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古诗文-苏教版【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专项部分 古诗文
一、课内古诗文。
(一)锄 禾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释】
1、锄禾:用锄头锄去庄稼地里的杂草。
2、日当午:正是中午的时候,太阳在当空,天气很热。
3、汗滴:滴,滴落,掉下。汗水往下落,形容劳动很辛苦。
4、盘中餐:餐,饭食。碗盘里的饭食。
5、皆辛苦:皆,都。即每一粒粮食都是辛苦劳动得来的。【诗意】
烈日炎炎的中午,农夫在田地里锄草松土。汗水从他们的脸上、身上流下来,一大粒一大粒,滴进禾苗下的泥土。有谁知道我们碗中的饭食,每一粒都是农夫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呢?
【作者】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生于唐大历七年,祖籍安徽亳州。父李晤,历任金坛、乌程(今浙江吴兴)、晋陵(今江苏常州)等县令,携家来无锡,定居梅里抵陀里(今江苏无锡东亭长大厦村)。
李绅幼年丧父,由母教以经义。15岁时读书于惠山。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诗2首,内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被誉为悯农诗人。贞元二十年(804)李绅再次赴京应试,未中,寓居元稹处。曾为元稹《莺莺传》命题,作《莺莺歌》,相得益彰,流传后世。元和元年(806)中进士,补国子监助教。后离京至金陵,入节度使李掎幕府。因不满李掎谋叛而下狱。李掎被杀后获释,回无锡惠山寺读书。元和四年
xiaoxue.xuekeedu.com
赴长安任校书郎,与元稹、白居易共倡新乐府诗体(史称新乐府运动),作有《乐府新题》20首。元和十四年升为右拾遗。元和十五年任翰林学士,卷入朋党之争,为李(德裕)党重要人物,任御史中丞、户部侍郎等要职。与李德裕、元稹被誉为三俊。长庆四年(824年),李党失势,李绅被贬为端州(今广东肇庆)司马。放逐期间,李绅写了不少描绘路途艰险、发泄心中怨气的诗文。自宝历元年(825)至太和四年(830),李绅历任江州刺史、滁州刺史、寿州刺史,处境有所改善。
太和七年,李德裕为相,起用李绅任浙东观察使。开成元年(836年)任河南尹(管理东都洛阳的长官),旋又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宋毫汴颖观察使。开成三年八月,编《追昔游诗》3卷,并作序。诗序历述从少年起至入汴止的经历。开成五年任淮南节度使,后入京拜相,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继又晋升为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赵国公。居相位4年。会昌四年(844年)因中风辞位。后又出任淮南节度使。会昌六年病逝于扬州,终年74岁,归葬于故乡无锡。赠太尉,溢文肃。
作品流传至今的有《追昔游诗》3卷、《杂诗》1卷,收录于《全唐诗》。另有《莺莺歌》,保存在《西厢记诸宫调》中。
【赏析】
《锄禾》,以前一直认为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现也有人认为是聂夷中的作品。
这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其中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首小诗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xiaoxue.xuekeedu.com
“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二)悯 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
1、粟:谷子。
2、四海:指全国。
3、闲田:不种庄稼的荒芜的田地。
4、农夫:农民。
5、犹:还。【诗意】
春天种下五谷的种子,到了秋天就取得了大丰收。尽管天下没有闲置的田地,可是农民还是有的被饿死。
【作者】同上 【赏析】
这首诗的前两句给人们以一种仓廪丰实,人们可以吃饱饭的感觉。他再补充
xiaoxue.xuekeedu.com
描述,农民的耕作是非常辛勤的,一寸土地都不肯荒废,四海之内,已经没有空闲的田地了(古人认为中国的东西南北四周都是被海洋包围着,所以常常用“四海”或“海内”代表整个中国的疆域)。种得广,收得多,人们就应该过上富裕的生活了。可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辛勤种田的农民,还是有的因饥饿而死。这是为什么?
李绅只揭露了这个事实,说明农民在受着繁重的赋税的盘剥,不管是丰年也好,荒年也好,一样免不了饿死。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使他不能找出农民受苦受难的根源,说出准确的答案。但是他能敏锐地看出这个事实,用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客观上是对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控诉,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二、课外古诗文。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里。
【注释】
1、渔者:打鱼的人。
2、鲈鱼:鱼名,口味鲜美。
3、但:只。【诗文解释】
江边上来来往往的人,只知道鲈鱼鲜美可口,哪里想过是怎样捕捉来的呢?你看看吧,可怜的打鱼人,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起伏颠簸,那有多危险啊!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是有名的《岳阳楼记》的作者,这篇文章中有流传近千年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能够有这样的抱负,这样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他少年贫苦,后来做到宋仁宗赵祯的副宰相,比较关心人民的痛苦。据说有一次,他考察地方官吏,对一些不称职的,在名单上用红笔一勾,准备罢免。富弼在旁边说:“你这样一勾,那一家子人就要哭了!”他回答说:“一家哭,何如一路哭!”意思是,罢免他,他一家哭,比起不罢免他,让他继续把事情办坏,害得一路人都哭,哪个更合适呢?
