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爱国主义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地位和途径
论爱国主义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地位和途径
【摘 要】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人们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长期以来,人类社会按照地域划分为许多国家,这种情况还将在人类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每个国家的人们,总是要在祖国的怀抱里,在祖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特定环境中生活和发展,竭尽全力为祖国昌盛和人民幸福而奋斗。
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笔者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青少年,而学校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要做到爱国主义教育常抓常新,就必须充分认识爱主义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断探索爱国主义教育新途径,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连续性、针对性,才能促使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爱国主义 地位 途径
【前 言】素质教育面临的课题是极为巨大的,一方面它要求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即包括课堂教育、课余活动、社会实践、日常行为)都要进行素质方面的提高;另一方面它要求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包括学习能力强心理素质好的,更包括学习能力弱、心理素质脆弱、身体素质差的各类学生,特别是后一类学生,都要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甚至是尽可能大的进步,素质教育更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教育等诸方面素质都有提高。我们认为,素质教育要以德育为主线渗透在各教育过程中,而爱国主义教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应当是德育教育的主旋律,行为规范是德育的表证,课堂教育是素
质教育的主战场。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数千年来,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成为祖国统一、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给予中华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进步以巨大的影响。作为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爱国主义使中华民族能够经受住无数次自然的、社会的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风险的考验,而一直保持坚定的团结和旺盛的生机。当前,仍是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外侨胞团结凝聚、共同奋斗的重要的精神力量。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曾使中华民族历经了无数来自自然、社会的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风险的考验,而一直保持坚强的团结和旺盛的生机。爱国主义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我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前无古人的宏伟事业,为爱国主义赋予了崭新的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传统,用爱国主义这面旗臶引导全国各族人民,激发人们知我中华、爱我中华、建我中华的热情,是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抵制和克服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振奋 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共同理想团结奋斗的需要。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党的思
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 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并使其成为“全社会的主旋律”,以增强全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笔者认为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突出思想性。爱国主义在整个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处于特殊而重要的地位。爱国主义教育应着 眼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为此,我校从确立社会“主旋律”的高度,把这项工作作为提高师生整体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作为贯穿于各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主线,切实抓好正面的教育和引导。事实上,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丰富。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到处都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从历史到现实,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自然风光到物产资源,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瑰宝,是爱国主义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改革开放的现实结合起来进行教育,经实践证明能够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在各项教育中,应突出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道德传统。要通过教育,树立高度的爱国责任感和义务感;通过教育,激励人们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和效国之行、造就一代又一代“四有” 新人。
其次,要注重系统性。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既包括深入、细致的正面教育,也包括丰富 多彩的群众活动;既需要集中的教育和活动,又必须着眼建立长远的运作机制;既
要有一般性的要求和号召,又要有具体的、规范的操作措施;既需要发挥各种基地的教育作用,又需要利用必要的礼仪和规范。要搞好这样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工程,就要从总体思路到具体实施,从工作内容到工作方法,体现计划性和系统性,力求制度化、规范化、系列化、立体化。要切实改变过去工作中那种临时性、突击性的活动多,规范化、经常化的教育少;在针对实际问题开展的教育上下的力气大,在情感培养、习惯养成方面下的功夫小;一般性的要求多,操作实施的具体办法少等现象。要按照重在建设的原则,搞好相关的理论、舆论、教材、作品、制度、基地等软件和硬件建设,设计可行的活动项目,建立经常的教育机制。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发挥宏伟目标的激励作用,建设成就的鼓舞作用,近现代史的警示作用,传统美德的熏陶作用,丰富活动的吸引作用,优秀作品的感召作用,先进人物的引导作用,良好环境的渗透作用等,科学运筹,合理动作,多管齐下,整体推进。
第三,要体现务实性。爱国主义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政治理论教育,感性的、理性的东西都有,思想性、实践性很强,这方面的教育一定要依据《云南省中学德育分年级实施意见》精神,结合当地实际,本着务实、扎实和狠抓落实的态度进行。要多办实事、少说空话,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去建设,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去落实,力求每抓一项工作都要建立起制度,取得实效。在工作中,既要有要求又要有措施,既要有布臵又要有检查,力戒形式主义,切忌大起大落。
