全集》的底本。但是,仅就《费尔巴哈》一章而言,阿版对粱版进行了两个大的改动:第一,它不再把对手稿的修改、删改等内容直接印在正文中,而是把这些内容统一放到卷末的《文本异文》(Textvarianten)中予以说明,这一编辑方针后来被新MEGA所继承。第二,它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手稿分成约40个片断,无视作者标注的页码序号,人为地进行了编排,从文章的构成来看已经和原稿有了天壤之别。从尊重作者的原则来看,阿版的这一做法是失败的。这一不足成为后人重新编辑《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直接动因。1962年,巴纳(S.Bahne)在整理存放在“社会史国际研究所”的马克思的其他手稿时,意外地发现了属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3页,即被马克思标有第1、2页和第29页的手稿。这一发现给当时的马克思研究带来了冲击,引发了一场重新编排《费尔巴哈》章手稿的运动。1965年,巴加图利亚在苏联的《哲学问题》杂志第10、11期上连载了新编译版《费尔巴哈》章。巴加图利亚版的编辑方针后来被东德的女学者英格·陶伯特(Inge Taubert)采用,成为她编排新德文版的依据。我国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中的第3卷《德意志意识形态》也是以阿版(经俄文版的中转)为基础的。

3.新德文版(Deutsche Zeitschrift fur Philosophie,1966)新德文版是前东德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所”以巴加图利亚俄文版为底本编辑而成的。新德文版继承了巴加图利亚俄文版的编辑方针,只不过删除了巴加固利亚版的26个节标题。巴纳所发现的那几页手稿也被加进了正文中。但是,这一版本省去了关于删除、修改、增补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笔迹的详细记载,其史料价值不高。遗憾的是,我国19 88年发行的《费尔巴哈》章的单行本所依据的就是这一版本。

4.新MEGA的试刊版(Probeband,Marx-Engels Gesamtausgabe,1972)由于人们对如何编排《费尔巴哈》章存在蓍分歧,1972年,苏联和东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又在新德文版的基础上发表了《费尔巴哈》章的新MEGA试刊版,这一版本首次按照手稿的写作方式采取了左右两栏的印刷方式,将投有指定插入位置的增补内容都排印在右栏。它继承了阿版的排版模式,将手稿的修改过程、增补以及笔迹等详细信息都放在卷末的《异文明细》(variant-enverzeichnis)中。同阿版相比,试刊版《异文明细》的记述要比阿版《文本异 文》精确得多,其记述方法也科学得多,依据《异文明细》在理论上可以使手稿复原由于MEGA的权威性,试刊版成为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基本版本。5.广松版(《新编辑版(德意志意识形态>》,1974年)

广松版是由日本河出新房新社出版的,因此也叫河出版。1965年,广松涉就在季刊《唯物论研究》上发表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编辑上的问题一的论文,开创了日本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献学的先河。这篇论文详细地分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的内在构造以及粱赞诺夫和阿多拉茨基版的缺点,得出了阿多拉茨基版“事实上等于伪书”的著名结论。2005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广松涉的《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6.涩谷正版(《草稿完全复原版<德意志意识形态>》.1998年)

本书是继广松版以后日本出现的最重要的版本,因为“本书是第一本在照片复印和原始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的译本”。涩谷本人曾在1 995年3月至12月在“社会史国际研究所”对手稿进行过WJ查,亲眼看过和誊写了手稿,在这个意义上,它应该是最接近马克思恩格斯手稿的文本,其译文的可靠程度远远超过包括广松版在内的其他版本,特别是在复原手稿中被删除的部分上,涩谷版做得最为出色,超过了新MEGA的试刊版和广松板。正是因为如此,目前日本出现了用涩谷版代替广松版的趋势。

7.小林昌人补译文库版(《新编辑版(德意志意识形态>》.2002年)2002年,日本又出现了岩波文库版《德意志意识形态》。文库版的底本是广松版的《德文文本》篇,其翻译编辑工作是由广松的弟子小林昌人完成的。小林在翻译时曾参照了山中隆次的私家版,并根据涩谷版的研究成果对广松版中手稿的删除部分进行了全面的修订。

8.新MEGA的先行版(Vorabpublikation aus Band 5 der Ersten Abtei lungder MEGA,2004)2004年新MEGA又出版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先行版,并预告说,载有《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新MEGA第1部分第5卷将在2008年正式出版。先行版在排版方式上,延续了1972年试刊版的编辑方针,按照新MEGA的《编辑准则》,把最终的文稿和关于手稿修改过程等的说明分别编进《文本》(Text)和《附属资料》(Apparat)两个相互分离的眷中。在手稿的排序上,先行版决定不再把《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编辑成一部完整的著作,而是尊重各篇手稿和刊印稿的原貌,严格按照手稿的写作时间顺序(Chronologish)排序。如果不出意外,先行版将成为新MEGA第1部分第5卷的正式版。

以上,我们按时间的顺序考察了《费尔巴哈》章的德文版和日文几个版本韵基本情况,从这些情况来看,《费尔巴哈》章的出版史可以看作是一个逐渐恢复手稿本来面目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巴加图利亚和广松涉的文献学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们促成了欧洲和日本两种编排《费尔巴哈》章手稿的运动,同时掀起了一场从原始手稿的角度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新高潮。

上述诸种版本都各有其特点,但对我国编译出版影响较大的仍是前苏联的新编俄译本。我们现在见到的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第2版所载《费尔巴哈》章系直接采用德文单行本1 985年版结构。这一版本的结构源自前苏联的新编俄译本。它的编排比1932年《马克思思格斯全集》历史考订版的版本结构有很大的改进。

在中国,使研究者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编辑问题加以关注的契机,是1988年人民出版社版《德意志意识形态》新编第一手稿《费尔巴哈》的出版。那是前东德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所根据1965年巴加图利亚编辑的俄文版于1966年编辑成的所谓“新德文版”的翻译版。

三、时代背景与写作动机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德意志意识形态》无疑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也是学界公认的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性著作。它的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写作动机也是解读时应该思考的同题,因为写作背景和写作动机是解读《形态》时应该面对的潜在文本。

(一)社会语境:无产阶毁斗争的需要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新兴的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真实反映自身利益的新的世界观,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当时支配和影响着工人阶级政治斗争运动的“理论”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社会思潮。如当时代表着唯物圭义哲学最高成就的是费尔巴啥的人本学。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不仅是资产阶级世界观,而且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它从资产阶级的抽象的理性的人出发,撇开人的现实社会关系,抽象谈论人与人的关系、人的幸福与道德。费尔巴哈用一种美文学的风格抽象谈人“爱”。这种人本主义在工人中迅速传播,不仅不能指导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而且它反而会消磨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与斗争意志,阻碍无产阶级运动。

因此,要创立代表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新世界观(哲学)就必须首先批判资产阶级哲学,特别是要批判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黑格尔的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哲学的错误,把支配和影响当时工人阶级政治运动中的各种错误思潮从工人运动中驱逐出去。

马克思、思格斯决定通过批判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制定他们自己的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就是为此而写的供进一步研究用的笔记。这个愿望最初是他们在1845年9月到1846年夏季共同写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通过批判以费尔巴哈、布鲁诺·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观点来实现的。

(二)直接原因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体部分写于1845年“月到1846年夏天,距今已有160年。马克思、思格斯之所以撰写这部手稿,直接动机是回击《维干德季刊》第3卷上鲍威尔、施蒂纳等人的文章。鲍威尔在青年黑格尔派的杂志《维干德季刊》第3卷上,发表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的特性描写》一文,在这篇论文中不仅批判了费尔巴哈、施蒂纳、赫斯,还顺便捎带着批判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合著《神圣家族》。施蒂纳在《唯一者及其所有》这本畅销书中也批判了马克思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那两篇论文《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鲍威尔和施蒂纳的批判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轻视马克思和恩格斯,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成是费尔巴哈哲学的一个流派,看成是费尔已哈的追随者。为了回应鲍威尔和施蒂纳的批判,阐明自己的思想与黑格尔左派,特别是与费尔巴哈的根本区别,马克思和思格斯写下了这部长篇大作。

(三)马克思自身思想发展的结果:从“两个过渡”到“思想的传承、决裂与重构”

论及《德意志意识形态》标示马克思自身思想发展的结果时,人们普遍认为1844年马克思已完成“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世界观)、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政治)的过渡”,思想发展上,正处于创立自己新世界观的前期。而聂锦芳老师认为“这显然是哲学的党性原则和日丹诺夫式的哲学史解读模式的一种贯彻及体现。”其认为“这本书的要旨在于清算他自己的新的哲学见解与当时德国流行的哲学学说及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剥离和建构的过程。”1859年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谈到了当时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目的,他说:“我们(马克思和恩格斯)决定共同钻研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思想体系的见解之间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要达到这一目的,还需要从正面说明自己对社会历史、人的本质人的解放等的理解。因此,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阐明了在他们头脑中酝酿已久的新世界观,即对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和共产主义理论。

四、视角主义下的文本解读

(一)现存结构和内容

在马克思、思格斯的诸多手稿中,《形态》的第一章“费尔巴哈”是最为错综复杂的一个。不仅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多次修改过此手稿,此手稿本身没有完成,而且 1932年由阿多拉茨基编排的“费尔巴哈”章,即今天我们广泛使用的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底本,也不甚令人满意。我们这里只关注手稿排序问题。

根据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b1995年版所载文本,《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全文由四个手槁即[I][Ⅱ][Ⅲ][Ⅳ]。28个片断(每个片断之间用“——”线隔开)以及151个自然段组成。各手稿及所属片断主要内容如下:

[I]:含4个片断,29个自然 引言 引言说明本书研究和批判的对象是青年黑格尔派,其主要代表是施特劳斯、鲍威尔、费尔巴哈和旌蒂纳等。

《A.-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这一部分主要揭示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的局限性。

《1.-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国哲学》

这一部分论述了下述内容;

