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时间:2019-05-13 08:27: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第一篇:大学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大学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我为什么要上大学

摘要 大学是国家高等教育的学府,综合性的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其主要功能是培养优秀人才、进行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然而,现实中的中国大学的教育价值究竟是什么?何为其人才培养目标?本文认为大学教育应该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大学应面向产业和社区培养多样化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应用型人才

年龄的增长、思想的逐渐成熟以及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现实促使我不断思考:我为什么要上大学?我如何过好我的大学生活?当今社会,中外不少学者猛烈抨击中国的大学教育,中国大学真的那么不如人意么?所以,为了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涯中既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又坚定自己的未来方向,同时深入了解中国大学的教育,包括大学功能和人才培养模式,使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更加充实,我想弄懂大学教育有何价值,大学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便是我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而要解决“大学教育培养何种类型的人才”以及“我要上大学的理由”这两个问题,就必须对中国大学教育的现状、功能和人才培养方案有一个清晰透彻的理解。

一.中国大学教育现状

有人曾曾用鲁迅的四部作品来总结其大学生活:大一时《彷徨》,大二时《呐喊》,大三时《朝花夕拾》,大四时《伤逝》。大一时,我们刚刚离开家乡及亲人,步入校园,对很多事情都不懂,不知什么事情该做,可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不能做,甚至对未来一片迷茫,可谓“彷徨”。大二时,初涉社会,不了解甚至不懂处事规则,对世事的不公虽想反抗,却又无力改变现状,无人给予自己说说自己的想法的机会,所以“呐喊”。大三时,不经意间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了一半,然而回首往事时,却发现自己似乎什么也没学到,于是悔恨当初,决心在大三认真学习,步步“落下”的功课,是为“朝花夕拾”。大四时,不少同学纷纷为工作、实习忙碌着,奔波着,猛然发现学习时间大大减少,四年似在弹指一挥间中慢慢“伤逝”。这种解释既生动有趣,也从某一方面上反映了当前中国大学生的生活现状。从一些调查报告中不难看出,中国大学教育所暴露的问题有: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师资比例较大;某些老师水平一般,甚至私自下海,不务正业;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下滑;大学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学校设施过度使用;教育经费没有适当增加;大学教育同质化;知识教育、能力教育、道德教育、职业教育欠缺等等。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的使大学教育质量堪忧,水平下降,甚至会影响学生的素质及价值观。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这样的大学教育与这样的大学生活。

二.中国大学教育功能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所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中国的大学教育功能不仅仅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还是进行科研、创造知识,更是服务于社会生产。首先,大学将分散的知识集中化、系统化、综合化,向大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也是其进行素质教育和人格培养的基地。其次,大学通过进行科学研究,并以论文、专著、专利等的发表来创造知识,展示成果。最后,通过将大学研究的某些成果转化成投资项目、产品,将其变成应用成果,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为社会生产服务。然而,中国的大学教育功能往往侧重前面两种功能,即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功能,忽视了其社会服务功能。这不正反映了大学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吗?因此,大学教育应该走产学研道路,应当是一个集教育功能、科研功能和服务社会生产功能于一体的联合体。坚持走教学、科研、生产良性互动的道路,强化教学、科研、生产三者之间的互相渗透,将学生创业教育与教师科研成果转换、与学生社团教育相结合,为学生创业教育摸索一条新道路。

三.大学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我们首先来看看日本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日本在《构筑学士教育课程的审议总结》提到了学士课程教育,而且着重提到了学士力这个词。什么是学士力呢?学士力是指日本大学授予学士学位的人所应该具有的素质和能力。学士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知识与理解、通用性技能、态度与志向、综合性学习经验和创造性思考能力。从这四个方面不难看出,日本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既注重文化知识,又注重能力培养,既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人格素养,又鼓励学生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其次,我们再来看看美国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的标准:具有清楚地思维、谈吐、写作的能力;具有以批评的方式系统地推理的能力;具有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敢于创新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具有判断什么意谓着彻底理解某种东西的能力;具有辨识重要的东西与琐碎的东西、持久的东西与短暂的东西的能力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定量、历史、科学、道德、美学);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具有观察不同学科、文化、理念相关之处的能力;具有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从这些标准中,我们可以得知美国的大学教育首先强调的是能力的培养,然后是要了解一定的思维方式,接着再是拓展大学文化知识,注重其深度与广度。那么我们中国的大学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是什么呢?在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大背景下,有的大学仍然推行精英教育的培养方案,这显然是本科教育作茧自缚,丧失活力。另外,大学课程的设置往往忽略特色,综合性学习的机会较少,这往往使专业特色很难显现,又使学生文化口径偏窄。单一的教学模式尤其是以教师讲课为主的模式在很多高校仍存在,这令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非常尴尬。此外,这种模式也使学生的思考和实践机会大大匮乏。知识教育的大力提倡,能力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忽视往往使大学培养“高分低能低素质”的所谓人才。有的大学过于注重专业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方向单一,往往出现重工轻理、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现象。如此一来,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倾向于文不识理、理不知文,这种忽视通识教育、重抓专业教育的做法往往使学生知识面较窄,思维视野受到局限。脱离实践的大学教育往往轻视职业教育,这是大学的人才尤其是应用型人才过少。这些问题是在中日美三国对比中发现的中国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然而,中国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以培养合格公民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并在课程设置上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个性、求创新”,同时再抓专业教育的同时不可忽视通识教育。

