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西民间40种民俗文化,几千年的传承!
山西民间40种民俗文化,几千年的传承!
1闹花灯——山西老乡俱乐部闹花灯元宵节是一年中灯火最旺的时节,可算得上是“火树银花不夜天”了。山西民间的灯火,自然也不例外。当然,这里要把灯与火区分开来。灯,是闹花灯;火,是放烟火。2闹红火——山西老乡俱乐部
闹红火闹红火又称正月十五闹元宵,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山西各地,闹红火的形式不大相同,相同之处是都在正月十五闹。有些,是从正月十四闹到正月十六的,也有从正月十五闹到十七的,还有光在正月十五晚上闹的。3放烟火——山西老乡俱乐部
放烟火烟火,是以火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起初,是专供贵族豪富争雄斗奢的消遣品,到了明、清,烟火制作技术有了新的发展,逐渐成为节日的礼品。每逢春节、元宵节以及其它重大活动,都要施放烟火助兴。4高跷——山西老乡俱乐部高跷高跷,也称拐子,是由表演者脚踩木跷表演。由于表演者高出一截,观众需要仰起头来或是站在高处观看,所以也有人把高跷称为“高瞧戏”。这种活动在山西全省境内流行甚为普遍,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活动形式。5跑旱船——山西老乡俱乐部跑旱船旱船,是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之一,逢年过节,山西境内各地都流行这种民间舞蹈,这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6跑竹马——山西老乡俱乐部跑竹马跑竹马是风行于山西农村、城市一种汉族民俗活动形式,至少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闹“红火”时活动于广场或街头巷尾。山西省各地参加跑竹马表演的人数不等,活动形式也有一定程度的不同。7小车舞——山西老乡俱乐部小车舞小车舞,流传于山西省境内各地,是比较普遍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之一,一般在旧历正月十五左右闹“红火”时表演,也有在其它时序节令中表演。8挑椅舞——山西老乡俱乐部挑椅舞挑椅舞,是流行在孝义县西泉镇一带的,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的舞蹈。相传,这种舞蹈的出处,源流传于清代“蠢厮戏妻”的民间故事。9狮子舞——山西老乡俱乐部狮子舞在三晋大地上,狮子舞渊源很深,大约在东汉末年的民间就有狮子舞了。狮子舞,原来是西域的民间文艺活动形式,东汉时才流入中原的。是正月十五民间“社火”“闹红火”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狮子舞与跑龙灯、走旱船一样,是民间文艺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形式之一。10龙舞——山西老乡俱乐部龙舞龙舞,有的地方称之为“舞龙”,也有的称之为“龙灯舞”。这是在山西省境内普遍流行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演出的时间,一般都在农历正月十五闹“红火”、闹“元宵”的时候,也有一些地方在农历二月初二的“龙抬头”时表演,这是一种极为普遍的民间艺术,这种传统的艺术节目,大都与中国的传统节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1龙舟舞——山西老乡俱乐部龙舟舞龙舟舞是一种汉族民俗表演艺术形式,主要活动区域在山西临汾地区的乡宁县境内,这种舞蹈,风格独特,历史悠久,在清代末年时已经十分盛行。12中黄高台——山西老乡俱乐部中黄高台中黄高台,是流行于山西省襄汾县一带的民间文艺活动形式之一。这种民间活动,是抬阁的一种。由于抬阁在山西境内流行较广,各地的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但都呈现着“空中戏剧”、“空中舞蹈”、“空中杂技”的特点。13倒悬花鼓——山西老乡俱乐部倒悬花鼓倒悬花鼓是山西省稷山县农村流传着的一种独特的汉族民俗文艺活动形式,是国内绝无仅有的民间文艺演出活动中的奇葩。起源于南宋时期。14铁棍与背棍——山西老乡俱乐部铁棍与背棍清徐徐沟的背棍、铁棍是一项综合性的民间艺术,经过历朝历代民间艺人的不懈努力,博采众长,具有欧美芭蕾舞“托举”、东北秧歌“群舞”、民间高跷“凌空”的优点,形成了一门集戏剧内容之精华、舞蹈动作之飘逸、雕塑造型之优美、杂技惊险之玄妙、绘画色彩之缤纷于一体的独特艺术。被誉为“无言戏剧”、“空中舞蹈”。现已遍及全县,走出山西,蜚声中外。15渔翁戏海蚌——山西老乡俱乐部渔翁戏海蚌渔翁戏海蚌亦称“逗河蚌”、“海蚌舞”等,流传于繁峙、代县、静乐、五台、忻县、翼城、浑源、长治、交城、太原等地,是一种很富戏剧性的民间舞蹈。16沈老爷坐轿——山西老乡俱乐部沈老爷坐轿这是一种民间闹“红火”时的活动项目,主要流传在太谷县境内及其附近一带地域内。17晋南血故事——山西老乡俱乐部晋南血故事每年正月十五左右,晋南小县-临猗,各个乡镇农村都要红红火火的“闹热闹”(有的地方叫社火)。耍龙的、耍狮子的、踩高跷、旱船、高抬、花车,最经典的、最罕见的就是县城附近田村的血故事和黄河沿岸三几个村子的扎马角。18黄河灯会——山西老乡俱乐部 黄河灯会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汉族传统年节中最快乐的日子,山西各地都要举行灯节,灯节里最有情趣的就是转“九曲黄河阵”。晋北平鲁县西南一带的村庄,转九曲的活动更盛。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二十、二十五、二月二,都要举行九曲黄河灯会,会期多达五天,少则三天,白天唱戏,晚上转九曲。方圆几十里的邻村乡老,亲朋好友都携男带女,赴会观赏。19太原社火——山西老乡俱乐部太原社火太原社火是是山西省历史悠久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社火,实际上就是太原人俗称的红火。