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解析执行回转的财产范围及其责任承担
执行回转的财产范围及其责任承担
温世成
执行回转的财产范围和财产回转的责任承担,是司法实践中民事执行回转遇到的主要问题,笔者在此略陈自见。
执行回转的财产范围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就执行回转作了原则性规定。执行回转,是指执行完毕后,原来的执行根据经法定程序被撤销,取得财产的一方当事人将现得财产全部退还原来的被执行人,恢复执行程序开始前的财产状况。依据错误执行根据取得财产的一方,应依法返还并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财产损失。据此,执行回转的权利人常常提出既要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失(直接),又要赔偿因此造成的间接损失的请求。执行回转如何返还财产,赔偿直接和间接损失,是司法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第一,关于返还财产或赔偿直接损失。处理执行回转案件,原财产存在的,一般是简单的返还原物;财产灭失或损坏的,按原价赔偿损失。根据民事诉讼法申请再审时限为两年的规定和客观存在的超审限审判的因素,执行回转往往是在法院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或更长时间后才发生的原财产存在的可能性很小,绝大部分已处置,毁损灭失,因此,支付赔偿金是承担执行回转经济责任的主要方式。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物价经常波动,原财产也随之发生贬值或升值情况,这就要求处理执行回转案件
时,对原财产价值作出比较后合理的评价。为了保护回转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可以参照执行我国合同法第六十三条、国条院(中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第29条,(农副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第8条第5项有关逾期交货、提货、逾期付款的价格处理的规定,实行财产保值返还或保值赔偿原则。其一,原财产在执行回转时升值,返还财产即可。原财产虽然存在,但在执行回转时已贬值,除返还财产外,还应赔偿财产在原执行时的价格与回转时价格的差价损失。其二,原财产已经消耗或损坏的,应赔偿因此产生的直接损失。原财产价格下跌,按原执行时的价格赔偿;价格上涨,按全国同类财产的同期价格赔偿。
第二,关于间接损失的赔偿。有种观点认为,间接损失超出了执行回转的范围,加之无标准计算,实际上很难执行。笔者到认为对赔偿间接损失不能一概而论,对于某些执行回转案件,应考虑赔偿间接损失。主要依据有:一是法律和司法解释有关规定。我国国家赔偿法第二十六、二十七条规定的赔偿范围就包括误工赔偿金、残疾赔偿金及对死者生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支付的生活费用。合同法第一百三十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与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收益,但不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经或者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3、146、147条也有类似间接损失的特别规定。二是间接损失属于执行回转的财产范围。权益人的财产整体利益包括原财产本身的价值和利用原物获取的经济利益,即间接收益。但由于财产被错误执行,所产生的间接收益也就为错误占有者所有。当发生执行回转情况,从反证角度看,间接收益本来应属于合法权益人而非他人所有,此时执行回转权利人,即赔偿间接损失。但是,间接损失的赔偿应限于什么范围?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赔偿间接损失的范围较窄,存在形式有:
1、法律规定的间接损失,如上述的误工赔偿金、残疾赔偿金合同中的损失等,招待回转时
应当考虑。
2、利用财产获取间接收益的。前面已述及这个问题,在原财产执行的前后时间是(执行回转前)原被执行人,原权利人利用财产具有连续营利的行为,招待回转时应当计算间接损失。但是,如果原执行的权利人占有财产闭置,使本可取得的收益并未取得,应不应该考虑赔偿间接损失?依笔者之见,上述原权利人未获得间接收益,是其过错造成的,即使没有履行能力,用于执行回转存在着司法赔偿因素,也不能免除间接损失的赔偿责任,但可以减少赔偿数额。这样才能对司法错误实行有效的监督矫正。
3、原物党有法定利息,自然孽息。如货款被错误占用造成的利息损失,果树自然长出的果实被所有人收益,在执行回转时应当考虑间接损失的赔偿。如法院错误判乙某占有甲某原出租的房屋后继续出租,在执行回转时,除了返还房屋,还应赔偿甲某的间接损失--租金。从财产性能,利用等因素分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正常利用明显可以取得间接收益,在执行回转时可考虑间接损失的赔偿。另一类是不明显或不一定带来间接利益的财产,可不考虑赔偿间接损失。间接损失赔多少,以原执行前后时间计,双方当事人分别利用财产上赚取纯利数额作为参考。法院确认回转义务人的收益时间,实际是侵权时间,根据民法规定,庆当始于原财产执行之日至财产回转之日上。
财产回转的责任承担
