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教育定位与职业技能培养
大学教育定位与职业技能培养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graduates today,this text analyzes the gap between the social demand and the vocational skills of graduates from university based on education environment and education orientation at present situation.And i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reference for the positioning of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Hope it can give certain inspiration to the personage in the education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of graduates in order to the employment.KEY WORDS: university education;positioning;professional skill 摘 要 本文根据当今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从大学教育环境与教育定位、毕业生职业技能现状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对于大学教育的定位以及职业技能培养的设想与依据,希望能给教育业内人士一定的启发和影响,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职业技能进而提高就业能力。关键词 大学教育;定位;职业技能 0 引言
面对大学教育大众化的普及和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大学教育既是教育现代化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推动力量。教育工作者应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主力军。根据当前教育现状,不可否认地大学毕业生的量与质都不能满足当今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急需大量有专业素质、掌握专业技能的毕业生来填补不足。但是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不少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十分严重的问题。从每年国家公布的就业率中可见一斑。这一现象不禁使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反思:为什么在国家经济与社会现代化快速推进的情况下,拥有了四年大学系统专业知识教育的毕业生仍然会出现就业难的问题?我们不得不从就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进行反思。首先如今的大学教育背景已经和当年的那个特定的计划经济时代截然不同了。在当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教育不可避免的需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同时为了培养未来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和管理的合格的接班人大学教育又不能不着眼于人文精神[1]。所以,高等教育集知识的生产、创新、传播、应用于一体,肩负着培养社会高、精、尖科学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是社会发展的支柱和重要推动力量,在经济发展中居于中心地位。因此,大学教育一定要体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要有走向社会、面向经济的自觉主动性。同时,还要担当起引导社会 发展方向的神圣使命,成为开启智慧、追求真理、传播知识和弘扬文化的重要场所。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对大学教育的发展进行定位,同时如何结合不同专业的培养计划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大学教育定位
1.1大学教育发展定位的经济取向
大学教育发展定位的经济取向是指大学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它为经济基础所决定又必须为巩固其经济基础,进而为推动国民经济建设服务。首先经济的发展决定教育的发展。首先,经济发展为大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大学教育的成本补偿和资金投入不能离开物质生产部门的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教育的发展依赖于经济的发展。其次,经济发展决定了大学教育的规模、速度和结构变化。从形式上看,大学教育规模、速度和结构的变化,似乎是由大学教育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决定的,但本质上是由经济发展的状况所决定的。从大学教育的需求来看,它包括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而社会和个人需求的变化,又往往来自人口的、历史的、文化的、政治的和经济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基本的和最终的影响因素仍是经济。因为只有当社会经济的总量、规模扩大和速度提高时,对大学教育的规模、速度的需求才会随之扩大;只有当社会经济技术水平提高时,对大学教育的人才结构和专业结 构的需求才会有新变化。第三,经济发展决定大学教育的制度与制。经济发展既是经济学的范畴,是社会学的范畴,它不仅括了经济增长的内容,同时还包含了社会结构变迁、经济体制变革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内容。总之,经济对大学教育发展的影响,决定了大学办学方向的经济取向。同时大学教育要有面向市场,走向市场并为经济服务的自觉主动性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制,主要是通过调整产权所有关系、价值交换关系、供求关系、竞争关系和契约关系来解决生产的个体性与社会性之间的矛盾,主要根据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做出自发的调整。所谓大学面向市场,就是指大学从市场需要或者理智兴趣的角度来设计自我行为。只有市场才能反映多元化的产品,才有消费者的选择自由,也才有最佳的资源使用效率。经济取向,让大学教育不再是坐而论道,而是密切关注并积极配合市场经济的建设,同时也给教育带来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迫使教育做出面向现实、面向社会的选择,加速了大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变革,加速了大学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到,如果一味强调大学教育的经济取向,以一般产业的投入产出标准来衡量教育事业的得失成败,让教育的发展跟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转,把教育的功利性和实用性放在突出位置,把教育与浅近直接的政治或经济目的挂钩,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教育定位的偏离。教育的本质和宗旨首先是培养人,它的服务性是间接的,它更重要的作用是通过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良好教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来服务国家、民族、人类的长远利益的[2]。所以大学教育发展定位更要注重其人文价值取向。1.2大学教育发展定位的人文取向
