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原来汉语中的这些词都来源于佛教
原来汉语中的这些词都来源于佛教
原来汉语中的这些词都来源于佛教
汉语发展史上,汉语大规模吸收外来语共有三次:一是战国时期,主要是匈奴、西域来源的词;二是魏晋至隋唐时期,主是梵语系统来源的佛教词语;三是明清时期,主要是来自西方语源的词。其中来自佛教的词是对汉语影响最大的一次。据梁启超先生统计,日本人所编的《佛教大辞典》共收佛教用语“三万五千余语”。完全可以这么说,没有佛教语言,就不能说中国话!
两汉之际,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许多佛教典籍陆续被翻译成汉语。佛经本以梵文写成,当中有许多宗教术语和古印度的词汇。佛教的经籍被翻译成汉语后,这些外来语亦渐渐融入汉语之中,成为日常语汇的一部份。除了“菩萨”、“罗汉”、“夜叉”、“舍利”等词外,还有“恒河沙数”、“回头是岸”等成语。这些佛教语言逐渐与汉语相融摄,很多我们都琅琅在口却习焉不察,仅举其部分如下,估计够您大吃一惊了吧。
【刹那】梵语“Ksana”的音译。佛典中“刹那”指“时之极微者”,即非常短的时间。“刹那无常”、“刹那生灭”、“刹那三世”等也是佛教用语。现在人们还常用“一刹那”、“刹那间”等词。
【茉莉】梵语“Malika”的音译简称,是产于印度的一种花。佛经里最初翻译成“抹莉”。
【牛鬼蛇神】原为佛教用语,说的是阴间鬼卒、神人等,后成为固定成语,比喻邪恶丑陋之物。在“文革”一开始,《人民日报》发表了经陈伯达修改的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牛鬼蛇神”便成了所有被打倒的无辜受害者的统称。
【现身说法】佛教宣称释迦牟尼能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形象,向不同的人讲说佛法,是为现身说法。后来指以亲身经历为例证,对人进行解说或劝导。现身的意思已经由显现人身变为亲身经历。
【抖擞】很难相象该词原是佛教头陀(dhata)的别称。所谓抖擞,就是僧人修持的一种苦行。修苦行的僧人,能断除对饮食、衣服、住处等贪著烦恼,就像去掉衣服上的灰尘一样。【心无挂碍】挂碍即牵挂。原为佛教用语,指内心没有任何牵挂。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有:“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开山】指在没庙的山上建寺院,本为佛教用语,后喻指开创一种行业或流派。
【群魔乱舞】据说佛祖释迦牟尼坐在菩提树下冥思苦索的时候,魔王波旬率领众魔千方百计地来捣乱、搔扰。佛祖不为所动,魔王只好率领群魔退去。这一传说说明:要想达到觉悟的境界,必须战胜来自内心的贪欲,也必须战胜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
【魔】“魔”是梵语“Mara”的音译简称。汉语本没有“魔”字,开始翻译佛典时,人们只好借用“磨”字来表示。“魔”的本义是扰乱、破坏、障碍,指一切烦恼、疑惑、迷恋等妨碍修行的心理活动。后来,产生了一批由“魔”构成的词:魔王、魔鬼、魔界、魔宫、魔道、魔戒、魔力、魔掌、魔障、魔术、魔方,甚至还有食品魔芋等等。
【大彻大悟】彻底的觉悟,亦即完全证到“不生不灭”的真如实相,属于大菩萨的境界。现在连我们凡人也可以使用了这个词了。
【海阔天空】唐代大历年间,禅僧元览在竹上题诗:“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表达了禅宗自由自在的广阔胸襟和活泼泼的禅机。后改变为“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
【三生有幸】三生,佛教指前生、今生、来生。有幸,形容极大的幸运。三生都很幸运,形容运气机遇极好。【夙缘】前生带来的缘份。佛教认为,今生今世的遭遇,都是前生的行为决定的。故曰:“欲知前生因,现在受者是。” 【前因后果】因是能生,果为所生。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这就是佛教讲的因果关系。
【作 茧自缚】自因自果。苦果、逆境,都是自己的恶业所招致,不必怨天尤人。【自作自受】自己造下的业因,由自己承担后果。【早知今日,悔不当初】今日之果是当初之因的延续。众生在尝到苦果之后才“悔不当初”,而菩萨深明“因果”之理,终无懊悔。故曰“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出自《涅盘经》:“种瓜得瓜,种李得李。”
【生老病死】佛教认为人生所必经的四种痛苦,也称为(果报)四相。
【愁眉苦脸】“愁眉”是古代一种化妆术。“苦脸”源于佛教。佛教认为人生就是个苦海,并称人的脸形天生就是一个“苦”字:双眉是草字头,两眼与鼻子合成中间的“十”字,嘴下面是“口”,加在一起就成了一个“苦”字。
【习气】指现行的烦恼历久而形成的种种积习。
【烦恼】指能扰乱心性的因素。人的根本烦恼,就是贪、嗔、痴三毒。
【尘缘】指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因六尘是心的所缘,能染污心性,故称尘缘。
【差别】【平等】在佛学上,这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差别”指事物的差异、不同,针对平等而言,是妄念的反映。舍离差别之见,才能达到开悟境界。如众生平等,怨亲不二,即是无差别境界。而所谓“平等”,并不是抺煞现象上的种种差别,而是不去执着这种差别。【执着】原为佛教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佛教认为,众生虚妄的执着是很多的,主要的“我执”和“法执”。“我执”就是固执常一不变的主宰之“我”,从而产生种种“我见”;“法执”就是固执外境实有,从而产生种种虚妄分别的“法见”。【心猿意马】指躁动散乱之心如猿猴攀援不定,不能专注一境;意则犹如奔马,追逐外物。心猿意马之心乃是妄心,佛家把心猿意马视为修道的障碍。
【痴心妄想】指愚蠢荒唐、不能实现的心思和想法。痴,佛教又称为“无明”,是贪、嗔、痴三毒之一,为一切烦恼之源。不明是非善恶的污染之心,叫作“痴心”。
【家贼难防】佛教以色声香等六尘为外六贼,以眼耳鼻舌等六根为内六贼。家贼即内贼。
【盲人摸象】为《涅槃经》卷三十二所载的一则故事。比喻对事物只有片面的了解,就妄下结论。
【镜花水月】镜中花、水中月,常用来比喻虚无缥缈的东西。《景德传灯录》卷十四载:“三界六道,唯自心现。水月镜像,岂有生灭?”
