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重、难点梳理
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重、难点梳理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5.1 追寻守恒量
教学要求:
1、通过实例了解能量;
2、知道自然界中能的形式多样性及其转化。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能量的概念几乎是与人类对能量守恒的认识同步发展起来的,能量的概念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个守恒量。守恒关系是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一类关系。“机械能守恒”这个词学生并不陌生,但是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它的认识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自己阅读教材,提出一些问题。教学难点:
让学生建立守恒的观点,教师除了演示斜面的实验以外,还可以演示滚摆实验和单摆实验,同时说明:在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没有摩擦和介质阻力,物体好像“记得”自己初始的高度,即某一量是守恒的。
教学疑点:
能量为何守恒,如何守恒的 易错点:
能量转化不是能量消失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伽利略斜面实验;
2、重要的思想方法:守恒的思想。
5.2
功
教学要求:
1、理解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要素;
2、知道功是标量,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lcosα,并能进行有关分析和计算;
3、理解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
4、通过实例说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教学重点:
1、理解功的概念;
2、掌握功的计算。教学难点:
1、对正、负功的理解;
2、总功的计算。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教学疑点:
1、公式W=Flcosα并不是普遍适用的,它只适用于大小和方向均不变的恒力做功;
2、公式中各字母正负取值:F、l均取正值,W的正负取决于cosα的正负;
3、l的确切含义:本教材中指出l是物体位移的大小,因为高中阶段研究的是质点。物体的位移与“受力作用的质点”的位移是一致的;
4、功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运动形式无关。易错点:
1、参考系问题:位移l是相对于参考系的。对不同的参考系,同一过程中算出的功也会不同,为了避免这种“不确定性”,一般中学物理约定,计算功都以地面为参考系,而不随便取其它物体为参考系。
2、α角含义和取值范围:α角是“力方向和位移方向”夹角可结合教材中问题与练习第1题来提醒学生。
3、F、l同时性。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题目:例题,书后习题:1、2、3、4;
2、重要思想方法:
①W=Flcosα公式:一种分解力:垂直位移方向和平行位移方向分解W=(Fcosα)l,第二种分解位移:沿力方向和垂直力方向分解W=F(lcosα)。②总功求解:一种是求合力W=F合lcosα,一种是求各个力做的功W=W1+W2+„„
5.3
功 率
教学要求:
1、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的定义及定义式;
2、理解功率与力、速度之间的关系,能运用其解释和计算汽车启动和行驶中的有关问题;
3、区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区分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 教学重点:
1、理解公式P=Fv的意义;
2、理解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教学难点:
发动机额定功率与汽车最大速度的关系。教学疑点:
P=Fv中F是否是恒力,F是恒力时,v是平均速度指平均功率,v是瞬时速度,指瞬时功率;F是变力时,v是瞬时功率,指瞬时功率。易错点:
1、“快慢”与“大小”区分。
2、P=Fv理解,容易停留在简单直观的印象上,认为牵引力大,加速度就大,末速度也大,现在得出由功率来制约速度和牵引力,学生自然会感到与生活经验相悖。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题目。例题,书后习题3、4;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2、重要思想方法:极限思想。
5.4 重力势能
一、教学要求:
1、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经历重力势能概念的建立过程;
2、理解重力势能及其定义式,知道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关系;
3、理解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二、教学重点:
重力势能的概念和计算。Ep=mgh
三、教学难点:
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⑴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位置有关。⑵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加。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减小。⑶ΔEp=-WG
四、教学疑点:
重力势能的概念
五、易错点:
重力势能的理解。
⑴重力势能是状态量是标量; ⑵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
⑶重力势能属于物体和地球组成系统。
六、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题目:书后习题2、3、4;
2、重要思想方法:极限思想。
5.5 探究弹性势能
教学要求:
1.了解弹性势能的概念,知道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有关。2.学习并掌握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
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的过程:
1.提出猜想:根据弹力的性质和弹性势能的定义。分析出与弹性势能大小有关的物理量与可能的表达式。
2.确定计算弹性势能的方法:拉力克服弹簧弹力所做的功等于弹簧增加的弹性势能。
3.从恒力做功W=Fl着手,画出力随位移变化图象,得出弹性势能表达式EP=kx2/2。教学难点:
拉力(变力)做功的计算 学生疑点: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弹性势能的大小是否也具有相对性。学生易错点:
学生往往认为始未两位置作用力和的一半就是平均作用力不知道只有力随位移按线性变化时,才能用始末力和的一半作平均力来计算功。教学资源
书P16:说一说:在以上探究中我们规定: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下,也就是既不伸长也不缩短时的势能为“0”,能不能规定弹簧某一任意长度时势能为“0”势能?说一说你的想法。
重要思想方法:势能是相对的、弹簧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少,弹簧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弹性势能的变化与“0”势能规定无关。
5.6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阅读“探究思路”掌握实验设计的指导思想。2.掌握实验技巧,学会数据处理。教学重点、探求的思路与操作技巧
1.实验中没有具体测出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而是设定每一根橡皮筋对小车做功W,来探究小车速度与皮筋做功的关系。
2.实验中应注意解决:相同皮筋的选取及固定,小车运动阻力的平衡,纸带上合适点间距离的测量。教学难点:
相同皮筋的筛选与固定。学生疑点:
弹力做功与速度间的函数关系。学生易错点:
对皮筋与小车的操作。教学资源:
书P18:做一做,用Excel作图并显示皮筋对小车做功与小车速度的函数关系。
指导思想: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计算机处理有关实验问题。
5.7 动能和动能定理
教学要求:
21.理解动能及其表达式EK=mv/2 2.掌握动能定理及其推导过程
3.学会用动能定理进行分析、解释和计算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4.体会用能量观点解决力学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教学重点:
1)动能的表达式
2)动能定理的推导及其式中各量的含义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3)用动能定理解决有关生活和生产实际问题
4)体会用动能定理解题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优越性
3、教学难点:
用动能定理解决有关生活和生产实际问题。
4、学生疑点:
动能也是相对的、动能定理相对于哪些参考系统成立?
