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渊对明诗歌的审美追求

时间:2019-05-14 18:41: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陶渊对明诗歌的审美追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陶渊对明诗歌的审美追求》。

第一篇:浅谈陶渊对明诗歌的审美追求

编辑寄语:陶渊明在“素”中发现了意、道之真,并且体味到了真美,从而归田园居,爱在其中,乐在其中,游在其中,灵魂获得真正的自由。田园是陶渊明的心灵家园。

陶渊明今存诗歌共125首,不足万言。从题材和内容来看,大体可以分为咏怀、田园、哲理三类。其中重点描写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宜划入田园诗的,约30首左右。其诗歌具有“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苏轼《东坡题跋·评韩柳诗》)的魅力,随着时代的衍变,这种“素”的美愈来愈现出其光辉,倍受人们推崇。我们认为,陶主体个人对“素”的审美追求,诗化了平淡素朴的田园生活,使得普通的农村生活具有了独特的“田园风光”之美学意义,这也给现代社会审美追求以重要启示。

“素”在中国古典美学中一直有着重要地位和价值。《周易·履卦》中有“初九,素履往,无咎。”强调“素履”;《诗经·国风》之《扬之水》篇中有“素衣朱衣暴 ”、“素衣朱绣”的审美态度,即朴素(白色或者其它不艳丽的纯色,面料普通)的衣服上外加一件红色的衣服或者刺上红色绣花,“素”与“朱”相互衬托为美;《诗经·国风》之《素冠》篇也提到“素冠”、“素衣”;《论语》中也记载,孔子与学生讨论《诗经》,学生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何谓也?”孔子曰:“绘事后素。”中国美学极为推崇“素”之美。

陶渊明的诗歌中多次写到“素”: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杂诗八首》,其二)

素砾修渚,南无馀云。(《述酒》)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咏荆轲》)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和郭主簿二首》,其二)

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杂诗八首》,其七)

素颜敛光润,白发一已繁。(《岁暮和张常侍》)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和郭主簿二首》,其二)

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移居二首》,其一)

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来?(《答庞参军》)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饮酒二十首》,十五)

促席延故老,挥觞道平素。(《咏二疏》)

从以上诗句我们可以看出,在陶诗中,“素”主要指:

1、自然界的景、物、季节之“素”,如“素月”、“素砾”、“素骥”、“素秋节”;

2、人的肤发容颜气质之“素”:“素标”、“素颜”;

3、人的思想心愿、胸襟抱负和生活行为等之“素”,如:“检素”、“素襟”、“素心”、“体素”、“素抱”、“平素”。陶的思想抱负、性格爱好、审美情趣,都是喜“素”的。

在汉语里,“素”的含义大致如下:①本色,白色;②颜色单纯,不艳丽;③蔬菜、瓜果等食物(跟“荤”相对);④本来的,原来的;⑤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⑥素来,向来。[1]那么在陶诗中,“素”具体指什么呢?

田园之“素”。陶之“田园”具有以下含义:

1、家园和故乡。“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陶渊明自幼生活在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的庐山脚下,他热爱这里,不完全是因为这里风景十分优美,更重要的是,这里是他的故乡和家园,不是陌生的“异”地。敦亲睦族、友于兄弟、命室远游、交欢稚子、解颜劝农、鸡招近局,他可以尽情享受天伦之乐、朋友之情。

2、与官场和世俗间互相对立之隐居地。“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农村环境事简人静,没有都市的喧嚣纷扰和凡夫俗子所追求的功名利禄。因为对世俗生活和名教礼法的厌恶和鄙弃,他选择了“园林”,“隐居以求其志”(《论语》)。

3、躬耕自资之田地。他不以躬耕为耻,不以仕进为荣。仕宦归来以后,更是“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之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晋书·隐逸传》),以“老农”自期自许。他从普通的农村躬耕田地中品出清淳的素美。

4、身心归宿之自然。他和自然有着不可分离的血缘关系。“千真万确:心灵愈无邪,愈美,它就愈加与其它被称作没有心灵的幸运的生命亲密无间。”[2]飞鸟、游鱼、苍松、篱菊、炊烟、新苗、浊酒、清涧,都是他亲密的朋友,他的情与万物的情有一种共鸣。不是旁观者,不是欣赏者,不是过客,更不是占有者、附庸风雅者,他是自然界的一员,完全地归化自然。

5、寄寓理想之乐园。《老子》中描写的“小国寡民”社会:“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西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诘鲍篇》:“曩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泛然不系,恢尔自得。”没有君主、没有剥削、自耕自食、自由平等的人间乐园,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向往和平劳动、幸福社会的美好愿望,是他们对理想农业社会的追求。陶之《桃花源诗》进一步描绘和改善了这种理想。[3]总之,田园是陶生命的依托,精神的支柱。田园即陶,陶即田园。

生活之“素”:耕种、读书、饮酒、写作。

1、耕种。其实中国儒家传统起初是重视躬耕生活的。《尚书·虞书》之《大禹谟》篇曰:“天之历数在汝耕”。《尚书·周书》之《无逸》篇也多次提到“知稼穑之艰难”。陶渊明认为:“舜既躬耕,禹亦稼穑。”反对“孔耽道德,樊须是鄙。董乐琴书,田园不履。”而以“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的实际行动重新提倡了“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重农思想,过着“朝为灌园,夕偃蓬庐”的躬耕生活。

2、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使他打破了现在的界限而游心于千载,发现许多可当友的古人。他“用读书来充实人生,扩大生活空间”,“他的精神因此获得新的超越和自由。”(朱光潜《陶渊明》)

3、饮酒。他的酒与诗合二为一。萧统《陶渊明集序》:“有疑陶渊明之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确实,陶渊明醉翁之意不在酒,“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在于“味”,在于“适”,在于超然物外、物我皆忘。另外,喝酒还能够尽情发泄郁积胸中的烦闷,带给他生命的深层感悟和沉醉以及极大的愉悦。“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

4、写作。“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陶渊明写诗目的在于自娱,乐其志、示己志、寄其意。他写诗完全是一种自我的行为,自然而然的行为,是爱好和情感的真实渲泄,而不是哗众取宠,邀取功名。朱熹曰:“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吴瞻泰《陶诗汇注》引朱子文集)陶渊明耕地、读书、喝酒、吟诗的生活,在崇尚虚荣的人看来,无疑是枯槁平淡的,但这正是朴实中的大美。素静、平淡、悠闲、自由,这种生活是诗化的生活,是多少人渴望而又不可得的生活(大多数表面上喜爱“素”的人不过是叶公好龙罢了,他们不能够真正甘于“素”)。陶之人生是艺术的人生,是自我本性觉醒之真正人生。

性格志趣之素。闲静之性:梁朝萧统《陶渊明传》:“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真自得。”他追求“傲然自足,抱朴含真。”也意识到自己“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性刚才拙,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便索性“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怀玉之志:陶渊明早年“猛志逸四海”,晚年“猛志固长在”,是一个很有思想抱负的人。可是所处时代社会政治的纷乱和黑暗不允许他实现个人抱负,“但恨殊世,邈不可追。”他不屑于与“清醒”的世俗之徒为伍。既不能实现大鹏之志,便乐于做在泥中弋行的乌龟,“见素抱朴”,“被褐而怀玉”(《老子》)。自由之思:他是一个酷爱自由的人。生活的目的就在于生命本身的自由,田园是他的家园,他可以在此通过生产实践找到生命的价值,做他自己,而不必去面对自己厌恶的那些俗人。陶所喜欢的是与自然万物共伍,悠游自在的生活。正如《论语·先进》中所描写的那样:“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身心完全的自由。

