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必修二成语梳理探究 学生版
必修二成语梳理探究
【夸父逐日】夸父:古传说中的人名。夸父拼命追赶太阳。褒义: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也比喻人类战胜自然的决心和雄心壮志。贬义:自不量力。
【精卫填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也比喻徒劳,不自量力。(出处: 《山海经校注》:“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个神话故事写炎帝(传说中的神农氏)的小女儿被海水淹死后,化为精卫鸟,常衔木石,投到海里,一心要把东海填平的故事。)表现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和持之以恒、艰苦奋斗的精神。比喻坚持不懈。【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狐假虎威】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请罪:自己犯了错误,主动请求处罚让对方原谅。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负荆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自己严厉责罚。
【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釜:锅。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已杀卿子冠军(楚军统帅宋义),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春、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漳河),救钜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老骥伏枥】骥:千里马;枥:马槽。伏枥:就着马槽吃食。老的千里马虽然趴在槽头吃食;但仍想奔驰千里。比喻人老了仍有雄心壮志。(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青出于蓝】《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青,是指靛青,即靛蓝。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但比水更冷。荀子用青与蓝、冰与水的关系来比喻学生如果能用功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他的老师更有成就。【功德无量】旧时指功劳恩德非常大。现多用来称赞做了好事。(汉武帝时期,武帝的孙子刘洵因受卫太子事件牵连入狱,狱吏丙吉竭力保护。武帝要杀掉狱中所有的囚犯,丙吉冒死相救,后来刘洵即位为汉宣帝,丙吉把这段历史隐瞒,宣帝对他倍加敬重。长安人伍尊称赞丙吉尽心保护宣帝,功德无量。)
【火中取栗】栗:板栗,坚果。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人定胜天】指人力可以战胜自然。人的智慧和力量可以战胜自然 【脚踏实地】比喻做事踏实、实事求是、认真、自信不虚浮。【情投意合】投:相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三番五次】番:遍数。一再,多次。形容次数很多。
【平分秋色】秋色:秋天景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大显身手】显:表露,表现;身手:指本领。充分显示出本领和才能。
【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环境幽静,不受外界影响,生活安逸的地方。现用来比喻一种虚幻的超脱社会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境界。
【一盘散沙】比喻力量分散,没有组织起来。
【轻于鸿毛】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毫无价值。于:比。比喻死得不值得。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 【遗臭万年】遗臭:死后留下的恶名。死后恶名一直流传,永远被人唾骂。【马到成功】形容事情顺利,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不约而同】不: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约:约定;同:相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得陇望蜀】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通俗讲法:吃在碗里,看在锅里)【宁死不屈】宁愿死也不屈服。【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吸取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孔子《论语·为政》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不得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成事。今也用来比喻不经历最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
【有闻必录】闻:听到的;录:记录。听到什么,不管对不对,全都记录下来。【插翅难逃】插上翅膀也难逃走。比喻陷入困境,怎么也逃不了。【胡说八道】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
【大大咧咧】形容待人处事随随便便,满不在乎。这是个中性词,泛义很广,表现时好时坏,有时集中表现在不考虑后果的做法
【画龙点睛】画龙之后再点上眼睛。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图穷匕见】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三顾茅庐】顾:拜访;茅庐:草屋。多次拜访诸葛亮的茅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不耻下问】意思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
《论语·公冶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举一反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先秦·孔子《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任重道远】任:负担;道:路途 担子很重;路程很远。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先秦·孔子《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说:“有特殊社会地位以及有远大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使命重大,路途遥远。把实现仁爱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
【春风得意】春风:春天的和风。在春风轻拂中洋洋得意。旧指考中进士后的得意心情。后形容官运亨通或事情办成的得意心情。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帆风顺】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没有任何阻碍,事情很顺利。
【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朝三暮四】(古意)指聪明人善于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今意)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或者用来比喻花心,想得太多。(庄周《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因为无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后来“朝三暮四”作为一个成语,比喻人的行为反复无常。
【空中楼阁】悬在半空中的阁楼。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
【集思广益】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出自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逃之夭夭】原形容桃花茂盛艳丽。后表示逃跑得无影无踪。《国风·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后因“桃”、“逃”同音,故以“逃之夭夭”作诙谐语,形容逃跑得无影无踪。【锦上添花】在锦上再绣花。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想入非非】佛教原指非一般的思维所能达到的境界。后用“想入非非”指意念进入玄妙虚幻的境界。也形容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的事。
【落井下石】看见别人掉进陷阱里,不伸手救他,还往井下丢石头。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击、陷害。【中流砥柱】两江汇流处,有一巨石突起在江心,高有百尺左右。能够起中流砥柱之作用,挽狂澜于将倒之时,唯有这块巨石可以当之无愧。此该成语用来比喻坚强而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可歌可泣】可:值得;歌:歌颂,赞扬;泣:流泪。值得歌颂,能使人感动得流泪。【天衣无缝】原指神话中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现比喻事物非常完美自然,不露任何痕迹,没有一点儿破绽。
【百感交集】感:感想;交:同时发生;集:聚拢。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十分复杂。
【痛改前非】痛:彻底;非:错误。彻底改正以前所犯的错误。【画饼充饥】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哗众取宠】以浮夸的言论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战无不胜】形容军队打仗每战必胜或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孤芳自赏】孤:单独;唯独;孤芳:单独的一枝花。把自己看作是仅有的一支花而自我欣赏。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
