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缺失及原因分析(范文模版)
作者:干冀春 吕海平王爱君
[摘要] 西方国家的政府采购在历经200多年 历史 后,政策功能的发挥日趋完善。目前 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政府采购作为支持采购自主创新的国货、推进“绿色采购”、扶持本国 企业 尤其是中小企业 发展 等目标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政府采购 政策功能 原因 措施
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是指政府利用政府采购的资源优势,在满足采购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政府的一些 经济 与 社会 宏观调控目标。我国《政府采购法》第九条明确规定:“政府采购应当有助于实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策目标,包括保护环境、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虽然我国政府采购法对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做了明确的规定,但从政府采购在我国的实施状况来看,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发挥还不太明显,制度优势和政策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最大限度地发挥。
一、我国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缺失主要表现为
1.对民族产业保护不够
(1)国货标准长期缺失,缺乏对国内企业的支持和保护。我国政府采购制度自推行以来,国货标准一直缺失。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没有具体明确的国货标准,通过政府采购保护民族产业的目标难以实现,国货政策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对采购人违规采购国外产品的行为,《政府采购法》也缺乏对其应承担相应 法律 责任的规定。2007年1月江西省高等级公路管理局路面设备招标,涉及政府采购资金约3000万元。令人意外的是,从开始报名甚至到招标结束,所有国产自主品牌生产厂商只能成为“看客”。根据该项目招标公告,此次政府采购的绝大多数路面设备必须是“洋品牌”。
(2)外国产品“唱主角”。我国目前通过政府采购保护民族产业的措施不够完善,导致在政府采购市场上大量充斥国外产品。目前,我国软件市场三分之二以上是国外产品,操作系统和大型 应用 软件约90%是微软产品; 中国 政府采购网相关信息表明,在中央国家机关的政府集中采购中,通过协议供货入围的18类产品中,激光打印机、投影仪、液晶显示器等产品洋品牌占有率均超过四分之三,数码复印机更是被洋货垄断。
(3)政府采购代理机构没有严格执行国货采购要求。我国《政府采购法》中虽然有国货优先采购的规定,但相当多的采购代理机构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为了保证自身利益,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中有的对采购人指定国外品牌的采购言听计从;有的依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国外品牌供应商;有的用国外品牌的数据编写标书以阻止国货进入;有的协议供货偏重于国外品牌经销商等等,这些人为因素都阻碍了国货进入政府采购市场。
2.对技术创新推动力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走的主要是粗放型道路,经济技术含量、尤其是自主知识产权含量严重偏低。由于中国无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不高,多数产品(包括服务)在全球只能卖中、低价。有专家 分析,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无处不在的贴牌生产使得大约92%的利润被国外技术、国外品牌拿走,留给我们工厂的只有8%左右。我国现在虽然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是对外技术依赖并没有减少,我国几乎全部的光纤制造装备、70%的数控机床、95%的医疗装备依赖进口。
2003年1月1日《政府采购法》正式实施之后,我国在通过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方面的作用发挥的也明显不够,未能有力促进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自主创新。以在政府采购中占有较大比重的汽车购买为例,中央国家机关通过政府采购中心公开采购的汽车中,自主品牌汽车所占的比例非常低。财政部国库司2005年发布的《2004年全国政府采购信息统计分析》显示,“2004年全国政府采购小汽车总规模为154.7亿元,国产品牌占有率居第一位的红旗轿车所占份额仅为2.28%。”
3.在促进节能和环保方面作用有限
(1)政府部门能耗高,节能形势严峻。2004年对北京市48家市、区政府机构能源消费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这48家政府机关的人均耗能量、人均年用水量和人均年用电量分别是北京居民的4倍、3倍和7倍。其中,政府机构的人均年用电量最高值达9402千瓦时,相当于北京居民人均488千瓦时的19倍。这些数据表明政府部门节能任务艰巨,节能潜能巨大。
(2)政府采购节能意识淡薄。长期以来,政府采购使用的是财政资金,盲目消费现象普遍存在。在“攀比”心理的 影响 下,政府机构在采购时主要考虑的是品牌、款式和价格,而不去考虑所采购的物品是否节能和环保。
(3)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技术及其产品还占很大比重,我国企业在国际政府采购市场上经常遭到绿色壁垒和其他政府采购市场准入的排斥,一些产品由于达不到环保标准而无法进入国际市场或者无法长久立足。
此外,虽然国家财政部和环保总局于2006年10月24日联合下发了《关于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以下简称《采购清单》),但是《采购清单》中所包含的节能、环保产品项目较少,采购方选择余地小,远远不能满足采购需要。另外,《实施意见》缺乏对节能、环保产品的确定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可操作性,也影响了通过政府采购对节能、环保产品的选择。
4.对中小企业的保护力度不够
中小企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与服务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国家经济综合实力的体现。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所占比例却微乎其微,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极不相符。主要表现在:
(1)从政府方面看,尽管我国出台了相关的法律鼓励支持政府采购向中小企业倾斜,但都比较宏观,缺乏可操作性。在评标时主要侧重的还是政府采购的第一目标即政府采购的经济效益因素,而对政府采购的第二政策目标即社会经济目标,几乎没有任何考虑。政府评标流程和机制对中小企业过于繁琐和苛刻,在某些方面更是变相地排斥中小企业参与。
(2)虽然《政府采购法》和《中小企业促进法》都一致肯定了对中小企业的优先政策,但优先政策还只处于原则性规定阶段,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更没有具体的操作措施跟进,许多相应的配套法规还没有出台,导致现行采购制度缺少量化标准。
此外,在政府采购的一些公告中,除了对投标企业有质量、服务等要求外,还对投标企业的注册资金作了明确限制,例如,规定注册资金或是500万元或是2000万元等等。这种对供应商资格的限制做法隐藏着对一些供应商的歧视行为,受害最大的就是中小企业。
二、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缺失的原因分析
1.思想认识不足 一是对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认识不足。这主要是对政府采购制度缺乏足够的认识或者存在认识的误区,把政府采购只看作是节约财政资金、预防腐败的一项制度创新,一个简单的利益再调整。认识的片面性制约了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发挥。二是对政府采购制度重视程度不够。有些部门、单位的领导对政府采购工作认识不全面,不认真按照要求和规定参加政府采购;有的单位则强调其特殊性,在采购中指定品牌、指定供应商,借用政府采购的形式实现其原有目的,这些消极行为和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政府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阻碍了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发挥。
2.法律基础缺失
政府采购的法律基础是指与政府采购基本法相对应、相配套的法规体系。只有建立了完备的法规体系,才能提高政府采购政策的执行水平,将政府采购政策的各项功能落到实处。从目前来看,我国政府采购的法律基础并不完备。一是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实施较晚,目前虽已形成初步的政府采购法律体系,但与发达国家完善的法律基础相距甚远。(在美国,与联邦政府采购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法律、法规多达4000多个);二是我国虽然已经颁布实施了《政府采购法》,但配套法规缺失。如《政府采购法实施细则》至今尚未颁布,使得政府采购政策只停留于原则性的规定阶段,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规范。另外,我国目前尚未对政府采购中诸如“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的内涵与外延做出具体规定,导致通过政府采购保护民族产业的政策功能的具体落实无章可循;由于缺乏节能、环保“绿色产品”的认定标准,使得政府绿色采购难以推行。
第二篇: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自身因素是公信力缺失的主要根源 1.行政管理理念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受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影响,浓厚的官本位的传统思想一直贯穿历朝历代。“官是管理者,民是被管理者”的官民对立的二元社会结构根深蒂固。这一思想的影响是造成人治社会思想根深蒂固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地方出现非常严重的人治现象,长官意志作风在许多官员身上非常突出,在为政决策过程中,没有经过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过多的依靠自己的主观判断从而造成了地方建设的失误,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损失。民主意识淡薄,民主政治水平与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差距很大。更为严重的是,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官员自身并没有从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完全向民主化转变,民主行政观念的缺失直接导致了政府公信力的下降。相当多的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原因,就是受传统官本位思想影响的政府官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对人民的利益漠不关心、唯上是从、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官僚主义作风。一些领导干部正是受传统“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传统思想影响,在处理群体性事件、面对大众媒体时,带有明显的压制民众倾向,最终才导致群体性事件的恶化。其次公众评论政府领导干部的标准过高。领导干部的道德很重要,但并不是每个领导干部都能达到圣贤的标准,有的或多或少会在人性上存在一点暇疵,但公众以仁人圣贤的道德标准来评测领导者的执政能力,显得过于苛刻,使个人道德参杂到与政府公信力的判断上更是有失偏颇。
