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蓝图
《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已经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
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蓝图
——二十六项改革举措在二〇一七年前基本完成
本报记者 盛若蔚
《 人民日报 》(2014年09月02日 06 版)
一手抓改革举措出台,一手抓出台文件落地实施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严管党治党,把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党的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
1月22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既抓住重点也抓好面上,既抓好当前也抓好长远”,“要抓紧出台施工方案,按照施工方案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地”,明确提出了制定改革实施方案的任务。会议还明确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6个专项小组,其中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专项小组由中央组织部牵头。
边调研论证、边研究谋划、边组织实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专项小组和中央组织部一手抓改革举措出台、一手抓出台文件落地实施。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明显提速、新政频出——
以修订和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为抓手,构建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大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有力推动了“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取人问题的解决;
落实“拓宽来源、优化结构、改进方式、提高质量”的重要方针,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和后备干部工作;
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强化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治理“裸官”和领导干部违规兼职等,解决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
完善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整治跑官要官、说情打招呼、超规格超职数配备干部等问题;
改革政绩考核机制,着力解决“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不敢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严格党内组织生活,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落实“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要求,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以更大力度推动“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统筹推进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
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改革举措都已初见成效。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年初,还围绕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确定了若干重点调研课题,“把调查研究作为重大改革部署、重要改革文件出台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广泛听取各方面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掌握推进改革的第一手材料,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
统筹谋划、有序推进,改革举措在2017年前基本完成
从今年3月开始,研究制定《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工作正式启动。起草过程中,通过实地调研、个别访谈、召开讨论会等方式,深入研究论证,广泛听取各地各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与承担改革任务的各单位反复沟通。据介绍,制定《实施方案》主要有5点考虑: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重要举措任务分工方案为总依据。对由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专项小组协调的重要举措,全部列入今后几年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点任务,并逐项进行细化,明确工作目标、具体举措和成果形式。
——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实施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从严管理干部、从严管理党员,聚焦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关键问题、长期制约党的建设的难点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着力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增强制度的刚性和约束力。
——突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此有明确要求。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制度执行不力的问题,也有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有关负责人强调,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要坚持立破并举,既要及时清理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制度,又要抓紧完善和健全新的制度,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体系。
——注重改革举措的配套衔接。《实施方案》统筹党的组织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基层组织建设制度、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各项改革任务,对相互关联的改革举措,注重配套对接、协同推进;对需要上下联动的改革任务,做好政策统筹、方案统筹,确保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坚持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实施方案》注重分清轻重缓急,把握时机和节奏,对工作基础较好的改革举措,明确目标要求,加快推进;对一些社会关注度高、关系改革全局的项目,时间能提前的尽量提前,确保绝大部分改革举措在2017年前基本完成;对改革方向明确、目前条件还不成熟的,先行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进;对一些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探索,适时出台改革措施。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举措数量占总数一半
《实施方案》将4个方面改革任务分解为26项改革举措,明确了责任单位、改革成果形式和时间进度。
针对深化党的组织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5项重点改革举措。比如,针对当前一些地方和单位党内生活存在的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倾向,结合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总结贯彻落实《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实践,提出对进一步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作出规定;为规范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职责权限,提出制定地方党委决策程序规定,等等。
