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荣八耻与传统道德

时间:2019-05-13 21:20: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荣八耻与传统道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荣八耻与传统道德》。

第一篇:八荣八耻与传统道德

“八个为荣、八个为耻”,全面阐述了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对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一些传统道德、传统思想观念也受到了冲击。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归纳一下可以用八个字来表述,即:诚、信、礼、义、忠、孝、廉、耻。这八个方面的内容是对传统道德扬弃的产物。保持了民族性,体现了时代性,又是一个完整的道德培养体系,经历了时间以及社会变化与发展的考验,对华夏子孙的道德成长与民族的道德进步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八荣八耻是传统道德意义上的呐喊,是中国传统精神的体现。

诚,信,义: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诚,道德之根本,是人类共同的道德特征。诚的本质在于真、实。真是什么,真与假是相对的,是客观存在,是客观事物的本质,是客观世界的规律。真即不欺诈、不虚伪、不固执、不武断;实是什么,实是实在,敢于正视和肯定事实,不虚冒、不张狂,说话做事都能从实际出发,注意分寸。我们平常所说的这个人为人实在,就是对他的人品及道德面貌的赞扬,对人童叟无欺、真心实意;对事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信,这里的信不是信念,也不是信仰,而是指守诺重行,说到做到。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国无信不安。信用不仅事关个人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更关系到事业的成败,对国家而言,信用更代表了公民对政府的态度,信用关系在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他最主要表现在人与人的交往之中,如同学之间、长幼之间、上下级之间、民族之间、师生之间等等。守信的人是指对事物的正当选择并按照正确的方向去执行自己的诺言或既定的社会公共规则,是个人一种内在的心理素质与强大的自控力,它不受利诱、不计个人得失、坚守自己的诺言。

礼: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历史上作为中华文明核心的“仁”与“礼”,对于培养形成中国人善良淳厚的民族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礼的外在表现形式,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形象和品德修养,而且能使人际关系和谐,社会也会随之团结稳定。“有礼则安,无礼则祸”,小至和谐校园大到和谐社会都需要礼的滋养。

忠: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忠,是责任,是对人民、对社会和国家的职责和义务。忠是他人信任之基点,是自己安身立命之根本,是家庭稳固之基石,是事业兴旺之源泉,从古到今,我们中国人最鄙视的就是不忠不义之人。忠,表现在个人,就是要忠于自己的诺言,忠于自己的岗位及职责;表现在家庭,就是忠实履行自己的家庭义务;表现在国家,就是忠于国家的法律规范,把国家和民族的行益放在第一位,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战争时承担起保家卫国的义务,和平时承担起建设国家的责任。

廉: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反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廉,人之威望,政之根本。廉洁以勤俭为基础,勤劳知节俭,简朴生清廉,倡廉与养廉在于树立社会的简朴之风,杜绝各种铺张浪费,奢侈享乐,建设节约型社会,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上述几点是传统道德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影响,因此要学习八荣八耻的根本源泉和动力就是对传统道德的再次重视。

第二篇:八荣八耻道德歌谣

“八荣八耻”道德歌谣

你拍一,我拍一,八荣八耻要牢记

你拍二,我拍二,为了祖国要出劲你拍三,我拍三,铺张浪费要揭穿

你拍四,我拍四,做人不能自顾自。

你拍五,我拍五,好逸恶劳是耻辱

你拍六,我拍六,我们尊老也爱幼

你拍七,我拍七,崇尚科学属第一

你拍八,我拍八,诚实守信人人夸

你拍九,我拍九,法律法规要遵守

你拍十,我拍十,争做文明小卫士!