xiaoxue.xuekeedu.com
从这件事上看来,他在封建社会里还是比较正直的人。他留下的散文和诗词不多,但都写得不错。
【诗文赏析】
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江上渔者》,在范仲淹的诗作里具有代表性。范仲淹不愧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不赞同“守内虚外”的政策,曾亲自戍边防御西夏,被称为“小范老子胸中有数万甲兵”;他力主革新,曾主持过为期短暂的“庆历新政”;难能可贵的是,他具有以民为念,体恤民生疾苦的思想。
《江上渔者》纸短情长,艺术上颇具特色。全诗无一僻字生词,通俗自然,可谓孺婴会吟,老妪能解。然而,它不像白开水般索然无味,而似醇醪般耐人寻味。于质朴中见厚意,于平淡处见深情,达到了苏轼所说的“似淡实美”的境界,是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一大特色。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另一大特色是,言情述志,欲露还藏。陆时雍曾在《诗镜总论》中提出这样的诗美标准:“善言情者,吞吐浅深,欲露还藏,便觉此中无限。”大凡在抒发情感、表现主题上能真正做到“欲露还藏”的诗作,往往耐人咀嚼,回味无穷。《江上渔者》正是这样的诗。诗旨在反映渔民江上捕鱼的艰险,体恤民生疾苦。
村 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释】
1.拂:抚摸。2.醉春烟:春烟迷蒙,风光令人陶醉。3.散学:放学。4.纸鸢:风筝。【诗文解释】
在早春二月的美好季节里,草长黄莺飞,杨柳拂堤岸,春烟迷蒙,风光令人陶醉。儿童散学早还家,书包才放下,忙趁着东风放风筝。
【作者简介】
高鼎(dǐnɡ),字象
一、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是
xiaoxue.xuekeedu.com
清代后期诗人。他虽然并非大家,却凭着一首《村居》,清新隽永,直抒胸臆,在文学琼林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诗文赏析】
清代诗人高鼎的一首《村居》,描写的是早春二月江南乡村的迷人景致。全诗用词平实,不雕不琢,贴切自然,却给我们展现了一幅令人流连忘返的春天风景图,写出了一首充满盎然生机的春之歌,在许许多多以春天为题材的古诗之中,可以称得上为佳作。就在这温馨的氛围中,在这早春的迷人背景里,一群放学归来的孩子,奔跑着,嬉戏着,放起了漂亮的风筝:“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结尾两句由物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景致渲染得淋漓尽致。“纸鸢”,是风筝的别称,春季放风筝,是我国的一项传统运动。如果说春为四季之始,那么儿童即为人生之初,河堤岸边,孩子们尽情奔跑着放飞风筝,嬉戏玩闹,配上一派生机勃勃又如诗如画的景致,是多么令人赏心悦目的情景!到了这里,诗人虽然没有写出来,其实已经点明题意:儿童是人生的春天,未来的希望,以此选材立意,更显得诗人匠心独具,别出心裁,从而成就了一曲春的佳作。
梅 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
1.凌:冒着,迎着。2.独:单独。3.遥:远。4.为:因为。5.暗香:淡淡的清香。【诗文解释】
墙角有几株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梅花洁白如雪,但远远就能知道那不是雪花,因为从那儿飘来了阵阵的清香。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州(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文赏析】
xiaoxue.xuekeedu.com
这首咏梅小诗描写了梅花冒着冰雪严冬开放的情景。前两句写梅花开放的环境。“墙角”,表明梅花所在地点是偏僻冷落的地方;“凌寒”、“独自”表明梅花顽强耐寒的本性。后两句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依然怒放,芳香宜人的可贵气质和高洁品格。
冬天里,当百花早已凋落了的时候,梅花却在不被人注意的墙角落里独自开放。这里是说梅花虽然孤独,却很坚强,不怕严寒的天气,也不怕受到人们的冷落。
前两句描写景物,看得出作者的感情,后两句更是歌咏梅花的洁白与芬芳。“不是雪”但有雪的洁白,更有暗香袭来。
梅花香自苦寒来。全诗用拟人的手法赞美梅花的情操,表达了诗人高洁的人格理想。
第二篇: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古诗文-冀教版【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专项部分 古诗文
咏 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咏:歌颂。咏柳:歌颂柳树。2.碧玉:翠绿色的玉石。3.妆:装扮,打扮。4.丝绦:用丝织成的带子。5.裁:裁剪。6.似:好像。【诗意】
春天里的柳树翠绿莹润,就像是用碧玉装扮成的,那垂挂着的千万根枝条柔软细长,就像美丽的绿丝带。那片片细巧的嫩叶,精致可爱,让人禁不住会想: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春风拂来,柳枝摇摆。哦,这春风就是那把神奇的剪刀哇。【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他性情放诞,自号“四明狂客”。好饮酒,擅草隶。与李白诸人友善,被称为“饮中八仙”之一。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号“吴中四士”。其诗清丽疏散,绝句隽永有味,《全唐诗》存录其诗一卷,共二十首。其书飘逸多姿,墨迹有《草书孝经》。【赏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住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
xiaoxue.xuekeedu.com
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阴清圆的时候。然而,更妙的是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春 游 湖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注释】
1.春游湖:春天赏游西湖。2.几时:什么时候。3.夹岸:排列在岸的两边。4.不度:过不去。
5.撑:用篙抵住河底使船行进。【诗意】
春风中,小燕子成双飞舞,它们是什么时候飞回来的呢?岸边盛开的桃花被春雨洗得水灵鲜艳,仿佛蘸了湖水一般。绵绵的春雨过后,湖水漫过了桥面,人们无法过河。正为难的时候,一只小船从那浓绿的柳阴中悄然驶出来为游人摆渡,真让人高兴啊。【作者简介】
