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序-英汉语的区别

时间:2019-05-14 19:40: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序-英汉语的区别》,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序-英汉语的区别》。

第一篇:语序-英汉语的区别

比较英汉语的区别,迅速提高英语水平——语序

读者可能累些,但请用心阅读,并彻底理解,绝对值的)

英语和汉语的区别很多,这里我想重点谈谈语序方面。我希望这篇文章帮助读者在大脑中,建筑起正确的英语语序,这样你的英语能力会得到显著提高。

我试图把一个句子由简到繁做一个演变;每一次演变用汉语和英语分别描述,我们从中体会英语和汉语的区别。

1)我去——I go.2)我去你那里——I go over to yours.3)我坐公交车车去你那里——I go over to yours by bus.注意!!:上面3)和前面1)、2)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即汉语句子当中,动词的顺序发生了变化。3)句中,汉语动词“坐(公交车)”和“去”一齐用来描述完整的行为。而相应的英语句子,仍然只用一个动词“go”,而且它的位置在句子中仍紧紧跟在主语的后面。当然,同一种行为,英语也有别的表达方式,如:

I take bus(and go)to your place.——显然,括号里的动词可以省略,也应该省略。这个句子与3)当中的英语句子比较,更加强调作“坐公交车”的动作。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谓语动词紧跟在主语后面,而且只有一个谓语动词。在这里,英语用两个谓语显得多余。正如我们在这个句子里看到的,用一个介词“to”,把“go”的动作表示出来,或用“by”表示出了动作“take”。所以,顺便在这里强调一下,熟练使用介词是学习英语的一个重点。

4)我在上午10点钟,坐公交车去你那里——Igo over to yours by bus on 10 o’clock in the morning.这里的英汉两个句子的差别很多:我们发现在汉语句子当中,限定动作的成分在谓语的前面,如“上午10点钟”。如果把动词“去”看作核心谓语,那么“坐公交车”也可以视为“去”的修饰成分。

反观英语句子,我们发现主语、谓语的句子,始终没有发生变化,而且所有的修饰限定成分都排在谓语的后面。这就是正常的英语句子。如果把限定成分做个位置上的更改,那么就会起到一个强调作用,如:

To your place, I go over by bus on 10 o’clock in the morning.但是大家必须注意,这句话的语序是非正常的英语语序。英语当中,用非常规的语法表达情感的方法,还可以在虚拟语气中见到:

If I were you, I would have killed him.显然,这里系动词“were”跟在第一人称代词“I”后面,是违反常规的。正因为这个道理,它才可以承载特殊的情感。

5)从现在起,我把英语句子放在前面,然后把相应的汉语句子跟在下面,我们细细地品一下汉语和英语的区别:

I go over to yours by the bus, which both of us loves to take, on 10 o’clock in the morning.汉语句子:

明天上午10点,我乘坐我们都喜欢乘坐的那个公交车到你那里。

首先,英语当中主语和谓语在句子中的位置是不变的,可以说不可以撼动的。“which both of us love to take”,作为独立身份紧紧跟在被修饰词“bus”的后面。英语句子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修饰成分紧紧跟在被修饰成分的后面,偶尔也放在被修饰成分的前面。这一点务必记在心里。当然,修饰成分和被修饰成分之间,也有隔着别的词的时候,但那种情况非常少见,而且只有在句子的意思本身不会因为错位出现误会时见到。如,I go over to yours as soon as possible that is 10 blocks away at least from me.这里“that”引导的

定语从句,和被修饰成分“place”之间隔着短语“as soon as possible”,但是定语从句显然不可能修饰这个短语。

本项中,英语句子,I go over to yours by the bus, which both of us love to take, 10 o’clock in the morning,可以通过词序的调整,把独立成分“which both of us love to take”无缝地融入到整句中。但此时,必须遵循“修饰成分紧跟在被修饰成分后面的原则”。所以,可以这么表达:

I go over to yours 10 o’clock in the morning by the bus both of us love to take.显然,通过把“the bus”的位置调整到句子的末尾,定语从句和被修饰成分就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而听者,也会通过不受干扰地接受修

汉语与英语语序差别

⑴ 在英语中,谓语动词紧跟主语,且在句中的位置不变,修饰成份(这里的修饰成份是指修饰谓语的成份,一些状语)都在谓语动词后面;在汉语中,随着修饰成份的增加,谓语与主语分开,修饰成份在谓语的前面。

⑵ 在英语中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修饰成分紧紧跟在被修饰成分的后面,而在汉语中,修饰成份在被修饰成份之前。

⑶ 在英语中,使用介词代替汉语中的动词。

第二篇:汉语的语序

古汉语的语序

古汉语的语序和现代汉语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句子六种成分的位置基本是相同的,可以表示为:〔状语〕,(定语)主语 ‖〔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但是在古代汉语中也有和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宾语前置、谓语后置和定语后置等。

宾语前置

主要情况有以下几种:

(一)疑问代词作宾语:古代汉语中常用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曷、胡、恶、奚、安、焉”等,可用于问人、问事、问地点。先秦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必须放在谓语动词之前。例:寡人将谁朝而可?(《战国策·燕策》)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盗者孰谓?谓阳虎也。(《公羊传·定公元年》)大王来何操?(《史记·项羽本纪》)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战国策·齐策》曰:“奚冠?”曰:“冠素。”(《孟子·滕文公上》)天下父母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如果动词前有能愿动词,疑问代词也应放在能愿动词之前。例: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的时候,也应放在介词之前。例: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贾谊·论积贮疏》)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赵策》)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滕文公上》)何以战?(《左传·庄公十年》)先生何以幸教寡人?(《战国策·秦策》)学恶乎始,恶乎终?(《荀子·劝学》)这种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格式,一直为后来写古文的人沿用。例: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而今安在哉?(苏轼《前赤壁赋》)吾何以传汝曹哉?(汪琬《传是楼记》)

(二)否定句代词作宾语:这种句式需要同时具有两个条件:

1、句子必须是否定句,必须有表示否定的副词或代词“不、未、无(毋)、莫”等。

2、宾语必须是代词。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论语·卫灵公》)主贤明,能听汝;不明,将不汝听。(《韩非子·外储说下》)愿,吾爱之,不吾叛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孟子·滕文公上》)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左传·昭公十二年》)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诗经·魏风·园有桃》)舜丧于沧梧之野,盖三妃未之从也。(《礼记·檀弓上》)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如果动词前有能愿动词,代词宾语也应放在能愿动词之前。例: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晋君之惠也,未之敢忘。(《国语·晋语》)否定句代词作宾语要求不如疑问代词作宾语时严格,因而同时满足了以上两个条件代词宾语也可以不前置,先秦汉语中两种格式都有出现。例: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有事而不告我,必不捷矣。(《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圣人不爱己。(《荀子·正名》)汉果不击我。(《汉书·赵充国传》)汉代以后后置现象逐渐多了起来,但后世的作者也有仿照上古的句式使用宾语前置的情况,例: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故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彼不我恩也。(柳宗元《童区寄传》)而狼未之知也。(马中锡《中山狼传》)

(三)宾语用代词复指:古代汉语中为了强调宾语,使宾语前置以后,还可以借助指示代词“是、之”复指前置的宾语。句子格式为:宾语 + 是(之)+ 谓语动词。例: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左传·僖公十五年)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左传·僖公十五年》)秉国之均,四方是维。(《诗经·小雅·节南山》)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于求之问。(《论语·先进》)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愎谏,违卜,固败是求,又何逃焉?(《左传·僖公十五年》)寡人其君是恶,其民何罪?(《国语·晋语》)宾语用代词复指的格式中,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加“唯(惟)”,形成“为„„是(之)„„”的固定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很明显。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左传·宣公十二年》)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左传·成公十三年》)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当臣持竿临河时,心无杂虑,惟鱼之念。(《列子·汤问》)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如果前置的宾语是由疑问代词“何”作定语的定中结构短语,那么复指的指示代词一般用“之”。例: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国语·越语》)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列子·说符)孔子曰:“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夫子居之,何厌之有?(《论语·子罕》)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商君书·更法》)如果前置的宾语是代词,有两种方法:

1、沿用原来格式,复指的代词只用“之”。例: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乎?(《左传·宣公二年》)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谷梁传·僖公二年》)故事求远而失近,广藏而狭弃,斯之谓也。(《新语·资质》)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2、不用复指代词,直接把代词“是”放在谓语动词之前。例:维叶莫莫,是刈是濩。(《诗经·周南·葛覃》)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往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四)强调介词的宾语:除了以上三种情况外,古代汉语中再强调介词的宾语时,也常把其宾语放在介词的前面。尤其是介词“以”的宾语。例:《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军喊杀声震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史记·项羽本纪》)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左传·僖公四年》)秋阳以暴之,江汉以濯之。(《孟子·滕文公上》)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上》)若晋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则朝以死。(《左传·僖公十五年》)侨闻之,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左传·昭公元年》)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李斯《谏逐客疏》)除了强调介词“以”的宾语而使之前置以外,其他一些介词有时也具有相同的做法。例:日居月诸,东方自出。(《诗经·邶风·日月》)其一二父兄惧坠宗主,私族于谋而立长亲。(《左传·昭公十九年》)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墨子·非乐上》)

此外,还有一种宾语前置的情况是不用复指代词,直接把代词宾语放在动词之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只限于“是”,其它代词不多见,例: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转·齐桓公伐楚》)

谓语后置

谓语后置主语在前谓语在后是现代汉语的常规句式,但在古代汉语中有谓语后置的现象,主要表示感叹或疑问语气。

(一)表示感叹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败矣,子所使求马者!(《列子·说符》)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史记·鲁仲连列传》)大哉,尧之为君!(《论语·泰伯》)宜乎,百姓之谓我为爱也!(《孟子·梁惠王上》)善哉,祁黄羊之轮也!(《吕氏春秋·去秋》)

(二)表示疑问语气。例:子也,言伐莒者?(《吕氏春秋·重言》)何哉,尔所谓达者?(《论语·颜渊》)何哉,君所谓逾者?(孟子·梁惠王上)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1.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2.用之.“中心词+之+后置定语”的形式。如:“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钴姆潭西小丘记》)3.用“者”又用“之”。“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

状语后置

在文言文中状语后置也是一种很常见的语序。壮语后置的情况:

1、含有介词“于”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2、含有介词“以”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例: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纪》)

3、含有介词“乎”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4、还有的句子省略了介词并且把状语后置;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现代汉语在表示强调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古汉语的倒装语序!!

第三篇:聋人手语与汉语语序的一些差异

聋人手语与汉语语序的一些差异

聋人手语与汉语相比语序有些差异:

1)先打出表示行为的目的词语,后打出表示行为的对象的词语。

例如:汉语:我想回家。

手势语:家 回 我想

2)先打出外界感受到的某种信息,后打出这种信息引起的反应。

例如:汉语:快灭火。

手势语:火 快 灭

3)先打出被修饰、限制的事物名称,后打出表示修饰、限制的手势语词。

例如:汉语:我有一件新衣服。

手势语:衣服 新 我 有一

(4)出表示某件事物或意愿的手势语词。

例如:汉语:我没有吃饭。

手势语:吃饭 没有

(5)用手势语词表示疑问句时,往往先打出被疑问的事物,而将表示疑问的词放在句子末尾。

例如:汉语:什么会?

手势语:会 什么

聋人手语句子成分与汉语相比缺少一些词类:

(1)缺少汉语中的虚词

聋人手语中一般不打虚词,并不影响句子的表达。

例如:汉语:我和小王在看[url=javascript:;]电影[/url]呢。

手势语:电影 看 我 小王

(2)缺少汉语中的量词

在聋人的交往中常常省略某些量词,但并不妨碍他们之间的交流。

例如:汉语:一本书 一张纸 一只鸡

手势语:一书 一纸 一鸡

(3)宾一体现象

手势语构词中,动宾短语与该短语中的名词不分,往往造成动词的省略,要想确定是表示短语的名称,还是表示短语中的动词,要从上下文联系来确定,一般不会影响交流。

例如:手势语中:踢足球与足球用同一个手势来表示。

刷牙与牙刷用同一个手势来表示。

聋人手语是靠交流双方的手势和面部表情来实现的。为了提醒对方注意,往往把最重要的中心词先打出来,然后打说明部分和修饰部分词。有时将一些表示实际意义的主要手势语打出来,配合相应的面部表情来传递信息,例如聋人想问你吃饭了没有?他们只用手势打出“饭”然后面部呈询问的表情;聋人在表达过程中,有些虚词除用相应的面部表情外,还通过加大手势动作的频率或幅度以及改变动作方向来表示,例如“帮助”的手势动作:双手斜伸,手心向外,拍两下,表示可以给人提供帮助;双手斜伸,手心向内,拍两下,表示求助。