2.政策失衡导致公信力缺失。
一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地域性差异。上级政策在政策出台过程中,虽经过大量的调研和征求意见,也考虑了各地情况,但由于各地社情、民情千差万别,在执行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使政策执行产生一定的偏差,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导致群众对地方政策丧失信心。
二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时期性差异。上级政策没能充分考虑不同时期发生的社会变化,制定的政策缺少连贯性,政策执行的尺度不一,导致群众认为是地方政府执行政策不力,耍了花样,地方政府从而成为矛盾的焦点,失去了群众的信任。
三是地方政府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不够。一些地方政府形成“一个班子一套思路,一届政府一个政策”的局面,公共政策变更的随意性很大,朝令夕改,导致公众无法对政府的行为做出合理的预期。
四是部分政府开出“空头政策”。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推动工作开展,在没有经常深思熟虑的情况下,草率出台政策,之后又久久不能兑现给群众的承诺,使政府失信于民。
3.政府信息未能公开或未能及时公开,制约政府公信力提升
社会公众对政府认知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政府信息公开,政府是否能够及时对信息公开是制约政府公信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信息公开不仅使公众能够了解和认识政府执政理念、行为,而且能够对政府权力运行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缺乏信息,信任关系就无法建立,政府公信力就无从谈起。信息不对称是造成政府失信行为不断发生的主要原因,在政府与公众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公众处于信息劣势,无法获得政府的完全信息,只能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出发,对政府提出质疑和给出差评;而政府作为代理人在行使权力时,由于公众无法直接监控政府行为,政府出于自利考虑可能会做出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
4.调控能力有限导致公信力缺失。
一是地方政府对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有限,地方政策措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甚微,群众对地方政府的能力产生质疑,甚至认为政府在发展经济上没有进行作为。
二是地方政府过于追求政绩,盲目追求 GDP,出现“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现象,向社会公布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脱离实际,而这与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幅度存在一定差距,导致群众对政府失去基本的信任。
三是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低,公共服务主要是为了满足与社会上每个人都有利益关系的公共需求。政府有责任为提供各项公共服务满足社会上每个人的这种公共需求,其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直接影响政府公信力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一系列改革我国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公共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公共服务的投入和产品的供给不断增加、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但是与我国政府公共产品供给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达到中等国家水平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如果说在改革最初阶段,政府的职能主要建立在抓经济建设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方面,那么改革到现在也应该在为社会提供政府服务方面下一番功夫了,就是说我们的政府应该逐步向服务型政府转型。
四是地方政府甚至存在与民争利的现象,很多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充当了引导者和裁判员的角色,有的也作为运动员参与了市场竞争,追求经济利益,将企业与公众摆在了不平等的竞争位置上,导致民怨沸腾。
5.腐败现象导致公信力缺失。
一是各级政府查处的大案要案触目惊心,使群众对政府缺乏信心。在我国近几年查处的腐败案件中,腐败官员的级别较高,人数众多,涉案金额动辄几百万,上千万,有的甚至上亿,这是普通群众无法想像的数目,极大的降低了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
二是腐败现象依然禁而不止,查而不绝,腐败官员“前腐后继”,进一步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特别是在交通领域,多个省市出现了厅局长一个接着一个腐败,一个接着一个查处的现象,使群众认为腐败难以根治,对反腐失去了信心。
三是腐败现象的存在范围之广,也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基层公务员都出现了一些腐败份子,其跨度之大,范围之广,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群众不由地认为腐败已渗透到政府的各个角落,难以对政府产生信任感。
6.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由于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政府职能未能及时转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政府越位、错位的现象,管了一些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对政府的公信力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其实政府的职能就是为人民提供公共服务所以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社会的发展,否则会导致整体的发展不协调。
二.社会时代因素是加剧公信力缺失的根源
一是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分配问题降低了政府公信力。原有利益阶层,对利益的丧失心有不甘,存在不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社会转型时期,各利益阶层也进行了调整,原有的一部分既得利益阶层有可能在改革过程中失去了一部分利益,而这部分人是不愿意改革的,是对改革持否定态度的。特殊利益阶层在利益配过程中,随着势力的增强,存在与政府博奕,对话的阶段。在改革过程中,形成了一部分特殊利益阶层,这一阶层还在极力的想要扩大利益,并具备了一定的发展、控制经济的能力,开始与政府进行角力,而这一阶层在利益没有得到最大化时,也可能对政府产生一些抵触情绪。弱势群体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是最容易丧失对政府公信力的阶层,一旦其最基本的生存生活条件失去之后,便会出现反社会、反政府的情绪,而在这一群体的生存状况没有得到大的改观之前,其对政府信任感也会较低。
二是贫富差距拉大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巨大发展,但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上“仇富”、“仇官”情绪较为严重。公众认为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是政府管理经济能力欠缺,贫困群体不再相信政府会考虑其利益,将其排出在社会发展成果共享的范围之外,由此也不听从政府号令。贫富差距的拉大,产生了较为明显的阶层,阶层与阶层之间的矛盾转嫁于政府。富裕阶层与贫穷阶层之间,由于不平等的社会地位,不能公平享受社会成果,彼此之间也不可避免的产生矛盾,若这些矛盾不能得到很好的调和,双方利益得不到兼顾,其矛盾的升级最终会转化为与政府之间的矛盾。行业之间的差距,也反映政府在社会管理职能上的失衡。
三.公众自身方面
1.公众对政府的期望过高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公民在满足了自己的物质需求的基础上越来越注重自己的精神需求,也产生了对政治参与、生活环境质量、自我价值实现等多方面的更高层次的追求,多方面的追求使得人民对政府产生了多方面的期望。当政府作为不能满足这些期望时,便会使政府和人民之间产生隔阂,从而导致人民对政府的评价下降,进而影响到政府公信力。评价政府公信力可以用“政府满意度”来考察,而政府满意度=政府绩效/公众期望。从逻辑上 讲,对政府的满意度,既受到政府绩效方面的影响,也受到公众期望负面的影响,更可能是两者的综合因素造成的。2.公众的政治素质不高
一方面部分群众有“唯恐天下不乱”的从众心理,容易造谣、信谣、传谣。在群体性事件发生后,部分群众不顾是否掌握了事实真相,传播与事实不相符的言论,有的甚至捏造事实到处传播,意在损坏政府形象。另一方面部分群众在一些不合理诉求无法实现时,对社会现状不满,就存在仇视政府心理。当前部分群众向政府提出了一些不合理诉求,在没能得到政府支持,或是诉求没有达到其期望值时,就对政府不满,借各种机会贬低政府,若有突发事件发生,更是求之不得,推波助澜,希望事件越大越好,政府威信越低越好。随着网络的大力发展,公众可以从各个渠道获得政府的信息,现在政府行为好的方面往往没人注意,不好的方面往往是公众关注的对象,由于公众自身素质不高的原因,认知能力偏差,当政府行为过错在网上遭到披露时,就会引起很多人的非议与起哄,很多人通过博客、论坛等形式将这种情绪传播开来从而引起更大范围的认同与参与。这些评议一方面会对政府行为形成巨大的舆论监督,另一方面也会存在一定的偏见和误解,形成错误的舆论导向,使公众对政府行为进行错误的认识和评价,致使政府公信力非理性降低。