第四,要坚持长期性。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持之以恒,不断创新。《云南省中学德育分年级实施意见》作为对今后一个时期德育工作乃至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不可能在短期内全部付诸实施。因此,还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项最基本、最经常的国民教育,坚持不懈、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让爱国主义 思想和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学校是对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场所。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件关系到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具有战备意义的大事,作为面向全社会、覆盖全社会的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为此,笔者认为: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极其广泛而丰富。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到处都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从历史到现在,从自然风光到物产资源,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以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爱国主义瑰宝,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各级各类学校在学生德育管理中,要善于运用国情资料,并注意挖掘利用各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以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了解并热爱祖国的国旗、国徽、国歌、版图和首都。国旗是象征国家的旗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国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长方形,长与高之比为3∶2。旗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一星较大,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的1/3,居左;四星较小,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的1/10,环拱于大星之右侧。旗杆套为白色。国徽是国家的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
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我国国徽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国歌是代表一个国家的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反映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体现了居安思危的思想,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多年来已深入人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北京。它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和国务院所在地,是全国政治、经济、外交、科学文化中心和交通中心,有众多闻名于世的建筑和名胜古迹,是全国各族人民敬仰和向往的地方。
学生一入学,就应对他们逐步进行国旗、国徽、国歌的教育,进行热爱首都和祖国版图的教育。要使他们逐步准确地理解国旗对祖国的象征性含义。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尊敬国旗、爱护国旗,学会参加升旗仪式的规范动作,一看到国旗和国旗冉冉升起应产生肃然起敬的心境。要使他们认识到国徽图案内容。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爱护国徽的情感,对悬挂和印有国徽的地方和物品应倍加珍惜。要使他们了解国歌对祖国象征性含义。在此基础上,教他们欣赏国歌,会唱国歌。要让他们对我国版图有一个空间形象认识,知道祖国领土、领海的面积,了解人口和物产情况以及在地球上的地理位臵,这有益于培养他们保卫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意识。要让他们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了解北京对祖国的象征性含义,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热爱首都的感情。值得提出的是,坚持并严格升、降国旗制度,以爱国旗为中心展开各种活动,有利于对中小学生不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二、了解和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和丰富资源。
要让学生们了解祖国的地理概貌、名川大山以及富饶的宝藏,珍贵的动物,繁茂的植物。使他(她)们懂得,祖国疆域辽阔,江河浩荡,山峰峻秀,自然景观极为壮丽。我们的祖先自古就劳动、生息在这片土地上,使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得以延续和发展。要教育他们为有这样的伟大的祖国而自豪。同时,还应教育他们,热爱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容许任何侵略者肆意践踏。
三、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四千多年文字可考的悠久历史。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要通过中国历史,特别是通过近代史和现代史的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进步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了解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精神和业绩。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的中华文明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传统文化。古往今来,不仅产生过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和其它爱国人士,而且孕育出许多著名诗人、作家、画家、音乐家、戏剧家、表演艺术家、书法家,他们用自己不朽的作品装扮了独具魅力的东方文化艺术殿堂。从古到今,我们又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对中国乃至整个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我国的文物,年代久远,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工艺精美,为举世所叹服。前
人所留下的经典著作,内容博大精深,泽及后人乃至海外。这些丰厚的文化遗产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学校应教育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而尽心竭力。
四、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热爱劳动人民。
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息息相关。要教育学生懂得,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而富于智慧的民族,是酷爱自由与和平的民族。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都是劳动人民世世代代辛勤劳动与智慧的结晶。自古以来,我国人民以其勇敢斗争的精神,排除过无数艰难险阻,进行过无数次反对外部侵略和掠夺的斗争,英勇捍卫了祖国的和平,中国人民是具有优秀品质的伟大人民。建国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事业的飞速发展,都蕴含着各族人民的辛勤汗水和智慧。
在教育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同时,应激发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学习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与此同时,要让学生懂得,爱人民须从身边的人们爱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古人的劝勉,历史的忠告。要教育学生由尊敬和热爱父母及兄弟姐妹,到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并同情和帮助残疾孤老者,进而推及到与各族青少年及外国朋友友好相处。唯有如此,才能逐步培养起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五、了解祖国新貌和发展成就,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祖国新貌和建设成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现实、最生动的教材。建国以来,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靠社会主义制