(1)人类历史赣以存在和发展的现实的前提。人类历史的现实前提是: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括动,即物质生产;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2)生产、生产方式、交往形式。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生产方式不仅是人的再生产方式,而且更是人的活动方式,生活方式即存在方式。个人间的交往是生产的前提。交往形式是由生产决定的。

(3)分工。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分工的发展。分工的发展程度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尺。分工决定工商业同农业的分离以及城乡的分离,并进而决定商业同工业的分离。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就是所有制的不同形式。历史上的所有制形式是:部落所有制;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4)个人和社会。社会结构和国家是从个人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关系的主体。

(5)意识和存在。物质生产、交往决定精神生产、交往。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Ⅱ]:含3个片断.30个自然段。

这一部分论述了下述内容:

(1)实践。实践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是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基础。费尔巴哈的局限性在于,没能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感性世界的个人的实践活动。

(2)人的社会活动的四个方面或四个要素:物质生活的生产,新的需要的产生,家庭以及生产力。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

(3)意识,语言和分工。语言是一种现实的实践的意识,它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人们之间交往的需要才产生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分工是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三者之间矛盾的根源。分工和私有制是同义语。分工是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矛盾的根源。分工也是人的实践活动异化的根源。

(4)异化及其扬弃。所谓人的实践活动的异化,是指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相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异化扬弃的根本前提是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异化才能成为革命对象,才能避免贫困的普遍化,才能建立普遍交往;个人才能由地域性的个人变成世界历史性的个人。共产主义归根到底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交往为前提的。它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而是消灭现实状况的现实的运动。

(5)市民社会。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市民社会是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

(6)世界历史。生产力越发展,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被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和民族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历史越成为世界历史。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活动。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共产主义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每个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

(7)其他四点结论。①在资本主义阶段,生严力已成为破坏的力量。②阶级统治的条件是利用一定的生产力的条件。统治阶级的社会权力决定于财产状况,并表现为相应的国家形式。③共产主义革命是消灭奴役劳动、消灭阶级统治和阶级本身。④共产主义革命的必要性不仅在于推翻统治阶级·而且在于改造无产阶级自身。

(8)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本质。“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它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从观念出发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观念的形成。(9)人既是主体也是客体。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10)以往一切历史观的局限性。以往的历史观忽视了物质生产这一历史的现实基础,从而从历史中排除了人对自然界的关系,造成了自然界和社会历史的对立。

[Ⅲ]:含1个片断,10个自然段。

这一部分主要阐述意识形态的本质,提出了下述一些基本原理。

(1)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统治阶级既体现为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也体现为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既支配物质生产资料,也支配精神生产资料。

(2)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是以思想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

(3)统治阶级的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家编造的。

(4)统治阶级的思想在开始时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有一定的联系,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或普遍性形式。

(5)历史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在于,将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同进行统治的个人、同作为其基础的社会物质关系区分开来。[Ⅳ]:含20个片断.82个自然段。

这一部分包含20个小节,内容十分丰富,全面论述和涉及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历史观的各种问题。各节论述的具体问题是:①生产工具与私有制;②分工同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力与交往形武;④竞争;⑤个人与阶级;⑥个人与共同体;⑦生产力与交往形式、共产主义;⑧征服;⑨占领;⑩私有制、劳动、分11生产力:民族的个人能力;○12生产力与交往、劳动与自主活动;○13市民社工;○

14分工、镇压、法律、自然科学、上层建筑史;会(经济基础)与政治上层建筑;○15历史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16宗教;○17意识形态传统;○18分工;○19所有制。○其中,阐述了下列一些主要问题:

(1)分工。在野蛮状态下,脑体活动还没有完全分工;在文明状态下,脑体活动已经实行分工。脑体活动的最大一次分工是城乡的分离,它导致了阶级和国家的产生。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条件下才能存在。城乡的分离还可以看做是资本与地产的分离。分工的进一步扩大是生产和交往的分离,即商业的产生。不同城市之间分工的结果就是工场手工业的产生。商业和手工业的扩大产生了大资产阶级。中世纪以来私有制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①15世纪束l6世纪初17世纪中叶,为工场手工业时期。②17世纪中叶-18世纪末,为商业时期。③18世纪末以后,为大工业时期。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和世界市场,开创了世界历史。

(2)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3)个人、阶级、共同体。各个人的社会地位,他们个人的发展,是由阶级决定的,他们隶属于阶级。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才可能有个人自由。以往的共同体,仅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是虚假共同体-共产主义是真正的共同体,在这种共同体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无产者为了实现自己的个性,必须推翻现存的共同体,即资产阶级国家。共产主义共同体是个人把自由和运动发展的条件置于自己控制之下的个人的一种联合。

(4)生产力与交往形式,共产主义。建立共产主义具有经济性质:为自由个人的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有个性的个人与偶然的个人是一种历史的差别。对于后来时代的个人是偶然的东西,对于毙前时代的个人则相反。

生产力与个人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个人活动与交往形式的关系。个人交往的条件最初是与个人的个性相适合的条件,是个人自主活动的条件。但后来就逐渐转化为个人自主活动的桎梏。交往形式的更替构成交往形式的历史联系和序列:已成为桎梏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逐渐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取代,等等。由于交往条件是适应一定时期的生产力产生的,故交往形式的历史可以归结为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归结为个人自身力量发展的历史。(5)征服、战争、占领。一切都取决于被占领国家的生产力、生产条件和交往条件。

(6)私有制、劳动、分工。私有制和分工是资本主义条件下个人的一切生存条件。分工是资本和劳动矛盾的根源。

(7)劳动和自主活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已失去了任何自主活动的假象,成为摧残生命的方式,成为自主括动的否定方式,成为手段。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才能实现个人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实现自主活动同物质生活的一致,实现劳动向自主活动的转化。

(8)基础和上层建筑。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它包括该阶段的整个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因此它超出了国家和民族的范围。它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政治和观念上层建筑的基础。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各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私法是现存私有制关系的表达。

(9)唯心主义历史观的认识论根源。有关意识形态的职业由于分工而独立化·造成了人们关于自己的职业与现实关系的错觉,以致把现实的关系变成了观念的关系。

以上,我们详细分析了《费尔巴哈》章的现存结构。为了使读者能够对这一结构有一个更为明晰的把握和概览,我们再以此为基础将该章4个组成部分所含28个片断的内容的主题逐一列出: [I] 1.青年黑格尔派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66页,以下只注页码)

2.现实个人、生产活动、物质生活条件(66下-68上)3.生产力、分工、所有制(68中-71上)4.现实个人,存在与意识(71下-74上)[Ⅱ] 1.青年黑格尔派批判、实践,生产、需要、家庭、社会关系、意识、语言、分工、异化及其扬弃(74下-87)2.市民社会(87下-88上)

3.世界历史与共产主义革命、唯物史观、青年黑格尔派批判(88下-98上)[Ⅲ] 意识形态(98下-102)[Ⅳ] 1.生产工具与私有制(103-104上)2.分工,生产力与交往形式(104下-115上)3.生产力与交往形式(115下-116上)4.竞争(116中)5.个人与阶级(116下-118)6.个人与共同体(118下-121下)7.个人与共同体(121下-122上)

8.生产力与交往形式、共产主义(122下-125上)9.征服(125下-126上)10.占领(126下-127上)11.私有制与劳动、分工(127中)12.民族个人能力(127下-128上)13.生产力与交往,劳动与自主活动(128下-130上)14.市民社会与政治上层建筑(130下-131上)15.分工、镇压、法、自然科学、上层建筑史(134中)16.历史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134下-135上)17.宗教(135)18.意识形态传统(135)19.分工(135)20.所有制(135下)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批判以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全面系统地阚发和论证了作为科学共产主义哲学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在其第一章《贵尔巴哈》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对白己的哲学新世界观作了正面的系统的阐述,论述了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螭明了社会形态的演变和更替,论证了共产主 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这些论述集中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精髓。

(二)内在逻辑思路

根据以上整理,《形态》第-章文稿内在逻辑思路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前提是现实的个人。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前提是现实的个人的本质规定——物质生产实践。现实的个人的内在矛盾和逻辑展开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和他们的意识。物质生产实践的内在矛盾和逻辑展开是生产力与交往形式,而分工则是联结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现实环节。交往形式即市民社会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以及整个历史的基础,因此应由此出发描述和阐明政治的上层建筑和观念的上层建筑,描述和阐明国家、法以及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并且,进而去描述和阐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描述和阐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本质及其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文稿篇章逻辑结构如下:

青年黑格尔派批判(引论)一现实的个人与物质生产一存在与意识一生产力、分工与交往形式一市民社会一国家、法一意识形态一个人与阶级、共同体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本质及其与唯心史观的对立(结语)

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各篇章写作顺序,聂锦芳博士认为在过去的《簿意志煮识形态》研究中,受到关注的只是《费尔巴哈》一章,但它的篇幅却只有原书的十分之一。是不是这一部分可以容纳或替代其余部分的具体思想?仔细研究就会发现,绝对不行。因此现在需要特别对其他章节也进行认真的释读。《形态》各篇章的释读应按作者写作的先后顺序,先解读他们对鲍威尔的批判(《圣布鲁诺》).然后是对施蒂纳思想的分析 《<圣麦克斯》两章),之后才是通常被置于首位的《费尔巴哈》一章,最后则是第二卷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的部分。而按照现有的编排,第二卷五章内容缺了两章,根据考证,刊登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中的《反克利益的通告》和《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义》就是其组成部分。还有,恩格斯鉴于“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的最新发展而撰写了作为该书第二卷“直接继续”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者”》一文,也是需要解读的材料。只有把上述材料统统纳入研究者视野,《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才能有一个完整的文本解读基础。惜乎迄今为止国内外还段有一部这样全面解读其各个组成部分的书问世,这个研究空白亟待填补。这确实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解读思路。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实践思想

1.《形态》对实践的描述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范畴,它不仅是认识论的基本范畴,也是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马克思的实践观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

