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徙木立信论 毛泽东

时间:2019-05-14 19:36: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商鞅徙木立信论 毛泽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商鞅徙木立信论 毛泽东》。

第一篇:商鞅徙木立信论 毛泽东

文章名:商鞅徙木立信论

少年毛泽东 作者:毛泽东 创作年代:1912 国文教员:柳潜 柳潜的评语:

“实切社会立论,目光如炬,落墨大方,恰似报笔,而义法亦入古。逆折而入,笔力挺拔。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力能扛鼎,积理宏富。有法律知识,具哲理思想,借题发挥,纯以唱叹之笔出之,是为压题(点题)法,至推论商君之法为从来未有之大政策,言之凿凿,绝无浮烟涨墨绕其笔端,是有功于社会文字。”[1] 编辑本段原文 商鞅徙木立信论

毛泽东

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谓予不信,请罄其说。

法令者,代谋幸福之具也。法令而善,其幸福吾民也必多,吾民方恐其不布此法令,或布而恐其不生效力,必竭全力以保障之,维持之,务使达到完善之目的而止。政府国民互相倚系,安有不信之理?法令而不善,则不惟无幸福之可言,且有危害之足惧,吾民又必竭全力以阻止此法令。虽欲吾信,又安有信之之理?乃若商鞅之与秦民,适成此比例之反对,抑又何哉?

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纪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最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吾于是知吾国国民之愚也,吾于是知数千年来民智黑闇、国几蹈于沦亡之惨境有由来也。

虽然,非常之原,黎民惧焉。民是此民矣,法是彼法矣,吾又何怪焉?吾特恐此徙木立信一事,若令彼东西各国文明国民闻之,当必捧腹而笑,噭舌而讥矣。乌乎!吾欲无言。

【编辑本段译文】

我读史书读到商鞅搬移木杆树立诚信一事,不禁慨叹起我国国民愚昧,执政者煞费苦心,几千年来民众不觉悟、国家接近走向灭亡的悲惨命运来。认为我说的不可信,请允许我详尽地说出我的道理。法令,是谋求幸福的工具。法令如果好,它让我们民众获得的幸福就一定多,我们民众正担心不公布这些法令,或者公布后担心这些法令不产生效力,一定竭尽全力来保障它,维持它,务必使它达到完善的目的为止。政府和国民互相维系,哪有不信任法令的道理呢?法令如果不好,那不但没有幸福可言,而且还有足够让人恐惧的危害,我们国民又一定会竭尽全力来阻止这些法令。即使想要我们信任(法令),又哪有相信它的道理呢?就如商鞅与秦国民众之间(具有同样的利害关系),却恰恰运用跟政府与国民互相信用相反的方法(即运用徙木立信的办法)去做,这又是为什么呢?

商鞅的法令是好法令。如果试着翻阅一下我国四千多年的记载,寻求那些利国福民的伟大的政治家,商鞅不是位居第一吗?商鞅处在秦孝公时代,中原局势极不安定,战事正盛,全国民力疲惫,(达到了)不能够言说和描述(的程度)。在这种情势下,却想战胜各诸侯国,统一中原,不很难吗?在这种情势下,变法的命令出台了,这些法令惩罚坏人来保护人民的权利,鼓励种田织布来增加国民的财力,崇尚战功来树立国威,把贫困、懒惰者收为奴隶来杜绝人力、物力资源的损耗。这确实是我国从来没有过的重大政策,国民害怕什么而不相信呢?一定要(通过)搬移木杆来树立诚信,我从这里知道了执政者都费了苦心,我从这里知道了我国国民愚昧,我从这里知道了几千年来民众智慧缺乏、国家差点儿走向灭亡的悲惨境地是有原因的。虽然这样,但一件不寻常的事情开始出现时,百姓对此会感到惊惧。国民是这些国民,法令是那些法令,我为什么对此感到奇怪呢?我只担心这搬移木杆树立诚信一事,如果让东西方各国文明程度高的那些国民听了,一定会捧着肚子大笑,(或者)高声讥诮。唉呀!我不想说了。

【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1912年春,毛泽东以第一名考入湖南省立高等中学学习。同年6月,学校举行了一次作文大赛,毛泽东这篇论说文夺得头名。

作为班主任和国文老师的柳潜,头一个翻出来的便是毛泽东的卷子。举贤不避亲的柳潜,写毕评语后破例给了满分。柳潜的同事看了,也一致认为毛泽东“才气过人,前途不可限量”,没有任何疑义。作文仅500字,柳潜的眉批和总评就有150字。“实切社会立论,目光如炬,落墨大方,恰似报笔,而义法亦入古。逆折而入,笔力挺拔。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是有功于社会文字。”

不难想象,柳潜批阅时的快慰与喜不自胜,对这篇见解独到、文笔一流的作文,除了赞美、推崇与激励,竟还有超出尊重的敬畏。然而,这篇作文在今天却可能会遇到麻烦。除了与800字的高考要求明显不符,容易引发疑义的还有“报笔”。