徐俯(1075~1141),字师川,号东湖居士,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黄庭坚之甥。工诗词,语言秀丽,意境开阔。代表作中以《念奴娇》最为著名。徐俯是宋代江西派著名诗人之一,著有《东湖居士集》6卷。他7岁能作诗,倍受舅父黄庭坚的器重。早期诗风受黄庭坚影响,崇尚疲硬,强调活法,要求“字字有来处”,提倡“脱胎换骨,点铁成金”。晚年的徐俯,在诗歌创作中力求创新,诗风趋向平实自然,清新淡雅,别具一格。【赏析】
xiaoxue.xuekeedu.com
这首小诗,风韵翩翩,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诗人游湖,是早春天气。何以见得?有诗为证。燕子是一种候鸟。它来了,象征着春天的来临。诗人遇上了在田野中忙着含泥的燕子,马上产生了春天到来的喜悦,不禁突然一问:“双飞的燕子啊,你们是几时回来的?”这一问问得很好,从疑问的语气中表达了当时惊讶和喜悦的心情。
再放眼一看,果然春天来了,湖边的桃花盛开,鲜红似锦。但桃花不同于柳树,它的枝叶不是丝丝下垂的,怎能蘸水呢?因为春天多雨,湖水上升,距花枝更近了。桃花倒影映在水中,波光荡漾,岸上水中的花枝连成一片,远处望见,仿佛蘸水而开,这景色美极了!然而还没有写出“游”字,突破这个难关,得有巧妙的构思。诗句不能像记叙文那样直接表达,而是应该选出一个画面,用鲜明的形象,使读者理解到确实是春游湖边。诗人在漫长的湖堤上游春,许许多多动人的景色迎面而来,那么选用哪一处最好呢?最后选出来了:就在“春雨断桥”的地方。一条小溪上面,平常架着小木桥。雨后水涨,小桥被淹没,走到这里,就过不去了。“人不度”,就是游人不能度过。对称心快意的春游者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挫折。可是凑巧得很,柳阴深处,悠悠撑出一只小船来,这就可以租船摆渡,继续游赏了。经过断桥的阻碍,这次春游更富有情趣了。断桥这块地方,集中了矛盾,是春游途中的关键。从前进中遇到阻碍,又在阻碍中得到前进。这个“游”字就在这样的行动中被表现出来了。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意写出江南水乡特有的风光,破除千篇一律的手法,让千百年以来的读者,仿佛也尝到撑出的小船带来的喜悦。
村 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释】
1.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2.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3.醉:迷醉,陶醉。
4.春烟:春天水泽、草木蒸发的雾气。5.散学:放学。6.纸鸢:风筝。【诗意】
xiaoxue.xuekeedu.com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作者简介】
高鼎,生卒年代不详,大约生活在咸丰前后。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人。他的诗善于描写自然景物。【赏析】
《村居》描写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读了这首诗,我们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美丽春景,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第一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第二句写的是人物活动。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
1.蓬头:头发蓬乱。2.稚子:小孩子。
3.纶:钓鱼用的丝线。垂纶:钓鱼。
4.莓:一种小草。5.苔:苔藓植物。6.借问:向人打听。7.遥:远远地。8.怕:害怕。
9.鱼惊:鱼儿受到惊吓而逃跑。10.应:理睬、回答。【诗意】
xiaoxue.xuekeedu.com
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回应路人。
【作者简介】
胡令能,生卒年代不详。莆田(今福建省莆田县)人。唐代诗人。家贫,少为负局锼钉之业(修补锅碗盆缸的手工业者),人称“胡钉铰”。因居列子之乡,故常祭祀列子,又受禅学影响。工诗,事迹略见《唐诗纪事》。《全唐诗》存其诗四首。诗写得通俗易懂,而且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赏析】
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前两句叙述、描写,从外形着笔,是实写。后两句诗侧重神态来写。此诗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
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稚子,小孩也。“蓬头”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外貌不加粉饰,直接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在垂钓时,“侧坐莓苔”,草映其身,那行为情景,如在目前。“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
xiaoxue.xuekeedu.com
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至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所以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当路人问道,稚子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心理方面来刻画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他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通过以上的简略分析可以看出,前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体态,但“侧坐”与“莓苔”又不是单纯的描状写景之笔;后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神情,但在第三句中仍然有描绘动作的生动的笔墨。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春 日 晨 景 五更天欲晓,三月春渐浓。
两岸轻烟杨柳绿,一园细雨杏花红。
堂前住燕子,篱下飞鸣虫。
新荷浮水层层碧,小草漫坡片片青。
【诗意】
春天已经来了。五更,天就亮了。河两岸的柳树、杨树长出了嫩嫩的绿叶。
xiaoxue.xuekeedu.com
园子里的杏树在蒙蒙细雨中开出了粉红粉红的花。房前的燕子开始捕捉小虫喂宝宝了。篱笆下的小飞虫在和朋友一起唱快乐的歌,再看池塘里,新长出来的荷叶浮在水面上碧绿碧绿的。山坡上长满了小草。
绝 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村 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第三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阅读-冀教版【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专项部分 阅读