5、学生易错点:
①认为动能有方向,物体速度不变,方向由向右改为向左,认为动能发生变化了。
②合力功计算常出错。
6、教学资源:
我们在第四章曾用牛顿定律解答过一个问题:民航客机机舱紧急出口的气囊是一条连接出口与地面的斜面,若斜面高3.2m,斜面长4.0m,质量60kg的人沿斜面滑下时所受的阻力是240N,求人滑至底端时的速度。请用动能定理解答本题。
指导思想:比较用牛顿定律解题和运用动能解题过程,体会用能量观点解题的优越性。
5.8 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要求
1、理解功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2、掌握机械能守恒的内容及适用条件
3、会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力学问题 教学重点
1、机械能守恒中功能关系的理解
2、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理解 教学难点
1、机械能守恒的判断
2、物理过程和状态的选取 疑点
1、对机械能概念的理解
2、机械能不守恒时其变化量与除重力、强力外其它力做功相对应 易错点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
2、系统的选取和定律表达式的选取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
书P23例题,体现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2、重要的思想方法
①用能量观在解决力学问题 ②理解联系实际的思想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5.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要求
1、理解实验原理,实验思路和方法
2、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重点
1、尝试设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方案
2、经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过程,学会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实验条件的控制,满足守恒条件
2、实验误差的分析 疑点
1、纸带选取的要求及其处理方法
2、由于阻力存在,故动能增加量必定稍小于势能的减小量 易错点
1、实验步骤的操作先后次序
2、数据处理方法的选择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设计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重要的思想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及误差分析
5.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教学要求
1、掌握能量守恒定律,理解这个定律的重要意义
2、能用能量守恒定律在分析计算有关能量守恒的综合性问题
3、理解能量耗散,认清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1、能量概念的理解,能量的转化与做功的关系
2、能量耗散 疑点
1、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
2、能量是守恒的不可消灭,为什么还要节约能源 易错点
1、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相混淆
2、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书P30.Ex3, 开放性习题,答案不唯一
2、重要的思想方法: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②用守恒的思想分析实际问题。
第六章 曲线运动
6.1曲线运动
教学要求:
1.知道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2.理解曲线运动的条件
3.感受飞镖、钢球所作的曲线运动 教学重点:
1.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轨迹曲线的切线方向
2.曲线运动的受力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 3.曲线运动的性质是变速运动
4.曲线运动的特点是速度方向沿轨迹曲线的切线,与合力分布在轨迹两侧 教学难点:
1.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轨迹曲线的切线方向 2.运用曲线运动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3.运用物理语言描述某一实际的曲线运动 疑点:
P33图6.1-4怎样才能说明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轨迹曲线的切线方向?是否缺少取极限、化曲为直的解释? 易错点:
轨迹曲线与速度、合力的关系 思想方法:.物理概念源于从生活实际中的数学抽象,如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这一概念
题目:
1.P34(3):通过习题,可以让学生分析总结轨迹曲线与速度、合力的关系
6.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教学要求:
1.知道分运动与合运动的等效性 2.知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
3.会运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分运动与合运动 4.会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与合成运动 教学重点:
1.知道分运动与合运动的等效性
2.会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与合成运动 教学难点: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1.会运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分运动与合运动 2.会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与合成运动 疑点:
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与合成运动 易错点:
1.在实际应用中有意义的运动合成与分解应该是根据实际的运动趋势合成与分解运动,思想方法: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和分解运动矢量 题目:
1.P37(2)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研究一个实际的运动,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
2.P37(4)运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分运动与合运动,加深对合运动分运动的理解
6.3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教学要求:
1、通过实验,感受平抛运动的规律
2、通过对比运动,找到平抛运动的规律
3、通过平抛运动轨迹的研究,知道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感受平抛运动的规律
2.通过对比运动,找到平抛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
1.通过对比运动,找到平抛运动的规律
2.通过平抛运动轨迹的研究,知道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 疑点:
1.实验6.3-3中,由于实验装置的原因,一球即使不是平抛运动,感觉也是同时落地,加上人耳朵的最小分辨时间是0.2s,很难正确得出两球是同时落体这一结果
2.实验6.3-4中,实验误差有时比较大,怎样才能处理好实际与理论的关系,特别是在不知道规律的情况下? 易错点:
通过平抛运动轨迹的研究,知道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 思想方法:
1.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物理学的基础
2.通过对比已知运动与未知运动,找到平未知运动的规律 题目:
1.P40《说一说》,通过现代科技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2.P40(2),通过传统的实验方法合装置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6.4抛体运动的规律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教学要求:
1.知道平抛运动的特点
2.会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研究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 教学重点:
1.平抛运动的规律
2.斜抛运动规律的推导 教学难点:
1.运用数学函数描述抛体运动的轨迹
2.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研究抛体运动的轨迹 疑点:
斜抛运动规律的推导 易错点:
1.平抛几个重要结论
2.斜抛运动的几个重要结论 思想方法:
1运用矢量的合成与分解,根据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和等时性原理研究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 题目:
1.P37(2)通过实例,分析感受速度的合成与分解的具体应用
2.P37(3)(4)通过作实物图(俯视图)和函数图象物体作曲线运动的轨迹及分运动、合运动的关系
6.5
圆周运动
教学要求:
1、知道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知道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2、知道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各物理量的概念及其定义式。
3、认识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会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点:
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各物理量的概念及其定义式。教学难点:
匀速圆周运动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疑点:
如何认识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不变及“匀速”的含义。易错点:
有关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性问题 教材中值得注意的题目:.教材第47页利用匀速圆周运动的知识测自行车的前进速度。主要要求学生知道并会应用匀速圆周运动中同轴转动的物体角速度相同,皮带或者齿轮传动的物体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6.6
向心加速度
教学要求: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1:认识向心加速度的概念。
2:能用向心加速度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重点:
向心加速度的概念及其公式。教学难点:
不在同一直线上速度变化量的讨论及向心加速度的公式推导。疑点:
向心加速度方向的推断 易错点:
对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的认识。教材体现的思想方法:
要让学生领会运用极限法思想讨论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6.7
向心力
教学要求:
1:通过实验体验向心力的方向,理解向心力概念。
2:知道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向心力的公式。3:了解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的分析方法。教学重点:
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及其公式。教学难点:
会分析具体问题中的向心力。疑点: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是否就是使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易错点:
向心力的来源判断。教材中值得注意的题目:
教材55页第4题。此题可以讨论由于半径的改变使角速度、线速度、绳子上的拉力的变化情况。
6.8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要求:
1:能分析生活中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
2:会用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的公式对具体问题进行计算。3:注意生活中的离心现象,能分析生活中的一些长见问题。教学重点:
分析生活中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教学难点:
会分析具体问题中的向心力来源并进行计算。疑点:
做圆周运动物体受力分析及向心力的来源确定。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易错点:
向心力的来源。教材体现的思想方法:
通过对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7.1行星的运动
教学要求
1.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不同的观点; 2.知道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规律的描述;
3.应用开普勒三定律解释和研究行星(或卫星)的运动; 4.知道人类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教学重点
地心说和日心说、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
由第二定律可知,行星在近日点速率越大。在远日点速率越小。行星从近日点到远日点的过程,是速率逐渐减小的过程。疑点
开普勒第一定律告诉我们,行有的行星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实际上,多数大行星的轨道与圆十分接近,所以,我们在中学物理中解决行星绕太阳的运动问题时,把行星运动近似看成匀速圆周运动。易错点
开普勒第三定律是行星绕日运动的规律,也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K值与卫星无关,只有行星有关。卫星绕同一行星运动K值相同,绕不同的行星运动K值不同。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
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开普勒对行星运动的贡献、物理学史题型在近年高考中时有出现,要重视。近两年,以天体问题为背景的信息给予题在全国各类高考试卷中频频出现,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考查考生从材料、信息中获取有用信息以及综合能力。这类题目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信息给予部分和问题部分。
(2)重要的思想方法
通过对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开普勒等科学家关于行星运动规律研究的介绍,领略到前辈科学家们对自然、奥秘不屈不挠探索的精神和对待科学研究一丝不苟的态度,感悟到科学的结论总是在顽强曲折的科学实践中悄悄地来临。
7.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教学要求
1.知道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行星质量成正比,与行星和太阳间距离的二次方 成反比。
2.知道太阳的引力与太阳的质量正比,与行星和太阳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3.知道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与太阳的质量、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二者的距离 的二次方成反比。教学重点
1、科学家的不同猜想
2、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教学难点
1、为什么可以把行星的轨道当作圆来处理;
2、吸引力与半径的关系;
3、吸引力与太阳及行星质量的关系. 易错点
1.初学者容易在同一题目中将两个不同的半径用一个符号r来代替(如地球的半径用r,而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半径也用r,产生错误).