【水中捞月】源出佛教的一个寓言故事。据《摩诃僧祗律》记载:“昔有五百猕猴,游行林中,俱至大树下。树下有井,井中有月影现。时猕猴主见是月影,语诸伴曰:‘月今日死,落于井中,当共出之,莫令世间长夜暗冥’。共作议言:‘云何能出?’时猕猴主言:‘我知出法。我捉树枝,汝捉我尾。展转相连,乃可出之。’时诸猕猴,即如主语,展转相捉。树弱枝折,一切猕猴堕井水中。”佛陀以此故事讽喻那些自以为是,分不清是非虚实,害己害人的外道邪师。
【爱河】爱欲浸染人心,使人溺没而不能自拔,故喻为爱河。苏轼有诗云:“欲平苦海浪,先干爱河水。”
【欲火】形容情欲炽盛如火。《楞严经》卷八详明其业因、业相、业果皆如猛火。
【婆心】即“老婆心”之略,源出禅门。有些禅师诲人不倦,絮絮叨叨,犹如老婆子饶舌,丛林中称为“老婆心”、“老婆禅”。今演为“苦口婆心”。
【解脱】佛教指脱离妄想烦恼的束缚,脱离生死轮回的痛苦,获得自在无碍。
【别具只眼】另有一番独特的眼力与高超的见解。“只眼”,慧眼,第三只眼,天眼,顶门具眼也。【心花怒放】佛教以清净的本心譬为莲花。
【一尘不染】色声香味触法,是眼耳鼻舌身意所认识的六种境界。因为它们能够染污人的情识,故称六尘。不被六尘之中的任何一种所染污,就是一尘不染。
【一丝不挂】原是佛教用来比喻人没有一丝牵挂。出自《楞严经》:“一丝不挂,竿木随身。”现在指人裸体(本人在 Google 上检索,竟发现该词已被筛选掉,真是“一丝不挂”也!)。【一刀两断】语本《五灯会元》卷十二:“一刀两断,未称宗师。”意谓虽能干净利落地判断是非邪正,但未能圆融一体,和光同尘,也称不上“宗师”。现比喻干净利落。
【一厢情愿】源自佛教 《百喻经》。说一个愚人到都城里游玩,爱上公主,相思成疾,几至命危。现指单方面的愿望和计划。
【一笔勾】谓破除一切尘缘。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袾宏(莲池大师)写了七首《一笔勾歌诀》:“五色金章一笔勾”、“鱼水夫妻一笔勾”,合称“七笔勾”。勾是涂去之意。“一笔勾”即“一笔勾消”。
【味同嚼蜡】指修行人清心寡欲,淡于世味。语出《楞严经》:“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蜡。”
【割爱】爱是贪欲的别名,位列三毒之首。有爱便有嗔,爱嗔相激,增长惑乱。而世俗的爱,只是虚妄、不净、自私的贪爱,只有断爱、离爱、割爱,才能获得觉悟。
【自欺欺人】佛经中以犯妄语者为自欺欺人,五戒之不妄语。【臭皮囊】皮革制成的袋子,比喻人身。“臭皮囊”这句俗语源于《四十二章经》:“天神献玉女于佛,欲以试佛意、观佛道。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以可诳俗,难动六通。去,吾不用尔。天神愈敬佛,因问道意。佛为解释,即得须陀洹(小乘初果)。”佛把天仙美女视为盛满污秽之物的皮袋子,这叫做“不净观”,专用以破除淫欲。
【梦幻泡影】比喻人生无常,世事虚幻。《金刚经》“六如偈”云: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唐伯虎因以为号“六如居士”。
【世界】指有情众生所住的国土。佛教《楞严经》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佛家语中“世”即是时间,“界”是空间,“世界”所指的就是整个宏观宇宙。“世界”成为常用语后,所指的只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大千世界】佛家谓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大千世界,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浩劫】“劫”是梵语“劫波”(Kalpa)的音略。劫是不能用年数来计算的漫长的时间概念。如用一件轻软的天衣,每隔三年去拂试一次方广数十里的磐石,直到此石销磨尽,谓一小劫。而“八十小劫,名一大劫”。佛经中又说,一大劫中包括世间“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劫”的时间概念由此引申到空间范畴。故而“浩劫”、“劫难”都是兼有时空双重意义的。
【一弹指】我们现在形容时光短暂常用“弹指一挥间”这个比喻。“弹指”是佛教中的一个时间量词,出自于印度梵语。《僧只律》上解释说:“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一罗预,二十罗预名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另外,“弹指”也是捻弹手指做声的动作,它原本是印度的一种风俗,用以表示欢喜、赞叹、警告、许诺、觉悟、召唤、敬礼、诅咒等。
【当下】 本佛教用语,人能活着和感觉到的只有当下。当下就是现在的这一刻。
【安心】来自禅宗的一则著名公案。据《五灯会元》卷一载,禅宗二祖慧可曾向初祖达摩乞与安心法:“诸佛法印,可得闻乎?”达摩云:“诸佛法印,匪从人得。”慧可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达摩云:“将心来与汝安。”慧可遍寻不见心,便说:“觅心了不可得。”达摩说:“我与汝安心竟。”慧可大悟。【庄严】指佛像、法师的神态端庄肃穆。
【晨钟暮鼓】为举行法事时集众而用的法器。唐宋以来,我国各大寺院多在佛殿两侧建钟鼓楼以为悬挂钟鼓之用。因而晨昏撞钟击鼓已成为中国佛寺的一种传统。
【五体投地】用左右膝、左右肘、头顶等五个部位着地行礼,是佛教里最为敬重的礼节。
【十字街头】见于《五灯会元》卷十九:“大众须知,悟了遇人者,向十字街头与人相逢,却在千峰顶上握手;向千峰顶上相逢,却在十字街头握手。”“十字街头”指世间、事相等,与“千峰顶上”所指的出世间、理体等相对而言。
【灰头土面】犹言蓬头垢面,形容肮脏相。也作“灰头土脸”。大乘佛教指出,修行成就后,还要发大悲心,返回尘世中去救度众生。灰头土面即指应众生缘而化现的凡夫形象。【勇猛精进】很难想象这个积极入世的词出自佛教,原指奋勉修行佛法。《无量寿经》卷上云:“勇猛精进,志愿无倦。”现在指刻苦学习,不断进步。
【觉悟】“觉”,梵语为bodhi,鸠摩罗什译作“道”,玄奘译作“觉”。佛家以开悟智慧会得真理为“觉悟'。现在指政治上的认识水平。
【自觉】佛典中依觉的范围和程度的差别而立“三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异凡夫,凡夫迷沉,全不自觉。今以自己有所认识而觉悟为“自觉”。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语本《景德传灯录》:“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导师】引路的人。佛为众生指点迷津,指示通向“彼岸”的正道,故称“大导师”。
【正宗】佛教禅宗称初祖达摩所传的嫡系学派为正宗。宗,即禅宗。禅宗自称“宗门”、“宗下”,称其他佛教流派为“教”。后泛指学业技术的嫡传正派。
【昙花一现】佛经中用来比喻佛法难闻。【空中楼阁】喻修行者应筑好根基,循序渐进。
【醍醐灌顶】“醍醐”是从牛乳中反复提炼而得到的甘美食品,喻无上法味(最高教义)。“灌顶”原来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时的仪式:取四大海之水装在宝瓶中,流注新王之顶,象征新王已享有统治四海的权力。密宗沿用此法作为僧人升任阿阇黎(规范师)时的仪式。佛教典籍中用以喻灌输智慧、佛性,除却疑虑,从而心地清凉。
【心地】以大地比喻心,谓心如大地,能产生世间、出世间和善恶等法。
【心心相印】心者,佛心;印者,契合、符合。禅宗谓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以心印心,故曰“心印”。现指心与心互相契合,形容彼此的心意完全一致。
【伸手不见五指】我们现在用来形容光线暗。其实,它本是佛教用语,出于《续灯录》卷七:“伸手不见掌。”这句禅语的意思是:悟道的人见一切事物,不加以主观的虚妄分别与憎爱,因为一切事物在本质上是平等不二的。【投机】彻悟的意思,合乎佛祖的心机谓之投机。
【单刀直入】禅宗高僧启发学者须直截痛快,不依经论文句,斩尽葛藤(分别杂念),故以单刀直入为喻。
【当头棒喝】禅门认为佛法不可思议,开口即错,动念即乖。为了打破学人的迷执,不少禅师用棒,或用喝,作为施教的一种方式。
【天花乱坠】佛教传说佛祖讲经,感动天神,天上纷纷落下花来。现形容言谈虚妄、动听而不切实际。
【顽石点头】指说理透彻,使没有悟性的人也心悦诚服。【辩才无碍】本佛教用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善辩论。语见《华严经》:“若能知法永不灭,则得辩才无障碍;若能辩才无障碍,则能开演无边法。”
【三昧】佛教用语,梵文“Samādhi”音译词,意为“正定”,即屏绝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门修养之法。先比喻奥妙之处。【面壁】佛教用语,指面对墙壁默望静修。据说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寓止于嵩山少林寺,曾面壁而坐,终日默然静修九年。后一些武术门派中有弟子犯了本门戒条,掌门人便罚其在山洞、悬崖等孤寂之地面壁思过一段时间。金庸《笑傲江湖》中华山派弟子令狐冲曾被掌门人岳不群罚面壁思过一年。
【法宝】佛教用语,指佛说的法,又指和尚用的衣钵、锡杖等。【法子】佛教用语,意为“步向正道”。日本女歌手酒井法子即以此取名。但令人遗憾的是,2009年 8月,酒井法子因藏毒及吸毒被警方逮捕,判处一年半惩役,并没有“步向正道”。【天龙八部】原为佛教用语,指佛经中常见的“护法神”。诸天和龙神为八部众的上首,故称。后被金庸用作书名。【浮世】来自佛教用语,本意指人的生死轮回和人世的虚无飘渺。日本作为风俗画、版画的名称。
【小品】本属佛教用语。鸠摩罗什翻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将较详的二十七卷本称作《大品般若》,较略的十卷本称作《小品般若》。可见,“小品”与“大品”相对,指佛经的节本。因其篇幅短小,语言简约,便于诵读和传播,故备受人们的青睐。
【智慧】梵语般若(Prajna)的意译。佛教谓超越世俗虚幻的认识,达到把握真理的能力。
【真心】佛教用语。谓真实无妄之心。
第二篇:源于汉语的英文单词
Kung fu(1966年来自“功夫”)
Yin yang(1671年来自“阴阳”)Kowtow(1804年来自“叩头”)Tofu(1880年来自“豆腐”)
Lychee或litche(1588年来自“荔枝”)
