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基雅维利与他的《君主论》

时间:2019-05-14 19:3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马基雅维利与他的《君主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马基雅维利与他的《君主论》》。

第一篇:浅谈马基雅维利与他的《君主论》

浅谈马基雅维利与他的《君主论》 【内容摘要】1513年12月,马基雅维利的惊世之作《君主论》问世,引发了激烈争论,影响了后世许多政治家。他在书中提出人“性恶论”,君主为达目的而可以不择手段的原则,即“马基雅维利主义”。伏尔泰说他是一个“邪恶的歹徒”,休谟则称之为“伟大的天才”。恩格斯称马基雅维利为“巨人”,马克思也称他为近代政治学的先驱。

【关键字】君主国 人性恶论 君主军队 君主道德 君臣关系

美国《纽约时报》评论说:“欧洲的若干学者坚信,千百年来,人类写过三部具有永恒价值的处世智慧奇书:一是《君主论》,二是《孙子兵法》,三是《智慧书》。”恩斯特·卡西尔说:“马基雅维利对于政治行为的研究无异于化学家对于化学反应的研究„„他以科学家的冷静和沉着来看待这些东西。马基雅维利所开出的是政治处方。”

16世纪30年代起,《君主论》风靡一时,但在50年代末被列为禁书,直到19世纪70年代才得以恢复名誉,进而畅销世界。但是到20世纪后期,人们才逐渐地以平静的心情和科学的态度来研究它。在西方,这部书被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的独到、最精辟、最诚实的“验尸报告”。欧洲的若干学者都相信,千百年来,《君主论》是人类写过的三部具有永恒价值的处世智慧奇书之一。

一、马基雅维利生平简介

马基雅维利是文艺复兴时代用意大利语写作的思想家,传世的作品有《君主论》、《李维史论》、《兵法》、《佛罗伦萨史》及其它政论著作。[【美】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彭淮栋译,河南出版社2003年版,第179页。] 1469年5月3日生于佛罗伦萨没落贵族家庭,1494年参加反美第奇家族的起义。1498年起任佛罗伦萨共和国掌管军事外交的“十人委员会”秘书,负责起草政府文件和佛罗伦萨防务,并出使意大利各国和法、德等国。1513年美第奇家族复辟,遭逮捕和监禁。恢复自由后,长期隐居庄园,著书立说。1527年美第奇家族被逐后,回到佛罗伦萨,希冀重新得到任用,但新政权因其与美第奇家族有过交往,拒绝其要求,遂忧愤成疾,于1527年6月22日卒于佛罗伦萨。马基雅维利一生中最得意之作是《君主论》,这本书开创了欧洲现代政治思想的新格局,从此政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逐渐与伦理学分离,最终促进了近代政治研究的发展。在《君主论》这本书中,马基雅维利详细阐述了作为一名君主应该如何建立君主国,如何维持自己统治的长治久安,如何处理好君臣之间的关系,如何才能遏制人民的反抗,并史无前例地提出了君主对待优秀品格的态度:君主无需真的具备我们列举的那些好品格,但是却有必要表现得具备这一切品格。在马基雅维利看来真正的好君主应该是这样的:君主必须是一只狐狸以便于发现陷阱,又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吓跑豺狼。狡猾与凶猛的结合体,造就一代明君。马克思说:“马基雅维利使“政治的理论”摆脱了道德,而把“权力”作为法的基础,由此就揭开了政治思想史上的新的一页。他的权术思想又代表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的诞生。”

二、《君主论》的政治思想

《君主论》全书都围绕着一个主题,那就是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君主,应该怎么做,应该向那些方面看齐,然后围绕这些主题深入地展开了论述。马基雅维利认为,人本身就具有邪恶性,这些恶是天生的,即“人之初,性本恶”,他说:“人类的本性总是忘恩负义的,是变化多端、弄虚作假、怯懦软弱、生性贪婪的。”因此,在性恶论的基调下,他把道德和政治分离,道德归道德,政治归政治,不能让道德约束政治。所以君主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使用任何手段,甚至可以做出一些违背道德的事情,包括恶性。“如果一些恶性是为了挽救国家,那么君主就不必为这些恶性受到非议而感到惴惴不安。因为,仔细考虑每一件事情,我们会发现某些起初看似美德的行为,如果君主照着做都可能会招致灭亡,而另外一些行为初看起来是恶行,可是君主坚持做下去,却能给自己带来安全和福祉”。在人性恶的理论基础之上,马基雅维利建立了政治本位的功利主义史学观。[ 张广智:《西方史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页。]这种功利主义历史观反映在《君主论》第十四章中,马基雅维利写道:“为了训练思维,君主还应阅读历史书籍,并且研究历史上伟大人物的行动,看看他们在战争中是如何行事的,考察他们得失成败的原因,以便趋利避害。”人性本恶,这就要求君主从历史中获得经验以统御邪恶的人性,这也就形成了马基雅维利功利主义历史观。