“虽然实践在马克思哲学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但马克思本人并投有给实践下一个定义。我们只能通过他对这个概念的使用来大致把握他对这个概念的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主要从描述的形式详细阐释了实践,认为实践就是现实的生活,它包括两个层次、五种生产。

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足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是人类得以产生、人类历史得以诞生的前提条件。只有当人类开始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人才彻底地脱离了动物界,人类的历史才真正开始。这就是实践的第一个因素。“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即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人类及人类历史要生存发展下去,就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即实践的第二个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是人们创造历史活动,使人们生存下去的物质保证。物质资料需要生产与再生产,创造历史的主体同样也需要进行生产与再生产。所以他们指出:“一开始就纳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就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这就构成了家庭关系,通过家庭,人类得以繁殖下去,不至于灭绝。这便构成了实践的第三个因素。

在考察了这三个基本因素后,他们还特别指出,物质资料的生产、再生产与人类自身的生产构成了社会活动,即实践的三个基本要素,在理论层面可以将它们概括为三个层次,但是在经验事实面前却都是与人类的历史一样长久。嚣不应把社会活动的这三个方面看作是三个不同的阶段,而只应该看作是三个方面,或者,为了德国人能够了解,把它们看作是三个‘因素’,从历史的最初时期起,从第一批人出现时,这三个方面就同时存在着,而且现在也还在历史上起着作用。”他们接着又指出:“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热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应该说主要还是社会关系,因为纯粹的自然关系是不存在的,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都是为“我”而存在的。而社会关系是随着物质资料的生产、再生产及人自身的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人类进行这些生产“一开始就表明了人们之间是有物质联系的。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它和人本身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这种联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因而就表现为‘历史,„„”。人们在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生产的同时,不自觉地和自觉地进行着另外一种生产即社会关系的生产。这便构成了实践的第四个因素。社会关系的生产仍然和前面分析的三种生产一样是并列的,和人类的历史一样长久,而不是另外一个层次。紧接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我们已经考察了原初的历史的关系的四个因索、四个方面之后,我们才发现:人也具有‘意识。但是这种意识并非一开始就是.纯粹的,意识。即人是具有意识的,并进行着意识的生产。应该说,前面四种生产构成了实践的第一层次,而意识的生产构成了第二层次。因为意识的生产,是随着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并且最初的意识生产并没有作为相对于物质资料的生产的独立活动发展起来,而是交织在一起,“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最初的意识生产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而是淹没在具体的物质生产过程之中。最初的人的意识是“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意识,是仅“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以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根本就没有意识的生产,意识应有的能动性、创造性并没有体现出来,还停留在直观层面,但是这种意识又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意识的生产与物质生产,也根本就不会产生任何矛盾。只有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真实分工以后,意识的生产也就真正开始了,人们才会有纯粹的意识,意识与物质世界就会产生矛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意识就玎以完全脱离物质世界而独立存在,意识的生产仍然是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是存在决定意识,而不是相反。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语言作为一种意识,也是在具体的物质生产与交往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而人类诞生之初是没有真正的语言的。应该说意识的生产是构成实践的第二层次,而不是第五个因素。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已经明确指出了实践的指代问题,包括两个形式、五种生产。他们从描述性的角度而非概念抽象的角度来阐释实践本身,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旨趣不是用概念等抽象的东西来把握世界,而是“改变世界”,指出实践是存在于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始终的,是与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的。2.其他文本对“实践”的阐述

我们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和阐释,除了联系马克思思想的历史语境及其变迁外,还应特别注意马克思文本的“互文性”关系,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考寨马克思的其他著作来对某主体文本进行互文性深度解读。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啥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在这里,马克思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出发把实践规定为主体的对象性的活动,并以此作为划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界线。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说:“当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出和吸人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这种设走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而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对象性的存在物是进行对象性活动的,而只要它的本质规定中不包含对象性的东西,它就不能进行对象性的活动。它所以能创造或设定对象,只是因为它本身是被对象所设定的,因为它本来就是自然界。因此,并不是它在设定这一行动中从自己的‘纯粹的活动’转而创造对象,而是它的对象性的产物仅仅证实了它的对象性活动,证实了它的活动是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的活动。”马克思这段话是他在他的“新唯物主义”,即“实践的唯物主义”形成过程中第一次(也是中外哲学史上第一次)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出发论述他的实践观,即实践是主体的对象性的活动。

3.当代中国哲学界诠释《形态》“实践”的不同维度

马克思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实践是贯穿马克思的哲学发展始终的一个重要概念。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界延续了苏联哲学对实践的理解。在传统的哲学教科书中,实践往往是被作为一个狭义的认识论范畴来加以定位和阐述的,这极大地缩减了实践概念在整个马克思哲学体系中的本质地位和意义。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论述了他的实践观,其中谈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这成为后人将马克思实践观解读为认识论的最主要的哲学依据。从认识论角度理解实践,明确把实践作为认识论范畴理解,这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发展史上是从列宁开始的。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文中提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当是认识论首要的基本观点”,指出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性地位。在《哲学笔记》中,列宁又把实践作为认识的一个阶段,“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毛泽东则进一步发挥了列宁的关于实践认识论范畴的思想。他在《实践论》中阐发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提出获得真理的著名公式:“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领袖们对实践范畴的认识论解读对后来的中国学术界产生重大影响。无论建国初期有关实践的讨论还是20世纪70年代末的“真理标准”大讨论,都是在认识论领域对实践加以讨论。

徐长福在谈到自己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的理解时,认为他跟“实践论”模式的基本分歧是:“实践论”模式普遍将马克思的实践理解为一种“解释框架”或“哲学视界”,实际上也就是“世界观”;而他则将其首先理解为价值本体,即理解为马克思所确认的世界的价值本质和人的终极价值。“本于斯大林模式的教科书哲学将实践放到认识论中去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实践唯物主义’则将实践看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个‘准本体论’性质的核心概念。”

综上所述.当代中国哲学界诠释《形态》“实践”概念包含两种基本维度如果从其价值维度、人文关怀的维度,可以把实践作为世界的价值本质、人的终极价值,亦即价值本体来看待;①如果从其“科学范导维度”(陆剑杰语)或认识维度、“认识论或技术主义解释框架内”(俞吾金教授语),可以把实践理解为是一切认识活动的源泉和基础,是检验认识真理性酌客观标准。俞吾金教授主张抽象认识论维度内的实践概念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生存论本体论维度内的实践概念关注的则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何中华认为:“实践范畴在旧的哲学教科书体系中也未曾被人们从人的存在的高度加以阐释,而是仅仅被安排在认识论的框架内予以说明,其后果是一方面极大地缩减了实践的哲学意味,另一方面则使哲学游离了人的存在。当实践唯物主义被重新发现之后,实践的本体论意蕴才被充分地诠释出来,从而恢复了哲学与人的存在之间的本然的和始源的联系。”

在论证这两个维度实践观的关系时,俞吾金教授引证马克思“„„实际上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改变和反对事物的现状。”这句话提出了很有见地的观点:马克思始终是在本体论的意义上谈论实践活动的。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中,本体论维度是根本性的,认识论维度则是植根于本体论维度的。

在我看来,马克思哲学中的实践论,是本体论与认识论辩证统一互相规定的。正如陆剑杰所言:马克思哲学中的实践论,是本体论的,因为它说明了人的存在和生存的方式,可命之为“实践生存论”;又是认识论的,因为实践这种存在和生存方式,必定以“认识”为中介,在“实践一认识实践”的循环往复中来展开的,可命之为“实践生存论的认识论”;又是历史哲学的,因为实践这种存在和生存的方式,就是社会历史的实质。实践生存论是马克思历史哲学的本体论,“实践、认识、实践”的展开是马克思历史哲学的认识论。在马克思哲学中,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的主题是同一的,均研究总体性社会实践,研究社会实践中人作为主体和环境作为客体之间的关系;同时它们对主题的回答又是递进的。本体论对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和生存方式进行基础性的分析,认识论对其中的主体客体的关系(反映性关系、评价性关系、规范性关系)作展开的分析,历史观则把主客体关系特别是主体际交往关系作还原式的最具体的论释,从而完成对实践论的阐发。4.实践概念的哲学含义

我们认为,对于实践这样一个关系全局的重要范畴的理解,不能把它看成是一个凝固的、抽象的东西,而应把它看成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历史的范畴,并从多方面去剖析、理解、认识它,从不同维度、侧面、内涵、层面来生成对实践的理解。

(1)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使用和对实践的理解

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和实践思想原本就是从西方实践哲学的传统中发展出来的。在西方,实践哲学有两个传统:一个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中经康德最后到现代实践哲学的传统,这个传统把实践理解为人的存在方式,主要包括人的政治和伦理活动;另一个是从近代开始的以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这个传统所理解的实践主要指生产活动,把实践理解为埋论的应用。首先,我们来看看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使用。李文阁认为马克思是在理论与实践的对应中来使用实践的,认为马克思把实践看做不同于精神劳作的实在的“行动”,看做是感性的活动。这不论是在其早期还是成熟时期的著作中均是如此。在《手稿》中,实践与“理论”、“观念的生活”、“理智地复现自己”对应,而与劳动、“现实的生活”、“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同义。例如;“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要的。”在《提纲》和《形态》中,实践仍然与思维、观念、意识、思辨对应,而可以与感性活动、实际活动、现实生活、物质生产等等概念互用。其次,在马克思的一些著作中,实践与劳动、生产、物质生产等概念是可以互换使用的。比如在《手稿》中马克思就说过:“我们从两个方面考察了实践的人的活动即劳动的异化行为。”在《形态》中阐述自己的历史观时,马克思、恩格斯又写道:“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这里的“物质实践”就是指马克思在说这句话之前所说的“作为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再次,在马克思那里,实践并投有局限于物质生产,而是包容了交往、革命或社会改造等一切感性活动。这通过他在不同著作中对实践的使用就可以看出。早在1843年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实践是指与理论、哲学对应的现实的“革命”、“人的解放”行动。在《手稿》中,实践主要是指工人的劳动、工业、现实的或感性的对象化活动,同时,马克思还把共产主义的羊工业者的联合活动、他们的交往活动称之为实践。在《提纲》中,实践被等同于感性活动。在上面引述的《形态》中阐述历史观的那段话中,实践就不仅指物质生产,而且涵盖了交往。而在《形态》的另一处,实践不仅包括人改造自然的活动,而且包括人改造人或改造社会的活动,即“实际运动”或革命。总的来说,马克思继承了从人的存在方式看实践的解读模式,把实践理解为一种自由活动(当然,这样的实践还不是现实存在)。

