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领导哲学六题
领导哲学六题
1、领导是最重要的成长环境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包括政治环境、文化环境、舆论环境、政策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等等。这些环境因素对人的成长、成才、成功都很重要,但人们往往忽视了“领导”这个因素。其实,领导就是你的环境,特别是一把手是你最重要的成功环境。
我们常常看到这种情形:有的人在一个领导手下工作,唯唯诺诺,无所作为,就像一条虫,活得很窝囊;而到了另一个领导手下,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生龙活虎,奋发有为,就像一条龙,活得很精彩。同样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某个领导主政时,长江后浪推前浪,源源不断出人才,好像有取之不尽的人才资源;而另一个领导主政时,却举目无才,所有的人才都被镇住了、埋没了,几年也出不来一个人才。
好领导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在你的成长经历中,如果能遇上一个英明的领导,那真是“三生有幸”,机遇难得,或许从此改变了你的命运,奠定了你一生成功的平台。反之,如果遇上一个不开明的领导,你非常无奈,不仅会埋没你的才华,甚至会耽误你一生的前途。
领导的责任就是为部下创造环境、创造机会、创造明天,使他们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一个好领导,首先应当给部下一种高度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就在于领导者一不会嫉贤妒能,二不会“秋后算账”。当领导不能像“武大郎开店”,凡是比自己高的人一律拒之门外,总担心部下显露才能,超过自己。只有用一些在某些方面比自己更强的人,才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减少自己的失误。领导应当襟怀坦白,随时提醒和帮助部下克服缺点,健康成长,不要脑子里装个“小本子”,把部下平时的缺点记下来,等积攒到一定程度再去算总账。领导对部下真正的关怀不是封官许愿,或施以小恩小惠,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每个人都能施展自己的才干,实现自身的价值,不断增强自立自强的本领,凭借自己的实力去开创美好的未来。在一个团队中,如果领导以部下为荣,部下以领导为荣,那这个团队就是一个有高度战斗力的光荣团队。如果领导和部下互相抱怨、互相藐视,那必然是一个涣散无力的团队。
2、团结是最重要的成功之道
领导者主要不是靠自己干事情,而是团结大家合作干事情,是推动别人干事情,是将自己的想法通过他人去实现。因此,善于团结、乐于合作、易于交往,是领导者的基本功。一个不愿交往、不能团结、不会合作的人,基本上不适合当领导。纵然你有天大的本事,如果周围的同事对你没有好感,根本不想与你共事,他们才不在乎你有没有本事呢!人们宁愿与一个讨人喜欢的愚笨者共事,也不愿与一个令人讨厌的精明人为伍。
团结才能兴事业,团结才能搞改革,团结才能闯难关。一个人只有在可望得到周围同事的支持、理解和谅解的情况下,才敢于挑重担,冒风险。如果一个领导班子内部不团结,相互猜忌,相互掣肘,每个人都想看别人的笑话,那势必人人自危、人人自保,没有人愿意挑头去干急难险重的事情。改革和创新都是一项风险事业,它必然会触动旧观念,冲破旧机制,调整旧的权力利益格局。一些人不理解、不满意、不满足、不平衡是常有的事,这尤其需要领导层有一种同舟共济的精神。如果一遇到阻力,遭到反对,领导层内部就互相埋怨、推诿责任,任何改革和创新都会流于失败,结果是谁改革、谁创新,谁就倒霉。
互相补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都会垮台。善于团结合作是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本事,而不能团结合作说明你没有本事。搞好团结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它需要顾大局、讲原则,有修养、有气量,能服众、能宽容、能吃亏,有时还要委曲求全。而要搞不团结则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了,精心营造的团结局面、多年积累的友谊,也许一句话就把它毁掉了。
正确的沟通必须平等相见,相互倾听,学会尊重,换位思考。在沟通中需要有必要的让步、妥协、变通,“退一步,天地宽”,而居高临下、以势压人是不会成功的。你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就必须首先尊重别人,真正自尊的实现是以他尊为前提的。“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条几何定理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是不适用的。在人与人的沟通中,常常需要迂回,需要耐心和等待。
3、用人导向是最重要的政策导向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知人善任是领导者最重要的职责,用人导向是最重要的导向。
干部选任,尽管有组织人事部门专门去做,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和程序,但一把手往往决定着干部的命运。现行干部制度的根本弊端是权力过于集中,规定的民主程序常常是走过场,最终还是一把手说了算。在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难捉摸的。因为思想无形、智慧无状、变化无常,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简单地以貌取人,或以辞取人,或以行取人,或以功取人,都是不适合的。如果一把手对人知之甚少,知之甚浅,仅凭着一两次工作汇报,或是道听途说留下的印象,便决定干部的选任、去留、调配、升降,那是非常危险的。
“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这是选拔干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说起来很简单,但操作起来却很不容易。“政者,正也。”衡量干部的政治标准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而调整,但一个人的基本品行是相对稳定的,是可以看清楚的。选拔干部必须重人品,弄清楚是正还是邪,是忠还是奸,是公还是私,是真还是伪。既要知道什么人适合当干部,也要知道什么人不适合当干部,守住一条底线。多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那种政治上见风使舵、喜欢追风跑的人,那种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从不肯吃亏的人,那种喜欢拉帮结派、搞小圈子的人,那种心胸狭隘、报复心很强的人,那种刻薄寡情、不讲信义的人,那种小肚鸡肠、喜欢拨弄是非的人,不适合当干部,尤其是当一把手,否则,后患无穷。
4、善于欣赏是最高明的领导艺术
学会欣赏,这是做人的美德,是领导的艺术,是以人为镜的学习过程,是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一门艺术。
欣赏是真诚的流露,是尊重的体现。它在把慰藉给予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受到了激励。它播种的是关爱,收获的是友谊。当一个人受到领导和周围同事的欣赏时,他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就会被大大激发出来,并会进一步去展示和发展自己的优点。领导的艺术,就在于善于发现和调动部下的优点。所谓知人善任,最重要的是了解别人的优点,善于发挥别人的长处。当一个领导者身居高位时,身边总难免有一批阿谀奉承之徒,歌功颂德的赞誉之词不绝于耳。久而久之,他便飘飘然起来,以为自己真的那么英明、那么伟大,逐渐变得只会自我欣赏而不会欣赏别人了。其实那些赞美之词,有的是因为偏爱于你,有的是因为畏惧于你,有的是因为有求于你。如果只是顺着掌声的方向走,总有一天会跌进陷阱。当一个领导者再也看不到周围人的优点时,说明他的进取心已经丧失了。当他认为周围的人都不行时,正说明他自己已经不行了。