大学教育的人文取向是指就大学教育的本质来讲它是一种公益事业,它不仅要发挥其经济价值,更要承担起文化传承与文化积累的重任,担负起培植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使命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培养出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著名教育家杨淑子曾说:没有科技的进步,人类将永远愚昧落后,而没有人文教育,人类将堕入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文化黑暗及社会灭亡 的深渊。缺乏人文关怀的科发明绝不会给人类带来福祉,正确的人文价值 导向和正确使用技术的社会机制,是促进技术进步、人类进步的基本前提。而当前我国大学教育总的说来比 较缺乏对人文教育的重视。教育不仅仅具有经济功能,而且还有非经济功能;既有功利性,更有非功利性。我国现阶段的大学教育过分注重教育的经济价值,忽视教育的人文价值;着重于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却轻视了人文素质教育。目前,各个院校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还没有完全从专业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素质教育还没有完全落实,所培养的学生知识面狭窄,缺少创造力和适应社会的能 力,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修养。日本教育家井深大在批评当今教育存在的问题时指出:偏重科学,教育忘记了方向,丢掉了教育的另一半。正如休谟所说: 一切学科对于人类或多或少地有些联系,任何科学似乎与人性离得都远,但它们总是通过这样或者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人文科学对社会发展起着支撑、引导和保障的作用。只重经济轻人文导致一些大学发展定位的错位,出现重理科轻文科的现象;而且,片面盲目地追求经济利益会使大学忘记了自己的根本宗旨和教育目标。
既然大学教育定位于经济建设,那么如何使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有很多大学毕业生长期无法解决就业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职业素质的培养,缺乏基本的职业能力,可见加强大学生职业技能素质培养的重要性。2职业技能培养
2.1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破解大学生就业困境
首先高等院校应根据企业在选人用人方面的变化,把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建立高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保障体系[3],促进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与提高,为大学生成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破解大学生就业困境。2.2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增强社会需求适应性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目标定位仍然是基于一种专业与行业对口的思想意识上,把培养窄深型、处方式的专家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4],带有强烈的专业性和功利性特征,使普通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缺乏创造性和活力,具体表现在:专业设置过窄[5],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
一、片面,缺乏综合知识、跨学科知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特别是教育教学所需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过于强调共性,忽视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片面强调专业技能,而不注重综合知识的学习和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实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多元起来,高校不再是专为原来少数的社会优越部门的“精英”岗位服务,而要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高校要改变培养目标单一化的倾向,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建立起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化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多种不同的教育模式,以因材施教的理念和方式提供各类“优质”教育,培养各行各业的“专业或岗位精英”。这是高教改革的发展趋势,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的现实需求。而对大学生开展职业技能素质培养恰恰能够弥补其实践能力的不足,使其既能掌握现代经典理论知识,又有一技在身,为其以后施展才华和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理想奠定基础[6]。2.3培养大学生职业技能素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企业生产对机械自动化设备和操作技术的要求愈来愈高。而据调查,素质低、技能单一型的劳动力在我国不同地区占劳动力市场的68%-82%,他们无法掌握先进的设备设施,不能促进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急需熟练掌握先进技术工艺的高技能人才[7]。从社会劳动力市场发展需求来看,职业技能培训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推行职业技能培训,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8]。因而,对大学生开展职业技能素质培养,能够使其掌握先进的生产流程知识,接触基本的机器操作,形成比较系统和全面的感性认识,从而为社会培养理论与技能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优化人力资源市场构成,提高人才队伍层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1]张平海,彭强.试论大学教育的定位[J].红河学院学报,2003,05:78-82.[2]刘黎明.大学教育定位与大学生成长的价值取向[J].中国高教研究,2002,10:60-61.[3]李爱民.职业定位与大学教育职员制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4]刘蕾.我国研究型大学教育学院发展定位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5]刘艳.我国大学教育类学院设置状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6]陈静.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3.[7]陈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定位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8]任彦民.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定位研究[D].兰州大学,2011.
