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散文的传统与新变
散文的传统与新变
韩小蕙
2015年8月8日9:30——11:40
东城区图书馆三层报告厅
4页4100字
【韩小蕙,女,1954年生,北京人。198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光明日报社《文荟》副刊主编,高级编辑,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北京作协签约作家,北京市东城区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委会委员。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韩小蕙散文代表作》等20部。有作品被译往美国、匈牙利、韩国等。获中国新闻界最高荣誉韬奋新闻奖、首届冰心散文奖、首届郭沫若散文优秀编辑奖、首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奖。2003年应美国国会图书馆邀请,成为新中国首位在该馆演讲的作家和编辑,并获友谊与进步奖、国会参议员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奖、旧金山市市长奖等。】
按照原来安讲课的不能来,这次就由我来讲。大家都是写作者,知道散文太难写了。
一、当下散文创作态势
百花齐放,多元乃任性。强大现实主义仍是主潮。有句话说得好:任何现实都比想象更现实,任何现实都比艺术更艺术。
当下散文三个特点:
1、内容为大
如朱秀海《山在山的深处》。他是海军政治部创作部主任,写的战斗英雄李大德,令人热泪盈眶。
给我的不仅是感动,更是震撼,我想读者会与我一样久久不能释怀。一个声震全国的战斗英雄李大德,参加八路军,一个连缴获鬼子一个团,解放战争时一个团收编敌人两个师。建国后毛主席、朱总司令接见战斗英雄,他是第一排第一个。战场上的狮虎豹,建国后得了“花痴”病,医学没发展到能认识、能治疗,被认作作风问题,成了拉煤工人,在和平年代落得得悲惨的下场。夫人原为广东东江纵队司令,成了街道工厂女工。冬天连煤也买不起,像蚂蚁一样默默无闻地死去了,是什么“力量”消失了英雄的血肉、筋骨、精气神?更有一种看不见的可怕“力量”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中,北京的将军(原来李大德连长的士兵)过问,能接近将军的各秘书们,什么事都办了,就是李大德的事一点没办。连高位的将军,乃至于省委书记、市委书记也奈何不得。生活荒诞得难以想象,如果是用小说呈现,那就一定以为是作家的肆意编造;可这确实是一个真实的人物与命运,它击碎了我们胸中的许多美好理想。我此刻只想呼号:那荒诞之源,在哪里?特点在于写作角度“叼”,第三人称。看了心里难受,强烈的现实批判性,作家编造不出生活真实发生的故事。
如倪萍主持《等着你》栏目,她当主持人、当演员、留给人心中美好的银幕形象。生活的磨难改变了她的形象,还是否要她来做这档节目,有人反对,她自己也犹豫。是这两篇散文中的故事,感动了她自己,并下定了做下去的决心。她写的《白化病女孩》,这个女孩是五姐妹中的老三,五六岁时被父亲带到外地抛弃,由福利院养大。现在在残奥会上得了冠军,认为没给家里丢脸,到央视寻找父母。节目最后,寻觅大门打开,父母并未出现,全场人心情沉重。女孩说:“没关系,给父母一个缓冲的时间,我继续努力。”
她写的《小白兔》,是说一个女孩,坐火车的几个小时里,爱上对面座位的一个男孩,得到同行人的理解帮助。在节目中寻觅大门打开时,出现的是陌生的一家三口。其中女子解释,他是男孩妻子的闺蜜,代表男孩妻子说:“对不起,我先来一步。”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善良温暖和小白兔勇敢追求的正能量。让我们心里柔软了一下,这些故事在屋里编不出来。倪萍从农村出来,主持人电影、画画都很好,文章也写得好,让作家惭愧。
如《初探湄公河》,作者张曼菱,名家,77年北大中文系,才女,成名作电影《青春祭》。她去了“金三角”,接触了当地的人和事。提出是谁把“金三角”变成了亚洲的伤口和耻辱?罪恶的根源来自西方,是英国当年殖民扩张在这里种植罂粟,引发与中国的烟片战争。如今欧美发达国家不承担责任了,好像是一个无辜者。他们吸饱殖民地鲜血之后,遗忘了这个被蹂躏的地区。当茶叶、咖啡、罂粟已经过时,他们为了石油跑到中东、到伊拉克,动机还是抢掠,把别人的土地搞得一团糟。她提出的“帝国主义祸害”,义正言辞,给不分青红皂白“西粉”们上了一课。见解独立,犀利、勇敢、深刻,一针见血。
日美关系也是这样,他们不容忍中国的崛起,奥巴马曾说:“中国人也像我们这样消费,世界资源就不够了。”也有说法,像美国人那样消费,世界资源只够用5年。
过去的历史是今天的现实,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
2、世俗类散文
A、一批文学写手受欢迎
如王小柔、六六,作品谈不上多少文学性,却拥有一大批读者。写生活,变化了腔调,不是正襟危坐或书斋范儿,而是轻松幽默谈心似的,跟文学没什么关系,却成为草根儿读者心目中的著名作家。
B、全民创作的时代
明星构成一部分,如成龙《还没长大就已老去》。医生、科学家、小资、草根,每个人都要顽强地发出自己的声音——生存权,技巧变得不重要。
比如网上《旁边站起来的一刻》,一对白人夫妇养了一个黑人孩子,为隐瞒其身世,搬到别的小镇。当孩子得病需要亲人血液救命时,媒体公布了小孩子是因母亲被黑人强奸所致。强奸者当时很年轻,因宣泄种族歧视情绪犯了强奸罪。后来勤奋努力得到老板青睐,招他为婿,现在已经做成大老板。当他得知黑孩子生病求助生父时,经犹豫后现身,因此得到白人夫妇谅解,不再追究其强奸罪。
有人厌恶,说那些是心灵鸡汤。但当我们也受到吸引时,可否想想我们的创作缺乏了什么。对纯文学也有启示:什么东西打动了读者心灵中最软弱的部分?他们比艺术家更接近老百姓、更接地气,不是没有前途的,手里有这样的素材可以写写。
3、网络散文风生水起