方法汇总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转变政府职能就必须明确界定政府职能范围,作为核心内容其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职能定位正确是政府发挥应有作用的前提。应当将政府职能范围化、具体化和细致化。变以往的“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这样才能让政府将该管的事务管好,不是分内的事分化出更好的利用社会化的和谐管理,增强公信力。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在经济领域,在市场全球化的条件下要积极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在认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前提下,加快推进政资分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将政府管理事项做进一步调整与规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要逐步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使得配置市场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在社会领域,以建立公共财政体系为基础,将搭建公共财政平台和健全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手段,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社会的科学化和人文化管理作为理论创新的重点,引导各类社会组织个尽其责达到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目的,发动公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提高公民的政治文化素养,努力提高社会的自我组织能力;要坚持利用行政公正来促进社会公平,维护公民在经济社会生活活动中的的机会公平与过程公平。
(二)提升政务公开水平1.建设亲民务实型政府
为人民服务作为我国政府工作的宗旨,就要求政府不要让政绩工程冒头,要为人民办实事。建立亲民政府应以执政为民、以人为本作为思想基础,尤其是地方政府必须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观念,要把实现群众的化利益最大化作为政府己任,为群众积极做实事做好事,要反对说白话说大话,坚决反对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与“形象工程”。不要让人民的需求无处诉求,要建立维护民意反馈渠道。要深入群众之中,做到听民情、查民意,解民困。要将下基层制度经常化、常态化,将群众上访变为领导下访,这让才能将群众反映的问题在基层中解决,解决于萌芽状态下。要重视群众信访的问题,不仅仅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更要求解决的好解决的漂亮。要建立好新型政府网络论坛,能让公众畅所欲言,充分表达民意。要完善听证制度,在规范化和法定化上进一步加强,扩大行政听证的适用范围并积极听取公众意见,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要让民意代替官意,要让公众积极参与到政府的决策之中。决策作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中的重要一环,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才会使得公共决策更合理,坚决杜绝一个人的主张和意见作重大决策的决策方式。要进一步拓宽公众决策渠道,是群众有积极参与的前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必须要依照科学的决策对一些重大事项做出决策。
要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决策是行政管理行为的起点,要做到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稳定性必须在决策阶段做到公开、公正、透明。要扩大行政决策的公开领域与公开范围,实现行政决策过程与结果的公开。要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的程序规则有序有理,把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查与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决策必要程序加以规范,提高公共政策制定中的透明度与公众的参与度。特别是在涉及到群众自身利益的重点改革方案、重要政策措施与重点工程项目中,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用适当的方式达到反馈或者公布大众意见采纳情况的前提下,做出重要的决策。
2.建设科学管理政府
1.组织管理强调结构完整、功能完善和运转高效
政府的组织系统是交织的经纬线,经线是垂直指挥,纬线是横向联络,每个公务员都在这样一个经纬线上,政府组织高度结构化。横向联络是政府的流水线,要求公务员按流程和规章制度办事。这种管理突出结构完整、功能完善和运转高效。政府的目标系统和流程设置、公共产品的调研、评估和提供、公务员绩效评定与报酬等极其标准化,管理上显得规范甚至较为固执。这种管理模式是科学的,因为它应用了科学的思想,在西方政府管理中有力地推动了西方的文明。同时它也是动态的,因为它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2.制度管理—强调以法律法规为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行政组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是我们建立地方政府科学人本管理制度规范的准绳。我们提倡依法建制,只有《立法法》上说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才是我们建立制度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我们强调要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形成管理回路。在机关具体应建立以下主要制度:民主科学的决策制度、公正客观的用人制度、严肃规范的财务制度、明确具体的日常工作制度、严格审核的会议制度、公平合理的考核制度、及时准确的奖惩制度、全面有效的监督制度、明确具体的责任制度和公开透明的工作程序制度等。
3.建设诚信法制政府
一是要揭示出真相从而打破谣言,正确的管理媒体并加强对舆论的引导和对媒体的监管。要坚持信息的平等公开,建全完善的信息公开机制,为了保证公民的合法知情权,增加政府工作中的透明度要及时用电视电台、新闻发布会以及政府网站等渠道向社会发布与公众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完整、客观、公正的信息,让公众即时了解国内外时事及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变动,正确引导公众根据所了解的客观事实做出相关事务的正确的判断。
二是要让“空头政策”远离政府决策避免影响政府的形象,要加强兑现对人名的承诺。要依据科学制定相关政策,量力而行,切不可急功近利,对于政策的制定之前要搞好调研,征求广大群众意见,要让政策满足大多数群众的基本利益需求。在政策出台之后,要坚决贯彻政策来兑现承诺,不欺骗群众,做到言出必行,行至必果,切实树立政府的诚信形象。
三是要建立法治的管理政府,要坚持做到依法行政。政府有没有诚信,公信力是否权威,一条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政府能否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要以建设法制政府为目标,全面进行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立法机制,健全行政责任制体系,增强行政法律责任的机制。要依据《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对行政审批制度进行改革,缩短行政审批的周期,减少行政审批的环节,提高行政审批的效率。要切实做到行政执法,并在过程中加强和改进,要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和公正执法。
四是要做好政府的信息公开。各级政府都应该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依据严格执法,按照根据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时间及方式等规定,及时且准确的公开政府信息,并要做到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的违责监督和追究制度。要进一步推行网络电子政务,全面构建无缝隙政府,努力提高政府服务信息化水平,逐步扩大网络服务范围,及时通过政府的门户网站发布政府最新信息。
4.建设服务高效政府
一是不要为“万能政府”所累,要明确定位政府职能。市场经济下的政府就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建设“有限政府”。要增强对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坚持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不参与具体经济活动,不干扰具体经济行为,维护公平、公正、优良的市场竞争秩序。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在水电路的改造上多想办法,多解决实际问题,重点解决一些靠群众自身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要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产品,更加重视社会公平,完善义务教育、卫生医疗、城乡社保、贫困救助等体系,将政策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增强弱势群体对政府的信任。
二是不要让政策难以执行,要加强政策可行性研究。首先,政府制定公共政策要以人民利益和意愿为出发点,公共政策的价值和利益取向要与人民的意愿一致,要做到民心所向,取信于民。其次,要努力实现政策制定和政策本身的制度化、法制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政策的制定要有可预见性,尽量做到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过时,做到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只有增强政策的稳定性才能提高可信度。
三是不要对突发事件束手无策,要增强应急处变能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防患于未然,要制定应急管理预案,建立健全各项应急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 能力。要从维护群众利益出发,坚持紧紧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在处理突发事件中把维护和落实群众利益作为第一出发点,争取群众支持与配合。要坚持公正原则,对于依法应该保护的权利要全力保护,对于依法应该打击惩处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全力打击惩处,保证突发事件处理的过程和结果是公正、公平的,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建设勤政廉洁政府