【居心叵测】居心:存心;居:存;叵:不可;测:推测,料想。这里指存心险恶,不可推测。【放虎归山】归:返回。把老虎放回山林。比喻放走敌人,贻害无穷。
【循规蹈矩】循:遵循;蹈:依照。“规”和“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恨铁不成钢】形容对所期望的人不争气不上进感到不满,急切希望他变好。
【自欺欺人】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指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去欺骗别人 【语重心长】形容言辞恳切,有分量,情意深长。
【水深火热】老百姓所受的灾难,像水那样越来越深,像火那样越来越热。比喻人民生活极端痛苦。【人才济济】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乳臭未干】臭:气味。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轻人表示轻蔑的说法。【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大腹便便】腹:肚子。便便:肥胖的样子。本意是形容人的肚子大。现在有时用 来比喻人的某种丑态,含有贬意。
【相形见绌】形,比较;见:显示出;绌,不够;不足。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病入膏肓】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 ”。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草菅人命】菅:一种多年生野草。把人命当作野草。指反动统治者轻视人命,任意杀害。【沧海一粟】沧海:大海;粟:谷子。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
【锋芒毕露】锋:刀锋;芒:原指谷类种子壳上的细刺;比喻枪头;矛尖;毕:都;完全;全部。刀锋和矛尖都露出来。比喻锐气和才华等全都显露在外面,显得不成熟、骄傲,甚至盛气凌人。形容人傲气逼人;逞强好胜。或形容人锐气才干完全显露出来。
【汗流浃背】浃:湿透。汗水流得满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惭愧。现也形容流汗很多,衣服都湿透了。
【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成群的人追逐不正当的事物。含有贬义。
【粗茶淡饭】粗:粗糙、简单;淡饭:指没有下饭的菜。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叶公好龙】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含贬义。【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不翼而飞】翼:翅膀。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物品突然丢失。本意是不必宣传而自会迅速地传播。现则用它比喻消息传播极迅速。
【良师益友】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良师益友一般指同一个友人而言。
【清规戒律】清规—佛教为僧尼规定的必须遵守的规则,戒律—教徒必须遵守的生活准则。泛指规章制度,多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
【进退两难】前进和后退都难。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身不由己】身体不能由自己做主。指行为不能由自己支配。
【调虎离山】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家喻户晓】亦作“家谕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谓人人皆知。【千军万马】形容兵马很多或声势浩大。【如法炮制】仿照成法,炮制药物,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炮制:用烘、炒等针药材制成中药。【一气呵成】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铁树开花】铁树:也叫苏铁,常绿乔木,不常开花。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轻描淡写】原指绘画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描绘。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把重要问题随口提及,轻轻带过。也比喻做事不费力。
【求之不得】想找都找不到。原指急切企求,但不能得到。后多形容迫切希望得到。
【不卑不亢】卑:低、自卑;亢:高傲。形容人说话办事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这个词出现在外交场合的频率颇高,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出色的外交家在友邦人事面前特有的风骨。当然,也指平常人的品格。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鼠目寸光】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急中生智】智:智谋。形容事态紧急的时候,猛然想出办法。
【寄人篱下】寄:依靠;篱:篱笆。依附于他人篱笆下。比喻依附别人生活。【举棋不定】举:拿起,拿着。拿着棋子,不知该如何下。比喻做事犹豫不决。
【滥竽充数】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不折不扣】折、扣:出售商品时,按定价减去的成数。原指商业用语,商品按原价扣除百分之几出售,叫做打折。没有折扣,一点也不打折,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守株待兔】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近义词:墨守成规。
【流芳百世】美好形象永不磨灭,不会被忘却。
【下里巴人】下里:乡里;巴:古国名,在今川东一带。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乐曲(下里即乡里,巴人指巴蜀的人民,表明做歌曲的人和地方),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与“阳春白雪”对举。【大庭广众】大庭:宽大的场地;广众:为数很多的人群。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石破惊天】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难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唐•李贺诗《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寥若晨星】寥:稀疏。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指为数极少。
【气冲牛斗】气:气势;牛、斗:指二十八宿中的牛宿和斗宿。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青天白日】指大白天。也比喻明显的事情或高洁的品德。
【春风化雨】适宜于植物生长的风和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飞沙走石】沙土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势狂暴。
【气贯长虹】贯:贯穿。正义的精神直上高空,穿过彩虹。形容精神极其崇高,气概极其豪壮。【树大招风】比喻人出了名或有了钱财就容易惹人注意,引起麻烦。
【挥金如土】挥:散,出。挥霍钱财像泥土一样。形容人花钱慷慨或挥霍无度。
【揭竿而起】揭:高举;竿:竹竿,指旗帜。原形容秦末陈胜、吴广发动农民起义时的情况,后泛指人民武装起义。
【同甘共苦】甘:甜。一同尝甜的,也一同吃苦的。比喻有福一起享,有困难一起承担。
【三顾茅庐】顾:拜访;茅庐:草屋。多次拜访诸葛亮的茅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杯弓蛇影】原指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烈火见真金】在烈火中烧炼才能看出金子的真假。比喻在关键时刻最能考验出人的品质。
【异曲同工】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集腋成裘】指狐狸腋下的皮毛虽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成皮衣。比喻积少成多。【有眼不识泰山】比喻自己的见识太少,有名望的人在自己眼前也认不出来。是一种比较恭敬地说法。
第二篇:必修二成语
1.夸父逐日: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也比喻人类战胜自然的决心和雄心壮志。贬义:自不量2.精卫填海: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3.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4.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5.负荆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自己严厉责罚。
6.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7.老骥伏枥:比喻有志之士,年纪虽老而仍有雄心壮志 8.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9.功德无量:后亦用以称颂人的功劳﹑恩德或做大有益于别人的事情。
10.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11.人定胜天:就是人心安定,人人都能安守自己的本分,人们体现出的凝聚力和力量能够超越自然界。
12.脚踏实地:比喻做事踏实、实事求是、认真、自信不虚浮 13.情投意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14.三番五次:形容次数很多。
15.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16.大显身手:充分显示出本领和才能。
17.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地方。18.一盘散沙:比喻力量分散,没有组织起来。19.轻于鸿毛:比喻死得不值得。
20.遗臭万年:死后留下的恶名。死后恶名一直流传,永远被人唾骂。21.马到成功:形容事情顺利,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22.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23.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24.宁死不屈:宁愿死也不屈服。
