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公用隧道

时间:2019-05-14 19:02: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公用隧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公用隧道》。

第一篇: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公用隧道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公用隧道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对公共事业的需求相应增加,过度拥挤的公用事业系统将会大大压缩城市可用空间,可用的地下空间必然将会继续减少。未来在城市地下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公用隧道来取代传统挖沟的方式及其重要。城市公共隧道系统的主要优点是,与普通管沟相比,其环境影响大大降低,但目前面临最主要的问题是高昂的成本与后续管理问题,但面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德责任,市政工程师应竭尽全力排除困难,担当城市地下可持续发展的推动者。

关键词:公用事业,公用隧道,可持续发展

公用事业是目前城市地下空间最主要的使用者,到1987年西方各发达城市公用事业系统的总成本每年约为25亿美元,并且随着城市地区的扩大和新型公用事业的增加而日益增长。众所周知,公用事业已被允许利用街道地下的空间来满足商业人口不断扩大的需要,同时地下埋水埋电已经导致城市地下空间过于拥挤,而且置于地下的公用服务事业并没有相应的系统来综合处理,往往是杂乱无章的布置。因此当前市政工程师面临的最艰巨的任务之一是如何应对可用地下空间的继续减少。

以上的这些因素导致了利用城市公用隧道来应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减少和城市地下空间的杂乱是及其必要的。根据美国的一个工厂的实践,一个实用的公用设施走廊或公用事业隧道,是可以包含多个公用事业系统的,例如水、污水、燃油、燃气、电力、电话和各种集中供热,把这些管道组合在一起,工厂会避免不断挖掘,这样一来不仅能够避免交通延误和拥挤,而且还能节省很多维护维修的费用,同时还会影响城市的街道结构。将这些管道综合布置在一起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这些地下管道在任何一点上我们都可以轻松进入,一方面我们可以选择在对城市街道影响最小的地方设置进入口,而且进入口的设置不再是传统形式的挖地,而是可以灵活选择,例如可以设计成可拆卸的屋顶板;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控制这样的综合地下管道的横截面,将其设计为人可以通过的管道,这样就可以实现在任何一段地下管道我们都可以自由的访问,这也是任何类型的管道来提高应对事故能力必须要考虑的参数之一。

浅层城市地下空间是不可再生资源,将城市公用隧道系统应用于城市地下,不仅可以解决城市地下混乱的管线状态,同时可以减少城市公用事业所占用的城市表面空间,因此城市公用隧道是可以满足未来发展需要的。同时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政策导向,是城市规划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因此规划城市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减少传统挖沟的方式将会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本文的目的是提高认识城市地下空间拥堵问题的能力,以求鼓励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公用事业,并劝说当局迅速采取行动。1.背景介绍

事实上为了满足城市生活的需要,地下公共工程已经存在千年了。为了防止气候变化带来的破坏和自然灾害,公用服务事业被放置于地下,以加强保护,同时减少对街道视觉效果的影响。这样的实例可以在罗马的下水道中找到,当时一些罗马帝国的工程师使用公用隧道,他们将供水管道放在污水系统中,显而易见在当时这种组合是更加便利的。虽然经过漫长的岁月这些地下设施在中世纪被遗忘了,但是1855年,当豪斯曼改造巴黎城市公用事业系统的项目时,他获得了批准。豪斯曼是罗马工程师的崇拜者,他从罗马帝国的公用隧道得到灵感,将巴黎下水道被设计为人造隧道,并且能够整合其他城市公用服务。在伦敦,地下最早的使用者与1859年的第一个埋地系统相关。1864年,伦敦每日新闻出版的一篇文章提到公用事业隧道说:“一个粗心的工人,不小心弄坏了地下隧道里煤气和水管的的接头,导致了安全事故,造成了伦敦街头的拥堵。”在西班牙,自1867年以来市政工程师一直在争论整合地下隧道的问题,并发表了大量的关于整合隧道的书籍。但是,伟大的市政工程师随着时间流逝也已成为过眼云烟。如今,更多的是一些由城市当局和负责城市地下工程的公司缺乏协调的例子。