度的优越性,初步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各方面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综合国力大有提高,祖国旧貌换新颜。通过对比加深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而确立为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奋斗的远大志向。
六、了解中国的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要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我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以及社会、文化、人口、资源等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整个现代化建设的任务、目标、步骤和宏伟前景,并从我国与世界其他不同类型国家的对比中,看到我国的优越之处与差距所在,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发扬艰苦创业、勤俭建国的精神,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赶上或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底子薄弱的发展中国家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确是一项前无古人的重大举措。既无雄厚的经济、技术基础,又无既成的经验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只能利用自身的各种有利因素,靠全体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经过艰苦奋斗,去争取美好的前程。作为青少年学生,任重而道远,应立志为祖国文明富强而建功立业。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统一大业尚待完成。这是不可回避的国情。邓小平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战略方针。我们还将运用这一方针解决台湾回归祖国问题。作为学校,应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正确宣传党和政府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方针政策,为祖国和平统一尽上微薄之力。
七、把爱国家与爱家乡联系起来。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热爱祖国需从热爱家乡开始。一个连自己的家乡都不热爱的人,要成为热爱祖国的爱国者,那是不可思议的。的确,家乡是令人眷恋的,作为爱国者,尽管身处千里之外,或居异国他乡,也不会忘记家乡故土和父老乡亲,不会忘记自己成长的摇篮。古今中外所有爱国的仁人志士概莫能外。因此,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应从热爱家乡开始培养。要使他们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概貌,名山大川、矿产资源、文物古迹、革命遗址、历史名人、先进人物,激发学生建设美好家乡之志。实际上,建设好自己的家乡,也是爱国的表现。家乡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名胜景点等,其本身就能激发起人们对祖国壮丽河山和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至于家乡的革命遗址、英雄模范人物对学生爱国教育的作用,更是直接的,显而易见的。
八、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主义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所讲的爱国主义,在本质上讲有别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所宣扬和推行的狭隘民族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我们的爱国主义是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闭关自守“关门称大王”的狭隘的民族意识,这是应该排除的。随着改革开放,有些人失去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盲目崇洋媚外,丧失人格国格,这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毫无相通之处,理应遭到鄙视。对此,青少年学生应有清醒的认识。应教育他们关心国际形势的发展,懂得和平与发展对于国际社会的意义。还应让学生懂得,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受压迫人民的事业是互相支持和互相援助的,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的职责。
国际主义教育应由浅入深,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的英雄事迹,逐步理解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事业及利益的一致性。国际主义教育还应由近及远,从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学校、爱家乡,逐渐扩展到爱祖国、爱一切为祖国作出贡献和争取荣誉的人们,憎恨一切出卖民族利益、破坏祖国建设和统一的败类,善于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共同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途径初探
摘要:爱国主义是教育领域永恒的主题,大学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思想、生活、学习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是教育者特别是德育工作者为之努力的工作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效途径
一、探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首先应该对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萧伯纳认为,“所谓爱国心,是指你身为这个国家的国民,对于这个国家,应当比其他一切的国家感情更深厚。”其实每个国家、每个人都对爱国主义有自己的理解和阐释。我们认为,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构成了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灵魂,行为是体现。爱国情感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直接感受和情绪体验;爱国思想是人们对祖国的理性认识;爱国行为是指人们身体力行、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只有做到爱国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历史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爱国主义的丰富性和生命力,正是通过它的历史性和具体性来表现的。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涵更加丰富。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二、当前,在高校思想教育实践中,大学生身心特点或多或少地被忽视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
1.大学生的生理发展特征:我国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2岁左右,正处于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生长高峰期”的后期,生理发育已全面接近或达到了成年人的水平,人体各器官的功能已趋于完善和成熟,进入相对稳定期。这意味着他们有从事复杂的思维活动,能够独立学习比较复杂而高深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的生理基础。