25.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吸取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2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成事。今也用来比喻不经历最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
27.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28.有闻必录:听到什么,不管对不对,全都记录下来。
29.插翅难逃:插上翅膀也难逃走。比喻陷入困境,怎么也逃不了。30.胡说八道: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31.大大咧咧:形容待人处事随随便便,满不在乎
32.画龙点睛: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33.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34.三顾茅庐: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35.不耻下问:意思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36.举一反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37.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38.春风得意:后形容官运亨通或事情办成的得意心情。
39.一帆风顺: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没有任何阻碍,事情很顺利。40.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41.朝三暮四: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42.空中楼阁:悬在半空中的阁楼。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43.集思广益:指集中群众的智慧,思考并广泛吸取有益的意见,使大家受益。44.逃之夭夭:原形容桃花茂盛艳丽。后表示逃跑得无影无踪 45.锦上添花: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
46.想入非非:形容完全脱离现实地胡思乱想(贬义)。有时还指意念进入玄妙的境界(中性)。
47.落井下石:落井下石
48.中流舐柱:比喻坚强而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49.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能使人感动得流泪。50.天衣无缝:现比喻事物非常完美自然,不露任何痕迹
51.百感交集: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十分复杂。52.痛改前非:彻底改正以前所犯的错误。
53.画饼充饥: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54.哗众取宠:以浮夸的言论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55.战无不胜:形容军队打仗每战必胜或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56.孤芳自赏: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57.居心叵测:这里指存心险恶,不可推测。58.放虎归山:比喻放走敌人,贻害无穷。
59.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60.恨铁不成钢:形容对所期望的人不争气不上进感到不满,急切希望他变好。61.自欺欺人: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62.语重心长:形容言辞恳切,情意深长。
63.水深火热:老百姓所受的灾难,像水那样越来越深,像火那样越来越热。比喻人民生活极端痛苦。
64.人才济济: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65.乳臭未干:对年轻人表示轻蔑的说法。66.虚与委蛇: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67.大腹便便:本意是形容人的肚子大。现在有时用 来比喻人的某种丑态,含有贬意。68.相形见绌: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69.病人膏肓:形容病情严重,无药可救。
70.草菅人命:指反动统治者轻视人命,任意杀害。71.沧海一粟:指微不足道的事
72.锋芒毕露:。刀锋和矛尖都露出来。比喻锐气和才华等全都显露在外面,显得不成熟、骄傲,甚至盛气凌人。形容人傲气逼人;逞强好胜。或形容人锐气才干完全显露出来。73.汗流浃背:汗水流得满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惭愧。现也形容流汗很多,衣服都湿透了。74.不胫而走:意为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75.不翼而飞:比喻物品突然丢失
76.良师益友:意为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用于形容和自己亦师亦友的朋友。77.清规戒律:泛指规章制度,多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78.进退两难:前进和后退都难。比喻处境困难。
79.身不由己:身体不能由自己做主。指行为不能由自己支配。
80.调虎离山: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81.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清楚知道。形容人人皆知。82.千军万马:形容兵马很多或声势浩大。
83.如法炮制:仿照成法,炮制药物,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
84.一气呵成: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85.铁树开花: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
86.轻描淡写:原指绘画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描绘。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87.求之不得:想找都找不到。原指急切企求,但不能得到。后多形容迫切希望得到。88.不卑不亢:形容人说话办事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89.望梅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90.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91.鼠目寸光: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92.急中生智:形容事态紧急的时候,猛然想出办法。93.寄人篱下:依附于他人篱笆下。比喻依附别人生活。94.大庭广众: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95.石破天惊: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也形容声音大得惊人。96.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97.不折不扣:没有折扣,一点也不打折,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98.寥若晨星: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指为数极少。99.牛郎织女: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对恋人。
100.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101.青天白日:指大白天。也比喻明显的事情或高洁的品德。102.春风化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103.飞沙走石:沙土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势狂暴。
104.气贯长虹:正义的精神直上高空,穿过彩虹。形容精神极其崇高,气概极其豪壮。105.树大招风:比喻人出了名或有了钱财就容易惹人注意,引起麻烦。106.自强不息:形容自己不休息的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107.弓杯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108.烈火见真金:在烈火中烧炼才能看出金子的真假。比喻在关键时刻最能考验出人的品质。
109.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110.有眼不识泰山:见闻太少,认不出有地位或有本事的人。
第三篇:必修一梳理与探究练习学生版
必修一“梳理与探究”复习练习(学生用)
一、优美的汉字
1、现在一般认为最古老的汉字是。
2、可以看做是比甲骨文更加原始的文字,或 是
汉字最早的样子。
3、汉字的演变可分为两大阶段: 阶段和 阶段。两
个阶段的分野是从 到 的转变。
4、汉字形体的演变,按时代和字体的对应,大体上可分为八种字体,具体如
下:、、、、、、、。
5、独体字以图形为基础发展变化而来的是“ ”和“ ”。合体字是以独体字为基础而构成的,包括“ ”和“ ”。前
人有所谓“六书”说,即认为汉字的构成有“ ” “ ” “ ”
“ ”“ ”“ ”六种方法,前四种是构字法,后两
种是用字法。
6、象形字是依据 构成汉字的字形,如:日、月、子等。
7、指事字是在象形符号上加上指事性的 而构成的字,如:本、上、下等。
8、会意字是把两个或多个意义相关的 组合在一起而构成的字,如:休、从、比等。
9、形声字是用表义的 和表声的 合起来而构成的字,如:草、室、泥等。
10、观察教材P74汉字字形演变表,并总结汉字字形演变的规律:
11、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歌曲《中国娃》中有两句歌词“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其中“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这是汉字的 美;方方正正、横平竖直是汉字的 美。汉字还有区别于其它文字的显著特征: 美。
12、仿照示例,趣解汉字
示例 选:走在前面的人,更有选择的余地;被挑选出来的人,应是事事走在别人的前面的。