以两张照片为例:2005年罗马教皇登基,会场一片幽静;2013年,罗马教皇登基,同样角度的会场一片白花花闪光的手机。
短短几年,有太多的东西契进了我们的生活。今年令人鼓舞的是戒烟表,免去戒烟过程中的痛苦。电子学家与医学家结合起来,巨大的跨越进步。现在的治疗手段,与十年前不一样了。自有人类以来,几万年的探索,借助网络超速发展。以前很我悲观,独生子女,国家养老机构靠不住,一个人住院时多少子女都显得不够,我想届时只有安乐死。现在情况比较乐观,红莲社区正在试验,家里安装检测器,实行及时救护,老人生病也不怕了。
存在决定意识,文学也会向前发展。两汉、唐宋文学是辉煌的,但不能永远躺在那里不发展。互联网改变了生活,留下了极大的空间,文学也许会从那里找出一条路。
(1)微信选登
我们《光明日报》搞了试验,2013年7月26日做了一版,转载网络上的文章,看了让人热泪盈眶的。
《一个北京导游眼中的藏族人》是写导游最不爱带的藏民,但实际带团过程中,在导游买票、反复转移宾馆时,藏民们十分顺从听话。只有从故宫北门往出走时,不听导游的话,各个拿出钱给了职业乞讨人。他们说:“只要手伸出来,你不可拒绝!”
文明文化在哪里?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的文化人身上?还是在经济落后的藏族老人身上?
这些靠专业作家想象力是写不出来的,作家只追求语言、结构等等技巧,读者不买账。基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温暖人心,真实作品才有力量。
(2)2013年9月27日搞了一版
《太空讲学》的意义,显示了中国的军力,高科技是在和美日叫板。50分钟的课程,在世界太空三点支撑,在宇宙能飞一圈。
《老板请父亲吃顿饭》身份卑微的小职员父亲来看他,他拿钱,让老板请父亲吃顿饭。老板答应了,企业出资招待,要求全体高管、中管出席,而且都在其父面前表扬称赞小职员。此后,规定此后凡有来看望家属都这样做。这样企业文化的结果,这家企业在经济滑坡时做得很成功,小职员也成了中管。
(3)讨论——孩子该不该做家务 2013年5月20日,《光明文化周末·文萃》刊登出网络短文《我在德国的“租赁妈妈”》。文章说他在德国留学期间,因年纪小暂居在德国一个家庭。德国小孩子都做家务,从父母处挣学费。“我”不习惯做,也没有做,德国家长也不强制“我”做。忽然有一天,“我”接到法院传票,原来德国妈妈把他告上法庭。
我们请4位不同领域的专家撰文,从不同角度表达对社会、对教育的看法,也请读者一起思考。总体感到要加强对孩子社会、对家庭的责任教育,不能只会读书。
二、创新的探索
1、魔幻现实主义
《一日三秋》《琉璃象奇遇》
穿越、梦幻、荒诞,古今一体,中外融合。荒诞是从心里流出的,而不是手上。首先是意识里要“有”,而不是“做”。(2)新散文
代表人物:张锐锋、周晓枫、格致、祝勇,主要推崇语言的华彩,语言至上。特点:冰雪聪明,高等教育,精致作家。
贡献:把语言提到前所未有高度,拓宽了语言的疆域,散文的精致化,小众的摩登。(3)名家还是中流砥柱
三、好散文的因素(1)生命激情
绝不是为写而写。史铁生《我与地坛》,他在插队时残疾,回城潮中,平民的孩子普遍被认为是多余的人,家里已经放不下他们的一张床了。史铁生在地坛里看到的,写自己的经历和命运,也写健康人,看谁更健康。还写生命的哲学,生与死的议论,成为当代散文的经典。“高精尖”作品要反复读,我现在还经常拿出来看看,把写作尺度提高。
(2)诗意光芒
谢冕《流向远方的水》写他当兵的经历。《永远的校园》,他转业到北大。(3)哲学的深度
史铁生《我与地坛》,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是“高精尖、高大上”。(4)思想最重要
这句话是张中行说的。他的学问横贯中西,可用希腊语读希腊的书。生前一直是教科书高级编审,他审查过的课本,没有任何问题。他退下来以后,教科书不断出问题还曾被告上了法庭。我曾亲眼见到,有人拿来文物请张中行鉴定,他随口说出年代。我好奇,他对我解释,看多了。与我谈话四个多小时,说自己学问太少。举例说,如果王国维在世评个一级作家,全国能有几个评上二级?他说自己勉强能评上三级。2005年在305医院,我去看他,他眼睛已经看不见了,我问他文学什么最重要?他用笔写出“思想最重要”。他是学者,不是政治风云人物,讲出这话像党委书记政治教化似的。其实他一辈子没当过官,连小组长也没当过。
思想对文学太重要了,是根脉、灵魂,语言、结构、情节、细节等等仅仅是技巧。中外古今名著,巴尔扎克、雨果、托尔斯泰作品能流传下来,是思想在支撑着,把社会脉络把握住了。反映了社会思想动态,人民和社会的现实,第一重要的是思想,思想光芒是照亮写作的唯一的太阳!
(打字整理完成于24:40)
准备的内容没讲完,再有安排了的讲课人来不了,我再来讲:
具 体 写 点
(1)个性化
重视自己的感觉,鼓励自己独特的发现。如 王安忆《阳光下的魅影》
(《北京文学》 2013· 4)。
(2)有识见
如 薛尔康《伦敦的兵气》
(《上海文学》 2013·5)
“战争创造一切”,大英帝国的“荣光”。
(3)角度
如 张洁《一生太长了》。(4)对比法
如 朱秀海《山在山的深处》。
第二篇:传统戏曲的危机与新变
传统戏曲的危机与新变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走出十年“文革”**的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国门一打开,西方的多种文化、娱乐、休闲的样式就如潮水般涌来.猛烈地冲击了中国的固有文化,使中国的传统文化遇到了生存的危机。特别是当电视机迅速普及之时,戏曲观众大量流失,一些古老剧种只余下极少的老年观众。此时,针对着戏曲界的这种新局面,理论批评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言论。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戏曲危机”论和“戏曲消亡”论。