针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13项重点改革举措。考虑到干部工作是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关注的重点,《实施方案》突出了这部分内容,提出的改革举措占到了总数的一半。比如,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制定实施改进政绩考核、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等制度规定;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健全干部激励保障制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等等。
针对深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4项重点改革举措。比如,为实现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全覆盖,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城乡接合部、流动人口聚集地等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环节,目前已经出台了《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还要制定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等;针对党员队伍建设现状,明确提出进一步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目前已修订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还要制定进一步从严管理党员的意见,对那些丧失党员条件的及时进行组织处理,对那些道德败坏、蜕化变质的要坚决清除出党。
针对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4项重点改革举措。考虑到人才工作涉及面广,人才顺畅流动、发挥作用存在不少体制壁垒和障碍,一方面注重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实施方案》提出制定人才工作条例,另一方面强调试点先行,针对“建立人才顺畅流动的制度体系”等难点改革任务,制定重要改革试点方案,在试点基础上总结经验、适时加以规范。
《实施方案》明确了今后几年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是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蓝图。有了好的蓝图,关键是抓好落实。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严明责任、严格督查、严肃纪律,用责任推动落实,用督查传导压力,用纪律增强约束,以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保证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各项任务有效落实。
第二篇:党建制度改革全方位统筹推进
党建制度改革全方位统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一年来)
本报记者 盛若蔚 江 琳
《 人民日报 》(2015年01月13日 01 版)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一道作出重要部署,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并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重要内容。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和要求,必须以改革精神推进党的制度建设,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建制度、明法度、严约束,不断提高管党治党水平。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的2014年,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全方位统筹推进,蹄疾而步稳,全面开启了党的建设制度系统性改革征程。
2014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深化党的组织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4大方面,提出了26项改革举措。
中央组织部负责人指出:“《实施方案》聚焦体制机制,为今后几年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明确了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从此,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蓝图进入了„施工‟阶段。”
2014年,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党的组织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人们注意到,这一年,对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出具体规定;这一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底色更加鲜明;这一年,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等意见连续下发实施;这一年,旨在建立健全集聚人才体制机制的系列文件制定出台……截至目前,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方面已经出台31件改革文件。
一年来,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坚持边设计边实施,对机制不健全的着力改进完善,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坚决整治规范,确保改革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
一年来,各地各部门各司其职、积极配合,不搞过渡、不做切换,加快出台《实施方案》配套措施,对各项改革文件细化落实,逐级压实责任。截至目前,多数省区市党委已就《实施方案》研究制定本地的实施方案或落实意见。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4个省已制定下发落实《实施方案》具体措施;15个省区市已完成《实施方案》配套措施的制定,将于近期下发;1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在研究制定配套措施。
除了制定配套措施,许多地方结合实际细化规定,确保改革的无缝对接。围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关于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等文件,一些省区还纷纷制定细化措施,使改革文件在地方得到有针对性的落实。
改革上下联动,让制度不仅落了地,而且扎得深,制度的执行得到有效保障。党建专家表示,2014年,是党的建设制度体系逐步完备的一年,是党的制度执行力不断提升的一年,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成效明显,随着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各项任务的深入推进,一定会为全面从严治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报道见第六版)
全面开启党的建设制度系统性改革征程
蹄疾步稳 统筹推进
本报记者 盛若蔚 江琳
《 人民日报 》(2015年01月13日 06 版)
加强制度建设,是最可靠、最有效、最持久的治党方式。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一道作出重要部署,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并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重要内容。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和要求,必须以改革精神推进党的制度建设,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建制度、明法度、严约束,不断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的2014年,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全方位统筹推进,蹄疾而步稳,全面开启了党的建设制度系统性改革征程。
绘制蓝图 注重顶层设计
已出台31件改革文件
绘制改革蓝图,加强顶层设计,方能有效“施工”。
自2014年3月开始,中央有关部门实地调研、个别访谈、召开讨论会……研究制定《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工作正式启动。
8月29日,《实施方案》由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实施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深化党的组织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四大方面,提出了26项改革举措。