“报笔”说的是报上文章的笔锋,此处指新闻评论笔锋。当日的代表人物是梁启超。梁启超嗅觉灵敏,立论锋利、思想广博、议论新颖,行文流利畅达,文思如涌,极富鼓动性。怀揣忧国忧民的政治情怀,想用笔惊醒国人睡梦的梁启超,笔锋无数次打动过毛泽东。清朝秀才出身的柳潜并不泥古,不喜欢弟子读那些内容老化、与时代脱节的文章,也不让弟子只在“统编”教材里使劲,柳潜有意引导毛泽东学习梁启超的文风。作文比赛前一个时期,毛泽东遵循师命,几乎每天都要交给柳潜一件强化训练的习作。想必这些训练同样得益于“报笔”之深锐观察,同样深受梁启超的影响。解放后,毛泽东曾向老师符定一打听柳涤庵(柳潜)的下落,得知“此人早已谢世,子孙后代情况不明”,毛泽东深感遗憾:“可惜了。袁大胡子不喜欢的梁启超式的新闻记者的手笔,是我向柳涤庵老师学来的。那篇《商鞅徙木立信论》,他给了我100分。”

“报笔”是一种引领,是时代变革的先声,是社会风向的潮涌浪卷。为文终是为人。毛泽东终成文章大家,与其胸襟、抱负、个性及才情等等莫不相关。而在这其中,柳潜激赏的“报笔”磨砺,对毛泽东无疑起到了巨大的导向作用。

第二篇:毛泽东中学时代作文 商鞅徙木立信论及翻译

商鞅徙木立信论 毛泽东

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谓予不信,请罄其说。法令者,代谋幸福之具也。法令而善,其幸福吾民也必多,吾民方恐其不布此法令,或布而恐其不生效力,必竭全力以保障之,维持之,务使达到完善之目的而止。政府国民互相倚系,安有不信之理?法令而不善,则不惟无幸福之可言,且有危害之足惧,吾民又必竭全力以阻止此法令。虽欲吾信,又安有信之之理?乃若商鞅之与秦民,适成此比例之反对,抑又何哉?

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纪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最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吾于是知吾国国民之愚也,吾于是知数千年来民智黑闇、国几蹈于沦亡之惨境有由来也。

虽然,非常之原,黎民惧焉。民是此民矣,法是彼法矣,吾又何怪焉?吾特恐此徙木立信一事,若令彼东西各国文明国民闻之,当必捧腹而笑,噭舌而讥矣。乌乎!吾欲无言。

译文:

我读史书读到商鞅搬移木杆树立诚信一事,不禁慨叹起我国国民愚昧,执政者煞费苦心,几千年来民众不觉悟、国家接近走向灭亡的悲惨命运来。认为我说的不可信,请允许我详尽地说出我的道理。

法令,是谋求幸福的工具。法令如果好,它让我们民众获得的幸福就一定多,我们民众正担心不公布这些法令,或者公布后担心这些法令不产生效力,一定竭尽全力来保障它,维持它,务必使它达到完善的目的为止。政府和国民互相维系,哪有不信任法令的道理呢?法令如果不好,那不但没有幸福可言,而且还有足够让人恐惧的危害,我们国民又一定会竭尽全力来阻止这些法令。即使想要我们信任(法令),又哪有相信它的道理呢?就如商鞅与秦国民众之间(具有同样的利害关系),却恰恰运用跟政府与国民互相信用相反的方法(即运用徙木立信的办法)去做,这又是为什么呢?

商鞅的法令是好法令。如果试着翻阅一下我国四千多年的记载,寻求那些利国福民的伟大的政治家,商鞅不是位居第一吗?商鞅处在秦孝公时代,中原局势极不安定,战事正盛,全国民力疲惫,(达到了)不能够言说和描述(的程度)。在这种情势下,却想战胜各诸侯国,统一中原,不很难吗?在这种情势下,变法的命令出台了,这些法令惩罚坏人来保护人民的权利,鼓励种田织布来增加国民的财力,崇尚战功来树立国威,把贫困、懒惰者收为奴隶来杜绝人力、物力资源的损耗。这确实是我国从来没有过的重大政策,国民害怕什么而不相信呢?一定要(通过)搬移木杆来树立诚信,我从这里知道了执政者都费了苦心,我从这里知道了我国国民愚昧,我从这里知道了几千年来民众智慧缺乏、国家差点儿走向灭亡的悲惨境地是有原因的。

虽然这样,但一件不寻常的事情开始出现时,百姓对此会感到惊惧。国民是这些国民,法令是那些法令,我为什么对此感到奇怪呢?我只担心这搬移木杆树立诚信一事,如果让东西方各国文明程度高的那些国民听了,一定会捧着肚子大笑,(或者)高声讥诮。唉呀!我不想说了。