(2)实践的三个基本层面的活动

实践的具体展开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三个基本层面的活动,即生产活动、社会交往活动和精神生产生成活动。生产活动指人自身的生产和物质生产,它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形态。物质生产活动中人与自然首先是一种物质性的否定关系,即生产劳动,这种物质生产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性活动。人自身的生产包括生育、培养和教育后代。它不仅是人口的生产,也是人的素质培养和塑造。这两种生产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社会交往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实践活动。首先,交往制约着人的发展和民族的发展。马克思说:“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着自己的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直到它的最遥远的形式)的制约。”还认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其次,社会交往的扩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更进步的个人自主括动类型的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由于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所以它们的历史同时也是发展着的,为各个新的一代所承受下来的生产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交往是理解人的本质的重要方面。“他(费尔巴哈——编者注)把人只看作是‘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因为他在这里也仍然俘留在理论的领域内,而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

精神生成活动指对事物和人自身的认识、理解、解释、说明和探索、创新等精神性活动,是人与其精神的实践形态。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提出精神生产的概念及产生根源,“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直接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马克思同时指出,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着两种结果,一是对人的外部环境的改造,一是对人自身,主要是观念世界的改造。生产活动、交往恬动和精神生产生成活动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往往交织在一起,有时甚至是同一实践的不同侧面。这些活动在实践的二重化结构的矛盾作用下,将社会与个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人的存在成为具体的、生动的、开放的存在,从而自为生成丰富多彩的属于人的世界。(3)实践活动的形式

“马克思扬弃了亚里士多德和康德关于两种实践的观念,把实践概念理解为一个涵盖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的统一的概念。这样一来,人的各种活动就不再处在离散性的状态下。”从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来看,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对人的活动的整体性的规定。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理所当然是物质生产实践。实践活动又理所当然包括诸多实践形式:物质生产实践、政治实践、伦理实践、诗性实践、精神实践、革命实践(实现社会和历史的根本变革)、科学实验、艺术实践(有些学者认为“若以马克思和亚里士多德共同承认的自由的活动作为是否属于(狭义)实践的标准,则在晚年马克思那里,便只有艺术活动属于实践。”)(4)实践概念的界定

由以上分析与论述基本可以认定实践是一种主体的有目的的生产性、对象性的活动。实践是主体借助于中介指向窖体的一种现实的活动过程,其基本构成要素是主体、客体和中介。马克思是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提出实践是主体的对象性的活动。即人作为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把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化为对象,创造客体,以表现和确证自己是对象性的、现实的人,表现和确证自己的活动是对象性的活动。并不是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对象性的活动,只有那些能够创造“感性客体”(主体对象性活动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思想客体”(主体对象性活动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才是对象性的括动。

(5)实践的特征 由以上分析与论述基本可以概括出实践的三大特征;客观现实性、对象生 产性、社会历史性。

客观现实性实践的首要特征是客观现实性。以客观存在性作为实践的特征,是因为构成实践的诸要素和前提是客观的,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中介(工具)、实践的客体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还有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实践的结果也是客观存在的。

对象生产性实践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在“改造客观世界”中体现出来的生产性,这种生产性是实践的能动性、对象性、创造性的统一。所有的实践活动都是生产性的,即都是要结出果实的。在马克思这里,实践是生产性的,意味着不仅劳动生产着价值,而且在劳动基础之上的政治活动还生产着新的政治形式和法律形式,道德活动也生产着新的价值观念和道蔼规范,以至整个人类社会都因为这些活动的生产性而真正成了历史性的存在和主体性的存在。不懂得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的生产性,就很难领悟马克思关于人是“他自己劳动的结果”等类似说法的深意。不仅如此,正因为包括政治活动在内的实践具有生产性,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盼级专政的学说才获得了足够的理据一马克思把巴黎公社看做“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从生产性角度看,无非是说政治活动的生产性可以反过来作用于劳动的生产性,或者说由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所生产出来的公社可以进一步推动和巩固劳动的解放。可见,实践的生产性是马克思打开人类社会的历史性的一把钥匙。

社会历史性实践还有一个特征:社会历史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践离开历史就没有实际的内容,就是空泛的、抽象的。实践只有在历史过程中才能够获得自身真实的内容和性质,历史是实践的本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批判了以往的历史观脱离历史过程来谈历史的错误:“现实的生活生产被看成是某种非历史的东西,而历史的东西则被看成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 5.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理论意义

马克思实践思想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主要是哲学思维方式上的转变。从现实的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活动去思考人的问题,投有把实践理解为体现人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本质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就不能理解实践的世界观、历史观意义。正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系统地论述了实践活动在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和重大意义。人类历史的本质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创造过程,正是在人的实践括动中,才达到了人与自然、社会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进而推动了整个历史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实践思想是对古典理性主义、“新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相对主义等极端化思维方式的超越。这不仅是对传统哲学的超越,也是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其他派别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超越。(2)现实意义

马克思实践思想实现哲学变革的革命意义体现在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以科学的实践观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要以辩学的实践精神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调整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实践思想实现了对人类生活世界的关注。实践思维方式在拒斥了旧哲学的理性形而上学之后,指向了人,指向了现实的生活世界。马克思从来不谈论与人无关的自然世界或存在,而只讲人的现实世界。由此马克思批判以往的哲学是从外在于人的物质世界或绝对理念出发来考察人,而他的哲学则是从人的现实生活出发来说明以往哲学中的那个抽象世界的产生。

以上从五个方面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的实践思想做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实践思想具有全面性、系统性、深刻性等特点。一方面.它是人的有目的的改造外部世界的活动;另一方面,它又是人的深刻自我改造的活动。建立在这一时间概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终于超越了以往的全部哲学,构成了一个唯物论与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统一,本体论与认识论相统一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一个伟大的变革。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其“新”就新在从人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相统一的基础上,科学地理解和解释丁“人”、”实践”、“历史”各自的真实内涵,从而合理地把握和解决了历史唯物主义得以建立的真切前提、真实基础和真正本质,并自觉地形成了“人一实践一历史”相统一的解释逻辑。在它的视野中,“人一实践一历史”三者是相互阐释、内在统一的。我们学习马克思的实践思想的根本目的是建立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应该既是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又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四)新历史观

历史观,亦称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改造和处理人类社会自身以及社会与自然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形态》这部著作比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并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重要标志,奠定了唯物史观的基础。现在,我们就对《形态》中的唯物史观体系分五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解读。1.《形态》中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概括性论述

为了分析研究之便,这里先把《形态》中对唯物史观所作的近1000字的表 述引述如下: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采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末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邵过程(因而也就能够描述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战,而是从物质时间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迁可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 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这种观点表明: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敷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警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作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运种基础尽管遭到烈‘自我意识,和‘唯一者,的身份出现的哲学家们的反抗,但它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却丝毫也不因此而有所削弱。各代所面临的生活条件还决定着这样一些情况:历史上周期是否强大到足以摧毁现存一切的基础:如果还没有具备实行全面变革的 物质因素,就是说,一方面还没有一定的生产力,另一 方面还没有形成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的‘总和活动’的革命群众,那未,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思想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一点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这是在《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发表以前对唯物史观完整的表述。2.名称由来及其体系构成

“唯物史观”概念最早出现与恩格斯1883年的著作《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历史唯物主义”概念出现得更晚,是在1892年恩格斯为该书英文版所撰写的序言之中。而且,马克思本人从来就没有使用过这两个概念,换句话说,他并投有用这两个概念来指称他的新“历史观”(Geschichtsauffas,sung)。唯物史观体系分为唯物史观的前提及其内涵、基本原理、伟大结论三大部分。3.确立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及其内涵

(1)理论前提:现实的人,历史存在的前提是人的生命存在

恩格斯把唯物史观定义为“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是有充分的文本根据的,这就是他和马克思共同创作的巨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观点。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科学的历史观的“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厦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确立历史的起点是解答历史何以可能的关键,只有正确地解决历史起点问题,才能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关于历史是如何形成的,在西方哲学史上有许多的观点,其中比较突出的认识有神学史观、唯心主义历史观、机械唯物主义历史观以及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历史观。神学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神创的,人类历史的存在、发展都是按照神的意志进行的,历史的存在只是神目的的必然。神学史观完全否定丁历史中人的存在,人在历史中无所作为,历史与人毫无关系,这种与人类自己无关的历史必然不是人类历史。这种神创的历史存在论是荒谬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意识、观念是一切的前提,历史是意识、观念运动的必然和展现。虽然唯心主义历史观在一定程度上宣扬了人类思维的能动性、创造性,但他们的人类思维是无人身的,他们的人是抽象的,更是想象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思想、观念、意识是产生于人的物质活动,现实的、从事括动的人们是自己观念的生产者,只有通过人们的物质交往和现实生活,语言、思想、观念、意识才得以形成和表达。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历史不是从意识开始,而是从人的现实生活、人的活动开始的。唯心主义把历史看作是思维、意识、观念的运动,只是一种逻辑的演进,毫无现实根据,这种历史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从实践出发,考察“原初的历史的关系的四个因素”(见本书《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实践思想部分引述)后,在此基础上,指出维持和延续个人生命存在的四种实践活动:维持生命最基本的生产活动;获得新需要的再生产活动;生育生产活动;社会关系。通过这一分析,马克思、思格斯阐明了历史是如何可能的,历史是怎样存在和生成的:现实有生命的人的活动——实践是历史的根基,解读历史,必须以实践为基础。从而确立历史存在的前提,即(现实的)个人的生命存在。