四.我的大学教育观

了解了中国大学教育的现状、功能和人才培养方案后,对于“我为什么要上大学”我已有自己的体会:第一,读大学可以增长见识、开拓视野,甚至提升教育水平;第二,扩展人脉资源,增强与人交往能力;第三,扩大兴趣爱好,让我们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发掘潜能;第四,在得到学历文凭的同时形成专业的修养和素

质;第五,更容易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最后,通过四年的学习乃至实习,我们将获得新的历练与技能。结合中国的教育现状、功能和人才培养模式,我认为大学教育应该培养这样的人才:首先,融合科学精神和文化精神的陶冶,在通识教育吸收广而博的知识,在专业教育中吸收专而深的知识,真正做到不应不因博而失之于浅,不因专而失之于隘。其次,大学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是学生的道德教育。人们常常说:“要成才先成人。”可见,道德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多么重要。因此高尚的人格素养、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乐观进取的精神是人才的必备素质。再次,大学教育不仅仅教给我们的是具体专业的学科知识,还教给我们使我们受益终生的一般技能,如阅读、写作、创新、独立思考、终身学习等能力。最后,大学培养的人才除了需要扎实的文化知识、必备的基本素质外,还要有实践能力即必须是应用型人才。既然大学的一个教育功能是服务于社会生产,那么大学应当多多培养应用型人才,“以用为先”。例如,在专业设置中体现某些职业元素,多多加强职业教育及其培训等等。一言以蔽之,大学教育培养人才必须“夯实基础知识、拓宽专业口径、强化师能培养、注重创新实践、突出个性发展、提升综合素质”,真正实现其“重个性、强能力、求创新、显个性、重实践、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台湾大学评鉴的背景、特点及对大陆本科教学评估的启示》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 第03期

2.闫飞龙《日本大学本科课程模式的演变及发展趋势》《大学(学术版)》2011年第10期

3.《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西华大学创新实验区为例》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0期

4.陈涛《论大学教育的真实含义》湖南农机2011年7月

5.刘永平《对本科教育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思考》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1年11期

6.《“新大学”去同质化发展的策略》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第11期

第二篇: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于是,无奈的企业开始自办大学了。今年3月30日,麦当劳中国汉堡大学在上海正式成立,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曾启山表示,麦当劳计划今年内在中国开设150~175家餐厅,相应新增10000个工作机会,该大学将为这个增长计划培养和储备人才。8天后,中式快餐代表企业真功夫宣布成立真功夫米饭大学,将培训至少3000名管理人员,同时每年将陆续投入3000~4000万元,建立人才发展体系。

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也一直有对大学毕业后的人才进行“再加工”的传统。王英(化名)大学毕业后通过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的面试、笔试、体检、军训、培训五个阶段的严格考核后,目前已经在该公司工作了。据他介绍,和他一起跨入企业“人才加工厂”大门的大约有七八千人,他们交纳了4800元的培训费用,经历了长达8个月的学习与实践,如果在某一阶段被淘汰了,就会把相应阶段的费用退还给他们。

经过了严格的筛选后,王英成为了被公司留下来的三四百个“英才”中的一个,如此激烈的竞争是他在大学里很难体验到的,对于像他一样的大学毕业生而言,走向社会后,似乎还面临着“重头再来”的问题。“说实话,在大学里学的知识挺多、也挺好的,但就是感觉与实际脱离,在实际工作中用不上。”王英坦言,机械制图、电气线路等,是极少数对他工作稍有帮助的课程,而大部分知识,还是得在工作中学习。