2.不会合理运用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
6、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
(课本:问题与练习2.)在探究对行星的引力的时,我们以左边的三个等式为根据,得出了右边的关系式。左边的三个等式有的可以在实验室中验证,有的则不能。这个无法在实验室验证的是怎样得到的?
注:探究题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是常见的题型之一,这是与新课改相一致的,必须加以重视.
(2)重要的思想方法:
这是极好的科学教育素材,通过猜想,模型的简化、运用向心力公式、开普勒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等知识进行数学推理计算,最终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索精神。
7.3 万有引力
教学要求:
1.知道月一地检验。
2.知道万有引力定律和引力常量的测定。3.掌握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引力的方法。教学重点:
1.猜想I:“天上”的力与“人间”的力可能出于同一本源? 2.“月—地”检验,这个大胆的想法要求事实检验 3.万有引力定律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4.引力常量的测量:引力常量的值、单位。教学难点:
一般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不等于集中物体质量的质点之间的万有引力,所以不能直接用公式F=Gm1m2/r2进行计算。疑点:
万物之间的引力属于同一性质的力。易错点:
万有引力定律中的r的取值。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
82已知r月地=3.8×10m,T月=27.3天,g=9.8m/s,求a月/g=? 2.思想方法:
a.大胆猜想,直觉,洞察力。b.显示微小物理量的放大方法。c.掌握物理常量数量级的重要性。
7.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教学要求:
1、掌握测量地球质量的方法。
2、了解利用万有引力理论发现未知天体的过程。
3、掌握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的方法,理解万有引力理论在天文学上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
1.“称量”地球的质量——“黄金代换” 2.计算天体的质量M 3.计算天体的密度ρ 4.发现未知天体 教学难点:
计算天体的密度 教学疑点:
未知天体的发现 易错点:
计算天体的质量及密度 教学资源:
1.课本上值得重视的题目
已知月球的质量是7.3×1022kg,半径是1.7×103km,月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有多大?这对宇航员在月球表面的行动会产生什么影响?
2.重要思想方法
把天体运动处理成匀速圆周运动
7.5 宇宙航行
教学要求
1.了解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理解并能推算第一宇宙速度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2.会计算不同轨道上的人造地球卫星的速度和周期
3.关注人类在航天领域和宇宙开发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4.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发展爱国主义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人造卫星
2.三个宇宙速度 3.梦想成真 教学难点
在卫星的轨道半径r、线速度υ、角速度ω、周期T、向心加速度a这五个物理量中,当其中一个物理量发生变化时,另外四个物理量一定同时发生变化。疑点
卫星绕地球运动时,由于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了卫星绕地球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而万有引力指向地心,所以地心一定是卫星圆轨道的圆心。卫星的轨道平面可以在赤道平面内,也可以和赤道平面垂直,还可以和赤道平面成任一角度。易错点
发射速度:将人造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运行所必须具有的发射时的速度 绕行速度:卫星在轨道上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所具有的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运行速度中的最大速度,也是卫星发射速度中的最小速度。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
金星的半径是地球的0.95倍,质量为地球的0.82倍,金星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是多大?金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大?
2.重要的思想方法
在推导第一宇宙速度的两个不同形式的表达式中,注意代换方法的运用
7.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教学要求
1.初步了解经典力学的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知道相对论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影响。
2.通过实例初步了解经典力学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知道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3.初步了解微观世界中的量子化现象。教学重点、难点
1.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2.从低速到高速 3.从宏观到微观
4.从弱引力到强引力 疑点
只要天体的实际半径远大于它们的引力半径,那么由爱因斯坦引力理论和牛顿引力理论计算出的力的差异并不是很大。但当天体的实际半径接近引力半径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时,这种差异将急剧增大。这就是说,在强引力的情况下,牛顿的引力理论将不再适用。易错点
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低速、宏观物体的运动。量子力学的研究对象:高速、微观物体的运动。教学资源
重要的思想方法
通过对牛顿、爱因斯坦等于科学家关于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理论的介绍,领略到前辈科学家们对自然奥秘不屈不挠探索的精神和对待科学研究一丝不苟的态度,感悟到科学的结论总是在顽强曲折的科学实践中悄悄地来临。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
第二篇:高中数学知识点重难点 北京通用 人教B版必修
高中数学重难点(人教B版)
必修内容
必修1:集合,函数,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对数,幂函数)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选修内容
理科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 选修2-3:计数原理,概率,统计案例
选修4-1:相似三角形定理与圆幂定理,圆柱圆锥与圆锥曲线 选修4-4:坐标系,参数方程
文科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第三篇:如何处理高中物理难点
目录
0 引言„„„„„„„„„„„„„„„„„„„„„„„„„„„„„„5 1 问题的提出„„„„„„„„„„„„„„„„„„„„„„„„„„„5 1.1 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5 1.2 本论文的研究现状„„„„„„„„„„„„„„„„„„„„„„5 1.2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6 1.4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6 2 高中物理课难点问题的界定„„„„„„„„„„„„„„„„„„„„6 2.1高中物理难点概述„„„„„„„„„„„„„„„„„„„„„„ 6 2.2对难点的逐一解析„„„„„„„„„„„„„„„„„„„„„„7 2.3难点的年级的区分„„„„„„„„„„„„„„„„„„„„„„9 3 高中物理课难点的形成原因„„„„„„„„„„„„„„„„„„„„9 3.1物理课程方面的原因„„„„„„„„„„„„„„„„„„„„„10 3.2学生知识方面的原因„„„„„„„„„„„„„„„„„„„„„10 3.3学生学习困难的心理分析„„„„„„„„„„„„„„„„„„„10 4 讲授物理课中难点时的方法与处理„„„„„„„„„„„„„„„„„11 4.1讲授法概述„„„„„„„„„„„„„„„„„„„„„„„„„11 4.2讲授法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11 4.3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知水平去讲授难„„„„„„„„„„„11 4.4运用形象类比来讲授难点„„„„„„„„„„„„„„„„„„„11 4.5结合实验去讲授难„„„„„„„„„„„„„„„„„„„„„„12 5 附录„„„„„„„„„„„„„„„„„„„„„„„„„„„„„„13 6 参考文献„„„„„„„„„„„„„„„„„„„„„„„„„„„„16 7 致谢„„„„„„„„„„„„„„„„„„„„„„„„„„„„„„„„„„ 16
0引言
高中物理课中的难点可以描述为是课堂中学生难以接受、教师感到难以处理的内容,而这些难点部分又是重要的物理知识点及考点,也是教学中的重点。所以,如何去讲授这些难点,怎样讲授好这些难点,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高中物理在高中所有学科中难度较大,这是大家公认的。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物理现象的认识、物理过程的建立、物理情景的想象等构成了高中物理课堂中的诸多难点。本文试就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难点的原因及讲授难点的方式方法进行简析。
1问题的提出
1.1 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物理课的教学难点是指学生难于理解,不易掌握的知识.教学难点是教学的暗礁;是学生学习的障碍,讲解不透就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障碍,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对学生对物理的学习产生阴影.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难点,运用较好的讲授方法引导学生攻破难点.更应该重视图像、类比、实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来引导来化难为简。教材、教法和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三个主要因素。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物理科学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物理科学作为认识世界、改变世界、培养人的科学素养的重要学科,是我们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要武器,怎样较好地向学生讲授物理课,溶解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便成为重中之重!