在统治国家方面,马基雅维利提出了如何使自己的君主国长治久安的方法。特别是新建立的君主国,在新征服的土地上必须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把原来统治这些地区的血统斩草除根;二是既不改变该地区的固有法律,也不改变他们原来的赋税。在新被政府的异族土地上,各种语言风俗,文化差异很大,他认为:“对于新领地的原有居民要么善待,要不然就干脆消灭他们”、“无论从哪方面考虑,派驻军队都是下策,只有殖民才能称得上是上策。”他认为,对于一个过去习惯于自由生活的城市来说,如果占领者只是征服而并没有毁灭它,那么,终有一天,占领者会被这个城市消灭。如比萨在佛罗伦萨人奴役数百年之后,一旦遇到任何不测,人们还会立即回忆起比萨旧有的自由和法律,并迅速团结一致;而对于一些长期习惯于在君主统治下生活的城市或者地区,一旦君主家族被铲除,他们的反抗往往不够得力,结果,这使得征服国的君主轻易获得这些地方。这一点跟中国明朝覆灭后的反抗失败原因不谋而合。明朝覆灭后,清兵作为异族人用武力强行入主中原,这是一种赤裸裸的侵略。面对侵略,明朝的遗老遗少们,即所谓的南明政权做了积极的部署和抵抗,沿江布防百万大军。但由于昔日的君主不在了,刚刚推选出来的皇帝实际上没有多大权威(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他们不能团结一致地进行反抗,纵使南明政权对于清兵有人数上的优势,但到最后依然被清兵征服。纵观中国古代灭亡朝代做出的零星反抗,到最后以失败告终,无一是如此。

在军队方面,马基雅维利认为没有优秀军队的君主国,不可能有良好的纪律;重要军力优秀,君主国就肯定有良好的法律。他认为要想成为一代君主,必须要培养一支忠于自己的强大的军队,不能采用雇佣军和外国援军,因为:采用雇佣军,危害在于他们的胆怯懦弱;使用外国援军,危险性却是他们的英勇彪悍。他们都属于没有益处的一类军队。他还声称:“世界上最不确定、最不牢靠的东西莫过于没有自己的力量支撑的名声或者权力了。”回顾中国漫长的帝王史,有多少君主是因为丢失军队控制权而丧失江山的?有多少帝王是因为没有军队而成为别人的“阶下囚”或者“傀儡”的?太多,太多了。

在君权方面,他认为获得君权的方法是没有对错之分的。恶性有时候也有好的一面,那就是在影响到自身生死存亡时。他尤其强调卑劣的手段要一次性完成,日后除非有利于臣民,否则绝不可再次使用。这就鼓励了那些具有强烈政治野心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博上位,而不择手段,用尽各种手段去陷害,破坏,甚至残杀别人。据说,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这两大恶魔就是这条信仰的虔诚者,为了达到自己称霸世界的目的,可以不顾别国人民的死活,进行各种残酷的人种灭绝大屠杀。这些连续不断的恶行,遭到了人民的憎恨和反抗,最终他们以惨败收场。关于施行暴行时要一次性完成,这里有一个不久前发生的事情。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不惜把自己的姑父张成泽铲除,并且毫无留半点情面地对张成泽集团的亲属们实施“秘密消失”政策。这在外人看来当然是恶行,况且还是对自己亲人的恶行,罪不容诛,令人发指。然而,金正恩的权力不但没有得到削弱,反而变得更加巩固了。原因是他并没有连续不断的对身边的官员施加恶行,这次恶行是一次性完成的。但,我要说的是,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我觉得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这一条都是极其没有人性的,是应该得到斥责的。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没有君主(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君主只是个虚设,没有实际权力,这里说的君主是古代类型的君主)了,但是还有独裁统治,每一个统治者都应该更加关心每一个个体的利益,而不是把个体看作是自己夺取政治利益的筹码和牺牲品。

在君主所拥有的道德方面,马基雅维利认为一个君主要想保持住自己的地位,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不完全符合道德的事,并且知道是视情况抉择是否使用或保留这一手段。比如说,明智的君主应该宁肯被斥责为吝啬,而不去追求慷慨;宁愿选择被人畏惧,而不选择被人爱戴;不能够过于仁慈,而要拥有汉尼拔般的残酷;如果准守道义将对自己不利,或者使自己当初做出这个承诺的理由已不复存在,英明的君主就可以也应该不遵守信义;君主如果可能的话,还是不要背离善良之德,但如果形势所迫,那也必须知道如何着手作恶。君主最应该注意的是,应该避免被蔑视与憎恨。他还认为,世界上最得益于君主赢得人们至高尊敬的事,莫过于建立丰功伟业和做出卓越的榜样了。对一个人,君主要么做他真正的朋友,要么做他真正的敌人——也就是说,当君主开诚布公地宣布自己的立场,支持某一方或者反对某一方的时候,他受人尊敬。这让我想到了近代以来在中国发生的一件比较屈辱的事情。1904年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发生了日俄战争,面对在自己土地上发生的战争,清政府的居然保持了中立,既不支持日本,也不支持俄国,它以为这样就可以不得罪两国。其实,这是一个极其愚蠢的做法,它只会让列强更加地鄙视和敌对中国。因为胜利者不想要一个在经受考验是没有援助自己的可疑的朋友,而那个战败者也不会和你站在一起,因为你过去不愿意拿起武器与他共存亡。而中国就是处于这种尴尬之间,所以直到最后中国都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盟友。