“素”,是一种宁静平和的田园生活,是个人性格志趣的本真表现,更是自我心甘情愿的自由选择。为什么陶渊明对“素”如此情有独钟呢?因为他在这种平平淡淡的田园生活中,悟出了“意”、“道”之“素”真;在普普通通的山水自然中,发现了天然的“素”美,从中得到审美的乐趣,心灵得到极大解放。

“素”是生活和襟怀,是甘于平凡,而“真”则是“素”的哲理化,是一种对人生的终极关怀。陶诗之真主要表现在“真意”和真“道”。陶诗中“意”的含义有意思之本意、知己之意、世俗之意、固贫之意、自由之意、素之真意等等,最为突出表达的无疑是“真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认为自然的平凡、普通不是平庸,其中有真意,有不平凡,这正是他思想的深刻之处。陶在“素”中发现“真意”,他之意境可谓真境界也,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评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曰:“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这种“真意”是自身的生命意识与大自然的生生气韵相融合,并最终达到物我两忘。陶发现了天地万物本性的真意,“大象无形”(《老子》),自然的和谐境界只能是一种不可言说之言说,只能是“余味曲包”(刘勰《文心雕龙》),“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这就是天地之大道。

那么,何谓陶推崇之真“道”也?其

一、自然之道。老子主张万物“复归于朴”(《老子》),庄子主张“天道无为而自然”(《庄子·至乐》)。道家思想对渊明有很大影响。恰如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中所说:“„„渊明之思想为承袭魏、晋清谈演变之结果及依据其家世信仰道教之自然说而创改之新自然说„„又新自然说不似旧自然说之养此有形之生命,或别学神仙,惟求融合精神于运化之中,即与大自然为一体„„”陶深谙自然之“道”,并且认为人道即天道:“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人保持天性的途径就是回归自然之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由自在,顺化自然之“朴”。其

二、内圣之道。儒家思想也对陶影响很深。陶的归田,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遁世。“他没有那种后期封建士大夫对整个社会的空漠之感,相反,他对人生、生活、社会仍有很高的兴致。”[4]他依旧关心时事,不能“外王”,便力图“内圣”,追求人格的完美,“穷则独善其身”(《孟子》),恬适地过着一种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他的行为是真正意义上的“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孔子《论语·卫灵公》)。恰如苏轼所言:“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者,贵其真也。”(《书李简夫诗集后》)实际上,普通生活正是道的表现形式之一,道就存在于“素”的生活中。陶在超越物欲,追求精神的同时,也就实现了“道”。他达到了“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篇)的真圣人的境界。回归自然、生活田园、张扬真我,这就是道,就是圣,就是真。陶渊明化道家、儒家思想为自己所有,而又不拘泥于儒道,这是一种人性的活化,而不是简单的僵化和盲从。“谁云其人亡,久而道弥著。”陶渊明的思想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光辉的化天道、圣道为己道的典范。

“真”可以说是陶渊明哲学思想的全部,没有矫饰,没有虚伪,没有违心。陶在“素”中发现了“真”,“含真”、“任真”、“养真”,并且以真率的赤子之心写诗,把哀乐、爱憎、理想、希望,都毫无掩饰地写入作品。真率自然是他的诗文最震动人心弦的奥妙所在。

“意”“道”之真是追求“素”美的思想基础。自然本真、生活本真、人性本真本来就是美。因为独具慧眼,对生活进行哲学思考,认识到真就是美,陶渊明才能将平凡生活艺术和美化。也正是“真”的敞显,使“素”为之一亮,焕发出美。同时,在对“素”的审美中,他的思想得到净化,精神上达到极大满足,体味到“乐”的审美最高境界。

他所描写的往往是农村平常的事物以及生活场景,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这些在旁人看惯了,平平淡淡的东西,在他写来却新鲜,物我契合,在冲和平淡中有了浓郁的美感。“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是自然之大美——“素”,也正是陶之审美追求。而许多人对之却置若罔闻,没有发现其美,或者根本不认为其美,因为他们缺乏对“素”进行审美的潜能,最根本的是缺乏陶渊明那种对自然天地万物的博爱。

陶诗中表达的爱,有田园之恋、自然之感、酒中深味、怀古之情、亲朋真情、壮志豪情等等。这些都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是真情流露。陶对自然的爱是真爱,审美之爱,非功利的爱,全身心投入之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见林情依。”“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陶对自然由“爱”而“恋”而“依”,如“鱼不可脱于渊。”(《老子》)而不能离析,害怕失去。这种爱,是人和自然的情感交流,素的自然正是因为这种无私的爱而光辉,而展现其真,展现其美。

朴素的美充实了陶渊明的感情生活,培养了他对自然之爱,并带给他人生最大的快乐。“岂无他好?乐是幽居。”“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挥兹一觞,陶然自乐。”“介然安其业,所乐非穷通。”“被褐欣自得。”“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自然欢心、幽居是乐、亲朋同好、饮酒陶然、躬耕解颜、安贫知足、读书乐古,田园风光和生活带给他真正的愉悦和满足。这样的快乐是一种平凡的快乐,又是真正的心灵之乐,是人类千万年来追求不息的快乐。是一种审美之乐。而在这种快乐中,又有其“趣”。“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借问衰周来,几人得其趣?”趣其实就是乐的意蕴。酒中有味,这是醉之趣;林园有情,这是自然之趣;返朴归真,功成身退,这是智者之趣。恰如梁启超言陶渊明:“最能领略自然之美,最能感觉人生的妙味。”(《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这是由“素”而生之雅趣,是素雅,是陶渊明相对“素朴”之外另一方面美的追求,是中国文人之特有之趣。

而“乐”、“趣”的极致,审美的极致无疑是“游”。“游”是“心”之游。求心、用心、称心、欢心、纵心、悠怀、远游。“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在素朴的田园生活中,陶渊明找到了自由和逍遥,“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这是纯天然的随心所欲。譬如“高鸟”和“游鱼”,他和自然融为一体,和自然消弭距离,平等对话,并且无拘无束地游戏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自然是他生命意义之所在,是他心灵的家园。在乐、游中,他达到了真正中国意味的“天人合一”,而在这种天地人之境中,他实现了审美的自由。从而达到中国古典美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乐”。只有“素”美才能够带给他真正的快乐和自由。

总之,陶渊明是一个“素心”之人。他将日常平凡生活诗化,从普通田园的“素”中发现“真”意和“真”道,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美,由衷赏识,真心表达,从而达到“乐”,情感得到了自由的张扬,灵魂找到了真正的家园。这就是以“素”为美,是妙赏,是对于美的感悟。“天地一东篱,万古以重九。”(宋僧人道灿)陶渊明,孤独、脱俗、不可企及。现代生活绚丽多彩,审美追求也光怪陆离,但是,我们是否应该重新思考一下“素”在当代社会的美学意义呢?庄子曰:“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素是大美,真正的美。

第二篇:浅论诗歌的审美特征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毕业论文设计

分类号: 密 级: U D C: 编 号: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

开放教育毕业论文

浅论诗歌的审美特征

学 员 姓 名: 年 级: 指 导 老 师: 学科专业名称: 学 制:

郭坤军 08级 王和泉 汉语言文学 二年制

2010年4月18日

浅论诗歌的审美特征

摘要:汉语诗歌作为汉语言文学艺术的一种表现类别,或存在方式。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美学特征,就汉语言文学而言,没有任何一种文学体裁的语言,比诗歌的语言更精练化。艾青说:‚每一个诗人都是他的诗神‛。也说明了诗无达诂。王朝闻先生说:‚艺术欣赏者感受作品的美,不是一种简单的机械的活动,而是有其特殊复杂性的精神的活动‛。‚欣赏审美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想象活动。‛如果一个读者不了解诗歌的基本构成条件,美学特征,就不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诗歌的审美,王朝闻先生说:‚要以审美客体的审美属性和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互为条件‛。‚任何一方都不能缺少对方,缺少对方,就无法进行建立这种互相依赖的关系‛。下面我简单的规纳一下诗歌,这一语言文学艺术基本的美学特征和审美特征。