我国现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提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输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新课改要求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充分利用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科学的兴趣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掌握科学学习方法使其成为终身学习者和科学探究者。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与人类探索研究物理知识过程相似。因此,如何讲授高中物理的难点对于更好地进行物理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课程中必须努力分析,认真总结,大胆创新,全力进取!
物理的教学方法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把本来生动的、丰富的物理知识变成—堆枯燥难懂的材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运用合适的手段来讲授,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良好的讲授方法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上,创设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的学习环境上,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养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少教师感到物理难教,学生感到物理难学,这是目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就是想从实际教学出发,结合教学实际需要,解析高中物理的抽象知识,发掘有效的讲授方法,创设物理情景,突破物理教学难点,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效果的目的。
1.2 本论文的研究现状
国家教科所关于高中物理课的难点教学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在难点教学的教学目标的设置,难点教学的实施途径,情感教育的目标以及契机都已有较为深刻的认识。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难点,是制约物理教学成效的瓶颈。因此,在物理教学中突破教学难点,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物理知识。
对于高中物理教学,刘炳升、陶洪、胡生育、张大昌、李新乡、张得启等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发表了许多专著。
一些在教学—线的教师也经常在各类中学物理教育教学期刊上刊登关于实验教学的文章,对中学物理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但从讲授方法上来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难点的较少,本课题就是希望能够在如何运用有效的讲授高中物理课中的难点问题做—些研究和探索,为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新课程改革做—些积极有益的尝试。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对产生物理课堂难点的不同原因进行分析,分析了它们的本质,提出了物理难点的讲授方法及其应对难点的策略。具体的步骤是:在全面充分地参阅全日制高中物理教科书、教育学、心理学、高中物理教学法和教学认知论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的具体经验、物理模型与实际结合、知识结构与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知识容量与学生知识掌握、物理思维方法与学生思维方法几个方面对物理难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归类、总结,然后对症下药,根据产生难点的原因。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要想在物理教学中更好地讲授难点,就必须了解和掌握难点的产生原因,这样才能够提出最佳解决办法,从而使老师和学生都从中受益。本课题将在普遍查阅物理学的各个子学科和期刊上有关物理难点教学策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归纳、总结、提炼出要素。从而系统、深入地讨论物理难点的讲授方法与过程。包括在形成新概念、理论分析等方面的难点讲解。以及如何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提高讲授效率。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本文的研究先后从以下四点分析: 一 高中物理课难点问题的界定 二 高中物理课中难点的成因 三 讲授法的存在
四 用哪些方法方式去讲授课堂难点
2高中物理课难点问题的界定
2.1 高中物理难点概述
相传北宋时期,苏轼任杭州知府时,有一天与文人学士乘船游西湖,一歌女提锡壶给苏拭等斟酒,不慎失手将壶掉入湖中。一文人来了灵感,据此吟出一联 提锡壶 游西湖 锡壶掉西湖 惜乎锡壶。
联语中的“锡壶”“西湖”“惜乎”声韵相同,这是难点和绝妙新奇之所在。几
百年来,一直没有令人满意的下联直到1986年《沈阳群众文艺》以此联广征下联,才有沈阳的赵严华对出下联:
提锡壶 游西湖 锡壶掉西湖 惜乎锡壶; 擎酒碗 过九碗 酒碗失九碗 久惋酒碗。
然而一个高中理科生也强悍地给了一个下联 提锡壶 游西湖 锡壶掉西湖 惜乎锡壶; 听物理 入雾里 雾里看物理 勿理物理。虽然只是趣谈,但是物理作为高中课程中难度较大的一科,一直为许多学生望而生畏,那么物理的难点是什么呢,究竟这“恐怖”的课程中有哪些地方是最让师生头疼的呢?