20世纪80年代,欧盟资助了一些城市研究项目工程称为“尤里卡欧盟40”,目的是开发一个未来的公用隧道。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公司都参与了这个项目。该项目的主要成果是使用一个机器人来安装和修理公用设施。机器人所需要的空间尺寸小于人类工作人员所需要的空间,这将减少公用事业隧道的横截面,从而降低了最初成本。然而,公用隧道内的困难工作条件往往会对负责维护的机器人造成损害。虽然目前这些新设计看起来像科幻小说,其结果令人沮丧,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市政工程将采用这种解决方案。

如今,城市地下空间充足,但如上所述,它是有限的,而且越来越拥挤,社会的正常功能受到地下施工的干扰。同时不幸的是,扰乱城市服务的事故也在日益增加。另外一个问题是,随着地下管线的更新,很多的管道被废弃了,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并不知道哪些管道还在使用哪些管道已经被废弃。随着技术和标准的变化,某些实用类型的放松管制增加了地下拥挤。此外,环境因素对城市的规划策略,有着显著的影响,特别是在拥挤的城市地区。

欧洲于1990年6月26日,在理事会会议上,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呼吁可持续发展,并宣言政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会损害环境和人类活动所需要的自然资源。城市公用事业的地下综合管道于此不谋而合,它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噪音、震动、灰尘和对交通的干扰,此外公用隧道减少了街道维修要求,对于延长街道生活和改善街道美学风貌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公共服务的可靠性也因为公用隧道易于预防性维护和检查而有所增加,而且接近恒定的地下温度也保证了可以在所有的气候条件下都能进行维护工作,显而易见这是优于传统地下系统的。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公用隧道系统。2.当今城市地下政策

如今城市公用事业大多已经被放置于地下,因为它们已经没必要在放置于地上。公共事业已经被放置在地下,总的来说就是放置于地下比地上具有更少的视觉冲击。大多数的城市公用事业被放置于土地价格便宜,环境相对较差的城市地下。但是也存在对于城市地下隧道缺少关注的规划师,而导致生活中仍然存在传统挖沟的方式,所以应该鼓励所有的规划师在实际当中应用公用隧道。关于期初的公用隧道实行还是有一定的挑战性的,虽然在技术层面现有的施工技术完全能够解决在公用隧道施工遇到所有的施工问题,但是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起初的高昂的成本将会是一个难题,再有当公用隧道涉及到一些公众的特殊利益时,其挑战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公用隧道的实行应该做好充分的调研,例如城市情况、街道类型、土壤条件等。

通常一项城市规划成不成立,往往取决于它令人的信服程度。惯性思维也是公用隧道遇到的挑战之一,因为现代人并没有对“马路拉链”问题形成深刻的认识,所以公用隧道的实行将会非常不易,虽然它对于一个城市来说非常有必要。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不到黄河心不死”,所以公用隧道的实行除非到了城市地下、地上被各种功能的管线扰乱的不堪重负,不然它的实行还是及其困难的。

对于市政工程师而言,其基本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准则是维护一个城市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现实却是往往他们的一些思想只能是同行业之间的交流,而不能说服投资者以及当局领导,再有涉及一些经济利益时规划师的选择则往往是妥协,所以好的规划政策就这样难以实行,面对这些问题,应当呼吁所有的市政工程师坚守职业底线,对于有助于改善城市生活的思想应当坚持到底,想尽一切办法来克服现实当中遇到的困难,就像城市公用隧道一样,正是有了许许多多的规划师极力去推行,才有了现在成果(虽然饱受争议,但已经向着好的方向转变,并且很多城市也都开展了城市公用隧道的建设)。3.公用隧道系统的潜在风险

显而易见每个地下施工都是有特定风险的,这在任何国家相关准则中都是可以明确找到的,同时每种施工的风险并不能够完全的预测,对于城市公用隧道来说亦如此,管道的损坏、破裂都可能会发生,并且对公共设施或者城市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但相对较好的一面是公用隧道是一个管道组合的形式,我们可以单独控制每个独立管道来降低风险,但即使这样总的来说公用隧道的风险仍然不可规避。

那么城市公用隧道的主要风险和潜在危害有哪些呢?首先是有蒸汽和热水引起的热效应,可能会影响通信、电气、饮水管道的热承载能力;其次是由煤气管道的泄露引起的煤气爆炸;第三是由通信、电力管道引起的电磁影响;第四是由饮水、污水管道破裂引起洪水;最后是由污水管道泄露引起水污染等。

