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日谚语中十二生肖形象的对比
中日谚语中十二生肖形象的对比
摘 要 谚语是人类语言和智慧的结晶,它用语通俗,修辞生动,言简意赅,寓意深刻。中日语言中关于十二生肖动物的谚语,既体现了两国人民心目中的动物形象的异同,也折射出中日两国在民族文化、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 谚语 十二生肖 形象 对比
中图分类号:I106.7;I0-03 文献标识码:A
十二生肖是一种颇具内涵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于中国,是华夏先民动物崇拜、图腾崇拜以及早期天文学的结晶。其特点是以十二种动物――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配上十二地支,即形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谚语是一种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富有艺术性和哲理性的较为定型的语句。汉语和日语中关于十二生肖动物的谚语,体现了中日两国生肖形象的异同。
1中日谚语中的十二生肖形象
1.1鼠
纵观古今,老鼠生就一副玲珑机灵的体态,喜欢上蹿下跳,善于夜间活动,鬼鬼祟祟,偷偷摸摸,即使它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一,但因其品行不端,给人们留下了极不好的印象,令人咬牙切齿,这种深恶痛绝很自然地会反映到语言之中。在汉语里,以鼠为中心词的谚语大都为贬义。如:
老鼠眼睛寸寸光。形容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而无视远大前景。
老鼠眼看天。比喻用狭窄的眼光看人,给看低了。
老鼠打枪,家贼难防。比喻家贼贼难防。
老鼠专拣窟窿钻。比喻坏人专门选择薄弱环节伺机破坏。
在日本,老鼠也是不受欢迎的动物,与老鼠相关的谚语,也大多为贬义。如:
鼠が猫の物を狙う:鼠胆包天、胆大妄为。
鼠を以って玉となす:名不副实、虚有其名。
鼠の逃ぐる如し:落荒而逃、抱头鼠窜。
鼠捕らず?lけ?iく:装模做样、滥竽充数。
1.2牛
在农耕社会里,牛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耕田犁地等主要靠的是牛。作为以农立国的中国,牛在农业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牛憨厚、勤劳、吃苦、耐劳,“吃的是草,挤的是奶”,但因牛的外形过于憨实忠厚,因此牛也被认为有固执、愚蠢、木讷的特性。在中国,人们对牛的感情可以说是爱恨交错。如:
牛食如浇,羊食如烧。牛吃过的田中禾苗,会像浇过了水粪那样长得更加茂盛,羊吃过的却像火烧过的那样,难再生长。
黄牛犁地,有劲慢慢使。比喻把能力和才能逐渐发挥出来。
牛头不对马嘴。比喻胡拉硬凑起来,比喻两者毫无关系。
牛不喝水硬按头。比喻强迫人家去做他不愿做的事。
日本作为岛国,四面环海,以渔业为主,对于牛在农业生活的重要性,不像中国那样有深切的体会,在日本人的心目中,牛是愚蠢、笨拙、缓慢的象征,因此日语中与牛相关的谚语几乎都是贬义的。
牛に?U文,对牛弹琴。
牛に食らわる,上当受骗。
牛の?iみ,行动缓慢。
牛の涎,漫长而单调。
1.3虎
虎是人们熟悉的珍贵动物之一,它威武勇猛,彪悍强健,令人畏惧崇敬。在中国,虎是“百兽之王”,它威猛、雄壮、阳刚、强大,同时它也是凶残、嗜血成性、狂妄、暴躁的象征。人们敬畏它,崇拜它,这种情感在谚语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如:
虎父无犬子。比喻父亲是英雄,儿子当然也不会是弱兵。
虎瘦雄心在。比喻有远大志向和抱负的人,即使身处逆境,也决不会气馁消沉。
老虎屁股摸不得。比喻不要去招惹那些自以为是或脾气暴躁的人,以免惹麻烦。
老虎戴佛珠。比喻坏人装出假慈悲的样子。
在日本,老虎也是勇猛、凶悍、残忍的象征,让人心生畏惧。如:
虎の尾を踏む:虎尾春冰。比喻非常危险。
虎の口:危险之地。
虎を野に放つ:放虎归山。遗患日后。
虎を?Bいて自ら患いを残す:养虎遗患。
1.4兔
在中国,兔子的形象是双重的,一方面,它寓意长寿、吉祥、温顺、可爱、敏捷;另一方面,它也被看成胆小怕事、狡猾的象征。汉语中关于兔的谚语,或褒或贬,或抑或扬。如:
兔子回头凶似虎。比喻弱小者被逼到绝路时,也会拼命反抗,凶猛异常。
兔子靠腿狼靠牙。比喻各有各的办法,各有各的生存之道。
兔子不吃窝边草。比喻人一般不会在自己生活或工作环境附近做坏事。
鸡肠兔子胆。比喻人肚量小,胆子小。
在日本,兔子的形象与中国大致相似,它是动作敏捷、胆小、狡猾的象征,日语中有关兔子的谚语也是或褒或贬。如:
脱?筏稳绀?:势若脱兔。非常敏捷。
?筏蔚扦贳啵和米优榔拢?大显身手。
?筏馄呷栅胜证欷?yみつく:兔子急了也咬人。
狡?啡?窟:狡兔三窟。
1.5龙
龙是我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奇动物,是十二肖兽中唯一传说中的神物,虽然没有实体,但龙却深深地扎根和融化在华夏文化中,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尊贵的象征,同时也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因此,汉语中有关龙的谚语中,总是流露出一种敬畏、敬仰、敬崇的心情。如:
龙眼识珠,凤眼识宝,牛眼识青草。比喻只有知识广博有严厉的人才能识别优劣,才能识货。
龙龟沧海,虎入深山。比喻不同人才需在不同位置上发挥才能。
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的儿子会打洞。比喻父母的言传身教会直接影响其子女的人品和行为。
宁养一条龙,不养十个熊。比喻培养一个有志有为的人要远比培养十个无能之辈好。
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在日本,龙也具有中国龙的大部分特征和象征意义。如:
?oに翼を得たる如し:如虎添翼。
?oは一寸にして?N天の?荬?り:杰出人物自幼胸怀大志。
?oの?Pを?が狙う:蚂蚁想吃龙须,比喻自不量力。
?oの?を得る如し:如龙得云升天。英雄豪杰际会风云,大展才能。
1.6蛇
蛇的外形令人毛骨悚然,它的特征让人不寒而栗,从整体来说,蛇给人们留下不舒服的感觉。由于蛇给人们的印象不佳,阴森森冷冰冰,所以汉语中关于蛇的谚语大都属于贬义的,用来做提醒、警示或概况一种事实之用,发人省醒。如:
蛇钻竹洞,曲心还在。比喻坏的本性不可能改变。
蛇走无声,奸计无影。比喻阴谋诡计常在暗处进行,不易被发现。
蛇无大小,毒性一般。比喻坏人对社会的危害性是一样的。
蛇在蛙遭殃。比喻坏人不灭,好人遭殃。
在日本,蛇也是阴险、毒辣、狡诈的象征,关于蛇的谚语也以贬义为主。如:
蛇に??zまれた蛙のよう:魂不附体。惊慌失措。
蛇の生??し:折磨得半死不活。
蛇を遣う:游手好闲。
?をつついて蛇を出す:自寻烦恼,自找苦吃。
1.7马
马是人类的忠实伙伴、亲密朋友、得力帮手,它为人类的生存、生活、生产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马具有不可磨灭、难以取代的作用和地位,因此,人们用美好的语言来赞美马,褒扬马。如:
良马不窥鞭,侧耳知人意。比喻听其声而知其意。
好马不停蹄,好牛不停犁。比喻勤奋有为者不会放弃自己的奋斗目标。
老马不死,旧性犹存。比喻人虽老了,但雄心壮志还在。
老马识途。比喻经验丰富的人做事熟练效果好。
在日本,马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受到日本人的重视与喜爱。如:
?Rが合う:情投意合。
?Rを牛に?り?Qえる:舍好求次。
?yむ?Rはしまいまで?yむ:禀性难移。
?Rには?って?よ人には添うて?よ: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8羊
汉语中,“羊”与“祥”通用,自古以来,人们把羊视为“吉祥”的象征。羊与人类和睦相处,它吃的是草,奉献给人的却是羊奶、羊肉、羊毛、羊皮等,因此,人们非常爱护和喜欢羊。如:
人储二年粮,羊储三春草。比喻有计划有安排。
群雁依头雁,头羊领群羊。比喻一个集体必须要有领导人。
羊无碍口之草。比喻饮食不挑剔,很随便。
羊毛搓成绳,力量大千斤。比喻弱小者团结起来就是力量。
相反,在日本,因其气候潮湿,不适应羊的生存,所以羊在日本的数量并不多,这也使羊成为了日本人不太熟悉、与之关系不太亲密的一种动物。在日本人的心目中,羊是软弱、可怜的象征,而且日语中关于羊的谚语也非常少。如:
羊の?iみ:釜底游鱼。临近死亡。
羊の屠所に赴くが如し:面对不幸无力抗争,唯有悲叹不已。
羊?^狗肉:挂羊头卖狗肉。
羊を亡いて牢を?aう:亡羊补牢。
1.9猴
猴子生性机敏灵活,善于模仿,深得人们的喜爱。汉语中关于猴子的语言,多带有活泼俏皮之感,同时,猴子生性机灵,不甘于平淡无奇、无所作为,而敢于“惹是生非”,敢于“反其道而行之”。如:
猴子的屁股坐不住。比喻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或比喻不能自控。
花果山的猴子无法无天。比喻自由自在,为所欲为。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猴子坐到旗杆上,唯我独尊。比喻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在日本,猴子虽然被视为聪明、善于模仿的动物,但日语里关于猴子的谚语却以贬义为主。如:
猿の人真似:猴子学人瞎模仿。东施效颦。
猿が??を笑う:猴子笑佛,不识深浅。
猿の水??~の木登り:猴儿游水鱼爬树,背道而驰。
猿の尻笑い:耻笑别人,不看自身。
1.10鸡
鸡是人类最熟悉的家禽之一,千百年来,它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人们从它的特性、习性中得到了一些感悟和灵感,并落于纸墨,以下谚语就是很好地写照。如:
鸡大飞不过墙。比喻办事要客观,不能盲目空想。
鸡毛撞钟钟不响。比喻以小击大,或人微言轻。
鸡司晨,犬警夜。比喻各司其事,各尽所能。
鸡飞蛋打一场空。比喻两头落空或彻底失败。
在日本,鸡被视为能驱除黑夜的灵鸟。日语谚语中关于鸡的谚语几乎都出自中国。如:
??犬相?こゆ:鸡犬相闻。
野?Q群??に在り:鹤立鸡群。
??口となるも牛後となる勿れ: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を割くにいずくんぞ牛刀を用いん:杀鸡焉用牛刀。
1.11狗
狗本来是人类的朋友和帮手,但在汉语中关于狗的词汇,褒义和中性者寥寥无几,而贬义者却不胜枚举,由此可见,在汉文化中,人们对狗的厌恶心理要大于对狗的溺爱心理。在汉语的谚语中,大多也都把狗用于贬责之列。如:
狗眼看人低。比喻势利之人所为。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比喻满口污秽,满嘴脏话。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比喻不识好歹。
狗咬狗,两嘴毛。比喻为私利互相争斗,都不是好东西。
在日本,狗是忠诚、机智、勇敢的象征,虽然日语中也有将狗用于贬义的词语,但相比汉语的词汇来说,它要宽容很多,不像汉语那么尖刻。同时,日本人更看重狗的忠诚,所以日语中不乏对狗的称赞之词。如:
第二篇:中日谚语中动物形象的比较
谚语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语言的精华.学习和研究谚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中国和日本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但由于两国所处环境、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使谚语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本文试图通过对中日谚语的比较,希望能对增进中日两国文化的了解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关键词: 谚语, 比较, 异同, |
谚语是人们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从一个侧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通过对谚语的研究,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地理环境、社会历史及审美情趣等。中日两国的谚语中,都有许多和动物相关的内容,它们生动地体现了人类的思想观念和感情喜好。本文通过粗略的统计,找出两国谚语中出现频率较多的动物,探究其中的原因所在,其次是探究两国在通过动物来表达生活经验、事物道理时所具有的使用特点,最后比较同一种动物在两国谚语中,人们对它们的感情色彩和评价是否一致,从而更好地了解中日两国谚语中对动物的使用偏好和动物形象,达到更好地掌握和使用两国谚语的目的。中日谚语中最常出现的动物
笔者通过对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的《新编谚语大全》的统计,整理出了该书所收录的近8000条中文谚语中动物所出现的频率。另外,日语方面统计了2002年9月上海译文出版社《新日汉成语谚语词典》所收录的8000条左右的谚语中动物出现的频率。
从上文表中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马作为与古代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特别是作为出行方面重要的交通工具,在谚语中最常出现。许多生活智慧和人生道理通过马来表达,这一点上中日两国都是如此,甚至在数量上也非常接近。
第三篇:十二生肖成语和谚语
十二生肖成语和谚语
嵌入十二生肖的成语和谚语很多,比如成语有鼠目寸光、鼠肚鸡肠、鼠窃狗盗;牛刀小试、牛骥同皂、牛鬼蛇神;虎背熊腰、虎踞龙盘、虎口余生;兔死狐悲、兔起鹘落、兔死狗烹;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龙潭虎穴;蛇行鼠步、蛇心佛口、蛇影杯弓;马不停蹄、马到成功、马革裹尸;羊落虎口、羊肠小道、羊狠狼贪;猴年马月、猴头猴脑、猴跳鸡飞;鸡犬不宁、鸡飞蛋打、鸡犬升天;狗急跳墙、猪狗不如