最后,马基雅维利还谈了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关系,认为君主应该时刻想着大臣,尊敬他,使他富足,帮助他,与他共同分享荣誉和分担职责,同时让他明白如果没有自己,他就站不住脚;另一方面,应该会学会判断良臣与佞臣,要避开谄媚者。这让我想到了唐代前期,一代明君如太宗,能正确处理与臣子之间的关系,正确听取臣子的意见,并且深知“忠言逆言”,因此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美好局面;到了唐朝中后期,唐玄宗不思进取,听信高力士,安禄山等佞臣的谄媚之言,最终招致来了“安史之乱”,国家由极盛转到极衰。这是要带给我们的深刻教训。

三、后记

一直以来,关于《君主论》的讨论有很多,有的人认为它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有的人则认为它是一部教育暴君的强盗手册。在我看来,《君主论》对于一个统治者来说,是有一些可取之处,如关于如何处理与下级的关系,如何处理与人民之间的矛盾,如何维持自己的统治等等,这些都是可以采纳吸收的。但是有一些,比如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权力可以牺牲别人的利益,甚至可以不择手段,不计较道德伦理,这些是应该得到批判的。对于现代社会的个体来说,我们重读《君主论》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让自己可以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当今社会错综复杂,竞争异常激烈,要想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必须要拥有一定的技能,而《君主论》带给我们的就是这种技能。

第二篇: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观及其评价——《君主论》书评

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观及其评价

——《君主论》读书笔记

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是西方乃至世界上的一部奇书,其奇就奇在他敢于在天主教居主导的世界中摒开真善美的普世价值追求,公开地向君主提出使用权谋、为了权力不择手段这些背离公众价值的“肮脏”的思想。马基雅维利也是世界上较早把权力作为政治的核心进行研究的思想家,他的权力观使政治脱离了道德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马基雅维利也被称为“近代政治学之父”。

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一书提出了许多他对君主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权力的建议。他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了君主应该拥有的品质,并通过辩证的解释来论证君主的正确做法。他主张君主要吝啬、要残忍、要像狐狸和狮子一样聪明和凶恶、必要的时候可以背信弃义、可以为恶、要让人民都畏惧他······这种种的主张都使马基雅维利显得极度的不道德。

但是,马基雅维利的这些主张都有自己的理由,他的一切理论的基础就是他的一个著名的主张“目的总是证明手段正确”,也就是为了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至于他的这一主张是否正确,我们暂且不论,但就马基雅维利论证的过程来说,可以说是非常严谨的。他从正反两面预测了君主做法可能产生的后果,然后依据结果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论证了非道德的合利益性,他的思维逻辑就是结果大于过程。

那么,马基雅维利的这些主张到底对不对呢?要判断一个主张是正确还是错误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根据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没有绝对正确的事物,只有符合实际的暂时正确的事物。依据这个思维,我更倾向于马基雅维利君主观的正确性。理由有以下两点:

(1)目的的道德性

既然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观是建立在“目的总是证明手段的正确”这个理论基础上的,那么他所谓的目的就成为了其君主观正确与否的关键。马基雅维利在论述君主为什么要选择非道德行为的原因时,都是把道德、正义、理性作为最终目标的。比如马基雅维利在论述君主应该残酷的时候时他说“为了使自己的臣民团结一致和同心同德而残酷,比起那些坐视发生混乱、凶杀、劫掠而不顾的所谓仁慈,其实是仁慈的多了。君主也许想受人爱戴和令人敬畏二者兼备,但实际上很难做到。如果必须在二者间作出取舍,则令人畏惧比受人爱戴安全得多。”可以看出,马基雅维利并不是排斥仁慈,而是对个别人的仁慈并不能带来大多数人的安全,这对于多数人是不仁慈的。也就是说,马基雅维利要实现的是全体人民的仁慈,是一个更宏观、更全面的仁慈观。这种全局观不仅体现在仁慈的论证中,而且普遍的存在于他的整本《君主论》中。在个人道德和全民道德中,马基雅维利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全民的道德。虽然他的理论中也有君主自身的利益考虑,但是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全体人民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马基雅维利的主张是牺牲君主的个人声望来成就全民的安全、利益和道德的献身主义精神,这是需要极大勇气和忍受孤独的。(2)现实的不可为性

马基雅维利并不是一开始就主张君主的“非道德”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他是非常乐意用道德来实现道德的。但是,马基雅维利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当时的意大利割据势力非常严重,各城邦国家之间彼此仇视和敌对,整个意大利四分五裂,备受西班牙、法国等国的蹂躏。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马基雅维利主张建立一个统一的意大利,来抵御外部的侵略,实现意大利人民的安全和团结。在当时,显然,一个优柔寡断的谦谦君子是不可能完成统一意大利这个重任的,意大利需要的是一个强硬的有手段的君主。“在非常的情况下就要运用非常的手段”,从这一点上来说,马基雅维利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理论的切实实践者。

马基雅维利认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民主和仁慈是行不通的,只有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才有可能真正的保卫人民。他主张用军队和计谋和赢取战争,建立统一的意大利。在维持统治的方式上,马基雅维利也不主张过分的仁慈,因为君主的臣子们都是善用权谋、趋利避害的精明小人,因此,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就要有狮子一般的权威和狐狸一般的睿智,这样才能掌控大局。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观研究的是实然的问题,而不是应然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君主能做什么,而不是应该做什么。这是一种务实不务虚的态度,或者可以说是摒弃了虚伪表面的“正人君子”。但是,这并不是说他的理论就是正确无误的,他的理论还是有很多缺点和局限的。