当年的“戏曲消亡”论,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日“无可奈何”说,认为戏曲在电视节目及各种流行文化的竞争面前无能为力,只能被代替;二日“寿终正寝”说,认为任何事物都要衰老死亡,传统戏曲大概已到了死亡的时候了;三日“促其消亡”说.认为戏曲是产生于封建时代的封建文化,属于民主革命未完成而遗留下的封建主义尾巴,我们要尽快割掉这个“尾巴”。【】其中最为极端的是“促其消亡”说,持有这种论调的大多是大学生中的激进派。他们的这种认识,在当时曾有不少同情者,但今天就很容易看出其中的片面性了。他们所说戏曲产生于封建社会,即是以偏概全。
戏剧剧种数以百计,情况十分复杂,不能一概而论。有的剧种产生于几个世纪前,如昆曲、梨园戏;有的产生于近百年间,如越剧、评剧;还有的只是近几十年间新形成的。如吉剧、夏剧等。即使产生于所谓的封建时代,有的作品可能是为封建主服务的“封建文化”,有的作品却具有一定的反封建性。凡是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而代代相传的,往往正是那些有反封建意义的作品,如《西厢记》、《牡丹亭》等。如今遍布全国的剧种,展演于各种场合。有的剧种成了全国性的剧种,如京剧;有的剧种活跃于某些地区的农村,如花鼓戏;有的剧种则属于市民文化,如沪剧等。各戏曲剧种的艺术风格相去甚远。有的有浓郁的古典气质,有的有较多的时尚风味。有的呈现一整套凝重唯美的程式规范。有的则犹如轻松自如的民间歌舞。把中国戏曲简单化地看作是封建文化或农村文化,显然与事实不符。
其实,“戏曲会不会消亡”,这是一个没有价值的问题。因为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与死亡的过程。说到底,地球也会消亡,太阳也会毁灭。我们并不因为地球反正要毁灭,就“超前”地把人类都置于死地。恰恰相反,生物学家研究如何挽救物种,医学家研究如何延长人的寿命,大家都在千方百计让人类生活地好一点。那些“最终极”的问题,留给宇宙学家、未来学家去商讨好了,戏剧学家首先要关怀“戏剧的生存命运”这个很实际的问题。
但是在八十年代,中国传统戏曲却面临着实实在在的“危机”。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观众的流失”与“观众的老化”。如何面对危机?当时有两种“危机论”:一种是悲观的“危机论”。认为中国当前面临的危机无法克服,最终将导致戏曲消亡;另一种是乐观的“危机论”,认为危机有“危”,也有“机”,有可能导向戏曲的新生。我个人正是一个乐观的危机论者。我们认为,不能回避危机,对深重的戏曲危机不能视而不见,面对危机,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必过于悲观。要正视危机,分析危机,以求生存之道。
世间事物。其行进途中,遭遇困难乃至危机,这是很正常的,如若毫无问题,毫无危机,倒是奇怪的。首先,从历史上看,危机从来就有。世界戏剧史,只讲古希腊时代、莎士比亚时代,中国戏剧史,只讲关马郑白时代、汤显祖时代,其实,这些黄金时代只有一代人两代人的时间。在这些黄金时代到来之前或过去之后,更长的时间里.戏剧究竟怎样?戏剧史似乎对此不感兴趣。我想,在这些漫长的时间里,应该有戏剧的低潮期、困难期以及危机期。其次,从空间上看,危机到处都有。在文学界,同样是危机重重,现代小说的读者锐减,新诗更是一蹶不振。电影界受电视的冲击,损失惨重,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经济界、教育界亦是如此,无危机,何必要呼吁“经济改革”、“教育改革”呢?所以说,危机到处都有,而且从来就有。“危机感”,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有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危机,或在危机前举止失措。
如上所述,八十年代的戏曲危机是因“观众流失”而产生的。所以,观众问题是一个最严重的问题。以往的戏曲创作或戏曲研究往往只关注剧本写作技巧,忽略了剧场,忽略了观众。“观众流失终于引起了剧坛对观众问题的关注。“剧场学”与“观众学”应运而生。而“戏剧学”也终于由以剧本为基点的“戏剧学”(Dramaturgie)走向以剧场为基点的“戏剧学”(Theaterwis—senschaft)。
观众问题其实是一个社会问题。观众带着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问题走到剧场中来,又把剧场中许多现象许多思考向社会辐射。观众自然地串联了剧场与社会。即便是观众的增多或减少,观众来不来剧场。其本身也都是一种社会现象。
八十年代,对于观众问题曾有过比较深入的讨论。有三个问题讨论得很热烈。一个问题是,我们应该把观众摆在什么位置上?有人称“观众是我们的上帝”。但有的剧作家不以为然,他们主张戏是为自己写的,有无观众并不重要,或者他写的戏是为了“未来的观众”。我则主张,“观众还是我们的上帝。但上帝是人创造的”,是人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上帝。我们也应该通过演出、传播、教育,培养、创造出观众群来。另一个问题是,如何争取观众或服务观众?有两种做法,一种叫“适应观众”,试图以一个戏适应各种观众,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进剧场。但现实的问题是观众早已分裂成多种观众圈,而每一个观众圈的人数越来越少,你根本无法适应各种观众圈。于是有人主张另一种做法,叫做“分裂观众”,试图通过一个戏引起争论,让一些人叫“好”,另一些人叫“不好”,以此引起社会关注,引起大家观赏的兴趣。“分裂观众”实际上是对“观众分裂”现象的一种无奈的对应。再一个问题是,如何调动剧场中观众的“创造热情”?当时的剧人非常赞赏波兰戏剧家格洛托夫斯基(Grotowski)的一个观点:戏剧最根本的特质是“人与人之间活的交流”。于是想方设法调动观众的主动参与,形成剧场中观、演之间的“互动”。有的导演对舞台或剧场样式做了各种改造,或“伸出式舞台”、或“三面舞台”、或“圆型剧场”、或“小剧场”,总之,试图拉近观演之间的距离,以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活的交流”。