2.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大学生们智能发展迅速,记忆力、观察力、理解力、思维能力、想象力显著提高;求知欲强,但辨别力低;感情丰富,并不断社会化,情感活动的强度大,但还不够稳定,不成熟,情感的表现形式上不断间接化,情感的持续时间更长;自我意识和独立意向不断增强;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逐步完善,理想与信念逐步稳固。
3.大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1)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大学生们处在思想意志的形成时期,头脑中固有的东西少,思想活跃,不易保守,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信息,更容易观察到时代的变化,能够较快地同时代精神产生共鸣。但同时他们并不是总能准确无误地把握住时代精神,容易迷茫,甚至迷失方向。(2)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大学生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参与实际的社会生活,并对社会的发展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3)群体成员的互动性,大学生的集体性生活使得他们在思想上互相认同,在行动上互相模仿,特别是在涉及共同利益和要求时互相激励、强化和支持。
三、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
(一)情感是爱国主义的基础,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直接感受和情绪体验
1.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必须创造一种浓郁的爱国主义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说,“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大学们是处于一种集体生活状态,感情丰富而强烈,因此,我们可以使大学们在学校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随时随处受到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的感染、熏陶。例如,在学校的宣传栏张贴爱国主义的画报;在学校的校报上开设专栏、专题刊登爱国主义教育的文章;在教室、图书馆、礼堂等场所,悬挂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领袖、先烈和名人的画像、诗词、格言;学校的广播站在黄金时间播发爱国主义的文章;教室的黑板报也要经常体现爱国主义的精神。
2.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需要提倡必要的礼仪,特别要提倡有助于培养对国旗、国歌、国徽崇敬感的必要礼仪。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学校要按《国旗法》的规定悬挂国旗,在每周一清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运动会等大型集体活动中要举行庄严、隆重升旗仪式,有条件的学校组织还应组织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举行对国旗宣誓的成人仪式;唱国歌是公民表达爱国情感的一种神圣行为,在升国旗仪式和大型集会等活动中,要奏国歌,而且要求广大师生齐唱国歌。
3.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需要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1)利用重要法定节日、各民族传统节日、各种有针对性的纪念日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但这些活动一定要坚持大学生们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原则。节庆活动既要让学生们娱乐身心,又要使他们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十一”,学校和社团可以举办爱国主义诗词朗诵、歌咏比赛、征文;“一·二九”可以组织学生搞热爱祖国的主题班会、主题演讲会、知识竞赛。(2)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爱国主义教育网点,拓宽爱国主义教育空间。组织学生们参观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烈士纪念建筑物、革命战争中重要战役、战斗纪念设施、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遗迹、风景胜地。这样能够激起人们对祖国壮丽河山和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要注意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游览观光之中。选择政治理论素质高的德育工作者、学生会干部等沿途作讲解、文字说明,整个讲解材料都应包含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需要重视发挥榜样的示范和影响作用。大学生们处于集体生活中,易相互影响、相互模仿,易接受新鲜事物,所以要注意在他们中树立模范,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中国历史上涌现过无数的著名爱国者、民族英雄、革命先烈、杰出人物,新中国成立以后又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模范人物,学校要经常对他们进行宣传介绍;要配合革命领袖、革命先烈、著名爱国者的纪念活动及时组织发表和播出纪念文章和歌颂、宣传他们事迹的文艺作品、文艺节目;学校还要特别注意发现和宣传改革开放以来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尤其是在学校毕业生中发现这类先进人物,使他们成为大学生们的典范,成为他们崇敬、学习的榜样。
(二)爱国主义思想是爱国主义的灵魂,爱国主义思想是人们对祖国的理性认识,爱国主义思想是爱国主义情感的升华
1.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课堂教学是主阵地、主渠道。确切地讲,是指以教学计划为保证、以公共必修课的形式出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等有关课程的常规课堂教学活动。这种途径通过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教学,向大学生们正面灌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让广大青年学生了解中国的经验与教训,让他们在了解历史,了解国情、民情和了解我们党的过程中,产生“知之深,爱之切,求之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树立爱国主义的意志,使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刻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认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富中国、强中国。
2.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还需要以专题讲座和看教学片作为辅助手段。具体而言,内容可以是有关法律方面的,例如,《国防教育法》、《反分裂国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有关地理方面的,例如《话说长江》、《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有关历史方面的,例如《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大国的崛起》;有关文化方面的,如《中国文化讲座》、《国宝档案》。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挖掘和利用到尽可能多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资源培养大学生们爱国主义的思想和认识。
(三)爱国行为是指人们身体力行、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
1.利用假期广泛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线。首先,要针对学生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坚持社会主义和坚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育;其次,针对部分学生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的不足,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情、乡情和民情,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第三,针对学生对工农缺乏感情,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和劳动观念淡薄的现状,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工农群众,进行与工农相结合的教育。
