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托尔斯泰对安娜身上女性意识的复杂态度’
论托尔斯泰对安娜的复杂态度
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塑造的一个极为震撼人心的悲剧女性形象。曾有人这样形容《安娜·卡列尼娜》——最伟大的小说,俄国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在这部小说中把一个最最美丽、可爱、动人的女性——安娜·卡列尼娜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她感情强烈真挚,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她极具悲剧性的命运感人致深。安娜身上体现了列夫·托尔斯泰对女性意识觉醒的复杂态度,与此同时也反映出列夫·托尔斯泰对他所属的阶级文化的效忠。下面我就以三点来论述:
一、列夫·托尔斯泰对安娜身上女性意识觉醒的认同
英国大文豪狄更斯说过:“在婚姻中没有比宗旨不合更大的不幸了。”安娜的不幸恰恰在于她和卡列宁生活宗旨的不合。安娜崇尚精神生活,她视真诚的爱情为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以爱情幸福为生活的目的。卡列宁热衷功名,在官司场上面凝聚着他毕生的追求,使他变成了缺乏人的正常感情的官僚机器。安娜逐渐认识到自己婚姻的不幸,她开始寻求新的依托。正如法国社会学家西蒙·波伏娃所说“在社会中,男人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人,他首先被视为生产者,他为所从事的工作可以证明他生存的必要性。女人在男性为尊的家庭中,处于奴隶或仆人的地位,她始终是由父兄做主嫁给另外的男性。安娜虽然不是由父亲或者哥哥做主而嫁人的,但是她的婚姻也不是因爱而结合的。几乎还是少女的时候,安娜就由姑母作主嫁给了比她大20岁的卡列宁。但是卡列宁伪善自私,极端理性、冷酷,生命意识匮乏的人。他的主要兴趣在官场,是一架“官僚机器”。相反,安娜真诚、善良、富有激情、生命力强盛。她与这样的丈夫生活在一起,不知道什么是爱情,这种生活窒息了她的生命活力,如同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牢笼中。
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国上流社会的社交界贵族们过着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生活,安娜起初也很安于这样的生活,作为卡列宁的妻子的身份出现在她所属的上流社会的社交圈子。但婚姻对安娜来说并不是出于自愿的,他们二人的婚姻不是爱情的结晶,更谈不上爱情,这样的婚姻就潜伏着不稳定因素。安娜那貌似平静的心里像火山一样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激情,毕竟安娜是一个年轻鲜活的女人。安娜的首次与握伦斯基相遇,“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在她脸上流露,在她那亮晶晶的眼睛和把她的朱唇弄弯曲了的轻微的笑容之间掠过,仿佛有一种过分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她故意地竭力隐藏在她眼睛里的光辉,但它却违反她的意志在隐约可辨的微笑里闪耀着。”在和渥伦斯基邂逅之后,安娜那沉睡的爱的激情和生命意识被唤醒了。安娜开始懂得什么是爱情,她身上活生生的女人突然苏醒了,她发出了强烈的心声“时候到了”,“我要爱情,我要生活”,于是她就不管不顾的享受起爱情来。此后,她身上总流露出一种纯真的、发自内心的对真正生活的热切向往之情。
列夫·托尔斯泰在小说中把安娜和卡列宁婚姻的真正不幸归结为两人精神志趣的巨大差异。卡列宁把安娜仅仅当做自己的妻子,而不是当做女人,更不是一个知心爱人,卡列宁从来也不知道安娜是一个和自己平等的人,他们在婚姻当中应享受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卡列宁是一个伪善、僵化、缺少生命活力的贵族官僚的形象,小说通过这一形象严厉批判了那个腐朽的沙皇封建制度和上流社会刻板、虚伪的道德规范。卡列宁平常遵守法规,忠于职守,作风严谨,因而被上流社会称作“最优秀、最杰出”的人。然而,正是这个官僚队伍中的“优秀人物”,却是一个僵化的、生命意识匮乏的人。他与渴望自由、不肯循规蹈矩、富有生命活力的安娜正好相反,而与那个僵死的、保守的和平庸的社会环境则恰恰一致。所以,卡列宁从内心深处难以接受安娜的生活准则,正如安娜难以接受卡列宁。他因为有环境的支持便总摆出绝对正确、居高临下的架势。他每每以社会所允许的宗教和道德规范逼迫安娜就范,给她设置种种障碍;他自己没有感情需要,也就根本不考虑安娜的情感需要。在他这个人身上 0
跳动着的是一颗既不敢同外界抗争,又企图占有一切的猥琐、卑怯的灵魂。而安娜不仅艳丽迷人,雍容优雅,而且表里如一,她的精神与心灵充满了魅力。她真挚、单纯、自然、善良,拥有炽热的感情和一个“复杂而有诗意”的内心世界。在卡列宁那儿安娜得到的只是形式上的虚无的婚姻。应该承认,建立在非爱情基础上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安娜正是生活在这不幸的婚姻当中,她追求新的爱情是有一定的原因的,错并不完全在安娜本人身上,列夫·托尔斯泰对安娜婚姻的不幸也是相当同情的。因而列夫·托尔斯泰让安娜发出“我是个人,我要生活,我要爱情”的呐喊,表明列夫·托尔斯泰对安娜女性意识觉醒的认同。
二、列夫·托尔斯泰对安娜女性意识觉醒的惩罚
1、家庭对她的惩罚
列夫·托尔斯泰让安娜在享受甜蜜爱情的同时却被深深的负罪感困扰着。安娜委身于握伦斯基之后,恐怖和羞愧像怒浪般从心里把她击倒了。她感到罪孽深重,失魂落魄般地呼喊着:“天呀,饶恕我吧!她绝望而凄楚地对渥伦斯基说:“一切都完了⋯⋯我除了你以外什么都没有了。请记住这个吧。”安娜所受的教育和她信仰的宗教,安娜对儿子的爱和对握伦斯基的爱,使她陷人了深深的自责中。在她不得不向丈夫说谎时,她痛苦过;在告知丈夫真相后,她更加痛苦,她要面临新的选择,要么就委曲求全,如卡列宁所要求她的那样,一心一意做他的妻子,要么就离开卡列宁和握伦斯基生活在一起,但这就意味着她将失去儿子,而没有儿子的生活对安娜来说也是不能想象的。“但是他(卡列宁)知道我不会舍弃我的孩子,我也不能舍弃我的孩子,即使和我所爱的人一道,没有我的孩子,我还是活不下去;但是他知道如果我舍弃了我的孩子,从他那里跑掉,那我的行径就会和最无耻、最卑劣的女人一样。他知道那个,知道我不能够那样做。”安娜不愿意过两重的生活,她起初选择的是离婚,可卡列宁却用谢廖沙来要挟她,使她困惑迷茫。“他们不知道八年来他怎样摧残了我的生命,摧残了我身体内的一切生命力— 他甚至一次都没有想过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活的女人。他们不知道他怎样动不动就伤害我,而自己却洋洋得意。我不是尽力,竭尽全力去寻找生活的意义吗?我不是努力爱他,当我实在不能爱我丈夫的时候就努力去爱我的儿子吗?但是时候到了,我知道我不能再自欺欺人了,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了我这么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而他现在怎样呢?要是他杀死了我,要是他杀死了他的话,一切我都会忍受,一切我都会饶恕的:但是不,他⋯⋯”而离婚对安娜来说却又是艰难的痛苦的选择。
2、社会对她的惩罚