对于以上这些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潜在的危害,我们要做的也只能是防患于未然。在进行任何维护和翻新任务之前,我们应当做好充分的现场调查,这对于规避风险无疑是最重要的。对于电、气等相对危险的公用事业在维护之前应尽可能断电,如果不能应对维护员工进行相关培训,包括处理紧急情况的方法,以规避风险;其次应该定期对公用隧道进行检查,排除潜在安全隐患,并对检查当中不安全的情况进行及时修复;再有对于用于安全运行和维护使用的隧道,工程师应当做好通风、照明、通讯、报警、逃生系统,来确保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第三对于公用隧道的防火设计,应当做到火灾的检测、抑制、分隔、逃生,并做好烟雾控制和相关的防火措施。第四关于公用隧道的洪水危险,应到好及时发现及时治理,同时制定相关的紧急排洪措施,来保证公用事业的正常运行;但尽管如此,我们任然没有信心做到完全的规避风险,只能再实践的过程中来一步步的完善风险控制措施,真正的做到可持续发展的公用隧道系统。4.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公用隧道是道德也是责任

浅层城市地下空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地下设施或公用设施被放置,所使用的地下空间将永远无法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所以我们需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态度,这既是道德也是我们的责任,正如联合国布伦特兰委员会的报告所讲“可持续发展能够满足当前的需求,而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自身需求。”,听起来是多么的让人兴奋,然而现实当中在经济利益和政治冲突面前,却是举步维艰,分析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期初的成本投入太过高昂;二是短期内可能会影响经济;所以可持续发展必须是一项长远的规划,不能因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丢掉一个造福子孙后的机会,对于参与设计和建设公用事业的市政工程师来说,可持续战略必须是一种工具,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确保未来的地下使用不会受到影响,对于政治当局和市政工程师,应努力限制城市对环境的影响,为所有人提供维持经济和社会生活质量的后备资源,显然对于城市来说这项任务是超越任何短期规划的作用的,此外为了给后代留有足够的资源,我们也可以设立相应的法律规范,来保证地下公用事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可持续性是城市公用隧道的基本价值,也是所有人都应坚守的价值,所以应该重视下地下公共服务系统会忽略一体化带来的好处,比如在电力、通信、天然气等方面应考虑可持续的整合,而不是由不同的公司来单独处理。

5.结论

城市地下空间是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我们城市在市公用事业方面越来越需要的新的方式来代替传统的管线布置方式,这其中并不需要有多么高的技术来配合,只是需要一个新的思路,就像城市公用隧道,它包含了所有的公用事业,将它们进行一体化考虑,这将最大限度的避免在管线维护时对城市生活的影响,同时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维护便利性也是我们选择公用隧道的原因。虽然在城市公用隧道推行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风险,比如不同公用系统之间的兼容问题,但是随着人们对公用事业投入的关注,这些将会被一步步解决或者至少人们会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些风险。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普遍缺乏对公用隧道的关注是造成传统管线布置方式仍然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今城市规划思想往往是短期思考的结果,与历史上很多经典的规划形成鲜明的对比,例如故宫地下排水系统要比现如今新建城市的排水系统更加先进,这样的例子明显是违反发展规律的,那为什么会存在呢?这是一个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有很多人把责任归咎于工程师,可是面对现实当中种种压力他们又有多少说服力呢?所以要想城市公用隧道这样好的规划思想能够推行下去,还得社会、公众以及当局领导投入更多的关注才行。城市发展也需要重新被认识,发展应该是为了更好的满足未来的需求,不仅仅是将经济投入降到最低。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公用隧道的运用无疑是有着难以量化的好处的,它是是城市地下空间达到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因此不管出于道德还是责任,规划师和政治当局,都应该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态度去推行城市公用隧道,造福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1] 唐讳.我国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中的政府监管研巧[D].湖南大学,2011.[2]吴玉臻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阿.山东师范大学,2013.

[3] 仇保兴,王俊豪.中国市政公用事业监管体制研究.