过去长期以政治运动为中心形成了一种识人哲学,就是“看人先看短”,动员人们去深挖细找别人的缺点,并且把这些“问题”无限上纲,延伸夸大,然后开展“斗私批修”,发动思想改造。“文化大革命”中把它推向极端,发动群众公开地、全面地、自下而上地揭露黑暗面,并且无情斗争,残酷打击,弄得人妖颠倒、是非混淆、黑白难分,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精神伤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建设就必须把过去那种“看人先看短”的逻辑颠倒过来,转为“看人先看长”。一个领导者应当把大部分精力用在研究和发掘别人的优点上,而不要花很大精力去研究别人的缺点。要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同优秀人才、先进群众交往上,以便随时吸取他们的经验和智慧,而不要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改造个别“问题人物”的身上。
有些同志的头脑仍然在过去那种陈旧的思维轨道上运行。我曾见识过这样的领导者:他非常善于发现别人的缺点,对别人缺点的记忆远比对别人优点的记忆深刻得多。他习惯于用缺点去概括一个人,说到张三,他认为“政治上不坚定”;说到李四,他认为“考虑个人太多”;说到王五,他认为“做事责任感不强”;等等。他常常抓住别人的缺点加以批评、攻击,以显示自己的高明,陷别人于不义。周围的同事和他的部下,几乎没有一个人喜欢他,对他采取“惹不起,躲得起”的办法,希望离他越远越好。在这种氛围下,人们怎么可能愉快工作、放手干事呢?
5、助人成功是最大的成功
如果你是一个商人,一心只想着自己赚钱,而从不为合作伙伴着想,甚至去算计别人,多捞好处,是没人愿意与你合作的。如果你是一个领导者,一心只想着自己成功,从不关心部下和同事的成功,只是把部下和同事当作实现个人成功的工具,这是不会有人愿意为你效力的。
教师最伟大最无私的品格,在于他把最好的东西教给学生,学生越成功,教师越高兴。领导者应当学习教师的这种品格和胸怀。如果你像一个太阳,源源不断地发光发热,让周围的人都沐浴在你的光芒和温暖中,那固然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如果你能使周围的人都变成太阳,人人发光发热,交相辉映,自己像月亮一样,靠借光而生辉,靠反光而生活,那不也是一件很高尚的事情吗?
如果一个领导者只想自己成功而从不想别人成功,甚至想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别人不成功的基础上,以别人的不成功为代价来换取自己的成功,那是很糟糕的。如果一个领导者的成功带动了周围一群人的成功,形成了一个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群体效应,那才是真正英明的领导者。一个领导者手下能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人才、输送人才,是衡量他是否真正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
一个领导者怎样才能使周围的人取得成功呢?
第一,满腔热忱地对部下“传、帮、带”,为他们学习提高、充实完善提供各种必要条件。第二,敢于压担子,放手加以使用,给他们施展才能的机会。当一个人感到责任重大、力不从心的时候,恰恰是进取心最强、创造力最大、成长进步最快的时候。第三,在公众场合,主动介绍部下的优秀品质、特殊才能和工作业绩,表达对部下的赏识和信任,帮助他们树立群众威信,不断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尽量避免当众批评他们。第四,在部下为流言飞语所困、受到恶意诽谤和不公正待遇时,要敢于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为他们讨回公道,即使自己受伤也在所不惜。决不能明哲保身,一看“情势不妙,拔腿就跑”,更不能落井下石。第五,抓住机会,大胆提拔。积极举荐部下中的佼佼者到更重要的岗位去锻炼提高,千万不能因为这个人使用很顺手、工作很得力而舍不得放手。只要有更大的舞台、更广阔的前途,宁可暂时工作受点影响也要舍得输送。不要怕后继无人。越是大胆输送人才,越会有其他优秀人才补充进来。
6、亲和力是最重要的影响力
一个受人拥戴的领导者,应当有声有色地工作,有滋有味地生活,有情有义地交往。
一个领导者,不但要有鉴别力、决断力、组织力、执行力,而且应当有亲和力。这种亲和力是一种人格魅力,它可以产生巨大的凝聚力,转化为强大的影响力和行动力。彼此有了感情,一句话能顶十句用,甚至一个暗示、一个眼神都能把事情办成。彼此没有感情,十句话也不顶一句用,对于不想听的人来说,你说得再多也不管用。一部管理机器,如果没有感情的润滑剂,运转起来将是非常艰难的。
领导者要善待身边的工作人员。尽管世界很大,但你每天打交道的人就是周围这些人。他们是社会的一部分,是群众的一部分,同周围的人关系理顺了,小环境搞好了,天下就太平了一大片。以天下为己任,应先从身边做起。
领导者的工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身边工作人员提供的信息、文稿、建议和各种后勤保障,领导者的形象和威信也需要身边工作人员细心地加以维护。“善用人者,为之下。”所谓“为之下”,就是把别人高看一眼,把自己放低一些。高看别人未必降低了自己,低看别人未必抬高了自己。你地位越高,事业越大,依靠的人越多。如果高高在上,谁愿意听你使唤?如果只会处上,不会待下,对上对下两副面孔,肯定搞不好人际关系。领导者和身边工作人员是一个合作团队,彼此只是分工不同,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那种凭借自己的职务、地位、权力来驱使别人为自己干事的领导是最令人讨厌的领导。领导不能把身边工作人员看作是“下人”,看作是自己的附庸,更不能把部下当成自己的“出气筒”,喜怒无常,动不动就批评呵斥,让部下“伴君如伴虎”,整天处在担惊受怕、战战兢兢的氛围中。你要求部下忠诚于你,为你服务,那你也应当为部下多着想一些,关心他们的妻子儿女,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在工作场合,领导者和身边工作人员应当上下有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日常生活中,领导者应当是一个真实本色的自我,多一点亲切平和,多一点轻松幽默,讲一点人情世故。只有让自己周围的人能够安居乐业,生活得更快乐、更幸福、更有前途,远处的人才会被吸引过来。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领导者也不例外,也有父母兄弟、妻子儿女、同学朋友等。每一种社会关系都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都有特定的角色定位,都有一定的交往方式。不管你地位多高,名气多大,在父母面前你永远是孩子,在老师面前你永远是学生,在同学面前永远的法则是“序齿不序爵”,只论长幼,不论尊卑。一个好领导,也应当是一个好儿女、好父母、好丈夫、好妻子、好朋友、好同学,等等。如果你把官气、官腔、官架子带到日常的生活交往中,那必定会使整个生活变得枯燥乏味、黯淡无光。
在苏联解体前夕,有一篇苏联小说曾经辛辣地讥讽了一些像机器一样的官僚干部:
这种官员没有任何个人的想法,他的一切想法都来自上级文件,上级的想法就是他自己的想法。
他们除了打官腔没有任何个人的语言。他所有的讲话都是和自己的身份相符的,在什么场合该讲什么话他就讲什么话。
他没有任何个人的喜怒哀乐,思想情绪完全随着工作状况而波动。当工作有成绩、受到上级表扬时,就高兴;当工作出现问题、受到上级批评时,就愤怒,就发火。