当中国的用人单位纷纷开始建造“人才加工厂”的时候,高校必须反思了。

“一部分高校追求研究型、综合化和各项评比指标,比较注重学校的自我发展;怎样和企业、行业合作,怎样为企业培养实用人才,怎样加强产学研结合,花的精力还不够。应该强调学校要办出行业特色、职业特色。高校一定要有明确的行业服务目标,要多和行业、企业交朋友。”在胡瑞文看来,高校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行业、企业可能更有发言权。

在当下的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教育培养与人才需求相适应的有效机制。“大学除了基础知识教育外,如何根据市场的变化与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实用化教育明显不足。”邢文祥在进行企业和大学生对就业能力评价的调研时惊讶地发现,对“职业意识”的看重程度造成了企业和大学生的根本性分歧。在企业最看重的就业能力要素中,“职业意识”以19.8%的比例位居榜首,而在大学生眼中,“职业意识”仅以6.9%的比例排在倒数第一位,远没有专业、技能等重要。

如果把大学比喻成一个工厂,那么进入大学的新生就是这个工厂的原材料,大学毕业生则是出厂的产品。目前,高考制度可以统一检验原料的质量,而产品的质量只能依据他在工作中表现出的知识、技能、行为、贡献等来评判。“因此,企业和大学生对就业能力评价的差异和分歧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目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第三篇: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赴新加坡考察学习有感

电气与电子系王艳华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学校建设的需要,2008年1月22日至1月31日,我校一行23人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共和理工学院交流学习,收获颇多。在此仅对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谈谈个人看法。

在2006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竞争。为此,要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国家的战略举措。高等学校在建设创新国家这一战略选择中扮演主要角色,大学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端正办学方向,更好地担负起人才培养、科学创新的使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1.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我们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强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6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指出,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排名中,中国内地列34名,远远落后于排名11的中国香港。该蓝皮书分析中国的10项明显弱点中,首当其冲的是,合格人才的匮乏,就业形势严峻;科技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2.以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我们科技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效率都不高

虽然我国的GDP总量已进入世界经济大国的第一集团,但我们的实际收入和效率并不高。原因就是我们缺乏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基本上还处在一个以市场和廉价劳动力换取外国技术和外贸收入的阶段。

3.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我们科学论文水平不高,以及科研成果国际获奖情况不好

总体而言,我国论文数量增加很快,但整体科技竞争力却呈下降趋势。由此可见,培养创新型人才不是应景之需,而确实是我国大学教育当务之急。

二、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人才培养工作有四大要素:明确的培养目标,科学的培养模式,有潜质的培养对象和优秀的培养者。因此,抓好创新型人才培养也要从这四方面着手。

1.明确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确保大学人才培养应有质量的前提。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必须有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型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包括:

(1)具有清楚的思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2)具有以批评的方式系统地推理的能力;(3)具有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5)具有敢于创新及独立工作的能力;(6)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7)具有判断什么意味着彻底理解某种东西的能力;(8)具有辨识重要的东西与琐碎的东西、持久的东西与短暂的东西的能力;(9)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10)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11)具有观察不同学科、文化、理念相关之处的能力;(12)具有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针对这一具体的培养目标,大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不仅有的放矢,而且有依可循、有据可查。

在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上,既要强调大学自身的特色和个性,亦需重视大学人才培养应有的共性。新加坡国立有3所大学和5所理工学院,每个学校都是自己鲜明的特色。我校在进行国家示范性学校建设过程中,切忌一刀切,应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办出自己的特色。

2.科学的培养模式

育人环境决定育人质量。培养模式营造育人环境,决定受教育者的情感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进而决定素质结构,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培养模式主要包含三个要素:教学制度、教学模式和人文环境。在培养模式的设计上,应该面向社会实际、重视能力培养、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团队精神、训练系统思考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1)教学制度及其改进

教学制度既关系到“学习主体学的规定”,又关系到教学主体“教的要求”。教学制度设计要体现两个目的,一是有利学生的全面发展(共性要求)和个性发展(创新性等)。

我校教学制度可在两个方面有所改进。一是学分制问题,学分制不仅是一种教学管理的制度,它还集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以充分学习自由的办学理念。尊重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而兴趣和个性正是学生今后创新的前提。我校应加大课程考核改革力度,避免目前考前突击复习一次考试过关的现状,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设立学生研究计划,提倡学生和教师在学术上密切交往,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全校范围的学生都可以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个项目并请多学科教师指导,研究工作可以取得学分或获得报酬或者纯粹是无偿的志愿行为。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和科研成果共享系统,教师及学生研究作品设立展示中心,并建设网上共享系统。