Gung ho或gung-ho(热心)(1939年来自“工合”)
Mahjong或Mah-jong(1920年来自“麻将”)Feng shui(1797年来自“风水”)Tai chi(1736年来自“太极”)Yamen(1747年来自“衙门”)Kaolin(1727年来自“高岭”)Kylin(1857年来自“麒麟”)Longan(1732年来自“龙眼”)Pe-tsai(1795年来自“白菜”)Petuntse(1727年来自“白墩子” Sampan(1620年来自“舢板”)Suan-pan(1736年来自“算盘”)Tao(1736年来自“道”)
Taipan(大商行的总经理)(1834年来自“大班”)
Toumingdu(透明度)(来自1980年代中英谈判期间用语“透明度”)Tuchun(1917年来自“督军”)
Tung(油桐属)(1788年来自“桐”)Ho-ho bird(1901年来自“凤凰”)
Wampee(一种果)(1830年来自“黄皮”)Whangee(一种竹)(1790年来自“黄藜”)来自粤语
Typhoon(1771年来自“台风”)Dim sum(1948年来自“点心”)
Yum cha(大概15年前来自“饮茶”[2004])Wok(1952年来自“镬(炒锅)”)Bok choy(1938年来自“白菜”,比Pe-tsai常用)Chop-suey(1888年来自“杂碎”)Won ton(1948年来自“云吞”)Chow mein(1903年来自“炒面”)
Paktong(一种钱币)(1775年来自“白铜”)Sycee(一种钱币)(1711年来自“丝”)Souchong(一种茶)(1760年来自“小种”)kung fu:中国功夫
mahjong:麻将
oolong:乌龙茶
silk:丝
tofu:豆腐
cheongsam :旗袍
bonsai:盆栽(花卉)Kowtow:叩头,磕头
tong :帮会,来源于“堂”
tycoon:大亨,大款
typhoon:台风
yin and yang:阴阳
yamen/ yamun:衙门
fengshui:风水
ginseng:人参,西洋参 brainwash 洗脑
chop suey 杂碎(粤)用肉和蔬菜炒成的中国菜。chopstick “chop” 源自粤语“夹住”-slender stick eating utensil;only the first part of the word is Chinese, from Cantonese “kap” meaning fasten/clip(but the pronunciation had been corrupted)筷子 chow mein 炒面 dim sum 点心
gung-ho 工合(工业合作社)
ketchup – 茄汁
lose face 丢脸
sampan 舢舨
tai pan 大班(粤)a leading business entrepreneur, particularly in Hong Kong(Cantonese)coolie : 苦力 cumshaw : 感謝
bok choy :(Cantonese)baahk-choi 白菜 cheongsam : 長衫, kumquat : 柑橘 longan : 龍眼, lychee : 荔枝 ni hao : 你好 pinyin : 拼音 Shih Tzu : 獅子狗
Tai Chi : from Mandarin 太極 Tao :道 wok;锅
won ton : 餛飩 wushu : 武術
Dingho(顶好,最佳)
现代社会各国语言相互渗透,美语中外来语也很多。本篇搜集了一些词汇,按字母排序如下:
Bonsai---盆栽(花卉的一种)
Cheong-sam———长衫。原特指女性节庆时穿的红色旗袍,后泛指袍装。
Confucius———孔子。显然是从“孔夫子”音译而来。
Dingho———顶好,最佳。一家著名的东方杂货连锁店就以此命名。不过虽然此词被收入部分辞书,但一般美国人似乎不懂这个词的意思。
Fengshui———风水。现在看风水在美国已是很时髦的事了,各种相关书籍充斥市场。
Ginseng———人参。主要指北美一带出产的“花旗参”,又称“西洋参”。
Gung-ho———热情高涨,极感兴趣。这个词在美语里用的频率特高,人们常挂在嘴边,比如:At first everyone is gung-ho about this idea.But now no-body even talks about it.(刚开始大家对这个想法都抱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而现在谁也不提它 了)。但对于这个词的原意却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从“干活”这个词派生而来,也有人认为是从公共合作社的缩写“公合”而来,还有人认为是从“更好”这个词转化来的。笔者倾向于此词派生于“干活”的说法。
IChing———《易经》。
koolie-------苦力.Kowtow———极其卑顺的态度。来自中文的“磕头”。
Kungfu———中国武术。中文原词为“功夫”。
Lao-tzu———老子。
Mah-jong———麻将。
Sampan———指单帆或需用桨划的小船。来自“舢板”。
Silk———丝绸。源于中文的“丝”。
Tai-chi(chuan)———太极或太极拳。
Tao———道。道教。
TaoTeChing———《道德经》。
Tofu———豆腐。
Tong———秘密组织,帮会。从汉语“堂”派生而来。
YinandYang———阴阳。这些词的拼法大多延用韦氏(Wade Giles)音标。
另外,有一句常用话,虽然里面没有一个中文字,但公认是从中国话里搬来的,这句话就是“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见。
第三篇:源于佛教的部分词语
源于佛教的部分词语
成,当中有许多宗教术语和古印度的词汇。佛教的经籍被翻译成汉语后,这些外来语亦渐渐融入汉语之中,成为日常语汇的一部份。除了“菩萨”、“罗汉”、“夜叉”、“舍利”等词外,还有“恒河沙数”、“回头是岸”等成语。这些佛教语言逐渐与汉语相融摄,很多我们都琅琅在口却习焉不察,仅举其部分如下,估计够您大吃一惊了吧。
“刹那”:梵语“Ksana”的音译。佛典中“刹那”指“时之极微者”,即非常短的时间。“刹那无常”、“刹那生灭”、“刹那三世”等也是佛教用语。现在人们还常用“一刹那”、“刹那间”等词。
“牛鬼蛇神”:原为佛教用语,说的是阴间鬼卒、神人等,后成为固定成语,比喻邪恶丑陋之物。在“文革”一开始,《人民日报》发表了经陈伯达修改的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牛鬼蛇神”便成了所有被打倒的无辜受害者的统称。
“现身说法”:佛教宣称释迦牟尼能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形象,向不同的人讲说佛法,是为现身说法。后来指以亲身经历为例证,对人进行解说或劝导。现身的意思已经由显现人身变为亲身经历。
“抖擞”:很难相象该词原是佛教头陀(dhata)的别称。所谓抖擞,就是僧人修持的一种苦行。修苦行的僧人,能断除对饮食、衣服、住处等贪著烦恼,就像去掉衣服上的灰尘一样。“心无挂碍”:挂碍即牵挂。原为佛教用语,指内心没有任何牵挂。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有:“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群魔乱舞”:据说佛祖释迦牟尼坐在菩提树下冥思苦索的时候,魔王波旬率领众魔千方百计地来捣乱、搔扰。佛祖不为所动,魔王只好率领群魔退去。这一传说说明:要想达到觉悟的境界,必须战胜来自内心的贪欲,也必须战胜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
“大彻大悟”:彻底的觉悟,亦即完全证到“不生不灭”的真如实相,属于大菩萨的境界。现在连我们凡人也可以使用了这个词了。
“海阔天空”:唐代大历年间,禅僧元览在竹上题诗:“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表达了禅宗自由自在的广阔胸襟和活泼泼的禅机。后改变为“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
“三生有幸”:三生,佛教指前生、今生、来生。有幸,形容极大的幸运。三生都很幸运,形容运气机遇极好。
“前因后果”:因是能生,果为所生。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这就是佛教讲的因果关系。
“作茧自缚”:自因自果。苦果、逆境,都是自己的恶业所招致,不必怨天尤人。
“自作自受”:自己造下的业因,由自己承担后果。“早知今日,悔不当初”:今日之果是当初之因的延续。众生在尝到苦果之后才“悔不当初”,而菩萨深明“因果”之理,终无懊悔。故曰“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出自《涅盘经》:“种瓜得瓜,种李得李。”
“生老病死”:佛教认为人生所必经的四种痛苦,也称为(果报)四相。
“愁眉苦脸”:“愁眉”是古代一种化妆术。“苦脸”源于佛教。佛教认为人生就是个苦海,并称人的脸形天生就是一个“苦”字:双眉是草字头,两眼与鼻子合成中间的“十”字,嘴下面是“口”,加在一起就成了一个“苦”字。
“习气”:指现行的烦恼历久而形成的种种积习。
“烦恼”:指能扰乱心性的因素。人的根本烦恼,就是贪、嗔、痴三毒。
“尘缘”:指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因六尘是心的所缘,能染污心性,故称尘缘。
“差别”“平等”:在佛学上,这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差别”指事物的差异、不同,针对平等而言,是妄念的反映。舍离差别之见,才能达到开悟境界。如众生平等,怨亲不二,即是无差别境界。而所谓“平等”,并不是抺煞现象上的种种差别,而是不去执着这种差别。
“心猿意马”:指躁动散乱之心如猿猴攀援不定,不能专注一境;意则犹如奔马,追逐外物。心猿意马之心乃是妄心,佛家把心猿意马视为修道的障碍。“痴心妄想”:指愚蠢荒唐、不能实现的心思和想法。痴,佛教又称为“无明”,是贪、嗔、痴三毒之一,为一切烦恼之源。不明是非善恶的污染之心,叫作“痴心”。
“家贼难防”:佛教以色声香等六尘为外六贼,以眼耳鼻舌等六根为内六贼。家贼即内贼。
“盲人摸象”:为《涅槃经》卷三十二所载的一则故事。比喻对事物只有片面的了解,就妄下结论。
“镜花水月”:镜中花、水中月,常用来比喻虚无缥缈的东西。《景德传灯录》卷十四载:“三界六道,唯自心现。水月镜像,岂有生灭?”