中央组织部负责人指出:“《实施方案》聚焦体制机制,为今后几年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明确了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从此,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蓝图进入了„施工‟阶段。”
分清轻重缓急,改革才能有步骤、有章法。
干部工作是社会各方面关注的重点,《实施方案》中,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举措数量占了改革举措总数的一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已然成为2014年制度改革的重头戏。
“基层晋升空间小,待遇低。”不少基层干部曾这样抱怨。一则消息让基层公务员有了盼头,《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于2014年12月2日经中央深改组第七次会议审议原则通过,在职务之外为基层公务员开辟职级晋升通道。
一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底色更加鲜明。
优化选人用人机制,《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关于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意见》等6项制度陆续修订;从严管理干部队伍,《配偶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任职岗位管理办法》等7个文件相继出台。
有所侧重的同时,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2014年,党的组织制度、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也统筹推进——
针对当前一些地方和单位党内生活存在的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倾向,结合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关于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指导意见》印发,对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做出了具体规定。
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城乡接合部、流动人口聚集地等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环节,《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已经出台;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明确提出进一步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
针对人才顺畅流动、发挥作用存在的体制壁垒和障碍,《关于建立国家“千人计划”入选专家退出制度的意见》《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实施方案》等多项制度制定出台。
……
这一年,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打出的“组合拳”虎虎生威。目前,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方面已经出台31件改革文件。中央党校党建部副主任戴焰军表示:“2014年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明显提速,新政频出,制度体系愈加严密、愈加成熟,有助于加快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制度体系。”
落地见效 边设计边“施工”
各项新政落地速度快见效快力度大
改革时不我待,改革只争朝夕。得益于各项制度的出台,2014年类似具有突破性的、社会关注度高的“动作”屡见不鲜。
一年来,“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等选人用人问题正在被破解。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印发后,中组部带头落实,运用组织选拔和竞争性选拔相结合的办法,开展6家中管金融企业副职岗位公开遴选,全方位、多角度考察干部能力素质。同时,中组部结合2014年开展的两轮巡视,在选人用人工作专项检查中,查处省区市和中央单位违规用人问题278起。
一年来,对干部队伍从严管理监督的主基调贯穿于各方面。
2014年,全国共清理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40736人次。这是对《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落实的成果。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认真严肃地开展整治,基本遏制了“三超两乱”现象。截至目前,全国超职数配备的4万余名副处级以上领导职数中,已消化15800多名。
一年来,群众反映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得到集中整治。
一组数据引人注目:2014年以来,全国共清理清退“吃空饷”16.3万人;排查出“走读干部”超万名,处理6484人;参加EMBA等高收费培训的3094名干部按要求退学,23个高收费项目被整顿停办。
“对各项制度的严格执行,让从严管党治党迈入了新常态,领导干部应祛除侥幸心理和观望心态。”国家行政学院领导人员考试测评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旭涛表示。
一年来,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力度不断加大。
“坚持五湖四海、唯贤是举,促进优秀年轻干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注意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党政机关,注重选用在基层特别是艰苦地区经受住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2014年7月召开的全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座谈会,要求拓宽来源、优化结构、改进方式、提高质量,切实改进创新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工作。
一年来,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得到有效整顿。
结合教育实践活动,2014年全国共排查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18.6万个,其中村党组织57688个,占村党组织总数的9.6%;社区党组织5222个,占社区党组织总数的5.6%。经过整顿,7195个村和556个社区长期缺职的党组织书记基本配齐。
“各项新举措落地速度快、见效快、力度大,不仅突出了重点,也突破了难点。”刘旭涛感慨。
无缝对接 责任逐级压实
多数省区市党委研究制定配套举措
蓝图已绘制,关键在落实。一年来,各地各部门不搞过渡、不做切换,加快出台《实施方案》配套措施,对各项改革文件细化落实,逐级压实责任。
截至目前,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4个省已制定下发落实《实施方案》具体措施;15个省区市已完成《实施方案》配套措施的制定,将于近期下发;1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在研究制定配套措施。
除了制定配套措施,许多地方还结合实际细化规定,确保改革的无缝对接。
“再也不能仅以GDP增长来比高低了!”过去单纯以GDP评定政绩的偏向开始被纠正。短短8项条款的《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含金量大,围绕《通知》的落实,2014年青海、陕西、贵州等地调整政绩考核重点,增加生态环境考核指标权重;江苏则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区域干部职责任务,推行差异化考核……这些改革举措让很多基层干部长期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此外,围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关于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等文件,浙江、湖北、安徽、福建、广西等地制定细化措施,使改革文件在地方得到有针对性的落实。
在注重顶层设计的同时,针对重点难点问题,中央还不断鼓励基层创新,试点已在多个地方推开。
改革上下联动,制度不仅落了地,而且扎得深,制度的执行得到有效保障。受访党建专家表示:“2014年,是党的建设制度体系逐步完备的一年,是党的制度执行力不断提升的一年。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着实落地,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成效初显,相信随着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各项任务的深入推进,一定会为全面从严治党奠定坚实的基础。”
