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时间:2019-05-14 02:15: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事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事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第一篇:事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事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身边的产品也变的越来越丰富,为了提升产品的品质与易用性,各种设计理论与方法学也多种多样。其中,设计事理学作为一种成熟的方法论正在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具体的产品设计中。从生活中的“事理”出发,考虑产品与用户的关系,发现其中的问题,将其转化为用户的需求和产品。以“事”支撑产品地设计,使产品合情合理,是设计事理学的核心。本文以具体的校园自助式洗衣机为例,阐述如何从设计“物”到“事”的转化,将设计事理学贯穿到具体的产品设计当中,以实现设计为人们服务的目的。

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的同时,对生活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关注点从原先具体的物转化到产品所涉及到的整个服务当中,这就要求设计师们转变设计思想,从原先就物论物的设计方式转变到设计生活方式的层面上来,这就是设计事理学所强调的从设计“物”到设计“事”的思想,本文试图通过校园自助式洗衣机的设计来简要阐述下设计事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产品设计中的“事理”

设计是事理学是有清华大学教授柳冠中教授提出,在运用事理学之前,需要弄清楚其中事理的含义和概念。西蒙在人为事物中作了事与物的区别,柳冠中继续指出,“物”即生活中具体存在的物品,泛指实实在在的材料、设备、工具等;而“事”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上述物与人的中介关系,它对物做了外部限制,也是评定物好坏的标准。事有宏观和微观之分,宏观上的事指的是事情发生的的情景与背景,微观上的事指的是具体的行为事情。

事在本文中指特定时空下,人与人或物之间发生的行为互动或信息交换,在校园自助式洗衣机产品设计中的事宏观上指的是学生使用自助式洗衣机的情境和背景信息,比如学生的宿舍生活情境和洗衣房洗衣情境,微观上的事指学生在清洗衣物时与洗衣机发生的各种具体交互,比如放入衣物,选择清洗方式,放入洗涤剂等等,在此过程中,人的意识有一定“意义”生成,而物发生了“状态”的变化。

经过对上述概念及内容的理解下,我们再来看设计事理学概念。从“物”到“事”,从“情”到“理”,我们将其概括为设计事理学。从这简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任何设计的源头都应开始于特定人群的生活形态,生活方式及习惯的观察、分析和研究,通过研究事去理解人的需求,进而去创造满足人们需求的物,再通过对人们使用设计物的过程进行观察与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加以改进。这是事物发展“螺旋式”上升规律。

校园自助式洗衣机中的事理研究

校园自助式洗衣机产品,涉及到的场景包括校园公共洗衣房,学生的宿舍环境等,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与自助式洗衣机发生各种互动,包括行为上互动、信息的传递,因此在事理研究中需要先对场景和学生的行为进行调研活动。调研的切入点将依据设计事理学的理论,按照事的结构予以展开,主要包括高校学生使用自助式洗衣机清洗衣物事件发生的空间环境,事件的主体学生,以及衣物清洗事件中人的行为等因素,以了解校园自助式洗衣机设计的外部因素。

设计事理学对于“事”的考察不在于采样的多少,而在于“质”,即调研的深度和理解程度,强调更深入到现象之中,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研究对象的思维方式。因此调研的具体方法上,主要采用用户日记和深入观察的方法。

用户图片日记主要是让被选取的高校学生用智能手机来记录日常生活的衣物存放情况(尤其是已穿过的衣物存放情况)、以及使用自助助式洗衣机进行衣物清洗的情况,还有衣物清洗完的后续处理晾晒情况。

观察法是调查那些在用户图片日记中无法获取的信息,比如高校学生的动态行为、情感及性格特征等,发现具体的细节信息,探究现象背后的意义,以支撑最后设计方案的产出。

具体的调研过程就不在此赘述,上文已给出校园自助式洗衣机“事理”调研的内容和方法,这里给出笔者的一个调研结果。高校学生使用自助式洗衣机的整个过程中问题主要表现几种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卫生问题的关注,比如本能地对公共产品的卫生产生心理上的排斥感,自助式洗衣机长期使用后污渍在?韧氨谏系幕?累等;

2、对洗衣效率的关注,比如人多时有限的洗衣机怎样清洗更多的衣物,衣物洗干净后如何提醒学生及时取走等;

3、对洗衣过程便捷的关注,比如及时提前知道洗衣房中是否有空余的洗衣机,无需自己去把握放入洗衣液的量等。

通过对自助式洗衣机的事理研究,将结果进行分析和整合,从中可以发现很多设计机遇,而每一个设计机遇都可以作为特定的设计主题进行概念展开发展,比如针对卫生这个角度,可以考虑在?韧安牧现刑砑涌咕?添加剂,或在洗衣机中增加除菌设备,又或者可以考虑采用?韧翱刹鹦斗绞剑?能独立清洗。由此可见,用设计事理学的方法考虑设计问题始于从“事”中找到特定群体对产品的真实需求,事是问题的来源,是设计的起点,也是设计的评价参照。

总结

作为一名工业设计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产品设计,可以是针对现有产品的改良设计,可以是针对未来需求的概念设计,无论采用哪种设计方法,都需要清晰的了解特定群体的需求,针对其需求进行产品设计。设计事理学,作为一种研究用户使用产品整个过程“事”的设计方法学,能沉浸到具体的情境当中去挖掘用户的需求,使得最终的设计更加合情合理。因此,设计事理学无论是对改良型产品设计或是概念型产品设计都能直击用户痛点,准确把握用户的根本需求,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产品设计都是有很大指导意义。

