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的地学修养与宋代诗词的新变论文(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17:5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宋人的地学修养与宋代诗词的新变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宋人的地学修养与宋代诗词的新变论文》。

第一篇:宋人的地学修养与宋代诗词的新变论文

地学修养主要是指受到地理环境熏陶等教育过程,使其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心理、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很多成功的宋代诗人本身都具备过硬的地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宋代文人在诗歌以一种史诗的笔调精细得描述了当时的山川、河流、田园以及气候、山川风物、动植物等生态状况,对我们研究宋代地理文化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在抒情达意之外,宋代诗人创作的大量描写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诗歌,也表现出朴素的生态伦理意识。

关键词 宋代;地学修养;诗词特色

I

摘 要...................................................................I 目 录..................................................................II 绪 论....................................................................1

(一)地学修养..........................................................1

(二)文献综述..........................................................1

(三)研究方法..........................................................1

一、从宋诗看宋代文人的地理修养..............................................1

(一)气候状况..........................................................2

(二)对山、水的描写....................................................3

(三)动植物状况........................................................6

二、南北方地理环境的差异与宋诗创作..........................................6 结 论....................................................................8 参考文献....................................................................9

II

(一)地学修养

地学修养主要是指受到地理环境熏陶等教育过程,使其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心理、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很多成功的宋代诗人本身都具备过硬的地理专业知识和技能。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至宋代,呈现出鼎盛之势。随着文化艺术的兴盛,诗歌被更多的文人所运用,且题材大大扩展,表现日常生活和文人情趣的作品大为增加。诗人们与动植物为友的“物与”情怀、戒杀爱物思想及其放生举动,都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地学修养精神。唐代诗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迫使宋代文人不得不另寻诗歌创作新路。宋代诗歌在题材上丰富多彩,天上地下、古今中外、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笔墨纸砚无不可以纳入诗中。

(二)文献综述

曹瑞娟在《宋代哲学生态观与宋诗中的生态伦理精神》中认为,宋代文人的起居、迁谪、游历等无不与自然生态密切相关,因而宋诗中描写和咏叹自然山水、田园生活、动植物情态,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作品非常多。诗人们与动植物为友的“物与”情怀、戒杀爱物思想及其放生举动,都体现出一种强烈的生态伦理精神。

曹瑞娟在《从宋诗看宋代生态环境》中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维持生存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以此为基础展开的精神文明创造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生态状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其周期性、规律性和变异性。宋代生态环境是宋人生活的自然环境和文人创作的发生背景。宋诗题材广泛,能够反映较之前代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我们发现,宋代有一类诗歌在抒情达意之外别辟一径,以一种史诗的笔调描述了当时的气候、山川风物、动植物等生态状况,对我们研究宋代生态文化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可与史籍记载互相参证。

蒋东玲在《浙地民俗诗对宋诗的领域拓展及手法创新》中认为,宋代两浙地区政治、经济和民俗文化的主导地位以及文人群体的文化实录与传承意识促进了浙地专题民俗诗创作的繁荣,诗作数量丰繁,手法多样,广泛而细腻地描绘了浙地民众生产生活风貌,拓展了宋诗的表现题材与表现手法,为后人提供了宋代浙地民俗研究和宋诗研究的新视角,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和丰富的史料价值。

熊益沙在《唐宋诗人对理想人居环境的探索》中认为,植物在人居环境中发挥着巨大生态作用的同时,也给人带来无限的心理感受唐宋诗人对居住环境的独特见解和追求,源于中华民族热爱自然,崇尚自然的传统。

(三)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本文主要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并且从中提炼出有用的观点。

一、从宋诗看宋代文人的地理修养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至宋代,呈现出鼎盛之势。随着文化艺术的兴盛,诗歌被更多的文人所运用,且题材大大扩展,表现日常生活和文人情趣的作品大为增加,诗歌更为日常化、平民化,这使得宋诗成为研究宋代文化的一个十分丰富的资源库。我们发现,宋代思想家“究天人之际”,倡导“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等思想,宋代诗歌亦表现出一种朴素的地学修养。我们可以发现宋代诗人的起居、迁谪、游历等无不与当时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不少宋诗以一种史诗的笔调描述了当时的气候状况、山水、动植物等种种地理状况,不仅仅表现出一种宋代文人的地学修养,更是对我们研究宋代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一)气候状况

气候是地理状况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宋史》之《本纪》、《五行志》、《河渠志》等对于宋代的气候状况及异常天象多有记载,成为现代历史地理学家考察当时的气候状况的重要依据。

杨万里《冬暖绝句》“:今岁无寒只有暄,腊前浑似半春天。”以春喻冬,可见冬之和暖。大量以“冬暖”为题诗歌的出现,说明这一时期的确出现了冬天不冷的异常气候,这与当时总体上处于“温暖期”的气候状况是一致的。北地冬暖被作者解释为南方之气北驰,其实这与地球生物圈气候的周期性变化相关,是大环境作用的结果。这些反映异常气候现象的诗歌,表现了诗人对生态现象的体察和关注,体现出地学修养,但由于当时的自然科学不发达,他们对于天象的解释往往和社会政治联系起来,而难以做出正确的解释。据史料记载:当时苏州是金国使臣的必经之地,金国使者每年两次经过这里,南宋朝廷为了讨好金国,在苏州建造了一座宏丽的姑苏馆供其食宿并登临赏景。因此,在范成大的《秋日二绝》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碧芦青柳不宜霜,染作沧州一带黄。莫把江山夸北客,冷云寒水更荒凉。”的描写,展现出一副衰败凄凉的秋景,显露了宋朝君臣奴颜婢膝、竭力逢迎的丑态。景物荒寒,诗情凄咽,情景相生,余韵悠长。

在宋代诗人笔下,很多自然意象被转化为人文意象。比如陈师道《春怀示邻里》断墙著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剩欲出门追语笑,郤嫌归鬓著尘沙。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底处凭阑思渺然,孤山塔后阁西偏。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刘敞的《微雨登城二首(其一)》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经宋人心灵的过滤,自然风景化作了篆字、画屏、画轴、棋盘等文物载体。杨万里主要兴趣虽在天然景物,但也关心国家大事和同情人民疾苦。如《过石磨岭,岭皆创为田,直至其顶》:翠带千环束翠峦,青梯万级搭青天。长淮见说田生棘,此地都将岭作田。南宋时,淮河大片地区沧为荒地,史称乾道六年(1170),东道农田荒芜四十万亩以上。此诗写石磨岭梯田上搭青天的景象,淮河沿边大片土地弃而不耕,却挤得这里只好开辟梯田了。对偏安的南宋王朝的讽刺,是相当深刻的。

翁卷的《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诗从四月江南水乡多雨的景象,写到农家劳动生活的繁忙,富有生活气息。像

这样写感觉、捉形象,感情真实而健康的小诗,确是好诗。谈到意境,王安石的诗常有谢灵运及中晚唐诗那种清丽的风致。像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饶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诗中的景物显得清幽雅洁,呈现超脱于世俗之外的美,而诗人的心便流连于此。其实王安石这一类诗是略带有某种孤独和清高意味的,只是他对此不愿作强化的表现,保持着心态的平衡,因而在语言上,这一类诗也写得比较谐调。

