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贾平凹小说《老生》中唱师的叙事功能

时间:2019-05-14 19:56: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贾平凹小说《老生》中唱师的叙事功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贾平凹小说《老生》中唱师的叙事功能》。

第一篇:论贾平凹小说《老生》中唱师的叙事功能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论文

论贾平凹小说《老生》中唱师的叙事功能

闫刚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2011级本科3班,陕西 汉中 723001)

指导教师

费团结

[摘 要]《老生》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最新长篇小说,以老生常谈的方式记录了中国近现代百年历史。唱师在《老生》中具有重要的叙事功能,他是小说结构中的线索人物,把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故事连接在了一起。唱师也具有连接阴阳两界的叙事功能,他来往于阴阳两界,把阴界和阳界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从而扩大了小说的想象和审美空间。唱师还承担着作者代言人的作用,通过他作者表达了他对历史和人生的感叹与思考。

[关键词]贾平凹;《老生》;唱师;线索人物;阴阳两界;代言人

贾平凹,陕西省丹凤县人,是当代中国一位最富创造精神和最具影响力的作家。《老生》是贾平凹最新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中国近现代百年历史四个不同时期的农村革命史和生活史。小说中的灵魂人物唱师是一个在葬礼上唱丧歌的职业歌者,他见证、记录了几代人的命运遭际和时代生活变迁,在作品中具有重要的叙事功能。

一、唱师是小说结构中的线索人物

《老生》以老生常谈的方式记录了中国近现代百年历史,故事发生在陕西南部的山村里,从二十世纪初一直写到今天,是现代中国的成长缩影。书中的灵魂人物唱师,是一个在葬礼上唱丧歌的职业歌者,他把老黑闹革命被杀、白土在土地革命中死去、墓生在“文革”中死去和戏生在改革开放后死去这四个不同时期的人物故事连接在了一起,组成了一部气势磅礴的农村生活演变史。

唱师是一个高个子,小脑袋,眼睛瓷溜溜的,没有一根胡子,专门为死者唱阴歌的人,他有些妖,当正阳镇人生一茬死一茬死一茬再生一茬的时候,唱师没有任何变化,岁月的流逝与他没有任何关系,他就是他,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也不知道要去哪里,反正就是存在于这个世上。正是因为他的长寿,他才可以作为这百年历史的见证者,担当起线索人物这一重要职责。

在闹革命的故事中,老黑、李得胜、匡三等人的革命行为和遭遇充斥着草根色彩,同时也具有强烈的荒诞色彩和残忍的性质。他们草莽江湖习气十足,满口荒唐言语和粗话,显示出了民间历史与革命正史的显著区别。作为主要人物的老黑,因为长得黑被人们叫做老黑,他出生于贫穷的农村,母亲早死,父亲也失脚掉落悬崖而死,成为孤儿的他去给正阳镇公所的党部书记王世贞背抢,后来他在共产党员李得胜的说服下背叛了王世贞,拉着匡

三、雷布等人去闹革命,可惜最终被敌人所杀。唱师很早就认识老黑、匡三等人,在他们闹革命落难时唱师还帮助过他们,他们被杀之后唱师在石头上刻下众人的名字,给他们唱了阴歌,让死者的灵魂得以安息。在这一革命故事中,唱师作为一个线索人物,他见证记录着这代人的命运遭遇。

在土地革命故事中,白土因为王财东帮忙埋了他娘而感激他,给他做了长工,以此抵债。王财东帮白土设灵堂,请唱师,而请的唱师正是小说中的这个线索人物唱师。唱完阴歌后,唱师住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论文

在王财东家,他又一次见证了在这场农村的土地革命中,打土豪分田地的血腥和残暴。作为地主的王财东经常被拉出去批斗,他的老婆玉镯经常被作为批斗者的马生睡。玉镯最后跟了白土,两人住在了山崖上,最终双双老死,在贫穷中结束了悲惨的一生。白土死了,没有人请唱师去给他唱阴歌,只好让他死了还憨着去。

在文化大革命故事中,唱师去了县文工团工作,他成为了一名党的文艺工作者。因为匡三司令对于编写的秦岭革命斗争史非常不满意,于是要求作为经历者的唱师组织编写,这样唱师就变成了新的编写组组长,为了重新调查,他们一行人来到了过风楼镇。在这场农村的文化大革命中,同样作为底层的小人物,墓生在晚上收旗时从树上掉了下来,摔死了。埋了墓生后的

[1]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论文

有什么,所以很多人是希望去这个世界的。

唱师是神职,他像神一样,突然就消失了,突然就出现了,而且一消失就长达十年八年之久,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干了什么,他的行事风格十分神秘,也十分洒脱,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逍遥自在,没有任何人可以束缚他,他拥有任何人都羡慕的自由。唱师是神职,他一辈子在阴阳两界来往,和死人活人打交道,他懂得非常多,能讲述秦岭里的驿站栈道,响马土匪,也懂得各处婚嫁丧葬衣食住行以及方言土语。毫无疑问,他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人,他的酒壶里一直有酒,不时抿上一口,别人不能问他酒完了吗,一问就真的完了,再也倒不出一滴。他非常博学,似乎什么都知道,他说:“二百年来秦岭的天上地下,天地之间的任何事情,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这是他的自信,也是他那丰富的人生阅历使然。他能骑着竹竿过河,对未来具有预见能力,比如他看到河里的沙子就说:“呀呀,这么多的金子”!果然,到了夏天河岸的路要硬化,需要大量的沙子,一方沙子能卖到六元钱。他还喜欢在坡上晒太阳,惹得后山林子里的香獐子也学了样,这到底是他的魅力呢还是魔力呢?正是因为他的神秘、他的神出鬼没,他才可以连接起阴阳两界,成为阴阳两界的使者,在阳界和活人打交道,在阴界和死人打交道。唱师对身边的事物有他自己独特的看法,他非常地有想象力和思想力,他把草鞋里面垫着的棉花说成是云,把撑着的伞说成是日照。他把自己看成是自然的一部分,觉得自己和树没有任何不同,他像个法师一样,把早已枯死的磨棍插进泥土里,大雨浇灌过后竟然发了芽。棺材咯吱响的时候,他逮个老鼠用黑手帕包裹了在上面绕一绕,再把老鼠往前一扔说:“你走!死了就死了,把贫穷和疼痛都带走”!老鼠就飞起来变成了蝙蝠,棺材里也便没了响动。这些事情对一般人来说有点天方夜谭,有些魔幻的色彩,但是于唱师而言却是最真实的存在,他每天都在经历这些事情,对他来说也就稀松平常了。

关于唱师的传说,玄乎得可以不信,但是唱师就是神职,一辈子在阴阳两界来往,和死人活人打交道。农村办葬礼时,唱师作为主要的参与人物,主持丧礼的进行,引导活人怎么去祭奠他们已经逝世的亲人,他唱着阴歌,带领着孝子们进行各个礼节,这些行为是他对活人做出的,他在阳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他是如何在阴界发挥作用呢?正如作者所说:“唱师就是神职”。是的,这个时候唱师就要发挥他作为神的作用了,在葬礼上,只有他能看见众人头上的光焰和前来参加葬礼的各路鬼神,他能见他人未所见,他能知他人未所知。他这样一个既活在阳界和活人打交道又活在阴界和死人打交道的神,把阴阳两界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在他这里,阳界和阴界不是割裂的,而是浑然一体的,阴阳两界只是两个不同的地方,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阴阳两界并不是简单的生死问题,不仅仅是说活人就活在阳界,死人就死在阴界,而是在有些时候,有些活人照样死在阴界,有些死人照样活在阳界,他说:“有些人一死人就把他忘了,这是死了也亡了,有些人是死了人还记着,这是死而不亡。”

[2]18

自始至终,唱师对于生死都有他独到的看法和见解,他能分清楚什么是生什么是死,什么样的人算是活着的待在阳界,什么样的人算是死了的待在阴界,正是因为唱师把生死看得很透彻,他才能够肩负起连接阴阳两界的重任,把活人引向阳界,把死者引向阴界,让他们各得其道,各安所命。唱师就是这样奔波于阴阳两界,发挥着自己在两界的作用,让活着的人好好活着,让死了的人安息。在面对死这个问题时,唱师心里有一大段独白:“其实,任何人死了都没有觉得他死了,我几乎每个晚上都梦见过死去的人,他们都是在死后我去唱过阴歌的人,他们出现在我的梦里依然是以前的衣着装扮和音容相貌,死了的人都不觉得自己已经死了,我的任务就是告诉他们已经死了,死了的是他们的身子,这如同房子,房子坏了,坍了,住不成了,活着时的爱也好,恨也好,穷也好,富也好,连同病毒和疼痛都没了,灵魂该去哪儿就去哪儿吧。”

[2]137

这一段独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论文

白和他提出的“死而不亡”说法其实是一样的。唱师给那么多人唱了阴歌,那么多人没有一个是他的亲戚好友,可是他还是心甘情愿为他们唱,既是出于他的职业,更是因为他的责任心,他依然怀念那些唱阴歌给他们的人,他清楚地记得他们生前的模样,他很想念他们。而面对他们已亡故的现实,唱师的态度是:“顺其自然吧,该怎么样就怎么样,绝不拖泥带水,坦然面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吧。作为唱师,我不唱的时候在阳间,唱的时候在阴间,阳间阴间里来往着,这是我干的也是我能干的事”[2]14——这是唱师对于自己的定位,也是他所处的生活状态。唱师连接着阴阳两界,来往于阴阳两界,他是阴阳两界的桥梁和使者,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岁月如何蹉跎,他都在那里。通过连接阴阳两界的唱师,作品给我们展示了更大的想象和审美空间,值得人憧憬。

三、唱师承担着作者代言人的作用

小说是贾平凹写的,小说也是唱师叙述出来的,唱师就是作者的代言人。从文本中跳出来,回到现实,我们发现《老生》是贾平凹写的一部小说,唱师是这部小说中的线索人物。这部小说里没有主人公,因为整部小说中出场的有上百个人物,但没有哪个人物是最重要的是主人公。正如遆存磊所说:“《老生》借说唱人的讲史颇具耐心,绵延百年,但仍摆脱不了‘老生常谈’的意思,并没有提供太多值得称道的内容,涉及人物不下数十百,但极少有角色留下印象。”小说人物像走马灯一样匆匆而来又慌张而去,他们的出场是为了展现出当时秦岭农村的一种时代生活风貌和底层人民真实的生活状态,而不是为了弘扬某个人的伟大和英雄主义。作为无处不在的唱师也算不上主人公,因为他并非他叙述的那些故事里的男主角,他只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人,把他所知道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贾平凹塑造出了唱师这一线索人物,通过他的所见所闻来陈述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小说所陈列出来的这个百年故事对于唱师而言是亲身经历的,而对于贾平凹来说也是他所知道和经历的,唱师一直停留在那个故事里直至老死,但是贾平凹却在最后跳出来以一个理性的人去思考《老生》这部小说想要表达什么,他通过唱师之口展现出了他想要展现的故事,表达了他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他对于自己一生命运的感叹,他怀念过去的事情,但也知道过去的东西终究留不住,于是打起精神面对以后的人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唱师和贾平凹两个人是一体的,一样的博学多识,一样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贾平凹在《老生》“后记”里说:“我常常想,我怎么就是这样的历史和命运呢?当我从一个山头去到另一个山头,身后都是有着一条路的,但站在了太阳底下,回望命运,能看到的是我脚下的阴影,看不到的是我从哪儿来的又怎么是那样地来的,或许阴影是我的尾巴,它像扫帚一样我一走就扫去痕迹,命运是一条无影的路吧,那么不管是现实的路还是无影的路,那都是路,我疑惑的是,路是我走出来的?我是从路上走过来的?”