在当时的俄国,教会虽然准许离婚,实际上条件极其苛刻,必须一方下落不明,这就等于不准离婚,并且离婚妇女不得再结婚。腐朽透顶的俄国贵族社会容忍已婚的男子“毫不扭泥地耽溺于一切情欲”,也容许已婚的妇女苟且偷情,却决不给妇女她应享受的自由、平等的社会权利。安娜不愿在贵族阶层的污泥浊水中随波逐流,她虽然置身于上流社会的社交界中,和培脱西公爵夫人那个风流集团有着联系,但她和那些堕落到姐妓地位的贵妇人不同,她一旦对握伦斯基产生了爱情就公然将之公布于众,从而使得上流杜会为之震惊、恼怒。在这里,道德败坏的男人和妇女可以生活的自由自在,但对于一个生性诚实的已婚妇女来说,即使她由于正当理由爱上另一个男人,如果她希望公开自己的爱情,合理解决这个问题,获得幸福的生活,是根本不可能的。摆在安娜面前的是两条路:或是向虚伪投降,与堕落的上流社会同流合污,或是蔑视一切阻挠,公开大胆地去爱,不惜为之作出任何牺牲。她对握伦斯基说“:爱,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正因为它对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所能了解的。”这不仅表现出安娜对爱情认真严肃的态度,同时也是封建俄国社会中妇女处境在她心理上的某种折射。对于生活在贵族社会中诚实真挚,光明磊落的安娜来说,爱上自己丈夫以外的一个男人是生死枚关的事。作者为安娜的爱情选择了的悲剧结局,做为对她的惩罚,拜伦曾经说过:“男人的爱情是男人生命的一部分,女人的爱情是女人生命整个的存在。安娜在无爱的环境中饱受生活的痛苦,所以一旦遇到所爱,就不顾一切地去追求。但是安娜的可悲之处在于,她没有将爱情 1
视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将爱情与生活等同起来。她一再声明“我要爱情,我要生活”,认为追求爱情就是探索美好的生活。为了爱情,她离开了家庭,抛弃了丈夫,丢下了心爱的儿子,背叛了上流社会。渥伦斯基作为贵族的一员,他也追求爱情,但仅把爱情当作生活的一部分。因而,当上流社会逼他在爱情与功名之间选取其一的时候,他被迫选取了功名,冷淡了安娜。正是这种日渐冷淇的态度使安娜心灰意冷,为她所不能容忍,因此,她说:“我的爱情愈来愈自私,而他的却愈来愈减退,这就是我们分离的原因,” “而这是无法补救的”,“我要求他愈来愈完完全全地献身于我,但他却愈来愈想疏远我。,3、安娜自己对自己的惩罚
“我要爱情,可惜他没有。那么一切都完结了!一定要完结!”从这些话里可以看出,安娜对爱情的迫求是全身心的、孤注一掷的,爱情追求的失败,就意味着生活已经失去意义,生命的价值已不复存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她卧轨自杀了。安娜死前的喃喃自语是控诉的宣言:“一切都是讨厌的。晚钟响了,那个商人那么虔诚的划着十字!好象惟恐失掉什么似的。这些教堂,这种钟声,这种假惺惺的做作,都是为了什么?无非是为了掩饰我们彼此之间的仇恨,就像那些正在破口大骂的车夫样·····一切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列夫·托尔斯泰让安娜必须用生命作为代价来为自己赎罪。{(安娜是惟一经历了两种不同婚姻(爱情)形式的人物。在作者所赋予的安娜的性格中,我以为激情和活力是其基本的内涵,正是这种压抑不住的活力使美貌纯洁的吉提相形见绌;正是这种被唤醒的激情使她与卡列宁的婚姻、甚至彼得堡习以为常的社交生活、甚至包括孩子谢辽莎都黯然失色。与这种激情与活力相伴而来的是不顾一切的勇气。当小说中写到渥伦斯基在赛马会上摔下马来,安娜因失声大叫而暴露了“奸情”之时,对丈夫说出下面这段话是需要一点疯狂勇气的,“我爱他,我是他的情妇„„随你高兴怎么样把我处置吧。” 那么安娜恰好预示着一种可能:她对家庭的背弃,她的自杀,都是作者想做而未做的。因此,作者对如果说列文这个形象对托尔斯泰来说意味着个人经验的改写,那么安娜恰好预示着一种可能:她对家庭的背弃,她的自杀,都是作者想做而未做的。因此,作者对安娜的深爱、赞赏与恐惧是不难理解的。有相当多的学者认为,安娜的悲剧是由于客观的社会环境造成的,比如说脱培西之流蚁聚一处的上流社会生活圈子的压力,或者说,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悲剧是由于他们两人都无力也不愿与这个生活圈子一刀两断而导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英国作者高尔斯华绥认为安娜之死是作者的败笔,是不真实的。从小说本身所展现的事实来看,这一见解是说不通的。安娜与渥伦斯基结合固然会导致社会的压力,但这种压力并未大到足以毁灭他们的程度,其次,假如这种爱情意味着“获救”和“幸福”,那么承受这种压力就是应有之义。至少,对于女主人公安娜来说,她在与渥伦斯基结合的过程中,她所面临的最大恐惧并不是上流社会的摒弃,也不是谢辽莎遗弃的后果,而是她不知道爱情的对象何时会停止这种爱,从而让她的全部牺牲彻底贬值。由此,安娜进入了嫉妒——怀疑——安慰——怀疑——嫉妒的怪圈,并最终导致了厌倦。由此可见,安娜的死是由于厌倦,她的自杀是有着充分的理由的。厌倦压迫着她,使他在任何时候都会采取自杀这一步骤,尽管安娜本人并非完全了解这一点。这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安娜的自杀带有那么一点灵机一动的神秘色彩——她去车站并不是为了自杀,而是去等候渥伦斯基。火车进站的鸣叫使她突然想到了死,于是她就走下了站台。她当时表现得异常“清醒”,她甚至感到自己手提包被什么东西挂了一下,又从容地解开了它,但这种清醒何尝不是一种深刻的迷惘。在这里,只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安娜想惩罚他的情人,想让自己的死使对方感到悔恨。她动用了属于她的最后一点资源。
从另外一层意义上说,安娜的死是“注定”的,也就是说,作者托尔斯泰早就将她列入了牺牲者的名单,因为托尔斯泰对激情导致的后果已作了预先的设定,他不相信安娜与渥伦斯基的婚姻/爱情形式有多大的前途。事实上,作者安排安娜与渥伦斯基在车站月台上的第一次见面,宿命的阴影已经将两人笼罩于其中了。
如果说列文这个形象对托尔斯泰来说意味着个人经验的改写,那么安娜恰好预示着一种 2
可能:她对家庭的背弃,她的自杀,都是作者想做而未做的。因此,作者对安娜的深爱、赞赏与恐惧是不难理解的。有相当多的学者认为,安娜的悲剧是由于客观的社会环境造成的,比如说脱培西之流蚁聚一处的上流社会生活圈子的压力,或者说,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悲剧是由于他们两人都无力也不愿与这个生活圈子一刀两断而导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英国作者高尔斯华绥认为安娜之死是作者的败笔,是不真实的。从小说本身所展现的事实来看,这一见解是说不通的。安娜与渥伦斯基结合固然会导致社会的压力,但这种压力并未大到足以毁灭他们的程度,其次,假如这种爱情意味着“获救”和“幸福”,那么承受这种压力就是应有之义。至少,对于女主人公安娜来说,她在与渥伦斯基结合的过程中,她所面临的最大恐惧并不是上流社会的摒弃,也不是谢辽莎遗弃的后果,而是她不知道爱情的对象何时会停止这种爱,从而让她的全部牺牲彻底贬值。由此,安娜进入了嫉妒——怀疑——安慰——怀疑——嫉妒的怪圈,并最终导致了厌倦。由此可见,安娜的死是由于厌倦,她的自杀是有着充分的理由的。厌倦压迫着她,使他在任何时候都会采取自杀这一步骤,尽管安娜本人并非完全了解这一点。这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安娜的自杀带有那么一点灵机一动的神秘色彩——她去车站并不是为了自杀,而是去等候渥伦斯基。火车进站的鸣叫使她突然想到了死,于是她就走下了站台。她当时表现得异常“清醒”,她甚至感到自己手提包被什么东西挂了一下,又从容地解开了它,但这种清醒何尝不是一种深刻的迷惘。在这里,只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安娜想惩罚他的情人,想让自己的死使对方感到悔恨。她动用了属于她的最后一点资源。
从另外一层意义上说,安娜的死是“注定”的,也就是说,作者托尔斯泰早就将她列入了牺牲者的名单,因为托尔斯泰对激情导致的后果已作了预先的设定,他不相信安娜与渥伦斯基的婚姻/爱情形式有多大的前途。事实上,作者安排安娜与渥伦斯基在车站月台上的第一次见面,宿命的阴影已经将两人笼罩于其中了。