第三篇:徙木立信说诚信

《徙木立信说诚信》

诗云: 统一六国秦嬴政,徙木立信栎阳城。卫鞅变法犹可鉴,取信于民国兴盛。

“徙木立信”的故事出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说起来此故事的发生地在阎良的石川河与清河之间有一先秦之古城“栎阳”,它是先秦的古都,也是商鞅变法的起源所在地,成功所在地。相传秦孝公时期孝公重用卫鞅(商鞅),卫鞅欲变法图强,却恐天下人对他有非议,尽管法令已定拟好却未公布于天下,主要是怕百姓不信任与他,于是他在栎阳城市场之南门,竖立了一根三丈之长的木柱,并告知人们:如若有人将此木柱移至北门,便赏十镒(一镒等于今天的二十两,也有说二十四两)黄金,百姓听后感到惊讶而不相信,自然无人去移,这时他又说:如若有人将此木移至北门赏黄金五十镒。便有一莽汉上前将木柱移至到了北门,他便立即赏给了莽汉五十镒黄金,以表明他没有欺诈和失信。最终因诚信颁布了新的法令,也使其变法成功而使秦国强大起来,最后统一了六国。这个故事不正是今天我们常说的“诚信赢天下”吗?

是的,诚信可赢天下,诚信是立国之本;诚信是立法之本;诚信是立业之本;诚信是为人之本.......纵观天下,不管是党纪,国法乃至于民间的契约、合约、协议不充分说明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都是要求诚实守信的具体表现吗?不正是对不诚实守信的制约吗?就我们行业来说,如:公路建设中的各种招投标合同;公路养护中的目标责任书;安全生产合同。路政管理中如:超限超载运输,在超限超载通行证中就很清楚的说明“监护人员应认真核查,如遇车辆实际装载与通行证不相符的,该通行证作废并责令停驶,记入超限超载黑名单”,当然各行各业都有诸如此类约定守信文书。这些恰恰说明和彰显了诚实守信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及至一个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所以说:纵观古今,从商鞅变法秦统一六国之强大,再到我们习总书记提出“强国梦;八项规定;反腐倡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的今天,及其重要的显示了“党无信则衰、国无信则倾、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赢”。让我们在习总书记的领导下,坚定不移的用诚实守信强党、强国、强军、强民、强心,强交通,把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用诚实守信赢得世界的赞誉!

第四篇:读《徙木立信》有感

读《徙木立信》有感

四年级一班游甜甜

我读了国学经典中的《徙木立信》后,这个故事是让我们要讲信用,做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所以我读了这篇文章后,有许多感受要我发肺腑之言。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战国时,秦孝公命令变法商秧,准备好后,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出了个主意,让人在集市上竖了一根木头贴出告示:谁把木头搬到北门,就可以得到十两黄金。但大家看了想这个也太不可思议了,谁也不敢上前搬那根木头。商秧看到了把十两黄金改为五十两黄金。人们都议论纷纷。最后十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北门,商秧给了他五十两黄金。人们后悔没有去搬木头,商秧取得了百姓的信任。于是,他颁布了变法的政令,新法很快推行开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不管是说话或做事都要做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道理。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只有诚实守信才能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第五篇:读《徙木立信》有感(41)

读《徙木立信》有感

大邑县三岔小学四年级一班甜甜

我读了国学经典中的《徙木立信》后,这个故事是让我们要讲信用,做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所以我读了这篇文章后,有许多感受要我发肺腑之言。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战国时,秦孝公命令变法商秧,准备好后,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出了个主意,让人在集市上竖了一根木头贴出告示:谁把木头搬到北门,就可以得到十两黄金。但大家看了想这个也太不可思议了,谁也不敢上前搬那根木头。商秧看到了把十两黄金改为五十两黄金。人们都议论纷纷。最后十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北门,商秧给了他五十两黄金。人们后悔没有去搬木头,商秧取得了百姓的信任。于是,他颁布了变法的政令,新法很快推行开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不管是说话或做事都要做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道理。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只有诚实守信才能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下载商鞅徙木立信论 毛泽东word格式文档
下载商鞅徙木立信论 毛泽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商鞅立木建信

    商鞅立木建信 原文: 商鞅变法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

    毛泽东论工作方法

    毛泽东论工作方法惠 民稿件来源:南阳日报在改进工作方法、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重温毛泽东同志在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关于领导工作方法的重要论述,虽然时隔半个......

    信立天下

    看3158信立天下 体会3158诚信之旅 3158信立天下,3158诚信之旅。如何来诠释这句话呢,如何理解信立天下,体会诚信之旅呢?接下来让我为大家介绍公司的资深员工侯主任,在他身上我们将......

    毛泽东论科学发展观(★)

    毛泽东论科学发展观 ——心得体会 毛泽东,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他生长的那个年代,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生产力比较落后,但是毛泽东同志在当时却可以发表“论科学发展”......

    毛泽东论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

    guanyu毛泽东论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共产党员应该紧紧地和民众在一起,保卫人民,犹如保卫你们自己的眼睛一样,依靠人民,犹如依靠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一样。 ——毛泽东:《中共中央为......

    毛泽东论作风建设

    毛泽东论作风建设: ★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这些干部和领袖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读后感

    中国,昨天,今天与明天 ——读《论人民民主专政》有感 众所周知,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但却对“人民民主专政”一词我有着颇多的不了解。然而当我阅读毛泽东所写的《......

    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时期

    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建党思想 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是一个小资产阶级成分极其雄厚广大,而产业无产阶级人数很少的国家。中国共产党要壮大发展自己的组织,加强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