还有一种现象引起了戏剧家的关注,那就是观众的变化。当今世界,交通方便,交流增多,“地球变小了”。所以,戏曲演出面对的观众未必就是此时此地的观众.有可能是外地的观众,亦有可能是外国的观众,有可能是“老观众”。亦有可能是来此旅游的“一次性观众”。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需求,有的喜欢故事完整的“本戏”,有的喜欢看表演精美的“折子戏”,有的喜欢看新戏,有的则喜欢看“原汤原汁”的老戏。演出团体需要研究观众,以合适地对待。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或出国演出,尤其要分析研究观众,不仅要了解各地方的差异,还要了解时代的变化。上世纪八十年代,戏曲团体尝试以演外国戏走向世界,如上海昆剧团改编演出莎士比亚的《麦克白》为《血手记》而走到了英国的爱丁堡艺术节。中国艺术家还携手日本艺术家以京剧与歌舞伎同台合演的方式在中日两国舞台上演出新编神话剧《龙王》。九十年代以来,考虑得较多的是向世界展现“真正的”中国戏曲,如陈士争让六本二十多小时的新奇而丰富的昆剧《牡丹亭》走上了世界各著名的艺术节舞台。本世纪初,白先勇则策划纯正而简洁的“青备版”昆曲《牡丹亭》漂洋过海,传播i【f=界。
中国戏曲的演出随应观众的变化丽变化,这正是“戏曲危机”时代的新现象.明代万历年问的曲论家王骥德有一句名言:“世之腔调,每三十年一变。”(见《曲律·论腔调第十》)这是四百年前的戏曲家对世间声腔剧种变化的敏锐的感觉。四百年后的今天,生活节奏比明代已大为加快,“腔调之变”的时间亦应大为缩短。可是,八十年代前,我国剧坛的现状是“三十年不变”。
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三十年间,该变而不变,故而到了八十年代起变化时,剧坛感到了强烈的“危机”。犹如火车来了个急转弯,令人有被甩出去的感觉。
古人云:“居安思危。”现在到了危机时期,我们就应“居危思变”。戏剧观念的变化,创作理念的变化,演出方式的变化,管理体制的变化。都在因时而动。艺术实践的变化、创新,促使了戏曲理论研究的深化与体系化。所以说,戏曲有了危机感,就会想到改革,也就有了创新的机缘。由此而言,危机,正是新生前的阵痛。
回顾历史,对于中国传统戏曲的改革与创新。近百年来曾有过多次争论。二十世纪初以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为代表的对“戏剧改良”的呼吁,引起了戏剧界创办戏剧杂志、编写新型剧本、上演时装剧和时事剧的风尚。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曾掀起一场关于“旧剧”的论争。在论争中表现出多元的戏剧观。即有旧剧否定派、旧剧改良派、旧剧守护派以及旧剧再造派等多种戏剧观的相对并峙。至二十年代以留学美国的余上沅为代表的“国剧运动”派,则主张“建设中国新剧”,这种新“国剧”就是“由中国人用中国材料去演给中国人看的中国戏”。【2】五十年代有过一场关于“戏曲改革”的讨论,而后形成了“改戏、改人、改制”(即改进戏曲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改造戏曲艺人的世界观和改革戏曲剧团的管理体制)的“三改”方针,其中“改戏”又具体发展为“整理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三者并举”的方针。
在八十年代的争论中,对于如何认识戏曲以及如何进行戏曲的创新,许多专家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如龚和德把戏曲看做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结构”.认为戏曲的艺术特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可用王国维的一句话来表达:“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第二个层次,就是张庚、阿甲、焦菊隐等人经常谈到的戏曲的节奏性、程式性、虚拟性、时空灵活性等;第三个层次,乃是前两个层次的艺术特征的外在感性表现,是观众直接听得到、看得到的歌、舞、穿戴之类。这种“多层次的动态结构”试图说明,戏曲艺术的深层艺术特征的稳定性、延续性,总是寄托在表面的具体形式、具体风格的可变性和多样性之中囹。
董子竹把数百个戏曲剧种的“美学风貌”略分为四大类:一是“典雅”类,如昆曲、京剧等“高雅艺术”;二是“质朴”类,如秦腔、豫剧等中国农民的“大戏”;三是“东方市井”类,如沪剧、评剧等市民剧;四是“民歌”类,如花鼓戏、黄梅戏等轻快的民间戏。认为中国戏曲的改革应视不同的剧种作不同的抉择:第一类戏曲应以不改为好;第二类戏曲目前的改革关键在于创作精品;第三、第四类戏曲则可在改革中大显身手。同说变,亦有消极式的“应变”与积极式的“新变”。八十年代初、中期,危机初起,使一些人感到恐惧,手足无措,另一些人则急起应变。“应变”者,觉得中国戏曲的传统陈旧了,令人厌恶了,就要抛弃它,而后寻找新的出路。当时的“出路”似乎只有一条,那就是引进西方的一些令人感到新奇的艺术理念、类型、方法。于是,“残酷戏剧”(TheatreofCrueltx)、“贫困戏剧”(.Plain Theatre1、“环境戏剧”(EnvironmentalTheatre)、“间离效果”(Verfremdungseffekt)、“荒诞派”fTheatreoftheAbsurd)等概念就成了戏曲导演与批评家的“El头禅”。像上海的剧人,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把西方戏剧一百多年间创造的各种样式都尝试了一遍。他们对待传统戏曲,总想尽力把它变得“自己不像自己”。