[4] 曹远征.城市公用事业发展的国外与国内经验[J].城市公用事业,2008.[5] 杨伟民.发展规划的理论和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第二篇: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可持续发展

一、建设部门的特点及重要性好范文版权所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给建筑业带来生机和活Α=ㄖ翟谧试蠢谩⒒肪辰ㄉ韬蜕缁峋梅⒄沟确矫娓河兄匾姑唤鲆缁峤ㄔ旄骼喙っ窠ㄖ团涮咨枋一故抢投芗托幸担哂薪洗蟮木鸵等萘俊=改辏泄ㄖ游橐殉?ANlang=EN-Ugt;2000万

人,约占全国就业人数的6%。每增加10000平方米建筑安装工程量,可直接间接增加就业人员1000人左右。到2004年,我市建筑施工企业14家,其中总承包企业5家,专业分包企业4家,劳务分包企业3家,2家构件厂。建筑业年总产值2亿多元,有职工2000余人,年施工10万平方米以上。

很少有人意识到,建筑业,包括新建筑和建筑物的重修(在我国还增加了住户对房屋的精装修),形成国家最大的生产能力。(中国,1952年占3.2,1978年占3.8,到1997年则上升到6.7),并提供了将近1000万个专业的和贸易的就业机会(在中国,许多农村劳动力也转向建筑业--1985年1130.1万人,1997年2372.7万人,其中未包括与建筑材料相关的行业以及进入家装市场的农村人口)。全国50以上的可再生产的财富是投入到建设设施之中的。由于建筑业对国民经济的显著影响,因此,只要在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行中对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少量改变,就会对经济繁荣和环境改善起到重要的作用!好范文版权所有

二、建设部门的管理机构

市建设局下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建设安全监察站、建筑管理股、规划管理办公室、房产管理办公室、,负责相关的建筑业管理事务,这为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建立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体系,使建筑施工企业能在建筑市场中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发展状大提供了有力保证。园林管理处负责全市绿化工程。环卫管理处负责全市市容市貌的整洁。

三、建设部门对环境的危害

建筑环境是人类活动对资源影响的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世界1/6净水供应给建筑,建筑消耗掉1/4的木材,消耗掉2/5的材料与能量。同时建筑结构也影响水域、空气质量以及社会群体的结构等较大的范围。建筑业过度地破坏自然土壤、破坏自然径流和地下水蓄存能力,将导致洪水或水资源干涸(例如河水、泉水断流,地下水位降低导致的地面沉降)和加重水污染。在城镇发展和建设中应该考虑土壤科学家的意见和建议。建筑业平整土地和挖土对土壤的扰动将加速侵蚀40000倍。土壤贫瘠化和砂化将影响其保水、蓄水能力,变得更容易流失和被侵蚀。

全市建筑施工由于技术装备参差不齐,有的打桩机、发电机、震捣机、世割机的噪声严重扰民,群众反映强烈。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施工材料运输过程中污染道路而产生的二次扬尘,污染了市容环境。施工不当,导致周围地基塌陷的事故也有发生。

四、环境危害对建设部门的影响

我市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所以主要是气象因素对建设部门的影响较大。夏季高温、下雨,冬季冰凌冻害,既影响施工进度、施工安全,又影响施工质量。我市虽位于地震带上,但由于地质原因,地震对建筑施工影响不大,近年新建建筑都设有抗震设施。

五、建筑业对环境资源的使用

建筑业需要土地资源、电力资源、水资源、还需要大量的水泥、钢材、木材和砖瓦灰砂石。除了钢材以外,其余材料基本上都能自给自足。

六、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1、全方位确保工民建筑建设质量。到2006年一次交验合格率达90%,其中优良品率达到35%,解决渗漏、质量粗糙等质量通病,加强建设监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提高设计水平和建筑质量,确保工民建筑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

2、发展建筑构配件和制品的专业化、工厂化生产,提高现场施工机械化水平,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到2000年,施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3%~5%,手工劳动产量压缩30%。

3、积极开发和采用可降低能耗和物料消耗的新型技术与材料,到2006年,建筑业的能耗和物耗率分别比1996年降低10%和40%左右。

4、对建筑设计、施工安装人员进行节能法规、标准和技术培训。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对居民进行合理利用能源的知识和技能教育。

5、建设一批居住质量高、居室热环境好的节能建筑示范单体和示范建筑区,采用高效保温材料达40%。

6、对现有采暖建筑有计划地进行分批节能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7、这几年房地产业的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据很多专家的调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自有资金只占到开发资金的20%,这20%甚至还包括买房者的预付款。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是靠着拿到土地以后向银行贷款搞开发,这样的模式不能全盘否定,但凡事不能过度。大多数购房者,所付房款的75%甚至80%都是靠银行贷款。这样,房地产开发资金的80%是来自