原执行依据被撤销,财产已执行完结,是执行回转的前提条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返还财产和司法赔偿原则是执行回转的责任承担方式。那么执行回转时回转权利人是不是可以任意选择向对方当事人或审判机关提出财产回转请求?笔者认为,依据法律规定和原财产占有受益情况,首先应适用当事人返还财产原则。因为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法律主体是平等的,原财产被原执行权利人占有,使用并收益,回转权利人应首先向对方当事人提出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的请求。人民
法院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的规定,责令取得财产的人返还财产,如不返还强制执行其返还。直接、间接损失的赔偿,应当按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判决确认。在执行回转中,回转义务人死亡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74条的规定,遗产继承人是被执行人。权利与义务是平等的,原财产的受益人是财产回转义务人,回转的义务人以原财产受益的份额为限。是单位承担回转义务的,单位如发生分产、合并的,根据《民法通则》第四十四条意见第271条之规定,由变更后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承担。
当执行回转义务人无力清偿财产时,方可适用司法赔偿救济制度原则。回转权利人可向有赔偿义务的审判机关提出司法赔偿请求。当回转义务人无力承担回转义务时,人民法院承担相应的财产回转义务,使执行回转有了根本保障。但并不是所有的司法赔偿都属于执行回转的范围,根据执行回转的前提要求,执行回转中的司法赔偿,仅限于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的范围。一诉讼和先予执行裁定错误。
1、根据当事人的错误请求,法院违法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族造成财产损失的;
2、先予执行裁定被依法撤销的。
二、执行错误。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一条比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执行错误补正还广,还包括对原正确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的执行错误,但根据执行回转的前提条件,此不属于执行回转中的执行错误。执行回转中的执行错误包括:
1、原法院判决裁定错误,执行必然错误,造成财产损失的。
2、原其他法律文书错误码,执行必然错误,造成财产损失的。这些的其他法律文书包括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三、四、三十一条规定的赔偿范围和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七和二十一十八条对仲裁、公证执行案件的审查制度责任规定,因错误的公证、仲裁法律文书出现的执
行错误,应由人民法院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目前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财力有限的制约,人民法院只能实行有限的执行回转司法赔偿。
第二篇:执行回转申请书(标准版本)
执行回转申请书
申请人:,男,汉族,1977年5月10日出生,住所:福建省路226号,身份证号码350。
被申请人:,女,汉族,1989年1月31日出生,户籍地址209号,身份证号码441。
申请事项:
请求贵院执行回转被申请人因错误执行取得的元及同期银行贷款利息。(执行案号:号)。
事实和理由:
被申请人与民间借贷纠纷一案,由贵院作出(2013)深法民一初字第号民事判决书,该判决书于2013年5月31日生效。履行期限届满未主动履行,被申请人遂向贵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贵院依法受理(号)。贵院在拍卖房产后取得元可供执行款项,并在该笔执行款中将元划扣给被申请人。
申请人为的债权人,债权已经生效裁判确认,在申请人与买卖合同纠纷的诉讼过程中曾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人民法院向贵院发出过(2013)深民一初字第号《协助执行通知书》,请求贵院协助冻结2013深法执字第号案件中除了给付被申请人款项外的剩余执行款,以0000元为限。申请人在深圳市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过程中,发现无法足额清偿所欠申请人的债务,而贵院划扣给被申请人的执行款项超出实际应支付的款项,属执行错误。由于多划扣的款项导致申请人权利受到损害,故依据《民事诉讼法》等相关规定,提出以上执行回转申请,请批准。
此致
深圳市人民法院
申请人:
2014年
月日
第三篇:申请财产保全发生错误是否必然承担侵权责任
申请财产保全发生错误是否必然承担侵权责任
宋绍青
对于错误申请财产保全造成的损害赔偿,仅存在错误申请财产保全以及损害结果并不足以使申请人承担赔偿责任,被申请人或其他受害人还应当证明错误申请财产保全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否则驳回其要求申请人赔偿的请求。
【案情】