关键词:中国语言文学艺术 汉语言文学 现当代文学 诗歌美学特征 诗歌审美特征

引 言

汉语诗歌是汉语言文学中最早出现的表现形式,体裁样式。以后才有小说、散文、和戏剧文学等文学艺术形式。它来源于人们劳动生产、生活中,初始时与音乐和舞蹈三者合一,并不具有独立的形式。后来随着人们生产、生活、社会的发展,诗歌才形成为一种独特文学体裁。在漫长的创作实践、欣赏中,形成了独特的美学特征。

一、诗歌的美学特征

(一)诗歌充沛的感情

诗歌最早依附于音乐和舞蹈,且歌且舞、可歌可舞。既有音乐声音的美感,又有肢体形态语言的美感。诗歌是创作者,诗人内在情感的产物。“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①人们在与自然斗争生存中必然会推动自身社会生活的更替变化。这就会刺激诗人内心的情感,“这种感情达到不可遏止的地步,诗人便要歌唱,并用语言文学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这就产生了诗歌”。“优秀的诗歌都是情感激烈喷发的果实”②。“愤怒出诗人”,一九七六年的春天,广大北京人民面对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和“四人帮”肆无忌惮的压制与迫害,自发的集会在天安门广场,发出愤怒的声讨。

《深切掉念周总理》 揪住天公头,踏碎阎王殿,怒问天地鬼神,发出心底的呼喊: ‚还我周总理‛,③

我看见了雪白的墙。

这上面曾经那么肮脏,写有很多粗暴的字,妈妈,你也哭过,就为那些辱骂的缘故,爸爸不在了,永远的不在了。

比我喝的牛奶还要洁白,还要洁白的墙,一直闪现在我的梦中,它还站在地平线上,在白天里闪烁着迷人的光茫,我爱洁白的墙。

永远地不会在这墙上乱画,不会的,像妈妈一样温和的晴空啊,你听到了吗?

妈妈,我看见了雪白的墙。

诗歌作品不同于一般的生活感受和经验,它唤醒了我们的灵魄,并催生出新的“生活”,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一面全新的“墙”。希望和喜悦之情呼跃“墙上”。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让思维飞腾起来,在众多生活经验材料中,寻找,提取和创造。

没有亲身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们,也许不能理解,当时大街小巷“那么肮脏”,“写有很多粗暴的字”的墙壁,与国家和千百个家庭的悲剧有什么联系。因此,这些人或许无法在深刻的意义上来谈论,“雪白的墙”与“肮脏的墙”之间的戏剧性变化意味着什么,也可能不会像抒情主人公那样,为自己曾有的幼稚,天真,经信和盲从悔恨终身。但是,由于这面“墙”,超越了实在的生活,以让“雪白的墙”这被遮掩的美出场的方式,暗示了一个肮脏时代的丑陋,它就不仅仅帮助人们唤醒过去的经验,使一种未命名的复杂感受得以表达,同时,也展现出新的经验与领悟。因此,并不妨碍没有文革经历的读者领悟“肮脏”与“粗暴”所象征的内涵。“雪白的墙”与“肮脏的墙”分别象征了文明与野蛮,理智与蒙昧。诗人很好的把握了这两者的对立冲突。这样在这首诗的结尾,已不是起始时的那种喜悦的调子了,它变得严肃、庄重,犹如宣誓一般:“永远的不会在这墙乱画/不会的/像妈妈一样温和的晴空啊!/你听到了吗?”。这时,蒙昧的思维觉醒了,无知的少年获得了清明的理性。一种新的成熟意识已向自己的过去彻底诀别。诗歌在说话者心灵的自我净化和升华中得以完成。

(三)诗歌凝炼的语言

一切文学艺术语言,跟生活中为实用目的服务的语言,都有所不同,它们不

——朵渔 《重力使一切向下》

七十年代出生的青年诗人朵渔,用这凝炼优美的语言,向读者传达了对母亲

⑥河的关注,忧虑,和担心。这种诗歌的独特语言是散文和小说语言无法企及的。

二、诗歌的美学表现

(一)诗歌的形式与节奏

1、诗歌的形式(1)古典诗词

诗歌是最早出现的文学样式,它在人们生产、生活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独有的语言表现模式,主要表现在意象的密集凝聚,格律的严格要求,典故运用和诗眼的推敲上。它造就了诗歌的张力和涵蓄,声音模式和格律的定型化,这使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了成熟的顶峰。我们看看杜甫的

《望岳》

岱宗夫如河,齐鲁青未了。造化锺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⑦格律定型,节奏整饬,庄重而整齐。表现出了古典诗词有一种整体的形式美。(2)现代诗歌

随着社会历史朝代的更迭,人们生产生活的丰富多彩,社会发展的多元化结构;古典诗词由于其固有的束缚,越来越不能满足和承载日益丰富的思想和情感。新诗歌的出现,就是这种改革的结果。它接受外国诗歌和本民族民间诗歌的影响,打破了古典诗歌固有的形式与内容,逐渐形成以现代白话、表现现代人的思想情感的一种新的诗歌体制。新诗歌改革的先驱胡适在“五四”运动那年就提出,“形式上的束缚,使精神不能自由发展,使良好的内容不能充分表现,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首先打破那些束缚精神的枷锁和镣铐”。胡适在《谈新诗》中说,中国近年的新诗运动,可算得是一种“诗体的大解放”。因为有了这一层诗体的解放,所以丰富的材料,精密的观察,高深的理想,复杂的感情,方才能跑到诗里去。五七言八句的律诗容纳不了这许多丰富的材料,二十八字的绝句写不出精细的观察,长短一定的七言五律,表述不出高深的理想与复杂的感情。

我们看看胡适的新诗

《老鸦》 我大清早起,站在人家屋角上,哑哑的啼 人家讨嫌我,说我不吉利—— 我不能呢呢喃喃讨人家的欢喜!

天寒风紧,无枝可栖

我整日里飞去飞回,整日里又寒又饥。—— 我不能带着鞘儿,翁翁央央的替人家飞 也不能叫人家系在竹竿头,赚一把黄小米!

胡适的这些复杂的感情,是用古典诗歌表现不出来的,至少用古典律诗无法一一表现。

还是“敲”,他拿不定主意,便用手做推敲状,不料毛驴当住一位大官的去路,此人乃大文豪韩愈,当侍卫将贾岛带到他的马前。贾据实相告,韩沉吟良久,说还是用敲字较好。因为“敲有声音”,在深山月夜有一二声敲门声,便使得那种情景活起来,也更显得环境的寂静了。”⑨这就显示出了修辞的最佳效果。

(三)诗歌的个性化

诗歌是有个性的。艾青说:“每一个诗人都是他的诗神”。就是每一个诗人都能以个性化的思想感情融化他的素材,创造出自己的诗歌意象,体现出自己的主题。为什么人们谈论起唐代诗人的时候,喜欢分别用“诗仙”“诗圣”、“诗鬼”来指称李白、杜甫、李贺。就是因为他们的思想感情个性和想象力具有那些特点。凡是有成就的诗人,都是在思想情感上有个性的人。正是思想感情的个性,成为了他们诗歌风格的基础。那些经历过解放战争,解放后,又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他们归来后,思想感情千差万别。

著名诗人梁南在经历劫难后,表现出一种对党和新中国生死不移的感情心态;他把一首诗命名为《我不怨恨》。诗中写道:

……

马蹄踏到鲜花,鲜花

依旧抱住马蹄狂吻 就像我被抛弃

却始终爱着抛弃我的人 ……

这种简单的执着感情具有神秘意味。不问青红皂白的坚贞中,透露出情感的某种历史的扭曲。比起这种不无畸型的个性情感来,著名诗人赵恺的心灵滋味就复杂多了:

《我爱》 ……

我把平反的通知

和亡妻的遗书夹在一起 我把第一根白发

和孩子的入团申请书夹在一起 绝望和希望夹在一起 昨天和明天夹在一起

„„

诗人的“爱”夹杂着很多矛盾的情绪,无可追回的亲人、青春和可以期冀的希望与明天。在苦涩与欣慰相交织的个性化情感中,折射出一个时代和一代人的情感生活。

我们来看看另外一首诗歌

《你忘了一个约定》 说好了

在农历的腊月初一 为你

一根根地把51支 象征生命的蜡烛

亲爱的

明天是你的生日 请你不要忘记

我在远方为你祝福!