“爱河”:爱欲浸染人心,使人溺没而不能自拔,故喻为爱河。苏轼有诗云:“欲平苦海浪,先干爱河水。”
“欲火”:形容情欲炽盛如火。《楞严经》卷八详明其业因、业相、业果皆如猛火。
“婆心”:即“老婆心”之略,源出禅门。有些禅师诲人不倦,絮絮叨叨,犹如老婆子饶舌,丛林中称为“老婆心”、“老婆禅”。今演为“苦口婆心”。
“解脱”:佛教指脱离妄想烦恼的束缚,脱离生死轮回的痛苦,获得自在无碍。
“别具只眼”:另有一番独特的眼力与高超的见解。“只眼”,慧眼,第三只眼,天眼,顶门具眼也。“一尘不染”:色声香味触法,是眼耳鼻舌身意所认识的六种境界。因为它们能够染污人的情识,故称六尘。不被六尘之中的任何一种所染污,就是一尘不染。
“一丝不挂”:原是佛教用来比喻人没有一丝牵挂。出自《楞严经》:“一丝不挂,竿木随身。”现在指人裸体。
“一刀两断”:语本《五灯会元》卷十二:“一刀两断,未称宗师。”意谓虽能干净利落地判断是非邪正,但未能圆融一体,和光同尘,也称不上“宗师”。现比喻干净利落。
“一厢情愿”:源自佛教《百喻经》。说一个愚人到都城里游玩,爱上公主,相思成疾,几至命危。现指单方面的愿望和计划。
“一笔勾”:谓破除一切尘缘。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袾宏(莲池大师)写了七首《一笔勾歌诀》:“五色金章一笔勾”、“鱼水夫妻一笔勾”,合称“七笔勾”。勾是涂去之意。“一笔勾”即“一笔勾消”。
“味同嚼蜡”:指修行人清心寡欲,淡于世味。语出《楞严经》:“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蜡。”
“割爱”:爱是贪欲的别名,位列三毒之首。有爱便有嗔,爱嗔相激,增长惑乱。而世俗的爱,只是虚妄、不净、自私的贪爱,只有断爱、离爱、割爱,才能获得觉悟。
“自欺欺人”:佛经中以犯妄语者为自欺欺人,五戒之不妄语。“臭皮囊”:皮革制成的袋子,比喻人身。“臭皮囊”这句俗语源于《四十二章经》:“天神献玉女于佛,欲以试佛意、观佛道。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以可诳俗,难动六通。去,吾不用尔。天神愈敬佛,因问道意。佛为解释,即得须陀洹(小乘初果)。”佛把天仙美女视为盛满污秽之物的皮袋子,这叫做“不净观”,专用以破除淫欲。
“世界”:指有情众生所住的国土。佛教《楞严经》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佛家语中“世”即是时间,“界”是空间,“世界”所指的就是整个宏观宇宙。“世界”成为常用语后,所指的只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一弹指”:我们现在形容时光短暂常用“弹指一挥间”这个比喻。“弹指”是佛教中的一个时间量词,出自于印度梵语。《僧只律》上解释说:“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一罗预,二十罗预名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另外,“弹指”也是捻弹手指做声的动作,它原本是印度的一种风俗,用以表示欢喜、赞叹、警告、许诺、觉悟、召唤、敬礼、诅咒等。
“当下”:本佛教用语,人能活着和感觉到的只有当下。当下就是现在的这一刻。
“庄严”:指佛像、法师的神态端庄肃穆。
“晨钟暮鼓”:为举行法事时集众而用的法器。唐宋以来,我国各大寺院多在佛殿两侧建钟鼓楼以为悬挂钟鼓之用。因而晨昏撞钟击鼓已成为中国佛寺的一种传统。
“五体投地”:用左右膝、左右肘、头顶等五个部位着地行礼,是佛教里最为敬重的礼节。“觉悟”:“觉”,梵语为bodhi,鸠摩罗什译作“道”,玄奘译作“觉”。佛家以开悟智慧会得真理为“觉悟'。现在指政治上的认识水平。
“自觉”:佛典中依觉的范围和程度的差别而立“三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异凡夫,凡夫迷沉,全不自觉。今以自己有所认识而觉悟为“自觉”。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语本《景德传灯录》:“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导师”:引路的人。佛为众生指点迷津,指示通向“彼岸”的正道,故称“大导师”。
“昙花一现”:佛经中用来比喻佛法难闻。
“空中楼阁”:喻修行者应筑好根基,循序渐进。
“醍醐灌顶”:“醍醐”是从牛乳中反复提炼而得到的甘美食品,喻无上法味(最高教义)。“灌顶”原来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时的仪式:取四大海之水装在宝瓶中,流注新王之顶,象征新王已享有统治四海的权力。密宗沿用此法作为僧人升任阿阇黎(规范师)时的仪式。佛教典籍中用以喻灌输智慧、佛性,除却疑虑,从而心地清凉。
“心心相印”:心者,佛心;印者,契合、符合。禅宗谓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以心印心,故曰“心印”。现指心与心互相契合,形容彼此的心意完全一致。“伸手不见五指”:我们现在用来形容光线暗。其实,它本是佛教用语,出于《续灯录》卷七:“伸手不见掌。”这句禅语的意思是:悟道的人见一切事物,不加以主观的虚妄分别与憎爱,因为一切事物在本质上是平等不二的。
“投机”:彻悟的意思,合乎佛祖的心机谓之投机。
“单刀直入”:禅宗高僧启发学者须直截痛快,不依经论文句,斩尽葛藤(分别杂念),故以单刀直入为喻。
“当头棒喝”:禅门认为佛法不可思议,开口即错,动念即乖。为了打破学人的迷执,不少禅师用棒,或用喝,作为施教的一种方式。
“天花乱坠”:佛教传说佛祖讲经,感动天神,天上纷纷落下花来。现形容言谈虚妄、动听而不切实际。
“顽石点头”:指说理透彻,使没有悟性的人也心悦诚服。
“三昧”:佛教用语,梵文“Samādhi”音译词,意为“正定”,即屏绝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门修养之法。先比喻奥妙之处。
“法宝”:佛教用语,指佛说的法,又指和尚用的衣钵、锡杖等。
“天龙八部”:原为佛教用语,指佛经中常见的“护法神”。诸天和龙神为八部众的上首,故称。后被金庸用作书名。“浮世”:来自佛教用语,本意指人的生死轮回和人世的虚无飘渺。日本作为风俗画、版画的名称。
“小品”:本属佛教用语。鸠摩罗什翻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将较详的二十七卷本称作《大品般若》,较略的十卷本称作《小品般若》。可见,“小品”与“大品”相对,指佛经的节本。因其篇幅短小,语言简约,便于诵读和传播,故备受人们的青睐。