2006年6月10日,原告东营市绿源水泥加工有限公司与东营市银龙水泥加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一份,约定需方购买供方20万吨水泥生产线全部设备,合同标的额为1532244元。该合同主要条款有:“设备拆卸前需方预付设备总额的30%,设备安装后,达到设计能力之日,付至设备总额的80%”,“合同签订后,两个月内开始拆卸,4个月内安装完毕”,“供方如不能按期将设备运至需方指定地点,承担违约金30%,需方如不能按期付款,承担违约金30%。
2006年7月5日,利津县人民法院受理了刘同雯与王玉刚、东营市绿源水泥加工有限公司股东权转让合同纠纷一案。本案被告在诉前提出保全申请,要求查封本案原告的生产设备一宗。利津县法院经审查认为申请符合法律规定,于2006年7月5日作出裁定,就地查封本案原告所有的球磨机一部、脉冲式布袋除尘器三台,同时允许本案原告正常使用以上设备,但禁止其变卖、隐匿、毁损。
法院裁定书送达后,本案原告及银龙公司均没有对裁定书提出复议申请。
2006年12月4日,利津县人民法院审结该起股东权纠纷,判令王玉刚向本案被告支付股权转让金90万元、赔偿经济损失99000元,判令本案原告不承担民事责任。王玉刚不服提出上诉,经二审审理,2007年3月19日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2007)东民三终字第29号民事判决,判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判决生效后,本案原、被告均没有提出解除查封的申请,(2007)利民保字第8号保全裁定书已于2007年8月4日失去法律效力。
因原告违约,2007年7月2日,原告向银龙公司支付违约金40万元。
从保全裁定作出后至2007年8月4日,所查封的设备一直在进行生产经营。
【分歧】
关于本案有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的行为构成侵权,原告因其错误的保全行为而遭受40万元的经济损失,对此被告应当予以赔偿。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申请保全的行为虽然对原告的财产处分权在一定时期内造成了妨碍,但被告并无侵害原告合同利益之故意,其行为与原告所遭受的经济损失之间亦不具有因果关系。原告要求被告赔偿该40万元的经济损失,理由不当,不应支持。
【审判】
利津县人民法院认为,被告申请对原告的生产设备采取保全措施,法院判令原告不承担民事责任事实清楚,可以认定被告申请保全的主体错误。本案需要处理的问题是被告在申请保全时主观上是否明知原告与银龙公司签订了买卖合同即是否有侵害原告合同利益的故意,该保全申请与原告遭受经济损失之间有无因果关系。
关于被告是否有侵害合同利益的故意。被告在2006年股东权转让纠纷中要求原告承担责任的原因是被告认为原告公司的性质是一人公司,应当对支付股权转让金承担支付责任。而根据查明,原告是有限公司而非一人公司,据此本院判令原告不承担责任。但可以认定,被告将原告列为诉讼当事人主观上没有滥用诉权,仅是对事实认识错误。被告提起诉前保全是为了保障自己的权利,并无恶意保全之目的。如被告知道原告与银龙公司签订有买卖合同,与申请查封设备程序繁琐、权利实现漫长相比,显然会申请保全合同的价款。另外,合同具有相对性,被告作为第三人很难了解原告的交易情况。故被告没有侵害原告合同利益之故意。
关于被告申请保全与原告遭受经济损失之间有无因果关系。首先,原告遭受经济损失40万元的根本原因,是其自己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明确规定,当事人对财产保全或者先予执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作为买卖合同的当事人,在法院下达裁定查封合同标的物时,原告应当向法院提出异议并要求进行复议,并完全可以通过复议由法院保全合同价款而继续履行合同,但原告却没有进行复议。可以认定,是原告自己的行为导致其违约,也是其遭受经济损失的根本原因。
其次,被告申请保全的行为,是原告遭受经济损失40万元的条件而非原因。原告遭受经济损失的根本原因是其没有进行复议,被告的错误申请只是为原告遭受经济损失提供了条件,而不是原因。
最后,被告的错误申请行为这一条件不是适当条件,因而不构成相当因果关系。可以认为,被告的行为不是原告遭受损失的不可缺条件,被告的申请行为在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发生相同的结果。被告的行为对原告遭受损失只是一般条件,而非适当条件,不具有因果关系。
综上,被告申请保全的行为虽然对原告的财产处分权在一定时期内造成了妨碍,但被告并无侵害原告合同利益之故意,其行为与原告所遭受的经济损失之间亦不具有因果关系。原告要求被告赔偿该40万元的经济损失,理由不当,不予支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判决驳回原告东营市绿源水泥加工有限公司的诉讼请求。
【评析】
本案是一起错误申请财产保引起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对于错误申请财产保全引起的财产损害赔偿,现有的唯一明确的法律依据是《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该条规定财产保全申请有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所遭受的损失。但是何种情况才算申请有错误?如何正确认定因财产保全遭受的损失?法律都没有作进一步的规定,从而使此类案件在实践操作中存在很大困难,不利于法律规定的落实。