《小帆船》 作者简介
《小帆船》的作者是河北省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吴珹。主要内容
课文是一首简短的儿童诗,作者以大陆小朋友同台湾小朋友对话的口气,表达了大陆与台湾小朋友的共同心愿:让我们团聚在一起,共享幸福与快乐。分段及段意
诗歌有两层意思。第一层(前四行)写大陆小朋友希望风儿和海浪能将小帆船送到台湾,去给台湾的小朋友捎封信。
第二层(后六行)写信的具体内容:愿我们一起在夏令营中联欢。写作特点
1、诗歌语言朴素、明快,感情真切、自然,读来朗朗上口。
2、诗歌韵律整齐,节奏感强。《海滩上》 主要内容
作者通过描述大海美丽的景色及孩子们在海边尽情的玩耍的情景,来表达作者对家乡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有两段组成。第一段写孩子们在金色的海滩上捡贝壳。第二段写孩子们在金色的海滩上奔跑欢跳。写作特点
《海滩上》是一首充满童真童趣的散文诗,句式整齐,合辙压韵,语言生动流畅,意境优美。文章生动、浅显,易于理解,又贴近儿童生活实际。
《风》 主要内容
《风》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描绘的是微风吹动之下大自然的美丽景象。作者
xiaoxue.xuekeedu.com
通过向我们描述日常生活中的所闻所见,向大家展示了风的轻柔、风的顽皮。向我们揭示了一个这样的道理: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需要我们去留心才能观察到、去思考才能捕捉的,风也是如此。让学生了解自然,培养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分段及段意
这首诗歌共有三节。
第一节:颤动的树叶告诉我们风来了。第二节:泛波的河水告诉我们风在哪儿。第三节:点头的鲜花告诉我们风的存在。三节并列从各个角度形象地交待风的存在。写作特点
1.诗歌的语言简洁明快,句式整齐,意思相近。
2.这首诗歌清新优美,用拟人的表现手法,描写了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的风。
《春雨的色彩》 主要内容
《春雨的色彩》是一个童话故事,它通过一群小鸟的争论,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春天,让我们感受到春雨的宝贵、神奇。激发了学生喜欢春雨的思想感情。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第一段(1自然段)描写了春雨的声、形。
第二段(2——5自然段)写小鸟们各自发表自己的建议。第三段(6自然段)春雨下得更欢了。写作特点
1、文章内容浅显,语言生动,充满了童趣。
2、课文文质兼美,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雨色彩斑斓的特点,滋润万物的作用。
《达尔文和小松鼠》 主要内容
xiaoxue.xuekeedu.com
本文记叙了达尔文到树林里去玩,遇到一只小松鼠,小松鼠把他当作树干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达尔文喜欢小动物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
第一段:讲达尔文是英国的一位大科学家。
第二段:讲达尔文从小喜欢各种小动物。
第三段:讲达尔文在树林里仔细观察小鸟。
第四段:讲小松鼠把达尔文当成树干,松鼠妈妈“急坏了”。
第五段:讲达尔文不会伤害小松鼠。写作特点
1.课文篇幅不长,但故事生动,感情表达得充分饱满。
2.想象丰富、新奇,充满情趣。语言清新活泼,运用比喻很好地表达了达尔文喜欢小动物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信》 主要内容
本篇课文是一首儿歌,以“信”为纽带,以儿童特有的视角和口吻,描述“我”与小鸟、花朵、大海、云、树做朋友,并替它们写信的有趣故事。作者通过替不同的对象写信,表达了自己美好的愿望,同时也说明了信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4个自然段,可分为两段
第一段(1自然段)讲“我”学会了写信,而且非常愿意写信。第二段(2——4自然段)分别述说“我”都写了那些信,而且为什么要写这些信。
写作特点
1.本文语言简练,内容浅显易懂,格式简单。
xiaoxue.xuekeedu.com
2.课文篇幅比较短小,贴近儿童生活,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荷叶伞》 主要内容
《荷叶伞》是一篇布局精巧的课文,全文包括了“雨中”“雨停”两个不同的情境。全文字里行间都体现出一种飘逸的美,文字给我们构成了一组美丽的画面,在吸引我们的同时也把它深深地烙在了我们的心里。它让孩子读完荷叶姐姐的故事后,进一步懂得了享受爱的同时也要去爱的道理。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分为两段
第一段(1—4自然段)写在雨中,荷叶姐姐为小鱼、蜻蜓、青蛙撑起了一个个避风挡雨的伞盖,任它们在自己的膝前身后安然自得地游戏。
第二段(5自然段)写雨停了,阳光照在荷叶姐姐的伞上,亮闪闪的,仿佛让人看到了荷叶姐姐那颗晶莹剔透的心。写作特点
1.这是一篇充满爱意、内容浅近的童话故事。文中运用拟人的手法,再现了风雨中荷叶姐姐为小鱼、蜻蜓、青蛙撑起了一个个避风挡雨的伞盖的动人情景。
2.课文布局精巧,语言生动有趣。故事情节贴近儿童生活,极富感染力,容易引起儿童的共鸣。
《灯塔爷爷的朋友》 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一只海燕以为灯塔爷爷很孤单,通过谈话才知道灯塔爷爷有很多朋友。故事告诉我们:心里有朋友,独自一人时也不孤单;心里无友情,身处人群也孤独。你把别人当朋友,自己就有了许多朋友。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2个自然段。
xiaoxue.xuekeedu.com
第一自然段以灯塔爷爷和海燕对话的方式告诉我们灯塔爷爷为什么不感到孤单。
第二自然段写了海燕的顿悟:你把别人当朋友,你就会有许多朋友。写作特点
1.以对话的形式展开课文内容。
2.文章结构布局简单、明了、轻松、亲切。《小壁虎借尾巴》 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壁虎向小鱼姐姐、老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终因他们各自的尾巴都有用处而借不到的故事。这个故事使小学生认识到小鱼、老牛、燕子的尾巴分别有不同的作用,了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点。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讲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第二段(3—5自然段)讲了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结果都没有借到,原因就是:它们的尾巴都有用处。