“智慧”:梵语般若(Prajna)的意译。佛教谓超越世俗虚幻的认识,达到把握真理的能力。
“真心”:佛教用语。谓真实无妄之心。
第四篇:原来这些成语都出自佛教(精选)
原来这些成语都出自佛教
佛教作为一种曾经几乎成为我国全民宗教信仰的文化,传播时间纵达两千多个春夏秋冬,范围遍及大河上下、长城内外,对我国的语言词汇必然会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
我们现在所经常使用的很多词,如“献身”、“习气”、“方便”、“障碍”、“一刹那”……本来就都是佛教名词。成语是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语言精华,是我国词汇宝库中的明珠。在璀璨夺目的成语之中,竟有200多条是与佛教有关的!【味同嚼腊】
《楞严经》卷八:“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腊。”谓修行人清心寡欲,淡于世味。后世以此比喻寡淡无味,了无情趣。如《儒林外史》:“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到手之后,味同嚼蜡。” 【单位】
指禅林僧堂中,僧人坐禅的座位。在座位上方贴有各人名字,故称单位。如《敕修百丈清规·日用轨范》谓:“昏钟鸣须先归单位坐禅。”此词以后用于计算事物数量的标准。如“米”为计量长度的单位,“时”为计算时间的单位,“克”为计算重量的单位,等。机关、团体或其所属的某一部门称为工作单位。【空中楼阁】
出于《百喻经三重楼喻》:谓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楼。木匠依吩咐,开始在地面上砌砖。富翁惊问何故?木匠答道:“作三重楼呀!”富翁急忙说:“我不要下面二重,只要最上一层!”木匠不胜惊异,说明不造下二重就不能造最上一层的道理。但是,富翁还是执迷不悟,引来了众人的嘲笑。佛教用这个比喻说明修行者应筑好根基,循序渐进的道理。今多用以比喻虚幻的东西或空想。【现身说法】
佛菩萨均有法身、报身和化身。化身是法身的妙用,能够自在变现,度化众生。化身能够根据众生的机缘,随时随地应现于世,所谓“千百亿化身”。佛菩萨出于大悲心,不住于涅槃寂静中,出生入死,方便宣教,普渡众生,称为“现身说法”。释迦佛昔在兜率天为菩萨时,“于十方界,现身说法”(见《五灯会元》卷一)。观世音菩萨自称:“我与彼(众生)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楞严经》卷六)所现之身,包括人、天、龙、鬼乃至禽、鸟,花、树;所说之法,多至“八万四千法门”。后来,人们用自已的亲身经历和行为去劝说别人,也叫做“现身说法”。【皆大欢喜】
原为佛经结束语中的习惯用语。如《维摩诘经· 嘱累品》:“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又如《法华经· 普贤菩萨发品》:“一切大会,皆大欢喜,受持佛语,作礼而云。”谓参加法会的大众听佛讲经说法后,都感到身心愉悦,无比欣喜。后泛指大家都很高兴。【挂羊头卖狗肉】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曾说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头于门而卖马肉于内(市)也。”但形成现代流行的这则(挂羊头,卖狗肉)谚语,则是佛教禅宗。《五灯会元· 卫州元丰院清满禅师》说:“有般名利之徒为人天师,悬羊头,卖狗肉,坏后进初机,灭先圣洪范。你等诸人,闻恁么事,岂不寒心?”后来用“挂羊头,卖狗肉”比喻用好的名义做招牌来兜售低劣的货色。【顺水推舟】 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应某种形势而说话、办事。原为禅语,见《续灯录》卷七:“到这里唤著顺水放船。”又如金·万松老人《从容录》:“本要以毒攻毒,长庆只解顺水推船。”“顺水推舟”在禅宗那里比喻随顺众生的机缘,开示说法。【看风使帆】
原为禅语,意为随缘,对机。语本《五灯会元》卷十六:“看风使帆,正是随波逐浪。截断众流,未免依前渗漏。”这是法云法秀禅师上堂开示的法语。法秀属禅宗云门宗门下。该宗祖师文偃有“云门三句”,名噪丛林,即“函盖乾坤句,截断众流句,随波逐浪句”。“看风使帆”是解释“随波逐浪句”的。后变为“随风倒舵”、“看风转舵”、“见风转舵”等,比喻顺着势头行事,多含贬义。【前因后果】 因是能生,果为所生;有因则必有果,有果则必有因。这就是佛教讲的因果关系。同时,佛教又说因果必通于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世”。如《因果经》说: “欲知过去因者,见其现在果;欲知未来果者,见其现在因。”《涅槃经·陈如品》说:“善恶之报,如影取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这就是说善因必有善果,恶因必有恶报,有原因必有结果。后来以“前因后果”指事情的整个过程。【借花献佛】
佛说法时,诸天散花。佛国净土也有昼夜雨花的祥瑞。释迦佛涅槃时,大众持香花、宝幢等供养。以献花、焚香礼敬佛等三宝,称为“香花供养”,是佛门习见的仪规。“借花献佛”典出《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释迦佛过去世为善慧仙人,闻普光佛出世,欲觅名花供养。遇一位青衣,密持七支莲花而过,莲花感善慧之诚,踊出瓶外,青衣大惊。善慧“为欲成就一切种智,度脱无量众生”,愿以五百钱购取五支莲花。青衣见其诚心,即以五花相赠,愿结生死之缘,又“请寄二花以献佛前,使我生死不失此愿”。善慧旋至普光佛所,“即散五茎,皆住空中,化成台;后散二茎,亦止空中,夹佛两边”。普光佛悬记善慧当来作佛,号释迦牟尼。后因以“借花献佛”比喻借别人之物去做人情。【家贼难防】
本为禅语,见《五灯会元·梁山缘观禅师》:“问:家贼难防时如何?师曰:识得不为冤。”按佛教以色、声、香等“六尘”为“外六贼”,以眼、耳、鼻等“六根”为“内六贼”。家贼即指内六贼而言,谓六根的贪欲。如《杂阿含经》卷四三谓:“内有六贼,随逐伺汝,得便当杀,汝当防护…… 六内贼者,譬六爱欲。”六根以其内在的贪欲,追逐声色等尘染,劫掠人本性中的善法,故称“家贼难防”。后因以指家庭内部的小偷或内奸最难防范。【森罗万象】
即纷然罗列在眼前的一切事物,指天地万物。如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在宇宙的森罗万象中,我的胃痛当然不过是小事,或者简直不算事。”森罗万象一词出于三国时译出的《法句经》:“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 这两句经偈怎么理解呢?