第二篇:符号在产品造型设计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符号的定义是指在整个社会范围内或某一专业领域内人们为表示某种特殊意义或传达某种信息而约定俗成所使用的标识或记号。符号具有应用领域广泛、形式简单且能简明扼要地传递信息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迅速发展与各领域专业化趋势的加强,符号也呈现出了特殊的美学魅力,并逐步形成了符号学这一门专业学科。研究符号学旨在探寻符号在各行业中应用的本质、发展及演变的一般规律,并力求将符号学在当今社会中各行各业的应用变得更加专业化、系统化。

关键词:符号;符号学;产品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迅速发展与各领域专业化趋势的加强,符号与符号学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规范与严谨。符号对于信息传递的正确性、企业形象的树立与产品体验良好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功的符号应用与符号设计不仅能起到引导与警示的作用,从而帮助稳定社会秩序(如各种社会公共标识),还可对企业与品牌形象的塑造起到积极作用;相反的,错误或不符合社会基本共识的符号应用则会直接或间接地造成社会秩序紊乱,也会对品牌形象的树立与维持造成重创。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就针对符号与符号学的定义进行基本阐述,并结合对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实例进行研究分析进一步对符号学应用于产品设计中的一般性原理做出总结。在产品设计的众多环节中,产品的语义与符号设计为至关重要的一项,并对该产品所属品牌的系列连续性、产品家族性的体现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品牌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识。作为一名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本文中通过对产品设计中符号应用与符号学原理的分析进行一般性规律总结,从而能更好的将其应用到今后的产品设计学习与研究中。

一、符号学与产品设计的相关定义、背景与概述

(一)符号学的定义与概述

符号的定义是指在整个社会范围内或某一专业领域内人们为表示某种特殊意义或传达某种信息而约定俗成所使用的标识或记号。符号具有应用领域广泛、形式简单且能简明扼要地传递信息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迅速发展与各领域专业化趋势的加强,符号也呈现出了特殊的美学魅力,并逐步形成了符号学这一门专业学科。研究符号学旨在探寻符号在各行业中应用的本质、发展及演变的一般规律并力求将符号学在当今社会中各行各业的应用变得更加专业化、系统化。根据人的不同感知方式可将符号分为视觉符号与听觉符号两类。当符号应用到具体的产品设计中,又具体涉及到企业(品牌)形象设计、商标设计、造型设计、固定色彩搭配、材质使用与技术创新等。

(二)产品设计的定义与概述

产品设计是一个具有创新性、实践性、综合性与高度理性化的制造类专业。完整的、科学的产品设计流程须包括寻求市场普遍痛点、市场调研、行业分析、目标定位、建立方案雏形、初步测试、方案调整以及最终方案确立,整个过程具有周期性与反复性,它需要设计团队或单一的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不断地调研、反思、测试、调整与改良,经过这样一套完整的设计流程后所设计出的产品才算是一个基本合格的产品,而在这之后已经投入市场的产品还需经历市场与用户使用体验的考核与反馈,并将这些反馈应用到下一代产品的研发与设计中去,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品牌具有经久不衰的市场活力。产品设计根据其具体的应用领域又可大致分为硬件设计(如家电、交通工具、公共设施、智能穿戴、生活日用品、办公用品等)与应用型软件设计(如终端APP设计、人机交互设计、界面设计、电子系统设计、信息设计等)。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又涉及到外观造型、色彩、材质、结构等诸多具体的构成项目,同时也是企业形象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范围内知名的品牌与各领域内的领头企业无不重视它们各自品牌形象的树立,有鲜明形象特点的产品往往能在同领域内的市场中独占鳌头并且经久不衰,如此一来这些品牌便形成了它们各自独有的“系列感”与“家族感”,从而拥有了庞大的忠实用户群体。由此可见,符号设计在产品设计中应用的好坏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企业形象的塑造与维持。

(三)符号学原理引入到产品设计中的发展背景与应用意图

20世纪初,国际上设计界普遍开始把符号学原理引入到工业(产品)领域,提出在大工业生产环境下制造出的产品是一种具有意指、表现与传达等信息作用的综合体产物。在1920年代,推动了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潮的G鲍尔森与芝加哥新包豪斯学院的查摩尔斯先后发表了“环境象征论”和“符号论”,它们与1950年代德国乌尔姆学院的马克思比尔和托马斯马尔多纳多等人提出的“设计符号论”都对符号学应用于产品设计领域在理论层面上做出了重要贡献。1983年,世界范围内众多设计师们正式把符号学引入到产品设计领域中去并在相对应的专业教学体系中正式确立了“产品语义学”这一附属学科。在具体的产品形态设计过程中结合符号学原理,主要目的在于探求产品外观与形态特征在用户使用过程中所表达的意义、设计观念、结构同使用者感受之间的关系。当同属一类(按照功能、使用场景划分)的多个产品被赋予了不同的形态特征后可表达各种不同的象征意义从而产生截然不同的用户体验。某一件产品的基本形态(色彩、造型、结构与轮廓等)并非仅仅为了单纯的视觉感受与不同的审美倾向而设计,它更多地是为了传达一定的信息,如基本用途、使用环境、操作方式、技术原理与品牌形象(企业文化)等。这些信息之所以都要通过外观造型这一载体传达给用户的根本(内在)原因在于无论是何种用户群体(按受教育程度、职业、社会阶层、经济能力等因素划分)大多喜爱用视觉观察这一最直观的方式来接收信息,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应用到产品用户体验上所得到的初步观感反馈最为真实客观。