{2}290

{3}

作者一直在追寻自己的命运和历史,他疑惑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暮然回首,他疑惑自己是怎么走过这条路的。人在暮然回首往事的时候,突然会产生很多疑问,会想这一路我是怎么走过来的,我是从哪里来的,我要到哪里去,也会因为时光的流逝青春不再而默然伤感,再回顾四周,追问身边还有什么,拥有才能满足,那么此刻的自己还拥有什么呢?这些对于人生的追寻和拷问好像是没有答案的,只能通过你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出那一点点的悸动,或许在那一刻你自己心里就明白了有底了,只是依然说不清道不明表达不出来那一刻的心情。唱师和作者在性格上很像,都是不张扬而低调的人,从《老生》中我们可以看到唱师一直活得很低调,他除了唱阴歌之外,很少参与其他事情,不惹麻烦,总是置身事外。而作者同样如此,贾平凹的性格是内向的含蓄的低调的,连熟悉他的孙见喜都说:“他很低调,他有自己的世界。”这样的看法其他人也都表达过,说他是一个想象力超群的怪人。

这部小说的“后记”是贾平凹在他六十三岁大寿当天写的,活到了这个岁数自然也就感慨良

[5]

[4]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论文

多。在“后记”里,贾平凹表达了自己写《老生》的初衷:“太多的变数呵,沧海桑田,沉浮无定,有许许多多的事一闭眼就想起,有许许多多的事总不愿去想,有许许多多的事常在讲,有许许多多的事总不愿去讲。能想的能讲的已差不多都写在了我以往的书里,而不愿想不愿讲的,到我年龄花甲了,却怎能不想不讲啊?”

{2}29

1生命有时候极其伟大,有时也极其卑贱。唱师像幽灵一样飘荡在秦岭,百多十年里,世事“解衣磅礴”,他独自“燕处超然”,最后也是死了。没有人不死去的,没有时代不死去的,“眼看着起高楼,眼看着楼坍了”,唱师原来唱的是阴歌,歌声也把他带进了阴间。

四、结语

在小说《老生》中,唱师是小说结构中的线索人物,是作者的代言人,他也具有连接阴阳两界的叙事功能。在经历了世事种种、沧海桑田后,唱师最终也不再唱阴歌了,放弃了他唯一的职业,他记不住歌词唱不了了,他知道自己老了,该回老家了。可是他已经忘了自己的老家在哪里,这个时候的他是迷茫的,无疑作者也是迷茫的,他们都感觉自己是没有家的,不知道该怎么面对生活。不知道老家在哪里的唱师只好随风而走,走呀走一直走,从一个县走到另一个县,当风停住的时候,他找到了自己的老家,住在了那个窑洞里,再也没有出来,老死了。他死后,放羊的父子用石头和土封住了窑洞口,而这个孩子的老师在唱师的墓碑上写下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这个人唱了百多十年的阴歌,他终于唱死了

{2}288

”。这恐怕是是对唱师漫长一生的最好总结,他可以安息了。这也是在告诉我们,没有人是不死的,人的寿命一定都是有尽头的,即使连唱师这样长寿的人精最终也逃避不了老死的命运。小说结尾的时候,作者一定也从唱师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命运,抖擞抖擞精神,坦然接受了。文中最后的一句话说:“这一夜,棒槌峰端的石洞里出了水,水很大,一直流到了倒流河”。石洞里出水预示着大贵人即将来临,唱师死了石洞里出水了,这是作者对于唱师一生的肯定,他是死而不亡的,他那对普通人的同情和怜悯精神必将流传下去,像他本人一样,死而不亡。有时候死不代表着结束,而代表着开始。

[参考文献]

[1]雷晓婉.读贾平凹《老生》:中国历史里的‘秘闻’[EB/OL].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4-10/28/c_12714896

8.htm.[2]贾平凹.老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3]遆存磊.贾平凹《老生》:流于疲沓的民间史一种[EB/OL].http://culture.ifeng.com/a/20141127/42584338_0.shtml.[4]李星,孙见喜.贾平凹传[M].郑州: 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78.[5]邵元宝,张冉冉.贾平凹研究资料[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124.On Narrative Function of the Sorcerer in “The Elder”

by Jiapingwa

YanGang(Sha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2011 undergraduate class 3, Hanzhong, Shaanxi 723001)

Tutor:FeiTuan-Jie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论文

Abstract: “The Elder” is the latest novel famous contemporary writer Jia Pingwa to commonplace way to record a century of history in modern China.Sorcerer has “The Elder” an important narrative function, he is the novel structure leads people to four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of personal stories connected together.Sorcerer also has two circles connected the yin and yang narrative function, he circles and from the Yin and Yang, the yin and yang border community intimately connected together, thus expanding the imagination and aesthetic space fiction.Sing also bear the Role of Teachers spokesman, expressed through his author he laments and Reflections on the history and life.Key Words:Jia PingWa;The Elder;The Sorcerer;Yin and Yang, The two Circles;PeopleClues;Spokes person

第二篇:贾平凹《老生》评论

十天读完贾平凹的新作《老生》(刊于《当代》2014年第5期,单行本即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直觉告诉我,因为这部小说的主要社会历史内容这些年来在他的作品和他人作品中多有呈现,此作可能产生不了如《古炉》《带灯》那样“震撼”和某种程度的“轰动”效果,甚至会招来如“新意不多”的评议。但我仍以为这是一部对长篇小说艺术有贡献有创造,凝聚着已过60岁的贾平凹的思想、智慧,于混沌、琐细中饱含社会历史感悟和人生命运的深厚之作。

我以为,它对长篇小说艺术的创新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这部作品主要是以中国最早形成的人文地理著作《山海经》引起串连了现当代发生在这片山、这块地的故事,赋予这些故事以更加深远、广阔的文化历史背景,既有结构上大筋脉的作用,又有隐喻的意义。读了它,我的脑海中总要回响起秦腔《白蛇传》戏词中白素贞所唱的“西湖山水还依旧,憔悴难掩满面羞”。社会是进步的,但是祖先的土地山河却总充满着苦难与不幸,人命如蚁,山河如蚀,被贪婪自私的人以一个个伟大的名义毁坏着,作为炎黄子孙,能不反省又反省、羞愧又羞愧?!

用一个唱阴歌的唱师的回忆和叙述,让不同历史时代,甚至不在一地一山发生的不同人物命运故事,成为一个结构、一个整体,断中有续、碎中有序,意味深长隽永,诗意盎然,如《山海经》这部古老的著作一般的鸟瞰高度,如它一样的时空视野,没有人敢这样写,也没有人能这样写,写出大悲悯大关怀,让人顿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莫名其状的感慨、乡愁。这是《老生》的非凡之处,也是贾平凹的非凡之处。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在谈《古炉》的文章中曾经说过,把当代的故事与这片古老土地上的文化—文明连接起来,使事件的意义得以突显、深化,造成大江大河般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古炉》中一个村子的“文革”事件与深厚的传统相通,从而使它与许多就当代现实论现实的小说拉开了距离。《老生》对当代事件的观察与思考亦如此,更能给人以贯穿古今的大江大河之感。

不知年龄的唱师讲的故事,也内化成了写作者的心灵记亿,涵纳了三代人的民族生存故事。人的记忆总是有选择性的,作家的记忆更是具有选择性,他选择的只能是那些让他动心、动情并刻骨铭心的体验,或许它并不是完整的历史,却会完整、丰富、具体地呈现历史之大潮流在凡夫俗子生命、情感、心灵中的感受;它们不是对历史客观、全面的评价,却铭刻着进步的代价,揭示着大历史的疏漏和遗憾。贾平凹小说中的记忆正是这样的,有高歌猛进中的破坏和残忍、光明之下的黑暗、理想化追求中的痛苦和凡人的不幸。奈保尔说,用文学之眼或者借助于文学,可以看到许多人所看不到的东西。在《老生》中人们看到的正是许多人看不到,或者看到了却因为许多原因不愿说、不便说的真实的苦难和不幸、黑暗和血污,以及由“革命”、“进步”所造成的伤害和痛苦。小说反省革命中能否少些杀戮和仇恨,建设中能否不以“斗争”的名义行撕裂、人整人之实,不给马生、老皮、刘学仁之流以行其私的正当空间;如改革、发展能否改变权力本质的“政绩”文化,少些“形象工程”,让老余这样的人不能以一个个“规划”之名行折腾之实,毁山、毁水,最终造成自毁。当代社会中有多少政治家良好的初衷被从私欲出发的“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政绩”文化所危害、断送,却很少去注意百姓大众的意愿和实际感受。贾平凹对人,对一家一户、一村一社的生存关怀和不幸的命运遭际的悲悯同情,在《带灯》中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老生》中的老城村、棋盘村、当归村的故事,延续的正是他近些年来一以贯之的人文情怀。在“老生常谈”里面所包含的却是贾平凹不变的目标和文学坚守。《老生》又一次告诉我们,真正的文学永远与现实中的痛苦和不幸联系在一起,作家应与他的时代和人民同生死、共命运。

在《〈老生〉后记》中,作者站在自己人生命运60年的结点上,回顾走过的路,说道:“回望命运,能看到的是我脚下的阴影„„命运是一条无形的路吧,那么,不管是现实的路还是无形的路,那都是路,我疑惑的是,路是我走出来的?我是从路上走过来的?”在外界看来,贾平凹是成功的,是当代文学无法忽视的重要作家,似乎不能理解这份怀疑、迷惘、孤独。从《老生》中,我们看到了人与自己的“影子”,命运与自己的“影像”,这影像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摆脱不了的既定历史的影响。如同人逃不出自己的影子,任何人也逃不出自己的时代和历史,“历史决定论”是列宁的正确观点。人们所能并企图改变的只可能是未来,哪怕是当下的后一秒钟。《老生》所涉及的七八十年间的秦岭山地的历史,就是影响和决定着百姓命运的七八十年的社会历史,政权更替、阶段斗争年代、“文革”劫难和大多数人不再为吃发愁的“改革开放”;上升与下降、死亡与新生、光荣与耻辱、梦想与希望、痛苦与快乐、繁荣与萧条„„贾平凹把这些都放在自己的操作台上回忆与思考,坚定与怀疑,坚守与迷惘。

以中国人的观念,人进入60岁就进入老年了。子云“六十而耳顺”,他对世界的思考常常是“删繁就简”,单纯而明了。《老生》可谓贾平凹进入“老年”后的第一部作品,它耕耘的仍然是他已经耕耘了许多遍的山水土地,却有了以往人所不见的发现,更惊心动魄的故事,更深邃幽暗的人心,更惨烈的人生命运,更加丑陋、荒诞的历史和现实。曾经的“看山是山”,经由“看山是山”,又回到了“看山是山”,一部《山海经》终于使他获得了对祖国山水情感的灵感,找到了以小说的形式整合心中60年山水苦难的锁钥。小说对《山海经》的理解,充满着老年人的耐心和智慧,发现了古人于繁复琐碎中的单纯和世界观念,发现了山水、社会与人和谐相处的哲理,感悟了从“天人合一”退化到“天人对立”的人性之恶、历史之罪。遗憾的是,爱看故事的读者,也许会跳过它所引、所解之“经”,但其责任却不在作者,哪有仅供人娱乐的严肃文学?那些让人痛苦、绝望的故事和命运也不是让人们消遣,而是让人们思索反省的。其实,从这些所见所闻的故事中,仍然能感到作者讲故事的智慧和技巧,感到讲述者内心的深情和温热。“庾信文章老更成”,作为比平凹拙长几岁的更老的人,我却像喝青茶一样,品着其中的涩与苦,及苦涩中的悲悯与关怀,也理解着在讲述这些故事时作者“回望来路,感慨万千”,痛苦而孤独的心境。