那时的中国戏曲成了五花八门的戏剧。有人讽刺这是一些“不伦不类”、“非驴非马”的戏剧。但不管怎么说。八十年代的剧人通过学习外国,改变现状,走出了“三十年不变”的僵局。[51到了九十年代,危机依然存在。但戏剧界已然适应了“危机”的袭击,故而整个气氛较为沉稳,剧人的心境也较为平和。此时的戏剧创作已由突然的应急之变转为主动的求新之变。以独创克服模仿,以从容克服浮躁。由于对世界有了较多的了解。由此而较自觉地体认具体戏曲剧种的特色所在与优势所在。此时创新,尽可能强化自己的优势与特色,不再像八十年代那样追求“不像自己”。而追求“美好的自我”。一个个有个性的较为精纯的戏曲作品相继问世。这些优秀的创作,既具有时代的特色,又很准确而强化地发挥了剧种的特色。
如,观看了上海淮剧团的《金龙与蜉蝣》,你就了解什么是淮剧艺术的独特美。观看了福建泉州梨园戏剧团的《董生与李氏》,你就了解什么是梨园戏艺术的独特美。九十年代的这些作品.后来大都成了二十一世纪初人们所选择的“舞台精品”。
保持了具体艺术的独特性,也就维护了整个艺术百花园的多样性。艺术的美,总是在各种独特存在的艺术品种、艺术风格的共生、对比中显现出来。就如色彩,只有五颜六色互相比较、互相映衬才各显其美。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一种“强势”的色彩,那么这种色彩也就不美了。艺术的多样化、多类型化。为人类对生活的丰富性与多元化提供了最好的、最生动的体验空间。人类以数千年的时间。在世界各地创造了无比丰富的民族戏剧类型。在这个丰富多彩的艺术百花园中,各种艺术美都在相互比较中显现。“世界戏剧”是由各种“民族戏剧”共同构成的一个“艺术网”,这正是一种艺术上的“生态平衡”。维护了各民族戏剧,就是保护了整个戏剧的生态环境。
在开放的社会中,民族文化自然会遇到各种外来文化和各种社会现象的冲击。两种不同风貌的艺术相互碰撞、冲击与遇合。有可能让一种文化淹没了另一种文化。这是一种不幸;也有可能产生“非驴非马”、“不伦不类”的粗糙的“杂种”。其低下者是一种沦落,其高明者则意味着创新的开始。但不能停留在“非驴非马”的阶段,必须走向良善的融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戏剧历史.已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例证。
我一直认为:对于文化的个性,需要在传承中强化。亦需要在向异质文化的学习中不断优化。无所依傍的创造是一种创新,对传统的重建则是另一种创新。这里重申此一认识,以与诸位专家商略。
注释:
【1】参阅叶长海:《当代戏剧启示录》,骆驼出版社(台北),1991年,第3页。
【2】余上沅:《国剧运动·序》,上海新月书店,1927年。
【3】详见龚和德:《多层次的动态结构——对戏曲特征的一种看法》,原载《戏剧报》1987年第2期,收入《乱弹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年,第74.一78页。
【4】详见董子竹:《中国戏曲的多层次风貌与改革》,《文论报》,1988年3月25日。
【5】参阅叶长海:《上海戏剧三十年》,原载《戏剧研究》(台北)2008年1月创刊号,收入《画语曲律》,上海百家出版社,2008年,第89页。
第三篇:传统教学方法与新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与新的教学方法
一、传统教学法
(一)讲授法
1.含义:教师使用连贯的语言向小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发展其智力和能力的教学方法。
2.优点:⑴能在较短的时间里给学生传授大量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⑵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⑶教师富有艺术性和情感性的讲授能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的目的。⑷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3.局限性:⑴形成被动听讲的习惯。⑵接受式,易导致满堂灌。⑶不利于因材施教,不能顾及学生的个性差异。
(二)演示法
1.含义:教师配合讲授和谈话,通过给学生展示实物、直观教具、示范性试验或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方式,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
2.优点:使学生获得直观、典型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理解书本上的概念、原理和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
3.局限性: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对其他感兴趣去了;教具准备麻烦、混乱
(三)阅读指导法
1.含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给学生的阅读方法、知道学生阅读的过程,以此使小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方法。
2.优点: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自学能力 3.局限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耗时多,见效慢
(四)讨论法
1.含义:根据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些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辨明是非真伪,以此提高认识或弄清问题的方法。