三、列夫·托尔斯泰对安娜身上女性意识觉醒的矛盾态度
列夫·托尔斯泰对安娜的态度是矛盾的。在列夫·托尔斯泰的最初构思中,安娜是一个堕落的女人。但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改变了这种构思,赋予了安娜许多令人同情的和美的因素。悲剧主人公应该同时是有罪又无罪的。因为他如果完全有罪,他就成为一个罪人,引不起我们的同情心,而如果他完全无辜,那他就是一个偶然的牺牲者,对我们不会有什么教育意义。安怕正是这样一个悲剧人物。她所属的那个阶级带给她无法逃脱的罪——精神世界的空虚。列夫·托尔斯泰一方面认为安娜的追求合乎自然人性,是合理的,另一方面,从宗教伦理道德观来看,安娜又是缺乏理性的,她对爱情生活的追求有放纵情欲的成分。所以,在小说中作者对安娜既同情又谴责。他没有让安娜完全服从“灵魂”准则的要求,去屈从卡列宁和那个上流社会,而是同情安娜的遭遇,不无肯定地描写她自我意识和生命意识的觉醒以及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但另一面又让安娜带着犯罪的痛苦走向死亡。安娜的追求尽管有合乎善与人道的一面,但离善与人道的最高形式— 爱他人,为他人而活着— 还有相当的距离。这就是作者对安娜态度矛盾的根本原因。
1907年,列夫·托尔斯泰说:“我选择这个题词“伸冤在我,我必报应”(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卷首语),就因为,如我解释过的,要表达这样一个思想,即人们所做恶事将有痛苦的后果,不是来自人们,而是来自上帝,就象安娜的遭遇一样。安娜违背了上帝的信条,就要受到上帝的惩罚,因为我们就住在神的近处。”在列夫·托尔斯泰的宗教法典里,安娜的那种女性的生命力对爱情、自由和幸福的强烈冲动,以及她背弃教会给她的男人而去自己选择男人,都是她犯罪的明证,因而无论列夫·托尔斯泰如何渲染安娜的可爱,并时时流露对她的同情和爱怜,他也依然不肯原谅她的罪过,让她死在了火车轮底下。列夫·托尔斯泰认为“假如你是妻子,你就干你那份乏味的工作,假如你有子女,你就必须尽到你为母亲的责任。你没有权利改变自己的命运,要求改变的是自私和罪过。”他认为安娜为了爱情抛夫弃子,离家出走,没有尽到为妻为母的责任,这种显然缺乏忍让的宗 3
教感情的事情应该受到上帝的惩罚。《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资本主义在俄国一切生活中横冲直撞的七十年代,作者在此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期俄国许多重要的社会生活面貌,特别是农奴制度改革后的社会现状。小说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安娜—渥沦斯基—卡列宁的情节线索,反映七十年代贵族社会的思想、文化和道德生活及其社会关系,一条是列文—吉提的情节线索,反映俄国庄园地主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小说开头“奥布朗斯基家一切都混乱了”这句话是理解全书的钥匙,一切都乱了的不仅是这一家,卡列宁家、列文家、薛杰巴斯基家无不混乱与紧张不安,这反映贵族社会面对资本主义侵入产生的危机,是动荡不安的时代的缩影,这惶乱不安既是小说的总的思想情绪,也决定了作家紧张的精神探索及对笔下人物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态度。
主人公安娜是个年轻美貌的贵妇,在几乎是少女时代就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高官显贵卡列宁,过了八年没有爱情的夫妻生活。在贵族妇女中,她不只外貌上尤其在精神气质上远远超出她的同伴。安娜是热烈、真挚而丰富的,其性格是一团火,“有一股压抑的生气在她脸上流露”,但这是被死灰压着的火,又是那刻板冷酷的官僚丈夫扑灭不了的生命之火,渥论斯基的不顾一切的追求,使之无比热烈地燃烧起来了,她渴望摆脱精神奴役、过独立平等的生活,然而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中,妇女根本无法支配自己的命运,她勇敢地离开了卡列宁,却既被剥夺爱子又无法离婚。安娜蔑视世俗成见和贵族道德,贵族社会就冷酷地弃绝了她,扼杀了她这一点点微小的幸福和自由。与渥沦斯基结合的有限快乐给她带来了无限的痛苦,激情后的冷淡厌倦是她不幸命运的最后一击,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于是黑暗之中的大火终于永远地熄灭了。
《安娜·卡列尼娜》的浓烈的艺术感染力,除了它感人的主题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外,也由于它在艺术上非常完美,技巧上颇多独创之处。在塑造安娜的形象上,作家溶入了自己的审美评价,始终注意显示安娜的美,写她的肖像美、动作美、服饰美、从容的风度、丰富的内心世界,既从正面刻划也从侧面描写,把她与另一少女吉提对比衬托,更让她与枯燥冷漠的卡列宁形成鲜明的对照;心理描写的生动贴切达到了“辩证法”的程度,安娜的常态心理、变态心理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和作家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而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结构上也独具匠心,两条线索形成对照,在对比中对两种生活方式和道德原则作了评价。)
安娜是一个大胆追求爱情自由与婚姻幸福的新女性,安娜崇尚精神生活,她视真诚的爱情为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以爱情幸福为生活的目的。安娜的婚姻就如一个巨大的牢笼,列夫·托尔斯泰对安娜婚姻的不幸也是相当同情的。因而列夫·托尔斯泰让安娜发出“我是个人,我要生活,我要爱情”的呐喊,表明列夫·托尔斯泰对安娜女性意识觉醒的认同。
列夫·托尔斯泰让安娜在享受甜蜜爱情的同时却被深深的负罪感困扰着。列夫·托尔斯泰认为安娜是一个应受到谴责的有罪的抛夫弃子的坏女人,让安娜必须用生命作为代价来为自己赎罪。
列夫·托尔斯泰对觉醒了的女性意识既有认同的一面亦有拒斥的一面,作者的创作心态是矛盾的、复杂的。从列夫·托尔斯泰对安娜的塑造中流露出他对自己所属阶级文化的效忠。
正是列夫·托尔斯泰的潜意识决定着一切,是列夫·托尔斯泰对他所属的贵族阶级的文化效忠,使他要安排安娜这个不守游戏规则的女子别无选择的走向死亡。当列夫·托尔斯泰安排安娜的死亡结局时,表明了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对自己的阶级的文化效忠。因为所有的社会效忠,从属自己阶级的文化,不仅仅有同意谁的意义,还有反对谁的意义,这就是阶级性。
4
第二篇:论《简爱》中简爱的女性意识
论《简爱》中简爱的女性意识
作者:祝娟
单位:博英阳光幼儿园
【摘 要】夏洛蒂•勃朗特最负盛名的一部作品《简爱》出版于1847年。在那个年代,由女性作家创作的以女性作为主角的长篇小说实属难得,更可贵的是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独立意识,虽然这种独立意识在强大的社会价值观念的作用下显得有些无助甚至——在极端的情况下——有些病态。但《简爱》的女主人公简爱敢于反抗压迫,要求独立自由,追求平等的精神体现出的强烈的女性意识,使其成为那个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全新的女性。
【关键词】简爱
女性意识
平等
独立
女性意识界定