一是不要让腐败腐蚀了政府,要加大反腐工作力度。要将反腐败工作作为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大事来抓,大力加强勤政廉政建设,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惩治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积极构建进行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制度上抑制腐败,不给腐败发生的环境。要加强行政审计监察,敢于揭露问题,处理问题,树立廉洁政府形象。
二是不要让不正之风泛滥,要加强政风建设。要推行公共服务承诺制,建立政府信用评价机制,实施连续性的政府信用民意调查,将诚信记录作为公务员考核、任免的依据。要建立行政问责制度,根据不同单位所承担的职责,将具体内容细化到每一个岗位,并建立政府公职人员的诚信档案,将其纳入公职人员绩效考核和晋职评先的重要依据。要把诚信建设纳入单位的廉政建设范围之内,将办事拖拉、作风粗暴、效率低下等行政行为一并纳入整治的范围,并视之为“不装口袋的腐败”,不断加大教育整顿的力度,以此促进工作作风的转变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以具体行为人的良好作风提高政府整体公信力。
三是不要让公务员道德沉沦,要增强工作责任心。领导干部要深怀爱民之心,脚踏实地,有诺必践,靠自己求真务实的作风,在群众面前树起良好的形象,进而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公务员要加强道德建设,努力提高道德素质以及工作责任感,养成良好的从政道德,使公务员认识到自身的言行对于政府公信力建设的重要作用,做到谨言慎行,言出即行,言而有信。
第三篇:我国信用缺失现状及原因、对策分析
我国信用缺失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摘要:本文从信用缺失的主体(个体、经济组织、政府信用缺失等方面)和领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出发,从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个人和金融市场几个方面来对信用缺失现状及其表现进行深度剖析,并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治理信用缺失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信用,个人信用,政府信用,信用缺失,经济学成因
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作为维系交易从而满足市场主体理性预期需要的经济纽带,是市场经济的灵魂。然而。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信用缺失现象十分普遍乃至存在着严重的信用危机,已经危及正常的市场交易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其状况触目惊心,令人堪忧。目前我国信用缺失现象渗透到社会、政治,尤其是经济领域,信用的缺失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一、我国当前信用缺失现状及其表现
1、在企业信用方面,主要表现在商品交易中的合同欺诈,例如近年来有些建筑开发商不严格执行售房合同或者在合同上“做手脚”;企业之间欠债严重,许多企业利用我国买方市场的局面和法制不健全,随意欠债,甚至有钱不还,恶意拖欠,造成全国范围内久治无效的“三角债”;制售假冒伪劣产品;长期拖欠银行大量贷款,以各种名义逃废银行债务,比如说企业在破产、分立、兼并、股份制改造、合作、租赁等花样繁多的改制之名的幌子下,逃废大量贷款债权;进口走私,出口骗税,这种反信用的行为也是一种构成经济犯罪的行为,给国内市场造成冲击,引发不平等竞争,损害各方利益,加剧经济秩序的混乱;非法交易,如贩卖毒品、拐卖人口,黑市交易等;商业信用工具的使用十分有限,进程缓慢。
2、在金融机构的信用方面,主要表现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活动中,一方面它要承受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以及面临由此引起的不良资产问题,另一方面,其自身在某些方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信用缺失现象;保险公司也存在同业之间盲目、无序竞争、设陷阱诱导投保人签订含有欺诈内容的保险合同等问题;在证券公司方面,在承销业务上,有些主承销商的证券公司不遵守“三公”原则和证监会规定,操作不规范,甚至造假等行为,在自营股票业务中,一些证券公司与上市公司内幕人员串通起来,进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在经济业务中,挪用客户保证金。
3、在政府的信用方面,政府利用手中权力不恰当地干预经济活动,“透支”政府信用;随意许诺,不信守承诺,出尔反尔,失信于民众;政府的制定缺乏科学性,随意性大,朝令夕改,使老百姓无所适从;滥用信用,以政府信用代替市场信用,为经济活动提供变相担保,扭曲市场机制,又使政府职能错位;地方保护与腐败现象更凸现政府的信用缺失;政治机制和政府官员选拔体制上的缺陷扭曲了市场信用,影响政府的信用。
4、在个人信用方面,主要表现在信用观念淡薄,信用意识扭曲,各种失信的案件中都有个人违信的痕迹;个人信用水平低,信用消费能力有限,阻碍了信用交易方式的发展;大学生的诚信缺失相当普遍,如考试弄虚作假,学术抄袭成风,捏造个人简历;严重缺乏信用意识,骗贷逃贷,拖欠学费,随意违约。
二、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法律制度不完善。从企业的方面的情况来看,信用供给与需求机制失衡。市场经济中,只要存在利益差别与对立,信用风险就 必然存在,所不同的只是风险大小而已。人类所能做到的失如何控制信用风险度,而不可能消除信用风险的存在。信用制度建立起来并不意味着交易过程中的违约或欺骗行为就可因此而彻底消除,信用规则对交易者行为的约束存在着利益界限的“扬弃”,一旦欺骗的收益大于成本时,信用就可能遭到破坏。在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社会里,完善的法律是克服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的重要手段。
(二)诚信道德建设滞后。优良的传统道德、崇尚诚信的思想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扬,取而代之的是凡事“损人利己,唯利是图”。这种发展模式,会使人们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失去行为的正确规范。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活动中出现和存在的东西,并不都是积极、健康、合理的,仍然存在许多违背道德或丑恶的东西腐蚀着人们的思想和灵魂,扰乱我国的诚信道德建设。
(三)信息不对称。市场存在着许多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而危害更大的则是信用风险,而信息不对称对我们破坏最大的正是提高了信用风险。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告诉人们,如果交易双方在以后的交易中再次相遇的概率越低,存在欺骗的肯能性就越大。企业因为信息的不对称,他们可制假冒假伪劣产品,欺骗消费者。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特别是在过度竞争时尤为突出。
(四)产权不明晰。一方面,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的法定所有者,在很大程度上干预企业的经济活动,使企业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难以形成对未来的预期。而对私有财产法律保护的缺失,使地方政府敢于利用各种行政权力来干预乃至损害民营企业的利益,导致民营企业缺乏建立长期信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企业没有解决经营者的长期激励和约束问题,经营者只考虑自己任期内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这种短期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与企业的长期信用是不存在必然一致性的,甚至有明显的冲突。
(五)传统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观的内在缺陷。
(六)经济领域诚信体系建设不完善。诚信体系的不完善是造成当前经济领域失信行为泛滥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社会诚信意识的普遍淡化,使诚信体系缺少发展壮大的后劲。
(七)决策与选择的不确定性是信用风险产生的一种客观因素。
三、解决我国诚信缺失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气氛。首先要从思想认识的源头上抓起,加强全民信用意识的教育,狠抓个人信用建设。对社会公民要进行社会道德教育,使每一个人都认识到不讲信用使对自身品质的危害,其社会地位将会随着每一次失信行为而降低。
(二)制定信用法律规,范国家要立法,用法律来规范社会信用。法律规范应具有强制性,有制裁规范,把不讲信用的人列入“黑名单”,严重者要曝光。对不守信用的人要给予行政处罚、经济处罚,甚至刑事处罚,用法律来调整信用行为。我国在《民法通则》、《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中都规定了诚实信用原则,但是不具体,没有制裁性规范,不便于操作,亟待于修正完善。
(三)加强诚信道德体系建设。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必须重视诚信道德教育,通过诚信道德教育来影响和提高社会成员的诚信道德觉悟,激励人们的诚信道德情感,强化人们的诚信道德意志,增强人们的诚信道德责任感,使人们从内心深处形成诚信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因。要坚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开展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提倡顾全大局、讲风格、讲诚信,培养
费人们人民的坚定信念、高尚情操和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主义等腐朽思想,增强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他以“讲诚信为荣,不讲诚信为辱”。
(四)加强诚实信用理念培育。在加强诚信道德建设的同时,把社会诚信准则灌输到公民人格中,将诚信准则内化为一个具体心理结构中的认知、意志和情感尺度,将运用这些尺度进行的自我评判、自我监控、自我激励和自我惩罚转化为个体的人格定势。
(五)建立健全信用体制。企业应加强客户资信管理,提高信用分析能力,防范和减少施欠帐款的发生,提高应收帐款管理水平,建立规范的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由于信用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还必须加强对企业信用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其信用管理的能力和技巧。