太原的红火规模大、形式多、内容广,生活气氛浓烈,地方特色别具一格。20怀仁旺火——山西老乡俱乐部怀仁旺火怀仁旺火是山西省怀仁县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民俗活动。很久以前,怀仁有种不良习惯,爱把田间的荒草,桔杆或鸡毛,蒜皮等就地焚烧,烟气冲天,炝了玉宇天宫,玉皇大帝大怒,下令要在正月十五晚火烧怀仁。一位天将于心不忍,便私正下凡,告知了百姓。于是百姓在正月十五晚上垒旺火,点火堆,扎花灯,放鞭炮,扮成各种角色围着火堆又唱又跳,深夜,玉帝打开南天门一看,只见怀仁地面上火光一片,男女老少被大火烧得“狂奔乱跳”,便不再追究此事,怀仁人侥幸逃过一难。怀仁旺火寄寓了汉族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向往和追求。21平定塔火——山西老乡俱乐部平定塔火平定塔火,一般是在每年春节后,元宵节的前三天开始准备和进行。每当这个时节,平定县城内城外的街道上,铺面前,客栈前,所有朝街的工、商、兵、学等行业的门口,都要盘起一座塔火。就是街市旁的住户也不例外。在平定县的乡、镇、村庄里,大多数人家也要垒起塔火。这种塔火,用煤炭做燃料,燃烧时间长,烧红的炭火红焰鲜亮,气氛热烈。22南庄架火——山西老乡俱乐部南庄架火南庄架火的兴盛地,位于榆次、太谷、清徐三县交界处,这是几百年来形成的晋中地区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节目。开始于明代初年,距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23芮城合河古会——山西老乡俱乐部芮城合河古会据考古发现,这里就是距今60万年前更新世中期的“合河文化遗址”。如今,每年二月二“青龙节”举行的“合河古会”,保持了古老的风韵。透过这原始稚朴的表演,把人们拉向那遥远的旧石器时代,看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24晋祠古庙会——山西老乡俱乐部晋祠古庙会每年旧历的七月初二,是晋祠古庙会的集会日子。晋祠古庙会,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太原附近二十五公里处的晋祠,是著名的风景名胜游览地。这里,作为晋国开国君姬虞的祠堂,人们也往往寄于希望,而且把这种希望神化了。因此,晋祠古庙会又成为祭神的日子。25乡宁油糕会——山西老乡俱乐部乡宁油糕会山西吕梁山南端的乡宁县,一年一度地把每年旧历的四月初八定为“油糕会”。这是当地独树一帜的古庙会。乡宁“四月八”“油糕会”,开始于北宋建隆三年(公元 962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乡宁县境内有“宁穷一年,不穷一天”,“有钱无钱,吃糕过会”的民间谚语。26广胜寺古庙会——山西老乡俱乐部广胜寺古庙会山西省洪洞广胜寺一年一度的古庙会,是在每年农历的三月十八日,庙会会期为五天。广胜寺,是一处古老的寺庙,始建于东汉建和元年。唐代大历四年,汾阳王郭子仪奏诸朝廷进行整修扩建,取“广大于天,名胜于时”,更名广胜寺。27芮城蟠桃古会——山西老乡俱乐部芮城蟠桃古会相传,吕洞宾在旧历三月三这天,与众仙持宝物寿礼去天宫为王母娘娘拜寿。在蟠桃会上,吕洞宾巧借金簪,斩妖安民,人们为了纪念他,清代时,便在他的家乡永乐镇设立三月三古庙会,并得到清政府的承认。28大同城隍庙会——山西老乡俱乐部大同城隍庙会大同城隍庙会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作为雁同一带规模、声势最大的庙会。城隍庙会每年农历五月十一日举行,时间为八天。相传,农历五月十一日是城隍诞辰,为了祛病消灾,历史上就形成了传统的庙会。29旧大同晾脚会——山西老乡俱乐部旧大同晾脚会旧社会,山西大同市曾经有过这么一种怪俗:每年都照例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晾脚会”。这种“晾脚会”,可以说是大同独有,世上无双的奇俗。30九连环——山西老乡俱乐部九连环九连环是一种流传于山西民间的智力玩具。以金属丝制成9个圆环,将圆环套装在横板或各式框架上,并贯以环柄。游玩时,按照一定的程序反复操作,可使9个圆环分别解开,或合而为一。31行酒令——山西老乡俱乐部行酒令行酒令是我国特有的宴饮侑酒的娱乐形式,这种娱乐形式在山西不仅历史悠久,且广为流行。32踢毽子——山西老乡俱乐部踢毽子踢毽子又称打鸡,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体育活动之一,起源于汉代,由古代蹴鞠发展而来。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作为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深受青少年儿童的喜爱,尤其是少年女子。33打秋千——山西老乡俱乐部打秋千旧时清明,荡秋千的习俗非常普遍,民间称为“打秋千”。山西有些地方对“打秋千”的时间有讲究,一般在清明前三天,后四天,太阳升起后开始,太阳落山后必须停止。传说清明前后所有鬼魂都要在夜间出来玩秋千,因此要回避。34挠羊赛——山西老乡俱乐部挠羊赛挠羊赛是主要在山西省忻州市一带的汉族传统民俗活动。这是一种以一只活羊做为奖品的摔跤比赛。“挠”在乡间解释为“扛”,“挠羊”就是扛羊,把羊拉走了。所以说,“挠羊赛”,就是赢或者输羊的比赛。35放风筝——山西老乡俱乐部放风筝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在山西民间也有春天放风筝的习俗。放风筝是汉族民间传统游戏之一,清明节节日习俗。风筝又称风琴、纸鹞、鹞子、纸鸢。起源于中国,是一种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发明的通信工具,第一个风筝是鲁班用竹子做的,后来只有皇宫里才有纸鸢。闽南语称风吹。风筝是一种比空气重的,能够借助风力在空中漂浮的制品。36威风锣鼓——山西老乡俱乐部威风锣鼓威风锣鼓是流行在霍州、洪洞、汾西、临汾一带的汉族民俗文化艺术,作为一种汉族传统打击乐器的合奏形式,由于它击奏多姿,威武雄壮,所以俗称为“威风锣鼓”。