(二)对山、水的描写

山川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中又是静穆、仁智的象征,因而宋诗中咏叹山川或表达与山川为友意识的作品非常多。

看米芾的绝句《秋林》和《致爽轩四首》其二:淡墨秋林画远天,暮霞还照紫添烟。故人好在重携手,不道平山漫五年。北固清绡外,西山淡素中。一天烟雨好,未独爱霜空。米芾为宋代著名书画家和文物鉴赏家,擅水墨山水,在书画方面富于创新精神。他这两首诗选取的是秋林寒山、暮霭烟雨之景,又在诗中融入了水磨写意画的韵味,比如“淡墨”、“淡素”、“画远天”等等词语。

陈师道在《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中用诗笔描绘的一幅广漠荒寒之雪景:林庐烟不起,城郭岁将穷。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人行图画里,鸟度醉吟中。不尽山阴兴,天留忆戴公。

在这首诗中,我们看不到一个描绘色彩的字,但是诗人正是以简洁鲜明、朴素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雪后黄昏溪山景象,表露了诗人醉心于这种水墨韵味的高情雅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人苏轼的《题西林壁》,前两句还是写景,但后两句却转为议论,不过正因有此议论,更能让人充分领略到庐山的峰回路转。“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突出强调人的存在的局限性,知识的有限性和认识的有限性,由此而生迷惘与偏执,揭示自我在认知过程中,或者说在自然社会中求“真”、求“是”的片面性、不确定性,甚至是盲目性,因此妨碍或扭曲了对事物真相,即“庐山真面目”的认识。因苏轼之意不在绘景、传情,而在于言趣、达理,即旨在借言庐山,让人去体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次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流畅绚丽、开朗明快,不仅仅描述了山水萦绕所带来的人们在心理上的一种如迷路般的迷失感觉,又在移步换形之中隐隐透露见到新景象的一种喜悦之情,善状难写之景,又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无穷。表现了诗人与众不同的思维与精神——在逆境中往往蕴含着无限的希望,又富含哲理,也就是说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困难,只要敢于正视现实,无畏不惧,勇于开拓,那么,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会是一个新境界,那就是充满无限的光明与希望。在很多人看来,两句诗超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因而具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梅尧臣《鲁山山行》一诗: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

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全诗以“山行”为线索,所写的是山行所见、所闻、所感。首联即大处着笔气势雄浑。颔联中无论是“改”字还是“迷”字都写得十分地巧妙,幽静的鲁山,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景色也在变化,让人看不尽、看不完,因为“行”,所以好峰才处处改,由一个画面换成另一画面,以“改”字体现“行”,正切合诗题“山行”的意思。又加上曲径幽深,无人指路,于是就“迷”了。后两联动中有静,山林空荡,霜落了下来,隐隐约约好像看见熊在上树,鹿在喝水,独特的视觉感受,让读者如临其境。特别是“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回味无穷。

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通过登上飞来峰的千寻宝塔,说明了只有不怕浮云遮眼,才能登上峰上的最高层宝塔;只有登上最高层,才能高瞻远瞩的哲理。从题目来看,似乎是以描摩形象为主的写景诗,可是作者登上飞来峰的高塔,不是顺乎自然地写所见日出情景,却说出登得高、望得远的道理,藉以表达他的心志节操,自然显得刻意、枯燥、直露,缺乏自然天成、含蕴宽厚的境界了。

黄庭坚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在政治上和苏轼共进退,一生坎坷,也必然会有些真实的生活感受,写出了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来。他特长古诗、七律、七绝,在《山谷全集》中,有不少清新可喜之作,如《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录一):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滪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宋徽宗元符元年(1098),黄庭坚曾被流放黔州(今四川彭水),再迁戎州(今四川宜宾)。崇宁元年(1102)一月被赦,在回乡途中,登上岳阳楼,写下了这首即景抒情之作。这首诗写登楼的感慨。前两句,叙谈历尽危难,欣幸生还,无限感慨。后两句,写未到江南,先登岳阳楼,雨中望君山,未免一笑。在这一笑中,蕴含着诗人多少感触。

宋·王禹偁《村行》中的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馀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王禹偁的《村行》在实际描写的乡村美景与可能表达的贬谪之地的荒凉景色之间、在作者刻意描绘的“野兴悠悠”的情状与可能表达的遭贬谪后失落惆怅之感之间均形成强烈反差。此诗在对语言的处理上抛弃了唐诗的纷繁华丽,因而很容易让人看懂。本诗是作者第一次被贬时所作,这首诗描绘的是傍晚时秋天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在欣赏美丽风景、吟咏诗歌的时候,暮然发现眼前的风景和自己的家乡十分地相似,无论是眼前村庄的小桥,还是原野上的树木,因而勾起了作者无限的思乡之情,因此,作者就在诗中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山川之中少不了花草鱼鸟,于是诗人们更多的是与这些动植物呼朋道友。宋代诗人王质在历经仕途曲折后奉祠山居,写过大量的《山友辞》《水友辞》《山友续辞》《水友续辞》《山水友馀辞》《山水友别辞》,吟咏所居之地的各种动植物。其中,“山友”包括拖白练、青菜子、泥滑滑、黄栗留、提葫芦、屈陆儿、山和尚、啄木儿、蕲州鬼、百舌儿、山乐官、画眉儿、雪钱子、白头翁等,“水友”包括鸳鸯、鸂鶒、江鸥、野鸭、红鹤、鸬鹚、鱼鹰、鱼姑、鱼燕子、水莺子等,这充分显示出诗人对妆点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的熟悉程度和浓厚兴趣,也反映了诗人所居之地自然物种的丰富性和生态环境的优良。

宋代山水诗有不少以“清江”、“清溪”为题,描写水的澄澈,这一点与现代工业社会

大量水源被生产或生活污水所污染的情况大为不同。当时的水资源较少受到污染,因而呈现出清净澄明的姿态,令人览之顿生怡神悦性之感。宋代有大量堪与唐代山水诗相媲美的优秀山水诗,在这些诗歌中不仅描绘了碧玉一样澄澈的水,更是描绘了生物嬉戏水中的自得之乐。比如张耒的《东溪》:“东溪何潺潺,秋水清见底。纵横小石圆,一一静无滓。空山人不到,漍漍响环佩。我来每终日,漱濯弄清泚。”这首诗在对东溪进行了描写时候,主要用了以下几个词来进行形容,比如“清见底”、“无滓”等等,我们可以想象到东溪的水是多么地清澈。有的诗人则以“璧”来形容水之光洁,如:“一片水环璧,分明镜可窥”(顾逢《圆池》);“野水光如璧,澄心不觉劳”(钱昭度《野水》)等。

溪水既澄澈如镜,便有了对“照镜”即倒映于水中的人或景物的描写。“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张先《题西溪无相院》),写人过桥时如同在镜中行走;“沧浪清可爱,白鸟鉴中飞”(范仲淹《出守桐庐道中十绝》之九),写天空中的白鸟映入水中,如同在镜中飞翔。更有甚者,将岸上之物置入水中,将水中之物移到天上:“未识贵池好,尝闻弄水名。白鸟鉴中立,画船天上行。”(陈舜俞《弄水亭》)水面之上的景物映入水中,白鸟如同在水中站立,画船如同在天空中行走。而自然山水的生态状况的确会对人的精神产生相应的影响。水清,则人亦欣然;若面对一片被人类生产或生活污染的水域,那么人的情绪也势必会受到破坏。