第三段(6—7自然段)讲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很难过,回家告诉妈妈,妈妈笑着告诉它已经长出新尾巴了。写作特点
1.本课生动有趣,浅显易懂,线索清晰、明了。
2.本课语言比较优美,一些动词用得很精巧,如“挣、摇、拨、甩、摆”等。3.本课对话较多,且富有浓重的感情色彩,4.文章反复采用相同的句式,叙述了不同的内容,既易于学生接受,又富有生活情趣。
《孩子们的花》 主要内容
《孩子们的花》是一篇清新雅致的小文章,它以淡淡的笔触,娓娓叙述了一
xiaoxue.xuekeedu.com
位园丁用他的睿智,在不伤害童心的前提下,教育孩子要热爱大自然、热爱花草树木的故事,体现出园丁的机智和孩子们幼小心灵的纯洁与美好。
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1自然段)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第二段(2——4自然段)重点叙述园丁与小男孩的对话,园丁循循善诱地引导男孩把花留在花园里。
第三段(5——6自然段)写其他孩子也和小男孩一样,把美丽的花朵留在了大自然。
写作特点
1.本文的故事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2.这篇文章人文内涵丰富,不同年龄、不同阅历、不同性格的人读,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受益。
《捞月亮》 主要内容
小猴子不动脑筋,看见井里月亮的影子后,以为月亮掉到井里了,就叫了起来,别的猴子也不动脑筋,跟着叫了起来,他们到井里去捞月亮,结果月亮好好的挂在天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事情一定要动脑筋,多思考,要做好调查研究,不要别人怎么说就怎么说。如果遇事不动脑筋想一想就盲目去做,容易做出傻事。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4个自然段,可分为两段。
第一段(1、2自然段)描述了一个群猴子盲从、“猴”云亦云的情景 第二段(3、4自然段)写猴子家族的成员们利用它们的特长,倒挂成串,垂到井里去捞月亮。写作特点
1.故事中生动的情节和有趣的“人物”,不仅含有深刻的寓意,而且给人以
启迪和智慧。
2.课文故事既有儿童情趣,又有教育意义。《十二生肖》 主要内容:
xiaoxue.xuekeedu.com
十二生肖,是每个生命出生、成长的见证,它们传递着劳动人民的美好品德和善良愿望,反映着中华民族自古对生命的尊崇、对生活的热爱。《十二生肖》这个生动有趣的民间传说,不仅让孩子们认识了十二个神态各异、古怪精灵的小动物,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使他们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逐渐领略到祖国传统文化的丰厚与博大。
写作特点:
1.故事中生动的情节和有趣的“人物”,反映出了民俗文化和人们的好恶感情。
2.激发了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第四篇: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古诗文-西师大版【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专项部分 古诗文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南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肥:指果肉肥厚。
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
篱落:篱笆。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遮拦的东西。蛱(jiá)蝶:蝴蝶。菜花:油菜花。惟有:只有。无:没有。【诗意】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又字幼元、友生,自号山中居士,又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吴县)人。与杨万里同榜进士。先做地方官,后来一度做参知政事。曾出使金国,全节而归。晚年隐居石湖。他是位爱国诗人,也写过大量的田园诗。其诗语言清新自然,风格温润委婉。与尤袤、陆游和杨万里并称“南宋四大诗人”。【赏析】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
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xiaoxue.xuekeedu.com
望湖楼:又名“看经楼”。五代时越王所建。在今杭州西湖边昭庆寺前。醉书:喝醉酒时所写。
翻墨:指黑云笼罩,翻滚如墨。
遮:遮蔽,遮盖。
白雨:雨很大,看过去白花花的。
跳珠:雨水打在船上,溅起的雨滴像乱蹦乱跳的珠子。
卷地:大风翻卷着从地上吹来。
水如天: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
【诗意】
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白花花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卷地而来一阵大风忽然间把雨吹散,风雨后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且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宋嘉佑元年(1056),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嘉佑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其父苏洵于汴京病故,他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初还朝任职。因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他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的罪行下狱。侥幸被释后,谪贬黄州。元佑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元佑四年,出知杭州。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这期间,他仍然在力所能
xiaoxue.xuekeedu.com
及的范围内不断进行某些兴革。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贬斥元佑旧臣,苏轼被一贬再贬,由英州(今广东英德)、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赏析】