每逢过年过节,喜庆丰收,集会游行,便会出现在民间。威风锣鼓是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据传,这种锣鼓演奏形式开始于尧、舜时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37绛州鼓乐——山西老乡俱乐部绛州鼓乐绛州鼓乐又称绛州大鼓,泛指山西省新绛县汉族民间流行的锣鼓乐和吹打乐。新绛县有三大区域:汾北片、汾南片、河槽片,汾北片以穿箱锣鼓、汾南片以车鼓、河槽片以花敲鼓著称。38腰鼓——山西老乡俱乐部腰鼓腰鼓是中国汉族古老的民族乐器,它来源于生活,又很好地表现了生活。腰鼓是民族棰击膜鸣乐器,历史悠久,发音脆亮,在民间广泛流传,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掀起了黄土地上的狂飙,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性。39翼城花鼓——山西老乡俱乐部翼城花鼓翼城花鼓是山西省翼城市的汉族传统舞蹈艺术,在翼城打花鼓又叫逗花鼓和闹花鼓,表演形式丰富多彩,节奏非常活泼明快,气势很恢宏。翼城花鼓是古老的汉族民俗文化,起源于唐贞观年间,历经千年历史长河的传衍,翼城被誉为”花鼓之乡”。2005年12月:“翼城花鼓”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40滑冰——山西老乡俱乐部滑冰滑冰,亦称“冰嬉”,是盛行于我国北方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在山西部分地区也十分流行。山西民间流行的滑冰形式除穿冰鞋速滑和花样滑外,还有一种专供儿童玩耍的冰车。冰车是用木板或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木架,在木架下边左右钉上一截钯钉,钯钉要突出水架之外,用于接触冰面,减少磨擦,利于滑行。人坐在水架上,两手各持一截带尖的铁棍以用来加力和拨动冰向,冰车就滑行起来;同时,铁棍也有掌握方向和掣动的作用。
第二篇: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
旅游业发展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08级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袁崇方.20081640410 民俗本真就是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真正的文化。民族文化成为旅游资源与民族本身的本真特征密不可分的。随着旅游业的飞跃发展,以及旅游者的大量涌入,使得地区民俗文化“商品化”日趋严重。美国旅游人类学家格雷认为:在旅游经济中,出于赚钱的目的,任何可以合法地吸引外来游客的文化因素,都可以被包装,被定价、作为商品提供和出售给游客,文化被当做商品来买卖。舞台化是商品的重要形式之一。
一、旅游发展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
旅游商品化,基于一种现代经济领域发展趋势的潮流之一,在广大少数民族地区也随之出现,并在旅游业迅速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民族地区获得经济收益的主要途径。在发展旅游过程中,有很多的例子可以的出结论。例如我家乡所在地 位于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之间的泸沽湖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湖边的居民主要为摩梭人,也有部分纳西族人和来自木里的少数藏族,摩梭人至今仍然保留着母系氏族婚姻制度(阿夏走婚制)泸沽湖是云南海拔最高的湖泊,也是中国最深的淡水湖之一。泸沽湖水质为国家二级水质。自开发以来: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包括我们国内的、国外的游客。使得泸沽湖地区迅速发展起来,旅游大量增收,使得湖畔地区的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泸沽湖和永宁地区的收入差距就拉开了。泸沽湖湖畔居民的收入是永宁地区的两倍甚至是三倍(来自宁蒗旅游局统计的的数据)。然而泸沽湖吸引力不仅是那碧波荡漾的泸沽湖湖水,最主要的一个就是当地的民俗文化,独特的摩梭母系氏族婚姻制度。摩梭人世代生活在泸沽湖畔,他们至今仍保留着由女性当家和女性成员传宗接代的的母系大家庭以及“男不婚、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的母系氏族婚姻制度(俗称走婚)。在全人类都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的今天,在泸沽湖却仍然保留着古代早期对偶婚特点的“阿夏”婚姻形态。独特就在这里,许多人怀着好奇的欲望来到云南的泸沽湖看看这个特殊的民族的生活和习俗。
然而由于导游及商家的吹捧使得泸沽湖发展前途是令人担忧的。随着导游的大肆肆无忌惮的乱宣传,以及一些商家的利益欲做了夸大其词,以及一些列类的宣传,对泸沽湖地区的民俗保护,以及当地旅游的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例如:导游把泸沽湖摩梭走婚制带上了公众舞台,民族文化商品化,舞台化,大肆鼓动游客参与一些不健康的脱离了民族文化的另类活动。就好像在泸沽湖的走婚制变成了免费的嫖娼。这大大的侮辱了摩梭文化,摩梭女性。至今许多人听说我是来自丽江宁蒗的,就问你们的泸沽湖是不是很开放,可以和许多摩梭姑娘睡觉。我听了真的很无言,也很生气。我觉得这是泸沽湖发展旅游的悲哀。导游素质如此的低劣所造成的。有些民族的东西是不因该拿出来放在公众视野中的,民俗它具有神秘性、隐蔽性。我觉得在泸沽湖民俗文化负面传播有一个人是不得不提的,当地泸沽湖的摩梭姑娘:杨二车拉姆,因为她走出云南大山后开始大肆鼓吹他们民族的婚姻,如杨二车拉姆写的类似自传的《走回女儿国》一书中就很无知的把摩梭母系氏族阿夏走婚制度赤裸裸的写了出来,销量还很好。她是无知的,虽然她的宣传使跟多的人了解泸沽湖,来泸沽湖旅游,但她没考虑到正是她的大肆鼓吹导致了摩梭走婚制的负面宣传效应。