所谓女性意识,就是指女性对自身作为人,尤其是女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对于男权社会,其表现为拒绝接受男性社会对女性的传统定义,以及对男性权力的质疑和颠覆;同时,又表现为关注女性的生存状况,审视女性心理情感和表达女性生命体验。具体得说:“‘女性意识’指女性的自我意识⋯⋯它主足于女性的‘此在’去感知,体验人生与世界,传达女性的欲望与追求,肯定女性的经验与价值”。19 世纪的英国是“女性小说的时代”。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以其鲜明的女性主义主题创作出超越时代的女主人公简·爱。她既不是“家里的天使”也不是“理想的淑女”,她的桀傲与叛逆显然和时代的主流意识格格不入,却因勇敢的挑战男权控制下的既定秩序,追求女性的独立、平等成为女性文学不朽的经典人物形象。
女性意识在《简爱》中的体现
十九世纪的英国普遍存在的妇女观是什么呢? 当时的思想家约翰·拉斯金在其散文《论女王的花园》中就说, 理想的妇女和理想的家庭与现实的原始森林式的生存竞争互不相容,妇女的地位不是在社会上, 而是在家庭中。按照当时流行的说
法, 就是做“家里的天使。”这就意味着女人必须在家里侍奉丈夫和孩子, 否则就是不合乎“家里的天使”的模式, 也就失去了女人存在的价值。显然, “天使”集中概括了一个男权主义世界里十分荒谬的妇女观。这种观点在十九世纪十分盛行, 就在这种社会背景下, 简·爱却大声宣布“我不是天使, 我就是我自己!”这呼声既是对以男子为中心的英国社会的公开挑战, 也是为捍卫女性人格与尊严的呐喊。若从妇女解放的角度说来,这句铿锵有力的话在当时有名么激进,多么有份量!可以它是打开《简爱》的一把钥匙。
简爱从小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从小寄养在舅母家。寄养家庭里少爷的专横, 小姐的傲慢, 夫人的恶意, 仆人的偏见,都令她感到痛苦不堪,从而产生强烈的反抗意识“不公平!不公平!”这是她的结论。终于在她被她的表哥打得头破血
流之际,她发疯似的和他对打,使尽全力狠狠地揍他一拳,并发泄地叫道:“你这个男孩真是又恶毒又残酷!你像个杀人犯!你像个虐待奴隶的人!你像罗马的皇帝!”她甚至敢于对她残忍的舅母说: “世界上我最恨的人就是你!”
对寄养家庭的反抗导致了简爱被送进劳渥德孤儿院。这是一所以肉体到精神对孩子们进行宗教束缚摧残的所谓慈善机构, 简仍是那样叛逆不驯。她对好友海伦经常受到责骂和鞭打却从不抱怨十分蔑视和愤恨。她奉劝海伦说, 如果自己受鞭打, 便要把那根鞭子夺过来, 当面把它折断, 而且“我们应该狠狠地回击”。“狠狠地回击!”这正是简强烈的反抗精神的写照。简以她顽强的生命力熬过了八年窒息刻板的学校生活, 但她始终念念不忘的是“我向往自由, 我渴望自由”。这都表明了简“不与环境命运相妥协, 勇于反抗斗争, 争取做人的权利的可贵精神, 而这正是当时广大妇女觉醒的标志。”
女性的独立首先在于经济上的独立。在简爱生活的年代,结婚是女子的唯一出路。但在简爱的心目中,经济的独立是她人格独立的支柱,只有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上,她才觉得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才觉得自己是个实实在在的人。简爱经历了痛苦, 贫穷的童年,但她发奋努力,终于以超群的才华当上了老师,经济上得以自食其力。她对经济上独立自主的要求是强烈的也是贯穿始终的。罗切斯特给她买的昂贵的衣服首饰,都让她一一推掉。她向罗切斯特表示: “不要任何财物,只要一颗没有被大量的恩惠压倒的心”。她永远也受不了“让罗切斯特先生把我打扮得像一个玩偶,每天让金雨淋在我周围"。她执意不放弃家庭教师的工作,而要继续作阿黛勒的家庭教师,用这个挣得我的膳宿费和外加的一年的三十磅。在离开桑菲尔德和她所深爱的男人后, 简用自己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一份新的生活她承担了圣约翰为他介绍的艰苦工作。为穷人服务,做一名乡村教师。同时,这份工作也给了她很大的精神安慰:她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不需要依附任何人!简爱在经济上独立的要求, 并没有使她把金钱作为唯一的目标。简爱在金钱面前,在叔叔的遗产一夜之间由赤贫变为富有的时候, 她立即就把遗产的大部分转赠给她贫穷的表哥表姐。很明显, 作者努力让她的女主人公在经济上独立的用心是良苦。我认为, 遗产的安排并非象许多评论者所说的是“画蛇添足”, 而是恰恰反映了作者已经敏锐地看到, 女性的独立。
首先在于经济的独立。她清楚地懂得, 如果妇女在经济上不能独立, 那么在政治上、婚姻上就没有真正的独立、平等可言, 这个认识无疑是接近真理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只要妇女仍然排除于社会的生产劳动之外而只是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 那么妇女的解放, 妇女同男子的平等, 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
按照维多利亚时期妇女的行为规范, 简爱有两大过失:一是向一个男人(罗切斯特)主动表达自己的爱情;二是拒绝另一个男人(圣约翰)的求婚。简爱与男主人翁罗切斯特的爱情波折,使她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简爱发现自己爱上罗切斯特的时候, 她很清楚地意识到横亘在他们之间的巨大的鸿沟: 罗切斯特出身名门,是上流社会的绅士;她出身卑微,不名一文,只是一个地位与佣人差不多的家庭教师。然而,她并没有因此气馁,或者自我贬低,而是勇敢地向自己!向罗切斯特承认自己的感情。在一场社会地位如此悬殊的爱情当中,表现得不卑不亢。她认为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这无疑是在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向社会偏见的大胆挑战。“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貌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在英国小说史上,简是第一位女主人翁,为强烈的感情所驱使,主动地向她爱慕的男主人翁表达爱意,而又如此率真感人!当她为自己不能与罗切斯特结合却仍被留在庄园而感到屈辱时, 她愤然说道: “你认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我的心也和你一样,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 这番有力的自白表明了简一贯遵循的神圣原则一一自重、自尊、自爱。
由于罗切斯特疯妻的存在使他们无法结成夫妻, 于是罗切斯特就决定带简到遥远的地方一起生活, 但简认为自己无异于当一名情妇, 她对自己说:“我关心自己, 我越是孤独, 越是没有朋友, 越是没有支持, 我越尊重自己”。她勇敢地面对厄运的挑战, 作出了离开罗切斯特这一痛苦而又坚决的抉择。这正是她把爱情与人的真正价值紧紧连在一起, 从而使爱情升华到了更高的境界。她的出走, 不仅完满地表现了她的性格, 她的执著追求, 而且是对世俗观念的大胆蔑视。因此, 她的离去, 不是逃避现实, 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选择, 是在争取一个普通女子应有的社会地位的道路上往前迈了一步。
简爱在离开庄园后,流浪荒郊,幸好被牧师圣约翰收留。在圣约翰与简的交往中, 他发现了简的性格中闪出的不平凡的光彩: 她直爽, 单纯, 富有激情,特别是她的能吃苦耐劳和有毅力这一点, 圣约翰认为是适合作一个传教士的妻子的有利条件,所以他向她求婚。但他对简的求婚不是出于爱情,而是上帝的旨意。简虽然佩服圣约翰的献身精神,但他们的爱情观有着截然不同的分歧。她认为圣约翰向她求婚,不是因为爱她,只是要在他在印度的辛苦工作中有一个合适的同事。她一再坚持在爱情婚姻上应该是平等的,应该以爱情为基础而结合,而不应该把妻子当作传教士的一件有用工具。她对圣约翰说: “我鄙视你的爱情观念!我瞧不
起你奉献的这种不真实的感情!是的,圣约翰,你把它奉献出来的时候,我鄙视你!