(四)小结

通过以上对产品设计与产品设计中符号学相关定义与应用概况的阐述与初步分析可以得出:产品的符号、语言设计在一套完整的产品设计流程中扮演着日趋重要的角色,它对一个企业树立自己独有的品牌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与设计潮流中逐步衍生出了“产品家族”这一概念。将符号学原理运用于产品设计中去无疑是一种全新的展现方式与另一角度的设计思维方法,这一思维方式所遵循的是产品设计应当多以人的初步感官为出发点而不是仅从其使用功能出发,即:使用户通过对产品整体外形与局部细节的视觉观察而得出的感受去理解产品的功能、操作方式与该产品所属品牌(企业)独有的设计语言,让产品“自己学会表达自己”,让一个个工业化流水线的产物“面对”用户“作自我介绍”。简言之,在当今市场环境与设计潮流的影响下将符号学寓于产品设计中便具有了新的内在含义,即:产品设计中的符号语言设计是检验产品(品牌)用户体验良好度的第一块试金石与企业宣传自身理念并区别同行业其他品牌的重要环节。

二、产品设计中符号学应用实例分析研究与一般性原理归纳

(一)梅赛德斯-奔驰“S级”车型变化的造型符号研究

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是自其成立以来闻名全球的高端汽车品牌。奔驰公司创始人之一德国机械工程师卡尔本茨于1886年1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因此被誉为“汽车的发明者”“现代汽车的先驱”“汽车之父”。与此同时,奔驰的另一位创始人戈特利布戴姆勒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从此人类交通时迎来了“汽车时代”。20世纪50年代,世界范围内各大汽车厂商的汽车设计都已逐渐形成了他们各自稳定的品牌风格,世界工业生产水平与相关技术工艺较从前也有了巨大变化,作为汽车的发明者与汽车设计的引领者,梅赛德斯-奔驰推出了“奔驰S”这一代表了其最高工艺水平的级别系列汽车,也正式奠定了梅赛德斯-奔驰后继所有车型的基本造型语言风格,形成了代表了该品牌高品质汽车独有的符号形象。

简言之,“奔驰S”及其相应的外观符号语言即是梅赛德斯-奔驰的品质象征,下面就对自1951年起数代经典的奔驰“S级”汽车在外观设计上的符号语言做具体分析。1.1947年,奔驰170奔驰170是公认的现代奔驰车鼻祖,不仅是奔驰于二战后开发的第一款车型,更揭开了当代中高级别奔驰车历史发展的序幕。在外观上,奔驰170最显眼的部分是饱满的前进气格栅与前车灯设计,就像是奔驰长出了挺拔的“鼻子”与瞪圆的“大眼”一样,成为了奔驰在自那以后所有车型所共有的基本符号特征,也成为奔驰区别于其他汽车品牌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其次在整体造型上,奔驰170从车头到车尾的比例分布趋势是:水平方向“长→中→短”,垂直方向“中→高→低”,它的侧面线条就像是由车头平缓地伸出了一条曲线到了中间段(挡风玻璃)开始突然向上抬升再到车尾部分向后下方带有一定角度的急剧下坠,再结合“节奏韵律”完全与整车线条相同的侧面金属边的衬托与点缀,这样的整车风格所带来的视觉效果可用一个字概括——稳。这样的基本风格特征无论每一代“奔驰S”在不同时代设计潮流的变化下产生何种整体或细节上的变化都不会被舍弃。这种在符号、风格上的坚守是梅赛德斯-奔驰区别于其他汽车品牌的重要基石,同时也正是“奔驰S”经历了半世纪至今仍处高端车之列的根本原因。2.2013年至今:第十代奔驰“S”经过半个多世纪,世界范围内的工业设计与产品制造业经历了流线型、后现代主义(注重装饰)与简约化等多种风格的演变,汽车的设计与制造也不例外,在这几十年间各品牌的汽车制造厂商推出过数不胜数的各种风格迥异的车型,有的车型布满了纯装饰性的车身部件,而有的则出于对空气动力学的考虑整个车身浑然一体线条少有变化。

这些“丰富的”外形变化给了消费者更多地自由选择空间,但也让许多汽车厂商逐渐失去了自己的一贯风格与独有的品质定位并悄无声息地被市场所淘汰,但也能看到众多仍然屹立不倒的知名品牌,梅赛德斯-奔驰即是“其中一位”。横向比较这些品牌汽车的外观造型特点不难发现一个共性:无论市场与潮流如何对自身品牌产生影响,它们所一贯坚持的品牌造型符号从未被抛弃,反而随着潮流的不断变化而变得更加“经典”。以2013年奔驰推出的第十代奔驰“S级”的外观设计为例,前进气格栅的整体尺寸虽然有所减小但在视觉感官上并无削弱,它仍是奔驰前脸上挺拔有力的“鼻子”;前车灯的造型变得更加精细,由最初第一代奔驰“S级”单一圆型车灯变为了线条与几何面相结合的车灯,但它仍然是奔驰所散发出的“犀利目光”;整车的侧面线条变得更加流畅与柔和,但仍延续了以往历代“S级”奔驰侧面线条的基本节奏,即由车头处开始的平缓到车身中间逐步抬升再到车尾处的迅速收尾。