戮力同心 攻坚克难(观潮)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辛向阳
《 人民日报 》(2015年01月13日 06 版)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关键在于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关系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成效直接关系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不仅如此,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能够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大的动力源泉。全面深化改革要破除一系列痼疾顽症,需要打破各种固化的利益藩篱。只有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才能形成戮力同心的局面,克服各种艰难险阻。
一年来,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向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2014年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加强顶层设计,使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有了清晰的方向。纵观一年来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明显进展,三大特点清晰呈现:
——改革的全面性、系统性越来越明显。这不仅表现为制度的理念和举措的全面性,还体现在制度体系和制度执行的全面性。制度制订不再是孤立的,而是始终把一项制度的制订放在整个制度体系的构建中来看待,能够互联互通,发挥整体效应。如2014年1月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就鲜明地体现了选人用人制度的体系化要求。《条例》提出了选拔任用党政干部的六个原则、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六个基本条件、民主推荐的基本要求、考察和讨论决定等环节的制度规范等,为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制度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关于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意见》等5项制度也陆续修订,形成了配套的制度体系。
——改革的严肃性越来越高。一系列改革文件的制订和实施都着眼于最严格的要求。为加强“裸官”管理监督,中组部2014年2月制定印发了《配偶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任职岗位管理办法》,规定“裸官”不得在党政机关的领导成员岗位,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岗位,以及涉及军事、外交、国家安全、机要等重要岗位任职。为从严管理领导干部参加“天价”社会化培训,2014年7月,中央有关部门联合印发通知,严禁领导干部参加高收费的培训项目和各类名为学习提高、实为交友联谊的培训项目。这些“严”字当头的制度不仅赢得了群众的赞誉,也正在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
——改革的激励性越来越强。在强调从严治党的同时,改革也在为优秀人才的成长提供越来越广阔的空间。如刚刚通过的《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就为基层公务员打破成长的“制度天花板”提供了坚实基础,使更多的公务员能够自觉扎根基层、奉献基层。
(本报记者盛若蔚、江琳采访整理)
第三篇:深入推进干部制度改革
深入推进干部制度改革
刘是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改革不合时宜的干部制度提上了日程。党的十二大,以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为突破口,揭开了我国干部制度改革的序幕。20年来,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积极稳妥地推进干部制度改革,努力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使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和完善干部退休制度,干部能上能下取得初步进展
80年代初,在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倡导下,建立并实行了干部离退休制度,从而为实现新老干部正常交替、保持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现在,到达任职年龄退休已经成为广大干部的习惯。在1998年的地方领导班子换届和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就有495名省部级干部从领导班子中退下来,有17名正部长级干部担任副部长级职务,有28名副部长级干部担任国家局副局长级职务。截止目前,全国已有离休干部180万人,退休干部900万人。这些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各地在解决干部能上能下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许多经验。有的通过科学界定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标准,进行严格考核,准确认定不胜任现职的对象;有的通过建立任期制,推行干部聘任制和试用制,推动干部能上能下;有的在党政机关中层干部中实行竞争上岗等,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已深入人心,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摆上了各级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规划,明确目标,采取切实措施保证规划和目标的落实,改变了一些领导班子年龄结构不合理,部分领导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年龄偏大的问题,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不断改善,活力明显增强。这次地方领导班子换届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新提拔进省部级领导班子的优秀年轻干部达399名;省级人大、政府、政协班子成员中45岁左右的由17人增至39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分别占82.2%、95.2%和86.8%;国务院组成部委正副职98.5%具有大专以上文化。
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逐渐规范化、制度化
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党和党的各级组织人事部门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1986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严格按照党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的通知》。此后,中组部根据这个《通知》精神,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作出了多项具体规定。1995年,中央制定颁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这个《条例》既坚持了我党历史上选拔任用干部的优良传统,又总结了新时期选人用人的新鲜经验。《条例》颁布之后,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认真贯彻实施,一些地方和部门还从实际出发,制定了相应的《细则》及配套措施,改变了过去在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工作中制度不健全、一些方面无章可循的状况,提高了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选拔了一大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领导干部。同时,随着《条例》的深入贯彻,对抵制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党政领导干部管理工作开始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三、干部工作中的民主程度和公开程度大大提高