(六)加大失信的成本,建立失信惩戒机制。中国人民银行应开展信用专项整治活动,公布“黑名单”,制裁信用缺失企业,使失信企业为不讲信用而付出代价。各级工商部门要根据合同法赋予的职责,加大对不讲信用、利用合同进行欺诈行为的打击力度。司法部门应强化法律约束,加大执行力度。司法部门应强化法律约束,加大执行力度,法院既重审判也重执行,着力解决“执行难”问题,杜绝法律“白条”,维护法律的尊严和荣誉度。公正执法,严格办案,从重、从快、从严打击商贸金融诈骗及逃废银行债权的行为,维护守法经营企业和商业银行的合法利益。
(七)消除信息不对称,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制度和企业信用公示制度。
(八)明晰产权,明确经济主体的权利和责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联谊会的作用,形成相互监督的互律(他律)机制。明晰的产权、明确的经济利益会促使当事人增强保扩自身利益的积极性、主动性。各经济行为主体,从保护自身利益出发,为尽可能减少对方失信给自己造成的损失,对有损自己利益的失信行为会做出相应的对策。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广泛性、复杂性等特征,单个经济主体对抗失信行为的能力很有限,通常情况下,当事人在发现对方有失信行为时可能为时已晚,给自己造成的损失已成事实。行业协会利用同业联合会可以发挥其优势,联合相关企业,共同对付失信企业,通过互通信息,联手行动,给失信行为造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局面。从原来企业之间单兵作战,互不信任,从“你不讲信用,所以我也不讲信用”的困境中走出来,使整个社会人人讲诚信,事事讲诚信。
(九)建设我国社会信用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经管类社会信用管理体系书
还有
第四篇:我国保险业务中的诚信缺失原因分析
我国保险业务中的诚信缺失原因分析
及保险诚信建设
内容摘要:诚信,即诚实和守信,表现为如实告知和保证。不仅是在中国,各国的保险法中,都以最大诚信原则作为约束保险双方交易行为的首要条件,是保险原则中最重要的一跳原则。中国保险业自1980 年全面恢复国内业务以来发展迅速,保费收入每年以30%左右递增,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这一时期普遍重业务发展,轻诚信建设,以致诚信建设基础脆弱,问题凸显,并且已经成为当前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大瓶颈。保险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是经营信用的行业,客观上要求保险公司尽可能避免欺诈,保障对风险的承诺,诚信对保险行业有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
关键词:最大诚信原则 诚信缺失 法律诚信监管 诚信制度建设
文献综述
我在网络上搜索关于保险业中诚信问题缺失的有关论文,认真仔细阅读了2008年11月《浙江金融》第36期中贺俊燕 《中国保险业发展中诚信缺失问题的分析》的文章,更好地更全面地去了解我国保险业的存在的诚信问题。并能够利用所学所涉及的金融保险知识,得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通过对我国保险业如今诚信缺失的现象入手,并通过这些现象来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是由于个人道德、企业道德以及法律法制不健全等问题。并且通过对我国《保险法》的认真了解和学习,和国外保险业发展的对比,从而更深一层的看到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不足,并且对未来我国保险业诚信建设提出了一些好思路。在我看来,我国保险业1980年至今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就如同一个孩童的一颗牙齿,虽然生长很快,但上面却不断被蛀虫侵蚀。我国的保险业就如同这颗牙齿一样,并不是一颗健康的“牙齿”。从这篇文章让我觉得最迫不及待的应该是对保险业的整治,政府、法律就如同“牙医”,应该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已经对保险公司、保险人、被保
险人、关系人的自身诚信的教育与素质的提高,使得整个保险业向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我国保险业中诚信缺失现象
在保险活动中,保险双方的任何一方有违诚实信用的举动,都会导致保险交易受阻,进而影响保险使用和服务的价值。目前,中国保险业的诚信缺失不仅体现于保险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关系人,还体现于保险中介人。而诚信缺失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保险人对保险消费者不诚信。主要表现为不如实告知,误导客户和拒绝被保险人索赔要求。保险业务员为了招揽业务,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片面夸大保险产品的功能,对条款的解释避重就轻,强调投资收益而不涉及风险,甚至欺骗保户,致使保户在索赔时发生困难,丧失对保险业的信心。此外,由于保险人缺少信息披露和保险业务专业性强的特点,使保险消费者事实上处于信息不对称中,在投保前甚至投保后都难以了解保险人及保险条款的真实情况,如保险人的经营管理状况、偿付能力状况、参加保险后能获得的保障程度等,只能凭借主观印象及代理人的介绍做出判断,客观上为保险人的失信行为创造了条件。
2.保险消费者对保险人的不诚信。主要表现在一些投保人在投保时为减少保费支出,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在不满足投保条件的情况下,为获取保险保障而提供虚假信息或者隐瞒一些对自身不利的信息,如有犯罪记录等等。使保险公司难以根据投保标的的风险状况确定是否承保、应该以什么样的条件承保;更有甚者,一些投保人为获取保险金而进行保险欺诈,伪造与保险事故有关的证明、资料和其他证据,虚构保险标的、制造保险事故、伪造索赔单证、故意夸大损失程度等。有的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甚至人为制造保险事故,故意造成保险财产的损失及被保险人的人身伤亡事故。
3.保险代理人对保险人和投保人及有关的关系人不诚信。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仍普遍采用以代理制为特色的营销体制,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之间签订代理合同,代理人的收入直接与获得的保费挂钩。因此,某些代理人为获得更多利益,一方面以撕单、埋单、做假保单、私吞或挪用保费、制造假赔案、违规退费、贿赂投保人等行为来欺骗保险人;另一方面,在对待投保人上,不少保险代理人向投保人片面夸大保险产品的增值功能,许诺虚假的高回报率,回避说明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甚至误导投保人,给投保人、被保险人造成经济损失。另外,有些代理人还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来骗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
二、中国保险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我国保险市场中之所以会存在这些诚信缺失的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最根本上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由于保险业中制度的缺陷,保险市场交易中的诚信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和扩展。
1.针对保险人的制度不健全。主要是由于我国的保险公司(特别是在保险市场上占有很大市场份额的国有独资保险公司)产权不明晰,使保险行为主体产生追逐短期利益的心理,不考虑长远利益,不考虑信用效应。国有保险公司是典型的委托-代理经营模式,这种模式需要委托者具有很强的约束能力,以及良好的市场约束机制。在我国,由于所有者“虚位”和多层次的委托-代理环节,资本市场还不成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产权交易市场、经理人市场以及完善的信用评级制度等原因,导致保险公司现有的内控制度不能对经理人形成有效的选择、激励与约束,容易诱致和滋生各种缺乏诚信的行为。
2.保险供给者及保险中介者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使保险公司员工及保险代理人的诚信行为具有不完全控制性。由于对保险代理人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上岗要求不够严格,持证上岗制度实行的时间短,保险代理人总体素质偏低,保险公司难以完全控制保险代理人的不诚信行为。再加上我国保险行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本来就有许多制度盲点,如保险法律是粗线条的,缺乏可操作性;行业标准没有建立保险信用信息制度缺失;保险代理人管理制度不完善,许多保险代理人不需要太高的学历就可以进入保险公司,准入制度门槛太低;缺乏代理人保证制度;监管制度不严格等。这些制度建设需要时间,这就为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敞开了方便之门,保险业失信问题严重成为必然。
3.国家信用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缺乏诚信的保障机制、惩罚机制和监督机制。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内在要求,但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并不会自发形成,它需要在一系列的保障制度、约束制度和惩罚制度的作用下逐渐形成。而目前我国征信业发展比较落后,缺乏中立的信息中介机构,一方面人们不能准确获得保险公司及保险中介机构的资信情况;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对投保人信息的真实性也无从调查。在信息不对称、不能沟通的情况下,各方都只从眼前利益最大化出发来选择自己的行为。另外,我国对违背诚信的行为惩罚机制不健全,法律上的惩罚规定尚不完善,经济上的惩罚力度不大,约束机制软化,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从人格、伦理上进行谴责,这就难以抑制失信行为的出现。在监督机制上,中国保险业的诚信监督主要体现为道德的自律以及有限的舆论监督,法律的强制约束性监督还不完善,失信行为的屡禁屡犯
(二)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保险监管不力
尽管《保险法》和《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对保险企业和保险营销员违规者的处理作出了明确的定性、定量的规定,但执行效果欠佳。当前,部分保险企业和保险营销人员存在不诚信行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逃避保险责任、误导宣传、模糊真实回报率以及展业理赔两张脸等时有发生,其原因之一就是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保险监管措施不得当造成的。
二、构建中国保险业诚信制度的思路
(一)培育保险企业诚信理念