2.利用教育或生产见习、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机会,认真组织大学生在社会岗位上感受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大好形势,通过以身作则或为人师表的现实参与活动,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特别是见习或实习单位良好的精神文明氛围,如机关单位的工作制度与纪律,工矿企业或街道社区的企业文化和社区文化等等,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为此,在见习、实习的选点上要注意先进性、典型性,在管理上要严格而有序,同时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要及时“消毒”和批判,帮助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3.进行一定的国防和军事训练,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不仅有利于强健体魄、磨炼意志,也有助于养成讲道德、守纪律的良好风尚,在思想、知识、技能和体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有力地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为既能建设祖国、又能保卫祖国的一名真正的爱国者。
第三篇: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内容摘要:
古今中外历来都把爱国主义视为凝聚民族精神、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最鲜艳的旗帜。挖掘化学学科中蕴藏的爱国主义因素,把爱国主义 教育 要求和学科爱国主义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教学的 科学 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将民族精神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是素质教育对化学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化学教材中孕含了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它们分散于教材的各部分、各章节之中。同时,随着时代的 发展 和化学科学的发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还会更加丰富。化学教师要善于运用 历史 和现实的典型事例,帮助学生提高对伟大祖国的认识。
1、讲述历史,分享光荣,增强民族自豪感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光辉灿烂的古代科学文化,我国古代人民对化学的贡献不仅仅局限于“四大发明”,迄于明代前期,世界上重要的发明和重大科技成就大约有300项,其中 中国 文明约有175项,占57%。在化学、化工领域,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对人类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中国古代在铜、钢铁、金、银、锡、铅、锌、汞等金属的冶炼方面均居于世界前列,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使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此外,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还发明了瓷器、青铜器、漆器等的制造技术和水法炼铜方法,在酒和醋的酿造、食盐和天然染料的利用等方面也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通过这些有关内容的教学和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使学生感到我们中华民族不仅是勤劳勇敢的,而且也是智慧的民族。但是,我们也应该指出我们重形象思维轻理性思维的不足,例如,黑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但关于爆炸的理论却是英国人提出的,借以激励学生找到今后努力的方向。
2、了解国情,明确责任。树立民族自信心
我们的祖国不仅幅员辽阔,而且矿产资源非常丰富,迄今,中国已发现矿产168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151种,有30多种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居世界第一位的有钨、锡、铋、锑、钒、钛等10余种;居世界前五位的有铁、煤、铅、锌、汞等20余种。这为发展我国的 现代 化建设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物质条件,但也应该让学生知道我国利用这些矿藏的能力还非常有限。例如,尽管我国的稀土蕴藏量相当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但是我们出口的是初级产品,法国从我国进口膨润土,经过处理制成的胃药“思密达”又返销给我国,价值翻了近百倍。因此在化工方面还存在许多需要同学们探索和创造的领域,明确学习化学的目标和兴国的责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化学、化工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突出的有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了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1981年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与天然分子相同化学结构和完整生物活性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这标志着人类在探索生命科学旅途上又跨出了重要的一步,因而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截止于2003年,在化工生产方面,我国已有10余种主要化工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其中,钢铁、水泥、玻璃、硫酸、合成氨、化肥、染料、合成纤维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纯碱、农药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其他如塑料、橡胶、纸张、陶瓷等的产量也居于世界前列。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超导体、导电聚合物、晶体生长技术和纳米材料等研究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有关这方面的资料极其丰富,只要在适当时候,结合有关教材,简要地介绍给学生,不仅能鼓舞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能达到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目的。
3、先哲垂范,学有榜样,丰富爱国主义情怀
科学是无国界的,但科学家却永远属于他的祖国。在中外杰出的科学家和化学家中,有许多爱国者,他们从小就有理想,他们热爱科学,更热爱自己的祖国,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部分突出的科学家,在适当的教材中做介绍。例如,侯德榜先生留美8年获博士学位后,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以赤诚的爱国之心回到祖国,建起了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永利碱厂。“七·七”事变,天津沦陷,日本威逼永利合作时,侯德榜断然拒绝,后率众进入四川,筹建了川厂。在他的努力下,经过多次的摸索和试验,终于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名震中外,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世界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把新发明的放射性元素叫做“钋”以纪念她的祖国波兰。丹麦著名物 理学 家玻尔在二战时期被迫离开被德国占领的祖国,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把诺贝尔金质奖章溶于王水隐藏起来。战争结束后,玻尔又从溶液中提取出金,并重新铸成诺贝尔奖章。重新铸成的奖章凝聚着玻尔对祖国的无限热爱而显得更加灿烂夺目。科学家的这些热爱祖国的动人事迹,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
第四篇: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地位与作用
论文
论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地位与作用
院系: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班级:13级电气本科三班