第三篇: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一

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

综合试卷1

一、填空题(参考答案)

1.人生哲学是理论化和 系统化 化的人生观。

2.中国哲学思想史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 人生哲学 思想史。3. 伦理学 是人生哲学的姐妹学科。

4.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两大重要流派是 自然主义 人生哲学和道德人生哲学。5.韩非子认为,从君王到庶民,利 成为人们思想行为唯一的价值取向。6.老子“ 谦而善下 ”的观点表达的是执政者必备的品德。7.孔子认为选择义还是选择利是区别 君子 与 小人 的标志。8. 公忠 是传统道德的最重要规范。

9.人性本善之说,最早可以上溯到 孔子。

10.在传统道德中,认为要做到孝,最难的就是 和颜悦色(或色难)。11.《中庸》把智仁勇并称为 三达德。

12.“苦乐不入于心”,这是 道家 学派的人生态度。13.儒家认为,人道与天道的本质是 诚。

二、单选题(参考答案)

本次练习你的成绩为:100 分

恭喜你

1.把风俗比做国家“元气”的思想家是()。

A.苏轼

B.顾炎武

C.朱熹

D.王充

A.荀子

B.孟子

C.韩非子

D.孔子

A.生死观

B.荣辱观

C.苦乐观

D.义利观

A.宋明理学

B.西汉儒家 你的选项为: B 正确!你的选项为: C 正确!你的选项为:A 正确!

2.“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的名言出自()。

3.()实质上是反映善恶价值的一种形式。

4.在()时期,崇德贬智倾向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C.魏晋玄学

D.唐宋时期

A.天道

B.人道

C.天理

D.道理

你的选项为: B 正确!你的选项为:A 正确!

5.中国传统道德中所提倡的“志于道”的“道”主要是指()。

6.志存高远,心系天下的人生价值取向,究其思想根源,乃在于儒家的()意识。

A.入世意识

B.出世意识

C.济世意识

D.入世与济世意识

A.王阳明

B.朱熹

C.王夫之

D.颜元

A.先秦时期

B.唐宋时期

C.魏晋时期

D.明清时期

A.学校教育

B.文化教育

C.道德教育

D.法制教育

A.孔子

B.子产 你的选项为: C 正确!你的选项为:A 正确!你的选项为: C 正确!你的选项为: D 正确!

7.“知行相资以为用”的思想是由()阐发的。

8.在传统知行论中,知先行后的思想始于()。

9.古语云“治国推教而必有恒政”,这里的“教”指的是()。

10.“礼”作为人的行为规范,最早是由()提出的。

C.孟子

D.荀子

三、多选题(参考答案)

本次练习你的成绩为:100 分

恭喜你

1.荀子的人性论思想观点主要有()。

A.指出性者本始材朴

B.指出人性主要为人的利欲之心

C.指出人性还包括人的有辨有知之能

D.指出人性本恶

E.指出人性可化

你的选项为:ABCDE 正确!2.公忠这一规范应包含下列哪些内容()。

A.修己爱人

B.以公胜私

C.尽已为人

D.报效国家

E.和而不同

你的选项为:BCD 正确!3.以下规范着重指主体内在方面的有()。

A.自强

B.持节

C.明智

D.知耻

E.勇敢

你的选项为:ABCD 正确!4.孟子把()作为人道的基本内容。

A.仁

B.义

C.礼

D.智

E.信

你的选项为:ABCDE 正确!5.在知的来源问题上,二程把知分为()。

A.见闻之知

B.道德理论

C.德性之知

D.良知良能

E.先知先觉

你的选项为:AC 正确!

四、判断改正题

1.顾炎武把改朝换代称为亡天下。()你的选项为: B 正确!2.仁爱思想是中国固有的精神。()

3.“里仁为美”意指内在的仁义乃是最美好的。()

4.在儒家那里,孟子是第一个对荣辱问题进行理论论述的人。()5.孔子的乐道思想,概而言之,就是以道为乐。()6.诚实守信是一切德行的基础,是最根本的道德。()7.荀子把仁义礼法作为人道的基本内容。()

8.儒家的忧患意识主要是源于儒家学者个人的人生坎坷不得志。()9.行是知功的思想是从朱熹开始。()10.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仁。()

四、判断改正题(参考答案)

1.错误。把“亡天下”改为“亡国”。

2.正确。

3.错误。指邻里乡里有仁厚的风俗。4.错误。把“孟子”改为“荀子”。5.错误。是指人达到与道为一而享有的快乐。6.正确。7.正确。

8.错误。来自社会的动荡不安。9.正确。

10.错误。内容是“仁、义、礼”。

五、名词解释(参考答案)