培育保险企业诚信理念,要教育全体员工站在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高度,站在整个保险业生存和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保险诚信建设的重要意义。要在全体员工中广泛开展诚实守信道德教育,倡导“诚信为本”,形成“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良好氛围,使诚信理念深人全体员工的内心,让诚信变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把诚信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保险企业要转变观念,树立维护诚信行为的责任观。保险企业要高度重视诚信问题的教育与宣传,使诚实守信的伦理道德精神渗透到保险各方的意识中,为诚信行为奠定思想基础。保险企业应将诚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重要的、核心的、不可缺少的内容,确立诚实守信的职业道
德,为诚信行为创造良好的行业风气。
(二)进一步加强对保险代理人的诚信教育培训
加强对保险代理人的诚信教育培训,使保险代理人明确哪些行为属于违信行为,不诚信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等。保险公司应利用各种宣传舆论工具,并通过实施各种管理措施和道德约束,崇尚诚信观念,强化诚信意识,使诚信成为保险代理人的自觉行为,并以拥有良好的诚信度及较高的信用等级来体现自身的价值。
(三)加强对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诚信宣传与教育
保险公司要经常通过多种形式对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加强诚信的宣传与教育。比如定期回访客户,向客户赠送诚信宣传手册等,保险从业人员要耐心讲解,让投保人明白,诚信既是保险人的义务,也是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义务。如果投保人在订立合同时没有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即不诚实行为,可能会影响保险合同的效力;如果投保人故意隐瞒有关保险标的的重要事实因素,可能会造成保险公司拒绝赔付,并不退还保险费的法律后果;如果受益人或被保险人通过故意报假案、制造保险事故,骗取保险赔偿金,保险公司不仅拒绝赔偿,还会追究刑事责任。
(四)完善保险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立统一协调的保险行业信用管理制度,这是当前保险业诚信建设的当务之急。首先,制定与国际信用评级对接的信用评级制度。组建具有公信力的保险企业信用评级机构,以科学、合理的信用评级标准,定期对保险市场主体的资信状况进行科学、准确的信用风险评级,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保险公司、保险中介人及投保人、被保险人的道德信用水平等进行综合评定,以确定信用等级。其次,建立保险行业自律制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推进保险行业内部规范化建设,建立良性有序的竞争市场,设立以诚信经营服务为核心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保险信用信息网络,将分散的保险人、保险代理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诚信状况的资料和数据加以整合,实现诚保险信信息的资源共享。规范保险信息披露工作,定期将保险信用评估情况及有不良记录的“黑名单”公布于众,接受社会监督,规范和约束保险交易中各方人员的行为。
最后,不断建立完善保险法律法规,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起到法律保障的作用。
诚信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离不开社会各有关方面的支持。目前我国保险市场还不成熟,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在保险诚信建设过程中,政府应扮演积极的角色。依靠政府的力量进行适度的干预,不断健全法律法规制度的建设,对目前我国保险业的稳健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我们相信,通过制度的建设和严格约束,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不是一种法律行为,而成为人们一种自觉的个人行为。这样,中国的保险业也将因诚信用而取得持续的发展并不断壮大。
参考文献:1.贺俊燕 《中国保险业发展中诚信缺失问题的分析》 2008年11
月《浙江金融》第36期
2.于明霞《对加强保险业诚信文化建设的思考》2012 第1 期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五篇: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内容摘要:
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包括因政府机关的负面特征而产生的公信力危机,政府机关不当行为而引发的公信力危机和因制度不公引发的公信力危机三类。宏观上与社会时代因素、政府自身因素和地方政府的服务绩效与民众期望值之间的差距等背景密切相关,微观上每个诚信危机事件发生的全过程与政府行为被质疑、信息传播、资源动员等环节、因素、机理助推不可分割。探析和治理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是“十二五”规划纲要建设要求和十八大提出“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时代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
公信力缺失
公信力建设 正文:
随着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地方政府信任问题也日益突出。从孙志刚案、SARS爆发初期政府公布疫情不实事件,到贵州瓮安事件、上海钓鱼执法,再到云南“躲猫猫”事件、广东乌坎事件等等,各种形式的地方信任危机事件不断发生,且数量迅速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涉及面不断延展。究其原因,固然有地方政府及当事人自身行为不当的因素,也与群众对当地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缺乏信任有很大关系。
早在2006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已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
力和公信力,这是政府公信力的概念第一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随后,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明确提出“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的要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又再次强调要提高政府公信力。十八大报告再次明确提出,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这突出表明了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性以及中央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决心。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取得社会公众信任的能力,实质上显示的是国家政府与社会民众间的信任关系与合作结构,也反映政府在社会公众中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它包括诚信程度、依法行政程度和公开化、民主化程度等诸多方面。
一、政府公信力建设的重要性
“当政府不受欢迎的时候,好的政策与坏的政策都会同样得罪人民”,这就是“塔西佗陷阱”。通俗地讲,可以解读为“当一个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政府信用范围广、内容复杂、影响大,一旦信用流失,就具有很强的扩散性、长久的破坏性和巨大的毁灭性,修复成本也往往比其他信用要大得多。因此必须注重维护、提升政府公信力。
近年来,因公众对地方政府信任缺失而引发的公共危机事件频繁发生,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进程过程中一个亟需高度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公民的权利表达趋于活跃,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政府公信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形象和权威,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政府公信力是政府通过行政行为赢得公众信任的能力,对政府发展和社会治理具有重要价值,它从本质上展示着国家与公众的关系,直接体现政府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显示政府对社会公众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只有具备较高的公信力,才能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急剧转型、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并日渐凸显的关键阶段,简化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才能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其次,政府公信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信誉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曾说:“现在影响我们整个社会进步的,我以为最大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诚信,一是政府的公信力。这两个方面解决好了,我们社会就会大大向前迈进一步。”社会诚信是由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与个人信用共同构建的,政府的公信力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全局性、导向性作用。“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衰。”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政府公信力是基石和核心,政府能否认真守法、严格执法,是否具有公信力,是社会诚信度的重要指标,并且对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建设具有强烈的规范、引导和激励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政府朝令夕改,那么无疑会助长整个社会的投机性心理和急功近利、不考虑长远后果的行为。如果政府不能通过一定的制度性措施有效地惩罚那些失信行为,那么自然就会引起社会失信行为的扩散。
再次,政府公信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政府的执行力。公信力弱的政府,影响力和权威性也随之减弱。公众对其缺乏足够的信任,没人愿意直言进谏,没人听其号召,在落实各项改革措施时,群众阻力相对增大,甚至会出现对抗行为。有令难行,也就不可能有很强的执行力。