(2)教学模式及其改进

教学模式包括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动态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确定教什么和怎么教,从而决定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进而决定他们的情感和素质结构。

在课程设置上,除了专业相关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外,要十分重视通识课程的作用,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学生人文素质发展,培养形象思维和陶冶情趣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在艺术的欣赏中,保持科学和艺术的平衡,从紧张的理工科学习中放松精神和情绪,更有利于科学创造。为理工科学生开设人文社会课程,保证文理学科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重视创业课程的作用。国外许多大学的创业教育课程是围绕一份创业计划展开的,强调实战训练。

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只能片面地传授知识,而学生忙着吸收支离破碎的内容,导致学生无法消化学习内容,并不能以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所学的知识,传统教学方法的问题是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原因,必须加大改革力度。一是重视小型讨论班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这种人才培养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思维批判性、创造性习惯和精神的养成。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采取解题式学习法,采取“一天,一个问题”的教育模式,教师向学生发出问题,要求学生自己探索答案,而并非由教师直接传授知识,教师会在整个过程中加以补充,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学习内容。让学生学会如何在遇到不可预知的问题时,通过与队员的合作来寻求解决方案。教师扮演的是协调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设法找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这种学习方法可在我校的部分专业课程中加以借鉴。二是要十分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Mind and Hand(动手动脑)既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校训,也是他们的课程模式。该校一直保持这样一门经典课程,教师发给学生一个装满弹簧、电机等元件的箱子,要求学生用箱子里的零件自行设计安装一台机器。他们用这种方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才。

(3)人文环境及其营建

把人文环境纳入培养模式加以强调,是因为大学教育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学创设的教育环境。其一,重视“追求科学,崇尚真理”和“对国家负责”的大学使命和大学精神文化的营造。其二,重视尊重重视、尊重人才、尊重学生的包含文化的营造。其三,重视培育大学竞争意识和学生想象力的文化营造。

3.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既决定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我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主要是教师队伍水平的差距。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学科带头人缺乏;教风和学风不良;教育理念落后;教师人事制度刻板,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等。必须把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摆到学校发展战略重要的位置,必须集中优势资源,创造各种条件促进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形成和发展。当然,人才培养的高质量,不仅依赖于有水平的教育者,也依赖于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两者都很重要,不可厚此薄彼。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2008年2月18日

第四篇: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作者:上海特级教师-李春华

案例简况:

A、男生: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后进入美国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攻读研究生。28岁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

B、男生:贫寒农家子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级重点高中,高中期间成绩优异,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全国物理奥数二等奖,后考入省属重点大学攻读生物技术专业……

C、男生:初中体育成绩优异,凭借长跑特长,进入重点高中,高一时七门功课不及格,从学校退学……

D、女生:七岁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成绩优异,组织能力强,顺利升入省级重点高中,从初中起担任班长,一直到高中毕业,高中学校辩论赛最佳辩手,省级优秀学生干部,与同学老师关系融洽,考入澳门科技大学……

E、男生:4岁选入申奥形象大使;4岁学习钢琴,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钢琴教授韩剑明;8岁学习书法,师从清华大学方志文;获奖无数,10岁加入国家冰球队,读人大附中并留学美国……

问:这几个学生你最喜欢哪一个?按照你喜欢的程度做一下排列?为什么?站在什么角度排列的?

这几个人都是真实的案例,这只是一个简况,有一点需要说明:这仅仅是个案,并不是所有有这样经历的人都是这样,我们只是凭借这几个案例说明我们要说的问题。

第一个人就是卢刚。

卢刚事件是1991年11月1日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中国博士留学生卢刚在校园中射杀数人的枪击事件。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只有十几分钟,就在这十几分钟里卢刚连杀6人,导致5人死亡,1人重伤,最后自己也饮弹自杀。

卢刚生于北京市,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85年本科毕业后进入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攻读研究生。1991年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有人说卢刚每次考第一,年年考第一。他不允许自己考第二。这次事件的发生导火索就是因为他的成绩是第二名,而第一名同样是一位华裔留学生。当然这名留学生是第三个被卢刚枪杀的人。

有关卢刚事件的详细过程以及后续的问题,大家可以从网上搜索一下,据说后来卢刚给她的姐姐写过一封遗书,可能流露出卢刚这件事情的整个的心理过程,从中也可能会发现卢刚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和成长过程中的生活轨迹。