(二)苹果手机机身设计变化的造型符号研究

自2007年1月9日美国苹果公司发布第一代iPhone以来,世界范围内整个手机行业开启了全系的智能化时代,“智能”也成为未来硬件终端发展的必要趋势,各大知名电子制造商品牌及新兴品牌争相投入到智能终端的开发与制造当中。在短短十余年的时间里全球电子制造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众多知名品牌“百花争艳”的光景也逐渐转变为由少数企业占领绝大多数市场的局面,诸多发展历史悠久的大型品牌在新形势下未能找到自己合适的发展道路与转变方式从而逐渐走向落寞。而像美国苹果公司这样能顺应市场潮流的品牌迅速成长为手机及智能终端制造业的风向标。手机外观设计从厚重到轻薄,从各种花样繁多的造型与色彩到统一的以大屏幕、黑白灰为主导的样式,iPhone每一次造型的小变化或大改进,都会掀起同时期内各个品牌手机造型设计的新风潮。iphone自第一代问世以来,已相继推出了好几代产品,iphone的外观造型也逐步由当初iPhone4、iphone5(机身及比例在iPhone4基础上加长)的金属边框加前后镜面深色玻璃的经典造型(边缘较硬朗)慢慢演变成今天的iPhone6、iphone7的超薄圆润(四边角弧度增大、正反面边缘截面为圆弧)的整体金属机身。而iPhone4的发布将苹果公司在手机行业的地位推向了顶峰,将iPhone在功能创新与外观设计方面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它在外观形体上颠覆了iPhone3G/3GS的圆润大倒角与背面圆润且分色的圆弧与平整相结合的背面,材质的创新选用与对于尽量减少实体按键的推敲使其成为当时市场上最薄的智能手机,并使iphone的设计从此走上了极简道路。但是不论iPhone在它的造型上作何变化,由于苹果深入人心的家族语言——背面的经典苹果LOGO(醒目)+生产信息(字体极小起点缀作用)和前面的圆形HOME键皆成为iPhone的外观特质,使选购者都能立即直观地判断出这个品牌叫苹果、它的名字叫iPhone。由此可见,产品外观中能体现品牌DNA的造型符号是这个产品能否拥有大量中忠实用户的关键因素,也是一个品牌能否明显的区别于同行业其他品牌并且在世界市场上长期屹立不倒的核心要素。

(三)小结本章对两个分别在不同时期崛起、处于两个不同行业并同样将其影响力延续至今的世界知名品牌在产品造型符号层面进行了研究分析

通过这些研究分析不难发现这些强大的制造业品牌之所以能够在竞争形势多变的世界市场环境下长期处于“引领”与“制霸”的地位其原因在于它们都将各自品牌的核心标志(包括视觉识别特征、形态、语言等)赋予产品造型符号之中,不论产品外观随着世界潮流的变化而发生何种演变与革新,这些核心的产品造型符号从未被抛弃并长期扮演着“产品家族DNA”的重要角色。通过研究分析与初步小结可以得出:产品造型中的符号语言设计与应用期一般规律无非就是将能代表品牌特征的整体线条、圆弧、色彩与局部细节、几何标志有机的融入到该产品的外观造型中,以此产生出强有力的品牌影响力与具备一定冲击力的产品识别度。

三、总结

本文通过阐述符号学原理的定义、符号学原理引入到产品设计中的发展历程与符号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概况并结合实例初步总结出了产品设计中符号学原理的内在性:产品设计中的符号语言设计是检验产品(品牌)用户体验良好度的第一块试金石与企业宣传自身理念并区别同行业其他品牌的重要环节。文中还结合实例对两个分别在不同时期崛起、处于两个不同行业并同样将其影响力延续至今的世界知名品牌在产品造型符号层面进行了研究分析,推导出它们所共同遵守的产品符号设计规范从而总结出产品设计中符号学原理的一般规律:将能代表品牌特征的整体线条、圆弧、色彩与局部细节、几何标志有机的融入到该产品的外观造型中,以此产生出强有力的品牌影响力与具备一定冲击力的产品识别度

。在产品设计中运用符号学原理这一理念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已经使产品造型设计的本质意义产生了根本性转变。现如今,无论是设计界的名人翘楚还是制造业的各大知名品牌厂商在进行设计与制造的实践过程中都将产品的外观设计看作是展示产品基本功能、表达设计初衷、突显产品价值与标榜品牌理念的重要表现手段,进而使得“造型符号”这一理念在产品设计中孕育出了更深层次的内涵。随着产品(工业)设计制造行业及其教育行业的日趋专业化与规范化,产品(工业)设计中的造型设计早已不是行业兴起之初业界所简单理解的纯外形设计,这是一种机械地在产品功能结构之上“盖上”一层形式主义的“驱壳”,在那个时期制造出的产品其外形与设计理念呈脱节状态,没有能将“形体”“功能”与“理念”这三部分连接起来的更深层次的主观设计意愿,企业品牌之间为了标榜自己也只能将自己的产品想方设法地印上各种颜色样式的图文(LOGO、文字、几何等)。而现如今的产品外形设计已发展成将企业(品牌)文化理念通过提炼、结构与重组以造型符号的方式有机地注入到产品的外观形体之中,以这样方式所制造出的产品才真正的发挥了品牌在其市场占有力层面所应当发挥的作用

。今天我们从事产品设计的学习研究,也应有将人的使用需求、操作行为方式、产品机械功能同产品最初的设计理念通过更深层次的规划与方案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一基本意识并将其实际运用到每一次设计实践活动中。

参考文献:

[1]唐闻.谈设计符号学视野中的品牌设计[J].商业经济研究,2017(22):63-64.[2]燕航程,吴琼.设计符号学指导的产品设计[J].工业设计,2016(09):101+103.[3]李永川,吴琼.基于符号学原理的产品设计研究[J].艺术科技,2017,30(09):241+258.[4]张明坤,张强.基于符号学方法的产品设计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2):69-72.[5]刘智,吴琼.基于符号学的产品设计应用研究[J].设计,2017(02):100-101.[6]张天喆,吴琼.基于符号学的通用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16(09):144+146..[7]贾凯,吴琼,刘雨.基于符号学的产品设计符号传达系统研究[J].工业设计,2016(08):129+131.