这首诗歌,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作者先从暴雨来临前写起,其景象是天上黑云翻滚,就像浓浓的墨汁在天边翻转,远处的山巅在翻腾的乌云中依稀可辨,这个时候,如注的骤雨就已经来到。大雨裹挟着白色的雨点砸在船上,水花四溅,仿佛千万颗珍珠,从天上倾倒而下。正在人们感受暴雨的壮观场面的时候,一阵狂风席地卷来,一下子吹散了乌云和大雨。云开日出,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如镜,空气清新,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诗人善于渲染气氛,从阴云压近湖面、急雨骤降的壮阔,写到烟消云散,雨过天晴,用笔跌宕起伏,而又从容不迫,描写天气变化的神速,使人目不暇接,颇有戏剧性场面。尤其是“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最为传神。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七律·长征 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等闲:平常,不放在眼里。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逶迤: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
磅礴:形容山的气势宏大无比。
xiaoxue.xuekeedu.com
走泥丸:《汉书·蒯通转》,“阪上走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
金沙:即金沙江,流经四川、云南境内。
大渡:即大渡河,流经四川西南部,河上有泸定桥,由铁索连接而成。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三军:指红
一、红
二、红四方面军。【诗意】
红军不怕长征途中无数的艰难险阻,只把它们当作平平常常的事。五岭的山路虽然弯弯曲曲、连绵不断,但在红军眼里就想腾起的细小的浪花。乌蒙山虽然气势宏伟,但在红军眼里,却像滚动的小泥丸。金沙江的水拍打着两岸的悬崖绝壁,给人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只横着一座铁索桥,使人看后心惊胆寒。更让红军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白雪皑皑,红军过后,个个喜笑颜开!
【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生于清朝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逝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中国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理论家和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他逝世的1976年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列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他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赏析】
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首联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总领全诗,高度概括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它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浪漫主义风格,成为全篇的纲领。“不怕”
xiaoxue.xuekeedu.com
两字,回答响亮,下笔千钧,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顶天立地。“等闲”两字则将困难轻轻一瞥,加深了对“不怕”的表述,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万水千山”以静写动,以艰难险阴为主体,展现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览图。
颔联承接“千山”,沿着红军长征的路线,俯瞰五岭和乌蒙山这两个典型的高山峻岭,以点带面地描绘了一组空中鸟瞰难关图:在英勇无比的红军面前,绵延数省的险峻的五岭群山,仅仅像水面上微微腾越的细小波浪;廓大无边的乌蒙山只像一个滚动着的小小泥丸。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夸张手法极言山势雄险,用的是“扬”的手法,而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用的是“抑”的手法,这抑扬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腾”与“走”的拟人化动态描写,使静止的山变成了动的物相,大山与红军都灵动起来。此联可谓想象超绝,用语新奇,境界阔大,气象万千。
颈联承接“万水”,近看金沙江两岸和大渡河上的铁索桥,描绘了一组放大的特写图:红军在炎热的天气中渡江,金沙江的浪涛拍击着陡峭的两岸,给人以暖热的感觉;红军在阴冷的天气中夺桥泸定桥的铁索横悬在急流的河面,给人以寒冷的感觉。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作者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一“拍”一“横”也是以动写静的手法。此联对仗自然、工整,以自然环境寄寓无限感慨,极具气势。
尾联描述了长征的最后胜利。红军翻越“千里雪”的岷山,胜利在望,心情舒朗,“喜”由心生,眼中望去的风雪交加路也就变得美不胜收了。最后以“开颜”收篇,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的彻底胜利。
纵观全诗,气势磅礴,气魄宏伟,格调高昂,笔力雄健。不仅不处雄浑,节奏强烈,而且小处精细,抑扬顿挫。诗中对仗极为工整用词极为精当。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1935年10月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注释】
六盘山:在宁夏南部,甘肃东部。望断:望得久,望得远。长城∶借指长征的目的地。屈指:弯着手指头计算数目。
长缨:本指长绳,这里指革命武装。
苍龙:是一种凶神恶煞,借指日本帝国主义。
【词意】
xiaoxue.xuekeedu.com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
六盘山上雄峰再拔,烈烈西风漫卷着红旗。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哪一天才会将那蒋家狂龙捆缚?