这个事件在当时曾震惊中美两国,也曾经引起了一场关于中国教育弊端的讨论。因为那个时候还很少有人提及“家庭教育”这个概念。但是在心理学界引起了我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我曾经开玩笑说在我国青少年心理学上可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正是因为有了“卢刚事件”我们开始重视青少年心理。

第二位是马加爵。他是1981年出生的,死前是云南大学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于2004年2月13日晚杀一人,2月14日晚杀一人,2月15日再杀两人后从昆明火车站出逃。被公安部发布A级通缉令,并悬赏20万缉拿他,2004年6月17日被执行死刑。

第三位是韩寒,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韩寒。

韩寒曾经说过:“七门功课亮红灯,红灯照亮我前程。”

韩寒说起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对他的教育,以及学校老师对他的态度等,大家可以 1

想象到,都是负面的,他是个在批评中长大的人,所以他在经历方舟子说他“代笔”事件时,丝毫不显示出有什么特别的气愤,因为从小到大已经习惯了外人对他不公正的评价。他说他体育上的“入门”,本着好汉就得提当年勇的准则,得意之情溢于言表:“那时老师不喜欢我,运动会非要让我去长跑,想看我出丑,我抱着就算死也要„曾经辉煌过‟的心态,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出去,结果还不小心破了校纪录。”尽管如此,韩寒的体育强项还是因为逃课太多挂起了红灯,直接导致八门功课七门不及格,然后被劝退回家。

周立波曾调侃韩寒“兼顾写作和高风险的赛车,堪称书生和勇士双料王”韩寒主要是靠赛车收入,他不是靠文字卖钱,他的文字只是想说自己要说的话,根本不在意别人的评价,有人称韩寒为当代的鲁迅。

因此我们说不见得上大学就是好样的。

第四位是我们省一所重点中学的一个学生的事情,也是一个真实案例,一个非常优秀的女生,组织能力非常强,很会与人相处,人缘也很好,是全校老师和家长公认的好学生,当时高中毕业时她妈妈是作为优秀毕业生家长在全校发言的。

谁都没有想到,在外人眼里这个优秀的孩子居然跳楼自杀,当这个消息传到学校以后,孩子的任课老师、校长等都非常受打击,都觉得他们的教育很失败。

第五位就是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李天一2011年9月6日晚曾经因为无照驾驶改装的宝马车,与另外一位叫苏楠的年轻人殴打一对夫妇导致其劳教一年,李双江也因此被列为2011年“四大名爹”之一。

然而2013年2月22日下午,一则有关于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涉嫌轮奸的消息在网络疯传,这件事在北京各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媒体都大量报道,把李双江再次推到了各大媒体前端,使其声誉受到了巨大的损害。李天一真正成了一个“坑爹”的孩子!

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

案例一:

一、卢刚事件过去已经整整21年了,因为这个事件我们国家开始重视青少年心理,但是时隔20多年这样的恶性事件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由他杀到自杀到杀双亲等等。这是为什么?

我的理解是虽然心理学上重视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但是我们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也就是育人的根本核心到底在哪里?我们很多时候发现问题即从问题入手,反而解决不了问题,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找到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育人的根本问题在哪里?不在学校,不在社会,也不在孩子自身,而是在家庭,解决了家庭教育的问题,也就解决了育人的根本问题。

卢刚事件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虽然心理学重视了,也重视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但是随着社会问题和教育体制问题,这样的恶性事件越来越多。所以我们要找准育人的核心,也就是从家庭入手,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做好预防工作。

二、在这个事件中被他枪杀的副校长安·柯莱瑞的三个兄弟,做了一件我们根本想不到的事情,他们在安·柯莱瑞的追思会后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他们以她的名义捐出一笔资金,宣布成立安·柯莱瑞博士国际学生心理学奖学基金,用以安慰和促进外国学生的心智健康,减少人类悲剧的发生。

同时又宣读了他们给卢刚父母的一封信,信中说:此时此刻,比我们更悲痛的,只有你们一家。请你们理解,我们愿和你们共同承受这悲伤。

由此我又想到了“药家鑫肇事杀人”案发之后双方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对簿公堂。

在此,我们看出不同的国度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体现出的是不同的胸怀和气度,究竟是什么原因?这个问题同样值得我们去思考。

我们一直都说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而今天我们的国人在世人看来是不是这样的?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的,不排队蜂涌而至抢东西的、随地乱扔垃圾的等都是谁?这些问题与我们的家庭教育是否相关?