谚
语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千羊在望,不如一兔在手; 龙头怎么摆,龙尾怎么甩;
打蛇不死,自遗其害; 马好不在鞍,人美不在衫;
羊上狼不上,马跳猴不跳;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龙多不治水,鸡多不下鸡;
书的比
喻
书是阶梯——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是良药——刘向(我国汉代大学者)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书是源泉——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书是船只——凯勒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书是顾问——凯勃斯说:“书是随时在你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意,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
书是面包——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书是奇迹——高尔基说:“书,要算要类在走向未来幸福富强的道路上所创造的一切奇迹中最复杂最伟大的奇迹。”
书是社会——皮罗果夫说:“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
书是营养品——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第四篇:十二生肖成语和谚语1
十二生肖成语和谚语1
cuner123happy 发表于-2007-11-30 19:50:00
推荐十二生肖成语和谚语
嵌入十二生肖的成语和谚语很多,比如成语有鼠目寸光、鼠肚鸡肠、鼠窃狗盗;牛刀小试、牛骥同皂、牛鬼蛇神;虎背熊腰、虎踞龙盘、虎口余生;兔死狐悲、兔起鹘落、兔死狗烹;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龙潭虎穴;蛇行鼠步、蛇心佛口、蛇影杯弓;马不停蹄、马到成功、马革裹尸;羊落虎口、羊肠小道、羊狠狼贪;猴年马月、猴头猴脑、猴跳鸡飞;鸡犬不宁、鸡飞蛋打、鸡犬升天;狗急跳墙、狗尾续貂、狗苟蝇营;猪狗不如、一龙一猪、猪卑狗险。谚语: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牛有千斤力,不能一时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千羊在望,不如一兔在手;龙头怎么摆,龙尾怎么甩;打蛇不死,自遗其害;马好不在鞍,人美不在衫;羊上狼不上,马跳猴不跳;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龙多不治水,鸡多不下鸡;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见着屠夫说猪。
上海人的数字情结
汉语里的数字是10进位的,与阿拉伯数字和数学的10进位制相同,因此中国人的数学思维从小就比英国人好。中国人对数字的认识还带有人文意义,如“一”往往表示概括,所谓“一以蔽之”即是;又如“九”表示多次多数,所谓“九死一生”,还表示到顶,所谓“九重霄”便是。“二”、“三”则表示零星不多,所谓“两两三三”是也。上海人对天天用的数字更情有独钟,活学活用,在数字上下的功夫做的文章,真是酷毙了。
先说惯用语,“伊开小差一等”,这个“一等”是“最厉害”的意思,是贬义的。但是,“伊跳迪高一级”,这个“一级”却是“最好”、“第一流”的意思。形容“到顶”、“最优秀的”还可以说“一只鼎”。
以“一”开头的常用词强调一式整齐,划一性,有“一样生(一模一样)”“一落式(一个式样)”、“一趸当(总的一起,头头是道)”、“一排生(整个一排)”、“一拔直(笔直)”、“一脚去(很快告终)”。还有些惯用语也表达整体概括,如:“一路货(一丘之貉)”、“一帖药(佩服,顺从)”“一包气(一肚子气)”。在动补格式里则表示“一次性”,如:“拉一枪(指押赌)”、“搏一记(指拚搏)”、“斩一刀(指敲诈)”、“撮一顿(指吃饭)”、“放一码(饶人)”。“二”开头则强调分,如“两样生(不一样)”、“两起生(不合套,分开)”:“茶杯脱盖头是两起生个”,“阿拉两起生走。”
上海话用数字构成了一系列专有名词,有“二房东”、“三棣头(租界巡官)、”三夹板(夹在中间受气的人)“、”三脚猫(似精通又不精通某事点人)“、”三只手(小偷)“、”三黄鸡“、”三吓头(虚张声势)“、”三光码子(吃光当光用光的人)“、”四眼狗(骂戴眼镜的人)“、”五分头(一巴掌)“、”十样景“、”十景椅“、”百衲衣“、”百得胶“、”千里镜(望远镜)“、”万金油(什么病都能用什么都医不好的药)“、”百搭(事事都搭上一手的人)“、”百有份(爱管闲事,事事介入)“"万宝全书(样样皆知的人)”。
上海话在本世纪初,还形成了“三”的后缀,如:“长三(上等妓女)”、“赖三(女流氓)”、“小瘪三”、“红头阿三(印籍巡捕)”、“来三(行,有本事)”、“昂三(不正派,令人不快失望)”、“刮三(事情穿绷败露)”、“牛三(牛皮)”、“小鬼三(小鬼)”、“老鬼三(某样不便言明之物)”、“猪头三(畜生)”,连“小三子(小人物跑腿的)、啯落三姆(总共)”、“七勿老三(不正规不像样)”、“搞七廿三(乱搞胡缠)”也都落到“三”上。还有“十三点”也排上了“三”。
上海话中由数字构成的成语特别多。用“一”开头的成语,数字“一”主要表“单纯、专
一、总括、利落”的意义。如:“一式一样、一天世界、一声勿响、一塌刮子、一塌糊涂、一票货色、一五一十、一搭一挡、一点一划、一时三刻、一日到夜、一时头浪、一歇勿停、一生一世、一手一脚、一刮两响、一盆浆糊、一脚落手、一句闲话、一门心思、一头一脑、一沰涎唾、死蟹一只、百无一能、派头一落、前世一劫、另有一功、一二勿过三、一本三正经、一把乱头发、一报还一报、一跳三丈高、一只袜统管、一似一脱式、一笔糊涂帐、一对搭落苏、幺二三角落”。
其他的数字成语,数字有表“繁多、长远”的,也有表“杂乱、反复”的等。有“两头勿着港、脚踏两头船、三青四绿、三更半夜、三朝四日、三脚两步、三等四样、三翻四复、三头六面、三拳两脚、勿二勿
三、勿三勿
四、平彭三响、老三老
四、狠三狠
四、摆三摆
四、瞎三话四、三下五去一、三一三十一、三分钟热度、三日两横头、三日两横头、三钿作两钿、烂糊三鲜汤、四时八节、四角方方、四处八路、五虚六肿、五斤吼六斤、六神无主、七勿牢起、七支八搭、七荤八素、七丁八倒、七歪八牵、七翘八裂、七曲八弯、七高八低、投五投
六、搞五搞六、七手八脚、七停八当、七讲八讲、七弄八弄、杂七杂
八、夹七夹
八、绕七绕
八、搞七搞
八、瞎七搭
八、远七长八、七手八只脚、老里八早、亨八冷打、悬空八只脚、十画八搭、十样八景、十日八夜、十恶不赦、十步九回头、百伶百俐、人千人万、千算万计、千嫌百比、千年难板、老茄三千、乱话三千、络乱三千、半死半活、半半日日、半山勿尬、半发朗当 ”等等。
一个人被搞得昏天糊涂时说:现在我已经“五荤六素、七颠八倒、七支八搭、搞七廿三”,弄得“投五投六、六神无主、半死半活、死蟹一只”!