首先,君主的道德不一定是高尚的,君主之所以会按照马基雅维利的说法去做,大多数时候并不是为了全民的利益,而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和财富欲望,实现自己的利益,他们很可能会为了自己的享受,加倍的盘剥人民,因此,马基雅维利主义大多数时候会成为君主们掌握权力、攫取利益的工具;其次,马基雅维利公开地提出自己的这些非道德的主张,会在全社会产生一种恐惧和效仿作用,如果君主都选择成为一个“非道德”的人,那么,大臣、人民就会为了适应君主的“非道德”而做一个“非道德”的人,这样的话,全社会就会到处充斥着欺骗、愚弄和残暴的气息,这样国家是不可能存在长久的。

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一出版就受到了许多的批评和责难,但当我读到此书时,读出的是他改变国家状况的热情和不得不采取非正常手段的无奈。他从对历史的观察和对现实的分析中找到了自己的救国救民的途径。或许他在别人眼里不是一个好人,但至少他是一个爱国的人。他的《君主论》也许不是一本好书,但至少它是公认的现代政治学的奠基之作。

第三篇:马基雅维利论文

西方哲学史(上)读书报告

(二)葩葩猫

浅谈《君主论》中马基雅维利在政治哲学上的创新

[摘要] 马基雅维利和他著的《君主论》历来备受争议但又影响深远。他政治哲学在内容、主题、方法上都较前人有着重大的转变。马基雅维利极力把他的政治理论公正地建立在事实确凿的基础上,并且将传统政治体系中的各个要素进行了重新排序。虽然后世对他在政治哲学上的理论创新褒贬不一,但他对近代政治的贡献是无法磨灭的。

[关键词]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政治哲学的逻辑基础;政治哲学各要素;评价根据。

《君主论》是给新的君主的谏言,马基雅维利想要通过这本书建议佛罗伦萨的新主人,如何巧施手段树立起新国家的正统性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正如马基雅维利在献词中所说,此书内容新颖、主题重要。其内容新颖在于,马基雅维利系统性地分析了各类新君主所处的现状,以及他们在维护统治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且详尽地罗列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法。在阐述这些内容时,马基雅维利基于自己的历史知识和政治实践,为君主摆事实、讲道理。他每言一事必引古今先例为证,目的是要说服君王相信他的建议是有效用的。在马基雅维利的笔下看不到自然法,不提君主协助传布真教的义务;同时,他也不援引《圣经》中的经文,完全不提奥古斯丁、阿奎那等早期教父。《君主论》的内容及其阐述内容的方法的确是前无古人的。其主题重要在于,当时意大利正处于四分五裂、割据混战的时期:意大利被分为五个诸候国,这些诸候国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长期处于敌对的状态。同时,意大利外部还遭到法国和西班牙入侵的威胁。马基雅维利寄希望于新君主将意大利从“蛮族的残暴与侮辱中解救出来”1,我认为这同时也是马基雅维利写《君主论》向君主谏言的真正目的。下面我就具体两个方面谈谈《君主论》中马基雅维利在政治哲学上的创新。

一、马基雅维利所预设的全新的政治哲学逻辑基础

为了建立较为可靠的政治学理论,马基雅维利预设了“性恶论”。众所周知,人性是善变的,但是如果在不确定的“人性善变论”基础上构建政治理论,犹如在流沙上建碉堡。一个君王对人性能有哪些绝对安全可靠的认定?换一种问法,即在政治意义上哪些根本的认定是永远有利于统治的?马基雅维利的回答是:明慎之君永远都将他周围的人往最坏处想。“我觉得最 1 《君主论》 第26章 西方哲学史(上)读书报告

(二)葩葩猫

好直面事物的现实层面,而非耽于对它的幻想„„一个人如果在任何方面都持有善念,那么他在众多不善之人当中定会遭到毁灭。”2在马基雅维利看来,若政治学以传统的基督教伦理观为基础,则按此法行事的君主是极其危险的。

与中古政治哲学家最大的不同在于,马基雅维利并未将权力的合法性建立在基督教教义或者圣经上,而是将“权力归于自由竞争中有手段抓到权力的人”3。我认为产生这种巨大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马基雅维利在自身政治生涯中的所见所闻和他对那个时代政治问题的深刻洞见。在当时意大利内忧外患的政治环境下,各种势力为了争夺权利也早将基督教的伦理舍弃了。世界将不再是由谦卑者来主宰,而是由有能力的强者来统治。因此“性恶论”就成了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出发点和逻辑基础,他从这个基础出发,将传统政治理论中的各个要素重新进行了排序。

二、马基雅维利对政治哲学各要素的全新排序

在《君主论》中,马基雅维利将君主应该如何维护统治并且统一意大利,作为全书的主题,这同时也是马基雅维利政治学中较为高的目标。相对这个重要的目标,传统的道德、伦理、宗教等对君王提出的要求显得如此地微不足道。因此马基雅维利将传统政治哲学中的各个要素进行了重新的定位。

首先,在马基雅维利的政治体系中,他将军事提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因为一方面,军事实力关系到君主国的生死存亡,“所有国家其首要的基础便是良好的法律和良好的军队,没有良好的军队就不会有良好的法律,有良好的军队定会有良好的法律。”4另一方面,军事实力是君主夺取政权和保有政权的最重要的手段,所以马基雅维利劝告君主“除了战争、战略和军事训练之外,不应再有其他的目标和念头。”5除此之外,他还向君主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行动方针和注意事项。