笔者认为,错误申请财产保全造成他人损失的行为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侵权行为,属于《民法通则》规定的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人身,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追究申请人的侵权民事责任,需认定其具备侵权行为的构成必须具备的四项条件,即损害、损害与行为人行为间的因果关系、过错及行为的违法性。
本案中,被告因申请保全的主体错误造成原告受到经济损失,事实清楚,可以认为,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的财产权益,被告对结果的发生具有过错,同时其行为也具有违法性,但被告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还要考察被告的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有无因果关系。
损害与行为之间存因果关系是行为人对该损害结果或不法事态负民事责任的必备条件之一。对于错误申请财产保全造成的损害赔偿,仅存在错误申请财产保全以及损害结果并不足以使申请人承担赔偿责任,被申请人或其他受害人还应当证明错误申请财产保全与损害结果之间
具有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就是错误的申请行为与损失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关联性是承担民事责任的普遍要求。如果被申请人遭受的损失并非由于申请人错误申请财产保全,就不能归责于申请人。如何认定错误申请财产保全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笔者认为应结合错误申请财产保全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必要性、充分性和关联性三个角度进行考察,并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予认定。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本案中被告的行为与原告遭受损失不具有因果关系。首先,被告申请保全主体错误是被告遭受损失的条件,而非原因,原告遭受经济损失的根本原因是其没有进行复议,被告的错误申请只是为原告遭受经济损失提供了条件,而不是原因。同时该条件不是不可缺条件,即被告的申请行为在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发生相同的结果,其行为对原告遭受损失只是提供了一般条件,非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因而不构成相当因果关系。其次,原告遭受经济损失40万元的原因,是其自己的行为所致。在法院下达裁定查封合同标的物时,原告应当向法院提出异议并要求进行复议,并完全可以通过复议由法院保全合同价款而继续履行合同,但原告却没有进行复议。可以认定,是原告自己的行为导致其违约,也是其遭受经济损失的根本原因。第三,被告没有侵犯原告权利的故意,被告申请保全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原告在股东权纠纷中隐匿、转移财产,并无恶意保全之目的,如被告知道原告与银龙公司签订有买卖合同,与申请查封设备程序繁琐、权利实现漫长相比,显然会申请保全合同的价款。另外,合同具有相对性,被告作为第三人很难了解原告的交易情况。可以认为,被告没有侵害原告合同利益之故意。
综上,被告虽申请保全错误,但其行为与原告的损害结果之间无因果关系,故应驳回原告要求被告承担侵权责任的诉求,笔者认为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
第四篇:分公司责任承担
法律依据:
1、公司法第十四条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零七条规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以自己的名义签订的保证合同,一般应认定无效。但因此产生的财产责任,分支机构如有偿付能力的,应自行承担;如无偿付能力的,由企业法人承担。
3、担保法第十七条规定,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经法人书面授权提供保证的,如果法人的书面授权范围不明,法人的分支机构应当对保证合同约定的全部债务承担保证责任。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经营管理的财产不足以承担保证责任的,由企业法人承担民事责任。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提供的保证无效后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由分支机构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企业法人有过错的,按照担保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处理。
4、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十条的规定,其他组织包括法人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七十八条规定,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不能清偿债务时,可以裁定企业法人为被执行人。企业法人直接经营管理的财产仍不能清偿债务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执行该企业法人其他分支机构的财产。若必须执行已被承包或租赁的企业法人分支机构的财产时,对承包人或承租人投入及应得的收益应依法保护。