1.中和:是事物发展的一种和谐状态,它要求人们的喜怒哀乐之情思和欲望应保持适当的限度,行为应合乎礼仪,中正不偏,和而不同。

2.三不朽:源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叔孙豹的“三不朽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三不朽,就是在德行、功业、语言著作等方面给人类社会作出和留下不可磨灭的贡献与影响。

3.孔颜乐处:颜回在生活贫困不堪的情况下,仍能快乐地一心向道,得到了孔子的称赞,这就是历代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孔颜乐处。”

4.安时处顺:这是庄子提出的处世原则。“安时”是要求不择时而安,不择地而安,不择事而安。安于自然,则不论遇到何种情况,处于何种环境,都能泰然处之。“处顺”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要在顺从。

六、分析题

1.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扎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

六、分析题(参考答案)

1.答:

这句话表达了董仲舒的义利观。“正其谊”与“明其道”都是指义的要求,特别指公利。“谋其利”和“计其功”则指的是利,多为私利,表达了董仲舒重公利而轻私利的思想。

2.答: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为,“君子”使一切做到恰到好处,却不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没有自己的意见。“和而不同”是“中和”的重要特征。“和”,是指保持矛盾双方的和谐。“同”,是指取消矛盾双方的差异。

3.答:

这句话是庄子对他所处时代社会现实的批判,表明了庄子不分别义与不义的义利观。庄子认为天下每每大乱的原因就在于好智,即有所设定,有所分别,从而使人失去质朴之性,使人趋于虚伪。

七、简答题

1.简述孟子人性论的主要内容。

2.如何才能做到善用毁誉和善待毁誉。

3.简述儒家的义命观。

4.人生实践历程有哪些基本的规律。

七、简答题(参考答案)

1.答:

(1)孟子提出性为“天之降才”。他认为人性是人的天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天生的生命本能。二是天生的良知良能。(2)孟子提出人性本善。(3)孟子强调应尽心知性知天。因为“四端”只是人性善的潜在状态,而要将人性善由潜在转化为现实,要成长为仁、义、礼、智四德,还有待于行为者的扩充和存养。

2.答:

善于运用毁誉,体现为人际交往中的技巧与艺术就是要多称赞别人,多去发掘出对方的优点和长处,而不是乐于诋毁别人。善于正确对待毁誉则是要求我们在毁誉来临的时候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到“誉之不喜,毁之不怒”。即通常所说的宠辱不惊。

3.答:

儒家的义命观可概括为尽性知命,或者说尽人力知天命。首先,一方面要克尽人力,不懈地修养和弘道行仁;另一方面,如有不得要安之若命。其次,对道德修养要求尽心修养,不稍懈怠;对物质享受则要求人们不作妄求,安之若命。

4.答:

人生有这样一些基本的规律:人生历程受社会关系制约;人生目的决定人生发展方向和趋势;人生动力来自对未来理想的追求;人生目的通过社会实践来实现;人生价值的评价以对社会的贡献作为客观标准等。

八、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处理好义利关系?

2.试述人生哲学与哲学、伦理学及社会学的关系。

八、论述题(参考答案)

1.答:

(1)市场经济与仁义道德不能对立,应求统一。首先,市场经济并非万能。围绕市场规则建立起来的精神世界,并不适合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其次,经济学的功利原则告示出经营者应与道德同行。再次,“市场需要道德的支持”。一个有效率的自由市场制度除了需要一个有效的产权和法律制度相配合之外,还需要有良好道德的人去操作这个市场。

(2)坚持“义利统一”的社会主义价值导向。第一,正视物质利益在社会进程中的基础作用,充分尊重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第二,把实现国家和人民利益作为最高价值目标,作为社会主义应有之义。第三,提倡在不同的利益追求发生矛盾时,作出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价值选择,强调国家、人民、个人三者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3)唱好集体主义的主旋律。在全社会提倡“义利统一”的道德价值导向,必须处理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互相联系。

2.答:

(1)人生哲学与哲学的关系。人生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一个组成部分。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认识。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它是观察世界、研究世界的一个视角、一个侧面。人生哲学是以一定的哲学观点为指导来认识人生问题的,是哲学在人生问题上的具体化。中国哲学思想史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人生哲学思想史。由此可见,哲学与人生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2)人生哲学与伦理学的关系。人生哲学与伦理学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它们都是研究人们行为和人生价值的科学,但它们研究的角度不同。伦理学是关于道德现象的科学,它主要研究道德的起源、本质、规律及其社会作用,提出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道德行为规范。人生哲学则主要研究人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人生中各种重大问题,人生发展变化的主客观条件及其转化的规律,为人们解决人生问题提供一个总的方法。人生哲学与伦理学是姐妹学科,二者密不可分。

(3)人生哲学与社会学的关系。社会学注重对社会形态、社会模式的考察和探究,以及对社会结构、社会发展趋势的预测等,其范围极其广泛。其中的许多问题与人生哲学研究的课题直接相关,因为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以及整个社会的人生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变化。同时,人生哲学思想又会直接影响和指导着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二者的社会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第四篇:《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作业

《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把风俗比做国家“元气”的思想家是(A)

A、苏轼 B、顾炎武 C、朱熹 D、王充

2、(B)实质上是反映善恶价值的一种形式。

A、生死观 B、荣辱观 C、苦乐观 D、义利观

3、中国传统道德中所提倡的“志于道”的“道”主要是指(B)A、天道 B、人道 C、天理 D、道理

4、志存高远,心系天下的人生价值取向,究其思想根源,乃在于儒家的(D)意识。

A、入世意识 B、出世意识 C、济世意识 D、入世与济世意识

5、“知行相资以为用”的思想是由(C)阐发的。A、王阳明 B、朱熹 C、王夫之 D、颜元

二、多项选择题

1.荀子的人性论思想观点主要有(ABCDE)

A、指出性者本始材朴 B、指出人性主要为人的利欲之心 C、指出人性还包括人的有辨有知之能 D、指出人性本恶 E、指出人性可化 2.孟子把(ABCDE)作为人道的基本内容

A、仁 B、义 C、礼 D、智 E、信

三、名词解释:

1、中和

答:中和:是事物发展的一种和谐状态,它要求人们的喜怒哀乐之情思和欲望应保持适当的限度,行为应合乎礼仪,中正不偏,和而不同。

2、三不朽

答:三不朽:源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叔孙豹的“三不朽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三不朽,就是在德行、功业、语言著作等方面给人类社会作出和留下不可磨灭的贡献与影响。

3、廉洁

答:廉洁:指不贪财货,立身清白,主要是对为官者提出的一种道德准则,要求为官者不因财贿而出卖良心和原则。

四、分析题

1.存天理,灭人欲 答:这是宋代著名儒者程颢、程颐提出的道德修养目标。理解为保存心中的天理,消灭人的欲望。二程认为,气聚合为人,天理就形成了人的本性。由于气质之性阻碍了天理的正常发挥,以致出现了恶,这就是人欲。与人欲相对,天理是纯粹的善。他们认为,人的行为,不是遵照天理,就是随顺了人欲,没有第三种情况。天理与人欲是绝对对立的,放纵人欲,就必然掩盖天理;要保存天理,就必须去掉人欲。他们要求,一个儒者,应该彻底地去掉人欲,使心中全是天理,达到圣人的水平。这就是所谓存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属于心性修炼。“天理”是公,是大善,是人的仁爱之心。“人欲” 是私,是小恶,是人的自私之情。“存天理”就是存善,追寻天理,循道而行。“灭人欲”就是去恶,克己省身,修身养性。

简单的说,“存天理”就是向善,“灭人欲” 就是去恶。通俗的理解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要防范个人欲望的过度膨胀,追寻维护社会、道德、政风和民风的和谐与美好。

综上,“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是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不容全盘否定。

2.绝知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伪弃作,民复孝慈。答:抛弃所谓的圣贤智慧,人民将获得百倍的利益;•抛弃所谓的仁义誉名,人民将恢复孝慈的本性;•抛弃贪取巧利之风,盗贼将会绝迹。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是净化社会的三条原则,但是,只说断绝似乎意思空洞不好理解,表述得还不够清楚,所以,还要让它们归结到具体的措施上来,那就是“见素抱朴,绝学无忧,少私寡欲”。

