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圳中小学生八大素养
深圳中小学生八大素养
品德素养提升: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传统美德、培养文明行为、传承深圳精神。
身心素养提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心理健康、培育健全人格。学习素养提升:培养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养成学习习惯。创新素养提升:营造校园文化、创新教育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国际素养提升:理解多元文化、扩大国际交往、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审美素养提升:提升审美品位、丰富美育形式、营造艺术氛围。信息素养提升:推广IT课堂运用、推进网络学习、践行网络文明。生活素养提升:学会安全生活、学会自主生活、学会低碳生活。
为推进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主动应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新挑战,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共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的精神,对进一步提升全市中小学生综合素养提出以下指导意见。重要意义与总体思路
(一)重要意义
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是新时期立德树人的实践创新,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我市教育发展的重要特色。深圳特区建立以来,我市教育锐意改革,勇于进取,率先成为广东省教育强市和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然而,当前教育仍然存在重分数轻素质、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等现象,学生身心健康、创新实践、生活能力等综合素养仍需进一步加强。面对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对人才素养的新要求和广大市民对教育的新期盼,全市中小学要以更大决心、更高要求、更实举措,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围绕学生品德、身心、学习、创新、国际、审美、信息、生活八大素养,以课程改革、评价创新、队伍建设为主要抓手,促进学校、家庭、社会联动,形成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迎接未来挑战,开创美好生活。
(三)主要目标
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的核心理念,着力培养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社会责任感强,国际化素养好,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突出的特区新一代青少年。
(四)实施原则
坚持综合素养的综合性,把综合素养培育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升学科育人能力,创新培养方式,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一要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着眼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培养个性特长,引导学生在优势领域卓越发展。二要坚持知与行相统一。加强课堂教育,重视养成教育、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全面提升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三要坚持当下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统一。适应学生身心成长的阶段特点和接受能力,循序渐进,避免短期化和功利化行为,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主要任务:实施八大行动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是一项长期的教育系统工程,针对当前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薄弱环节,整体规划、分期推进、突出重点,着力实施以下八大行动。
(一)品德素养提升行动
坚持德育为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加强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养成教育,贴近生活实际,创新内容与方式,培养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优良品质。
1、坚定理想信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加强少先队、共青团、学生党组织建设,推进党史进校园活动,开发革命传统教育系列读本,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的理解,培养积极爱国情感,增强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信心。
2、弘扬传统美德。开发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读本,通过学科融合、学生社团、校园节日、社会实践等各种途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中小学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诚信友善,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培养文明行为。加强养成教育,养成文明行为举止。加强公德教育,引导学生遵守公共规则,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公益教育,引导学生热心公益,积极参加义工活动。加强节约教育,培养学生勤劳、吃苦、节约的良好习惯。加强法治教育,努力弘扬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增强公民意识。
4、传承深圳精神。立足特区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加强深圳城市发展史教育,开发深圳精神系列读本,建设一批深圳精神教育基地,大力弘扬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特区精神,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认识深圳、热爱深圳,努力把深圳建设成为美好家园。
(二)身心素养提升行动
坚持健康第一,增强学生体质,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培育阳光心态和健全人格,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全面和谐发展。
1、增强体质健康。大力发展趣味体育,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特长,养成良好运动习惯。落实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在校运动1小时,小学生至少掌握1项、中学生至少掌握2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严格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强对肥胖、近视、龋齿、传染病等监控和防治,做好学生体质监测。加强家庭运动和保健指导,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9小时、初中和高中学生每天睡眠8小时。