另一个方面:就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许多古老的文化和民俗逐渐消失。
旅游业的发展收市场经济的冲击,许多具有历史见证背景的古老建筑被拆毁,被大量新兴的现代建筑所取代,还是以我们丽江为列,对于国内人来说,人人都基本上知道彩云之南有个丽江。现在丽江的旅游业发展得很火,就像当年的大理一样,来云南的游客基本上是走:“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这条线,而由于丽江的发展是的大理逐像变得像一个中转站一样。在大理停留的时间很少,大多数游客把时间花费在丽江的游览上。丽江如此发展,使得西双版纳与大理都不敌,使得到丽江投资做生意的人很多,外商等等。然而不要光看目前的状况,我们要考虑的长远些。丽江会不会重蹈大理的覆辙呢。许多丽江当地的特色在消失,古香古色的立即爱那个古城逐渐被喧嚣嘈杂所代替,如今你去古城看看,人多如牛毛。酒吧舞厅的喧嚣会使你内心如何静下来休闲。这就是旅游所带来负面的一个方面。纳西文化也逐渐在消逝。丽江本地的纳西居民被边缘化了。另外由于政府鼓民居迁出使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古城缺少了民族的文化元素。一个民族除具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本质特征外,还有它的外在表现形式的不同。外在表现形式主要就是民族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和民族建筑文化,这是让人一眼就能识别你是哪个民族的一个显著标志,然而,这一切都比较商业化了,在丽江古城里,如今你很少看见丽江本地居民穿着他们本民族的服饰呢,几乎没有了(除个别年纪大的纳西族妇女)年轻人都是休闲或牛仔裤等等,在重大民族节日会穿下。
(一)、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民俗节日和民俗活动逐渐消失,民族民间文化生存已处于濒危境地。在许多民族的节日业逐渐消逝,本来是要求宗族的人才可以参加的(例如在宁蒗地区的毕摩祭祀活动,以及泸沽湖和宁蒗拉伯乡的摩梭和普米族的转山活动)
但现在由于旅游业发展,宗教,民族宗族节日也成为了商业链上的一个部分;例如在丽江许多老东巴穿着东巴祭祀服饰与游客合影等。现在人人都有了商业意识了,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却缺乏意识。民族文化是旅游业的载体和发展的基础。
(二)﹑游客“落空感”产生,失去二次旅游的可能(回头客减少)。游者外出旅游、到何地旅游,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除了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金钱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旅游者对旅游地的了解,了解的途径包括游客自我知识经验的积累、旅游地宣传等等因素。然而这些都不是旅游者亲身感知到的,难免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片面性,夸大化,从而导致旅游者从先前获得的信息中形成的对东道主社会的“预期感受”与现实旅游过程中的“实际感受”之间出现了一种差距
(三)、民族文化的趋同化,失去地方特色。旅游地的借鉴式发展模式就导致了文化的趋同性。民族旅游及其文化商品的出现,在某中意义上说是检验一个民族自我认同能力的,也是体现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认知能力的。当民族对本民族文化达到一定的自觉的时候,就会产生自豪感,但当外来旅游活动所带来的利益以及为迎合游客旅游需求的时候,东道主社会在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人为地加以改造,形成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产品,这些旅游产品千篇一律,再加上现代化国际化标志在里面,丧失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只是一种旅游产品。这时候的旅游产品不再是地方文化的代表,只是一种经济产品,更严重的是产生民族文化的趋同化,失去了地方特色
少数民族地区以民族特有的文化资源优势为依托开发各种旅游产品(泸沽湖摩梭文化、丽江纳西民族、东巴文化、纳西古乐等)形成旅游过程中的商品交换行为。旅游商品化现象是现代旅游业中不可避免的,它给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益处,同时,针对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发展保护而言,它又是一种威胁,如何使旅游商品化在民族文化的“生态发展”与民族地区经济的永续增长两者之间得到平衡,是我们研究民族旅游与民族经济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实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
二、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保护传统民俗文化