切口中的数字,颇有特色。不同的行业,数字切口也是不同的。如猪行里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分别叫“平、竹、春、罗、语、交、蛇、分、旭、老平”,取字的部分;老虎灶则是“豆、欠、台、长、人、耳、木、另、王、合”,纯系取代性;金线业是“欠丁、挖工、横川、侧目、献丑、断大、皂底、分头、少丸、田心”,带有指点性。
数字用作夸张,加强了说话的力量。如“谢谢一家门”,把一份人家都谢进去了,当然是反语了。用以强烈表示对别人的讨厌或回绝,这是一个嗔语:“谢谢一家门,明朝侬勿要来捣蛋了!”;它又是事情被对方办糟时的埋怨语。“胡摇八只脚”则强调“手舞足蹈地胡闹”,两只脚变成了八只脚。“急煞九更天”即“急死人”的意思,“九”是最大数,可见急的程度;“开年礼拜九”则俏皮遥遥无期无指望:“要等到开年礼拜九了!”“古老十八代”、“横理十八条”、“半半六十日”都是夸张时间之久、内容之多,如“我辣厕所门口等了侬半半六十日”。“板板六十四”形容死板得很,不知变通。“省个一百省”强调省点事吧,别费心了,算了吧!“放一百廿个心”就是尽管放心。“碰着七十二个大头鬼”是倒霉之极。“门槛精到九十六”是精明到顶。用临近数字借代总体的,如“三钿勿作两钿”就是说“不值钱了”,“七里缠辣八里”喻“拉来传去,这个搞到那个去。” 勿管三七廿一“就是不管一切。
上海人用发散性思维创造出一些有趣的数字流行语,带有幽默的谜面性。如:”十一点八刻“就是”十三点“。”808“是”手铐“,取其形似。”十三块六角“是”乌龟“,因它有四脚和头尾,背上分划13块。”十一路电车“是”步行“,因用两条腿走路,形似11,这是上海有了电车后产生的戏谑语:”侬乘24路电车,我是11路!“。”根号两“、”六点零五分“都出自中学,一是巧喻人矮,1.41m左右;一是形容老师在讲台上斜着头训人的样子。”386“喻脑子不灵活,反应慢:”搿桩事体介要紧,哪能好叫各386去做呢!“"3860部队”指老年妇女组成的维护街上秩序的队伍,“38”是妇女,“60”是“老人”,带有苏北话口音的上海话。“567保密厂”巧指“环卫所”,因567的乐谱谐音为“扫垃圾”,保密厂都以数字为名。“学习144号文件”是“玩麻将”,麻将共有144只牌,围在那儿很认真的样子。这些都是充满诙谐的戏谑语,上海人玩数字的魔方玩得真是有滋有味。
至于用数字构成的顺口溜,也有一大箩,最好的流行期是在四五十年代。那个跳橡皮筋的顺口溜,节奏则完全和游戏合拍,唱、跳、算三位一体,益智益体,玩得开心,50年代风靡
校园。那时还有踢毽子歌:“一手心,二手背,三酒盅,四肉筷,五吃菜,六佛手,七拳头,八车水,九打长,十连环。”手脶歌:“一脶巧,二脶转,三脶回勿转,四脶拖棒头,五脶富,六脶穷,七脶叫相公,八脶骑白马,九脶挑担卖胡葱,十脶挑只臭粪桶。”那种“3”和“8”的顺口溜,下面各举其一。如:“今朝礼拜三,我去买洋伞,落脱三角三,打只电话三零三,回去做瘪三。”“从前有个老伯伯,年纪活到八十八,有一日早晨八点种,乘仔八路电车乘到八仙桥,吃碗八宝饭,用脱八万八千八百块。”“八”字的读音可以作出特殊的口音来。这些都是生活中的润滑剂了。
现在到了数码时代,在网络和BP机中,数字活跃到极致,如“886拜拜了”,“1414意思意思”,“70345请你相信我”,“1392010一生爱你一人”,“8206不爱你了”,“51020我依然爱你”,“740气死你”,“7758851748亲亲我抱抱我一起死吧”,“564335无聊时想想我”。这类数字语言已经搜集到120余条。
鼠
抱头鼠窜 胆小如鼠 鼠窃狗盗 猫鼠同眠 鼠目雨光
鼠首偾事 鼠肚鸡肠 鼠肚鸡肠 投鼠忌器
抱头鼠窜——抱着头老鼠一样逃窜。形容受到学生打击后仓皇逃命的狼狈相。例:《三国演义》第八十回:“孟获等抱头鼠窜,往本洞而去。”
胆小如鼠——胆子小得像老鼠一样。形容胆小怕事。例:别看他气壮如牛,其实胆小如鼠。猫鼠同眠——猫和老鼠睡在一起。比喻上官糊涂,任凭下属干坏事。也比喻上下互相包庇,一起干坏事。
鼠目雨光——老鼠的眼光只有一雨远。形容目光短浅。例:《临川梦?隐奸》:“吓得那一班鼠目雨光的时文朋友,拜倒辕门,盲目瞎赞。”
鼠肚鸡肠——比喻气量窄小。
鼠窃狗盗——比喻小偷小摸。例:《醒世姻缘》第十九回:“他也不肯做这样鼠窃狗盗的营生。” 鼠首偾事——鼠首:鼠性多疑,出洞时伸头缩脑,进退不定。比喻没有决断,拿不定主意。投鼠忌器——要用东西投掷老鼠,又恐怕砸碎了老鼠旁边的用具。比喻有所顾忌,做事不敢放肆。例:《汉书?贾谊传》:“欲投鼠而忌器。”
牛
牛不喝水强按头 牛刀小试 牛鬼蛇神 牛黄狗宝 牛马不如 牛毛细雨 牛头马 如牛负重 土牛木马
牛不喝水强按头——比喻强迫别人做他不愿做的事。
牛刀小试——牛刀:宰牛的刀。把宰牛的刀稍微试用一下。比喻有大才干的人在小事情上初试身手。例:明?冯惟敏《双高速新水令?贺凤渚公镇易州》:“当日个小试牛刀,至如今大展龙韬。”
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比喻各种坏人。
牛黄狗宝——牛胆囊中的结石和癞狗肚里的凝结物,都可入药。比喻坏人的脏腑。
牛角挂书——《新唐书?李密传》记载,李密曾将书挂在牛角上,边走边读。后形容勤奋好学。
牛马不如——形容生活贫困,处境凄惨。
牛毛细雨——形容极细小的雨。
牛头马面——传说阎王手下的两个鬼卒。例:《喻世明言》第三十二卷:“阶下侍立百余人,有牛头马面,长喙朱发,狰狞可畏。”
如牛负重——比喻负担特别重。
土牛木马——用泥捏的牛,用木制的马。比喻虽有其名而无实用的东西。《关尹子?八筹》:“知物之伪者,不必去物,譬如见土牛木马,虽情存牛马之名,而心忘牛马之实。”
龙
龙飞凤舞 龙马精神 龙眉凤目 龙蛇混杂 龙潭虎空 龙吟虎啸
龙跃凤鸣 龙争虎斗 群龙无首 生龙活虎 望子成龙 笔走龙蛇
龙飞凤舞—— 形容气势奔放雄壮。
龙马精神—— 龙马:骏马。像龙马一样的精神。比喻人的精神壮健。多用来称赞老年人体魄强健,精力旺盛。
龙眉凤目—— 龙:传说中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凤:传说中的神鸟。形容人的仪表英俊,气度不凡。
龙蛇混杂—— 比喻好人和坏人或能人和庸人混合在一起。
龙潭虎空—— 龙居处的深潭,虎栖息的洞穴。比喻非常险恶的地方。
龙吟虎啸—— 像龙虎那样长吟长啸。形容声音高亢响亮。
龙跃凤鸣—— 神龙腾跃,凤凰长鸣。比喻才华出众。例:《世说新语?赏誉》:“君兄弟龙跃云津,颜彦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
龙争虎斗—— 形容斗争或竞争非常激烈。
群龙无首—— 比喻没有人领导。《周易?乾》:“见群龙无首。”
生龙活虎—— 比喻活泼矫健,生气勃勃。
望子成龙—— 希望子孙能成为出人头地的人物。
笔走龙蛇—— 比喻草书的笔势矫健生动。李白:“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
蛇
春蚓秋蛇 画蛇添足 惊蛇入草 龙蛇混杂 杯弓蛇影 蛇蝎心肠
春蚓秋蛇—— 比喻书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之蛇的行迹那样弯曲。《晋书?王羲之传论》:“(萧)子云近出,擅名江表,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画蛇添足—— 比喻多此一举。典出《战国策?齐策二》。
惊蛇入草—— 形容草书的笔势矫健迅捷。
杯弓蛇影—— 比喻因疑虑恐惧而自相惊忧。
蛇蝎心肠—— 有如蛇蝎一样狠毒的心肠。比喻人的心肠极度春狠毒。例:《金水桥陈琳抱妆盒》第二折:“小储君好惊骇,刘皇后肯耽待,便是蛇蝎心肠,不似恁般毒害。”
马
马不停蹄 马齿徒增 马到成功 马放南山 马路消息 马马虎虎
按图索骥 害群之马 老马识途 金戈铁马 青梅竹马 走马看花
马不停蹄—— 形容不间断地进行。
马齿徒增—— 马齿:马的牙齿,随马的年龄而增长。徒:白白地。马的牙齿白白地增长。比喻年龄白白地增长,学问没有长进或事业没有成就。
马到成功—— 战马一到,立刻成功。形容一上阵就打胜仗。也形容很容易地取得成功。马放南山—— 把战马放回南山,指不再使用战马。比喻不再作战,天下太平。
马路消息—— 马路上听来的消息。指道听途说、不大可靠的消息。
马马虎虎—— 草草率率,随随便便。形容办事草率。
按图索骥—— 意为照图上的马云寻找。原比喻办事拘泥于教条,现指按照线索支寻找事物。害群之马—— 比喻危害集体利益的人。
老马识途—— 老马有缘免认识路。比喻富于经验的人在工作中熟悉情况,容易做好。金戈铁马—— 戈:古代的一种武器。金戈:金属制成的戈。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指战争,也形容战士们的雄姿。
青梅竹马—— 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后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儿童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长大。
走马看花—— 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后用“走马看花”形容得意、愉快的心情。现表示匆匆看过。
羊
羊肠小道 羊落虎口 羊质虎皮 歧路亡羊 十羊九牧
羊肠小道—— 形容曲折狭隘的小路。
羊落虎口—— 羊落到老虎嘴里。比喻坠入险境,有死无生。例:明?单本《蕉帕记?陷差》:“太师爷就教龙骧领兵前云策应,定然送死,这是羊落虎口之计,伏乞太师爷尊裁。” 羊质虎皮—— 本是一只羊,却披上老虎皮。比喻外强中干或徒有虚名。
歧路亡羊—— 语出《列子?说符》比喻事理复杂多变,没有正确方向,因而找不到真理。十羊九牧—— 十只羊,九个人放牧,比喻人少官多。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猴