第三篇: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可持续发展:意义。城市可持续发展不仅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城市持续发展是城市的数量,规模和结构,由大到小,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协调到协调,由非持续发展到持续发展。表现为: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思考:1.设立和调整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职能机构,法律认可,可靠实施。2.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城市持续发展的策略。贯穿各个领域中。3.普及和提高市民,特别是城市决策层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意识决定行动。4.依靠科技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发展的推动力。5.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广泛的合作。加强合作。

生态平衡和意义:生态系统本身能够维持自身的平衡,由于自身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每个营养级都会受到食物源和捕食者的限制。但生态系统维持自身平衡都是有限制的,超过这个限度,造成生态失衡,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都与其复杂性有关,越是复杂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破坏:自然因素;自然灾害,人为因素;不合理开发;污染。人类既要管理生态系统,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必须遵循生态系统规律,避免造成其失衡。打破旧平衡,创建新平衡。

城市植被的功能:1.城市植被绿化美化环境的景观效益。城市绿化实体把城市的地方特色与风格体现出来。城市植被与城市其他自然条件,城市街道和建筑群体配合得好,就可以增添景色,美化街道和市容,给城市带来活泼生机,2.城市植被保护和净化环境的生态效益。城市植被保护和净化环境的生态效益是显著的,也是城市主要功能之一,包括降温减湿,调节环境条件,吸收有毒气体,滞留烟尘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和杀菌效益等。3.城市植被保护生物多样性作用,城市植被承担着植物多样性的保护,驯化和培养城市特殊生态条件下的植物材料等任务。4.城市植被的经济效益。城市植被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巨大的,有城市园林产品等本身的收入,还有改善环境,美化城市促进旅游业增值效益。展望:继续加强植被指示和监测环境方面的研究。根据地区和城市特点制定不同的城市人均绿地标准。由制定法律,住进现代化生态城市的建设

第四篇:浅谈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其对策

浅谈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其对策

摘 要:通过对《城市经济》课程的学习,以及在实际生活中自身对城市发展状况的充分了解,在今后10——15年,我国将有超过3亿的人口迁移到城市。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率也将越来越高。这意味着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城市化将处于高速推进阶段。但是,人类在加快工业化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所谓的“现代化困惑和危机”:经济发展目的性迷失、文化价值规范缺失、资源“透支”、能源短缺、生态恶化、环境污 染、气候变暖、人口膨胀、粮食安全、公共卫生、贫富差距等全球性问题。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仅是针对其中某个领域的问题,而是从发展伦理的高度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核心命题,即当代人的发展不应损害下一代人的发展能力。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顾当前利益的最大化而贻害后世,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可耕之田、可兴之业、可居之所,留下一片绿水青山。

关键词:城市; 可持续发展 ;对策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城市化水平与同等工业化程度的国家相比还相当低。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状况,违背了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剧了城市生态与环境的恶化。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进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深入研究,以便将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机地融入城市化战略,有力地促进城市化的持续发展。

在《城市经济》中,我们了解到,城市化并不是农村人口简单地向城市迁居,而是几亿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在这样一个伟大的自然历史进程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单纯的经济意义本身。城市可持续发展蕴涵着经济社会形态转型的可持续性,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的大问题。

总结在《城市经济》中学习到的内容,结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这一个问题,我们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城市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一个空间经济问题。这就联系到,城市空间组织结构特征所表现的聚集经济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城市经济结构与可持续发展结构的关系、城市结构演变如何引发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变化、城市与城市系统外部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关联、城市环境经济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等,都是亟待解决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现实问题。下面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与解决方式进行简要的分析。1.我们知道,聚集是城市和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产生的主要特征和根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首先围绕规模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而展开。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假定收益不变或递减,如果这样,我们难以理解由于生产不停地聚集和扩大而引发的一波又一波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如果在传统理论框架下,会有很多局限。

2.不同区位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的现实存在,隐含着某种收益递增的积累过程,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据此而持续和加强。经济的空间聚集不断自我强化,是造成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不断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3.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经济发展一样,与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出相互影响的函数关系。在一定的经济空间系统中,在各空间位置具有不同的资源约束、市场约束、成本约束和技术约束,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不同。

4.城市系统各组成部分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相互依赖及由此形成的有机结构,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实施能力的重要结构基础。

5.城市可持续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的自组织和路径问题。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基础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的阶段,包括经济社会发展要素的空间组合及基本约束条件等。应该根据城市的结构特点和客观基础,选择适宜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制定、组织和实施独具特色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