第四篇:汉语和英语的区别

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差异

从差异中学习,应该是最有效率的学习方法了,在一个网站上看到此篇文章《从词汇现象看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差异》,感觉不错转之,原作者俟名。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就像文化的基石(cornerstone),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另一个方面,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无不反映着文化的内涵。语言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

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选择这种语言的人们是如何看待事物的,是如何观察世界的;要了解他们是如何用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和行为的;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言”(the language of soul),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

本文将从英语和汉语在词汇意义上表现出的诸多不同的角度来考查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一般而言,英语词和汉语词的语义差别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的非对称现象

某些事物或概念往往在一种文化中有,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则没有,这就造成了不同文化在词汇方面的不对称性。例如,汉语中有个谚语“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其意义旨在激励人们坚持不懈地锻炼身体。我们或许把“三伏”可以用英语里的“dog days”来对应,那么在英语里就很难找到与“dog days”一样有形象意义的词来与“三九”对应了。

英语文化内涵颇为浓厚,cowboy和hippie(或hippy)在汉语中没有意义对应的词,因为这两个词是美国社会特有的产物。cowboy与美国早期开发西部地区有关,关于他们的传说总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和传奇色彩。在汉语中有很多这样的词,如“牧童”、“羊倌”和“牧马人”,但这些都是田园牧歌中的人物形象。虽然我们从港粤借来“牛仔”一词与之呼应,并且这已成为主流和经典的译法,但是英语“cowboy”中所传承的美国西进运动中那批拓荒者的英雄气概与传奇风采始终没有传达出来,倒徒增了几分只对于凡夫俗子的调侃之意;比如“打工仔”就是一个明证。另外,在汉语中,人们把hippie音译成“希比士”或“希比派”,其实也没反映出60年代那些中国人觉得行为古怪的美国青年的风貌。有的也译成“嬉皮士”,不过容易造成误解,因为那批青年并不都是“嬉皮笑脸”的人,其中有不少人对待社会问题很严肃,对社会怀有某种不满情绪,尽管他们的生活方式与众不同:往往蓄长发,身穿奇装异服,甚至行为颓废,染上吸毒恶习,等等。

那么,同样在中国文化中我们耳熟能详的“阴”、“阳”、“太极”、“气功”、“八卦”,在操英语的人士眼里无异于“天书”(a sealed book),怎一个汉语拼音“yin”,“yang”,“taiji”,“qigong”或“bagua”了得?

(二)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的不等值现象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里往往会对共同的事物和现象有一个认识,但是毕竟是在不同的文化圈里,所以看似差不多的词汇其实往往出现了因文化差异而形成种种变异(variation)和不等值(non-equivalence)现象。以下举例说明:

中国人介绍自己的爱人时常用“lover”一词,每每至此外国人都颇为惊讶。因为“lover”在英语中表示“情夫”或“情妇”之意。外国人不理解,怎么一向在这类问题上保守谨慎的中国人会公开声明自己另有隐情呢?其实,相当于汉语中“爱人”这个词的英语词应该是:husband(丈夫)或wife(妻子);fiance(未婚夫)或fiancee(未婚妻)。

同样,在英语中,美国总统的夫人和州长的夫人常称为First Lady,而在汉语中也有类似的“第一夫人”之说。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第一夫人”是指一个男子的结发配偶或原配,而在英语中“first lady”的“first”仅表示对总统或州长夫人的特指与尊敬。

在汉语中我们往往把“政治家”与英语中的“politician”划上等号。其实,在美国英语中,politician这个词往往有很强烈的贬义色彩,容易引起别人的蔑视。因为它指为谋取个人私利而搞政治、耍手腕的人。这个词还有“精明圆滑的人”(smooth-operator)之意,指一个人做事或说话时,信心十足,非常老练。而汉语中“政治家”这个词在英语中较等值的词应为statesman。在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中,statesman都表示善于管理国家的明智之士;人们通常把有威望的高级政府官员称为statesman。而politician与汉语中的“政客”或“政治贩子”含义差不多。

又如,汉语中的“知识分子”和英语中的intellectual在中美各自的文化背景中含义也不相同。在中国,“知识分子”一般包括大学教师、大学生以及医生、工程师、翻译人员等一切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但在美国和欧洲,intellectual只包括大学教授等有较高的学术地位的人,而不包括普通大学生,所以这个词所指的人的范围要小得多。此外,还有其他区别。在美国intellectual并不总是褒义词,有时用于贬义。

再如,汉语中“干部”这个词译成英语时往往用cadre。但是英语中的cadre与汉语中的“干部”不尽相同。首先cadre不是常用词,许多讲英语的人都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即使认识它的人,在说到它时,发音也不一样--有三四种读法。因此,有人建议用official(官员,行政人员,高级职员);functionary(机关工作人员,官员);administrator(行政官员)等代替cadre。但这些词没有一个与汉语“干部”一词完全相同,因为它的对应词只是“普通群众”(grassroots)。

(三)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的似是而非现象

在英语中有许多的合成词,其意义并不是各组成部分的单词其汉语意思的合成,不可望文生义。下面举一些英汉两种语言中这种“貌合神离”、“似是而非”的现象(speciosity)。

1、指“处所”、“机构”等的词语:fire company≠纵火公司,恰恰相反,其意思是“消防队”。high school≠高等学校,指美国的中学;在英国,中学叫secondary school。service station≠服务站,是给汽车加油及进行简单维修的地方。rest room≠休息室,在美国英语中,rest room是剧院、大商店或大建筑物中的一间房子,里面设有厕所、盥洗设备等,供顾客、雇员等使用。这是浴室、厕所的委婉说法。