舒:
二 奇妙的对联
(一)、对联的相关知识
1.对联的性质
对联,雅称“ ”,俗称“ ”,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它言简意深,句式整齐,声韵和谐,意蕴丰富,琅琅上口,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欣赏价值。
对联的种类分为、、、、、、和。
对联由(也叫上句或出句)和(亦称下句或对句)两部分组成。其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个字。上下联有、、三种方式。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起到、的作用。
正对,也叫同类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类相关,它们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如:“神州六号飞天外遨游畅览,环宇双雄瞰地球潇洒归航。”上联写飞船遨游太空,下联写飞船回归地球。又如:“知识海洋勤是岸,科技高峰志为梯。”上联写勤奋,下联写志气。二者相互补充,给人以启迪。
反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对相反,它们相互映衬,相反相成。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反一正,一贬一褒,一抑一扬,对比鲜明,发人深省。
串对,也叫流水对,指上、下联之间具有某种因果、承接、主次等逻辑关系。即上、下联的内容连贯相承,也就是说,上、下两联虽为两句,但却是表达一句话的意思。例如:“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王维《送梓州李使君》)意思是说在山中下了一夜雨之后,树梢上像流着几百道泉水。又如:“聚来千亩雪,化作万家春。” 2.对联的特点
① 相等。对联的上、下联不论字数多少必须完全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这样才整齐、对称、平衡,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② 相对。上、下联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要求词性相对(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虚词对虚词,颜色词对颜色词,方位词对方位词,叠词对叠词等。在名词中,还可以分为若干小类,诸如天文(日月风雨霜露)、地理(山水江河城镇)、草木(桃李花果枝叶)、建筑(亭台楼阁门户)、人体(手足口耳目)等。如果用同一小类中的名词相对,则叫“工对”,颜色对、数目对也属“工对”;若是用不属于同一小类的名词相对,则叫“宽对”。
③ 相应。上、下联之间的句法结构必须彼此一致,如主谓对主谓,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递进对递进,判断对判断,等等。
④ 相合。对联的上、下联节奏一般必须相合,如上、下联都是二字一顿、三字一顿等。同时,对联要求上、下联之间平仄相对,亦即平仄相反。它的起码要求是:上联最末一字,下联最末一字。它的严格要求是:上、下联各自的文字排列一般应以两个字为单位平仄交替出现,不能一平到底或一仄到底。
⑤ 相关。对联的上、下联的含义必须有一定的关联,做到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比较常见的有三种:一是互补关系,二是对立关系,三是承接关系。
声律和谐、对仗工整、构思巧妙、意境深远,是对联的高标准。但作为初学者,只要能做到上、下联的字数相等,结构大体相同,词性基本相对,末字平仄相合,内容彼此相关,也就可以了。
此外,还要注意对联的书写和张贴。书写时,上下联都是 书写,从 写到,中间不加。张贴时,面对大门,上联在,下联在。
(二)、高考对联命题形式 近年来,历经各地高考命题专家的潜心摸索,对联考查题型出现了全新的变化。现列举常见的几种形式,作些简述,以期能为大家的复习备考提供一些有益的帮
助。
1.填空式。这种形式可以将对联和教材内容、文学常识结合起来考查。
如:有人曾见过一副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但由于其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漏,请你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
上联: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2.补拟式。这种形式可以有两种情况,一是参照一联,补拟另一联,2004年高考试卷上的对联试题采用的就是这种命题形式。二是根据题目中提供的词语拟写对联。
如:请以“尊严”和“傲慢”分别作为上联和下联的开头拟一副对联,不超过30字。
3.调整式。这种题型可以将对联的相关知识和语言表达连贯、正确使用修辞方法等考点结合。它的设题模式是,将一副对联的上联或下联的结构打乱,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上联或下联的结构特点,重新整合被打乱的上联或下联,使整副对联对仗工整。
如:江西南昌滕王阁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兴废总关情,睹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下联(内容已被打乱):阁中弟子,问江上才人,古今才一瞬,当年风景如何比。
下联调整为:。4.情景式。这种题型给考生提供一个特定的情境,结合“得体”这一考点要求拟写对联。它的设题模式是,指定一个主旨,要求考生自主拟写出一副切合主旨的对联。它既有主旨上的限制性,又有选材、结构上的开放性。考生拟写的对联不但要符合对联的写作要求,而且还要符合命题者所提供的特定情境。
如:请撰写一副励志(自勉)联,表明自己的做人原则或处世态度。如刘禹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陶行知“冷眼看天下,赤心报国家”。(提示:不要简单机械地模仿例联,可放开思维)
又如:教师节到了,沐浴着深深师恩的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老师说,请你拟一副对联,唱出心中对老师最美的赞歌。
5.话题式。这种题型只给考生提供一个话题,而其他方面都不加限制,这就为考生展现自己的才华提供了自由而广阔的舞台,人人得以展个性,显才情,见灵气。
如:请从“奉献”“立志”“恒心”等词语中任选取一个作为话题,撰写一副自勉联。
示例:奉献——
立志—— 恒心——
6.改写式。这种题型一般是在一段文字中划出两个意义相对的句子,要求根据对联知识和语言的简明、连贯以及句式的选用、仿用、变换等知识进行改写。
如: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部分改写成一幅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划线部分可改为: 7.据事对句式。这种题型的设题模式是,提供一个背景事件,并根据背景事件提供上联,要求考生根据背景事件写出下联。
如: 杨利伟首航太空,圆了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某报举办了一次征联活动,上联是“英雄飞太空,国人兴奋”,请你围绕这一事件对出下联。
8.诗文对句式。这种题型的设题模式是,将某一诗文名句作为上联,要求考生从指定的诗文篇目中找出一个既意蕴相通又对仗工整的句子来作对。它具有考查考生的修辞能力和名句名篇识记的双重考查效能。
如:杨振宁曾赞《国文》课本中一副酒馆的楹联为“绝对”,其上联为王维《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请从李白的《将进酒》中遴选出一句作为下联。
9.自由整合式。这种题型的设题模式是,将一副对联的上联和下联的结构全部打乱,要求考生根据对联意蕴和修辞的要求,重新整合被打乱的上联和下联,使整副对联对仗工整。
如:下面的词句是清末某文学家为武侯祠撰写的对联的组成部分,请把它们整合成上下两联,并将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①六出七擒 ②取西蜀定南蛮 ③中军帐里 ④点四十九盏明灯 ⑤水面偏能用火攻 ⑥收二川排八阵 ⑦五丈原前 ⑧东和北拒 ⑨变金木土革爻卦 ⑩一心只为酬三顾
上联: 下联:
10.字词修改式。这种题型的设题模式是,提供一副在个别字词上不符合对仗要求的对联,要求考生对其作出修改。
如:下面一副对联有一点毛病,请按要求改正。
一位高三的同学为街道电视室写了一副对联:“收四海风云,居斗室尽知天下事;看百朝世态,坐片时通晓古今情。”
11.词序修改式。这种题型的设题模式是,提供一副对仗不工整的对联,要求考生通过调整词语顺序的办法对其作出修改。
例: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对得不工整的地方,在不改动字句的前提下,请分别调整上下联词语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合乎对联的要求。请将修改后的对联写在下面横线上。
上联:纵目登阁鸢飞鱼跃千帆竞 下联:览胜抒怀水木清华万类荣
12.内容概括式。这种题型的设题模式是,提供一段背景材料,要求考生用一副对联对其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它具有考查考生压缩语段能力和修辞能力的双重考查效能。
如:下面是一则新闻,读后用对联的形式概括其主要内容。
法新社雅典8月27日电 在8月27日进行的男子110米跨栏决赛中,中国 的刘翔旋风般赢得了胜利,从而重新划定了男子短跑赛场的“势力范围”。
刘翔,这个21岁的上海大学生,成为第一个登上男子110米跨栏领奖台的中国人,并因此被载入史册。决赛中,自始至终一路领先的刘翔使把手落下了2米多,这种差距在奥运水平的此类比赛中是少见的。
历史上,田径赛场上的短跑项目——100米、110米和200米——始终是非洲裔和非洲——加勒比裔选手的势力范围。但在今天的110米栏决赛中,刘翔既战胜了非洲裔选手特拉梅尔(美国籍),又击败了非洲——加勒比裔选手加西亚(古巴籍),从而打破了他们对短跑项目的垄断,让中国人乃至亚洲人在这一向来被非洲裔和非洲——加勒比裔选手视为“私有领地”的项目中占得了一席之地。作为所有中国人和亚洲人的骄傲,刘翔目前已把目光投向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想在自己的家门口卫冕成功。从目前的情况看,他似乎有能力做到这一点。13.鉴赏分析式。这种题型的设题模式是,提供一副对联,要求考生对其对错、高下、妙拙作出一定的分析和鉴赏。它具有考查考生修辞能力和赏析能力的双重考查效能。
如:下面是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给出的对联,对此,很多网友提出了不同意见,请参照“意见”,回答下面的问题。
山东上联: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 山西下联: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
网友点评:山东人恭维了山西的关公一下,山西人又吹捧了山东的泰山一回。此联总体比较工整,下联中泰山观日和壶口飞瀑,一天一地,没错。不过“壶口烟”这种说法生硬,改为“壶口瀑”如何?