最后,政府公信力的高低影响执政根基的牢固与否。在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提高政府公信力,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一个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从根本上说都来自人民,筑牢干群关系的信任基石,方能为人民谋取福祉、为政党赢得民心;干群之间若是缺乏信任将会极大地削弱政权的权威性,不仅表现在应对危机事件时的乏力,更意味着社会控制能力和动员能力的下降,并最终影响到执政根基的稳固。近年来发生的云南孟连事件、贵州瓮安事件、广州增城事件、甘肃陇南事件等等都有着类似的特点:原本只涉及相关部门的单体事件,却发展成当事人与非利益关系者共同参与的群体性对抗,其背后的诱因,往往是群众对当地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缺乏信任。
二、政府公信力缺失的表现形态
近些年来,尤其是地方政府同样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究其原因特征,可分为以下三类:
1、因政府机关的负面特征而产生的信任危机。当前在一些地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中存在着脱离群众和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
一、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效率低下、贪污腐败等负面特征。这些负面特征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也不
时引发政府信任危机事件,如周久耕天价烟事件、邓玉娇刺死刺伤寻欢官员事件等。
2、源于政府机关不当行为而引发的信任危机。处罚、强制、征收、审批等政府行为是政府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如果公众对这些行为在主体、程序、内容、权限等方面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公正性产生怀疑,往往会导致政府信任危机事件,如由政府部门发布信息的真实性而引发的陕西虎照门事件;由昆明警方对李乔明看守所死亡原因解释的不合理性而引发的“躲猫猫”事件;黑龙江哈尔滨“梦中强拆”事件等。
3.制度不公引发的信任危机。这类危机是民众对政府制定的某项制度或政策公益性、科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不认同而引发的[1]。如孙志刚事件的发生使公众对收容遣送制度产生信任危机;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公众对食品质量免检制度产生信任危机;重庆考生民族身份造假案发生后公众对聚集地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表示强烈的不信任;29岁周森锋成为当地最年轻市长后公众对他的“人肉搜索”行为其实就是对现行官员选拔制度的信任危机。这类信任危机可能没有对抗性冲突的潜在形式,但破坏性影响最广泛深远,而危机积聚的结果可导致对某一地方政府性质、宗旨和代表性等的怀疑,从而引发全面的信任危机。
三、政府公信力弱化的原因探析
第一、社会时代因素是加剧公信力缺失的根源
1、中国正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社会整体信任水平下
降。
中国传统社会社会关系以具体的亲情关系(如血缘、亲戚、朋友关系等)为基础形成的,社会流动性小,人们基本上生活在一个熟人的圈子里,是一种“熟人社会”。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化,经济规模扩大、人员流动性增强,社会开始走向“陌生人社会”。建立在传统道德基础上的社会信任受到巨大冲击,且深入表现到社会的各个方面[2]。对偶然相遇的陌生人,首先选择不信。面对陌生人的求助,心里先犯嘀咕,“不会是陷阱吧”。看到小偷,犹豫着是否要干预,担心过后被报复。诸如“扶人者被诬陷为撞人者”、“拾金不昧却被讨要更多的钱”等案例,更放大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社会信任水平整体下降客观上使政府信任关系面临巨大冲击。
2、全社会道德、诚信的缺失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产生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社会思潮使诚信缺失、公德败坏的现象无处不在。假烟酒、毒奶粉、地沟油、美容米,假药、假新闻、大桥新楼垮塌事件等“信任危机”事件屡有发生。在社会道德、诚信缺失的大环境下,政府公信力必然也呈现出弱化的趋势。
3、现代传媒快速发展
随着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现代传媒的高速发展,地方政府更多不为人知的、负面的消息更多地被公民知晓和传播,这直接导致了民众对地方政府的不信任。
第二、政府自身因素是公信力缺失的主要根源
1、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监管调控不力。
一是应对复杂局面和危机管理能力较差。随着改革的深入,涉及面广,触及深层次利益调整,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明显加大,对各级政府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一些政府官员由于不善于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应对复杂局面和危机管理的能力较差,致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失去了群众的信任。
二是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社会服务职能相对低下。一些地方政府在管理中片面追求GDP增长,过多地充当了市场竞争主体的角色,管理越位、缺位、错位,忽视了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公共事业、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出现了诸如贫富两极分化、看病难、看病贵,房价高、社会不公等社会问题,长期以来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导致人民群众对政府信用度的主观评价降低。
三是监管调控力度不够。政府市场监管职能没有履行好,对整个经济运行和经济活动的监管调控能力相对比较低下,一些社会矛盾逐渐积累,影响到了政府的公信力。以楼市调控为例,政府接连出台调控措施,然房价却越调越高。表面上看,群众是在抱怨房价越调越高,但背后透露的其实是对楼市“空调”政策的不满。楼市调控本意是要遏制房价上涨,但“越调越高”的现状难免让公众对调控的效果产生怀疑,最终损害的还是政府的公信力。
2、政府自利性恶性膨胀
政府自利性是指在实现其公共性的过程中,政府自身、政府部门
机构极其行政人员,追求自身利益的倾向性。合理的自利性能有效激励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高效负责的开展工作,但若是超越合理界限,恶性膨胀,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在行政过程中,就会出现趋利现象,与民争利、乱收费、乱罚款,最终造成政府公信力严重受损[3]。
一是公共服务职能萎缩。受政府自利性影响,政府往往将财政支出投入到容易立竿见影的职能,忽视医疗、基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服务职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有了更高的需求,若需求得不到满足,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也会随之下滑。
二是地方保护主义泛滥。一些地方政府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打着发展当地经济的幌子,为了谋取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小团体利益甚至是某些领导干部的利益,无视党纪国法,对当地制假售假非法活动充耳不闻,对严重污染环境、损害劳动者身心健康的行为听之任之,甚至为不法企业充当保护伞。其结果是保护了落后,保护了违法,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损害了当地政府的形象。
三是错误的政绩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领导干部来说,发展经济,造福百姓,应该也必须做出政绩。但是,有些领导干部把执政变成了个人谋求政治、经济资本的手段,大搞一些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还有一些地方政府诚信意识淡薄,工作中不察实情,只重“数字”。上级部门下达基层政府的任务,是层层加码,不切实际;基层政府为了完成任务,只能是数字造假、虚报浮夸。“数字出政绩”,“数字出官”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政绩
工程和形象工程,也影响和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四是政府工作人员渎职、腐败、以权谋私等行为突出。一些政府官员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大搞钱权交易,贪污受贿,买官卖官,官商勾结,挥霍国家财产等等;一些执法部门受利益驱动,将执法活动作为创收手段,吃拿卡要、徇私枉法,公权力被执法者当成捞取经济利益的工具。08年发生的钓鱼执法事件,执法者就是更多的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不是为了维护法律公正。实际上许多执法部门下达违法罚没款任务并采取经济刺激的办法本身就鼓励了这种钓鱼式执法行为。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了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3、法律制度不健全,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行政。尽管在法律、政策层面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早已确立,但是在实际政府运行中,仍存在着法律法规缺失、不依法行政的问题。首先法律政策法规不完善、不健全,存在着较大的法律缺位。以因土地征用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为例:依据目前执行的土地管理法规,土地征收是县政府的法定职责,直接操作土地征收、土地补偿。这种单方确定土地征收、土地补偿,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法规本身就是引发土地征收群体性事件的根本原因。其次,一些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淡薄,法律素养不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普遍存在,循私枉法,执法犯法等滥用权力的行为屡见不鲜,以罚代法,以纪律处分代替法律制裁,漠视法律尊严的事例举不胜举。政府执行公务时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朝令夕改,社会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下降,政府公信力亦受到削弱。