叶汝贤教授认为《形态》所谓“现实的个人”至少包含如下内涵与特征: 第一,“现实的个人”不是宗教意义上昀“原人”或“神人”,而首先是自然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形态》强调入首先是“有血有肉”的存在,是针对那种“口头上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提出来的。这既是针对神学家的“神造”说,也是针对哲学家的“精神异化”论。现实的人具有动物性的需要,这种需要是由人的肉体组织、由人的生命的生产与延续决定的。这是现实的个人的肉体的、活生生的存在,因而是个人的现实性的一种表现。

第二,现实的个人既是自然的存在,更是实践的存在;是自然存在与实践存在的统一。《形态》更强调人的劳动实践的存在,因为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表现。恩格斯认为,要从费尔巴哈抽象的人转到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就“必须把这些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考察”。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到什么是“现实的个人”、现实人的本质。

第三,从历史行动中去考察人,还会进一步发现,人不只是自然的和实践的存在物,而且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存在物。《形态》指出:“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至于这种活动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则是无关紧要的。”因此,凡是现实的人都不是孤立的、与世隔绝的个体,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构成现实的人的本质。

第四,人们通过劳动实践创造满足自己需要的物质生括条件,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这种创造不是不受条件制约的,而是既受自然环境制约,卫受前人创造的和自己创造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所以,现实的个人是有局限性的、受历史的和现实的条件制约的人。

第五,现实的人具有自然性、实践性、社会性、个体性与局限性等特征。《形态》的进一步分析告诉人们,现实的人是在历史行动中的人,他不是静态的存在,而是动态的、历史性的存在;每个人都有其过去、现在与未来,是现实存在与历史存在的统一。

《形态》对个人存在的多种固有因素作了全面的表述:这些因素是相互袋系、不可分割的,而且只有从这些因素的相互联系中,才能真正认识和把握真正的、现实的人。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现实的人就是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生产劳动的人,也就是自然存在与实践存在、个体存在与社会存在、现实存在与历史存在相统一的人。

(2)逻辑起点:把物质生产作为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精辟地揭示了唯物史观的实质,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揭示和论证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共产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同时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它推动人类社会历史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地向前发展。4.《形态》中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列宁称它为“科学的社会学”,“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和“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始终是社会科学的同义词”,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1)对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的阐述

作为生产关系范畴实质上是在《簿意志意识形态》中形成的。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发展这个极其重要的原理,在理论表述上又常常表述为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从诸种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物质关系,从物质关系中划分出交往关系,这种交往关系在一定的所有制形式下,就是交往形式,即“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所制约、同时也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函在进一步论述生产关系时,还同生产的分工和所有制联系起来,从而和历史的发展联系起来。《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的辩证的历史的分析时指出:人们只要进行生活的生产,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所以只育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才能从总体上把握社会,从而真正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综合决定着社会状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教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更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类型的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会变成桎梏并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由于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上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了。”这样,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在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而历史上各种矛盾冲突的解决,归根到底,是要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矛盾。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所以,“在工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必然会产生私有制。”历史上的不同所有制形式都是由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决定的,就如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部落所有制时所说的那样,“它是与生产的不发达阶段相适应”。

1生产力的状况(包括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生产美系的○状况、性质和形式。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质的阶段上,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具体形式。每一种现实的生产关系都是建立在一定性质和水平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的。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②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既是决定的因素,又是最革命的因素,整个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发展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就使原来由它所建立并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变得越来越不能适应,以致不能继续保持其稳定不变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关系就不得不进行部分的变革以继续维持它的存在;而当这种生产关系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生产力继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必须进行全面的变革,以新的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生产关系来代替原来的、业已丧失其存在必然性的生产关系。所以,旧生产关系的灭亡、新生产关系的创立,都是客观的必然。

生产关系昀变革不可能自然而然的发生,它必须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在阶级社会中.是通过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进行的革命斗争而实现的。

第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交往形式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就促进生产力发展,反之,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就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所说的,原来旧的交往方式,“起初是自主活动的条件,后来却变成了它的桎梏,它们在整个历史发晨过程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方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x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它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生产关系之所以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两个原因:一是它为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特别是人与物的结合,提供了较好的形式,从而把潜在的、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能够比较充分地调动生产力中的积极因素,使其发挥作用。二是它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使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有了余地。历史上生产关系的每一次合乎规律的变革,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形成的新的生产关系,都曾经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它形成以后不到100年的时间内所创造的生产力,超过了以往一切时代所创造的生产力的总和,就是一个证明。

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它就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这种阻碍作用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当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状况及其发展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二是当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的状况及其发展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也起阻碍作用。

生产关系的巨大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继续发展,这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就表现得十分突出。但不能由此得出结论,似乎这时不是生产力决定生产芙系,而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须知,生产关系的改变,以及这时由它表现出来的巨大反作用,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生产力最终必将冲破生产关系的束缚为自己的发展开辟道路。(2)市民社会(经挤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出发,把市民社会规定为生产关系的总和。并从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提升到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用以标示社会结构两个基本层次、社会生活两个基本领域的概念-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构成一定社会的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在阶级社会主要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特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统一构成特定的社会形态。在《形态》中,形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概念。在这之后,马克思依据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理论,分析了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社会获得的重大成果,并使这一理论得到了充实和具体化。恩格斯写的《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特别是在他晚年的书信中,对经济基础与上点

理论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在分析现实人的现实物质生产活动时明确指出观念是人对现实的有意识的反映,同时还进一步指出意识和存在的关系:“意识在任何,都只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对意识进一步考察中.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集体分为三个基本因素:生产力、社会状况和上层建筑,并对它们的关系做如下的分析,“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

一定社会的基础是该社会的经济关系的体系,即生产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分配关系三个方面,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首要的、决定性的部分。而一定社会昀上层建筑是复杂庞大的体系,由该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两个部分组成。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文学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政治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主要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机构和政党、社会集团等,其中国家政权是核心。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上层建筑为政治上层建筑提供思想理论根据,政治上层建筑为观念上层建筑的传播和实施提供重要的保证。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根源,是第一性的;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表现,是第二性的、派生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阐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有决定作用时,另外还阐述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就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所说的:“由于私有制摆脱了共同体.国家获得了和市民社会并列相互保障各自的财产和利益所必然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它们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贯穿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在阶级社会,这个矛盾表现为代表先进生产关系、反映经济基础变革要求的进步阶级和代表腐朽生产关系并运用上层建筑的力量阻碍变革的反动阶级之间的激烈的阶级斗争。这一矛盾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推翻旧政权,根本改变旧上层建筑才能获得解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卫依桢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经挤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同样适合于社会主义社会。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产生、它们之间矛盾的性质和解决的途径都具有特殊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先于自己的经济基础而产生,并成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政治前提。这是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特殊表现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一般表现为人民内部的非对抗性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力量进行调整和克服.而不像在私有制社会那样要根本改变社会制度才能解决。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在为自己的经挤基础所决定的前提下,对自己的经济基础具有不同于以往社会的巨大反作用。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由于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历史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初源泉。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打破了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一统天下的局面,是历史观的伟大变革。《形态》明确指出:“意识在任何过程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所谓社会存在,它是存在的社会历史形态,即存在的社会本质也就是人民的社会实践:它毋宁说就是人们的感性活动本身,就是生成性的实践。马克思从改变旧唯物主义对存在的理解方式开始,扬弃了对存在的一般的、抽象的理解方式。

社会存在包括三项内容。一是“自然地理环境”,它指人类社会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如一个国家的国土大小,地貌状况,资源分布·海域及其资源,等等。二是“人口因素”,它指构成人类社会的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如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和质量,人员的职业构成,人口的分布,等等。三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社会存在的主要内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存在辩证统一关系。

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一,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其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第二,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总之,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历史唯物主又的根本观点。历史唯心主义否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其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科学的社会意识正确反映了事物的属性和变化发展的规律,能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和预测,使人们采取正确的措施,推动事物的发展。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这样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的不同步性。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有时又能走在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前面。一般地说,落后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超前的社会意识会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但是这种不同步性并不能持久。落后的社会意识总是要被社会存在的发展所突破而赶上来,为超前的社会意识所推动的社会存在也一定能跟上社会意识的步伐。另一个方面是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在世界历史的不同时代和世界的不同地区都普遍存在着。

社会意识的相对的独立性还表现在它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恩格斯指出: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两个系列的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但是在表现上是不同的。”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一定要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这是通过社会意识系统结构内部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实现的。在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这两大类型之间-低级的社会心理和感性认识一起,为理性认识提供原料和基础,理性认识形成以后叉为社会心理提供指导,使其上升为高级的社会心理,从而推动整个社会意识的前进运动。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也存在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例如哲学的发展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为基础,是对它们的概括和总结,又反过来为宅们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艺术思想以各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变化为基础,又为它们提供观念上的指导。到目前为止,社会意识在其内部各个部分、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它的部门和形式继续向着划分越来越细、越来越复杂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反向的即综合运动趋势。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就是其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动作用。唯物史观所说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社会意识认识世界的过程。这一认识是能动的反映。作为反映,必定是受动的、被动的,但它又不单纯是受动被动的,它还是能动的,即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的和创造的;它不仅仅能反映世界上各种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还能反映它们的本质和内部联系,反映它们的发展趋势和规律。这样一个过程就不是单纯的反映过程,而且包括反映、建构和反思在内的复杂过程。只有在反映的基础上,通过建构和反思,才能设定目的,作出计划,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并进而把握其发展趋势和规律。社会意识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还能够进一步改造世界。人们在对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发展趋势和规律的认识指导下,按照预定的计划,通过实践活动对原来的事物加以变革,达到顶期的目的。当然,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而这种总趋势的实现,是一个迂回曲折的前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进步的社会意识的作用外,还有落后的甚至反动的社会意识的作用。在这两种社会意识的作用下,社会上有些事物或者只有量的减少或增加,或者不能改变新的面貌而是向后倒退,但这些都只能是暂时的。社会史前进的总趋势是阻挡不住的。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包括对人自身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又分为对人类群体的反作用和对人类个体的反作用。对人类群体的反作用就是对社会的反作用,已如前述。对人类个体的反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这种反作用,是对活动主体的反作用,对于维持主体的正常生存和由低级向高级存在式的进化,是不可缺少的。主体的各种活动,不论是物质性的还是精神性的活动,都离不开社会意识反作用,包括认识和改造的能动作用。而从细胞学说到人类基因工程的出现,说明这种反作用已经在广度和深度上发展到了多么高的程度。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为决定作用。上面所引列宁所说的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客观世界,就含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决定性的反作用的意思。毛泽东批评了关于理论实践的矛盾双方地位不能相互转化的机械唯物论的观点,指出:“当着如同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的时候,革命理论的创立和提倡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当着某一件事情(任何事情都是一样)要做,但是还没有方针、方法、计划或政策(时候,确定方针、方法,计划或政策,也就是主要的决定的东西。”这里明确提出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性的反作用的观点。当然,这决定作用和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决定作用。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是本原、根源意义上的决定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是社会实践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但是,二者又有同一性。