又如《东溪》: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这首诗写得十分地巧妙,将诗人的一片闲情逸致淋淋尽致地展现了出来。“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一联历来为人们所称道。“野凫眠岸”和“老树着花”本是常见之景,但是作者点缀以“有闲”和“无丑”之新意,展现淡远而意趣盎然的美感,难怪方回将它评为“当世名句”。

宋代诗歌中,朱熹有一首诗非常著名,这首诗就是《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特别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这首诗实质上是在劝人们不断学习,博览群书,从书本中获得教,这样就会融会贯通,心境明洁澄澈。整首诗毫无半点唐诗的痕迹,既没有起伏跌宕的感情抒发,也没有引人入胜的迷人景致,但全诗却充满了理性气息。虽是观水有悟,实则确实观书有感,意思是告诉人们要心如止水,事理通顺就得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第二首诗以泛舟作比喻,前两句是对江水上涨,艨艟巨舰在江面上变得像羽毛一样轻盈的现象进行描述,后两句即转为议论,揭示了一定的道理,它告诉我们读书要讲究方法,贵在积累,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等到一定的火候来促进知识的飞跃。“蒙冲巨舰”在江上航行为喻,说明只要水源充足,自能水涨船高。学习亦如是,刻苦学习,锲而不舍,就能博大精深。还告诫人们,千万不要违反客观规律,硬去推搁浅的大船,那只能枉费徒劳。杨万里《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个“惜”和一个“爱”,给了泉水和绿树以生命,在描写景象时主要采用的是拟人化的手法,用“露”和“立”生动活泼地表现“荷花”和“蜻蜓”,诗人用清新活泼的语

言,形象地描绘了初夏小荷花池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热爱之情。

(三)动植物状况

宋代历朝统治者颁布了大量禁止采捕的诏令,对于动植物和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一定作用。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而各种各样的植物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使这个世界披上绿色,变得生机盎然,并为各种动物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之地。宋代诗人同样在诗歌中咏叹各种植物,表现出对植物的关切。赵崇鉘《青阳》:“青阳满芳蕤,流连度丘园。眄睐不忍折,恐伤造物恩。”植物沐浴造物主的恩泽而生,也有其存在的权利,因而诗人虽爱之而不忍摧折。这首诗表明诗人已经能够意识到天地生物的伟大和生命的可贵。孔武仲《惜竹》:“老藓墙阴夕照间,何人折我翠琅玕?即之绿叶随尘化,犹有低枝带露残”,体现了诗人对青青翠竹被人折断的怜惜;而苏轼“夜来雨雹如李梅,红残绿暗吁可哀”(《惜花》)则是对花朵被风雨摧残的深切哀怜。善感多情的诗人们有时甚至不忍除草害生:“冉冉朝雨霁,欣欣禽哺雏。鲜鲜中庭草,佳色日已敷。童子恶其蕃,谒我尽扫除。我为再三撷,爱之不能鉏。人生群动中,一气本不殊。奈何欲自私,害彼安其躯。况我麋鹿性,得此亦可娱。”(张耒《庭草》)青青庭中草,悦目而愉心,况且人与万物本属同一阴阳之气所生成,植物的生命也是珍贵的,诗人便不忍除之。物无贵贱,均为天地造化之所生,只是人们出于利己的眼光才分出了它们的优劣贵贱,而从生态学意义上讲,各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天然理由和权利。

有些诗歌则表现出诗人对被捕杀动物的怜悯之情。如徐照《猿皮》“:路逢巴客买猿皮,一片蒙茸似黑丝。常向小窗铺坐处,却思空谷听啼时。弩伤忍见痕犹在,笛响谁夸骨可吹。古树团团行路曲,无人来作野宾诗。”以深厚的人文情怀怜惜逝去的生命,谴责捕杀动物的行为。

关于植物的保护,见于文献记载者也很多。人们也已认识到某些植物如杨柳具有良好生态调节功能并加以利用。孟元老记载北宋东京开封府街道情况曰“:宣和间尽植莲荷,近岸植桃李梨杏,杂花相间。春夏之间,望之如绣。”可见当时都城的街道绿化堪称美景如画。统治者对植树的倡导及民众爱护树木的朴素生态意识,客观上起到了绿化环境及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正是在较为优良的生态环境之中,宋代诗人们才诗情诗意满怀,创作出了大量吟咏佳山丽水及各种动植物的具有生态美感的诗歌,而这一点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具有某种共通性。

二、南北方地理环境的差异与宋诗创作

我国幅员辽阔,在地理上最明显的特征是南北方差异较大。南北方不同的生态环境特色,造就了两地人气质风貌、生活习惯、风俗等方面的差异,文学创作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南北方自然山水特色的不同,造成了南人与北人气质性情的差异,进而影响到其艺术创作。北宋文人士大夫大多有着在京城为官的经历,故作诗常写到河南开封及其周围区域的景观。因北方多种植白杨、榆树、梧桐等落叶乔木,这些树木遂成为诗人们经常描摹的

对象。

相对来说,南方多水,河湖众多,因此,宋诗中描写南方水的也特别多。有不少诗人就居住在南方,因此,在宦游或者迁谪等行旅途中经常会目睹到美丽的自然风光,总是忍不住提笔为诗。苏轼被贬黄州时,描写当地的风光道:“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多,鱼美,笋香,生态环境之优美给诗人以清新惬意之感,几乎忘却了谪居的烦恼。欧阳修为庐陵人,曾作诗向北人夸赞家乡的风景:“为爱江西物物佳,作诗尝向北人夸。青林霜日换枫叶,白水秋风吹稻花。酿酒烹鸡留醉客,鸣机织苧遍山家。”红枫秋水,稻花生香,民风淳朴,诗人忍不住以“物物佳”夸赞之。总体而言,南方生态环境更佳,南方诗歌中的自然意象更为丰富,情致更为缠绵,因而较之北方诗歌具有更加浓厚的生态意味。

再如江南中的浙江为例,全景鸟瞰也是两浙民俗诗中运用得较多的一种表现手法,多采用广角掠影,摄取宏大场景或者民俗概貌,于整体风貌的展示中自然突显民俗表征。例如,“陂塘处处分秧遍,村落家家煮茧忙”是对宁绍平原稻作与蚕桑盛况的掠影,展示了浙东耕织文化的概貌。“鱼虾接海随时足,稻米连湖逐岁丰”概述浙北环太湖流域水产与稻米之丰足,佐证了浙北人饭稻羹鱼的生活习俗。

苏轼《汲江煎茶》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苏轼《汲江煎茶》一诗,诗中更是巧妙地将世间的一切俗物与高雅植物相比衬;将世间上的一切俗事与想象抑或梦境融合在一起,作者在诗歌中对俗物泰然处之地加以描述,充分展现其旷达的胸襟。

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张冰《雨夜》雨滴空阶如有语,风吹长木更相呼。孔平仲《西斋冬夕》宋代诗人们在表现雨泪俱下时,常用一个“滴”字描摹落雨,表现内心无边的哀怨。“滴”字虽然弱化了降低了雨的外在侵害能力,却强化了雨的心灵震撼力,雨成了心灵里流下的泪水,滴破诗人苦难的心灵。