根据上述分析,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就可以从以下对策入手:

一、聚集经济的合理规模与速度。

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在空间上的效果都是引起生产的集中,这种集中被描述为城市区域内厂商的经济活动在国民经济某一部门中所占比重增大。城市生产扩大和集中可能导致两种不可持续效应:第一是不断扩大的污染的集中,生产集中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急剧变化,甚至恶化到不可恢复的程度;第二是不断扩大的资源使用的集中,生产集中区域的资源消耗急剧增加,以至本区域资源禀赋消耗将尽,并带动区域外资源的加速使用。

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同时出现许多中间产品生产部门和迂回的生产方式。在迂回生产方式和经济聚集进程中,城市投入-产出表中所呈现的是投入产出系数矩阵中的行和列的增加、非零元素的增加及系数的分散化趋势。这是一种为节约生产成本,包括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的自发的聚集过程。但同时增加了物质资源的消耗总量和消耗速度。一个城市要增强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在带动周边区域可持续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必须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改造和转移替代传统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培育现代新兴服务业,完善城市服务业体系,重点强化外向化服务功能。

因此,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面对的关键问题不是要不要经济聚集,而是聚集经济的合理规模和速度。也因此,要求我们对聚集经济的规模有个合理的规划和速度的控制。

二、经济活动区位的选择。

区位问题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区位是指某一经济体为进行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据的场所。在一定的经济空间系统中,各空间位置具有不同的资源约束、市场约束、成本约束和技术约束,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不同。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是以地理坐标(空间位置)为标识特点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因此,在生产活动区位的选择上,我们就需要从区位利益的双重性出发,我们要考虑区位利益的双重外部性和区位外部负效应的内部化。而在家庭居住区位的选择决策上,我们应该注重居民效用水平的“真实化”。

三、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规模及规划。

从空间组织的角度来理解,城市作为自然、社会和物质的有机统一体,是连续分布的面状单元(资源区与市场区)、点状单元(企业和服务构成的节点)和线状单元(通道)相结合的产物。城市空间结构规模的扩大不是任意和无限的,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定和限度,这个规定和限度应该是所在经济空间体系发展程度和生态环境系统支持容量的函数。因此,我们通过这样的理解,我们就需要根据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自觉地进行城市发展的科学规划,实现城市和城市化体系的协调发展。

城市空间结构规模的分布并不是一种自然事件,它直接与产出和生产条件的区域组合联系在一起。要把握区位的外部规模经济与城市拥挤的不经济之间的权衡。要有效控制城市这个大系统,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研究制定一个战略性、总体性、综合性的城市规划体系,确定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宏观要求和综合策略。只有以规划为龙头,城市才可能从总体上实现有序、有效、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该自觉地利用像“等级-规模”模式所描述的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未雨绸缪地进行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科学规划和管理,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结构系统。

在自然和社会现象中,有两种稳定结构:一种是平衡状态下的稳定结构,即平衡结构;另一种是非平衡状态下的稳定结构,即耗散结构。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结构是一种非平衡的结构。平衡状态下的稳定结构即平衡结构,则是一种不再发生变化的“死”结构,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不是这样的结构。如果城市的运动和发展变化都停止了,这种情形是不可想象的。

监于此点,我们不能简单地从维持这个城市的一般平衡结构的角度僵化地进行衡量和判断,而应该从耗散结构的角度系统地进行综合分析。

城市可持续发展要形成富有生命活力的耗散结构,必须经常处于一种远离平衡态的非平衡状态,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摆脱僵化的平衡态模式。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一方面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不断破除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旧的平衡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和科学的城市发展观,积极创造城市可持续发展新的非平衡环境和制度框架,努力保持动态平衡状态。

另一方面推进开放与经济自由化,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建立统一高效的大市场体系。地方保护和自我封闭,表面上看是微观上的稳定和平衡,实质上却是束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桎梏。要清除人们头脑中的封建意识和小农经济观念,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引入竞争机制,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地非平衡态演化。

五、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双赢的发展。

雅阁布斯将城市定义为“从自身的经济系统内持续产生经济增长的聚集地”。因此,城市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双赢发展是把握和理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最佳切入点。