第二篇:“科学定位、突出特色、培养职业技能精英”大讨论活动体会
“科学定位、突出特色、培养职业技能精英”大讨论活动体会
自学院开展了“科学定位,突出特色,培养职业技能精英”的大讨论以来,我通过积极认真学习相关文件以及个人在工作中的实践学习,使自己对“科学定位、突出特色、培养职业技能精英”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并深刻体会到应该切实加强自身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作风,时刻保持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通过认真学习,我就此次大讨论活动谈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坚持科学办学定位,明确学院发展思路
职业院校要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专科层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办学活力;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高技能人力资源支撑。
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职业教育在较短时期内取得突破性成绩,正是因其主动适应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坚持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这是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经验。
职业教育要坚持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进程,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将培养目标定位为专科层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职 业院校只有坚持科学定位,明晰培养规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才能充满生机活力。
二、把握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职业教育不能等同于普通教育,它有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职业教育必须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形成自己的特色。普通教育培养的是基础理论研究人员、高新科技的研究、开发、设计人员,而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它们的主要任务是将成熟的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应用于生产、管理中。因此,职业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成熟技术的学习和熟练掌握上,更应该重视的是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职业教育只有准确定位,办出不同于其他教育类别、教育层次的鲜明特色,才可能有旺盛的生命力。
三、坚持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努力培养职业技能精英
1、职业教育要坚持质量、结构、特色、成效协调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在加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同时,要加强对社会各类高技能人才的培训,使我院职业教育培养和培训的人才规模能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2、职业教育的质量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重在办出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在今后的办学中,要不断探索,建立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加强实 践教学,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特色。要及时把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引入教学中,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大批高级职业技术人才,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3、要继续加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力度和深度。职业院校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要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将学院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学院和企业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职业教育对教师有特殊的要求,他们必须是集理论性、师范性、职业性于一身,既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高的操作技能,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新型教师。因此,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