⑪请运用对联知识,回答这位网友的问题。
⑫请你点评一下春节联欢晚会的另一副对联。
浙江上联:饮龙井茶,品江南丝竹 江苏下联:登虎丘塔,观天下园林
三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1、你认为下面词语哪些是新词语,哪些是生造词。追捧、热销、持平、滥肆、爆满、迷你、沸辣、体惦
新词语: 生造词:
2、举出两个新词语,并就其新词义作一简要解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动,新词语也频频产生。新词语产生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一是利用已有的词语形式,赋予该词新的意义,如下海,原指到海中去游泳或打渔,现在很多场合则指放弃原来的工作,投身商界做买卖。
如: ; 如:。
3、(2006年高考安徽卷第18题)“雪藏”是近年来产生的新词。根据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分别用一个词语置换(每处不超过4个字)。
(1)某歌星多年前因直言而“得罪”公司经纪人,从此被公司雪藏,不知双方何时才能握手言和。
(2)为确保最后一场小组赛能尽遣精锐上场,该队正在考虑明日与法国队交手时雪藏部分主力。
(3)这个原先颇有一定知名度的乡镇企业,在雪藏了五六年之后,一举跻身“中国百强企业”之列。
必修一“名著导读”复习练习
一、填空:
1、《论语》成书于__________之际,是一部_______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2、孔子,名____,字_____,_____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_______,政治上主张_______,鼓励人们_______,即“出来做事”。开_______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_______人,身通六艺者_______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二、写出横线上的句子,然后背诵与理解:(课本中出现的例句)
1、吾少也贱。(《论语·子罕》)★译文:我小时候生活穷苦,所以学会了许多鄙贱的技艺。
2、三人行。(《论语·述而》)★译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我选取那些优点而效法,把好的言行记在心里;对于他们身上的缺点,我进行反省,如果自己身上也有,就立即改去。
3、君君,父父。(《论语·颜渊》)★译文:君尽君道,臣尽臣道,父尽父道,子尽子道。
4、子曰:“,鲜矣仁!”(《论语·学而》)★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一副伪善的面孔,这种人很少有仁德的。”
5、子曰:“知者乐(yào)水。知者动。知者乐。”(《论语·雍也》)★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喜好水,仁慈的人喜好山。聪明的人生动活泼,仁慈的人沉厚宁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仁厚的人有涵养,寿命长。”
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论语·卫灵公》)★译文: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话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准则吗?”孔子回答:“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7、子张问政。子曰:“,行之以忠。”(《论语·颜渊》)★译文: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做官要始终如一,不肯懈怠,执行政令表里如一,忠心不二。”
8、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论语·公冶长》)★译文:颜渊、季路侍从。孔子说:“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将车马及皮袍衣服与朋友共享,用坏了也不引为遗憾。”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劳绩。”子路说:“希望听到老师的志向。”孔子说:“使老人安逸,使朋友信任,使年轻人得到关怀。”
9、克己(《论语·颜渊》)
★译文: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合于礼,这就是仁。
10、非礼勿视,非礼勿言。(《论语·颜渊》)★译文:不符合礼的事不去看,不符合礼的话不去听,不符合礼的话不去说,不符合礼的事不去做。
11、,而由乎人哉?(《论语·颜渊》)★译文:修养仁德全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
12、仁远乎哉?。(《论语·述而》)★译文: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达到仁,仁就来了。
13、己欲立而立人。(《论语·雍也》)
★译文:自己想要立身,从而使别人立身,自己想要通达从而使别人通达。
14、子曰:“,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国君)治理国家,用道德教化来推行政治,就像北极星一样,处于它一定的方位上,而群星都环绕在它的周围。”
15、子曰:“道(同“导”,治理,引导)之以政,民免而无耻;,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用行政命令来治理,用刑法来处罚,人民虽然能避免犯罪,但还不是从心里知道(犯罪)是可耻的;用道德教化来治理,用礼来约束,人民就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会(自觉地)改过。”
16、其身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译文:有职位的人本身正直,这样不发命令事情也能办得好;有职位的人本身不正直,即使强发命令下属也不会听从。
17、有教。(《论语·卫灵公》)★译文:教育人不要区分若干等类。
18、学而不厌。(《论语·述而》)★译文:努力学习,坚持不懈,教导别人从来不知道疲倦。
19、敏而好学。(《论语·公冶长》)
★译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20、子曰:“由,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仲由,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21、子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为人师表了。”
2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学习了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但]只是去空想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
23、子曰:“求也退,故进之;,故退之。”(《论语·先进》)★译文:孔子开导说: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子路遇事轻率,所以加以抑制。
24、不愤不启。,则不复也。
★译文: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
25、孔子曰:“益者三友。,,益矣。,,损矣。”(《论语·季氏》)★译文: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26、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及其壮也,血气方刚,;及其老也,血气既衰。(《论语·季氏》)★译文:君子有三种禁戒:少年的时候,血气还没有稳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当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弱,力戒贪得无厌。
27、子曰:“,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可以呢!