他像自动生产线上的一个部件,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运转着,既不会快走半步,也不会慢走半步,小心翼翼地不同其他部件发生任何碰撞和摩擦。
如果干部都变成这个样子,苏联能不亡党亡国?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见到这种官僚化的领导。他被“官本位”意识支配了所有的生活空间,整天板着面孔,装腔作势,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公事公办的模样,除了“官交”没有“私交”,除了工作没有爱好,除了打官腔不会说别的语言。他走到哪里,哪里的空气就变得紧张起来,这种领导当然不会受到群众拥戴,只会损害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作者单位:江苏省政协)
第二篇:《领导哲学要略》读后感
按照区委组织部《关于做好2008年全区处级干部在线学习和读书活动的通知》精神,按时保质完成了在线学习任务,并对上级推荐的参考书目进行了认真的研读,深感受益匪浅。看了李小三同志写作的《领导哲学要略》后,更是启示良多,书中的高言妙论,立题独到令人耳目一新。
一、以史为镜,鉴知存亡兴衰之道
存亡兴衰之道,众说纷纭,但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看你是不是能够始终如一地谦虚谨慎,始终如一地艰苦奋斗。败,固要不馁;胜,尤需不骄。自我膨胀,享乐成风,毁的不只是一个李自成。翻开中国历史,大胜利带来大骄傲,大骄傲带来大失败的例子并不鲜见。
秦朝是我国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秦始皇剪灭六国,一统天下,构建了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专制皇权制度。但他恣其奢淫,刚愎武断,骄傲自满,惟我独尊,终使秦朝二世而亡。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也是一个武功盖世、文治超凡的封建君王。但他死后,隋炀帝即位,倒行逆施,穷奢极欲,纵情声色,终致内外交困,人亡而政息。秦以“骄”亡,隋以“奢”败。历史上王朝的更迭,社会的变迁,无不验证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名言,揭示“滋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的至理。正所谓“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秦亡以后,汉初力更秦弊,实行休养生息、无为而治;隋亡以后,唐初居安思危,提倡民贵君轻、励精图治。正是在吸取秦始皇、隋炀帝骄逸暴虐教训的基础上,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先后出现,汉唐雄风威震天下。可是,无论是文景之治、贞观之治,还是后来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之大成的康乾盛世,总免不了盛极而衰的结局。究其根源,封建王朝作为一人一姓之天下,决不会明白天下为公的道理,不会真正为人民利益着想,“忧劳”可以一时,“逸豫”总要成为最后的追求,因而总是跳不出“其兴也忽焉,其亡也忽焉”的怪圈。
历史昭示后人,启迪来者。毛泽东深刻指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是任何封建王朝都做不到的。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代表人民执掌国家政权。这就决定了共产党人永远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不仅仅是顺乎存亡兴衰之道,更是我们的政治本色。
二、居安思危,直面前程任重道远
今天,我们又站在了一个赢得伟大胜利的新起点上。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经济的快速发展,奥运的成功举办,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我们完全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但我们决不能自满,决不能懈怠,决不能停滞。成绩越大,喝彩声越多,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给我们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造成了新的压力。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世界还很不安宁。面对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和复杂的国际政治斗争,我们一点也大意不得。只有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科学判断世界大势,正确驾驭复杂局面,趋利避害,发展自己。
国内改革和建设的重大进展,使我们拥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也在更高层次上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部分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对此,我们思想上必须清醒,工作中必须创新,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寻找到与新环境相适应的新方法。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我们有些同志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一些党员和干部精神懈怠了,艰苦奋斗作风被淡忘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在他们中间滋长蔓延;一些同志满足现状,得过且过,甚至不懂装懂瞎指挥;一些同志在内部闹不团结,喜欢搞一些争权夺利的小动作。这些,都与淡化甚至丢弃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有关。如果不加以克服,任其滋生蔓延,将对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极大危害,甚至亡党亡国。
三、见微知著,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毛泽东曾经指出:“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之所以成为我们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最根本的就是因为我们有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相对于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使命,我们现在取得的成就只是在伟大征途上迈出的坚实一步,要走的路还长得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面前,任何鼠目寸光、不思进取的思想,任何夸夸其谈、贪功冒进的做法,都是要不得的,也是没有前途的。
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始终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我们才能摆