五、简答题

1.简述韩非子人性论的主要内容

答:“好利恶害”的人性论 :韩非子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像管子就说过,商人日夜兼程,赶千里路也不觉得远,是因为利益在前边吸引他。打渔的人不怕危险,逆流而航行,百里之远也不在意,也是追求打渔的利益。有了这种相同的思想,所以商鞅才得出结论:“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

2、简述人生哲学与哲学、伦理学的关系。

答:(1)人生哲学与哲学的关系。人生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一个组成部分。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认识。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它是观察世界、研究世界的一个视角、一个侧面。人生哲学是以一定的哲学观点为指导来认识人生问题的,是哲学在人生问题上的具体化。中国哲学思想史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人生哲学思想史。由此可见,哲学与人生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2)人生哲学与伦理学的关系。人生哲学与伦理学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它们都是研究人们行为和人生价值的科学,但它们研究的角度不同。伦理学是关于道德现象的科学,它主要研究道德的起源、本质、规律及其社会作用,提出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道德行为规范。人生哲学则主要研究人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人生中各种重大问题,人生发展变化的主客观条件及其转化的规律,为人们解决人生问题提供一个总的方法。人生哲学与伦理学是姐妹学科,二者密不可分。(3)人生哲学与社会学的关系。社会学注重对社会形态、社会模式的考察和探究,以及对社会结构、社会发展趋势的预测等,其范围极其广泛。其中的许多问题与人生哲学研究的课题直接相关,因为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以及整个社会的人生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变化。同时,人生哲学思想又会直接影响和指导着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二者的社会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六、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科学地对待中国传统道德

答:我们必须对中国传统道德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问题,中国传统道德是精糟并存,瑕瑜互见的。其中,既有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又有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既有民主性的一面,又有封建性的一面。既有超越时代,超越阶级的一面;又有受时代、阶级局限的一面。一般说来,中国传统道德大致可分为三种不同情况:一种是完全属于糟粕的部分;另一种是基本上属于精华的部分;还有一种是精华与糟粕交织在一起。对于第一种情况,我们的态度是只能批判,不能继承。因为这些道德是直接反映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等级制度的,这些道德赖以产生并为之服务的经济基础在今天已失去了历史必然性。对于第二种情况,我们也不能无条件地接受,而应当进行分析,应当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赋予这些精华以时代要求的新的意义。对于第三种情况即较为明显的精髓交织甚至融合在一起的传统道德,更需要谨慎地加以鉴别和认真地加以消化。

第五篇:八荣八耻-道德的言说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书记郑重提出了八荣八耻的道德要求,由此引起了一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讨论。可以说,八荣八耻是一次基本道德底线的厘定,鉴于其通俗易懂且微言大义,八荣八耻必将在人民群众生活中发挥重大的指导性作用。这既有利于公民在其个人行动中把八荣八耻这种规范性因素作为决策的参考因素,也有利于塑造良好的社会舆论、风气使之能有效地型塑社会关系,从而达致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和谐强调了某种秩序的存在。社会秩序大多可经由以下几方面加以型塑,即

1、传统,习俗、惯例的遵循。如哈耶克所言,尽管现行的传统、惯例等可能是多么的荒诞――生活在其中的人未必意识到这一点――但是传统、惯例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人总是在一定的习俗、惯例中型塑自身,即适应一定的秩序,如果这种习俗、惯例被突然地而非渐进式地打破,那人很可能陷入一种我们不知道我们是谁,我们也不知道我们要到哪儿去的焦躁和茫然中﹝参看刘军宁,《保守主义》﹞。特别是旧的习俗被摧毁,新的习俗没有有效的确立起来的过程中,会导致某种社会的失序。

2、天生情感的驯化。对于天生情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家庭对人际关系的型塑。即自然人对于自己要出身在的家庭缺乏哪怕一丁点选择权,父母对子女因此具有某种天赋的权威,从而实现某种社会的有序――如我国封建社会传统的儒家家长制,继而推演到家天下的君臣格局秩序。

3、宗教虔敬的陶冶。绝大多数的宗教都是以对现世社会的阴暗和痛苦为起点,指出人在面对这些给定的秩序时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从而找到一位或者多位万能的神来拯救现世的灾难,从而实现人内心的安宁和取得对自身欲望的轻蔑压制或欲望实现无门时的自我解嘲和宣泄。