5、加强对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形式的预测,合理设置专业。职业教育是以经济和社会需要,特别是经济、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办学的出发点,所培养的人才最终是要在社会上就业,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在专业设置上要瞄准社会大市场,以适应社会需要为原则,要根据社会行业分工设置专业,改革过去以学科为依据设置专业的传统办法,要加强社会人才市场的预测,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学校自身的条件来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要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方向,改造老专业,建设 新专业,同时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学院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养;认真研究,积极做好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师培养、行业指导等工作,并扎实落实到工作思路中、落实到工作实践中。作为教师,我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自身的教学基本功,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尽一份力。同时,把“科学定位、突出特色、培养职业技能精英”大讨论活动和改进工作作风融合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为共建学院发展的美好明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篇:中国企业大学的定位与创建
中国企业大学的定位与创建
文前目录:中国企业已进入能力竞争时代,如何提升企业自身的整体能力,是中国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自2006年起,国内企业创办企业大学的热情逐步显现,开始形成一股热潮。本文基于凯洛格(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对34个行业的100多家国内外企业大学的调研成果——《2007企业大学白皮书》,并结合美国的企业大学研究成果,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幅企业大学定位与创建的“地图”。
企业大学的战略定位
从全球第一个“企业大学”——GE克劳顿学院的成立,到迪尼斯大学等世界500强的企业大学的相继创建,再到国内许多企业大学的兴起风潮,如跨国公司建立的摩托罗拉大学、惠普商学院,以及本土企业创建的海尔大学、春兰学院、联想管理学院等等,企业大学的功能在不断演变、丰富和增强。我们的调查表明,企业大学事实上已超越培训本身,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
在调查企业大学的主要功能时,有87%的企业大学选择为企业培养人才,58%选择了企业文化传承,47%选择推动企业变革,13%选择了整合产业链,19%选择企业品牌营销,只有4%选择将企业大学作为集团利润来源之一。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大学主要功能统计情况(单位:%)(图片来源:北大商业评论)
由此可见,企业大学不仅是企业制造、携带和传承企业成功基因与商业思想,培养人才的秘密武器,而且是企业整合战略性资源的法宝,与此同时,还承担了企业品牌形象传播和推广的职能。根据以上统计数据,我们总结出目前国内企业大学的五种主要功能(图2):
企业大学的分类
企业大学发展至今,形态不一。我们从四个不同的维度将其进行分类。以企业大学的服务范围为依据,可以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以企业大学的培训对象为依据,可以分为中高阶型和低阶型;以企业大学的形态为依据,可以分为实体化和虚拟化;以企业大学的创建方法为依据,可以分为自主创建型、校企合作型和IT导入型。(见表1)。
表1 企业大学的分类
战略定位决策图
企业大学的战略定位决定了它的服务对象和开放程度,进而决定了培训工作的内容和方式。那么,怎样确定企业大学的定位呢?通常情况下,我们采用企业大学定位决策矩阵来进行战略定位(见图3)。
图 3 企业大学定位决策矩阵
在为企业大学进行定位时,需明确以下几个关键性问题: ·服务于企业内部员工,还是服务于企业外部人士? ·如果立足于内部人才培养,主要培养中高层还是中基层?
·是否需要通过培训业务来整合价值链,企业所提供的培训业务对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是否有吸引力?
·企业是否在培训业务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如企业知名度、课程开发能力和培训师资等?