民族民间文化应走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的路子,以旅游作为平台,保护、传承与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只追求商业利润而忽视古老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因该做到相互协调,相关促进的。旅游业的发展因为传统文化的开发与保护提供资金支持,物质保障,反过来对于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又能更好持续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而后完善。保持和增加更大的景点吸引力。各大旅游景区应将民俗节日文化通过一定形式展示给游客。像如对待泸沽湖的民俗文化,我们应该尊敬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婚姻制度,在开发过程中,应当正面进行宣传,适当加以引导,应让母系社族社会走婚制度要有正确的看法。应当保存它固有的那种区域性的神秘宗族特性。以及只是在内部宗族流传的隐蔽性。因为这是一方面继续会保持它的吸引力,因为神秘隐蔽才会有吸引力,如果搬上大众舞台,那就失去文化的韵味,失去地区民族所特有的性质。另一方面在于保护民俗文化不被现代文明侵蚀以致消逝殆尽,当旅游过程中过多的度当地民俗注入过多的商业因素和权力因素而被高度组织化,机构化,舞台化后,民俗旅游越来越脱离民俗原生态环境和生存的土壤,民俗生活被置于戏剧化、仪式化的场景中、人们用一种典型化的或者缩放的方式甚至是一系列符号或民族服饰、民族物品、商业化的歌舞表演来展示被扭曲的历史底蕴的民俗文化,深厚的民俗文化演变成了高度商业化下快速复制的伪文化商品。格林伍德说过:“文化商品化只需几分钟,而几百年的历史却毁于一旦。”
(一)、杜绝纯商品化现象,走文化保护与发展道路。我认为商品化是旅游过程中的一个不可避免的因素,一定程度上它是链接旅游东道主社会与游客的桥梁,不仅传递着旅游地的社会、文化信息,还是社会经济流通的手段。旅游过程中的商品是民族文化的代表,同时也给地区带来经济利益,我们要是这种文化得以持续下去,就必须走文化销售的道路,杜绝旅游活动过程中的纯商品化交易。使旅游商品不仅一种旅游证明的纪念品,也是一种对地方文化起到宣传作用的文化标志物。在出售旅游商品的时候,做好文化包装工作,使每一件商品出售的同时,也让该商品的文化底蕴被游客所知晓。
(二)、加强民族意识和普及民族文化知识教育。民族旅游产品的开发,首先是对文化的开发。相对而言,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受到其他较之更为发达地区的影响,而且起主导作用的是发达地区的开发商及旅游者,这些本土的、原始的、族文化受到外来因素的冲击而变得非本土化,造成民族文化的变迁、涵化、时为了迎合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需求进行文化的再创造,增强民族意识,让人民有民族文化的自觉,是避免这些问题的关键,只有民族意识增强,才会让人们有自信心,才能从根本上开发出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商品。要增强民族意识,就必须有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知识教育。同时,做好旅游宣传,尤其是服务人员,他们的服务过程就是展现民族文化的一个过程,这能体现一个民族地区旅游质量,同时也是文化宣传的一个途径,让旅游者了解本地文化,从而形成旅游中的文化产品销售氛围。
二、结论
从泸沽湖和丽江古城的例子可以的出:旅游商品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效益,文化是旅游商品开发的基础,所以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要永续发展,归根结底是对地方独特文化的保护。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文化价值的旅游活动及其商品化现象必然带来一定的代价,所以我们要以文化为基点,发展旅游文化商品,走生态文化的道路,同时要增强民族意识,做到民族文化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普及、教育,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的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1]李彬、包磊:商品化对民俗旅游本真性影响研
[2]王因权:在“三化”上下功夫
[3]杨萍:再论民俗旅游资源保护、层次、措施
第三篇:传承民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民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今天早上,我校举行了《传承民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主题升旗仪式。中秋节在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中,文化内涵已发展成表达美满、和谐、富饶和安康的美
好愿望,也成为团结、团圆、庆丰收的象征,但团圆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思想内涵。中秋节强
调的是团圆,他符合中华民族的伦理观,对构建和谐社会是很有意义一个节日。如果把它的文化内涵发掘出来,我们会发现,过传统中秋节是非常有意义的。
七(1)中队的王心仪同学向大家介绍了《中秋节的来历》。八(2)中队的姚心悦同学
演讲了《中秋情思》,在中秋佳节到来之际,他向全体学生倡议每人都做三件事:第一,孝敬
父母长辈,为自己小家的幸福和谐做一件能力所及的小事,因为小家安定才是祖国繁荣的前
提!第二,为自己家里的亲人、长辈,打个电话或发个短信,道一声:中秋节快乐!第三,为
祖国的繁荣,国力强盛,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立下壮志:明确学习目标,德智体全面发展,牢
牢记住:少年强则中国强。
中国的传统节日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着中华文明的特
点,千百年来发挥了传承、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用。大家决心为传承民俗文化,弘扬民族
精神做贡献!