陆游的《春雨》一诗是有典型意义的:倚栏正尔爱夕阳,细雨菲菲度野塘。本为柳枝留浅色,却教梅蕊洗幽香。小沉蝶粉初何惜,暂湿莺身亦未妨。造化无心能遍物,凭谁闲与问东皇。诗人正凭栏爱晚,而细雨忽来,春柳新绿,梅朵幽香,在雨的滋润与清新里,诗人浸润在造化无心闲问东皇的愉悦清新的心境里。

宋人苏舜钦的《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毋庸置疑,苏舜钦做诗时受了韦诗的影响,但由于二者所处的时代风貌和审美情趣不同,细赏之,还是同中有异的。苏诗则以意胜,特别是结尾的“满川风雨看潮生”一句,既隐含了诗人兀傲不驯的人格魅力,又寄寓着人生也有潮起潮落的理趣,写意既酣畅淋漓,又不着痕迹。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诗人并未动用太多的笔墨去描写西湖风景之美,而将其比作西施,衬托出西湖美景就好似西施般风情万种。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令人神往。

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投荒万死鬃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青山。更有黄庭坚的“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青山。”这样平淡而山高水深的境界。可以想象出来的是当年诗人登楼远望,对着楼外浩浩汤汤的洞庭水,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君山岛,坦然一笑,所有烟霞红尘都不过尔尔。唯有这青山绿水,名楼胜景,方才是眼前所见,心中所愿。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仅仅一个“绿”字便画出了一幅江南春景,而后运用了一个问句就完全表现了诗人内心无限的思乡之情。其实王安石在这里并不是要刻意描绘江南春景之美丽,他把诗句的重心放在“又”字而非“绿”字上,他要表达的是“春风”尚且有情,还知道一年一度“又绿江南岸”,而诗人自己呢,却不得不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离开江南的家乡,违心地重登仕途。这一去,前途吉凶莫测,不知何时才“又”能回到江南的家中呢?一个“又”字,融情于景,实在是诗人满心难以排遣的无限乡愁的真实写照。结句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抒写乡愁的淋漓之笔,才水到渠成地直泻出来,把乡愁的抒写发挥到了极致。

陆游的《舟行鲁墟梅市之间偶赋》,可以说更是突出表现出作者醉心于“荒寒”之净,诗中写道:短发萧萧久挂冠,江湖到处著身宽。蓼花不逐花老,桐叶常先槲叶残。未卜柴荆临峭绝,且谋蓑笠钓荒寒。闲人尚愧沙鸥在,始信烟波得意难。陆游诗句“且谋蓑笠钓荒寒”,所抒写的是挂冠隐居的闲适感情。“钓荒寒”三字,表露出的是多么喜爱“荒寒”之景色。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宋诗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高峰。宋人只有也必须另辟蹊径,建立自己独特的诗歌艺术风貌。好在宋朝当时的那个年代也给了这些宋人不一样的创作背景,而宋代诗人在诗歌的写作上更是不断创新,虽然从历史上的研究来看,宋诗确实存在不少的争议,但它却都呈现出与前朝不同的面貌,以自己特殊的方式顽强坚持,终于开拓出一片令人鼓舞的崭新天地。其作者之众、作品之丰,呈现出诗歌发展中又一次高潮的

迭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综上所述,宋代是一个善于探究物理、理性精神发达的时代,宋代思想家对天人关系作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等思想,而宋代诗歌亦表现出浓厚的生态伦理意识。宋代诗人与自然亲近的“物与”情怀、戒杀爱物思想及其放生举动,都在诗歌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成为宋代诗歌在内容主旨方面的一个特色。

参考文献

[1]邓程.宋诗的特点新探[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

[2]董朝刚.也论宋诗特点——关于“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若干思考[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04)

[3]王兆鹏,李菁.宋诗的发展历程[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04)[4]罗山鸿.浅论宋诗“以学问为诗”的形成过程[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3)

[5]熊益沙.唐宋诗人对理想人居环境的探索[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6]郭守运,马丽.北宋私家藏书与宋诗变革关系疏论[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7]龚玲,张勤.梅尧臣“穷者之诗”的内容特色[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8)[8]罗山鸿.浅论宋诗“以学问为诗”的形成过程[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3)

[9]张明华.试析王禹偁对“宋诗”的影响[J].菏泽学院学报.2010(04)

[10]朱存红.承唐启宋继承开拓——论梅尧臣与宋诗的关系[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06)

[11]王兆鹏,李菁.宋诗的发展历程[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04)[12]吕肖奂.创新与引领:宋代诗人对器物文化的贡献——以砚屏的产生及风行为例[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

[13]曹瑞娟.宋代哲学生态观与宋诗中的生态伦理精神[J].学术论坛.2010年06期 [14]曹瑞娟.从宋诗看宋代生态环境[J].兰台世界.2013年09期

[15]蒋东玲.浙地民俗诗对宋诗的领域拓展及手法创新[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第二篇:宋代财产纠纷与诉讼研究论文[范文模版]

对于宋代财产法律制度,法史学界已有较深入的研究。但研究法制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了解静态的法律制度,更重要的是进一步了解它实际功能的发挥。从近几年的法制史研究来看,学界虽已开始关注这一方面的问题,却稍嫌薄弱,有进一步深入系统研究的必要。

本文从现有史料入手,对宋代汉族地区的民间财产纠纷与诉讼进行了梳理,力图通过对动态的、微观的法律现象的分析,来考察宋代民间财产关系中的矛盾冲突,国家、社会对这种矛盾冲突的调整和解决,以及涉足其中的宋代民众对法制的支持程度。

此处所讲的财产除指私人的物质财富外,还包括以物质财富为对象,直接跟个人或团体的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纠纷”与“诉讼”则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二者所处时间段不同,纠纷是诉讼的前提,它有可能发展为诉讼,也有可能通过其他方式解决。为了行文的方便,笔者有时将通过这两种途径解决的纠纷合称为“争讼”。

一、宋代田宅纠纷与诉讼。

在宋代“不抑兼并”的社会背景下,加之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冲击,田宅所有权的出让与转移更为经常化,这期间也夹杂着许多矛盾冲突。本部分的讨论以田宅界至争讼、亲邻优先权争讼、买卖契约争讼为中心而展开。

与宅院间的界至纷争相比,因土地边界所产生的争讼更为常见。强势一方的恶意包占、田宅的长期闲置以及某些特殊田界的可移动性是这类纷争的主要起因。土地侵界事件的频繁发生既与宋代的税收制度关系密切,也与民户生活息息相关。宋代以资产的高低作为国家税收的标准,若疆界不正,土地的出产会有所亏折,难免影响到对国家赋税的供输。若以被侵削之田的出产供输原有田亩的税赋,民户自身的生活常常难以维持,所以,为避免欠负国家税赋,许多人是不得不争。为解决此类纠纷,有的官员从防范抓起,重视教化;有的官员则综合运用刑罚威慑与劝谕手法,责令辖下百姓限期改正。