定位的转变
企业大学始终是为企业整体战略发展服务,当企业发生变革,转变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时,企业大学的定位也应随之改变和调整(见图4)。
图 4企业大学定位转变图
如何创建企业大学
企业大学是培训部门扩大发展的一种形式。在一些业务多元化的大型公司,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培训需求,也需要不同的培训管理模式,这时组建企业大学可能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但在开始着手创建自己的企业大学时,须避免冲动、盲目和草率,要充分地进行内外部调研,做好必要的准备,尽可能获得全面的支持,特别是高层领导的支持甚至参与,然后进行“硬件”和“软件”建设。
企业大学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其内涵和软件而不是硬件条件。软件建设包括:企业大学的组织结构、运营流程、管理制度、培训资源等;硬件建设则包括企业大学的场地以及配套的培训设施、人员配置。同时,为了对企业大学的创建有更清晰的认识,我们将所涉及的工作职责分为四个层次:战略定位、组织运营策略、资源建设和管理、培训日常运营和基础行政工作。
图5 企业大学创建模型图
创建前期准备
企业大学创建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有:
前期调研和论证。当有意向创建企业大学时,需要充分的调研,找准需求和切入点,以便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方面进行外部调研,寻求一个成功案例,特别是同行业的企业大学案例进行标杆研究,研究对方是如何把培训工作与公司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如何改进员工绩效和提高公司竞争力的。另一方面进行企业内部调研,了解各业务部门经理们的需要,赢得他们的支持,达成共识。
筹建机构的建立。创建企业大学,需要组建两个部门:一个是领导机构,由企业高层和外部专家组成企业大学筹建委员会。企业高层对企业大学的战略定位、愿景和使命以及财政、组织结构、职责划分等具体工作进行决策,外部咨询单位则提供专业意见;另一个则是具体执行部门,这标志着企业大学进入筹建阶段,具体负责根据企业大学的规划来配置资金和人员,并进行企业大学的运行和日常管理工作。
当前企业大学大多脱胎于企业的培训中心,在筹建阶段常常会面临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新成立的企业大学是继续归属人力资源部门管辖,还是成为公司的独立运作单位?这通常需要根据企业高层对企业大学的价值判断和任务解析后才可确定。
资金运营模式
关于培训投入,国内外企业差距很大。美国企业大学平均预算1070万美元,大概是企业总工资的2.2%。根据麦当劳的内部粗估,每年的人力训练费用预计超过总营收3%,2004年的总营收是142亿美元,培训费用约4.26亿美元。摩托罗拉下属的大学在全球设有14个分校,每年的教育经费在1.2亿美元以上。GE每年培训费用为10亿美元。而国内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的投资一直很低,我们的调查表明,本土企业大学的培训投资经费平均只有工资总额的 1.2%,远低于外资在华企业大学2.3%和国外企业大学2.7%的平均水平。
一般而言,企业大学的资金运营模式根据其定位不同而有显著差别。
在调查和研究过程,我们发现了这样的一个新趋势:寻求自负盈亏方式的企业大学渐渐增多。通常情况下,它们采取混合资金模式,即一部分接受商业单位的培训费,另一部分直接收取员工、客户或供应链伙伴的学费;有少数企业大学甚至采用创业型资金模式,利用企业本身品牌,将企业大学建成教学名牌,再利用名牌教学产品的优势,将培训服务和课程卖给客户,此时企业大学变成为利润中心,其收入可补贴内部培训活动。
图6 企业大学资金运营模式图
但是,通过对众多中国本土企业大学的调研,和对国内教育培训市场环境的分析,要真正实现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本土企业大学不仅需要苦练“内功”,更需要把握契机。
组织结构类型
企业大学是独立的企业培训组织模式,其自身组织结构的确立可明晰培训管理工作的责权划分,以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大学的组织结构通常有三种:项目式、职能式和矩阵式,这些形式在实际运营中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项目式。这种形式按培训内容划分为若干培训项目,如管理类、技术类、营销类等,每个项目又是由教学人员、课程开发人员、培训管理人员组成的队伍来负责完成;当项目规模较大时,也可由若干小组组成联合团队来负责。另外,还需设置综合办公室、财务部等职能部门管理学校的日常性事务(见图7)。
图7 企业大学项目式组织结构图
项目式往往采用独立核算的方式管理,运作较灵活,各职能间能高度协调,可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但失去了各职能的规模效应,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容易导致各项目之间缺乏协调,相互整合和标准化较为困难。
职能式。这是比较常见的组织形式,它按照企业大学所涉及到基本职能来进行组织结构设计,通常情况下,设有培训服务部、课程开发部、教学管理部、综合办公室、财务部等,再根据每个部门的具体职能设置二级岗位(见图8)。
图8:企业大学职能式组织结构图