上海市民办青中中学
潘月琴
第四篇:西藏的民俗文化传承
藏族同胞的民风民俗地区特色
藏民以他们特有的文化快乐的以自己的方式过着属于他们的生活„„酥油茶是藏乡群众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一种饮料,也是藏族人民待客、礼仪、祭祀等活动不可或缺的用品,极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酥油是藏族人民用手工工艺从牛羊奶中提炼出的奶油。喝酥油茶时还有一套喝茶的规矩。客人坐好后,主人取出茶碗端放在面前,恭敬地将酥油茶斟上。倒茶前将茶壶轻轻晃荡数下,意将壶里的茶搅均匀。饮茶不能太急,不要一口喝干,且不能发出响声。主人对客人的茶碗总是添的满满的,以表示礼貌。如果自己不想喝了,就摆着不要动,等告别时,一饮而尽,这样才符合当地饮茶习惯。酥油茶营养非常丰富,喝后还能生津止渴。
青稞酒是藏族人都喜爱喝的酒,是自己用青稞酿成的一种度数很低的一种家制酒。每当亲戚、朋友团聚或客人来访,主人都要给客人敬三杯酒,客人用无名指沾少许弹向空中,以示敬天地神,最后小喝一口,添满,再喝一口,如此三次,然后满杯喝干。如果你端着酒杯不喝,主人会认为你客气,便要唱起祝愿你的父母、家人、朋友的祝酒歌,直到你把此杯酒喝完。若你真的不会喝酒,主人也不会为难你。
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日常交往中常见的一种礼仪,常在觐期佛像,建房竖柱、认错请罪,拜会尊长,送别迎亲、馈赠亲友时使用,表示敬意、祝贺,表达纯洁、诚挚之心。哈达有蓝、白、黄、绿、红五种,最常见的为白色哈达,象征纯洁、吉利。哈达一般用丝绸做成。五彩哈达是最为隆重的礼物,是献给菩萨和迎亲做彩礼用的特定礼物。送接哈达有讲究:下辈向上辈或高僧**敬献哈达,要微微躬身,双手捧着献于手上或置座前桌上,献后后退数步方能转身离去,以示尊敬。长辈给晚辈赠送哈达可直接挂在对方颈上。平辈献哈达只需献于手上。接受哈达者,身体要微微前倾,恭敬地用双手接过,然后举过头顶挂在自己颈上。以示谢意。有事求人则要到他人家献哈达,将哈达献于主人家神龛前,对方应允留下哈达,不应允则当面退还。向对立的一方献哈达,对方接受了哈达,意味着有可能化干戈为玉帛
堆谐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人们从小就受到了歌舞的熏陶。他们用歌舞表达自己的各种各种感情活动及许多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心理状态。藏族是一个热情奔放的民族,有人说会走路就是会跳舞,会说话就是会唱歌。无论男女老幼都能歌善舞。西藏的民间歌舞浩如海洋,而堆谐则是西藏民间歌舞中的一种。堆谐是藏语的读音,“堆”是西藏的一个地方,“谐”为歌曲之意。这种具有快节奏表演、粗犷朴素的舞蹈,后来被艺人加工提炼,又有了各种舞姿,如踢踏舞的强节奏、扣胸挟臂的舒情浪漫,都在堆谐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藏戏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它在藏语文中被称为“阿吉拉姆”,是‘仙女大姐”的意思,简称“拉姆”(即仙女)。从十五世纪起,噶举教派僧人唐东杰布立志在雪域各条江河建造桥梁,为众生谋利。他煞费苦心,募筹造桥经费,虽然三年多的努力,尚未成功。后来,他发现虔诚信徒中有生得俊俏聪明、能歌善舞的七姊妹,便召来组成戏班子,以佛教故事为内容,自编自导成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舞剧,到各地演出,以化导人众、募集经费。这就是藏戏的雏形。藏戏在西藏以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流传至今已相当普及,是以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艺术。藏戏艺术,历史十分悠久,剧种流派众多,表演形式富有民族特色,《文成公主》《诺桑王子》《卓娃桑姆》《朗萨雯蚌》《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
美更登》《苏吉尼玛》八大剧目已成经典,音乐唱腔韵味隽永,面具服饰五彩缤纷、瑰奇神异,名角新秀不断涌现。所有这些,无不昭示着藏戏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
雕刻西藏的民间雕刻艺术源远流长。今天在荒无人迹的山野中所发现的数十处原始岩画,就出自藏族先民之手,是这片原始岩画就出自西藏先民之手,是这片土地上现存的第一批艺术品。民间雕刻艺术以其数量大、材料美、品位高享有重要地位和声誉,其种类有木雕、石雕、骨雕、泥塑、金属雕等等。
藏历年:古时候没有藏历,人们认为桃花一开就算一个新年的开始。现在的藏历起源于公元1027年,从此,藏历的第一天固定为藏历年。藏历年是西藏最盛大的节日,节日期间,家家户户团聚,用吉祥如意等美好语言相互祝福。进入藏历十二月,人们就开始做着过年的一系列准备:在盆中浸泡青稞种子,藏历初一那天把青稞苗供在佛龛上,以求在新的一年里丰收吉祥;用酥油和白面炸“卡赛”等供品;完成针线活,打扫房屋庭院。
大年初一的一早,人们在民间说唱老人祝福吉祥的“扎嘎”声中(现在多用录音机播放)迎来藏历新年。这天,各家各户把祝愿吉祥如意的青稞幼苗、“卡赛”(油榨果)、“隆过”(羊头)、“切玛”(五谷丰收斗)、各种糖果摆于佛龛或藏柜上,全家人换上新衣,坐在崭新的卡垫上,吃用人参果、酥油、糖等做的“吉祥饭”。饭后长辈端来五谷斗,每人依次抓上几粒撒向天空表示祭神,然后拈一点放进嘴里。这时长辈祝大家“扎西德勒”,晚辈回贺“祝你身体健康,永远幸福”。这一天各家基本上闭门欢聚,邻里互不走访。初二开始亲朋好友彼此走访,拜年祝贺,持续半个月。
传昭大法会:传昭大法会又称为莫朗钦波节,是西藏最大的宗教节日。此会是由格鲁派创始人,宗教的改革家宗喀巴于1409年在拉萨发起的一次祈祷大会延续而来的。在这期间西藏三大寺的僧人近2万人集中在拉萨大昭寺向释迦牟尼的佛像祈祷,并举行格西学位的考试。西藏与其他地方的佛教信仰者也来次朝佛,放布施。
各种节日朝山节:佛教者们认为这一天是释迦牟尼第一次举行讲经的日子,所以,这天人们穿着新衣,带着食品,赶往拉萨附近山上的各寺朝佛、念经,之后,到野外尽情餐饮、歌舞,直到日落才返回城里。