难点,属于认知的范畴,需在认知层面上确定。即必须依据学生在分析、理解时的难度,亦即学生认知的水平和能力确定。对于不同学校、不同班级,每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一致的,难点则会出现不一致的现象。
但是教学如同武林高手的剑术,看似无规律可循,实则每一招,每一式都无可替代,教虽无法,但教有定法!高中物理课中的难点虽然飘忽不定,但总的来说,从高中生的认知水平上分析,对于大多数师生而言,下面的8个知识块是麻烦的所在: 1物体受力分析 2 圆周运动 3天体与卫星
4功与能及“滑块”模型 5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6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7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8电学实验
2.2对难点的逐一解析
2.3 难点的年级的区分
高中物理课的难点总的来说,比较稳定,但各个学习阶段,难点又有浮动。现按高一高二高三来简单分说。
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从初中到高中有一个明显的跨度,初中物理更注重于表象,重视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上的联系,到高中则趋于向内发展,对抽象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学知识的要求明显提高,特别是最开始的匀变速运动,加入了图像,对数学上相关准备有要求。很多基础不好的学生,明显感到吃力。在这一部分,对于一些物理术语的理解也可能成为难点,比如:第一秒末,第一秒内,等物理量的把握。
其次,是力的分析,摩擦力一直是整个高中物理课堂的难点,加入牛顿第一第二第律之后,这种综合的力的分析,动态的力的分析,对学生对老师均是挑战。
圆周运动与天体的综合也会令学生头疼。
功与能问题一直是重点,押轴题一般会涉及到这块知识,能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动能守恒等本身不难,难在该部分与其他知识的联系与融合。
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讲,有了高一的准备之后,对物理均有一些自己的认识体会,学生一般来说会出现一个分化,学的好的同学对物理有兴趣,能较好地运用
理科思维对试题进行分析,基础不好的学生可能对物理产生恐惧心理,对物理情境的创建存在明显问题。
具体来说,在知识点上,主要有抽象的电场,磁场,以及与力进行综合的电磁感应,实验。
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除了对高一高二的知识进行复习加深外,更重要的是对整个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形成知识体系。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各个知识的联结与交错,最困难的就应该是各个难点的融合。其中以力学综合题(涉及功与能),力电综合,电学实验,金属杆或线圈在电磁场的运动为大多数学生所惧怕。
3高中物理课难点的形成原因
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变化都有自己的因果关系,物理教学难形成的因果关系,既有物理课程的原因,也有学生方面的原因。
1物理课程方面的原因,高中物理课程与初中物理课程之间的衔接的梯度是比较大的,高中物理课程中各个内容模块之间内在贯通的难度也是比较大的,比如高一阶段学习的力、运动、功能关系以及动量问题一直贯穿在电学、电磁学内容模块中,学生要把教材各内容模块。融会贯通,确实困难不小。初中物理课程各内容模块基本上处于独立,各模块内容单一特定,多以自然现象定性分析,例如初中运动这部知识,是特定匀速直线运动,而且不连贯受力功能关系和动量知识,不连贯物理量矢量性的分析,而高中物理课程中再现匀速直线运动内容,则与受力平衡等相关知识紧密贯通,数学知识运用量加大,同时教材的显现程度不够,思维水平上升快。所以说初、高中课程上的梯度大,因此高中物理课程的这种设计,符合初中物理、数学成绩优秀的或良好学生的“就近发展区”需求,而对于初中物理、数学成绩中等及以下的学生要应对高中物理课程的难度要求就感到非常吃力了。
2学生知识方面的原因,在于缺乏学习高中物理课程较为充分的准备,初中物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以及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锐意进取的精神来打好坚实的基础,适应高中物理要求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不足,具体表现为:
(1)虽然初中成绩不理想,但是升入高中有开新篇的愿望和热情,但是遇到学习困难时,在小学到初中长时间形成的“随大流”“不求拼搏进取”的心理驱动作用下,往往是对自己降格以求,缺乏“不弄懂、不会做绝不罢休”的志气。
(2)许多学生在物理学习目标的追求上,通常是把物理问题当成单纯的计算题去学习,把学习目标定位在记住结论,记住定律、定理、背记公式,套用公式解决物理问题
(3)学生学习物理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学习任务的目标定位不准,认识和运用物理课程中介绍的物理规律必须掌握的物理语言工具,思维工具不扎实,以及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就学生的学习而言,学生的物理知识基础和结构、认识能力、发展水平、学习动机和思维方式等是难点形成的内因,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水平以及教材的知识结构、实验设备等,则是难点形成的外因。3学生学习困难的心理分析
初中时期属于经验型的抽象逻辑思维阶段,高中阶段则属于初步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阶段。中学阶段学生基本上已完成了脑生理的发育,这是中学各学科
教学重要的物质基础。但中学时期脑发育尚未最后完成,显得还很脆弱,脑神经细胞还很容易疲劳,这就给教学过程的设计提出了心理学的限度和要求。高中学生比起初中学生来,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加集中,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同时在起作用,其最大特点是兴趣与目标开始有了联系,相比而言,间接兴趣起更大的作用,因而动机、兴趣趋于稳定。在高中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更要重视间接兴趣的作用,适当揭示教学的哲理性和方法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训练学生的思维。高中时情感逐渐趋向深刻稳定,自我控制能力有所提高,但多数情况下,还比较肤浅和不够成熟,遇到挫折仍易产生消极情感。讲授法是以教师用语言系统地讲授、辅以直观演示,学生以接受方式学习的教学方法或形式。讲授物理课中难点的方法与处理 4.1讲授法概述
讲授法是讲述方法、讲解方法、讲读方法和讲演方法的总称。物理教学中,教师对所研究的对象或事实材料生动、形象的叙述和描述叫做讲述。对物理概念、物理原理等进行的解释、分析和讨论叫做讲解;教师在讲述、讲解的同时,配以演示的方法,对某一物理图景、物理现象做深入广泛的叙述和论证,以形成概念、导出规律,并进行分析论证,得出科学的结论,叫做讲演;教师在讲述、讲解、讲演过程中结合指导学生阅读物理教科书叫做讲读。4.2讲授法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讲授有着不可否定的优点,教师能够很经济地同时向很多人传授知识,能用学生易懂的形式有效地概括学科的内容,还可以根据听课对象、设备和教材对教学内容灵活处理,通过师生情感交流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等,讲授法在教学重点、难点、小结和归纳等方面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对于一些学习内容来说,个体学习的组织形式和接受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的传授、学生的自学也非常重要。但是教师的传授应该体现探究的思想,而不是结论的传递。诚然,讲授法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在现代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正确处理讲授法与探究式学习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既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作用优势,又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认识讲授法的优点和不足,了解讲授法的适用条件,并且在现代课程理念下对讲授法的潜能不断开发,使之赋有新的生机。
4.3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知水平去讲授难点
老式的课堂讲授,完全是老师的独角戏,即使有互动,也大多是为互动而互动。学生的地位很尴尬,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对于高中物理,对学生的主动思维,主动参与体验,要求很高,如果老师弃学生于不顾,完全自导自演,讲授起课堂难点来效果会很不好。
故而,我认为,应该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讲授,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地去讲去演。如何才能做到这样有效地去讲呢?我分析至少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4.3.1 先要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课前知识储备,课堂状态,思维方式,对难点的认知等方面有一个基本的把握。一句话,就是要了解学生,着重了解学生的知识层次。具体的做法可以是先用一两个检测性强的题来探测学生的认知情况。4.3.2 要基于学生的兴趣习惯,文化层次去讲授。这要求老师应该对自己的学生的兴趣有个大概的了解。在讲授时,比喻时,分析时,将物理情境设置在学生 的兴趣点上,将降低物理课堂难点的难度,同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接收率。4.3.3 要注意学生的接收方式。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学生的接收方式非常必要,如果学生只是单纯地在那里抄笔记,听讲,而不主动参于,不去思考,难点很难
4.4运用形象类比来讲授难点
运用形象类比来讲授难点既省时、省力,也达到了教学目的,又使学生对物理概念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高中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是我们高中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而仅凭课本中的定义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去理解,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兴趣不高。造成概念不清,给物理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教师抓住学生类比、模仿能力强的特点,举出形象、生动、。有趣的事例让学生去理解和想象,既达到了理解物理概念的目的,又实现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高中物理中,有相当一部分物理概念很抽象,表述不具体,使学生难以理解。如电动势的概念,必修本的定义是:“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这种表述,没有说明电动势的实质----电动势是电源把其它形式能转化成电能的本领,也没有达到让学生理解的目的。