2、促进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合理配备心理健康教师,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室建设。创新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相结合,小学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提升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教育能力,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3、培育健全人格。加强情感教育,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培养良好情商。加强意志训练,提高学生承受力、耐挫力和适应环境能力。加强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三)学习素养提升行动
坚持以学为核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1、培养学习兴趣。加强教学与生活联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增强学生成功体验。加强社团建设,中小学生每人每学期至少参加1个以上社团活动。推进“悦读计划”,把学校建设成为开放的图书馆,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丰富小学生职业体验,提高初中生职业认知,增强高中生职业选择能力。
2、养成学习习惯。加强学习全过程管理,着力培养学生主动预习复习、专心听课、积极思考、独立钻研、认真作业、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提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反思能力。家长要重视孩子学习习惯养成,与学校共同引导学生好学、会学、乐学。
3、提升学习能力。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推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强化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强学生思维训练,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四)创新素养提升行动
坚持以创新为引领,激发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方法,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格,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1、激发创新意识。设立科技、设计、文学、艺术等各类创意工作坊,在企业建立学生创意实践基地,搭建企业对学校的教育捐赠平台,促进企业创新、社会创新与教育创新的联动,丰富创新素养培育课程资源,激发学生探索与发现的志趣与动力。
2、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学生创新实验室,丰富学生创新展览与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小发明、小创造和小制作,支持学生参加国际性创新交流活动。开发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加强创新方法指导,强化创新思维训练。深化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试验,探索创新潜质学生的发现和培养机制,推进中小学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合作,联合培养创新人才。
3、培育创新品质。加强对人类重大发明和创新型人才的个案研究,培养创新型教师,提升学科创新能力,建设崇尚创新、大胆实践的校园文化,着力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
(五)国际素养提升行动
坚持面向世界,推进教育国际化,扩大学生国际视野,增进全球意识,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全面提升学生国际交流、合作、竞争等国际素养。
1、理解多元文化。大力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积极建设教育国际化试验区,开发国际理解教育地方课程,开展中外经典著作阅读活动。合理设置市、区外国语学校语种课程,根据我市经济发展需要增设小语种课程。逐步建立中小学生外语水平等级考试制度。支持民办高中开展国际课程试点。
2、扩大国际交往。实施姊妹学校发展计划,以深港姊妹学校为重点,促进更多中小学与境外学校缔结姊妹学校。鼓励初高中学校与国际知名学校学生交流互换,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鼓励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学科国际知名赛事。支持我市高中与国际知名高中或高水平教育机构联合举办优质高中学校。
3、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加强与教育国际组织机构合作与联系,举办各类高水平学术会议。支持与境外高水平教育机构或科研机构联合培养人才。实施“深圳教育走出去”计划,支持有条件的教育机构在境外办学。
(六)审美素养提升行动
坚持以美育人,丰富学生审美体验,提高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以美育德、以美启智。
1、丰富审美体验。开展观看百部经典电影、传唱百首经典歌曲、观摩百幅名画等各类艺术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文艺社团活动,建设艺术教育基地,引导学生走进艺术场馆、走进名胜古迹、走进自然,丰富和深化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体验。
2、增强审美能力。不断丰富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提高教师美育能力,发挥学科美育功能。鼓励中小学开设综合性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各类艺术工作室,推进乐器进课堂活动,中小学生每人至少掌握1门乐器,努力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3、陶冶审美情操。重视艺术经典教育,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加强美育理论学习和传播,积极开展各类创美活动,重视生活美育,引导学生确立健康的审美标准,把握正确的审美导向,不断提升审美品位。
(七)信息素养提升行动 坚持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变革,着力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遵守网络道德与规范,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信息素养。
1、增强应用能力。发挥深圳信息技术产业优势与研发优势,开发具有深圳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推动移动学习终端等新技术、新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应用。建立中小学生现代信息技术等级达标制度。