春播节:又叫播种节、试种节,是给第一次学耕地的小牛套上轭木,试耕土地。每年正月的某一个吉祥日举行。在春播节前三四天,各家要酿造青稞酒并给牲畜准备好装饰品。到春播节那天日出之时,由一个当年属相的妇女和几个老农民,穿上节日盛装,将准备好的茶酒、经幡、香炉带到破土耕地之处祭祀土地神、农业神,然后回村寨。这时,全村的男女老少便穿着自己最漂亮的衣服,牵着耕畜一起来到准备开耕的那块耕地上。大家欢欢乐乐地分成几摊子,喝茶饮酒。茶酒之后,由几个男人在开耕之处烧香、坚经幡、高唱颂词、祭祀神灵,准备试耕。一般说来,每户带来一对耕牛,由该户主妇向天敬酒三次,在耕牛脑门上抹三道酥油,以示吉祥。新耕的第一犁,由当年属相的妇女撒出吉祥种子,然后开始翻耕。敬神仪式之后,还要举行跑步、角力等娱乐活动。
当雄赛马会:是每年藏历7月10日开始历时三天,藏语称“中仁从读”,意为请喇嘛念经。赛马会原是庆祝丰收、开展农牧业产品互市、进行文化娱乐的活动,后来才渗入了宗教色彩。当雄赛马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其中主要有赛马、射箭、歌舞表演等。
江孜赛马(射箭节):赛马射箭活动在西藏各地非常普遍,而把它作为竞赛
活动固定下来起始于公元1408年的江孜。以前的赛马节仅限于赛马、射箭和骑马射箭三项。然而,今日的赛马节除保留以上活动外,还增加了各种文体活动和物质交流,已成为每年西藏地区最盛大的地区性节日。
林卡节:酷爱户外生活的藏族人民,夏天纷纷进入拉萨河边的林卡游乐避暑,称为“玩林卡”。林卡节日活动内容非常丰富,总的来看离不开两个主题:敬神和娱乐。每当节日到来,身着盛装拉萨人便源源不断地从城里涌向郊区的林卡,汽车、骡马、自行车、摩托车载着人和桌椅、食品、饮具,熙熙攘攘地行进在大街小路上。有的在林卡里搭帐篷,帐篷大都是白色的,绣着蓝色的吉祥图案,朴素而美观;还有的人家用五颜六色的帐围围里,架起炉灶,安置桌椅,铺上卡垫,摆放各种点心、菜肴、饮料,夜以继日地唱歌、跳舞、打藏牌、掷骰子、讲故事、玩游戏、请客欢宴、喝酒狂欢,有时还观看电影、文艺节目和藏戏,进行传统体育、射箭、竞技比赛等。近年来拉萨林卡里的活动更加丰富,电视机、录像机、卡拉OK、电子游戏机也搬进了帐篷,传统文化与现代娱乐在这里相处融洽。江孜达玛节:江孜达玛节已有500多年历史。据说在萨迦王朝时期,江孜法王帕巴桑布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帕巴桑布死后,他的弟子每年做祭祀以表纪念,后因战乱中断。公元1408年帕巴桑布的儿子贡桑绕帕任江孜法王后恢复祭祀。这一年藏历4月10日至4月27日,贡桑绕帕为其父念经祭祀,并进行娱乐活动,内容主要有展佛、跳神等宗教活动和角力、负重等娱乐活动。到了扎西绕丹任江孜法王时,也就是公元1447年,还增添了骑射、藏戏、歌舞等娱乐活动。江孜达玛节由此沿续至今。
林芝工布节:传说很早以前,有支外国军队入侵西藏,当地人无力抵抗,只好向各地求援。工布人民为了保卫祖国和家乡,组成了一支爱国军队前去支援。他们踏上征程之时,正值九月,将士们惋惜不能喝上过年的青稞酒,不能吃上过年的点心,也没有烤上过年的青松火。工布人民便把藏历提前到十月一日来过。为了纪念当年英勇应征的将士,每年的十月一日,工布人民都要献上三牲为将士们守夜,久而久之,十月一日过工布年的习俗便形成了。工布年与藏历新年相比,有着较强的林区特色。主要活动有赶鬼、请狗赴宴、吃“结达”、背水、祭丰收女神等。
沐浴节:藏语叫“嘎玛日吉”(洗澡),是藏族人民特有的节日。每年藏历7月6日至12日举行,历时7天,又名“沐浴周”。相传,很早以前青藏高原发生了罕见的瘟疫,人畜大量死亡。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派七仙女从玉液池取来七瓶仙水,倒在西藏所有的河流里。当夜,老百姓都在梦中看到一个面黄肌瘦、遍体疮痍的姑娘跳进清澈的河水沐浴后,病态全无,容颜照人。从此,每年夏末初秋,当“噶马吉日”(金星)出现的七天里,城市、农村和牧区的男女老少全家出动,纷纷走向江、湖、河、溪畔、搭起帐篷,围上帏幕,铺上卡垫,在水中嬉戏、游泳。妇女也毫无顾忌地在水中沐浴。中午一家人在外野餐,品尝醇厚的青稞酒和喷香的酥油茶。每天日出而出,日落而归,尽情欢度这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
第五篇:传承优秀的江西民俗文化
传承优秀的江西民俗文化
壬田初中 李健
摘要: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继承、发扬优秀的民俗文化,这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从江西优秀的民俗文化入手,从四个方面分析优秀民俗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江西民俗文化;和谐;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全国人民正在积极行动起来,投人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是其主要内容之一。认识民俗文化的特色,研究民俗文化的范型和规律,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对于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即以江西民俗文化为例,讨论民俗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
一、传承民俗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民俗文化形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本民族的色彩。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在民俗文化方面表现得最为鲜明,例民族节俗、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民间传唱、忠孝观念之类等。
民俗文化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对各民族整体文化的形成都起过积极作用。自古存在过的、曾经是合理的民俗,对社会习俗、地理环境都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自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