——郭坤军《互动百科》

“艺术家的不同个性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杰出的艺术家都有着自己的⑿独创性”。

三、诗歌的美学欣赏

(一)诗歌的阅读

诗歌的欣赏活动,就是诗歌的阅读。“作为一种受教育的方式或过程,应该说不是简单地接受作品的内容。对于读者、欣赏者自己来说,当他受形象所感动的同时,要给形象作无形的‘补充’,以至‘改造’”,“这种精神活动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毫无限制的,但它是可能的和必要的”⒀。

诗歌的阅读会给我们单调的生活带来许多丰富的遐想,也会给我们孤独的灵魂带来些许温暖的慰藉。但究竟有多少,怯懦者因为诗歌而变得勇敢;有多少失败者,因为诗歌而得以超越,谁也说不完全。诗歌的阅读能让你感受到自己胸怀抱负成为心灵的明灯,它能让你感受到社会的良知。它又是个人情感的触角,让你感应着内心最深处的脉动。因此诗歌散发着它独特的阅读魅力。

(二)诗歌的意境

诗歌的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深动的客观事物(境)相契合,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即不同于生活的真实,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从哲学的角度看,它是思维对存在,主观对客观能动反映的结果。是主观之“意”(意识),对客观之“境”(存在)的辩证统一。从美学角度看,诗中的“意”包括作者的情和理,诗中的“境”指事物的“形”与“神”;所谓意境:即情理形神的和谐的统一。一首好的诗歌,不论长短。只要作者情真意挚,遵循形象思维这一美学规律,都能描绘出形美意足的境界来。比如: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叫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的意象和境界,我们看看夏济安先生是怎样谈论的:‚这是一首七绝,叙说一个少妇忽然想起他的丈夫来,……诗虽短短的四句,读者仍可知道不少东西。这个少妇大约长的不丑,家境也不坏,(既能‘凝妆’复有楼可上,想非‘蓬门荆钗之类’),为人

与审美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建立,是以审美客体的审美属性和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互为条件的。任何一方都不能缺少对方,缺少对方,就不能建立这种互相依赖的关系。”⒁而这种互相依赖关系的建立,就是对社会生活的融合。

诗歌以语言艺术作载体,也具备这类艺术审美的共性。我们看看海子《重建家园》里的一节诗:

放弃沉思和智慧/如果不能带来麦粒/请对诚实的土地/保持缄默,和你那幽暗的本性。/⒂

诗人在自己的精神领域构建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由词语,意象,情感等等元素组成,这也是社会生活的共性。

诗人顾城把生活中常见的物象,无意识的流露出来,用词语和谐地表达出蒙胧的美。

《安慰》

青青的野葡萄/淡黄的小月亮/妈妈发愁了/怎么做果酱/ 我说:/别加糖/在早晨的篱笆上/有一枚甜甜的/红太阳。⒃“诗应当将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而使人感到一种东西,诗本身就象是一个生物,不⒄是无生物。”

对一首诗歌的审美,实际上就是对自己在生活中的一次净化,对自身灵魂的一次提升。

“人们的审美需要,兴趣和感受的特殊性,是形成特定主体对于特定客体有不同的选择的主观原因,是对象引起有差异性的反应的主观原因。但是,正因为人们对审美需要的条件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审美对象可能超越种种限制,从而与许多主体构成广泛的审美关系。⒅”

诗歌的审美能力,可以说是一个量的积累的问题,多读,多看。一个读过几首诗的人,是不可能真正具备诗歌的审美能力的。只有多读诗,多看诗,读好诗的人,才能渐渐获得比较好的诗歌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叔民编《钟嵘诗品签证稿》 中华书局 2007年版 第102页 [2]:蒲公俊编《文学原理》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 第289页

[3]:童怀周编《天安门诗抄》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年12月版 第205-206页 [4]:河北当代文学院编辑《诗歌创作》 冀出内准字2001年第A198号 第19-22页 [5]:河南当代文学院编辑《诗歌创作》 冀出内准字2001年第A198号 第93-97页 [6]:荆门社科院新诗研究所《新诗刊》2007年第1期

鄂荆内字 02号 第113-114页 [7]:胡适著《尝试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2月版 第15-16页 [8]:《徐志摩诗文集》 学林出版社 1992年版 第24页 [9]:胡群星,肖应勇著《语文建设》2006年12期 第46-47页 [10]:海子《你忘记了一个约定》荆门晚报社 2005年 [11]:郭坤军《迟到的春天》-互动百科网 2010 [12]:杨辛、谢孟主编《艺术赏析概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94年10月 第13页 [13]:王朝闻著《适应与征服》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第10页 [14]:王朝闻著《审美谈》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第24页

[15]:海子著《海子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年11月版 第107页 [16]:顾城著《顾城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10版 第74

第三篇:先进人物事迹材料,陶明峰

先进人物事迹材料

——记驻红阳二矿供应科长、陶明峰

在井下、在一线特有的氛围中,他走过了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

在黑色的乌金边,他走过了金色的青春年华;

在蓝色的世界里,他用一颗朴实的心来丈量无数个日夜的漫长;

一路走来,在同事和领导的称道和赞许中,他把自己的精力和时光洒遍了不同时期的每个工作岗位,每一个角落。

他常说工作需要一种热情,工作需要一种责任,工作更需要一种奉献。而工作态度又不仅仅是热情,更是恒久的激情;工作态度又不仅仅是责任,更是无畏的果敢;工作不仅仅是奉献,更是无私的付出。

“他”就是物资供应公司驻红阳二矿供应科长,陶明峰 二十多载的风雨,二十多载的情怀,从井下到地面,从一线技术工人到驻矿供应科长,他用热情,勤劳、真诚和对事业的追求践行着“责任、履职、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现年51岁的中共党员陶明峰,担任驻二矿供应科迄今已半年有余,他爱岗敬业年如一日,带领全科不断提升业务水准,提高管理水平,把红阳二矿的物资供应工作把握的牢靠可信,从他调任到二矿供应科的那天起就把一颗心拴在了物管的岗位上,全身心地投入、兢兢业业的付出。

半年来陶明峰同志秉承着管理工作高起点、高标准、精细严实的原则,结合自己在供应管理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以及供应科的实际情况,不断的探索新的途径,总结新的经验,通过自己的不断总结斟酌,他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制定出了一套精密的业务流程手册,该手册通过“计划、报表、物资发放、验收、标准化”等十二项不同的业务管理角度,层层分化具体管理内容,精确到了每项业务的具体细节,按他制定的工作新思路,有些举措实施后效果显著。