姓名:王凯歌 学号:04991303009
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地位与作用
摘要:在65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要求,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和争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领导者
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组织发动者、中流批柱和英明的领导者——这是抗日战争全过程所反映的事实。一切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有全面了解而又尊重历史事实的人们,对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都公认不疑。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发动、坚持和取得胜利的。在诸多合力中,国共两党分别领导的两个抗日战场,相互配合,共同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其中,中国共产党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始终高举抗日大旗不动摇,始终站在抗战前列不后退,并以共产党人为国为民、无私奉献、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精神和抗日先锋模范作用,赢得全国人民的信赖和拥戴,成了中华民族的先锋、中国人民的脊梁,在全民族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从宏观上、本质上和发展观点看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应该具备以下条件:一是能够代表民族利益,反映人民愿望,提出合乎时代潮流的政治主张,获得人民的信赖和响应;二是能够制定符合国情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推动历史前进,得到人民的拥护;三是能够团结绝大多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得到人民的支持;四是能够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成为群众表率,得到人民的爱戴。
一、中国共产党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全民族抗战的倡导者、推动者和政治领导者。众所周知,日本侵略者妄图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也由此开始。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高举团结抗日的爱国主义旗帜,坚定地站 2
在抗日斗争的最前列,为推动全民族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表明,如果没有共产党“真心实意地出来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那就无人发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人领导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那就无从实行抗日。”同时表明,“在要不要抗战的问题上,蒋介石受了我们的领导,就是我们推动了他抗战。”从这个意义上讲,蒋介石接受了共产党的政治领导。
二、中国共产党是发展抗日力量,掀起抗日高潮的政治核心和战略指导者。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的分歧由要不要抗日转向怎样抗日的问题。由于两党代表的利益不同,参加抗战的原因和目的不同,因而一开始就提出了两条不同的抗战指导路线和军事方针,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抗日战场,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抗战局面。
共产党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把全民族抗日推向了高潮,并在实践上指导共产党的敌后战场取得节节胜利。八路军首战平型关就威名天下扬,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得到了蒋介石的嘉奖,振奋了全国民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此后不久,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深入敌后,开展广泛的人民游击战争,收复大片国土,解放5千多万人民,建立大小10多个抗日根据地,抗击了近半数(约40万)侵华日军,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的正面战场,迫使敌人占领广州、武汉后停止了对国民党战场的战略进攻,促进了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
历史证明,“敌人进攻,国民党败退,如果没有八路军、新四军的对敌反进攻,战略相持阶段的出现是不可想象的。”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败局也必将更为严重。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使在抗战第一阶段,也是共产党对全国抗战起了政治核心和战略指导作用。
三、中国共产党是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分裂投降,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力量和坚强堡垒。为了维护团结抗日的大局,共产党作出了重大牺牲,顶住了投降反共逆流,为全国人民的抗日大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一方面及时提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三大政治口号,开展了声讨汪精卫集团叛国罪行的斗争,制止了蒋介石集团的投降活动。另一方面制定并坚持了“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以及高度克制、忍让的“自卫”斗争等政策、方针和原则,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政策和战胜 3
敌人的三大法宝,向全国人民指明了“中国向何处去”的方向。
历史证明,如果没有共产党“真心实意地出来维持抗日的大局,反对投降、分裂、倒退的危险倾向,那就会弄得一团糟。”也就根本不可能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和敌后战场,是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中坚力量和主要战场。在长达6年左右的战略相持阶段,由于日军进攻的重点由国民党战场转向共产党战场,敌后战场成了抗战的重心,敌后军民成了坚持抗战的“脊梁”。
坚持抗战打败侵略者的历史重任落到了共产党肩上。这个时期,日本侵略者投入60%以上的侵华日军对敌后抗日军民进行反复的残酷“扫荡”、“蚕食”和“清乡”,乃至灭绝人性地实施“三光”政策和施放细菌、毒气。敌后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全国人民的抗日事业作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贡献。一是抗击了三分之二左右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减轻了国民党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压力;二是取得了“百团大战”的伟大胜利,打得敌人惊呼要对华北“再认识”,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三是创造了地道战、地雷战、敌后武工队等多种斗争形式,用鲜血和生命粉碎了敌人的“扫荡”、“蚕食”和“清乡”,保卫和发展了解放区。四是解放区开展了整风、大生产和练兵运动,战胜了严重困难,并为战略大反攻作了重要的精神和物质准备。五是1944年发动局部反攻和夏季攻势,对敌占城镇、交通要道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态势,为转入全面反攻奠定了重要基础。
历史表明,“所谓相持阶段,实即解放区与敌人的相持。”其特点就是“敌人与解放区之长期反复的最残酷的战争。”如果没有敌后解放区战场与敌人相持的战争,并在最困难的条件下长期坚持下来,“那就不会有什么相持阶段,”也就不会有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中国共产党则始终认为,“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是同时的,不是民族革命过去之后,再来一个民主革命阶段”。抗日战争只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阶段,进行抗日战争,不仅要驱逐日本侵略者,而且要为建设新中国创造条件。因而,中国共产党在与国民党合作抗战的过程中,努力把改革国内政治、推动社会进步与坚持抗战紧密结合起来,对于要不要建设新中国、怎样建设新中国的问题从理论上和 4