不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也是不平等的!”
圣约翰对简的求婚,实际上是在宗教的名义下的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招安, 本质上仍然是把女性当作工具,当作附庸,当然被简爱所拒绝。
简爱的女性意识对现代女性的启示
平凡的简·爱虽然相貌普通,出身卑微,然而却拥有一颗金子般善良的心。罗素曾说过:“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善良如空气,没了它,我们的生活无法想象。简·爱的善良除了我们理解的同情心外,更有着超越于普通人之上的无私与宽恕。
在简·爱舅妈里德太太临终时,她陪在身边的那一幕感动了无数读者。从小
说中,我们看到里德太太简直就是简·爱苦难的源头,随着收留她,疼爱她的舅舅里德先生的去世,冷酷无情,虚伪自私的里德太太把简·爱当作佣人一样对待,将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刁难,对这个失去双亲的可怜孩子,不但不给予同情与关爱,反而处处苛责,纵容自己的孩子欺负。更可恨的是,她把简·爱送进了标榜惩罚肉体以拯救灵魂的人间地狱般的慈善学校里,并且在前来接简·爱的布鲁赫尔斯先生面前撒谎怒斥简爱是一个撒谎而讨厌的女孩子。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深深伤害过自己的人,简·爱原谅了。
当这位曾虐待过自己的舅妈临终时,在没人在身边的情况下,她去探望了她,并对她所受的巨大的痛苦产生了怜悯之情,她弯下腰吻了吻她,深情地叫了一声 “舅妈,亲爱的舅妈”并妥善安排了她的后事。简·爱在此的表现,让每一位读者都看到了什么是宽容,什么是善良。马克·吐温曾说过:“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
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恕。”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都会有意无意伤害别人,也会被别人伤害,如果执著于这些伤害,只会让自己更痛,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也许宽容可以让我们活得更好。寄人篱下,任人驱使的悲惨童年,饱尝了人情冷酷,世态炎凉的滋味,并没有使简·爱变成一个冷酷麻木的女孩,相反,她用一颗善良博大的爱心关爱着身 边的人。简·爱这样一个平凡而圣洁的女子告诉21 世纪的女性们不仅要爱自己,还要去爱家人,爱朋友,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甚至是曾经伤害自己的人。只有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无私的给予,在世俗怨恨中心胸旷达而付出真爱,才称得上 是一个具有高贵品格的形象。
简·爱悲惨的成长历程让她早早明白,只有自己才能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 尊严。她宁可承受孤独,也不愿低三下
四、无视人格地去乞求廉价的怜悯和同情。当仆人告诉她称呼表哥主人时,她勇敢地反问道“: 他怎么是我的主人? 我又不是仆人!”无论是舅母的虐待还是学监的侮辱,无论心灵受到多大的挫伤,她都自尊自爱,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自己的人格。
在做罗切斯特养女阿黛勒的家庭教师时,她虽只是一个出身微贱的小姑娘,本应是很容易低声下气,乞求怜悯的。但简·爱却不。在简·爱与男主人公罗切斯特第一次有关礼物的谈话中,罗借养女阿黛勒要礼物的茬口,试探简·爱对他人的施舍和恩赐的态度:是否期望别人的礼物? 简·爱实实在在地答到“: 我说不上来,先生,我对这些东西没有什么经验,一般认为是讨人喜欢的。”罗讥讽
道“: 爱小姐,你不像阿黛勒那么单纯,她一见到我就嚷着要‘礼物’,而你却转弯抹角。”简不露声色说“: 因为我对自己是否配得礼物,不像阿黛勒那么有信心”罗再次为难道“: 啊,别以过分谦虚来搪塞!”简不卑不亢说到“先生,你已经给了我‘礼物’,我很感谢你,赞扬学生的进步,是教师们最向往的酬劳。” 在谈话中,她既不忘家庭教师的身份,又充分表现出作为一个平等个人的自信和自尊。”
简·爱的自尊自爱还表现在当她发现自己爱的人有妻子时,选择了离开。罗切斯特和简·爱相爱后,欢天喜地到教堂准备结婚时,得知罗切斯特早已结婚和 阁楼上藏疯妻的秘密。这一消息使简·爱伤心欲绝,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来之不易的幸福瞬间就要消失了,是去还是留?虽然她深爱着罗切斯特,但她不愿违背道德准则,不愿失去做人的尊严去做罗切斯特的情人。她告诉罗切斯特:“先生,你的妻子还活着,这是早上你自己承认的事实。要是按你的希望同你一起生活,我岂不成了你的情妇。别的说法都是诡辩———是欺骗。”她拒绝了这份不道德的
婚姻,以非凡的自制力,克制了对罗切斯特强烈的爱,毅然离开了庄园。这使我们感受到简·爱独立人格中包涵的平等、自尊的进步爱情观以及她的独立人格的锋芒和魅力。
情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读者来说,爱情主题是一个最富有人情味、最能引起感情共鸣的主题;对创作者来说,爱情主题是最能展示作者人性力量的主题。简·爱的爱情让读者感到一股强大的、热情优美的、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让读者真切地体会到她的感情历程,读懂了她对爱情与女性独立的诠释,也让读者为她在情感与理智徘徊中作出令人振奋的抉择而喝彩。
简·爱的感情观中主要的一个特点是平等的爱情。罗切斯特虽专横傲慢,但感情真挚强烈,经过骄傲和感情之间长时间的斗争,被简·爱的人格魅力所吸引,深深地爱上了她。简·爱知道这种爱情在当时注重阶级的社会是不可能的,在她以为罗切斯特要与贵族小姐结婚时,她选择离去,而罗切斯特却要求她留下来,这也激发了简爱的表白。“你以为,因为我贫穷,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
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也会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 开你一样。上帝没有这样,可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经过坟墓,将同样地站在上帝面前。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这段爱情表白,道出了简·爱内心要求人格平等的呼声, 充分表现了她反对以金钱地位为标准的庸俗爱情观,鄙视资
产阶级的门第观念,以大胆的叛逆精神向罗切斯特告白。
其次,在简爱寻求的爱情里,二人在经济上应该是独立的,而不是依附性的。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这一惟物主义理论不仅仅适合阶级范畴,也对男女的社会关系作出了相适应的解释。女性要独立,首先要争取经济上的独立,抛开对男性的物质依赖。所谓“靠诚实的劳动挣得的面包,比不劳而获的面包更香甜。”在她打算嫁给罗切斯特时,她的想法就是:不愿依附于对方,而愿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他带来更多的财产。她拒不接收罗切斯特送给她的钻石戒指、项链和手镯等奢侈礼品。当罗切斯特要她立刻放弃家庭教师的工作时,她拒不认同,而是继续履行家庭教师的职责,她要以自食其力的劳动来保持个人的人格尊严,也维护了自己纯洁高尚的爱情。也正因为这样,简·爱才能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以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个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简·爱的婚姻观首先表现在她发现罗切斯特已经有妻子后,选择理智地离开。尽管她非常爱罗切斯特,但她知道如果与罗切斯特生活在一起,她将失去尊严,因为她的留下只会使她成为一名情妇。她要的不是这样不纯净的爱情和婚姻。她凭着坚强的毅力,痛苦而坚定地离开了他,去独自谋生。至此,可以看到简· 爱追求自由、平等的婚姻。