28、君子坦荡荡。(《论语·述而》)★译文: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局促忧愁。
29、见贤思齐焉。(《论语·里仁》)
★译文:看见贤德的人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而内心自我省察。30、三军可夺帅也。(《论语·子罕》)
★译文:一个国家的军队,可以使他丧失主帅;一个小小的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他改变自己的志向。
31、岁寒。(《论语·子罕》)★译文:天冷以后,才知道松柏树的叶子是最后凋落的。
32、,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译文:君子只应担心自己没有才能,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33、工欲善其事。(《论语·卫灵公》)★译文:工匠要想做好他的工作,首先一定要把工具磨锋利。
34、不可雕也。(《论语·公冶长》 ★译文:腐朽的木头不可能雕刻。
35、,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
★译文:发愤用功,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忘记忧愁,不晓得衰老即将到来。
36、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论语·述而》)★译文:我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依靠个人勤奋敏捷,不断学习、求索而得来知识的人。
37、十室之邑,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
★译文:十户人家的村落,必定有人像我一样忠信,但不如我好学啊。
38、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咏而归。(《论语·先进》)
★译文:暮春三月,春服已经换上,约上五六个朋友,六七个少年,到沂水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再一路歌唱而归。
39、子曰:“吾十有(同“又”)五而志于学,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不逾矩。”(《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三、模拟题:
1、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论语·季氏》)
⑪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⑫从交友有益的角度来说,你认为孔子弟子中哪些人比较适合做自己的朋友?请举一例并说明理由。
《大卫·科波菲尔》练习题
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完成下列填空题。
1.《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著名作家 的代表作,包含了 的许多生活事实。这也是一部 的小说,不同时代的人谈起这部作品,都会为书中少年主人公 的故事所吸引,也由此体会人生的。
2.查尔斯·狄更斯是一位 的通俗作家,又是一位 的伟大天才。他创造的许多人物,的匹克威克、费金、斯克鲁奇、金格尔、裴斯匿夫、的密考伯等等。
3.《大卫·科波菲尔》以 为主线,塑了一批极具个性的人物,如忠心耿耿的,凶残贪婪的,心地善良的 等;他还塑造了一个纨绔子弟 以及他 的母亲,并将之与劳动人民 的心相对照,从中体现出民主的精神。本书的高潮是,即渔民 勇救诱骗自己未婚妻的。4.《大卫·科波菲尔》中,密考伯要大卫记住的教训是,“ ”但密考伯那种“ ”的性格成为文学中的典型,也被称作“ ”。
5.大卫的姨婆教导大卫,这可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做人箴言。
6.麦尔先生因 揭露他的母亲是靠施舍生活而失去了工作,唯一站出来谴责史蒂尔福斯行为可耻的人是,而大卫此时还没能对此事持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小说中还有一反面人物,他使大卫的姨婆破产,又想占有维克菲律师的产业,但他的罪恶行径最终被“百无一用”的 揭露,体现了狄更斯 的道德信念。
1、下列是关于名著《大卫·科波菲尔》人物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卫善良,诚挚,聪明,勤奋好学,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
B、大卫的后父默德斯东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常常责打他。母亲去世后,即把不足10的大卫送去当洗刷酒瓶的童工,让他过着基本能解决温饱的生活。C、大卫贝西小姐生性怪僻,但心地善良。她收留了大卫,让他上学深造。D、安妮斯既有外在的美貌,又有内心的美德,她最后与大卫的结合,这种完美的婚姻使小说的结尾洋溢一派幸福和希望的气氛。
2、下列是对名著《大卫·科波菲尔》作者、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的说明,找出错误的一项()
A、这部小说是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一部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的小说。B、文章通过主人公大卫一生的悲欢离合,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
C、小说在艺术上的魅力,不在于它有曲折生动的结构,或者跌宕起伏的情节,而在于它有一种现实的生活气息和抒情的叙事风格。
D、小细节刻划十分生动传神,环境描写也很有功力,尤其是雅茅斯那场海上风暴,写得气势磅礴,生动逼真,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简答题:
1、请简述《大卫·科波菲尔》中一个善最终战胜恶的故事。
2、请简述大卫·科波菲尔在半年学校生活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件事。
3、大卫·科波菲尔的吉神和凶神是谁?怎样认识他们对大卫人生的影响?