实践上进行了不懈探索。
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在看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2、中国党史出版社,2002年
3、李伯雍、廖开顺《中日战争实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
第五篇:论公司法律顾问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论公司法律顾问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金振朝
【学科分类】公司法
【摘要】公司聘请法律顾问主要是为了防范法律风险和化解法律风险,并由此产生公司法律顾问的两大基本职能,其中关键在于前一种职能的有效发挥。为确保公司法律顾问的事先防范法律风险的作用,必须在公司决策和日常经营管理等公司治理中赋予公司法律顾必要的参与地位和制约力量。
【关键词】公司法律顾问;法人治理结构;法律风险;防范 【写作年份】2007年
【正文】
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公司的内部治理和外部交易都面临着日益增多的法律风险。这种风险从从宏观上说属社会风险,从微观上说属人为风险,具有可预见性和可控性。由于法律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不论是从事何种法律职业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因而预见和控制企业的法律风险,必然需要专门的法律人才,公司法律顾问就是为了满足这种需要而产生。相对于公司的其他职务,公司法律顾问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在不少公司里,公司法律顾问的附属地位和辅助作用常使得公司法律顾问缺乏必要的独立性,而只能在咨询建议和事后补救方面发挥作用。因此必须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探讨公司法律顾问的地位和作用。
一、公司法律顾问及其职责
从广义上讲,凡是经常性为公司提供法律服务或帮助的法律专业人士都可以称作是公司法律顾问,包括专职的公司法律顾问也包括为公司提供兼职法律服务的社会律师、大学教授等。狭义上而言,公司法律顾问应该仅指具备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在公司里担任特定法律顾问工作职务,从事企业法律事务的专职法律工作人员 [1]。如1997年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的《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第2条规定:“本办法所称企业法律顾问,是指具有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由企业聘任并经注册机关注册后从事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企业内部专业人员。”即是采用了狭义的法律顾问概念。并且根据《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第5条第2款的规定,未取得执业资格而在企业辅助从事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人员,只能称为助理企业法律顾问。实际上,大部分无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而在企业专门从事法律顾问工作的人员同样也被人们称作企业法律顾问,可见上述规定并未在实际生活中完全得到普及。由于广义上的两种法律顾问在从业要求及从业机构、服务对象范围、职责任务、与公司的紧密程度以及规范制度上的众多区别,实在不宜将两者混为一谈。故本文中所称的法律顾问,主要是指公司内部具有相应任职资格的专职法律顾问。
《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第9条规定了企业法律事务机构及法律顾问的职责,避免了办法出台之前法律顾问职责不明,无章可循的混乱局面,但正如该办法第三条规定的那样,企业法律顾问在企业中所真正发挥的作用,也不过是“企业领导人在法律方面的参谋和助手”。即使总法律顾问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能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也不过是全面负责企业法律事务而已,仍属于“谋士”的行列。即企业法律顾问机构在企业中的地位,不过是一个咨询部门,尽管能通过提出法律意见对企业重大经营决策施加影响,但从根本上无权制约企业领导的最终决策。
2004年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并施行的《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则赋予了企业法律顾问更多的权利义务,不再将企业法律顾问界定为“参谋和助手”的角色,并强调了企业法律顾问“以事前防范法律风险和事中法律控制为主、事后法律补救为辅”的工作原则。从而将企业法律顾问在公司经营决策中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升,企业法律顾问的介入也更强调事前和事中的防范阶段。但总体说来,企业法律顾问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还是处在决策辅助人的地位,无论是法律顾问机构还是企业总法律顾问,都不拥有企业决策中的牵制力量。其弊端显而易见:一方面在决策者的指挥和领导下,企业法律顾问的独立性难以体现,在信息获取上也相对较晚甚至不全面,对于企业将来面临的法律风险不易作出理性的判断;另一方面,企业法律顾问的的核心作用发挥取决于决策阶段企业法律顾问提供的法律意见的权威性和约束力,辅助机构和人员的地位不足以使企业法律顾问的法律意见产生较大的影响力。因此,现代企业欲防范、控制和规避企业运行中的法律风险,还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企业法律顾问在经营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二、公司法律顾问与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corporation governance)是旨在通过合理分配公司的权力资源,不断完善公司管理运营与监督控制的权力配制系统,促进其良性运转,以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并最终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其以分权为前提,以公司组织机构为物质基础 [2]。根据公司治理所需的四种职能,公司组织机构一般大体上可以分为权力机关(股东会、股东大会)、决策机关(董事会)、执行机关(经理)、监督机关(监事会)四类。公司法律顾问与前述各组织机构之间的关系当为如何?下面分别进行阐述。
(一)公司法律顾问与股东(大)会
很显然,公司法律顾问进入股东(大)会或者作为股东代表的结果必定是事与愿违。首先,进入股东(大)会的必然是公司的股东,要求公司法律顾问必须具备这一条件既无必要又显得荒谬。其次,即使公司法律顾问具备股东身份,如果作为部分股东的代表则必然带有主观倾向,难以独立、全面地履行职责;若作为全体股东的代表则不大可能,因为股东(大)会作为公司的意思机关,往往决定的是关系公司前途命运的一切重大事项,各股东之间的意见难免会产生分歧,否则形同一人公司。第三,也是最主要的,公司法律顾问的职责和股东(大)会的权力存在冲突。股东(大)会以合议制的方式表达公司投资者的意愿,行使《公司法》赋予的投资者所拥有的决定公司命运的各种权力,其工作方式是定期年会和临时会议,且一般不介入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这与法律顾问在全面介入公司的日常经营决策和管理活动,防范和化解公司面临的法律风险,普及法律知识和进行法律宣传教育的基本职责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二)公司法律顾问与监事会
公司法律顾问与监事的身份和监事会的职责也是不相容的。从产生上说,公司法律顾问由公司聘任,而监事和监事会由公司选举产生;从职责上说,公司法律顾问的主要职责是对公司经营行为进行事前、事中法律防范和事后的法律补救,而监事会的主要职责是对董事、经理的经营管理行为及公司财务进行监督,且一般为事后监督;从履行职责的的方式来说,公司法律顾问要广泛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与决策活动,甚至对外代表公司处理与公司有关的法律事务,而监事会一般不参与公司的决策及管理,对外也不代表公司执行业务。因此,尽管作为监事会成员的监事也应当具备与履行监事职责所需的法律知识,且工作的内容也可能有不少涉及法律方面,但从根本上说公司法律顾问与监事会之间只能是平行而不是交叉关系。
(三)公司法律顾问与经理
经理是由董事会聘任的、负责组织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公司常设业务执行机关,经理行使职责不需要以多数原则形成意志和决议,而是以担任总经理的高级管理者的最终意志为准,这是经理的执行机关性质和经理所面临的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要求经理必须迅速、果断地作出应变的特点决定的。应该说,公司法律顾问的相当多的职责是辅助经理做好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的,如参与项目谈判、起草审核合同、完善规章制度、处理经济纠纷等大都与公司经理的职权密切相关。既然企业法律顾问的相当一部分职责是协助经理的工作,那么公司法律顾问工作机构是否就应当是经理下属的一个职能部门,而所有的公司法律顾问都是经理的下属工作人员呢?若是,则公司法律顾问实际上远离决策,公司法律顾问的职责则必然大为缩减,这显然与设置公司法律顾问的初衷和主要作用貌似神离。