尖嘴猴腮 教猱升木 猕猴骑土牛 沐猴而冠 杀鸡骇猴
尖嘴猴腮—— 形容人的脸像猴子一样丑陋,亦喻指其人没有福运。
教猱升木—— 语出《诗经?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朱熹《诗集传》:“猱,猕猴也,性善升木,不待教而能也。”后指导人作坏事。
猕猴骑土牛—— 喻指某人职位提升缓慢。语出《三国志?魏书?邓传》:“君,名公之子,少有文采,故守吏职,猕猴骑土牛,又何迟也!。”
沐猴而冠—— 语出《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比喻人面兽心,虚有其表;或用来讽刺依附权势、窃据名位之辈。
杀鸡骇猴—— 喻指惩罚一个人以嗝其他的人。语出《官声现形记》第五十三回:“俗语说得好,叫做‘杀鸡骇猴’,拿鸡子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
鸡
鹤立鸡群 呆若木鸡 鸡飞蛋打 鸡毛蒜皮 鸡鸣狗盗
鸡犬不宁 杀鸡取蛋 闻鸡起舞 嫁鸡随鸡
鹤立鸡群—— 像鹤在鸡群之中,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一群人中显得很突出。呆若木鸡—— 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呆笨。以用于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呆的样子。鸡飞蛋打—— 比喻全部落空,一无所获。
鸡毛蒜皮—— 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
鸡鸣狗盗—— 比喻不足称道的卑下技能。典出《史记?孟尝君列传》。
鸡犬不宁—— 形容骚扰十分厉害,连鸡和狗都不得安宁。
杀鸡取蛋—— 比喻贪图眼前微小的好处而损害长久的利益。
闻鸡起舞—— 《晋书?祖逖传》里说:祖逖立志为国家效力夜里听到鸡叫就起床舞剑,刻苦练武。后来用以比喻有志为国效力的人奋起行动。
嫁鸡随鸡—— 旧时比喻女子出嫁后,无论丈夫好坏,都要永远跟从。
猪
狼奔豕突 封豕长蛇
狼奔豕突—— 豕:猪。突:冲撞。如狼那样奔跑,似猪那样乱闯。比喻成群的坏人乱窜乱闯。
封豕长蛇—— 封:大。豕:猪。大猪长蛇。比喻贪婪横暴的人。《左传?定公四年》:“关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
狗
狗急跳墙 狗血喷头 蝇营狗敬 犬牙交错
狗急跳墙—— 比喻人在走投无路时,不择手段地蛮干。
狗血喷头—— 形容骂人骂得厉害。
蝇营狗敬—— 像苍蝇那样钻营,像狗那样无耻。比喻追求名利,不顾廉耻无所不为。犬牙交错—— 形容交界线很曲折,如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也比喻多种因素牵连的复杂状况,或双方力量对比互有短长
第五篇:中日酒文化对比日语
毕业设计
浅谈中日酒文化对比
作者
专业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
目 录
摘要 ······························································ 3 要旨 ·············································· 错误!未定义书签。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1中日酒文化背景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中日酒文化的起源 ············································ 6 1.1.1 中国酒文化的起源············································ 6 1.1.2 日本酒文化的起源············································ 7
1.2中日酒文化社会影响 ········································· 7 1.2.1中国酒文化社会影响 ·········································· 8 1.2.2日本社会酒文化 ············································· 9 2中日酒文化对比 ················································· 9 2.1中日酒的种类和命名 ··········································· 10 2.1.1中国酒的种类和命名 ········································· 10 2.1.2日本酒的种类和命名 ········································· 11 2.2中日酒德酒礼
··············································· 11 2.2.1饮酒方式和礼仪中的酒文化 ··································· 11 2.2.2祭祀中的酒文化 ············································ 12 2.2.3婚俗中的酒文化 ············································ 13 3中日酒文化的异同点 ············································ 13 3.1中日酒文化共同点 ············································ 13 3.2中日酒文化不同点 ············································ 14 结论 ····························································· 15 谢辞 ····························································· 16 参考文献 ························································· 17
第 2 页
共 17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
【摘要】
酒文化无论在哪个国家的民俗中都占有非常重要和特殊的地位。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同属东方民族。两国从古代就开始了交流,日本从中国学习技术的同时也吸收了中国文化,在各方方面有相似的生活方式及文化。其中酒文化也出自同一渊源,中国的传统文化、农业文明和曲酒酿造技术传到日本,促进了日本文化及酒业的发展。中日两国的酒文化历史、酒俗、饮酒态度和酒德酒礼都大同小异,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中日两国人民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借鉴,在差别中寻求融合,在融合中保存差别,共同创建适合于本国国情和世界酒文化发展方向的新型酒文化。本文以中日两国的酒文化为研究对象,进行展开论述。本文首先从中日两国酒文化的起源,社会影响等方面详细说明,接着从中日两国酒文化的多个方面,例如酒的种类和命名,喝法的差异,酒德酒礼等方面,对中日两国的酒文化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通过对两国酒文化的比较,总结出两国酒文化的异同点。【关键词】中日;酒文化;交流;发展;异同点
第 3 页
共 17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
要旨:
酒文化はどのような国の習慣においても重要な地位を占める。両国の距離が近く,一衣带水の国である。两国は古代からさまざまな交流がはじまり、日本は中国からの技術を勉強するとともに、中国の文化を吸収し、各方面に似ている生活方式と文化がある。その中の酒文化が同じ根源であり、中国の伝統的な文化、農業文明および醸造技術は日本につたわり、日本文化と酒造の発展を促進した。中日の酒文化史、飲酒の習俗、酒に対する態度と飲酒の礼儀作法は大同小異であり、それぞれの長所と短所がある。中日の国民はお互いに交流し、勉強し、差異の中に共通処を見つけ出しながら、自分の特色を保つ。共同で自国文化と世界酒文化の発展に適する新型酒文化を創ろうとしている。本稿は中日酒文化を研究対象にして検討し、先ずは中日の酒文化の起原、発展、特徴などから説明する。それで、中日酒文化の各方面から、たとえば、酒の種類とか飲む方法の異同とか礼儀などの方面から中日酒文化を詳しく分析する。最後に両国酒文化の比較することを通じて両国の酒文化を総括する。
キーワード: 中日 酒文化 差異 交流 発展 異同
第 4 页
共 17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
绪论