4、简要分析大卫·科波菲尔这一人物形象。
第四篇:必修五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
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
教学目标:
1.区分实词、虚词。
2.理解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3.掌握主要的文言句式。
教学重难点:现代句式和古代句式的语言区别。教学方法:运用课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文言文以简约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中学生要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是“言”“文”并重的,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理解,句式辨析等,今天我们就来梳理探究文言词语与句式。
文言词语包括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包括名词、动
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虚词:意义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代词以及兼词。
一、文言词语
包括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包括名词、动
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虚词:意义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代词以及兼词。兼词:兼有两个意义和作用的词。如:投诸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
置杯焉则胶
风雨兴焉
(一)文言虚词 常见文言虚词:
而
何
乎
乃
其且
若
所
为
焉
也
以
因
于
与
则
者
之(高考考试大纲,共18个)
虚词的作用
表结构关系(请息交以绝游
木欣欣以向荣)
表示特定的语法关系(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作定语后置的标志(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突出语气(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
表示时间(彼且奚适也)多义虚词
文言虚词虽然不多,但是绝大多数与现代汉语的不同,某些虚词有多义现象,用法比较灵活。
《逍遥游》练习
学习文言虚词的方法(要求)一:运用分析和比较的方法,理解常见虚词在上下文里的具体作用。练习一
比较并解释下列各句中的“于”字
积于今六十岁矣 ——表时间,到 而大声发于水上——表处所,从,在 业精于勤荒于嬉——表原因,由于,因为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表对象,对,对于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比较,比,超过 不求闻达于诸侯——表范围,在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表被动,被 鱼跃于渊——表处所,从
求救于术(袁术)——表对象,向 逢蒙学射于羿——表对象,向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表被动,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学习文言虚词的方法(要求)二: 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通常用法
(二)学习文言实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一词多义
积累常见文言实词,掌握其意义。示例一:属
shŭ:
隶属,归属: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类:不者,若属皆为所虏
zhŭ:
连缀,写:衡少善属文
嘱托:属予我作文以记之 示例二:兵
兵器: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军队、士兵: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兵(《信陵君窃符救赵》)战争、军事: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扬州慢》)根据上下文准确把握词义 练习
①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动词 断绝《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动词 隔绝《桃花源记》
③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动词 横渡《劝学》
④ 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动词 停止 消失《石钟山记》 ⑤ 以为妙绝
形容词 到了极点《口技》 ⑥ 佛印绝类弥勒
副词 很 非常《核舟记》
⑦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副词 完全 绝对《促织》
⑧
绝云气,负青天
动词,直上、穿过(《逍遥游》)2.古今异义
(1)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以为一个双音词。铁骑突出刀枪鸣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腹犹果然
(2)注意对偏义复词的理解与积累。
(3)注意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悦亲戚之情话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先帝不以臣卑鄙 3.词类活用
在教材的基础上补充名词作状语:
(1)表示方位或处所。译为“向(朝、往)”•“从(在、当)•”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2)表示比喻,可译为“像••一样”“像••似的”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常以身翼蔽沛公 名词作动词
乐琴书以消忧
或棹孤舟
襟三江而带五湖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然后图南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使动用法
川泽纡其骇瞩
屈贾谊于长沙
窜梁鸿于海曲
眄庭柯以怡颜
徐孺下陈蕃之榻
而征一国者 意动用法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乐夫天命复奚疑 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第二课时
二、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 表判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⑴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⑵夫战,勇气也。
⑶莲,花之君子者也,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⑷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诚”表判断。⑴臣乃市井鼓刀屠者。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⑷梁父即楚将项燕。⑸环滁皆山也。⑹此亡秦之续耳。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8)宾主尽东南之美。3.动词“为”“是”表判断(注意和代词“是”的区别)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⑵问今是何世。
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⑷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4、主谓直接表判断的。⑴荀卿,赵人。⑵刘备天下枭雄。
5.用“非”表示否定判断。予本非文人画士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
(二)被动句
一、“于”表被动
不拘于时,学于余
二、“见”表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三、“见„„于”表被动
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四、“为”表被动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五、“为„„所”表被动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六、“被”表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余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七、动词本身表被动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八、“受„„于”表被动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三)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文言文中是很多的。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2.省略谓语。
3.省略宾语。
4.省略介词。
5.省略量词。
(四)倒装句 宾语前置
A.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⑴古之人不余欺也。
⑵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⑶忌不自信。
B.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宾语,宾语前置。⑴大王来何操? ⑵沛公安在? ⑶执肃手曰:“卿欲何言?” ⑷微斯人,吾谁与归!⑸不然,籍何以至此?
C.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⑵夫晋,何厌之有? ⑶唯利是图,唯才是举。
(五)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甚矣,汝之不惠!
(六)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1.中心词+定语+者式结构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寻找能够出使回复秦国的人 2.中心词+之+定语+者式结构 率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百人
率领谢庄精通武艺善于格斗的少年 中心词+之+定语式结构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佩带着长长的长剑,戴着高高的帽子 都督阎公之雅望
有崇高声望的都督阎公 中心词+数(量)词式结构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一顿有时(就)吃掉一石的粮食。铸以为金人十二。
用它铸成了十二个金人。
4、介词结构后置