然而,很不幸的是,近现代中国急速的政治、社会、经济变革几乎无孔不入地摧毁着塑造某种程度和谐社会关系的这三种渠道。简言之,长期的生活惯例遭到了我国启蒙以来理性精神的批判,如打倒孔家店,封建礼教的解构,在破的同时立的工作却做得很不够,包括西方的人权、民主思想等西学东渐都显得形似而实非,可谓橘生南则为橘,橘生北则为枳。同时中国又缺乏某种宗教的传统,包括佛教在中国的某种扭曲,国人人性中阴暗的一面可能扩大、膨胀。因而无怪乎罗素在20世纪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 www.xiexiebang.com查看初到中国目睹民生之后,认为中国这种传统和宗教的双重失落将导致某种可怕的后果,并断言中国往后必然将出现独裁专制统治和某种宗教的狂热信仰。这些断言不幸均被言中。更勿用说文化大革命时期,家庭关系政治化,亲人间的监视、决裂沉重打击了人类最基本的自尊,这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家庭中天生的默默温情。这样我国道德建构必然会遭遇到很多的困难。这些困难在当下表现得很突出。

无疑,八荣八耻正是对当下社会道德滑坡问题的回应。八荣八耻是一个合会人民群众朴素正义感的道德判断,甚至是一个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一个人从初醒人事就已经有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的关于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勤俭节约、乐于助人方面的耳提面命。甚至这些当初受道德熏染的一代人又已经开始再以这样的道德观加之于再后一代人了﹝这种道德熏染是真诚的,但熏染者和被熏染者都未必以之为生活的铁律﹞。今天,党中央以总结性、列举式的方式再次重申八荣八耻是对时下多种社会问题及时诊断后开出的一剂良方。特别是市场经济改革以来,成就有目共睹。但与之同时,道德滑坡的现象是层出不穷的。八荣八耻的出台无疑是党中央重构社会道德的着手点,这可以看做重构道德这个系统工程之一端。

所谓道德,它是一种对人的评价标准。其涉及到人的正义感应然是什么的问题。正因为价值取向缘故,所以关于何谓道德呈现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境地。譬如:亚当、夏娃偷食禁果以来,人便有了某种羞耻心,二人遂以无花果树枝叶覆盖其私。可知原始人赤身露体则无妨,原始人认为穿着衣服倒是反映了人违背自然的自由的体现。参看电影 上帝也疯狂;而与之截然不同的是,文明人则是暴露身体为不道德。当然文明人在海滩、泳池、澡堂脱光衣服亦无伤大雅,但公共场合倒是万万不可。这些情境下,我们发现,一些人就同一件事的道德体认是根本对立的,这里根本没有可通约的可能,同一件事,甲认为道德,已认为不道德,事实上甲乙二人的道德观有着根本的冲突。在现实生活中,越是具有独特的情境,这中价值观的冲突和对立越是经常,难怪乎普遍的、一致的道德被消解,而道德相对主义、价值虚无主义则谬种流传。

道德相对主义、价值虚无主义认为根本无所谓道德,道德也没有同一性。道德变成以某种及时性、局部性条件为转移的主观认知,即不同的人可以认同不同的道德。更有进者,道德在根本上被解构,道德其实就是一种 貌似高尚的骗人说词,是一种漂亮的谎言。道德是弱者强加给强者的束缚,尼采语,是弱者对强者的嫉妒、仇视的体现。因而强者、超人、天才只要条件具备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 www.xiexiebang.com查看,便可以不服从道德并加以摧毁,继而道德将由强者重构。如马基雅维利所言,道德即是强者的主张,理想国中色拉叙马霍斯亦言,正义是强者的利益。道德因而被解释成强者的意志,谁掌握了权力,谁便具有道德上的正当性。强者无所谓遵循道德,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道德,即使强者自愿遵循道德,那也是出于其维护统治、有效牧民的策略、技术。自马基雅维利和尼采以降,道德经过这种“价值重估”,其地位可谓岌岌可危。所幸,社会契约派的学者以及晚近的罗尔斯、哈贝马斯致力于规范道德基石的重构并取得了很多令人振奋的成果。