在中国,酒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人们曾有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仪,无酒没有乐趣这样的说法。人们用酒来招待朋友,因为酒可以增强气氛,同时酒也可以暂时消除自己的烦恼。无论是家里过节,人际交往,还是庆祝国家喜事都离不开酒。酒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对于更多的人来说,酒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伙伴。酒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是一种不可取代的作用。酒被誉为“繁荣之水”。
在世界上,酒的种类非常之多,因为各个民族受气候和风土的影响,都有着各自的酿酒方式,自然也就孕育出了与众不同的酒文化,酒文化可以定义为以酒为中心的一系列物质,艺术,精神,风俗,心理,行为等现象的综合体。这其中包含了酒的起源,生产,流通和消费,而且还涉及到了关于酒的社会文化,以及相关的社会问题。
研究酒文化,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特征,而且酒文化本身就是人类文明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划。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一直以来维持着友好的关系,彼此之间互相学习,互通有无,因此两国的文化和习惯非常类似,但是两国在历史的发展中还是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酒文化。
第 5 页
共 17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
1中日酒文化背景概况
1.1中日酒文化的起源 1.1.1中国酒文化的起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酿酒国,是三大酒系的发源地之一。关于中国酒的起源有着许许多多不同的传说。但是,最原始的酒是依靠谷类发霉,并且经过长时间的发酵下形成的。
中国的酿酒技术可以说是中国酒文化发展的重要象征。日本著名的酿酒专家坂口谨一郎曾经高度评价中国发明的曲子(将粮食、糠等蒸后繁殖酵母菌而成的发酵剂)完全可以和中国的四大发明相提并论。
当然,古书中关于酒历史的记载的真实性很难去验证,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关于中国的人工酿酒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地下挖掘出来的文物来证实一下。实际上从出土的大量河姆渡文化时期的古老酒杯来看,早在7000多年以前,中国人就开始人工酿酒了。1.1.2日本酒文化的起源
日本,关于酒的起源和酒的酿造文献并不多,大多数日本人认为弥生时代的农耕者在九州,京畿等地的酿酒活动是日本酒文化的起源。那个时候,日本用咀嚼法来造酒,在日语中称之为口齿办。在《古事记》中有关于咀嚼酒的记述。在古代的王宫,通常用女人咀嚼过的饭来发酵造酒。在那个时代,酒只用于祭祀神灵和祖先。人们通过酒来和神灵交流,表达敬意。
到了奈良时代,用曲子酿酒的方法开始普及起来,在宫廷已经设立了专门造酒的部门,酿酒者被称为“刀自”意为已婚的妇女。之后,因为和中国进行交流。得知中国酿酒的鼻祖叫做杜康。所以日本人把酿酒水平最高的人的称号由“刀自”改为杜氏。现在,日本把酿酒工厂的最高技术指导者称为杜氏。由此可见,中国和日本两国酒文化渊源之深。在镰仓,室町时期,随着商业的繁荣,酿酒已经不仅限在王宫内,已经扩展到寺院和神社,酒开始作为普通的商品在市场上广为流通,以京都为中心的都市,开始出现了卖酒的居酒屋,因为居酒屋的出现给爱喝酒的人们提供了喝酒的场所,所以居酒屋非常有人气。至此以后,酒从高级的祭祀品转变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饮品。
第 6 页
共 17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
1.2中日酒文化社会影响 1.2.1中国社会酒文化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饮品之一,它的历史几乎是与人类文化历史一起开始的。自从酒出现之后,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酒的形态多种多样,其发展历程与经济发展是同步,而酒又不仅仅是一种饮料,它还具有精神文化价值,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它体现在社会政治生活,文学艺术乃至人生态度,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饮酒不单是为饮酒而饮酒,也是在饮文化。
中国是屹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酒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就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溶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中,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就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来讲,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因此所有的政治和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因为中国的酒,多是用粮食酿造而成的。所以酒必须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酒业的兴衰,各个朝代统治者都会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控酒的生产量,从而确保民食,在一些地区,酒业的繁荣对提高当地的社会生活水平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酒与社会经济活动也是密不可分的。
酒,在中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及酒神精神的象征。
因醉酒而获取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中国古代的艺术家摆脱精神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南宋政治诗人张元年说:“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由身。”酒醉而成传世诗作,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诗史中俯拾皆是。
不止诗词如此,在绘画和中国的书法中酒神精神也到处可见。众所周知,郑板桥的字画很难得,于是人们拿狗肉和美酒款待他,郑板桥明知道这是求画者的把戏,但他还是经不住狗肉和美酒的诱惑,只好写诗自嘲:“看月不妨人去尽,对月只恨酒来
第 7 页
共 17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
迟。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由此可见,酒对中国的艺术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中国,酒有着其他事物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人们通过喝酒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构建和维持人际关系。在世界上,喜欢喝酒的民族多不胜数,但是像中国这样把酒和民族,文学,风俗紧密的结合起来,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酒文化,恐怕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国家能做到。1.2.2日本社会酒文化
日本是非常重视集团活动的国家,为了保持机体的稳定,喝酒成了一种不可或缺的仪式。日本人下班以后,上级和下级会一起喝酒聊天,这样做不仅可以使上下级关系融洽,还可以提升整个集体的凝聚力。因此,就可以看做是日本社会的润滑剂。
在日本全国大约有一半的人喝酒,而且这个数量还在增加。日本男人非常喜欢喝酒,很多人下班后不会直接回家,而是要到居酒屋喝上一杯。居酒屋是体现日本酒文化特征的产物。虽然日本人把沉默是金当做自己的座右铭,但是遇到麻烦时,还是可以借酒消愁。
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的酒文化迅速发展起来。而且一发不可收拾。一些有名的小说家和文学家发明的酒文化名词被流传开来。外国的记者和评论家甚至把这一现象称之为“酒店文学”。日本酒文化的发展对维持日本社会的人际关系,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维护日本社会的等级秩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中日酒文化对比
2.1中日酒的种类和命名
从中日两国的酒文化起源来看,两国不仅酿酒历史悠久,而且由于酿造方式不不同和多样,两国的酒的种类和命名也就名目繁多,因此,从酒的种类和命名也能清楚的反映出中日两国的酒文化的特色。2.1.1中国酒的种类和命名