反映简·爱婚姻观的另一个例子还体现在她拒绝表哥圣约翰的求婚中。离 开桑费尔德庄园后,简·爱历尽艰辛,最后被里佛斯兄妹收留。兄妹中的哥哥圣 约翰是一个虔诚的传教士,在他打算去印度传教时,他多次向简·爱求婚,但却 不是出于爱情,而是他赏识简·爱的才华和毅力,在他心中婚姻只不过是为自己 取得一位帮手的工具。面对他的求婚,简·爱有过挣扎,但她明白,如果她和圣 约翰在一起就等于抛弃了一半自我,过一种完全克制自己受人支配而且没有真 正爱情的虚伪婚姻的生活。尽管她非常赞赏他献身宗教的精神,感激他对她的 赏识,她还是拒绝与圣约翰缔结没有爱情的婚姻。第二天,她在爱的呼唤下,告 别了圣约翰家,重返桑费尔德,她要到那儿去寻找自己真正的爱情与归宿。在罗 切斯特庄园被烧,眼瞎臂断时,简·爱毅然选择了自己的爱情,待在自己深爱的 人身边,不离不弃,奉献给灾难中几乎绝望的罗切斯特以真诚的爱。她用自己的 行为表明了自己的爱情观,那就是平等自主,真诚奉献。
女作家精心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又很不寻常的家庭女教帅形象,歌颂了把两颗灵魂平等结合在一起的爱情,同时也歌颂了敢于和男权社会顽强斗争的妇女,把维护女性的人格尊严看得高于一切。从表层意义上说,《简爱》的爱情故事是平民女作家站在进步的立场上,对于当时盛行的以金钱、门第、美貌作为交换条件的买卖婚姻的否定。可是从深层内涵看,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故事中,深藏于其中的意义,是令人震撼的开始觉醒的。19 世纪西方妇女强烈的女性意识,千百年来柔弱可怜、因没有人格的独立而寻求男性保护的女性,在女作家建构的世界里,挺立起来了,她获得了雄伟刚强的力量,不仅得到了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更实现了经济上的自主。简爱这一形象变得高大而不同凡响,她闪现出的强烈的女性意识象暗夜中的火把,为广大妇女点燃了希望之光。
参考文献:
[1]李立新,简析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思潮[J].人文2009(1):127—128.[2]李涛,新历史主义与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3):48—51.[3]苗福光,欧美生态女权主义述评[J].学术论坛2005(10):181—184.[4] 王文惠,简•爱性格的另一面——以女权主义批评解读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2):64—66.[5] 王文惠,《简•爱》男主人公罗切斯特读解[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4(11):86—88.[6] 王文惠,从被压迫者到压迫者——论《简•爱》男主人公罗切斯特兼及相关问题[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6):99—101.[7]王文惠,月亮与火的宗教意象之美——读夏洛蒂•勃朗特之《简•爱》[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3):89—92.
第三篇:论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
论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
中心论点:
妇女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古代父权制牢不可催的统治,封建礼数的摧残,使得女性地位下降到了一个令人骇然的地步,这一点在宋明体现的尤为明显。在明代,皇帝和皇后甚至亲自编写《女戒》之类的书来提倡“女德”,极力表彰妇女贞节.随着封建社会步入晚期,礼教日益严酷细密,对妇女的压迫日甚一日.直到19世纪末,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洋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的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随之而入,这种异质东西的传入与经几千年沉淀于中国人头脑中的意识发生了最为激烈的碰撞,人们被约束的思想也随之被打开,人们对女性的认识不再仅仅局限于贤妻良母,辛亥革命后,社会政治趋向民主,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女子学校制度、课程等不断变革,因此,一批知识女性不断觉醒,在教育、婚姻、职业、参政等问题上有了新的认识,并在这些领域有了一些作为。由此看来女性的社会作用社会地位并不亚于男性,甚至于在某些方面女性之作用比男者更胜一筹。主要事例:
一、从古代到近代,女性是受压迫最深的一个群体。父权统治将女性降低为附庸于男性的第二性,《系辞》曰“天尊地牢,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又曰“乾道男,坤道成女”。女性所能受到的教育,也只有《女儿经》、《女戒》、《女训》等等。(古代女性被迫害的事例)
二、甲午战争后,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少数率先觉醒的女性也开始将自己的命运与推翻清政府统治,实现民族振兴相联系,林宗素在《女界钟》中指出:“顾亭林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岂独匹夫然哉,虽匹妇亦有责焉”.薛素贞认为:“夫一国兴亡,匹妇亦有责任;同仇敌忾,吾咸具感情”.随着妇女问题的提出,女性意识也开始觉醒,开始追求与男性平等的权利.主要表现在:(20世纪初中国女性意识的开始觉醒事例)
1、兴女学.要争取权利,必须接受良好的教育,女子自己开始创办学校.如1904年杭州的惠兴女士创办了贞文女学堂。
2、办女报.她们认识到舆论宣传的重要性.这时期创办的报刊主要有《女学报》,《中国女报》,《神州女报》,《女界钟》等报纸。
3、建立组织,争取参政权.除了在舆论上鼓吹外,她们还认识到,必须“合群”.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为争取参政权,成立了“中华民国女子参政同盟会”,要求“男女平权之实现,女子教育之普及,家庭妇女地位之向上,妇女政治地位之确立”.4、废缠足,1901年清政府颁布禁止缠足谕旨,要求废除缠足陋习.在1907年颁布的《女子小学堂章程》中清政府再次强调指出:“女子缠足最为残害肢体,有乖体育之道,各学堂务一律禁止,力矫弊习”.规定在新学堂上学的女生一律禁止缠足,以为社会表率.三、女子意识的觉醒主要表现在教育、职业、婚姻、参政等等之上。在女子教育观上,知识女性把女学看作是强国之本,认识到女子教育可以使女子从业自立,正如西方的男女平等和教育造就了职业女性一样,可以促进社会经济整体水平和国力的强盛。因此,先进的知识女性不遗余力地倡导女子多读书,坚持女子德育、智育、体育三方面全面发展,最终成为能够自立、自强的国民。在女子婚姻观上,不再绝对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追求自由择偶,离婚自愿,更有宣扬独身者。在女子职业观上,清末时传入西方妇女就业状况,辛亥革命也极大地鼓起女性走向社会的勇气,众多知识女性意识到就业有利于她们自立,不再依赖于男子,广大知识女性开始探索就业途径,追求职业平等。在女子参政观上,受西方天赋人权学说的影响,辛亥革命以后,知识女性逐渐形成比较系统的参政观,中华民国的建立进一步进步女性参政的希望,主张女子以渐进方式参政。
民国成立后,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于1912年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初等小学校可以男女同校”。追求男女平权.新文化运动对纲常礼教的抨击,使之强加给妇女的种种束缚不再天经地义,婚姻自主的开始流行,就业机会的增加,一定程度的参政权利的获得,表明在追求男女平等方面已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颁布的《新婚姻法》和1954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妇女在结婚,离婚,财产,就业,选举等方面的平等地位,妇女解放运动翻开了新的一页.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妇女的权利作了充分的规定.如第4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1986年颁布,2006年修改通过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了女孩与男孩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如第4条规定:“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第四篇:《安娜·卡列尼娜》的女性意识解读