第三篇:读贾平凹小说

读贾平凹小说《高兴》

读贾平凹小说《高兴》,我看到了一个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也看到了一个腐败遍地,有法无力的社会,看到了人民有更多自由、民生大改善的社会,也看到了贫富差别日益扩大,道德人性日益下滑的社会。觉得书中发生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真实可信,这让我十分感动和钦佩,好的作家,就是思想家。好的文学作品应该反映当代社会现实,让读者能从作品中更深刻、更正确地认识生活,认识社会,激励和教育人们去追求真善美,鞭策假恶丑,促进和谐文明,推动社会进步。这应该是作家的责任,也应该是对作品的要求。作为山西省作协主席的贾平凹,他的勇气和能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在本书的后记中有一段话清楚地说明他写作的指导思想:“我的写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掂量过我自己,我可能不是射日的后羿,不是舞干戚的刑天,但我也绝不是为了迎合和消费去舞笔弄墨。而在这个年代的写作普遍缺乏大精神和大技巧,文学作品不可能经典,那么,就不妨把自己的作品写成一份社会记录而留给历史。”

和小孙女谈“水浒”

读小学四年级的小孙女期末考试结束了,一身轻松。晚饭后,她陪我去李沧文化公园散步。我们手牵手漫步在林荫道上,清风拂面,神清气爽,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小孙女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爷爷,六一儿童节你去给我买的四大古典名著(儿童版),我最喜欢《红楼梦》,已经读了两遍,《水浒传》刚读完。还有《三国演义》和《西游记》我准备暑假读”。我听了非常高兴地说:“很好,你有什么读不懂的要问爷爷吗?”她想了一下说:

“为什么水浒里梁山好汉都有绰号?如九纹龙史进,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等”。

我说:“因为梁山好汉闯荡江湖,各有特点,人们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就形成了他们的别号,比如你说的林冲,武艺高强,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如虎豹一般威猛无敌,所以人称“豹子头”;吴用定智多谋,是梁山上的军师,所以人称“智多星”;宋江替天行道,为民解难,所以人称“及时雨”,而史进因为身上画有九条青龙,所以叫“九纹龙”。他们都是江湖豪侠,这些称呼更增加了他的名气,反映的是他个人的特点,这和我们常说的“绰号”是不同的。生活中的绰号大多是贬义,反映的一个人的缺点,想想你们日常生活中同学的绰号,不是吗?”

不料,她想了一下,反驳我说:“为什么《红楼楚》中的人物也有绰号呢?比如贾宝玉叫„富贵闲人‟,林黛玉叫„潇湘妃子‟,薛宝钗叫„蘅燕君‟。我笑了笑说:”哎呀,你读书很认真,而且记得,真棒!我告诉你,那不是绰号,而是他们在海棠诗社写

诗时的专用名字,这个名字只用在诗作上,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笔名’。你去过绍兴,参观过鲁迅故居,其实鲁迅不是他的本名——“

“他的本名叫周树人!”小孙女抢着说。我兴奋地摸了一下她的头说:“你真行,看来多走些地方对扩大知识面有好处,以后,你还会学到很多鲁迅先生的文章。”

我们从大圣阁下山看翠湖,走到李沧科技馆门口,小孙女又向我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爷爷,我再问你,武松打死一只老虎,从古到今全国人都知道他是英雄,为什么李逵杀死四只虎却没有多少人说呢?”

这真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想了一会儿,给她讲了我的看法,有这样几个原因:

1、武松打虎是为公,因为这只猛虎经常出来伤人,景阳岗一带的老百姓深受其害,武松打死它是为民取害,李逵杀虎是因为那虎吃了他妈妈,他是报私仇。对为大家办好事的人,肯定受到人们的爱戴和传颂。

2、武松打死的那只虎是名虎,官府和猎人们都把它没办法,而武松一人就把它打死了,了不得,李逵杀死的是一只母虎,三只小虎,都默默无闻,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名人效应‟你看,我们国家这么多人,天天有人生病住院,有人恋爱结婚,有人生儿育女,有人离婚分手,可是谁知道呢?但这些事发生在“明星”身上,可就热闹了,报纸、电视天天没完没了,家喻户晓。武松打死就是这样一只明星虎,所以说唱、评书,戏曲、电影、电视,从古到今,一直传扬,3、武松打死的是一只猛虎,用的是一根哨棒,当时还喝醉

了酒,而李逵杀虎用的是刀,而且利用了山洞的地势,可见李逵的本领大不如武松,人们歌颂的打虎英雄当然应该是武松了。

4、作者的描写给人们的印象完全不同。作者施耐庵写武松打虎前有很多铺垫,如当地人的劝告,官府的“告示”,武松的大量喝酒等,遇到猛虎后,作者对人虎双方的描写都很具体生动,你看那虎的动作——“纵”、“扑”、“掀”、“剪”、“蹿”、“吼”、“竖”,你再看武松的动作——“闪”、“抢”、“劈”、“揪”、“按”、“抓”、“打”,这些动词把人虎搏斗的场面写得淋漓尽致,让读者如身临其境,惊心动魄。可是作者对李逵打虎的描写就非常简单了,你读的儿童版更简单,只用了八个字;‚手起刀落,连杀四虎”。这样,怎么能让读者震撼、记住传扬呢?

小孙女听得津津有味,于是我见机进行作文指导:“从《水浒传》作者写武松打虎和李逵杀虎的不同,我们要学习写作方法,对我们要突出的人、事,物都要写得具体生动,形象逼真,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包括改卷老师)感动,才能得到好评和高分。

2010年7月

悼谢家浩同志

二月二十三日,京山县绀弩诗社和老年书画研究会在县老干局大会室召开新年的第一次全大会。正月还未过,到处都洋溢着春节的喜庆气氛,可是,走进会场,我惊呆了,主席台上没有鲜花,没有水果,只见台前挂着一幅很大的黄底黑字的挽联:

一个噩耗传来:原县政协主席,诗书画两团体的首席顾问谢家浩同志二月八日病逝了!大会的第一项仪程就是沉痛悼念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诗书画两团体的好领导谢家浩同志去世!

整个会场都沉浸在悲痛中,全场默哀三分钟,许多老同志都摘下了御寒的帽子。诗社社长左其义代表大家宣读了悼词,原县人大主任常隆千发表了讲话,许多诗友、画友在会上宣读了悼词、挽联,可惜我之前不知消息,没来得及去表达我的心情。

我认识谢家浩是在1970年7月,地点是县学习班(文化馆),他是当时县学习班的负责人,我是被审查的阶下囚。当时杨集的派情严重,是全县闻名的。有人利用这个机会精心泡制冤假案,其中最耸人听闻的就是“打死陈德山案”,一时蒙了许多人。在落实这个案件,追查凶手的过程中,县领导发现其中疑点甚多,杨集上报的材料虽然靠逼、供、讯,虽然诱、骗、造,但假的总是假的,漏洞百出,很难自圆其说,于是县领导毅然排除了杨集的办案人员,由县委管政法的副书记王荣庆,公安局长郭厚宽,县学习负责人谢家浩组成三人领导小组亲自抓这个案件落实。

谢家浩同志第一次找我谈话的空气非常紧张,只见他浓浓的络腮胡,冷冷的面容,严厉的问话语气,不紧不慢地摇着芭蕉扇,让人见了不寒而栗,这就是我第一次见到谢家浩的印象。

后来,将近一个月的“专案”,所谓涉案人人都隔离审查。他

亲自深入到杨集山区调查半个多月,追根索源了解这个案的来龙去脉,询问了大量有关人员,查了死者病历,终于戳穿了某些人用心策划的这个假案,避免了又一宗人命关天的冤案。挽救了几个受害人,更挽回了党的形象和法律的尊严。

1970年8月7日,他在学习班的公开宣布了调查结论,他的声音仍犹在耳:

“为了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死者负责,也对你们负责,我们对涉案的有关人员和群众进行了深入地调查研究,现在有了结论:所谓”打死陈德山案是一个假案”。

当时,我兴奋不已,散会后,我上街买了一本精装的《毛泽东选集》合订本。党是英明的,毛主席是伟大的!以此抒发我当时的心情,这本书珍藏至今。

唉,谢家浩同志走了!党少了一个好干部,人民少了一个清官。我心甚戚戚,夜不能寐,躺在床上,写了一首小诗:

悼谢家浩同志

惊闻谢老赴仙宫,老泪纵横忆寒冬。四十年前遭陷害,生死关头遇包公。摒弃派性查真相,察访案情顶雨风。水落石出驱迷雾,澄清冤案又一宗。一身正气口啤在,百代楷模耀长空。愧疚知恩无馈报,片言只语送谢公。

第四篇:论贾平凹小说的乡土情结

论贾平凹小说的乡土情结

枣 庄 学 院

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

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教师: 教学点:

继续教育学院 年 月 日

论贾平凹小说的乡土情结

论贾平凹小说的乡土情结

摘 要:贾平凹是当代受到普遍关注的地域性作家,作为一名从小生活在乡村、现蛰居现代都市的知识分子,乡土情结始终是贾平凹小说创作的一条重要精神线索,也成为读者解读他小说的一把钥匙。乡土和作者早已融为一体,即使在描写现代都市的小说作品中也渗透着作者深重的乡土情结。从写作之初直到近期,贾平凹始终以农民的身份、民间的立场作为自己写作的出发点,坚定、执着地书写着乡村的隐秘变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给乡村带来各种隐秘的变化,贾平凹对故乡的情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他的小说中,乡土情结由单纯到成熟,也经历了一个嬗变的过程。从热情地讴歌到绝望地沉沦,再到凄凉地找寻、无望地抗争,最后只能无奈地建构,通过贾平凹的作品读者可以看出他乡土情感的发展变化,也可以看出贾平凹作为一名当代作家对时下中国的关怀和忧患。

关键词:贾平凹;小说;乡土情结;嬗变

论贾平凹小说的乡土情结

By Jia Pingwa novel local compex

Abstract: Jia Pingwa is a popular concerned regional writer, as a professional young live in rural, now during the modern city, local complex is a group of novels of an important spiritual clues, also become readers interpret his novels of a key.Native and author have been fused into one, even i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modern city of novels also played author unalloyed knot.From the beginning of writing until recently, Jia has always been to farmers of identity, folk's position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your own writing, firm, relentlessly writing at the village of kubu changes.As the modernization of rural development to bring various secret change, a group of roots of emotion through a complex process, in his novels, local complex from simple to sophisticated, has undergone a process of transmutation.From the passionate singing praises to despair, before dipping into the dreary finding, hopelessly struggle, finally forced to construction, by Jia works readers can see the emotional development of his local changes, or you can see a group as a contemporary writers today China care and concern.Key words: Jia Pingwa;Novel;Local complex;Evolution