4、权力制约机制和政府问责机制不健全
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权力的滥用。如果自身缺乏监督,外部监督又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些政府机构和工作人员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利,谋取自身和部门利益。再有就是行政问责机制不健全。行政问责的根本目的在于强化行政监督、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许多地方的行政问责取决于媒体和社会的关注程度,舆论反响强烈的,有关部门就处理几个给公众一个交代;如果缺乏舆论关注,行政问责就不了了之。且在追究责任时往往高调问责,低调升迁,追下不追上[4]。甚至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某些单位只要出事就声称是“临时工”干的。将“临时工”作为权力的遮羞布。不仅助长了相关单位的懒憜作风和侥幸心理,更让很多真正的责任人免于责任追究和法律制裁,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声誉和形象,造成本部门乃至本地区政府部门和公职人员公信力的全面下降[5]。
5、政务信息不公开或公开的信息不准确不可信问题。政务公开、权力运行透明是一切政府成就公信力的要则。政府信息不公开,社会公众就无法判断其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诚实度。在我国,政府信息的透明度往往被忽略、忽视或有意模糊,恶意封堵政府信息的行为屡见不鲜。一些人在维护政府形象的旗帜下维护着某些地方或某些个人的私利,置公共利益于不顾,千方百计封堵真实信息。种种掩耳盔铃的做法,只会使政府公信力下降,为小道消息或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空间。
政府信息渠道的不畅通、信息不透明,随之而来的就是政府公信
力的弱化。政府公信力丧失后带来的不仅是公众的“不信”,还有离心离德,以及敌视心态和坏事归因的逻辑。假话不信,真话也得不到信任,社会信任不再,质疑就会成为惯性心态。在信息手段发达的今天,新兴媒体已改变了信息传播的社会状态,微博异军突起,如果政府部门遇“事”不能及时给出事态真相,人们就会寻找信息。民间自发信息鱼龙混杂,各种谣言还可能引发社会混乱。
第三、地方政府的服务绩效与民众期望之间的差距是造成政府信任危机的重要原因。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公众的民主、自由等意识得以觉醒,人民主权观念深入人心,民众开始重新认识政府和民众的关系,民众由过去对政府的服从和依附关系转变为政府为民众服务和受民众监督,且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政府无力满足公众的愿望和要求,又无法疏导公众的不满情绪时,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感就会加深。
第一、期望过高。人们对政府的满意度,与政府的绩效成正比,却与人们的期望值成反比。公众对政府的期望太高,要求政府解决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求政府承担更多的事情。如许多人一方面要求政府削减税收和减少开支,另一方面却希望政府提供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和福利。[6] 第二,认识不准。政府绩效方面,政府的客观绩效是一回事,公众能不能准确认识这种绩效又是一回事。公众评价政府是依据自己所认识到的绩效,而公众在认识绩效时往往存在偏差。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公众很难全面地认识政府,“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公众往
往更多地将目光聚焦于政府的负面上,并且夸大了这些负面的东西。
四、解决对策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取信于民是统治者以及其政府头等重要的大事,政府的存在从根本上取决于是否得到公众的信任和拥护。要提高政府公信力,必须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贴近公众,及时地了解他们的需要。
第一、牢固树立诚信观,完善诚信奖惩机制,建设诚信政府 政府诚信是指政府必须履行其对公众承诺的责任,它对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政府承诺的事,要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去兑现,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只有取得社会各界信任,才能为社会各界树立榜样,才能在打造诚信社会中发挥榜样作用。政府行政职权是由政府工作人员实施的,政府诚信最终表现为政府工作人员的诚信。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公务员队伍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途径,必须要在政府工作人员中普及诚信教育,加强诚信宣传,把诚信融入到政府的执政理念中。同时要加大对失信的惩戒力度,完善诚信奖惩机制,形成对地方政府失信者全方位的约束。如在工作中,加大诚信在“评优选先”上的权数,在领导干部选拔中实行“失信”一票否决制,以使其从关心自身仕途发展出发而增强责任感;在经济上,加大对失信者的经济处罚力度,使其从关心自身经济利益出发而慎言行、恪尽职守;在声誉上,加大对失信者在媒体上的曝光频率,使其从关心自身名誉出发而“为政以信”。
第二、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公信力的建设要以法律为准绳,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现代政府也应该是法治政府。让政府的行为完全按照法治的轨道运行,有助于增加政府的合法性规范性和公开性,公众在心中对政府也会产生稳定感安全感和依赖感,从而更加信任政府,支持政府。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摒弃以言代法、以情代法、以权代法的错误观念,并在行为上依法行政,自觉地树立和弘扬法制观念,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减少行政行为的任意性,以政府行为的规范性、合法性和公开性,增进公众对政府的了解理解和信任;杜绝执行过程中的公权力异化滥用、执行不力、越位缺位错位等现象,使人们形成对法律和制度的信仰,通过法律和制度来体现政府的诚信。
第三、创新社会管理,建设服务政府
首先,要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创新社会管理。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及质量,不断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要大力推进政府社会管理创新,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努力解决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服务、住房等重大民生问题。要加大对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需求的投资力度,尊重和维护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各项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权利。
其次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健全危机应急机制,在面临突发性危机事件时才能从容应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高政府公信力。
政府公信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如果政府领导全社会齐心协力、共渡难关,战胜危机,则会取得公众的认同,赢得良好的政府信誉。反之,危机面前,政府束手无策,无力解决问题,则谣言四起,必然失去公众信任。
第四,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公开制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建设阳光政府
政务公开、权力运行透明是一切政府成就公信力的要则。政府有义务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将政务信息公布于众,使公民充分了解政府的运作和功能,在重大事件面前更不能欺骗隐瞒。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勇者和诚者。在常规管理中,透明度越高的政府,其公信力也越强。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务信息,建立健全的信息发布机制,在公共危机之时,对避免传言的扭曲和恐慌性危机的恶性蔓延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政府部门的财政机制、权责制约机制、防腐机制、问责机制都会随着政务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得到进一步推动和完善。
同时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互联网舆论的力量。要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网络平台建设,让人民大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要善于用好各种新媒体形式,如官方网站、微博等,及时接收群众的反馈,第一时间给出答复。对于各种负面信息,要采取沟通和协作的方式进行疏导。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第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问责机制,严厉打击腐败,建设责任政府、廉洁政府
要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加大对公务员的反腐倡廉培训,建立健全反腐败体系,使其远离各种错误思潮,远离腐败,并严肃追究失职渎职责任,严厉查处腐败分子,建设廉洁政府。要建立健全监督奖惩机制和行政问责机制,建设责任政府。切实加强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促使广大公务人员依法履职尽责,不断提高行政效能,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参考文献:
[1]邹育根.当前中国地方政府信任危机事件的形态类别、形成机理与治理思路;
[2]姚荣贤.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3]佚名.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问题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张超.论“官员问责制”与建立“责任政府”;
[5]2012年地方舆情事件报告—黑龙江哈尔滨“梦中强拆”事件[6]柳朴方、卢雅卿.浅析中国政府公信力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