原来,森罗万象是“色”,即一切物质现象,而物质现象是刹那生灭、虚幻不实的。马祖道一禅师指出:“森罗万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五灯会元》卷三)所谓“一法”,即指能现森罗万象的“一心”而言。佛教主张“三界唯心”,反对“心外取法”。“森罗万象”也作“万象森罗”。【聚沙成塔】 把细沙聚成宝塔,也作“积沙成塔”。语出佛典。《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这段偈子的意思是:甚至于小孩子做游戏,也能聚沙为佛塔。象这样的各种与佛结下善缘的人都已注定将成就佛果。后比喻积少成多,常与“积腋成裘”合用。例:要懂得聚沙成塔、积腋成裘的道理,注意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滴油。【醒醐灌顶】
“醒醐”是从牛乳中反复提炼而得到的甘美食品。印度人不但视为“世间第一上味”,而且认为它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佛教常用“醒醐”比喻“无上法味”(最高教义)、“大涅Pan”、“佛性”等。至于“灌顶”,原来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时的仪式:取四海之水装在宝瓶中,流注新王之顶,象征新王已享有“四海”的统治权力。密宗沿用此法,在僧人升任阿She黎(规范师)时,“以甘露水而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见《大日经疏》卷十五)后来,诗文中多以“醒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佛性,除却疑虑,从而心地清凉。如唐.白居易《嗟落发》诗:“有如醒醐灌,坐受清凉乐。”又如《西游记》第三十一回:“那沙僧一闻孙悟空三个字,便好似醒醐灌顶,甘露滋心。” 【镜花水月】
亦作“水月镜花”。《大日经》等佛经载有十喻:幻、阳炎、梦、影(谓镜中之形像)、乾达婆城(海市蜃楼)、响、水月(水中所现之月影)、浮浪、虚空花(病眼昏花,于空中所见的种种花状幻象)、旋火轮。密宗以此十喻观想此世界虚幻不实,而离贪染执著。故此中“镜”乃指镜像,“花”指虚空花。《景德传灯录》卷十四:“三界六道,唯自心现,水月镜像,岂有生灭?”后来人们多解作镜中花,水中月,用来比喻诗文中空灵的境界。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鹦鹉学舌】
《景德传灯录.药山惟俨和尚》:“有行者问:„有人问佛答佛,问法答法,唤作一字法门,不知是否?‟师曰:„如鹦鹉学人语话,自语不得,由无智慧故。‟”禅宗强调直指人心的“顿悟”,反对在语言文字上拾人余唾。“鹦鹉学舌”,即使学得维妙维肖,也无补于事。后因以“鹦鹉学舌”比喻人云亦云,没有自已的见解。【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亦农亦禅、农禅结合是佛门僧侣的一个优良传统。僧侣们在礼佛、坐禅之余,不但参加耕种、收割、植树等农林劳动,还要从事砍柴、挑水等日常劳作。六祖慧能就曾在碓房内干过杂活。正式创立农禅制度的是唐代百丈怀海(720-814)禅师。
怀海,福州长乐人,出家后师从马祖道一,在江西弘扬禅宗二十多年。他制了禅寺中的集体劳动制度,称为“普请”法。怀海以身作则,带领僧众参加劳动。执事僧见他年老,心中不忍,暗中藏了他的农具,请他歇息。怀海一时找不到他的农具,竟然不肯吃饭。“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语,流播寰宇矣。”事见《五灯会元》卷三。
怀海之后,农禅之风盛行禅林,禅宗认为,穿衣吃饭、日常劳动,都是佛法。实行农禅,可使得心境溶为一体,佛法、世法打成一片。也有利于寺院经济的自给自足,增强僧侣的勤劳习惯。此外,劳动能够活动筋骨,益寿延年。怀海本人活到九十五岁的高龄,便是明证。【一报还一报】 中国古代原有“报应”之说,谓上天能够降福罚祸。如《荀子·宥坐》说:“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这种观点本于“天人感应”的理论。道教亦有“受天报施”(《太平经》)之说。然而,“报应”之说盛行民间,当在汉末佛教传入以后。佛教把“报应”建立在“三世因果”的基础上,与中国传统的 “报应”说不同。
佛教认为:各人所受的报应都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的,既非天降,亦非神罚。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这种因果报应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民间根据佛教的说法,而有“一报还一报”之说,如《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只因柳翠宣教不行阴骘,折了女儿,此乃一报还一报。”意为做了怎样的事,就有怎样的报应。【一刹那】
时间极短暂,谓之“一刹那”“刹那”,梵语ksana,“时极短者,谓刹那也”(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一刹那”短到什么程度呢?据《仁王护国经》卷上的说法是:“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一刹那,经九百生灭。”佛家用“刹那”这一概念表达世间一切事物生灭变化的连续性和迅速性,谓之 “刹那无常”。如《景德传灯录·僧那禅师》:“无一尘许间隔,末尝有一刹那顷断续之相。” 【十恶不赦】
“十恶”是十种当招致地狱、饿鬼和畜生这“三恶道”苦报的恶业,故又称“十恶业道”。“十恶”的具体内容,如《未曾有经》说:“起罪之由,起身、口、意。身业不善:杀、盗、邪淫;口业不善:妄言、两舌、恶口、绮语;意业不善:嫉妒、嗔恚、憍慢、邪见。是为十恶,受恶罪报。”行“十恶”而程度严重的,据说要受大苦报。如《南史·高逸传论》指出:“今则十恶,坠及五无间地狱,刀树剑山,焦汤猛火。”与“十恶”相反的,称为“十善”,是修行人努力的目标,所谓“行十恶者,受于恶报;行十善者,受于善报”(南朝·梁武帝《断酒肉文》)。我国古代刑法中出现“十恶”的名称,始见于《隋书·刑法志》,晚于佛教。刑法“十恶”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十条重罪,不在论赦之列,如《明史·刑法志》:“十恶及故犯者不赦。”因此,俗有“十恶不赦”之说,谓罪大恶极,不可原宥。【三头六臂】
佛经上所说的天神和阿修罗(意译非天,貌丑好斗,有福无德)往往有种种异相。如大自在天神,其形像是“八臂三目骑白牛”(见《大智度论》卷二)。天神那吒,其形像是“三头六臂擎天地”(《景德传灯录》卷十三)。阿修罗的形象是:“体貌粗鄙,每怀嗔毒,稄层可畏,拥耸惊人,并出三头,重安八臂,跨山蹋海,把日擎云”(《法苑珠林》卷九)。后来,人们就用“三头六臂”来形容神通广大,本领非凡。【习气】
犹言习惯,系长期养成的难以改变的行为、语言和意向。如宋·苏轼《再和潜师》诗:“东坡习气除未尽,时复长篇书小草。”陆游《抄书诗》:“书生习气重,见书喜欲狂。”“习气”多含贬义。如谓“官僚习气”、“流氓习气”等。“习气”一词出于梵语Vasana, 谓现行的烦恼历久而形成的种种积习,包括“名言习气”、“我执习气”等。正如唐·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所说:“言习气者,心现行气分重习所成。”习气相续到成熟时,能招生死果报。法相宗认为:断除了烦恼的“种子”,伏除了烦恼的“现行”之后,还存在烦恼的“习气”。“习气”在烦恼中程度较轻微,但是难以断除。隋·智顗《四教仪》卷八谓:“十佛地者,大功德力资智慧,一念相应慧观真谛,习气究竟尽也。”这就是说,二乘罗汉还有“习气”,只有佛才能完全断除“习气”。【不即不离】
“不即不离”指物体若分若合或人际关系即不亲热也不疏远。出于《圆觉经》卷上:“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不即不离”犹言不一不异,“即”谓融合,“离”谓分别。“圆觉”是真性,“众生”是妄相,当然是有分别的,所谓“不即”;然而归根结蒂,妄相亦是真性的显现,二者是融合的,所谓“不离”。犹如波不就是水,但也离不了水。佛家好用否定式的表达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举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去不来”等。【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谓见到似乎是怪异的现象,不大惊小怪,安然不动,自然无事。本见于禅宗典籍。如《五灯会元.泐潭英禅师法嗣》:“见怪不怪,其怪自坏。”后俗语中多用作“见怪不怪,其怪自败”。【牛鬼蛇神】
牛鬼,传说为地狱中的牛头鬼卒,又称阿傍。或连称为牛头阿傍。《楞严经》卷八谓:“亡者神识见大铁城,火蛇火狗,虎狼狮子,牛头狱卒,马头罗刹。”又《五句辛经》谓:“狱卒名阿傍,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蛇神,即佛教所说“天龙八部”之一的大蟒神摩睺罗迦,相传它是人身蛇首的乐神,护卫佛法。后在俗语中衍为“牛鬼蛇神”一词,最早见于唐代杜牡对同时代诗人李贺的评价:“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李长吉歌诗序》)比喻诗文、作品的虚幻怪诞。又如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牛鬼蛇神,纷然满纸,不复可以寓目矣。”也比喻歪门邪道、阴暗丑恶的东西。如《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至于外省那班作幕的,真真叫牛鬼蛇神,无般不有,这都是我领教过的。" 【火中生莲】
比喻虽身处烦恼中而能得到解脱,达到清凉境界。源出佛教《维摩诘经.佛道品》:“火中生莲华,是可谓稀有,在俗而行禅,稀有亦如是。”谓火中生莲是难得的,在有俗的世间行禅亦是难得的。俗语中常比喻稀有难得的事物。唐.罗虬《比红儿》诗之三五:“常笑世人语虚诞,今朝自见火中莲。”宋.苏轼《陆莲庵》诗:“陆地生花安足怪,而今更有火中莲。” 【心花怒放】
佛教以清净的本心譬为莲花,故名“心花”。《圆觉经》:“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成就正觉,心花发明,照十方刹。”唐译《华严经》卷六六:“又如满月出现虚空,令可化者心花开敷。”南朝梁简文帝《又请御讲启》:“俾兹含生,凡厥率土,心花成树,共转六尘。”后来多用“心花怒放”比喻心情开朗愉快。【正宗】