【赏析】
这首词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诗人毛泽东率众将士于1935年10月7日亲自登上万里长征最后一座主峰——六盘山主峰,面对西部的高天白云,清朗秋气,•再凝望阵阵南飞的大雁,毛主席一抒胸中情怀,以闲远欢欣之气眺望又要开始的新的征战。诗人在此心情是放松的、高旷的。
上半阕一开始,诗人从眺望远景起笔,西部秋景开阔,长空高朗,•抹抹闲云轻漾,北雁在阵阵南飞,•仿佛带走了诗人对过去南方生活及革命斗争的回忆及爱恋,接着又起豪气,“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从爽朗、•舒畅之秋心转入英迈的青春吟哦,二万五千里长征已在脚下,长城之关口已经到达,•好汉的业绩就要进入一马平川的时期,诗人这时的确是幸福而自豪的。
下半阕,诗人将目光收到近处,高山之巅,红旗猎猎,•红军将士在秋天的山峰间盘旋向前。接着吐出胸臆,•随意化出宋代刘克庄《贺新郎》中三行:“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而这里的“苍龙”出自唐颜师古注引汉代服虔曰:“仓龙,太岁也。”“仓龙”同“苍龙”,取此意,亦可解,因太岁系凶神恶煞,•这里引伸为蒋介石反动集团就是“苍龙”。虽最末二行以设问句出之,但所起作用都是陈述式的肯定句,即总有一天,红军战士将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夺得最后的胜利。
xiaoxue.xuekeedu.com
这首词写景、抒情工整分明,流转自然。上、下半阕均是一、二句写景,三、四句言志。情景交织,浑然一体,也是顺其古格;而以古格写今日生活,•如此自然俊逸,实属不易。
【积累与运用中的语海拾贝】
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8.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
9.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陆游(见第2课《古诗两首》课后)
第五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阅读-教科版【小学学科网】(范文)
xiaoxue.xuekeedu.com
专项部分 阅读
1.《最后的常春藤叶》 主要内容
本文讲述了老画家贝尔曼为了鼓励贫病交加的青年画家琼珊顽强地活下去,在风雨之夜挣扎着在墙上画了一片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他为此杰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青年画家却因此获得勇气而活下来。文章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和苍凉人生中那种崇高的艺术品格——舍己救人。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14个自然段,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开端(1):年轻画家琼珊不幸感染肺炎,生命垂危。第二部分,发展(2—10):琼珊望着窗外的藤叶等待死亡的来临。第三部分,高潮(11—13):不落的藤叶使琼珊重燃生的欲望。第四部分,结局(14):揭示了叶子不落的秘密。写作特点
1.埋伏笔:“他没有说什么,只是担心地凝视着窗外风雨中的常春藤。” 2.欧·亨利式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3.语言风格:幽默调皮,略带感伤的幽默被称为:含着眼泪的微笑。
4.极具思想性:它既没有惊天动地扣人心弦的情节,也没有更多的华丽辞藻,但它以崇高的思想作为整篇小说的支柱,含义深邃。2.《古诗三首》 主要内容
本课包括三首古诗,《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客至》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诗中描绘了有客人来访作者时的情景,表现了作者淳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体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游山西村》将秀美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乡村习俗有机结合,表现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真挚的赞美之情。三首诗均表现了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写作特点
三首诗均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表达质朴流畅,自然亲切,都表现了诗人质朴的情感,但是手法上各不相同。
xiaoxue.xuekeedu.com
《过故人庄》语言淳朴.清新,意境鲜明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致。
《客至》在结构上,作者兼顾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衔接自然,浑然一体。运用对比等渲染出一种充满情趣的生活氛围,流露出主人公因客至而欢欣的心情。《游山西村》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层次分明,富于哲理。语言风格轻快,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快乐读书屋] 1.《修鞋姑娘》 主要内容
本文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写了一位修鞋姑娘,不计较报酬多少,热情周到地为“我”服务,起初受到我的猜疑,最后“我”被深深感动的故事。赞扬了修鞋姑娘善良.真诚的美好品质。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1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写“我”骑着自行车,到处寻觅那个来自异乡的修鞋姑娘。第二部分(2—14):具体写修鞋的经过。
第三部分(15—16):写“我”继续在长街深巷寻找修鞋姑娘。写作特点
1.首尾照应,结构严谨。在结构上采用了倒叙的手法。
2.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进行描写,细致传神。2.《信箱里的花束》 主要内容
文章记叙了主人公娜塔娅主动帮助邮递员送信及给女教师送花的故事,赞扬了娜塔娅助人为乐和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24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顺序可分为两部分: 第1部分(1—17):娜塔娅主动帮助邮递员阿姨送信。第2部分(18—24):娜塔娅给年老的女教师送花。写作特点
1.语言通俗简单,描写细腻,充满生活情趣。2.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情趣。
3.《我爱大海》 主要内容
xiaoxue.xuekeedu.com
本文是一片借景抒情的文章,作者以时间的顺序描写了海的浩瀚无际,变幻莫测。清晨的大海是沉静的:上午则色彩丰富,变幻无穷;夜晚凄凉而傍晚恐惧。表达了作者对大海的喜爱之情。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我爱大海。
第二部分(2—5):分别介绍了清晨.上午.傍晚和夜晚不同时间的海的特点和人们的感受。第三部分(6):我爱海,爱海的浩瀚无际,也爱海的变幻无穷。写作特点 1.首尾呼应。
2.全文按总分总的结构顺序,正文按时间顺序描写,使文章层次清晰.脉络分明。3.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情景交融。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4.《沧海日出》 主要内容
本文作者以在北戴河东山鹰角亭为观察点,观赏了沧海日出的壮观景色,为我们描绘了日出前的柔美明快,日出时的雄伟壮观,日出后的色彩神奇,表达了作者对沧海日出的热爱与赞美。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在北戴河的24景中,最美最壮观的景致就是在东山鹰角亭看日出。第二部分(2—6):按时间顺序具体描写日出前后天空.海洋.陆地的壮观雄奇。第三部分(7):写作者的感受——沧海日出实在太美了!写作特点