论贾平凹小说的乡土情结

目 录

引 论.................................................................1

一、乡土情结的起源和发展...............................................1

(一)乡土情结的内涵...............................................1

(二)乡土情结的起源与发展.........................................2

二、贾平凹小说中乡土情结的表现.........................................2

(一)热情地讴歌...................................................3

(二)绝望地沉沦...................................................4

(三)凄凉地找寻...................................................6

(四)无望地抗争...................................................7

(五)无奈地建构..................................................10

三、贾平凹小说中乡土情结的现实意义....................................11 结 论................................................................11 参考文献..............................................................12 谢 辞..................................................错误!未定义书签。

论贾平凹小说的乡土情结

引 论

贾平凹是当代颇具影响的乡土小说作家,在当今文坛集名望和作品的畅销于一体。他的每一部作品的面市都会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时至今日,贾平凹的作品写作风格经历了几次转变和不断探索,但作为一个蛰居现代都市的乡村知识分子,浓厚的乡土情结却始终贯穿其全部小说创作,他的乡土情结由单纯走向成熟,经历了一次次的嬗变过程。随着贾平凹作品的畅销与推广,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学者及文学爱好者把探究的眼光转移到了他的身上,而对其小说中乡土情结的探索,无疑便成为读者解读他小说的一把钥匙。并且,乡土情结普遍存在于中国人民身上,研究贾平凹小说中的乡土情结,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一、乡土情结的起源和发展

(一)乡土情结的内涵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渡汉江》宋之问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 《菩萨蛮》 韦庄

中国的乡土情结源来已久,乡土作为人类诞生的摇篮,成为人类共同拥有的童年记忆,思乡,是一个中国人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无论男女,家,总是他们心目中念念不忘的温暖港湾,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将他们的思乡恋乡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那么什么是乡土情结呢?著名散文家柯灵有过这样的阐释:“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亦想到它。逢年过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都想到它。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它。离得远了、久了,使人愁肠百结好不容易能够回家了,偏又会忐忑不安。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简言之,乡土情结就是指集结在心

[1]

论贾平凹小说的乡土情结

里不会因空间变化而变化、消退的对故乡的感情,这种感情比其他感情要更持久,更坚固。

(二)乡土情结的起源与发展

自然经济在我国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所以土地很自然的就成为农民最基本的物质生产资料。只要农耕文明还有一席之地,农民就会不可避免地把土地当作生存的保障,即使为了追求新的生活方式而暂时“抛弃”了土地,但土地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却永远是精神的避风港,如果在城市中无法立足,他们至少还可以回到故乡,守着土地终老,土地是他们手里的底牌。

所以,乡土情结最初的表现对象,就是土地。土地,被中国人视若生命,那里埋着祖宗的根,长着生命的源,是“最不亏人”的东西,历史上多次战争也都是因争夺土地而发动的。远走他乡的游子们在离家之前常常会鞠一捧故乡的泥土小心的包好带在身上,国人对于土地的依赖程度可见一斑。这种心理其实并不难理解。人类诞生在土地之上,吃靠土地,穿靠土地,处处受到土地的束缚,生于斯死于斯,久而久之,便再也脱离不了土地,再也割不断与故乡的联系。“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个中滋味,有过离家经历的人应该都深有体会。

时至今日,温情脉脉的农耕文明正在消失,人们成群结队地拥向文明的象征——城市,然而,他们的情感与乡土仍存在着不可切断的精神联系,而乡土情结历经几十代人的演变发展,它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对故乡的眷恋,更表现在对故乡命运前途的一种深沉思索与牵挂。从现代乡土小说的奠基者鲁迅到沈从文、废名、汪曾祺、孙犁,再到贾平凹、莫言等当代文学的大师,那充满苦难与温情的乡土就始终被他们痴情地关注着,并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抒发他们浓浓的乡土之情。

二、贾平凹小说中乡土情结的表现

贾平凹是当代作家中的一名杰出代表,作为山地的儿子,他尽管寓居都市多年,仍时常称自己是个“乡下人”,他厌倦都市的喧嚣与堕落,只能回望故乡,一次次回归乡土,去寻求精神的抚慰。他不仅仅“喜吃杂粮野菜,不动膏粱腥荤”,更以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秉承了农民忠厚、质朴的品质而深感欣慰。

论贾平凹小说的乡土情结

贾平凹的早期作品大多描述西北农村生活,因此,他被冠以乡土作家之誉。既是乡土作家,自然有其乡土情结。贾平凹的乡土情结是厚重的,从他初入文坛开始,以《商州三录》为发端,棣花街、清风镇、商州,就成了他永恒的文学回归地。作家把自己最温暖的笔触始终投射在商州,献给自己心灵最温暖的那一片地域,乡土情结始终弥漫在他的字里行间。商州之于贾平凹,如乌镇之于茅盾、绍兴之于鲁迅,那里发生的一切事件,都成为作家最永恒的记忆。

贾平凹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乡土和都市两种。前者如《浮躁》、《商州》、《腊月·正月》、《鸡窝洼的人家》、《秦腔》等,后者如《废都》、《白夜》、《土门》等。虽然贾平凹乡土小说写的是作家对乡土爱恨交织的深深眷恋,而他的都市小说则写城市的病态文明,写城市文化对乡村文明的侵袭,但渗透其中的仍是作家“剪不断,理还乱”的乡土意识与乡土情结。由此可见,乡土情结已成为贯穿贾平凹全部小说创作、透视其审美价值与文化内蕴的最为重要的精神线索。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乡土情结不断地经历着嬗变。而作家思想的趋向成熟,又使贾平凹小说中呈现出的对故土爱恨交织的乡土情结也在发展变化,不同时期,他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乡土情结具有着不同的内涵与主题。

(一)热情地讴歌

一九七八年,贾平凹以《满月儿》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去西安求学之前,贾平凹在家乡度过了将近二十年的时光,他的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都是在家乡商山丹水的陪伴下度过的,直至一九七二年去西北大学求学,始才离开故乡的山山水水。所以在这个时期,贾平凹还是一个刚刚远离乡下的“乡下人”,他的眼里看到的只有故乡人的单纯。他用一种清纯、欢欣的眼光看取欣欣向荣的社会生活,在作品中着重抒发的是明朗、欢快的内心感受。入世时对生活的感受和愿望,纯真的爱情,朴素的向往,鲜明的是非,动情的追求,都浓缩在其小说所营造的那田园牧歌似的明丽画面里。[2]在当时的文学界普遍控诉人性的罪恶时,初登文坛的贾平凹却以一个山地青年天真的眼睛发现了生命中的美好因素,唱出了一曲曲清丽明朗的美与善的生命赞歌,他这时的一批作品文字轻灵飘动,字里行间洋溢着诗情画意,对商州山

论贾平凹小说的乡土情结

地风俗的古朴、美好,民性的纯真善良进行了热情的讴歌与礼赞。但是,这些早期作品也暴露了贾平凹初登文坛时的不足,即对社会体察不够深刻、浮光掠影,未能触及生活的底蕴。

在贾平凹眼里,乡土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可爱和美好,以至于蛮荒闭塞也被纯朴敦厚所掩盖。他曾这样说过:“我愈来愈爱着生我养我的山地了。就象山地里有着形形色色的花木一样,我一写山,似乎思路就开了,文笔就活了。我甚至觉得,我的生命、我的笔命,就是那山溪哩!”又说:“但真正要写出这个地方,似乎中国的三千个方块字拼成形容词是太少了,太少了。我只能这么说:这个地方是多么好啊!”[3]可见,贾平凹是怎样地深恋着商山商水的,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深深地打动着他,在他眼中都是有灵有魂之物。带着浓厚的乡恋情结,贾平凹以充满真挚与热情的孩子般清澈的眼光回望滋育他成长的苦难而饱含温情的故乡母亲,用散淡纡缦的笔调创造了温情脉脉的田园诗般的商州乡土氛围,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朴素、温馨的故事。如《曳断绳》写了一个干活不惜力气的木讷憨厚的农民,在队里西沟打坝时被选为突击队长,带领大家日夜奋战在工地的故事;《姚生枝》写了一个给队里种菜的老头的恪尽职守,不但菜种得好,而且账目清白的故事;《纺车声声》更是塑造了一位勤劳善良、坚韧顽强的伟大乡村母亲形象。生活的苦难没有压垮柔弱的母亲,而是使她更加坚强,对丈夫与儿女的爱更加深沉。在作家内心,小说中母亲对丈夫、子女深沉的关爱即是乡土对它所哺育、滋养的儿女的深沉爱的幻化。在小说中,乡土与母亲已融为一体:母亲就是乡土,乡土就是母亲。乡土意识已开始化为一股浓郁深厚的情结,纠缠、扭集在作家内心深处。

贾平凹清新明丽的乡土小说犹如清新的春风向文坛迎面扑来,让读者眼前为之一亮。然而,当贾平凹以一种批判性的眼光审视生活,进行由表及里的深入时,他很快便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发现。

(二)绝望地沉沦

随着贾平凹生活经验的增长,对生命感悟的渐深,其早期创作的着眼点开始变化,眼光也日益犀利尖锐,作品的色调也由明丽一变而为晦暗、沉郁、悲哀。

论贾平凹小说的乡土情结

作家用自己理性的眼光,审视乡土社会、人生,逐渐发现了乡村生活中一些丑恶、愚昧的现象与阴暗面,感受到了乡村生活并不是那样的单纯美好。因而作品的基调也由前一阶段的明快转为滞重,明朗转为灰暗;欢快的笑声为低沉的叹息所代替,对乡土由衷的赞美,让位于深沉的批判、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变为对龌龊现实的失望与痛惜。贾平凹吮吸了故土的奶汁而长大,因而当他回忆它的时候,就不可能冷眼旁观。心痛之余,作家开始效法鲁迅揭示国民性的笔法,对乡土文化中愚昧、落后、麻木等世俗心理与国民劣根性进行批判。这种基调的代表作品有一九八一年的《二月杏》、《年关夜景》、《厦屋婆悼文》等。《二月杏》写女青年二月杏从城里到乡村插队,被权势者奸污,不但得不到周围人的同情,反而遭到了鄙视、中伤和污蔑,在一团污泥般的生活环境中进行艰苦的抗争,揭示了“文革”给一代青年造成的心灵创伤。《年关夜景》通过一个具体场景对贫苦农民自私、麻木、愚昧的根性进行入木三分的刻画。而《厦屋婆悼文》则对贫困育出的种种人性之恶进行深入反思。[4]在以上几篇作品中,作家明显流露了他的消沉情绪。

贾平凹尊重故乡的所有智慧和情感,因为是它们激发了他的自省自悟的心智,而最终成就了他在文学天地中的充分舒展。但无疑,深爱着故土的作家内心已蒙上了一层浓重的感伤与困惑。他在《高老庄》后记中曾坦诚地说过:“我无论写的什么题材,都是我营建我虚构世界的一种载体,载体之上的虚构世界才是我的本真。我终生要感激的是我生活在商州和西安两地,具有典型的商州民间传统文化和西安官方传统文化孕育了我作为作家的素养,而在传统文化的其中浸淫愈久,愈知传统文化带给我的痛苦,愈对其中的种种弊端深恶痛绝。”[5]莫言对此也深有同感,对于自己的家乡,尽管他骂那个地方,恨那个地方,但是他没有办法割断与那个地方的联系。生在那里,长在那里,他的根在那里,尽管他非常恨它,但在潜意识里恐怕对它还是有一种眷恋。这种对故乡又爱又恨的情绪深深困扰着作家,甚至让他感到了一些绝望。

贾平凹越是对家乡故土满怀深情,当发现他热爱着的纯朴善良的乡亲竟也充溢着愚昧、落后、麻木的世俗心理与国民劣根性时,内心越是感到痛惜。他曾说过,论贾平凹小说的乡土情结