我们通过对《城市经济》城市环境经济的学习,我深刻地了解到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的生态环境已经产生严重的危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加能深刻地体会到,生态破坏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是很严重。这就直接关系到了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重点还是要放在生态城市的创建和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双赢的发展上。“生态城市”就是要从系统的角度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生态城市中的“生态”,已不再是过去所指的纯自然生态,而是一个蕴涵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等复合内容的综合概念。而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的主要途径如下:

第一、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首先应大力发展经济,并在此基础上加速技术进步,推进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水平。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是实现双赢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

第二、消费者对环境质量需求增长。消费者的环境质量需求是双赢经济增长的源头和动力。

第三、减轻经济增长的人口压力。人口压力的减轻有利于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关系的调整,人口增长速度减缓可以使经济增长方式获得较大的选择余地。

第四、减少经济增长的不公平性。贫困的减少能极大地化解人类需求满足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消除阻碍双赢经济增长实现的硬性约束。

第五、保持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同步性。不能说先经济增长,后污染治理,资源环境保护。我们追求的是同步实现的双赢,这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考验和艰巨的任务。

六、城市管理的加强完善

.管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加强和完善城市管理应注重抓好四个环节:一是管理依据的法制化。城市管理的基本性质是行使公权力的公共管理,要依法依规进行。有条件的大城市要注重运用地方立法权,把城市管理纳入法制框架。二是管理方式的民主化。城市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重大事项要广泛征 求群众意见,减少社会矛盾。香港很早就实行了城市管理的民主化,比如,设立了专门的上诉委员会,负责处理居民对规划管理方面的投诉等。三是管理行为的精细 化。先进城市的一个共同经验,就是通过不断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更新城市管理技术手段(如建立数字城管监控指挥系统等),努力提高城市管 理的效能和精细化水平。四是管理理念的人性化。要结合当地实际,尽可能地为全体市民提供周到、便利、安全的各种公共管理服务,尤其要对困难群体提供特惠性 管理服务。在许多先进城市的街头,举目可见轮椅通道、盲道等助残设施,无不体现了深切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冯云廷.城市经济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安虎森.空间经济学原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郝寿义.区域经济学.第2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4、罗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5、史文清.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江西日报

第五篇:浅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 市 规 化 课 程 论 文

题 目 浅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浅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张目标的重心和焦点,也是科学发展观对城市发展的要求。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我国城市经济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其生存与发展也面临着人口过度膨胀、资源严重缺乏和环境日益恶化等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前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规划

可持续发展

问题

解决途径

英文翻译: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human development goals of the center of gravity and focus of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economy of our country city mad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at the same time, it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lso is faced with population expansion, severe lack of resources and the deteriorating environment, more and more challenge.Take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current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可持续发展是包括环境、经济、社会在内的整个社会系统的内要因素的协调发展。城市作为人类的主要聚集地和经济活动中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构成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整个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为一国发展的主体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城市的框架下加以讨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才开始活跃起来。1994年6月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的“94环球论坛”作为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第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其主体就是“城市与可持续发展”,针对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城市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城市、生态城市等城市建设思想被提到日程上来。作为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我国的环境问题对世界、全球产生着重大影响,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生的问题日益严重。正视我国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并探索可行的对策是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的紧迫任务。

一、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资源缺乏、浪费,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资源紧缺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据查目前有2/3的城市供水不足,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城市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的矛盾尖锐。按中央提出的保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仅有2700万亩土地可用于建设。能源问题日益突出,2000年来我国原油年均增速超过8%。我国资源利用抵消和粗放有目共睹,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缺乏适宜的人居环境。环境问题不仅恶化居民的生存环境,而且家具了自然资源的人为短缺。

(二)经济结构失衡,增长过于粗放,缺乏竞争力 经济增长中投资与消费失衡。经济的快速增长依赖投资和出口,消费贡献低。经济增长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增长方式粗放特征突出。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城市缺乏强势产业和特色,热衷人为造城市。在城市的定位上,不顾自身资源和区委的特点,盲目模仿其他城市产业发展,使城市的产业结构趋同,缺乏分工,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该来很大的不便。

(三)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增大,城乡用地不合理

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城市化,在这一过程中,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增大。目前城市居民收入最低的1/5人口只拥有全部收入的的2.75%。而在用地上许多城市 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不且实际的把城市做大做强,盲目扩大城市的建设用地,占用了周围大片光、水、热条件较好的农用地或者生态用地;同时在城镇和乡村争夺土地资源地紧张状况下,城市地区都出现了大片土地荒置状况。同时,人口大量流出的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和老人比重高,出现耕地大面积落荒现象。