正自己的位置,我们的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也才有意义。5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在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今天优异的成绩。今天,考试还在继续。尽管考试的内容不一样了,考试的主题仍然是怎样更好地坚持党的宗旨,人民是永远的考官。评判考试成绩的惟一标准,就是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
一切从实
际出发,在工作中着眼于绝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坚决不搞违背群众利益、脱离生产生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在谋划本地本部门的发展规划时,既反对小富即安、不思进取,也反对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勤俭建国才能克服和解决,我们不能再犯急躁冒进的错误。面对新的实践,经济社会越快速发展,各方面取得的成绩越突出,我们遇到的新问题就越多种多样,需要解决的新矛盾就越纷繁复杂。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需要刻苦学习,不懈探索,而不能有丝毫的自我满足,心浮气躁,忘乎所以。要保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力争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有新举措。
历史的经验表明,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和作风,是一切进步力量走向兴盛与发达的强大动力,更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克难履险的法宝。我们党要继续得到人民的拥戴,永葆生机与活力,持久巩固执政地位,完成伟大历史使命,就一刻也不能忘记这个法宝。
以上是读《领导者哲学要略》的一些感悟,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2008年
第三篇:CEO的领导哲学
CEO的领导哲学
□威廉·奥赖尔
成功的人士自有相似。任何领域的成功人士都具备使其达到事业巅峰的相似品质,比如欲望、决心和魄力。成功的人士又各有不同。他们成功的途径各异,从而拥有独特的优势。四位CEO的领导智慧和成功经历,对您的事业和生活或有裨益。
卡莉·菲奥丽娜:哲学背景赋予宽广视野。
“对我来说,改变总是比惰性更有吸引力。文科背景使我在世界观及人生观有更广的视野,这是成功的必备要素之一。”
1989年,卡莉·菲奥丽娜在AT&T公司面临着是否接受内部调动的抉择。朋友和同事都劝她不要接受。当时她刚35岁,公司准备将她从通信服务部调到网络系统事业部。多数同事都认为,这个调动对于她的事业将是个败笔。网络系统部是朗讯科技公司的前身,一切以技术为中心,主要由工程师们掌控着。虽然菲奥丽娜毕业于斯坦福大学,但学的却是哲学和中世纪历史,而非工程学。
结果证明她是对的。菲奥丽娜在网络系统部及朗讯公司先后担任了几个高级职务,并在1999年出任惠普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她认为,自己步步高升的关键是关注手头的工作。
菲奥丽娜说:“我的建议是百分之百地关注现在的工作,并且比别人做得更好。我曾经看到很多雄心勃勃的人失败,原因就是他们关注的是下一个工作,而没有把现在的工作做好。管理层把业绩作为衡量一个员工潜质的指标,而不是把潜质作为考核业绩的一个指标。”菲奥丽娜凭借其哲学教育背景来指导她的重大决策。当她受命领导朗讯公司的消费产品事业部时,菲奥丽娜认定这个部门与公司的B2B战略不相符。理智告诉她,应该撤销自己的这个职位,并将该部门的大部分业务出售。她就是这样做了。
另外,菲奥丽娜是个非常诚恳的学生。她不时向人恳求:“请教教我这个。”这种学习是双向的。对于科技人员来说,向菲奥丽娜解释技术方面的知识有时也锻炼了他们和客户交流的技巧。这样菲奥丽娜就成了客户的替身。她说:“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如何进行市场推广。”她对市场需求的关注是成功的产品开发十分重要的因素。菲奥丽娜在1999年曾说:“在这些交流中,他们传授给我有关技术的知识,而我则告诉他们技术的实际用途和商业价值。”
乔马·奥利拉:让员工“喜新厌旧”。
“我想让员工抛弃冥顽不化的理念。我们需要制定一定程度的混乱和危机感。互换职位也可以让员工互相学习。”
诺基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乔马·奥利拉把四位事业部经理召集到坐落于赫尔辛基的公司总部的会议室里,向他们提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要求:互相调换职位。
这个指令令人不解,因为正是这些人带领诺基亚在无线电话领域,成功地赶超了摩托罗拉。为什么要调整如此顺利的组合呢?原因是这个芬兰籍的公司领袖有一个证明成功的管理方式:每个人都不能躺在自己的安乐窝里。在他的领导下,诺基亚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公司成为行业的领头羊。让管理层领导互换职位只不过是这位总裁让公司保持清醒头脑和富于创意的又一方面罢了。
诺基亚能够成为拥有5万多名员工的大公司,奥利拉功不可没。他花了很多精力来设计企业体系,以便每一位员工都愿意付出110%的努力。诺基亚的首席手机设计师弗兰克·努沃称赞说,这个体系使得诺基亚员工都有很强的团队和革新精神。
奥利拉知道,市场部和设计部之间的交流对于创意过程很重要,为此他想方设法来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诺基亚产品大获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奥利拉确保了公司各部门之间紧密相联。比如,他让公司的研发部和客户直接接触。正如他所预想的,一旦研发部直接听到客户的需求,情况大有改观。一个分析师说:“他们真的花时间去发掘客户需要的是什么。”奥利拉知道成长来自尝试的勇气,失误可以给人珍贵的教训,所以他坚持不开除任何员工。1995年公司股份下跌一半,奥利拉也拒绝听从裁员的呼声。他所做的是重组各部门,与经理们进行交流,琢磨在不同的领域谁有最新的观点。很快地,奥利拉解决了暂时的问题,公司重上正轨。
威廉·波音:事实是惟一的权威。
“事实是通过准确的观察而获得。一切推理必须以事实为基础。”
波音并不是制造商业飞机的第一人,但是他对事实和细节的重视很快使他达到事业的巅峰。如果事实说什么是可以做的,那么波音将毫不犹豫地加以执行,无论有多少个专家提出不同意见。
例如,在成立飞机制造公司大概10年后,波音断定公司可为美国邮政局运送航空邮件而盈利。他是在详细研究了每个可能的不利因素后做出这个决定的。为此波音投标了芝加哥到旧金山线路的邮递服务,所报标价比竞争对手低1/3。报价如此之低,以致其他公司的专家都确信波音公司会因此而倒闭。甚至邮政局也怀疑波音能否成功,要求公司签订合同时缴纳保证金。
但是竞争对手却忽略了一个简单而明显的事实:飞机重量越轻,就越可以运送更多的邮件。因此波音制定了建造轻型飞机的新标准。事实证明这一举措使波音公司获利颇丰,因此他很快将轻型飞机改造用于客运。波音曾说:“从一开始我就坚信,科学的态度加上勤奋可以克服一切困难。”
波音也是个完美主义者。他经常视察工厂。如果工人工作不尽责,就要对后果负责。一次,一个工人使用一块有刻痕的木块,而且还对波音说,这点刻痕无伤大雅。波音当着这个工人的面就把这块木块折断。同时,波音认为,这不能怪工人,因为事实是,他的理想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实现的。一位同事说:“如果他相信你正在朝前进的方向走,即使有暂时的失败,他也会一直支持你。”
詹姆士·摩根:倾听员工心声。
“投资于你的员工、传授给他们技能、支持他们,员工们将助你达到巅峰。”
詹姆士·摩根年方15岁的时候,已经在家族的罐头厂管理35名工人,这一年他发现了他的这一个商业秘密。如果员工的薪酬丰厚,就会忠于企业。如果尊重员工,你也会得到尊重。如果员工在工作中学到新的技能,他们会用以促进业务发展。