对故土因为爱得太深,所以会神经质似的敏感,容不得眼里有一粒沙子,见不得生活里有一点污秽,而变态成炽热的冷静,惊喜的慌恐,迫切的嫉恨,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和忧郁。故土乡民的残缺,使作家内心深处感到极为失望,但必须注意的是,作家并没有改变对乡土的深情。对乡土愚昧、落后的痼疾的痛恨与批判,正是作家对其乡土满溢着深爱的体现——作家恨得愈是深切,对乡土的爱愈是浓郁、炽烈。在这一阶段,贾平凹的乡土情结经历了一个感伤与焦灼的阵痛,忧患意识是这一时期贾平凹乡土意识与乡土情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标志着作家的乡土意识由单纯开始走向成熟。

然而,由于这一阶段的作品“消沉”情绪过重,贾平凹及其作品一度受到批评和质疑,这迫使作家不得不返回故乡,开始构建他心目中的“商州世界”。

(三)凄凉地找寻

一九八二年,陕西评论家们指出了贾平凹以往作品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即生活阅历不足、对故乡记忆理想化、消沉情绪太过明显等,这使贾平凹深受震动,大约有一年的时间,他没有再写小说。在这一年中,他冷静分析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决定回到商州,沉淀到社会底层丰富自己。

“人生的苦难是永远和生命相关的,回想起在乡下的日子,日子就变得透明和快乐。真正的苦难在乡下,真正的快乐在苦难中。你能到乡下去吗?作为人,既要享受快乐,也要享受苦难。”[6]贾平凹如是说。他出身乡下,喜怒哀乐的根源在乡下,也许只有回到乡下故土,他的真实情感才得以尽情抒发和释放。

于是,一年的沉寂期后,贾平凹写出了《商州初录》,随后又写了《商州又录》、《商州再录》。“商州三录”一起构筑了一个诗情洋溢的乡土风情世界,作品中把各种道听途说的故事随手记下,文字里弥漫着让人陶醉的儒风乡情。贾平凹是商州的贾平凹,商州亦是贾平凹的商州,贾平凹对商州的感情充满了矛盾。一方面,基于少年时代的记忆,他对故乡的山水人民满怀热情,尽情讴歌;另一方面,又对故乡愚昧落后的一面感到忧郁、痛心。这种矛盾的心情并未使贾平凹停止乡土小说的创作,而是进一步埋头商州故乡,流连于乡镇与山地之间,并在作品中有意消解人

论贾平凹小说的乡土情结

们在荒山野岭的恶劣环境中求生存的沉重,把人们不得不面对的生命之重化解为诗意之轻。

在长篇小说《商州》、中篇《小月前本》、《鸡窝洼的人家》、《腊月·正月》这些作品中,贾平凹对商州山地乡村社会的经济、政治、道德伦理、文化心理、心态情绪进行了全面的、历史的俯瞰和审视。一方面,描绘了七十年代末以来在改革开放洪流冲击下商州乡村社会中人们的思想、伦理、道德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发生的具体而又深刻的变化;另一方面,作家也流露出对现代物质文明给传统乡土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忧虑。由于贾平凹对商州乡土文化的全景式描绘,他理所当然地被奉为刚刚兴起的“寻根文学”的先锋。所谓“寻根”就是寻中华民族之根,寻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在贾平凹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无疑存在于中国广袤的乡土,存在于他的家乡——商州。这时的商州,在真正意义上已成为贾平凹创作上心灵的“根据地”,也标志着在乡土情感上,作家已找到精神的家园,在关于乡土的记忆中,作家不再流浪。这时的贾平凹,对乡土的认识已不再是初登文坛时单纯的咏唱与后来的一味的感伤,而是带着一种理性的成熟的眼光,闪现着坚定、自信和豁达,这标志着作家乡土情感的成熟。

然而,当现代文明的浪潮汹涌而来,乡村是应该顺应潮流而变革还是继续墨守传统,对作家来说却成了一个两难的问题。

(四)无望地抗争

对现代文明,贾平凹是热诚呼唤的,但同时他又常常困惑和担忧。他说:“历史的进步是否会带来人的道德水准的下降,而浮虚之风的繁衍呢?诚挚的人情是否还适应于闭塞的自然经济环境呢?社会朝现代的推行,是否会导致古老而美好的伦理观念的解体或趋向实利世风的萌芽呢?”因此,贾平凹的作品在开掘历史发展的同时,又想尽力挽留传统文明中古朴淳厚的美德。对商州的一切,他都保持着这种感情。一方面是一种生命之根维系于此的挚念,他直接生活在他们里面,吸收它们,回忆它们,而不仅仅是冷眼旁观一番,他尊重这里所有的智慧和感情。所以他对世风和时尚的大幅度变迁,有时会身不由己地采取一种谨慎的目光,担心衍化流贯在论贾平凹小说的乡土情结

这块山地上的人的纯真厚道,人性的信念和诚实的生活态度以及充满原始生命本性的民俗风物,在现代社会进程中分解消融,或者被外来力量冲撞的支离破碎、不伦不类。另一方面,贾平凹则在他的“商州系列”中汇聚起他心智和感情的绝大部分,向世人表明,传统生活秩序中所有有价值的东西,只有在被人们自觉地汲取、整合到新的生活结构中,才能不断地保有它的美质,并继续发展它的内在机能。而这只有当商州顺应山地之外的现代社会进程,物质上摆脱了贫困落后和宗法观念以及旧有伦理道德的束缚之后才可望做到。

贾平凹从一开始创作就默默地体察着一种平静的乡土生活氛围,追求着一种静达、清朗的意境。其中虽不乏对时代动律的描摹速写,但更多的还是在平和旷远之中积淀了富于传统音韵的日常情趣。“拙厚、古朴、旷远”是他的审美追求,这种审美追求无疑是沈从文“湘西世界”审美意蕴地发展与延续,因为他把这种“拙厚、古朴、旷远”的美学追求与对中国农业文化的优美之处紧密地联系起来,表现了对乡风民习的挚爱和对淳朴人性的赞美,由此给人以强烈的情感熏染和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商州》、《商州初录》中除了色彩浓郁的民俗活动外,还有因人迹罕至而保留着原始形态的山岩林水,以及叫人摸不透的古老宗教意识,这使商州的厚重、朴拙更显得特异。在《古堡》、《天狗》等作品中,作者描写了大量的古老形象,大量的未经开垦的原始地貌,仿佛使人回到农业国度的初民年代。而《浮躁》中的那群男人,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褐黄色的皮肤如同褐黄色的土地。他们恪守祖宗的遗训,骨子里是重农主义;信奉传统的人伦,崇尚薄利厚义的古风,既膜拜权力又痛恨权力,既眷恋家园又厌恶家园,既信命又反抗着命„„还有那群女人,她们姣好善良,却得在生理上更得在心理上承受比男人重得多的负荷,在封建的、以小生产方式为特征的农业文化中,她们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尽管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心理结构是稳固的,有自己的行动准则和伦理规范,他们也许不无麻木、不无迟钝、不无愚昧,但对任何异己的新的事物却有让人诧异的敏感。他们以一种封闭的姿态保存自身,表现出巨大的排斥力量。然而,时代毕竟不同了!商州土地和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华一样,正在经历着一场艰难的蜕变,正在慢慢地脱去她古老的外

[7]

论贾平凹小说的乡土情结

衣。改革时代的浪潮,正在冲刷着商州的每一块土地,在这里,农业文化与现代文化杂陈,乡土意识与开放观念并存。新的生产方式正在创造新的生活方式,爱情、婚姻、家庭以及人们之间的关系,都在或隐或显的发生变动。构成这些变动的中心则是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大山外面的喧哗世界已透过它厚重的壁障,闪烁着,诱惑着人们。曾经为世世代代庄稼人所向往的夫耕妇织、丰衣足食的生活模式,忽然在他们眼中失去了迷人的色彩,传统生活的价值观念由此而贬值了。

随着改革的深入,改革的弊端和改革带来的现代文明对乡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作家感到,现代文明的侵袭不仅打破了平静的乡村生活,更破坏了乡村古老而美好的温情世界,引起了乡土社会文化心理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失衡。贾平凹在作品中极力张扬商州乡土文化中美好的道德,淳朴的民性与高尚的情操,试图以对传统乡土文化中优秀成分的赞颂来对抗现代文明的侵袭。他的价值立场非常坚定:我自己的价值、我笔下人物的价值都必须与乡土同在。他也认识到乡土的贫穷、愚昧,但在最终决定人物命运和灵魂归宿的时候,他还是坚定地选择了乡土价值取向。但是这种对抗只能让作家更加无望:《土门》中城市对乡村的吞噬,是对乡村社会都市化的形象表述。“土门”意指乡土之门,家园之门,也是农民的生命之门。然而,城市的发展毫无温情可言,巨大的推土机在村口徘徊,就要开进来了,“乡村”只能节节败退,最终被步步紧逼的城市吞没。《秦腔》也是一曲乡村文化的挽歌,表达了贾平凹对中国当下乡土文化衰败深深的绝望。但它也可能是作者真正意义写本土文化的一个结点,也是对故乡深情的回忆,但主要是无可奈何的告别。现代文明改变了农村新一代农民的观念,他们不再那么热爱土地,这使贾平凹感到悲哀。在《秦腔》后记中他说:“我的写作充满了矛盾和痛苦,我不知道该赞歌现实还是诅咒现实,是为棣花街的父老乡亲庆幸还是为他们悲哀。”[8]《秦腔》是作家为故乡树的一块碑,在树这块碑期间,矛盾、痛苦、挣扎,种种情绪充满了他的头脑,而到最后,却只有“无奈”二字。

城市里已没有作家心中的净土,而现代城市文明又粉碎了他的乡村家园美梦,作家又到何处去安歇他的灵魂呢?

论贾平凹小说的乡土情结

(五)无奈地建构

离开家乡之后,贾平凹在西安城里生活了近三十年,久居西安的城市生活,虽然改变了贾平凹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然而,对农村生活的怀念和对城市生活的怀疑,使他永远处于城乡矛盾中。他对城市和乡村都表示了失望,城市和乡村无论哪一个,都不是他心目中的乐土和净土。“既然城市里没有真正的家而且这种无家的状态正从城市扩展到周边的乡村,那么就回到纯粹的、没有遭受任何污染的、远离城市的家乡,也许那儿才能找到安妥自己灵魂的精神家园。”可是哪儿才是真正纯粹的家乡呢?