第三篇:民间纹饰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论文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民思想觉悟日益提高,对于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能够进行有效的继承和创新。从古至今,我国诸多的装饰艺术,无论是纹样还是装饰图形,多以民间性和吉祥化为主题,民间纹饰在现代化社会中能够广泛流传,其绝大原因在于我国各族人民对于民间文化的整合和交融,从劳动中不断对民间纹饰进行传承和创新,民间纹饰作为我国民间较为丰富的艺术形式,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文对民间纹饰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间纹饰在产品设计中应用的作用

1.对产品设计起到装饰的作用

对产品设计起到装饰的作用是民间纹饰在产品设计中应用的主要作用。在信息化时代下生活中的人们,对于家居装饰和产品装饰的要求都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而逐渐提升,装饰不仅能够反映出现代化社会中的人们对艺术的感知和生活质量,同时也是对相应艺术设计传达方式的体现。装饰属于设计造型的一种,是对相应外在形态美的着重体现,民间纹饰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相应产品美的意蕴体现出来。民间纹饰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使装饰通过意蕴美、工艺美和韵律美等在装饰对象上获得了深层的意义,被民间纹饰所装饰的相应产品也因装饰美而获得独特美。

2.对产品设计起到寓意的作用

对产品设计起到寓意的作用是民间纹饰在产品设计中应用的重要作用。民间纹饰在古往今来的传承和发展中,其样式和形式逐渐多样化,但其最重要的寓意吉祥文化的意蕴和内涵始终没有改变,在不断的传承和创新中得以保留。民间纹饰中多为吉祥纹饰,其主要的来源是凝结了上千年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不仅象征一种强有力的力量,同时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同的民间纹饰中不同的符号语言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和寓意,例如饰品中带有鱼的民间纹饰象征“年年有余”,饰品中带有龙和马的民间纹饰则象征“龙马精神”,通常情况下此两种民间纹饰会在逢年过节时广泛流传于民间市场中。

二、民间纹饰在应用于产品设计中的装饰形式

1.民间纹饰圆满画面和构图完整的装饰

民间纹饰圆满画面和构图完整的装饰是民间纹饰在应用于产品设计中的主要装饰形式。民间纹饰圆满画面和构图完整在产品设计中的装饰,主要是指民间纹饰所要装饰的产品,必须要能够符合相应产品的装饰特点,通常情况下民间纹饰应用于产品设计中的装饰特点主要表现在民间纹饰形态的适合性和完整性、民间纹饰的结构性和严谨性以及民间纹饰的转角合适性。民间纹饰在产品设计中的装饰主要以花草纹、龙凤纹以及云纹等表现形式进行装饰,上述纹饰不仅适用于丰富多彩的图形装饰,同时也作为具有吉祥象征意义的纹饰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各种产品的设计中,例如在现代礼品瓷的装饰上,民间纹饰通过纹样的可变性有效的完善画面的局部装饰,突出礼品瓷的装饰美感。

2.民间纹饰以吉祥寓意的表现形式的装饰

民间纹饰以吉祥寓意的表现形式的装饰是民间纹饰在应用于产品设计中的重要装饰形式。民间纹饰中多以吉祥寓意的表现形式居多,由于我国是具有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因此由于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民间纹饰多以吉祥寓意为主,不过民间纹饰在产品上的装饰并不因吉祥寓意的纹饰而受到冷落或影响,反而以其具有吉祥寓意和对未来美好生活向往的表现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民间纹饰以吉祥寓意的表现形式在产品设计中的装饰主要体现在利用能够表达寓意象征形式的吉祥纹饰,对相应的语意进行表达,例如在产品上设计鸳鸯戏水纹饰,以示夫妻恩爱。

3.以民族象征为符号的民间纹饰的装饰

以民族象征为符号的民间纹饰的装饰是民间纹饰在应用于产品设计中的关键装饰形式。以民族象征为符号的民间纹饰主要包括龙凤纹饰、十二生肖纹饰以及寓意吉祥和富贵的诸多名花等,上述类型的民间纹饰均广泛流传于产品设计装饰中。以民族象征为符号的民间纹饰在各种产品中的设计装饰,不仅使产品具有观赏的意味和美学意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产品寄予万事如意的吉祥寓意,使买产品的人会因此对产品产生相应的情感,从而使带有民间纹饰的产品超越了其本身应存在的审美价值。

三、结语

民间纹饰作为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艺术,不仅具有多式多样的表现形式,同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多彩的艺术设计在我国诸多产品设计装饰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对产品设计起到装饰的作用和对产品设计起到寓意的作用对民间纹饰在产品设计中应用的作用进行阐述,同时从民间纹饰圆满画面和构图完整的装饰、民间纹饰以吉祥寓意的表现形式的装饰以及以民族象征为符号的民间纹饰的装饰对民间纹饰在应用于产品设计中的装饰形式进行深入研究,并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第四篇:逆向工程在产品设计实践中的运用

逆向工程在产品设计实践中的运用

陈骏

张强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工业设计系 110034)

wtrues@sina.com.cn

摘要

曲面形态的产品设计在当今的工业设计领域是一大潮流。形态独特而又具有优美曲线的 产品也日益成为广大消费者的追求。基于此,在众多的产品设计之中融入了设计师无限的想 象和创造力,曲面造型的产品亦更多的以亲和、人性化的一面呈现在人们面前。