军事行动的成败,一方面取决于国家的实力,而另一方面则取决于运气。在马基雅维利笔下的“命运之神”是一位女神,她喜欢保佑年轻、英俊、有人主之相的人,其人应并兼武勇善战和慧黠坚毅的品格。战争是君王增加自身威望的最好手段,而战争的胜负与幸运女神的眷顾密切相关。其实马基雅维利真正针对的是基督教传统中的伦理观。在基督教的传统伦理观中基 23 《君主论》 第15章

《西方哲学史(下卷)》 第24页《君主论》 第12章 5 《君主论》 第14章 西方哲学史(上)读书报告

(二)葩葩猫

督徒应该仁爱、谦逊、顺从,作为君主尤其应该做到慈悲为怀、宽宏大量。而在马基雅维利看来这些所谓的基督徒美德不但无益于加强君主的统治,反而会使君主失去“命运女神”的亲睐,在战场上败于强敌,陷于不利甚至危难之中。另外,马基雅维利认为“命运只是我们行动的半个主宰,其余差不多一半,则归我们自己支配。”他理想中君主的品质应该具有罗马战士所拥有的阳刚之气,同时能够未雨绸缪、与时俱进。总之,马基雅维利摒弃了古典主义和圣经传统的道德说教,转而接受新的德行观,即为了获取和维护已到手的东西,可以采取无论什么行动的意志和能力。

其次,在马基雅维利的著作中几乎看不到“正义(justice)”的影子,在《君主论》中他似乎一直在教君主如何做恶,来应对各种形势的需要,他将前人隐秘的主题“necessity”和盘托出了。“君主需要成为一只狐狸以识别陷阱,又需要是一头狮子以震慑豺狼。”同时,“君王必须精于掩饰这种兽性,必须成为一名卓越的伪装者和假好人。”7由此可见,虚伪的道德便是君主所需要的真正的道德,也是当时君王在乱世中为保有夺取来的国家统治权必须拥有的道德。而对于自己国家的臣民,君主之恩以刻薄和寡恩为首。爱并不永远管用,恐惧则从不失灵,因为“爱戴是靠恩义的纽带维系,而人性是恶的,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随时都会背信弃义。然而畏惧,却因对于必然降临的惩罚的恐惧而留存于心。”8但与此同时,君王不能无故夺取臣民的财产妻女、滥杀无辜,以免遭到众人的憎恶失去威信。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简要地概括出马基雅维利的君主统治之术:军队是君主统治的基础,武力应和诈术相结合;君主应当使人民畏惧,但同时不应当使人民憎恨。

另外,宗教在马基雅维利的政治体系之中,只是君主统治国家的工具和手段。马基雅维利对于宗教的教义是否是真理毫无兴趣,在他的政治著作中也几乎不引用《圣经》;他以实用主义的态度来看待宗教,在《君主论》中他强调了宗教促进社会稳定和团结的作用,以及假借宗教之名侵入他国的特殊作用。关于宗教在政治中的作用,在马基雅维利另一部著作《论李维》中有更详细的论述“研习罗马史者皆可以看到,信仰对于率军征战、动员平民、维持世人的善良和使恶人蒙羞,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宗教信仰促成了良好的秩序,良好的秩序又带来好运,9因此引入信仰是罗马城幸福的主因之一。”马基雅维利在这里推崇的宗教并不是当时盛行的基

6督教而是古罗马的宗教。因为如果选择过基督教谦卑、幻想的生活,在政治上就注定要变得软 67 《君主论》 第25章

《君主论》 第18章 8 《君主论》 第17章 9 《论李维》 第11章 西方哲学史(上)读书报告

(二)葩葩猫

弱无能,注定要被那些强悍、无耻、野心勃勃的蛮族所奴役和统治。如果人们希望建立、统治起强大的君主国或者共和国,就必须放弃基督教的教诲,牺牲基督教的伦理价值原则,而用更适合实现这些目标的东西即异教徒的价值取代它。

至此,不同的要素在马基雅维利政治学中的主次关系已经很分明了:军事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实力;宗教则降级为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道德只要表面的即可;而基督教的伦理观,则由于和马基雅维利预设的政治学基础不相容,被无情地排除出了他的政治体系。

三、对马基雅维利政治哲学创新的荣辱评价

马基雅维利生前从政道路曲折,死时非常落魄潦倒,死后人们对他以及他的著作褒贬不一,甚至全然对立:有些人辱骂他是“罪恶的教导师”,但有些人称赞他是“近代政治学的奠基人”。辱骂马基雅维利是“罪恶的教导师”,是根据他在著作中公然劝导为政者“作恶”,直白地说明了他们的行为可以突破传统的基督教伦理道德底线。因此,对于虔诚的宗教徒来说,他显得像是个异教徒;对于善良的人们来说,他显得像是个教君主作恶的坏蛋;对邪恶之徒来说,他又显得太了解他们那一套了。当时基督徒们的普遍心智仍然蒙避在中世纪的迷雾之中,马基雅维利这等现实主义的突然出现,使得大部分人极为震惊。称赞马基雅维利是“近代政治学的奠基人”,是根据他将道德和政治截然分开,开辟了一条前人所未走过的道路。