又如在讲电场的概念时,为了得到某点电场的强弱,放入一个检验电荷,某一点电场的强弱与检验电荷电量的大小无关。这一点学生很难接受。在讲到此问题时,我问学生:“ 同学们,外边有没有风?”大家急切地向外看,齐声回答:“有”。我再问:“ 你们看到的是风吗?”同学们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很快回答说:“不是,是树叶在摆动”。“对。树叶是用来检验有无风及风向的物体。风的大小与有无树叶及树叶的大小无关。” 使学生尽快明确了电荷是用来检验电场的,电场的强弱是由电场本身决定的,与电荷的电量无关。
再如,在讲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时,结论是: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并且与材料性质有关(R=pl/s)。这里可将导体比作一座桥,将导体中定向移动的电荷比作过桥的人,而将材料的性质比作桥面路况的好坏。在同一时间内,桥越长,过去的人就越少,桥越宽,而且路面越好,过去的人就越多,这样学生对电阻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及材料性质的关系就有了深刻的理解。
总之,只有在教学中多动脑筋,多举一些富有形象化的实例,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多善于联想,才能把死的知识讲活;只有对枯燥的内容进行形象加工,将抽象的概念、定理用生动风趣的实例进行比喻说明,才可以使学生喜欢物理,进一步学好物理。
形象类比,首先要形象,既相象又恰当,否则不但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会把学生引入歧途。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课中备好类比事例,做到类比通俗易懂,形象逼真,且切合实际,这样才能真正突破教学难点,讲解到位!高中的理科学生大多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自学能力,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去参于,去思考,加上老师四两拨千斤,很多难点将迎刃而解。4.5结合实验去讲授难点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恰当的设计实验或演示实验,既培养了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又使他们懂得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高中学生对感性认识接受较快,印象深,记忆牢固。所以通过实验可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内容铭刻在心。
物理教学中的某些难点学生难以接受,即使记下来,也不能理解,很快就会忘记。如在力的合成的教学中,当两个力F和F的合力F一定时,随着F 和F 之
间夹角的增大,F和F将不断增大,F和F之间的夹角不可能等于180。学生难以理解,在进行这里的教学时,我问全班同学:“咱们班里谁的力气最大?”很快就有不少同学举手或推荐“大力士”。于是我拿出预先准备好的绳子和重物,把重物挂在绳子中间,问学生:“谁能把这根绳子拉直?”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认为自己可以,想来一试,结果无论谁也不能把绳子拉直。由此对问题展开分析,使学生既有兴趣去了解它的原理,又能把结论记下来。
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像惯性定律的教学,可这样演示:把放在杯上的木板从杯了上撞掉,而在木板上的鸡蛋却不会飞出去,掉在了杯子里。等等。通过演示实验来说明时,既直观,又有趣,又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讲授时结合实验去讲授一般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篇:高中物理新课标版人教必修2优秀教案: 抛体运动的规律
抛体运动的规律
整体设计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抛体运动的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平时生活中的一些错误的思维定势会影响学生对抛体运动规律的理解.本节课从理论上通过对抛体运动位移和速度规律的分析,引导学生独立利用已有概念探索新知识,培养创造思维和独立学习能力.平抛运动是整个曲线运动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采用的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它是一种研究运动的基本方法,它能将复杂的问题化为简单的问题.其研究方法还是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偏转运动”的重要规律之一.抛体运动(重点是平抛运动)是学生第一次应用运动的分解和合成的方法分析曲线运动的规律,对掌握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有一定的难度,这种方法在“力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学习中学生已有基础,并且学生已有直线运动知识准备及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作为基础,可以接受和深入理解用两个运动的合成的方法讨论平抛运动,实现知识的迁移.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主动尝试应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平抛物体运动规律这个新问题.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掌握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日常生活中平抛运动的现象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更深入理解运动的规律.平抛运动规律的推导要从牛顿第二定律出发,先分析水平方向受力如何、竖直方向受力如何,再讲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这是因为在力学里,根据受力确定物体的运动规律,是一个基本方法.这是新教材与过去教材的不同.教学重点
1.平抛运动、抛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2.用平抛运动、抛体运动规律去解答有关问题.教学难点
1.让学生能根据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探究出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的一般规律.2.学习和借鉴本节课的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2.知道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并且这两个运动互不影响具有独立性.3.能应用平抛运动的规律交流讨论并解决实际问题.在得出平抛运动规律的基础上进而分析斜抛运动.分析斜抛运动不在具体规律,而在方法.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通过对生活事例的分析得出平抛运动的定义.2.体会平抛运动规律的探究过程,体会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中的应用.3.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可以用两个简单的直线运动来等效替代.利用已知的直线运动的规律来研究复杂的曲线运动,渗透物理学等效代换的思想.4.掌握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自主探究斜抛运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的精神.2.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意识和勇气,主动探究实现知识迁移.课前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小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
1992年11月15日是柯受良永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创下了飞跃长城的壮举,此次飞越的距离虽仅有30米,但地势险要,落点前面是悬崖峭壁,稍不慎就会撞得粉身碎骨,因此不少人说,这是在“赌命”.但见他面带笑容和自信,骑着摩托车以每小时100码的速度冲上斜坡,然后再加速,突然,天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摩托车就重重地落在接应台上,整个过程不到10秒钟,在场的观众看着这一惊险场面,无不目瞪口呆.就是在祖**亲的博大怀抱中,柯受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飞越长城的人,这是他人生辉煌的一个转折点.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柯受良驾驶跑车成功飞越了黄河天堑壶口瀑布,长度达55米.飞越当天刮着大风,第一次飞越没有成功,但第二次成功了,其中有过很多危险的动作,但他都安全度过了,因此获得了“亚洲第一飞人”的称号.情景导入
1.沿多个角度将粉笔抛出.2.沿多个角度将纸片抛出.粉笔和纸片都是抛体运动吗?什么是抛体运动?以一定的初速度将物体抛出,在空气阻力可以忽略的情况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做抛体运动.今天我们用运动分解的观点来分析抛体运动.3.将小球从讲桌推向桌边,小球离开讲桌做的运动是平抛运动.那么,什么是平抛运动呢?平抛运动有什么规律呢? 复习导入
1.复习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和做曲线运动的条件.2.复习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并理解分运动与合运动的等时性和各分运动的独立性,指出这种方法在解决复杂运动问题时的作用.3.复习如何用坐标描述做一维运动和二维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和速度.4.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推进新课
演示:将粉笔以与水平方向各种夹角抛出,说明:在空气阻力可以忽略的情况下,粉笔都在做抛体运动.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物体做平抛运动有两个条件:①有水平初速度;②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请同学们想一想,平时生活中你见过平抛运动吗?举例说明.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就是要确定物体在任一时刻的位置和速度.一、抛体的位置
首先,研究初速度为v0的平抛运动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教师设疑:还能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那样,用一维坐标来描述平抛物体的运动位置吗?