2、推进网络学习。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积极建设“智慧校园”,探索网络环境下教学新方式、新途径,促进在线学习和传统学习的融合。建设师生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教师MOOC社区、微课程资源库,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3、践行网络文明。加强网络道德规范建设,提高学生对网络内容的鉴别能力和自我选择能力,自觉拒绝不良网络内容,引导中小学生做网络文明的践行者、传播者和守护者。
(八)生活素养提升行动
坚持面向学生生活,健全生活意识,强化生活技能,学会安全自助与救护,培养自主生活能力,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1、学会安全生活。积极开展生命教育,构建中小学生命教育体系,引导学生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开发中小学安全教育系列课程,积极开展火灾、水电、交通、防盗、禁毒、地震等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练活动,增强学生应急能力和救助能力。
2、学会自主生活。鼓励中小学生积极承担家务活动,支持中小学建设生活手工坊,开发生活类校本课程,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强化时间管理,学会自我管理、自主生活。
3、学会低碳生活。推进绿色低碳校园建设,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培养低碳生活理念,争当绿色小卫士。从身边点滴做起、从生活小事做起,注意节粮、节电、节水、节油、节气,提倡绿色出行,引导学生成为低碳生活的宣传者和实践者。
主要路径与条件保障
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需要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行动。学校要发挥综合素养培育主阵地作用,家庭要担负起应有的教育责任,政府要提供经费政策保障,社会要形成良好氛围。
(一)构建新型课程体系
1、创新课程体系。中小学要围绕学生综合素养培养构建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扩大课程选择性,提高课程实效性。中小学课程按功能分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特色课程三类。基础课程以国家课程为主,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其课时数小学、初中占总课时数的70%,高中占60%。拓展课程是国家课程的拓展与延伸,主要服务学生能力提升,其课时数小学、初中占总课时数的20%,高中占30%。特色课程由学校自主开发,主要服务学生个性化发展,其课时数小学、初中、高中均占总课时数的10%。
2、加强课程建设。加强基础课程建设,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课程资源,开发与综合素养培养相配套的专题化、系列化、模块化的拓展课程和特色课程。小学重点开发习惯养成、兴趣培养、学会学习、快乐阅读、生活技能等活动课程;初中重点开发青春期教育、社会公德、特长培养、自主生活等综合性课程;高中重点开发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创新实践等各类学科课程。
3、优化课程实施。推进课堂教学多样化建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重视“做中学”,小学阶段完成10个探究性课题,初中、高中阶段各完成10个研究性小课题。
(二)建立综合素养“阳光评价”体系
1、实施“学生阳光评价”。研究制定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学生综合素养成长电子档案,全程跟踪和记录学生体质、心理、学业、品德等各类素养成长情况。
2、实施“学校阳光评价”。对全市中小学校定期开展“学校阳光评价”,主要通过学业质量抽测及问卷调查测评各学校学生综合素养发展水平,并对学校课程领导与实施能力、学业负担水平、师生关系、教师育人能力等进行相关分析,促进学校不断优化育人过程,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育人能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阳光评价”逐步与现有的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相结合。
3、实施“区域阳光评价”。每两年对全市各区进行“区域阳光评价”,主要通过学业质量抽测及问卷调查测评各区学生综合素养发展水平,并对各区在学生综合素养培养方面的经费投入、政策导向、制度创新、均衡水平等进行相关分析,促进各区不断增强对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条件与政策保障能力。建立“区域阳光评价”结果发布制度。
(三)建设新型育人队伍
1、建设新型教育行政队伍。优化教育行政部门岗位设置和用人机制,加强专业培训,完善基层调研制度,提升依法行政和政策创新水平,增强规划统筹、资源保障和监督管理能力。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构建新型政校关系,保障学校依法自主办学。
2、建设新型校长队伍。推进校长职级制,引导校长专业化发展。健全后备校长选拔和培养机制,加强后备校长队伍建设。扩大校长高端培训,加大名校长工作室建设,造就一批教育家型校长,全面提升校长的道德示范能力、思想引领能力和课程领导能力,增强校长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责任心和自觉性。
3、建设新型教师队伍。加强教师职业理想教育,完善教师师德档案制度。加大教师科研资助,推进“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和“教育科研基地学校”建设,把中小学20%左右的教师培养成为教学科研双优型骨干教师。完善教师分层分类培训体系,引入竞争机制,汇聚国内外优质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资源,到2015年在全市中小学设立100所“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学校”。通过在岗研修、大学进修等方式,培养一批全科型小学教师和跨学科中学教师。
(四)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
1、发挥家庭教育积极作用。坚持以培养孩子综合素养为重点,父母和亲人应当言传身教,增强家庭育人责任。努力办好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系统培训,不断提升家庭育人能力。设立“鹏城亲子周”活动,加强宣传,扩大交流,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2、切实推进家校合作。创新家校合作方式,健全家校合作机制,完善家长委员会,发展家长志愿者,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课程建设、社团建设,增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调性,形成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合力。
3、健全家庭教育公益服务体系。引导企业和各类社会公益组织支持家庭教育,加快建设全市统一的家庭教育网,加大力度办好“深圳市民教育大讲堂”,为家庭教育开展站点服务、“名师在线”网络互动、家庭教育经典欣赏等各种形式的资源支持,促进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
(五)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加强统筹协调工作。制定学生综合素养工作任务分解表,明确政府各部门和各区、街道的相关职责和任务。政府各部门要根据本部门职责,大力支持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工作。引导各社会公益组织和企业教育捐赠大力支持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各高校和市区教科研部门,要加强对学生综合素养的研究和指导。