2.优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3.局限性:学生获得的知识是零碎的,缺乏系统性;讨论中学生发言比较粗糙,不够精确,有些学生缺乏鉴别能力,容易是非不分;没有重点,偏离主题 二.新的教学方法
(一)发现法
1.含义:发现并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取知识的一切方法。
2.优点:⑴提高智慧潜力⑵使外来动机向内在动机转移⑶学会发现的试探法⑷有助于记忆。3局限性:⑴忽视了学习过程的本质特征⑵忽视了学科的特点⑶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
(二)引导探究法 1.含义:“引导”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学习的情境,制定出与问题的各方面有紧密联系的已研究方案,它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出现一个又一个有益的好念头,向预定的目标探索前进,这里的关系是教师要善于提出好问题,使学生能够最自然地获得知识。
“探究”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独立思维活动,进行类比、分析、归纳、综合、概括,逐步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和自己发现新的知识.2.优点:“引导探究法”在于充分发挥师生的两个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新的感受,形成清晰的观念,着眼于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培养独立思维能力和探究能
(三)纲要信号图表法
1.含义: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教学辅助工具。
2.优点:图表形象、直观,有利于记忆,能使学生把握知识的整体;能有效地组织教学过程;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4.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3.局限性:即使是有经验的教师,要编制一份优化组合的纲要图表也要花一些时间,所以低年级的学生不可能自己独立编制这种图表。
(四)范例教学法
1.含义:范例:是指“好的例子”,“典型的例子”。让学生通过学习有限的精选过的典型例子来掌握一般性的概念、规则、程序,并借此加强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活动。
2.优点: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独立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学生学习范例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4.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和迁移能力。
3.局限性:很容易导致学生形成定向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五)六课型单元教学法
1.含义:自学课、启发课、复习课、作业课、改错课、小结课。2.优点:真正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培养自学能力 3.局限性: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要求高
第四篇: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一、单项选择题
鲁尔区曾是世界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区位条件优越。20世纪50年代,经济逐步衰退。20世纪60年代,经过综合整治,经济再度崛起。结合鲁尔区“旧貌新颜”变化图,回答1~3题。
1.鲁尔区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上升 B.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 C.煤炭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 D.煤炭、钢铁产量过剩,用地紧张
2.20世纪50年代后,鲁尔区衰落最明显的工业部门是()①机械工业
②钢铁工业 ③化学工业
④煤炭工业 A.①③
C.①④
B.②④
D.②③
3.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鲁尔区落户,主要原因是()①传统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新兴产业发展要求 ②公共设施不齐全,劳动力素质差 ③区内用地紧张 ④环境污染严重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读某地区工业分布示意图,回答4~6题。
4.下列不属于B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区位因素是()A.铁煤丰富
C.劳动力丰富
B.交通便利 D.水源充足
5.缓解制约A工业基地所在地区发展最主要的能源问题的措施是()A.西电东送
C.南水北调
B.西气东输 D.西煤东送
6.影响C工业带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
C.市场