我觉得在评价马基雅维利不同于前人的创新时应重视以下三个因素:当时的时代背景、他的政治思想根基和他的政治理想。

第一,古往今来,在乱世中谋得统治、取得政权的人,凭借的常常不是道德,而是权术、伪善与诡计,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马基雅维利只是将在他之前的政治学中隐微的手段和主题揭示了出来。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典政治学,把政治学与人的至善(或上帝)联系在了一起,他所讨论的是人在城邦里能否实现最高的善、得到幸福(或回归上帝)。但当时展现在世人面前现实的政治却是速朽的:政权频繁更替、战争遍布各地、人人垂涎权利。马基雅维利对他身处的时代也颇为无奈,他在《佛罗伦萨史》中提到“千万不要把过去这些**归罪于人们的天性的恶劣,而应归之于时代。”10但有一点不可否认,马基雅维利的著作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终究也脱离不了那个时代。

第二,马基雅维利极力把他的政治理论公正地建立在事实确凿的基础上。一方面表现在,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十分强调“性恶论”(第一部分已有论述)。另一方面表现在,马基雅维利 10 《佛罗伦萨史》 第三卷 第1章 西方哲学史(上)读书报告

(二)葩葩猫

是依据自身从历史研究获得的知识和政治实践积累的经验,并且按照他所看到的本来面目去传授政治的权术。估计他自己也不曾料到他所描述的、教给君主的那些策略,在公开发表后却不曾用于为善。所以我认为,那些称马基雅维利为“罪恶的教导师”的人,只看到了其中的后一方面,即马基雅维利所揭露出的古已有之的政治权术;他们不曾注意到马基雅维利为了建立全新的、可靠的政治理论体系所作的努力和创新。

第三,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理想是将意大利从蛮族的残暴与侮辱中解救出来,在《君主论》中他期望当权的君主能够实现这一利国利民的伟大事业。但在他的另一部著作《论李维》中他不仅系统地阐述了共和国,并且认为它们在某些方面优于君主国。其实我认为马基雅维利对历史上统治方式和统治者的评判,主要是根据其统治的结果而言的。凡是结果上达到了富国强兵目的君主,在他看来就是好的,就是后世的统治者们应该效仿的。马基雅维利所描述的许多权术的确具有现实性和功利性,但这些都最终指向了他从政时未完成的政治抱负。简而言之,马基雅维利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理想而不得不选择功利的。

综上所述,马基雅维利在出古入今之中,抛开了传统束缚,建立起全新的政治学体系。他依据当时的时代背景,为政治建立了“性恶论”的逻辑基础,并且为政治的各个要素重新进行定位。马基雅维利在政治哲学上所作的理论创新,为近代政治学理论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君主论

李修建译

九州出版社

2007 [2] 论李维

冯克利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3] 佛罗伦萨史

李活译

商务印书馆

1982 [4] 西方哲学史

罗素著

马元德译

商务印书馆

2006 [5] 西方政治思想史

约翰·麦克里兰著

彭淮栋译

海南出版社

2003 [6] 政治思想家读本

William Ebenstein, Alan Ebenstein 2004 5

第四篇:马基雅维利的一些名言

马基雅维利是17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政治家,也是近代以来最为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摘录一些他的名言给您,但首先要说明一点,即他讲的很多内容可能都属于人们一般所谓的“权谋”、“阴谋”,为常人所不耻,至少表面上不耻;但我认为,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而防人之心不可无,您还是可以结合您的工作实际看是否有所借鉴。另外,这些内容基本源自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这是他专门写给君主看的,所以,您看过后,不管如何评价,最好不要告知旁人。下列内容为随机排列。

明智的君主应尽力求于自身而不是求于他人。那些促使别人强大的人,将自取灭亡。

君主在政治上应只考虑有效与有害,不必考虑正当与不正当,心中应怀揣治国目的,而不是仁义慈爱。君主应同时具备狐狸和狮子的本领:狮子有足够的实力震慑群兽,却不会躲避猎人的陷阱;狐狸懂得躲避猎人的陷阱,却没有实力震慑群兽。

有权力,才有权利。所以,人们总是热衷于追求权力的。

政治追求的是成功,因为成功了就能定标准。

政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实质是依附的关系。

目的总可以为手段进行辩护,目的的达到总能够证明手段的正确。别人对我们尊重,是对我们地位的尊重,而不是对我们人的尊重。消灭敌人要趁早。

人的天性是欺软怕硬,得寸进尺。

永远不要让人对你的期望,愚蠢的人才随意许愿。是非标准永远出于成功者之手。

君主应当拥有美德,但恶行不可不用。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人的欲望与教养无关,与环境无关。得到的不想放弃,得不到的永远最美。世界只属于强者。自立者强,自强者胜,而胜者必智。