不能,由于抛体运动是曲线运动,至少要用二维坐标才能描述平抛物体的运动.演示:贴近黑板,在黑板的平面上,用手把小球水平抛出,用粉笔记下小球离开手的位置,描出轨迹.我们以小球离开手的位置为坐标原点,以水平抛出的方向为x轴的方向,竖直向下的方向为y轴的方向,建立坐标系,并从这一瞬间开始计时.用牛顿第二定律的观点分析水平方向、竖直方向的力和运动的特征.问题1:竖直方向受什么力,有没有加速度,有没有初速度?水平方向受什么力,有没有加速度,有没有初速度?
问题2:是否可以把平抛运动看成是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两个运动的合成,这两个方向上的运动各有什么特点呢?
结论1:因抛出时,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竖直方向有大小为g的加速度,没有初速度;不受水平方向的力,所以,小球在水平方向没有加速度,水平方向保持初速度v0不变.2: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并且两个分运动与平抛运动具有等时性.平抛运动物体在任意时刻t的位置:
x=v0t(1)y=12gt2(2)
12平抛运动物体在任意时刻t的位移:s=OP
二、抛体的轨迹
xy22(v0t)(2gt).22例1 讨论以速度v0水平抛出的物体的运动轨迹.分析:在初中数学中已经学过,直角坐标系中的一条曲线可以用包含x、y的关系式来代表.平抛运动的轨迹能否用包含x、y的关系式来代表呢? 解答:将(1)(2)两式消去时间t得到轨迹方程y=
g2v02x
2上式为抛物线方程,“抛物线”的名称就是从物理来的.课堂训练
(1)在距地面高为h=20 m处,有两个物体A、B,在A以v0=20 m/s平抛的同时,B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问谁先落地()
A.A先落地
B.B先落地
C.同时落在
(2)某人从一列在平直铁轨上匀速行驶的列车上,将一物体自由地释放于窗台外,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则本人看到该物体的运动轨迹是()
(3)在上题中,若有一个人站在地面上静止不动,则看到该物体的运动轨迹是()
参考答案:(1)C(2)A
(3)C
自主探究
如果物体抛出时的速度v0不沿水平方向,而是斜向上方或斜向下方且仅受重力,这样的斜抛运动怎么分析? 知识拓展
斜抛运动的位置
问题:1.斜抛运动的物体仅受重力,水平方向的速度变化吗?如果水平速度不变,应该有多大? 2.斜抛运动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结论:1.水平方向做速度为vx= v0cosθ的匀速直线运动.2.竖直方向做初速度为vy=v0sinθ竖直上抛运动或竖直下抛运动.斜上抛运动: x=vxt=v0cosθ·t y=v0sinθ·t-斜下抛运动:x=vxt= v0cosθ·t y=v0sinθ·t+
三、抛体的速度
要求学生画出在平面坐标中平抛运动的轨迹和速度的方向,同样道理,先把平抛运动分解,确定两个分运动在某时刻的速度,再将两个分速度合成,就是平抛运动的速度.水平速度:vx=v0
1212gt2 gt2
竖直速度:vy=gt平抛运动的速度:vt的大小vt=vxvy22v02gh.2例2 一个物体以10 m/s的速度从10 m的高度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的方向与地面的夹角θ是多少(不计空气阻力)? 分析:物体在水平方向不受力,所以加速度为0,速度总等于初速度v0=10 m/s;在竖直方向的加速度为g,初速度为0,可以用匀变速运动的规律.解答:落地时,物体在水平方向的速度vx=v0=10 m/s.落地时竖直方向的速度记为vy,在竖直方向遵循匀变速运动的规律,有
vy=2gh,由此解出vy=14.1 m/s 2tanθ=vy/vx=1.41,θ=55° 课堂训练
1.平抛运动物体的飞行时间由什么量决定?写出表达式.2.平抛运动物体的水平飞行距离由什么量决定?写出表达式.3.平抛运动物体的落地速度由什么量决定?写出表达式.参考答案:1.飞行时间由高度决定,表达式为:t=
2hg2hg.2.飞行水平距离由高度和初速度决定,表达式:x=v0.3.落地速度由初速度和高度决定,表达式:v=v02gh.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抛体运动和平抛运动的概念: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2.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水平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并且两个分运动与平抛运动具有等时性;3.初速度为v0的平抛运动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x=v0t,y=gt2/2;4.初速度为v0的平抛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vx=v0、vy=gt.本节课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实现知识的迁移,灵活运用运动合成和分解的科学思维方法,将曲线运动化为直线运动,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布置作业
教材“问题与练习”第1、2题
板书设计
3.抛体运动的规律
一、抛体的位置
任意一点的位置P(x,y),其中x=vt y=
12gt
22任意时刻的位移:s=1xy22(vt)(212gt)22
方向tanα=yxvt
二、抛体的轨迹 2gt2gt2v
y=g2v20x
2三、抛体的速度
任意时刻的速度由vx=v0,vy=gt得vt=v02gh
四、斜抛的运动规律
(斜上抛、斜下抛、斜上抛和斜下抛): 处理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活动与探究
课题:平抛运动的特点
内容:自制一个能自动喷出墨水的注射器代替小钢球,让注射器做平抛运动的同时自动喷出墨水,在坐标纸上就记录下注射器的运动轨迹.2具体做法:用一次性注射器(优点是针头在正中,且不易摔碎).在活塞尾端和管套端用橡皮筋拴上,其松紧程度可调整,使抽入水后在橡皮筋的弹力作用下能自动喷出较强的水流即可.为了防止针管在轨道上滑动,可在针管外贴一周橡皮膏(或套上一适当的胶套).习题详解
1.解答:(1)摩托车能越过壕沟.摩托车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位移为y=1.5 m=2yg39.812gt
2经历时间t=s=0.55 s 在水平方向位移x=vt=40×0.55 m=22 m>20 m 所以摩托车能越过壕沟.一般情况下,摩托车在空中飞行时,总是前轮高于后轮,在着地时,后轮先着地.说明: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使用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2)摩托车落地时在竖直方向的速度为vy=gt=9.8×0.55 m/s=5.39 m/s 摩托车落地时在水平方向的速度为vx=v=40 m/s
22摩托车落地时的速度v=vxvy4025.392m/s=40.36 m/s 摩托车落地时的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tanθ=vx/vy=40/5.39=7.42.2.解答:该车已经超速.零件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位移为y=2.45 m=2yg4.99.812gt
2经历时间t=s=0.71 s 在水平方向位移x=vt=13.3 m 零件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x/t=13.3/0.71 m/s=18.7 m/s=67.4 km/h>60 km/h 所以该车已经超速.3.解答:(1)让小球从斜面上某一位置A无初速释放;测量小球在地面上的落点P与桌子边沿的水平距离x;测量小球在地面上的落点P与小球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球心的竖直距离y.小球离开桌面的初速度为v=xg2y.(2)测量钢球在斜面上开始滚下的位置相对桌面的高度h,钢球开始的重力势能为mgh,如认为滚到桌面的动能为12m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mgh=