学界曾对中国古代亲邻优先权问题作过细致论述,但其讨论均由静态的制度入手,与其不同,本部分着重探讨宋代社会中围绕亲邻优先权所发生的动态纷争。通过对田宅交易中亲邻购买和收赎的优先权的考察,可以发现,宋代与亲邻权相关的民事法规的内容日趋详备,法律对“亲邻”概念的界定呈现出逐步缩小的趋势。其目的是尽量减少此类纠纷,为田宅交易能更快捷地进行提供法律保证。但法律对亲邻范围日趋严格的限定也反映出当时田宅交易的繁荣。由亲邻权所致争讼可以看出,除商品经济因素外,传统的家族观念也是当时田宅交易频繁发生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

契约反映的是人们在交易过程中彼此作为私有者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在宋代,经官印押的田宅契约是买卖关系成立的合法依据,亦是理断田宅争讼的凭据。然而,为了逃避沉重的契税,许多交易者或伪造文契,或行用白契。为规范契据市场,宋朝廷加强了对伪契和白契的惩处力度。宋代与田宅典卖相关的官方制定法中有关税契的强制性规定本为减少词讼,抑止兼并,但此举反而为兼并广开其门,并未收到应有的积极效果,社会中因伪契和白契所致田宅争讼之多便是对当时境况的真实反映。

二、宋代钱债纠纷与诉讼。

本部分主要讨论与无息信用借贷和有息契约借贷相关的纠纷与诉讼。

宋代社会中的无息借贷多发生在邻里亲戚等较为熟悉的人们之间。其中既有生活性借贷,也有生产性和经营性借贷,借款额有大有小,借期有长有短。大多数情况下,此类借贷既不计息,也不立契,属信用担保借贷。由于缺乏制约性机制,无息借贷纠纷时有发生。当时虽有告官追债者,但道德谴责仍是许多出借人追债无望时的无奈选择。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出借方产生了吝贷心理。采用这一方式的出借方不仅要负担有损“亲谊”的风险,还常被告贷方挟嫌报复。

宋代举息借贷一般数目较大,不仅计息,而且要订立书面借贷契约,写明借期、利息、中人、保人、见证人、抵押物。这类借贷的发生多起因于家庭中的重大事件。由于大多数人是在经济压力下借贷,负债人常常难以支付利息与本金,每当此时,纠纷也就不可避免。其中的相当一部分是因“倍称之息”所致。“倍称之息”虽为宋政府所限制,但由于百姓的极度贫困和民众的惧官心理,国家法律的限制与社会舆论的监督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大多数债务人身受其害,却不敢告官争理;少数以诉讼维权者,也很难获得公正的裁断。

民间的有息借贷纠纷,多发生在债务清偿过程中。不以本色偿还、私自追理欠负极易导致债务争讼。这类现象的普遍存在与债权人追求最大利益的心理有很大关系。在这类问题的处理上,宋代律令注重维护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对违反国家放贷、还贷法令的债权人予以限制;但由实际司法效果看,法律上的“理索”规定并未落到实处,其实际效果与立法目的相差甚远,显示出民众对当时司法系统的低支持率。

三、宋代家庭中的特殊财产争讼。

这里所说的家庭是一种介于家族和直系小家庭之间的广义家庭。这种家庭中的特殊财产是根据其用途来划分的:家庭中的共有财产和女性的陪嫁奁产均属这一范围。这类财产本应专款专用,但财利面前是非多,围绕这些财产发生了诸多的侵权之讼。

宋代家庭中的共有财产主要包括:尚未分析的家产、父母的养老田、家族的墓祭田。共有财产的产权归属是全体家庭成员,个体成员无权私自处分。然而,社会经济环境对人们观念的作用力,是别籍异财的法禁与传统道德的约束力所无法抗衡的。两宋社会中纷繁复杂的共财纷争反映出士大夫阶层所倡导的“敬宗收族”的活动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一现象的出现并非孤立,它与唐宋变革背景下社会中阶级关系与经济关系的巨大变化密切相关。

奁产是指女子出嫁时由娘家陪送的所有物品和财产。在宋代,奁产是奠定女子在夫家地位的经济基础,是女性的重要财产和身份地位的象征。当奁产权受到侵害时,为人女者,为人妻者,为人子者等与奁产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家庭成员多采用诉讼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众多女子为维护奁产权而诉诸官府,寻求法律援助的现象向我们展示出在经济利益多元化、私有权观念不断深化的宋代社会中,女性权益观念的提高和维权活动的进一步加强。

四、宋代遗产继承中的纠纷与诉讼。

在延续宗桃的前提下,宋代家庭中的财产传继以法定继承(含代位继承)为主,户绝继承和遗嘱继承为辅,但围绕家族产业的传继,家庭成员之间的纠纷却是接连不断。

宋政府制定了相当完备的遗产继承法规,但是,在宗法制父权社会,由于法定继承涉及到嫡子、寡妻妾、庶子、别宅子、女儿、义子、赘婿等诸多人员,而这些人拥有的对家财的继承权的大小并不完全一致,他们之间因此产生了错综复杂的矛盾。通过对这类纷争的考察,我们发现,亲子间及非直系血亲问的遗产纷争不仅大量存在于社会各阶层中,且十分复杂。

与户绝立嗣相关的争讼往往涉及到户绝之家的兄弟及其他家族成员、亲戚、甚至异姓,为了平衡这些关系出现了双立现象。立嗣之后,会因双方关系恶化、父辈好恶等影响出现遣嗣行为以及围绕户绝之家财产分配的纠纷与诉讼。宋代社会中围绕户绝立嗣所发生的种种纷争表明,国家的立继法令并没有完全对户绝立嗣及其争讼产生应有的约束作用。同处理其他家庭财产争讼一样,宋代官方在处理此类纷争时,注重保护家族利益;而家族势力对此类纠纷的影响作用也不可忽视。在这两种力量的影响下,户绝之家的利益受到了威胁和分割。

由宋代法律规定看,遗嘱继产原则上只能在没有男性法定继承人即户绝的情况下才可以适用。但宋代的遗嘱继产已不再仅限于户绝之家,这一现象的日益普遍与人们的耻讼心理不无关系。因遗嘱具有改变法定继承人的范围、顺序和遗产份额的效力,关系到继承人继承权的取得和丧失,再加上与立嗣又有关联,所以宋代围绕遗嘱继产亦产生了不少争讼。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宋代遗嘱继产争讼自有其特征:

1、遗嘱适用范围的限定性使得争讼往往与立嗣有着密切的关联,从而使争讼呈现复杂化、多元化的特点。

2、宋代遗嘱继产法强调义务与权利的一致性,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却对这种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整体性继承”造成了某种程度的破坏,降低了民众对国家司法系统的信任度,遗嘱争讼反而增多。

五、宋代民间财产争讼的调处机制。

由于社会结构、文化传统、诉讼效益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宋代民间财产纠纷中的相当一部分由民间自行调解解决,但也有一部分财产纠纷以诉讼途径来解决,由官府调处息讼。

宋代许多民间财产纠纷在尊长、邻里、陌生人等调解人的参与下获得解决,并未进入诉讼领域。无形资源与有形资源是民间调解者调解成功的前提条件,民间调解人参与调解与被调解人接受调解的动机亦各不相同。民间调解虽是解决纠纷的一种重要途径,但由于是在差序格局的社会中运作,亦不乏妥协性、不稳定性和局限性。其中,道德评价直接起作用,法律发挥间接作用。