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是为社会意识提供本原,如果没有这个本原,社会意识就不会产生。这是唯物主义的最基本的原理。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主要是为新的社会存在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指导,如果没有这种指导,新的社会存在也不会形成和发展。社会历史越是向前发展,这种作用就越大。比如生产力。如果投有近现代科学.就段有近现代社会生产力;近现代社会生产力是现代科学的应用。再如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t就不会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际上,现代社会的一切存在物,都离不开现代科学和现代社会意识的指导。总之,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是不能否定的。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通过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而展开。它们既统一,又对立,推动着人类社会历史不断向前发展。同时,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概括地说,社会存在的根本特征是它的客观性和物质性,社会意识的根本特征是主观性和观念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相互转化。(4)正确解释社会的本质、社会基本矛盾

马克思一贯以实践的方式来解释社会的本质,即把社会坐活当作实践来理解,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啥的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形态》看来,社会历史归根到底是人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的历史,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前提和基础,是理解人类社会本质的钥匙。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态》中写道:“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这种矛盾——正如我们所见到的,它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中曾多次发生过,然而并没有威胁交往形式的基础,——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同时也采取各种附带形式,如冲突的总和,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意识的矛盾,思想斗争,政治斗争,等等-从狭隘的观点出发,可以从其中抽出一种附带形式,把它看作是这些革命的基础,而且因为革命所由出发的各个人都根据他们的文化水平和历史发展的阶段对他们自己的活动本身产生了种种幻想,这样做就更容易了。因此,按照我们的观点,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都不免爆发为革命,同时这个矛盾还附带有其他的对立或冲突的方式。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技有使用“社会基本矛盾”这个概念,但他们所持有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观点却十分明显。5.伟大意义和当代价值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历史理论,它既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唯物史观实现了整个社会历史观的变革,实现了哲学的变革,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奠定了历史理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伟大成果,为人类认识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的科学领域。自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了这一崭新的历史观以后,它不断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内容上不断充实,形式上日臻完善,正在并且还将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当代价值的内在根据如下:

(1)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价值是在其从容应对当代挑战时表现出来的历史唯物主义面临的当代挑战:社会发展的动力、趋势、规律等问题是唯物史观研究的主要问题。而随着科技草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内外学者在这些问题上提出了与经典马克思主义不同的观点。

①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在社会发展的动力上,哈贝马斯特别强调学习和道德的作用。他认为,社会进化是行为主体在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中把外部结构转化为内在结构——思想、观点、能力的学习过程。吕世荣、聂庆彬运用唯物史观批驳哈贝马斯强调的学习和道德实际上只是对社会发展有反作用,但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

②社会发展的主体问题。随着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不断扩展,社会结构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从事传统的大工业生产的工人阶级不断遭遇失业、下岗,越来越淡出历史的舞台,另一方面,知识分子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掌握者,力量不断壮大,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分子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学者关注的理论焦点。贝尔认为:知识阶级将日益取代工人阶级而起到社会先锋作用,他们不但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主要力量,而且也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政治力量。知识经济社会是知识分子的主舞台,知识分子是知识经济社会的建设者和主体力量。这些观点是针对马克思所讲的从事物质生产的工人阶级既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又是社会革命的主体的思想的,认为马克思讲的社会发展主体只包括从事物质生产的工人阶级,而不包括从事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实际上,马克思讲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社会革命的主体是一个历史概念,不同阶段人民群众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在大工业初期,虽然人民群众主要指从事物质生产的工人阶级,但没有把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知识分子排除在人民群众之外。所以,那种认为知识分子是知识经挤社会的建设者和主体力量已否定了马克思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社会主体的思想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

③社会发展趋势问题。马克思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为基础,科学地诬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将实现的规律。但是,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化的不断扩展,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西方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趋同论”。20世纪40年代后,美国学者索罗金、G·加尔布雷斯、W·罗斯托和荷兰学者J·廷贝根认为,科技革命导致了“工业社会”的建立,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无论是“西方”模式还是“东方”模式的“工业社会”中,都面临着相同或相似的问题-这样将不可避免地产生相同的特征和特点,而这些特征和特点的积累,将使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之间的经济、政治、思想意识差别逐渐消失,两种社会制度必然要相互接近,最终导致两种制度的综合,建立起一个社会性质相同的混合社会,即“统一工业社会”的产生,这种“统一工业社会”既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结合在一起,叉排除了它们的缺陷,在“统一工业社会”中,不仅科学技术迅速发展针对以上观点。有学者提出反驳意见,他们认为,全球化与“趋同不是同一个概念,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全球化的发展历史,是资产阶级开创世界历史的过程。而“趋同论”是世界出现社会主义制度以后产生并发展的,“趋同论”的实质是宣扬资本主义必然战胜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终将灭亡.社会主义国家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要学习、吸纳、积累、改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东西,借鉴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经验,吸收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努力发展生产力,缩短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个过程,并不是“趋同”的过程,而是社会主义制度自身发展的必然,是为了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化进程中,我们要同“趋同论”作坚决的斗争。

(2)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价值是由其内在依据决定的

一种理论是否具有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反映时代精神和满足实践的需要。历史唯物主义创立时所面对的问题,与当代人类社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有所不同的-进入21世纪的人类世界,理论与实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和平与发展问题,而发展具宥更强的迫切性。无论倡导什么样的发展观,经挤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仍然是第一位的。当今世界,无论是国际事务还是国家民族事务,无论是量度综合国力还是权衡社会发展程度,经济都是根本性因素。在这个意义上,当代人类实践和理论活动所要解决的发展问题以及相关问题,仍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域”。唯物史观的理论依然具有普适性,这是唯物史观当代价值的内在根据。

历史唯物主义当代价值的深刻内涵包括两方面内容:唯物史观作为世界观的当代价值和唯物史观作为方法论的当代价值。

①唯物史观作为世界观的当代价值。在世界观层面,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考察人类生活或无产阶级生活或个人生活,而且也没有阶级的相互对抗。的时候,必然既涉及自然界,又涉及人类社会,包括社会集体和单个的个体。“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构成生活的结构。按照这样一种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主要是围绕两条主线而展开的。一是社会历史的物质性问题。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物”是指物质生产,是说人的基础是物质性的,人的实践活动的基础是物质性的。马克思认为,人的第一个实践活动,也是最基础的实践活动.即物质的生产活动也是物质性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历来都是从物质实践出发、从社会生活的现实出发,去认识、解释精神现象和政治现象的基础和根源的。二是社会历史主体的作用问题。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是历史的出发点或第一个前提。人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唯物史观揭示了以往被看做“愚氓”的人民群众归根结底是历史的创造者。因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与自然界的规律有所不同。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规律是在人的自觉活动中实现的,社会规律本质上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规律。但社会规律同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唯物史观作为世界观不同于其他哲学,它的范围涵盖整个现实生活,它普遍适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适用干人类生活、集团生活和个人生活。这便是唯物史观作为世界观的当代价值。

②唯物史观作为方法论的当代价值。恩格斯认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在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世界观只有变成方珐论才有意义。历史唯物主义为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的指导。例如,观察历史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是从现实的前提出发,而且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马恩所说的“现实的前提”是指“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和由他们自己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这种“前提”分析法毋庸置疑具有当代价值。又例如,马克思以及恩格斯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论著中,从不同的角度笼统地分析过人类社会一般要经历原生形态、次生形态和原生形态在新的基础上的复归的发展过程,他们确实基于西欧地区的历史事实提出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个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历史发展观。但他们并没有把这个“五个形态更替”当做所有国家或地区人类社会发展都必须经历的一般过程。但我们不能片面地抓住并曲解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提出一条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这就是现在广为人们熟知的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理论,即把由原始社会一奴隶社会一封建社会一资本主义社会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当做人类一切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然而,并不是所有国家或地区都必须经过这五种社会形态,有的国家或地区就直接从原始社会跨人资本主义社会或社会主义社会等。事实证明,那种认识掩盖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多样性。

科学发展观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当代化的伟大成果。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理论渊源关系。在更切近的意义上,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科学发展观是唯物史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运用和深化。唯物史观的社会历史主体论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石;唯物史观的杜会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理论是全面协调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前提;唯物史观的人与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理论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依据。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正是根据唯物史观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这里,“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就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依据唯物史观关于社会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的理论,强调社会的全面发展。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其次体现在它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辩证方法。唯物史观是一种辩证的社会发展观。唯物史观之所以是辩证的,就在于它把人类社会看做是一个整体,构成这一整体的各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人类社会与它的生存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唯物史观既承认社会客观规律的存在,又强调社会规律的实现与人类自觉活动的辩证统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具有相互依存性。科学发展观运用唯物史观的辩证方法,强调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发挥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整体优势,达成整体目标,是科学发展观一个重要目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克服片面的经济发展观,不能以经济发展代替社会发展,不能把GDP当成唯一追求的目标,也不鸵因为强调发展的全面性而否定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否定经济建设这个党的中心工作。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各个方面,促进全面发展。我们谋求整体发展、全面发展,就要调整不合理的结构,努力实现结构的优化,从而产生优化的整体效益,从深层次上解决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条件问题。因为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与转型是发展的最本质的内容,是决定一个国家能否真正实现现代化的最关键的因素。我国的社会结构转型是整体的、全面的,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是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转型等。针对我国目前社会结构特别是经济结构的不合理现象,要加大改革的力度,推动结构调整。