212mv,所以钢球速度v2=2gh.对
2比这两个速度发现v1<v2,这是因为钢球滚到桌面时的动能除有向前运动的动能外,还有转动的动能,钢球的重力势能有一部分转化成钢球转动的动能,不计算这部分动能而认为12mv=mgh使v2值偏大.2说明:本题讨论钢球从桌面滚下按机械能守恒定律求速度v2造成的误差大,只要求学生联系实际知道这是因为没有考虑钢球的转动动能造成的,教学中不需要进一步讨论.下面列举我们对本题所做的实验和数据作参考.实验仪器:平抛实验器.小球参数:钢球直径17.486 mm(用千分尺测量);钢球质量21.8 g.实验方法:
①描绘平抛曲线,用平抛曲线求出小球水平抛出的初速度 v=1.10 m/s—1.14 m/s.②将斜槽轨道从平抛实验器上拆下,用铁架台夹持,调节出口水平,在小球水平出口B处安装光电门,测量小球在水平出口B处的挡光时间t.用千分尺或游标卡尺测出小球的直径D,算出小球的平均速度作为B位置的瞬时速度v=1.10 m/s.以上两种方法的测量数据基本一致.③测出小球从位置A到水平位置的竖直高度h=10.4 cm,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计算出小球在B位置的速度为v=1.43 m/s.数据分析:从平抛曲线测量的速度与光电门测量的速度,两者基本一致,可以作为速度的准确值.与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计算的速度值误差约为29%.小球重力势能Ep=22.2×10 J,平动动能Ek1=13.4×10 J,可知小球转动动能Ek2=8.79×10 J.转动动能约占总能量的39.6%.设计点评
本节课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对知识的真正理解,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维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节知识,而且发展学生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首先,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顺利进行新知识的同化.复习了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用二维坐标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曲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数学表达式和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及应用它解决复杂问题的意义;其次,关注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而不仅仅是结论的记忆.先讨论在研究平抛运动时为什么要分解,接着从理论上探究为什么平抛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再将分运动合成为平抛运动,认识平抛运动的特点、规律;最后,通过领会平抛运动的分析方法,继续运用这一方法深入探究斜抛运动,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升华.-3
第五篇:人教必修3检测参考答案
2014届补习中心文言文单元求实检测题参考答案(必修3)
1、C、(A、dì应为tì/揭竿为旗B、藩篱、良将劲弩D、用心躁也度长絜大)
2、答案:C.(爱,吝惜;传,古代解释经书的文字)
3、A、于是,就/竟然(B 被 C 兼词,于之 D 表凭借,用来)
4、D 趁,趁机(A 险固/顽固B 遗留下的/遗失 C 攻取/尽,完)
5、C 定语后置句。其他都是宾语前置句。
6、A。荀子的“性恶论” 思想核心是“仁”不当)
7.B .“吊”应为“慰问”
8.A 解析:①②③④从不同侧面写出正义战争是人民渴望并拥护的;⑤齐宣王伐燕的本意并不是救民于水火,而是想称霸天下;⑥这是孟子对这次战争后果的分析。
9.A 解析:B项文中“民以为”说明老百姓误以为齐王是来拯救自己的,因而表示欢迎,实际并非如此;C项孟子认为天下的人本来就害怕齐国的强大,如今地盘扩大而不施仁政,会激怒天下人兴兵问罪;D项文中“及时雨”是比喻商汤伐桀,“谋于燕众”是孟子为齐王指出的解决眼前危机的途径之一。
10.(1)为什么(不先征伐我们这里,而要)把我们放到后面呢?(“奚为”1分,“后”1分)
(2)百姓都以为您会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竹筐盛了饭,用瓦壶装了水浆,迎接大王的军队。(句式1分,“箪食壶浆”1分,大意1分)
(3)天下本来就害怕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扩大了一倍的土地却不施行仁政,这就使得天下的诸侯要出兵攻打您了。(“固,倍,动”各1分,大意1分)
(4)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由于火烤使它变成这样的。(一句1分)
(5)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是士大夫们所看不起的,现在他们的见识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也真是奇怪啊!(“不齿”“乃”“其可怪也欤!”各1分)
(6)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使八州来归,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前三句一句1分)
(7)(4分)县官佩服他胆气豪壮并且同情他,暗中将自己的意图告诉他,让他将主谋推给霍氏。(“壮”词类活用、“授以意”状语后置、“令”后兼语省略、“归”,各1分)
(8)(3分)陛下忽然派大军向西而去,使人们感到恐慌,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3分,大意1分,“西”“至”各1分)
参考译文:齐人攻打燕国,吞并了它。各国诸侯谋划着救助燕国。宣王说:‚有很多诸侯将要谋划攻打我,该怎么对付他们呢?‛
孟子回答道:‚我听说凭七十里见方的土地就统一天下的,商汤就是这样。没有听说凭着千里见方的土地还怕别人的。《尚书》上说:‘商汤的征伐,从葛国开始。’天下的人都信任商汤,他向东征伐,西夷就埋怨;向南征伐,北狄就埋怨,(他们埋怨)说:‘为什么(不先征伐我们这里,而要)把我们放到后头呢?’人民盼望他,如同大旱时节盼望乌云虹霓一样。(汤的军队到了一地,)赶集市的照常做买卖,种田的照常干农活,杀了那里的暴君,慰问那里的百姓,像是及时雨从天而降。百姓非常高兴。《尚书》上(又)说:‘等待我们的君王,君王来了,我们就得到新生。’现在,燕王虐待百姓,大王去征伐他,百姓都以为您会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竹筐盛了饭,用瓦壶装了水浆,迎接大王的军队。如果您杀戮他们的父兄,囚禁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搬走他们国家的宝器,那怎么行呢?天下本来就害怕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扩大了一倍的土地却不施行仁政,这就使得天下的诸侯要出兵攻打您了。大王赶快发布命令,把被抓的老人孩子遣送回去,停止搬运燕国的宝器,同燕国人商量,选立一个新国君,然后撤离燕国,那么还来得及阻止(各国动兵)。‛
11、读书以为学,缵言以为文,非以夸多而斗靡也;盖学所以为道,文所以为理耳。苟行事得其宜,出言适其要,虽不吾面,吾将信其富于文学也。(韩愈《送陈秀才彤序》)
读书的目的是学习,掌握语言词汇的目的是写文章,并非是为了以自夸而争奇斗新;学习、写文章是为了掌握道德理性。.如果一个人做事有度,合乎时宜,且说话时直逼要点,那么就算不相识,我也敢确信他在做文章和学习上有很高的造诣。1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