【答案】 4.C 5.D 6.A 7.关于意大利萨索罗工业小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意大利瓷砖生产为中心的生产小区 B.中小企业为主,规模经营生产
B.资源
D.技术 C.联合经营,独立销售
D.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化 8.下列工业区中不是世界著名新工业区的是()A.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 B.德国南部地区 C.美国“硅谷” D.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钢铁厂于19世纪初建在M地,20世纪80年代将炼铁厂从M地迁至N地,炼钢厂仍留在M地,如下图所示,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依赖进口,图中河流可以通航。据此回答9~10题。
9.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M地的有利条件有()①接近燃料地
②接近铁矿 ③接近消费市场
④廉价劳动力充足 A.①③
C.②④
B.③④
D.①④
10.该钢铁厂将炼铁厂迁至N地,可以降低()A.燃料运输费用
C.产品运输费用
B.铁矿石运输费用 D.废弃物的排放量 温州制造业和美国“硅谷”都属于典型的产业集群,具有“人人都想当老板”的创业文化和企业创新精神。据此回答11~12题。
11.两地产业集群的共同点是()A.都属于高科技产业集群
B.都有勤劳和敢冒风险的企业家精神 C.从业人员都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D.都是在传统产业基础上的技术升级 12.关于温州制造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企业以原料指向型为主 B.劳动力的投入仍比较大
C.具有中小型批量定制的生产方式 D.产品大量销往国外
阅读下面有关材料,回答13~14题。材料一 焦作市位置图。
材料二 焦作煤矿久负盛名,在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焦作市除原煤外,耐火黏土、铝矾土等矿产丰富。焦作市交通便利,山川秀美,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云台山等旅游胜地。农业基础良好,粮食产量高。13.焦作市目前的工业地域类型和哪一工业区类似()A.鲁尔区
C.英国苏格兰工业区
B.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D.德国南部工业区
14.煤城焦作的出路问题,已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下面有关焦作以后的发展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做强做大炼铝工业
B.由煤炭工业向电力、热电联营、铝电联营转变 C.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旅游业
D.形成以石化工业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
二、综合题
15.读下面“我国甲乙丙三个工业基地”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个工业基地的名称分别是:
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_,丙__________。三个工业中心的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2)这三个工业基地的结构特点分别是: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三个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相同的有利条件是: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4)比较甲乙两个工业基地在自然资源方面的差异是: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京津唐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唐山 无锡 广州(2)京津唐工业基地是综合性工业基地,轻重工业都较发达 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效益最高的大型综合性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3)农业基础较好 水陆交通便利 技术力量雄厚 劳动力资源丰富(4)京津唐工业基地范围内有比较丰富的海盐、煤、铁、石油等资源,但水资源缺乏 沪宁杭地区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需大量从外地调入
16.根据以下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硅谷”长48千米,宽16千米。1950年这里还是布满果园和温室的纯农业区,现在集中了数千家电子工业企业,是美国乃至世界的电子企业中心,是美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裕的地区。
(1)意大利的新工业区多为规模较小的中小型企业,以________(轻、重)工业为主;我国经济特区的中小型企业以________(轻、重)工业为主;美国硅谷集中的是________工业。
(2)意大利新工业区和我国经济特区发展的主要条件的共同点有哪些?