在具有曲面特征的产品设计过程之中,前期对产品形态的创意、构思,是设计师对产品本身造型特征的感性把握;而进入产品设计的后期,即工程、结构设计阶段,此时设计师对产品造型特征曲线、曲面的思考就应带有理性的,定量的分析。逆向工程在设计流程中的介入无疑成为工业设计师进行曲面造型的有力武器。

逆向工程是现代工业设计中最常用的CAID手段之一,作为进行工业设计教育的教学单位,亦是工业设计探索的科研单位,我系始终在教学领域活动向生产力的转化领域中不断尝试,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先后与营口尹氏商贸有限公司合作进行了帕萨特、中华、高尔夫轿车用挡泥板设计,以及沈飞日野新一代豪华大巴的前围造型设计,在这两大项目中,逆向工程的运用使得设计生产周期大大缩短,有效节约了人力、物力资源。关键词

CAID、逆向工程、产品设计、曲面

1. 向工程使产品设计流程产生重大变革

在工业设计领域中,许多具有曲线曲面设计涉及到运动物体的外形,例如汽车、飞机、船舶的造型设计,这些交通工具的造型光滑与否直接影响到其运动性能,因此,一种曲线曲面的CAD/CAM造型方法被提出,由此发端也波及产品设计的各个领域。逆向工程正是其中一种最为常用的CAID手段之一。

作为一种新式的产品开发概念,逆向工程技术是一项综合了三维测量、快速成型等高新技术,在没有设计图纸或者设计图纸不完整以及没有CAD模型的情况下,按照现有零件的模型(称为零件原形),利用各种数字化技术及CAD技术重新构造原形CAD模型的过程。逆向工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并消化和吸收了一系列先进分析方法和应用技术,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产品生产的技术水平,提高生产率,增强企业及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世界各国在经济技术发展中,应用逆向工程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经验,给人们有益的启示。据统计,各国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技术源于国外,逆向工程作为掌握技术的一种手段,可使产品研制周期缩短百分之四十以上,极大提高了生产率。因此 研究逆向工程技术,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的意义。

逆向工程技术对整个工业设计的意义是重大的。拥有此技术,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将被真实的再现。以轿车的设计为例,在产品开发前期,设计师的意图形成里草图效果图,胶带图,直至模型制作完成,设计师的意图、理念体现阐述告一段落。如何将这些概念模型转化为产品?接下来的事交给逆向工程技术。以三坐标测量仪为源头,对设计师的模型进行精确的数字化扫描,得到其三维轮廓数据,通常它将使大量的离散点云,结合专门的逆向工程软件对其进行曲面重建,生成实体,配合数字化加工中心,即可加工出模具,投放生产。

相同的设计流程如果针对一些小型产品,那么还可以通过快速成型机制造出样品,甚至可以硅胶制模进行小批量生产,快速地将产品投向市场,以验证市场,既可以为商家抢占商机,也为赢得市场节省大量宝贵时间,并且有效地减少了风险。

由此可见,可以说现代工业设计流程中,逆向工程已然成为产品设计开发不可缺少的有力手段。

2. 工程在设计实践活动中的运用

沈阳是闻名全国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放眼全国,制造业的竞争是激烈且残酷的,南方一些地区之所以在改革开放之后成为制造业的又

一生立军,是因为大量高新技术、装备的采用。而对于工业设计而言,CAD/CAM技术的运用无疑是设计向产业转化的纽带。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工业设计系作为我国东北地区较早开设的工业设计系之一,借助我学院以工科为主的优势,除了进行常规的教学,在设计转化为产品的技术研究上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以我系与辽宁省营口尹氏商贸有限公司合作开发轿车用挡泥板为例,这是一次典型的以

逆向工程为主要设计开发手段的产品设计流程(见图)。首先,在设计输入阶段,客户先确定希望开发挡泥板的车型(以帕萨特车型为例),设计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抓住此款车型的造型风格要素:圆润饱满的车体轮廓,车身造型中曲线曲面居多,却又不失刚强。很快设计草图、方案得到客户的认可,接下来就直接在实车上进行等比例的油泥模型造型制作。这中间省略了尺寸线图的制作步骤,因为挡泥板形态复杂,曲面较多,难于用图纸表达,而且因为工作环境的局限(车身下方),因此尺寸图或者胶带图显得毫无意义。依据效果图,在实车的条件下,挡泥板的距地高度,宽度得到确定,造型也得到客户的认可,下一步就进入后期的逆向工程阶段。

通过激光测量仪,油泥模型的数据转化为离散点云形式的三维数据的形式,通常它是由数以万计的空间点构成的,将这些数据导入例如I-DEAS, Surfacer, UG等逆向工程软件之中,进行曲面的重新构件。大致步骤是这样的:①导入点云,移除杂点;②提取特征点云,用来构建曲线;③以购建完成的数条曲线构建曲面;④将曲面物体经过一定工序构建为实体;⑤对此实体进行其他相应的操作,例如加筋板,开安装孔等。当然这只是大概的步骤,曲面重建是一项辛苦的工作,点、线、面构建时的质量好坏,关系到实体构建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快速成型的成败。在实体CAD模型构建完毕之后,即可进行快速成型,制成试验件,装配在实车上进行验证,如不符合设计要求应修改CAD数字模型直至符合要求,在进行快速成型并验证,待完善之后便可以进行数控模具加工。这样挡泥板的设计就宣告完成。