理想和道德是号召和动员别人的旗帜,但作为实际运作的手段,毫无意义。

让别人始终保持他的尊严,同时忘掉他的缺点,并习惯他的缺点,这是成功者的伟大之处。永远不要炫耀自己的成功,炫耀成功等于树敌。

真正的愚蠢者不在于干蠢事,而在于干了蠢事还不知道藏拙。

与人交谈,要牢记,1不谈论自己的成功2不议论他人的不是3不对交谈者当面否定 要明确自己的弱点,然后隐藏好。如果受伤,要掩盖受伤之处。

成功者乐于别人知晓的,是他的失败而不是成功。既要苦干,也要让你的苦干为他人所知。

不要太亲近于人,也不要太让他人亲近,因为这会让弱者对你产生依赖心理,永远不要把弱者和蠢货抗在自己的肩上。

对于自己了解的真相,对他人未必要和盘托出。自己的见识,未必总要让每个人了解。恭敬别人就是庄严自己,因为恭敬使人与人之间保持距离,不易窥探弱点。

没有一个人不被诽谤,被诽谤往往意味着开始成功。

在争论中取胜是最愚蠢的做法,真正的雄辩不是令人下不了台,而是说出自己该说的足矣。无妒忌心者,闻所未闻。

懂得隐藏起自己的精明,才是真正的精明。

君主在臣民面前要保持自己的神秘感,不能让旁人知道自己的底细。勇敢地接受一切既成事实。

要学会对别人说不,别人有求于你,是试探你的底线。

真正的成功是珍惜自己的资源和能力的,知道有些人该帮,有些人不该去管。旁人对你的期待过高绝不是好事。别人对你好,一定是有求于你。永远不要为自己的激情所左右,要始终冷静回避自己的缺陷。允许自己犯小错误,但尽量不让他人知道。始终让上司分享自己的成功;始终让上司发现自己存在有待提高之处。真正的智慧来自于痛苦的失败,真正的教养只有通过交往来取得。

胜利者无需解释,失败者莫言苦衷。

君主不能拘泥于完美正直,言而有信,在自己的利益可能因信守承诺而受损时,应当毫不犹豫地放弃诺言。

君主应该牢牢把握施恩分惠的事务,而把不得人心的事情假手他人。君主在表面上应该装作具备美德,有必要得到人们某种程度上的信赖。君主不应该受道德准则的束缚,为实现自己的目的应该使用各种必要的手段。

忽视交往对象的缺陷才能快乐生活。

真正的智慧者,不关心别人的过错,而在意别人对自己可能的威胁。被人畏惧总比被人爱戴更安全,见利忘义者比比皆是。这个世界上只有圆滑,决没有圆满。改变不了世界,就改变世界观。

另外,其他一些可作参考的:

曾国藩有言,“能忍者自安,能待者自胜”,“忍”不须多言,“待”指等候时机或拖延。永远让上司拥有对你的优越感。

永远与同级保持一定距离,即若即若离。永远不要炫耀自己的梦想和计划。谋略在精不在多,手段在狠不在杂。

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但利用他人的欲望。

成功的人在表面看上去大多是与世无争的样子。

自己的见解与多数人向左时,不要公开提,虽然不意味着不提。一个想要成功的人,第一门功课是学会自保。

让上级放松心态,让下级永不满足。适当自嘲能缩短与交谈者的距离。

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忘记既往的过失。

对上司要展示不同寻常的坚实,对下级要表示关心其利益。

这里面很多东西您一定是接受不了的。若不认同,大可一笑了之。我本也不是让您学习“尔虞我诈”,只是希望有些内容能让你宽宽心。

第五篇:马基雅维利的德性观微探论文

摘要:马基雅维利是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政治学家,是现代政治哲学的创始人之一。马基雅维利对现实世界的德性进行了适当的区分,悄悄上演了一场道德革命,前所未有地将政治置于道德之上,试图改变传统政治评价中道德的过分僭越。也正是由于这个,他被后世冠以“非道德主义”的称号。

关键词:德性;道德德行;非道德主义;人性观

尼可罗·马基亚维利(公元1469-1527年),是意大利著名的政治思想家,他的代表作《君主论》历来是备受争议的著作之一。同样的,马基雅维利的德性观,历来也是学界争论较多的地方。马基雅维利主张道德应该与政治分离开来,政治的合理性不应该由世俗世界的个人道德标准加以评价,对现实道德的认识开启了马基雅维利政治哲学的篇章。也正是由于这种主张,马基雅维利被冠以“非道德主义”的称谓。然而,非道德并非不道德,放弃道德或者是否认道德,而是将道德的干预排除于政治活动之外,赋予政治哲学一种全新的非道德主义的风格。

一、人性世界的非道德性

在马基雅维利看来,现实世界中,处处体现了人性是恶的,他这样说道:“关于人类一般可以这样说,他们是忘恩负义、容易变心的,是伪装者、冒牌货,是逃避危难、追逐利益的。当你对他们有好处的时候,他们足整个属于你的;

正如我前面说的,当需要还很遥远的时候他们表示愿意为你流血,奉献自己的财产,性命和自己的子女,可是到了这种需要来临的时候,他们就背叛你了。”“人们对自己父亲的死的忘记比遗产的丧失还要快。”“人们心中的贪欲如此顽强,无论他们的地位升到多么高也摆脱不了;自然把人造成想得到一切而又无法做到;这样,欲望总足大于获得的能力。于是他们对自己获得的总觉得不够,结果对自己不满意。因为有些人想要得到更多一些,而另外一些人害怕失去他们现有的东西,随之便是敌对和战争。”以上论断充分说明了马基雅维利的人性恶观点。人性恶是马基雅维利德性观的前提,正是因为现实世界中人性充满了恶与纷争,马基雅维利才确立了他的非道德主义的德性观。