未能在民间调解阶段解决的纠纷,极有可能进入官方的诉讼程序。宋代法律并未规定诉讼前调解为官方审理案件的必经程序,但不少官员都把调解作为其解决民事财产诉讼的首选方法。为息讼,主张以调解结案的官员们除采用“情”与“理”的教化方法外,多从讼累入手进行劝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由于国法的存在,与民间调解相比,官方调解更接近于儒家的理想制度,自有其特色。

由前述对民间调解与官府调解的讨论,我们发现,宋代的调解基本上建立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并贯穿始终。由国法在民间调解和官府调解中的作用所决定,调解的非强制性倾向较为明显。而且,官方主持下的调解不仅受到时限的制约,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六、宋代民间财产争讼案件的执行状况

宋代的民事执行包括私力救济和公力救济(即对民事判决的执行)两种。前者是一种个人行为,后者则是由国家司法机关根据判决实施的行为。宋代的两部法典《宋刑统》和《庆元条法事类》中,有一些散见的关于民间私力救济(主要是民间私债的追偿问题)方面的法律条文,但结合具体史实来看,这些法规与法律实践之间却存在着差距:债务人违契不偿时,不少债权人自行违法追偿。强牵财物过本契、限制债务人及其族属人身自由等违法收贷现象禁而不止。这一状况的出现是多种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宋代对民事判决的执行有其较为固定的形式,存在一些共性。以财产诉讼案件为例,其执行条件有二:生效的给付之判和败诉方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由行政机关兼理司法的特点所决定,宋代在民事执行权的配置上实行的是混一制的执行主体。其执行方式有:当厅执行、案后执行、限期执行和协同执行,既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宋代财产案件的执行标的物包含物质和禁令两方面。另外,当时还出现了永久性的中止执行程序——执行终结。

不可否认,宋代司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其民事诉讼程序中执行环节亦不乏强制性,但由于传统儒家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和“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其民事执行行为却体现出浓厚的伦理法色彩,它也是当时民事执行难的思想根源。宋代的司法行为附属于行政行为的制度上的缺陷,是这类现象大量存在的制度根源。已判决案件的执行不得力、司法缺乏有效监督的制度弊病、频繁的大赦、社会成员法律意识的淡薄、民事执行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等因素则使宋代民事执行呈现出非规范化特征。

六、宋代民众在财产争讼中展现的法律观念。

通过对宋代民间财产纠纷与诉讼由发生到解决的全过程的考察,我们发现,在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上,宋代民众的法律价值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对法制的支持并非毫无保留。具体而言:

宋代士大夫阶层中具有务实精神者已将无法实现的传统的“无讼”理想转化为“息讼”理念,并以多种方法付诸实施,这一变化是对民众维护自身权益而兴讼的合理性的承认。但由于传统“无讼观”的作用,官方息讼思想的消极作用不仅存在,且对民众的法律观念与法律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与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影响悠久的法律传统密不可分,自有其社会、文化和政治根源。

人们的法律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对法制系统的支持程度。宋代民众所掌握的法律知识是参差不齐的,其法律观也因人而异。虽有不少人放弃了通过诉讼解决财产纷争的意愿。然而,处于唐宋变革期的宋代社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相适应,意识形态领域亦产生了极大的变化:整个社会心理变得越来越重利。在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宋代的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均表现出对财产问题的重视:为维护合法权益而诉诸司法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

结语:

宋代社会中财产纷争的多发性与其时代背景密不可分。与前代相比,宋代财产诉讼当事人的构成发生了结构性变化。这一变化不仅反映出民众渐渐苏醒的法律意识,同时也说明了当时发达的商品经济带给社会的紧张关系。它与宋代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繁荣状态下的经济利益多元化趋势有很大关系。

宋代社会中,传统的畏讼心理与新兴的“好讼”之风并存,成为中国法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二者看似矛盾,其实不然。传统厌讼、贱讼文化的积淀,宋代司法运行中的不公正现象,确实让不少宋人畏讼;然而宋代又是一个有着无穷之变的社会,其政治结构、经济关系等方面的社会变革影响和改铸着宋代的司法传统,商品经济的功利思想也为社会各阶层包括士大夫群体中的许多人所接受,所有这些都为民众提供了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外部条件与内部动力。

社会成员对法律的支持,是实现和发挥社会法制系统效能的决定性因素。虽然宋人的法观念、法心理、法意识和法行为都有了改变,维权意识日益增强,但宋代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息讼”“厌讼”等文化造就了特殊的法律背景和条件,司法体制始终受到行政权威的干预。在敬畏讼累的宋代民众心中,法律神圣且难以触及,具有这一心态的宋代民众对法律的认知状况是参差不齐的,当然不可能在意向和行为上对宋廷的法制予以足够的支持。

受材料的限制,本部分论述以南宋为切入点。这一结论虽得自《名公书判清明集》,仅限于南宋这一较短时段内,不能完全反映整个宋代民事判决执行的面貌,但也不能否认北宋不存在这类情形。再加上法律本身具有延续性,我们基此可以多少推知北宋时期民事判决执行的状况。

第三篇:思想道德与修养论文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小论文

-------------从自我修养做起

21世纪的中国,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转型期。随着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日益频繁,各种思想在国内发酵流行,老的,旧的,坏的,好的,让人头晕目眩。思想的变迁,随着社会的物欲横流,让新一代的年轻人无法适从,而做出各种老一辈无法理解的行为。这种行为所造成的,也许是有益的,但更多的是害人害己。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一个有思想抱负,渴望进步的人来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从自身做起,才可谈其他。任何事的起步,都是从自我修养开始的。自我修养,讲的便是“我”这个概念。“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中华上下五千年,多少先圣前贤留下的名言,都是让后世之人有所领悟,走出自身的路。责任、尊重、坚持、自身价值、克制、、、各种自身修养,实现其中的任何一个都能让人受益一生。而责任,更是组成了整个社会的运行,人若无视责任,则必为社会所抛弃。所谓“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正式如此。我们首先必须明白,什么是责任?

“责任”在现代汉语辞典中的解释是⑴分内应做的事⑵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林肯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责任感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那么,什么是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对国家、民族、社会举足轻重,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大学生成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社会责任感从广义上说是指个人、组织对自己、他人、家庭及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从狭义上说是指个人、组织对社会的责任。

在社会中生活,我们会扮演不同的角色,而往往每一种角色都伴随着一份责任而存。正因为有了责任,我们才有了动力。也正因为这种动力驱使我们不断前进,我们才能享受到尽责的快乐。

责任,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道德上的,一个是法律上的。所谓道德认识,就是一种良知。

承担责任,我是痛快的。帮助别人,我是愉悦的。伤害别人,我是内疚的。这种道德意识、道德情感产生道德行为。从具体的方面来说,责任既有对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又有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

责任是任何一个有担当能力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应承担的角色义务是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所应承受的后果。就社会而言,每个人必须承担责任,责任是不能免除的。每个人是权利主体,同时也是责任主体。在现代社会,一个有认知能力和理智行为能力的责任主体,必须对自主选择的行为负责任。良知更多地指责个体不但意识到其责任,而且在更高的道德境界上承担责任,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比如歌手丛飞,在演艺圈绯闻流传、灯红酒绿的声色场中,以其高尚的社会责任感,资助失学儿童数百万元,自己却无钱治病。他感动了中国,也拷问了人们的良知。