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些则置后作补语。⑴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⑵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⑶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⑷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三、成语中的文言现象 出自文言文中的成语举例
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劝学》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因利乘便、翁牖绳枢、揭竿而起、云集响应、度长契大、同年而语——《过秦论》 今是昨非、欣欣向荣——《归去来兮辞》)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高朋满座、钟鸣鼎食、萍水相逢、老当益壮、命途多舛、达人知命——《滕王阁序》
成语具有文言虚词现象
一蹴而就——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侧目而视、同日而语——而,表示修饰关系。动辄得咎——辄:就。动不动就受到处分或谴责。逃之夭夭——出自《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花。”原来形容桃树十分茂盛,后因“桃”和“逃”同音,人们就用来表示逃跑的意思。这里“之”的意义和用法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刮目相待——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其中“相”的意思是第三人称,他。
成语“无所不为”的“所”是特殊代词,表示动作行为支配的对象。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成语中的文言现象 名词作状语:
鳞次栉比——鳞:鱼鳞;栉:梳篦的总称。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街谈巷议—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议论。指民间的舆论。
土崩瓦解——比喻事物的分裂象土崩塌、瓦破碎一样,不可收拾。比喻彻底垮台。
管窥蠡(lí)测——管:竹管;蠡:贝壳做的瓢。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
声名鹊起——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名词动用
未雨绸缪——绸缪:紧密缠缚。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准备。密云不雨——满天乌云不下雨。比喻事物正在酝酿,一时还没有发作。
不胫而走——胫:小腿。没有长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使动用法
兵不血刃——兵:武器;不血刃:不使兵刃见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曲突徙薪——曲:弯;突:烟囱;徙:迁移;薪:柴草。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汗牛充栋——栋:栋宇,房屋。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意动用法
幕天席地——把天作幕,把地当席。原形容心胸开阔。现形容在野外作业的艰苦生活。不远千里——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师心自用——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形容自以为是,固执己见,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通假字
善刀而藏——善:善通“缮”,擦拭。将刀擦净,收藏起来。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厉兵秣马——厉:同“砺”,磨;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状语后置
持之以恒——持:保持,坚持;恒:恒心。有恒心地长期坚持下去。宾语前置
吞舟是漏——本指大鱼漏网,后常以喻罪大者逍遥法外。时不我待—— 我待:“待我”的倒装,等待我。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
第五篇:必修模块2“梳理探究”教学设计解读
必修模块2“梳理探究”教学设计
泉州三中 刘金霞
“梳理探究”模块是新教材的一个亮点。梳理,可以使学生对过去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通过梳理,学生对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和体验,并从中掌握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探究尤其重视学生的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改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而探究型的课很难通过一两节课解决问题,往往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但是本模块所占用的课时并不多,一般就是1-2个课时一个专题,不论是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还是学习成果的交流都不能很好地实现。如果学生的基础较差,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学生的主动性不强,就更加难办。这些都不可能使这个亮点没办法很好地起到该起的作用,也可能使编写者的初衷变得有点尴尬。如何使这个亮点亮起来呢,我们备课组是这样想的:
一、教材处理:
必修(2)的“梳理探究模块共有三个专题,其中《成语-----中华文化的缩微景观》属于知识性材料,《修辞无处不在》侧重于“积累与梳理”,与学生平常的学习以及高考联系非常紧密,学习的重点就放在学生对以往知识的梳理上。《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的探究性较强,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与合作的能力,要求较高。应以探究性学习为主。老师要给与较多的指导与鼓励。
二、教学设计
第一、在时间的安排上我们做了一个综合调整:(1)、将“梳理与探究”模块提到“阅读鉴赏”模块和“表达交流”模块前面来上。每个专题用1-2个课时,师生共同学习相关知识材料,然后布置学生自主学习的题目与测试评价的标准,让学生心里有数。(2)、解决课时问题。将该模块与“阅读鉴赏”结合起来。利用“阅读鉴赏”的每节课的前几分钟来做“梳理与探究”成果交流。化整为零,积少成多,尽量多给该模块一些时间。(3)、与“表达交流”模块结合,以书面表达和口语交流的方式完成成果交流与巩固。
第二、具体操作办法与过程。课前准备:将同学每四人分为一个小组。一个专题一个负责人(包括“名著导读”模块的成果交流在内,正好每个同学都有一次机会)。从第12周开始必修(2)的学习,到期末考试大概有10周时间,每周至少有5节课,这样就有50次可以用来交流成果。除掉师生共同学习该模块的知识材料的几节课,还会有45节课左右,一般情况下,每个学生都有一次机会上台展示该小组的研究成果。为了更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共享,也为了每个同学受到更全面的锻炼,我们将交流的形式做了补充。即:同学在台上展示研究成果的时候,其他的同学也不能光听,还应该将该同学的材料记录下来。要求每个同学准备一个笔记本,利用课余时间来记录整理同学们的研究成果。老师应该将一些记录的方法技巧告诉学生,让他们能最大限度的记录这些研究成果。这样,既交流了研究成果,又使同学们的表达交流能力得到了锻炼,还充分利用了时间,一举三得。
第三、每个专题的课标要求与研究题目设置。《成语----中华文化的缩微景观》: 师生共同学习的内容有:成语的来源与结构(可利用这次学习来复习初中的语法知识,达到梳理的目的。同时,还要将成语中存在的古汉语的语法加以补充,让学生借助成语来学习文言文基础知识);成语的特点;成语的分类;对比不同民族的成语,了解成语与文化的关系等。研究题目:
(1)从学过的古文中寻找成语,并从来源与结构、特点、感情色彩、正确使用等角度来分析这些成语。
(2)“趣味成语”(按照不同的标准积累一些成语)。如形容知识丰富学问深广的成语、形容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景色的成语、描写雪景的成语、表示诚信的成语、含有“笑”(“哭”)意思的成语、描写雨大的成语、描写医术高明的成语、含古代妙计的成语、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含有一组近(反)义词的成语、描写人的品质(智慧、仪态风貌、神情动作)的成语等。
(3)搜集整理一些容易读错、写错、用错的成语。(4)成语猜谜、成语对联、成语接龙等。《修辞无处不在》: 师生共同学习的内容有:
(1)树立“大修辞”观念,即修辞无处不在。
(2)“语音修辞”,主要是从语音的调配上所进行的修辞活动,可以造成语音上的整齐与和谐,形成一种节奏回环往复的旋律美。常用修辞格如排比、反复、顶真、对偶,以及又叠音词、联绵词的运用,古典诗词中的平仄相间、押韵等。
(3)“词语修辞”,着眼于词语的选择与搭配,类似古人的“炼字”。(3)“句子修辞”(着眼于句子的选择。如长句和短句、肯定句与否定句、整句与散句、顺序句和倒装句、主动句和被动句、陈述句和反问句等。)结合原来学习过的句子,系统复习一下。
研究题目:
(1)收集运用修辞手法的优美句子与同学一起欣赏。(2)搜集古人“炼字”、“一字师”的故事。(3)用适当的修辞美化自己的文章。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师生共同学习“姓氏源流”、“年节风俗”、“民族探源”,明白文中所讲的内容,从文化的角度切入,对文化现象进行思考。
研究题目:泉州特殊姓氏源流、泉州的年节风俗、泉州的名巷、泉州古名人、泉州古八景与泉州十八景、泉州的市花、虫寻 埔女与惠安女服饰、闽南语中的古汉语现象等。
三、模块评价: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
学生互评:要求同学们在记录的时候给展示成果的同学打个分数(5分制),然后小组合议给出该同学的小组评分。
教师评价:(1)给展示成果的同学打分(5分制)。
(2)每周将同学们的记录本收上来,依据记录情况打分(5分制)。师生共同评价:学期末结合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给每个同学一个综合分。终结性评价:
《成语----中华文化的缩微景观》《修辞无处不在》结合高考等相关内容出一份考卷(100分制)。
模块成绩=过程性评价*60%+终结性评价*40%
“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必修(2)的“名著导读”部分共介绍中外两部小说,分别是巴金的《家》与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在教材处理与教学设计上与“梳理与探究”模块相似。将该模块放在“梳理探究”之后,用2-3个课时,师生共同完成这两篇小说的学习。然后以征文的形式完成模块评价。研究成果展示与模块评价与“梳理探究”相似。
《家》师生共同学习的内容有:小说的主要内容及艺术成就。巴金的生平与小说中的人物原形。这部小说的现实意义。
征文题目:(1)欣赏电影《家》,并与小说作对比。谈谈自己对电影中演员的选择及表演艺术的看法。(2)以“假如我是(《家》中的一位人物)”为题写一篇文章。
《巴黎圣母院》师生共同学习的内容有:雨果和他的作品、《巴黎圣母院》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中外小说塑造人物方法的对比。
征文题目:
(1)请以所学过的中外小说为例,谈谈中外小说在塑造人物上的异同。(2)欣赏电影《巴黎圣母院》,并与小说作对比。谈谈自己对电影中演员的选择及表演艺术的看法。
(3)以“我 的文学形象”为题写一篇文章。注:学生可任选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