案例二:

马加爵事件代表着寒门子弟,他当时出事以后,社会对这件事情的评价各有不同的声音,有的说他是罪不容恕的大恶魔,有的说是因为社会“歧视”导致的,非常同情他,把责任归咎于社会。如果我们追究他的成长经历的话,就会发现,他的成长经历是非常令人心痛的。他的家境非常贫穷,但是在这样的家境中他又非常优秀,遗憾的他是因为家境贫穷而遭到别人的歧视。

问题:他的杀人动机真如那些同情他的人所说的那样是由于贫穷导致的社会歧视吗? 当时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为揭开“马加爵何以成为杀人凶手”的谜底,亲自奔赴云南,对此案进行了全面调查,还专门为马加爵设计了心理问卷,做了心理测试,之后写出了上万字的《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报告》。报告指出,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扭曲的人生观,还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

因此她反驳了上述所谓的贫穷和社会歧视等杀人动机,她说:如果马加爵真的因为贫困和受歧视而杀人,那么他报复的对象,应该是那些凭借自身富有而对其付诸了歧视行为的人。但事实是,受害者多数是跟他一样家境贫寒的同学,甚至包括他最要好的朋友、身边对他最友善的人之一。因此,马加爵的杀人行为,与贫穷无关、与歧视无关,应该对此血案负责的,不是社会而是马加爵本人。

我们站在家庭教育这个角度去分析这个案例,所以我的问题是:导致马加爵出现这个结果的是谁?

我们知道,每个人从客观上都存在一些天然的社会支持系统,如父母、老师、领导等,而对我们长大成人最直接的影响人是我们的父母,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大家说对吗?

因此我们承担着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育人。所以我们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

案例三:

韩寒虽然已经过去12年了,但是像韩寒这样的学生在目前却非常普遍,这样不看好的学生在学校还同样受着歧视,但是现在看来,正是这样有着独立人格的孩子,他们的人格往往是最健康的,他经受住打击和挫折,顽强的生活在人们的歧视中。

所以才有了韩寒对自己的调侃:“七门功课亮红灯,红灯照亮我前程。”所以他在经历方舟子说他“代笔”事件时,丝毫不显示出有什么特别的气愤,因为从小到大已经习惯了外人对他不公正的评价。

问题:面对像韩寒这样的孩子或者学生,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什么样的态度就会体现出我们什么样的育人素养。

案例四:

这个女生的事件就更普遍了,搜索网上的大学生自杀或者研究生自杀,会出现无数条信息,至于自杀的理由有学业和就业压力的、有情感受挫、抑郁等。七岁父母就离异,一直随

母亲生活,成绩优异,性格开朗,组织能力强,从初中起担任班长,一直到高中毕业,高中学校辩论赛最佳辩手,省级优秀学生干部,与同学老师关系融洽的留学生,考入澳门科技大学……在外人看来一个如此优秀的孩子,为什么会选择自杀,她身上缺少的是什么?

虽然是单亲家庭,但是她并不缺少爱,和韩寒的成长正好相反,一路太顺,缺少的正是抗压力和抗挫折能力,缺少健全的的人格。

案例五:

我们说“德”是做人之本,是最起码应该具备的品质。

给予一个人最高的评价是什么?

我觉得给予一个人最高的评价是“教养”。当一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立足社会时,人们往往通过他的行为方式给他一个评价,他本人的素质代表着他的家庭教育素养。也就是教养。

有网友评价说李天一的教育是:重艺,缺徳,失教养。

我也说,父母为他创造一切条件给予他专业技能的培养,却没有给他做人的教育,使其危害社会!所以说,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替代不了家庭教育的失败

今天给大家举出这几个案例,就是想引导大家进行讨论: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什么才是孩子们真正需要的?孩子想要的并不是家长所给予的,家长所给予的也不是孩子所需要的。

我们先来回答几个问题:

1、我们为什么生孩子?

2、作为父母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3、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也就是对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是什么?或者说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4、目前孩子最缺失的教育是什么?