语言虽然质朴,但内容不流于表面,该手册的形成让科内员工对具体工作更加的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作为老同志,工作中的他注重细节,而他的身上又时刻带有年轻人“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做为部门领导,他一心扑在工作上,他对工作的这种热情,这种积极性也深深的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红阳二矿是集团公司生产大矿之一,生产任务重,安装工程多,材料需求量较大,陶明峰同志刚调到此地时,由于年初材料到货集中,供应科院内物资的摆放布局,略显无章,院内的规划也存在些许的弊端,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身教重于言教、榜样模范带动”,他第一个换工作服带领大家投入到了标准化建设的劳动之中。初春季节寒风阵阵袭人,可他和员工的脸上确流淌的汗珠确浸湿了衣领。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大家一个月的努力供应科的标准化工作终于又有了新的提升、新的面貌,并一直延续保持至今,他的带头不仅鼓舞了大家的士气,也获得了矿里人员的一致赞许,一致好评。

作为供应科长大家从来没见过他有领导架子,无论什么物资发生质量问题,他都亲自带着相关人员深入到现场落实,无论矿里急用的什么物资他都亲自开车前往提货,无论是矿领导还是普通工人找他落实生产材料,他从来不推脱、不往下委派,而是亲自落实给出答复。

奉献源于责任,他总是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工作,他总说只有在工作中努力为矿里多干点事,心里才会踏实,矿里对我们的工作满意了,我也就知足了,也就无愧于公司领导的信任了。不善言辞的陶明峰同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陶明峰同志到任二矿以来着眼全局、立足长远,把培养年轻干部当成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到任以来他重点培养自己的副手,副科长杨浩及计划员王鹏等人,不断放权,大胆放手工作,让其充分发挥年轻干部的自身能力、自身优势,为其迅速成长创造了良好的锻炼条件。陶明峰同志的“老中青传帮带”不但体现了一个老同志对年轻干部的热切期望和人文关怀,同时也激发了队伍构建越来越多的正能量。

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陶明峰同志一个普普通通的基层干部,既没有多高的文凭,又没有超人的智慧,但他以不甘平庸的钻劲,心系工作的情怀和默默奉献的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陶明峰把敬业爱岗的一腔热情尽散在驻二矿供应科的管理工作上,情深深意浓浓释放着一位敬业者的能量,同时也以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期一名党员干部的高尚情怀。

第四篇:大学校歌的审美性追求

大学校歌的审美初探

——以复旦大学新旧校歌比较为例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钱桂平学号 1120***

摘要:校歌是一所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大学精神、办学特色和师生共同人格和精神追求的集中表达。许多大学也曾废弃老校歌改创新校歌,但鲜有成功的例子,最后,还是老校歌战胜新校歌,为莘莘学子所欣喜传唱。这背后隐藏了什么问题,以下就以复旦大学的新旧校歌比较为例,从点明地理位置,环境风貌、校歌音乐情感的基本要素、体现校歌的本质和师生的精神特征等方面探析大学校歌的审美性追求。

关键词:校歌;审美性;复旦

1925年,由现代著名白话诗人刘大白作词,丰子恺谱曲,创作了复旦大学校歌,此为复旦老校歌,歌词为:

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无羁绊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

复旦复旦旦复旦,师生一德精神贯,巩固学校维护国家,先忧后乐交相勉,交相勉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

复旦复旦旦复旦,沪滨屹立东南冠,作育国士恢廓学风,震欧铄美声名满,声名满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1]

1988 年,复旦大学组织力量创作了新校歌,写了新词,谱了新曲,以替代老校歌。新校歌歌词如下:

你是复旦人,我是复旦人,我们共同拥有新的理想,民族的崛起,人民的富强,未来的历史重任,在我们肩上。

刻苦严谨,求实创新,努力前程,为国栋梁,文明健康,团结奋发,复旦复旦,日月辉煌。

然而,新校歌并不受广大师生喜爱,根本流传不开。2004 年 11 月,正值复旦百年校庆之际,经广大师生强烈呼吁,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顺应民心,作出决议:停用新校歌,重新恢复使用 1925 年由刘大白作词,丰子恺谱曲的老校歌。消息传出,全校师生欢欣鼓舞,好评如潮。为什么一首老校歌具有如此旺盛顽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而新校歌却如此苍白脆弱速朽呢?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析校歌具备什么样的审美性追求更能被广大师生所接受从而广为流传。

一、点明地理位置,环境风貌

地理位置、环境风貌对于各个学校而言,具有绝对的独特意义。因此,几乎所有的校歌歌词都含此内容。

比如由西南大学曹廷华教授作词的西南大学校歌歌词。歌词第一段“缙云苍苍,嘉陵泱泱。”,交代学校所处地理位置,学校地处缙云山下,嘉陵江畔。“苍苍、泱泱”一为景物特点,又暗含源远流长的教育传统和学校悠久的人文历史底蕴;《湖南师范大学校歌》(赵甄陶词、郭和初曲)的开头:“麓山秀,湘水长”,点名湖南师范大学位于湖南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相聚在东海之滨,汲取知识的甘泉。交大,交大,学府庄严,师生切磋共涉艰险”的上海交大的校歌等等,从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地理位置、环境风貌对于一个学校具有独特的地理文化意义。

复旦大学老校歌“复旦复旦旦复旦,沪滨屹立东南冠,作育国士恢廓学风,震欧铄美声名满,声名满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2][3]月光华同灿烂。”“沪滨屹立东南冠”点明了复旦大学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风貌。“东南冠”说明复旦大学位于中国东南地区,“滨”是水边,近水的地方的意思,说明复旦大学环境优美,有水,有灵气。从而为培育国家栋梁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地理环境。而复旦大学新校歌就不具有点明地理位置,环境风貌的特点:“你是复旦人,我是复旦人,我们共同拥有新的理想,民族的崛起,人民的富强,未来的历史重任,在我们肩上。刻苦严谨,求实创新,努力前程,为国栋梁,文明健康,团结奋发,复旦复旦,日月辉煌”校歌内容通篇下来,没有一处一个字眼是有提到关于复旦大学地理位置,环境风貌的。

“校歌之于它的学校,就如同国歌之于它的国家,它可以说是校园生活的现代图腾。对大学而言,校歌不只是一串音符,一簇象征性的符号,更是一种灵魂,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并代表该校的特点校歌就好像是一个大学的现代图腾,好的大学校歌能体现出一所大学的各种方面,不管是从地理环境到还是该校的精神追求。所以单从体现地理位置,环境风貌的这一个方面来看,是为什么一首老校歌具有如此旺盛顽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而新校歌却如此苍白脆弱速朽的一个原因。复旦大学老校歌更契合了该大学的独特的地理特点,而新校歌却没有。

二、校歌音乐情感的基本要素:朝气、坚毅、宽广、优美

校歌是青年学子的歌,当然也是中、青年老教授前辈共同的歌,所以把校歌写的纯粹轻松活泼或者过于成熟稳重都有失偏颇。复旦大学的老校歌相比于新校歌就做到了朝气、坚毅、宽广、优美。

朝气应该是校歌音乐情感的第一要素。青年人朝气勃勃,乐观追求生活中美好的事情。但是朝气并不只是属于青年人,现实中很多惊人的成就就是老前辈创造的,比如钱学森、李四光、茅以升、袁隆平等大师级人物都是晚年还在为国家做出杰出的贡献。所以校歌的旋律、和声应该充满充盈的朝气情感。“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无羁绊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5]朝气的歌词配上朝气的旋律,使得复旦大学的老校歌唱起来让人朝气蓬勃,充满能量。而“你是复旦人,我是复旦人······”的新校歌在朝气这一要素上显然不如老校歌的朝气饱满。