科学发展观依据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是社会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的理论,强调社会的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词,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唯物史观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对立统一体。一方面,自然环境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基础,也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因而人的活动要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自然环境对社会的发展也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另一方面,人通过劳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创造人化的自然。通过劳动所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在每一个时代都会随着工业或快或慢的发展而不断改变,人们周围的感性世界不是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的产物,是人的活动的结果。唯物史观认为,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利于当代人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下一代乃至人类更长远的发展,应该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最终归宿。但是人类往往从自己最直接的利益出发,力图征服自然,结果破坏了生态平衡,与自然界产生了冲突。唯物史观强调,人类改造自然必须以尊重宜然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恩格斯说过,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

科学发展观依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强调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深化改革一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于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会有较多的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社会主义要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对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领域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及时做出调整与变革,以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推进和深化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努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性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推动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必须正确分析形势和条件,不失时机地努力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通过深化改革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改革要取得成功,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注重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位要求,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唯物主义立场,是科学发展观科学性的重要展现之一。

对于我们来说,人类历史并没有终结,因而所谓客观的历史规律并不是封闭的,而是处于生成过程中的。随着人类生活向前发展,自然界和人类本身都在继续生成着。总之-唯物史观作为一门科学,应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恩格斯早

第三篇:《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共产主义思想解读

摘 要:共产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框架。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共产主义的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于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 共产主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不仅完成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以及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而且系统的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进一步揭示了共产主义运动的一般规律,对于当今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着深刻地指导意义。

一、阐释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主要从分工的角度以及私有制的产生角度来分析共产主义的。他们认为,私有制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分工造成的,分工的出现使得社会生产力不断地发展与扩大,与此同时,分工的出现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阶级矛盾的激化,甚至人的本质的异化。如何消灭这种“异化”,首先,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高度发达。其次,由于异化造成了阶级出现了分化,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越演越烈,无产阶级革命最终爆发。最后,交往的建立和发展,特别是普遍交往的建立和发展。“异化”作为实现共产主义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只有消除了“异化”现象才能够为共产主义的实现铺平道路创造先决条件。换句话说,消除“异化”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共同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的前提。为了生存,无产阶级必须联合起来形成同盟,继而为实现共产主义,扫清障碍,创造有利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就交往的力量本身来说是不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因而是不堪忍受的力量:它们会依然处于某种地方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得出以下这样的结论:“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普遍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也就是说,共产主义是一项世界历史性的事业,只有从全世界的角度把握才能够实现共产主义。

二、共产主义不能在一个国家首先实现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指出:“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可能的。”这句话指明共产主义是不能也不可能由某个国家单独完成的。共产主义是一种联合的运动,只有通过几个先进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斗争才能够实现。否则,共产主义只是一种“经验上的可能”。

三、阐述了共产主义运动的特点

1.以彻底消灭私有制为根本目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指出:“但随着基础即随着私有制的消灭,随着对生产实行共产主义的调节以及这种调节所带来的人们对于自己产品的异己关系的消灭,供求关系的威力也将消灭,人们将交换、生产及他们发生相互关系的方式重新受自己的支配。”“私有制推翻了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这些论述从某种角度阐述了共产主义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消灭私有制,这在以前是完全没有的,也是不可能做到的。过去以往的社会革命不过是以一种私有制取代另一种私有制,而共产主义本质上是要消灭这种私有制。

2.共产主义运动是自由联合体的运动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每个参加共产主义运动的个体都是抱着为了完全消灭阶级的信念而组成的自由联合体。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多次使用 “联合起来的个人”“各个人之间”“有个性的个人与偶然的个人之间”等词汇,目的是为了描述和反映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文中指出,共产主义社会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作为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个人不仅是一个个体的鲜活存在,同时每个个体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与此同时他们又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人与个人之间是一种自由联合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文中是这样写到:“使它们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它使一切不依赖于个人而存在的状况不可能发生,因为这种存在状况只不过是各个人之间迄今为此的交往的产物。”“有个性的个人与偶然的个人之间的差别,不是概念上的差别,而是历史事实”。

从上述马克思、恩格斯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是没有阶级差别的,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个体,他们自愿地加入联合体中,而这种联合体也是没有阶级属性和党派的区别的。

3.共产主义具有经济性质

马克思、恩格斯在文中这样写到,“因此,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在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

第四篇:对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再认识

关于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再认识

吴亚旗 201310810 何为人的本质?何为人的生存价值?尽管哲学史上许多大家都对此类问题有过卓越贡献,但到目前为止,该问题依然是哲学领域中的“老大难”问题。马克思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理论探索,阐发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结论,伴随着哲学变革的曲折历程,他先后提出了“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社会关系本质”。人的本质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尤为凸显。

一、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是自然存在物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尤其是宗教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中,不乏有关于人的本质的各种表述,黑格尔推崇理性,认为人是绝对精神的产物,将人的本质外在化,在超人的绝对理性中去寻求人的本质。激发马克思破开理论死结的人是费尔巴哈。马克思告别青年黑格尔派后,曾做了一阵费尔巴哈派。费尔巴哈正确的看到,虽然理性主义怀疑论有效廓清了基督教神学的迷雾,但它割裂人的意识与人的现实存在,又钻入了经院哲学的死胡同。自我意识在理论上仿佛孤悬在虚无之中,现实的人却与万事万物打成一片。然而,尽管费尔巴哈人本学的真正贡献在于“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撑了理论的基本原则”,但他本人却并未充分重视这一点,其结论只是停留于对人的自然存在和本性的解释上,未能进一步达到对人的社会存在与本性的深入把握。因此,费尔巴哈所谓的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其实并不现实,最终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抽象的人,但是费尔巴哈指出了人的本质就是人本身,这就吧宗教批判变成尘世批判,把对天国的批判变成现实的批判,把对神学的批判变为政治批判。

马克思充分肯定并发展了费尔巴哈关于“人是人的本质”的命题,由于早期马克思还处在费尔巴哈光环的笼罩之下,因此他就不可避免的要用费尔巴哈的论断来表述自己对人的本质的见解。“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的这句话不仅重述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而且还进一步明确表达了对德国宗教批判的人学意义。当时马克思内心的真实写照恰恰对应了费尔巴哈宗教批判所展示的唯物主义内核与内蕴的“人的高度”。

虽然“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表述不甚精准,但在当时的历史时代背景下是非常有意义的,不仅对当时德国宗教批判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而且也成为一切刚刚接触到人的本质问题所不能绕过的门槛。人的本质要素可以有很多,但是人的最高本质不可能存在于这些要素中,因为这些要素并非人类独有。人的最高本质只能是潜藏着丰富内涵的总体性的人本身。

二、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人是实践存在物

费尔巴哈关于“人是人的本质”和马克思关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论断,迈出了科学理解人的本质的第一步,虽然它只是确定了人的本质的居所和出处,并未回答人的本质是什么。后来,费尔巴哈在不断地对人的本质的具体研究中,把人的本质首先定位于“类”。费尔巴哈所说的类本质就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共同特性。费尔巴哈把类本质定位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正确的,但是他仅仅把类理解为单个人的相加,他把意识、理性、意志和爱当做类本质,无疑缺乏严格的根据和论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对其类本质做出了新的回应。在通过人的活动即存在方式来把握人的“类特性”的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提升了对人的本质思考的境界。

人的存在体现于人的生命活动,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成果的基础上,马克思从揭示人的自觉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差异入手,首先肯定了“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如说:“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者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然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民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的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正是人自己生产的物质生活这一点,至少从两个方面,证实了人类特有而不同于动物的生命存在形式:一方面,就活动的内在根据来说,人与动物有着根本不同的尺度。人类活动中内在地具有的两个尺度,实际上客观的决定了人类活动所特有的自由自觉的性质,奠定了它的基础,同时也规定了自由自觉的内涵与范围。另一方面,物质生产劳动显示出人类活动具有高度的意识和自我意识特征。由于人可以在意识中将自己与自己的活动相互区别,使他的生活成为他可认识、可改造的对象,就使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具有了完整的现实形态,成为一个不断变动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并未满足于用人的“类特性”来说明人的本质,更未把由此得出的任何直接结论宣布为人的本质的“定义”。事实上,马克思一向只是否定人们对人的本质所下的各种武断的定义,他自己并未对人的本质下过简单抽象的定义。总之,人是实践存在物。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界定之所以区别前人的界定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认为人不但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实践特性。马克思认为存在决定意识,人们在从事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生产着自己的观念、思想等,但同时他们也受着自己现实生产力及生产关系的制约。为此,个人是什么样的,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物质生产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的存在过程。由此意义上,马克思认为人是实践存在物。

三、人的社会关系与人的价值——人是社会存在物

费尔巴哈由于不理解人在生命需求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活动,所以他找不到人的本质的科学源头,因此不能在人的实践和进化中进一步揭示人的深层本质,至此费尔巴哈的资源已经枯竭了。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用自己的类本质概念与费尔巴哈分道扬镳的同时,开始转向对人自身的本质研究,向具体的人的现实性靠拢。人是社会存在物,在马克思视野中,现实的人是复杂的、多层次的,既是自然存在物、实践存在物,还是社会存在物。在马克思看来,不论是关于“自我意识”的人,还是具有“宗教感情”的人,都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个人在进行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过程中,也必然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人和自然界发生关系之外,人们为了能够进行生产,必须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和产品交换活动。马克思追溯历史发现,个人越是处于生产活动中,就越是不独立,就越是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全面发展的人,他们的社会关系作为他们自己的共同的关系,是服从于他们的共同的控制的,这种个人是历史的产物。由此可知,现实的人本质上是社会存在物,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