职能式组织能够促进各职能的规模效益,提高各职能所需的深层次知识和技能,有助于组织实现职能目标。但容易导致高层决策堆积、执行层超负荷,各职能部门之间缺少横向沟通协调,对组织整体目标的认识有限,对环境变化反应较慢,缺乏创新。
矩阵式。当需要同时专注于每个专业领域的培训项目和培训工作的各职能时,可以采用矩阵式的组织结构。这种形式是为了节省人力成本,根据项目灵活调用相关专业人才所采取双重管理的结构。它根据不同的业务单元划分不同的培训单位,各培训单位下又分职能部门(见图9)。比如惠普培训事业部下属有商学院、IT管理学院、软件工程学院、IT技术学院;而在惠普商学院下又分教务部、讲师部、宣传部及销售市场部。
图9 企业大学矩 阵式组织结构图
矩阵式的企业大学结构便于沟通协调,适应快速变化的复杂决策,实现各培训项目间人力资源的灵活共享,并为各职能和各项目所需的技能和知识改进提供机会;但是容易导致员工卷入双重职权从而导致沮丧,需要很大精力来平衡权力,并在经常性的协调会议和冲突解决会议上耗费时间,所以,这就要求员工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技巧。
营销推广策略
一些企业大学有这样的苦恼:除了被动接受集团委派的培训任务外,几乎没有其他业务,企业大学的效用不理想,总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这种现象还较为普遍,很多企业大学固守“等”任务的观念,既不去主动挖掘各业务部门或单位的培训需求,又未将自有的培训课程或项目很好地在企业内部推广,因此形成被动的局面。
解决以上问题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自上而下改变企业大学的“坐等”培训任务的观念,主动挖掘培训需求,积极推广培训项目和课程;一是不断拓展和创新推广方法和渠道,使企业大学的品牌和核心课程在企业内部有效而广泛地传播。
据调查,企业大学采取的营销推广渠道主要有: ·企业大学的自有网站 ·自办的报刊 ·企业内部局域网 ·宣传单 ·口碑 ·管理层的宣布 ·手机短信 ·电子邮件 ·内部新闻发布
·在工资信封内附上小传单 ·赠送带有企业大学标志的纪念品 搭建运营体系
在总结优秀企业大学的成功经验,吸取一些企业大学失败的教训之后,我们得出企业大学运营最为关键的四大体系和三大基石。
课程体系,师资体系,评估体系,信息知识管理系统四大体系,是企业大学的支柱。企业大学是否办出效果、办出效益就在于课程体系是否针对开发,师资体系是否合理培养,评估体系是否有效建立,信息知识管理系统是否很好整合各种培训资源。不管企业大学是自主建设的还是校企联办的,都需要结合并平衡企业和员工的培训需求,开发出以层级、职能和能力为维度的课程体系,开展针对性的学习培训活动。
当前国内许多企业大学的师资主要是外部专业人士,如高校学者、咨询顾问、职业培训师,而眼下日益兴盛的是挖掘企业管理者潜能,让管理者兼职企业内训师,这既是世界知名企业大学的成功经验,也是时下管理学理论褒扬的新趋势。所以,如何把管理者培训成企业教练是企业大学的一项工作重点,当然,这并不否定和外部师资的合作模式,而是重新寻找实现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的方法。
Donald Kirkpatrick的四级评估模型是经典的培训评估模型,在企业大学中仍可借鉴。“反应、知识、行为、效果”四级递进的评估,具体运用上还是有难度的。我们需要与企业的业务、绩效、人员素质等紧密结合,根据企业不同阶段的任务来设计评估体系,从小项目、具体项目做起,逐步搭建。
信息知识管理系统,就是将企业培训信息和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共享,让企业的知识和智慧沉淀下来,并在整个组织中形成共享和协同,创造和激荡出新的知识,提升组织整体的人力素质。
财务规划、制度建设、硬件配置是企业大学的三大基石。在企业大学创建和日常运行中,需要关注财力的平衡。不论是管理需要还是评估需要,都需要建立成本会计系统。之所以提出财务规划,是因为当少立项企业大学的企业决策层过于冲动和理想化,没有预见创建企业大学的长期性和难度。创建企业大学并不意味着需要建设教学楼宇或其他完善的设施,但足够的预算才能保证企业大学在创建前2年能够从容运营。毕竟,企业大学是企业的战略投入而不是单纯的营销活动或干部短训行为。
制度建设,特指机构日常运营管理及配套细则规划。对那些从培训中心发展而来的企业大学来说,主要是增补和修订原有的制度体系,比如职责体系、学籍制度、财务管理、执行实施细则等。不论是初创型还是升级版的企业大学,都必须与企业的人事管理,薪酬制度、晋升制度、绩效管理制度等结合修订,实现企业管理制度的衔接有序和规范严谨。硬件设备的建设则涉及到培训场地以及配套的设施设备,比如教室、投影设备、音响设备、配套休闲设施等。当然,这些硬件并不一定由自己投入建设,就目前情况来看,企业考虑到资金投入问题,更多地采取租用方式来加以配置。
表2 企业大学研究名录(排名不分先后)
来源:《北大商业评论》
第四篇:我的职业技能及培养
我的职业技能及培养
一、职业技能测试
我最重要的五项自我管理能力:独立、深思熟虑、真诚、理性、温暖 我最重要的五项可迁移技能:探索、感受、学习、分析解决、适应
我最重要的五项专业技能:化学能力、实验动手能力、生理、绘画、计算机水平
二、生涯人物访谈
通过向一位已经参与工作学姐的咨询,和相关药学类专业对技能的要求资料的查询,经过认真分析和自我评价,我认为自己已经初步具备较强的执行能力和沟通能力;目前而言,最需要具备的是如下职业技能:创新能力是最为重要的一项能力,其次是学习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必须坚持思维的相对独立性。思维的相对独立性是创造性思维的必备前提。爱因斯坦说过,应当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必须在思维实践中不迷信前人,不盲从已有的经验,不依赖已有的成果,独立地发现问题,独立地思考问题,在独辟蹊径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对于每一件事物,都要有自己独立的看法与想法,可以借鉴别人的正确观点,但一定不能轻易放弃自己原有的坚持。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将作为我大学四年的一项主要目标。