坚毅、宽广的气质也是校歌音乐情感中必需的要素。知识的积蓄、学养的形成。要有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毅力才能最后达到理想境界。针对现在社会上普遍比较浮躁的心理,因此,培养学生坚毅的品质、迎难而上、刻苦钻研为人类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的理想。所以校歌中坚毅的因素不可缺少。宽广,比较好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园精神本质都是致高志远的。学校培养的是有理想的人才,所以学子的心中要有一片天地,要目标远大,要情趣高雅敢于担当、乐于奉献,要甘做铺路石又要勇做栋梁材。所以校歌创作中要体现师生共有的这种宽广的情怀。老校歌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5],即出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亦是复旦大学校名的来历,意在自强不息,寄托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同时“巍巍学府文章焕,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7]“师生一德精神贯,巩固学校维护国家,先忧后乐交相勉”[8]“作育国士恢廓学风,震欧铄美声名满,声名满前程远”[9]等歌词内容充分表现了复旦大学校歌中的坚毅宽广的情感品质。体现出复旦大学师生胸怀理想,保卫国家,为国争光的理想抱负。不管是校名出处还是歌词内容、旋律,老校歌都要比新校歌体现的更恰如其分。

校歌优美动听才能吸引人,引人广为传唱。校歌是校园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到一个国家的国歌小到一个学校的校歌,校歌歌词里蕴含的“情、景、理、志”这几个要素,都与德育有关,把校歌歌词内容写的朗朗上口,把旋律谱的优美动听,师生们都会喜欢传唱,自然就达到了春风化雨般的德育教育。“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10]“旦、焕、绊、远、展、烂、贯、冠、满”复旦大学校歌古典韵味浓郁的校歌创作于民国时期,歌词对仗,讲究平仄押韵。而“你是复旦人,我是复旦人,我们共同拥有新的理想”的新校歌则没有这么对仗,平仄押韵。

三、体现校歌的本质和师生的精神特征

许多大学也曾经废弃老校歌,改创新校歌,但鲜有成功的例子,最后,还是老校歌战胜新校歌,为莘莘学子所欣喜传唱。这一现象的背后隐藏的究竟是什么问题?已有一些有识之士从新老校歌歌词中反映出的高下不同的文字风格,个性特色,人文底蕴,历史传统,学术境界诸方面进行剖析,探求原因,使人很受启发。但我认为,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则是新校歌迷失了现代大学精神,因而不管怎样努力修饰也无济于事,以复旦校歌来说,老校歌中唱得是何等响亮啊:“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11]这就是最重要的现代大学精神的体现,复旦老校歌能有这样鲜明自觉的意识,怎么不魅力四射呢?简言之,“五四”倡导的民主、科学精神即是现代大学的灵魂。创造精神、人文精神、独立精神、学术自由精神、追求真理精神都是现代大学精神的具体体现。与之相反的则是奴隶思想、专制思想、依附思想、犬儒思想、功利思想、官本位思想。五四倡导的民主、科学精神未过时,则五四精神激励下诞生的一批激越飞扬的大学校歌的生命力也就依然蓬勃。“未进其校,先闻其声”一所大学的校歌应当体现它的办学宗旨、理念和思想,否则不配称之为校歌。由于受历史局限,在中国最早期的一些大学校歌中,有的尚带有较浓重的儒家文化色彩,但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许多校歌开始张扬民主、科学精神,极力倡导思想和学术自由,这意味着对传统价值的反叛和对现代价值的接受,体现出和世界先进大学一致的现代大学精神,复旦老校歌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作。而新校歌恰恰丢弃了这一精华,用一些空洞而苍白的套话来替换,如果去掉歌词中的学校名称,改换成其他任何一所大学(或中学),这些套话几乎都适用,说是其他学校的校歌也完全可以,如此套话连篇,陈词滥调盛行,怎么可能有生命力呢?

注释:

[1][2][3][5][6][7][8][9][10][11]晨枫《百年中国歌词博览》[M].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第33页

[4]马军编著《近代中国高校校歌选》 [M].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参考文献:

【1】徐金阳.新发现的萧友梅合唱曲《湖南大学校歌》研究[J].新文化史料,1999,(2):17-20.【2】高行素.发现刘天华创作歌曲《君永校歌》记实[J].人民音乐,1995,(11):24-25.【3】张清常.关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歌[J].新文化史料,1994,(6):25.【4】马军编著《近代中国高校校歌选》 [M].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马军编著.近代中国高校校

歌选 [M].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第五篇:论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追求

郑州轻院民族职业学院

专科毕业论文

题 目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追求_ 学生姓名 张伟

专业班级 09文秘 学 号 0903010150 院(系)郑州轻工业学院民族职业学院

指导教师(职称)王寒 完成时间 2012 年 5月 7日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追求

摘 要

田园诗是中国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一朵奇葩。提起田园诗我们便不得不提起陶渊明----这位中国田园诗的鼻祖。在魏晋南北朝这个注重门第与世族的时代,耀眼的家族背景带给青年时期的陶渊明是积极的入仕之心,在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学而优则仕”的时代,大多数人是不能超越历史的局限的,陶渊明也不例外。“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他们最大的梦想。然而社会的腐败黑暗使其壮志难酬,于是萌生退意,因此中年以后的陶渊明不再执迷于官场,而是归隐田园,过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止泊何处?”--于自然田园处。隐退之后,找到本真诗意的陶渊明身心释然,创作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田园诗歌,他以淳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而他在诗中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却也是他的思想进步之所在。陶渊明,无论是他的诗情、人格还是他的志向,都对今天的我们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陶渊明、审美、追求

I

目 录

摘 要...........................................................................................................................I 1.陶渊明的前期功业追求....................................................................................1 1.1陶渊明生活的时代......................................................................................1 1.2 陶渊明其思想发展...................................................................................1 2.陶渊明田园诗所反映的生活内容..................................................................2 2.1表现农村的恬美静穆和他对田园生活的喜悦...................................2 2.2以极大的热情歌咏了农业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的友谊....................................................................................................................................3

2.3反映了农村的凋蔽和自已的窘困..........................................................4 3田园诗的艺术特色与思想内容.......................................................................4 3.1田园诗的艺术特色......................................................................................4 3.2田园诗的思想内容......................................................................................5

3.11 悲叹为官行役的劳苦,表达静念园林的思绪......................................5 3.12 描绘田园风光的恬美,抒写闲适自得的心境......................................5 3.13热爱农业劳动,强调劳动意义.................................................................6 3.14歌咏闲居生活的乐趣,表现与人交往的情谊...........................................6 3.15反映诗人生活的贫困,揭示农村凋敝的惨象...........................................6 3.16建构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蓝图...................................................................6 3.17抒发孤独苦闷和慷慨不平的咏怀诗与咏史诗...........................................7

致 谢............................................................................................................................8 参考文献.....................................................................................................................9

II 1.陶渊明的前期功业追求

1.1陶渊明生活的时代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又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荆林街)人。他是中国东晋时代最杰出的诗人。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在当时,严格区分级的门阀制度高度发展,士人的仕途基本上决定他的出身,门阀士族垄断了高官要职,庶族寒门深受压抑。这种严酷的现实对陶渊明的生活和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