更有进者,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经济建设为中心政策,是致力于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正确决策,他抓住了问题的主要矛盾。但这种经济建设的优先性导致了诸多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都或多或少的是由理性以及与之伴生的科学技术的强势所致。无疑,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令我们享受到了空前的物质文明。但是科学与道德无关的问题也以物质丰富的同时人群道德的沦丧相对比而深刻暴露出来。令人瞠目结舌的是科学对道德肆无忌惮的挑战,如克隆人、处女膜修复、高科技犯罪等。这些问题让我们再次遭遇卢梭命题,即“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利于敦风化俗”,且会导致道德的沦丧。由此,卢梭的启示充满了对自然状态的向往和浓厚的反理性倾向。对卢梭的结论,伏尔泰已经给我们指出了出路,即虽然卢梭所谓的美好的自然状态令我们有种回归并四条腿走路的冲动,但理性告诉我们我们将更原意用两条腿走路,因此,理性是值得为之辨护的,道德的基础当然也应该以理性为标准。科学进步导致的必然的道德沦丧问题的解决,不是靠抛弃科学,甚至盲目的指责于经济建设。办法只有是:道德在哪儿沦丧,措施就在哪儿采取!八荣八耻正是在科学之外采取的一种努力,这种努力不会干涉科学的发展规律以及经济发展的依赖性路径――市场机制。我们重构的道德如果破坏了市场的运行,譬如强调道德的高扬,把市场上的个体完全至于道德律令规定的利他境地,那么市场经济也就名存实亡了。这里,如哈耶克所言,我们必须破除长期以来对康德命题――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的标准误读:市场上的人自私,把他人一定程度作为实现自己的工具是整个经济发展的动力。这里并不存在着道德判断的问题。八荣八耻能否承起这样的使命?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主义的指导,我国不可能向西方国家哪种寻找宗教虔敬作为市场、资本主义发展的补充,如马克思。韦伯言,这要求我国的道德重构必须另辟牢靠蹊径。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和哈贝马斯的民主交往理论为我们重构道德指出了某种路径。

下载八荣八耻与传统道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荣八耻与传统道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传统道德问卷

    大学生传统道德问卷 (请在所选项的字母前打勾) 性别:(√)A、男()B、女 专业:()A、文科( √ )B、理工科 ()C、艺术()D、军校 1、你认为当今社会各群体中哪一种人的道德操守最高? ()A、农民 () B、......

    学习八荣八耻挺起道德脊梁

    网上曾经流传过一篇很有意思的帖子,叫作“国内十大著名荒唐禁令”,其中有:“严禁用公款打麻将”、“海关官员不得庇护走私”、“严禁销售假药、严禁向患者索要红包”等内容,另外......

    传统道德经典名句(精选5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摘自《论语》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在他人的身上。这句话最早是由儒家始祖孔子提出来的的一种为人的准则。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它......

    八荣八耻是党员干部的道德座标

    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提高国力,改善生活的同时,也模糊了少部分人的是非标准,形成了从经济利益评判一切的不良风气。上层建筑能够对经济基础发挥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在物质资料日趋丰......

    八荣八耻与社会主义价值观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凝聚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精髓,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基本价值观的要求。社会主义价值观......

    学雷锋精神扬道德传统

    学雷锋精神扬传统美德 唐宇飞五四班 提起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雷锋,人人都耳熟能详。雷锋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雷锋精神的弘扬是也我们每个人应该做到的。可现实生活......

    个人主义和传统的道德绑架

    个人主义和传统的道德绑架 胡适曾说:“真正的个人主义指:一种独立的思想,不肯把别人的耳朵当耳朵、不肯把别人的眼睛单当眼睛、不肯把别人的脑力当脑力;二是自己对于自己的思想......

    演讲稿 传统道德不能丢

    [演讲稿] 传统道德不能丢 在座的各位美人、各位靓女,大家上午好„„我叫xx,来自xx。各位看我这一上场一开口,不变态啊,挺正常一人啊,怎么就只对女生感兴趣呢,又是美人又是靓女的?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