2、指“人”或“物”的词语:French window≠法国窗,其意思是“落地窗”。Indian Summer≠印度的夏天,其意思是“小阳春”。busboy≠公共汽车上的售票员或司机,其实busboy与公共汽车没有任何关系,它指的是在餐馆中收拾碗碟、擦桌子的杂工。goldbrick≠金锭,这个词不是用以称赞人的词,而是美国英语中的俚语,指逃避工作的人,尤其是爱偷懒的士兵、懒汉。busybody≠大忙人,英语的busybody相当于汉语的“爱管闲事的人”。从词的组成看,人们会认为goldbrick和busybody是褒义词,其实它们都有或多或少的贬义。

3、成语,谚语,惯用法:see you≠见你,恰恰相反,意思是“再见”。see John≠拜访约翰,其实是一个习语,意思是“去洗手间”,与现实生活中或自己身边那个叫“John”(约翰)的人没有关系。同样,let George do it≠让乔治去干,其意思是“让别人去干吧”,与现实生活中或自己身边那个叫“George”(乔治)的人没有关系。令人发指≠to make one's hair stand on end。前者用于看到或听到某种暴行等而十分“气愤”的场合;后者用于看到或听到某种可怕的事物而十分“害怕”的场面,相当于“令人毛骨悚然”。英语中有to bristle with anger一语,表示“气得毛发竖起来”,但多用于动物,不用于人,除非用作比喻。自食其言≠to eat one's own words。前者指说了话不算数,答应了的事不去做;后者指收回自己说的话,一般多用于强迫别人收回所说的话,使其丢脸。to blow one's own horn(or trumpet)≠各吹各的号。前者是个成语,表示“自吹自擂”,一般用来形容某人炫耀自己的成就、技能、智力等,很像汉语中的“老王卖瓜,自卖自夸”。汉语中的“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则表示两个或几个人各做各的事或各自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能协调一致,与英语中的each doing his own thing相近。

(四)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的殊途同归现象

在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同文化圈里的人们利用各自熟悉的事与物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生活的相似理解与认识。下面就是英语和汉语中用词不同但意义相近的一些表达:

1、短语词组:汉语中“鸡皮疙瘩”在英语中为“goose flesh”;汉语中“吹牛”在英语中为“talk horse”;汉语中“拦路虎”在英语中为“a lion in the way”;汉语中“落汤鸡”在英语中为“a drowning rat”;汉语中“害群之马”在英语中为“black sheep”;汉语中“胆小如鼠”在英语中为“as timid as a hare”;汉语中“狐假虎威”在英语中为“an ass in a lion's skin”;汉语中“杀鸡用牛刀”在英语中为“break a fly upon the wheel”。

2、谚语:汉语中有“爱屋及乌”,在英语中也有相近意思的表达“Love me, love my dog”;汉语中有“说曹操,曹操就到”,在英语中也有相近意思的表达“Talk of the devil, and he'll appear”;汉语中有“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在英语中也有相近意思的表达“Among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汉语中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在英语中也有相近意思的表达“Two dogs strive for a bone, and a third runs away with it”。

在语言范畴内比较中国与英语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也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这会涉及到词源学、构词法、语义学、语用学、民俗学等等诸多领域的知识。本文只是仅仅从英语和汉语在词汇方面的一些明显特征做了一些归纳。其实,单从词汇角度还可以比较词在不同情境中的变化以及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词义扩大和缩小的问题等等。但在平时的语言学习中注意从词汇的角度考查一些文化的内涵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与尝试。

汉语和英语的差异,本质上是文化的差异。((2006-12-30 17:26:50)转载

分类:英语论文

汉语和英语的差异,本质上是文化的差异。(ZT)

汉英民族分属东、西两大文化体系,各自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差异极大,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在主观情理与客观现象的关系上,汉民族通过物象表现情理,强调客观融入主观,喜欢托物寄情、遗形写神。中国书画就十分讲究笔墨意趣、气韵生动、传神写照、重视神似胜于形似。中国的建筑兼实用与审美、情趣与功能为一体,四平八稳、进出有序,园林的遮掩错落、曲廊幽径,体现出汉族人特有的思维和审美方式。中国的古诗歌,从开始的诗言志、诗言情,到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再到神韵、格调、性灵、胸次诸说,都强调心境意绪的传达。正如《文心雕龙》所说的,“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物以物而宛转;属采附声,亦心与心而徘徊”。在语言表达上,讲究四六骈体、声律对仗,用字凝练含蓄、简洁空灵,有追求工整匀称、音韵和美的传统和习惯。

西方民族则完全不同,几乎所有批评家都反复强调摹仿和再现。亚里士多德就主张美学的最高境界便是“照事物应有的样子去摹仿”。在绘画方面,西方传统绘画的基础是素描,以油画为正宗,将画面的美感诉诸于数理关系,着重于再现现实,在画法上,有定点透视、以面造型、略于点线之说。西方的传统文学艺术也都强调要摹仿自然。“摹仿论”一直是西方传统艺术和美学的基本立场。稍后出现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等艺术流派,本质上都源于摹仿论。西方的建筑也不例外,古希腊神庙比例合谐,古罗马建筑构图严谨、哥特式教堂气势恢宏,这些都反映出西方传统哲学“天人各一”、偏重理性、主观与客观对立的特点。相对地在语言表达上,就有了重形式、重写实、重理性的特点,形成了其句式构架规整、表达思维缜密、行文注重逻辑理性和用词、描述强调直观可感的风格。

简单地说,汉英表达的显著差异就是,汉语潇洒随意、主观色彩十分强烈,英语则是规范严整、客观具体。例如: Then came the twilight colors of sea and heaven, the wine pink width of water merging into lawns of aquamarines, the sky a tender palette of pink and blue.试译为:

随之而来的是暮霭沉沉,海天一色,红浪翻涌,碧波横流,天空红蓝相映、五彩生辉。

原文有着严谨的语法结构,从英语角度看译文,会觉得汉译过于散漫。但是从汉语角度看英语,又会觉得原文过于平白。两者心理感觉差异巨大。

再看一个汉译英的例子:

西湖如镜面,千峰凝翠,洞壑幽深,风光绮丽

The West Lake is like a mirror, embellished all around with green hills and deep caves of enchanting beauty.汉语音韵和美,诗情画意尽在其中。而译文却完全是直观景物的罗列。(直译就是:西湖象一面镜子,周围被青山深谷的迷人美色环绕装饰着)

再看一句:

湛蓝的海水澄澈风底,微波荡漾中可见水底鱼群无数,珊瑚虹彩生辉,闪动着一片绚烂的色彩,生机勃勃,气象万千。大海也随着潮汐着色彩,时而翠微,时而碧蓝,展现出一个迷人的绮丽世界。

Crystal clear waters rippled with myriad fish and iridescent corals.A kaleidoscope of living color.An enchanting world where the ocean turned from emerald to aquamarine with the changing tides.原文并排堆满了主观的形容词,但英译文却长短相交,节奏快慢有序,行文如流水,给人以美感。

汉语在描写景物常常有文字重复,而英文却要简洁明了,如:

两岸树木葱茏,鲜花繁茂,芳草萋萋。

Trees, flowers and grass, a picture of natural vitality, thrive on both banks.对英文来说,原文中葱茏、繁茂、萋萋的字眼无非就是表达一个观点:生长茂盛。译文只要表达出这个意思,再结合树、花、草等景物,去掉鲜、芳的字眼,就形成上面那种简洁的表达。

类似的典型例子有不少,不一一列举了。

从上面三例已不难看出汉英两种语言的特点。汉语重意,英语重形,应该说各有千秋。汉民族经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早已形成极为成熟的语言。汉语是极富生命力的,在中国同外国的交往过程,汉语还会得到新的发展和充实,它完全可以对各种事物作出精准而又生动的描述。我们当然也要有这个信心。语言归根到底就是文化,不同语言的差异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那些不懂文化的人,仅凭着对语言一知半解,就宣扬汉语不如某些语,鼓吹什么语言文字改革,这是本民族文化的阉割。鼓吹者就是毁灭民族文化的罪人!

家居风水 装修设计

http://homebbs.gz.fang.com/board/gzzxsj/

X1a9eT85of2R

第五篇:英汉语对比教案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0 12年 2 月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主讲教师

李璐

QQ

1207362216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要求

《英汉语言比较》是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学习,使同学全面了解英汉语言在词汇、语法、句型、表达各方面的异同之处,加强文化差异的意识与交际能力。

为其今后的英语教学、文化交流、翻译与写作等打下一定的语言与技能基础。

二、参考书目

张维友《英汉语词语对比研究》上外教育出版社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 冒国安《实用英汉对比教程》 重庆大学出版社 叶胜年《中西文化比较概论》首经贸大学出版社3

三、关于英汉语对比方法

Contrastive analysis on

---词形、词义、语法、句子结构

四、教学日历

第2周 前言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P3-24 第3周 综合语与分析语

P25-51 第4周 刚性与柔性

P51-72 第5周 形合与意合P73-88 第6周 繁复与简短

P90-103 第7周 物称与人称

P105-118 第8周 被动与主动

P119-132 第9周 静态与动态

P133-159 第10周 抽象与具体

P160-188 第11周 间接与直接

P189-220 第14周 替换与重复

P222-260 第15周 伦理型与认知型

P288-296 第16周 意象性与实证性

P316-319 第17周 归纳性与演绎性

P340-346

Lecture One

前言

(P1-24)

1.英汉语言概说

中英两种语言作为当今使用人数最多和使用范围最广的人类交流工具,对世界文明进步起到不可嘀咕的影响。英汉语无论是在经济社会还是文化精神方面都有关不同寻常的过去,而且在适应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方面体现了很好的适应性。相比之下,英语单词的字母构成和意义之间并无必然联系,更显得客观和中性;而汉语就其构建的笔画和 1 偏旁,都具有不少涵义,所以显得主观,带有主观性且容易引发想象力。典型传统的民族特色

例如: 汉字: ―日‖ 来源于对于太阳的描绘。因而与太阳相联系的字,如:晒、阳、旭、春、明、旱等带有―日‖字。

汉语的发音、形状和构架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是中国人在数千年的历史传承中打造的一块人类文明的瑰宝。

汉语以形表意,英语以声表意。英语有一种比较完整的语言体系,依靠这种相对复杂的语言规律。这套规则包括:发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这些每个方面都有一套必须遵循的规则。如: 词尾的拼写法、语态时态、名词单复数、动词的时态变化。2.对比方法是什么?从三个层面上进行:

1).表层对比: 分析结构、形式和语义。

2).中层对比:分析表达方式,如:修辞法、逻辑性,用词及衔接篇章。

3).深层对比:分析中西文化、思维差异是怎样体现在语言符号上。西方的理性思维与中国的感悟性思维方式体现了不同的哲学思想。英语常受亚里斯多德的演绎思维模式的影响,用形合法,显性衔接法,注重形式接应,语法、语义的逻辑性。如:This is what he said.I am not what I was.He said he was a boy.汉语常用意合法。意念被动式和形象性语言充分体现了汉语的非演绎、领悟式和漫谈式思维模式;强调语言的‗自然‘语序。所以,汉语强调语言的结构均匀,对仗有整体感。表现为‗约定俗成‘ 的语言模式。

如: 白云冉冉,彩蝶翩翩,绿草萋萋, 微乎其微,呆头呆脑...气冲冲,雾蒙蒙...宝宝,星星,老虎,石头, ―上路‖ 快 汉语中形象化的成语 Feed on fancies画饼充饥

Make a little contribution添砖加瓦 On the verge of destruction危在旦夕 Await with great anxiety望穿秋水

Lack of perseverance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3.Contrastive analysis is a diachronic one.We play emphasis on the difference and peculiarity of the two languages.A.Language structural system concerns with phonetics, vocabulary and grammar.a.mophology;the motivation of vocabulary;the collocation of words;syntax;etc.b.grammatic rules, rhetorics...c.thinking modes, cultural connotation External linguistic system B.Language progmmatic rules concern with speech approprietness and the background of speakers.It deals with when and how use what language.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的是语言的内部结构。,忽略了相关的社会与文化等干扰因素。

母语的干扰常常阻碍了学生的外语学习进度,通过两语言的特征和文化的对比分析,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交流的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体现,文化融合在语言之中。因此,语言具有深刻的人文属性。

语言学习者多注重语言的内部形式和结构,忽略了与语言密切相关的社会和文化因素。罗常培先生早在1950年出版了他的《语言与文化》,在他看来,语词的涵义与文化息息相关。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