佛教禅宗称初祖达摩所传的嫡系学派为正宗。宗,指禅宗。禅宗自称“宗门”、“宗下”,称其他佛教流派为“教”。《云峰悦禅师语录序》:“不受然灯记莂。自提三印正宗。”宋陈师道《清岩化禅师疏》:“绍云门之正宗,入慧林之半座。”后泛指学业技术的嫡传正派。【功德无量】 佛家泛称念佛、诵经、布施、持戒、了生死、度众生等一切善事为功德。惰慧远《大乘义章十功德义三门分别》解释:“功谓功能,能破生死,能得涅磐,能度众生,名之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故云功德。”如请僧人做佛事,称为“做功德”;护法神吉祥天女,称为“功德天”;礼敬佛、法、僧“三宝”,称为“种功德田”等。一桩善事圆满结束,称为“功德圆满”。【本来面目】
指不加饰伪的真相。“本来面目”原是禅家语,源于《坛经行由品》,谓六祖惠能接受衣钵后,南行到大庾岭,被惠明和尚追上。惠明声明“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惠能先让他“屏息诸缘,勿生一念”。然后,惠能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当下大悟。“本来面目”在禅门中指真心、本性;见到“本来面目”也就是“明心见性”。从《坛经》的故事中可知,不思是非善恶,一念不生,即所谓“本来面目”。【因果】
佛教用以说明一切事物联系、影响和生灭变化的基本理论之一。释迦牟尼曾驳斥了古印度“外道”所持的邪因邪果、无因有果、有因无果、无因无果等说法。宋知礼《妙宗钞》谓:“了达因果皆是实相,名为深信。”深信因果是佛教徒的基本信念。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均从因缘而生,有因必有果。隋智Kal《摩诃止观》卷五之下谓:“招果为因,克获为果。”因又称因缘,果又称果报。因和果辗转相生,谓之因果报应。
佛教的因果说通于过去、现在和未来,谓之“三世因果”。“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瑜伽师地论》卷三八)是因果说的主要特点。随着佛教的弘传,因果报应之说深入民间。今广泛运用因果一词,泛指原因和结果及其内在联系。如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经验,不但懂得现状,而且明白因果。” 【导师】
最早见于佛经,其本义是引路人。如《百喻经杀商主祀天喻》:“入大海之法,要须导师,然后可去。”佛为让众生迷途知归,指示通向“彼岸”的正道,故称“大导师”。正如《佛报恩经对治品》所说:“夫大导师者,导以正路,示涅磐经,使得无为,常得安乐。”菩萨亦可称“大导师”。如《华严经》谓:“一切菩萨为大导师,引诸众生,入佛法门。”今通常指在学校中负责指导学生学习和教育的老师。【劫后余生】
佛教认为世界经历一次“成住坏空”的循环,为一大劫。在“坏劫”之末,世界将发生大火灾。此时,地狱、人间等下界众生均修习“无觉无观”而躲避到色界三禅天──光音天。于是,大海枯竭,世界空旷,七日并出,劫火从地狱一直烧到色界二禅天。待世界进入新的一轮循环又重新生成时,光音天的部分众生陆续进入下界,地狱、人间等重又充满了各类众生。这就是佛经所描绘的“劫后余生”的。图景。【别具只眼】
另有一番独特的眼力与高超的见解,与众不同,俗谓之“别具只眼”。如宋·杨万里《送彭元忠》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别具只眼”顾名思义,就是比常人多了一只眼。在佛书上,指的“色究竟天”,天主摩醯首罗(Mahes-vara)竖生在额头上的那只“顶门眼”。《在智度论》卷二描绘道:“摩醯首罗天,秦(汉)言大自在,八臂三目骑白牛。”神话小说中“灌口二朗神”的三只眼的形象,当源于此。那只“顶门眼”不是肉眼而是“天眼”,“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莫不能照”(《大智度论》卷五)。意即超尘脱俗、非同一般的。【忍辱】
梵语Ksanti,音译“羼提”,意即“忍辱”。是大乘菩萨所修“六度”之一。所谓“六度”(又名六波罗密),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这在佛经中是屡见不鲜的。如《维摩诘经·佛国品》说:“忍辱是菩萨净土。”《法华经·序品》说:“见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恶骂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这就是说,修忍辱的人,能够忍受外来的一切侮辱和恼害而不生嗔恚之心,真正能做到象《大集经》中所说的“忍辱如大地”,能承受一切。俗话说:“逆来顺受”(语见《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十二),也就是这个意思。对出家修行者来说,不论是大乘还是小乘,修“忍辱”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大小乘修持者的目的是了生死、成佛果。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断烦恼。如果修行者对于外来逆境不能忍受,就必然产生烦恼。这就没有了生死、成佛果的希望。所以忍辱,关系到他一生修持的成败。今引申为有事业心的人,若遇到意外挫折、打击和困难而不能忍受,则将一事无成。孔子曾曰:“小不忍则乱大谋”(见《论语·卫灵公》)。忍辱一词在《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中引申为“忍辱负重”,形容一个人忍受屈辱并承担重任。【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教语,谓停止作恶,立成正果。后成为一句劝人改恶从善的俗谚。如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夫佛法广大,容人忏悔,一切恶业,应念皆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汝不闻之乎”原来,在宋代的禅宗“灯录”中,已经广泛引用这句俗谚了。最初,《景德传灯录》卷二五谓“抛下操刀,便证阿罗汉果。”
到了《续传灯录》和《五灯会元》中,改成了“飏下屠刀,立地成佛。”意义升格了。其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北凉译出的《涅槃经梵行品》:“波罗倷国有屠儿名曰广额,于日日中杀无量羊。见舍利弗,即受八戒,经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命终得为北方天王毗沙门之子。”“八戒”中的第一戒为“不杀生”。佛教认为杀生属于应受地狱报应的最大恶业之一。放下屠刀就是不杀生,亦泛指不造一切恶业。不造一切恶业,就能得到种种福报,进而摆脱轮回,直至成佛。禅宗好谈立地成佛,同慧能所传顿悟之法有关。“立地”是唐宋时的口语,犹言立刻,当下。【单刀直入】
禅宗高僧启发学者须直截痛快,斩尽“葛藤”(分别杂念),故以单刀直入为喻。《景德传灯录》:“灵佑曰:„单刀直入,则凡圣尽露真谛。‟旻德曰:„若是作家战将,便须单刀直入,更莫如何如何。‟”以后常用来比喻说话、办事直接了当,不兜圈子。【净土】
“土”即国土、世界。佛教认为,“土”是由“心”而现的,心秽则现“秽土”,心净则现“净土”。一类业报相类似的众生共同感现一个国土,称为“依报”。众生的心识和业报千差万别,因此,国土、世界也是形形色色,无穷无尽。净土相对于秽土而言,其间没有生死烦恼、污浊痛苦。也称为佛土、清净世界。
经上说到的净土很多,如西方净土、弥勒净土、灵山净土、密严净土、琉璃净土等。影响最大的是西方净土,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一般所说的净土,即特指阿弥陀佛依其 “四十八愿”所建立的西方净土.《阿弥陀经》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经中还描绘了西方净土的胜妙景像。唐白居易《画西方帧记》也说:“有世界号极乐,以无八苦四恶道故也;其国号净土,以无三毒五浊业故也。”净土思想从汉末即传入中国。东晋慧远在庐山创建莲社,弘扬净土法门。后形成净土宗,专以念佛求得往生西方净土,是流行最广的宗派。俗语中或把未受到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美好之地称为净土。【现在】
《俱舍论》卷二十指出:“有作用时,名为现在。”意谓事物正在发生作用的刹那间,谓之“现在”。《维摩诘经· 弟子品》谓:“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又《金刚经》谓:“现在心不可得。”无住、不可得,均指出“现在”的特点是刹那变迁,不可滞留。佛教还有“三世”之说,即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如《百喻经· 煮黑石蜜浆喻》:“受苦现在,殃流来劫。”今常用“现在”一词,泛指目前、此刻。【现身说法】
佛菩萨均有法身、报身和化身。化身是法身的妙用,能够自在变现,度化众生。化身能够根据众生的机缘,随时随地应现于世,所谓“千百亿化身”。佛菩萨出于大悲心,不住于涅槃寂静中,出生入死,方便宣教,普渡众生,称为“现身说法”。释迦佛昔在兜率天为菩萨时,“于十方界,现身说法”(见《五灯会元》卷一)。观世音菩萨自称:“我与彼(众生)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楞严经》卷六)所现之身,包括人、天、龙、鬼乃至禽、鸟,花、树;所说之法,多至“八万四千法门”。后来,人们用自已的亲身经历和行为去劝说别人,也叫做“现身说法”。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释迦牟尼说法之初,便讲“苦谛”。佛教认为,众生在“生死轮回”中,遭受着种种“苦报”;生死之苦茫茫无边,称为苦海。《法华经· 寿量品》谓:“我见诸众生,没在于苦海。”佛教为了救渡众生出于苦海,指出了一个超越生死的“彼岸”作为修行的归宿。苦海是由无数恶业造成的。那么,要出离苦海,到达彼岸,就要回头修一切善事,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民谚“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正是劝人去恶向善的话。
收起
2013-11-14 11:22:35
第五篇:来自佛教的汉语词汇
来自佛教的汉语词汇