每年刚开学和期末考试结束是学生自杀的高发时段,这也都是与我们的育人素养是直接相关的,有的是因为老师,有的是因为家长。

1月19日的一篇博文:考试排名下滑 14岁男生跳楼身亡

2月25日微博:寒假作业没做完 13岁少年开学日自杀

1月20日齐鲁晚报微博发出的题为《女大学生留遗书跳桥身亡,称压力太大》

不论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甚至包括年前库尔勒18岁的高三学生,他们自杀的原因除了来自教育制度或各方面的压力,还有就是缺少我们对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和生命教育。因此对孩子进行健全的人格教育非常重要。

现在的孩子缺少应对生活的能力。父母包办了生活中的一切,把本该属于孩子的基本生活能力都剥夺了,他们总有离开父母独立面对社会的那一天,如果等有一天父母不在了,让孩子如何生存?他们能快乐吗?

来自微博的短文:

小学:“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考不上初中。”

初中:“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考不上高中。”

高中:“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考不上大学。”

大学:“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找不着工作。”

老板:“你在学校的时候是不是光顾着学习了……”

吴稼祥先生说“溺爱等于陷害”,我认为这句话值得全天下的父母去品味。与其说李天一是“坑爹”倒不如说是李双江“坑子”——导致李天一今天这样结果的正是李双江的溺爱。

故事分享:

我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人有一天想要往墙上挂一幅画,就忙忙叨叨地找锤子和钉子。当他把钉子钉进墙后,却发现这个钉子根本挂不住这幅画。怎么办呢?他说,那就只能往墙里楔个小木楔子,然后再钉钉子。他去找木头。找到木头又发现太大。又去找斧子,发现对付木头不顺手,又去找锯子。锯子有了,又发现锯条断了,又去找锯条。这样一件一件东西找下来,等他把所有的东西都凑齐了,他已经不知道要干什么了,他早忘记了那幅画了。

黎巴嫩著名的诗人纪伯伦曾经感叹:“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我们教育孩子不也是这样,让孩子快乐幸福是每一位父母共同的心愿,但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随着我们的功利心不断的膨胀,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替你完成;因为你的工作不如意,就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将来要超过你;看到邻居家孩子考上重点高中,你就忙着给孩子报奥数班,看到同事家的孩子考上清华大学,你又开始忙找老师给孩子补习。让孩子失去童年,失去快乐,失去自由,失去健康,最终不堪重压,采取最极端的做法:毁灭自己!等到那时候一切都悔之晚矣!

所以,让孩子幸福快乐,健康成长是我们对孩子的希望,所以考试考得的怎么样不重要。让孩子珍爱生命,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样要珍惜别人生命,所以活着是最美好的事情,不论什么样的事情和生命相比,一切都是“浮云”,健康快乐的活着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

我们最重要的是培养一个具有健全人格能独自面对社会的人。这应该是底线,是最基本的。然后再根据孩子自身的能力去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作更大的贡献。

分享央视著名主持人张泉灵在微博中说的,以此共勉:“保养好自己身体,老了别给孩子添麻烦。教育好自家孩子,大了别给社会添麻烦。”

第五篇: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心得体会

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又应怎样培养人? 这是我国各类大学必须面对的根本问题。也是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

目前,大学人才供需脱节的问题非常突出。很多用人单位都在说大学培养的人才不是我们所需要的,而我真正需要的人才,大学里又没有,似乎大学和企业双方都很“痛苦”。根本原因就在于大学的人才选拔机制主要是通过传统的考试来选拔人才。这种方式,只能考出学生的数理能力,考出学生的记忆能力等。传统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造就的人才,当然就是长于数理能力和死记硬背能力了。而企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思维、良好的心理素质、实际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独立处事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社交沟通能力、吃苦耐劳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所以,大学和企业的人才供需出现了明显的矛盾。要解决人才供需矛盾,我们不可能让企业来适应学校,而应该是改革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以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首先,培养会学习的人。大学应该授学生以“渔”,而不是授学生以“鱼”。大学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掌握学习的普遍方法。也许很多人都会说到大学就是学知识嘛,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这些知识,使学生掌握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一方面是,大学四年所学到的知识时非常有限的;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是,知识的本身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不断更新,人、知识都必须要“与时 1

俱进”。因此大学生只要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具备了自我学习的能力,等于一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必然就会取得人生和事业的成功。

其二,培养高尚的人。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即对国家、民族、人类的历史责任感。而这种责任感源于思想,可以想象,一个没有思想的人怎么会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呢?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知识的年青人终究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无论质量如何,终究要成为一个国家、民族的中流砥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论过去和现在如何的辉煌灿烂,如果交给一群没有责任感的人去管理,那么这个国家、民族的未来是很难健康发展的。