农裔作家进入城市后,虽也曾醉心于都市的繁华与富足,但是都市内人情淡漠、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精神世界空虚,这种种的丑恶又使他们对城市深存戒心。一方面,他们不能也不想融入都市的精神生活,心中永存的最熟悉最动情的记忆仍然是关于乡村的。而另一方面,这些作家又不愿放弃都市的富足生活而返回农村,那么,只有试图从精神上构筑一个家园,这便是所谓的“精神还乡”。这在长篇小说《高老庄》中表现得较为明显。作者用孔子的弟子子路为小说中的主人公命名,子路走出故土高老庄进城做了大学教授,他代表的是维系中国几千年伦理纲常的儒家文化,而他抛弃农村妻子菊娃之后再娶的城市妻子西夏代表着城市文化中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一面,因为她漂亮、刚健、修长如大宛马且又胸襟开阔。其他人物如利用青春堕落卖笑又回到农村的苏红,敢作敢为、亦侠亦盗的蔡老黑,他们之间的交往暗示着几种文化之间的冲突和重组。西夏是贾平凹绝望之中的理想人物,她身上具有的城市优质文化在跟子路还乡之后很快与乡村的本土文化融合,从而生长出一种有生命力的集传统与现代于一身的文化。在作者的意向里,西夏的留下就意味着会有一个新的高老庄出现。可是,这也不过是作家一厢情愿的安排,这种对家园重建的期望其实是他很无奈的选择。

对精神家园有意识的建构,表明作家的乡土意识与情感,在这时已不再单纯地以传统乡土文化立场去审视、判断以都市为代表的现代文明,这显示了贾平凹对乡土中国的由衷的关怀,也标志着作家乡土情感与乡土意识的超越。

[9]

论贾平凹小说的乡土情结

三、贾平凹小说中乡土情结的现实意义

贾平凹具有鲜明的平民立场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对现实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密切地关注着中国的社会现实和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变。他的乡土小说往往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立足于社会,从各个角度关注着社会,关注着农村的改革,关注着人在社会冲突中的选择与困惑,始终贯穿着忧患意识,纠集着作家对社会、对农民现实命运的关怀,既表达了他对中国农村、农民的深厚情感,同时也毫不客气的批判了农民愚昧、落后、麻木的世俗心理和国民劣根性,像鲁迅一样,他对农民也有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理。

贾平凹乡土小说的创作,源于他浓厚的乡土情结。而乡土情结的根源又在于对故土和农民真挚的热爱。他的作品就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中国农村的改革现状和农民当前心理的变化,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反思。通过他的作品,读者也能够感受到改革时代的浪潮对乡土传统文明的冲击。所以,在众多乡土小说作家齐头并进之时,贾平凹能够如此突出,在当代文学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结 论

贾平凹先生不同时期的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乡土情结是不同的,这些不同的乡土情结内涵说明随着社会转型给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带来的深刻变化和作家人生经历的不断丰富,贾平凹乡土思想与情感不断走向深入,其小说呈现的乡土情结也由浅入深,由单纯走向成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嬗变过程。然而,无论怎样发展,作家对社会转折时期中国乡土社会与传统乡土文化由衷诚挚的忧患与关怀是不会变化的,正如贾平凹自己所说:“我的情结始终在现当代。我的出身和我的生存的环境决定了我的平民地位和写作的民间视角,关怀和忧患时下的中国是我的天职。”[10]贾平凹先生将永远是一位出色的“农民作家”。

论贾平凹小说的乡土情结

参考文献:

[1]柯灵.乡土情结[J].香港文学,1991.12.23.[2]李自国.论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家园意识[C].贾平凹研究资料.雷达主编,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304.[3]贾平凹.溪流[M].贾平凹小说新作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68.[4]王庆生.当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95.[5]贾平凹.高老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360.[6]贾平凹.我是农民[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0.[7]赵学勇.“乡下人”的文化意识和审美追求[C].贾平凹研究资料.雷达主编,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101.[8]贾平凹.秦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564.[9]於曼.无奈的精神还乡[J].小说评论,1999.1.[10]贾平凹.高老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359.论贾平凹小说的乡土情结

本论文在杨晓红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顺利完成,从论文课题选择到开题报告,再到具体的写作过程,从初稿的成形到最终定稿,都凝聚着张老师的心血和汗水。杨老师在指导过程中严谨求实、一丝不苟,让我真正见识到了一名学问家应有的风采。在此,我向杨晓红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毕业在即,我想借此机会向三年学习中所有给过我教导和帮助的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正是因为他们的辛劳付出,我才能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且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

同时,我还要感谢三年来给我帮助的同学们,我们情同兄弟姐妹,互帮互助,因为有你们我的学习生活才会如此精彩,谢谢大家!

第五篇:论贾平凹散文

论贾平凹散文

陈兴龙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散文创作以来,贾平凹这位文坛怪杰便开始打破散文界的平静。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包罗万象;语言拙扑感人,淡蕴哲理;风格自然淡雅,追求着传统的气度和特有的意韵。同时采用独特的小说式写法,拥有小说与散文的“杂交”优势。1992年创办《美文》杂志并提出“大散文”理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散文革命。

关键词:大散文;拙朴;真情 ;意境;小说式写法

中图分类号:I207.6

On Jia Pingwa's Prose

Chen Xing-long

Abstract:Since the prose is creat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80s of 20th century, Jia Pingwa, the literary genius, has begun to break the calmness in the circle of prose.The subjects of Jia's prose are extensive, and his language is clumsily touching, which accumulates the philosophic theory.On the other hand, his style is simple and natural, pursuing the traditional manner and special lingering charm.At the same time, he adopts the novel-like writing, which contains the advantages of both novel and prose.In 1992, he founded the magazine--“Elegant Essays”, and proposed the theory of “broad prose”.His activities raised the vigorous prose revolution.Key word: broad prose;clumsy plain;true feelings;ideal condition;novel type modeof writing

引言

贾平凹是以写小说而闻名于世的,但他的散文更为他赢得了广泛赞誉。贾平凹的散文受到普遍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2和1984年,他的一些分散发表于全国各地刊物上的散文由百花文艺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分别结集为《月迹》、《爱的踪迹》二书出版发行,从而使读者有可能比较集中地阅读他的散文。费秉勋教授指出:“与写小说相比,写散文似乎更能见出贾平凹的才情和艺术素质。他的散文确实写出了特色,写出了个性,在全国能自成一家”。

贾平凹的散文创作数量是相当惊人的,自80年代以后,他创作的散文达二百多万字,影响之大亦少有人与之匹敌。其散文题材宽泛,包罗万象,风格迥异,语言质朴而蕴含真情,多从小事着笔,却包含着人生的哲理,生活的智慧。在自然淡雅之外又有着别样的气韵,追求大气度、大气派。90年代初主编《美文》杂志,弘扬大散文理论,大大冲击了中国散文界。范培松说:“散文园地里有了你就别想太平”。一时间褒贬不一,严肃的评论与热闹的炒作百音皆作,孰是孰非难成定论,但贾平凹在散文界的影响却可见一斑。

一 丰富坎坷的生活经历是其散文创作的基垫

贾平凹生于江汉之侧,长于商洛大野。父辈兄弟五人,生父最幼,以教书为业,属农村中为数不多的知识阶层。贾平凹的家庭是一个拥有20多口人的大家庭,经济拮据家大口多,常要忍受饥饿。少年时贾平凹凛气甚弱,五岁前母亲随父在外教书,他在家中随伯父母生活,少时与父母的分离使之养成了孤独的性格。“自幼便没有得到什么宠爱,长大体质差,在家干活不行,遭大人唾骂。在校上体育争不到篮球,所以便孤独了,欢喜躲开人,到一个幽静的地方坐地。愈是躲人愈不被人重视,愈不被人重视愈是躲人,恶性循环”。五岁便开始读书,在班中年纪最小而成绩却名列前茅。作文和写字常被老师拿到高年级去展览,这使得他在怯懦的退缩中暗暗有了慰籍孤寂和伸展个性的天地。这就像苦难生活中甜蜜的梦,然而这种好梦也不长,14岁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父亲被诬为“历史反革命”,全家人由此从物质到精神都遭到了劫难,这给少年贾平凹的心灵又陇上了一层阴翳,更加深了他的孤独感。越是孤独性格越内向,感受的性能也变的越灵敏。这种心理的发展到他开始文学生涯后就极其鲜明的反映到他的创作中。

在贾平凹的人生道路中,有一件事是不能忽略的。他在《我的小学》一文中说,曾教了他两年的启蒙女教师在他读二年级时教他写信,有什么事情就写什么事情,不考虑格式。老师说:“以后到高年级作文或者长大写文章,你就按这路子写,不要被什么格式套住,熟悉什么就写什么,写清写具体就好了”。贾平凹回忆说:“从那时起我就记住了老师的话,之所以如今我还能写些小说散文,老师当时的话对我影响很大”。这为他以后的大散文理论的提出和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1972年,还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他成为一名最年轻的工农兵学员,进入西北大学中文系学习,大学期间阅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并进行文学创作的练笔,从而为今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丰厚的知识积累。凭着自己的刻苦勤奋以及备经磨练的人生经历后的感悟和激情,几十万字的退稿之后他的作品很快在《西安日报》上发表,从此登上了文学创作的殿堂。

贾平凹发表最早的是散文,最早散见于全国各地的报纸杂志。1982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月迹》问世,此后又出版散文集数十部,仅1993年以前的就有十部,除《月迹》外还有《爱的踪迹》、《心迹》、《商州初录》、《贾平凹散文自选集》、《人迹》、《抱散集》、《守顽地》、《贾平凹散文大系》等,由此可见其创作数量之大。在进行了诸多散文创作后,开始进行散文创作理论的思索,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散文理论系统。

贾平凹早期的散文创作理论主要散见于《对当前散文的看法》、《散文就是散文》、《关于散文的日记》、《浅谈儿童文学中的散文写作》、《关于散文的通信》、《语言》等文章及一些书信后记中。在这些文章中贾平凹阐述了对于散文的看法,提出了“散文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文体”、“散文应该表现什么”、“怎样去表现”等一系列问题。对于散文创作来说提出这些问题似乎是肤浅而幼稚的,然而正是这些问题使得当代中国对散文的探索愈来愈偏离其本源含义,以致后来人们对“散文”的概念形成了错误的思维定式,从而制约着中国当代散文在理论创作中的深化与超越。贾平凹重提这些问题是要澄清在当代中国产生了种种误解的散文的概念,还原“散文”的本来面目,使“五四”新文学创作中的气脉得以接续。当然同时也希图在澄清中使自己关于散文创作的理论更加清晰化和条理化,以建构起具有自己个性特色的散文理论体系!

1988年,陕西师范大学欲以客座教授的名义平请贾平凹去讲授“新时期的散文创作”。为此贾平凹准备就“散文与时代精神”、“散文的心灵感应”、“散文的哲理”、“散文的第二自然创造”、“散文的作诗在诗外”等十五个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思考。虽然“讲授”一事因贾平凹的病倒而不了了之,但由已撰写出来的第一第二讲的内容,以及所提出的关于散文的十五个问题来看,“他对中国当代散文的创作进行了理论上的反思与探讨,已进入了一种自觉自为的状态”。① 1992年贾平凹创办《美文》杂志,提出“大散文”理论,为当代中国散文创作注入了新的能量。《美文》杂志的创办,“大散文理论”的提出也标志着贾平凹散文创作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① 曾令存 《贾平凹散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 第37页

二 探索与疗救:贾平凹散文创作理论

(一)探索:还原散文的本来面目 还原散文的独立性,追求散文的独立

探讨散文的独立性的目的是还原散文的本来面目,亦即散文的概念,而这首先还是要从散文的的概念说起。关于“散文是什么”的立论在当代中国有两种相对的观点,这两种观点均围绕政治化的文化观念被不断的错误演绎和曲解。一种认为散文的政治性很强,因而只能写光明不能写黑暗只准歌颂不能揭露,是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另一种认为散文主要是 一种最能书写风花雪月、山水名胜、儿女情长、童年趣事的“小家碧玉”。前者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和过度的政治色彩,被称作“政治化散文”。后者开始摆脱“政治化散文”批评的“紧箍咒”的制驭,同时又矫枉过正地把散文重新供奉回“象牙塔”。在这种散文意识中孕育的散文创作“甜而无力、媚而无骨,皆宫中夫人、室内柔花之形象。有味或许有味,却全部入牛角,导致小家子气”。①这种散文观念实际上已与“政治化散文”一样走向了极端,同样影响着当代散文创作的繁荣。