20年来,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的需要,各级党委在干部工作中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提高群众参与程度,创造了许多成功经验。无论是选任还是委任、聘任的领导干部,各地普遍采取了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意测验等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鼓励和支持群众荐贤举能。1992年起,中央组织部大力推广吉林省公开推荐与考试考核相结合选拔领导干部的经验,各地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规模不断扩大,工作进一步规范。据初步统计,到1997年6月,全国先后有29个省区市公开选拔厅局级领导干部400多名,县处级干部4700多名。一些地方,还把群众参与了解、监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作为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了有关制度。如黑龙江省大庆市、江苏省宿迁市,实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即对党委常委会讨论拟提拔任用的人选,通过媒体或公文向社会或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期限内进行公示,广泛听取干部、群众反映,接受群众监督。
四、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进一步完善
各地按照邓小平同志关于“要严格考核干部,并且把它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下去”的要求,研究探索新时期干部考核工作的新方法,通过对干部德、能、勤、绩等方面的严格科学的考察,尤其是干部工作实绩的考核,全面准确地识别干部、选任干部。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以来,对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的力度明显加大。1995年,中组部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县(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的通知》,同时在全国选择了9个地(市)共140多个县进行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河北、内蒙古、云南、宁夏等地已在全省(区)范围内开展了实绩考核工作。通过实绩考核,激发了党政领导干部争创实绩、建功立业的积极性,推动了干部能上能下工作的顺利进行。河北省自1995年以来,就有170多名县(处)、地(厅)级干部在实绩考核中被降职或免职。1996年,在中央指导下,中组部首次对全国107年省部级领导班子进行了届中考察,共考核了987名省部级领导干部。不少地方和部门对地厅和县处级领导干部也进行了届中考察。这项工作的开展,加强了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改变了以往存在的不调整领导班子就不考核的状况。同时,各地还对完善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考察方法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总结各地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中组部制定下发了《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暂行规定》,建立了党政领导干部届中、届末考核制度,推动干部考核工作走上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
五、干部交流工作逐步规范,范围逐步扩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四大以来,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实行党和国家机关领导干部交流制度的决定》的要求,积极推进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加大县以上党政领导干部易地交流工作的力度,不少地方实行了党政一把手和组织、纪检、监察、公检法等重要部门领导干部的易地任职。在这次地方领导班子换届和国务院机构改革中,有108名省部级干部交流任职,其中有22名省区市党政正职交流任职。新提拔的副部级干部交流面达到30%。山东省在地市党政班子换届中,一把手交流面达79%以上。1998年底还在16个省区市推荐29名地厅级干部在全国范围内交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组部有计划有步骤组织的第一批地厅级干部跨省交流。这些年来,不断从中央、国家机关选派干部到地方、到老少边穷地区任职或挂职锻炼,从地方和少数民族地区选派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增长了干部的实践经验,加大了交流工作的力度。
六、干部监督力度不断加大,制度逐步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对加强党内监督作出具体规定。近年来,各级党委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对领导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要求,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工作力度明显加大。一是逐步建立健全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制度和规定。1997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的通知。1997年2月,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制定的党纪处分规定。1997年3月,中共中央又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二是切实加强了对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工作的监督检查。1997年5月,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对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行为的处理规定》。1998年,中组部先后三次组织检查组,对15个省区市贯彻执行《条例》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中组部和各省区市党委组织部相继设立了举报电话。根据群众举报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查处了一批重大案件,解剖了一批典型案例。这些举措,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欢迎。同时,多种形式的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在干部工作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三是加强了对党政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先后建立了干部谈话制度、组织部门与执纪执法部门联系通报制度、领导干部个人重大问题回复制度和诫勉制度等,有力地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
七、企业人事制度改革深入发展,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考核建设工作收到了显著效果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企业人事制度改革深入发展,改变了以管理党政干部的单一模式管理企业干部的状况,有中国特色的企业人事管理制度正在逐步形成。企业用人自主权扩大,在企业内部,打破了工人与干部的身份界线,普遍实行了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聘任制。在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方面,各地积极探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一是改革了选拔任用方式。选拔任用企业领导人员已经改变了单一的委任制,实行委任、民主选举、公开选拔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招标投标等多种选拔任用方式并举。深圳、上海等地建立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中心,专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搜寻、评价、培训、推荐和咨询服务,在企业领导人员的选拔任用中引进了市场机制,实行市场配置和组织配置相结合。二是建立和加强监督。如建立健全资产经营责任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制度,财务总监制度、稽察特派员制度等等。三是改革分配制度,探索建立有效的激励办法。如实行年薪制、奖励期股、建立企业经营者奖励基金、实行重奖重罚等,充分调动和保护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改进考核方法,完善考核制度。1997年至1998年8月,按照中央的部署,对全国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进行了一次普遍考核。各地各部门共抽调近21.5万人(次),组成了5.5万个考核组,考核了国有企业领导班子18.5万个,考核企业领导班子成员75.6万人。考核后,全国共调整企业领导班子7.1万个,占考核总数的38.4%,调整班子成员15.6万人,占考核总数的20.6%,其中降免职43761人,占调整人员总数的28.1%。经过这次考核,加强了企业领导班子的建设,企业领导人员队伍的素质有所提高,一批亏损企业的面貌有了新的变化,促进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改革开放20年,是干部制度改革大胆探索、稳步推进、不断深化、硕果累累的20年。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各项事业的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开辟未来、开拓前进。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全国省区市党委组织部长会议上,中央领