民俗文化在长期的形成过程中,必然包含有积极和消极成分,汲取民俗文化中对社会有用的、积极的成分,扬弃消极的、落后的习俗,也是民俗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必要。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这一点显得尤其突出。
江西千百年来形成了独特的赣鄱文化母体,在这个母体文化的大系统下还包含具有地域性的子文化系统,如:浔阳文化、豫章文化、临川文化、庐陵文化、袁州文化、赣南客家文化等。从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的角度看,还包括有:江西的铜文化、瓷文化、书院文化、禅道文化、苏区文化等,各自构成了相对独立的系统。传承、保护民俗文化恰恰是寓发展于保护之中,寓保护于发展之中,而且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
二、传承优秀民俗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不仅需要完善的法规和制度,还应该利用传统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作为人类文化意识形态结构中最底层的文化,本身就带有稳定及和谐的特质,一直是维持社会和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民俗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民俗是文化与生活的结合体。它从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又与现实生活混合一体,并逐渐成为一种具有传统意义的社会生活方式,群体生活习惯的一个组成部分。民俗要求其所影响下的人们行为一致,统一,让同一民俗区内人们的社会生活变得有规律,有秩序。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民俗生活就是和谐生活,祥和的生活,安全的生活。因此,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优秀的民俗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挖掘优秀民俗文化精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资源保障
民俗文化作为社会生活现象,是由族群成员共同认可的心愿凝聚而成的,群体心愿的一致,形成了民俗特有的凝聚力,这凝聚力使民俗具有向心功能。民俗流传越深广,群体凝聚组合力就越强,民俗向心力也越大。
赣文化当中有着最积极意义的儒家文化,对江西人精神世界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学为核心,而两宋创立理学的代表者朱熹、陆九渊都是江西人。由于江西受儒学、道家张天师、理学的影响更直接、更深远,使得江西人具有独特的人文精神: 1.文节高昂的爱国情操。几千年来,江西的爱国主义志士层出不穷,徐孺子、陶渊明、胡铨、洪皓、江万里、文天祥,这一系列的历史人物,以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感染、激励着后人。
2.尊师重教、喜文好学。六朝以来,江西就有倡学敬教的风气。此后数千年,办学之风愈盛,蔚然成为赣文化的一大景观。据统计,宋、明两代,江西书院就有528所,著名书院数十余家。江西历来出人才,两宋、明朝是江西人才出现的鼎盛时期。直到今天,临川、吉安仍是著名的才子之乡,每年培养出大量的优秀人才。
3.敦厚质朴、崇实达理,是江西人普遍的性格特征,埋头苦干,已成为江西人的基本民俗。陶渊明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王安石性情耿直、居官清廉正直、为扭转国家积贫积弱而锐意执行的改革;汤显祖执守人生高义、高举理想的人性追求的大旗,这些先贤的事迹都已经深深影响着江西人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必将为江西人提供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的精神源泉。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是集千百年农村形态的最高理想、反映农村形态的最美好愿望,它应该是几千年农村文明、民俗文化优秀成果基础上开出的绚丽之花。
四、发挥优秀民俗文化中消解矛盾的功能,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有效手段
民俗是一种带有规范力量的文化,其力量不可小视,在今天社会生活中人们依然尊崇传统民俗,就是民俗文化正在依旧释放的能量。在一定的民俗区内,民俗文化会使得人群互相监督民俗的实施情况,人人都处在别人的监视之下,无形之中人们便都在民俗的轨道上进行活动。
民俗文化中还有许多的禁忌,也能起到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这些民俗禁忌就起到了约束人们行为道德的作用,对于维护社会的安定、祥和、有序都是不可或缺的。再比如民俗中要求人们节约粮食,对于暴殄天物的行为,民俗禁忌说,雷公会用雷电劈人,这种禁忌也是约束人们看重食物,要求人们尊重劳动成果。
乡约,作为民俗文化形式,处于家与国之间,也是为着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的理想,乡约则是解决人们自愿结合,自我规范,以确保乡里和睦安全的良好办法。
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要充分重视、弘扬民俗文化的重要作用,有意识地利用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力量。充分利用这种最稳定的文化形态,有效地消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那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出现在中华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