佛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涉及了社会历史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百科全书。佛教创立于印度,自两汉之时传人中国,逐渐和我国固有的儒教、道教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成为当时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佛教文化以佛经传译为主要途径,对汉语的音韵学、语法学、词汇学、汉字、修辞法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和影响历久不衰,绵延了近两千年。原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曾说:“现在许多人虽然否定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他一张嘴说话其实就包含着佛教成分。”可见佛教对我国汉语词汇的影响之大。
一、汉语词汇受佛教影响的方面
佛教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个方面。
(一)佛教的中国化带来了汉语词汇的极大丰富。
除了历代佛经翻译者运用各种不同的翻译方法,创造出大量与佛教有关的汉语新词,还有不少汉语中的已有的词被赋予了佛教的意义,出现了大量的“佛化汉词”,如 “空”、“解脱”。
(二)在汉语的发展史上,众多佛教词语的涌现,促进了汉语构词法的丰富与发展。
佛经翻译利用并激活了汉语固有的四字模式,使其构词能力大大加强,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汉语四字格的蓬勃发展,其中源于佛教的四字格成语占了汉语史上外来成语的最高比例,它们与汉语成语融合在一起,成为汉语词汇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次是产生了大批偏正式汉语语词,如“戒律”、“妄想”、“三生”等,逐渐改变了六朝以前汉语词汇以联合式为多的状况。
(三)佛教的传人推动了上古到中古转折时期汉语的双音节化进程。
为了适应梵文的特点,同时也为了使译文更为晓畅,佛经翻译家们在译经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的双音节词,如“如意”、“成就”、“慈善”等。
佛教对社会文化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巨大,汉语中的来自佛教词汇十分丰富。根据来自佛教汉语词汇的各个类型:从使用较多的成语、惯用语、谚语几个类别
来举例说明。
二、来自佛教的汉语词汇的类别
(一)成语
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成语源于佛教中的佛经故事、教义理论、礼俗习惯和禅宗典故,如“晏花一现”、“天花乱坠”、“作茧自缚”、“不可思议”、“五体投地”、“百尺竿头”、“点石成金”等。
根据来源,成语与佛教之源有五种情形。一是有的成语直接、完整地来自于佛教的经典,如盲人摸象、井中捞月、自欺欺人、不二法门、泥船渡河、皆大欢喜、想入非非、味同嚼蜡等。二是有的成语部分要素来自佛教经典(书籍)。如国人把佛教中“痴”毒与“妄”行结合,创立了“痴心妄想”;把“苦海无边”与“回头是岸”结合,创立了“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在“放下屠刀”之后加上自己的思想,创立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灌顶”指一种佛教仪式(把清水浇到头顶上),国人把两者合起来创立了“醍醐灌顶”。三是有的成语虽然完全来自国人独创,但同样有佛性佛缘。如国人根据佛教因果报应思想,独创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根据佛教“放生”“护生”观念,独创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四是有的成语从文字 到内容都与佛教没什么联系,完全由国人所独创,但又确实具有佛性佛缘。如“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就是中国普通佛教信徒所独创的日常劝诫语。五是有的成语来自于中国佛教高僧的活动或故事。如“痴人说梦”来自于宋朝的惠洪和尚对李邕所写的一块外围和尚墓碑的批评“此正所谓痴人说梦耳!”
由上可知,原原本本的佛性成语并不多,更多的是国人创造的佛性成语。这说明,在对待外来文化上,国人具有开放、包容、学习、接受的心态,更具有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优秀品质。
(二)惯用语
1.来自佛教戒律、教义的汉语惯用语
造口孽:“口业”是身、口、意三业之一,在“十不善业“中占了四项:妄言、恶口、两舌和绮语。(开东法师,2003:3)这表明,舌根难得清净,嘴巴是最容易造口孽的。“口业”写作“口孽”,在俗文学中较多见。
口头禅:禅宗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为宗旨,提倡直截了当的“顿悟”,甚至说,“道个佛字,拖泥带水;道个禅字,满面惭惶。” 禅宗还认为“开口即错,用心即乖”,“等你开口,堪作何用!”禅宗的末流,好取现成的经语、公案、挂在口头上,作为谈助,被斥为“口头禅”。(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1993:32)“口头禅”完全违背了禅宗“顿悟见性”的宗旨。后把口头上经常说的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话,也称为“口头禅”。2.出于佛教典故的汉语惯用语
在佛教传入我国的漫长历史中,佛经故事逐渐在民间口头流传开来。随之佛教典故便被经常引用,最终成为人们公认的词语,固定下来。它源于社会生活,形象而生动。例如:
吃十方:出家人靠信徒布施、化缘度日,俗称“吃十方”。此外,出家人云游各处,可在十方丛林中挂单,免费食宿,这是“吃十方”的又一层意思。佛经上称东南西北、四维上下的空间为“十方”或“十方世界”。
狮子吼:佛被称为“人中师子”(佛经上的“狮”字多写作“师”字)。“狮子吼”见于释迦牟尼佛初诞生时:太子(指佛出家前为悉达多太子)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师子吼,云:“天上地下,惟我独尊。”(《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关于“狮子吼”的寓意,可见《普曜经·论降神品》:“譬如师子吼,诸小虫怖惧,畅佛师子吼,降伏外异学。”佛菩萨演说决定之理,降伏一切外道异说,故称狮子吼。此外,高僧说法,有时也被誉为狮子吼。如唐·刘禹锡《送鸿举游江南》诗:“与师相见便谈空,想得高斋师子吼。“俗语中则每称悍妻恶骂为“河东狮吼”。
3.强调因果报应的汉语惯用语
佛教很注意人生现象间的因果联系,认为人生在世,时时处在因果报应之中。不论历时多么久远,一个人种下“因”,总要有“果”来报应。例如:
见阎王:阎王,又作阎罗王、焰王等。佛经中有《阎罗王五天使者经》一卷。佛教还有“冥土十王”之说,阎罗王位居第五。民间传说阎王掌管生死簿和人寿 的长短。后来人们把“见阎王”指死入冥界。
现世报:原称“现报”,为佛家所谓三世业报之一。
佛教主张善恶因果报应和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来世)轮回的理论,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个人生前的行为(业因)决定死后轮回处境的好坏,行善者或生天界,或生人间,人间又有贫富寿夭之别;为恶者或生为畜生,或生为恶鬼,或下地狱。由此因果报应的理论,佛教也便有了“十善”之说,警醒信众,引以为戒。
(三)谚语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它流传于民间,简练通俗而富含深意,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和斗争经验。
佛家传教中形成的汉语谚语。如,由“放生”而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佛塔的层次一般为单数,如五、七、九、十三级等,而以七级为最多,故有“七级浮屠”之称。塔原来是用来埋葬圣贤的身骨或藏佛经的,造塔的功德很大。然而,为死去的人造塔,毕竟不如“救人一命”的功德更大,更有意义,故俗语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意在鼓励人们奋不顾身,去援救面临死亡威胁的人。又如,由“不杀生”而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意为停止作恶,立成正果,劝人改恶从善。1.由个别佛词引申而来的汉语谚语
“无事不登三宝殿”。佛教有“三宝”之说,即教主释迦牟尼为“佛宝”,经 籍教义为“法宝”,弘扬佛法的僧团为“僧宝”,合称“三宝”。“三宝殿”即佛殿。寺门中的规矩,上佛殿时必须恭敬肃穆,进行礼拜、诵经、供养等,不得随意在佛殿里闲逛、闲聊。故俗语中有“无事不登三宝殿”之说。意思是无事不来,既来便有事相求。
2.由禅语引申而来的汉语谚语
“一客不烦二主”,本为禅语。《续传灯录》卷二八《临安府灵隐瞎堂远禅师》:“一鹤不栖双木,一客不烦两家。”后作“一客不烦二主。”《杀狗记》十二:“一客不烦二主,一发是你去。”《水浒传》二四:“常言道,一客不烦二主。大官人便是出钱的,这位娘子便是出力的。”
佛教自从两汉传入,对中国社会方方面面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汉语词汇方面尤为明显。时至今日,你只要稍作留意,便会发现人们仍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着汉语中源自佛教的词。
参考文献:
[1]王脉.佛教对汉语词汇影响的探析[J].东疆学刊,2007,24(1):81-84.DOI:10.3969/j.issn.1002-2007.2007.01.018.[2]李琳.浅论源于佛教的汉语熟语[D].天津师范大学,2008.[3]阮文程.成语佛源[D].华中师范大学,2006.DOI:10.7666/d.y875844.[4]王郦玉.佛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初探[J].宗教学研究,2005,(3):153-155.DOI:10.3969/j.issn.1006-1312.2005.0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