中国酒大致上可以分为白酒、老酒、果酒、药酒和啤酒等五类。
白酒是用粮食和其他含有淀粉的农作物为原料,以酒曲为糖化发酵剂,经发酵蒸馏而成。白酒并非是白颜色的,而是指无色透明的蒸馏酒,特点是质地纯净、醇香浓
第 8 页
共 17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
郁,味感丰富,酒精度在30度以上,刺激性比较强。有名的的白酒有茅台酒(53度),五粮液(60度),汾酒(50-60度)等。
黄酒因为是酿造酒,所以颜色为接近琥珀的黄色,这便是所谓的老酒,其中尤为有名的是绍兴酒(13—18度),黄酒的产地主要在长江以南地区。
药酒是以成品酒(大多用白酒)为酒基,配各种中药材和糖料,经过酿造或浸泡制成,具有不同作用的酒品。药酒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滋补酒,它既是一种饮料酒,又有滋补作用,如竹叶青酒,五味子酒,男士专用酒,女士美容酒;另一类是利用酒精提取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以提高药物的疗效,此种酒是真正的药酒,大都在中药店出售。
啤酒是以大麦为原料,啤酒花为香料,经过发芽、糖化、发酵而制成的一种低酒精含量的原汁酒,通常人们把它看成为一种清凉饮料。其酒精含量在2度~5度之间。中国酒类品种繁多,命名方法各异,但是能清楚的反映出中国的酒文化特色。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十种方法:
⑴以地名或地方特征命名。以一个地名(省、市、县)来作白酒名称或以地方名胜
或地方的美丽传说来命名,如贵州茅台酒、山西汾酒、泸州老窖酒、双沟大曲酒、苏 酒、皖酒、孔府家酒、杏花村酒、等等。
⑵以生产原料和曲种命名。以生产白酒所用的粮食原料及曲种来命名,如五粮液酒、双沟大曲酒、浏阳河小曲酒、高粱酒、沧州薯干白酒、小高粱酒等等。
⑶以生产方式命名。主要是以“坊”、“窖”、“池”等作酒名,让人感到这酒的年代的悠久,有信任感。如泸州老窖酒、水井坊酒、千年酒坊酒、国坊老窖酒、月池酒等等。
⑷以诗词歌赋、历史故事命名。如蒙古王酒、杏花人家酒、杏花村家酒、大宅门酒等等。
⑸以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命名。如两相和酒、曹操酒、宋太祖酒、百年诸葛酒、华佗酒、钟旭酒、秦始皇酒、君临天下酒、太白酒、等等。
⑹以佛教道教、仙神鬼怪命名。如老子酒、庄子酒、中国道酒、小糊涂仙酒、酒妖酒、酒鬼酒、酒神酒等等。
第 9 页
共 17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
⑺以历史年代命名。如1573酒、1915酒、百年皖酒、六百岁酒、1952晋原酒、清宫酒、千秋汾酒等等。
⑻以时代特征和场所命名。如国藏汾酒、国宾酒、国粹酒、中南海酒、钓鱼台酒、蓝色经典酒、神舟酒等等。
⑼以动、植物命名。如桂花酒、红杉树酒、牡丹酒、真龙酒、熊猫酒、红骏马酒等等。
⑽以情感命名。有情、缘等情感,如今世缘酒、情缘酒、同心结酒、随缘酒等等;有祝福情感,如金六福酒、好日子酒、红双喜酒、等等;有区域情感,如店小二酒、百年老店酒、宿迁人酒、黑土地酒、刘老根酒、土老帽酒等等;有民俗情感,如藏羚羊酒、王朝奶酒、金骆驼酒、唐古拉酒、等等。
从中国酒的名目繁多的种类和命名的特色来看,中国是历史悠久的酒文化大国。2.1.2日本酒的种类和命名
日本酒以米为主要原料,利用酒曲和酵母酿造而成,其酒精纯度在13度至16度左右。酿酒所用的水的水质也是重要的因素,日本各地的纯净水源孕育了日本酒肚特的品质。日本白酒以其酿造方式可分为清酒和烧酒两种。
日本清酒是借鉴中国黄酒的酿造法二发展起来的日本国酒。日本清酒虽然借鉴了中国黄酒的酿造法,但却有别于中国的黄酒。该酒色泽呈淡黄色或无色,清亮透明,芳香宜人,口味纯正,绵柔爽口,其酸甜苦涩辣诸味协调,酒精含量在15%以上,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是营养丰富的饮料酒。
日本清酒的制作工艺十分考究,清酒一般可分为最高级的吟酿酒、纯米酒和本酿造酒。
吟酿酒使用碾磨留存率在60%以下的白米、米麯、酿造酒精经过精心酿制而成的日本酒,其特点是带有果香和花香,而且口味清纯。白米碾磨留存率在50%以下的被称为“大吟酿酒”。
纯米酒以白米、米麯以及水为原料酿制的酒,具有香气醇和、口味浓郁且润泽的特点。
本酿造酒以碾磨留存率在70%以下的白米、米麯、酿造酒精以及水为原料酿制的酒,其特点是香味温和,口感清爽。
第 10 页
共 17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
日本烧酒制造方法为蒸馏,将原料糖化,发酵后的液体蒸馏生产的酒类,根据原料不同有番薯烧酒,麦烧酒,红糖烧酒,米烧酒等。一些度数较高的酒如泡盛,也是蒸馏而成的米酒,但与烧酒不同的是,泡盛使用泰国米,由泰式风格制作而成,而烧酒使用的是日本米;另外泡盛由黑米曲菌发酵而成,而烧酒是白米曲菌。
清酒的牌名很多,并且基本都有其特定的来由,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其独特的日本文化。日本《铭酒事典》中介绍的就有400余种,命名方法各异。有的用一年四季的花木和鸟兽及自然风光等命名,如白藤、鹤仙等;有的以地名或名胜定名,如富士、秋田锦等;也有以清酒的原料、酿造方法或酒的口味取名的,如本格辣口,大吟酿、纯米酒之类;还有以各类誉词作酒名的,如福禄寿、国之誉、长者盛等。最常见的日本清酒品牌及其有月桂冠、樱正宗、大关、白鹰、白牡丹、松竹梅及秀兰等。大多数日本清酒的命名都有其特定的来由和含义,因此显示出日本独特的酒文化。如:
菊正宗——菊花在繁花丛中显自然淳朴,到处可见。人人喜爱的花卉,不求高贵但求人人喜爱。
朝香——酒的清香就好像清晨扑面而来的空气一样,怡人惬意。
松竹梅——松、竹、梅,日本庭园自然高贵的植物,此酒就像他们一样给人和谐自然又不失高贵的感觉。
千寿、万寿——长寿之人必不可少之意。
上善如水-----感觉就像奔流的水一样向四面八方流传。而日本烧酒的命名多以原料命名区分,如麦烧酒,番薯烧酒等。
日本酒口感多倾向于清淡,并且对于酒的命名也比较素雅,凸显日本酒文化的特色。
2.2中日酒德酒礼
2.2.1饮酒方式和礼仪中的酒文化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饮酒也有饮酒的规矩。
在中国的宴会上喝酒大体有三个忌讳:
⑴不能按自己的节奏喝酒
在饮酒的时候,双方一定要干杯,还要一边目光交流,一边喝酒,这是中国式宴会饮酒的基本规矩。而且,中国人一定要大家一起喝。例如:12个人围坐在桌子旁,第 11 页
共 17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
主人会举起杯子说:“非常欢迎大家的到来,干杯”。在日本所谓的干杯是举起杯子适量饮酒,但是在中国却不同,必须将杯中的酒全部喝完才行。在中国最理想的干杯方式就是和所有人干杯,从自己右侧的人开始,一个一个的干杯对饮,尽可能使所有人饮酒的量相同是中国宴会重要的做法。
⑵绝对不可以喝醉
在中国人的宴会上,会因为有许多特殊的情况喝了很多的酒。但失去论什么原因,也不能表现出喝醉酒的样子。直到宴会结束必须保持清醒。换言之,即使在桌子上喝得再多,也不能表现出失礼的举动,这样的人在中国的社会是被尊重的。
⑶在宴会上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
在宴会上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语和措辞,尤其在谈论有关政治方面问题的时候,更要如此注意。中国人不能很放松的喝酒,因为在中国人看来,宴会不是娱乐的场所,而是向人们展现个人素养的地方。除此之外,宴会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在宴会上可以分辨出哪些人值得结交哪些人不值得结交;第二:宴会上可以结交一些新的朋友。
而在日本,喝酒的气氛会比较轻松。日本人在宴会刚开始时会干杯,之后自己随意饮酒。对于无论喝多少酒都不醉的人被认为不实在,关系处的不到位,而带有醉态的人会给人一种信赖的感觉。日本人在饮酒后对自己的言行会有适度的调整,到了宴会后半段会变的非常自由。人们交换座位后,可以无视等级观念。及时和上级开玩笑也无妨。日本的宴会只是为了喝酒,消遣,并没有像中国宴会这样的复杂的关系。2.2.2祭祀中的酒文化
在日本,传统祭祀是为了供拜神灵而举行的某种仪式,日本祭祀各式各样,作为一个祭祀大国,日本的传统祭祀已经成为日本一种非常重要的无形的文化遗产。一年中每一个月份都有各式各样的祭祀活动在全国各地举行。男女老少载歌载舞十分热闹。有天皇参与的祭祀活动要使用特定的酒,其余祭祀活动的酒都是市民和政府部门提供的。在日本祭祀活动一结束,大家就一起喝供奉神灵的酒,吃供奉的食物。这就是所谓的“神人共食”。捧起酒杯喝酒向神灵和祖先祈祷来满足自己的愿望,这样可以营造出人们团结的气氛。
第 12 页
共 17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
而在中国,我国各民族普遍都有用酒祭祀祖先,在丧葬时用酒举行一些仪式的习俗。人死后,亲朋好友都要来吊祭死者,汉族的习俗试吃斋饭,这就是葬礼期间举办的酒席。虽然都是吃素,但酒还是必不可少。云南怒江地区的怒族,村中若有人病亡,各户带酒前来吊丧,巫师灌酒于死者嘴内,众人各饮一杯酒,称此为“离别酒”。古代的习俗还有在墓穴内放入酒,为的是死者在阴间也能享受到人间饮酒的乐趣。汉族人在清明节为死者上坟,必带酒肉。在祖先的灵象前,还要插上蜡烛,放一杯酒,若干碟菜,以表达对死者的哀思和敬意。2.2.3婚俗中的酒文化