导同志对今年干部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必须坚持的原则和主要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中组部把干部制度改革作为1999年组织工作的一个重点,对各项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我们要按照这次会议的精神,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加大力度,狠抓落实,使干部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深化干部制度改革,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有关论述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逐步创造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健全一种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完善一套法制完备、纪律严明、群众参与的监督体系,进一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党政领导干部管理制度。当前,要继续在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上下功夫,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取得明显进展。根据这一总的指导思想,在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要加大推进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易地交流的工作力度,使面向社会公开选拔的领导干部达到新提拔干部总数的一定比例。要利用机构改革分流人员的契机,普遍实行内设机构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县以上领导干部,以及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和公检法等部门领导干部,尽量扩大交流范围或定期轮岗,党政主要负责人逐步做到易地交流提拔。要完善和推进干部实绩考核工作,建立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规范,健全科学的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对一定层次的领导干部决定任用前向群众公示,实行一定时间的试用期和聘用制等,要积极探索,扩大试点,总结经验。对不同层次领导干部实行任期任届制、理论学习考试考核制,以及防止考察干部出现失真失实等问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制定出有效办法。总之,要通过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程度,公开选拔,公平竞争,把群众公认原则落到实处,真正做到公正用人,从制度上克服和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北京党建网站
第四篇:浅析如何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浅析如何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内容摘要:“十八大”报告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关键词: 十八大、倍增计划、收入分配政策
2010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今年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以及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0.4%的少数人掌握着70%的社会背景之下,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十八大”报告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呈现出收入渠道不断增多、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态势。在收入分配差距激励效率的观念和体制被逐渐认同的过程中,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也开始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表现
1.付出同量的劳动,在不同行业不能得到同样的报酬。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行业之间的收入水平差异不大,最高与最低之比为1.8倍,后来收入之比逐渐拉大,到2000年为2.63倍。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考虑到住房、工资外收入和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
2.付出同样的劳动,在不同地区不能得到同样的报酬。198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地区是上海市,为1075元,最低的地区是山西省,为560元,最高与最低之比为1.92∶1;到2006年,收入最高的地区仍然是上海市,为20668元,最低的地区是西藏自治区,为8941元,最高与最低之比为2.31∶1。同样级别的公务员、事业人员月收入少则千元以上、多则万元以上,差别比较大。
3.同在一个地区,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资料表明,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低收入户的5.7倍,农村高收入户人均纯收入是低收入户的7.5倍。2009年底,财政部的调查资料再次证实了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拉大的事实。两组数据引人关注: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而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贫富差距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极为不安定的因素之一。
4.面对劳动者共同创造的同一块“蛋糕”,在初次分配中,劳动者分得太少;在再分配中,农村居民分得太少。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在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从1995年的51.4%持续下降到2007年的39.7%,而世界重要经济体的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份额近年来一般介于50%—57%之间,比我国高出10—17个百分点。在再分配中居民收入明显低于政府收入,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07年居民收入增加比例分别为0.6%、1.3%、0.8%和0.4%,而同期政府收入增加之比分别为12.4%、15.1%、15.9%和24.7%。在政府公共服务支出中,严重向城市倾斜,2004年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中80%投向了城市,使农民难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从2004年就开始起草的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有望于今年12月面世。这个酝酿多年的方案寄托了民众太多的期望,但据专家介绍,这可能并非一个解决当前贫富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公的具体方案,而更有可能是一个原则性、框架式的方案。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似乎早已注定了它的框架化、原则化。但是,令公众感觉失落的或许并非这些。在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自开始酝酿到即将出台的8年时间里,公众获得的参与机会确实是少之又少。
在经历了八年磨一剑之后,公众苦苦等来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可能只是原则性方案,这个消息或许会让一些人尤其是中低收入者感到失望。但我以为,对于即将面世的方案,我们不应苛求其多么完美,也不应指望贫富差距拉大、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会迎刃而解。万事开头难,收入分配改革,能改起来就是好事。对于收入分配改革这座大厦来说,重要的是先把地基打牢,而不是讨论铺什么样的地砖,刷什么样的墙漆。方案或许不够具体,但一切问题不妨先改起来再说,在行进中修正航线。对此,公众需要拿出宽容和耐心,见证改革的点滴进步。