在大学阶段里,对于学习能力的培养,我认为主要是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首先我要学会适应,要主动适应,而不是被动适应;要适应生活,适应学习,适应环境。并且要根据自己的素质和兴趣发展自己的特长。有自己独特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方法,按照全面发展与特长发展的要求。要学会利用身边的图书、报刊、信息、学习技术,充分发挥可利用资源的作用,从现在开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学习的习惯才是最最重要的关键。
最后就是对于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这一年来的了解,在我看来,实验操作能力的锻炼,主要仍然要通过实验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与亲自动手实践相结合,要认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的及时复习,以更牢固的掌握具体实验操作,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而可以在日后的药品的研发、生产、检验等做的更加出色。严谨的科学态度、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是一个药学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必须扎实掌握的本领。而且我们沈阳药科大学的毕业生都具有很好的实验操作能力,在这一点上备受企业的青睐,所以我更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已经基本确立了今后三年努力的方向,将对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目标,自我完善,自我评估,自我总结,并结合实际来及时调整自己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成长起来。
其实,我决定要考研,可能会在更长的时间之后才面对就业的问题。不过,我依然会以最积极的态度去思考自己的职业技能和培养方式,进一步锻炼和提升自己。加油!加油!
第五篇: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与技能教育选修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与技能教育选修课学分置换办法
(试行)
各单位:
为了鼓励我院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动手能力的培养,增强就业竞争力,经研究决定,对于取得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学生,可根据获得证书的情况置换一定的选修课学分,现将有关规定通知如下:
一、认定范围
(一)在我院学习期间参加学院举办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如剑桥商务英语、会计从业资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网络工程师、软件设计师、程序员、报关员等项目培训,通过相应考试并获得证书;
(二)在我院学习期间参加其它职业技能培训,通过相应考试并获得省级或以上范围通用的经学院审核认证通过的各类证书。
二、认定学分
每个学生每通过一项职业技能培训认证可参照《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与技能教育选修课学分置换标准》(见附件一)认定2个技能教育选修课学分,每个学生认定的技能教育选修学分不超过4学分。
三、认定程序
每年4月份,当年毕业学生将拟申请认定学分的证书原件和复印件交各系审核,系审核后将学生申请情况登记造册,与各类证书的复印件一并报教务办认定学分。
本管理办法从发文之日起开始试行。最终解释权归滨江教务办。附件一:滨江学院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与技能教育选修课学分置换标准 附件二:滨江学院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与技能教育选修课学分置换审核表
滨江学院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三日 附件一:
滨江学院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与技能教育选修课学分置换标准-1-
各项证书具体报考指南可查询:资格考试网http://zige.eol.cn
附件二:
滨江学院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与技能教育选修课学分置换审核表
填写时间:
注:1.“项目名称”和“颁发单位”应为全称,不得使用简称;
2.要求证件复印件与本表格装订在一起; 3.项目名称、证书编号由学生填写;
4.辅导员意见栏内的学分为认定合计的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