詹姆士·摩根在应用材料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生产设备制造商担任首席执行官时,这些简单的管理理念贯穿于他的整个领导策略。这位现已退休的企业领袖认为:“我事业上主要的个人目标就是帮助组织中的员工发挥他们的潜质。”摩根掌管应用材料公司27年,公司市值从540万美元升至142亿美元。
研究分析师丹·哈奇森认为:“没有几个企业领导能够让一家不到1亿美元的公司发展成为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大多数公司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要更换几届管理层。这需要很强的意志,需要不断地转变自己,方能使公司不断飞跃。”
不仅如此,摩根的管理理念中还包括一些新颖的方式。比如,为了让员工不至于成为“井底之蛙”并调动他们的思维,摩根要求员工花5%的工作时间来“想象未来”。他要求员工们考虑三件还没付诸行动的事。
拿摩根自己的话来说,为了了解员工们的新思维,他在公司里“像海豚一样不停地上下串动”。在作重大决策前,他都要深入公司各个层面,从各级员工获取建议和反馈信息。
几年前,当公司遇到了一个瓶颈时,摩根找到了相应的对策。设计部开发了产品,交给生产部和市场部之后就万事大吉,结果产品在市场上根本卖不动。哈奇森透露了摩根的对策:“如果一个产品成功,摩根让设计部也能分享成功。现在设计部在开发产品时,就要确保产品能够适销对路。问题就这样迅速得到了解决。”
摩根还善于让员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其中一个办法就是招聘后备经理。这样,哈奇森说:“每个人都知道必须尽力保住自己的职位。如果不能做出业绩,总有人随时替换他们。”(摘自《看世界》)
第四篇:2018最新模考作文精选六题
2018最新模考作文精选六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两名大学生利用长假,脚球轮滑鞋,历时5天半从山东到北京,完成了一次长达五百多公里的“长途刷街”实现了一个多年的青春梦。许多网友为其叫好:“有志者,事竞成!“为轮滑带来正能量!”而一位交警则指出:“轮滑鞋代步上路,連反了交通法规,是不对的,这种行为一旦被发现,会受到相应处罚。”生活中,类似的事井不鲜见,“好'的事可能是“不对”事。而另一面,“对”的事也不一定都是“好”的事,比如符合校规的着装不一定是学生心仪的着装,比如书法家为了写出好字常常打破正确的笔顺以求艺术上更美……不同情况下,不同领域中,人们对“对与好”的理解认识各不相同。你对此又有着怎样的理解?请结合现实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或认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最近一期《国家宝藏》推介了春秋时代青铜器“云纹铜禁”,它既无范痕又无垫片痕迹,精关绝伦,其工艺就是以铸造精密著称的“失蜡法”,主要用于铸造祭祀等礼器。(2)抗战时驻昆明的美国飞虎队机械师奥斯汀偶然发现,附近村里工匠用失蜡法铸造出精美的庙宇大钟,他了解原理后研制出了新的发动机涡轮叶片,解决了叶片易损的难题。回国后奥斯汀对失蜡法的原料、工艺方法等加以改进,名为“奥斯汀熔模铸造法”,1955年注册了国际专利,并成为了现代精密铸造工业的标准。(3)大型客机“C919”发动机的关键部分涡轮叶片,便是中国航空发动机研发公司以现代技术结合“失蜡法”研制成功的。读了上面的三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结合材料中的任意两则或者三则,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继承与创新继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但更为重要是必须立足于继承着力于创新。创新在于别人不敢想我敢想,别人不敢做我敢做,别人不能解决我能解决。在日新月异的网络化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智能设备进入人们的生活。马云的一个创新思想让实体店受到了一定的冲击--网上购物。马云的这种敢想敢做敢解决的魄力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购物方式,展示了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并且在年轻人中也树立了榜样。实体店和网络联系起来商业范围必将扩大,实体店进入网络这一胆大的创新让人们可以不用逛购物商城,进入一款购物软件利用网络便可以进行选择商品、付款到最后快递售后便可以了。这一创新让人们购物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虽然现代社会网络购物成为潮流,但不会成为主流。因为网络购物必须借助于实体店的知名度、信任度以及货物的质量问题……。正如老鹰必须借助强有力的翅膀才能飞翔、建造高楼必须借助于坚固的地基。基础与创新往往是相互依赖、协同发展。继承并不是闭门造车,创新也并不代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英国伟大科学家牛顿曾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当我们用创新的的心态去面对世俗时,说不定就能创造永恒的经典。发展中国家为何不能变的发达,因为他们守旧,没有创新的精神;发达国家为何变得更加发达,因为他们看待问题都有创新。一个国家的发展好坏与创是否拥有创新精神息息相关。不是人人都有创新的思想,但人人都可以创新因为创新就在我们的身边。新世纪,国家需要创新人才,名族需要创新。开拓自己的大脑发现新事物,将自己的认知以及想法表达出来便会拥有不一样的天空。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我们必须不断的发明创造。就像演员改动剧本台词那样,在不更改导演创作意图下根据演员的需要改动台词,也许会有不同的画面但却比之前的效果更好。这个的关键在于自己是否拥有变革创新的意识。【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根据材料和要求作文,所提供的三则材料均需要理解并明确每则材料的重心,再选出两则或三则材料,根据它们在立意上的内在逻辑,确定出一个中心立意。抓位每则材料的关键词语,合并同类项,两则相结合得出一个观点。第一则材料主要介绍“失蜡法”工艺精湛,其精品“云纹铜禁”成为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象征。第二则材料主要介绍美国人借鉴中国的失蜡法并加以改进发动机蜗轮叶片,在继承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取得卓越的成就。特殊处在于美国人命名并申请了专利,使之成为国际标准。第三则材料主要介绍中国大型运输机“C919”的发动机蜗轮叶片的制造成功,便是源自现代工业先进技术与中国传统经验两者的结合。第一则与第二则相结合,可以得出的观点有:(从奥斯汀的角度来看)吸收或借鉴外来文化精华,有利于发展自我;(从中国工艺的精品失蜡法被美国人申请专利来看)要注意保护民族文化遗产,防止流失等。第一则与第三则相结合,可以得出的观点有:(从失蜡法在“云纹铜禁”与“飞机涡轮叶片”的制造中的作用来看)精湛的传统技艺能创造出古今辉煌的文明;(从失蜡法的作品由礼器到国之重器的转变来看)文化传统的精华具有在发展创造中才能焕发生机;(从前后中国对失蜡法工艺的传承来看)重视对文化传统的精华的继承,能使事业得到更大的发展。第二则与第三则相结合,可以得出的观念有:(从两方对失蜡法的改造运用并各自研制出新的产品来看)要使自己有所发展或创造,就必须善于吸收或借鉴中外文化遗产的精华;(从村里工匠用失蜡法继续制造出祭祀礼器和中国用之制造涡轮叶片来看)全盘继承会导致停滞不前而难以发展,真正的继承是吸收传统的精华,去除糟粕,从而有所创造。第一则、第二则与第三则相结合,可以得出的观点有: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行文时注意明确观点,把所选的材料集中到一个中心上来,写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