1).从造词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 2).从借词看文化的接触

3).从地名看民族迁徙的遗迹

4).从姓氏别号看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 5).从亲属称谓看婚姻制度

3.1 探讨如何从中西文化角度研究语言;或从英汉语言角度研究中西文化 表现在英汉词义的褒贬,涵义的宽窄,民族感情的差异,语用背景...成语谚语,委婉禁忌语,礼貌祝福语,称谓恭维语等等都是我们探讨的话题 3.2中西文化差异还反映在思维模式上。

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是密切相关的;是导致文化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思维表现于语言形式中,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 语言又促成思维方式得以形成和发展,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是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语言是文化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管轨

3.3语言学家常常探讨:

词语与文化;语义与文化;语法与文化;修辞与文化;语体与文化;语用与文化 等方面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出目的语的文化特征。所以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语言进行制约。Eugene A.Nida put in Language &Culture The most misconception about language is the idea that certain language more or less controls the way people think, sometimes expressed as ―We think the way we think because we talk the way we talk.‖ It is true that the particular structures of a language(sound, leximes, syntax, and discourse patterns)may reflect to a certain degree the way people think and they may be said to form ―the Ruts or paths for thinking,‖ but they do not determine what or how people may think.Human imagination is too creative to ever be rigidly ruled by the regulatons of syntax or of any other feature of language.‖---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2001)

Language univasals far outweigh the divergencies.All languages employ figuative expressions, have poetry, use language in singing, and have a great number of literary forms or genres.(风格)

Changing in culture often give rise to new types of discourse, e.g.Technical prose , financial reports, and news resumes.Telegraphic style is giving way to the fuller statements employed in faxing, and commercial codes for cabling instructions to overseas agents are being dropped in favor of telephonic transfer of comuter messages by means of modems(信息处理调解器).Differences lie in culture emphasis Rice---米,稻,谷,米饭

Temple---庙宇,寺院,圣堂,神殿

Cousin---堂兄弟,堂姐妹,表兄弟,表姐妹

会议---meeting, conference, concil, convention 神---god, spirit, deity, divinity 意见---opinion, view, complaint ,objection, criticism 3.4 差异与类同是不可分割的.英汉语的共时对比,我们发现两语言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似同实异,似异实同。

Long hair and short wit.头发长,见识短.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

谚语,所表达的含义完全相同,但所隐喻的事物略有文化上的差异. The foremost dog catches the hare(野兔).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笨鸟先飞。

Every potter praises his own pot.老王卖瓜,自卖自夸.

英汉语对比需要我们仔细比对、思考,勤于收集语言材料。

总之,西方的逻辑理性和抽象性认知型文化体现在它的概念名词化,物称化和抽象化,表现出它崇尚客观,间接的,变换, 替代的表达法。

Eg.The polularity of certain types of discourse may also reflect culture concern.Epic poetry seems to have suffered a severe loss of popularity.4.中国伦理型文化的中庸和谐,阴阳平衡和辩证统一体现在它的语言最求均衡美和对称美。对偶、排比、重复和重叠,以及同义词组和反义合成的四字格都会给听者带来美感。无论是现在语言学奠基人索绪尔,还是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还是结构主义大师乔姆斯基都只能对语言进行表层现象研究。语言学家还应该研究―谁在何时用何种语言向谁说话‖(Who speaks what language to whom and when).P9 越来越多的语言学者深感:只有把语言与文化结合起来,把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来研究,以文化阐释语言,以语言诠释文化,才能更加深刻的认识语言。打着“中国文化语言学”旗号的语言学家以申小龙,游汝杰和陈建民为代表的语言学家。英汉语对比研究应该从中西文化角度来归纳英、汉语言规律,从英汉语言角度去探究中、西文化内涵。以哲学的高度,历史的眼光,现在的角度将宏观和微观相结合,从纵横,虚实、深浅和中外等层面,进行发散性、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研究。思考:

1)What‘s the aim of ―Contrast Stud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2)Why do we make the contrast between two languages or cultures?

Lecture Two 综合语与分析语P25-50 目 的 要 求

了解汉英句法的相似性和巨大差异性.强调汉语句子的“意合”原理和英语句子的“形合”规律.思考题:

从形态上来说,英汉语存在哪些异同? 举例说明。(参考P34-48)1.从英汉语的语言特征来说:英语是综合语,汉语是分析语。

英语通过形态,语序和虚词来描述; 带有声调的汉语没有形态变化,语序相对稳定,语句的连接全在词语的含义之中。

英语综合语:运用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句段严密规范,以形寓意。―语法生硬,没有弹性‖,属于‗法治‘语言。汉语分析语:句子以意役形,以神统法,用语序及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语法是软性的,富有灵性‖。属于‗人治―语言。

如:画饼充饥,添砖加瓦,危在旦夕,望穿秋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覆水难收,还有...2.1 Binary Oppositions between English & Chinese 英语:法治,刚性,显性,语法型,主体性,聚焦型 借助:倒装,形式主语和宾语,主从复合句等。There goes the bell.It’s interesting to talk with you.2.2 汉语:人治,柔性,隐性,语用型,平面性,流散型 ―晒太阳,闯红灯,生怕,生米煮成了熟饭‖。那个拐弯处发生过多起车祸。好像写作课你上过。

3.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印欧语言重形合(hypotaxis),语句各成分的相互结合常用适当的连接词语或各种语言连接手段,以表示其结构关系。

汉语重意合(parataxis),句中各成分之间或句子之间的结合多依靠语义的贯通,少用连接语,所以句法结构形式短小精悍。

Hypotaxis and parataxis ar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anguage law.The so-called hypotaxis refers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nnection of the words or phrases, with the help of language forms.The so-called parataxis refers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nnection of them without the help of the language form but the semantic connection of the words or phrases The former one focus on the language cohesion in form, the latter focu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vocabulary.―…so far as English and Chinese are concerned, the most important difference linguistically is the contrast between hypotaxis and parataxis.‖

---E.A.Nida ―形合‖(syntactic connection)和―意合‖(semantic connection)‖是已故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所译。

A.分析型的语言语序相对稳定,综合型的语言语序相对灵活P26。

eg.a very important question

a question of great importantce

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个非常问题重要的 I gave him a book.I gave a book to him.我给了他一本书。我给了一本书他。1)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Study hard, make progress every day.Study hard, and make progress every day.If one studies hard, he will make progress every day.2)他不来,我不走。