(四)公司法律顾问与董事会
相比于其他机构,惟有公司的董事会是代表公司并行使经营决策的公司常设机关。董事会对内管理公司事务,对外则是以公司名义活动的常设管理机构。因而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体系内,董事会的地位和作用处于核心的位置,董事们受公司股东大会的委托管理公司事务,进行经营决策,表达公司意志,领导公司的一切重大经营活动。董事虽然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但董事不以拥有公司的股份为其任职资格的必要条件,只要具备公司法规定担任董事的积极条件而没有相应的消极条件,即使不是公司的股东也可以被选任为董事。因此,从任职资格上看,公司法律顾问并没有被排除在外。从职责上看,董事会为公司的最高决策者和内部监督者,是由全体董事组成的公司法定常设机关,而公司总法律顾问的重要职责之一便是“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保证决策的合法性,并对相关法律风险提出防范意见”,两者应为密切配合。
这么说来,是否意味着公司的一部分董事必须由公司法律顾问来担任呢?笔者认为,没有绝对的必要!其一,若公司法律顾问同时担任执行董事(内部董事),固然能使公司法律顾问在公司经营决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如前所述,执行董事往往由与其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股东推荐并选出,这必然会对特别是作为法律顾问所必须具备的独立性和客观性造成不利影响;其二,若公司法律顾问同时担任非执行董事(独立董事),然则导致另外的一些问题,即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要求该类董事除在公司担任董事职务之外不得在该公司担任其他职务,而独立董事的职能主要是对公众公司内部董事的经营行为实施监督和对公司的利益和小股东的利益给予保护,这与公司法律顾问的职能显著不同。公司法律顾问的职责与董事职责的确存在一些契合之处,但不宜将两者相互代替或是完全重合。
在不少国家的现代公司法上,董事会可以设立专门委员会(special committees),并在董事会的授权下从事某些属于董事会职能的活动。这种专门的委员会实际上是公司董事会的咨议机构,其可以向董事会提供建议,并在某种程度上代表董事会,但委员会的设立及其权限的授予不构成董事法定注意义务的满足和责任的免除,因为专门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其提案交由董事会审查决定
[3]
]。公司法律顾问的角色与专门委员会委员十分类似,但相比于公司法律顾问作为董事会成员参与表决有关决议而言,专门委员会对董事会决议形成的制约作用似乎仍略显不足。
由以上分析不难得出,公司法律顾问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其实并不重要,而关键是能使公司法律顾问在决策和执行阶段的风险防范和化解作用能得以充分发挥。为了能使公司法律顾问拥有相当的制约力量而赋予公司法律顾问与公司治理结构相关的地位,须通过公司章程或内部规定作出适当的安排以防止角色冲突。而不同性质的公司、不同的经营范围以及不同的人员构成等使得不同的公司面临着不同的法律风险,且在公司运行中法律风险主要是集中于决策阶段还是执行阶段也有差异,因此公司法律顾问究竟在公司中处在何种地位,应主要取决于各个公司对于法律风险的不同控制模式和具体安排。
三、公司法律顾问在完善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公司法律顾问在完善公司治理中有着旁人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应然状态下,主要体现为:公司法律顾问不仅要在公司的设立和运行中帮助公司设计好章程和各类规章制度,以帮助公司在设立之初即建立好法人治理的良好分权制衡基础,还以决策者和管理者的身份参与公司重大决策和日常经营管理活动,是公司董事会意志形成和贯彻执行中不可或却的制约力量。
(一)公司法律顾问在公司治理结构确立中的作用
公司的很多员工是在公司成立之后才招聘进来并正式开始工作的,但在很多时候公司法律顾问在公司成立之前便已开始加入和开展工作。这是因为公司在成立之初面临着公司章程的制定、公司设立、登记、人员雇佣等大量的法律问题,其中核心事务即包括通过制定公司的章程初步确立公司的治理结构。我国《公司法》在作最近的一次修订之前,公司法中存在过多的强制性规定,导致不少公司在成立之时章程雷同,且大多是照搬《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公司法律顾问以及律师在起草章程中的作用十分有限。2006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公司法》进一步扩张了公司与股东的自治空间,大幅减少了国家意志对公司章程的不必要干预,提高了任意性规范的比重,极大地扩展了公司治理上的自由空间。如新《公司法》第43条:“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49条第1款:“董事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除本法有规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规定。”第56条第2款:“监事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除本法有规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规定。”尤其重要的是,新《公司法》在规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以及监事的职权时都在最后加上了“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这些表明,公司法律顾问在起草公司章程时对于公司治理结构及其规则不再像过去那样简单抄袭即可,而是应充分运用法律赋予给公司的自主权,结合法律的规定和拟设立公司的具体情况量体裁衣,科学合理地依法分配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和监事的权力,制定各类法定机构的议事规则和程序,这既有利于防范和解决内部争议,减少不必要的内耗,又可为公司治理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公司法律顾问在公司治理结构运行中的作用
如本文前面已论述,公司的法律风险控制关键在于事先防范,而真正要想做到前期预防,公司法律顾问必须在决策阶段即开始介入。并且公司法律顾问的作用要想落到实处,就必须使得企业法律顾问成为董事会决策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角色,即可通过相关立法或者制定公司章程的议事规则中强行规定对于涉及法律的事项,其决议的作出前提必须是已参考公司法律顾问的意见,并以此为衡量标准,明确决策各方的责任。对于公司有关合并、分立、破产、结算、投资其他重大交易等方面的决策,除了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的论证之外,还必须进行法律风险分析和评估,并且法律意见必须和决策讨论记录、结果等一起保存于公司。除此外,公司应当从各方面为法律顾问行使职责提供必要的保障,包括制度保障、职务保障和物质保障,以确保公司法律顾问获取信息的权力、参与决策的权力以及提出法律意见的程序和规则得到遵守,同时也有助于界定公司法律顾问是否适当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公司法律顾问在协助公司经理贯彻执行董事会决议,进行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工作虽然也可以分为事先防范和事后补救两类,但对公司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而言,公司法律顾问的工作要尽量做在前面。这里的防范内容和重点有了变化,即主要是与公司日常经营有关的合同管理、知识产权管理、商业秘密保护、劳动保障、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和进行法律宣传等。事后补救则主要是解决公司所面临的各种法律问题、纠纷,通过代表协商、代理诉讼、仲裁等纠纷解决机制维护公司利益,减少公司损失。只是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公司法律顾问更多的是以非决策者的身份出现,并以此形成了社会公众对于公司法律顾问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所应发挥作用的片面理解,如仅依此理解设立公司法律顾问机构和聘请专职公司法律顾问,对于及时防范和化解公司面临的法律风险仍无太大裨益。
【注释】
[1] 有的学者似乎将法律顾问与律师混淆了,认为狭义的法律顾问,仅指律师。参见谭世贵主编:《律师法学》(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43页。
[2] 甘培忠著:《企业与公司法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4页。
[3]] 施天涛著:《公司法论》,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4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