(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每天5 点起床,晚上12 点休息。32 岁的谭超是烟台大学一个快递代理点的快递员。他还有一个身份——延边大学历史系的博士生,白天送快递,晚上一头扎进文献堆,在厚厚的史料中探究古代东北亚历史问题。现在,他成为这个快递点的老板,被誉为国内学历最高的“博士快递哥”。每年,北京大学保安队都有20 余名保安,通过工休时间自学和免费旁听北大课程考进大学。17 年来,北大保安队共走出了300 多名大学生。这些保安大多来自农村,他们中有的取得了大专或本科学历,有的甚至考上了北大;还有的考上了重点高校的研究生,毕业后当上了大学教授。这两则材料给了你怎样的启发与思考?请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现实之上,踮起梦的脚尖谁说为生计奔波的生命没有沉静厚重的领土?快递哥的生活中,也有一个历史悠长的国度。谁说漂泊在城市,卑微的理想没有光芒的折射?北大保安用纯粹的步伐跨越了生活的界限。现实之上,踮起梦的脚尖,充盈的生命高于生活的局限。生命的价值并没有限制——只是大多数人习惯于画地为牢。出生的家庭,成长的路途,社会的角色……我们似乎被这个世界定义了。在界限之中,我们将目所能及之处,默认为界限的边缘,不可逾越,亦不可触碰。其实在视野的极限之外,还有一片更加辽远深邃的天空:只要你肯在低洼泥泞中向上攀登,向远张望。著名钢琴家贝楚齐亚尼,身高仅一米,在去世前说:“如果我高大,那么是矮小成全的。”现实的制约固然存在,但手中命运的钥匙,可以指向无数种可能,将现实视作天空的阶梯,那么灵魂将在空中自由舒展,带领卑微的你领略高处的奇景;将现实视作目光的极限,那么日复一日生活的公式,会在辗转中消磨梦想的棱角。如果矮小,如果平凡,那将成为你追寻有尊严地站直,与畏惧的发光的全部理由,因为真正的命运与灵魂本无价值的限制。踮起梦的脚尖,并非腾跃一番就能扶摇而上9 万里,它需要最质朴的初衷,与最虔诚的步伐。试问,快递哥孜孜不倦的背后,是汲汲于获得学历的愿望吗?试问,成为大学教授的保安,是在一夜之间获取高深的知识吗?所谓改变现实,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现实,那么要改变生命,亦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命。史铁生说:“真正的皈依不是某个地点,而是在路上。”生命正是这样的一次皈依的旅程,快递哥之所以成为博士,保安之所以改写命运,是因为皈依不是他们人生的目的,而是他们心中的故乡。没有价值限制的生命,需要你用崇高的理想充盈。否则,“超越现实”只能是一次哗众取宠的、喧嚣的狂欢。唯有用虔诚的步伐行走,才能抵达自由的彼岸。“每个人生来就是君王,只是大多数都流落而已。”诗人王尔德如是说。当加西亚·马尔克斯决心成为世界上最好的作家时,《百年孤独》的诞生,早已写下了开端。你将成为谁,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如果一切都是种子,或许在卑微的土壤中才能获得生机。【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首先,理解材料内容,博士生创业,北京大学的保安通过自己的努力,很多都有所成就。参考立意:求真务实,成功的路并不是铺在云端的,而在脚下的实路上;劳动光荣,博士送快递非但不丢人,反而值得表扬。自食其力,以产养学,是正大光明的劳动,是劳动就是光荣的;包容多元,让博士生这个社会的高层次人才有更大的选择权,是全社会展现出的宽容;寒门贵子,前有北大才子杀猪,今有博士送快递遭疏远等。点睛: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如本题,发表自己对这些时间的看法,然后结合现实思考立意。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目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种“科技神器”层出不穷。例如,“翻译神器”让我们沟通没有了语言障碍,畅游各地;“支付神器”让我们无需携带现全便可轻松消费,方便快捷……科技发展让我们的生活不断提高,但另一方面,各种“神器”也使我们变得没有规矩。例如,“作业神器”使很多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完成作业,不再思考;“抢票神器”让不少人可以快人几秒抢到车票,有违公……读了上述材料,你对“科技神器”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 传统文化的沉思中华民族很早就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遥遥数千年前。上至皇亲国戚、三公九卿。下至黎民百姓、士农工商都深受等级森严的封建礼教制度的束缚。那么传统文化礼仪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古代三纲五常、三从四得、九礼等等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着社会各个阶层的交流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封建思想有极大的弊端。繁琐的条条框框呆板的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扼杀着人们相往自由、追求浪漫的灵魂。当然其中也不乏值得人们称讼的精髓部分。那就是尊师重教、孝敬父母、检点行为等。新时期的道德关念大抵也是数千年来约定俗成形成结果。正确、全面的审视文化的魅力就是在于看功大于过、还是利大于弊。纵贯中国古代历史就是压迫与被压迫的交替、演变、进化。较为严格的上下级关系违背着人人生而平等的意念。甚至能注定世世代代为奴为婢的命运。他们处于金字塔的底层行使着受压迫被奴役的权利。显然这种现象从总体上来说不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却大大抑制了社会的向前发展。对于这些不利于时代特色的文化只有舍弃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而对于一些精要之处则要吸取并为社会生活服务,譬如孔融让梨、缇萦救父、香九龄温席等一些妇儒皆知、传承至今的历史典故都是值得发扬广大的。糟粕的文化就该尘封在史料中,毕竟它们在历史舞台上留下过“美”的痕迹。提供价值依据参考、熟读历史考实录无疑是通晓古今、知道兴衰的最好方式!精华是要继承的而糟粕也不是要彻底遗弃的!遗弃的方式有多种,其
一、存而不用,明晓一二。其
二、不存不用,消失净尽。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窃以为后者做法更好一些。借用中庸思想来讲万物的兴衰存无都是有规律的.全盘否定与肯定都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糟粕的东西知而不为是最好的办法!难道不正是由于在旧的基础上才推出的新么?不能正面面对自己民族历史的民族算不的上是优等会民族,忘记糟粕有时也等同于凌空而建的空中楼阁。糟粕难道不是堆砌成功、再铸辉煌的基石么!糟粕、精华、落后、进步这不正是一个民族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吗!综上所述包括处理方式在内的一切行动能力都有其变通的余地!理智的保留、盲目的舍弃给人来相差万里的感觉!理智者、理性也。权衡利弊。发复推敲的结果让人更加信服。盲目者、胡做也。数典忘祖。不计后果的行为难以服众!【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作文要想准确立意,认真分析材料是关键。所给的材料涉及各种“科技神器”,如“翻译神器”、“支付神器”等。材料也介绍了“神器”的长处和不足之处。好处有:“翻译神器”让我们沟通没有了语言障碍,畅游各地;“支付神器”让我们无需携带现全便可轻松消费,方便快捷。不足之处如:“作业神器”使很多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完成作业,不再思考;“抢票神器”让不少人可以快人几秒抢到车票,有违公平……。作文时,要用辩证的方法看待“科技神器”,论述时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体现作文的思辨性。参考立意: ①从“科技神器”好处入手。如物质方面(吃穿住用行等)的满足,精神方面的愉悦。②从“科技神器”弊端方面入手。如头脑退化,“人情冷漠:很多优秀的传统会被遗弃。③“科技神器”本无错,关键是人们该怎样去利用它。如果写议论文。首先由材料提炼出中心论点。然后层层展开并列式、对照式的论述,围绕论点,列举事例,分析阐述,将论点与论据融合为一体。最后在结尾部分再次回扣论点。如果写记叙文,可以选择真实、生动的故事,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读者。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多样:
一、提炼中心法。这是最常见且最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句可以作为立意的突破口。它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三、由果溯因法。事物有时是以因果关系互相联系的。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它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四、由物及人法写。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五、分析关系法。
六、明确褒贬法。材料中的语句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确立最佳的立意。
七、多向辐射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可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着眼于甲事物或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联系事物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
八、舍次求主法。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要明确材料的主要人物(事件)或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次立主。
九、求异同法。
十、寻互补法。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人世纷繁复杂,当你以“信”的态度面对时,它就简单;当你以“思”的态度面对时,它就丰富……要求:① 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②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 不少于800字。【答案】 由繁入简真人生马克·吐温回顾自己的一生时,他写下了这样的话:“生命如此短暂,我们没有时间争吵、道歉、伤心。我们只有时间去爱。”只有“信”这个世界,我们才会可能“爱”这个世界。但马克·吐温真的一辈子只有“信”而全无“思”吗?一个人到底要经历过多少“争吵、道歉、伤心”才能把世界“思索”得清楚呢?而人生到底是“丰富”好呢还是“简单”好呢?据我的观察与了解:隐姓瞒名且生活暂安稳的罪犯往往待人最真诚最简单,做过不少坏事的人更有可能开朗热情、友好周到。有时,很怕某个年既长矣仍瞪着表面天真的眼睛看过来又看过去,或亮出表面天真的笑声出现在大庭广众之间。假如人心真是简单的,世界当然会是简单的;关键是人心一定是多思的,世界当然就丰富起来了,丰富得让人哑口无言、瞠目结舌。人与人之间有时竟然没有坐下来坦诚解释矛盾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讲,动不动就大讲“人们都是简单的、社会都是阳光的、哪里哪里用会想那么多啊”的人都是有些可疑的,他(她)要么未经世事,要么精明如纯。没有利益(职位、名誉、面子、声望、金钱)影响或牵扯时,人人当然都会是简单的,所以,萍水相逢、随波而散的朋友往往被长久牵挂;而同在一个办公室的好朋友则可能争得面红耳赤、面破血流很快形同陌路;人人都想证明自己,人人都有一个或高或低的自我定位,你不想争也有机制要求你争,况且你也不可能甘心事事落后、时时落后。山不转水转,风不动幡动,幡不思而心在思。你思我思,领导又思,于是世界就过于丰富多彩起来。人最不了解的可能是自己。王阳明反复讲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安徒生在自传《我的一生》中如实记录了这样一件事:他突然收到了一封匿名攻击信,他立刻想到了肯定是某某人干的。但安徒生接下来所写的一句话让人沉思:“鄙劣的念头人人都有。我也是。”承认鄙劣的人,才有可能写童话;他的许多童话,其实是写给成年人的。他“思”过,所以他丰富;他丰富过,所以他最终走向了简单。最后,他还是决定有保留地“信”这个世界。【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哲理性强、思维空间开阔的命题。“人世纷繁复杂,当你以‘信’的态度面对时,它就简单;当你以‘思’的态度面对时,它就丰富……”,材料中有两个最重要的关键词:“信”、“思”。根据语境,“信”可理解为信仰、信任、相信、持守信念等。以“信”的态度,纷繁的社会、复杂的人世可以变得简单而纯净。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信”是对人类社会变得更好的信心,世界因此而变得单纯美好;当然,“信”也可能会使人的认识停留于事物表层,从而作出简单判断。“思”可以理解为思考、思量、思辨、思虑、审思等,是一种理性的思维状态。“思”可以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思索,可以与生活保持审思的距离,可以与过往产生思念的空间……世界因人的心理活动和精神生活而变得丰富无穷。“信”与“思”的关系复杂多样:可以并列共存,既“信”且“思”;可以相互转化,从“信”到“思”或从“思”到“信”;也可关涉两方而重点围绕一方进行立意和构思……能围绕核心概念自圆其说即可。材料中还有另外两个重要的词语:“简单”、“丰富”。这两个词语对“信”和“思”的内涵起一定的限制和暗示作用,是“信”和“思”的结果呈现。“信”、“思”、“简单”与“丰富”,这四个词语应联系起来进行理解:“信”则简,“思”则丰。材料中的省略号提示我们,以“我”观世,除了“信”则简、“思”则丰以外,还有其他情形,如“疑”则乱、爱则暖……外部镜像其实来自于人心的投射。当然,就内心与外物的关系来写,也应该以材料为起点或落点。参考立意:从信的角度,生活因信而简从思的角度,人生因思而丰厚从二者关系的角度,由繁入简真人生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近日、陕西某中学2017级高一新生的入学须知明确要求家长给孩子准备一台iPad。这件事引起了人们的热议。有人认为iPad 进课堂是智慧校园的组成部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将iPad作为学习工具,学习更有效率。但也有人担心孩子自制力差,认为孩子会用iPad玩网络游戏,从而影响学习,而且iPad 价格不菲,会给贫困家庭增加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做事要切合实际在当代社会,一个人要想获得发展,不仅要有远大的抱负,更重要的是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发挥出自己的特长,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书上说:有一只乌鸦羡慕老鹰抓羊,也便去学老鹰抓羊,结果羊不但没有抓到,而自己反落入放牧人的手中。