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险。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或许不够具体,但能够出台落地就可喜可贺,一切问题不妨先改起来再说。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重要的是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航线,顺利抵达成功彼岸。对此,公众需要拿出宽容和耐心,一起见证改革的点滴进步。
十八大报告中的“倍增计划”和“两个同步”(即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者报酬增长和生产率提高同步)、“两个提高”(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构成了一个体系,同时为收入分配改革提供了路径。“倍增计划与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吻合的,它与两个同步、两个提高一样,都是渐进的、长期的。“两个同步”可以在短时期内实现,然后“倍增计划”是2020年的约束性指标,而“两个提高”则是长期的”。
实现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公平的思路和对策
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已严重挫伤了广大劳动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了地区、行业、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影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加剧了经济社会和改革开放的不稳定性。因而,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改革方向,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注重公平,努力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要努力实现“两个同步”,不断提高“两个比重”,切实保障要素投入者的公平。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这“两个同步”和“两个比重”都是更多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由公有制为主体的性质所决定,我国现阶段还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要让劳动成为人们收入的主渠道,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不劳动者不得食。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必然会产生多种分配方式与收入形式并存。要鼓励和支持城乡居民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多渠道增加收入,并要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要继续实施最低工资制度,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不断提高标准;要建立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积极发挥工会在劳动者维权上的作用,增强劳动者的谈判能力;要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在不影响市场效率的前提下,职工工资必须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不断提高。
2.健全扩大就业增加劳动收入的发展环境和制度条件,促进机会公平。就业是增加劳动收入的先决条件,各级政府要为劳动者创造平等的就业和创业机会,提供良好的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社会发展环境;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还要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平等的就业服务。
3.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居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农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建设者,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和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是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民收入水平低,成为我国低收入阶层的主体,因此,提高农民收入已成为当务之急。一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二要转变观念,改善环境,不断增加农民创业收入。三要改革农村土地制度,还地权与农民,使农民有获得财产性收入的制度条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实行土地经营权流转,实施适度规模经营,并按市场规则对征地农民进行合理补偿,以增加其财产性收入。四要创造条件,扩大农村市场,健全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给农民提供增加市场收入的机会。
4.建立“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全体居民共享“阳光和雨露”。社会保障的根本原则就是社会公平,它可以通过收入再分配的功能进行调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差别,缓解社会矛盾,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让全体居民“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阳光和雨露”,才能解除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化解居民收入差距的矛盾。
5.加大再分配力度,增加政府转移性支出,有效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再分配的功能主要在于弥补市场失灵,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增加经济社会发展的凝聚力。我国目前收入差距过大,很大程度上是收入分配调节制度建设滞后,使再分配的作用没有很好发挥。因此,我们必须规范分配秩序,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结束语: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发展中的 中国 建设成富裕 文明的 现代 化国家,是一项艰难而巨大的社会工程。要实现社会经济体制的顺 利转型与平稳过度,应倡导公平与尊重效率,把优化社会经济利益的增长机制同 构造市场收入分配机制结合起来,是必不可少的,产生收入差异也在所难免,这 既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更需要加快改革步伐,努力促进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协调发展,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加快政 治体制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公开、公正、合法、透明,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建立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 展。
第五篇:土地制度改革如何顺利推进
土地制度改革如何顺利推进
土地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建议先选取若干典型地区进行试点,再予以总结,上升到国家政策。与此同时,就改革进程和优先顺序进行全面部署。我的看法是,第一阶段,在总结现有土地改革试点经验基础上,扩大土地制度综合改革试点范围;完成承包地、宅基地、林地等确权登记颁证;推进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和存量建设用地进入市场改革;实施以公平补偿为核心的征地制度改革;规范地方融资平台、扩大地方自主发债范围。第二阶段,重点形成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探索国有土地资本化经营模式;建立土地财产税制度,形成新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形成多渠道的地方政府融资体系。第三阶段,基本确立两种土地所有制权利平等、市场统一的现代土地制度和已规划和用途管制为手段的现代土地管理体制。