1.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时间顺序描写,条理清晰,脉络分明。
2.描写颜色的词语富于变化,如朝霞的色彩变化从“粉红”.“橘红”.“鲜红”到“通红”。3.巧用修辞手法,叙述.描写.抒情相结合;想象丰富,文质兼美。4.联想丰富,富有寓意。5.《贱卖海张五》 主要内容
xiaoxue.xuekeedu.com
《贱卖海张五》这篇课文是当代小说家冯骥才的作品。课文通过讲述艺高胆大的泥人张智斗海张五的故事,让我们了解了我国民间艺人身上鲜为人知的一面,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赞扬了泥人张嫉恶如仇.不畏强权和技艺高超的品质。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2):泥人张技艺超群,他为了捏泥人,常去戏院大观楼和天庆饭馆。第二部分(3—15):不畏强权的泥人张智斗飞扬跋扈的海张五。写作特点
1.语言富有表现力,口语化,生动.幽默。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细致入微。2.运用对比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6.《月光曲》 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传说。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简单介绍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第二部分(2—10):详细介绍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整个过程。写作特点
1.文章意境隽永,文质兼美。
2.课文在描写实在事物的同时,加进了人物由实在事物引起的联想,使文章感情表达更丰富。
7.《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 主要内容
课文先介绍了石油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然后写了旧中国我们石油工业落后的情景以及大庆油田的开发过程,最后写我国的石油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赞美了石油工人艰苦奋斗.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1):石油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第二部分(2—3):介绍旧中国石油工业落后的情景。
第三部分(4):地质学家李四光经过大量考察得出“中国是一个石油.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
xiaoxue.xuekeedu.com
第四部分(5—7):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为国争光.艰苦奋斗.不畏牺牲终于在三年时间建成了我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
第五部分(8):继大庆油田之后,我们又相继建成了许多石油基地和天然气基地。中国,终于甩掉了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
8.《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 主要内容
本课是一首叙事性诗歌,以深圳特区这样一个“小村庄”作为中国大社会的缩影,用“我”的口吻,通过村庄昨天与今天的对比,讴歌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城市建设.人民生活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变化的惊喜,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变化的赞叹之情。分段及段意
全文一共有8个小节,写了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1—2):改革开放前,农村贫穷落后的模样。第二部分(3—7):描写了特区奇迹般的变化。
第三部分(8):点出特区飞速发展的原因以及特区明天的美好春光。写作特点
1.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方手法,语句灵动,简洁优美。2.诗歌的节奏感强,韵律美,内涵十分丰富。9.《桃花心木》 主要内容
本文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撰写的一篇散文。记叙了种树人种树的方法,以及和“我”的交谈,使“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人要有独立自主的心,才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分段及段意
全文一共13个自然段,写了四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1—2):介绍桃花心木这种树木。
第二部分(3—6):写租种“我”乡下老家屋旁的空地,种桃花心木树苗的人,他管理苗木的方法让“我”感到奇怪。
第三部分(7—11):写种桃花心木人的一番话,不仅解开了“我”对他管理方法的谜,而且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xiaoxue.xuekeedu.com
第四部分(12—13):写桃花心木蓬勃生长的事实,证明种树苗的人种树道理和方法都是正确的。写作特点
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借物喻人,寓意深刻。
2.哲理通俗易懂,清新平淡之中饱含深远的意味,具有教育意义。10.《“美极了”与“糟透了”》 主要内容
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母亲对此的评价是“美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透了”;作者在“美极了”的鼓励中,在“糟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同时作者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17个自然段,写了四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1——14):“我”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母亲说“美极了”,父亲却说“糟透了”。第二部分(15):几年后“我”重读那首诗,觉得确实是一首糟透了的诗。
第三部分(16):“我”成了著名作家,“我”为有一个慈祥的母亲和严厉的父亲伴随着我成长而感到幸运。
第四部分(17):母亲的“美极了”和父亲的“糟透了”出发点都是爱,是这种爱使我在人生道路上奋勇直前。写作特点
1.课文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
2.文质兼美,富有人情味。文章前一部分文字浅显生动,后一部分概括优美,个别语句含义较深,具有启发性。11.《三峡之秋》 主要内容
本文作者方纪先生用他的亲身感受,向我们描画了雄伟壮丽的三峡秋之景色。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通过对三峡橘柚树树叶颜色绿得发黑,累累果实由青变黄,散发清香的描写,总体上写了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xiaoxue.xuekeedu.com
第二部分(2—7):按时间顺序写中秋这天不同时间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写作特点
1.以时间推移为线索,使文章思路清晰,条理清楚。
2.作者抓住了不同时间的典型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不仅准确地表现了三峡之秋的特点,而且也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
3.意境美,语言美。课文读来如诗如画,诗一般的语言营造了诗一般的意境,描绘出诗一般的画面,真可谓文中有画.画中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