(四)城市劳动力素质不高,就业负担重

与发达城市相比,我国城市从业者的人力资本状况难以支持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要求。据调查城市劳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2.20年。全国7000万产业工人中,初级工占比60%,高级工仅有5%。与发达国家高级工占其产业工人40%的比例相差甚远。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每年需要安排2400万人就业,就业负担沉重。而且老龄化日益严重,而我国社保不完善,社会养老服务滞后,而医保也是任重而道远的问题。

二、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一)端正城市发展理念,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城市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白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进一步提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资源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三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因此,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强化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形势严峻的国情意识;就必须强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效益意识;就必须强化经济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全面考核发展的政绩意识。

(二)合理利用资源,开发新能源,推动科技创新

当前,土地、水资源和污水垃圾处理问题,是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下大力气解决。随着城市化的加快推进,非农用地的需求与日俱增。在这种形势下,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合理有序地控制城市规模;必须坚持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的原则,合理和节约用地;必须坚持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集约高效,提高土地利用,切实缓解用地矛盾。加强城市节水。从水的社会循环出发,将城市供水、用水、节水和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统一规划,实现水社会循环的良性发展,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突出抓好工业节水、居民生活节水、减少管网漏失和中水回用四个环节。在节约用水前提下加快建立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新机制。在社区中开发寻求自足的能源供应。一些人类活动需要大量能量,可由更加集中的能源提供,如沙漠太阳能电站。开发新能源基本能源应来自可更新的能源。

(三)强化政府调控和社会保障机制 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 服务职能,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调控能力。充分发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几方面的积极性。强化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完善和调整不同利益关系、抑制贫富拉大趋势。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公共资源配置的投入力度,改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体制。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城镇居民医疗、养老、失业、住房和最低收入家庭的保障制度建设,尤其要解决在进城务工农民的市民基本社会保障问题。同时,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正确把握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外,把资源、环境、人文等因素切实纳入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指标体系,对城市的发展、协调、持续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使城市发展的状况、地区城市之间水平与问题的定量化、对比化和数据化。

(四)发展城市文化,调动起城市的活力

城市文化是市民在长期发展中培育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共同价值观念、城市精神、行为规范等精神。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精神支撑。因此,要把城市的文化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突出抓好。提炼和弘扬城市精神,突出城市的人文特色。搞好城市文化设施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同时,广泛合作、民众参与,讲文明、树新风。全民参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关键所在。组织和教育市民积极投入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来,其优良的品质、较高的文化素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的消费观念、融洽的社会关系、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都将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总体来说是比较快速的,但同时也伴随着许多问题,在城市人口大幅度上涨,资源日益短缺的情况下,要很好的控制城市发展与环境和资源的关系。在城市的规划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主线, 以发展经济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突破口,不断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全面推进城市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把城市建设成为健康快速发展、环境良好、资源合理利用、生态良好循环、城市优美洁净、基础设施健全、生活舒适便捷的现代化城市而努力奋斗。

下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公用隧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公用隧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

    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城市化城市化城市化城市化————————本质本质本质本质及路径选择及路径选择及路径选择及......

    城市管理学-浅议城市可持续发展[5篇]

    浅议城市可持续发展 摘要:城市本身并不适合生态系统的完善,需要依赖于其他生态系统的存在而存在。从系统控制论和城市生态学的角度看,城市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区域系统,它和周边......

    城市供水可持续发展概论

    我国水资源概况及节水措施 【摘要】:水是人类生存、生活、生产和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还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它的多种功能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包括生......

    试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

    资源型城市是随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的开发而兴起,并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在社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曾为国家提供了主要生产资料、巨额利润和税金的资源型城市面对世纪之......

    论文-浅析上海市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 摘 要 城市可持续发展不......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机制探讨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机制探讨 2013年11月22日 15:46 来源:《经济问题》2013年第9期 作者:张学春 张友祥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15 摘 要:东北振兴战略实施......

    城市生态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摘要】自然生态环境与各种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人类传统的社会发展是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保护城市自......

    水环境问题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水环境问题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2009-10-21 10:51:08 《中国水利水电市场》2009年9字号:T|T 1 水环境面临的问题 水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水是农业的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