2、建设社会实践基地。加大社会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加强学生德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扩大学生与社会联系,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提升综合素养。全市各级政府举办的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剧院、体育馆、少年宫等,免费或优惠向学生开放。建设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企业基地,发挥企业在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中人才支持、技术支持和资源支持作用。
3、做好宣传工作。发挥媒体积极作用,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总结和推广综合素养培养的先进经验,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汇聚全社会智慧,努力形成全社会理解、关心和支持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良好社会环境。
第二篇:深圳中小学生
“体彩杯”2013年深圳市中小学生国际象棋赛
竞赛规程
一、主办单位:深圳市棋类协会
二、承办单位:深圳市龙岗区布吉中海怡翠学校
三、参赛人员:深圳市中、小学校在册学生
四、比赛地点:深圳市龙岗区布吉中海怡翠学校
五、比赛时间:2013年10月19日-20日
10月19日:
09:00-09:15 开幕式 09:50-11:10 第一轮比赛 11:20-13:20 午餐与休息 13:30-14:50 第二轮比赛 15:00-16:20 第三轮比赛 16:30-17:50 第四轮比赛 10月20日:
09:10-10:30 第五轮比赛 10:40-12:00 第六轮比赛
12:00-13:50 午餐与休息 14:00-15:20 第七轮比赛 16:00-17:00 颁奖仪式
六、竞赛项目:
高中男子组、高中女子组; 初中男子组、初中女子组;
小学五六年级男子组、小学五六年级女子组; 小学三四年级男子组、小学三四年级女子组; 小学一二年级男子组、小学一二年级女子组;
七、参赛资格:
参赛学生以学籍为准(2013年9月30日前注册),高中参赛学生具有深圳户口或广东户口(同时具有深圳居住证)
八、竞赛办法
1.比赛采用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最新规则执行。2.比赛采用瑞士制,7轮积分编排制进行比赛。
3.比赛用时:每一局棋,每方采用40分钟包干,不加秒。裁判使用棋钟计时,超时判负。
九、录取名次:
1、各项目录取前八名。冠军颁发奖杯和证书;第二至第八名颁发相应奖牌和证书。
2、名次区分办法:根据积分确定名次,积分高者名次列前。如积分相同,则依次比较对手分、中间对手分区分名次,均为高者列前。以上均相同者抽签决定胜负。
3、升级棋手可申请相应成绩的“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棋士称号”和“深圳国际象棋协会棋手称号”。
此次比赛最高可申请“中国国际象棋协会一级棋士”。申请依据为:《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棋士等级称号条例》;《深圳市国际象棋业余等级条例》。
十、报名:
1、报名截止日期10月 18日。
十一、裁判与仲裁:仲裁委员和裁判员由比赛组委会同意选派。
十二、其它规定:
1、比赛组委会将统一为参赛运动员购买比赛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险。
2、参赛运动员比赛期间应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
3、参赛运动员严禁服用违禁药物。
4、参赛人员交通、食宿等相关费用自理。
十、本竞赛规程解释权属比赛主办单位。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2013深圳市中小学生国际象棋赛组委会
二〇一三年九月二十三日
第三篇:中小学生作文素养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
《通过作文教学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小学生作文素养【思维广度】专项测评资料包 中小学生作文素养【思维深度】专项测评资料包 中小学生作文素养【个性表达力】专项测评资料包 中小学生作文素养【文字典雅度】专项测评资料包
第四篇:护理八大素养
护理专业八大核心素养
伦理素养:
尊重他人价值,保护隐私 在招呼过程中能顾及伦理 相关议题,不伤害自己与 他人,进而保护别人与自己。克尽职责
具有专业认同与服务热忱,主动 完成职务的事且符合伦理、效率及 成本效益。
沟通与合作
能适当的表达想法,接纳信息与意 见,有耐心的运用沟通技巧与个案 及家属建立人际关系并能与医疗团 队共同合作。
关爱
替他人着想,付诸爱的行动 随时关心病人情况。提供人 性化及整体性之照护。基础生物医学科学
具备之生物,人类及医学等一般基础 医学知识并应用于护理服务中,已能满足 病人需求的能力。
批判性思考能力
具有独立思考,批判思维,与发现及解决问题之能力。
终身学习
经由多元的渠道,整合资源,秉持终身学习一般临床护理技能
能正确且安全地执行护理技能并应 用于护理服务中以能满足病人需求的能力。
第五篇:八大素养 心得体会
八大素养学习心得体会
最近,深圳市教育局为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八大素养”,即品德素养、身心素养、学习素养、创新素养、国际素养、审美素养、信息素养以及生活素养8个方面。这是深圳市教育局为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育人质量,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大行动。作为教育者,我们在学校的组织下积极地研究学习八大素养,并且思考如何把它融入到实际的课堂,改善教育现状。接下来,我就谈谈对八大素养的学习体会。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的方式决定着人的发展方向。我国当前的教育模式仍然是应试教育,而它的的弊端往往是早就了许多“高分低能”的“人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提倡。“八大素养”的提出更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引。
八大素养将品德素养的提升排在首位,并明确提出“传承深圳精神”的任务:立足改革开放生动实践,加强特区发展史教育,大力弘扬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认识深圳、热爱深圳。身心素养也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健康的身心是学习成长的前提和保证,与学校开展的“阳光一小时”活动很好地相融合。在提升学习素养行动中,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应该增强学习兴趣、优化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能力,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国际、审美、信息、生活”素养的提升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成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八大素养的提出仅仅是实施教育改革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落到实处,这就提醒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时刻结合“八大素养”的理念,把它渗透到实际课堂中,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改变以往重分数轻素质、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