对于上述的两种认识,贾平凹曾在2002年北京大学举行的“20世纪中国散文论坛”中作过一段很有启迪性的“演讲”:“文学是摆脱不了政治的,不是要摆脱,反而需要政治.这种政治不是狭隘的政治,而是广义的政治。这如同我们都讲究营养,要多吃蔬菜,但又必须保证主食。我说这话的意思是我们要明白我们是怎样的一个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苦难的民族,又加上儒家的影响造就了强烈的政治情结,所以关注国家民族、忧患意识是每一位作家都无法摆脱的,这也是中国作家的特色,如何在这一情景下,这一基调下按文学规律进行创作,应该以此标尺衡量每一个作家和每一件作品。而新的文学是什么?我以为应该是有民族的背景,换一句话说就是政治背景,但他已不是政治性的。如果只是纯粹的历史感、社会感、人生感成为中国人所强调的所谓‘深刻’,那就可能将限制‘新文学’的进步”。②由此可以看出贾平凹并不否认政治对文学的“影响”,但不认为文学是政治的附属,他所理解的政治与文学的关系与“御用文学”和“政治化散文”是截然不同的。他所理解的政治是一种“大政治”,是“大而化之”的渗透在自己精神气质中的政治,是与“社会感”、“历史感”、“人生感”交融在一起的博大精深的忧患意识,是个性化的,寓含在作家的创作过程中,而不是“政治化散文”所表象的“写光明比写黑暗重要”,要“永远向人们启示光明”的狭隘的“小政治”。所以他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讲政治对散文的影响力还是存在的,在某些 ①② 贾平凹《贾平凹散文大系》第二卷《关于散文的日记》漓江出版社 1993年第141页

贾平凹《美文》2002年7月上半月刊《对当今散文的一些看法》 时候还会表现的很强大,但这并不表明散文就是政治的附属,也不能否认散文的独立性。

在申明了散文与政治的关系的同时贾平凹认为将“散文看作是一切文体的基础”的说法是一种不了解散文,降低散文品格的表现。“散文的身价在于它的严肃和崇高” ①贾平凹认为:“散文是除了诗以外最能写的问题,他的极致是最单纯和朴素的,篇幅短,无情节故事,语言平淡,靠的是作者的境界和素质”。②亦即贾平凹认为散文是与小说、诗等其他文学样式一样的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并且由于散文本身的布局篇幅格式,从而使之具有了“最能写”的特点,这种“最能写”指的是散文便于抒情,也正是由于这种易于抒情才从而使得散文的存在具备非凡的意义,使得散文这种文体具备了不凡的魅力,变得尤为重要了!2 鼓呼散文的“真”与“美”:回归真情 塑造意境 ﹙1﹚ 真情的回归

作为一个富于自省和批评意识的散文革命家,毋庸讳言,贾平凹对于中国当代散文创作的历史与现状都是不太满意的,这种不满意不仅表现在当代几十年来对“散文是什么”观念误识的情形上,同时也表现在对中国当代散文创作题材愈来愈窄的情形上。

1984年底贾平凹在《对当前散文的看法》一文中写道:散文的题材狭窄,精神脆弱,③仅写些花花草草,矫揉造作,充满女人气,男不男女不女的二一字气,小巧甜腻。在《〈抱散集〉序》中又写道:散文发展到今天„„格局再不能拓宽了吗?多少世事的沧桑,人生的觉悟哪里去了,还只是柔柔弱弱的花草水月,鸡肚小肠的恩怨是非吗?④后来在1994年的《雪窗问答》中又说:“自新文学时期以来人们已经厌烦了一种假大空的人为的散文,但随之而起的则是弥漫了琐碎之气,把那么一点自己愁感得失翻来覆去的咀嚼咏叹„„作为从事散文的人来说不能不感到悲哀”。⑤在贾平凹看来,散文这个“赤裸裸的文体”首先应该表现作者本人的感情。“情”是散文的灵魂,是散文称其为成功和优秀的关键所在。“散文是情种的艺术,纯、痴一切不需要掩饰”,甚至“在有了最真挚感情作为最起码的要求之后,它是再无需求的”。这里所谓“真情”在贾平凹看来是与“小家碧玉”式的感情不同的。“小家碧玉”是透着甜媚的矫情,“真情”却是“对宇宙、自然、历史、人生的感悟之情”,或“振奋,或消沉,或健康,或颓废,或激动,或冷漠,或欢呼,或反对„„” ⑥ 来得自然,来得丰富,没有半点矫饰和做作。同时这种“真情”也是“真知”的形象化,情感化,渗透着作者本人对宇宙、自然、历史、人生的沉思。

既然散文要表现真情,要呼唤真情的回归,贾平凹认为首先要弘扬散文的清正之气,①② 贾平凹《贾平凹散文大系》第一卷《对当今散文的看法》漓江出版社 1993年 第104—105页

贾平凹《贾平凹散文大系》第三卷《新时期的散文创作》漓江出版社 1993年 第328页 ③ 贾平凹《贾平凹散文大系》第一卷《对当今散文的看法》漓江出版社 1993年 第104—105页 ④ 贾平凹《贾平凹散文大系》第三卷《新时期的散文创作》漓江出版社 1993年 第392 ⑤ 贾平凹《坐佛》太白文艺出版社 1994年 第101页 ⑥ 贾平凹《贾平凹散文大系》第二卷《散文就是散文》漓江出版社 1993年 第125页 涤荡散文长期以来的矫揉造作,颓废的甜媚之情。这种清正之气应该是蕴籍着作者的真情实感,渗透着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体现着作者人格的崇高,这种清正之气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拥有催人奋进的力量。其次呼唤真情的回归要抛弃“小家碧玉”,拓宽散文的视野,争抢散文的力度和深度,使散文写作真正表现大家气派。另外呼唤真情的回归还要防止题材表现的媚俗雨甜腻化,要用激情写作,“只有这样作品才能有浑然之气、鲜活之气、清正之气”,才能有真情的回归。① ﹙2﹚ 意境的营造

然而这种真情又该如何去表现呢?贾平凹曾经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提到散文要写的“有意思”有“诗意”,他说:“我们常说某篇文章有‘意思’,这‘意思’无法说出,它是一种感觉,混杂了许多种感觉,比如嗅觉、听觉、视觉,因此而悟,使我们或者得到一种启示,或者得到愉悟。这一类散文,他多是多义性的,整体的模糊,读者可以从多个角度能进入的。这类散文文最讲究的是真情和趣味。没有真情他就彻底失败了,而真情才能产生诗意”。

又说:“事实是要求我们写出生活实感,写出生活的原生态,这一点不管是小说还是散文,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那种政治性哲理性的作品就是缺少了这种具体的事实,所以才不感人。但有了事实,你没有看法,或不透露看法那事实则没有意义,撑不起来„„站在关注人关注生命的角度上提出你的看法,看法就不会过时。好的散文必须是事实和看法都有,又融合的好”。②

这里所说的“意思”和“诗意”以及“事实和看法都有,又融合的好”其实是一种境界。从上述的演讲中我们可以感到一篇散文要大有“意思”和“诗意”,事实与看法又“融合的好”既是要让读者感到这篇文章有“境界”。然而“境界”的营造却如同贾平凹所言并非易事。散文作品中的境界必须是经过作家苦心经营的却又避免让读者看出这经营的破绽。

贾平凹认为意境的营造需要做到以下三点①美的结构艺术:轻松、自然。②美的语言的应用。贾平凹认为美的语言应该是一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体现散文的境界的语言。华丽的辞藻未必就是美,朴实的语言也未必无韵,一般淡语要有味,壮语要有韵,秀语要有骨。否则淡者无味,壮者力竭,秀者纤弱。美的语言秒在不言言之,不是不言,是寄言,寄深于浅,寄厚于轻,寄直于曲,寄劲于婉,寄实于虚,寄整于余。还他认为美的语言应是一种能充分的表情达意,而且扫除了浮艳之风“唯陈言之务去”的清新朴素的语言。③贾平凹还认为散文内容境界的充分表现,是和散文作者本身的境界素质分不开的,也就是 ①② 贾平凹《美文》2002年7月上半月刊《对当今散文的一些看法》

贾平凹《美文》2002年7月上半月刊《对当今散文的一些看法》 说对于一个从事散文创作的作家来说,要创作出好的散文,自己应该有一种相应的心境,亦即“文如其人”。然而这种心境却又从何而来呢?贾平凹以为散文境界的表现要靠散文心境的培养,并非刻意所能完成的。恰恰相反,这种心境的形成正是超越刻意的结果,对此贾平凹曾用“平常心”一词来描述。“强调平常心,为的是能充分地享受生活的艺术,且彻底放松写作时的紧张”。①平静、淡泊、明智,不以一时一事的得失而**了思想的意绪,在这种平常心的状态下才能领悟人生的哲理,方能出境界,最终才有利于真情的巧妙抒发!

(二)疗救:“大散文”理论的提出

如果说对散文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方法的探索,以及还原散文本来面目的努力是贾平凹对当前散文发展诟病的初步把脉和诊断的话,那么“大散文”理论的提出则是他对当前散文发展的“开方疗救”。背景:题材的日趋狭窄和“真情”的缺失

⑴ “大散文理论”的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处于一种“日趋沉沦”的状态。首先散文创作中的题材日趋狭窄,精神脆弱。早在1984年《对当前散文的看法》中贾平凹便认为当前的散文“仅写些花花草草,矫揉造作,充满女人气”,笔力太轻,后来又在《美文》发刊辞中说:“我们确实是不满意当前的散文状态,那种流行的,几乎渗

②透到许多人潜意识中的对于散文的概念,范围是越来越小了,含义是越来越苍白了”。范培松说:“中国当代散文作家的最大问题是题材的越来越狭窄,这甚至成为一种当代散文创作的必然”。其次,散文创作中“真情”的缺失,刮起“浮糜甜腻”之风。“真情”似与贾平凹散文永不能分离的话题,而在“大散文理论”提出之前的散文现状,在贾平凹看来恰恰是与“真情”背道而驰的。在与海外人士谈及“大散文理论”时贾平凹曾风趣地说“翻开报刊,常看到„初为人妻‟„初为人母‟„初为人父‟„初为人夫‟的题目,我真害怕以后还有„初为人爷‟„初为人奶‟的文章。⑵贾平凹在通读了中国古代的优秀散文,对古代散文大家的创作实践进行总结后发现“文章十之八九是在说天道地,谈经论史,或上书,或序跋,或尺牍之类,便说:原来古人并非为文而文,所作的抒情散文仅仅是在做学问时的偶然为之啊.后来在其所创办的《美文》杂志中广泛收录了序跋,甚至调查报告等应用文体,便是此结论之实践。含义:题材的拓展和“大气派”的追求

﹙1﹚“大散文”理论的提出无异于在散文界抛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从作家到理论家再到读者,拥护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观望者有之,一时间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其中便有人认为“大散文”这种提法本身便不妥当,散文是一种文体,人为地划分了大与小的界限本身就 ①② 贾平凹《贾平凹散文大系》第三卷《〈黄宏地散文集〉序》漓江出版社 1993年 第372页 闵军《贾平凹散文理论》 泰安师专学报1994年第一期第89页 是不应该的,另外区别“大散文”与“小散文”的标准又是什么呢?针对这样的问题,贾平凹曾多次直接或间接地给出答案。在《雪创问答》中说:“纯以字面意思看,„大散文‟这个词似乎不通,但矫枉过正,主要是强烈的表现我们的追求和倡导”,具体来讲,一是强调散文的真情,有其生活实感,有史感,有美感。二是强调扩大,或许也是恢复题材面,不能把散文理解成那种咏物或抒情式的,要大而化之。在《美文三年——在编辑部会上的讲话》中说:“„大散文‟是一种思维,一种观念,不能简单地说成这样写就是大散文,那样写就是小散文,或别的不大不小的散文”。由此可见“大散文”的“大”指的是散文的境界和题材的拓宽,他并不是提倡散文要大题材,要大篇幅。强调题材的拓宽就是什么都可以进入散文写作,当然“其中也包括现实的小品”。