He doesn’t come, I won’t go.I won’t go unless he comes.I’ll stay until he comes.More examples 3)去了也白去。

Even if you go there, there won’t be any result.4)天气寒冷,河水都结了冰。

It was so cold that the river froze.5)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The monk may run away, but the temple can not run away with them.B.英语形态变化表现在:性、数、格、时、体、语气。有了这些变化,一个词常常可以表达几种语法意义。

1)Thus encouraged, they made a still bolder plan for the next year.2)I regret not having taken her adivice 汉语通过借助词语,安排语序,隐含意义或其他办法表达语法意义。3)他被剥夺了权利之后,只好离职,流落他乡。

He had to quit the position and went in exile, having been deprived of his power.汉语的定语一般在名词的前面,英语的定语很多时候放在后面。4)一个可辩论的问题

a debatable subject

a subject which can be debated 5)以空前的速度

at an unecpected speed at a speed unexpected

C.导致灵活语序的–connectives,还有非谓语形式:不定式、现在分词、过去分词; 介词短语及其他的独立成分。

Connectives(联系用语);Relative pronoun(关系代词);Relative adverb(关系副词)Coordinator(并列连接词);Subordinator(从属连接词);Relative Pronoun(who, whom, which, that, what);Relative Adverb(when, where, why, how)

and, or, but, both „ and „, either „ or „, neither „ nor „, not only „ but also „, so that, as well as, rather than, when/ as/ while/ every time/ as soon as/ directly/ / no sooner……where/ wherever/ where„there...because of/ as a result of/ for the reason that/ for fear that/ seeing that/ considering/ given that/ as a result/ with the result that/ for this reason/ hence/ so that„

英语由于有众多的连接方式,这些词使英语句法结构上可以叠床架屋,盘根错节,句式显得非常复杂,冗长但却非常严格、完整。

英语句式有逻辑次序安排、语义重心布置上都比较自由、灵活,形态上像一串丰满的葡萄。

1)This is the reason why he is leaving so soon.这就是他匆匆离去的理由。

2)Do you know the way how they solved the problems? 你知道他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吗?

3)question discussed;讨论过的问题 question to be discussed有待讨论的问题

汉语一般不习惯太长的句式,行文多用竹竿节一般的短句,语义信息按照一定的规 6 律编成竹竿节,再沿竹竿向前行走。这就决定了汉语的行文安排不如英语那样自由灵活。P34(定语翻译)再说也不存在非限定动詞;汉语句子中的语法主要由词序来决定;词序的安排主要取决于动词在句子里的分配位置。

Eg.她心地善良,为人乐观,性情温柔,待人和蔼,心地宽阔(都是偏正关系)。D..汉语词的语调常常表示一定的字义变化 汉语也有许多助词,如动态助词:―着‖、―了‖、―过‖;结构助词:―吗‖、―呢‖、―吧‖、―啊‖、―嘛‖、―呀‖、―啦‖,有些表示语气,有些左右结构(P41-42)1)今天不会下雨吧(了、吗)!(推测)2)她来了(啦)!(语气)3)多好的天气呀!(感叹)Examples Analysis 1)这些问题已经(被)解决了。昨天他很早(就)起床(了)。2)These problem have been solved.3)Yesterday he got up very early.E.英语语调

P45 英语的语音表意手段主要是语调和重音。You may not go.You may not go.You said he would come.You said he would come.总结:

从形态上来说,英汉语存在哪些异同? 举例说明。(参考P34-48)汉语的声调起什么作用? 英语的语调起什么作用?

第三讲:

刚性与柔性

Rigid vs.Supple P51

目 的 要 求

了解英语的刚性体现在什么地方;汉语的柔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作

对比分析英汉语句式有哪些的差异。A.英语的刚性: 有严谨的主谓结构. Np+Vp English is confined to morphology and grammar.So it is rigid.英语句子主从分明,层次清楚,多层递进,严密规范,句式呈―聚焦型‖(compactness).基本句型(1)及其变式:sv

The meeting has begun.Has the meeting begun ? 基本句型:There + be + 主语 There wasn‘t a meeting yesterday.There comes a bus.基本句型(2)及其变式:svp We are students.Doesn‘t it sound interesting? 基本句型(3)及其变式:svo Labor created man.Man was created by labor.基本句型(4)及其变式:svoO She gave me a present.She gave a present to me.基本句型(5)及其变式:svoC We called him Lao Li.The change made it impossible to to see what would happen later on.Every language has its peculiarities;they are established by usuage, and whether(they are)right or wrong, they must be complied with.(svo)The greatest truths are the simplest, so are the greastest men.(svp)Neither could theory do without practice, nor(could)practice(do)without theory.(sv)The English sentences must have a subject and a predicate(= substance and attributes).This structure leads itself to the concept of the law of identity , which is the basis of Aristotelian logic.(P56)B.英语句子结构完整,结构形式规范;简繁交替,长短交错,许多聚集句子的手段使形式不致流散。

语法一致;The girl had her lunch at school.意义一致; Two thousand dollars is more than he can afford.Sent to zoos in Tokyo and other cities, the pandas are reported to have settled down very well.就近原则;

Neither you, nor I, nor anyone else knows the answer.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can be classified as masculine.It is a language caring less for finery and elegance, but more for logical consistency(sytax)and is opposed to any attempt to narrow-in by regulations and strict rules either of grammar or of lexicon.词组、从句或句型结构的运用可以导致这些基本句型的千变万化。P52-55 不管英句型如何变化,都可以从其结构形式中找出一定规律。S=NP+VP 句与句之间要保持人称、数、性和意义方面的协调一致。P56 C.汉语的柔性Supple 汉语句子的主语形式多样化,可有可无。

主语既可以是施事行为;也可以是受事 行为;表主体的既可以是时间、地点,也可以用形容词、数量词等。一切皆在若隐若现中。

凡主语显然可知时,以不用为常。汉语不受形式的约束,不讲究主谓一致;复杂灵活的句式呈―流散型‖。

1)文章翻译完了。

The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2)到处都在搞建设。

Construction has been carried out everywhere.3)现在正下着毛毛雨。

It‘s drizzling at the moment.4)累得我站不起来了。

I‘m so exhausted that I can‘t stand up.5)如今没奈何,把你雇在隔壁人家放牛。

There is no way out but to set you to look for our neighbor‘s buffalo.中国人习惯把他心中认为最重要的一个词提出来做句子的主语,然后把其余部分按原来(―自然‖)的次序说出来做句子的谓语。---吕叔湘(1979)