就人的责任而言,可分为六个部分,即自我责任、家庭责任、职业责任、他人责任、集体责任和社会责任。责任与良知是有必然联系的。不愿承担责任的人,一定是缺乏良知的人。良知泯灭的人,不但不会担当道义,还会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伤害。

对自己负责,自己的事业、感情以及未来的一切都由自己今天去掌控。佛教信奉的因果轮回,相信也是这个道理。你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了,你今天就会为生活多一份的努力,明天的生活也就相应增添一丝美好。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公平是要自己去争取的。只有你善于钻研努力,自身所有的缺陷都会将成为你通往美好生活的垫脚石。也许今天你生病了,你懒得去看医生,你忽视了你身体的需要,明天身体便会忽视你的需要。相反地,你加强了健康意识,开始改善生活习惯。多年后,你依然可以意气风发,健硕的体质助你对生活有更高的斗志。

不管面对什么,我们都得懂得要对自己负责,如此才不会懈怠今天的努力。哪一方面没做好就应该好好反省,体质不好就得开始调节,学习不好就应该查找原因,人际关系不好就得发现自身缺陷„„也不要再去责怪他人不识千里马,也不要埋怨世态炎凉。埋藏在沙滩的珍珠,谁也难以发现,只有你发射的光才可以吸引到眼球。没有谁可以拯救你,你就是自己的救世主。正如,我们曾听到的一个故事:一个人进观音庙准备祈福却发现有一个虔诚的膜拜者正是观音自己,此人疑惑,观音说求人不如求己。

改变自己,求助自己,就是在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的人才会懂得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一个人首先在对自己负责的前提下,才可以让自己强大。只有强大了才能承担更多的责任。为他人为社会奉献更多,有了能力,你才可以打抱不平,惩恶扬善。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比尔毕业于世界某知名大学。在他的毕业去向表上,赫然写着华盛顿的白宫某军事实验室。与他同时毕业的几位同学颇感不满地找到导师说:“比尔的学习成绩最多算是中等,凭什么选他而没选我们?”导师看着这几张充满疑问和尚属稚嫩的脸笑道:“是人家点名来要的。其实你们的机会是完全一样的,你们的成绩甚至比比尔还要好,但是除了学习之外,你们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修养是第一课。” 事情还要从两个月以前说起。毕业前夕,导师带应届毕业生22个人到华盛顿的白宫某军事实验室参观。全体学生坐在会议室里等待该实验室主任胡里奥的到来。这时一位秘书给大家倒水同学们表情木然地看着她忙活其中一个还问了问,“有黑咖啡吗?天太热了。”秘书回答说:“抱歉咖啡用完了。” 当时比尔看着有点别扭,心里嘀咕:“人家给你倒水还挑三拣四的。” 轮到他时,他轻声说:“谢谢大热天的辛苦了。”秘书抬头看了他一眼,满含着惊奇,虽然这是很普通的客气话,但却是她今天听到的唯一一句能体谅她的语言。门开了,胡里奥主任走进来和大家打招呼,不知怎么回事,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回应。比尔左右看了看犹犹豫豫地鼓了几下掌,同学们这才稀稀落落地跟着拍手,由于不齐,越发显得凌乱起来。胡里奥主任挥了挥手,欢迎同学们到这里来参观。平时这些事一般都是由办公室负责接待,因为我和你们的导师是老同学,非常要好,所以,这次我亲自来给大家讲有关情况。我看同学们好像都没有带笔记本。这样吧,秘书,请你去拿一些我们实验室印的纪念手册,送给同学们做纪念。

接下来,更尴尬的事情发生了,大家都坐在那里,很随意地用一只手接过胡里奥主任双手递过来的手册。胡里奥主任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走到比尔面前时,已经快要没有耐心了。就在这个时候比尔礼貌地站起来,双手握住手册恭敬地说了一声:“谢谢您!” 胡里奥闻听此言,不觉眼前一亮,伸手拍了拍比尔的肩膀:“你叫什么名字?”比尔照实回答。胡里奥微笑点头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两个月后,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

不光国外,我国古代思想家司马光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用“德”统帅“才”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学术腐败和高科技犯罪等现象,为人们敲响了正确把握德才关系的警钟。“德”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德才兼备才是王道。

综观历史,有才无德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可是他们全都没留下好的名声。秦珲不聪明吗?有才华,不然又怎么能权倾朝野,但是遗憾的是他没德行,结果遗臭万年,遭受到历史的唾弃。和申,又一个只注重“才”而无“德”的典范。即使当时可以讨得龙颜一悦,权倾一时,但最终仍是为后世所不耻。为什么?你能说他智商低吗?显然不能,其实,只是他不懂德才结合的道理。就拿我们当代说吧,马家绝就是一个好例子。所以说有才无德造成的社会危害更大,反之,有德无才也不成,因为那样只能成为一个老好人。毕竟这样的人对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所能起到的价值太小了。

那么我们又要如何做一个德在兼备的人呢?或者说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呢?我以为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即道德与法律是相辅相承,不相互矛盾冲突的。道德与法律同是调节人民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他们是人的基本素质体现。道德与法律不可分割抵触。

因此,为了追求我们伟大的理想,为了达成我们身负的使命,同时,也是为了我们自己,我们就必须要做到德才兼备。自我修养的升华即使自我的升华,才能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第四篇:礼仪与修养课论文

古人云: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修身被放在了第一位,其重要性对我们来说可见一斑。我国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富有优良的文明礼貌传统,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培养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也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礼仪。礼仪是一个人外在美与内在美的有机结合,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也是一个公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标志。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礼仪看作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凝聚力的体现,把文明礼貌程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否发达的标志之一;对个人而言,则是衡量道德水准和有无教养的尺度。一个人以其高雅的仪表风度、完善的语言艺术、良好的个人形象,展示自己的气质修养,赢得尊重,将是自己生活和事业成功的基础。

大学生是一群准社会人,虽然没有步入社会,但是对于走向社会却有着强烈的需求。但同时却存在许多困惑,也存在着对走向社会的恐惧。要使大学生能够走向社会迈出成功的第一步,顺利的融入社会,懂得并遵守个人礼仪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基本的条件。好的个人礼仪可以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这可以为与交往对象进一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作为一名女院学生,拥有优良的礼仪修养更是必要的要求,因为这不仅仅代表着个人,更代表象征着女院在大家面前的素养与形象。

戴尔〃卡耐基总结:个人成功=15% 的专业技能+85%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而良好优异的礼仪修养无疑是建立人际关系和学习处世技巧的奠基石。

我认为学习礼仪与修养不仅是教育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表现得体,更是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优雅的生活。礼仪与修养虽然只是告诉我们一些平常生活中的一些微小方面,比如怎么坐,怎么站立;教我们怎么握手,如何更好地跟人交流亲近,为何要熟记别人的名字等等。都是些很微不足道的我们平常都以为自己会做的事,但我们是否真的做到了吗、做好了吗?因此我们需要学好礼仪与修养课,它对我们来说有以下意义:

1、有助于提升个人素质。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如果我们时时处处都能以礼待人,那么就会使我们显得很有修养。毕竟教养体现细节,细节展示形象。

2、方便交往应酬。一个举止大方,着装得体肯定会比举止粗俗、衣着不整的人更受人欢迎。也就更方便交往与应酬。

3、有助于维护学校以及将来的企业形象。个人形象代表学校形象,活体广告。学校形象的好与坏实际就是学生素质的高与低。

4、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

礼仪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一个人的素质体现,一般说来,它是与人的文化程度相长的。法国作家大仲马说过:“有些人学了一生,而且学会了一切,但却没有学会怎样才有礼貌。”现在的大学生的礼仪素养在日益下降,我希望在礼仪与修养课程的帮助下能够唤醒我们对礼仪修养的重视,让文明礼仪之风重新飘扬在我们的校园与社会中。如果人人讲礼仪,那么我们的社会怎会不充满和谐与温馨呢?