﹙2﹚“大散文”一方面鼓呼拓开散文题材的路子,亦即强调散文面,各类题材各种形式都可以进入散文创作。从境界、题材、形式的范围内确定一个“大”字。另一方面鼓呼散文的内涵要有时代性,境界要大,同时追求生活实感,这与余秋雨的“文化大散文”不同,“文化大散文”追求历史的深度,是纵深式,而贾平凹却是横向的,关注现实生活。其次“文化大散文”语言华丽,辞藻优美,是贵族散文,而贾平凹的“大散文”是朴实的,是平民散文。另外“大散文”在深层次上追求“大气派”与“真性情”,这是与其创作理论中的“清正之气”相关联的,而这又是针对散文创作中“真情”的缺失而言的。散文要有大境界,反对把散文变成一种“小摆设”,这也是鲁迅先生在30年代强调并反对的;

﹙3﹚实质上“大散文”理论是贾平凹对前期散文创作理论的一个小结,归结起来其含义包括以下内容:①内容上:在题材方面拓宽散文的路子,散文就是一切文章②形式上:不拘一格,提倡自由灵活,不拘泥于小节。③思想上:追求大境界,要有时代感,即要从一定的视角反映社会、人生,而不能是空洞的。④风格上:允许各种不同风格的存在,但从总体上要求清正,求大气⑤感情上:倡导回归真情,散文是情种的艺术,纯、痴,一切不需掩饰。

三 贾平凹散文的艺术特色

(一)题材包罗万象

自八十年代以来,贾平凹不断地开拓着散文的审美类型,从写实到抽象,从抒情到写意,从乡村到城市,从现实到历史,他的散文包罗万象。文中丰富的生活文化内容映照着中国当代社会的变迁,展示着中国文学的发展演化的轨迹。纵观其散文创作,大致可分为自转类、风情类、世相类、禅思类、文化类五种审美类型。

自转类散文大都写于八十年代初期,以一个农村青年对生活的激越的热情去记叙苦难 的童年岁月对幼小童贞心灵造成的伤害,对患难与共的血亲真情给予了深切赞美。此类作品将求情节记叙细致,内中盛载着强烈的人生际遇的感受,读来生动感人,其中的代表作品是《纺车声声》,稳中刻画了一个理解丈夫慈爱孩子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伟大而平凡的母亲形象,抒发了母子患难的真情,催人泪下。风情类散文是对民俗风情的描摹和对山水人生的感悟,这类作品主要反映在商周题材上,还包括陕北(《走三边》《黄土高原》)、关中(《五位巷》《关中论》)、以及陕西以外地方的风情类作品。八十年代以来,贾平凹写作了大量的山水游记生活感悟性散文,文中寓意不在山水形态和生活琐事而主要书写主体专注于一境,心灵静虚时的思想,从而具有佛家禅定之思的意味,谓之禅思类散文。在八十年代的《月迹》、《月鉴》、《静虚村记》中,其禅味主要靠主体的感应,以及物我交融形成的意境上,而九十年代以后的禅思美文所表现得则是人生体悟所促发的主体寂静心境对自然的投射。除以上三种外,还有世相类、文化类散文一是各具特色风格迥异。这几类文章中的题材甚是广泛,这或许与“大散文理论”中题材的开拓,和“散文集是一切文章”的提法的映照。

(二)“杂交优势” 独特的小说式写法 典型化的人物性格

贾平凹小说的韵味,首先集中体现在他对人物性格所进行的高度集中、概括、提炼。这就使得他散文成为类似小说的典型性格。以《闲人》为例,文中所刻画的“闲人”形象,既带有中外文学经典中“阿Q”、“多余人”之类的性格特征,但又不完全相同,而是映现着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期生活的独特鲜明的印记。“闲人”潇洒自在,能吃能饿,勇武有力,敢“为朋友两肋插刀”,“闲人”三教九流,无所不交,“闲人”目无领导、权威,敢于嘲笑一切,乃至父亲;“闲人”买书“从不读完一本”,然“无所不知”„„以简省的笔墨,幽默的笔调刻画了一个社会转型期的畸形儿,一个“熟悉的陌生人”。用“新阿Q”、“多余人第二”似乎难以涵盖其独特而又典型的性格特征。集社会百态、人间百态于一身,作家观察社会,透视人生的功力之深,刻画人物笔力之劲由此可见一斑。散文要勾勒大千社会的缩影,用传统的散文笔法是难以胜任的,唯有小说笔法——典型化方可奏效。以小说笔法在散文中塑造鲜明、生动、深刻、独特的“这一个”,在当代散文创作中并不多见。这或许是贾平凹的散文名声几乎超过小说,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奥秘所在。2 情节化的叙述结构

情节是小说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他是人物性格的历史,在小说中担负着表现人物性格的重任。散文与小说的很大不同点在于有“情”无“结”。散文只重抒情述志,而不追求情节的曲折和完整。但在贾平凹的散文中,不少佳作特别是“写社会”的作品,在叙述结构上带有明显小说色彩——情节化。《名人》中由忽然成名→无尽的烦恼→不愿做名人。可谓 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情节简洁而又生动,正是明显的情节化的叙述结构。3 细节化的题材内容

散文和小说都讲究细节描写,但相比之下,小说更注重密集的细节描写,而一般的散文则不然,细节描写显得疏朗,重在写意。阅读分析贾平凹后期的不少散文可以发现其题材内容中的细节更为丰富、生动、典型,更向小说倾斜。他对塑造人物形象,使之具有典型性,丰富情节内容,推动情节发展,使叙述结构情节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闲人》中“闲人”走路时的“雀步”与着装“走极端”;分发香烟的“大方”,骑自行车的“表演”,对待姑娘的“鲜明”态度,打抱不平的“出人意料”„„等等不一而足。情结细致,幽默风趣,形象深刻。此外还有《弈人》、《名人》、《笑口常开》、《看人》等等,无不体现细节化题材内容的特点,造成了以小见大,以一当十,方寸间现世相百态的审美效果。

(三)语言拙朴 细腻真挚

贾平凹散文的语言极富特色,正如故去的三毛所言:“他用词很怪,可很有味”。①这用词的“怪”和“有味”,正是贾平凹散文语言的特色所在,也是形成起语言拙朴之美的理由。

他在《语言——人道与文道杂说之一》中谈到遣词用语的三条规则:一是充分的表现情绪,二是和谐的搭配虚词,三是多用新鲜、准确的动词。这是他身体力行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从此也看出了他对语言的重视和追求。正是他这种对语言的不懈追求,才使那些看起来平淡无奇的话语,极为生动、传神和富于韵味。平中见奇、淡中有味、俗中有雅,朴中至诚至真,令人咀嚼回味不已。不管是叙述之语,描写之言,或对话或抒情看似随心所欲,信手拈来,却安置的那么恰如其分,不仅语准意达,而且有声有调,情韵十足,形神兼备。如:“谁家娶媳妇,鞭炮一响,两边楼下伸头去看,乐事的剪一把彩纸屑,撒下新郎新娘一头喜,夜里去闹新房,吃一颗喜糖,说十句吉祥”②一个“伸”,一个“喜”,一个“吉祥”,用得多神多妙!场景都好似活了,让人如临其临。“忽又一日,从远远的地方向巷中一望,一巷迷迷的黄绿,忍不住叫一声„春来了‟!”③一个“望”,一个“迷迷”,一个“忍不住”,就是这些极平常极普通的字眼,却给用活了,自然、熨帖,形神皆显。

贾平凹散文中的对话也是普通生活中的常用之语,三言两语,通俗易懂,但却极为精炼简约富有哲理。如:“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它太丑了,‟天文学家说。„真的,是太丑了。‟„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以丑为美?‟„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①② 贾平凹《贾平凹散文选集》《哭三毛》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年 第60页

贾平凹《贾平凹散文选集》《五味巷》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年 第108页 ③ 贾平凹《贾平凹散文选集》《五味巷》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年 第106页 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雕刻,捶布。他不是做这些小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贾平凹的散文用语不以华诞、典雅、绮丽见长,而以浑浊、质朴、纯真见美。语淡而味腴,和萃之气悠然流露,最耐玩味!

除上述艺术特色以外,贾平凹散文还拥有其他特点,诸如思索人生,蕴含哲理;鲜明的地域特色,乡村情结;禅佛思想的渗入;颓废的风格。均是“前人之述备焉”,此处不再重复。

作为散文家的贾平凹扎根于生他养他的商州大地,吸取现实生活和历史文化的养分,开发他的聪慧和悟性,凭着一支异乎寻常的灵性的笔,在散文世界广阔的天地里掀波弄潮,他成功的的创作一直在不断的影响千百万读者,其影响范围已不仅仅是中国,而早已扩展到世界文坛,贾平凹自己也必将因此而在中国散文史上留下厚重的一笔!

下载论贾平凹小说《老生》中唱师的叙事功能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贾平凹小说《老生》中唱师的叙事功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贾平凹小说后感

    读贾平凹小说《秦腔》后感 我出生在西北,黄土高原成就了陕北地区这一带人。《秦腔》是北方西区的一种,其唱风浑厚有力,苍凉引起了老百姓,甚至仕途之人的喜爱不已。就痒贾平凹先......

    论贾平凹散文(精选5篇)

    江西教育学院自学考试201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 目录 引 言 ......................................................................... 1 1 丰富坎坷的生活经历是其散文......

    论贾平凹的散文

    贾平凹是以写小说而闻名于世的,但他的散文更为他赢得了广泛赞誉。贾平凹的散文受到普遍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2和1984年,他的一些分散发表于全国各地刊物上的散文由百花文艺出版社......

    论贾平凹小说的审美意象特征(含5篇)

    论贾平凹小说的审美意象特征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贾平凹及其创作的特异性,始终以一种独立的姿态进行着锲而不舍的艺术探询。他说:“穿过云层都是阳光。文学在最高境界上是相通......

    论贾平凹散文创作个性特征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论 文 题 目指 导 老 师学 生 姓 名学 号院 系专 业写 作 批 次44891022220004 2012春 :论贾平凹散文创作个性特征 :陈少华 :杨丽灵 : :网络教育学院 :汉语言......

    论贾平凹的主要文学成就

    “以中国传统的美的方法,真实地表现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和情绪”,并且将此主张、追求贯穿于自己创作实践的全部过程,并终于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家和读者的承认。在其作品中,呈现......

    情陷高老庄——贾平凹小说《高老庄》读后感 (定稿)

    ——贾平凹小说《高老庄》读后感 我原本是不想写这篇读后感的,因为我今晚还有其它东西要写,但我最终是被情感战胜了理智,我放下工作而写了这篇读后感,情陷高老庄——贾平凹小说......

    贾平凹小说思想与《红楼梦》研究范文合集

    摘要 《红楼梦》对于贾平凹写作的影响,在学术界可谓是达成了共识,这部顶级小说对于他的写作是具有相当大影响的,贾平凹十分推崇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他的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