当孩子问放牧人这是一只什么鸟时,放牧人说:“它是一只不知道自己叫什么的鸟。”这则故事让我深有感触,特别是最后放牧人说的那句话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这只乌鸦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它只是一味的去仿照老鹰的做法,而这却不适合自身的条件。乌鸦好高骛远,不从实际出发,这就注定了它失败的命运。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周围也有许许多多的像材料中的乌鸦一样的人,他们总是一味去羡慕别人有怎样的本事,并坚信只要照样子去做也一定会像别人那样有所成就。然而,当他们真正去做时,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不是那么简单。由此可见,做任何事都不能只是一味地依照别人,而不去真正地考虑自身的条件,特别是自身的不足,这样的人当然也便不能走进成功的大门。这就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做事要从实际出发,才能真正开户成功之门。其实,生活中从实际出发而取得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我在一个综艺节目上就看到过这样一个实例:受邀嘉宾曾被外界称为“打工皇帝”,他就是微软公司中国区行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唐骏,当主持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笑了笑说:“就是我能从实际情况出发去做每件事,并且发挥自己的特长,脚踏实际,这样我才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以前我总是想我要成为怎样怎样的人,要像那些成功的人一样,我要仿照他们去做,可是这样做了,自己却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后来我终于总结出我要向他们学习,但并不表示要仿照他们去做,而是我要学习他们的优点,从自身的情况和特长出发,不断努力,才可能有所成就。”唐骏的话凝聚了他人生经验的精华,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终生受益。是的,只要我们在生活中、事业上注意从实际出发,注意发挥自身的优点,展现自已的风采,那么成功也会向你招手,而在这个现实生活中你也才会有自己的一片天地!【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时评类的材料作文,材料的内容是学校要求给学生配iPad,后面提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赞同的认为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反对的认为不好管理且会增加家庭的负担,由此可从赞同的角度立意,如教育教学要与时俱进,手段应该多样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从反对的角度立意,如,目的大于手段,不能舍本逐末;形式要切合实际;还可综合立意,如合理安排,注重引导。行文时注意观点明确,论证成分,体系那层次性,如从反对的角度看,首先分析“目的”和“形式”的关系,然后提出解决的方式,可以到微机室中查阅资料,使学校的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点睛:时评写作,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就事论事,就是对时事本身进行直接的评论。一般有三种类别,一是赞扬式,即对新闻中的人物、事件、工作方法等表示肯定,然后阐释肯定的理由。二是批评式,即对新闻中的人物、事件、工作方法等进行否定,然后从法律、道德等方面找出反对的依据。三是建议式,即提出自己对新闻事件中某个问题的建设性意见。写作时注意讲究“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尤其要注重准确性和说理性。在写法上,分为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就事论理,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
第五篇:新疆发展稳定六题
《新疆发展稳定六题》学习内容
第一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一、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二、中华民族一体多元格局的历史演进及其根据
三、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四、维护国家统一和繁荣稳定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第二题、党的民族政策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一、党的民族政策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完全符合中国各族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选择
三、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四、党的民族政策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世界上最成功的结论是在事件的比较中得出的 第三题、宗教信仰自由是处理我国宗教问题唯一正确的政策
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处理我国宗教问题的基本在政策
二、党的宗教政策在新疆的成功实践
三、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宗教政策
四、党的宗教政策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宗教政策
第四题、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新疆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
一、弘扬中华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前提
二、中华文化的多元性与一体性发展是协调一致的三、文化认同是实现新疆社会和谐的根本要求
四、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必然要求
五、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应有之义 第五题、“三股势力”是对国家安全和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大威胁
一、“三股势力”的反动本质
二、“三股势力”的危害
三、反对“三股势力”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第六题、科学发展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指导方针
一、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新疆发展稳定问题的关键
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必须依靠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