第五篇: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论文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摘要:良好的法律素养是中国社会走向法治的希望,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形成良好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维护权益的需要。而我国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令人担忧,因此必须从国家民族长远的利益和维护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的高度上去认识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关键词:大学生

法律意识

培养

以法律来调整和规范社会行为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确定,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法律体系逐步健全。作为社会未来高素质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基于大学生密切联系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大学生不仅应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而且应成为一个优秀的公民。因此,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自身健康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所必需的。

一、什么是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即为对法律尊崇,敬畏,有守法意识,遇事首先想到法律,能履行法院的判决。法律,民主,现代化是三个不可分离的词语,有法律才有民主,有民主才有现代化。因此法律素养是人们必须具有的素质修养。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1.法律信仰缺乏

法律信仰是指基于社会主体通过对法律现象的感受而形成的内心对法律价值的认同,对法律的坚定信念和尊重,是公众自觉守法的升华。部分大学生崇尚权力,迷恋金钱和财富,对法律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认识没有准确地把握,对法治缺乏信心,甚至认为法律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受权力和金钱的支配,有了权力和金钱,就可以为所欲为,颠倒是非。

2.规则意识差

对于大学生而言,规则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校规校级等国家法律规定和学校相关制度。规则意识差在行为上表现为违法违纪现象较多,且明知故犯,有的是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规则意识差在观念上表现为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膨胀。对国家法律规定和学校相关制度视若无睹。3.法律知识不足

当代大学生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法律素质不高,他们所知道的一些法律知识,也仅限于课堂上的灌输所得。他们始终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学习法律便一无是处”,从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法规。殊不知,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命运和前途,而且关系到民族的振兴、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三、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原因分析

1.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正在迅速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其心理上具有明显的成长特征,情绪、情感的自控力较差,喜欢用批判的、怀疑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极力想摆脱来自外界的干涉和约束,面对着经济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众多人生考验,会使他们感到无所适从。部分学生功利性、自我性、短期性、随意性心理症状混合交织,客观上会对法律、制度产生心理抵触。

2.外界价值观念的影响

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了解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状态,这有利于他们学习知识、开阔视野。但真假难辨的各种信息也会对他们的价值观造成冲击和影响。有的在主流与支流、精华与糟粕、真善美与假恶丑等问题上分辨不清;有的只顾搞所谓的“自我设计”、“自我完善”,从而陷入个人主义的泥潭,有的把追求物质享受作为人生的精神支柱,追捧“金钱万能、享乐至上”的生活方式。这种价值观的错位一旦受外界不良因素诱导,就容易走上违法的道路。

四、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对策研究

法律意识是不能自发形成的。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的提高,只能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唤起大学生对自由、权利、秩序以及法律的憧憬和期待,进而增强其法律意识。

1.培养法律价值的认同感和法律信仰

只有在法律信仰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法律虽然是一些规则和条文,但法律规则和条文背后深深隐藏着道德关切,寄托着深切的信仰,当人们在对法律产生认同并建立了法律信仰之后,遵守法律规则和条文就会形成自觉。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时应注重要求大学生用现代理念来评判与思考法律条文所体现的价值观,它是否充分体现了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内在法律权威的要求,是否充分满足了现代正义观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去遵守法律、尊重法律,最终完成法律意识的理念升华。

2.创造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

大学生思想开放,其观念具有激进性和时代性的特点,主观上期望法治,关心国家法制建设。因此,要培养大学生的现代法律意识,就必须健全法律运行机制,创造良好的法制社会环境。创建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社会舆论、道德环境。大众传播媒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在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塑造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大众传播媒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应利用典型案例,进行生动的法治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舆论环境,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3.创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氛围

一方面高校应该严格遵守和执行教育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开展学生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按照规章条例办事,尤其是在学生普遍关注的学生德智体量化考核、评奖评优、贫困生资助、学生干部的管理等问题上,按规定办事,不因人而异,对违法违纪行为严肃处理。另一方面创建法治校园文化,开展法制教育活动。通过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学法守法演讲比赛或组织学生旁听法庭审判、模拟法庭、参观考察监狱、开展法律心理咨询和法律社会调查等,形成浓厚的法制教育氛围,促进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形成。

4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法治教育

网络的发展,为高校法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拓展了空间和渠道。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形象生动、图文并茂的特点,推动法治教育由封闭的、被动的模式,向开放的、主动的,全社会参与的型模式转变。使法治教育体现新颖性、直观性、参与性、系统性。有目的地向他们灌输符合网络时代的信息伦理意识,强化版权法、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以及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治观念,逐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同时,大学生必须增强自身的法制观念、学习法律知识,学以致用,做到行为守法,以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并能自觉与违法行为作斗争。

下载宋人的地学修养与宋代诗词的新变论文(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宋人的地学修养与宋代诗词的新变论文(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学与大学生修养论文[全文5篇]

    当代大学生对于国学的认识 入21世纪新千年,世界又进入一个新纪元,是经济走向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地球村变小了,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但是由......

    散文的传统与新变

    散文的传统与新变 韩小蕙 2015年8月8日9:30——11:40 东城区图书馆三层报告厅 4页4100字 【韩小蕙,女,1954年生,北京人。198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光明日报社《文荟》副刊......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品格与修养单元测试

    绪论单元测试 1 【单选题】(20分) 《论语》里如何称赏良驹? A. 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 B. 始知神龙别有种,不比俗马空多肉 C.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D. 骥不称其力,称......

    思想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题目)

    思想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题目 为使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自觉应用道德与法律的知识来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提......

    思想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题目)

    思想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题目 为使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自觉应用道德与法律的知识来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提......

    教书育人与师德修养 小学教师师德论文教书育人师德为先

    教书育人与师德修养 小学教师师德论文教书育人师德为先 小学教师师德论文 教书育人 师德为先 社旗县太和镇中心学校 王华领 电话:*** 二0一二年六月 教书育人......

    思想品德与法律修养课堂论文5篇范文

    逃跑的新娘观后感 案情简介 2010年11月29日的今日说法讲了这么一个案例,,山东省莘县南滩村的张振刚花6.5万迎娶了同村的素素,两人关系开始还算融洽,但没想到素素并不愿意与张振......

    修养与人生幸福__思修论文

    修养与人生幸福 【摘要】良好的修养对人的一生很重要。良好的修养主要有科学文化素质的修养,思想道德素质的修养等等。具体有和善亲切、谦虚随和、理解宽容、热情诚恳、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