陶渊明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赫,官至八州都督,曾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父亲陶逸亦做过地方官,外祖父孟嘉做过征西大将军。但至陶渊明时,家道早已中落,生计极其艰难。陶渊明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经的影响,对统治阶级抱着幻想,有“大济苍生” 的壮志。但他的家世出身和所处的时代却是对他十分不利的。这时,反动的门阀制度发展到了顶点,门阀士族垄断了高官要职,出身于庶族寒门的人则遭到无理的压制。陶渊明的曾祖陶侃虽以军功取得晋朝的高官,但本身并非门阀士族,在当时就已被讥骂为“小人”和“溪狗”,到了陶渊明时代,连这样的家世也没了,他自然得不到社会的重视。这时东晋政治又极端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十分尖锐。以陶渊明生活的主要时期来说,便经历了司马道子、元显的专权,王国宝的乱政,王恭、殷仲堪的起兵,桓玄的夺位,以及后来终于夺取了晋政权的刘裕势力的兴起。左右政局的士族和军阀所热中的是争权夺利,他们既不想整顿政治,也无意收复失地。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这种客观现实对陶渊明的生活道路以及思想变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也为了摆脱贫困的生活处境,陶渊明一生曾五次出仕。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出为江州祭酒。但很快就“不堪吏职”而辞职回家,“躬耕自资”。第二次出仕,在他三十五、六岁时,为刑州刺史恒玄幕燎。恒玄是一个有野心的大军阀,专横放扈,陶渊明由于生性耿介,对其厌恶和忧虑,于公元401年冬,借母丧为由,辞官回家,又开始了躬耕田园的生活,第三次出仕,在他四十岁的时候,即是陶渊明归隐三年之后。先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第四次出仕是公元4仍年从刘裕处转任建成将军刘敬宜的参军。第五次是义熙元年(405)八月,陶渊明又求为彭译令。是年十一月,作了八十天县 令的诗人,终因“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辞官回乡,彻底走了二十多年漫长的归隐的道路。陶渊明在历经了官场的龌龊和束缚之后,终于迷途知返,植杖耘耜,清流赋诗覆成自己的 “天命”,因而从心灵的深处释解了政治上的失落感,“乘化归尽”,找到了生命的归宿。

1.2 陶渊明其思想发展

陶渊明的退隐,既出于对时势**、仕途险恶的忧虑,为了避祸而远离官场,也根源于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在当时的门阀、制度下,如陶渊明这类的寒士是难有大作为的,他们时刻受着排挤和镇压,他的大济苍生的宏伟志愿是难以实现的。面对官场的黑暗,他无力改变,但也不愿于他们同流合污,陶渊明最终走上一条洁身自好的道路,选择了归隐之路。正因为他的壮志一直无法得到实现,只能埋藏在心里,他对腐朽黑暗的现实和壮志得不到施展充满了悲愤和焦灼。另一方面,陶渊明的性格决定他不适合在这样的制度下载官场有所发展,陶渊明一生耿直,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因此,他在官场生涯中长期受到排挤。再者,陶渊明思想深受庄子思想影响,“心为物役”是他最大的精神枷锁,他要摆脱心灵的驱使,获得心灵的解放。陶渊明既受时代风尚的影响,同时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吸收继承了多种思想观念,从而融合成了独具一格的陶渊明的性格。

2.陶渊明田园诗所反映的生活内容

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开始了真正的隐士生活,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这些田园诗反映的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多方面地描写农村景色和农村生活,可分为三个方面:

2.1表现农村的恬美静穆和他对田园生活的喜悦

这在他的《归去来兮辞》中已有充分表现,而在《归园田居》诗第一首中更表达得淋漓尽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这首诗充满了逃离樊笼、获得自由的欣喜之情。他终于从“尘网”中解脱,就象鸟归山林、鱼回深池一样快 活地长嘘了一口气。在他眼中,故园附近的景物都倍感亲切,就象阔别多年的老友再次相逢,不由得脱口而出地一一数其名字,以发泄无法遏制的激情。方宅、草 屋、榆柳、桃李,似乎都张开双臂欢迎他,有了生命。而狗吠、鸡鸣都充满了诗意。这与令人窒息的官场和仕途的坎坷陷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 美并未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对草屋矛 舍、榆柳桃李、远村饮烟、鸡鸣狗吠的白描,流露出对田园风物的由衷喜爱和深切依恋。读者亦可体味出诗人那纯净的心地和平静的心境,与简朴恬静的田园风光交融为一了。正如后人所评:“地几亩,屋几间,树几株,花几种,远村近烟何色,鸡鸣狗吠何处,琐屑详数,语俗而意雅。恰见去忙就闲,一一欣快。极平常之景,各生趣味”(2)就是看出了诗人对自己身处其中的田家生活的喜悦。

2.2以极大的热情歌咏了农业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的友谊

陶渊明归隐田园参加农业劳动以后,更多地接触到了劳动人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农民耕田的艰辛,而他却 对劳动的艰辛表现出平静乐观的心态,躬耕之志始终不渝。“即从作息勤厉中,写景观物,讨出一段快乐。高人性情,细民职业,不作二义看,惟真旷远人知之”(3)

这在陶渊明之前是没有的,但此后却成为诗作创作的一个重要题材,陶诗的开创之功是唯一的关键。宁肯力耕而不肯同流合污,成为高洁士人人格的理想和楷模。《庚戊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写出了诗人的人生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来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洒散襟颜。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诗人认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得人生基本所需的衣食,虽然田家劳作辛苦,四体诚疲,但却免掉“异患”带来的心理精神负担,劳作后盥洗小酌,亦堪欣慰。

陶渊明对躬耕生活有了感情,对农民的苦难和艰辛有了同情,并和农民之间有了经常性的交往,在他的田园诗中记叙了他与农夫野老、素心挚友的往还,如《移居》二首:“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弊庐何必广,取足弊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其一)“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何为忽去兹。衣食不须记,力耕不吾期。”(其二)(4)与素心淳朴之人的交往,使诗人得到极大快慰。由“相思”到“言笑”,和农民之间建立起了相通的思想感 情。他们谈论的,没有世俗官场的争名逐利、勾心斗角,而是农事家常。“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其二)他们所来 往的,不是出于功利的金玉奇珍,而是浊酒一杯足矣。2.3反映了农村的凋蔽和自已的窘困

陶渊明归隐前的家境就不怎么好,而弃官归田后,生活就越来越困苦,后来竟穷到“饥来驱我去”的乞食地 步;由于与农民共同劳动,接触到农民,便了解到天灾人祸给农民带来的痛苦。他的部分田园诗反映了农村的凋蔽和自已生活的窘困。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 中》:“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迁”。(5)丧妻、旱灾、虫灾、风雨作祟,收成歉薄,一连串的生活问题挤在一起。在挨饿的夏日里,希望天快黑;在挨饿的冬夜里,希望天快亮,这是忍饿号寒最深切的感受。他在(《乞食诗》里写道:“饥来驱我 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扣门拙言辞”。这是诗人体验饥饿生活最深切、最惨痛所发出来的呼声。他刻画个人饥饿生活的形象,也是广大劳动人民饥饿生活形 象的缩影。

又如《归园田居》其四:“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 如。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途。” 诗人怀着意满志得,甚至是带点炫耀的心情造访故友。子侄与俱,笑语不断,披榛寻径,健步而前。他要同故友共忆旧时岁月,向他们倾诉心曲,同他们畅饮几 杯„„然而,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的残破景象,听到的是故友“死没无复余”的噩耗。一向通达的诗人也不禁陷入了“人生似幻化,终 当归空无”的深沉哀伤之中。

从这里就可以隐约地看到战争和灾害对诗人个人的困厄以及对农村经济的破坏和对农村美好生活的损蚀。陶渊明的田园诗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田园生活经历,更广阔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生活状况,既是诗,又是史。

3田园诗的艺术特色与思想内容

3.1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陶渊明的诗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他的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平淡自然。这是和他的诗歌内容以及表现上的特点分不开的。他的诗的主要内容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而又是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感到真好象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自然﹑日常生活的诗化,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也是其田园诗的总体艺术特色。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他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7]又说:“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 由此可见他的创作态度。陶诗的声吻和节奏,舒缓而沉稳,给人以蔼如之感。他的田园诗多用内省式的话语,坦诚地记录了他内心细微的波澜,没有夺人的气势,没有雄辩的力量,也没有轩昂的气象,却如春雨一样慢慢地渗透到读者的心中。他的田园诗不追求强烈的刺激,没有浓重的色彩,没有曲折的结构,纯是自然流露,一片神行。但因其人格清高超逸,生活体验真切深刻,所以只要原原本本地写出来就有感染力。正如宋人黄彻所说: “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