其三,培养会沟通的人。培养学生怎样与人沟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同事之间的团结协作。思想道德品质是人的本质,而与人沟通相处是胜任工作的基本元素。很多企业老总用人都是首选人品好的,能力差点可以培养,人品差了却可能出大事。特别是财经类商业人才,决定其成功的因素,绝对不是简单的考试分数,良好的社交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更是其迈向成功的关键因素。一位老总讲过,“我没有什么特别的能力,我比不上我的如会计师,比不上我的营销部经理,比不上我的工程师,但是我的能力就是能够把他们团结在我的周围,构建一个强大的团队。”

其四,培养能做事的人。这里所说的做事,就是指完成自己岗位的具体工作。不少大学毕业生,说理论可能会有一整套,一但需要做具体事情时,却无从下手,或者动手能力极差。社会需要的大学生是

要能动手,而不仅仅是能动口。因此,学校培养的学生,绝不是读死书、高分低能的学生,必须要能“做事”。

其五,培养能在社会上会生存的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一是要让学生具备比别人更强的技能,比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强调的英语和计算机这两个“工具”,它就是学生在社会生存生存竞争中优于别人的两块敲门砖。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就是培养学生在社会上面对挫折的时候,乐观坚韧的心理素质。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而现在的孩子心理素质很多都是很脆弱的,有的人面对失败,把它看成是成功之母,有的人面对失败,就一蹶不振。所以,我们把“关爱心灵历练心智”作为一个重要的创新改革内容来抓。此外,我们还大力提倡“赏识”教育,要求老师要学会欣赏、赞赏学生,鼓励学生发挥所长,让学生在学校倍觉充实和振奋,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昂首挺胸、满怀信心地踏入社会,绝不能让学生为了一纸文凭,满身伤痕地走出学校。

其六,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的人。培养的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否则责任与精神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但是,很多学校为了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一味的迎合社会、迎合学生,大学应该有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都被压缩或者取消。

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把复杂的情由仅仅归因于某一方面,也不宜将一时的就业情况等同于社会需求。仅就学校而言,眼前的以及今后的就业形势和学生就业状况都需要高度重视,如果确实是学校办学质量、结构或规模上的问题,学校不可回避,更不应推脱。

但应当指出,一时的就业情况无论是否“理想”,都不应一概归功于或归咎于某个学校,也不宜作为大学改革发展的唯一指挥棒。大学的基本责任还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才培养是大学承担的主要职能,但不能把人才培养等同于就业技能培训,大学生在大学里学到的决不能单单是就业的技能,而更应该包括适应社会、自主创业和技术创新的潜能。大学的价值观不能太急功近利,不能都去搞“短平快”。一方面,由于科学和技术密不可分,我们要尽力推进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衔接”。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具有不同的职能,我们不能笼统地把大学与职业学校作比较。目前,有不少大学就业率很高,而且就业质量好,但也不能一味的去崇拜和模仿,要根据规律办事。

下载大学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来源: http://www.xiexiebang.com/cm/jycm/beijing/zgjyb/3b/t20060922_38882.htm 新闻背景: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一些大学校长提出的“蓝领论”和“创新人才说”曾一......

    大学应该学什么

    大学应该学什么 《中国新闻周刊》消息: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先生说过,学生在大学里,实际上是学四种东西,一是学怎样读书:learn to learn;二是学怎样做事:learn to do;三是学怎......

    物流人才的培养与教育

    物流人才的培养与教育2006-12-26 10:32:57古代《管子·权修》里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意思是种粮食是为当年打算的,种树是为十年后打算......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格和个性、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老师要善于运用心理战术,以心育心,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

    树立教育新理念 培养高素质人才

    树立教育新理念 培养高素质人才 人类已经跨入21 世纪,世界正在进入一个以知识经济、信息技术为标志的高科技时代。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家竞争日趋激烈、国际间的交流与......

    企业应该如何留住人才

    企业应该如何留住人才系别:环境与化学工程系班级:应用化工1001班学号:2010040821姓名:易百万授课老师:陈志强个人思想:20%企业应该如何留住人才易百万(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开......

    高中与大学合作培养创新人才

    高中与大学合作培养创新人才 2009年,教育部专门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选择北大、清华、复旦、南大等16所大学的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生物5个学科率先......

    就业培训论文——大学期间应该培养的能力

    大学期间能力的培养 教育系 张倩宁(20083930127) 李开复曾说,大学是人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诚然,在这里,我们在这里完成了一个从懵懂的孩童向成熟的青年之间的过渡;在这里,我们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