同样的逆向工程流程也用在了我系和沈

飞日野客车公司的新型豪华大巴设计中。这些造型包括车前脸、前部的大灯灯罩、两侧车体以及保险杠等,这些构件均是玻璃钢件。在整个的设计流程之中,笔者参加了1:5和1:1比例的油泥模型的制作,直至后期的逆向工程。在这期间,我深深的感觉到模型对于产品设计的重要性,可以说设计师的创意,思想均是由模型完全的体现出来:实体模型造型块面的起伏、转折给人的感受是全方位的,不仅可以在各个事件进行观察评价,而且他的形体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触摸的。所以要搞好后期的曲面重建,必须对模型本身的造型有较深层的了解,这样在能忠实再现设计师的创意。

在利用ATOS照相扫描系统测取了等比例车体模型点云数据之后,同样对其进行了曲面的重新构建,重新构面是为了在这之后玻璃钢车体的加工过程之中有尺寸参照的依据:客车的结构设计人员可以在三维曲面车体上截取任意的截面线,用来制作装配图纸指导生产。

在曲面重建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处理大规模点云的专用软件Surfacer,这个软件的优势在于:可以将一整体点云视为一个物体,运算进程大大加快;针对点云的方便有效的功能大大加快了造型进度。鉴于该点云数据量较大,根据原车造型,我们将其分为若干块进行构建,如灯罩、保险杠、前脸、侧车体等,每个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以及相应的必要尺寸应事先由厂方提供,这些既定尺寸轻易不能更改,在建模中应严格遵循。逆向建模工作是一项费时的工作,和前面所讲述的方法一样,由点到线,再进行构面,每一步都是需要耐心去调整的,因为是初次涉及这样的工程,因此不是一蹴而就的,经过和厂方结构设计人员的多次协调尺寸,最终才能通过。

3. 向工程对工业设计的深远影响

作为教育单位,除了教书育人之外,将理论结合实践,将设计付诸于生产是每个搞工业设计教育者的心声。我系在教学之余(这些项目大都是在假期完成的)曾多次和厂家进行合作开发新产品,将学院的科研优势付诸实践,同时借此提高自身设计、科研水平,以提高教学质量。

工业设计的活动是与商业化、制造、市场紧密联系的,而逆向工程正是顺应了制造业发展的需求而产生的,利用这项技术,商家可以快速抢占商机,赢得市场,有效规避投资风险。

总而言之,逆向工程对工业设计本身而言只是一项先进的工具手段,仅此而已,和设计师本身的理念、创意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掌握了这项先进的设计手段之后将对设计师理念的再现,创意的阐述将起到关键的作用。相信这项技术必将推动工业设计达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刘国玉,沈洁。《产品设计基础》,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5.[2] 陆凯,沈洁。《CAS在产品设计中的综合运

用》,设计之角,2002.3.

第五篇:类比法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类比法是一种推理方法,是对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推测与它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方法,类比对象间共有的属性越多,则类比结论的可靠性越大。通过类比法原理和类型分类以及类比技法,论述类比法在产品设计领域中地广泛使用。

关键词:类比法;产品设计;创新性

根据普遍联系的哲学观中所讲的,事物总是处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之中,完全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就是指他们之间的有着一定的相似或相近性。这种共性存在,是由类比法推理而来的。类比法作为产品设计的一种方法,它是对两个事物之间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推出这两个事物其他方面的相同或相似性。

1类比法的概念

1.1类比法的概念

类比源于古希腊,其含义表示比例。类比法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而推出他们在其他方面也有可能相同的一种思维形式和逻辑方式。[1]这是运用类比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类比法与其他逻辑思维方法相比,它属于平行式思维方法。不管是哪种类比它都是在同层次之间进行的。亚里士多德在《前分析篇》中指出:“类推所表示的不是部分对整体的关系,也不是整体对部分的关系”。[2]对于类比的可靠程度,我们就要尽可能地寻找对象间更多的相同点。相同点越多,可靠性程度就越大,二者的关联度就会越大,结论就可能越可靠。反之,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就会越小。产品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人们生活和工作服务的工具,是人——自然——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的媒介,也是生活方式的物质媒介,是诸多信息展示的载体。[3]而产品设计主要是满足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层面的需求,从而进行的创新性的设计目的。在锤子的进化史中,从最初的打磨得很粗糙的击打用的石头,到詹姆斯内斯密斯1842年设计的巨型蒸汽锤。在此演化的过程中由石头到蒸汽锤,“由此及彼”进行的类比推理,它们之间经过了一个归纳和演绎的程序。

1.2类比法的特点

类比法的特点是“先比后推”。“比”是类比的基础,既要比它们的共同点,也要比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对象之间的共同点是类比法能否继续施行的前提条件,如果对象之间没有共同点,那么它们是无法进行类比推理的。类比法作为设计创新的一种方法,在运用时应遵循以下三个步骤:首先,找出事物的相似点;其次,对其相似点进行比照;再次,将相似点进行必要的加工并运用在设计中。

2类比法的原理及分类

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类比法是产品创新性的一种新方法,而各种方法又是相互贯通融合。类比法以比较为基础,关键是发现和找出原型,还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它的原理包括两个方面:异质同化和同质异化。

2.1异质同化

它是把陌生的事物看成熟悉的事物,再利用熟悉的观点和角度对其认识,使陌生的事物有着熟悉事物的特性,从而达到转陌生事物为所熟知的事物的理想状态,进行关于新事物的创造构思。