《安娜·卡列尼娜》的女性意识解读
[摘要]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勇于冲破封建体制的牢笼,追寻爱情自由和人格独立的俄国女性形象。虽然她觉醒的女性意识最终没有带给她幸福的生活,但是仍然照亮了后人争取女性解放的前进道路。因而,通过解读安娜独立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历程,来剖析其所拥有的悲剧命运的必然性,以期?Φ贝?女性改变自身困境带来若干启示。
[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女性意识;启示
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作为一部西方女权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代表性作品,它的出现打破了以前西方以男性价值为主导的社会意识形态。在追寻爱情自由和人格独立的道路上,安娜经历了婚姻的失败和爱情的无望,看清了在这制度和礼仪的牢笼中那些形形色色的人们所佩戴的虚伪和狡诈面具,这使她的女性意识得到觉醒,但只能通过死亡的结局来获得灵魂的解脱和精神的解放。
一、安娜觉醒的女性意识
(一)封建婚姻下的自由意识觉醒
在作品中,最能体现出当时俄国封建包办体系的就是安娜与卡列宁的婚姻,安娜被迫囚禁在沙皇制度的藩篱之中,这束缚着安娜作为女性所具有的渴望自由的心灵。而有着俄国上流贵族身份的丈夫卡列宁,为了维护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以及当时整个以男性价值为主导的社会,因此他注定是无法听到安娜内心对于自由的渴求和呼喊。他对妻子安娜的感情是那么冷淡,这实际上代表着整个俄国对女性不公平对待的体现。作品中卡列宁仅仅将包办婚姻下的妻子安娜当作是男性面子的体现,例如,小说中这样描写道“他要去看他的妻子,无非是因为他决定了每星期去看她一次,以装装门面,加以那天,正逢十五日,照他们向来的规定,他得给他的妻子多少钱作为生活费用”。安娜在卡列宁的眼中除了是合法的妻子身份,还是依附于他金钱之上的附属品,因此在他的心中,安娜不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意识和人格自由,更不应该有任何权利去追寻自己的感情。总体来说,究于他们二人的婚姻是封建制度下家长包办的结果,因而在卡列宁的心中,安娜作为女性妻子角色应该在丈夫面前温顺乖巧,不准拥有任何越界的想法,同时也要避免家庭中的各种冲突。这种霸道的雄性思维,实则是典型的男性观念,这在安娜和卡列宁之间树立起高大的交流屏障,也为安娜日后的人生埋下了悲剧性的伏笔。
如此分析,安娜那具有抗争精神的女性意识就是从反抗封建家庭所开始觉醒的,在她的内心中,那追求身体和心灵的双重自由,以及寻找属于女性的幸福爱情是身为女人最基本的人性权利,安娜的想法代表了当时俄国社会压迫下广大女性群体的普遍心声。列夫托尔斯泰用他敏感的洞察力和惊人的执笔力,描绘了一个勇敢去追求自由的女性形象,那“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她故意地竭力隐藏住她眼睛里的光辉,但它却违反她的意志在隐约可辨的微笑里闪烁着”。安娜浑身上下闪耀着独特的生命魅力,而在美丽表象下的自由抗争精神正是她独一无二的女性意识体现,她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我知道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的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因此吗,她毅然地离开那个把自己仅仅当作粉饰身份地位的虚伪丈夫,毫无犹豫地投入那沃伦斯基的怀抱中,去享受那属于自己的甜蜜爱情人生。
(二)短暂恋爱后的爱情意识觉醒
那时俄国仍然被旧贵族掌握在手中,封建思想和优待特权的局面仍然在俄国大地上广泛存在。因此,处于主导地位的男性贵族认为爱情只是为了满足个人膨胀的情欲,他们将占有女性作为特别的身份角色荣誉,满足自我卑劣的欲望,这一特点在沃伦斯基的身上充分体现。
沃伦斯基依仗着英俊的外表,迅速得到安娜的芳心,在他的眼中,安娜不过是为了满足他的征服欲望和炫耀心。他猛烈追求安娜,只是沉迷于安娜美丽的外表,以使得自己的空虚内心得到暂时的抚慰,因此沃伦斯基对安娜的爱情是虚伪脆弱的,在此基础上安娜在他的心里也是不平等的。安娜渴求平等忠贞的爱情,她那“追求美满的爱情就是追求美好的人生”的想法,就是她逃离封建婚姻牢笼的动力所在,可以看到,当安娜投入到恋人沃伦斯基的怀抱时,内心是多么开心愉悦。可是她的选择并没有给她带来真正的甜蜜爱情,沃伦斯基的不理解和不体贴,使得两人之间没有丝毫的情感维系,只是纯粹的消遣和娱乐。当爱情的新鲜期流逝后,两人这种世界观的巨大差异,让两人注定无法成为彼此的灵魂伴侣,更无法建立起共同的人生目标,支撑着两人互相扶持般的一起走下去。安娜原本将自己和沃伦斯基的爱情看成是逃脱令人窒息的封建婚姻的救命稻草,可沃伦斯基“眼里不仅闪耀着冷淡的神色,而且有一种被逼到穷途末路和不顾一切的冷酷的光芒”,这让安娜面临着绝望的境地,她在现实的残酷面孔下只能接受自己的努力终为泡影的事实,最后在死亡面前迈出了自己无奈而又坚定的脚步。小说中她在走向铁轨的时候说道:“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安娜在临死前的真情流露是对整个封建体制的深切谴责,也是对自我爱情命运的不甘。
二、安娜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一)个人性格的矛盾性
无论安娜是多么的勇敢追寻自己的幸福,在内心深处她却饱受着多重的煎熬。一方面安娜虽然爱上了沃伦斯基,但是内心的母性方面总是对儿子心怀愧疚,当自己处在母亲和恋人的双重身份时,无法轻松自如地进行角色互换,使得心里背负着严重的焦虑不安情绪,影响着安娜的选择。另一方面,安娜也不可避免深受到当时以男性价值观为主导的社会道德观念影响,导致安娜有时会厌恶自己,她所矛盾的是自己终究无法摆脱对男性的依附,无论在经济上还是爱情上,她只是作为男性的附属品而存在。所以,当她所期望的爱情破灭时,她失去了精神维系,最后不得不选择以死亡的方式来控诉整个社会。安娜性格的矛盾性,让其具有的划时代意义的女性反抗精神蒙上了一层犹豫不决的雾霭,这让她无法彻底摆脱过往的封建家庭而获得新生,其自我本身实际上仍然受到封建权威的压迫。
(二)两位男性的威逼情诱
卡列宁作为沙皇贵族制度的代表,其人冷酷无情。在他看来,以丈夫角色为核心的婚姻家庭,只是他前进道路上的点缀和衬托。当安娜直接表明她和沃伦斯基的恋情时,卡列宁的第一反??只是要求她顾全礼节,并用尽一切手段保全声誉。他为人虚伪,利用家庭的牵制、大众舆论的效应以及经济封锁等手段,逼迫安娜回心转意。他表面上以宗教教规不得违反为借口不同意离婚,实质上是要维护自己的身份地位,同时其利用安娜思念儿子这点,折磨安娜的精神,威逼着安娜继续同他保持夫妻的表面联系,从而达到维持他的贵族身份和地位的目的。
而沃伦斯基作为上流社会的年轻男子,他的男性虚荣心需要年轻女性的美丽外表所填满,安娜恰恰是作为他的身份装饰品而存在的,所以他从情感上诱惑安娜,让安娜臣服于他。比起全身心爱他的安娜,他最关心的是自己在官职上的升迁,比如当他看到好友已然成为将军,而自己还只是一个普通的骑士大尉,内心感到无尽的嫉妒和后悔。于是,他对安娜最后只剩下冷淡和嫌弃,任由安娜独自无助和痛苦。
卡列宁和沃伦斯基本质上都是男性社会的体现者。他们为了自己的地位和欲望,无视安娜的爱和付出,为了维护现有的社会秩序,而使安娜成为自己前进道路上的牺牲品。卡列宁的冷酷无情,沃伦斯基的虚伪背叛,同时践踏着安娜的生命和爱情,两人从身体和心灵的不同方面,将安娜囚禁在无法逃离的男性价值观之中。
(三)社会的排斥
安娜虽然果敢地直面迂腐的封建社会道德观念,但是封建贵族和旧势力面对这种“离经叛道”势必会进行指责和抨击。安娜离开丈夫和儿子,和沃伦斯基一起生活的行为,为当时世间所不能容忍,以至于人们鄙夷她,把她当成是违反社会礼教的罪恶之人。卡列宁不仅拒绝同她离婚,还用尽各种手段折磨安娜,让她始终无法安定;莉蒂亚站在宗教道德的高度上来打压安娜,藉此让安娜失去该有的身份和地位:沃伦斯基的母亲从心底对安娜抱有愤恨之情,把安娜的行为看成是卑劣的堕落。这些种种情况都表明安娜的公开行为,严重挑战了社会的价值观念,也让上流社会的丑陋行径无所遁形,因此遭到各方社会势力的合力压迫。纵然安娜顽强斗争,不屈不挠,却仍然改变不了自己的悲惨命运,不仅失去了爱情,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三、结语