(3)意大利新工业区形成了以中小型企业集聚的________为主的独特的发展模式。
(4)从以上三个不同的新工业区实例中,可得出新工业区得到蓬勃发展的原因是什么?(5)归纳说明新工业区的特点有哪些。【答案】(1)轻 轻 电子
(2)大批廉价的劳动力;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政府的大力支持;开放的政策。
(3)工业小区
(4)新兴工业省能源,省空间,省资源,省劳力,故企业多为中小型;资金集中程度低;工业分布分散;生产增长速度快;产品附加值高。
(5)从地域上讲一般形成于乡村地区,并没有传统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尤其表现在既不接近原料地,也不接近消费市场;从企业规模上看,企业规模小,以灵活多变的中小型企业为主;从区位因素的角度看,对知识、技术、交通运输的要求高。
17.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处以________工业为主导,该工业按其主导因素应属于________导向型工业。
(2)B工业区经济的基础是________工业,目前正在大力发展________等产业部门。
(3)C工业区的生产规模以________型企业为主。
(4)D处布局钢铁工业,考虑的主导因素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意大利工业区的生产方式可以在我国乡镇企业中推广,对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借鉴意义叙述正确的是()A.分散的生产过程、中小规模的企业、轻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很适合我国农村发展实际
B.加大经济开放程度以及银行的信贷力度 C.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D.企业间要加强联系与协作,形成规模效益 【答案】(1)微电子 技术(2)煤炭 第三产业(3)中小(4)市场 交通(5)ABCD
第五篇: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执教者:包老师
地
点:二中多媒体教室2007、5、15
一、课标要求:
1.用案例分析和对比的方法,理解传统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衰落的主要原因。
二、对学生所能达到的目标预则和要求:
1. 使学生学会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让学生通过对德国老工业区鲁尔区的分析,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区位条件和基本特点。(学会从案例提取有效信息,这是对所有学生的基本要求)2. 通过对鲁尔区发展历程从繁荣→衰落→再度走向繁荣这个案例,我国东北的一些老工业区从中得到什么的启发?让学生展开讨论,鲁尔区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振兴东北,应采取哪些措施?(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让学生觉得学地理有用。这是对学生的日标要求)
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由学生说出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提出问题:如果给一个工业区的实例,你能否分析它形成的优势条件吗?下面我们就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来学习工业区位条件和发展的特点的分析方法。
2、请学生读“世界工业分布图”找出世界工业的分布地区
3、学生读图回答(培养学生读图提取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小结:第一次和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的世界工业主要分布在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欧洲的西部、东亚的日本、中国、南亚的印度等地区。它们在本国乃至世界工业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讲述传统工业区的概念和特点
5、阅读P65--66,试分析德国鲁尔区工业区的优势区位.(一)德国鲁尔区的优势区位
6、指导学生读“世界工业区分布图”和“德国鲁尔工业区图”
7、学生读图、读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案例③思考下列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1)分析鲁尔区有哪几方面的优越的区位条件?(从资源、交通、市场分析)(2)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是什么?(3)鲁尔区综合整治的采取了哪些措施?
8、学生读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联系图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二)鲁尔工业区衰落原因的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污染
9、师生探讨: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对症下药开始了综合整治。从图4、13可以看出针对工业结构单
一、工业分布过于集中、经济的单一化、环境污染等方面分别采取措施是什么?
调整工业结构
调整工业布局
(三)鲁尔工业区综合整治的措施 发展第三产业
优化环境
10、活动:
(1)、请分析我国辽中南工业区与鲁尔区的优势区位有何异同?(2)、鲁尔区对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的重振有何启发意义?
11、小结
12、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