人的存在与本质的社会现实性,不仅是理解一切价值的主体性和尺度的根据,也是深入理解人的价值的现实形态的关键。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出发,则持有一种价值的“关系说”或“实践说”。在它看来,价值不是外在于人类生存发展活动的某种先验的神秘的现象,它产生于人按照自己的尺度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可以将价值理解和规定为主客体相互关系的一种特定的质态——以主体尺度为尺度的主客体统一质态。总之,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离开社会关系抽象地谈论人的价值其实是一个假问题。

所谓人的价值,应该是指人的存在和行为在社会关系中对于人的意义,也就是人对于人的意义。“人对人的意义”具有无限多样化的内涵。在现实中,无论作为客体还是主体的人,都是多样化、多层次的。总之,具体的探讨人的价值问题,必须立足于人的本质和根本存在方式,从人对人的关系入手,明确价值的主客体,分辨人对人的多样化的价值。

四、“以人为本”的存在论和价值论的意义

马克思关于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类本质规定,对于今天以人为本大背景下的中国人也颇多启示和激励。关于“以人为本”,从存在论方面说,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必然性的“实然”因为社会生活及其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存在和发展,人的世界就是以人为本的世界。历来人类以非人的神物为本,发展到以人间的强势群体为本,再发展到以全体人民群众为本;从已实现人的某些片面需求为目的,到逐渐走向以社会和自然相互协调、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都一再揭示了“以人为本”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实然和必然的事实。

从价值论方面说,“以人为本”意味着“一切价值都是人的价值”,也就是说,人是一切价值的主体,是一切价值产生的根据、标准和归宿,是价值的实现着和享有者,任何事物的任何价值归根到底都是对于人的价值。人以自身的发展为目的,又以自身的创造为手段。无论是为我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还是为他的社会价值的实现,其实质都是人通过创造包括自身在内的“产品”对不同层次主体人的现实需要的满足。因此,马克思所谓以人为本,不是实体思维下哲学家们的美好愿望或神秘体验,而是关系思维下主体为满足其现实需要,对自身权利和义务的自觉。

马克思的自由的有意识活动的类本质规定告诉我们,人之为人要有一个不枉一遭人生,不负人间一世的高尚活法。把马克思的类本质思想带给我们的启示当作理应激发的感悟,应当说也是马克思当年的真诚祈望。

五、实现人的本质方面的努力方向

(一)提升自我。人作为一个“类”的人,必须具备的品格就是要勤于实践活动,勇于不断探索,不能怠惰成性,无所事事,随波逐流,得过且过,人的实践探索必须是放开手脚,增强自由度和选择读度,为此必须不断学习,把握必然,真正体现人的生命活动区别于动物生命活动的自由特点。人的实践活动时刻要有意识和追求,拒绝盲目,远离本能,确立起远大的生活目标和正确的生活态度。

(二)不断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从历史观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人的全面发展,对于人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于对各种具体发展方案的制定上,而是应该重点考虑如何顺利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即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如何促进生产关系的发展、交往关系的发展。需要指出的是,不能将这些关系的发展只看作是外在于人的发展的东西,或者只看作人的发展的前提,离开这些关系的发展,事实上无从谈及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要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来寻求人的全面发展。

(三)从实际出发。要顺利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认真面对现实,从中发现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以具体落实阶段性目标,并向新的目标靠近。为此,应当正确对待和处理不同阶段上的不同发展要求,这就是要从实际出发,既不能在目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提出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才能实现的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过高要求,也不能因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轻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放弃对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总的方向、目标的现实追求。在当代中国,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来说,最为重要的是要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四)有赖于普遍交往。为什么人的发展有赖于普遍交往?从马克思的分析来看,主要原因在于,其一,只有普遍交往,才能扩大人的自由度和发展程度。其二,只有普遍交往,才能克服“狭隘地域性”个人的局限。其三,只有普遍交往,才能利用人类文明成果来发展自己。其四,只有普遍交往,才能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全面依存关系,从而达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可以说,普遍交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重视人的发展,就必须重视普遍交往。

总之,马克思的卓越贡献在于他将人的本质研究与自己的哲学革命变革的步伐相协调,走出一条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到“人的自由有意识活动的类本质”再到“人的社会关系的现实本质”的科学演绎之路。许多人在马克思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研究人的本质问题,提出的见解也层出不穷,但比较起来,都未超出马克思的视野,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的强大穿透力。在当今以人为本的时代,要为实现人的本质而不断努力,更要为履行人的使命而充分自觉。

第五篇: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 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第一次对人的本质作出科学界定。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主要有三个命题:一是“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二是“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关于第一个命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一思想,提出人的生命活动具有特有的方式,即实践或劳动。实践活动是人和动物的最本质的区别,也是产生和决定人的其他所有特性的根据。在马克思看来,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物质生产,和作为动物的生命活动的生产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把自己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将自然界和自身当作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并能够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工具,既改造自然界,也改造自身。关于第二个命题,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认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人类社会存在两种关系,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人的本质离不开同自然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一切现实的人都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一切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主要的社会关系,是“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人们进一步形成了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宗教的以及行业间的等复杂的社会交往,并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映现着人的本质。关于第三个命题,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这里,马克思不仅赋予需要以前提性,而且赋予它以普遍性、永恒性和能动性。马克思还特别强调指出,“需要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的不断改变和发展的历史。离开了人的需要,人的一切实践活动和一切社会关系都将不复存在。可见,这一命题不仅涵盖了前两个界定的内容,而且揭示了前两个界定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这一界定,是对前两个界定的综合。

马克思的这三个命题是相互统一的有机整体。把握人的本质应当贯彻三者统一的原则。一方面,一定的社会关系是人的活动的具体的历史形式,它的性质和变化都是由实践活动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的;离开实践活动,就不可能产生人的社会关系,也不可能满足人的需要,人就失去了人之为人的具体本质,剩下的只是空洞的“类”的抽象。另一方面,社会关系作为人们活动的组织方式,又是人得以存在和人的活动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离开一定的社会关系,人和人类活动都是不存在的。在现实的人身上,实践活动是内容,社会关系是形式,人的需要是动力。只有正确地理解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三者相统一的基础上进行考察,才能全面把握人的本质。如何在马克思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人的本质作出更明晰的界定?这需要澄清对马克思三个命题的误读。

第一,有一种观点认为“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的命题,带有人本主义色彩,是不科学的。马克思冲破人本主义的桎梏,明确提出实践性是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本质特性。他说,人能够“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是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可见,把“实践”看作人的本质,是马克思的成熟观点。人的本质离不开“劳动”,但“劳动”本身并不就是人的本质,只有透过劳动现象才能把握人的本质。

第二,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命题,一些学者认为这个命题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规定和经典表述。我们认为,人的本质离不开“社会关系”,但“社会关系”本身并不就是人的本质。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不能忽视马克思关于在其“现实性上”、“总和”的规定。马克思指出,只有从人的一切社会关系入手,系统整体地考察人的本质的复杂结构即社会关系的总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个命题与其说是马克思在对人的本质下的定义,不如说是马克思提出了探究人的本质的科学方法。

第三,关于“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的命题,有学者认为,人的需要与人的本质之间有严格的区别,不能把人的需要理解为人的本质。这里,忽视了马克思提出这一命题的背景和前提,马克思所谈的需要是与人的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的需要本质上是自然物质长期进化的产物,是历史地形成的,被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人的需要从根本上同人的社会存在相联系,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的客观必然性。还有学者把“需要”本身理解为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离不开“人的需要”,但“需要”本身并不就是人的本质。譬如,任何人都有衣食住行的需要,这些“需要”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区别。正如我们无法通过一个人所吃的食物、所穿的衣服、所住的房子、所开的汽车来判定一个人的本质,他们的区别仅仅在于消费水平上的差异。但是,如果进一步分析这些需要内容的占有途径、取得方式和消费态度等,便不难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别。

我们认为,人的本质可以界定为:人基于某种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在所从事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生成的历史存在物,即为我的、自觉的、社会性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生成物。人正是由于在某种动力(需要)的驱使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里所从事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才获得人之为人的真正本质,成为具体的、历史的人。根据这一界定,可以这样理解:人之所以为人,而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的特征是实践;群体之所以成为群体,而能够相互区别开来的最根本的特征,是实践中形成的不同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之所以为每个人,而能够彼此区别开来的最根本的特征,是基于一定的需要在不同社会关系和不同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个性。总之,人的本质只能在实践活动中得到生成、体现和确证。这种实践,是基于某种需要所进行的实践,而离开人的需要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下载从《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思想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思想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1846年完成创作的。其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在这......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感性确定性思想及其意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感性确定性思想及其意义 摘要:对生活世界的感性确定性的理解关涉到人们的世界观。《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对费尔巴哈感性确定性批判的基础上,从人与自然、......

    略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法律思想

    略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法律思想 【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产生的标志,是历史唯物主义法学理论第一次较为完......

    试论马克思的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试论马克思的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摘 要:马克思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经历了由《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到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在其......

    评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评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摘 要:马克思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提出了他的著名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优秀范文五篇)

    首页 学校概况 电大动态 教学教务 电子学报 教学平台 网上图书 电子公务 继续教育 ENGLISH 2011年3月13日12:51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0期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

    关于马克思人的本质问题的哲学思考

    关于马克思人的本质问题的哲学思考 摘要:人本主义哲学发展至现代后陷入了理论困境,而源于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马克思人学却最终超越了它。马克思哲学理论中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是......

    马克思与萨特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比较

    【摘 要】 本文分别介绍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和萨特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分析了萨特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区别与联系。认为,萨特与马克思研究人的本质问题的出发点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