陶渊明的诗歌虽然平淡,却不浅薄,相反只使人感到淳厚有味。他的诗歌语言虽然只是极普通的“田家语”,却是经过高度艺术提炼的。而在这十分精粹的语言中又都含有丰富的形象,这些形象无论是自然风光,或是社会生活,都有着深厚的现实生活基础。如“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这是写诗人的生活环境。“贮”字虽只是一个平常的字眼,但用到这里却很形象很新鲜,中夏清幽凉爽的林荫好象是可以贮存、可以掬取的一瓮清泉。“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一个普通的“翼”字,同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那和煦的南风温存抚爱着欣欣向荣的禾苗的景象,生意盎然。

3.2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3.11 悲叹为官行役的劳苦,表达静念园林的思绪

陶渊明抱着“大济于苍生”和“口腹自役”的情志而“投耒去学仕”,但官场黑暗,他又不肯刻意逢迎,不与世人同流合污,因此,他虽几经进退却终无建树。他为官行役没有欢欣,反感劳苦,总是身在行役而静念园林。陶渊明是为仕不能静心,归居又不甘心,心与形的对立,使他内心非常痛苦,也很无耐。这种对立与无耐,正显示了陶渊明不愿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

3.12 描绘田园风光的恬美,抒写闲适自得的心境

在仕与隐的矛盾斗争中,陶渊明最终选择了隐,由对园林的静念化为了皈依的现实,心与形得到统一。描绘恬美静穆的田园风光,抒写闲适自得的愉悦 心境,成为陶渊明田园诗的基本内容。他视田园为人生安身立命之所,是与黑暗现实、混浊官场对立的理想境界。

3.13热爱农业劳动,强调劳动意义

作为一个不再追慕荣利、依赖官府供给的文人,陶渊明最可贵之处莫过于自食其力。对农业劳动如此充分的肯定并能如此真诚的歌颂,陶渊明之作是中国古代文人作品中的第一次;对农业劳动如此执著的热爱并能如此强调其意义,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人中的第一人。

3.14歌咏闲居生活的乐趣,表现与人交往的情谊

陶渊明在劳动中享受着生活的乐趣,又与下层文人和农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反映这方内容的诗歌,常常流露出一种其乐融融的生活情调。

诗人和邻居们一起努力耕作,农闲时赋诗饮酒言笑的乐趣。大家息息相关,亲密无间,共同欢乐。这种恬淡无争的生活和真诚坦率的交往,与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和装腔作势形成鲜明对比。

3.15反映诗人生活的贫困,揭示农村凋敝的惨象

在陶渊明笔下,田园生活也不都是惬意的,农村景象也不都是宜人的。农民不堪徭役的繁重、赋税的苛刻,纷纷逃往山林,田园荒芜,陶渊明归田初期的“余滋”之乐,后来被这“抱饥”之忧取代了。

3.16建构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蓝图

陶渊明对苦与乐的生活体验,最终使其晚年写出了表现理想社会蓝图的《桃花源诗》。它标志着诗人思想的进一步提高,也标志着他田园诗的进一步升华。虽然有很强的理想虚构性,但也表现了诗人与广大民众反抗剥削压迫、要求和平幸福的殷切希望,因而又有很强的现实合理性。3.17抒发孤独苦闷和慷慨不平的咏怀诗与咏史诗

陶渊明的一生是充满矛盾的一生,最明显的表现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矛盾冲突中,他感到孤独苦闷和慷慨不平。诗人铲除强暴、匡世济民的理想,抒发了诗人壮志不遂的刚烈愤激的情怀,展现了他“金刚怒目”的一面。

4结语

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的田园诗创立了古典诗歌的一个新流派—田园诗派,内容多是描写优美的田园风光和农村日常生活,以及自己怡然自得的闲适心情,表现出对世俗社会的厌恶和对田园自然的热爱,反映了作者高洁脱俗的品格和对生活所进行的审美的玄远开拓,被历代诗人推崇备至,甚至被看成是“为诗之根本准则”。其诗感情深厚,生活气息浓郁,语言朴素自然,没有奇僻的造句和华丽的辞藻,然而却风力内涵,旨趣悠远,具有高古浑厚的意境,形成了一种平淡自然而又韵味隽永的风格。但笔者觉得陶渊明的每一首田园诗都是他唱响的一曲心路之歌,或借物抒情,或以花讽世,或指桑骂槐„„其实都是他发出的血泪呻吟,虽然那血没有流在竹简和纸上,但是他的血和泪都是在心里流淌,流出的是苦和悲,是徘徊和忧郁,是一代人无声的抗争,是一曲苍凉的悲愤之歌,是他恨世厌俗的铁骨发出的铮铮亢音。他的人格、他的志向、他的诗情、他对诗的追求在今天对于我们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致 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王寒老师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王寒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构思和资料的收集方面,还是在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成文定稿方面,我都得到了王老师悉心细致的教诲和无私的帮助,特别是她广博的学识、深厚的学术素养、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我终生受益,在此表示真诚地感谢和深深的谢意。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同学的宝贵建议,同时还到许多在工作过程中许多同事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

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地感谢!

参考文献

(1)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陶渊明集》(2)(黄文焕《陶诗析义》卷二)(3)(钟惺《古诗归》卷九)(4)陶渊明诗词全集

(5)《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488页

下载浅谈陶渊对明诗歌的审美追求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陶渊对明诗歌的审美追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渊明传》的原文及翻译(5篇模版)

    原文:口于味,四肢于安逸,性也。然山泽静者,不厌脱粟;而啖肥甘者,必冒寒出入,冲暑拜起之劳人也。何口体二性相妨如此乎?人固好逸,亦复恶饥,未有厚于四肢而薄于口者。渊明夷犹柳下,高卧......

    中国诗歌的抒情性审美特征

    中国诗歌的抒情性审美特征 中文系2005级4班 杨有福 指导教师:郭昭第 【摘要】中国诗歌以抒情性最为见长。中国诗歌的抒情性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诗歌意境的审美意蕴、诗歌抒情......

    贫仕隐渊明人生历程(共5篇)

    贫·仕·隐 ——陶渊明的人生历程 陶渊明三仕三隐的痛苦徘徊 思想的追求者,从来就不是画饼充饥、望梅止渴的空想家,他们常常需要付诸实际行动。热情的空子要周游列国,冷漠的装......

    (21)关于高渊明等同志任职的通知123

    南昌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文件 市公交发字 [2014] 21 号关于高渊明等同志任职的通知司属各单位、机关各处室: 根据工作需要,经2014年3月19日总公司党委会研究,总经理决定, 聘用: 高渊......

    平面设计的审美追求思考论文[合集五篇]

    摘要: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在注重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对于审美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电脑技术和各种设计软件盛行,平面设计逐渐成为表现美感的重要方......

    陶行知先生诗歌诵读

    陶行知先生诗歌诵读 1、《小孩不小歌》 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您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 2、《一双手》小朋友!小朋友!您有一对好宝贝,身上摸摸有没有?找不着......

    渊明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计划和具体举措

    渊明小学 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计划和具体举措 学校是推广普通话,规范语言文字的主阵地,做好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对于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中学语文论文:中学语文古典诗歌审美教学探究

    中学语文论文:中学语文古典诗歌审美教学探究 【中文摘要】我国新树立起的教学理念开始特别强调语文这门学科的人文精神,即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这就决定了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