Without the law of identity in logic or the concept of substance in philosophy, there could be no idea of causality or science.Instead, the Chinese develop correlational logic, analogical thought, and relational thinking , which though inappropriate to science, are highly useful in sociopolitical theory.P60

The grammatical meaning of subject and predicte in a Chinese sentence is topic and comment, rather than actor and action...Not obligatory from a grammatical standpoint, the sentence starts with context and topic rather than jumping immediately to a subject as it is frenquently the case in English.D.汉语重意合,以功能意义为主。

按照表意功能及表达形式,汉语大体可以分为七大类: 话题句1.topic +comment 开车她没有经验。一辆摩托车坐三人。

She is inexperienced in driving.Three people rode on the motorcycle.主谓句 2.(Np)1)有无句: 他有热情、有朝气。2)描写句:这部小车很新。3)说明句:今天星期天。

4)施事句:雨水促使杂草生长。She is passionate and energetic.The car is brand-new.It is Sunday today.The rain stimulates the growth of the weeds.复句表:并列、转折、假设、条件、因果、让步 关系句3.也就是复句

解决得当的话,问题不难解决。

The problem will be easy to solve if properly handled.鸡蛋未孵,勿先数蛋。

Don‘t count your chickens before they are hatched.紧缩句4.形式上的单句,实际上的复句

不进则退。He who doesn‘t advance falls backward.无事不登三宝殿。

I won‘t come to you if I hadn‘t something to ask of you.存现句5:表示人或事物的存在和消失。

前面是一片稻田。

There is a stretch of rice fields ahead.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Much remains to be done.呼叹句 6:

看她多精神!Look how energetic she is!是呀,她车开的真好!

Yes, she is an excellent drive!祈使句 7:

不要总以为自己是对的。Don‘t think you‘re always right.别管我,救火要紧!Don‘t care about me!Put out the fire first!以上是根据表意功能和表达形式进行的大致分类。

E.汉语表现形式很复杂,不求齐整形式,但求表达意思 Chinese is featured with flexibility of gramatical function.The understanding of it depends on the connotation of words, context,word order, feeling, communicational purpose...Chinese doesn‘t belong to S-V concord ,like English, and is lack of logic, full of illogical expressions.So it‘s very hard to understand and explain from the angle of English logic sense.But it is in conformity with its culture, social psychology and tradition, so it is arbitrary.No language is logic in every respect.—Jesperson(1956)

For example: 晒太阳;烤火;吃食堂;住四人;住旅馆;救火;打扫卫生;养病;恢复疲劳...P63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人类用来思维的工具。未必如实反映客观事物。

思考:以下词语组合表达一种什么意境或文化心理? 自行车、自来水、马路、火车、吃公款,吃官司 F.英语也有―非逻辑‖的表达方式吗?

Sweetmeat(蜜饯),boxing rings(拳击台), pineapple(菠萝);quick sand(流沙);look out(当心)...Stars are out vs.Lights are out.Drive on a parkway.a wise man a wise guy G.歧义的产生:脱离语境容易产生歧义。

汉语是儒、道、佛的哲学;偏重意会,不拘于形式,因而表达和理解要靠语境、悟性合―约定俗成‖。P65 男: 你还没有给(书)我呢。女:给你了,我给你了。男: 没有,你没有给我。

女: 我给你了,我全都给你了。请翻译

P65 1)烤羊肉

2)两个乡干部 3)鸡不吃了。4)神秘的少女的心 5)准备了两年的食物 6)找到了孩子的妈妈 7)我差一点没跟他结婚。

英语受约于变化规则,因模棱两可的修饰关系而产生歧义。请翻译: 1)John saw Mary with the binoculars.2)All of the arrows didn‘t hit the target.3)He love the dog more than his wife.4)I knew that you had seen him before I met you.East Asian languages are highly ―contexual‖, because words typically have multiple meanings.While Americans attempt to decontextualize their language.They make it independent of verbal context.H.中国话、中国语法:流泻铺排的女性特征

汉语句式中富含有完全句与不完全句,大句和小句混合交错,似句似段,若断若连,组成流水句。因表意需要而变通,词语的分合伸缩比较灵活,一切以双方意会为依据。10 P67-69 1)字典来了,赶快去买吧!

2)好不容易才说服她照我的想法办。3)酒不醉人人自醉。作业:

思考: 英语或汉语中的歧义句产生的原因?

下载语序-英汉语的区别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序-英汉语的区别.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韩语与汉语的区别

    也有人讲“韩语是世上三种最难学的语文之一”,事实上也没这么恐怖,韩语的音变是有规律的,掌握了规律就简单了。就象五线谱,若直接给一个入门级的水准的人翻译看懂交响乐的五线谱......

    汉语老师和语文老师的区别

    汉语老师和语文老师的区别 很多人都会把汉语老师会认为是语文老师,混淆二者的概念,以为这是同一个职业,反正都是教中文。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汉语老师和语文老师教的知识南辕北......

    语序不当

    一、语序不当 句子是用来表达自然界的事物或事理的,自然界的事物或事理有先后、轻重、缓急、大小、因果之分,用来表达它们的语言也要与之相适应,如果违反了其中的规律,就会出现......

    语序不当2018学年

    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学案(制作者:江伟嫦) 病句之语序不当 班别 姓名 学号 组别 一、知识清单 1.多项定语排序 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从离中心词最远......

    写作必备汉语和英语的十大区别

    写作必备:汉语和英语的十大区别 一、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中国语法理论》,《......

    语序不当(答案)[模版]

    高考专项训练——病句(语序不当)答案 所谓病句,就是有毛病的句子。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和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前者叫语法错误,后者叫逻辑错误。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语序,搭配不当

    六大病句类型教学练(一) (一)语序不当 高考体验 1.我国首座自主建造、设计、开发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海域正式开钻,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

    语序不当练习

    语序不当练习 1.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陈列着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 2. 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3. 上海音乐厅精心打造的“五一”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