安娜经历了觉醒到新生,虽然最后改变不了绝望死亡的命运,但那是社会家庭各方面所压迫的必然结果。如今,新世纪的女性也同样经历了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时至今日终于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社会的各个舞台之上。而我们从安娜追求女性独立自由的过程中,也解读出当代女性的弱势地位,这给改变当代女性的困境带来相关建议和启示。
第一,从安娜的所有努力到头来仍然必须依靠男性经济实力的命运中,我们可以看出,提高女性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地位是走出弱势困境的首要之选。新时代下,经济水平迅速腾飞,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女性意识也开始觉醒,女性更加关注自身的身份角色。女性要树立男女平等的社会观念,加强自身素养,培养独立自强的精神,积极主动地定位适合自己的职业。在工作岗位上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以此来获得社会多方面的肯定,争取应有的社会地位,并开拓广大女性的发展空间。
第二,安娜所面临的家庭和爱情束缚同样使我们可以看出,在现今时代下,女性要脱离困境也要改变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地位。最初,社会家庭观念中男女双方所担任的角色是“男主外,女主内”,女性不仅承担起繁杂的家庭日常劳务,也放弃了追寻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最终沦为照看丈夫和孩子的保姆。如今,同样作为家庭的重要成员之一,女性不仅仅要树立人格上的独立,摆脱依赖男性的生活困境,更要走出精神桎梏,坚持自己的人生梦想,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才可以不失掉自我,保持真正的家庭和爱情生活。
第五篇:论冰心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论冰心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摘 要] 冰心作为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讴歌母爱、童真及自然之爱是其作品的显著特色,但她 还在作品中借助女性人物形象,鲜明地体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表现出她们反抗封建思想、反对集权专制,争取婚姻自由、积极参加革命的自觉诉求,清晰地传递出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意识的自我觉醒,进而表达了她 对男权社会的批判。
[关键词] 冰心;女性;意识;批判
冰心作为“五四”时期崛起的著名 女作家,在诗集《春水》、《繁星》和散 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等作 品中,清晰地传递出她“爱的哲学”的 思想,冰心以纯洁的童心、爱心,极 力讴歌“母爱”、“童真”及“自然之 爱”的同时,还通过《张嫂》、《别后》、《两个家庭》、《第一次宴会》等作品,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心理描写了她女性意 识的觉醒。
一、女性自我意识的表现 女性的自我意识是女性对自我被压 抑人格的恢复与弘扬,是对女性价值进 一步的思考与肯定。在一切以男权价值 为主要衡量标准的社会中,女性被置于 多重清规戒律的束缚下,很少有人能对 其自我价值有明确的认识与判断,她们 在价值取向上往往表现出随波逐流。在《繁星》、《春水》、《寄小读者》 等一系列作品中,冰心的作品多从女性 主义的视角出发,自觉赞美女性,彰显 女性的自我意识。在《冬儿姑娘》中,冬儿姑娘乐善好施、坚忍大胆,不信鬼 神,完全没有了冰心前期作品中女性的 软弱;在《两个家庭》中,亚茜与其他 “娜拉式”的新女性不同,她把家庭看 作是施展自我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舞 台,她大学毕业后以自己的能力助推丈 夫的事业蒸蒸日上。到了后期,冰心经常强调自己女性 作家的身份,她从不讳言自己的女性意 识立场,不隐瞒她对女性认可的真实情 感。尤其是她在《关于女人·后记》中 认为女性和男性相比较,“女性感觉更 加的敏锐,更加的活泼,也更加的深 沉;更加的细腻”。[1] 这些话体现出在 西方蓬勃发展的女性思想解放运动的影 响下,冰心对女性意识内涵的新解。马 克思说:“如果没有女性的觉悟醒来,就不可能有社会这么伟大的变革。人类 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妇女的社会地位的高 低来准确的衡量。” [2] 所以,冰心在作品 中对女性自我意识的彰显,有力地表现 了她的女性意识观。
二、对平等意识的追求 从古至今,在以男权话语为主导的 社会里,女性只能是从属男性、从属于 男权社会,女性在夫权、族权、神权等 重重枷锁的束缚下,处于社会的最底 层,森严的等级制度让她们失去了所有 的话语权,冰心无论是在《繁星》、《春 水》、《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梦》,还是《南归》、《我的母亲》等作品中,不但极力提倡“爱的哲学”,还积极维 护与争取女性在男权社会里的合法地位 与权力。冰心在留学美国期间,对哈佛大学 不招收女学生,不让女同学进图书馆提 出过强烈的抗议。她在日留学期间,建 议日本的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争取 受教育的机会。而在呈贡简易师范任教 期间,极力反对女性不能入学的旧习,大力倡议招收女同学,这些行为都有力 地践行了她男女平等的思想。冰心还在 《对于妇女参政的意见》中,向当时政 府部门提出让那些有能力的女性参政议 政。新中国成立后,冰心建议有关部门 要重奖社会上成功的女性,让更多的女 性享受成功的喜悦,享有和男性一样的 社会地位和尊严。冰心作品中所塑造的女性人物形 象,在战争来临之时,在历经家破人亡 的战争伤痛之后,能够迅速振作起来,像男性一样走向战场,投身革命,谋求 民族和自身的解放,在血与火的洗礼中 去塑造自我的形象。她们从反抗传统的 封建思想道德、封建专制,到争取婚姻 的自由,进而参加革命,以自己实实在 在的行动彰显了女性意识从觉醒到反抗 的过程。
三、对男权主义的批判 冰心笔下各类女性形象身上所体现 出的女性意识,不仅从一个侧面衬托出 中国男权主义无所不在的事实,而且进 一步激发了女性大胆挑战男权中心文化 的信心和勇气。在小说《我的邻居》中,M 太太作 为“五四”后的知识女性,被丈夫囚于
家中相夫教子,每天生活在痛苦煎熬之 中,战争爆发后,作为家庭主妇的 M 太太尚且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而她的 丈夫则“总是警报前出去,解除后才回 来,还抱怨家里没有早预备饭。”[4] 在 一家老小面前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懦弱无 能,令人汗颜。在《我的朋友的母亲》当中,那位 师范毕业生不顾自己和妻子的多年情 分,在抗日战争期间想着离婚,娶漂亮 聪明的助教小姐。《张嫂》中那位懦弱 的丈夫自己也承认“她(他的妻子)做 得好,我不中用。”[5],在《我的同班》 中,L 女士自尊、自立、自强,无论是 上学、还是工作,都是巾帼不让须眉,让周围的男士自叹不如。结语 冰心通过作品对女性人物形象的成 功塑造,对女性只能囿于家庭的传统观 念提出了有力的质疑,对男性主导和支 配女性的行为提出了强烈的批评,同时 也打破了“五四”以来,人们对中国男 女平等乐观的期待,让读者看到了处于 男权文化专制下的中国女性,觉醒与解 放的道路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冰心.冰心散文.[M].杭州.浙江 文艺出版社.2000.342 [2] 马克思.马克思全集.[M].北京.北 京人民出版社.1968.571 [3] 冰心.冰心文集?序 [M].上海.上 海文艺出版社.1984: P1.[4] 冰心全集.第二卷.通讯七.海峡文 艺出版社.1994.76.77 [5] 冰心选集.第三卷.《张嫂》.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