在中日两国的婚俗中,酒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在订婚的时候,还是接受定亲的时候都少不了酒。
在中国,“喜酒”往往是婚礼的代名词,置办喜酒即承办婚事,去喝喜酒,也就是参加婚礼,由此可以看出酒在中国婚俗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南方的“女儿酒”,南方人生下女儿数岁,便开始酿酒,酿成酒后埋葬于池塘底部,带女儿出嫁之时才取出供宾客引用,承载了浓浓的祝福与爱意。此外还有我们熟知的一些风俗,如交杯酒,接风酒,出门酒,定亲仪式时的会亲酒,回门酒等。均表现出酒在我国传统婚俗中的重要地位。
日本在婚礼上,新婚夫妇也要喝交杯酒,这是神前式婚礼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程序。在日本有“三三九”制度。(用三个大杯,分别代表着天,地,人。“三”代表着吉利的阳数,“九”则代表着最高的数字。这两个数字都意味着好事情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新郎和新娘在婚宴上,用三只酒杯互相交换,每只就被交换三次,一共九次。这种饮酒习惯,作为订婚仪式一直被日本人沿用至今。
3中日两国酒文化的异同点
3.1中日酒文化的共同点
通过以上对比论述我们可以看到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两国从古代就开始进行交流,两国人民都喜欢喝酒,关于酒的文章很多,例如中国的三国时代有曹操的《短歌行》,日本的《万叶集》中上亿良写的著名的《贫躬问答歌》都讲述饮酒抒怀的故事。
第 13 页
共 17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
在酒的种类和命名上,中日两国的国酒都是以米作为原料以酒曲发酵而酿制成的。且色泽清亮透明,芳香宜人,口感独特。且两国都有果酒,都有按地名来命名酒名的习惯,并且酒的命名都带有各自特色文化的印记。
在饮酒方式和礼仪中,饮酒是可以作为释放压力的一个方式,并在两国社会关系中都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
酒在祭祀中的作用是明显的,中日两国都用酒来祭祀,酒是人与神之间的桥梁,是奉献给神的物品,并能表达出我们的喜怒哀乐。
酒在中日两国婚俗中,代表着祝福,喜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中日两国人民都将自己的生活、喜怒哀乐与酒联系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酒文化。
除此之外,中日两国在烹调的时候也经常会使用酒来调味,中国使用黄酒,日本使用甜料酒。
3.2中日酒文化的不同点
在中国,以白酒为“国酒”,酒精度数相对于日本的清酒比较高,口感绵柔却辛辣。日本的清酒分为甜味和辣味,酒精度数一般都比中国的白酒低,口感也比较清淡可口,所以绝大多人都可以喝。而中国酒则偏向于成年人的口味。对于酒的酿造方式,相对于中国,日本酒的的分类比较细致,且制作工艺比较讲究,根据米的碾磨留存率来酿成不同口感的酒,并注重酒的容器、酒与不同料理的搭配,来获得最好的感官和心理的享受。而中国人在酒桌上喝酒则更多的注重的是量。追求酒桌上每个人喝酒的量是相同的,而日本则比较随意,即使喝醉也没有失礼之说,相反会让人觉得可以信赖。这在中国是不同的。
在祭祀中,相对于日本,中国公共的或大规模的祭祀活动比较少,但在重大节日,用是选用酒来祭奠祖先,酒的选择性自由度比较大。而在日本,天皇参与重大祭祀活动的酒都和其他祭祀活动所用的酒是不同的。在婚俗中,中日两国虽然都是用酒来表达喜庆,但是表现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第 14 页
共 17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
结论
酒是饮料的一种,按分类,它当属饮料范畴,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饮品,因为它的重要功用并不是用来解渴。然而,酒在人们的日常饮食当中,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人、日本人都在以不同方式,不同场合,如丧葬,嫁娶,礼仪等,不同程度地享用酒这一饮品。酒是人生的伴侣,人们经常以酒敬友,以酒饯行,以酒庆功,以酒作诗,以酒绘画,以酒助兴等。自从酒出现之后,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酒的形态多种多样,其发展历程与经济发展史同步,因此酒又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还具有精神文化价值。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它体现在社会政治生活、文学艺术乃至人的人生态度、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在这个意义上讲,饮酒不是就饮酒而饮酒,它也是在饮文化。可以说酒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于两国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密不可分,构成姿态万千、内涵丰富的酒文化,它对社会、经济、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对于整个民族文化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折射出各自民族的文化特点,可以说是巨大的文化财产。
由于酒文化深入到了各民族人们的生活中,通过对中日酒文化的了解,不仅可以丰富酒文化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它来窥视中日社会,加深对彼此社会生活的理解、认识,中日两国都是世界大国,而且两国都视对方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只有加强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和沟通,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两国长期的友好关系。
第 15 页
共 17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
谢辞
在写这篇“浅谈中日酒文化对比”论文的时候,笔者站在辩证分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起初思考方向一片空白,翻阅了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相关书籍,查阅了相关期刊,先用手写摘录的方式一边整理要点一边思考论文切入点。从提交任务书、开题报告,我的指导老师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严格把关,一遍又一遍地看完修改稿,一丝不苟地指出修改稿中的不足之处。从开始选题到论文的最终完成,我收到了许多老师、朋友和同学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真心的感谢。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感谢朋友们的热忱帮助。这三年的大学生活结束是我人生道路的转折点,也同样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今后我将更加努力的接受挑战。
第 16 页
共 17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
参考文献
1范作申.日本的传统文化.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237-240 2贺静彬.日本历史与文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52-60 3秦明武.日本习俗文化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24-36 4徐少华.中日酒文化比较研究.新疆出版社,1987,134-146 5新邦.日本的酒文化.浙江出版社,2003,131-147 6秋山裕一.酒文化研究会及与中日酒文化的交流.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34-255 7吉牧.中日饮食文化的差异.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115-151 8[美]罗伯特.库里斯特发.日本精神与风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123-151 9胡雪峰.日本的饮食文化.黑龙江出版社,2001,124-156 10何满子.醉乡日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356-467
第 17 页
共 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