二、公共德性与私人德性的划分

由于人性是恶的,个人德性运用在公共政治领域中有可能引致毁灭性后果。那怎样才能将道德与政治划分开来呢?不同于中国的韩非子直接将道德加以否认,马基雅维利将道德分为公共道德与私人道德。在古典政治哲学中,私人生活与政治生活中的善于恶是并行不悖的,我们都知道政治生活是有别于私人生活的,一个好人未必是一个好的政治家。然而在传统道德评价中,却每每加以混淆。基于此,马基雅维利将德性分为公共德性与私人德性,公共德性强调的是一种公共善,出于国家目的与国家理性,马基雅维利认为统治者可以用各种手段来实现国家目的。由此马基雅维利为恶在公共德性中留出了空间。如果一个人为了国家利益,公共目的而做出恶行,这个人仍然具有公共美德。对于统治者或政治家而言尤其如此。“为了使臣民团结与忠诚,他应当不介意背负残忍之恶名”,“为了维护国家,他必须背信弃义、不讲仁慈、悖离人道、违反神道”。可见在马基雅维利那里,公共善可以由恶得以实现。两种道德德性的划分并不是意味着马基雅维利强调公共德性而简单的否认私人德性。他同样认为私人德性在其应该存在的范围有重要作用,比如改造人的心灵,养成良好的品质等等。公共德性与私人德性的划分凸显了马基雅维利德性观的内涵与实质,为其政治思想提供了理论根基。

三、马基雅维利德性观的意义

马基雅维利提出了现在政治哲学中道德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将传统的基督教中所提倡的道德,转化成世俗化的,服务于现实政治的道德。马基雅维利把道德加以现实化、世俗化,使之脱离了理想性的古典道德和超越性的基督教道德。后世的霍布斯,孟德斯鸠等都是在马基雅维利的基础上,对道德进行深入分析,自觉从现实出发构建现实所需要的道德。透视马基雅维利的德性观,可见他的确发动了一场道德观念的变革。在古典政治哲学中,做一个有德行的人是关注自身灵魂的完善与超越,是自我与上帝的沟通。这样的德性是自给自足的,是以自身的灵魂净化为目的的,不需要对外寻求价值的实现。

从这样的私人道德推导出来的国家公共德性,也是带有强烈的私人道德色彩,比如要求一个国家的统治者需要具有个人美德,国家行为的目的与手段要符合道德等等,这样的政治是道德性的政治。而马基雅维利做的就是打破了这种传统政治道德观,通过对现实人性的认识,将道德分为公德与私德,个人可以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而以国家目的和集体利益为前提的行为却用公德来衡量。这样,马基雅维利就打破了古典政治哲学中道德与政治同构的传统,改变了两者的关系。不是政治符合道德,而是将道德分成司职与不同领域的公德与私德,而这种对道德的分解一定程度上就是让道德去符合政治。马基雅维利的德性观是其政治思想的基石,从这样的非道德德性论出发,就能为君主的恶性开脱,君主为了共和国的利益可以不择手段,甚至放弃道德。这样马基雅维利就使得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合理性与合法性。从马基雅维利开始到霍布斯,孟德斯鸠,亚当斯密,这种从现实世界的人性出发,来认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方式,一直沿用至今,影响深远。西方政治哲学正是从马基雅维利这里开始,开启了现代政治哲学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马基雅维利.君主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2]斯金纳,马基雅维里[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5.[3]阿尔都寒.哲学与政治[M].吉林:人民出版杜,2003.

下载浅谈马基雅维利与他的《君主论》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马基雅维利与他的《君主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基论文-论人工智能

    聪明的电脑 ——论 人工智能 对人工智能一词的最早理解,来源于斯皮尔伯格的电影《A·I》,那时我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仅停留在“机器人能不能和人谈恋爱”这个层面上。 当然,人工智......

    功 利论 、 道义论 与马 克思主义伦理学(大全)

    维普资讯 http://www.xiexiebang.com „ 东南学术)o2 2o 年第 1 期 功利论 、道义论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魏 英 敏 摘 要 :功利论 与道义论是传统规范伦 理学 的两种不 同的理论形态......

    从马基雅维里那里学习到的十项商业和领导力课程

    从马基雅维里那里学习到的十项商业和领导力课程很少有历史人物象尼科洛•马基雅维里这样,获得的评价经常分化成为两种极端情况。实际上,在回溯到五百年后,这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哲......

    政府论与社会契约论(君主论读后感)原创论文

    《政府论》与《社会契约论》 然而,这时统治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却不顾时代的要求,反其道而行之,大肆宣扬“君权神授论”和“王权无限论”,试图进一步强化王权,削弱议会的权力,把混......

    维果茨基与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是前苏联(俄国)的心理学家,在发展心理学史上,他的思想,独树一帜,不仅被俄国,而且被西方心理学界所推崇。在当今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形势之下,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与之......

    论教师的名与利

    论教师的名与利 我觉得要探讨这个话题,首先要弄清楚,名和利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只有认清了问题本源,我们才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会人云亦云。 “名”,很好理解,“名声”“名誉”......

    【马基作业】读《人生与智慧》有感

    读《人生与智慧》有感 经朋友的介绍,我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读了《人生与智慧》这本书,一本书或者一堂课只要有一句话能触动我们,那就是一本好书、一堂好课了。在阅读前,总认为和......

    马哲论文《论自由与法律》

    论自由与法律 “自由”一词是在哲学中经常被提及的问题。那么什么是自由?它与法律的关系如何?法律是限制了人们的自由还是赋予了人们更多的自由? 从哲学上看,自由有一个核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