6、最高人民法院(1991)38号复函和(1995)158号复函中明确指出:“企业法人分支机构的财产属于企业法人的财产,企业法人分支机构的财产仍为企业法人对外承担民事责任的物质基础。”
7、最高人民法院[2001]民监他字第4号《关于企业分支机构的负责人以分支机构的名义对外签订借款合同企业应承担民事责任的复函》指出:“批发部作为柳州烟草分公司的分支机构,如有偿付能力,应当自行承担;如无偿付能力,应由企业法人柳州烟草分公司承担。”这一复函表明最高人民法院在审判实务中也是持“总公司对分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责任”的观点,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五篇:承担一切责任
承担一切责任,我的地盘我作主
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信誉,并且有助于自我完善和对管理工作大有裨益。避免或逃脱责罚是人类的一种强烈本能。多数人在“有利”与“不利”两种形势的抉择中都会选择趋吉避凶。通过各种“免罪”行为,人们可以暂时逃脱责罚,保持良好的自身形象。
你是否经常听到有人在问“这是谁的错”呢?即便这种话不是每天都能听到,你也会看到许多人在抵赖狡辩,或者为了推卸责任而指责别人。也许你会发现你自己也有这种习惯呢。生活中的事情没有尽善尽美的。每一天,你都会遇到麻烦。有时你就会想:“为什么倒霉的又是我呢?”你犯了错误、判断失误、记错事情、受人干扰分了心,你没办法做到无所不知,因而有时会在常识方面有所欠缺。诚然,有许多在所难免的错误可以澄清、解释并改正。但是,人们有时还会故意捣乱,然后再编造借口或寻找漏洞以逃脱惩罚。如果指责无关痛痒,人们就不必为那些小小的失误或错误行为解释开脱了。但是,指责往往会引起不快和惩罚。为了避免这些不快与惩罚,许多人想尽办法逃避责任,比如转移批评、推卸责任、文过饰非等等。“免罪”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常见的逃避责任的行为的深层原因。
编造借口可以博取同情。一旦赢得了同情,那些工作拖拉的人就能免受惩罚的无能为力,大多数明白事理的人是不会苛责你的。只有当一个人明知故犯并造成恶果时,人们才会对他进行谴责。
人生在世,孰能无过。从你出生时起,你就在与周围的世界产生积极的互动。环境对你产生影响,但是你往往更会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影响。你能够在众多选择中作出自己的决定,这就是所谓“自由意志”。这说明你拥有主宰自身行为的能力,因而完全能够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如果是这样,你就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你作出决定,就理应承受相应的责备与赞扬。但是有时,人们在作决定时确实会受到种种客观情况的干扰:比如信息不通、缺乏常识、时间紧迫或者精神不够集中等等。所幸人类具有创造力,因此你有办法逃避应当承担的责任。当然,如果你真是无辜的,你经常能够通过事实、证据和逻辑驳斥对你的指责。但是,如果你真的有责任,就应该接受别人的责备。不过,这样做往往是有风险的。
如果你辜负了同事的信任,继而若无其事地对他们撒谎,你们之间的关系就会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为了免受应得的责备,有些人会掩盖真相、敷衍搪塞、编造借口、无中生有、言不对题或者真真假假,闪烁其辞。这些欺骗伎俩并非总能奏效,但是其目的却已昭然若揭:不过是想方设法逃避谴责与惩罚罢了。承认“我错了”意义非常重大。因为人人都难免犯错,所以大多数人都能原谅别人的过失。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信誉,并且有助于自我完善。
一个人,安心地生活,会感觉生活的幸福与美好;一个人,安心地工作,会感觉工作的顺利与开心。安心,能够让人容易产生满足感;安心也让人在许多方面走得坦然,走得顺心。但安心于做一件事,并非等于安于现状,这是个发展的社会,到处都在讲提速。只沉溺于现在,满足于现在或一直活在过去的成绩与喜
悦中,其结果必然是要被淘汰的。没有进取意识的人,只能活在原始社会。我们周围的种种,有几样不是在不断发展中完善并向完美靠拢的呢。所以,我们不能以现在的处境为满足,无论是农民、工人,无论是下属还是高层领导,每个人在自己的领域都应做到精益求精,尽量成为本职工作里的行家里手;应该不断学习来完善自己,适应社会,紧跟潮流。话说回来,吃的多的嚼不烂,细嚼慢咽才能品其真味。作为现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有报负,可以有野心,只要我们通过正确的途径,便可以快、准、稳地摘到胜利的旗帜,修正道得善果,正道即捷径,善果是收获。
有句文言句子我很喜欢,“如白圭之治生,如鹰隼之击物,不得不休。”翻译过来就是说“像白圭治理生活,像鹰隼捕猎食物那样,不得到决不罢休。”来不断地提醒并激励我,只要自己想得到的,就竭力去争取,汗即挥出,胜利有望。无论怎样,博过了就是好样的!
不怕你想,就怕你做。行动起来吧,勇于承认一切责任,用思想去唤醒心中的意念;用勤奋去充实自己的工作;用行动去创造美好的明天;用不满足去激励辉煌业绩的实现。没有格局,没有分化,没有学历的高低,没有高贵与贫贱之分。我们在同一起点。是我们在主宰自己的世界,前途与命运。别人的怎么做,我不管,但我的地盘,我做主!sǔ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