2.2同质异化

用陌生的观点和角度来分析熟悉的事物,借助利用与以往不同的观点和角度来分析已知的事物,从而找出已知事物的新特性、新功能、新结构,来对已知事物进行新的设计。运用类比法在对产品进行设计之时,异质同化和同质异化是缺一不可,前者是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创造设计的关键环节,我们应该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加以利用。以类比法为基础对产品设计展开联想时,它的实际连接方式是有所不同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W.J戈登把创造过程的类比分成四类,分别是直接类比、拟人类比、象征类比及幻想类比。第一,直接类比。直接类比是从自然界的现象中或社会中已有的成果中去寻找与之类似的事物,然后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启发,进行创造构思。直接类比是比较直观的一种分类,在对产品进行分析比较时,类比对象与设计的产品本质特征相似度越接近,成功率也就越大,反之越小。如仿生、功能模拟等。第二,拟人类比。又称感情植入法或角色扮演。就是把研究的事物人格化,然后把自身设想为被研究对象的某个因素,对其进行想象。在现实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机器人,就是将人的动作植入机器人中,来模拟人的动作。第三,象征类比。象征类比主要是由具象化转换为抽象化,将具象事物所具有的特征,对其进行抽象化的分析类比。对所要设计的产品,先进行总体的抽象化概括,然后对产品设计进行简化,从而去寻找与之相类似的具体化事物,对其进行类比。象征法主要是根据场景或情节上的相似性,以图案或相关题材为手段来实现象征功能的。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梅兰竹菊,分别有着自己象征性的寓意,将它们作为元素分别用在同一个产品上时,它们所传达的意思也不是完全一样的;玫瑰寓意爱情;书本寓意知识等等,生活中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第四,幻想类比。幻想是不受任何事物限制,可以无限幻想,也可以借助科学和神话传说来大胆想象。如由天上飞的鸟儿,人们通过幻想发明了可以在天上飞的飞机;水中游的鱼儿,人们发明了潜水艇等。设计讲究的是创新,创新就要打破常规,使用各种对之有效的方法,大量寻找有创新性的素材,对其进行“去粗取精,由此及彼”,最后加以整合,设计出最具创新性、符合人们需求的产品。

3类比法在产品设计中的使用技法

类比技法在产品设计中经常被使用,常用的技法主要有原型启发法、移植法、仿生法三种。

3.1原型启发法

设计强调的是创新,而原型启发法强调的是启发,以启发为基础进行的创造性的思维模式。主要是用人的创造性思维模式来观察事物的原型,在原型的启发下,将偶然性的事物经过观察和分析,产生新的创新性思维方法。原型启发法对产品设计存在着偶然性和机遇性。比如说我们最早使用的火炉,当火炉里的火不旺时,只要我们用铁棍拨一拨,火苗就顺着拨开的洞燃烧起来。以至于我们后期在前人的启发下,发明了蜂窝煤。

3.2移植法

移植法与原型启发法相比更加的具体,将某个产品的特性引用到另一个产品中去,对其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产品。在设计中,有许多产品的设计手法都是相通的,它们之间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都是利用相互间的共性,进行移植进行设计的。如对其产品的材质、色彩、功能的移植使用。

3.3仿生法

仿生设计法是一种创造性的设计思维,它区别于其他的设计方法,仿生设计主要以自然物为设计对象,对产品进行的创新型的设计过程。仿生设计最终追求的设计本质是“使产品回归自然”。仿生法设计是产品设计中最常见的设计方法,它追求的是绿色的、自然的、人性化的设计方法,以原生生物状态展示产品设计,使人们亲近大自然,同时增加了产品的趣味性,缓解人们使用产品的疲劳感和压力。

4结语

类比法是产品设计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它使用原型启发法、移植法、仿生法设计出许多具有创造性、有趣性、个性化的产品。在对产品进行设计时,利用对未知事物各种因素和已知事物各种因素,通过类比法的异质同化和同质异化的两个基本原则的创造过程,把它们联系起来,得出富有新意的创造方法。

参考文献:

[1]袁希娟,龚耘.浅谈类比法[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何博超.亚里士多德(前分析篇)[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刘永翔.产品设计(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下载事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事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设计心理学在产品概念设计中的应用

    研究生学院 设计心理学学 号:142130500446 专 业:设计学 学生姓名:许立栋 任课教师:庞峰 教授 2015年1月 浅析设计心理学在产品概念设计中的应用 许立栋 1.有关概念设计的理......

    金属材料在产品设计中应用研究报告[五篇范例]

    金属材料在产品设计中应用研究报告 ——钛合金 一、相关定义 钛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结构金属,钛合金因具有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各......

    材料感觉特性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材料感觉特性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案例一:swan chair Swan chair—1958年由丹麦设计师雅各布森所设计,其外观宛如一个静态的天鹅,线条流畅而优美具有雕塑般的美感,在制造技术......

    TRIZ理论在产品概念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TRIZ理论在产品概念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对概念设计的分析研究,阐述了TRIZ的理论体系及其简化的“1141”体系,归纳了TRIZ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思想,介绍了基于TRIZ的产品概念设计过......

    禅茶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研究论文大全

    摘要:随着当今设计风潮中不断涌现新的设计方法、新材料等,产品设计也紧紧追随着新思潮。极致简约主义的设计风格越来越流行,正与禅意衍生而出的简洁、素朴相一致,为现代都市生活......

    影响新材料在产品设计中的选择因素研究

    影响新材料在产品设计中的选择因素研究 摘要:新材料作为高新技术的基础和先导,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它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一起成为二十一世纪最重要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伴随......

    《程朱理学》教学设计大全

    《程朱理学》教学设计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程朱理学”,设问: 1, 为什么叫程朱理学? 2, “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让学生自由组成两大组,分别担当程颐、程灏弟兄和朱熹的......

    ugwave技术在产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UGWAVE技术在产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1.前言 NX被当今许多世界领先的制造商用来从事概念设计、 工业 设计、详细的机械设计以及工程仿真和数字化的制造等各个领域,是当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